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443-03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名臣经济录卷十九
             明 黄训 编
 吏部(验封/) (稽勋/) (考功/)
  封赠荫叙议
广东都指挥使狄崇王臻言妻阮氏等封淑人已没仍
乞封次妻何氏等为淑人诏下廷臣议太师韩国李善
长及礼部等官议曰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妾不可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443-0348b.png
为嫡夫人故鲁庄公妾成风僖公母也称为夫人春秋
非之哀公庶子荆之母嬖将以为夫人使宗人衅夏献
其礼对曰无之昔周公武公娶于薛孝惠娶于商自桓
以下娶于齐此礼则有若以妾为夫人则故无其礼盖
古夫人没贵妾摄其家事不得称为夫人若庶子而贵
得以推恩其母亦不得称为夫人使并嫡也今崇臻欲
任私意废大礼乱嫡妾之分不可许上从之命礼部及
翰林儒臣定嫡妾封赠例颁示中外于是定议凡正妻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443-0349a.png
在日所娶侧室皆谓之妾正妻没诸妾不许再立为妻
若以礼聘良家女为妻许受封赠前妻无子其所生子
即为嫡长子若正妻在日无子不再娶而诸妾有子者
当以长男袭父职其子依本品职推恩其母俱从之庚
申诏定拟文官封赠荫叙之制封赠例十一其一文官
一品至七品止封赠散官职事其应封一代者父与子
同妻从夫贵应封二代者祖降父一级应封三代者曾
祖降祖一级父见任者不封已致仕及亡没者封之其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443-0349b.png
在任弃官就封者听其二应封父母者嫡母在所生之
母不得封嫡母亡得并封若所生母未封不得先封其
妻其三父母有两子当封者从其高品妇人因其子受
封而夫与子两有官当封者从其高品父母原有官既
殁而因其子孙封赠者进一阶其四应封妻者止封正
妻正妻殁亦得追封凡继室止封一人其五命妇因子
孙品级封者并加太字若已殁及曾祖祖父母在者不
加其六凡正从七品升至正从六品封赠一次升至正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443-0349c.png
从五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四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
三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二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一
品封赠一次其七曾祖父母父母曾犯十恶奸盗除名
等罪其妻非礼聘正室或再醮及娼优婢妾并不许申
请其八封赠之后但凡赃私者并追夺其九凡妇因夫
贵母因子贵受封不许再醮违者治之如律其十京官
四品以上试职实授颁给诰命取自上裁其巳授诰命
者亦须一考满秩方许封赠五品以下官试职一年考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443-0349d.png
覈称职者实授颁给诰敕不称职者黜降其已授诰敕
者亦须一考方许封赠其十一凡在外三年为一考称
职者颁给诰敕再考称职听请封赠其有才能卓异出
自特恩者不在此例荫叙之例五其一用荫以嫡长子
若嫡长子残废则嫡长之子孙以逮曾玄无则嫡长之
同母弟以逮曾玄又无则继室及诸妾所生者又无则
傍荫其亲兄弟子孙又无则傍荫其伯叔子孙其二用
荫者孙降子曾孙降孙傍荫者皆于应叙品第降一级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443-0350a.png
其三正一品官荫其子于正五品用从一品子则从五
品用正二品子则正六品用从二品子则从六品用正
三品子则正七品用从三品子则从七品用正四品子
则正八品用从四品子则从八品用正五品子则正九
品用从五品子则从九品用正六品子则于未入流上
等职内叙用如行人巡检司狱之𩔖从六品子则于未
入流中等职内叙用如各关仓库税课司局批验铁冶
所官之𩔖正从七品子则于未入流下等职内叙用如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443-0350b.png
递运所驿丞闸坝之𩔖其四凡职官子孙许荫一人年
二十五以上能通本经四书大义者叙用其不通者发
