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x 页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18H 页
行状[李世泽]
先生讳东标字君则姓李氏。其先真宝人。高丽末有讳子脩中文科。讨红巾贼。录功封松安君。后移居安东。世有冠冕。三世而至讳继阳。又迁于礼安。成均进士 赠吏曹判书。有子讳堣。文章经学重一时。官至户曹参判号松斋。子讳寿苓。黄山道察访。子讳凭。礼宾寺佥正 赠司仆寺正。无子以弟副尉讳冲之子讳逸道后。仕为奉事。 赠左承旨。是为先生曾祖。祖讳之馨生员。当昏朝抗疏请斩李尔瞻。 仁庙改玉。除参奉 赠吏曹参判。考讳云翼。卓荦有志节。隐德不仕。以亲命出后从祖叔父讳之馧。配顺天金氏。生员基厚之女。崇祯甲申四月五日。先生生于醴泉郡南金陵里第。方娠有异梦。既生资相奇伟。不与凡儿比。自幼举止端重。言笑有节。不嬉戏。初受学。文理即通。不烦师教。常对案潜心。足迹罕出闾巷。见者知其为大器也。年至十四五。已博通经史。慨然有志于古人为己之学。读书至圣贤嘉言善行。必改容圭复。思服膺焉。甲辰处士公寝疾。先生日夜忧灼。至血指和药以进。及其不效。则哀毁踰制。丧祭一依朱子家礼。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18L 页
处士公临终顾语曰汝须一意勉学。及时进就。则吾死不恨。先生奉遗训。益自刻励。取圣理诸书。讲究玩赜。至忘寝食。尝曰丈夫志学。当以圣贤为期。孜孜不懈。博极其趣。一言一行。动遵绳尺。间从一时诸名儒文行修著之人。辨问讲究。益有所折衷。壬子卜筑孤山。日处其中。俯读仰思。有诗曰觅去精微如有像。悟来神妙不容言。可怜此理无人会。泼泼嘉鱼跃在渊。自是德业日进。远近尊信。学子坌至问业。叔父大谏公性严小许可。常爱重先生曰吾家家学。赖渠而新。先生本无意科第荣进。而为太夫人敦劝。俛治举业。乙卯中生员。士望素重。声闻益著。尝赴东堂。考官先期语人曰今试壮元。不出李某。先生闻而笑之。至试日晨起理发。故为千梳不及门。一时指笑以为李千梳。丁巳魁增广会试。旋罢榜。癸亥始登上第。当路有忌之者枳槐选。丁卯斥除昌乐察访。先生不少介意。恪谨奉职。苏刬残弊。邮卒安之。己巳 上命极选史局才。先生膺首荐。会大臣登对。言李某文学行谊。为当世第一。宜置南床。而进用方急。请用不次之例。筵臣又以经国大才。可做三代之治陈白。 上特令选部超升典籍。翌日擢拜弘文馆副修撰。先生以升进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19H 页
太骤。上章力辞。不赴 召命。是岁五月。 仁显王后闵氏有逊处私第之变。吴斗寅,朴泰辅,李世华,李尚真等。上疏直谏。 天威震叠。并置重典。仍 下更有敢言。论以逆律之 教。朝野汹惧。举皆噤舌。以言为讳。先生在乡闻变。惊惶忧叹。搆成疏草。欲冒死尽言。而以太夫人年高恐贻戚。从容禀告。太夫人许之。遂赍疏上京。疏辞极危截。至有玉山新阡。羊马嵯峨。骊阳旧宅。气像愁惨等语。其他无非危言。知旧见者。皆大惊失色曰在今事体。自异变初。论此就死。无补于忠。而自违于孝。多拔去危言。竞板挽力止之。先生不听。诣 阙呈疏。闻者缩颈。而先生犹以被删抹。不得尽㬥危忠为恨。其略曰臣带职在外。当国有大事之日。不得与诸臣伏閤之列。请治臣罪。以为人臣不忠之戒。吴斗寅,朴泰辅等。至诚恻怛之意。 殿下既已俯烛。贷死流窜。而卒死于道。以 殿下好生之仁。亦必有怛然于中者。宜少霁威怒。明示悔端。加之以恤典。岂非大圣人包荒之度哉。李尚真减宥之典。既从儒臣之请。李世华放释之 命。亦 允大臣之劄。四方莫不钦仰。而但尚真未蒙全释。亦岂为一视同仁之道也哉。噫遇事争论。人臣之分也。扶植彝伦。 殿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19L 页
下之事也。以 殿下今日之事。立 殿下之庭。食 殿下之禄者。举皆顺 殿下之旨。从 殿下之令。而无一人敢言者。则 殿下谓 殿下之臣何如哉。今日诸臣。固未尝不急言竭论。而犹以伏閤骤止为恨。其心岂皆不忠于 殿下。而不恤国事哉。分义当然故也。分义所在。冒死抗言者。 殿下亦当视以为当然。而 天威震叠。群下失指。终不能自尽于大事之际。人情懔惕。以言为戒。后虽有硬脊强项之士。又孰肯冒椹质甘鼎镬。为 殿下死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雷霆无竟日之怒。 殿下独柰何重一言之悔。轻失四方之望乎。又言赵嗣基事曰嗣基年纪老耄。其言之昏谬。固不足深责。然语犯 宫闱。有骇观听。虽其本情必无他意。而颠妄之失。在所难免。台启之请窜遽停。臣窃惜之。疏入 上震怒。下严批曰被罪诸人。业已区别处分。则今玆云云。太涉无严。况今分义既绝。大事已定。伏閤骤止之恨不恨。何敢举论于今日乎。殊甚骇然也。踏启字以下。事将不测。筵臣有陈达救解者。 上意释罪止罢黜。人皆以为天也。未久叙拜兵曹正郎。六月还拜修撰。时三司方有闵相鼎重按律之论。齐会请先生参启。先生正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0H 页
色折之曰当 中宫逊位之日。诸臣既不能碎首力争。失人臣殉国之义。今又欲论罪此人。其祸不但止于此人。其如 圣母何。诸人犹怵迫之。先生卧而不应。有一僚友扶起。强进笔砚。劝令草启。先生复励声曰吾虽无似。职在经筵。岂可代人执笔为此乎。终不肯。遂弃官归。七月拜司谏院献纳。兼知制 教。递付副司果。八月复 除献纳。十一月移拜修撰。皆在乡不赴。先生每念国事。悒悒忧伤。且与世不相合。无意仕进。爱灵泉川石之幽。筑室藏修。为读书讲道之所。超然自得。若将终身。庚午二月。又 除献纳。三月移拜校理。即上疏乞郡。四月 除襄阳。时先生登铨郎荐。朝夕且授。而遽外补。公议惜其去。或留之。先生曰岂可以荣宦。易吾一日之养。奉板舆赴任。日夕娱侍。间设寿筵。以极其慰悦。政尚清简。未尝以官事扰民。一境晏然。辛未春。大臣白 上曰李某以经学之士。不宜久于外。 上曰予意也。三月以献纳承 召还朝。兼西学教授。异时学官多倚席自高。不肯礼下诸生。先生每入学。接待温恭。劝课诚实。居学之士。莫不敬服。始知师教之亲切也。四月移修撰。扈 驾谒 章陵。辇过六臣祠。遣近侍 赐祭。因 命议复六臣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0L 页
