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x 页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礼说○丧礼○斩衰
礼说○丧礼○斩衰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5H 页
上玄石
因直卿闻。以丧服章父为长子疏文。疑正体之不在其祖父而只在其长子云。然耶。疏所以释注。何不观于注文本意耶。示破为望。
按。所谓祖父适适相承。己又适承者。其指祖父己三世之正体为言。已死之长子。又得正体与传重。然后方可服斩。此世弼平日之见也。近日更考传文。又复参之以他疏。三世正体之说。方觉其误。所以与沙川诸友私自讲究。 承下询之及此。敢伸谬说。以渎崇听。传文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按传文之正体与传重。本指长子而言。何以知其然也。据何以三年一句冒之于上。则已自明白。如曰传重指长子。而正体则指其祖父己。则传者于此。必为一转语。以示二事之分属上下。必不无曲折泛然说下。以起后人之疑惑也。大功章适妇条疏曰。父母为适长子三年。今为适妇。只降一等服期者。长子本为正体于上。故加至三年。妇直是适子之妻。无正体之义。故加庶妇一等。大功而已。疏之正体于上。与传所
因直卿闻。以丧服章父为长子疏文。疑正体之不在其祖父而只在其长子云。然耶。疏所以释注。何不观于注文本意耶。示破为望。
按。所谓祖父适适相承。己又适承者。其指祖父己三世之正体为言。已死之长子。又得正体与传重。然后方可服斩。此世弼平日之见也。近日更考传文。又复参之以他疏。三世正体之说。方觉其误。所以与沙川诸友私自讲究。 承下询之及此。敢伸谬说。以渎崇听。传文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按传文之正体与传重。本指长子而言。何以知其然也。据何以三年一句冒之于上。则已自明白。如曰传重指长子。而正体则指其祖父己。则传者于此。必为一转语。以示二事之分属上下。必不无曲折泛然说下。以起后人之疑惑也。大功章适妇条疏曰。父母为适长子三年。今为适妇。只降一等服期者。长子本为正体于上。故加至三年。妇直是适子之妻。无正体之义。故加庶妇一等。大功而已。疏之正体于上。与传所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5L 页
谓正体于上。自是一般说。据此疏长子本为正体于上。知传文之正体字。只指长子而不指祖父与己也。郑注曰。为父后者。然后为长子三年。重其当先祖之正体。又以将代己为宗庙主也。
按。注本释传文者也。其曰重其当先祖之正体。当之者长子也。重之者己也。(非谓先祖为正体。而长子又承其正体也。本指长子直为先祖之正体耳。如言为先祖之正统正嫡。故己重长子正体。而加服三年也。)其曰将代己为宗庙主。将代者。非长子乎。注之言正体传重。信乎非▦祖己也。齐衰章母为长子条传曰。父之所不降。母亦不敢降也。郑注曰。不敢降者。不敢以己尊降祖祢之正体。此正体字。言祖祢为正体耶。长子为祖祢之正体耶。详味其己尊字则初是对长子。而言其为祖祢之正体也。若曰此指祖祢为正体。则何敢以己尊字为言耶。况所谓祖祢之正体者。即父为长子注先祖之正体也。据此祖祢之正体。本指长子。知上注先祖之正体。亦指长子而言也。如曰。上注正体果指父祖己之为正体。则上下两注。均是一人之见。一人之笔。于父则言其祖父己之为正体。于母则言其长子之为正体。使母之所以为长子。其义
按。注本释传文者也。其曰重其当先祖之正体。当之者长子也。重之者己也。(非谓先祖为正体。而长子又承其正体也。本指长子直为先祖之正体耳。如言为先祖之正统正嫡。故己重长子正体。而加服三年也。)其曰将代己为宗庙主。将代者。非长子乎。注之言正体传重。信乎非▦祖己也。齐衰章母为长子条传曰。父之所不降。母亦不敢降也。郑注曰。不敢降者。不敢以己尊降祖祢之正体。此正体字。言祖祢为正体耶。长子为祖祢之正体耶。详味其己尊字则初是对长子。而言其为祖祢之正体也。若曰此指祖祢为正体。则何敢以己尊字为言耶。况所谓祖祢之正体者。即父为长子注先祖之正体也。据此祖祢之正体。本指长子。知上注先祖之正体。亦指长子而言也。如曰。上注正体果指父祖己之为正体。则上下两注。均是一人之见。一人之笔。于父则言其祖父己之为正体。于母则言其长子之为正体。使母之所以为长子。其义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6H 页