还习学其五应叙之人各于原籍附近布政司所属地
方铨注诏皆从之
  论诰敕状(李贤/)
臣闻诰敕者劝惩善恶之良法激励名节之美事夫岂
无益之费哉洪惟国朝制诸司职掌于诰敕一事至详
且备可为万世法程凡大小之臣有私过者终身不得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443-0350c.png
无私过者方许请给既与之后少有私过辄行追夺于
是为官者未得之前兢兢小心既得之后益加谨慎驭
士之方惟此为要此事一行则天下之士莫不感激去
恶为善修身饬行顾惜名节是以所费者少所劝者多
若此法不行则士皆失望善恶不分名节不振其有廉
洁自守者反为贪夫所笑曰无异于我何苦于是则天
下之士相率而入于利途民之被害可胜言哉是朝廷
所惜者寡而下民所伤者众臣窃痛之然此事非但劝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443-0350d.png
夫在位之士其未入仕者见已仕者蒙此恩荣推及父
母光耀乡里莫不争自琢磨奋志经史明体适用竭才
殚智愿为国家之用矣譬之以饵致鱼则投饵之费小
得鱼之利大有国家者岂可舍此而不为哉我国朝自
洪武永乐以来此法虽行而未盛至洪熙宣德以来始
大举行于是天下之士鼓舞欢欣无不感激逮皇上即
位以来率由旧章近者行在吏部钦奉旨意今后诰敕
俱待九年考满方与不许照诸司职掌施行臣愚不审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443-0351a.png
圣意所在若以为织造縻费则臣已言之于前所费者
少而所利者多若以为各官得之易而多不保守旋复
追夺则臣所目为保守者什九追夺者什一况中人之
材可为善可为恶授职三年即得诰敕不胜荣幸遂革
非向善战兢保守而为端正之士若待九年则此辈必
不持久遂流于贪况九年方与得给者十无二三不得
给者十常八九何哉凡内外官员九年之中多不能齐
有历任四五年而转迁者有历任六七年而保升者有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443-0351b.png
父母垂老而不能待者有巳身多故而不遂请者如此
则天下之士感激者少怠志者多使国家劝善惩恶之
法激厉名节之事无所于籍而下民亦未能不被其害
伏愿皇上留意守祖宗之成宪遵先帝之良法昭旷典
而宏惠泽乞敕所司今后诰敕仍照诸司职掌施行在
京官员三年考满依例请给在外官员三年与本身六
年请封赠如此则天下之士善不患不劝恶不患不惩
名节不患不振下民不患不安矣臣为验封主事职颁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443-0351c.png
诰敕既有所见岂敢隐默若以避嫌而不言则为不忠
以所掌而自言则为要名臣宁受要名之责不蹈不忠
之罪故陈愚悃干冒天威不胜慄战之至
  议封赠继母奏(王恕/)
验封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南京吏部咨开南京太
仆寺寺丞文林照例请给故父文洪故母陈氏故继母
顾氏见在继母吕氏敕命等因到部送司照得成化二
十三年四月十九日钦奉诏书内一款两京文武官员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443-0351d.png
未关诰敕者七品以上至四品若父母见在先与诰敕
封之三品以上俱与应诰命不为常例钦此续该本部
查照天顺年间钦奉诏书恩例节比题准各官父在兼
赠其母母在兼赠其父共给诰敕一轴以省多费事例
具题奉宪宗皇帝圣旨照天顺年间给与钦此钦遵又
查得本部见行事例凡子应封父母者继母亦该受封
诸司职掌内不曾开有继母二人三人俱封赠亦不曾
开有继母止封一人止有应封妻者继室止封一人之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443-0352a.png
说今该前因案呈到部看得子之于继母礼有斩衰三
年之服继母或一人或二人三人遇有大故为之子者
皆当依例守制遇有恩例似不可止及一人今寺丞文
林请给林母并二继母敕命揆诸天理民彝似合给与
但往时未见有二继母并受封赠者所以再三踌躇未
敢轻易与之奏请若照继室止封一人例不与之奏请
不审今后见在继母奉养有阙及有所违犯宜如何治
罪而其服制宜何如守也今因文林照例请给敕命若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443-0352b.png
不与之讲究陈请定夺非惟有孤恩典且使为继母者
自分此彼而意有厚薄而其子之于继母虽欲同一孝
心而不能尽非所以均仁恩而劝慈孝也合无准寺丞
文林封赠父母并二继母共给诰命一轴以后遇有应
请告敕官员或有二三继母者亦照此例一体请给庶
几恩典均及而子母之心安矣缘系恩典及系事例可
