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杂著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8H 页
书传劄疑
吾尝观中国人好事者著书。往往托于名人以欺人。如梅圣俞之碧云騢。甚多大航头古文尚书之说。虽以程朱大贤。亦信之不疑。从而注解之。而后生浅见。犹或有疑于其间。恨不生并一世。得质于函丈也。尝试言之。伏生今文。则以尧舜典合为一典。而以慎徽五典。接于尧典帝曰钦哉之下。而无乃命以位以上二十八字。则是尧之于舜也。既以二女试之。犹以为未也。又以五典试之。又以百揆四门大麓试之然后授政。其意义脉络。贯彻无碍。而若以古文所编观之。则乃命以位之下。直曰慎徽五典云云。所谓慎徽五典者。非舜慎徽之也。乃尧使舜慎徽之也。而文势直硬。全无曲折。此则似是蹈袭尧典首章之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等语。而尧典首章之意。则以放勋为头辞。而以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总论之。其下乃曰克明峻德。所谓克明峻德者。尧克明之也。其文势自然承上接下。岂若古文舜典慎徽五典之文义相戾也哉。此其可疑者也。又孟子之时。秦火不作。全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8L 页
经尚存。其所引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者。古文则乃舜典语。而孟子不曰舜典。而曰尧典。然则二典合为一典。而初无舜典者。于此岂不益验耶。此又可疑也。伏生今文。则皋陶谟,益稷合为一篇。康王之诰,顾命亦合为一篇。而古文皆分而二之。详其文意。则其分而二之者。又不如合为一篇者之接续而贯通。此又可疑也。至于泰誓。古人亦疑其或非尽当时之本文。而其辞气之际。琐而不简。迫而不宽。比之牧誓。不啻天壤。岂以一武王之言。而一则如是严重。一则如是迫隘也哉。以泰誓,牧誓参互见之。则不待宿儒而能辨。此其可疑之甚也。况伏生今文。篇篇辞严而意简。条达而纲举。而今文无古文有之篇。则大禹谟一篇。最为近古。其馀似无统领。此固可疑。而今文则皆奇而古。所谓古文则皆顺而易。如出二人之手。何今文二十八篇之外。独古文专无奇古者。间于其间也耶。此又可疑之至也。余于是书。偶因见得如此。沈潜反覆。愈久而愈未释然。非以自多其见也。非欲其求异于众也。又非敢以古贤训解。谓不足信也。亦尝惧吾见之或谬而拘于先入。虽克祛私意。一以至公考之。而所疑于心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9H 页
者终如此。故敢忘其僭猥之罪。而姑识于此。以俟夫先觉者而卞之。
译学谚解序(丁巳)
上而事大。旁而交邻。有国之所不免。而达其志通其好。非辞令莫可。则译之为用。曷可少之哉。海东礼俗。肇自太师。文物之盛。一变为夏。而犹病乎言语之不通也。于是乎置译设官。教诲而劝课之。在 世宗朝。有崔世珍者。取朴通事一书。谚以译之。俾象鞮肄业者。皆得以易知而易学。其于译学。实有指南之功。龙蛇之变。书籍尽灰。而崔氏之释。从而失之。学译者多病之。近有宣川译学周仲者。于闾阎旧藏。偶得一卷书。曰老朴辑览。其下又有单字解。亦世珍所撰也。盖汉语之行于国中者。有老乞大。有朴通事。所谓辑览。即汇二书要语而注解者。自得是本。窒者通疑者解。不啻若醒之呼寐。烛之遇幽。时则左议政臣权大运实提调是院。以译学之未明。华语之未熟为慨然。使舌官边暹,朴世华等十二人。就辑览考校證订。作朴通事谚解。辛勤致志。过一年始成。而以辑览及单字解附其后。拟以锓梓而广其传。乃入告于 上。出而又令暹,世华干其事。暹,世华能捐其私财。以供剞劂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59L 页
之费。不月而功告讫。自此习华语者。不患无良师。而其为 国家通梯杭驰玉帛之助。又岂薄乎云尔。臣不佞。适待罪兼任。谨略叙其槩而弁之。岁丁巳十月日。通训大夫行吏曹正郎知制 教,兼校书馆校理,汉学教授,东学教授臣李聃命拜手稽首谨序。
书寒冈先生手记后
 先世奉祀
 外家奉祀
 项井奉祀(即先生姑母。无后。于先生大人判书公为末妹。)
 小宗奉祀
 
(无后。以西川之子为后。)
 仲(西川)
 季(先生)
  都事(先生子)
  姜(先生婿)
  卢(先生婿)
  洪(先生婿)
   妾(先生妾)
  李长立(先生异姓七寸侄。先生外曾祖。以上奉祀人也。)
详此则自先世条至小宗条。皆奉祀条也。自伯条至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0H 页
李长立条。皆析产条也。先生祀位。更无记录。即所谓小宗奉祀者是已。非先生父母祀位也明矣。先生祖父母及父母奉祀。皆郑显主之。先生必不以先世及小宗二而别之。且奉祀四条。皆从次第列书矣。小宗云者。果是先生父母。则必不书于先生大人判书公末妹项井祀位之下矣。显之言以为先生必不自称小宗。是则不然。先生虽手记之。乃先生子孙之所当传守者在子孙。则非小宗乎。显之言又以为小宗条。在伯仲季条之上季即先生也。所谓小宗若先生祀位。岂可书于伯仲之上。如是则次序倒。此小宗必非先生祀位。乃是先生父母祀位云。是则尤不然。小宗条以上。皆奉祀条也。伯仲季条以下。皆析产条也。条件自别。小宗奉祀条。在于伯,仲析产条之上。此岂倒次哉。四条奉祀。先世为首。其次外家。其次先生姑母项井。又其次小宗。先生自谓也。次序井井。九条析产。伯为首。其次仲季。先生兄弟行也。又其次低一行。都事,姜,卢,洪。先生子女行也。又其次低一行。先生妾也。又其次别一行。先生七寸侄李长立。先生外曾祖以上奉祀人也。次序又井井。非可紊也。而显无状。以小宗奉祀。谓先生父母奉祀也。先生殁后六十馀年。欲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0L 页
夺而有之。与先生之孙讼于官。此不可使闻于佗人。余于先生家事。义不敢自外。而犹未详曲折。求见先生手记。然后始知之。于是乎记。
