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养窝集册七
养窝集册七 第 x 页
养窝集册七
 [说]
  
养窝集册七 第 216H 页
小学记疑(栗谷先生删定诸家集注本。)
立教。毋骄恃力。经书辨疑。引语类恃气力之语。而似不如作材力看。(语类则或有所为而言。当更考。○明斋云小学是教小儿者。不必深看。作气力为是。)
明伦。退思补过。进谓进于朝。退谓退于家。补过谓自省愆尤而思补之于后也。先言尽忠补过。后言顺美救恶。正己然后可以格君也。注说以为思补君之过。彼此上下语势。参错不整可疑。(明斋云非谓进不可补过。可以活看。注说为是。)
敬身。集说注是人心之所以为主。人字似当作道字。更考。(嘉言四勿箴章注亦作人。)
嘉言。周孔垂名教增注。名教谓人伦之教。有实有名也可疑。似当作名分法教。(明斋云鄙说胜。)
凡小学注中作大圈者。似是栗谷先生所注也。病卧于床注。改注曰与加圈之例不同。是谁所注耶。其下有礼注二字。未详所指。当更考。(明斋云改注乃沙溪注。公州改新刊时。慎斋删之。礼注是礼记本注。)
追改日月。似是改书文案中日月也。集解以为改旧
养窝集册七 第 216L 页
刊而换之。可疑。
弟妇等拜堂下。弟字似是诸字之误。更考。
听箴。闲邪存诚。非礼勿听。盖非礼勿听。所以为闲邪存诚工夫也。增注曰能防闲其邪妄于外而存其实理于内。自然非礼勿听也。此注似误。考诸箴立言之意。皆令于视听言动上用工。非令为他工夫。以求非礼勿视听言动也。(明斋云鄙说似是。)
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盖见人之善。若出于己者。喜而欲成之甚也。见人之恶。若病在己者。恶而思治之切也。集说以为如己出。冀己亦有是善也。如己病。恐己亦有是恶也。似非是。(明斋云集注误。)
学者须先除去此等。盖指高堂侍妾等也。集解云此等即富贵相也。似不分晓。
身都将相。集说都犹居也。似不如作总字看。
善行。延聘敦遣。增注敦遣。送之以礼。敦字无乃作厚字释耶。似不如作劝勉意看。
及置待宾吏师斋。待宾似当为句。(盖待宾吏师。各为斋名也。)集解置斋舍。以待行能可宾敬及可为吏之师法者。然则待为句。文势似不然。若如注意。必作待宾待吏师矣。(更考集说则分待宾吏师为两斋名。似当从之。明斋云集解亦可活看。)
养窝集册七 第 217H 页
晨昏不废。集说不废谓不废定省之礼。此注未能管摄最昏二字。似不如改作晨昏犹定省也。
同母第妹。第当作弟。
微贱制由崔浩。似谓微贱故为浩所制。不得自由也。集说制著述也。可疑。(明斋云鄙说是。)
持杖鼓噪。集解作鼓舞呼噪可疑。似是击鼓呼噪之意也。(明齐云鄙说是。)
牛下。集说牛粪。下训粪更考。
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集说舍之而不诵。诵似当作讲。
未尝西向而坐。增坐不面阙。似未精。阙当作魏都。盖在魏都则当言阙。在他处则当言魏都。
张湛为三辅仪表。集说表率也。率字何义更考。
明伦。乐其耳目。当并指娱悦耳目之具及所闻见之事而言也。(集说同)集解怡声以问。所以乐其耳。柔色以温。所以乐其目。语意似偏。恐失本旨。(明斋云注说偏。)
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集解长妇不敢专行。故祭祀宾客。礼之大者。亦必禀问而行也。似未该。若改作长妇不敢专行。必禀问而行。祭祀宾客。事之大者。故举此以见其他也则较稳。
养窝集册七 第 217L 页
敬身。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集说吕氏曰惟当室者行之。非当室不然也。此注可疑。(仪礼内则。孤子当室 伊罗斗。冠衣不纯采。盖当室则备礼。疑于纯采故云然。大意如此。疏曰孤子纯素。嫡庶悉然。以嫡子代亲。嫌或不同。故特引深衣。證孤子悉同。)
稽古。从祖叔母。正误从祖叔母。谓祖父昆弟之妻。可疑。
明伦。相授则女受以篚。正误非丧祭之时。男以器授女则云云。沙溪曰非丧祭一切不相授器。丧祭急遽之时。必以篚受授之。更考。
男子入内。不啸不指。集说啸蹙口出声。通解啸音叱。啸读作叱。叱嫌有隐使也。玄石读书记当从叱读。鄙意不啸不指。恐骇人。当轻轻看。从集说为长。盖叱指相配似不伦。
方丧三年。集解方丧。比方于亲丧也。似不分晓。盖致丧致其哀毁之节而丧之也。方丧比方于亲丧而丧之也。心丧身无衰麻。心有哀戚而丧之也。
民生于三章。沙溪曰五生字。皆生出之义。愚伏曰生于三。生之族。报生以死。三生字生活之义。尤斋以生之族。报生之生。并为生出之义。而只以生于三之生。为生活之义。玄石以为民生于三。报生以死。皆生活
养窝集册七 第 218H 页
之谓。其馀皆生出之义。鄙意与玄丈合。
敬身。欲不可从。玄石曰此欲字。即乐记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非专靠不好一边。而若纵之必流于恶。盖敖字之外。如志乐等字。亦非不善。但循而无节则不可。愚以为敖字。亦当轻轻看过。如大学敖惰之敖。若是不善。当云去之。不当云不可长而已也。
手容恭。集说恭毋慢弛也。似偏。不如作毋慢弛毋妄动也。盖有事无事时。皆当如此。
养窝集册七 第 218L 页
答李太素小学问目(戊寅正月)
 问小学近思录兼看。又明伦篇内则曰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云云。通论又曰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云云。不觉三复。无限感慨。
小学实与近思录相为表里。兼看尽好。幸悉看一帙如何。必有所感发处也。明伦篇中两款。是不佞常所三复者也。吾侪俱是孤露之人。而年纪又老大。虽欲自勉于孝悌。无所逮及。此生何地。更赎此罪过耶。不觉怆然泣涕也。然若能共勉学问。或收桑榆之功。有以彷佛于立扬之万一。则庶可以少纾其穷天之痛矣。孳孳致力。起此疲懒。深有望于执事也。
答李太素小学问目(戊寅二月)
 问敬身篇无非至教而最切者。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此章未尝不三复而感叹也。言必忠信而无一辞之欺诞。行必笃敬而无一事之弛慢。以至真积力久。一于诚实则不亦君子乎。此章甚好故仰禀。○闵子骞云云。○公父文伯之母云云。
言忠信行笃敬。实有至理存焉。苟能真积力久则何患不至君子地位耶。诚宜共勉砺于斯也。闵子骞德
养窝集册七 第 219H 页
行纯笃。与颜闵齐名。公父文伯之母。古之贤妇人也。能训子以义。令人景仰于陈篇也。
答李太素小学问目(戊寅二月)
 问嘉言篇了翕说曰。言温而气和则颜子之不迁。渐可学矣云云。○武侯戒子书末段曰。年与时驰云云。○明道先生曰一命之士云云。○童子训曰当官之法。唯清慎勤云云。○当官暴怒云云。○范文正公告诸子云云。横渠订顽之意。盖原于此欤。
学颜闵两款。了翁之训尽好思索。尽好服行。武侯戒子书。诚实平正。可见其学术之正。此所以有正大气象也。明道先生存心爱物之训。吾友见在地头所当亲切理会者也。颜氏童蒙训当官三法。与夫戒暴怒一款皆格言。而暴怒最难戒。切宜动心忍性也。范文正告子之言。实仁者之言。其义庄。历元明犹存。仁者之流泽远矣。横渠西铭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吾与。其立言益大扩充。仁者之心。与天地同流矣。横渠虽是范公门下人。所自得者多。西铭则自是圣人之立心。不可谓原于希文之此言也。
答李太素小学问目(戊寅二月)
 问善行篇季绩姊病亲煮粥云云。○包孝肃尹京
养窝集册七 第 219L 页
时白金。两人相让云云。○疏广乞骸赐金。日令设酒食。读族人宾客虽好。不如范文正置义庄如何。○陶靖节送一力书曰。此亦人子。可善遇之。诚仁者之言也。天地万物为一体之意。此可知矣。○明道先生作字时甚敬云云。○刘忠定体无欹侧云云。
李英公乃武人之鸷悍者。而有此笃行。秉彝之不可泯如此矣。白金之寄我者死。而其子终不受则置金于其阡间。如来示宜矣。若不可为则纳官之外。无他道也。疏传赐金。若能如范公之置义庄诚好矣。然疏公虽有高风绝识。而何可望文正之事耶。陶靖节卓乎不可及矣。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则未可知也。明道之作字时甚敬。敬见于作字也。非作字最切于做敬也。盖作字时甚敬。读书时甚敬。饮食起居。无不皆然。则日用凡百。无非做工夫之时。其得效何可量耶。吾友之画字楷正。心便著腔子里。是见效之一验。幸推此心于日用凡百如何。无非最紧之处。自可见矣。刘忠定之体无欹侧。是七年做工之效。尹和靖居敬之工甚确。凡遇饮手足在一处。醉后亦然。尤当师法者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20H 页
答南子闻小学问目(戊寅四月)
 问一与之醮。终身不改注。酌而无酬酢曰醮。盖婚礼赞者三酌。婿妇不酬酢也。玄石亦引此入于读书记。按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本出郊特牲。则今于编集小学时。改其齐一字为醮。非但无义。且所谓醮礼者。乃父醮其子而命之之谓。非到妇家。与妇合卺杯时也。醮字似齐字之误印而注者未详。必欲以醮字为注义。求其说而不得。以赞者之无酬酢为言。甚非事实矣。小学分礼记。或称礼记。或直举篇名。亦有意义耶。
谨悉教意。当初盛问。只曰小学明伦一与之醮。终身不改云云。故只以明伦篇所引礼记曰婚礼万世之始也下。一与之齐。终身不改奉对。不复细捡矣。今承更示。乃稽古篇中所释明伦条也。盛问虽自欠详。所对亦甚错认疏略。为之愧叹。盖小学非制作文字。是编摩之书。故杂引传记之言。此必是本文作一与之醮。故只从本文而编入。陈氏注亦因文而生解也。是本文下语之差也。执事之起疑宜矣。小学中引礼记处。或称礼记或称篇名者。亦缘编辑之际。杂引群书。或取诸家法训。故不复檃括。直从本文之所称引。未
养窝集册七 第 220L 页
免有同异。而别无义意之可论也。
养窝集册七
 家礼
  