否臣等未敢擅便定夺伏乞圣明裁处弘治元年五月
二十三日具题奉圣旨诸司职掌原无封继母之文后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0443-0352c.png
来许封一人已是加厚了文林敕命只照见行事例与
他钦此
  议封见在继母奏状(王恕/)
验封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户部咨广东清吏司案
呈奉本部判送据山西清吏司主事唐锦舟呈云等因
到部送司案呈看得主事唐锦舟系正六品官例该封
赠父母及妻查得伊故父唐仁先任吏科给事中已关
敕命故母周氏故继母周氏俱已封赠孺人讫今本官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0443-0352d.png
乞要封见在继母舒氏若拘常例止封一继母缘前继
母系伊父请给敕命所封非本官请给敕命之所封今
要封其见在继母亦是止封一继母非封二继母也若
不准令封其见在继母止令封其妻使其继母穿著常
服坐于其上其妻珠冠霞帔立于其傍为子者宁能自
安为妇者亦何忍为似非圣朝教人以孝之意也合无
准令主事唐锦舟封其见在继母舒氏今后该封继母
者止封见在继母一人若前继母曾因父受封后继母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0443-0353a.png
见在亦照此例封之如此则姑妇同荣母子皆安恩泽
均而彝伦厚圣朝以孝教人之意可谓曲尽其情而为
万世法矣缘系请给敕命及系事例未敢擅便定夺弘
治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具题奉圣旨是唐锦舟准封
见在继母钦此
  议知府王衡陈言停止纳财充吏奏状(王恕/)
验封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吏科抄出直𨽻广平府知
府陈衡等奏云云等因具本该通政司官于奉天门奏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0443-0353b.png
奉圣旨吏部知道钦此钦遵抄出到部送司查得成化
三年十月内该浙江嘉兴府知府杨继宗奏称纳米农
民俱系奔竞无籍之徒营求请托借债纳米若得参充
瞒官作弊要乞革去照依洪武年间旧例著落里老呈
报相应识字农民参补等因本部已经依拟题准通行
天下遵守去又查得成化二十一等年该陜西山西宣
府江西等处巡抚右副都御史等官郑时等各因地方
灾伤赈济军民粮草阙乏节次奏准定与则例生员上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0443-0353c.png
纳银米入监读书在京在外吏典承差知印上纳银米
草束或免办事考试就拨当该或免当该考试就与冠
带各照资格出身或听选不拘年分不次选除生员事
例停止外其馀俱各见行及查得自成化二十一年起
至弘治元年二月终止吏典人等纳过粮草等项已到
部者共二千一百五十馀名生员纳过银米已入监者
共六千馀名通查案呈到部访得永乐宣德正统年间
天下亦有灾伤各边亦有军马当时未尝举行纳粮草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0443-0353d.png
纳银两为监生为吏典等项事例粮草不闻不足民兵
不闻困毙近年以来各边并腹里小有灾伤所在守土
等官止图目前分寸之利不为国家长久之谋辄便奏
开生员吏典人等纳粮草银两等项事例彼此效尤遂
为长策殊不知祖宗教养生员参充吏役良法美意各
有攸在且如生员选于民间俊秀子弟教养于学校成
材者科贡入监不成才者充吏为民未尝不别贤否一
槩滥进也其吏役亦必于农民之中选其识字能书者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0443-0354a.png
充之令其书办文案及其两考役满赴部办事数年才
拨京考京考满日考中才得冠带不中者发回为民亦
未尝不论能否一槩入选也近来因有前例是以在学
无志生员及未入学富家子弟捏作生员名色不分贤
否有无学识一槩入监以图出身将来入仕不知为政
之道岂不误事殃民一切小民不分能书与不能书不
论市民与农民一槩听缺充吏不惟官司不得伊书办
文案且于旧制有违及其三考役满又免考验一槩照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0443-0354b.png
依资格出身所以多不称职比先年间监生止由科贡
吏典亦循年资别无杂进之途是以听选之人不多选
法不致壅滞任用亦多得人自有此例杂进者日多一
日以致正途监生吏典因而壅滞不得出身多者十七
八年少亦不下十五六年才得选用年已向衰谁肯尽
