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443-012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名臣经济录卷八
             明 黄训 编
 保治(弘治下/)
  应诏上书藁(李梦阳/)
诏曰朕方图新政理乐闻谠言事关军民利病切于治
体可行的著各衙门大小官员悉心开具明白来说于
是户部主事臣梦阳上疏曰臣闻人君不患世无直言
卷八 第 1b 页 WYG0443-0124d.png
之臣而患已之不能用其言人臣不患其言不得上闻
而常患人君闻之而不乐也盖直言之臣秉心朴实不
识忌讳睹事积愤诚激于中义形于词故其言剀切而
无回互药石而鲜包藏是以为君者不乐闻也即闻之
不乐行也夫明君英主则不然也谓其言剀切非为身
也药石非规名也于是导之使言言可行也于是措之
于行是故下无壅蔽之奸上无过举之政故治化浃洽
而百姓受福矣臣切伏思陛下则真明君英主也何以
卷八 第 2a 页 WYG0443-0125a.png
知之陛下法祖宗者至矣敬天地者蔑以加矣饬躬勤
励延问若不给矣乃犹曰政理未新谠言未闻惓惓焉
若将失之欿焉恒不自安也乃于是下诏布诚广路谕
之以悉心诱之以乐闻惟恐知之者不肯言言之者不
肯尽岂不出于寻常万万者乎臣故曰陛下真明君英
主也然而治化不浃洽百姓不受福何也意者病与害
为之而陛下弗察也又其渐不可长焉夫天下之势譬
之身也欲身之安莫如去其病欲其利莫如祛其害欲
卷八 第 2b 页 WYG0443-0125b.png
令终而全安莫如使渐不可长今天下之为病者二而
不之去也为害者三而不之祛也为渐者六而不使不
可长也乃顾汲汲曰是奚不安也奚不利也奚不令终
而全安也是何异于不药而求病愈于戏其可畏也哉
夫易失者势难得者时今睹可畏之势而遇得言之时
使仍缄默退缩以为自全苟禄之计是怀不忠而欺陛
下耳臣今谨据所见昧死开坐惟陛下矜察哀怜俯赐
观览焉○二病一曰元气之病夫元气之病者何也所
卷八 第 3a 页 WYG0443-0125c.png
谓有其几无其形譬患内耗伏未及发自谓之安此乃
病在元气臣窃观当今士气颇似之故曰元气之病夫
孔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今人不喜人言见人张拱深
揖口呐呐不吐词则目为老成又不喜人直遇事员巧
而委曲则以为善处是以转相则效翕然风靡为士者
口无公是非后进承讹踵弊不复知有言行之实矣如
此尚得谓之不病乎且大臣者庶官之表而民之望也
今大臣则先不喜人言又恶人直夫谏官得以风闻言
卷八 第 3b 页 WYG0443-0125d.png
事者也今大臣被弹劾则率廷辨以求胜语人曰我非
要作官但要屈直明白耳及直矣又恬然作官此何理
也往大臣有亲之丧服除非诏不起今大臣服除自起
矣如此尚得谓之有礼义廉耻耶夫无礼义则佞人进
乏廉耻则国无防佞人进则因循互相欺诋国无防则
纪纲不张臣窃谓此等不治必积渐不可救药故曰四
夷未侵百姓未离刑政未坠疆土未蹙而国危主忧此
臣所谓元气之病也二曰腹心之病夫腹心之病者何
卷八 第 4a 页 WYG0443-0126a.png
也攻之则难攻不攻则亡身者也臣窃计今事势内官
者腹心之病也夫内官者阴性而狼贪其地逼近又朋
比难剪臣故以为腹心之病夫仓厂场库钱谷之要也
今皆内官主之陛下以此辈忠实可用耶抑例不可废
也夫例诚不可废每处置一二辈足矣今少者五六辈
多者二三十辈何耶且夫一虎十羊势无全羊况十虎
而一羊哉今某某有司擿发其奸幸陛下洞见其情实
外议佥曰是必不赦不且窜斥今数月矣犹阁而不行
卷八 第 4b 页 WYG0443-0126b.png
夫人情莫不遮于潜而玩于彰彼未擿发奸尚有严心
今其奸业擿发之矣不置之法又不窜斥彼何所惮而
不为乎昔人有言曰宦官有罪不可赦有缺不可补言
难除也今皇城之内通名籍者几万人焉亦多矣陛下
又敕礼部选年十五以下净身男子五百名将安用耶
夫人情孰不欲富贵今田野小民无故犹阉割亲儿以
希进用矧今有诏矧有名呜呼此其祸可胜道哉夫灭
绝人类则必戕天地之和戕天地之和则灾害必至灾
卷八 第 5a 页 WYG0443-0126c.png
害至则五榖不熟人民离散天道乖于上人心怨于下
而阴性狼贪之徒无忌妄行于中而国不危者鲜矣臣
故曰内官者腹心之病也今陛下诚于此时拔廉直奖
忠鲠斥无耻大臣进卢扁之佐则必转病而为安厌祸
以为福且陛下何难为此而不为也今议者必曰彼曾
不指实某忠某直某为无耻泛言难行然不知上者风
也下者草也拔一君子则君子进即有小人相率而化
于善矣且人不幸而有病择医而治之者为爱身也今
卷八 第 5b 页 WYG0443-0126d.png
某某有司幸擿𤼵其奸是亦国之医耳若一切阁而不
行是医能治之而上弗肯使也且陛下何难于此而不
为也今诚欲腹心安莫如铲内官之权欲铲内官之权
莫如有罪不赦有缺不补传曰治未病不治巳病今固
已病也而犹不治是可惑也已○三害一曰兵害夫兵