安东三太师庙位次辨
安东有三太师祠。一权一张一金。而权居中。金在左张在右。自丽迄今。以权为尊。祭时爵必先之。至康熙甲子间。金之子孙。上疏请改位次。以金为尊。右权者或谓佛法以中为尊。而丽朝崇佛。故权之中位为尊云。其后余偶阅明史。世宗嘉靖十五年。有曰更定太庙祫祭神位。以德祖居中。东次懿祖。又次仁祖。西次熙祖。又次太祖。俱正南向之位。自太宗以下。左右序列云云。由是观之。德,懿,仁,熙,太五祖俱南面。而以居中之德祖为尊。当明时。博礼廷臣。必有所考据。而有此更定者。以中为贵。非特佛法然也。当初三太师位次。亦与明朝更定之制同其揆。则轻改于八百年之后。恐有不可于义者。姑识之。
从叔家析产记
庚午年五月七日。即堂叔进士公禫日也。堂叔公讳元祥。前娶有一子二女。后娶有一子翊全。前室子翊命早卒。其子世球冠。前室第一女李贽妻在。第二女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1H 页
李贞妻无后死。是日。季堂叔公于后叔母韩氏前。令从姊李贽妻,世球,翊全为分财。且要余坐傍。进士公在世日。孙世球子翊全。令各治产。量其贫甚否。世球给十六斗水田。翊全给廿三斗水田。馀者仅十斗水田。即从姊之衿与亡从妹之祭位。与进士公亡之生前所食。无以推移。而球与全所持者。乃进士公所区处者。特未成文而已。故阖门诸议。皆谓决不容移易。而全也以多于球七斗。固请出之以给其庶母。球与从姊。又请出前叔母边奴婢所上水田。充从亡妹之祭位。以所馀之十斗水田。除出五分之四。以归于从姊之衿。再从弟奎命。即进士公侄子也。其养家之田。进士公尝用之。以佗田代给。奎也以从姊分衿少故。又让其田。载之于从姊之衿而添之。余于此窃自称叹。从姊与世球与翊全与奎命之能让也如此。故家遗范。可谓犹有存者。
景福宫遗址说(癸酉)
余于去年秋。待罪亚铨。适值 行幸松都。各司直于其司。卯仕酉罢。故余亦入于吏曹。兀然独坐于厅上。意甚閒适。徘徊眺望。北瞻白岳。耸立云霄。气像尊重。而端严英发。南瞻冠岳。其山自五六百里奔走逶迤。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1L 页
轩豁呈身。拱揖来朝。一枝西麓。弯回眼前。若邱若陵。作衬身眠弓之案。中有景福宫遗址。而其外六曹百司。罗列左右。若北辰居所而众星拱之。左畔诸麓。又重重包裹。真帝王之居也。 太祖大王龙飞九五。定鼎汉都。而又筑阙于此。贻燕翼子。继继承承。升平二百年。时和岁丰。民安物阜。人才蔚兴。其验可知。而不幸龙蛇之变。荡为灰烬。光海无远图。但惑厌胜之术。起阙新门之内。而不知复 祖宗旧业。 仁庙改玉之后。连有 国难而未遑。 孝庙践阼未永。 显考慨然有志重恢。令有司逐年禀白。而 临御十六载之间。水旱饥馑。无岁不有。竟以时屈举赢未就焉。嗟乎。岂不惜哉。彼法宫旧基。 太祖之所胥宇也。万年无疆之吉壤也。而荒而不治。舍而不复。乃于标枝末叶。粗立宫阙。苟且偷安。因仍迁就。已过百年。可胜叹哉。自壬辰以来。以言乎人才。则渐至衰乏。如理学文章。固不暇论。至于人之相貌及术数技艺。亦皆蔑如。以今视昔。不啻瞠若乎后。以言乎山川草木鸟兽鱼族。则昔之蔚密者童。浚深者竭。揭揭发发者。贵若龟龙。飞而若雉。走而若鹿豕之类。虽深山穷谷。绝无而仅有。几乎绝种矣。盛衰隆替。诚亦时运所系。而适与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2H 页
法宫之兴废相会。安可忽诸。今若复法宫而劳民伤财。招怨兴咨。则决不可为也。而实则不然。兵曹,户曹,宣惠厅。俱充溢有羡。足可兴作。犹或不赡。则自 上先出内帑以补之。仍令有物力衙门,诸道监,兵,统营助之。犹或未足。则两都监足于侍卫。至于禁卫营。乃是剩司。罢之固可。设不得罢。一半停番。以其料布助之。凡材瓦石铁。虽一寸之微。一铢之轻。皆用厚直。至于役军。亦皆优其廪食。多其偿债。一一雇之。使自竞愿。而一夫半日之力。未尝下烦于民。斗粟尺布。未尝加赋于国。如高殿栋梁。不得不取之于山郡而输之者。则量其功劳。又令复其户蠲其贡。则必将庶民子来。不日成之。然后 至尊处乎法宫之内。六职百隶奔走趋事。环而仰之。则岂不诚永壮宏规哉。不特此也。既复 先王之宫。又复 先王之政。三公坐于政府议政如故事。体统尊而庶绩凝。则庶几中兴盛烈。拭目可睹。而 祖宗朝人才蔚兴之美。民安物阜之化。罔俾专美于古。岂不猗欤休哉。
先祖直提学公平昌郡客舍题咏后识
 且喜吾民奠厥居。暮朝烟火食赢馀。不堪奔走为形役。又见光阴逼岁除。城里笙歌循吏化。壁间珠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2L 页
玉故人书。从今我欲投簪绂。閒向东溪趁漉鱼。
  建文辛巳冬十一月 日。按廉副使广陵后学李之直。
岁癸酉。善山人金重鼎持一纸来。为余道之曰。今年有事于岭东。途由平昌郡。偶入客馆。见壁上有一悬板甚古。板倾而尘留。谛视之。其字画可寻。而其名字乃是外家先讳。故一依板里所题。誊诸是纸云。余奉而玩之。详其纪年。参其姓贯。果吾十世祖直提学公所制也。公之文章。传于后世者无几。实子孙之恨也。今其咳唾馀珠。散落于僻邑之旧馆。兵燹不到。鬼物呵禁。能岿然独存于二百九十三年之后。及其未尽漫漶。偶为云仍外裔所阅而誊之。岂非幸也欤。窃观是律也。词源浓郁而有馀。意趣雍容而不迫。犹之乎国初浑厚气象。反覆诵咏。益可贵重耳。十世后孙聃命识。
记丙子战守失宜
清国起于戎翟。奄有天下。必其智力有过人者。而就以丙丁事言之。知我国所恃。惟江都与南汉。而江都不但天险。两西三南。皆可以水路通。非与南汉之一隅孤城形单势寡比也。丙子之春。胡马之出来也。欲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3H 页
