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附录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18H 页
年谱
 仁祖大王二十一年癸未( 皇明崇祯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巳时。公生于金山耆洞外氏第。(祖考承旨公赘于郑复斋国成之门。自礼安始移于尚州之栗里。○公在娠。母夫人梦西山颓积于裳中。已而公生。人谓山岳降精也。)
二十二年甲申(先生二岁)是岁 皇明社屋。
二十三年乙酉(先生三岁)
二十四年丙戌(先生四岁)
二十五年丁亥(先生五岁)
二十六年戊子(先生六岁)
二十七年己丑(先生七岁)始学书。从无忝斋郑公(道应)学。○五月 仁庙升遐。
 孝宗大王元年庚寅(先生八岁)读小学。
二年辛卯(先生九岁)读曾史江鉴。自是仍读经书。一览辄诵。○始制述。(文才夙就。览者惊叹。)
三年壬辰(先生十岁)在无忝斋门下。(不待程督。学业日进。)
四年癸巳(先生十一岁○冬月游于街路。见乞人当寒衣弊。心甚恻伤。解衣与之。)
五年甲午(先生十二岁○一日与同学儿伴至其家。馈以午饭。而盘中有鱼脍。拱手不食曰。吾老亲在。不敢独食异味。其家嘉其意。欲使人送呈。辞曰为亲馈物。不须烦仆隶。因躬自持来。凡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18L 页
出外遇有美馔珍果。辄不食而藏于袖以供亲。人皆称孝性之天得。)
六年乙未(先生十三岁)正月元日。受参判公戒子书。(书曰父母之前。不为放肆怠惰。言语行止。必从容谨慎。毋贻父母之怒詈。则此是人子之一大端行也。读书之法。必使心到眼到口到。虽一字一句。勿令放过也。深思玩熟。以究旨义之本末。)
七年丙申(先生十四岁)
八年丁酉(先生十五岁)往山寺读书。(有一过客见公神采射人。出其装中濯缨集头流山续录以授曰。读此几遍。可成诵乎。公即读过三遍。掩卷诵不错一字。客大惊曰昔徐四佳读潘氏历代论二遍而诵之。君聪明不让于四佳矣。)
九年戊戌(先生十六岁)厉志专心于经传。穷曛达宵。咿吾不辍。
十年己亥(先生十七岁)二月诵四书。转诵二经。(终日端坐。杜门讲习。)五月 孝庙升遐。○十一月读易传。(自是月朔日始读。及除夕贯诵十卷。)
 显宗大王元年庚子(先生十八岁)
二年辛丑(先生十九岁)十二月冠。受参判公戒辞。(辞曰惟辛丑腊月初四日。老父呼小儿望善。冠于首。醮以酒。因以辞戒之曰。嗟汝小子。命尔明勖。令月吉日。始加冠服。弃尔幼志。勉尔成德。名曰后雄。嘉尔拔出。字曰敌万。万夫之特。顾名思义。念玆无阙。文艺馀事。德行是饬。言语必慎。动静有则。自古君子。践履笃实。吾家之昌。在尔勉业。毋怠毋荒。永享福禄。明听是训。服膺勿失。)聘夫人载宁康氏。(学生用直之女。南溪应哲之孙。)
三年壬寅(先生二十岁)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19H 页
四年癸卯(先生二十一岁)正月祖母晋阳郑氏卒。(后以公贵 赠淑夫人)七月陪无忝斋。游拱仙峰下全可庵(翼耇)精舍。
五年甲辰(先生二十二岁)
六年乙巳(先生二十三岁)八月长子景郁生。○中别试乡解。○九月与伯氏俱中监试乡解。○十月入都下寓梨岘。应通读科。
七年丙午(先生二十四岁)正月与伯氏观会试不中。○六月侍参判公寝疾。(时当暑月侍汤。不解衣带。尝粪验其差剧。)七月丁参判公忧。(哀毁陨绝。几不支保。初终葬祭。遵礼无违。)十月葬参判公于鼎谷先山。(鼎谷在州之东中东面。)
八年丁未(先生二十五岁)四月哭无忝斋郑公。
九年戊申(先生二十六岁)九月服阕。○十月上成佛庵读书。(庵在西山。丧制才阕。以 大夫人命。复理旧业。)十二月作京行。(闻式科在明春。将理西行。夜梦手执黄龙。挟于腋下。因忽惊起。)到竹山府投宿村店。(主家少妇美容姿。时时窥觇。夜深直入寝所。公正色责之曰尔以村家少女。敢亵少年科儒耶。亟令出去。同行侪友有知其实。或讥其小英达之气。公不少动。闻者服其定力之有异也。)
十年己酉(先生二十七岁)二月参汉城试东堂解。○四月中生员。○五月登文科。○六月观 殿试于仁政殿庭。(时金参知宇亨呼新来。既而问曰先达此后更为何事。答曰归卧田园。只读书史而已。金曰善哉。君言也。)以谢 恩诣阙门外。患癨症。(应榜翌日。诣阙门患疝癨。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19L 页
急通于内医院。都提调再送医官及药料。终日针灸。竟阙肃谢。)荣还到本州。遇岭伯沈公(梓),义城倅李公(堂揆)叙话。○七月次子景锡生。○十月分隶成均馆。○十一月入都在梨岘。
十一年庚戌(先生二十八岁)正月还乡。作序赠权皆玉。(皆玉即承旨权瑎也)○三月三日。与诸友踏青。抵水晶松亭观射。○五月入都。○六月升通仕郎。成均馆学谕兼养贤库奉事。○七月迁成均馆学录。○十月升成均馆学正。○乞暇省亲。
十二年辛亥(先生二十九岁)六月除獒树道察访。
十三年壬子(先生三十岁)在獒树任所。○二月受由省亲。○三月升宣教郎。○八月重修驿馆。(有告祝文)
十四年癸丑(先生三十一岁)在獒树任所。○正月游方丈山。访华岩寺。○二月受由省亲。○八月与镇安任实倅。往龙潭。游太古亭半日岩。○九月入本府。参宁陵出玄宫望哭班。○十月参 宁陵下玄宫望哭班。○十二月瓜归。○往宣城展谒先山。○谒陶山庙。(退溪李先生所享)
十五年甲寅(先生三十二岁)正月升成均馆典籍。○二月除工曹佐郎。 仁宣王后张氏升遐。○三月差 因山都监郎厅。○四月拜礼曹佐郎。○六月陪志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0H 页
石进 陵所。以祝史参初虞。○八月祗受 大王大妃殿赐送白绫囊。○是月 显庙升遐。○九月直长生殿。(时荐 丁国忧。本曹事务剧繁。公趁期悉办。堂上知其有干才。事无巨细。皆问而行之。)十月迁刑曹正郎。