养窝集册七 第 221H 页
上明斋别幅(辛未七月)
谨按通礼祠堂章附注。司马温公曰宋仁宗时云云。○温公说本朝而直曰宋仁宗。语势不伦。无乃宋字下有多少语。而因删节引来。故如此耶。其现出处有可考者耶。伏望下教。
谨按为四龛下附注。大传云云。○此条语势重叠最难看。(自)别子为祖(止)五世即迁之宗。乃大传本文。其下(自)何也(止)五世则迁。似是朱子推明大传之意以为说。而用丧服子夏传文法也。(自)别子者谓(止)至玄孙五世。引用小记孔疏而删润将来。不为全用本文。(自)皆自小宗之祖以下。似又是朱子自为之说也。如此看之。未知如何。
鲁季友乃桓公之季子。何以谓一族之大宗耶。以序则孟孙当为公子之大宗也。无乃今此云云。非说公子之宗而乃说各自为宗。以传子孙之礼耶。然则滕谓鲁为宗国。又是说公子之宗法。语势参错。未知其故也。且其下又有有大宗无小宗等两款。似明是说各自为宗。以传子孙之礼。与语类所说大传。有小宗而无大宗等三款。公子之宗法不同。而沙溪先生于
养窝集册七 第 221L 页
辑览引语类及大传以释之。似可疑。伏望下教。
谨按房亲之无后者下附注。遇大时节。请祖先祭于堂云云。○沙溪以为堂即祠堂内龛前之堂。此甚可疑。鄙意则其所谓堂。似明是正寝之堂。而厅上即厅事也。盖其下有如在庙时排定之语故也。伏未知如何。下教。
谨按正至朔望则参条注。设盥盆帨巾各二于阼阶下云云。○龟峰引男女不同架。疑其阙文。玄石标题有按论曰似是丧严祭敬。不暇致异之义云云。此似可疑。谨按特牲馈食礼。主妇盥于房中注。主妇盥。盥于内洗。然则祭之内外异洗可知也。家礼为童行所窃。朱夫子未得更为整顿。窃恐于此有阙文。伏未知如何。下教之。
又谨此条注。诸父诸兄。特位主人之右少前重行。诸弟少退云云。○标题按论此。皆以主人为主。非谓诸兄诸弟又各自有进退云云。盖家礼于冠昏。其父立主人之右。少进少退。皆以主人为主。而见要诀备要序立图。则不以主人为主而人人各自进退。为雁行之形。似缘家礼卷首后人所作图之谬误而致然也。区区窃疑其非家礼本意矣。标题似与浅见相合。未
养窝集册七 第 222H 页
知如何。下教。
谨按深衣曲裾下附注杨氏曰。皇氏以丧服之衽广头在上。深衣之衽广头在下。丧服与深衣。相对为衽云云。○标题所载考證说云一在上一在下。各在别幅。而相对为衽者。以喻一上一下之义也。犹易之屯蒙需讼。为反对也。谨按各在别幅而相对为衽云者。似不成说。按礼记玉藻衽当旁下郑注曰。衽谓裳幅所交裂也。凡衽者或杀而下。或杀而上。是以小要取名焉。孔疏曰云凡衽者或杀而下或杀而上者。皇氏云言凡衽者。非一之辞。非独深衣也。或杀而下。谓丧服之衽广头在上狭头在下。或杀而上。谓深衣之衽宽头在下狭头在上云。是以小要取名焉者。谓深衣与丧服。相对为小要云云。其下论之曰今删定深衣之上。独得衽名。不应假他服相对为衽云云。盖郑注之意。以为深衣之衽。即杀而上者。是衽之小要也。皇疏之意。以为郑注所谓或杀而上者。指深衣之衽。或杀而下者。指丧服之衽也。深衣与丧服相对说。然后深衣之衽。始为小要云尔也。盖皇疏之言。只所以释郑注中小要取名焉。文字之艰晦处。本非释玉藻衽当旁之文也。今杨氏鹘突引皇疏而删节不明。如丧
养窝集册七 第 222L 页
服与深衣二者相对为衽之语。反失皇氏之本意。而使读者不可晓。盖相对为衽者云。此本出于孔疏非斥皇疏之语。则相对为衽四字。乃孔疏之文。而二者两字。似是杨氏之所足。俱非皇疏之本文也。大抵窃详孔疏中所引皇氏说则似不背于朱子晚岁所定去曲裾之制。而孔疏因深衣郑注钩边若今曲裾之文。并与续衽而归之曲裾之制矣。孔氏既不能通知。皇氏只释小要之本意。而认为释衽当旁之语误看误斥。而杨氏又抻入孔氏误斥之语于皇疏之下。并认为皇疏之文而结之曰。皇氏等所释。其谬如彼云云。未知其故也。今考證不为剖破其间曲折。而反为缘文生义。有需讼反对之说。无乃未及细考而然耶。标题此条。似当更为消商。伏望下教。
谨按丧礼陈袭衣条下附注。刘氏论握手处文。握手用玄(止)掌后节也。○标题曰掔手后节中也云云。又曰掌后节。按此以掌里为前。掌表为后。节中谓腕上指下掌节中间也云。谨按士丧礼设决丽于掔。郑注云掔手后节中也。又云此谓右手也。古文掔作捥。本经记设握结于掔。郑注云掔掌后节中也。手无决者。贾疏云左手无决。又云两端各有系。先以一端绕掔
养窝集册七 第 223H 页
一匝云云。又以一端钩中指。与绕掔者结于掌后节中。其所谓结于掌后节。即结于掔之谓也。盖郑玄所谓手后节掌后节。俱所以释掔字也。特互其文耳。家礼附注则用本记贾疏文也。今引本经注手后节中。以释掔字。而别出掌后节。以掌表释后字。以腕上指下掌节中间。释节中二字。掔与掌后节。歧而贰之。诚为未安。又按医书灵枢经曰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铜人经曰肘即臂节也。肘下掌上。名曰臂。臂下掌上节处曰腕。又曰掌后曰腕。韵会曰腕说文本作掔。以此参考则掌后节之为掔。似无可疑。未知如何。
又按此条附注。今裹亲肤云云。○疑礼问解曰贾疏曰今裹亲肤今。谓子夏记也云。谨按士丧本经记曰设握裹亲肤云云。贾疏曰今裹亲肤云云。问解曰今谓子夏记也云云。盖此所谓记。即指本经记也。按冠礼本经记下贾疏曰。凡言记者。皆是记经不备。郑注燕礼云后世衰微。幽厉尤甚。礼乐之书稍废。自尔之后有记乎。又按丧服记。子夏为之作传。不应自造还自解之。记当在子夏之前孔子时。未知定谁所录云云。以此观之。诸经后记。皆是子夏以前所作也。问解
养窝集册七 第 223L 页
以为子夏记者何所据耶。无乃未及细考而云然耶。或是贾疏之外。别有所可据耶。伏望下教。
又按此条本注握手云云。○丧礼备要设握手注。先以右手置于搂中。用一端掩手背。以綦系绕掔一匝。还从上自贯。又用一端重掩之。以綦系由手表向上钩中指。又反以上绕。取系向下。与绕掔者结于掌后节中。于左手亦如之云。大抵此注。参取士丧记设握裹亲肤下左手疏及士丧礼设握乃连掔下右手疏。又添润若干语。使明畅易晓。盖绕掔一匝(止)自贯。乃士丧记疏也。手表向上(止)向下。乃士丧礼疏也。与绕掔者(止)掌后节中。又是士丧记疏也。由手表之上。绕手一匝四字。反致设握之际。一端着系处。反摺不能平贴。必须收入此四字也。盖一端重掩向上之系。必绕手一匝然后。始为稳贴故也。伏望商量下教。
谨按袭。徙尸床置堂中间云云。○主人以下为位而哭云云。○遂小敛云云。○凭尸云云。○袒括发髽云云。○还迁尸床于房中云云。○谨按仪礼奉尸侇堂。在小敛后。家礼移入袭后何欤。仪礼则为室中位在袭前。而家礼则袭后徙尸床于堂。始为位而哭。然则其位亦当在堂上欤。仪礼则侇堂后。主人即阼阶下
养窝集册七 第 224H 页
位下。家礼则侇堂在小敛之前。节目既变于仪礼而无即阼下位之文。亦当待小敛凭尸袒括。还迁尸床于堂中后。始即阶下位耶。下教。
家礼纸头付签
补注琼山丘氏曰文公家礼。不闻有图。今本载于卷首。不言作者。而图注多不合于本书。今数其大者六也。图为后人赘入昭然矣。沙溪曰图之不合于本文。非但此也。有十七。其他不同处甚多。至如主式下有大德字。大德是元成宗年号则图非朱子所为益明也。谨按绖带图注。两引朱先生。下坐盖式注。又载潘时举识文。此亦图非朱子所自作之一验也。
丧大记注。六翣两角。皆戴圭玉。又曰用五采羽作蕤。缀翣之两角。盖此是绥也。
天中记云小帐曰斗。形如覆斗。
曾子问注。士特牲大夫少牢。上牲少牢也。
续纲目注。童行犹童稚之辈行也。行合浪反。刘珙疏削发入空门被缁为童行。
檀弓疏。室有东西厢曰庙。无厢有室曰寝。通典前庙后寝。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出寝起于墓则汉因不改。
养窝集册七 第 224L 页
谨按别子下所自出三字。乃引用大传之文。朱子曰衍文。是释大传之语也。今纸头注以朱子之语。正朱子之说。骤看不分晓。
宋龟峰曰侄之父。从兄弟再从兄弟也。侄当祔祖而其祖尚存。故就祔宗家祖位。及其祖死而父立祠堂则迁从亲祖也。家礼正衡说亦然。
谨按家礼会成。曾祖兄弟无昭穆可祔。故不祭。此说却是。盖五代祖已遆迁故也。
沙溪曰里内也。指堂北也。龟峰曰大尊也。如左传鬼大之大。
击蒙要诀虽非主人。随主人同谒无妨。(按无主人时则不可谒。)
沙溪曰瞻礼犹揖也。丘仪男子唱喏。妇人立拜。
丘仪曰点茶者。先置末茶于器中然后。投以滚汤。点以冷水而用茶筅调之。或谓茶筅即茶匙非是。家礼注说。筅藓典切。调茶之物。
唐会要曰故事全幅皂。向后幞发。俗谓之幞头。周武帝建德中。裁为四脚。穆宗朝诸司供奉人。始为硬里。装于木围之上。五代梁高祖。始布漆于纱。施铁为脚。笔谈曰唐惟人主用硬脚。方镇擅命始僭用。宋朝有五等。惟直脚贵贱通服也。君臣服议曰四脚周武帝
养窝集册七 第 225H 页
所制。用布一方幅。前两脚缀两大带。后两脚缀两小带。覆顶曰垂。因以前边抹额。而系大带于脑后。复收后脚。系小带于髻前。以代古冠。亦名幅头。亦名折上巾。其后乃以漆纱为之。专谓之幞头。其实一物也。朱子曰或云唐宦官要得常似新㨾。以铁线插带中。以桐木为幞头骨子。常令高起如新。谓之军容头。到本朝又以藤做骨子。以纱糊其上。到仁宗时。方以染纱为之。
记原实录曰靴胡屦也。赵武灵王好胡服常短靿。(靴袜也)以黄皮为之。后渐长靿。唐马周以麻为之。杀其靿加以靴毡。开元中裴叔通以皮为之。隐麖加以带子装束。
事物记原。唐马周以三代布深衣着襕及裾。名襕衫。以为上士之服。天中记曰唐长孙毋忌议服袍者下加襕。绯紫绿皆视其品。庶人以白。大明集礼曰宋公服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洪武二十四年。定生员巾服之制襕衫。用玉色绢布为之宽袖。韵会本作襕。衣与裳连曰襕。
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以告于王。升诸司马曰进士。隋大业中。始置进士科。
养窝集册七 第 225L 页
记原注曰秦二世诏。衫子上朝服加背子。其袖短于衫而大身与衫齐。今又长与裾齐而袖才宽于衫。
河燕泉曰揖相传云唱喏。想古人相揖。必作此声。唱喏引气之声也。虏揖不作声。宋人名曰哑揖。以为怪。即宋以前中国之揖。作声可知。今日承元之后。揖不作声久矣。其名唱喏。犹存云云。今中国之人。以鞠躬拱手为唱喏。
风土记云端午以菰叶裹粘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祭汨罗之遗俗也。盖取阴阳尚包裹未分之象。
所谓四味二味。指脯醢饼糆之类耶。抑指果品类耶。更考。(栗谷先生曰四味谓饼糆鱼肉。)
元孙丘氏曰宋讳字。故家礼称元孙。今尽改从玄。
谨按大宗始祖亲尽。藏主墓所。而大宗犹主墓田。以奉墓祭。岁率宗人一祭之云。则一祭之者。似指祭于主而言。下小宗亲尽埋主而岁率宗人一祭者。似指墓祭而言。语势虽同。所指者殊也。
又按古人不祭于墓前而祭于墓下一处。藏主墓下而祭之犹墓也。
祭法官师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而祭之。注官师诸
养窝集册七 第 226H 页
侯之中士下士。为一官之长者。
谨按祭于墓。谓之墓祭。今云藏主墓所。必有祠堂以奉墓祭。别立祠奉主于墓所。祭其主则何可谓之墓祭耶。杨氏说可疑。
郑注宿进也。贾疏曰训宿为进者。谓进之使知冠日当来。是宿之使进之义也。
谨按仪礼士冠礼陈器服条。洗服之类。皆言陈设之所。而蒲筵二只云在南。至宾升之后。恒曰筵于东序云云。家礼则陈冠服条注曰。长子则布席于阼阶上之东。少北西向。众子则少西南向。至此又曰傧者筵于东序少北西面。取用士冠之文。而未免与上文两出。
士丧记疏曰云云者。按上文握手用玄纁里。长尺二寸。令裹亲肤(止)掌后节。
奇高峰曰此乃疏家(贾公彦)引经(仪礼)释记。(本经记)故其言如此云者。指注(郑玄)上文指经也。今指记也。据谓据以为言。盖既曰尺二寸。而记又曰裹亲肤。乃据其从手内置于中掩之而言也。今字据字。皆为虚字。
沙溪于集览。载高峰说而从其义。备言乡本作令裹亲肤之非。盖刘氏引用疏文而删节不明。乡本又字
养窝集册七 第 226L 页
讹。令后学展转致疑惑也。(此疏乃士丧记注握下贾疏也。)
谨按仪礼士丧礼。主人括发。(郑注为母亦括发。小记云为母括发以麻。)丧大记妇人髽带麻。(孔疏带麻。谓妇人腰绖。)士丧本经记既冯尸。主人袒括发绞带。象主人(郑注齐衰以下)布带。
考證曰宋俗以栉梳名首饰。○谨按冯氏集说。亦有梳环之语。(见袭条)其为饰玩明矣。
谨按仪礼侇堂哭踊后。主人兄弟就阶下位。袭带绖于序东。(腰绖散垂。亦在此时。)母丧始以免代括发。免以袭绖。妇人带结本不散。(小功以下男子同。)
谨按仪礼士丧礼。布绞紟衾衣。迁尸踊。卒敛彻帷。冯如初。奉尸敛于棺。踊如初乃盖。
丘氏曰家礼大敛条。无布绞之数。注所云掩首结绞者。盖以小敛时未掩面结绞。至是始掩而结之。家礼无大敛之绞明矣。窃意本书仪合两敛以入棺。为大敛也。君子自当如礼大敛于床。敛讫举以入棺。
谨按辟领者。非别用布也。是裁阔中。反摺为之。而今云各用布。文势不分晓。览者宜详察也。
谨按首绖无两股相交之文。恐是未备。
谨按仪礼丧服传曰菅屦者菅菲耶。郑注无菅屦者菲屦之文。更考次。
养窝集册七 第 227H 页
谨按仪礼齐衰三年。父卒则为母。 杖期父在为母。疏心丧三年。唐武后上疏父在亦三年。宋朝因之。家礼从时王之制。而朱子尝曰父在为母期。非是薄于母。只为尊在其父。不可复尊在母。须从仪礼为正。沙溪修丧礼备要始详论。引卢履冰议及国制可考也。沙溪曰祖父在。嫡孙为祖母。本注已有此文。而于此又言之。窃意此主为人后者而言也。盖蒙上所后者之妻而言也。亦未知然否。
退溪曰首一条。谓为所后者之妻若子也。
丧服传有嫡子者无嫡孙。孙妇亦如之。
丧服大功章注。父殁乃为为父后者服期也。
姊妹既嫁。服添期年条。沙溪曰杨氏之说恐误。
杂记本注。父殁母存。母不主丧则子可以杖。小记父在庶子为妻。以杖即位可也。当参考。
谨按父母服之服。仪礼丧服篇作报。家礼他本亦然。当从之。
丧服为大宗子齐衰三月。母妻同。○谨按所后者之祖父母。即为人后者之曾祖也。仪礼则齐衰三月章祗有曾祖父母。注疏以为兼设曾高。家礼则曾祖父母五月。高祖父母三月。然则补服条当通看于齐衰
养窝集册七 第 227L 页
五月也。丘仪已言之矣。
沙溪曰仪礼五服。皆有齐负版辟领。家礼大功始除此三者。当以家礼为正。
沙溪曰魏徵既加象(一作众)子妇服与从子妇服。同为大功。则此妇亦当为大功也。
家礼未尝言诸侯礼。于此言之何也。退溪曰取仪礼全文故也。
沙溪曰横乌。幞头也。
谨按后汉书徐𥠧传注。汁米饭作斗米饭。盖汉之斗当今二升馀。汁字是斗之讹也。(更按汁米饭作乾饭。)
削竹木书姓名谓之刺。后以纸书。故曰名纸。碎琐录国朝有官君子请谒于人。亲书云某手谒上某官。即今之门状云云。
二三尺。五礼仪作二三寸更考。
旋抽其板补。注板乃筑板也。
醯馨夷反。酸也。来俊臣传以醯灌鼻。 醢他感反。血醢也。以牛乾脯梁曲盐酒也。
按撮蕉亭。会通发引章。王源曰如无灵车。可如时俗用卓子。以素绢结如蕉亭㨾云云。韵会撮蹙聚而捎取之也。合两说而言之。撮即蕉亭上盖。中高而尖耸。
养窝集册七 第 228H 页
蹙聚之状耶。更考。
周礼㡛氏注。㡛音芒。杂记注㡛蒙也。柳车上覆。
谨按家礼注。皆画以紫。指画翣及缘画云气而言也。丧大记疏。黼为白黑斧文。周礼缝人疏。黑与青谓之黻。两己相背。翣方扇以布覆之。为白黑文则曰黼翣。以青黑文则曰黻翣。为云气则曰画翣。盖黼黻两翣。既有定色。故家礼不言以某色也。丘氏仪节。两翣用用礼本色。云翣下注以紫画为云气。意此得家礼本旨也。沙溪先生丧礼备要黻翣图注云当从家礼皆画以紫。恐因申公之旧而未及深考也。即今举世黻云两翣屏画以紫。必因备要图注而然也。更考。
谨按载谓升柩云云。此附注。当入上迁柩就舆条注下附注之末。误在此。盖杨信斋复当初附注之逐条之下。而周氏复恐其间断文公本书。别出之以附于书之后云。而今见行家礼则附注又在逐条之下。无乃别出还附之际。错简误入而然耶。更考。
谨按陈器条。盥盆帨巾设于西阶。西亦变于吉祭。用仪礼不于门东。未可以吉之也之意。独此序立。依吉祭男东女西。与古礼不同。盖主人以下位于东阶下而就盥于西阶之西。则当越妇人位而往。亦甚不便。
养窝集册七 第 228L 页
可疑也更考。
谨按礼如初则举哀可知。丘氏仪节亚终献无举哀之文。失家礼本意也。下禫厥明事注三献不哭。又可考也。
谨按家礼附注。乃是杨信斋复之所揖。而其自为说处每称杨氏。岂周复逐章附入之时。加此二字耶。此注则取胡氏泳之说。而杨氏之言称名不称氏。又不隔圈。有若胡氏引杨说以足己语者然。盖杨氏自为附注之时。不当入己说于他说之中也。似是杨氏别自为说。而周氏附入。误落氏字。又不加圈也。然何敢自为断案。当详考。
谨按祧主此云埋于墓侧。而告迁注云埋于两阶之间。注则用礼记说而然耶。但此是当行仪节。必须归一。而上下不同可疑。
忧苦下当有父先亡则母与父同八字。恐是脱字。下答人疏酷罚罪苦注可考。
平交书末及重封疏上。皆代以状字。则皮封疏上亦当一例。恐有阙文。
悲已有反。菜名。刈之复生。异于常草。
谨按纸榜设祭。无乃是忌祀之类耶。但与上文支子
养窝集册七 第 229H 页
私祭。非所以严大宗之说。大相径庭更考。
谨按蔬菜及脯醢各三品。是蔬菜三品脯三品醢三品也。卷首图作蔬菜三品脯醢三品。失朱子本意。
谨按长于主母主妇者少进。则其少者少退可知。朔参条可考也。或者因此遂谓长者则在至人主妇之下故少进。而少者则在其下乃常理。不为少退云。然则何以曰丈夫叙立如吉日之仪耶。吉日注曰如朔望之位。朔参注论少进少退甚详。故此间妇人叙立。特举长以见少也。冠婚诸条皆言长于宗子则少进。少于宗子则少退。盖古人兄弟必雁行。雁行者在一行而少相差迟。如雁行之状也。以主人主妇为重。故长则进少则退而已。不得人人为雁行也。或说未能深究其义意所在也。愚于备要叙立图已详论。故此略著之云。
谨按焚香灌酒。所以求魂求魄。明是两件节目。故朔参注各再拜。此焚香下。恐有阙文也。栗谷依朔参礼补入再拜二字于要诀。恐是深得家礼本意也。虞卒哭丧祭悲遑。节文未备。尚且各再拜。况于四时大祭耶。丘琼山反删朔参之两拜为一再拜。而虞祭则仍存。必未及深考而然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29L 页
谨按斟酒奠酌祭酒等仪节。与虞祭不同。此朱子斟酌义起处。而丘氏不能深究于此条。改从虞祭。可谓失家礼本意也。
谨按仪礼乡射注获得也。以中为获也。疏射著正鹄曰获个。乡射礼作个音干。乡射记东方谓之右个。注侯以向堂为面也。疏经直云左右个。不辨东西。故记明之也。中十尺注考功记曰梓人为广与崇方谓中也。疏谓侯中也。
士昏礼大羹湆。注羹肉汁也。今文湆皆作汁。补注肉湆不和者。即大羹肉湆。以菜者即铏羹也。
论君辅氏再从兄答金干直卿家礼问目(壬申腊月)
 置灵座注。设香炉合盏注酒果于卓上云云。○问(直卿问。下仿此。)祭时香案。自朔望参礼皆有之。独此条曰设炉合等于卓上。是与酒果同设于一卓之上而更不别设香案也。自此至葬。不见设案之文。及虞祭陈器条始曰设香案云云。或曰初丧荒迷。祭仪未备。不设香案云。窃意虞以前同是初丧。故如此耶。抑有他意耶。○答(君辅答。下做此。)三年之内。虽皆象生。葬前则象生之意重。葬后则事神之意多。奠不备祭仪。更不别设香案。虞始备仪设案。其设与不设。亦
养窝集册七 第 230H 页
系于葬前后祭仪之备不备矣。岂只止于荒迷未暇之致而已耶。朱子答严时亨书曰自葬以前皆谓之奠。其礼甚简。盖哀不能文。于新死者亦未忍遽以鬼神之礼事之。自虞以后。方谓之祭。据此则香案之不设。似出于不备祭仪。不备祭仪。如曰专出于荒迷则恐非完备之论。如何如何。
葬前之不设香案。而炉合酒果同设于卓上。似无关于象生事神。只是哀不能文而然也。至虞别设香案则始具祭仪而事神之礼备矣。
 问立铭㫌注。书曰某公某官之柩云云。下刻志题主注。皆分别考妣。考称某官某公。妣称某封某氏。唯此铭㫌只言书某官某公。不言某封某氏者何耶。○答未详。
士丧礼为铭各以其物。亡则以缁长半幅。赪末长终幅。铭于末曰某氏某之柩。郑玄注铭明㫌也。杂帛为物。大夫之所建也。以死者不可别。故以其旗识之。亡无也。无㫌不命之士也。据此则明㫌者。铭之于平日所建之旗。以识其柩。本主男子而言也。杂记曰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丧大记曰复与书铭。自天子达于士。其辞一也。男子称名。妇人书姓与伯仲。据此则妇
养窝集册七 第 230L 页
人亦有明而当从夫之爵位而为之矣。开元礼曰铭始以绛广充幅。书曰某官封之柩。其下分注曰妇人其父子有官封。云某官封夫人姓之柩云云。盖家礼因书仪而为书。想书仪因开元礼之文而不为分注。故家礼因之。文不备也。
 问设遣奠注。馔如朝奠有脯。上朝奠注曰设蔬果脯醢。而于此曰馔如朝奠则有脯可知。而复言有脯者何耶。○答其下文曰奠毕执事者彻脯纳苞中。上文有脯之脯。即下文彻脯之脯之张本也。若曰馔如朝奠。奠毕彻脯纳苞中。而不言有脯二字。则虽曰朝奠设脯。当蒙本注。而知于此不为复言。句语亦似欠明。犹不如又言有脯。为其张本之为得耶。
士丧礼苞二。注所以裹奠羊豕之肉。疏曰下文既遣奠而云苞牲取下体。故知苞所以裹奠羊豕之肉。家礼苞注以盛遣奠馀脯。据此则家礼以脯代牲体矣。下文藏明器注。实土及半。藏明器苞筲云云。然则朝奠注既云设蔬果脯醢。遣奠注云馔如朝奠而又云有脯者。所以明其必有脯也。盖朝奠则或可有醢无脯。而遣奠则不可无脯故也。所重在苞之盛脯。象古
养窝集册七 第 231H 页
礼所谓归宾俎之义。而非泛然为文字张本也。
 问设遣奠附注。载谓升柩于舆也。此大文及注并无载字而小注云云何也。上文迁柩就舆注有乃载视载载毕等字。此注恐当移置上条耶。○答遣奠祝辞曰载陈遣礼。夫载谓之载。即此载陈之载也。盖载字多作语助辞。今此载陈之载。亦作语助看。本自无妨。而若杨氏之意则以为遣奠祝辞初为载舆而设。故载陈之载注。乃载视载载毕之载。而亦非语助辞之载云矣。虽未知必得作祝者本意。而其载谓一款语则为其载陈之载而释之无疑。恐不必移置上条也。
遣奠祝辞灵輀既驾之驾。应乃载视载等载字。而载陈遣礼之载。分明是语助辞也。附注载谓升柩于舆一条。明是迁柩就舆注乃载下附释之注而脱误在此也。附注若释载陈遣礼之载。为乃载之载则其下岂有以新组左右束柩等语耶。盖杨信斋复当初附注于逐条之下。而周氏复恐其间断文公本文。别出之以附于书之后云。而今见行家礼则附注又在逐条之下。似是别出还附之际。或错简误入而然耶。
 问虞祭卒哭无灸肝。如时祭始祖先祖初终献并
养窝集册七 第 231L 页
有灸肝。称忌墓祭如时祭之仪则其并有灸肝。亦可知也。唯于虞卒哭独无之。无或有深意于其间耶。○答似是祭仪未备之后也。葬事才毕。初丧未久。象生之意。犹未尽去。事神之仪。亦未毕具。故玄酒虞祭之所无而卒哭设焉。省牲卒哭之所无而时祭设焉。岂不以礼有隆杀。文有渐次。或无于彼而有于此。或废于前而行于后耶。灸肝之不设于虞卒而设于时祭。不必致疑也。
所答皆是。
答李侄景说问(甲戌正月)
 