侦南汉之形胜。托以安州不善喂马。仍自骑其马而来。及至京。又托以马料少。声言出郊外喂草。而及出则驰上峨嵯山。纵观尽日而归。其冬之大举而来也。先以一枝轻兵。自义州三日入京都。此令我不暇入江都而入南汉也。先锋既到。则又托以和事而缓我师。此待后军也。其谋人之国。伐人之国。大力量已如此。况其兵精卒勇。人与马不食而能驰突击刺。闻鼓声。则走死地如骛而不避者乎。宜其所向者靡。所触者碎。而卒至据有九有之师也。噫噫。天也柰何。方其时也。我国诸大夫。无不陷于术中。为其所牢笼。而曾不能出一奇制一胜。竟致束手无救。岂不哀也哉。事过之后。乃谓某也战某地失策。某也守某城失御而咎之。此皆未达之言也。彼则已见大头颅矣。金荷潭先祖癸酉年间。尝建言于朝曰。观虏用兵。可谓天下无敌。自强之策。无一举行而轻绝之。必致大悔。此言虽不见用。真炳几明识也。
秃音山城重修梗槩
星州。有秃音山城。载于舆地志而今废。岁乙卯。巡抚使权公大载亲看城基。与监司 启。闻于朝而请重修之。其时乡父老。以修城便否。问于先君子。答以为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3L 页
御暴保民。莫山城若也。而星独无焉。脱有缓急。必将奔避远地。未见贼之前。粮绝而先自死。无民则国安所依哉。修城峙粮。保守天险。岂非算乎。其后方伯依朝家定夺。筑城墙立仓库。以本州军之隶于金乌者移之。而又以陜川居昌高灵之军属之。于是城屹然为江右保障。先君酬酢之语。只是为乡人也。为国事也。岂为私哉。而自白猿变起。世人无不落石吾家。为渠发身之奇货。故陜守赵持恒亦雀跃而出。专以是城谓为吾家避乱之所。丑诋构捏。罔有纪极。报监司请罢之。玆事有可以一言明之者。时吾家仕于朝。挈家居洛者已久。安有自京来南而避乱之理哉。监司徐文重使中军李泌。来见山城。则泌对吾乡人曰。吾于国家山城。只见南汉与架山。而是城之险殆过之。请罢者只党议也。监司亦以弃之可惜为言。只罢陜,高,居三邑之军之隶于是城者而已。戊辰岁。时议纷纭欲罢。而李泌又以右兵使而来。则忽变前见以为既非贼路要冲。则不必存此城。以此言于监司。监司即李世华也。谓不当罢而仍之云尔。
梦蒙 宥归侍。觉后识喜。(甲戌)
䨓雨作解。金鸡放还。日月照临。寒谷回煖。石田松竹。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4H 页
喜色浮于翠叶青枝。洛水风烟。和气多于前汀后浦。萱堂欢侍。朝出之王孙暮归。棣轩欣逢。昔离之弟兄今合。优游蓬荜。移杖屦于某水某邱。沐浴 恩波。歌耕凿于日出日入。无不足矣。奚所望乎。
谪所送儿时。识怀。
甲戌孟夏。余谪昌城。冥顽危喘。更踏此路。去乡关二千里。而慈亲时年七十二。人间此生。相见无期。而宿疸沈绵。委苦床褥。怀绪如焚。但以长儿琛从来。朝夕不离。赖此遣日。仲秋。荆妻以三从义重。自京启程而来。故琛为迎其母行出去。若与其母同还。则不过十数日相别。而 中壸复位。以庆设科。科日在近。令渠前进观光。盖科庆与常庆有异。为臣子者。非有大紧故。不宜不赴也。因归乡里。省谒老慈。天涯绝域。去留情境之恶。岂有涯哉。悄然旅舍。琛之言貌常在目。所尝居处饮食之物见之。无不助余之愁。始知父子之情。如是其至也。适是日。先君子初度之辰。而讳日又近临。以吾思琛之心。思吾先人顾我勤斯。与吾母氏念我不忘。痛迫心怀。穷天极地。血涕识之。
记岭伯时赈恤事(辛未)
庚午岭南凶歉。甚于辛亥。余受 命莅臬。日夜竭心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4L 页
尽力。凡于拯济民命之道。靡极不用。前后所禀。朝廷每以偏重抑之。非斥狎至。余谓虽极惶悚。不替任不可止也。一边被推。一边论奏。备达民饥遑遑之状。朝廷始悟。乃令尤甚邑。诸般身役则全减。其次则以次蠲减。水田则用七分灾。木花田减黄豆税。 上犹以为未也。下哀痛之诏。又令尤甚邑田税大同。皆许停捧。是则蠲税也。以言乎移粟。则京仓米三万石。忠州杨津仓军饷米一万石。咸镜道谷二万石。或以本道大同米相换。或以船海运而救之。 国恩诚罔极矣。余以本道仓谷及移转谷。计本道饥民。逐口给料。毕竟得免大死亡。大略不过如斯。而大臣有陈白于 上前日。某为监司。不禀于朝廷。不议于京司。任意擅断而后始报。而京司不从。则恩归于方伯。怨归于朝廷。终始持之不已。何言之至此之甚也。吾虽不辨。人必有知我赤心为国者矣。
时幕佐诸人交谒。以为在前监司遇凶年。所得谷勿委守令。私自赈民。故民知监司之惠。今何不仿前为之。凡艰辛拮据者。悉以委之各邑。使之赈民。民则但知其邑守之惠也。余曰。不然。凡事有纲领。监司纲也。岂容侵官。以树私惠于己。前后谷物。无论多少。请得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5H 页
于朝与自贸自备。一并均给各邑。使之补赈。民则实不知也。
重修乡约通文
乡约之法。其来久矣。生并一世。居同一里。平居则以德业相勉励。有事则出财力相救助者。莫善于乡约。所以壹众心而敦化俗也。而不幸十数年前。异论横生。美法中废。自是以来。乡里厚风。日至于流失。丧葬大事。都爽其规模。识者之寒心极矣。玆者。议于僚友。禀于长老。欲循旧意。重修契事。设施之初。宜各合物。而太小则数年之间。难以成就。太多则绵薄之力。难以猝办。士夫则租二石。中人则租一石。斟酌定式。似合物情。此其大略也。若夫节目之润色增减。务归至当。必须齐会而熟讲。窃想佥尊于旧契。非先生则子弟也。如以重修不以为不可。则幸以今十一月十九日早朝后。来会于古亭李子达家。以为商议善处之地如何。
记䨓虹
先儒以䨓震谓阴阳相薄。所触者碎。非有主张。今或不然。瓦舍中。或人或物。遇䨓震者必撤瓦。而瓦未尝破。人有恶物有邪则震之云者。姑不论。苟无主张。而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5L 页
所触者碎。如先儒之说。则所当之瓦。岂有不碎而撤之理乎。
虹之出也。望之则两脚。若有竖著一定之所者。故古人论虹者。亦多泥于此。而以余观之。虹以阴沴之气。随日光所照。而见于对冲之位。故朝日在卯则虹在酉。日在寅则虹在申。夕日在酉则虹在卯。日在戌则虹在辰。日在卯之乙则虹之弓圆正中在酉之辛。日在酉之庚。则虹之弓圆正中在卯之甲。虽顷刻之间。日移则虹亦移。日高虹低。日低虹高。虹近见小。虹远见大。是知虹者。一随日光而见者。宁有竖著不得移易之理哉。譬如日之在山。前村人见之。则日在第一峰矣。后村人见之。则日在第二峰矣。譬如月之在水。人在中央见之。则月在中央矣。人在水涯见之。则月在水涯矣。今若见日之在第一峰。而谓日专著在是。见月之在水中央。而谓月专著在是。是与契舟觅剑何异哉。此非难知之理。而犹有饮河饮涧之论何哉。