有所不一于父之所以为长子。揆诸礼意。必无是理也。
又按。本注疏曰。不敢以己尊降祖祢之正体者。上传于父已。答云正体于上。以是郑解母不降。亦与父同。以夫妇一体。故不降之义亦等。据此注疏。上下文所谓正体。初无异同。可知也。
疏曰。以其祖父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之于后。故云正体于上云。又乃将所传重者为宗庙主。是有此二事。乃得为长子三年也。
按凡论礼。言常者多而言变者少。乃其例也。疏所谓父祖己三世。只者适适相承为言者。据礼言常不言变之例。以其常一边而言之耳。然其主意则不过言三世相承。不必言三世皆适也。其曰。故云正体于上者。即传文正体于上。传文正体。既指长子。不指祖父己则疏说正体。独不指长子而指其祖父己欤。正体者。长子也。于上者。祖父己也。祖父己三世相承。故长子为正体于祖父己云矣。初不以祖父己自为正体于上也。疏说如此见解。则与传文郑注指长子之义。当为一串说矣。今若以疏云适适相承。故谓祖父己三世必皆正体乃可。则未知贾氏何所据而说出此
又按。本注疏曰。不敢以己尊降祖祢之正体者。上传于父已。答云正体于上。以是郑解母不降。亦与父同。以夫妇一体。故不降之义亦等。据此注疏。上下文所谓正体。初无异同。可知也。
疏曰。以其祖父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之于后。故云正体于上云。又乃将所传重者为宗庙主。是有此二事。乃得为长子三年也。
按凡论礼。言常者多而言变者少。乃其例也。疏所谓父祖己三世。只者适适相承为言者。据礼言常不言变之例。以其常一边而言之耳。然其主意则不过言三世相承。不必言三世皆适也。其曰。故云正体于上者。即传文正体于上。传文正体。既指长子。不指祖父己则疏说正体。独不指长子而指其祖父己欤。正体者。长子也。于上者。祖父己也。祖父己三世相承。故长子为正体于祖父己云矣。初不以祖父己自为正体于上也。疏说如此见解。则与传文郑注指长子之义。当为一串说矣。今若以疏云适适相承。故谓祖父己三世必皆正体乃可。则未知贾氏何所据而说出此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6L 页
传注所无之义。与其上下文义。相违若此耶。
传文曰。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小记曰。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故也。
按。看此传文小记之意。为长子三年与否。只缘继祖祢与否而已。至于祖祢之正体。元无所论。虽继祖祢。若必求祖祢之正体然后乃可服斩。则无乃与传文小记有所不同耶。
小记。庶子不为长子斩。疏引庾氏说曰。用恩则祢重。用义则祖重。父之与祖各有一重。故至己承二重而为长子斩。若不经祖则不为长子斩也。(庾氏恩重义重之说一款。朱子取入通解五宗条。则此已经朱子之勘定也。)
按。祖祢设或以庶子与所后子相承。而其所谓恩重义重。则亦不以非正体而有所贬降。故庾氏祇曰至己承二重。为长子斩。更无祖祢非正体则不为斩之文。则在己服长子之义。只求祖祢两重长子正体而已。其祖祢之为正体与否。初非可论也。大抵适适相承之说。贾疏盖屡言之。丧服不杖期章为人后为其父母报。疏曰。大宗自此以下。适适相承。谓之百世不迁之宗。大功章大夫之子。为姑姊妹嫁于大夫。传文
传文曰。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小记曰。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故也。