害者何也臣以为冗食而无补空名而鲜实也夫强本
者所以弱枝也今在京之兵以卫计之七十有馀分为
三营一曰神机二曰三千三曰五军盖带甲空弦者数
卷八 第 6a 页 WYG0443-0127a.png
十万焉意固欲以强本也然至正统巳已才数十年耳
拔之乃仅得十二万焉亦寡矣于是有十二团营之名
团营至今又才数十年耳日者遣将北伐拔之不满三
万焉然其腰鞬弓刀不全也骑士则牵露骨马又旋置
安辔等夫兵数不减于前食之者增也一旦而狼狈若
此何也官不恤其军豪势多占使远者逃近者潜职者
不以报粮籍不开除又壮丁各营其家老弱出而应点
宜其食之者增而用之者寡也臣故曰兵害者冗食而
卷八 第 6b 页 WYG0443-0127b.png
无补空名而鲜实也夫腾骧四卫者今非所谓内兵耶
外官既不与稽其数征役又不选用其丁故其人率富
豪而气骄夫内官者阴狡而狠贪者也以富豪气骄之
人而率之以阴狡狠贪之徒兹其害可忍言哉且夫锦
衣卫爪牙之司也今内官之家人子弟官之团营兵之
精也内官参之内兵又其掌之陛下乃何独而不为之
寒心耶古人有言曰官惟贤赏惟功今团营把总号头
等孰非内官之私人乎彼其家人子弟抑孰非诡托冒
卷八 第 7a 页 WYG0443-0127c.png
官也乃遂布列要地为爪牙乎谚不有之曰萌芽不伐
将折斧柯爝爝不扑燎原奈何言贵豫也陛下诚于此
时查往年李玉事例仍置总兵官使参掌内兵又禁团
营把总号头等自今不得置私人乃于是令诸左右曰
其诡托冒官自首者听但罢免不问如此则威立而恩
亦流所谓销患于未形计之上也二曰民害夫民害者
臣以为敛重而民贫又贪墨在位恩不下流也臣闻惟
贤智者而后起家夫人未有无所赖而生者也今百姓
卷八 第 7b 页 WYG0443-0127d.png
贤智者百不一二愚蠢者十常七八然又苦无赖而有
司者不之恤也敛之不问贫富也役之不问胜否也曰
是尔职焉矣是故富者剥削贫者称贷称贷之不足则
必鬻子鬻子而不足则必逋窜一旦弃父母捐亲戚背
乡离井愁怨之声上干天和则必有水旱风雹之灾逋
者不还居者缧绁而牵连则必有无辜暴露之尸臣故
曰民害者重敛使之也夫内府供用有常数也宜有常
簿焉今油蜡皮张诸料等较之弘治初年费且十倍于
卷八 第 8a 页 WYG0443-0128a.png
前此何也盖下者效上者也取赢者未有不羡者也今
既十倍于前则户工二部科派必又倍矣下之州县必
又倍矣百姓输纳又有秤头等必又倍矣又经内官必
有贿赂是益又倍矣于乎民日贫而敛日积当道不苦
言以闻有司乘机而肥其家如此而犹望其治是真却
步以求前耳陛下前固尝降诏旨存问矣然簿数不减
也科派不省秤头如故贿赂公行无惮此所谓空名而
实祸也臣故曰贪墨在位恩不下流者此也三曰在场
卷八 第 8b 页 WYG0443-0128b.png
畿民之害臣伏观洪武某年诏曰直𨽻抛荒田地听民
开垦永不起科夫民既自开垦之矣不可谓非其田矣
而今皇亲之家听无赖光棍投献主使谓非其田也请
之朝廷朝廷亦谓非其田率即赐皇亲家皇亲家既奉
天子命为已有乃辄遂白夺其田土夷其坟墓毁其房
屋斩伐其树木于是有百年土著之民荡产失业抛弃
父母妻子千里之内举骚然不宁矣夫皇亲与国同休
戚者也而禄非不丰贵非不极也乃秪以区区之田损
卷八 第 9a 页 WYG0443-0128c.png
害赤子动摇基本如此是不欲与国同休耶呜呼亦甚
矣昔鲁厩焚孔子见之但曰伤人乎盖贵人贱马也今
蓟州牧马草场与百姓争阡而竞亩尺分而寸剖之臣
窃悲也是何贱人而贵马也夫草场数千顷地耳今三
遣官矣百姓连年坐勾摄转相牵联妨费本业耽阁其
生理男不秉耜女不上机卖男鬻女弱者转而死泥涂
者过半矣呜呼是何贱人而贵马也臣虽未详其始末
窃计今事势万无百姓侵官之理设有之所办亦官租
卷八 第 9b 页 WYG0443-0128d.png
耳非若皇亲之家占之为己有也今据勘牒四至与民
争者止十之一二耳臣谓宜置而不问且百十年土著
之民一旦逐之使去陛下忍为此耶夫王畿天下之本
也今以数十百顷之地失黔首之心伤阴阳之和臣固
知陛下不忍矣陛下幸哀怜听臣愚计敕户部查景泰
六年勘官冯諲奏内事理以前项田土仍给民徵租但
以空閒草地牧马便○六渐夫六渐者一曰匮之渐夫
匮之渐者何也臣以为兵连然耳然又苦浪费今各边
卷八 第 10a 页 WYG0443-0129a.png
用兵以将则庸以卒则罢糜财而无功旷日而损威而
钱谷吏俛首供给莫敢如何稍有不继则军吏诿以自
解是故仓廪不足不曰兵者糜之也曰是钱榖者之误
之也钱榖者不曰巳误之也曰是无米而求粥也于是
始有和买之议矣和买而不足于是有挖运之例挖运
而又不足于是乞内帑之银臣始至户部太仓库银尚
百七十馀万今销耗且过半矣然而乞者未巳也由是
积渐而不止虽欲不匮乌可得矣夫今疆土不蹙于前
卷八 第 10b 页 WYG0443-0129b.png
也又鲜大寇非有若匈奴突厥者也竭天下之力以供
边而日犹不足此其故何也糜财而无功旷日而损威
者为之也夫钱者泉也言流也散于上则聚于下公家
削则私室盈今京城内外千观万寺亦炽矣顾又不止
此彼左右侍臣孰非造寺者也动以钜万计谚曰十入