记闻见
壬申人日。 赐柑试士。余忝国子长席。往视颁柑。馆法士皆序跪。则守仆盛柑于盘。以次颁之。人给一柑。与受无得混杂例也。而今也不然。士皆躐等掠取。纷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6H 页
纭争竞。空盘而后止。掠者满袖。否者不得一枚。呵禁亦不行。十数年前。士习虽未齐整。不至如是之甚。世道日非。良足慨然。夫多士受 君之赐。而无礼容捐廉耻若此。此可以观世变矣。摘其最甚者。令四馆停举。
癸酉八月十一日。 上亲临太学。行酌献礼。出御明伦堂试士。试官读卷官十人。对读官二十人。以次分东西。伏于 上前。命官以下诸试官进前。大提学具文名书进。 上落点于表。命官令大提学出三题书进。 上落点于首望。即汉朝群臣贺禁章奏浮辞也。限以午正。大书题三张。二挂东西庭。一挂外庭。盖自近年儒生多。内庭不足。故外庭泮水堂前。亦许并入也。儒生俯伏兴后。 上出御下辇台。观武士试。 下教曰。儒生试券分考后。至 上前合考可也。分考时十四处分考。考官两两作耦。或三作耦。收券二千馀丈。分考毕。命官以下。持分考试券五十馀丈。至 上前合考。时命官右相闵黯。招大提学权愈,户曹判书柳命天,礼曹判书柳命贤,右参赞吴始复。又招弼善金梦臣,参议姜铣来考。自馀试官。皆俯伏于外。不敢干与。及立落决定。独命官与大提学主之。七张入格。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6L 页
李寅炳为壮元。其次俞世重,权世恒,韩理夏,洪重禹,李寅熽,李东彦也。以入格七张。都承旨李蓍晚持纳于 上前。 上展之御床上。一一亲览后坼封。招史官书榜。吏曹开政。付文,武二壮元职。装束新 恩至庭。吏曹佐郎李宇谦赐文科红牌。兵曹佐郎赐武科红牌。新 恩受而插诸怀中。然后赐花。
泗阳书院罢弊甚。不成学宫模样。余忝按本道时 启于朝。划给属公奴婢十馀口。则其中漏于官簿者五口并现。故与方伯闵昌道会话泗阳也言之。一体属之于书院。典仆之入于营役者四人。亦得颐减。且得米一石,租四石。帖助书院。
吾家居岭南。自七世祖始。而祖考平日行迹。以代远故无有传之者。在子孙追慕之情。心常缺然。丁丑。余移配蓝浦。一日。临陂姓族李有培来见。即七世祖考长兄长湍公后裔也。言及先代曰。长湍公三兄弟和会文记。在其孽族家。故得一见之。即七世祖手笔。而于长,季二位及妹夫朴成林名下。皆系田民。独于自家名下。不书一指僮一亩田云。以是论之。七世祖以崔公河无男独女婿。赘居于星。聘门家业固饶矣。而今于本家产业。皆让于兄弟。一毫不自取。非辥包之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7H 页
贤且廉。能之乎。世之人。昧天伦之谊。惟货是崇。富而欲富。贪得而无厌者。观于此。亦可以愧矣。
听天堂张公挽王考府君词两联。有曰论议恢奇惊满座。风神洒落冠当时。斯人定得乾坤秀。此去应关气数衰。盖王考拔俗清标。正得山河间气。人见之。如祥麟瑞凤。此老笔力。可谓形容模写矣。
庚寅。岭南儒生数千馀人。以柳公㮨为疏首。论斥李珥,成浑不宜从祀文庙。当议疏事日。士林议以先君为疏色掌。则安东进士南亨会氏。于众中较言之曰。李某自是需世远器。岂可使永锢。疏色之任。若以未得其人为难。则吾虽不敏。请自当之。士林遂依其言。改以南为疏色掌。而先君免焉。其后南上庠。果被削籍停举之罚。终身废锢。世以此多之。而先君自在布衣。早负公辅之望如此。
吾家世世名宦。而先人尤致位崇品。曾不以一毫非义营产业。故婢仆鲜少。与寒士家无异。只有祀位奴婢若干指。所生近廿馀口。先人丧毕后。慈亲区处田民。分给子女。二弟以祀位不可毁白。慈亲然之。余谓吾同气凡七男妹。除祀位奴婢。则樵汲尚无以免。故数请于慈亲不已。慈亲徐教之曰。不但汝两弟言如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7L 页
此。又不但吾未亡人意如此。先君子在世日。婢永淑。以部洞崔室女新婢。往其夫家。入役近十年。后觉其为祀位婢。亟命还之。以佗婢代送。且常谓吾若汝辈曰。祀位虽百世不可毁。世世主祭者当执持。斯乃先君子意也。余汪然垂涕。而不敢更有辞。今慈亲思先人之训。纳二弟说。不计诸子女契阔艰难。而惟以宗家奉先祀为重而有是教。吾子孙虽世代绵邈之后。宜守此之法。凡祀位田民。勿迁勿动。永作家式。其或不肖孙牵于私意。不有祖先定式而辄易之。则诸子姓同宗。声其罪而致讨可也。
乙丑春上旬。墓祭式。禀于慈亲而定之。每位饼白米粘米合一斗二升。赤豆五升。面木米一升三合。山神饼米六升。赤豆二升五合。面木米一升三合。祠堂祭式。考妣位饼面共一器。墓祭式。考妣位饼面各一器。祠堂茶礼式。如元日。饼羹及馒头。正月十五日药饭。流头日水丹。冬至日豆粥。则考妣位各一器。
尚牧金公言。与李蓍晚,颐晚兄弟语。蓍晚曰。当甲子岁。余在东学第。夜后适出户视之。自墨寺洞。有炬火前后相连。不知几柄。到会贤洞锡胄旧家。旋又滚成一大炬。自空中飞向大寺洞锡胄新家而止。心中疑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8H 页
若有不测之祸变。俄而人告锡胄死。此事大异。又顾谓其弟颐晚曰。汝之所闻于其时者。汝又言之。颐晚曰。杨根有族人襄葬者。故余往观焉。会中有曹姓人忘其名。谓曰吾于向夜梦。入一大官府。有齿落老人。坐而复起。起而复坐。愤气方生。而言曰我岂逆耶。我岂逆耶。谛视之则乃许积也。其下又有一人。又有所言。乃李某也。其上 孝庙与 显庙殿坐。仪仗一如常日。 下教曰。事甚无谓。渠安敢如此。须速拿来。一武臣多率将校军卒。应声而出。乃柳赫然也。俄而拿一肥体人。跪之于前而罪之。乃金锡胄也。翌日暮。自京来者传言清城卒死。事甚异常。此三臣应是至冤云。
金锡胄死时。又有极异事。锡胄居处梁上。不见其人。但有声。大呼曰金锡胄者三。仍历数其罪状甚悉。锡胄逶迤蒲伏。但令傍人趣持鍮𠤷来。吐血无数。不移时气绝。力士刘文昌,医员白兴龄在其侧。最详知之。文昌即居昌人。勇力绝伦。故锡胄自造庚申惨凶。自怀疑㥘。仿商鞅并䝱,林甫三窟之计。竭心要致。啖以厚利。凡大胾美味。锡胄所食。文昌必与食之。得其死心。然后置之座侧。出入须臾。动辄不离云。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祝文
  