问家礼舅为长妇服不期。近者一人有以父为之主。强令为之杖者云云。
仪礼丧服大功章适妇条贾公彦疏曰。父母为适长三年。今为适妇不降一等服期者。长子本为正体于上。故加至三年。妇直是适子之妻。无正体之义。故直加于庶妇一等大功而已。盖古礼庶妇小功而此是承三代之适妇也。又按仪礼经传通解丧服图本宗服条曰。贞观十四年。魏徵奏适子妇旧服大功。请为周。朱子曰魏公升适妇为期。乃得严适之义云云。宋服制令。舅姑为嫡妇不杖期。盖自唐太宗时。升适妇
养窝集册七 第 232H 页
大功为期。故家礼适妇在不杖服条矣。然则舅姑为承三代长妇。当服不杖期。何可服杖期耶。丧礼备要所引礼仪丧服注所谓适子父在则为妻不杖。以父为之重也云者。盖为妻本是杖期。而古礼大夫主适妇丧而不主庶妇丧。故妻丧父若在则适子压尊于父不得杖。众子则无压尊之事。故杖之矣。此只论为妻有不杖者也。何可因此而使舅为适妇杖耶。主丧与杖。自是别项事也。决不可相混也。盖主丧则非但凡丧父为主。至于兄弟朋友族人里尹。皆可主之也。杖则必有三年之体者始杖之。父在母丧及妻丧。虽是期服。有练祥禫具三年之体故杖之。详考古礼书及家礼则可知也。
答南子闻所送姜进士圣复家礼问目(乙亥十月)
 问冠礼言父母无期丧。昏礼言身及主昏者无期丧云。冠昏俱吉而或不言身或言身者何欤。
冠礼则将冠者是未成大。故不言身。昏礼则身是已成人。故言身及主婚者。其义可知也。
 问古礼必筮日而今不能然何欤。家礼言正月内择一日。正月以后不可成冠礼欤。
古者祭必筮日。后世人事繁多。故温公有时至事暇
养窝集册七 第 232L 页
可以祭之语。今人冠不筮日。似亦有此意也。仪礼贾疏云冠不筮月有常也。引夏小正以二月为冠子之时。然古人冠礼多用正月。而馀月亦多冠者。考冠义及通典可知也。家礼用正月者。似是取首月。而亦仍旧俗著常月也。若有事故则馀月岂不用耶。
 问我国之人无未及冠而有官者。公服笏无所用。四䙆衫何㨾服。再加帽子皂衫抑何服。三加襕衫着何冠带何带欤。
古者士之子恒为士。故士冠礼用士服。宋有恩津官。故有官者用公服。我国有官者子弟。亦有代加官阶。仿古礼援宋事。朝官子弟用公服。亦或不妨耶。四䙆衫皂衫帽子。是宋时制度。明时丘琼山已云不可考其制。且引文公语录云帽子恁地高硬。既不便于从事。又费钱。皂衫更费重。向疑其必废。今果不用也。家礼辑览云奉服志䙆衣裾分也。又引事物记原注缺胯衫即四裤衫。疑四裤之为四䙆。然亦不详缺胯衫之制。今不必深拘。再加以下代用今时之服。而依问解再加笠子则衣用黑道袍之类。系唐鞋。三加儒巾则衣用襕衫或红团领纳靴。带则当通用绦带。家礼皂衫公服。亦俱用革带矣。
 