官。诸臣多言春秋为亲者讳。先生进曰朝议慎重。意虽有在。然 世祖朝诛之以乱臣。奖之以忠节。岂非千古盛德事乎。帝王家事。得罪先朝者。后多追奖。今日 圣教。只欲褒其节而已。至哉 王言。群下将顺。未知其不可也。 上嘉纳之。寻升(升恐迁)校理。乞暇归觐。七月拜献纳。八月承 召还朝。移校理。时 上视学设科。先生以参考官诣 阙。有为子书嘱者。先生却之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邪。亦绝不道其人姓名。 还宫时 上命赐第诸人率优戏前导。先生启曰倡优杂戏。圣人所恶。 殿下欲以此耸动诸生。恐非以正率下之道也。九月因雷变上劄。论修省之道曰冬月之雷。变异非常。而上朔之日。其变尤大。立冬之节。便是上朔。而灾异之家。最忌是日。臣不知何样祸机伏于冥冥。而仁爱之天。警告至此也。噫 殿下之国。 殿下以为安乎。内而朝廷无一可恃之势。外而边境有朝夕难言之虞。设令有变。将若之何。臣待罪 经幄。不胜忧爱之忱。妄陈愚忠。得三说焉。一曰开言路。二曰恢公道。三曰振纪纲。盖纳谏诤开言路。所以广聪明而成治道也。自古人君。自非大无道。孰不知纳谏之为盛德。而自用私智。以至于丧国者滔滔也。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1H 页
近者言路杜塞。谠言不闻。事系君上则不敢言。事系大臣则不敢言。事系两铨则不敢言。事系贵戚则不敢言。以先意承顺为善策。婴鳞触讳为大禁。诚以累经变故。人心危惧。苟冀无事。软熟成风。无复有直截敢谏之风。 圣质英明。轻视臣邻。无复有翕受敷施之实。乾道日亢。下情日蹙。 殿下何从而闻谠言乎。此非国家之福也。公道者。国家之栋梁也。哀公问服民之道。而圣人不及于政令事为之间。而眷眷于举直措枉之说。岂不以人心向背。专在于用舍公私哉。近者私意横流。倖门大开。因缘攀附。躁竞成风。士大夫之能以此为耻者鲜矣。疏远沈屈而不达。进取超躐而无渐。名器不重。仕路益淆。此岂清朝之美事也。纪纲者。国家之元气也。历观前古。岂有纪纲不立而能国者乎。近者徒事玩揭。日益骫骳。大官悠悠。小官泛泛。虽 圣明励精于上。而卒无振刷砥砺。仰承德意者。而日趋危亡之域。有君无臣。岂不为千古之恨。夫人之才器。虽有定分。至于守国家三尺。不容一毫私意。而尽心国事。岂人之所不能也。诚使上之人。大警动大敕励。明目达聪。恢张公道。立经陈纪。痛抑邪径。则在廷之臣。孰不精白一心。以奉明命。而上天监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1L 页
临。收还威怒。转灾为祥。去危为安。亶不外是矣。然天下万事。无一不本于人主一心。先儒所谓大根本者是也。臣之事 殿下久矣。英锐太过而或歉于持久。文章有馀而或欠于笃实。虽日接儒臣。淹贯经史。未见其体得亲切。见诸行事者。臣恐 殿下本原之地。犹未有实用工处也。帝王之学。不在于寻行数墨。将以体验身心。浇灌义理。推而施之政事之间而已。伏愿 殿下澄省焉。劄奏 上。优批奖谕。先生在公朝。进止有仪。神采烨然。玉容山立。特出班行。每当会议政事。虽遇盘错棼乱。气閒色定。剖判如流。人莫敢措赞于其间。入侍 经筵。讲读明畅。敷奏剀切。自天人性命之理。经国御世之谟。究极本末。反复启告。不止临文讲释。就事论事而已。筵臣皆属目耸瞻。 上亦虚心倾听。及退必目送之。十月请暇归觐。 上特下备忘记于政院曰李某文学合置经席。以备顾问。而鹤发偏亲。远在岭外。每切陟屺之思。安能专意职事。今又受由归觐。至情所在。不得不许。而宜有体下轸念之道。使之俟病少间。将母上来。一以便定省。一以尽职事。先生上疏。以为自古人臣。得此等异数者。必其人进退。有关国家。今岂敢侥冒承当。且母病不任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2H 页
上途。请寝成 命。答曰尔其归觐病母。徐待春和。将母上京。毋违予命。因 赐太夫人衣资食物。先生复陈辞固谢。恳请还收 不许。先生喜亲之年。侈 上之赐。为设寿筵以荣之。十二月又以献纳 召还。即 除吏曹佐郎兼侍讲院司书。壬申春。奉 命南下。便道省亲。寻还朝。铨曹职掌抡选。凡仕道之进退通塞。郎官例主之。先生注拟公正。无一阿好之私。时李柳皆当时势家子。铨长吴始复欲通清选。先生独以为柳无文望。李当己巳 中壸逊出时。以馆儒疏首。规避大论。坚执不许。铨长又欲通闵章道。先生复峻塞曰章道素无行。为士类所贱。不可以时相子故冒录。铨长及诸宰。皆骇怒喷迫。卒无柰何。至使人讽谕曰若许闵章道。吾亦通用岭人。先生叹曰吾于此事。非有一毫私意。铨长乃欲效小儿换绳态邪。即日呈告。匹马南归。大政只隔数日矣。洛中士大夫。莫不啧啧曰今日复见小退溪。蔡学士彭胤赠别诗叙。有未定新巢。却回惊棹。未秋归帆。若是其勇之语。先生既退处江湖。萧散自娱。日会诸生于鼎山。行庭揖礼。讲论不怠。六月拜献纳。八月拜副校理。又拜校理兼教授。寻移献纳。九月复 除吏曹佐郎兼文学。十月拜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2L 页
校理兼弼善。又移吏曹佐郎。皆辞不赴曰毕竟难进之义。参前倚衡。铨郎未递之前。尤不可更入脩门。常居灵泉别业读易。未明而起。整襟端坐。终日讲究精微。有答门人金尔甲太极辨说。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之解。癸酉正月。拜议政府舍人。移司宪府执义。侍讲院辅德。二月又再 除执义。转司仆寺正。前后除拜至十三。深以一向违 命为未安。遂不得已趋 召。都人皆为之想望。有以诗称之曰舍人风采倾朝右。吏部文章擅世间。如今已属苍生望。伫见邦家亦奠安。市井儿童相游戏曰汝有李舍人德望乎。历舍人转执义。自 壸位变后。张希载怙恃椒掖之势。所为多无状。而举世媚附。莫敢谁何。先生捉囚其家人。严加绳治。不小容贷。闻者快之。三月又丏由归省。四月拜司谏院兼中学教授。上辞疏。因论时政。略曰朱某有言曰士大夫出处去就。关风俗之盛衰。窃见近日台阁之臣。一违 召牌。辄从吏议。束缚驰骤。气像促迫。非所以使臣以礼之道也。 殿下每以廉隅太胜为言。以臣观之。但见廉隅之都丧。不见其太胜也。干进务入。奔竞成风。浊滓横流。从他笑骂。区区呈告之纷纭。曾是以为廉隅乎。虽然此犹言其外耳。若夫台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3H 页
官之失职。固已久矣。而 殿下之待谏臣。亦未尽其道。十台谏固争而不得。一大臣片言而有馀。有訑訑拒人之色。无虚怀听纳之美。今日言路之杜绝。岂尽诸臣媕婀之罪哉。且 殿下屡进廷臣而屡黜之。方其柄用也。若将加诸膝。及其挤而斥之。若将坠诸渊。易置之际。诛杀大行。国脉安得以不病。人心安得以不摇。 殿下为诸臣快恩雠则得矣。而危亡将随其后。岂不大可寒心哉。而况内言之出。外言之入。不由正道者。皆细人邪径之媒也。人主一为所中。其计售矣。伏愿 殿下痛抑邪径。明达四聪。择于大臣及诸宰中稍公正忠实。可任国事者。大警动大敕励。使之竭心国事。不敢为一身之图。一有不谨。恬嬉如旧。谴怒之黜罚之。不少假贷。孰不畏 殿下之威感 殿下之德。而为 殿下用哉。 殿下深居九重。耳目有所不及。至于大臣宰臣。则外朝之得失。庶官之邪正。生民之利病。无不洞知。若使秉心至公。弹压百僚。为 殿下尽诚。则何事不可做。只被一私字所缚。都转动不得。而不暇休戚于国耳。时奸细戚联。倖门大开。国事多可虞者。而无一人敢论。先生独抗言不讳。朝野皆以为补衮斥邪。凛然诤臣之风。而当路贵近益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3L 页