心干事不谋归计甚至听选年老例不入选只与冠带
閒住又况此等杂途所进中间多负债破产顽钝无耻
之辈今日既知以财进身他日岂肯以廉律已欲不贪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0443-0354c.png
财害民天下治安何由可得若不早为处置日复一日
不惟有坏选法而正途有壅滞之苦抑恐官授非人而
小民遭无穷之殃诚不可不虑也今广平府知府等官
王衡等奏要今后遇有灾伤凡百长策任其施为不许
再拟纳财充吏永杜贪利之门一节实端本澄源之论
深为有理方今皇上嗣位之初万化维新凡此弊政正
当除革合无准其所言通将前项陜西山西宣府江西
奏行纳粮纳草等项事例限本年四月以里通行停止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0443-0354d.png
仍行户部并各处巡抚巡按镇守等官先时预虑多方
储蓄务使缓急有备不致临期告乏今后遇有灾伤及
边方粮草不足不许再行奏开前项生员吏典人等纳
草等项事例贻患将来其在外补充吏典仍行天下司
府等衙门各遵旧制于农民内选充不许一槩滥收如
此则非才不得倖进而选法自通任用可以得人而民
生自遂实为便益缘系停止纳粟等项事例以防后患
及奉钦依吏部知道事理未敢擅便弘治元年三月初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0443-0355a.png
四具题奉圣旨是钦此
  议布政使裁革承奉司吏奏状(王恕/)
验封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内府抄出徽王奏云云等
因具本奏奉圣旨吏部看了来说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送司案呈查得祖训条章并诸司职掌内俱不曾开有
各王府承奉司合设吏典缘由今内府各监局亦不曾
设有吏典及秦晋周楚等王府承奉司亦无吏典考满
到部想是自来不曾设有止查得天顺七年德王府该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0443-0355b.png
本府长史司手本开本司并所属衙门无吏书办要行
定拨等因前来本年七月内本部拨去长史司吏户礼
房司吏一名典吏六名兵刑工房司吏一名典吏六名
审理所司吏二名典吏四名良医所司吏一名典膳所
奉祠所工正所司吏各一名典吏各二名典簿厅典吏
一名广受仓广受库攒典各一名不曾拨有承奏司典
吏本年九月内拨承奉司司典各一名各送著役去讫
稿簿内亦不曾开称因何添拨以后秀王崇王吉王徽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0443-0355c.png
王等府相因俱拨有承奉司司典吏各一名今徽王奏
称河南左布政使徐恪行文裁革本府承奉司吏典二
名等因不知徐恪因见祖训条章并诸司职掌内不曾
该载承奉司吏典或见周伊等府承奉司俱无吏典独
徽府承奉司有吏典疑是滥设要行查革抑不知别有
其故未经行勘难便定夺合无本部行移河南布政司
查勘前项吏典因何要行裁革著令从实回报前来另
行奏请定夺等因具题奉圣旨是钦此钦遵已行河南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0443-0355d.png
布政司查勘去后今该前因案呈看得前项承奉司吏
典诸司职掌既不该载周赵唐伊郑等府自来又不曾
拨有况本部在前拨送德崇吉徽四府各承奉司之时
亦无奏奉圣旨缘由左布政使徐恪职司前事恪遵祖
宗成宪裁革诚是但前吏相沿参拨颇久不行咨呈本
部查勘待报施行就行裁革虽无别情而轻易之罪亦
不能辞欲转行德崇吉徽四府长史司将承奉司吏典
一体裁革送各该布政司改拨及行都察院转行河南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0443-0356a.png
巡按监察御史将徐恪就彼提问明白照例发落缘系
裁革吏典参问方面官及先奉钦依吏部看了来说事
理未敢擅便弘治二年九月二十日具题次日奉圣旨
是既祖训条章并诸司职掌不曾开有承奉司吏典便
写书与各王知道照例裁革徐恪处事轻易本当提问
且饶这遭还罚俸两月钦此
  论起复夺情不可为例奏状(王恕/)
稽勋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内府抄出内官监太监黄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0443-0356b.png
顺等题云云等因具题奉圣旨准他吏部知道钦此钦
遵抄出到部送司案查潘俊等闻父母丧已经移文本
部关给勘合守制去后今奉前因案呈到部查得诸司
职掌内凡内外官吏人等例合丁忧者仍以闻丧月日