 肃宗大王元年乙卯(先生三十三岁)正月兼春秋馆记注官。○二月拜眉叟许先生。从容陪话。○乞暇省亲。○五月还仕。○闰五月迁礼曹佐郎。○七月迁兵曹佐郎。○八月以大祝进参 宗庙大祭。○升通德郎。除兵曹正郎。○九月除灵光郡守。十月赴任。(到郡儒生百馀人。以乡战讼于庭。公以各敬尔仪。自修得宜等语。谆谆开谕。皆惭悔而退。乡俗因以平和。灵乃湖南剧邑。簿牒逐日堆案。而剖决如流。无一留滞。巡察使爱其能。凡疑讼皆委决焉。遆还郡人立碑以颂德。)十二月疗南载元(垕)痘疾。(南公赴任务安。至灵衙发痘。公极力治疗。以至顺经。)
二年丙辰(先生三十四岁)在灵光任所。○三月升朝散大夫。转升奉列奉正。○七月会文武士试才。○八月归乡。奠扫鼎谷先山。○十月升中训大夫。转升中直通训。○十二月拜司谏院正言。
三年丁巳(先生三十五岁)正月赴 召。上疏辞不 允。○付御侮将军龙骧卫副司果。○二月还乡。○参道南书院延 额。○往宣城省先山。○七月除户曹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0L 页
正郎兼春秋馆记注官。○八月入都。○拜司宪府持平。(时 上有金寿兴叙用之 命。公请还收。因论护党误礼等事。言甚切直。 上纳之。)联参告 庙府启。(启曰恭惟我 孝宗大王。以 仁祖大王之次长。承大统主 宗庙十有一年。而弃群臣。伊时议礼之臣。舍礼经立第二长亦名长子之文。而曰体而不正。曰不害为 仁祖大王之庶子。降定 大王大妃服制为期年。于是 仁祖所传之统紊。 孝庙所莅之位贬。名分不严。民志不定。 祖宗在天之灵。震怒于冥冥之中者至十六年之久。而 显宗大王翻然觉悟。惕然伤痛。亲稽礼经而釐正之。我 殿下克遵末命而成就之。于是既紊之统复正。既贬之位复尊。名分严而民志定。此 宗社臣民莫大之庆。而告庙之礼。迄今未举焉。非所以奉承 宗庙之意也。噫求之神道。不远人情。吉凶休戚。礼宜虔告。故曰有事则告。正 祖宗之大统。可不告于 祖宗乎。成 先王之遗志。可不告于 先王乎。在继志述事之道。不可不告也。在事亡如存之道。不可不告也。况今国是已定。惩讨已行。而惟是告 庙之礼。迁就不行。岂非 圣世之一大欠典乎。今或以过时不当为言。此则有不然者。凡事当观义理之当否。不系时日之早晚。当行不行。愈晚愈急。向当大礼之乖舛。宜釐正而不釐正。凡几年哉。若诿之于时过而终不釐正。则大统终归于坏乱而莫之正乎。其不可以过时为解而不举告 庙之礼也决矣。而 圣意坚定。尚靳 俞音。至以阅月争执不知止者。抑何意也为 教。臣等于此。窃不胜慨然也。臣等所以阅月苦争者。诚以事理之所当然也。典礼之所必行也。一国公共之论。终不可不从也。 孝庙受贬之痛。终不可不慰故也。不审 圣明所以必欲亟停断不允许者抑何故也倘 圣上明乎天理之正。察乎民心之安。平心舒究。虚心听纳。则不待臣等一二谭。必令亟行之矣。而今乃不然。不度理之所在。而惟以先入为主。不察事之是非。而惟以牢拒为事。臣等窃惜之。请以正邦礼明宗统之意。祗告 太庙。颁示中外。不胜幸甚。)差二所监试试官。○九月拜司谏院正言。上民弊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1H 页
启辞。(一 启即 允)除成均馆直讲。○十月除成均馆司艺。迁司宪府掌令。○充冬至使书状官。(正使瀛昌君沉。副使户曹参判沈梓。)因相臣启禀 命给马觐母而还。十一月四日辞 陛。(自 上宣赐纱帽耳掩腊药一封胡椒三升。)卿宰以下诸僚友相继来别。(洪判书宇远,睦判书来善,桧原君伦,李大谏夏镇,权承旨瑎,金判决事夏梁,柳参议命天,罗参议万叶,申骊州厚载,李掌令硕宽,李执义沆,李校理凤徵,李修撰湜,申持平厚命,权献纳瑍,朴正言镇圭,金献纳海一,李正郎聃命,姜掌令硕耇,郑佐郎洙贤,韩司评后相,李参奉允谐,李别坐象贤,李正字蓍晚,朴礼基千荣,睦大谏昌明,柳承旨命贤,睦校理林儒,李正达意,朴正廷薛,韩进士景愈,韩命相,李进士东根,承典籍得运,金典籍尚夏,罗博士,白博士世兴,辛学谕必馨。皆为饯来会。时余方带泮职。故自成均馆备饯具。)辞右相眉爷。(眉爷曰吾年已八十三。君今万里行。更见岂可必乎。别意都在不言中。惟愿珍重往还。)是月除济用监正。又除司宪府执义。(俱在燕行已发之后)二十四日渡鸭绿江。○十二月一日过狼子山。与副使有唱酬诗。到山海关谒孔子庙。(有诗)至孤竹城谒夷齐庙。(有愧将周幤入燕京之句。)次玉河关思亲恋 阙作短歌一曲。
四年戊午(先生三十六岁)正月一日参朝贺班。(使臣以下员役具冠服。由鸿胪寺抵阙门外。清人乘马。汉人乘轿。烛笼填街。香臭拥鼻。初从长安门入。有端门。门内左右有长廊。千官皆待漏于此。使臣以下坐于西越廊之前庭。而座下有十馀人。衣冠言语异清人。耳垂瑱顶垂红。形容奇怪。使通官问之。乃西天于勒大挞子也。班列既整。天色渐明。门上钟声不绝。仪仗列立午门外。黄轿八座先导而出。俄而皇帝乘黄屋出。在庭者皆跪坐不伏。乘马随者可数百员。问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1L 页
皇帝何处出驾。则或云焚香于太祖庙。或云邓将军庙。少顷皇帝还。仪仗之盛。倍于去时。张灯奏乐。纷不可计。以五象随后。加金勒鞍。又以金缸加于鞍。所谓七宝鞍。而乃驾辇具也。小胡执鞭乘其上。大胡二人牵象足系铁锁。缓缓行随千官之后。由午门右掖而入。午门名五凤门。上层楼五处如凹字。门内有五石桥。即禁川桥也。玉河经其中。源出太液池。自宫中泛舟。达于潞河者也。桥尽有太和门。即太和殿之正门也。自东长安门至此。凡五重门。而皆虹门铁关。饰以金翠。仪仗军皆着红绣。头插黄羽。手执伞扇。东西列立如午门。而诸王则由东西门直上殿内。他官员分庭左右。列坐于仪仗军后者数千。而清人居四分一。通官辈引使臣以下坐于西班前行之下。又其下坐蒙古使。日三竿。皇帝御太和殿。使礼官呼唱致词于阶上。贺新正之意。而先引东西班官员行三跪九叩头之礼。而起伏俱齐。以铜铸品牌插两庭者。各十八矣。其后引我国使臣行礼。又其后引蒙古使臣行礼。通官辈引出西庭。从殿陛西而上。正使入坐于殿内诸王之下。副使及余坐于门外西陛上。望见皇帝坐榻。高一丈。饰以金玉。皇帝着红弁黑貂衣。铁面瘦峭。如有愁色。为酒色所致云。所谓𧎂者进荼于皇帝后。以木盘盛驼骆茶进诸王。次及我国使及蒙古国使。而不喧不哗。馈毕警跸数声。皇帝起立。由龙床后面而入。首坐者先出。问之则皇帝前后之父。今阁老索额图之兄也。又一人扶杖继出。乃原任大臣也。又一人仪容豪迈。立于贞度门。招首译问道里行李诸节。乃皇帝之兄而高山云者。使臣出歇午门。通官金大宪,张孝礼来言今行使臣行礼如仪。礼部及诸王皆称赞云。)还留玉河关。(身锁孤馆。岁换殊方。邈矣三千里。居然三十六岁之人。孤臣恋 主之忱。游子思亲之情。自不可抑。礼部令通官问曰上使强近宗室否。首译答曰 宣祖大王曾孙也。曰于 孝宗大王六寸亲否。曰然。更无来问事。凡百接待之盛。与骆洞公子无异。)○十六日。始纳方物岁幤于各库。○二十二日。始行下马宴于礼部。○二十五日。三使俱诣午门外受赏赐。还关行上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2H 页