一出今彼钜万出则其入不止于钜万明矣夫上惟风
下民惟草今方春气和耒耜在野陛下乃不𤼵仓廪助
不给赈不足顾遍察寺观等敕给费修葺之是道民以
卷八 第 11a 页 WYG0443-0129c.png
奉佛也彼以钜万入者又何惮而不造寺也夫智者察
微今货入而于私室矣又出而造寺观等矣设卒有水
旱之警兵甲事兴内取则巳匮外敛则民穷臣不知陛
下计所出矣故曰又苦浪费者此也二曰盗之渐夫盗
之渐何也臣以为其几在民穷夫盗者非不知法当死
也彼以为往固无食矣今盗而得食即死不犹踰于馁
乎往固无衣矣今盗而得衣即死不犹踰于冻乎往有
租调官司之辖矣今盗而得自由不犹踰于追系鞭笞
卷八 第 11b 页 WYG0443-0129d.png
之乎夫天下无智愚强弱举俛首捧心以事我者以有
法维之且畏死也今既死而踰于冻馁追系鞭笞之则
彼亦何所不至耶故以臣之愚窃计今事势非但忧盗
将必有大患大患者何所谓有乱之机无乱之形也夫
今天下无不臣之邦四夷无不庭之国百官奉职筐篚
岁至太仓有红腐之粟武库之兵朽而不用又无方二
三千里水旱之灾也然而哨聚杀人劫县烧村剽掠妇
女者日相闻也假如不幸而有方二三千里水旱之灾
卷八 第 12a 页 WYG0443-0130a.png
武库乏兵太仓粟竭百官不奉职夷狄外侵海内有警
则事势又何如矣故曰有乱之几无乱之形呜呼此亦
可以寒心矣臣谓宜趁此急选良有司恤饥赈寒以安
民又密令整饬城池军马以伺缓急之变夫安不忘危
霸者之略有备无患圣王之政况今承平日久民不知
兵万一有意外之警有如平原睢阳之伦乎臣故曰计
今事势非但忧盗将有大患者此也三曰坏名器之渐
夫坏名器之渐者臣以为黜陟失制也夫明悬爵以待
卷八 第 12b 页 WYG0443-0130b.png
天下之贤将以奉天而理民也故曰五服有章自天命
之示非我也又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明至公也是以
古之英君宁捐百万之费而靳一郎之拜其意亦谓此
耳而今乞官者官乞荫者荫黜其父者陟其子黜其祖
者陟其孙臣不知陛下计所出矣夫荫者所以报功又
示劝也今黜者既陟其子孙则有功者何劝焉是以高
其爵不足以励縻乎赏不足以讽夤缘钻刺之风既行
而廉耻名节之士遂寡且陛下何利于斯而为之也夫
卷八 第 13a 页 WYG0443-0130c.png
大学士万安前侍先皇帝丑秽彰露陛下践阼之始尝
令内官逼脱其牙牌逐之去矣而荫其子为丞臣不知
报耶劝耶且陛下何利于斯而为之也夫薰莸同器不
知有薰廉污并赏孰肯为廉陛下若谓天下之大何吝
此一官则所谓弊裤之藏繁缨之惜者皆非耶惟名与
器不可以假人臣故曰坏名器之渐者黜陟失制也四
曰弛法令之渐夫弛法令之渐者臣以为舛与玩为之
也夫舛莫大于纵罪玩莫大于长奸昔者舜为天子其
卷八 第 13b 页 WYG0443-0130d.png
父瞽瞍杀人孟子以为士师执之为舜者但宜窃负而
逃盖法者公之天下受之祖宗者也掌于士师士师不
得而专也出于天子天子不得而专也是故士师可以
执天子之父而为舜者不可私其亲曩者犯人王礼擅
抢夷僧货物损辱国体传笑外邦狱案已具法所不赦
也陛下何从而赦之耶以为无罪则固已追偿其货直
矣以为有罪未闻有罪而赦之者也有罪而赦之是纵
罪则奸长奸长则政舛政舛则民玩民玩则令慢令慢
卷八 第 14a 页 WYG0443-0131a.png
则法弛此古之所大忌而今之所甚忽也夫忌莫大于
刑忽莫大于私何则刑天讨也公天道也王者不私其
天故罚一人而千万人惧谚曰勿谓尺五后且不补臣
故以王礼之赦为弛法令之渐五曰方术眩惑之渐夫
方术眩惑之渐者臣以为去之不力则诱之必入也夫
自古帝王享国长久者畏天而忧民也非以奉佛也康
强少疾者清心而寡欲也非以事仙也且陛下独不见
梁武唐宪乎梁武帝奉佛最谨然罹祸最惨唐宪宗事
卷八 第 14b 页 WYG0443-0131b.png
仙最谨然年又最短此其明效大验彰彰可考者而今
创寺创观者陛下弗止也比又诏葺其废圮臣不知陛
下乃何所取于彼而为之也夫真人者大虚无为之名
也今酒肉粗俗道士陛下敬重之如神尊为真人又法
王佛子等并肩舆出入珍食衣锦陛下践祚诏曰僧道
不得作醮事扇惑人心堂堂天言四海诵焉夫陛下神
心睿姿不减于前也乃今复尔者臣故知有诱之者也
夫去之不力则诱之必入譬若锄草不尽反滋其势陛
卷八 第 15a 页 WYG0443-0131c.png
下柰何去之不力而反使之滋也夫诱者必曰其道妙
又其法灵今天变屡见于上百姓嗷嗷于下边报未捷
仓库匮乏信如真人国师道足以庇法足以佑陛下何
不遂一试之且彼能设一醮噀一法使天变息而嗷嗷
者安乎而陛下不察反听其诱此臣之所以日夜悲心
者也六曰贵戚骄恣之渐夫贵戚骄恣之渐者臣以为
其防决也夫水防惟土国防惟礼水决则溃礼决则陵
昔者高皇帝制皇亲令曰皇亲之家不得与政臣尝伏
卷八 第 15b 页 WYG0443-0131d.png
读叹息以为圣王不易之论及退而考夫颁禄列爵则
又使大贵而极富已又考其器度田奴之等则又不使