噎媢焉。八月拜成均馆司成。移执义。九月拜应教。又移执义。十月还拜应教还朝。十一月升通政拜承政院同副承旨。知制 教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上疏辞不 许。拜命之日。特 赐貂帽。令于 榻前戴之。越三日序升右副。先生素无荣进之志。常怀勇退。而感激 恩私。未忍便决。殚竭贞忠。随事尽言。刚方正直。无所顾讳。积被权贵者憾怨。 上眷弥隆而踪迹益𡰈。且念太夫人年老多病。难于远离。陈情乞养。言甚悲切。 上恻然许之。适会湖臬有窠。政官欲以授先生。先生辞曰藩任不便将母。愿得一小邑。十二月 除光州牧使。翌日拜辞还乡。甲戌春奉太夫人赴官。其欢侍承养。一如襄阳时。光为湖南剧邑。氓俗犷悍难治。才下车。除徭去瘼。抚摩有方。民以悦服。政化大行。儒臣朴公世采 筵奏曰李某即先正文纯公旁孙。而有学问。实是岭南之巨望也。己巳上疏言 中壸事。初则尽言。虽被人删抹。大义亦明正。其后托以亲老。入京从仕之日绝少。时任光州。才行卓出。别异他人云。七月与方伯因事争执。投绂归家。乙亥秋拜户曹参议知制 教。辞不 许。寻以 圣候违豫赴 命。行到龙仁。闻 圣候已平复。即呈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4H 页
再疏而还。丙子冬 除三陟府使。先是累荐拟副提学,大司成,吏曹参议。及 除是邑。人惜其出。而先生为养便。且以邑僻有湖海胜。俛起赴任。时岁比大侵。民无食。流逋殆空。先生捐奉赈济。劳来安集。革蔘蜜之税。罢山海之征。使自为生。又条救荒便宜。具疏请蠲减各样徭赋。 上特从之。于是民以还聚奠居。无捐瘠者。郑相浩时为按廉御使(一作史)。以治绩褒启。戊寅秋解归。民追思。铸铜镵其德。先生平生难进易退之节。终始无渝于内外。小有不协意。辄遂卷怀。自筮仕十数年间。造朝供职之日。未满二百。在外仅五考。蕴抱经济。未尽展布其所学。道之难行。有如是夫。先生既归。喜安东春阳山水。遂定移居计。十月自醴泉奉太夫人行至中途。太夫人感疾遭大割。仍奉柩车。葬于渔老洞。庐守墓下。朝脯省号。虽大雨雪不废也。先生素患泄。至是柴毁。有胀痞之候。而日持衰绖。执礼愈严。家人潜试姜桂滋。辄觉不食。晨夕馈奠必躬。不许请代。庚辰秋。添暑癨猝㞃。几不能言。命侍者扶起。谢亲旧来问者。正席恬然而逝。即七月十七日巳时也。享年五十七。时先生解官归属耳。而无衣以为殓。见者益叹其清白。讣闻 上惊悼。特 赐赙。九月二十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4L 页
日。合葬贞夫人墓左负丑之原。今 上十七年辛酉。承旨元景夏白 上曰李某力主清议。尝疏救吴斗寅,朴泰辅,李世华,李尚真诸人。其树立卓然。如此之人。特为荣赠。可以风励一世矣。领相金在鲁曰李某平日持论极清。不但疏救诸人。又力塞闵章道通清矣。吏判赵尚絅,户判金始炯。亦相继陈奏。领相又以崇品褒赠为请。 上曰李某有子孙乎。景夏曰其子济兼登文科为马官。适以眚罪被谪旋蒙放。所坐初不大段。当施十世宥之之典矣。 上曰此时持清议可尚。李某特赠正卿。其子升六。子孙录用可也。三月遂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揔府都揔管。仍又特 命书力主清议树立卓然八字于赠帖 宣赐之。呜呼。先生以醇儒之姿。生名贤之世。充养有道。树立卓荦。而史家传记。或略于学问造诣。儒林谮述。未详其立朝事迹。故世之人论先生道学文章。则只言践履之笃词华之美。而不知其施诸猷为。论先生名节风声。则只言出处之正。知见之明。而不知其本于学力。俱非所以深知先生者也。谨就先辈著论文字。参之记注。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5H 页
采摭而言之。盖先生德性温粹。风仪峻爽。扬休之立而雪月之辉也。竹梧之停而朝阳之音也。姿禀既厚。而学问纯正。越自少时。不屑于章句之学。而专工于向上之事。以反躬切己为务。正心诚意为本。而主之以敬居閒处。独其整敕愈严。正衣冠终日俨然危坐。虽祈寒盛暑。家人不见其跛倚之容。造次颠沛之际。亦未尝尺寸放过。读书必反复寻绎。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沈潜默会于幽閒静一之中。超然自得于言语文字之表。六经语孟之外。尤以小学心近。为最初用工处。又以文公家礼。为节文之根柢。夫以英特之才。济以缜密之工端的之学。加之笃实之力。内而心性精微之理。外而天地事物之变。远而历代治乱之故。靡不毫分缕析。精思力践。及其存习既久。充扩益厚。则矜持者宽舒而不窘边幅。严励者和平而不露节角。德器浑成。华闻益章。而谦谦然犹若不足。益自磨砻浸灌。不得不措也。尝曰无所为而为者义也。有所为而为者利也。吾自初学时。常畏此言。又曰后世诸儒论学。旁引曲證。固有求多于前人者。而琐屑烦剩。无甚折衷。当谨守朱文公法门。讲究服行可也。凡后进之及门者。随才教诲。深浅长短脩近。各尽其量。无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5L 页
少厌倦。每以不获终养先公。为终身恨。奉太夫人婉容愉色。先意承顺。凡供养衣服百需。悉以献之。以与其所欲与。食则侍食。寝则侍寝。枕簟衣衾。手自敛襡。佳辰令节。设宴合族以娱之。古今嘉言善行。闾巷间新语异闻。及山水游观瑰诡之状。无不毕陈。以慰悦其心。太夫人淑慎齐静。动遵礼法。教训先生。必以义方。虽已贵而戒敕愈严。乡人称之曰非是母不能生是子也。晨昏必谒家庙。祭也必先期齐沐。克致诚洁。前后居官。以冰檗自持。一物不以资家。惟祭为兢兢曰不肖获位窃禄。皆先世之遗也。与一弟爱友笃至。弟亦聪悟志学。每言吾兄即吾师也。闺阃之治。别而有恩。宗族之际。和而克敦。家素贫。至不继炊餐。而恤穷济患。犹恐不及。其在嫌疑之地。尤致谨焉。贞夫人与南相九万夫人为姨从。而南相登显以后。绝禁夫人之书疏。使不得通问。待人接物。诚意蔼然。忠信礼敬。无间贵贱。乐道人之善。喜若己有。恶闻人之过。听如不闻。气度凝重。识量宽容。汪汪若河海之纳污。表里纯真。不设畦畛。浑然是一团和气。而处心制行。正大光明。凡于义理是非。辨别取舍。一刀两段。确乎其不可夺也。故其立朝事君也。正色端笏。特立敢言。谓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6H 页