马宴。○晦日东出朝阳门复路。(离馆前后。连有采薪之忧。与副使到处酬唱若干首。)二月九日还到宁远卫。梦陪 天颜。制进一律。(梦中入侍 榻前。天语丁宁。令内官宣赐酒筒。伏地祗受。而制进一律。既觉只记二联。曰西塞胡尘暗。东风客路长。孤臣瞻斗极。游子梦萱堂。)到肃川。赍还兵使李益馨白金。(始如燕也。兵使赠以白金十两。及归仍旧封还之。兵使曰此实赆行。今岂可还之耶。公曰初不欲受。而行者有赆。古之义也。故不辞之。今无所用处。故还之矣。)三月七日复 命。○拜司宪府掌令。○以增广监试官入试所。○闰三月递职归觐。○会龙兴寺。谢乡父老设贺酌。(新窝李公作序文)四月设慈闱寿酌二日。○拜司谏院正言赴 召。○六月除司导寺正。○受 内赐礼部韵。○七月除司宪府掌令。○诣阙上纳谏 启辞。(启曰臣窃伏惟人主以耳目之责。委诸台阁。在台阁者。所当竭力殚论。以开格君心为己任。人主亦宜导言乐闻。以开直谏之路。近来台谏所论公议之所不得不 允许者。 圣明一切以文具应之。不见转环之美。实所慨然者也。顷者引对之日。两司之臣。持启辞以次至前。则自 上使之只举大槩而为启。此实訑訑厌闻之色。发于辞表。有非上下反复可否之意也。 圣明于是乎失言矣。入侍谏臣。不能一言争执。奉 命惟勤。草草塞责而出。大失台阁之体。日后无穷之㢢。未必不由是而启矣。请执义权迪递差。 答曰其日引接时。适有不安之候。故使之只举大槩。实无訑訑厌闻之意。亦非权迪之所失。勿烦。)八月拜司谏院正言。○拜司宪府掌令辞递。○九月归觐。○自 上有湖西绣衣之 命。以在乡改差。○十月奠扫鼎谷先茔。因为花树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2L 页
会。○拜公州牧使。(辞陛日。 上引见曰尔经侍从。固知善治。须至诚爱民。革去疵政。对曰猥蒙引见。 圣教丁宁。臣虽无状。敢不惕念奉行也。)十一月赴任。
五年己未(先生三十七岁)在公州任所。○正月侧室子景翼生。○二月与方伯泛舟游于拱北楼下。○三月会士试艺。○五月兼春秋馆编修官。○会士讲学。○六月设大夫人庆寿宴。有序文。○送别金德休(声久)旌义补外之行。(有诗)○八月送子景郁赴都。(时有驸马拣择之 命。择入三拣。而自 上引见后。受赏赐而退。)上本州民弊疏。(条陈旧弊新瘼。皆 蒙听纳。)○十一月修正春秋馆日记上送。
六年庚申(先生三十八岁)在公州任所。○正月受 内赐列圣御制。○六月弃官径归。(朝著大变。正言尹攀搆诬劾罢。司谏李寅焕力辨之。尹反坐而递。自是敛迹田园。超然无当世之念。以文史自误。劝课子弟。教育后进。而家益贫无以供菽水。斥卖书册及章服。别储米馔。以供亲厨。)○十月 中宫殿金氏升遐。○十二月往观无忝斋改葬。(有挽诗)
七年辛酉(先生三十九岁)正月谒玉成院庙。因设讲会。○五月送景郁于月老洞读书。仍寄书勉戒之。(书略曰人之赋性。皆美于有生之初。岂有舜蹠之异。而十岁而变焉。成童而变焉。有室而变焉。盖上智之资。长益就于规矩。庸下之质。长益就于浮靡。此无非自家立心之勤怠有以致之。而圣狂之分。间不容发。汝年今十七矣。为贤为愚。于此时判。汝若不徒以决科为事。姑息为计。着力于戒惧谨独之地。用工于格物穷理之学。以全其天赋之性。而终至于成就。则其幸何可量耶。其勖之哉。近观汝字画胡乱。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3H 页
甚欠楷正。汝心不其怠乎。明道先生作字甚敬曰非要字好。即此是学。操笔之时。须服念斯语可也。且闻汝于李君晚。多有戏狎之言。君晚乃汝师门子弟。汝当尊而敬之。岂宜以戏语相加耶。观朱子与长子受之书。则汝必瞿然惕然之不暇矣。横渠先生勇于改过。而独以戏为无伤。一日忽曰凡人之过。犹有出于不知而为之者。至于戏则皆有心而为之也。其害尤甚。遂作东铭。其在后学。尤当服膺而体行也。)○十一月冠景郁。(请李新窝在宽为宾。)
八年壬戌(先生四十岁)○八月往宣城顺兴。省累代先陇。○与裴美叔会德山叙话。○十一月以冠宾赴赵季昌(大胤)戒。
九年癸亥(先生四十一岁)二月谒星州川谷院庙。○三月会士于玉成院。行相揖礼。○五月往首阳书堂设讲会。○六月参愚伏先生忌祀。○九月参务本稧会。○十二月 王大妃金氏升遐。
十年甲子(先生四十二岁)正月谒道南院庙。○二月立正寝。(有梁颂)○十月闻再从侄德升及第居魁。寄书戒之。(书略曰士之初出身。如处子初出闺。须望珍重自爱。言论必的当。趍向必明白。毋取人讥议可也。)○十二月赴庆州良佐洞。观德升闻喜宴。○谒玉山院庙。(晦斋李先生所享)寻溪亭独乐堂。访先生遗躅。○参从先祖鸡川君月城君墓祀因瞻拜晦斋先生墓(墓在一洞)留良佐洞过岁。
十一年乙丑(先生四十三岁)三月冠次子景锡。(有戒辞)○四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3L 页
月与南载元,郑希伯,李九成会梅湖船游。○六月与希伯及金茂叔会饮。
十二年丙寅(先生四十四岁)闰四月。看昭代稡言。(无忝斋所辑。凡十六卷。)○五月看昭代名臣录。(亦无忝斋所辑凡六卷)读朱子书节要。
十三年丁卯(先生四十五岁)敬书朱子说三条。揭于座右。(其一曰百行皆自仁义礼智中出。其二曰问心如何在腔子里。曰敬便在腔子里。其三曰放心只有些昏惰便是放。)八月哭南坡洪判书(宇远)讣。○读朱子书节要。
十四年戊辰(先生四十六岁)正月哭李九成。(有祭文)八月 王大妃赵氏升遐。○十月往安东。访青岩亭。与权司御春卿论礼说。
十五年己巳(先生四十七岁)二月除忠洪道都事。(掌试湖西。人称抡撰之公。)○闰三月拜罗州牧使。(朝廷知有剸烦理剧之才。特拜是州。而到任不数月。因微事见罢。)四月长子景郁中进士。○十二月 除槐山郡守。