养窝集册七 第 233H 页
问初加再加。冠者无拜。而三加始有再拜何欤。拜时向宾前欤。
宾始至。主人拜宾。其间三加。别无拜礼。至醮时冠者始拜而宾答拜。盖三加已成人。故因醮始接宾而相为礼也。宾取酒就席前。北向祝之。冠者方在席右南向而拜于其所则不直宾前而少左矣。
 问冠者跪啐酒。啐字何义。
啐者少尝酒也。
 问冠义见于母母拜之。家礼冠者北向拜父母。父母为之起。不同何欤。
古礼见于母母拜之。家礼改拜为起。盖家礼因书仪而为文。故用温公之说而略存古义也。温公曰此礼今难行。但于拜时。母为起立可也。
 问礼宾时。束帛俪皮。贫家难办。称家有无。或䌷或纸无妨欤。
家礼曰币多少随宜。温公引冠礼束帛俪皮等文而结之曰。今虑贫家不能办。故务从简易。然则或䌷或纸皆无妨矣。
 问女子笄。国俗不行。抑古行而今废。抑自古而废欤。
养窝集册七 第 233L 页
女子笄礼。亦无甚难行之事。而东方久不行。已成俗矣。然即今好礼之人。或做古礼。有临婚而行笄礼者矣。
 问昏礼用命服。所以重其礼。而第以庶人而服卿相服。不亦僭乎。称其服而行礼似可矣。何必僭而后重其礼乎。
婚礼摄盛是古制。非僭也。然只是士用大夫礼。所谓士者。即我国堂下三品以下官也。大夫堂上以上也。故朱子亦许用命服。我朝五礼仪文武两班子孙与及第生员。纱帽角带。亦用摄盛之制也。庶人则笠子绦儿。国法甚明。庶人用卿大夫之服。宜一切禁之也。
 问婚妇共牢斟酒。又斟酒婿揖妇举饮。又取卺分斟酒云。至三斟时。始举卺者何义。今俗三杯皆用卺。此则大违于礼欤。
三斟始用卺者。用士昏礼也。卺者以一瓠分为两瓠。亦合体同尊卑之义也。三杯皆用卺者。俗礼耳。
 问昏义妇执笲枣栗段脩以见。然则以枣栗献于舅。以段脩献于姑欤。抑以枣栗段脩并献于舅姑欤。家礼凡言贽币。不言某物何欤。婿家有曾祖父母祖父母俱存则亦各以次奠贽币欤。
养窝集册七 第 234H 页
士昏礼曰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妇执笲枣栗奠于席。舅坐抚之。妇受笲段脩奠于席。姑坐举云云。其分献舅姑可知也。家礼泛言贽币者。女贽榛栗枣脩也。币则或后世所加者耶。家礼曰同居有尊于舅姑者则舅姑以妇见于其室。如见舅姑之礼云云。婿家若有曾祖父母祖父母则皆奠贽币亦可知也。
 问昏义云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而家礼不言此礼。但言舅姑礼之者何欤。
家礼略做古礼而多所损益。未尝一一从古。盖以 古今之宜也。礼妇之略存古礼而祛繁文。又何足疑之耶。
 问家礼言新妇庙见。如子冠见之仪。而冠礼言冠者进立于两阶间再拜云。然则新妇亦当进立于两阶间四拜。而牛溪先生寄子书云若行参神则其时已谒庙矣。又安用特引至两阶间拜耶云云。何欤。
家礼庙见条。既云如子冠而见之仪。又有告辞则新妇进立于两阶间四拜可知也。牛溪先生书虽有一时云云之语。只当一遵家礼耳。
 问袭条妇人带无明文。今俗妇人生时无带。象生
养窝集册七 第 234L 页
时无带可乎。
士丧礼袭敛之服。详于男子。而妇人则不为别论。本经记但曰设明衣。妇人则设中带。其馀则略同于男子可知也。开元礼外命妇亦有大带革带。大唐元陵仪注妇人有官品。亦以其服敛。然则古者妇人丧敛。有带明矣。家礼不论妇人带者。文不备也。今时妇人着圆衫之类则有大带。亦当象生而有带也。
 问丧礼备要女丧当依古用掩云。而今俗多用女帽者。亦有所据欤。
古礼男女不冠笲而皆用掩。后世男用幅巾。故备要女则以掩代巾。今生时着女帽则或用女帽。亦不害于象生之道耳。
 问深衣生前造置者鲜。袭时有官者用团领纱帽。无官用道袍用幅巾。此不悖礼欤。
有官者用朝服之类。无官者用深衣幅巾。固其宜也。苟无则用道袍幅巾。亦何妨耶。丧事当称家之有无故也。
 问小敛时孝子所着。家礼无明文。备要有白布巾环绖。而急遽鲜行此。从家礼阙之如何。
小敛环绖。载于礼经。家礼因童行窃去。未及更订。故
养窝集册七 第 235H 页
文多不备。丘氏以帛代古礼素弁。好礼之家可以遵行。盖初丧孝子鸡斯。到小敛不可以无饰故也。
 问小敛后括发时。以布为头𢄼云。所谓头𢄼何制。
仪节冠礼注丘氏曰。头𢄼即是总。礼注所谓裂练缯以束发是也。然则头𢄼者。即今人之束发唐系。盖吉凶之服皆用之也。
 问免今俗皆施免于头巾上。而无服者抑脱黑笠而施免于网巾欤。
士丧礼注云以免代冠。用麻布为之。状如今之着幓头矣。自项中而前交于额上。郤绕紒也。盖幓头者。后世之操头也。以此观之则吉服之颇项掠头。凶服之括发免髽。皆代冠者。而其着之之规。略相似矣。今人施免于布巾之上。只绕之而已。都无自项交额绕紒等节。大失古制矣。无服者则可用白巾。盖素弁环绖。是古人之吊服。而丘氏既以帛代素弁。此可援而为例。但巾上加免。终为失制也。同五代祖者。是袒免之亲。载于礼经。而此礼今人废之不行。风俗安得不渝薄乎。贤能论及于此。可见其好礼也。必须讲而行之如何。无服而为位哭及降而无服者麻。亦详载通解续补吊服加麻条。并加讲而行之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35L 页
问成服今俗朝哭后设盛馔兼朝上食何义。若据古礼各服其服朝哭。而无别设馔。则骇俗而不可行欤。
袭小大敛者。死者之事。故古礼皆有奠。成服者。生人之事也。岂有设奠之义乎。是以古礼无奠矣。丧服小记曰期而祭礼也。期而除丧道也。祭不为除丧也。其除也无祭则其成也无奠可知也。成服之有奠。始于我 朝之五礼仪。然而失礼之本义。故好礼之家。不为别设奠矣。其日晨起。五服之人各服其服而就位朝哭。日出时仍设朝奠。食时当设朝上食矣。如此等处。只当遵礼而行。何可以骇俗为虑耶。
 问舅之妻从母之夫。皆无服之义。朱子既辩之详矣。古礼从父兄弟之妻亦无服。何欤。
古礼非但从父兄弟之妻无服。亲兄弟之妻亦无服。姊姒则从无服而有服。故檀弓曰嫂叔之无服也。推而远之也。其亦与嫂叔不通问之义。同科矣。唐太宗令魏徵等议定。始为小功五月。程朱亦不以为失。盖礼之权处也。
 问为师心丧三年。此是礼经。而今人或期或大功。亦不悖于礼欤。
养窝集册七 第 236H 页
为师心丧三年。虽是古礼。程子曰师不立服。不可立也。当以情之厚薄事之大小处之。栗谷曰师则随其情义深浅。或心丧三年或期年或九月或五月或三月。然则世人之所处。亦有据矣。
 问朝夕哭奠之时。尊长坐哭。卑者立哭。尊卑指亡人之尊卑欤。丧人无坐哭立哭之节何欤。
尊长卑幼。皆从亡者而言。丧人固在于卑幼之中矣。
 问古礼穿圹。先布炭末。又涂沥青。而今俗只用三物而不用沥青炭末何欤。
炭末今人绝无用者。未知其故也。然古人以为能隔木根。用之似好也。东方之人。亦古则多用矣。沥青今人亦有用者。乾燥之地则多得力云。而贫家则猝办为难矣。
 问祔庙告辞。大祥前一日行之耶。抑厥明行事后行之耶。备要无明文。今俗或前或后。二者孰可。
家礼则大祥祭毕。便奉迁亲尽之主。故事体重大。而又有前期改题等节目。故前一日预告迁于祠堂。备要则用朱子晚年定论。吉祭后奉迁旧主。故移告迁之礼于吉祭前一日。而大祥祭后则只奉新主。姑祔于祖考之旁。事体稍轻。故有告祔之祝而无前一日
养窝集册七 第 236L 页
告祠之文。似是祥祭毕告而祔入也。然则祭毕后行之者。似长矣。
答李太素问(丁丑九月)
 问谨按家礼凡岁事用仲月或丁亥日。而顷时吾丈之孝享卜仲月前旬癸丑。盖只取其柔日耶。祭丑前二日乃是亥日。则不用此日而迟以癸丑。抑别有其义耶。祭用柔日。其义如何。柔乃阴也。阴取其静则神道以静。故取其阴柔之日耶。如阴柔则五柔六阴。何日不可。而必取丁或亥而用之何也。且虞祭为其魂气无所不之。三祭而安之。则再虞之用柔是矣。而三虞卒哭之必以刚日。亦未知其义。
古人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柔取阴柔之义也。祭祀多用丁亥。疏家以为亥为天仓宜稼故用之。刘以为取丁者。以先庚三日后甲三日故也。再虞取阴静之义。三虞卒哭之用刚日。刚日阳也。贾疏以为将祔于祖。故取其动义也。私家八月时享。舍四日之亥而用癸丑者。取时至事暇。可以祭之大义。只用柔日也。盖四日是伯父忌祀。是日行大吉之祭。于心不安。故不敢祭。十月丁巳则新阡路远。秋夕省墓之行。九日
养窝集册七 第 237H 页
发行。故不得已而用六日也。
 问时享若有故未行于仲月则亦可谓过时。而不可退行于季月耶。季月亦在四时原时之内。不可谓过时耶。
沙溪以为春祭过春则不祭。盖仲月有故则当用季月。季月有故则过时不祭耳。
 问凡祭父子参之。而祝文无人可读则父当自读。而若不能读则子不得已读之。而读父之名耶。
礼君前不讳。入庙不讳。不得已则子当读父之名。
答李生寿堂家礼问目(戊寅正月)
 