世道或可挽回。谓纲纪或可复振。而勤恳章奏。忧爱备至。奋刚毅之勇而不慑威势。执公正之道而不阿私好。皭然泥而不滓。不翕翕于同异之门。不汲汲于得丧之涂。万马奔中。立脚不动。当己巳事变之日。以一邮官。出当言职。于举世波荡之中。身远矣分疏矣。处分已大定矣。其视孔范诸人之时何如也。而独能出万死犯雷霆之威。凛然风节。屹如颓波之砥柱。至今论者。以己巳一人称之。至如闵相加律之议。又大为僚寀所敦迫。而视义所在。坚执不摇。此莫非为 圣母苦心血诚。而每过 逊第必下马。虽昏夜未尝废也。其在铨郎。不随时低仰。不以人茹吐。执一寸之胶。救千丈之浑。洁己脱屣。浩然南归。操守一定。壁立万仞。于是朝廷益知先生高风卓节。不可以势利挠屈。而大君子树立。无非学问中做出来也。若其文章之美。特先生馀事。而本之经书。参以百家。奫涵渟蓄。典重华赡。菀然起叔季之衰薾。而并驱前人。心画亦光润圆正。自成一家。虽忙写戏草。波弩侧勒之间。森严齐整。未尝有一放意胡乱者。雅好佳山水。其在醴乡旧居。有翠壁澄流之胜。日夕逍遥其间。每见云烟点缀。水鸟飞鸣。辄欣然自适。性爱竹。所居必种之窗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6L 页
下曰欲令风露气。常在几案之间。晚卜菟裘于太白山中。固将屏谢世事。专意讲学。优游于寂寞之滨。而不幸遭巨创。因毁而终。年不克寿。位不满德。进既不能行致泽君民之计。退亦无以究竟传后之业。此实为后学无躬之恨也。虽然先生道学。家有渊源。先生名节。世争钦尚。睹之者若景星凤凰。仰之者若泰山北斗。追琢之章。凛烈之风。历世弥光。翕然归重。而其遗声馀韵。亦足以扶世道而淑人心。则吾知先生之道。未为终丧。而天意之相斯文。殆其在斯欤。先生初在川西。因其地号萝溪。亦曰懒隐。晚年又复以渔溪懒隐自命。至今学者称为懒隐先生云。文集略干卷藏于家。配贞夫人安东权氏。学生铗之女。高丽太师幸之后。有妇德。配君子无违行。生二男二女。长晦兼通德郎。次济兼文科察访。女长适郑硕耆。次适洪相晋。晦兼娶司御权斗寅女。生一男四女。男重光 显陵参奉。女适申命岳,柳■(雨汰),郑桷,柳圣模。济兼娶士人金昌显(一作铉)女生一女。后娶士人金偮女生四男。重延,重实,重庆,重定。女适李知远。郑硕耆一男一女。男周翰,女适权萱。洪相晋四男。范龟,禹龟生员,应龟进士,世龟。侧室女适黄后吉,李时哲。季为士人权蒁妾。重光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7H 页
男。长镇祜,次镇禧,馀幼。重延一男五女。男幼。女适朴汉明,金文灿,姜植,馀幼。重实四男一女。男镇奎,馀幼。重庆三男一女。男镇纮,镇箕,馀幼。女适权履度。重定二男幼。子孙皆有文学行义。克世其家。世泽生也后。不及抠衣供洒扫之役于先生之门。而尝窃惟先生之学。实传吾先祖退陶先生馀绪。博约两至。知行兼备。蔚然为斯文师宗。至其所扶植大义。又卓卓争日月而亘宇宙。可以廉顽敦薄于百世之下矣。好德慕义。秉彝所同。诵遗书想馀风。弥切高山景仰之思。今乃于先生易箦后六十馀年。始得纂次事行。以小酬平生钦仰之诚。其亦幸矣。而凡其记实论赞之语。一依前辈所录。不敢妄有增溢。以重僭越之罪云尔。
 上之四十四年丁亥二月日。后学通政大夫。前行司谏院大司谏知制 教李世泽谨状。
谥状[徐有邻]
 上之八年甲辰。岭南儒生权履度等三百九十六人。伏 阙上章言。伏以我 英宗大王十七年。承旨臣元景夏奏言。故承旨臣李东标。昔在 肃庙己巳。疏救忠臣吴斗寅,朴泰辅,李世华,李尚真事。大臣金在鲁,重臣金始炯,赵尚絅。合辞言东标树立。宜赠峻秩。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7L 页
上可其奏。 赠吏曹判书。兼衔依例。其告身特 命书力主清议树立卓然八字以褒之。于是乎其立朝大节。昭揭日星。与所救诸忠。并垂百世矣。然其行治本末。有未悉陈于 紸纩之下。而易名之典。尚阙于昭代。昔宋臣孔道辅官中承。邹浩右正言。特以直节并得显谥于当时。今东标所处之义。无愧昔贤。而其学问之纯深。又非两人之比也。 先朝荣赠。已跻正卿。伏愿亟举东标 赠谥之典。以树风声。俾振颓俗。臣等谨昧死以 闻。疏朝上。夕 报可。事下太常。具僚耸瞻。士林增光。有邻职忝馆阁。惟是贤士大夫德业名行。固将乐为之揭列。况于叙是状也。其敢以辞诸。谨按公字君则号懒隐。其先真宝人也。高丽末。有讳子脩文科。讨红巾贼录功。封松安君。六世祖讳堣。以经学文章。显于 靖陵。世称松斋。即退溪文纯公叔父也。曾祖讳逸道。奉事 赠左承旨。祖讳之馨。参奉 赠吏曹参判。当昏朝抗疏请斩李尔瞻。考云翼隐德不仕。出后从祖叔父讳之馧。妣顺天金氏。生员基厚之女。以 崇祯甲申四月五日生公。姿相奇伟。德器天成。盖自志学。慨然以圣贤为期。耻以一善成名。既受考处士公遗托。则益自刻励。与其弟世标。日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8H 页
必鸡鸣起。盥漱整衣冠。联席讲磨。至忘寝食。及弟殁而公始俛就举业。所以慰母志也。乙卯中生员。士望益盛。将赴东堂试。考官先语人曰吾得壮元。无出李某者。公颇闻之。至试日故梳头千数。不及门而退。时人以李千梳笑之。丁巳增广会元。旋罢榜。癸亥增广。又居会元。及分馆。当路贵戚忌之。以岭南士论皆公所主。遂抑置成均馆。四年未得调。仍斥除昌乐察访。己巳 上命极选史局才。公膺荐首。又将置公南床。而议者欲用公不次。奏升典籍。翌日特 除弘文馆副修撰。公辞以骤进不赴 召。及五月 仁显王后逊位。吴忠贞公,朴忠定公等上疏极谏。并庭鞠。时 天威震叠。 下令有复言者。论以逆律。公在乡庐闻变。搆疏将极言之。念太夫人年高。恐贻至戚。夫人乐闻之。趣公上途。既至京。莫不失惊。竞力挽公者。公遂上疏自刻曰臣带职在外。国有大事。而不得与诸臣伏閤之列。请治臣罪。以为人臣不忠者之戒。吴斗寅,朴泰辅等。 殿下已俯烛其至诚恻怛之意。贷其死而流窜之。然数日之内。相继道殒。以 殿下好生之仁。亦必恻然于中矣。宜少霁威怒。明示悔悟之端。亟加隐恤之典。 殿下既赦李世华之罪。而李尚真未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8L 页
蒙全释。亦岂一视同仁之道哉。噫遇事争论。人臣之分也。扶植伦纲。 殿下之事也。以 殿下今日之事。举皆顺旨。而无一人敢言者。则天下万世。将谓立 殿下之庭。食 殿下之禄者。忠乎否乎。今日廷臣。犹有以不能冒死极言为恨。其心岂皆不忠于 殿下。而不恤国家之计哉。 殿下独柰何重一言之悔。轻失四方之望乎。又言赵嗣基语犯 宫闱。有骇观听。台启之遽停。臣窃惜之。疏上 上震怒。事将不测。久之 上意释。罪至罢黜。寻叙拜兵曹正郎。还拜修撰。时议者将 启老峰闵公。必欲置之死。三司齐会。请公参启。公正色曰当 坤圣逊位之日。诸君不能碎首力争。既失人臣殉国之义。今又欲杀此人。其如 圣母何。同僚有持之尤力者。进笔砚于前曰君勿固辞。第为我草辞。公厉声曰君欲报私雠。何乃借人笔为。遂即日弃官而归。连拜司谏院献纳,修撰。皆辞不赴。公忧念国事。绝意荣进。爱灵泉水石。筑室为藏修所。若将终身焉。庚午又 除献纳,校理。上疏丏郡便养。得襄阳。有白公经学不宜久外者。乃以献纳 召。兼西学教授。移修撰。扈 幸 章陵。 上过六臣墓 赐祭。仍 命复官。朝议执不可。以为春秋为亲者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9H 页