踰也臣于是又叹曰是所谓之防也夫皇亲与国至戚
也不宜有间今顾制礼以防之者臣以为此固保全而
使之安也今陛下至亲莫如寿宁侯所宜保全而使之
安者亦莫如寿宁侯乃顾不严礼以为之防臣恐其溃
且有日矣夫下替则上陵今寿宁侯招纳无赖罔利而
贼民白夺人田土擅拆人房屋强虏人子女开张店房
卷八 第 16a 页 WYG0443-0132a.png
要截商货而又占种盐课横行江河张打黄旗势如翼
虎此谓之不替可乎替则陵陵则逼大逼则法行且今
侧目而视切齿而谈孰非饮恨于寿宁者也夫川溃则
伤必众万一法行陛下虽欲保全而使之安得乎臣窃
以为宜及今慎其礼防则所以厚张氏者至矣亦杜渐
剪萌之道也
 初诏下恳切梦阳读既退而感泣已叹曰真诏哉于
 是密撰此奏盖体统利害事草袖而过边博士会王
卷八 第 16b 页 WYG0443-0132b.png
 主事守仁来王遽目予袖而曰有物乎有必谏草耳
 予为此即妻子未之知不知王何从而疑之也乃出
 其草示二子王曰疏入必重祸又曰为若筮可乎然
 晦翁行之矣于是出而上马并行诣王氏筮得田获
 三狐得黄矢贞吉王曰行哉此忠直之繇也及疏入
 不报也以为竟不报也一日忽有旨挐梦阳送诏狱
 乃于是知张氏有本辨矣张氏论我斩罪十然大意
 主讪母后谓疏末张氏以斥后也掌诏狱牟斌问寿宁
卷八 第 17a 页 WYG0443-0132c.png
 胡不指其事实羽翼予曰虑对耳斌曰指则我能据
 事实剪厥羽翼奚对焉狱成牟斌参之其略曰原情
 应诏论法亦违而渠云十罪者悉置弗入奉圣旨李
 梦阳妄言大臣姑从轻罚俸三个月此十八年四月
 十六日也居顷之龙驭上宾矣痛哉何忍言何忍言
 太医院使吴釴高邮人也谓我曰上崩之明日釴往
 见一近侍阉会阉挈其白绫褶子出褶子自肩以下
 血淋淋未乾也阉迎釴以褶子泣曰此爷爷口鼻中
卷八 第 17b 页 WYG0443-0132d.png
 血也釴相与泣问故言上气绝时阉负之自寝出云
 已阉抆泪谓釴曰怎更得此圣明皇帝釴叩之阉曰
 前李梦阳事知否釴曰不知阉曰上初无奈寿宁辈
 逼何金夫人又日在上前泣诉不平上欲借官人每
 力一日朝退召三阁老上问曰李梦阳言事若何刘
 健辄对曰此狂妄小人耳上默然良久谢迁前对曰
 其心无非为国上颔之曰然会科道官交章入李梦
 阳由是得释然释之日金夫人犹在上前泣诉求重
卷八 第 18a 页 WYG0443-0133a.png
 刑上怒推案出竟批止罚俸三月汝以为此等皇帝
 能更得否言既二人相对大声哭而尚书刘公大夏
 曰释李梦阳时会上召我言阉辈事因遂及李梦阳
 事上曰朕初欲轻谴此人而左右者辄乃曰轻莫如
 打二十放了已顾大夏曰汝知渠意乎大夏叩头对
 曰臣不知上曰打必送锦衣卫渠拴关节打之必死
 也于渠辈则诚快矣如朕杀諌臣何正德间予至江
 西则见都御史艾璞曰璞往为光禄卿故事光禄寺
卷八 第 18b 页 WYG0443-0133b.png
 日办有攒盘云攒盘者供近侍宴者也孝宗末尚俭
 节斯格不行矣而一日未申间忽有旨趣办攒盘十
 馀众惊愕办矣久不之取也例办不入卿不出璞守
 至昏黑东安门将下锁矣一老阉来曰官第出璞于
 是仓皇出明日入至寺寺阉耳语璞曰知攒盘否璞
 何由而知也阉曰昨夜上盖游南宫云皇后皇太子
 金夫人从而二更时召二张自东安门入璞问曰何
 事阉曰上和解二张耳为李主事璞叩详细阉不荅
卷八 第 19a 页 WYG0443-0133c.png
 而予因记往锦衣百户郭勋曰上游南宫时二张夜
 入侍酒中皇后皇太子金夫人皆迤逦出游上独召
 大张促膝语左右咸莫知闻第遥见大张免冠触地
 谢云予始不甚信今以艾公言质之符矣
  奏记注言动(储巏/)
伏见陛下即位以来屡垂清问召见大臣至于今岁举
行尤数或讲究典礼或诹询治道或综核庶职或制驭
四夷迩者又亲御午门谳审大狱盛德伟迹垂耀无穷
卷八 第 19b 页 WYG0443-0133d.png
非臣之愚所能殚述臣闻尧舜之德文武之政所以布
天下传后世者赖有典谟方策之存使非史臣当时记
载则后代君臣何所诵法故古者设立史官左史记动
右史记言大率为此臣备员班行每睹陛下宣召群臣
登对多系帷幄之语造膝之言近臣不得以听闻史官
何由而记录臣窃惜之夫前代史官追述往昔尚且网
罗放失捃拾传闻以成不刋之典岂如今日宸衷睿想
之所形圣谟神断之所著明并日月炳若丹青显然可
卷八 第 20a 页 WYG0443-0134a.png
书足以传信且儒学里塾之士门生弟子更相问难犹
有日录年谱以备遗亡陛下复万年之位临九有之众
励精图治益大有为将来延访日广政事日新盖有不
可胜书者顾乃无所纂记以贻来世非缺典欤失今不
图诚恐岁月绵远耆旧凋谢或遗失莫存或传闻各异
事迹无以究其始末日月无以考其后先后时之悔恐
不能无虽悔亦无及已窃考本朝史职似与前代稍异
臣愚欲乞陛下特敕在廷臣僚先后会蒙召问者备录
卷八 第 20b 页 WYG0443-0134b.png
当日于何殿下钦奉圣旨奏对之词具本进览宣付史
馆如事干几密不宜宣露者御览讫仍行封识付之谨
密之臣藏诸法严之地所谓金匮石室者以俟将来庶