问序文宫庐哭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于世云云。
出入起居之节。古今多不同。如趍以采齐行以肆夏。皆非今世之所行矣。
 问两病焉云云。
自其存于今。止不宜于世。是古礼之可病者也。自世之君子。止及于礼也。是今礼之可病者也。病焉之病。犹闵焉之意也。故其下有究观古今。少加损益之语矣。
 问大宗小宗之法云云。
养窝集册七 第 237L 页
家礼低大文一字之注。是朱子本注也。为四龛下注详论大小宗。而祠堂冠婚丧祭。皆眷眷于宗法可考也。图则是后人所加耳。
 问寝庙正庙云云。
檀弓疏曰室有东西厢曰庙。无厢有室曰寝。通典曰前庙后寝。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仍不改云。古者命士以上始许立庙。庶人无庙。故祭于寝。此则其所居之私寝也。
 问庙向南。坐皆东向云云。
此则指古者立庙藏主之制。非后世祠堂之制也。
 问祠堂三间之制云云。
祠堂三间。一间是宋时祠堂之制。非古庙之制也。古者官师一庙。适士二庙。大夫三庙。诸侯五庙。天子七庙。代各异庙。自东汉明帝以后。此制遂坏。宋朝太庙亦为一庙。以西为上。朱子家礼。因时王之制也。东西阶在中门之外。而其外又为周垣。外门常加扃闭。岂有亵慢之嫌耶。家礼祠堂图。是元时人所为。大失家礼之制矣。
 问班祔之位云云。
养窝集册七 第 238H 页
祔位当入正位龛内。盖龛室之制。以五架屋。近北一架。板隔为四。其龛甚大。今人凿壁为龛。如居室壁藏之形。失其制矣。
 问刘氏注云兄弟嫂妻妇则祔于祖母之傍云云。
当作兄嫂己妻弟妇看也。
 问茶云云。
茶是我国雀舌茶也。中原人喜啜茶。日用待客皆用此。而或作屑作饼。家礼所言。是屑茶也。
 问司马公影堂杂仪酬酒三拜节目。与家礼少异。且祠板及影子。皆不可阙一云云。
家礼与杂仪。非一家之书。略有异同。何足为疑。程子之前。祭皆用祠板。其制略如木主。无判合之规。尺度取义亦未精。盖今位板之类也。程子始作主制。家礼从之。司马是程子同时人也。从之与否。今不可考。亦不必考也。影子犹今之影子。而古人男女俱为之。与祠板同藏于一堂。想其时风俗如此。程子非之。家礼本注详说其非矣。
 问礼如正至朔日之仪云云。
古人于正至朔望。有公私参拜之礼。事死如事生。故于此有参礼。因以设馔。与俗节不同矣。
 
养窝集册七 第 238L 页
问角黍云云。
以菰叶或芦竹叶。裹糯米为粽。五月五日祭汨罗之遗俗也。出风土记。沙溪家礼辑览。以角黍为粽。盖叶裹糯米。蒸以为饭也。
 问七月十五日设素馔。祭不用则望日之礼亦废否。
中元设素馔。是浮屠法。故俗节中废此节耳。望参自当如礼也。
 问俗节大小祭云云。
大祭时祭也。小祭俗节也。皆名俗节。当连上文读。
 
问朔望奠礼轻重之不同云云。
古人重朔。有告朔等礼。望日只是气候之小变。岂无轻重耶。
 问妇人拜礼以四为准。而至抱子见庙再拜云云。
妇人再拜是侠拜。故四拜也。只曰再拜则可知为四也。时祭侑食条正箸后。皆北向再拜。并指主人主妇也。
 问焚黄云云。
唐上元三年后。制敕皆用黄纸。故有追赠之事则告祠堂而以黄纸录制书。宣毕与祝文同焚。见丘琼山
养窝集册七 第 239H 页
仪节。制书犹今之教书教旨也。
 问高祖亲尽则迁其主而埋之云云。
亲尽则迁其主而埋之。言其大略而文不备也。下大祥告迁条本注。详言迁长房之礼可考。
 问衣以深名何义。
深衣者。深邃之义。古者衣与裳殊。独深衣不殊也。
 问袂云云。
本注左右各一幅也。深衣篇孔疏亦然矣。反屈及肘。疏家以为衣二尺二寸。衣幅之畔。覆臂将尽。今又属袂于衣。除去其缝。又馀二尺一寸。故反屈其袂。得及于肘也。
 问方领云云。
不言用布尺寸。文不备也。玉藻有祫二寸缘寸半之文。丘仪以为用布阔二寸。长如衣身。为祫而加缘寸半于其上。当从之。
 问曲裾云云。裳止其足。取长无被土之义耶。
朱子不用曲裾之说及续衽钩边之制。蔡节斋已详言之。载附注中可考也。续衽钩边。来示亦得之矣。钩边再覆缝。今从深衣后图注。此外似无他可推者矣。卷首图是后人所为。曲裾亦依家礼本注而图之。盖
养窝集册七 第 239L 页
朱子四十脩家礼。后来觉得旧来注说之非而改之矣。长无被土之义。来说得之。
 问黑缘云云。
黑缘裳下及边表里各一寸半。就布身上缘之。袂口表里一寸半则布外接出缘之。朱子大全深衣制度详言之。深衣篇孔疏亦别计袂缘寸半之广矣。
 问唱喏何许语声耶。
唱喏引气之声。揖相传云唱喏。想古人相揖。必作此声。不嘿然也。虏揖不作声。名曰哑揖。宋人以为怪。今承元后。揖不作声久矣。详见家礼会成。
 
问饮至之饮字何义。
左传臧僖伯曰入而振旅。归而饮至。注曰归则告至于宗庙。因而饮酒也。
 问子始生。固举以礼。如抱而见庙之谓耶云云。
举子之礼。略见于传记。如子生男子。设弧弄璋。接子士特豚。大夫少牢。三月妻以子见于夫。皆古礼也。家礼抱以见于庙。亦举子礼之一端也。
 问主人告于祠堂注。若非宗子则必继高祖之宗子主之云云。
若非宗子之宗子。即指主人也。若宗支各在远地则
养窝集册七 第 240H 页
使宗子告于祠堂。而冠礼则行于其家。不得不通变故也。
 问冠礼择日于正月内者何义云云。
仪礼贾疏以二月为冠子之时。而古人多用正月。家礼用正月者。仍旧俗著常月也。
 问无室无房则以帟幕截其北为室。其东北为房云云。
帟幕即今帐幕也。韵会在上曰帟。又曰帷在上曰幕。是有覆有围者也。房室各言则通用。对言则室者即今安突而人所常处者。房者只有窗壁而人不常处者也。
 问冠用醴或用酒云云。
献有酬酢。醮无酬酢。而此则偶用献字而亦无酬酢矣。醴贵而酒贱。故酒则三醮也。醴非后世所常用者。酿法亦异。故私家无醴矣。
 问兄弟拜之云云。
虽奠丧亲兄则不当拜矣。
 问女子冠笄云云。
女子本以笄代冠矣。
 问女氏主人出见使者注。北向再拜。使者避不答
养窝集册七 第 240L 页
拜云云。
仪礼士昏礼注云奉使不敢当盛礼。
 问奉书以告于祠堂云云。
乃婿家纳采书也。
 问昏礼有采币两节。而今俗只行书币一事。从简故耶。羊酒果实。不用无妨耶。
士昏礼有六礼。而家礼从略。只存纳采纳徵亲迎三节。今则又删去纳采。古礼之渐颓。其来久矣。叙钏羊酒是宋时礼俗。今则未闻有行之者。除去何妨也。
 问请期一节云云。
请期一节。自家礼已不能行。今亦然而自女家直为涓吉以送。何可论其与古礼同异耶。
 问醮子时赞者。妇人取盏授受等节。无母在坐云云。
温公所谓赞者。似是亲迎时赞礼者。而杨氏误编于此条也。赞者只是导行礼节而已。至于授盏等节。是从者之事也。母不在坐者。男子直取妇入室。异于女子之适他族不反者。故其醮礼从间也。
 问前荣云云。
前荣者。东檐之近前处也。东西小檐谓之荣。
 