讳。公独进曰 光庙既诛六臣。复奖其忠节。今日之举。岂不有光于 先王乎。 上嘉纳之。拜校理。请暇归觐。秋又以献纳 召。移除校理。 上命赐第诸人以优戏前导。公 启曰倡优杂戏。圣人所恶。恐非以正率下之道。尝因雷异上劄。论修省之道。曰开言路曰恢公道曰振纪纲。言多切至。 上虚心听纳焉。公不欲与时浮沈。屡请觐暇。因为长往之阶。 上每惜其去。 命待春和时将母上京。仍 赐其母谷帛以优宠之。又以献纳 召。拜吏曹佐郎兼侍讲院司书。掌铨者议通李柳二人清选。公以柳无文学。李尝避己巳大论。执不许。又议通闵章道。其父黯方执国命。公曰章道素无行。塞甚峻。强之不得则至怵以祸福。公慨然曰吾羞与此辈同事。即日呈告。冒雨南归。被蓑登船。送公者皆叹息相谓曰。今日复见小退溪。既归讲学者日坌集。拜献纳,副校理,校理兼教授。寻移献纳。复除吏曹佐郎兼文学校理。又移吏曹佐郎。皆不赴。癸酉升议政府舍人,司宪府执义,侍讲院辅德。又拜执义。前后驲 召至十三。遂不得已应 命。希载秉戎权。多不法。公痛绳其奴之张甚者。闻者快之。移司仆寺正。又乞暇归省。转司谏兼中学教授。上辞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29L 页
疏。论时政曰朱子有言。士大夫出处去就。关风俗之盛衰。窃见近日台阁之臣。一违 召牌。辄从吏议。非所以使臣以礼之道也。台官之失职。固已久矣。而 殿下之待谏臣。亦非尽其道。十台谏固争而不得。一大臣片言而有馀。有訑訑拒人之色。无虚怀听纳之美。今日言路之杜绝。岂尽诸臣媕婀之罪哉。君臣之间。情志未孚。督责随至。群下尽慑。犹恐或咈。且 殿下屡进退廷臣。方其柄用也。若将加诸膝。及其挤而斥之也。若将坠诸渊。易置之际。诛杀大行。国脉安得而不病。人心安得而不扰。 殿下为诸臣快恩雠则得矣。而国之危亡。将随其后。岂不大可寒心哉。而况内言之出。外言之入。皆细人邪径之媒也。人主一为所中则其计售矣。伏愿 殿下痛抑之。拜成均馆司成移执义。拜应教又移执义。还拜应教。寻擢同副承旨。谢 命日 赐貂帽。 命榻前戴之。升右副。乞养出为光州牧使。蠲徭革瘼。治化大行。与观察使争事可否。投绂归。乙亥 除户曹参议不拜。丙子 除三陟府使。先是公屡拟副提学,大司成,吏曹参议。及外补。咸惜其出。而公则终始一节。在难进易退。为养亲。且以邑閒有湖海胜。欲得效一郡。为报 国恩也。值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0H 页
岁大饥。流逋殆空。公竭心安集。捐俸赈活。尽罢蔘蜜鱼藿之征。使自为生。疏请救荒便宜。 上皆从之。丈岩郑相公浩时为御史。 启褒公绩。既解归。士民追思。铸铜碑颂其德。戊寅冬。遭母夫人忧。公少孤笃孝。事母夫人四十年。爱敬备至。及是庐于墓侧。朝晡省号。虽甚风疾雨不废也。庚辰七月十七日。竟以毁瘠卒。享年五十七。讣闻 上惊悼。特 赐赙。配 赠贞夫人安东权氏。有二男二女。男晦兼通德郎。济兼文科察访。女郑硕耆,洪相晋。晦兼男重光 显陵参奉。女申命岳,柳■(雨汰),郑桷,柳圣谟。济兼男重延承 传佥枢,重实,重庆,重定。女李知远。重光男镇祜,镇禧,馀幼。重延男镇奎。重实男镇璜,镇绍。重庆男镇纮,镇箕,镇昆。重定男镇世。镇祜男汉筹。镇奎男汉纪。镇纮男汉永。公气禀温粹。器度凝重。早年闻道。专意向上。以高明正大之识。加充养笃实之工。切己反求。诚敬交持。居閒处独。整饬愈严。存习既久。表里如一。读书则反覆体认。超然自得。六经语孟。出入研穷。而必以小学心经近思录诸书。为入德之阶梯。究极乎天人性命之原。辨覈乎公私义利之分。常居灵泉别业。静坐读易。与门人讲讨幽深。著太极辨说。天理人欲同行异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0L 页
情之解。又尝曰无所为而为者义也。有所为而为者利也。吾自初学时。常畏此言。此可见平日之所养也。为文章本诸义理。务去浮华。赡畅典重。卓成一家。其在朝也。玉立班行。风裁峻整。横经论思。志切匡格。指陈时事。语辄剀切。惟是雅尚嘉遁。绝意荣禄。故立朝十六年。从仕之日。不满二百。盖其学问醇正。出处光明。家庭渊源。克绍先正。而蕴为德行。发为事业。当其弃铨南归也。举世莫不以小退溪推之者。岂惟公难进易退之节哉。其处义之正。持论之严。可以立懦廉顽。震服一世矣。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公之谓欤。至于己巳树立。尚论之士。尤有所难于公者。盖诸忠诤论。出于遂事之前。公之抗章。在于朝禁之后。当此之时。公之所视者义理而已。义理之正。素讲于中。则雷霆之威。不挠于前。所谓独立不惧。确乎其不可拔者。寔公学问之出来耳。今其遗风馀韵。愈久愈显。固有以淑人心而扶世教。 先朝既褒其清议。 圣明又奖其行义。暨乎今日。节惠之典。而百世之公议。大可见矣。谨摭其学问言议之大者。以告执事。谨状。
正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1H 页
提学知春秋馆事。同知成均馆事。五卫都揔府都揔管 世子左宾客徐有邻谨撰。
神道碑铭(并序)[蔡济恭]
世之数 明陵人物。至懒隐李公。一辞言曰名臣名臣。不谋而万口协。盖公当己巳变。抗疏直言。已又斥权贵子。欲以寸胶澄浊河。泰山北斗之望。非公之归而谁归。虽然此特公之学问中一事。若以是知公。不亦浅之矣乎。公之先。真宝人。在丽季勋封松安君者曰子脩。四传至堣号松斋。以文学显。卒官亚卿。于公六世祖也。曾祖逸道官奉事 赠承旨。祖之馨当昏朝抗疏。请斩李尔瞻。 仁祖御极。除参奉 赠吏曹参判。考云翼出后从祖叔父之馧。卓荦不仕。妣顺天金氏生员基厚之女。以 崇祯甲申四月。生公于醴泉里第。讳东标字君则。年十四五。博通经史。慨然志为己之学。及长益自刻励。常曰丈夫当以圣贤为期。一言一行。动遵绳尺。勉承太夫人旨。尝赴东堂试。考官饫公名。先期语曰壮头当有所归。公闻而哂。及试日晨起梳发。故准千数。试围门已闭。人指笑号李千梳。 肃宗乙卯中司马。丁巳魁增广。旋罢榜。癸亥始登第。当路忌之。屈隶昌乐察访。己巳 上进退廷臣。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1L 页