圣君言动举无所遗群臣论说亦以附见洪武年间尝
有起居注陛下傥采臣言而行之正合祖宗之典贻万
世之谋臣不胜至愿
  劝行王道奏(张元祯/)
臣惟为人君者不以王道为心虽有为也谓之有为之
卷八 第 21a 页 WYG0443-0134c.png
主则可非所谓大有为之主也为人臣者不以王道致
君虽有功也谓之救时之佐则可非所谓名世之佐也
臣非有王佐之才者也而潜心圣贤之学粗知王道之
略养疴山林以待乎大有为之主久矣乃今幸遇陛下
臣不于是时而劝行之少倾葵藿之诚用致涓埃之报
是不惟有负陛下抑亦有负于所学惟陛下不以为迂
而忽之臣惟王道乃二帝三王相传以平治天下者也
其道虽大然皆本之身心而非有待于外者也盖心必
卷八 第 21b 页 WYG0443-0134d.png
纯于天理而无一毫之私然后著之政事亦皆纯于天
理而无一毫之夹杂苟政虽善而心于天理有未纯焉
是外身心以为治是为无本是为不诚是为霸道霸道
者假王道以成功名假天理之公以济人欲之私者也
王道真霸道伪王道实霸道虚王道坦夷霸道崎岖王
化大同乎天地霸业仅补其罅漏人主不可不深辨也
今臣之所陈不及于陛下之更创制度不及于陛下之
振举纲维不及于陛下之黜陟人物惟劝陛下于身心
卷八 第 22a 页 WYG0443-0135a.png
上用功以立王道之本而巳身心之功既至则王道之
著于政事者布在方册可因而因可革而革可益而益
可损而损陛下圣见当自能裁之而群臣中有名世者
出当一一有以辅陛下也臣请详之夫王者之心何心
哉天地之心也天地所以相播相荡相轧相磨而昼夜
之不息者其心无他惟在生物而巳虽其雷霆之震击
霜雪之凋剥亦其所以破其顽而禁其盛非心乎杀之
也人心即天理所生之物也如花木之接水泉之续然
卷八 第 22b 页 WYG0443-0135b.png
实皆得是生物之心以为心者也苟非得是心则是身
无以生矣为人君者聪明睿智得此生物之心厚而灵
犹天所以留心者盖生物必当有以养而教之天不能
自养而付养之之责于君天不能自教而付教之之责
于君人且当体乎天而心天之心人君尤不可不体乎
天而心天之心者也心天之心何如哉心其所以生我
者以达之万事以生乎万民也必其四海之内九州之
外熙熙乎无一处无一人无生生意皞皞乎无一处无
卷八 第 23a 页 WYG0443-0135c.png
一物无生生气礼乐明备俗化醇美至和薰蒸诸福毕
至景星庆云见焉麒麟凤凰出焉醴泉朱草生焉是即
所谓王道也是即皆由其心所以生我者来也然是心
也即天理也天理之在此心日用之间本无不流通但
以既有此身则不能无耳目口鼻耳目口鼻既独有诸
已由是诱之以声色之纷华臭味之甘美得之不得而
喜怒哀乐之𤼵遂不能无私焉身既有私则此心或为
之蔽而不能祛或为之累而不能遣或为之锢而不能
卷八 第 23b 页 WYG0443-0135d.png
释此天理遂以渐而泯即此心以渐而亡私欲长一分
则此心亡一分矣私欲长十分天理泯十分而此心亡
十分矣始于滥觞而至于滔天始于一爝而至于燎原
在人君则居崇高之位操威福之柄无求不遂无令不
行其泯此理亡此心则害尤不可胜言者故尤当于是
乎用力焉使此心私欲净尽天理浑全无一毫之夹杂
不然一念之差或贻莫大之忧一行之失或贻无穷之
祸私成于一己之微而患被乎天下之大欲遂于一时
卷八 第 24a 页 WYG0443-0136a.png
之暂而患及于百世之久可不惧哉王道之行与不行
实判于此然非有大有为之资者不能克非大有为之
才者不易克也臣所以有望于陛下也臣在山林伏闻
陛下毓德青宫巳负大有为之望嗣登宝位累著大有
为之实何者崇异端嬖近习则有以蛊此心而不能大
有为矣陛下则能斥而远之略无所疑殖货利耽玩好
则有以荒此心而不能大有为矣陛下则能弃而绝之
略无所惜开倖门塞言路则有以昧此心而不能大有
卷八 第 24b 页 WYG0443-0136b.png
为矣陛下则能塞彼开此倖者空于一扫言者虽多而
不厌虽泛而不罪躬勤政务宵而衣旰而食威权不至
于下移躬行节俭削浮冗却贡献帑藏不轻于一费其
进退大臣也众望所归则尊以礼而任之专众论所弃
亦去以礼而洁其名其顾惜大体也廓如天之量而不
惑宫壸之浮言下大事之议而俯从臣工之正论内外
之禁严以杜奔竞章服之锡谨以正等威游心恬淡他
无所好改过不吝惟是之归此皆天生圣明之资真足
卷八 第 25a 页 WYG0443-0136c.png
以大有为者也天纵英武之才真足以大有为者也真
足以纯此心以施之政以体乎天使王道大行于时以
复二帝三王之治以绍二帝三王之传者也此臣所以
有望于陛下也先儒程子谓学者不可让第一等事与
别人做王道乃人君第一等事臣所以劝陛下行之而
窃以三策焉惟陛下留神其一曰定圣志其二曰一圣
敬其三曰广圣知夫所以必先于定圣志者盖王道之
不行系于君志之不定耳志不定则多以近小之见邪
卷八 第 25b 页 WYG0443-0136d.png
僻之说或从而摇之近小之见邪僻之说必曰王道圣
人能行非圣人而行徒事虚名效必不著一物之遂且
难况于万物一家且难况于天下殊不知王道只在心
与政之无私而已非高远而难行者也人皆可以为尧