十六年庚午(先生四十八岁)二月赴任。奉板舆到衙。○四月会葬李新窝。(有挽诗祭文)○五月浴安保温井。○九月拜司谏院正言赴 召。上疏辞不 允。○十一月差宣惠郎厅。(以荫官奔竞之窠。力辞得递。)十二月还乡省亲。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4H 页
十七年辛未(先生四十九岁)正月哭南载元。(有挽诗)○除司宪府掌令赴 召。○二月入侍。 启两件事(请罢锦山官屯及济州本邑人教授官事。)蒙 允。○随驾 贞陵。○四月除成均官司艺。○五月除清州牧使。○六月赴任。(到官三月。因重囚越圄见罢出代。领相权公大运 启曰清之为州。素称难治。非孙某剸烦之才。莫可收拾。狱囚逃窜。实由下吏之故。道臣 启罢。虽据法例。而失此良吏。甚可慨惜。 上曰孙万雄以善治守令。民情惜去云。特为勿罢仍任可也。)○九月设大夫人庆寿宴。(以曾经侍从臣老亲年七十以上者。 朝家特施优老之典。赐米豆各十斛白䌷二十段。令京司输致。实旷世殊渥也。公荣 君之赐。大供具设宴。请方伯守令及境内老人。数日极欢而罢。)
十八年壬申(先生五十岁)在清州任所。○二月新设雇马厅。(有记文)绣衣金文夏褒 启。(启曰清州牧使孙万雄。素称才谞。长于吏事。累典大郡。手段甚熟。到任以来。锐意为治。专制烦剧。剖决如流。严束下吏。使不敢出声。冰库修理之役。为弊不赀。而亲自看审。仍旧不改。习调时柴草。例责于民。而料理取用。不烦民力。其他政令。举合事宜。阖境称颂。本州物众地大。民俗犷悍。不用刑杖则固难为治。而临民谨严。自归畏服云。)绣梓参判公戒子记及冠首时戒辞。○九月升拜通政大夫东莱都护府使。(以亲老再呈备局而不许。使之从近例奉亲于邻邑以养之。除朝辞赴任。)自清州奉板舆还家。○十月赴任。○十一月以宴飨事。往还倭馆。
十九年癸酉(先生五十一岁)三月遭弹呈备局递还。(谏院弹以冒法赴任。同僚间亦有立异者。引对时。 上怒曰谏院之劾孙万雄何也。当初以亲老力辞。而朝家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4L 页
不许。迫令赴任。到今追论。极甚无据。因下备忘记。罢当该承旨及谏院以下。公感泣 恩数。而犹以既有物论。不可冒据。三呈巡营。再伸备局。得递而还。府民立清德碑以颂之。)六月叙用通拟喉院。○鼎谷斋舍成。(为先陇筑斋舍。扁以孝思。请记文于瓶窝李公而揭之。)命儿景郁大书鼎谷二字。刻于洞口岩崖。○十月擢拜庆州府尹。○十一月受三世 貤赠牒。行焚黄祭。○哭沈判书(梓)讣。(有挽诗祭文)
二十年甲戌(先生五十二岁)在庆州任所。(本州民物繁众。宗族亦盛居。每日簿牒委积。宾客填溢。而酬应有裕。公私皆适。人谓非才局之大器量之弘。不可能也。)八月呈辞巡营五度。不得递。○会宗人裒辑族谱谋锓梓。属持宪德升作序文。○十二月递罢还归。(御史李三硕褒以善治。掌令金德基承人指嗾搆罢。)
二十一年乙亥(先生五十三岁)二月移建玉成院宇于长蚣山下。(旧院在西山北麓玉成洞。壬申秋。大水卒至。庙宇漂没。至是公句管移建。因其旧号。)三月叙用。○五月哭金大谏。(邦杰○有挽诗)
二十二年丙子(先生五十四岁)春登龙头亭。次具柏潭韵。(亭在醴泉)十一月次子景锡登文科。
二十三年丁丑(先生五十五岁)读礼记心经。(屏退以来。无意世事。閒居自适。留心书籍。常置礼记心经先贤集于左右。整襟端坐。沉潜玩味。讲究旨义。静中用工。晚而益笃。)
二十四年戊寅(先生五十六岁)九月哭李博泉。(沃○有祭文。)十一月设酌庆伯氏周甲。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5H 页
二十五年己卯(先生五十七岁)九月九日。与地主李正源登龙兴山。游舍人台。○冬读心经。
二十六年庚辰(先生五十八岁)三月与地主会儒生讲学于首阳书堂。○四月又讲学于玉成书院。○九月哭郑希伯。(有挽祭)○议定郑统相(起龙)权判官(吉)并享忠烈祠。(二公乃壬辰立殣之人。而公以建祠合享为当。议遂行。)
二十七年辛巳(先生五十九岁)正月哭李参判(聃命)讣。(有挽诗)○四月除稳城府使不赴。(以亲年九十不赴。日夜侍侧。未尝出宿舂之地。惟以尽诚奉养为事。每作婴儿戏以供喜。)○五月答校院禀目。(时乡人以木斋洪先生追享近岩院之议。发书来禀。故公以沙潭金先生并享之意及之。)○八月 中宫殿闵氏升遐。
二十八年壬午(先生六十岁)三月书。与全惠仲(五益)论享礼巾服事。(书略曰巾服何以为定。追思邸报。 国恤卒哭后。官员以白团领乌帽带为时仕之服云。则儒生之黑巾白衣。亦犹官员之乌帽白领也。昨有多少仰复。而病中错说。恐误重礼。敢此追白。致斋时虽误着白巾。而将事时以乌巾幸矣。)○四月景翼登文科。○九月以冠宾赴金龙在(寿聃)戒。○十月设慈闱寿宴。
二十九年癸未(先生六十一岁)正月与卢希天(思圣),卢吉甫(思宪),全惠仲,康子施。上龙兴寺。作同庚会。因修甲稧。○五月观渊岳书堂文会。○周甲日。在沙川寓所设小酌。○十二月浴安保温井。○卜石坪新基。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5L 页
三十年甲申(先生六十二岁)四月石坪家舍成。○筑书室植梅竹。○访恩移窝吴南平(始震)有唱酬诗。○五月携全惠仲访卢吉甫登观水楼吟赏。○十月闻李南岳(玄逸)讣。为位而哭。(有挽诗)
三十一年乙酉(先生六十三岁)四月。访李处士(万敷)天云堂。(有记与诗)○十月哭康悦卿。(有挽诗)○冬读心经。
三十二年丙戌(先生六十四岁)六月。设小酌慰慈闱。○八月。乞养除礼基郡守。(朝议盖欲其便近于奉老荣养也。)十月赴任。奉板舆上衙。○十一月。立顺兴先山墓表石。十二月丁贞夫人李氏忧于官次。
三十三年丁亥(先生六十五岁)正月。奉榇还鼎谷山下。○三月祔葬于参判公墓左。返魂于家。(时公年近七十。而一遵礼制。不脱绖带。朝夕馈奠。非身有疾病则未尝不参。非省墓之行则足不出庐外。三年如一日。)四月竖鼎谷先山二位碣石。(祖妣淑夫人先考参判公墓。)五月替送仲子景锡哭奠金监司。(声久)○九月贞夫人康氏卒。
三十四年戊子。(先生六十六岁)