 命极选翰林材。公膺首荐。会首相权公大运白 上曰李某文学行谊。当世无双。宜置玉堂南床。而进用方急。宜用不次例。儒臣权公瑎继曰某有经国大才。如用之。虽三代治。宜无不做。特 命升典籍。明日擢拜弘文馆副修撰。公辞不赴。旋移司谏院献纳。而已 中宫逊位。谏臣朴泰辅,吴斗寅,李世华,李尚真诸公。或死或窜。 下令有复言者律以逆。公时在岭外。闻变立治疏。趣驾赴京。诣 阙投进。略曰臣当国有大事之日。不得与诸臣伏閤之列。请治臣罪。以为人臣不忠之戒。吴斗寅,朴泰辅等。贷死流窜。卒死于道。宜少霁威怒。加以恤典。李尚真之减宥。既从儒臣之请。李世华之放释。亦允大臣之劄。而但尚真未蒙全释。亦岂同仁之道哉。以 殿下今日之事。立 殿下之庭。食 殿下之禄者。举皆顺 殿下之旨。无一人敢言。则 殿下谓 殿下之臣何如哉。今日诸臣固未尝不急言竭论。而犹以伏閤骤止为恨。其心岂皆不忠于 殿下哉。分义当然故也。而 天威震叠。以言为戒。柰何重一言之悔。而轻失四方之望乎。又及台阁之停赵嗣基远窜之 命非是。疏入 上震怒。批曰伏閤骤止之恨不恨。何敢举论于今日。事将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2H 页
不测。筵臣有救解者。 命罢黜而止。初公方治疏。恐贻太夫人戚。从容禀告。太夫人许之。及上京亲知见者惊失色。百计沮挽而卒不可得。则就其中力抹危言。玉山新阡。羊马嵯峨。骊阳旧宅。气像愁惨等语。即其一也。公每以不得陈初本为恨。叙拜兵曹正郎。迁修撰。时三司会。方议闵相鼎重按律。诸公要与同。公正色曰今若论此人罪。祸不止此人。如 圣母何。有僚友进笔砚强之。公曰安有 经筵官。代人执笔者乎。遂弃官归。连拜献纳修撰知制 教。公念国事悒悒忧伤。无仕进意。庚午春。以校理乞郡。 除襄阳府使(县监)。辛未大臣奏曰经学之士。不宜久于外。 上以献纳召。仍兼西学教授。俄移修撰。扈 驾谒 章陵。辇过六臣祠。 命议复六臣官。诸臣言春秋为亲者讳。公独曰 世祖以乱臣诛。以忠节许。今日 圣教。群下将顺。未知其不可也。 上嘉纳焉。秋 上亲视学。及 驾还。命赐第人率优戏前导。公以校理进曰倡优圣人所恶。欲以此耸诸生观。非以正率也。九月因雷变劄论修省之道。曰开言路。曰恢公道。曰振纪纲。书凡数千言。指摘 衮阙。切劘时病。 上优奖焉。公白而长身。神采烨如。每入 经席。自天人性命之蕴。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2L 页
义理王霸之别。经国御世之谟。无不反复演绎。敷奏恳恳。 上虚心倾听。及退必目送之。其乞暇归觐也。 教曰李某合置经席。以备顾问。而亲在岭外。陟屺思切。安能专意职事。其令将母来。公疏言母病不任上途。 批曰毋违予命。仍 赐太夫人衣食殊厚。公设寿酌以荣之。冬以献纳召还。迁吏曹佐郎。兼侍讲院司书。铨郎例主通塞人。公矫矫然以激浊扬清为己任。铨长欲通李柳二人清选。公执不许。又欲通闵章道。公曰章道素无行。为士类所贱。不可以时相子故冒录。铨长恚怒。卒无柰何。则使人讽谕曰于闵若见许。吾亦惟其所言。章道黯之子也。当是时。黯执国命。权焰熏灼。公避远若浼己。至是叹曰长铨职秉公。欲以私诱人。吾羞与从事。即日呈告出国门。时壬申六月。大政隔数日。天又雨。披蓑登舟。朝之出饯者。相顾啧啧曰今之小退溪也。蔡学士彭胤赠以诗曰却回惊棹出瞿塘。盖记实也。自是至癸酉春。累迁献纳,校理,吏郎,舍人,执义,辅德。一官而累除。除旨凡十三。公方在灵泉别墅。端坐讲易。若将终身。以 上眷弥隆。不得已赴召。朝野皆想望。市井童儿相争鬨。至曰汝有李舍人德望乎。由舍人又移执义司仆正。在朝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3H 页
一月。辄乞暇归。未几拜司谏兼中学教授。上疏论时政。入县道进。其指斥廷绅则有曰浊滓横流。干进务入。其责难 上躬则有曰 殿下嵬然自圣于亿兆之上。岂不为便。而其于覆国丧邦何哉。易置廷臣之际。诛杀大行。为诸臣快恩雠则得矣。而危亡将随其后矣。而况内言之出。外言之入。皆细人邪径。人主一为所中。其计售矣。愿 殿下抑私径明四聪焉。当路贵戚噎甚。而侪友之持清议者。益倚重焉。 除司成。累迁执义应教。冬还朝。升拜同副承旨。 上面赐貂帽以宠异之。俄升右副。公虽不与用事者合。望实隆茂。通拟大司成,副提学,吏曹参议。皆极选。然自念踪迹臲𡰈。不乐久于朝。且太夫人年老。乞养甚切。 上恻然许之。会湖臬缺。欲以畀。公曰不如小邑便。遂 除光州牧使。甲戌春赴官。七月因事投绂归。时朝局又改。儒相朴公世采荐于 上曰某学问士。己巳疏义理明正。且才行备。馀人不若也。乙亥拜户曹参议。丙子 除三陟府使。公前莅襄阳,光州。政化清简。归而民不忘。及是适岁大侵。捐俸省徭。劳来甚至。又疏陈救荒便宜。 上皆从之。于是流逋者衽席。呻吟者歌咏。绣衣以治最奏焉。戊寅赋归。民慕德惠。碑以铜。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3L 页
公既归。喜安东之春阳山水。自醴泉将移居。十月丁太夫人忧。公尝侍先公疾。血指和药以进。及不效。毁甚几殆者数。至是庐于墓。朝晡省号。虽大雨雪不废。家人潜试姜桂。辄觉不食。竟以庚辰七月十七日卒于庐。寿五十七。讣闻 上悼惜特赐赙。合葬安东春阳渔老洞夫人墓。 英宗十七年。承旨元景夏白公树立卓然。仍请崇赠。以励一世。金相国在鲁及诸重宰。合辞称某在当时。凛持清议。之三数宰。即与公异趣者。而其象贤如此。 上特赠大冢宰大学士。 命书力主清议树立卓然八字于 赠帖。又 命调其子孙焉。公以端的之学。加缜密之工。闭户沈潜。主静主敬。于四子洛建之书。不得不措也。以其妙用之发于外者见之。家居而事太夫人。惟志是养。人莫不感其至孝。以之事君。正色端笏。特立自持。义之所在则雷霆可犯也。国耳忘身则权倖可斥也。其所以或出或处。事皆中节者。非敬直义方。充养有素。曷以哉。向使公行吾所学。展布肢体。其致泽君民之业。奚止于一二名节之焜耀来许。而惜乎释褐十数年。造朝供职日。未满二百。在外仅五考而止。而卒又因毁而终。年不克寿。位不称德。天之将丧斯文而然耶。自号懒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4H 页
隐。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配 赠贞夫人安东权氏。铗之女。生二男二女。长晦兼。次济兼文科察访。婿郑硕耆,洪相晋。又有侧室女三人。婿黄后吉,李时哲。一为士人权蒁妾。晦兼男重光有学行。累除官辄弃归。四婿申命岳,柳■(雨汰),郑桷,柳圣模。济兼男重延佥枢,重实,重庆,重定。婿李知远。郑硕耆男周翰。婿权萱。洪相晋男范龟,禹龟生员,应龟进士,世龟。重光男镇祜,镇祚。馀幼。重延一男五女。重实四男一女。重庆三男一女。重定二男。呜呼。济恭虽生后于公。窃尝挹公之风。仰公之德。嘐嘐然曰微斯人。吾谁与归。公之曾孙镇祜以铭事见属。惟托名公隧碑之刻。是荣是幸。不辞而遂为之铭。铭曰。