舜况于人君一事之无私即一事之王道一日之无私
即一日之王道一身一家皆无私即一身一家皆王道
一国天下皆无私即一国天下皆王道惟其积累也久
则自感化之也致中和而臻位育之效至诚而极参赞
卷八 第 26a 页 WYG0443-0137a.png
之功尧舜在位则黎民于变而比屋可封四方风动而
鱼鸟咸若此岂圣贤徒侈是大言以欺人亦岂圣贤徒
饰是虚美以誇世哉本之身心而成效大验必至焉耳
臣愿陛下辟旷千古之独见奋迈百王之大勇以先王
之言为必可信以先王之道为必可法以二帝三王之
治为必可复勿惑志权谋之诡术数之小而自陋其规
模勿惑志刑名之惨黄老之虚而自𦕈其气象心必志
于浑是一团天理之存政必志于浑是一团天理之著
卷八 第 26b 页 WYG0443-0137b.png
一语在此一默在此志必不间于语默微事在此大事
在此志必不殊于大小大廷在此深宫在此志必不贰
于隐显圣躬自少而壮此志必不因之而少壮圣躬自
壮而老此志必不因之而壮老臣前所言不蛊于异端
近习等圣德此正王道中事又必持之也坚而不变其
始行之也笃而必有其终不使如晋武之初俭后侈唐
明之初勤后怠复遗笑于后人如是则陛下之志卓然
有定而王道之行确然可必矣古语云有志者事竟成
卷八 第 27a 页 WYG0443-0137c.png
先儒程子云君志定而天下之治成臣不胜惓惓夫圣
志既定则身心之功于是可致矣身心之功不过曰存
养曰省察曰克治曰扩充而所以致其力者则在于敬
也故臣欲陛下之一圣敬焉敬者二帝三王与千圣传
心之法王道之要也此心不能无静时静惟有理而无
欲此时而敬以存养之则中有主虽万感俱寂而所以
知觉者炯然不昧矣此心不能无动时动则有理而有
欲此时而敬以省察之则中有主虽万感毕至而所以
卷八 第 27b 页 WYG0443-0137d.png
别善恶者几微不爽矣省察而为私欲而为恶耶即从
而敬以克治之或截断于念虑之初或芟除于事为之
际必使私欲无一发之容省察而为天理而为善耶即
从而敬以扩充之或达赤子之端以及四海或推乞人
不屑之念以及万钟必使天理无一息之间先儒程子
谓有天德者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此即天德也
此即慎独之功也臣知陛下天理之圣心与圣敬者固
无夹杂操存固已纯熟践履固已笃实若无俟乎更加
卷八 第 28a 页 WYG0443-0138a.png
如是之功矣然古之圣王道已至而小心翼翼犹若未
至德已盛而终日乾乾犹若未盛圣学既以此敬成其
始亦以此敬成其终也臣愿陛下玩味先儒朱子敬斋
之箴详究诸儒释敬之义而默会二帝三王能敬之实
主此身以此心主此心以此敬身在此即心在此心必
不离乎身事在此即心在此心必不离乎事静以涵动
之原必笃而益笃于燕閒晦息之微动以妙静之用必
谨而益谨于纲纪丝纶之著寂必有感而遂通者在不
卷八 第 28b 页 WYG0443-0138b.png
随寂而泯感必有寂然不动者存不随感而纷必长体
念之使此理活泼泼一如夜气之澄必长提掇之使此
心常惺惺一如出日之皎如是则臣前所言不蛊于异
端近习等圣德不惟圣敬无始终之变而凡人主未萌
之私欲如好杀如好武如好内如好察察以为明等患
亦不复生于心而害于政矣臣欲陛下之行王道此实
至要惟狂克念作圣惟圣罔念作狂臣尤不胜惓惓夫
圣敬既一则作圣之功至矣所谓王道之本立矣而臣
卷八 第 29a 页 WYG0443-0138c.png
尤欲陛下之广圣知何哉诚以王者之道即圣贤之学
心与理知与行而已理具于心心存而理得是固当致
力于敬然理散于事物一事有一事之理一物有一物
之理必其知之真而后行之力自此身以及天下道其
当然有在事物有不容己者理则所以然在事物有不
可易焉此事此物此理是矣易之于彼事彼物则非此
事此物当此时此理是矣此事此物此理易之于彼时
则非在我则是易之于人则非在近则是易之于远则
卷八 第 29b 页 WYG0443-0138d.png
非在常则是易之于变则非先儒所谓天然自有之中
所谓亭亭当当恰好处苟非穷之造其极求之极其博
则事物之来沓遝参差欲一一应酬斟酌之无毫发之
差悉肯綮之中难矣陛下之行王道以本之身心然其
著之政事也非一端王政虽莫要于教养之二者然其
为法也甚周而甚密焉必行之真能得乎民心而后可
曰王者养民之政必行之真能化乎民心而后可曰王
者教民之政如九经达道分田制禄后王亦尝有举此
卷八 第 30a 页 WYG0443-0139a.png
王政者矣何以终有愧于先王经济之盛五礼六乐六
德六行后王亦尝有举此王政者矣何以终有愧于先
王甄陶之妙干城之禦储峙之恤后王屡有举此王政
者矣何以终有愧于先王张皇赈救之良天地之利先
王兴之何以若巨若细比之后世也大而尽生民之害
先王除之何以若巨若细比之后世也净而均兼之廉
耻丧而浮伪滋后世习俗日恶矣何以反诸王道之淳
枝叶繁而根本蹶后世之学术日乖矣何以归诸王道
卷八 第 30b 页 WYG0443-0139b.png
之正不宁惟是众论盈庭甲曰可乙或有所徇曰不可
此曰当重彼或有所蔽曰当轻其是否之的何以别群