养窝集册七 第 241H 页
问油杉土杉云云。
杉松类也。油杉杉之有油者也。其为两种可知。
 问虚檐高足。内外皆用灰漆云云。
虚檐旁饰。高足施之棺下者。盖当时俗制。右出家礼考證。家礼既不用此制则今不必细考也。灰漆即今之漆棺也。私家只漆其外。国家则预备故并漆其内耳。灰漆玄丈以为各是一物。如今法先用松烟而后加全漆。然未知然否也。棺内沥青。未曾见用者。未知其利害如何也。然家礼备言之。必有经验故也。
 问松脂涂缝之说云云。
蔡氏非各执所见。引彭说以备参考也。盖沥青或赞之。或以为无益。似是水湿处则不得力也。
 问饭含云云。
上饭含之具条本注。已云钱三实于箱。
 问免之制云云。
免今俗亦行之。只以裂布小条。绕束布巾之上。失其制。其制当以布广一寸。自项中向前交前额上。却绕髻也。项中即项后也。不当自颐下也。布巾古无其制。只秃者有巾而后世用之。以代素弁矣。丘琼山家礼仪节云免以粗布为巾代之。亦大失古礼本意。不可
养窝集册七 第 241L 页
从也。
 问小敛之具云云。
未结绞未掩面。古礼无此文而家礼始有之。盖非徒不忍也。世有死数日而复生者故也。丘仪曰若天气暄热。死者气已绝肉已冷。决无可生之理。宜依仪礼卒敛为是。此当参看也。至于尸体乳动而小敛时使人用力猛束则大段未安。只当使坚固而已。家礼本注不引高氏紧急等文。而大敛只云安固矣。但宽缓则亦不可。盖非但不能坚实则棺中广阔。板材难得。运柩之际。亦易摇动故也。
 
问斩衰条下注。子各得以为后云云。
来示为得。家礼辑览所释则不然。而以下文朱子岂可庶子皆得为父后之答见。辑览可疑。
 问大记云三日于夫人杖。五日大夫世妇杖云云。
于字是子字也。子世子也。夫人乃君之夫人也。三月五日。自丧出之日而计之也。此言君丧也。大夫世妇五日始杖者。亲疏尊卑之差也。
 问管菲外纳云云。
管诗经谚解作글영。未知的否。外纳者。疏云收馀未向外为之。取丑恶不事饰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42H 页
问齐衰条下杨氏曰为所后者之妻若子也云云。
为所后者之妻若子者。仪礼丧服章为人者传文也。若子者。若亲子也。
 问疏屦云云。
附注刘氏璋曰斩衰重齐衰轻云云。已详说之矣。
 问父母在则为妻不杖云云。
父为主故也。杂记疏。父殁母存为妻。得杖而不得稽颡。小记父在庶子为妻杖。盖大夫不主庶妇丧故也。此当参考也。
 问五月三月条。加于大功之上者。以其齐衰服之重于大功然耶。
来示得之。
 问大功除负版辟领衰。而杨氏称朱子后来定制。备要云以家礼为正。当何的从。
丧服衰裳记。论负版辟领衰之制。而以凡衰起头。贾功彦曰云凡者。总五服而言。然则仪礼五服皆有。而家礼大功以下始去之。是朱子损益之权度也。杨氏虽云旁亲皆无。是后来议论之定者。然无明的现出处。恐不可从。备要说为是。
 问姑为适妇不为舅后者也云云。适嫡异义耶。
养窝集册七 第 242L 页
是小记文。其本注云谓夫有废疾若他故。若死而无子。不受重者。至于出继则非适妇也。不须论也。适与嫡两字通用。
 问小功冠左缝云云。
小功以下冠左缝者。吉冠左缝。左阳而右阴故也。以此推之。馀可该也。
 问吊服加麻云云。
士吊服者疑衰。素裳弁绖也。疑衰者十四升布为衰。素裳者以素为裳。弁绖者素弁而加环绖也。吊服加麻者疑衰素裳。加缌之绖带也。即朋友之服也。
 
问刘氏注云今俗丧服之制。下用横布作栏云云。
退溪曰拦横附幅之意。盖犹襕衫之有襕也。丧服用此。其为非礼大矣。
 问家礼只言朝夕奠。而备要言朝夕哭与奠。为两项事云云。
家礼朝夕哭奠者。哭与奠是两事也。本注尊长坐哭卑幼立哭者。是朝哭也。夕奠毕。奉魂帛入灵座哭尽哀者。是夕哭也。哭与奠是一时事。故其文相连而各有其节矣。朝夕哭不拜者。沙溪以为丧人常侍几筵。故无拜谒之礼。
 
养窝集册七 第 243H 页
问玄冠不以吊云云。
黑笠是玄冠。而国俗公私大丧之外。无白笠之规。一人难以创开。只当用黑布笠素带素衣也。丝笠则不可以吊也。
 问还葬悬棺而窆云云。
夫子之言。从穷极处而言之也。虽旋葬悬窆。不犹愈于不葬乎。若平居无事之时则不可籍此而渴葬也。
 问作俑云云。
明器者古礼。而车马仆从。详于通典。古者琴瑟张而不平不可弹。笙竿备而不和不可吹。盖备物而不可用也。以此推之则车马仆从。亦略存其形而已。至于俑则设机跳踊而太似人。故孔子善刍灵而恶为俑者。家礼之用明器。亦遵古制而善刍灵之意耶。然朱子家不用明器云尔。
 问作主条云云。虞与练变改其主者。亦何耶。
主则自古有之。而其制度至程子而始备。判合而为之。形制尺度皆有法象。是依古礼而创其制也。古礼多变。初丧作重。虞主用桑。练主用栗。桑取其名。桑丧声相近也。栗取其敬。即战栗之义也。家礼葬而作主。更不改。删繁文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43L 页
问灰隔内外盖云云。
内盖榇加于棺上而下沥青。沥青之上。又加外盖。外盖犹今横带也。别无不可晓之制耳。
 问礼碑何许物名耶。
礼碑犹今辘轳柱木。以大木为之。天子之礼也。天子六繂四碑。诸侯四繂二碑。谓之桓楹。大夫二繂二碑。后世稍用石为碑。因刻字其上耳。
 问俗无反哭之吊云云。
反哭之吊。今亦行之。与吊礼一㨾耳。
 问日中而虞云云。
家礼虞祭下本注曰葬之日。日中而虞。或墓远则但不出是日可也。其早晚随宜可知也。
 问虞祭必以刚柔日行之者何义。
虞祭用柔日。阴取其静以安神也。三虞卒哭用刚日。阳取其动。将祔于祖故也。
 问玄酒设于卒哭之日者。以祭之吉者。故备礼故耶。
来示得之。
 问中月而禫云云。
朱子以王肃说祥后便禫为是。而或问今宜何从。答
养窝集册七 第 244H 页
曰历代多从郑说。固宜从厚。盖当时律敕皆二十七月而除丧也。家礼禫条本注间一月也。二十七月复。有何疑耶。
答李太素问(戊寅四月)
 问家礼三加条。初祝以服德福三字为韵。再祝亦然。而三祝则服德二字如前而末韵庆字独异而叶音大相不同。未知如何。
三祝末韵庆字。与无彊之彊相叶。诗农夫之庆叶音羌。此可考也。
答李太素问(戊寅十月)
 