允矣退陶。道接闽洛。一门再毓。公实私淑。羽仪 天陛。威凤独鹤。遭时孔艰。痛矣 瑶华。雷威所震。钜镬庭罗。公马载驱。血封在袖。赫赫名义。撑揭穷宙。谁导浊流。试我砥柱。雨蓑遐举。登舟不顾。不有君子。国何以光。世局翻覆。满目海桑。邹鲁完名。吾道益昌。 英考追思。赠秩有煌。生不展布。殁犹 恩荣。我挹遗风。星斗在上。刻诗墓门。万世瞻仰。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4L 页
 上九年。山南诸章甫。疏陈公德行名节。仍请易名。以慰士林望。 上谕以行谊予所稔知。遂 许之。太常议。曰危身奉上曰忠。正直无邪曰简。法当谥忠简。 教曰可。于是 圣朝崇德褒忠之政。无馀憾矣。( 赠谥在碑文已成后。故有此追记。)
 后学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奎章阁提学蔡济恭撰。
墓志铭(并序)[洪重孝]
粤在 肃庙己巳。 坤圣逊位。时则有吴斗寅,朴泰辅等。上疏极谏。受庭杖或死或窜。 上下令曰更有敢言者以逆论。中外震慑莫敢言。时懒隐李先生。以玉堂在峤南。驰入京上疏尽言。几陷不测。论者曰吴朴诸公。言之于禁令之前。犹可能也。若先生言之于禁令之后。非视死如归者不能也。重孝自龆龀得闻家庭间说先生事。未尝不发竖目瞠。先生殁七十年。始得先生状读之。先生所以能不慑不惧。冒铁质犯雷霆者。乃其平日学问之力。明于理而勇于义。不可以名节言也。又爽然自失矣。先生系出真宝。有松斋先生讳堣。以经学文章。显于 靖陵朝。即先正文纯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5H 页
公叔父。而于先生为六世祖。家学渊源。有自来矣。曾祖讳逸道。奉事 赠左承旨。祖讳之馨。参奉 赠吏曹参判。当昏朝疏请斩尔瞻。一世壮其节。考讳云翼。隐德不仕。出后从祖叔父讳之馧。妣顺天金氏。生员讳基厚女。以崇祯甲申四月五日生先生。姿相奇伟。德器天成。十四五。已慨然有志于为己之学。甲辰处士公弃世。临殁顾语两子曰须勉学成就。则吾死无恨矣。先生泣受教。自是与弟处士君。日必鸡鸣而起。正衣冠谒庙问寝。退而昆季。联席讲劘。至忘寝食。常曰丈夫志学。当以圣贤为期。盖不欲以一艺一善成名也。处士君不幸早世。先生乃俛就举业。所以慰大夫人地。乙卯生员。士望益蔚。尝赴东堂。考官私相语曰元魁当属李某。先生闻之。至试日。故迟理发不及门。人以李千梳笑。丁巳增广会元。旋罢榜。癸亥大阐。当路忌之。斥昌乐察访。己巳 上命选史局才。置荐首。又议选南床。以急于晋用。超升典籍。翌日特 除弘文馆副修撰。辞以骤进不赴 召。未几有五月事。先生在乡闻变。搆疏欲冒死言之。请大夫人乃得许。疏中有玉山新阡。羊马嵯峨。骊阳旧宅。气像愁惨等语。既至京。知旧见之失惊。多抹去危言。或力止之。盖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5L 页
先生疏在遂事之后。其处义之难。与吴朴不同故也。先生竟诣 阙上之。其略曰臣带职在外。 国有大事。而不得与诸臣伏閤之列。请治臣罪。以为人臣不忠之戒。吴斗寅,朴泰辅等。 殿下已俯烛贷死。而卒死于道。请明示悔端。而加以恤典。李尚真减宥之典。李世华放释之 命。莫不钦仰。而尚真未蒙全释。亦非一视之道。今日诸臣。犹以伏閤骤止为恨。岂皆不忠于 殿下哉。 殿下独柰何重一言之悔。轻失四方之望乎。又言台臣遽停赵嗣基请窜 启。臣窃惜之。疏入 上震怒严批。将加重典。赖筵臣救解。罪止罢职。叙拜兵曹正郎,修撰。时三司将按律闵相鼎重。先生立异曰 中宫逊外而不能力争殉国。又欲论此人。其于 圣母何。诸议犹强之。遂弃官归。连 除献纳兼知制 教,修撰不赴。先生忧念 国事。绝意仕进。爱灵泉水石。筑室为藏修所。若将终身。庚午又除献纳,校理。即上疏乞郡得襄阳。奉板舆之任。养丰而政简。辛未春。大臣白经学臣。不宜久外。以献纳 召。兼西学教授。移修撰。扈幸 章陵。 上过六臣祠赐祭。仍 命复官。朝议执以春秋为亲者讳。先生进曰 光庙诛以乱臣。奖以忠节。诚盛德事。今日群下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6H 页
之将顺 圣教。未知其不可也。 上嘉纳之。升校理请暇归觐。七月以献纳召。又校理。 上视学设科。唱闵章道名。即柄相子。从臣侍 上前者。争下为后拜。先生与洪校理重夏独不动。 上目之。及还宫。 命唱第人以优戏前导。先生 启曰倡优圣人所恶。非以正率下之道。九月有雷异。劄陈修省之道。曰开言路。曰恢公道。曰振纪纲。末以人主一心。为天下万事之本。优 批奖之。先生在公朝。山立玉峙。遇盘错。迎刃剖析。侍 经筵。讲读明扬。随事启沃。章奏剀切。无非儒者格君语。 上每虚心倾听。十月又请暇。上特下备忘曰。李东标文学。合置经席。而今又归觐。使俟病间将母上来。一以便定省。一以尽职事。先生疏陈异数不敢当。且母病不任上道。请寝 成命。答曰徐待春和。将母上京。毋违予命。因 赐衣资食物。又请收还不许。乃献寿荣之。又以献纳召。移吏曹佐郎兼司书。壬申夏。铨长吴始复欲通清李柳。先生以柳无文望。李曾避己巳大论。执不许。又将通闵章道。先生曰章道素无行。见弃士流不可。塞甚峻。强之不得。则至使人怵以祸福。先生叹曰羞与此人同事。即日呈告。冒雨而出。被蓑登船。人皆啧啧曰今日复见小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6L 页
退溪。既归会诸生鼎山。行庭揖礼。讲论不倦。连 除献纳,副校理校理,兼教授。又献纳,吏曹佐郎,兼文学,校理,兼弼善,吏曹佐郎。皆不赴。常居灵泉读易。有答门人金尔甲太极辨说。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解。癸酉升舍人,执义,辅德。又执义。前后驲 召至十三。遂不得已膺 命。又舍人,执义。希载怙势骫法。先生重绳其奴。闻者快之。移司仆正。又受暇归省。转司谏,兼中学教授。上辞疏。因论时政曰礼使臣。崇廉隅。纳台言。抑邪径其槩也。当路益噎媢。改司成执义应教。冬还朝寻擢同副承旨。谢 命日。 赐貂帽。令于 榻前戴之。升右副。乞养为光州。蠲徭革瘼。治化大行。甲戌秋投绂归。乙亥 除户曹参议不拜。丙子冬 除三陟府使。先是屡荐拟玉署国子长铨曹佐席。及外补。人惜其出。而先生为养俛赴。值岁大饥。竭心赈活。罢蔘蜜鱼藿之征。使自为生。疏请救荒便宜。 上从之。由是流亡还集。邑无捐瘠。郑相国浩时为绣衣。褒其绩。戊寅秋解归。先生终始一节。难进易退。释褐十六年。造朝供职之日不满二百。在外仅五考。既归喜春阳山水。遂定移居计。冬遭艰庐墓。庚辰七月十七日。以暑癨卒。享年五十七。待襚以成殓。讣闻 上惊悼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7H 页