为始皇上以孝治天下臣民方且观感而兴起矣岂可
因此小官而开夺情起复之门以干祖宗之典宪而伤
国家之风化乎伏望圣明收回前命仍令潘俊等守制
满日依例起复如此则祖宗之法不坏而陛下仁孝之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0443-0356c.png
道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休徵毕至而令名无穷焉缘系
扶持风化及奉钦依准他吏部知道事理弘治元年十
月初六日本部具题次日奉圣旨匠官系手艺人已准
他了罢钦此臣等窃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故父母没而子服三年之丧所以报本也此古昔圣人
缘情制礼之意万世行之而不可易者又闻古人居亲
之丧有三年不言者有泣血三年者非矫情也盖不忘
亲耳洪惟我太祖高皇帝斟酌古礼定为时制凡文职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0443-0356d.png
官吏监生生员知印承差人等闻父母丧悉令丁忧守
制所以教之以孝也而守制止于二十七月所以示之
有终也今潘俊等虽是手艺之人已居官食禄亦系守
制人员陛下因该监官之请而许其夺情起复臣等所
以言之者盖甚有违前项事例使忠臣孝子闻而议之
心诚不安今陛下特降德音如此臣等固不敢违若不
再陈但恐后之人遂以为例相率而忘其孝有伤圣明
之风化是臣等不言之罪也欲望陛下著为定例自今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0443-0357a.png
以后凡文职官吏人等闻父母之丧非身任金革之事
悉令依例守制终丧敢有营求奏保夺情起复者许科
道官纠劾本人以匿丧论奏保之人以违制论如此则
人知所警惧而相劝勉于孝矣何患风化之不厚天下
之不治乎缘系扶持风化事理未敢擅便弘治元年十
月初九日具题次日奉圣旨是钦此
  定夺钦天监官奔丧奏状(王恕/)
稽勋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据钦天监呈前事据五官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0443-0357b.png
司历刘玉呈称有母张氏弘治二年正月十九日病故
祖茔在于顺天府东直门外迁民屯已于本年三月初
三日安葬毕思得本职系是亲男例应守制理合具呈
乞为查照定夺等因到监据此查得洪武十九年二月
二十四日该本监官于奉天门钦奉太祖高皇帝圣旨
恁阴阳官人每都不要丁忧永为常例钦此钦遵外今
照本监查无守制事例及看得本官母故己行安葬完
毕要行守制一节缘本官系是提督造历𦂳要官员正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0443-0357c.png
值兴工之时及有前项事例本监难擅定夺备呈乞为
查照定夺等因到部送司案呈查得永乐二年二月十
七日有本监五官司历潘缉熙父故要回奔丧该监官
奏奉太宗文皇帝圣旨著他去钦此天顺二年二月二
十九日五官灵台郎方钦母故呈乞奔丧该监官引奏
奉英宗睿皇帝圣旨照例钦此成化元年二月十二日
监正谷滨母故奏要奔丧该本部具题奉宪宗纯皇帝
圣旨照例钦此成化六年三月二十三日五官灵台郎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0443-0357d.png
吴英父故奏乞终丧该本部具题奉宪宗纯皇帝圣旨
准他去奔丧钦此及成化十年三月二十日监副杨瑛
顺天府人继母病故奏乞躬葬成化十七年三月二十
五日中官正皇甫敬母故置丘茔所顺天府地方奏要
安葬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漏刻博士袁洪父
故置地顺天府地方奏乞奔丧安葬本部节次照例题
准俱限三个月奔丧安葬毕日照旧办事前项奔丧事
例已行八十有馀年以袁洪父故置地顺天府地方与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0443-0358a.png
刘玉事体相同又系目前之事本官与本监官岂得不
知今本官既有母丧自合随即呈监转呈本部照例奔
丧为当却乃迁延月久待其安葬已毕方才具呈意欲
免其奔丧显有贪禄忘亲之情而该监官却将奔丧事
例匿而不言止称查无守制事例又称本官系是提督造
历𦂳要官员虽称呈乞定夺其意亦欲免本官住俸奔丧
不无受嘱情弊且该监官闻父母丧既已免其守制若
不照例奔丧则是于送终之礼全不用情乌得为孝子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0443-0358b.png