三十五年己丑(先生六十七岁)二月服阕。○哭裴美叔。(有挽诗祭文)三月浴安保温井。
三十六年庚寅(先生六十八岁)二月与冠童游盘石洞。(洞在西山腰。即长子景郁栖息之所)。四月赴会乡堂。修整乡案。○闰七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6H 页
月新 恩权相一来访。(权公以新进请教。公授以不激不颓四字。)○九月哭长子景郁。(天资卓越。学识超锐。孝友之行。践履之笃。为世所推。而不幸早没。公哭之曰吾家厄。吾道穷。有疑谁稽。有礼谁质。)自石坪新居撤还野村旧第。○十一月葬子于石坪后麓。○与士林追享月涧李先生于玉城书院。(时士林请以告由奉安文及常享文。公以不娴辞之甚力。至贻书以悉之。)
三十七年辛卯(先生六十九岁)二月上盘石洞。访亡子遗躅。感怀题诗。○四月与全惠仲往游龙兴寺。观苍石李先生文集刊役。○五月瓶窝李仲玉(衡祥)投一律求和。书怀以谢之。
三十八年壬辰(先生七十岁)四月哭金龙在。(有挽诗)○五月往鼎谷上墓。号恸而还。(以生朝在近。追慕劬劳而然也。)○六月三日患泄症。○自八日患候弥笃。废日录。○二十六日命侍者洒扫堂室庭除。○二十七日亥时易箦。(是日卯时。命子某梳首。亲自结髻。以绵充耳。取湿巾去面垢。更衣服。戒以初丧诸具从俭约。袭衣因旧洗用。切勿新备。葬勿过期。又曰汝等勿坠家声。勿为不紧出入。勿与人相诘。力农食土。劝课儿辈。晡时又命写野村四韵诗。语意从容。写尽晚境田园之趣。时声气已微。而犹眷眷训戒曰。祭礼必简略。切勿礼备。象生时所进。且执伯氏公手。永诀曰须平安在世。祭先必致敬。且以数亩田助宗家。招家中妇女申敕家事。命即出去。至亥时。正席恬然而逝。)○九月十日。葬于鼎谷参判公墓下卯坐之原。(学宫相继致祭。会员四百馀人。)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6L 页
三十九年癸巳十月十三日 上遣官(礼曹佐郎洪道达。)赐祭。
 纯祖大王四年甲子三月建别庙于石坪。十一月十八日奉安 祠版。
十四年甲戌十一月士林奉安位版于龟湖书院。(洛城君金先生先致,松湾金先生宪。同时并享。至 当宁五年戊辰。以 朝令见掇。)
二十五年乙酉春。移建别庙于栗里旧基。
行状[权相一]
公姓孙氏。讳万雄字敌万号野村。本庆州人。新罗初有六部大姓。孙氏其一也。远祖讳顺。养母至孝。有埋儿得钟之异。兴德王闻而极为之褒赏。事载三国史及本朝三纲行实。其后代有名卿。而皆以孝行趾美。自罗至丽不绝。入我 朝有讳登司宪府监察。以孙鸡林君昭之贵 赠户曹参议。于公为八代祖。高祖讳荃。曾祖讳兴孝 赠通训大夫司仆寺正。祖讳禟中进士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早游赵月川门下。聘晋阳郑氏参奉国成之女。移居于尚州之栗里村。志操坚介。乡人皆敬重焉。考讳慎仪。天分甚善。心德服人。而养九耋偏母。诚孝备尽。且累占乡解。 赠嘉善大夫兵曹参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7H 页
判兼同知义禁府事。三代推 恩。皆以公贵也。妣贞夫人仁川李氏。嘉善深根之女。以崇祯癸未五月二十六日。生公于金山耆洞外第。幼有奇气。性且聪睿。十馀岁能缀文通经史。一日游于街路。见乞人当寒衣弊。心甚恻伤。解衣与之。后数年。其人为僧于湖南。印送孟子一帙。盖感其恩而然也。与村里儿伴同游学。至其家。馈以午饭。而盘中有鱼脍。拱手不食曰。吾老亲在。不敢独食异味。其家嘉其意。欲使人送呈。辞曰为亲馈物。不须烦仆隶。因躬自持来。而凡于出外时。遇有美馔珍果。辄不食而藏于袖。以供亲厨。人皆称其孝性之天得。尝往山寺读书。有一过客见公神采射人。解其装中濯缨集头流山续录以授曰。读此几遍可成诵乎。公即读过三遍。掩卷诵。不错一字。客大惊曰昔徐四佳读潘氏历代论。二遍而诵之。君聪明无让于四佳矣。及长厉志。专心于经传。穷日达宵。通透烂熟。乙巳以策制中别试乡解。丙午丁外艰。时当暑月。自侍汤初。不解衣带。尝粪验其差剧。而丧出后哀毁殒绝。几不支保。初终葬祭。遵礼无违。己酉春。参汉城试三场中生员。仍登大科。不胜孤露之痛。却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7L 页
华童。庚戌隶成均馆学谕。例升学正。辛亥除獒树察访。多惠政。邮卒颂之。甲寅升付典籍。迁工礼刑三曹佐郎。时丁 国忧。廞卫载临。以都监郎厅。监㓒梓宫凡具。趁期悉办。堂上知其有干才。事无巨细。皆问而行之。乙卯除兵曹正郎。秋拜灵光郡守。辞陛日。独被 引见。实异数也。到郡。儒生乡战特甚。儒生百馀人入讼庭。各陈所见。公不听。只以各敬尔仪。自修得宜等语。谆谆开谕。两边皆惭悔而退。乡俗因以平和。灵是湖南剧邑。簿牒逐日堆积于几案。而剖决如流。无一留滞。巡察使爱其能。道内疑讼。皆委而决焉。递还后郡人立去思碑。以颂其德。丙辰冬。以正言赴 召。翌年春递。七月拜户曹正郎兼春秋馆记事官。八月除持平。时 上有金寿兴叙用之命。公请还收。因论护党误礼等事。言甚直截。 上许之。台官前后所论吏污民瘼。一启辄 允。九月除直讲。十月迁司艺。充冬至使书状官。移济用监正。因相臣禀告。 命给马觐母而还。十一月出疆。十二月至玉河关。思亲恋 阙。作短歌一曲。又于梦中有诗曰孤臣瞻斗极。游子梦萱堂。方其初行也。抵肃川。兵使李益馨赠以白金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8H 页
十两。及还因旧封赍与之。兵使曰此实曾所未闻之事。公曰初欲不受。而行者有赆。古之义。故不能辞去。来时无所用之处。故还之矣。俱在所撰北征录。翌年春复 命。仍请觐还乡。四月以正言承 召入城。转司导正及掌令。冬拜公州牧使。辞陛日 上引见曰。尔经侍从。固知善治。须至诚爱民。革去疵政。对曰猥蒙 引见。 圣教丁宁。臣虽无状。敢不惕念奉行也。到官后。廉得官政之为民弊瘼者。逐条疏陈。皆蒙 听纳。州人至今称颂。庚申朝著大变。弃官径归。正言尹攀搆诬劾罢。司谏李寅焕力辨之。尹反坐而递。自是敛迹田园。超然无当世之念。或以文酒自娱。或与乡邻侪友从游。劝课子弟。教育学徒。而家益贫。菽水之奉。无以尽欢。斥卖书册及章服。别储米馔。以供亲厨。己巳起废。佐湖西幕。掌试人称抡选之公。朝庭知有剸烦御剧之才。特拜罗州牧使。物众地大。素称国内难治之邑。可谓盘错利器。而到任不数月。因微事见罢。不得展布其素蕴。未几又拜槐山郡守。去家不远。即奉板舆。荣养备至。郡且僻小。不劳施设。而境内大治。翌年秋。拜正言被 召。民不得攀辕。而立石颂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8L 页