特赐赙。以九月葬同里负丑原。配 赠贞夫人安东权氏学生铗女。有女士行。戊寅先卒祔葬。生二男二女。晦兼通德郎,济兼文科察访。女适郑硕耆,洪相晋。通德郎娶司御权斗寅女。生一男重光参奉。四女适申命岳,柳■(雨汰),郑桷,柳圣模。察访娶士人金昌铉女生一女。后娶士人金偮女生四男。重延佥枢,重实,重庆,重定。女适李知远。郑硕耆男周翰。女适权萱。洪相晋四男范龟,禹龟生员,应龟进士,世龟。庶女适黄后吉,李时哲。季为士人权蒁妾。重光男镇祜,镇祚馀幼。重延一男幼。五女适朴汉明,金文灿,姜植,馀幼。重实四男一女。男镇奎,镇璜,馀幼。女适郑必秀。重庆三男一女。男镇纮,镇箕,馀幼。女适权履度。重定二男幼。先生字君则。初号萝溪。后称渔溪懒隐。文集若干卷藏于家。先生气禀温粹。器度凝远。自在弱冠。不屑章句之学。专心性命之理。以为圣贤必可能。家学必可继。以高明正大之识。加充养笃实之工。及其存习之久。则诚立于内而敬主于外。虽幽独燕閒之中。而俨然危坐。人莫见其惰慢之容。于书则圣贤经传之外。以小学心近为准的。而节文于文公家礼。尝曰无所为而为者义也。有所为而为者利也。吾自初学时。常畏此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7L 页
言。又曰后世学者。旁引曲證。固有求多于前人者。而琐屑烦剩。无甚折衷。当谨守考亭法门。讲求服行可也。门人李潍尝曰先生一心向道。如水必东而不可御也。立志之笃。制行之高。四十年如一日。未有如先生者。亦可谓善观君子者矣。若其孝友之笃至。乃性分固有。文学之奫博。亦道德馀事。非所以论先生者。先生在朝则以正君心立人纪为急。在野则以明道学起斯文为任。故前后所树立。如彼卓然。而奖劝后进。随才成就者。又不止十数。陶山一脉。赖而不坠。繄先生力也。重孝窃尝以为先生之所树立。扶名教于一时。其兴起斯文之效则淑人心于百世。人心淑则公议立而私意熄。邦国有和平之福。世道无倾陷之忧。若使异时诸人稍知义理之为何事。岂至使先生有此树立哉。然则所谓树立者。不过所值之 幸。而其兴起斯文之功。反有重焉者。百世之下。尚论先生。则其成德之醇儒。后学之宗师欤。人或以先生德足以范世。才足以经邦。在朝日浅。动辄忤时。不能有为。而为不遇惜。噫先生特道不行。岂云不遇哉。当己巳晋用之日。大臣白以当世第一人矣。筵臣谓之经国大才。可做三代之治矣。在经幄日。世称讲官第一矣。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8H 页
其平日之望重如此。而朴文纯世采癸酉筵白曰李某有学问。实岭南巨望。己巳疏。初则尽言。虽被人删抹。大义亦明正。元尚书景夏辛酉筵奏曰李某力主清议。疏救己巳四谏。树立卓然。宜加崇赠。风励一世。金相国在鲁曰持论极清。不但疏救诸人。又力塞闵章道。 上以持清议可尚。命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 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揔府都揔管。因以力主清议树立卓然八字。 命书赠帖之末。又 命录用子孙。于以见一国之公议。而 圣眷之旷绝又如此。亦可谓千载之遇也夫。铭曰。
真城之系。多闻人。松斋退陶叔侄亲。家学渊源世济美。醇儒嫡传夫子是。瑟彼之瓒中黄流。南则兼金西则球。贡于明廷承 主眷。国有良臣百辟劝。桂华天霜隔两曜。殿庭白日扑杀獠。血指琅玕叩閤呈。扶持大义昭日星。言之不行卷而葆。山林寂寞存吾道。摄齐同志争趋慕。春阳一曲邹与鲁。兴起斯文为己任。一代宗师寔无忝。八字 圣褒优崇赠。传道之功较孰胜。钻石饰辞纳幽竁。我言匪谀诏百世。
 崇祯后再庚寅正月日。资宪大夫。前行礼曹判书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8L 页
兼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揔府都揔管洪重孝撰。
墓表[郑宗鲁]
   我 元孝王名臣。其一懒隐先生李公。讳东标字君则。以崇祯甲申四月生。越五十七年庚辰七月卒。此春阳渔老洞负丑原。即其墓也。夫人权氏祔。先生博通经史。动遵绳尺。以圣贤自期。乙卯中司马。癸亥登第入翰苑选。大臣筵臣以文学经国才交荐。擢弘文修撰。转右司谏。时 中宫逊位。诸谏臣或死或窜。又有敢复者以逆治。命先生趣驾。进疏论 上失德。 上震怒。事不测。赖筵臣救。止罢黜。后叙复修撰。三司方拟按 中宫家大臣。先生毅然立异。庚午为便养乞郡。得襄阳。旋以大臣奏召还。因 上问。对六臣官宜复。又因雷变。陈开言路恢公道振纪纲三策。 上皆嘉纳之。及为铨郎。枳当路子清选。大政隔数日。天且雨。即出国门。被蓑登舟归。朝之出饯者。皆啧啧曰今之小退溪也。历舍人,执义,辅德。转司谏。疏论廷绅溷浊。 衮躬阙失。谠直无所避。由应教升代言。通拟国子玉堂长及吏议。皆极选。而先生不乐在朝。又乞养得光州。因事投绂归。甲戌 中宫复位。一儒相白公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9H 页
义理明。拜户议。旋出为三陟。疏陈救荒便宜。劳来甚至。其民忘歉岁。直指以最 闻。戊寅丁母夫人忧。先生性本至孝。及是庐墓毁甚。竟不胜。讣闻 上悼惜特赐赙。 章孝王十七年。相臣筵臣。又交申故儒相所白。 赠大冢宰大学士。 命书力主清议树立卓然八字于赠牒。 庄孝王十二年。因岭儒疏 赠谥忠简。皆异数也。先生白而长身。神采烨如。器度凝重。襟怀清爽。加之以学问之工充养之力。举一时皆以醇儒称之。每入侍 经席。天人王霸之辨。经国御世之谟。无不反覆敷奏。 上每犁然注意公。及出目送之。至 命将母来辇下。而先生一于恬退。立朝未满二百日。晚卜春阳山水。将逍遥以送老。不幸中道折。然先生生于退陶李夫子之家。气脉渊源。即古所称尚类者。其处世行藏之间。动皆俊伟光明。有泰山北斗之望。诚可谓不负大贤遗声。以垂百世之休光矣。又何憾焉。所著有太极问辨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解。藏于家。李氏出真宝。松安君子脩为鼻祖。四传而至讳堣官亚卿号松斋。实为退陶叔父。后有讳逸道 赠代言。之馨 赠吏参。于公为曾祖祖。考讳云翼出后从祖叔父之馧。不仕。妣顺天金氏生员基厚女。权
懒隐先生文集附录卷之八 第 139L 页
夫人系出安东铗女。生二男晦兼,济兼察访。二女郑硕耆,洪相晋。侧室女三黄后吉,李时哲,一为士人权蒁妾。晦兼男重光参奉。女申命岳,柳■(雨汰),郑桷,柳圣模。济兼男重延佥枢,重实,重庆,重定。婿李知远。郑硕耆男周翰。婿权萱。洪相晋男范龟,禹龟生员,应龟进士,世龟。重光男镇祜参奉,镇禧,馀幼。重延男镇奎。重实男镇璜,镇绍。重庆男镇纮,镇箕,镇昆。重定男镇世。宗鲁以晚生。景仰公夙矣。日先生玄孙汉筹。要一言表其墓。窃惟先生事迹。备载家国乘。无庸更赘。而我先祖文庄公夫人。为松斋曾孙女。文庄公神道之刻。先生实书之。义亦有不敢辞者。谨撮而记之如右云。
 通训大夫。前行司宪府掌令晋阳郑宗鲁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