萝岘始祖墓改向告由文(辛未)
墓门立向。有违常法。实是吉地之一疵。不宜委之于久远而因循。故谋诸宗人。质诸星家。谨涓谷日。改以丙向。床石碑石。内阶外阶。并皆徇此齐整。封坟旧以覆釜。不作龙尾。故仍之。敢以酒果。用伸虔告。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8L 页
洛滨祠六臣位版改题还安文(壬申)
天储正气。人有专精。六公同得。一世并生。死事之确。处变之明。精忠烈日。节义秋霜。丙子几经。遗墓久荒。幸值昌辰。 辇过追伤。宣号贲堂。复牒侑灵。忠微亘霄。曷感 圣情。德微涵海。曷阐幽贞。 恩渥不世。风声载扬。俎豆有所。维洛之阳。版题旧衔。庙增新光。一堂联卓。万古三纲。清风如昨。士林咸荣。报祀无疆。永作世程。
顺天清水书院。芝峰李公奉安文。(癸酉)
长陵改玉。景运天开。茅拔鸿儒。林立瑰材。公为第一。舆议毂推。蜿蟺淑气。光岳胚胎。质本高明。功加溉培。良金就砺。美璞勤锤。立影寝梦。何愧何猜。乐行忧违。不渝不隤。外内交修。体用俱该。歉言过行。模世激颓。懋实吁谟。隆古可回。望储鼎鼐。大手调梅。清文焕猷。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9H 页
方驾邹枚。舂容浓郁。馀地恢恢。立 朝始终。四十年来。无一点颣。连城玉瓃。暮龄治心。愈笃掇提。采薪录著。自新箴题。二字简静。日夕佩觿。雍容镇物。战兢奉圭。波荡镜恬。身退德隮。殊俗亦慕。怨敌莫挤。矧玆平阳。地同金堤。文翁遗泽。赫赫聆睇。剪我樲棘。开我山蹊。夏弦秋诵。面命手携。到今受赐。趋向不迷。信深思至。焄蒿怆悽。揭虔妥灵。岂容久稽。于焉启祠。不谋声齐。扃除沈肃。缨弁摄𪗋。宛趋函丈。若承謦欬。奖励蛾述。苾芬羊刲。庶几千秋。不忘提撕。
  常享祝文
孝友懿行。经术醇儒。万代瞻仰。一邦楷模。缝掖会同。蕉荔芳馨。不昧千秋。神其永宁。
昌城忠烈祠开基告辞(甲戌)
辽东伟节。宇宙元气。溥天均慕。吾乡独异。驻节遗垒。爰谋立祠。一邦髫白。合声齐辞。谷朝于差。经始拓基。神其保佑。勿替引之。
忠烈祠辽东伯金公(应河)奉安文(乙亥)
山河毓气。天地储精。笃生英武。王国之桢。弧矢当年。志扫欃枪。乃其素蓄。义取仁成。岁在戊午。中朝徵兵。公膺简选。望叶师贞。乃撤西维。薄伐王庭。指挥胜算。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69L 页
鬼詟神惊。何天不助。利失势倾。控弦百万。蔽山塞坰。蜂屯蚁聚。殷殷轰轰。强弱悬绝。众寡不并。全军大北。积尸如京。公独奋义。仓卒排营。七伐不愆。进鼓止钲。飞箭掣电。击杀甚赢。剑折力竭。敌势更狞。神色自若。意气弥勍。安坐信地。寸步不更。男儿一死。正大光明。九鼎吾东。只手天擎。堂堂相貌。凛凛若生。敌人畏之。莫敢近撄。殊俗心服。叛将面赪。辽伯之秩。茅土加名。伊谁云赠。明朝褒旌。大烈精忠。昭揭日星。彝伦万古。义烈八纮。固公禀赋。胚胎淑清。平日学力。亦足窥评。正气磅礴。配义峥嵘。一朝逢原。树立宁馨。英名天下。畴与公争。血气尊亲。有耳亦铛。矧玆弊乡。岂同凡氓。公昔出师。驻节吾城。秋来春去。经历六蓂。诘戎谋猷。殉国忱诚。遗芬馀馥。赫赫睇聆。一邦耆艾。下逮孩婴。高山仰止。七十馀龄。岂每因仍。久稽妥灵。留军旧址。言构桷甍。公孙制锦。斯辰适丁。经始肯堂。见者皆荣。筵臣陈请。 圣主动听。特锡嘉号。俾扁华楹。载扶纲常。载树风声。肃肃扃除。济济衿缨。恭荐俎豆。宛承仪刑。僻远边民。粗识法程。庶几观感。俗变化行。
  常享祝文
秋霜大节。白日精忠。烈烈英名。万古无穷。扃除沈肃。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0H 页
缨弁会同。诚深报祀。礼洽崇终。
祈雨文(代昌城倅)
维玆昌邑。地虽穷确。江有鸭绿。山有达角。灵验夙著。雨旸恒若。常有馀粟。岁丰是乐。不幸近年。菑奇盭虐。流离织路。老弱填壑。孑遗残氓。麰又失穫。枵腹荷锄。强起农作。巨浸忽涨。谷渰浦落。枯旱又继。烈日如烁。首尾三旬。雨意愈邈。稼穑卒痒。川溪俱涸。万姓鱼喁。百亩龟坼。气像且惨。生意都索。傥使霈泽。数日迟却。民将尽刘。神亦畴托。惟民事神。靡不敬恪。男妇伛偻。春秋尝礿。风俗已成。诚礼不错。昔非独贤。今非独恶。报施阴功。一何厚薄。不佞忝牧。目见民瘼。未暇卜日。如救焚灼。即罄菲忱。敢陈泂酌。神其歆格。神其思度。亟赐甘霖。惠我耕凿。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祭文
  
祭姜金浦(顼)(乙卯)
呜呼哀哉。家君与公。妙龄倾盖。白首莫逆。重以世谊。年分之厚。益托金兰。胶漆之契。盖其气味之相许。德业之相勉。情素之相亲。岂寻常交际之所可比并也哉。不肖小子尝于燕閒之际。获闻家君谭公行义才猷。吃吃不能已者稔矣。盖其孝友之行。睦姻之谊。得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0L 页
于天赋之性。而人无间于父母昆弟之言。明通之智。练达之识。出乎凡伦之见。而意不迷于是非得失之分。与人必忠而自然。诚纯而志壹。临事不苟。而未尝刚吐而柔茹。简而制事。敏于有为。历职郎署。官长服其材能。屡典郡邑。吏民信其威惠。噫扣我公之所有。较我公之所施。盖亦什未能二三焉。贤屈百里之叹。乌可以已耶。虽然于公之门。驷马可容。王氏之庭。三槐已郁。兰玉并美。名誉日大。家声于是乎克彰。世德由此而益隆。积善之庆。信而有徵。投桃之报。展也不爽。岂天故啬公之身而欲丰公之后也耶。所可悲者。鹤发朝暮。有倚望之苦。斑衣晨昏。旷定省之礼。九原千秋。英魂不得瞑目。人间此日。行路所共掩涕。彼苍漠漠。莫得以致诘者也。呜呼。公常居外。在京之日不多。我且婴病。出门之时苦罕。非无悬悬景慕之忱。未遂源源造拜之愿。心焉如缺。不敢暂忘。属岁癸丑之秋。值公病归之辰。言随家君。得候门墙。惓惓叙阻。蔼然其言也。款款终夕。驩如其意也。沈沈气脉。虽少困倦。莹莹眼目。时露精神。听公之爽论清诲。观公之玉貌雅度。其有以涤鄙吝之萌。开山蹊之塞者。岂浅鲜哉。噫仁必得寿。天宜锡禄。岂弟所劳。庶勿药而有喜。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1H 页