问祠堂章小注。家庙之制。内立寝庙。中立正庙云。未知其制。以五架屋论之。以后架作一长龛室为寝庙。而以前架馀地。为正庙欤。
寝庙正庙者。指各立庙宇者而言也。以后架作长龛室者。乃正庙中一事也。盖古人宫庐之制。前有庙后有寝。故宗庙象之。前制庙以藏主。以四时祭之。后制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出寝。起于墓所。即我国 山陵丁字阁之制也。
 问为四龛小注。有大宗无小宗。有小宗无大宗云云。要解既有其注而亦未详。且皆适之适字。疑作
养窝集册七 第 244L 页
有字。
有大宗无小宗。有小宗无大宗者。是大传文。说公子昆弟中之宗法也。非别子及别子之庶子各自为大小宗之祖。以传子孙之宗法也。盖公子不得宗其嗣君。故君命次长一人为宗。以领昆弟诸公子焉。为宗者是适子则诸公子宗之以大宗之法。为宗者是庶子则诸公子宗之以小宗之法也。皆适之皆字。当作有字。来教中皆字。想误书以适字也。辑览要解注以此意求之则皆通矣。若作皆适看则句语虽与大全语类相类。而意则不同。当为说各自为宗。以传子孙之宗法也。盖以别子为祖之法论之则诸昆弟皆是嫡皆为大宗。而又无庶昆弟然后。始不立小宗。以公子之宗法论之则昆弟中一人是嫡则庶子虽众多。不立小宗。不待皆嫡然后不立小宗故也。大抵此条皆论各自为宗之法。自鲁季友止不立大宗也则论公子之宗法。自今法长子以下。又说各自为宗之法。各有所指。不可相乱矣。
 问人家族众。或主祭者不可以祭及叔伯父之类。令其嗣子别得祭之云云。伯父既有其嗣则伯父之子当至祭。而别祭之义未详。班附章注曰伯叔
养窝集册七 第 245H 页
而此曰叔伯。叔伯二字倒错。伯字疑仲字欤。
伯是长于宗子之父者也。叔是少于宗子之父者。而伯则指宗子之父从昆弟再从昆弟也。班附章称伯叔而此称叔伯。朱子与杨氏是各人所言。未必相同。而意者言叔伯者似嫌伯叔。有若只指伯叔父。故变文俾分晓也。盖既族众同居。冠婚凡事。皆主于宗子。而至于祭祀则不可一处滚做。故须令其子别得祭之也。
 问小宗有四及祀。小宗之祖为高祖为曾为祖为祢等义未详。
小宗有四者。指奉高曾祖祢之四者也。及祀小宗之祖为高曾祖祢者。小宗祖之子则祀祢。孙则祀祖。曾孙则祀曾祖。玄孙则祀高祖也。
 问旁亲班附章小注伊川云。曾祖兄弟无主者不祭。不知何所据而云。又伊川云只是义起。以不祭为义起云欤。未详其说。
曾祖兄弟。当祔于五代祖。祖既遆迁而庙毁无可祔处。故不得祭也。循是而下为差等。长殇祭止兄弟之孙。中殇祭止兄弟之身。下殇祭止父母之身。皆以义起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45L 页
答李太素问
 问有事则告章注。主人生嫡长子。满月而见云云。此其最重。有异凡告。似不可从简。必如韩魏公祭式。生子三月后。遇时飨则告得耶。且主妇抱子而拜。似有妨于拜礼。主人告时。抱而进立。告毕抱进于两阶之间。使他人代抱而拜则如何。凡妇人之拜必四拜。而则参则告时再拜何也。且未详侠拜之义。
子生三月。妻以子见父。内则之训也。韩公三月之告。想因此著式。而家礼之改以满月。亦因时损益之义。不必相同。盖新妇庙见。古礼则三月而家礼亦改以三日矣。况生子三月。未必当时飨耶。妇人拜礼。跪膝伸腰。虽抱子不至妨于拜礼矣。侠拜者侠并也。鄙意则并两拜为一拜。故谓之侠拜也。盖妇人首饰盛多。难以俯伏。故拜时只跪膝低手。其两拜只当男子之一拜。其四拜当再拜矣。参告时再拜。主妇亦四拜矣。
 问易世递迁章注。诸位迭掌云云。要解谓诸位。大宗及诸继小宗者云。大宗则主其大宗墓田。小宗则主其小宗墓田。各有所主。未知其迭掌之义。小注莫亦祭得四代云。莫字是未定之辞。非勿字之
养窝集册七 第 246H 页
义欤。
如要解所云则果无迭掌之义。来教得矣。鄙意则小宗虽亲尽而最长房犹掌其墓田以祭。盖长房死则次长房代掌。故谓之迭掌矣。诸位者。即最长次长之谓也。况诸位迭掌。是小宗之事。本无关于大宗也。小注莫亦是。莫是亦如此之义。非勿字之义也。
答李太素问
 问下谕前制庙后制寝云者。以家礼家庙之图见之。则周垣之内。有大小二屋。后小屋为寝。前大屋为庙耶。家庙祠堂之制。有以异欤。
家庙者。古之庙制也。祠堂者。汉宋之制也。家礼则用祠堂之制。而卷首所图则前大屋如后世祠堂之制。后小屋则如古寝庙之形。杂而无章。况外门之外。又有屋宇。内外树木。又无所当。不可为准矣。
 问下谕妇人之拜两拜。当男子一拜。参告条再拜宜以四拜论之。而丧礼虞祭条则不书再拜而直以四拜书之何也。恐参告再拜。从间而然欤。
男子以再拜为礼。妇人以四拜为礼。男女相答拜亦然。则参告之礼。岂有从简而为半拜之理耶。虞祭条四拜之四字。恐是二字之误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46L 页
问深衣条圆袂。要解云圆者天之体。袂则在前而动。故云体天也。曲祫之方者。地之象也。祫则在中而静。故云象地欤。
袂祫方圆。应天地之体。象本以方圆言之也。推之动静亦通矣。
 问曲裾小注皇氏论衽则丧服衽。必谓其两腋下斜裁之幅。而深衣则以其裳十二幅。皆谓之衽也。以其吉凶二者。一上一下而若相对者然而为衽云欤。又曰以衽为裳之两旁皆有。前后之言。不同何欤。孔氏论衽云衣裳二字。相对为衽。以衣裳相接处为衽云欤。又以衽为裳之一边所有。所谓一边必指右边。而前后之言亦不同何也。诸说不同。注多未解。杨氏一扫而去之之说甚好。
玉藻深衣注疏则皇氏之说初无差谬。又不悖于朱子晚年去曲裾之制。而乃缘杨信斋误认而误斥。转辗讹谬。遂使难读。良可叹也。盖玉藻衽当旁下郑玄注曰。衽谓裳幅所交裂也。凡衽或杀而下。或杀而上。是以小要取名焉。皇疏曰言凡衽。非一之辞。非独深衣也。或杀而下。谓之深衣之衽广头在上狭头在下。或杀而上。谓深衣之衽宽头在下狭头在上云。是以小
养窝集册七 第 247H 页
要取名焉者。谓深衣与丧服。相对为小要。两旁皆有此衽云云。盖皇疏言几衽止相对为小要。皆所以释郑注小要取名之艰晦难通者也。两旁皆有此衽。始释经文之衽当旁也。大抵十二幅之狭头。无非小要。而小要之形则积渐而至于当旁之两幅然后。始为分晓。此所以玉藻有衽当旁之文。而郑注以小要释之。皇疏以为两旁皆有此衽者也。前后之言。未尝不同也。孔氏以不应假他服相对为衽。非斥皇疏。杨氏反以相对为衽。为皇氏之言。讹舛艰僻。遂失皇氏之本旨。盖丧服与深衣。是别服也。谓之相对然后为小要则文理通贯。谓之相对为衽则语不成说矣。孔氏所谓衣裳二者相对为衽者。指衣裳相接之处也。乃玉藻衽当旁之疏也。所谓所续之衽。当身之一旁者。指裳之左旁前后相连之处也。乃深衣续衽之疏也。所从而言之者异也。孔氏以为裳一旁有曲裾掩之。祖其说者皆可一扫。而从朱夫子之定论矣。皇氏所释则本无差谬。岂有可扫者耶。
 问缁冠武。要解云文者上之道。武者下之道。文与武似是以左右相对。而以上下论之何也。又云冠卷也。在冠之下。上冠字疑武字。
养窝集册七 第 247L 页
曲礼注未及据考。而文武以左右言之者常也。此则以上下言之。亦一道也。何可执一而论之耶。冠卷也上。当有武字。而此是武字下注。故从简而省之也。
 问居家杂仪条凡节序及家宴章。尊长饮毕授幼者盏注云。盏则子弟长者待尊长饮毕以受之。仍授幼者。而注则似当斟酒后。即授幼者。幼者不待尊长饮毕而反其故处也。饮毕后并授幼者何也。要解之可疑云者。盖谓此欤。
授注可疑。诚如来教。注字疑衍文。要解以为可疑者。亦以此也。且观文势。似是尊长饮毕。直授幼者盏也。
答李太素问
 问冠礼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要解云二十则阴之数。以阴而成乎阳。若十五则非阴也。不曰十六而必以十五为始何也。
二十阴数成乎阳。注家虽有此说。岂能为定论耶。不必深拘也。十五想取成童也。
 问陈说小注说洗。要解云弃水器也。未知以器盛水。盥后弃其水故云欤。一本设洗具于东荣。且字亦好欤。洗之制如何。
古人当盥洗。设水于器。而临时沃之。小学请沃盥可
养窝集册七 第 248H 页
见也。洗者承沃之器也。士冠注洗承盥。洗者弃水器也下贾疏曰。盥手洗爵之时。恐水秽地。以洗承盥洗水而弃之。故云弃水器云云。自可分晓也。设洗直于东荣。乃士冠本文。直吉值反。当字之意也。直转为具。字之讹也。洗制略见于辑览图矣。
 问四䙆衫勒帛采屐等制。皆未之考。将冠时着甚底服欤。
四䙆衫。丘琼山时已不知其制。不必强解也。勒帛是系于腰者。采屐是采屐而其详不可考也。今时将冠者。多服道袍矣。
 
问宾至迎入条注。傧者筵于东序云。前章陈冠服条。既有布席于阼阶之举。则既席而又筵之欤。
筵即席也。士冠本篇陈器服条。蒲筵二在南。宾升之后曰筵于东序少北。蒲筵下疏曰筵为冠子。即下云筵于东序是也。盖蒲筵初置于南。至宾升而布于东序也。家礼用士冠之文而陈冠服条。遂终言长子众子布席异所之事。故与宾升后。筵于东序。文似两出而其实一席也。士冠则别说庶子冠所于篇末矣。
 问宾揖将冠者出房云。将冠者既在房中则宾不见而揖之何也。要解云宾揖二字恐衍。当从要解
养窝集册七 第 248L 页
欤。
将冠者上文注。已出房南面。故宾揖之也。要解所谓二字恐衍者。指出房二字也。盖出房分明是衍文也。
 问三加条三加之服各异。而再加革带。仍用三加何也。未知其制有异欤。革带唐有九环带。宋时有六其制云。恐以他革带用于三加欤。
再加三加俱用革带者。礼穷则或上达或下达。他无可带者。故用一色之带也。革带若唐宋异制而各用之。则本注当有其说也。且论革带之制。是谁说耶。愿闻之。
 
问乃礼宾小注。赞者皆与。赞者则只一人而皆字未详。
士冠礼赞者皆与注。赞者象宾也。自分晓矣。要解所引注。未知何所据也。
 问笄年十五。虽未许嫁笄。要解笄卷发。未嫁而笄。今时则恐骇俗。
古礼今难猝复而渐次行之则不至骇俗矣。鄙家延安再从兄。曾于婚日之朝。行笄女之礼矣。
 问昏礼醮女父起命之。醮子则不起。醮女则起何义。于归之礼。异于往迎。故起而命之欤。
养窝集册七 第 249H 页
醮女之礼。嫁者归也。妇人外成。故父为之起而命之。醮子之礼则只是迎妇。轻重想悬。故父为之不起。如醮子父独为之。醮女父母俱临。可见其义也。
 问姆奉女出注。举轿帘云。要解曰婿御妇车授绥。绥未知甚底物。
士婚本注。绥所以引升车者。犹乘马者执靶也。
 问见于舅姑。舅姑若见妇则不以正面看而东西相向何也。
妇夫对坐而受妇礼也。
 问冢妇则馈注又拜云。要解所论恐未安。又字恐错简。当在姑受饮毕妇降下欤。
此款若如愚伏说作又升。则舅姑饮毕只一拜。不为各拜。此为可疑。若依要解欲蒙见舅姑章而为又拜。则其间又有礼妇及妇见诸尊丈两条。文理隔阂。艰晦难通。若依来教移下又字于妇降下则虽似精巧。然见舅姑章则拜舅又拜。拜姑又拜。故着又字。古注疏则以为侠拜矣。此则拜舅姑是各拜。而着又字。似异前例。鄙意则又字作衍文看似长。
 问丧服与深衣相对为小要云。深衣比丧服则其要为小。而云相对为小要欤。
养窝集册七 第 249L 页
来教得之。
 问指裳之左旁前后相连之处云。未详。
古者吉凶裳制。皆前三幅后四幅不相续。而深衣裳则前后幅相连。相连之处。在左方矣。
答李太素问
 问疾病迁居正寝小注。孙宣公临薨。迁外寝云。疾困家主迁正寝则孙宣之迁外寝何也。必如朱子命寝中堂。挥妇女勿近可也。
正终之礼。必如朱夫子然后可也。然孙宣公迁外寝。亦一意也。后世未必有正寝。而不欲绝于妇人之手则同矣。
 问复小注。升屋而号。虑其惊众。但就寝庭之南云。以其魂气在上。必升屋以号为正。则岂以惊众为虑。就寝庭招之。亦或有理。遵此行之。其亦可欤。死者必归幽阴之方。则不于北而于南何也。为其魂气从阳而返之欤。内丧复用女御如何。
即今举世皆遵古礼升屋。何以更欲就庭南耶。北面而号者。即求诸幽阴之意也。就庭南者。即升自前荣之意也。自阳求阴。其义然矣。内丧用女御似好。而但古礼不论此者。岂升屋履危。非女御之事故耶。
 
养窝集册七 第 250H 页
问陈袭衣小注。幞头靴笏等物。俟葬时安于棺上云。葬时棺上既有铭㫌玄纁。则此等物。安于何处。而以靴置于棺上。尤似未安。
幞头靴笏安棺上事。乃刘氏之说。而今难从之矣。玄纁则本在柩东矣。
 问某尝治一家之丧。设握之际。以握一端重掩者。向上而钩中指则其两端所掩。不能平贴。仓卒难可变通。于心恒切未安。何以则得其正欤。
设握之法。家礼则甚略矣。丧礼备要颇详备而犹有未尽者。盖备要参取右手设决下注疏。而由手表向上之上。删落绕手一匝四字。故以致一端着系处。反摺而不能平贴。若还补此四字则设握甚稳便矣。
 问饭含抄米左扱云。未详其用左也。
饭含时。主人尸西东面坐。若右扱米则当从尸面上过。于事不便。左扱米则从颐下过。于事稍稳。此所以左扱也。
 问左衽袭则右衽。小大敛则左衽何义。
小敛大敛左衽。见于丧大纪。而注只云反生时。疏则云示不复解。义似不贯矣。家礼袭则右衽。小大敛则左衽。盖袭则衣之。故象生时。小大敛则敛之而已。左
养窝集册七 第 250L 页
衽则右衽在上。意者神道向右而然也。
 问魂帛吉凶所用。凡物皆有尺数。而束帛不言长广何也。
古礼云大夫无主。束帛依神。司马公以魂帛代重。即束帛之遗制也。家礼仍之。不言长广尺数者。文不备也。
 问冒韬尸者云。小敛犹未掩其面。则袭后韬尸未安。
质杀者古礼也。小敛未掩面者。家礼本书仪。后世经事既多。虑其复生而然也。两事自不相仍。而但冒之韬尸。异于敛之结绞。可以揭看。小敛时又当去冒。本无碍于未掩也。
 问括发免髽。要解虽释其制其节。而犹未之详。且免本注谓裂布或缝绢云。列与缝其制不同。布与绢粗细亦异。未知如何。
其节则颇详于要解所引及备要所录。而犹有未尽者矣。盖亲始死。男子将三年者去冠而鸡斯。鸡斯者即笄縰也。冠既去。故笄縰露出也。妇人将三年者则去笄。盖妇人之笄。犹男子之冠。男子去冠。故妇人去笄也。士丧礼注。妇人将斩衰者去笄而縰。将齐衰者
养窝集册七 第 251H 页
骨笄而縰。疏以男子素冠对骨笄。骨笄知是齐衰期也。至将小敛。不可无饰。男子大夫则素弁。士则素委貌。皆加环绖于其上。而妇人无文。当是妇人质略少变。故不改也。既敛凭尸。将举尸出户。男子投冠括发绞带袒。齐斩同然。括发之后。复加素弁委貌。妇人斩衰者麻髽。齐衰者布髽于别室。而引加绖带。男女齐衰期以下。初无去冠笄之文。至此男子则着免。妇人则无布麻而犹髽。大功以下则无髽矣。既举尸侇堂哭踊之后。主人兄弟降自西阶。主人拜宾竟。斩衰犹括发。齐衰则免以布。即位踊。袭加绖散垂复位。至成服男子始去环绖素弁委貌。括发免而着布冠。绞腰绖之散垂者。女子去麻布髽而布总。斩衰箭笄。齐衰榛笄为大紒。名为露紒之髽。盖去麻布而露紒。亦名髽也。男子对宾踊免之时则妇人亦布髽可知矣。至启殡。男子免散垂。妇人布髽。以至卒哭。虽斩衰亦免。(既夕礼疏)至妇人斩亦布髽矣。其制则免者以布广一寸。自项中前交于额上。却绕紒也。括发麻与布。髽麻与布。其着之之制。与免同。盖即古者吉冠下頍项之制。后世所谓幓头掠头。即其类也。本注裂布缝绢。想因书仪之旧。而绢则未安。用布宜矣。
 