乎且圣明之世有禄人员岂可容此不孝之人所据刘
玉并该监佥书官吏本当究问但呈文内有呈乞定夺
字样合无免其送问行令刘玉照例奔丧三个月满日
赴部送回本监照旧办事以后凡遇该监官员人等闻
父母丧者务要照依前例随即具呈奔丧敢有托故不
奔丧者以违制论堂上官知不令奔丧者亦治以罪如
此则法令严而奸顽惧彝伦明而风俗美缘系查照定
夺钦天监官奔丧事理未敢擅便弘治二年四月十七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0443-0358c.png
日具题次日奉圣旨是钦此
  议给事中卢亨脩明治道奏状(王恕/)
考功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本科给事中卢
亨题云云等因题奉圣旨该衙门知道钦此钦遵抄出送
司案呈照得本部见行事例在外司府州县等衙门官
员三年六年给由赴部考覈不分称职与不称俱照例
引奏复职必待九年通考然后论其殿最定其黜陟是
即唐虞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之良法若有老疾罢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0443-0358d.png
软等项不职官员听各该巡抚巡按官考察黜退三年
朝觐大明黜陟中间果有治行卓异者复有旌擢之典
其法可谓周悉无遗矣今看得给事中卢亨所言大意
以为官不久任则政多纷更政多纷更则民无定守今
后官员三年考满果有卓异政绩量升一级仍留管事
必俟九年考满然后不次升擢知县就升知府知府就
升布政一节其意固善但三年量升一级存留管事似
非旧制若知县必待九年升知府又恐御史有缺不得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0443-0359a.png
相应老成官员除补知府必待九年升布政非惟参政
有缺少相应官员升补抑恐参政任满无相应员缺转
迁且以资格待寻常之士不以资格待非常之才此古
今通制也合无仍照旧制除巡检仓场等官三年周岁
考满外其馀司府州县等衙门俱候九年满日考其殿
最定其黜陟果有政迹卓异者府州县官必须曾经一
考以上考称者遇有相应员缺斟酌升用方面官不拘
年岁遇有相应员缺照例推举仍行各处巡抚巡按都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0443-0359b.png
御史等衙门今后府州县官果有廉能干济政迹卓异
者务要循名责实从公举保以凭具奏旌擢不许将阿
䛕奔竞有名无实人员一槩滥举如所举非人以致蠹
政殃民者听本部并科道官紏举参奏如此则进用有
序庶官不旷缘奉钦依该衙门知道事理未敢擅便弘
治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具题次日奉圣旨是钦此
  议鲁府镇国将军陈言便民奏状(王恕/)
考功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礼部咨该鲁府镇国将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0443-0359c.png
军阳□奏云云等因具本奏奉圣旨该衙门看了来说
钦此钦遵除开言路以广见闻等三事本部另行外其
馀严黜陟以安民庶等事系𨽻别衙门掌行抄单移咨
到部送司案呈今将所言事件各开前件逐一议拟伏
乞圣裁缘奉钦依该衙门看了来说事理未敢擅便弘
治元年九月二十七日具题次日奉圣旨王辅导官不
为常例著巡抚巡按官会同考察奏来处置其馀准拟
钦此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0443-0359d.png
一查得本部钦奉诏书并节次奏准考察官员事理俱
 行移巡抚巡按并布按二司等官将所属守领等项
 官员严加访察务在至公无私不许颠倒是非及遇
 所属三年六年九年考满之时务要从公严加考覈
 不许徇情虚应故事以致黜陟不公等因去后今镇
 国将军阳□所言巡抚巡按官考察官员不过据该
 司开陈贤否以凭黜陟该司官与府州县官岂无亲
 故雠嫌以致考察不公黜陟不明要行各处巡抚巡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0443-0360a.png
 按及布按二司官凡遇考绩黜陟之时务要设法体
 访陟其明而黜其幽一节其言有理深中时弊合无
 准其所言通行各处巡抚巡按并布按二司官今后
 凡遇所属府州县官或三年六年九年考覈或朝觐
 考察或保举纠劾务要公心设法体访得其贤否之
 实一黜一陟必须允合舆论不许容情挟私以致是
 非颠倒黜陟不公人心不服责有攸归