奄忽不淑。柰此理之难谌。悲夫悲夫。已而已而。流光若驰。再期已迫。而家君遭罹荼毒。远落岭乡。小子奔忙形役。苦无閒隙。单杯薄羞之荐。始在于今。悲叹忸怩之怀。交切于中。文不足以摅吾之意。哭不足以尽吾之哀。灵如有知。庶几降歆。
祭睦判书(昌明)(乙亥)
呜呼哀哉。获 谴明时。同谪天涯。一昌一朔。地迩不遐。畏途羁踪。人事堪叹。盍簪无阶。音书亦断。春风鸭水。雁飞成偶。秋月鸡岭。鹿鸣求友。物犹若此。人独不如。徒劳魂梦。祇增欷歔。何意一朝。遽婴奇疾。亟遣犹子。未及面诀。天乎神乎。此何为哉。言念气短。欲语心摧。粤在常日。公尝谓我。人欲久视。我意则左。吾官上卿。吾寿知命。幸而牵补。无大亏行。斯已足矣。一死何憾。以今观之。此言竟验。岂但公心。先见明智。生寄死归。达理君子。寂寞殊方。四无亲知。夫人独在。孤子远离。存亡之际。人情宜恻。公则恬然。语无悲戚。由来蕴蓄。天赋之丰。才猷赡敏。度量宽洪。发轫初程。公辅属望。风云契合。 宠渥日旺。三资超擢。前后 主恩。大壑鱼纵。九衢鹏鶱。地密喉院。位尊廊庙。谙练故常。明达体要。秋曹夏官。责大任剧。公为其长。不动声色。左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1L 页
酬右应。河决驷驰。刘穆聪明。欧阳蓍龟。私谒杜绝。公道恢张。铨选之精。裁决之当。在古罕伦。今世莫敌。走卒皆诵。都人加额。身虽困阨。望隆盐梅。人之云亡。栋梁其颓。何天不慭。此理难穷。憔悴士林。泣涕相逢。念吾与公。世谊金兰。昔岁丁酉。倾盖商颜。共策金榜。联步玉墀。宦相先后。年略参差。公贤我愚。燕雀于鹄。公才我鲁。珷玞于玉。公犹爱我。肝胆相照。公不弃我。患难同吊。昨年旅馆。贱疾大臻。公忧我病。恫瘝乃身。医药络续。枉驾频繁。危喘获苏。实由公恩。吾癃不死。公健乃逝。世事已矣。天理戾矣。白首人间。忽失知己。独立乾坤。睘睘畴倚。我言无听。我唱无和。孰质我疑。孰规我过。成风技辍。流水曲废。悽然伤神。潸焉出涕。一片丹旌。千里故山。风悲川咽。日短云寒。无繇执绋。此恨绵绵。范车踯躅。张榇盘旋。魂兮魂兮。珍重言归。佗日相从。九泉为期。绵酒虽薄。素忱是寓。痛哭远望。青山欲暮。
祭日休亭李公(荣世)(戊寅)
呜呼哀哉。人之于世。殁而有可悲者多矣。其或长途未半。早岁遽陨。如芽未茁而夭。若禾不秀而萎。则如是者可悲。其或卤莽无知。慢亵其天。不免襟裾徒存。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2H 页
终与草木同腐。则如是者可悲。而今公则不然。黄发儿齿而享期颐耋艾之寿。茂实英声而有闳中肆外之美。福禄之遒。举世之所艳羡。芬馥之泽。后人之所称扬。等殁也而一。何休咎之异。而飞黄蟾蜍之判耶。吾于此不暇悲公之殁。而聊以是自慰者也。虽然抑吾有恨焉。惟公天才拔萃。聪警迈伦。而重之以孜孜矻矻。继晷焚膏。绩学也勤。种文也久。腹藏五车之书。笔扫千人之群。较艺于场屋。则高才巨擘。瞠若乎下风馀光也。答问于典故。则成败得失。暸然烛照而龟卜也。若是而终不得大鸣于世。丹桂抱屈。楚璞见刖。时耶命耶。是孰使之然耶。虽然魁捷于莲榜。再荐于笋班。学海之声誉远播。搢绅之扬诩荐加。夫岂与枯项于岩穴之中。黄馘于草泽之间。而湮灭无称者比哉。况又居家孝悌之实。人无间于父母昆弟之言。律己恭谨之德。行自著于动静云为之际。金人缄口。白圭无玷。乡里敬服。侪友爱重。噫。有才者鲜有其德常也。而公则兼之。挟能者鲜有不矜势也。而公则无之。此诚末俗之所罕见。众人之所难能也。嗟乎岂不贤哉。呜呼哀哉。惟公于吾先代则同里也。于吾外家则同宗也。而曾王考王考若外王考。公之师也。先君子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2L 页
仲父若诸舅氏。公之友也。情犹胶漆。义均埙篪。不肖夤缘。猥荷奖谕。擿埴于翰墨蹊径。则公必引而导之。若指南焉。面墙于古今事实。则公必开而牖之。若日星焉。其手携之勤。耳提之切。曷可一日忘之。而不但是也。小子遭祸穷天之日。公独眷眷。轮鞅频繁。被谪绝域之时。公独恋恋。书尺联翩。人所不问之际。公必问之。世所同弃之中。公不弃焉。苟非至情。讵能若是。哀涕沾臆。感意铭肝。不料六年今归。人事大非。仪刑已閟。謦欬莫闻。先辈之零落已尽。后生之考德无所。踽踽残喘。独立乾坤。怆念谁昔。我怀如裂。吾于此始焉不悲者。终则不得不悲也。呜呼哀哉。浣岩亭上。叨陪鍊玉而有半岁薰陶之乐。蓬莱衙里。猥侍下帷而得三月讲劘之益。到今追惟。恍如昨日。而屈指计之。则恰是三十九年事也。流光荏苒。倏忽陈迹。兴言及此。有泪彻泉。尚何言哉。靷期已届。薤歌忽动。一声长恸。千古永诀。菲薄之羞。不足以尽吾之诚。荒拙之辞。不足以纾吾之情。灵如有知。庶几降歆。
祭内舅监役李公文(己卯)
呜呼哀哉。人生世间。谁则久视。生寄死归。昼夜必然。所以君子。达理任天。其中可悲。难以一槩。念我外门。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3H 页
王母在世。母氏姊妹。兄弟嫡庶。无故怡怡。在七加三。吾犹及记。事乃如昨。四十年来。人事大变。王母辞堂。曰在辛亥。诸舅继逝。两姨先殁。馀存同气。母氏与公。巷南巷北。白首相依。二家子孙。朝曛从游。况公精华。暮岁愈健。期以百年。永保此乐。遇喜同庆。有戚共唁。美味时物。有得必分。母氏友爱。实出天性。公在雁行。其序最少。母氏年龄。长公九年。公事母氏。如子于亲。杖屦候问。未或旷日。惟昔曾考。有姊在洞。徒步往来。晚岁弥勤。友于纯诚。里乡传诵。公乃继轨。趾美于前。何意一疾。脩夜不旸。六十六岁。光阴倏忽。子女诸孙。左右扶侍。乘化归尽。在公何憾。顾我母氏。自哭公丧。心焉恻怆。若无依凭。孔怀至痛。畴可慰宽。桑榆暮境。荆华尽落。痛迫既极。真元日烁。人情到此。能不悲凉。伊昔怡愉。今岂再得。惟公禀赋。初不等閒。硕大风范。宽裕度量。乡党共称。侪流莫及。鲤庭耳擩。萤囱目击。平生攻苦。未成一名。岂其才薄。祗缘数奇。轻翮徒刷。霜蹄虽蹶。玉蕴山辉。英闻犹畅。晚年一命。亦见公议。徵辟不应。考槃永矢。居家最乐。何羡外至。洛东江畔。数间精舍。松竹为友。梅菊为侣。采山茹美。举网鲙鱼。良朋萃止。酒肴娱之。一子俊爽。擅名缝掖。连生二孙。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3L 页