养窝集册七 第 251L 页
问大敛今人不用床。于棺上横木上中下三处而敛之。仍纳棺。事甚未安。
依古礼用床为好。而但棺上大敛之规。长短大小。易于剂量。无捍格之虑。亦一时简便之法耳。
 问各归丧次注。大功以下异居者。既殡而归。要解云以下二字。恐衍是否。
大全既有小功缌麻当自如之答。以下二字似是初年本之故也。作衍文看。未知果是家礼本意。而亦似无妨矣。
答李太素问
 
问齐衰小注削杖桐也。桐者言同也云。要解曰无桐以柳木代。未详柳木之义。外屈于天。削之使下方云。要解曰天字恐非。苴杖既象天则屈于天之天字。似指象天之天字欤。
柳者类也。犹桐取同义也。家无二尊。外屈于父。意义晓然。天字之误明矣。此间本作父字矣。
 问杖期小注。杨氏曰祖父在。嫡孙为祖母也云。本注既有此条。而于此又言之何也。
沙溪以为本注已有此文。而附注又言之者。窃意此主为人后者而言也。盖蒙上附注为所后者之妻若
养窝集册七 第 252H 页
子而也。
 问不杖期小注。杨氏曰姊妹既嫁相为服。姊妹于兄弟。既嫁则降。姊妹则未尝降何义。
姊妹不降。他书无现出处。沙溪以为杨仪。恐不可从。
 问缌麻为曾孙。曾孙为曾祖服齐衰五月。则为曾孙缌。无相报之义。而与玄孙外孙同。未知如何。
祖既正统而尊。故于孙无相报之义。
 问朝奠入就位。要解所论是否。
要解所论为是。
 问若既葬则先之墓注。未成服者变服于墓。归家四日成服云。墓若去家太远。于墓变服。归家成服或过四日。仍于墓变服而于墓侧为位。第四日成服后归家。哭拜灵座。似当欤。
古人筮宅兆而葬。无后世地理求山之法。故葬必在家近之处矣。后世则惑于地术。墓或在远地。而但古礼虽括发袒绖绞带于墓左。而事毕冠归。必至家四日然后成服。无论墓之远近。皆当以至家后四日为成服之限矣。
 问齐衰以下闻丧注。在官者当哭于僧舍云。村家尚可。而必于僧舍何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52L 页
哭于村家。主人必恶之。故哭于僧舍。僧舍者有同公处。故亦争成殡于僧舍者。可知其义也。
 问若奔丧则至家成服注。诣柩前再拜成服云。此则不待四日欤。
礼小功以下至家。当主人成服之时共成之。大功以上则必满月数而成服。此亦必然矣。但再拜成服文似无端。恐因书仪之旧而然也。
 问三月而葬注。祝文日字云日谓某日。子谓某甲欤。
日子。金河西曰日十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子十二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见辑览。
 问大舆注撮蕉亭小注帷㡛。未详其制。
撮蕉亭者未详其义。大抵会通发引章王源曰如无灵车。可如时俗用南子。以素绢结如蕉亭㨾云云。韵会撮蹙聚而捎取之也。合两说而言之。撮似是蕉亭上盖。中高而尖耸蹙聚之状也。可以略想其制矣。帷㡛者。周礼㡛氏小注。㡛音芒。丧大记帷㡛注荒蒙也。在旁曰帷。在上曰荒。皆所以衣柳也。疏荒谓柳车上覆鳖甲也。盖柳车即今之大舆也。上盖即荒也。四围即帷也。皆所以为饰于丧车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53H 页
问藏明器。所谓便房。安于圹内何方。
韵会便安也。又近便也。又便殿便坐。皆非正大之处。所以就便安也。房室在房也。又箭室曰房。俎跗两间。亦谓之房。盖便房者于圹内旁侧便近之处。掘凿而藏明器。故谓之便房也。古者棺椁之间。君容祝。大夫容壶。士容甒。故藏明器于棺旁。后世则狭窄无空隙。故不得不便房藏之也。
 问哭于厅事。发引时既有朝祖之节。则反哭亦当于庙。而于厅事何也。
古礼则反哭于庙。后世家庙狭隘。不得不反哭于厅事也。
 问虞祭盥盆陈于西阶。使主人由妇人之位而降以盥之何也。
盥盆之陈于西阶下者。丧祭与吉祭相反。读祝告利成之位亦然矣。且主人方由西阶升降。居丧不忍升自阼阶故也。
 问附祭祝文云孝子。以退溪所论为正欤。
仪礼士虞记祔条。孝子某。孝显相。夙兴夜处。小心畏忌云云。家礼承用此文。退翁因文生义。未知其不可也。丘琼山直改以孙字。辑要从之。似未安。
 
养窝集册七 第 253L 页
问告迁于祠堂注。既曰告毕埋于两阶之间。下章又曰埋于墓侧。上下不同何也。
埋于两阶者。只是遵用古礼。而埋于墓所者。后世两阶间无宽闲屏洁处故也。上下不同者。似是家礼见窃于童行。未及归一而然也。
 问时祭前一日设位小注。弟不立主。只于祭时以纸榜云。支子既不敢私祭。则强用纸榜设祭未安。
律以宗法则支子纸榜设祭。果似未安。
 问蔬菜及脯醢各三品。以设馔图观之。则蔬菜脯醢皆间用三件。未详。
设馔条云蔬菜脯醢相间次之。卷首图依此为之矣。但熟观具馔条文势则当是蔬菜三品脯三品醢三品。而图则脯醢合为一品。其误无疑。
 问降神注。焚香下无再拜之节。恐落漏。
焚香下再拜二字。明是脱漏也。观朔参虞祭条可知也。丘仪因此而删朔参条再拜。是未及思量大体也。盖焚香灌酒。是依仿古人求魂求魄之礼及各顷事。故分为再拜也。栗谷于要诀补入再拜而备要因之。其功大矣。
 问祭始祖祝孝孙姓名云。祭始祖不称后孙而且
养窝集册七 第 254H 页
以姓名并称之何义。降神既曰始祖。此以初字改之。亦未详其义。
祭始祖条改始祖为初祖。似有欲分别不迁之始祖底意。而注为可疑。
 问前谕铭则本在柩东云。铭之广。或过于柩广。柩东似无馀也。
前书玄纁误书以铭。改之如何。柩东古有馀地。详在答明器条下矣。
答李弘英子毅家礼问目(己卯正月)
 问为四龛小注。黄氏曰不得祀者云。要解退溪曰当指继高祖小宗而言。然其上疑有阙文如何。
要解云退溪说现辑览。而考辑览未得见矣。鄙意则黄氏所谓不得祀者。指小宗继曾祖之宗以下而言也。所谓以上为大宗之祖者。盖继曾祖之宗。则曾祖是大宗之次子而分为小宗之祖。高祖是大宗之适子而为大宗之祖。故已不得祀也。继祖继祢之宗亦然矣。其间似无阙文之可言也。
 问旁亲班祔章小注。左丈夫(止)右妇女云云。若合椟岂可分二。
刘氏所引是一说。当从本注也。若如其说则当为各
养窝集册七 第 254L 页
椟矣。
 问正至朔望则参大注。以下但不为盛服云云。未知但字之义。
注意有官者无幞头公服以下则亦得服帽子以下。而但此不得为盛服尔。
 问其服之制。一曰斩衰三年小注。丧大记云三日子夫人杖。五日大夫世妇杖云。未知其义。
丧大记。指国君之礼也。人君礼大。故以亲疏为授杖之节也。
 问服制等小注云所后者妻若子。祖父母若子妻之父母若子等语未详。
若子者。若亲子之谓也。
 问奉神主置灵座注。入就位椟之云。未知题主后不为椟之。而反哭时设灵座于故处。奉神主入就位然后。方椟之否。可疑。
此果可疑。
 问若有亲尽之祖而其别子也则迁于墓所。不埋云云。亲尽祖非别子。虽封勋不迁。而迁高祖于别庙则别子比勋臣似重。而迁于墓所何也。
宋时无始祖不迁之法。而家礼是朱子私家之书。故
养窝集册七 第 255H 页
亲尽之祖是别子则迁于墓所而不埋。略存古礼之意也。功臣不迁。是我国之制。何以混论于家礼耶。
 问有事则告注云元孙。时祭初献注云玄孙。若以宋讳既改为元则又称玄者何也。
或称元孙。或称玄孙。是未及整顿处。此书见窃于童行故也。
 问时祭初献注。祝告高祖曰云云。告曾祖云云。告考云云。独不称祖考告辞何欤。
告于高祖云云。又云诣诸位献祝如初。则并言祖考可知也。其下云曾祖前称孝曾孙。考前称孝子而不言祖考者。举上下以该之也。
 问时祭亚献小注。乡射止候祭云云。三献祭酒。皆当如为候祭之三欤。
亚献云如初献仪。终献云如亚献仪。则三献皆如为候祭可知也。
 问时祭受胙注。与在位者皆再拜。主人不拜。未知其不拜之义。
受胙后祝与在位皆拜者。谢祖考致多福于主人也。主人不拜者。受胙时已拜故也。
 问时祭馂注。诸妇女献女尊丈不跪云。妇女本不
养窝集册七 第 255L 页
跪而然欤。小学男女受授之际。亦皆跪也。则独于馂献之时不跪何义。
不跪者似无深意。只是妇人比男子简其礼仪耳。
 问设位陈器小注。只设二位云。未详其义。
只设二位者。祖考皆合设一位。祖妣皆合设一位。盖以意飨之也。
 问具馔注每分云。每分谓馔品欤。
每分者犹云每位也。
养窝集册七 第 256H 页
答李太素问冠婚变礼(戊寅七月)
 问今有行三加之礼。而才行初加。不幸闻缌丧。则即为卷撤。而过成服后。择日更行三加耶。既加元服则不必更设耶。才行初加再加。奄遭同居无服亲戚之丧。则三加之节。终为行之耶。
曾子问曰冠者至。揖让而入。闻齐衰大功之丧如之何。孔子曰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彻馔而归。即位而哭。然则闻缌丧。以亦当卒三加而不醴矣。盖虽缌丧。亦不可备醴故也。虽门内之丧。若是缌及无服之亲。则亦当卒三加而不醴矣。且古者因丧服而冠。无除丧改冠之礼。则初加之后。虽遭丧而废礼。其不改冠。可推而知也。
 问今有许昏既醮其子。而方以烛前遵。未至女家。忽闻女有恶疾。则即停行而退之耶。虽有恶疾。既已许之。成礼后去之耶。
有恶疾者不幸而非其罪也。若将行妇夫之礼以终身则成礼可也。若将去之则何可成礼耶。况我国士族不得改嫁。则其所以处之者。尤当自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