遗爱。寻递为宣惠郎厅。以他人荫官奔竞之任。力辞得递。历掌令司艺。辛未夏。乞养牧清州。到官三月。因重囚越圄见罢出代。时权公大运在首揆。 启曰清之为州。素称难治。非孙万雄之材局。莫可收拾。狱囚之逃。实由下吏之故纵。道臣 启罢。虽据法例。而失此良吏。甚可慨惜。 上特命因任。且以曾经侍从。有老亲。 特赐米豆各十斛。䌷木二十段。令京师输致。实旷世殊渥也。公荣 君之赐。大供具设宴。请方伯守令及境内老人。数日而罢。壬申春。绣衣 启褒。九月升资除东莱府使。以亲老再呈备局而不许。使之从近例奉亲于邻邑养之。且除朝辞赴任。癸酉谏院一人。惮以冒法赴任。同僚间亦有立异者。引对时。 上怒曰谏院之劾孙万雄何也。当初以亲老力辞。而朝家不许。迫令赴任。到今追论。极甚无据。因下备忘记。罢当该承旨及谏院以下。公感泣 恩数。而犹以既有物论。不可冒居。三呈巡营。再申备局。三月得递。府民又立清德碑。叙用即拟喉院之望。癸酉为先陇守护筑斋舍。扁以鼎谷。冬擢为庆州府尹。本府民物繁重。宗族亦盛居。每日簿牒委积。宾客填溢。而公酬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9H 页
应有裕。公私皆适。人谓非才局之大器量之弘。不可能也。甲戌夏。解绂归家。控辞乞递。而御史李三硕褒以善治。掌令金德基承人指嗾搆罢。辛巳除稳城府使。以亲年八十不赴。日夜侍侧。未尝出宿舂之地。惟以尽诚奉养为事。丙戌拜礼基郡守。朝中公议。盖欲其便近于奉老荣养也。到任数月。先夫人弃世。奉柩直到于鼎谷。葬于参判公墓左。刻石表墟。返魂于家。以遵礼制。时公年近七十。而与伯氏公不脱绖带。朝夕馈奠。非身有疾病则未尝不参。非省墓之行则足不出庐室。三年如一日。及至庚寅。丧长子景郁。虽以理宽遣。而潜销暗铄。气力绵缀。壬辰夏。乘轿往省于鼎谷。上墓号痛而还。以生朝已近。追思劬劳而然也。六月初寝疾。二十七日。命子梳首。亲自结髻。以绵充耳。取湿巾去面垢。戒以初丧诸具从俭约。袭衣因旧浣用。切勿新备。又曰汝等勿坠家声。勿为不紧出入。勿与人相诘。力农食土。劝课儿辈。又命写野村四韵诗曰。 明时见弃卧田村。多病年来懒出门。葵藿园中全性命。纷华场里断趍奔。地宜稼穑勤耕耨。家有诗书劝子孙。野兴閒情吾自乐。耳边众楚不须烦。语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29L 页
意从容。写尽晚境田亩之趣。时声气已微。而犹眷眷训戒曰祭礼必简略。切勿丰备。象生时所进。且执伯兄手永诀曰。须平安在世。祭先必致敬。且以数亩地助宗家祭田。招家中妇女。申饬家事。命即出去。至亥时。正席恬然而逝。享年七十。是岁九月十日。葬于鼎谷先兆卯坐之原。公资禀俊伟。器度宽大。而孝友忠厚。出于天性。常以登科作宰。不及于先公在时为至痛。奉慈夫人八邑荣养。而犹以未尽报鞠育之恩。每于公生朝。坐于膝下。作婴儿戏。以供喜。待伯兄友敬备尽。至老弥笃。分甘割美。必先供。姊氏早寡而贫在家。极其扶护。出宰必奉而去。不避冒法之嫌。只欲承顺慈志也。值亲忌则必着明衣达宵。夫日必往省松楸。号哭而还。至老不废。抚爱诸侄。若己出。而至于宗族。虽疏远。极加问恤。居官时。早起正饬衣冠。以临吏民。馈饷境内之老人。无间贵贱。而鳏寡孤独则尤加意周救。官用财力。必务樽节。使官帑恒有羡馀。而捧禄则分与于亲戚故旧。束吏严明。故不敢欺绐。听讼审察。故无一称冤。以故所莅诸邑。治绩甚著矣。乡居之日。待人接物。极其忠厚。人之有丧而贫不能殓。则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0H 页
或赙以棺板衣服。昏娶而无物成礼则或助以牛只䌷绵。而自奉俭约。不失寒素之态。及三子俱捷科名。尤以荣福太过为惧。秉心平恕。而诟詈之言不及于仆隶。行己谦恭而傲惰之气不见于辞色。常时虽不以清高自标。而取舍必以义。不以崖岸自异。而是非不苟合。乡人皆心悦而敬惮之。晚年益留心书籍。常置儒家文字于座右。披阅不懈。若唫咏等事。未尝着力。遇兴或发。而意圆句浑。有遗稿若干及燕行录。藏于家。公内子封贞夫人载宁康氏。学生用直之女。察访号南溪应哲之孙。慈仁柔惠。服用俭素。事舅姑尽诚。敬家翁如严君。出入必拜。遇亲戚御婢仆。主于宽厚。丙戌遭尊姑丧。五朔不进盐浆。真元澌毁。丁亥九月十九日殁。初窆于鼎谷南麓。壬辰秋。迁祔于公墓左。有二男。长景郁有文行登上庠。未寿而殁。次景锡登文科。历官内外。至绫州牧使。侧室男景翼文科典三邑。女全扬善。景郁五男四女。男云烨,云杰,云弼,云发,云述。女赵畬经,申思学,李惟天,前县监郑光纶。景锡二男一女。男云亿,云采。女柳后玭。景翼二男一女。男云凤,云鹏。女边泰老。云烨子宗显。女黄宅休,吴锡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0L 页
观。云杰子世显,昌显出继。女郭衡柱,郑櫄。云弼子道显。云发子廷显。女李道著。云述子益显,曾显。赵畬经嗣子锡健。申思学子弘岳。女权思穆,李东龙。李惟天子宜赟。女朴趾赫,李弘直进士。郑光纶子琇。女李弘祖。馀幼。云亿嗣子昌显。女赵锡龙,李元馝。云采一男幼。柳后玭子圣霖,德霖,圣宗。女金彦稷。云凤二男幼。女洪▣▣申▣▣。云鹏一男幼。女康载郁。全扬善子尔谦,尔德,尔学。女柳祥雨,赵命铨,赵▣▣,李▣▣。内外孙男女合百二十八人。而不能尽录。荷塘权公斗寅撰碣铭。刻竖墓前。已有年数。昨冬公之孙云述。奉牧使公所撰家状。来请行状。窃念相一以乡侍生。庚寅秋。带 恩进谒请教。公授以不激不颓四字。未能终身遵奉是惧。而尚不忘于心。义难终辞。谨叙次如右。以备后人之考信云尔。 崇祯甲申后再乙亥四月日。嘉善大夫前行司谏院大司谏安东权相一谨状。
行状后叙[李象靖]