一查得近该吏科给事中廷玉题称近来纳粟监生数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0443-0360b.png
 多彼既以财出身得官岂不拔本生民被其鱼肉要预
 先立为上中下三等于临选之时吏部出题严加考试
 以文理通畅者为上文理稍通写字端楷非请客者为
 中不谙文理写字粗拙请客者为下上中二等量其高
 下与科贡一体选用下等者填注衙门职衔令其冠带
 閒住及行移国子监天下学校省谕各生知会使知及
 时勉学毋致后日追悔本部看得所言有理合无依拟
 于临选之时严加考试分为三等如前所拟选用及冠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0443-0360c.png
 带閒住及先行各生知会使知各加勉厉奋志进学
 以收后效题奉圣旨准议钦此除钦遵通行外今镇
 国将军阳□又以为言缘有前项题准事例见行未
 久若再更张非惟政体不一抑且人情不堪
一看得镇国将军阳□言各王府辅导官不得其人要
 行巡抚巡按不为常例通行考察年力精壮文理优
 长素行清白者存留老弱无为阿䛕不才者就便罢
 黜一节固为有理查得诸司职掌内开各王府官不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0443-0360d.png
 系常选任满黜陟取自上裁似难行令巡抚巡按官
 考察及查得先该藩王奏称各王府官中间有年踰
 七十者不肯告老致仕及年未七十或沾疾病等项
 愿告致仕者俱照例加升品级等因该本部议拟奏
 准已经通行去后其言要乞行选端谨有为之人以
 充厥职所言有理合无候各王府长史等官有缺本
 部照例于教官之中询访推举相应堪任之人照例
 铨补庶使辅导得人宗支弼正矣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0443-0361a.png
  严考察以厉庶官奏状(王恕/)
考功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吏科抄出河南道监察御
史吴泰等云云等因具题奉圣旨这考察事吏部看了
来说钦此钦遵抄出送司查得成化四年该科道官魏
元等奏要考察两京大小衙门官员本部奏奉宪宗皇
帝圣旨是有堂上官的还会堂上掌印官公同考察钦
此已经会官考察外成化十三年又该御史戴缙奏要
考察两京五品以下官员本部查照前例具题节奉宪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0443-0361b.png
宗皇帝圣旨照例会官考察钦此钦遵又经会官考察
讫案呈到部看得南京河南等道监察御史吴泰等奏
称两京堂上官并在外司府州县官已经考察独两京
各衙门五品以下官员年久未经考察其间才行可称
者固多而贪冒苟且者亦有要行两京吏部会同两京
都察院公同各衙门堂上掌印官从公逐一考察一节
臣等窃惟两京堂上并在外司府州县节经纠劾考察
黜退惟两京五品以下官委的年久未经考察不无贤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0443-0361c.png
否混淆诚如吴泰等所言合无准其所奏照依前例在
京者本部会同都察院并公同各衙门堂上掌印官将
五品以下见任带俸并丁忧公差养病省祭等项官员
从公逐一考察除廉干公勤才行超卓者遇有内外相
应员缺另行具奏擢用职业颇脩操履不失者存留办
事外其贪淫酷暴罢软老疾素行不谨浮躁浅露者开
具职名奏请定夺如考察不公仍听科道纠举其被黜
之人若有造言生事摭拾妄奏者治以重罪发遣为民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0443-0361d.png
仍行移南京吏部会同南京都察院等衙门一体考察
径自具奏定夺其言要严立岁考之法在京诸司堂上
掌印官及在外布政两司并各府掌印官每遇年终各
将本衙门及僚属官员廉贪能否勤惰得失缘由斟酌
的确考语造册三本一本奏缴一本送吏部一本送都
察院查照一节仰惟国朝定制内外官员已有三载考
绩三考黜陟之典外官又有朝觐考察之例若再更立
岁考之法不无事体纷更难准所拟合无仍照旧例通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0443-0362a.png
行在京在外前项衙门堂上掌印官如遇所属官员三
年六年九年考满之日务要从公严加考覈所出考语
亦要允协公论不许徇情虚应故事以致贤否混淆黜
陟不当事发连坐以罪缘系考察官员及奉钦依这考
察事吏部看了来说事理未敢擅便弘治元年二月十
九日具题当日奉圣旨是钦此
  严考课之法(丘浚/)
仰惟本朝三年一朝觐天下布政按察诸司府州县官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0443-0362b.png
吏各赍须知文册来朝六部都察院行查其所行事件