臣布列大诈似信大奸似忠正人指奸人为邪而奸人
亦指正人为邪其贤否之实何以明此其所以于此道
当然之中尤不可不求其所以然之故而知之尤不可
不真求之尤不可不博也陛下聪明睿智得之天赋所
谓尤厚而灵者故于御极之初于臣前所言不蛊于异
端近习等圣德一旦即行之奋𤼵如雷厉而风飞如天
卷八 第 31a 页 WYG0443-0139c.png
旋而地转非知之素真养之素厚而为天下之大知何
以能此是以风闻天下在在欢舞非惟臣以为大有为
之君天下莫不举手加额以为大有为之君也非惟臣
望王道之行天下莫不延颈跂足以望乎太平也臣愿
陛下因此圣知之巳明而推之于万一之未明因此圣
知之巳真而推之于万一之未真益懋伊傅多闻学古
之训再味朱子格物致知之说自身心性情达之人伦
物理质之六经群书精矣益究之使精至矣益究之使
卷八 第 31b 页 WYG0443-0139d.png
至古今事变览阅多必究治乱之原以昭兴亡之鉴制
度各物稽考多必究创建之意以为润色之据人物臧
否辨论多必即其行事究其心术以扩知人之哲事事
有其要言言有其实必一一究之使一一足以为行王
道之资毋徒如腐儒之务记诵炫辞章于口耳笔舌之
间而巳又必益宏明目达聪之度益敦好善乐谏之诚
不惟启经筵以劝讲而儒臣之端谨粗知王道者不问
大小时赐引论所以涵养圣知者深不惟容台谏以尽
卷八 第 32a 页 WYG0443-0140a.png
言而朝臣之端厚粗知王道者不问大小或限五品以
上时赐延问则所以增益圣知者详延引之时必俯垂
温颜戒以毋有避忌使之得以尽其情彼勋戚宦官陛
下虽不假以权宠亦宜使之群侍拱听庶有以开其识
而知所惮所以保护圣知者益切如是陛下合千万古
之知为一人之知合千万人之见为一人之见盈天下
之事事物物圣知无不真举而行之天下无不决圣知
无不博参而措之天下无不当敬固王道之要此又王
卷八 第 32b 页 WYG0443-0140b.png
道之急务也臣尤不胜惓惓抑臣此三策皆所以立王
道之本者也皆所以用功于身心者也陛下必于此三
策兼致其力而不可废其一焉如志已定矣使敬或不
一则志徒大而身心上尊德性之功欠无以充其大以
全王道之体故先儒胡氏云志立于万事之表即继之
以敬行乎万事之内而先圣孔子云志于道即继之以
据于德依于仁者此也如敬已一矣使知或不广则所
守徒固而身心上道问学之功欠无以进其明以大王
卷八 第 33a 页 WYG0443-0140c.png
道之用故先圣孔子约颜子以礼必先博之以文而三
圣尧舜禹一中之传惟一必先之以惟精者此也陛下
真足以大有为者功实在此真足以心天下之心使王
道大行以复二帝三王之治以绍二帝三王之传者功
实在此诚不宜不于此兼致其力也昔朱子进正心诚
意之说于宋帝或正以上所厌闻臣惟陛下决非厌闻
之主也又王通献太平十二策于隋帝或诮通不智臣
惟陛下无使臣复蹈通之诮幸甚幸甚为此具本亲赍
卷八 第 33b 页 WYG0443-0140d.png
谨具奏闻奉圣旨该部知道钦此
  添进日讲并东宫性理等书(张元祯/)
臣蒙召纂修叨充日讲仰窥圣德高广圣学深博见之
于事天勤民孝先奉慈与夫纪纲法度之施语默动静
之微一惟典礼之是遵诚敬之是笃兼之声色燕游绝
无所好颐神适情惟琴惟书万几虽总揽独断而延接
大臣博访公论不矜主已其尤足为宗社生灵之大庆
者仁爱钦恤之念常切不忘是以天变虽累可惧而旋
卷八 第 34a 页 WYG0443-0141a.png
即消外患虽屡可虞而旋即弭此我皇上诚有第一等
帝王之资足以致第一等帝王之治而加意于第一等
帝王之学者也然圣学有大本焉本立则道自充圣治
有大要焉要举则效自著欲立大本举大要非心学理
学之明则不可得也心学与理学体用相须初非二致
心学以存心言心存则理益精理学以穷理言理穷则
心益睿二帝三王所以隆治化而上下与天地同流者
实自此始此即帝王第一等之学也其说散见于五经
卷八 第 34b 页 WYG0443-0141b.png
四书巨细精粗固甚明白但求其直指根源提挈指要
使一览即知其槩则莫有如宋大儒濂溪周子之太极
图横渠张子之西铭而洛阳程子定性之书新安朱子
敬斋之箴则用功之尤切者也皇上学无所不究书无
所不阅其于此学此书留神乎圣览妙彻乎宸衷者久
矣然问学益讲则益明义理一温则一新此古昔圣帝
明王所以贵乎致缉熙之功求多闻之益也伏乞皇上
日讲之时命内阁将太极图等书同周易大学衍义以
卷八 第 35a 页 WYG0443-0141c.png
次分委臣等进讲或每月每旬专定一日或二日独命
臣讲解庶几臣等一得之愚以少裨圣明万分之一焉
所以然者圣治隆于唐虞下至周公而不复圣学传于
孔子下至孟子而遂绝皆由此心学理学之不明也臣
请得而究言之所谓心学者非如异端之寘心于虚无
寂灭也必于日用之间细验真心之发如见孺子入井
见牛觳觫之类由是推而究之使皆油然而不可遏沛
然而无不达如是而后真为心学也所谓理学者非如
卷八 第 35b 页 WYG0443-0141d.png
俗儒之费功于记诵词章也必于讲学之际务造真知
之地如闻谈虎伤者之容色独变然使凡身心事物皆