可爱宁馨。置膝弄璋。日乐忘忧。惟公福禄。但乏科荣。顾我小子。生长外家。驽钝无比。何事可能。一才一艺。苟有少进。公辄嘉说。形于色辞。以公亲亲。此犹常耳。自少至老。饱饫德谊。粤在涒滩。遭祸罔极。公极悯恻。废兴如一。末俗固罕。古人所难。恩义兼至。感激靡涯。暨乎青狗。余谪西戍。火色齐天。馀焰可畏。公乃咨嗟。眷眷益笃。翩翩手札。有便必临。训诲之勖。恋念之勤。念我加餐。则贻以笋。思我徒步。则遗以履。到于今日。履犹尚在。常目寓之。掩抑先悲。万一所冀。累中自慰。他日蒙 恩。放还故邑。日侍轩屏。庶酬此志。今其已矣。柰何乎天。痛哭南望。水重山叠。愁云漠漠。凄日杲杲。满腔哀怀。曷以写之。流光荏苒。期已再周。追惟昔日。渐成陈迹。一未匍匐。诚悃徒切。千里缄辞。聊寓一哀。身虽在此。魂则飞去。灵如有知。昭格洋洋。
祭郭公(鑴)(己卯)
昔岁困敦。公赘吾门。德性之厚。笑语之温。睦我先辈。如篪如埙。抚我童稚。若子若孙。畦畛不设。表𧟊宁存。古道重见。薄俗宜惇。我姑主馈。肃穆庭阍。内御婢仆。有威有恩。外接宾旅。有馔有飧。人无过门。酒每盈樽。亲朋簇至。络续来辕。布衣致客。等于贵尊。中年卜筑。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4H 页
大江之濆。举网获鳞。放鹰猎鷷。玉尺登俎。金盘雪翻。珍羞自足。既炙既燔。怡神风月。适意邱樊。优游厌饫。消遣朝昏。琴瑟之乐。福禄之繁。五十年间。忧戚都谖。何意一夕。大命遽屯。脩夜不旸。𨓏迹无痕。福善爽报。神理淆浑。不幸我姑。继归九原。才过一年。两孙夭跟。凄凉寂寞。感目缤翻。人事至此。天意宁论。小子宥还。即造高轩。风吹素帷。草宿荒园。再期倏忽。日月川奔。适值先讳。替遣迷豚。单杯瓣香。敬荐蘋蘩。哭虽借声。由中者言。庶几歆格。不昧英魂。
祭金丹城(重南)(己卯)
呜呼哀哉。乡曲之人。与京华不等。用力铅椠。刻苦矻矻。读书而腐唇烂齿。为文而积轴盈箱者何限。而率皆沈沦坎轲。至白首无所遇。其间美而能彰。自致于青云之上者。盖千百中一二耳。是何立扬之难。一至于此。谚所谓所生之地。有以局之者非耶。惟灵则不然。生于草泽之中。长于寒素之家。其视向之用力于铅椠者何异。而弱冠之龄。魁捷于东堂。而立之岁。擅艺于三场。扳莲折桂。又在同年。鸿毛遇风。鹏翮冲霄。唾手成功。若建瓴然。而父母荣之。乡里艳之。是则京华才子与绮纨家世之所不及。何其壮哉。虽然致此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4L 页
岂有佗哉。是必积善之门。馀庆攸及。讵谓神理茫昧。不足徵耶。发轫以后。亨衢遂通。于内则初选芸阁。后升国子。于外则一拜湖邮。再除岭邑。虽不能历清班而登膴仕。若其文起累叶之衰。荣极专城之养。光生于祖先。业垂于后昆。真可谓宜家令孙。孝亲贤胤。吁亦盛矣。顾惟不佞。义为亲戚。情则埙篪。盖尝同榜于司马。忝僚于太常。而前后从宦之日。出处相随。苦乐与同。未尝一日而离者。殆将十数年所矣。中罹酷祸。邈窜堤峡。知旧不得问。亲戚不敢吊。而乃吾公不避祸炎之可怕。无惮远涉之多艰。羸马单僮。千里来寻。斯已至难矣。而岁在阉茂。余谪西塞。惟时吾公出宰慈城。悯吾家累随往而行李无以自资。则亟借以蹄脚。悲吾老亲在乡而甘旨无以为供。则频馈以米肉。轸念缱绻。存问络续。噫。一死一生。可见交情。非古语乎。而惟吾公姻睦之风。恳恻之意。曾不以废兴而少易。初遇再遇。始终如一。此与末俗常情。相去岂不迥绝耶。区区感意。铭在心肝。不料六年今归。人事大非。但见荒原草宿。古宅烟锁。悲乎悲乎。膺为之填。而涕为之无从。尚何言哉。呜呼哀哉。吾公福禄。世所罕有。除非科第仕宦之荣。琴瑟偕老。子孙成行。寿富贵多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5H 页
男子之庆。兼而有之。况至暮年。椿萱俱存。棣萼无故。是又非天下之乐。无足以博此者耶。独恨吾公捐馆。差先于慈闱。九原之目。应亦以是不瞑耳。流光荏苒。祥事忽迫。遗事往迹。触目伤心。一杯绵酒。物虽菲薄。灵如有知。庶歆衷曲。
祭金佥知(泰基)(庚辰○代从弟作)
名卿望阀。少年高才。精金其采。美玉其锤。文章肆外。英闻鲜仇。儒林巨擘。学海虚舟。若取青紫。颔下髭摘。公不汲汲。早谢场屋。忘怀轩冕。养性烟霞。考槃虽乐。伐檀堪嗟。兄弟叔侄。一里同居。连墙接甍。共袂联裾。源源朝夕。泄泄晨昏。潜心书籍。劝学儿孙。况复玉胤。暨二犹子。碧梧鸾鹄。天厩騄駬。迭擢嵬科。并扬华省。推恩三父。皆玉其顶。人间异庆。德门至荣。于躬不偶。厥嗣宜亨。大耋巨创。礼尽诚切。所扶神明。何意奄忽。人生一死。固是常理。五福兼备。畴与公比。负笈童年。偏蒙提撕。口讲指画。面命手携。课训既严。眷爱亦勤。到今受赐。耿耿衔恩。不料今日。幽明便隔。阉茂一拜。俛仰陈迹。灵辰不留。靷期已届。素帷风凄。故宅烟翳。单杯来哭。洒涕填胸。依俙謦欬。彷佛仪容。言虽有尽。情实无穷。不昧英灵。庶歆微衷。
祭崔司谏(元道)大夫人李氏墓文(庚午)
灵有贤胤。吾祖执友。层云高义。急难先后。占双马鬣。知两人心。深情佳句。千古播吟。猥守南藩。来扫先坟。仍荐一酌。不忘旧恩。
祭内禁卫崔公(自河)及夫人徐氏墓文(辛未)
积善之门。馀庆绵绵。内外云仍。文武榜联。同时来扫。盛事无匹。适忝方岳。敬荐芬苾。
祭从仕郎崔公(湖)及夫人李氏墓文
曾从渭阳。几钦世德。今按此邦。怅望茔域。恭伸瞻扫。谨修羞酌。馀庆攸暨。感慕如昨。
祭参判李公(荣)及贞夫人宋氏墓文
早岁投笔。雅操愈洁。遗风如昨。奠洒罔缺。今按本道。节惟端午。恭伸瞻扫。祇切感慕。
祭参奉蔡公(泓)及夫人李氏墓文
仁川之蔡。赫世簪绅。承家积德。庆流后人。忝按本道。祇荐蘩蘋。瞻望松楸。景慕如新。
祭松潭蔡先生(应麟)及夫人申氏墓文