有未完报者当廷劾奏之以行黜陟近岁为因选调积
滞设法以疏通之辄凭巡按御史开具揭帖以进退天
下官僚不复稽其实迹录其罪状立为老疾罢软贪暴
素行不谨等名以黜退之殊非祖宗初意按旧制官员
考满给由到部考得平常及不称职者亦皆复任必待
九年之久三考之终然后黜降焉其有缘事降职除名
亦许其伸理虽当临刑亦必覆奏其爱惜人才而不轻
卷十九 第 29a 页 WYG0443-0362c.png
弃绝之如此可谓仁之至义之尽矣彼哉何人立为此
等名目其所谓素行不谨尤为无谓则是不复容人改
过迁善凡经书所谓改过不吝过则勿惮改皆非矣夫
人自幼至壮自壮至老其所存所行安能事事尽善而
无过举哉不仕则已一履外任稍为人所憎疾则虽有
颜闵之行有所不免矣窃观汉时长吏不任位者三公
遣掾吏案验然后黜退其后不任三府而权归刺举之
吏朱浮谓有罪者心不厌服无咎者坐被空文意当时
卷十九 第 29b 页 WYG0443-0362d.png
长吏虽心不厌服然犹有罪可名虽被空文然犹有文
可考今则加以空名如死后节惠之谥受此暧昧不明
之恶声以至于没齿赍恨况贪者未必暴暴者未必贪
老疾未必老疾罢软未必罢软素行不谨不知何所指
名又何以厌服其心哉宋韩亿为执政每见天下诸路
捃拾官吏小过辄不怿曰天下太平圣主之心虽天下
昆虫皆欲使之得所仕者大则望为公卿次亦望为侍
从下亦望为京朝官柰何锢之于圣世呜呼禁锢人于
卷十九 第 30a 页 WYG0443-0363a.png
圣世固非太平美事然使天下失职之人布满郡县亦
岂朝廷之福哉伊尹曰一夫不获时予之辜当道君子
尚慎思之
  奉王冢宰书(周叙/)
太保冢宰抑庵大人先生阁下叙惟吾吉自有宋逮今
贤才辈出为世道之重乡邦之光者九贤也由兹以降
匪无其人而俊伟光明卓然著称为无瑕之玉无疵颣
之珠者殆亦鲜见焉叙于永乐宣德间尝仰望少师东
卷十九 第 30b 页 WYG0443-0363b.png
里先生可当之然迹其举措䆒其底里士大夫公论不
容掩也窃自计之堂堂名郡际今圣明大一统之时岂
无复有欧阳子胡澹庵周平园杨诚斋文信公其人者
出耶为之徘徊叹息翘伫思慕者久矣兹乃于大人先
生而见之得非吾吉贤才之运国家养士之效之所钟
哉非特叙与吾郡之士动喜天下士大夫亦莫不为之
更庆而交贺也伏惟先生处在屯之际翼戴今皇帝嗣
大统处大事济大艰其时其事视诸前辈又甚难者窃
卷十九 第 31a 页 WYG0443-0363c.png
谓膺天下之重任必当心天下之大忧成天下之大计
而后可以有济其要无他在于用君子远小人而已若
两存之譬如持衡之势此重则彼轻彼轻则此重难并
行不悖也盖小人易进难退君子未有不为所挤者当
兹维新之始主上内外惟先生是倚得不毅然少任其
责而无少有回顾之虑乎使少有回顾非惟朝廷大事
难济于夫所谓世道之重乡邦之光者亦难望其全矣
叙閒中窥察其人若今某公某及某公某皆君子也其
卷十九 第 31b 页 WYG0443-0363d.png
已同朝者宜倾竭倚注之彼在远在家者宜即日驿召
以来之与之朝夕图惟同心同德以处大事济大难幸
甚小人之道宜徐为之谋强壮者俾膺重镇于一方年
老者许弹劾致仕于其家馀未有显著之迹蕴堪用之
才者存之彼自相发奋洗濯琢磨为君子之归矣其他
内外防微之政宜与三四君子因人所建白不动声色
以渐处之可也得非谨终于始又曰惟克果断乃罔后
艰窃思我朝当三杨先生辅政之初一几也不深思熟
卷十九 第 32a 页 WYG0443-0364a.png
虑身任其责惟阳敛阴施掩人耳目虽曰自保其实误
国故致今岁七月之祸此时先生与诸君子辅政之初
又一几也宜监覆辙为宗社生灵永远之谋开天下后
世太平之治俾欧阳子周平园之事业复见今日顾不
伟哉失今不图恐异日噬脐之悔莫及矣岂得即能效
张子房之从赤松子裴晋公营绿野堂之时伏愿先生
断断若殷之伊傅宋之韩范以天下为已任为心毋徒
诿曰尚有某有某而不敢自专为辞若然史臣辈将执
卷十九 第 32b 页 WYG0443-0364b.png
彤管磨崖石以纪勒先生之大勋垂示无穷之不暇则
天下之大忧大计可收厥效矣叙赖朝廷之恩先生之
惠以一介书生官至学士荣矣叨居南京秩清务简乐
矣此外无纤毫求进之心况冒膺宋史之脩倘不即死
成此一事窃名穹壤间他富贵皆无所望第学识浅陋
不足以当耳所念者国家安叙辈亦或可偷生毕其素
志今岁以来因朝廷屡有更张事不敢避祸亦屡有所
陈无非为求天下之安故也恭审朝议以为可采否自
卷十九 第 33a 页 WYG0443-0364c.png
是以往亦不复敢渎告一语矣伏乞先生垂仁诱掖曲
全之感德感德叙两岁患脾疾今秋复作兼以左身风
痹未知可逭生否恃平昔从游门墙兼辱教爱故不得
不有言然前此未尝敢一奉问也兹因论拯时急务不
免覼缕干冒崇严恕纳不宣
 
 
 
卷十九 第 33b 页 WYG0443-0364d.png
 
 
 
 
 
 
 
 名臣经济录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