行状成于 元陵乙亥。即清台权公所撰。而距公殁且六十年。状牒随手追记。言行履历。间有疏漏而不载者。盖公在娠。大夫人梦西山尽颓。积于裳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1H 页
中。已而公生。西山即屹然峙村面者也。己酉公赴会试中路。投宿村店。主家少妇美容姿。时时窥觇。夜深直入寝所。颇有献媚之意。公正色责之曰尔以村家少女。敢亵少年科儒耶。亟令去。同行侪友有知其实。或讥其少英达之气。公不小动。闻者服其有定力也。公乙卯正郎刑曹兼春秋记注官。丁巳九月。又 除司谏院正言。十月以司艺兼司宪府掌令。十一月以济用正兼司宪执义。戊午三月 除掌令。八月又 除正言掌令。九月 特除公洪道暗行御史。以公已还乡即递。己未五月在公州。 除春秋馆编修官。又公与人书有云十七日政。再拟掌令献纳。而与子书曰才递正。又移献云云。则盖公尝 除献纳而未详的在何年也。谨此追录。以补状文之阙云。辛丑十月上浣。韩山李象靖识。
神道碑铭(并序)[权斗寅]
前县令孙君景锡。间尝诣余言曰。先君子执友皆沦殁。独吾丈在。惟吾丈可以道吾父事业。所以墓道文不他属而敢累吾丈。倘惠一言。以贲幽隧则幽明受赐大矣。言讫泫然。余亦悲其意。不敢以文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1L 页
拙辞。呜呼。余尚忍铭公也乎。谨按孙氏本鸡林大姓。实大树部之远胄也。自罗而丽。代有名卿。入我朝有监察讳登。以鸡林君昭贵 赠户曹参议。于公为八代祖。曾祖讳兴孝 赠通训大夫司仆寺正。祖讳禟成均进士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考讳慎仪 赠嘉善大夫兵曹参判。三代追爵。皆以公贵故。参判公仁心厚德。服一乡。乡人称孙佛云。妣仁川李氏嘉善深根之女。封贞夫人。 崇祯癸未五月二十六日生公。公讳万雄字敌万。自号野村。自幼颖秀异凡儿。稍长倜傥不羁。杰然有奇气。尝出见寒乞儿。恻然解衣与之。识者已知其为达人。好读书。词艺夙成。参判公奇爱之。期以远到。丙午丁参判公忧。号霣哀毁。葬祭以礼。己酉中生员。复登大科。名声大振。始隶成均馆。辛亥为獒树察访。栉垢疤痒。邮人德之。甲寅升典籍。迁工礼刑三曹郎。八月 显庙礼陟。公为都监郎。事皆就绪。堂上材公。每事必咨询公。乙卯以骑曹郎拜灵光郡守。灵大邑也。俗雕悍号难治。公剸烦理剧。甚著政声。丙辰以正言召还。丁巳 除户曹正郎兼春秋官记事官。八月转持平。时 上命叙用金寿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2H 页
兴。公请还收。仍论护党误礼。奏事切直。 上允从。九月由直讲迁司艺。以冬至使书状官赴京。明年春复 命。四月拜正言。转司导正掌令。冬为公州牧使。既到条陈州弊民瘼。皆蒙 听纳。民到今追思之。庚申弃官归。既归被人齮龁。有辨其诬者。卒无事。家益旁落。无以供菽水。至卖书册章服。为奉养之具。至己巳起废为忠清都事。寻 除罗州牧使。以事罢。未几为槐山郡守。明年秋。以正言还 朝。历掌令司艺。辛未乞养牧清州。居数月坐失重囚见罢。因相臣言 特命仍任。 赐大夫人缣帛米谷。以公曾经侍从故也。公邀方伯守令及境内长老。大供具设宴。以彰 君赐。壬申九月。升秩为东莱府使。以亲老再呈备局不许。既赴任之明年。谏院论以冒法赴任。 上怒曰既已迫令赴任。到今追论者何也。 命罢承旨及谏官以下。公谓 圣教有足感泣。而不可冒物论行任。累呈得递。冬擢尹东都。东都地博人众。簿牒云委。公左酬右应。剖决风生。人皆称服。甲戌解印归。辛巳 除稳城府使。以亲年九十不赴。丙戌 除礼基郡守。为便养强赴。居未几遭大夫人丧。奉柩至中东之鼎谷。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2L 页
鼎谷者。公先墓所在也。既祔葬。返魂于家。明年内夫人殁。庚寅长子又逝。公耆年荐罹祸变。气力积惫。疾病乘之。累月弥留。犹力疾往鼎谷先山。上墓号痛。留数日疾益笃。扶舁还家。竟不起。壬辰六月二十七日也。年七十。际属纩。命仲子栉发。以绵充耳。取湿巾去面垢。更衣服。命治棺袭。因旧勿备新。治丧务从俭约。一遵文公家礼。葬勿过期。念伯氏贫匮。优纳土田。且曰汝辈勿浪出入。勿与人相诘。力农食土。教子勤业。谨祭祀。务致蠲洁。晡时口呼一律。句语和平。怡然无怛化之意。戒仲子勿过毁。招诸妇戒饬家事。执伯氏手。祝以好在。到亥时则曰吾今弃世矣。正席悠然而逝。呜乎。临死委顺。岂所谓正终者耶。是年九月。葬于鼎谷先兆负卯之原。会葬者四百馀人。公风神俊爽。器宇轩昂。卓荦。有丈夫风度。性至孝。为养与祭。必亲舂炊。至年高位尊犹不怠。历典八州。荣养至矣。时坐大夫人膝下。作婴儿戏以悦之。友敬伯氏。至老弥笃。得异味必先奉献。仲姊早寡而贫。每之官必奉而行。公之于伦懿。可谓尽矣。参判公讳辰则数月前。必预备祭需。祭之夕明衣达宵。祭讫必诣松楸号哭。逐月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3H 页
省墓。到老不废。与朋友交。豁达无畦畛。人皆驩甚无厌。其居官尚廉谨务节用。抚民以恩。束吏以严。阖境晏然。所至多有去思碑。厚于亲旧。不惜捧禄。睦于宗族。无别亲疏。人有丧而未殓。则或赙以棺板衣服。营昏娶而无财则至助以牛只绵䌷。晚节尤好看书。常置心经礼记于左右。手不停披。及三子俱捷大小科。益惧盛满。一以谦卑自牧。盖公懿行淑范。不可以一二计。余为铭。患无以揄扬。不虞辞之溢也。夫人载宁康氏。父曰用直。大父曰察访应哲。有妇德。奉舅姑尽诚礼。事夫子俱至。年六十五终。初窆于鼎谷南麓。及公葬合祔焉。生二子。长景郁进士。次景锡文科。蔚珍县令。侧室男景翼文科察访。女适全扬善。进士五男四女。男曰云烨,云杰,云弼,云发,云述。女适赵畬经,申思学,李惟天,郑学儒。县令二男一女。男云亿,云采。女适柳后玭。察访二男一女。男云凤,云鹏。女幼。全扬善三男二女。男尔谦。馀皆幼。呜呼。余与公同年生。自弱冠从公游。今踰五十年。知公者宜莫余若。孰谓公先逝。使余铭公之墓乎。悲夫。其铭曰。
业以文立。行以仁积。惟孝与友。足为世则。惟谦自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3L 页