有以究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于
是而后真为理学也然此心此理又必静而养之于不
睹不闻之顷默而存之于无形无声之表使其功益严
益密而无少间隙其本益深益厚而无少渗漏庶几心
与理相涵体与用相资其所𤼵无乎不当其所知无乎
不精但见此心此理在日用间常泼泼而无滞无亏常
卷八 第 36a 页 WYG0443-0142a.png
惺惺而不昧不息好善则如饥之必欲食渴之必欲饮
恶恶则如水之必不敢蹈而恐溺火之必不敢近而恐
焚如是则以宰制天下之万物应酬天下之万变浑是
天理而私欲净尽吾心亦天地之心吾化一天地之化
即程子所谓有天德者便可语王道也圣贤千言万语
其大本大要皆不出此而太极图等书实具见其概者
焉夫圣治虽止于周公而不复而圣学则幸得周程张
朱四子远绍孟子而复传圣学实圣治所本未有圣学
卷八 第 36b 页 WYG0443-0142b.png
传而圣治不可复者也皇上既有帝王第一等之资复
能加意于帝王第一等之学则致帝王第一等之治何
难之有臣伏闻皇上每当万几之暇焚香默坐静养天
和此正程子以静坐为善学朱子以调息而收心之意
其太极等书主静主敬之说亦𦂳切在是皇上于帝王
第一等之学已有本而得其要矣如因臣等进讲前书
更䌷绎熟复优游厌饫则圣学于此心此理愈致广大
而尽精微愈极高明而道中庸是第一等之学昔在帝
卷八 第 37a 页 WYG0443-0142c.png
王今在皇上矣程子尝以第一等事不可让与别人做
孟子谓人皆可以为尧舜成覸谓彼丈夫也吾何畏彼
哉乞赐俞允即将前书添讲臣不胜惓惓抑臣又幸侍
春宫讲读得以仰瞻皇太子殿下天禀英明言动温恭
又有以上窥皇上修身仪家之化著于大纲大伦如此
窃惟自天子至于庶人行莫大于孝孔子自谓行在孝
经又三代盛王太子与秀民同入小学亦同入大学不
惟读书而又诵诗盖学虽有大小小学实大学治国平
卷八 第 37b 页 WYG0443-0142d.png
天下之根本其读书欲以知政事而诵诗则善者可以
兴起善心恶者可以惩创逸志而感化人心为尤切今
孝经诗经小学俱有朱子考正集传等书而朱子感兴
诗及训蒙诗亦皆𦂳要臣伏见殿下逐日讲读尚书论
语固足以启沃睿衷养正作圣然复逐日习字一纸非
帝王所急似为妨工欲乞皇上那殿下每日习字工程
将孝经诗经并小学等书分日轮流同尚书论语讲解
不必如尚书论语温背止是审听默识每月三次容讲
卷八 第 38a 页 WYG0443-0143a.png
读官将已讲解过者挑诵一二十字以见殿下之留心
其习字亦不可废每日暇时止作数十字不致生疏可
已但小学诗经篇章颇多帝王之学惟在知要乞命内
阁将小学诗经节取有关于纲常治乱民生艰苦之大
者及真德秀大学衍义所载孝言孝行附之孝经同委
臣等讲解庶几殿下听览不烦而事皆有益仍乞讲解
之时命殿下左右伴读亦皆执书旁听殿下退居不时
使之讲说赐之问辨诗则不时使之陈诵赐之歌咏如
卷八 第 38b 页 WYG0443-0143b.png
此则殿下不必自诵自读而闻之自熟矣况诗之歌咏
抑扬有可感动者寓焉此昔魏武公使瞽矇朝诵诗以
致劝戒之意也此于殿下睿德补养非小夫皇上既加
意于帝王第一等之学皇太子殿下乃天下臣民万万
年之所属宗社万万年之所托诚宜亦进第一等帝王
之学用能以圣继圣而绵第一等帝王之治其孝经诗
经小学等书亦皆心学理学之所在者第一等帝王之
学此实其基也乞亦赐俞允即将前书添讲臣不胜惓
卷八 第 39a 页 WYG0443-0143c.png
惓然臣因是而复有献焉诗即今之歌曲古之乐章与
载事之书不同吟咏抑扬实有感动人心处故孔子曰
兴于诗又曰诗可以兴今诗经三百篇孔子皆尝弦歌
之伏闻皇上深达制作之妙郊庙音乐一一是正如兹
因殿下讲诵择其有关风化之大如二南关雎邠风七
月之类被之管弦宫中燕閒时奏焉其古雅平淡之音
岂惟有助于颐神养性而已哉成周盛时声诗为乐用
之闺门用之邦国用之乡人以化成天下此亦治道所
卷八 第 39b 页 WYG0443-0143d.png
系皇上能留神焉幸甚幸甚呜呼今天下赋役繁重民
穷财尽水旱相仍盗贼不息士大夫大道罕闻廉耻不
恤贪暴矫激逢迎奔竞习以成风下至民庶多骨肉相
残誇诈相胜薄父母而厚妻孥竞奢靡而甘刑宪此皆
世道风俗之可忧者皇上方兹大新庶政痛革宿弊臣
顾袖手旁观不能陈其一二而乃劝讲前书不几于迂
而不切臣切惟此正似缓而实急似轻而实重乃世道
之大机轴大关涉也皇上诚能加意使真心真知之形
卷八 第 40a 页 WYG0443-0144a.png
于万几者浑是天理无或遏无所蔽焉而又责任贤辅
弥纶调燮与之大有为则干旋转移犹风偃草其致帝
王第一等之治真易易耳何民疲俗恶之足忧哉臣是
以不胜惓惓为此谨具题亲赍以闻伏候敕旨
 
 
 
 
卷八 第 40b 页 WYG0443-0144b.png
 
 
 
 
 
 
 
 名臣经济录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