懿德世毓。馀庆绵扬。松楸几年。香火久长。粤在前秋。按节玆邦。职务倥偬。瞻扫未遑。今来奠献。倍切感伤。不昧者存。来格洋洋。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6H 页
祭南承旨(垕)
呜呼哀哉。岁在涒滩。我家阨难。千古所罕。省亲谪所。路过和府。公为其守。公闻余行。颠倒出迎。忼慨倾情。未忍便离。并辔至箕。远于将之。资我粮豆。借我乘奴。既足既优。洎于八月。狞风再掣。火炎益烈。贝锦成织。忠贞莫白。行路掩抑。攀绋叫叩。复我南土。世莫我顾。公乃悯恻。悉命僮仆。担运匍匐。急难高义。缱绻至意。死生不二。天运循环。众贤 召还。公在台端。人心陷溺。邪说不熄。积威之约。节甫可贳。和匀可废。邦诬莫洗。公遂奋奋。抗义直进。 王纲稍振。日星昏衢。砥柱横流。君子不忧。众楚一齐。回 天力微。舆论愤悲。不孝无识。何有子职。戴天痛极。感公一言。欲百此身。曷以酬恩。迹公平生。早岁蜚英。人仰声名。入处台阁。风采谔谔。秋天一鹗。出牧郡县。惠泽旁遍。疲癃亦抃。中罹士祸。身遁于野。心则亨也。起废升迁。 特除承宣。眷渥如天。南边重寄。事非偶尔。信威大被。老奸摧沮。狡奴饬戒。百弊俱祛。一日病笃。奄忽不淑。何天夺速。或虑升仙。未以天年。痛恨愈缠。杞梓中折。骅骝先蹶。殄瘁悲切。尔能先去。公又继逝。世事已矣。人间俯仰。峨洋辍响。吾生安仿。悠悠我怀。与天无涯。胆裂心摧。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6L 页
解归今夕。聊奠一酌。庶几降格。
祭李公(海泼)
性本岂弟。心实纯真。平易丹田。不设畦畛。已矣斯世。难见斯人。入事亲孝。出与友信。有丽泽益。受家庭训。已矣斯世。斯人难见。虚己谦冲。若不胜衣。遇事慷慨。论议风飞。已矣斯世。斯人何归。操行廉洁。所守则确。虽处浊世。其介如石。已矣斯世。斯人足惜。念余鲁质。鞠于外门。追随下风。自童丱年。亲为弟兄。契均兰金。学则同业。寝则共衾。洛社乡庄。一往一来。花朝月夕。且谈且棋。尚论古今。驷驰河决。傍评氏族。贯穿该洽。日必至昃。夜每达曙。娓娓忘倦。陶陶晤语。周旋此乐。期以百岁。何天不慭。奄忽先逝。余唱孰和。余言孰听。独立乾坤。永辍峨洋。彭殇一致。达观格言。未五十夭。报施何愆。颜瓢季缊。历几困穷。长胤折桂。家运俶通。才见其庆。未享其荣。人事足悲。有泪盈盈。所可慰者。公有七男。荀龙减一。王槐成三。昔吾祖考。六世独身。常叹零丁。默祷振振。及至于公。始大茂蕃。功存先世。业裕后昆。公试思之。亦何憾焉。祖道既戒。灵輀载发。洛水风寒。桑山云遏。单杯一哭。肠裂心摧。荒辞芜语。岂足舒哀。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7H 页
祭张(大猷)(壬申)
呜呼哀哉。青春玉芝。一去何之。流光若驰。倏已再期。缨冠挂壁。虫有网矣。悬巾在钩。尘则蒙矣。妇泣于室。哀彻崩城。儿寝于苫。孑孑影形。魂兮谁托。漠不闻听。凄凉繐帐。寂寞空庭。伤心填臆。垂泪满巾。人事已非。天意宁论。念君英姿。早育名家。为人岂弟。禀性柔和。笑语之温。仪容之丰。亲党均爱。乡里咸称。争冀立扬。庶臻远大。溘先朝露。未旸脩夜。年才而立。不幸同回。已矣已矣。嗟乎惜哉。我数福禄。畴如德门。两世春萱。偕老俱存。子孙螽兟。簪组蝉赫。更君弟兄。为家拱璧。宝骈谢树。美齐荀龙。人皆歆艳。世共仰颙。如何不淑。雪霜兰摧。雁序萧瑟。鲤对参差。高堂鹤发。望断倚门。白日荆华。心折看云。矧君乘化。适岁大无。伊时从兄。解绂由吾。挈向京洛。计亦就食。偶遘奇疾。奄歾旅泊。父夭已悲。儿殇奚酷。飘然素翣。远返故乡。行路吞声。朋知摧肠。死生有命。厥理虽爽。咎若在躬。余实增怆。君有一子。眉眼明秀。凡儿与游。污渠清沟。王槐可植。于闾可高。所以自慰。赖此凤毛。单杯菲羞。岂荐余诚。数句荒词。岂写余情。一哭床前。万事亡羊。灵如有知。来格洋洋。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7L 页
祭李柱兴文(壬申十一月)
呜呼哀哉。居焉而同里也。则义存相救之道。戚焉而同祖也。则恩有既睦之情。况吾与汝。以邻则比。以属则近。而二者皆兼者哉。不特此也。自我龆龄。受学于我舅。其手携我。其耳提我。其劝奖成就我者。出于至诚。始终如一日。虽慈父之爱子。何以加之。而又若翁在侧焉。时或觉未觉发未发。质疑义则启而牖之。如烛于昏。同举业则引而道之。若相于瞽。吾以是浃骨于我舅之恩。而思念若翁不已。视汝待汝。益亲且切。汝尝早失怙恃。而情理可悲也则吾哀之。汝尝不免饥寒。而生契可矜也则吾怜之。吾计拙力弱。纵未能保汝而活汝。中心岂忘之哉。汝兄弟四人。汝有白眉之称。既能文矣。又能书矣。继述箕裘。撑柱门户。是乃一家所望。而今忽至斯。梦耶真耶。列宿之年。未成委禽之礼。五日之疾。奄有骑鲸之叹。一去而不回。凄凉而寂寞。悲乎悲乎。已而已而。岁在庚午。余忝岭藩。每日心劳于赈民。奚暇念及于教子。汝于伊时。来留营衙。汝教吾儿。如舅诲我。稚年蒙学。粗卞鲁鱼。实赖汝休。敢忘斯惠。西邮主人。抚汝款款。千里异乡。二载同游。而味美则分之。衣弊则改为。寄目乎故都雄府。适
静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78H 页
意乎佳丽繁华。俾汝未夭之前。得以暂忘其忧衣食思虑之乱焉。亦小幸矣。而到今思之。益可潸然。噫嘻悲哉。汝之笑貌。森然于我眼。汝之声音。铿然于我耳。而俛仰之间。迹已陈而事已非。执绋长恸。心焉若裂。一杯之奠。岂足以纾吾之哀。数行之文。岂足以尽吾之情。不昧者存。庶几来格。
祭萝岘始祖墓文
维岁次庚午十一月戊子朔。十四日辛丑。十二代孙嘉义大夫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大邱都护府使聃命。敢昭告于十二代祖考高丽成均生员 赠吏曹判书府君之墓。繄我先祖。逢时之屯。避地于玆。赖贤主人。羁旅考终。死葬以礼。德及后嗣。燀赫世世。荩臣忠节。相望史册。不肖愚孙。滥殿南服。此日巡过。追慕倍深。式荐明禋。庸寓微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