牧。亦宜受益。入而事君。能尽职责。出而临民。蔚有声绩。其大如是。其细可略。营魄垂离。精神如昔。犹勤训戒。可验定力。鼎谷之原。灵吉攸钟。归侍父母。其乐融融。我铭其窾。昭示无穷。奉列大夫前行长水县监。永嘉权斗寅撰。
墓志铭(并序)[李衡祥]
此故府尹孙公葬也。讳万雄字敌万。其先庆州人。至先公自礼安又徙于尚。远祖顺有至孝。新罗兴德王褒异之。语在东史。其后有阿。又其后有藏。又其后有甫。为高丽大官。又其后有敬源判密直司事。寔生玄俭中枢院副使。寔生登监察 赠参议。寔生士章司尊院别坐。寔生瑾判官。五代祖义亨。高祖荃。皆隐德。曾祖兴孝 赠司仆寺正。祖禟进士 赠左承旨。考慎仪 赠兵曹参判。妣贞夫人仁川李氏。嘉善深根之女。公以 崇祯癸未五月二十六日生。真千里足也。参判公喜。李夫人亦女士。世艺至行。爰有所承。公又一于孝。不专以文艺为业。人皆老成待而远到期。廿四丁外艰。慨廓踰制。廿七连捷小大科。是 显宗己酉也。初隶成均馆。例升至学正。辛亥为獒树察访。甲寅升典籍。时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4H 页
今 上嗣服。收还耆旧。公于是乎联翩步武。声誉蔼蔚。到庚申朝著大变。公即还乡。己巳复入。甲戌旋退。而公又穷矣。前后履历。亦有通塞耶。内践薇垣,柏府,户礼兵刑工曹,直讲,司艺,济用,司导二正及宣惠郎。外莅灵,公,罗,槐,上党。皆称称职。丁巳以书状赴燕。己巳佐湖西幕。壬申升资而刺东莱。癸酉擢品而尹东都。凡边腹之以烦以剧。最为 中宸忧者。于公每推毂焉。才望可想也。惟其所择多审也。秉铨者扬之冠豸几数十遭。黜幽驳墨。饶有劲致。然不投于口也。时议多之。庚申之际。匿瘢犹索。独公无可痕也。二十馀年。弊帚而已。不敢以一语罪公。合计在官仅一纪。乌足以尽公乎。性又疏于财。止则橐空空。无可为产。母年且九十六。章服尽斥而养具不继。朝议怜之。丙戌 除礼基。赴任未久遭丧。公耆矣。宜若衰麻之在身而已。而抑自外作。火由中铄。虽自以为遭礼。终于肉脱。六年患下。渐益绵缀。而语涉先代。辄呜咽不成声。七十而慕。岂人人可能乎。谓先陇难守也。竭力庐僧。如寒泉之制。而率二旬一省。以展其孺慕。每当先忌先晬及己之弧辰。必上墓而号痛焉。今年仲夏。亦舁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4L 页
疾告诀而还。病已不可为矣。忽于一日沐栉更衣。与其兄诀。且戒子与孙曰吾兄窭。又无以祀。纳吾某田。仍分所馀曰某子某孙贫。与某物。某子干。虽无产亦不死矣。学不可不勉。农不可不力。而惟孝惟友。可不坠家声。若余之躯。䌷绵以作帽。浣濯以袭衣。三日殓。三月葬。一从文公之礼而必俭。其他祭祀昏娶之节。无不历历言之。与宾客诀。又与孀妇诀。又与仲子诀曰死生常理也。勿过哀。仍咏一律贴于壁。且曰到夜半。当不见吾。是壬辰六月二十七日晡时也。于时语已涩。众情且如溃。而切切无悼怜之色。其夜亥。命出诸妇。遂正席恬然而逝。寿七十。世复有安化如公者乎。是年九月十日庚寅。葬于尚州中东之鼎谷。参判公墓下坐卯之原。从遗意也。公坦坦忠实人。骤睹无矜饬。徐叩则礭然有自树。朝而子于 君。官而父于民。俨然一丈夫也。况其天资笃厚。孝友出伦。服食必亲检曰人子职也。祭祀必躬备曰终身丧也。妻妾恩义。一视亲意而为之厚薄。其巧变多类此。而常护兄与姊犹婴儿。得甘辄忘口而先供。虽温公之于伯康。殆无以过也。推而至于子侄。慈而严。又推而睦于宗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5H 页
族。情志蔼然。待人御仆亦止是诚。推微洞藏。不倦不挟。迎送必于户庭。谦恭及于卑贱。每对之。先问其父母安否。若值疾病丧葬。虽车马不吝。亦必躬至而问慰。不以己贵而忽之。见人之困于阨者。不计劳悴而担当救解。贫族之炊烟待施。亲疏之吉凶多赖。而不见惠以自居。且以三子大小科。为盛满可戒也。自奉如寒士。此皆孝思之推也。是故乡靡谇言。室鲜违色。及今旁郡毕至。妇孺含惜。雪涕倾闾。流噫震邑。亦可见其入人者深也。平生不放旷。晚益留心于经传。亦未尝少解冠服。然以其不外也。人无知者。配载宁康氏。学生用直之女。南溪应哲之孙。辛丑归于公。癸酉从公爵为贞夫人。移其所以顺亲者。以奉舅姑。事夫子如严君。每出入必拜。其细可推也。丙戌之丧。五朔不盐浆。日渐柴毁。丁亥九月十九日歾。距其生癸未四月二十六日。为六十五岁。初窆于鼎谷先茔。今年九月十日。迁祔于公左。二子曰景郁进士。先公卒。景锡文科县令。侧室男景翼文科察访。女适全扬善。进士有五男四女。云烨,云杰,云弼,云发,云述男也。士人赵畬经,申思学婿也。馀未笄。县令有二男一女。全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5L 页
扬善二男一女皆幼。此公之始卒也。乃者县令公涕而乞铭曰。葬不可以无志也。所籍而慰先君地下者无如子。其幸毋拒而惠之言。余虽谢不敢。槩已心悼矣。忍使懿迹不出于家乎。辞以拙不获则谨次家状如左。噫人莫不自爱。其敢以一言诬公乎。观乎此则知此坟之不可夷也。遂铭曰。
未云何䨓。气散然后发。不霁何虹。喷薄而溢。惟其用不尽。是以有郁。况彼木培根而磅礴。虽未及牺尊。若夫条达则理。吾以此知此门之必繁也。噫。前任通政大夫掌隶院判决事李衡祥撰。
墓碣文[孙景锡]
府君讳万雄字敌万姓孙氏。系出鸡林。远祖讳顺有异行。语在丽史。曾祖讳兴孝 赠司仆寺正。祖讳禟进士 赠左承旨。考讳慎仪 赠兵曹参判。妣贞夫人仁川李氏。嘉善深根女。府君降于癸未。己酉捷大小科。内经太学,两司,五曹,济用,司导,宣惠郎。丁巳价燕京。外历一邮八州湖西幕。卒于壬辰。葬于州东鼎谷先茔卯山原。配贞夫人载宁康氏。学生用直女。癸未生丁亥殁。壬辰移祔于府君墓左。男二曰景郁进士早卒。次即不肖文科。庶子
野村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436H 页
景翼文科。庶女适全扬善。皆有子女。府君志行。在志文及神道碑。有考者可徵也。与长孙云烨。谋树表。少伸罔极之痛云。 崇祯后八十七年 上之四十年甲午四月日。男景锡泣血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