按。看此传文小记之意。为长子三年与否。只缘继祖祢与否而已。至于祖祢之正体。元无所论。虽继祖祢。若必求祖祢之正体然后乃可服斩。则无乃与传文小记有所不同耶。
小记。庶子不为长子斩。疏引庾氏说曰。用恩则祢重。用义则祖重。父之与祖各有一重。故至己承二重而为长子斩。若不经祖则不为长子斩也。(庾氏恩重义重之说一款。朱子取入通解五宗条。则此已经朱子之勘定也。)
按。祖祢设或以庶子与所后子相承。而其所谓恩重义重。则亦不以非正体而有所贬降。故庾氏祇曰至己承二重。为长子斩。更无祖祢非正体则不为斩之文。则在己服长子之义。只求祖祢两重长子正体而已。其祖祢之为正体与否。初非可论也。大抵适适相承之说。贾疏盖屡言之。丧服不杖期章为人后为其父母报。疏曰。大宗自此以下。适适相承。谓之百世不迁之宗。大功章大夫之子。为姑姊妹嫁于大夫。传文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7H 页
疏曰。诸侯之子适适相承。而旁支庶已下。并为诸侯所绝。五宗条曰。别子之世世长子恒继。为百世不迁之宗。其曰适适相承。其曰世世长子恒继。岂谓百世皆以适长相继耶。如此然后方可谓不迁之宗。如或以庶子族人相间承重。则不曰不迁而将易其百世之宗耶。伏乞更加俯量。如何。
上明斋
丧服长子条。传文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
按。传文此段。释经文父为长子三年之义也。通典雷次宗曰。长适独正。据此则正者。主适长而言也。不杖章贾氏疏曰。子与父同为体。据此则体者。主子身而言也。是以传文正体之正。应经文长子之长。正体之体。应经文长子之子。传文正体之名。本为经文长子而立焉也。其曰于上者。言父祖与己也。既以正体言长子。则于上字。指长子之上也。长子之上。非父祖己而何哉。正体于上一句。论其所言之主意。则如言木之正干于根柢。水之正派于本源。此谓长子为正体于父祖己。非谓父祖己自谓正体于上也。其曰又乃将所传重者。言父祖二重。将传于长子也。盖此传正
上明斋
丧服长子条。传文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
按。传文此段。释经文父为长子三年之义也。通典雷次宗曰。长适独正。据此则正者。主适长而言也。不杖章贾氏疏曰。子与父同为体。据此则体者。主子身而言也。是以传文正体之正。应经文长子之长。正体之体。应经文长子之子。传文正体之名。本为经文长子而立焉也。其曰于上者。言父祖与己也。既以正体言长子。则于上字。指长子之上也。长子之上。非父祖己而何哉。正体于上一句。论其所言之主意。则如言木之正干于根柢。水之正派于本源。此谓长子为正体于父祖己。非谓父祖己自谓正体于上也。其曰又乃将所传重者。言父祖二重。将传于长子也。盖此传正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7L 页
体传重。皆主长子而言。至于父祖己之皆正体。元非传之所言者也。
郑注曰。此言为父后者。然后为长子三年。重其当先祖之正体。又以其将代己为宗庙主也。
按。郑注此段。释传文正体传重之辞也。其曰重其之重者。言父之重长子也。其曰当先祖之当者。即当位当路当官之当。如言处先祖之正适正统。非谓先祖为正体而长子又承先祖之正体。只指长子为先祖之正体耳。其曰先祖者。释传文于上也。其曰正体者。即传文正体也。传文先言正体。后言于上。此注先言先祖。后言正体者。皆从文势互说。亦非有二义也。其曰将为宗庙主者。又释传文之将传重也。盖此注正体传重。亦主长子而言。至于父祖己之皆正体。又非郑注之所言者也。
贾疏曰。以其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之于后。故云正体于上云。又乃将所传重者为宗庙主。是有二事。乃得为长子三年也。
按。贾疏此段。又释传文郑注正体传重之意也。盖传与注各言正体。而皆所以明长子为正体于父祖己。则疏之所释。又当持此意而求之矣。不必说出传注
郑注曰。此言为父后者。然后为长子三年。重其当先祖之正体。又以其将代己为宗庙主也。
按。郑注此段。释传文正体传重之辞也。其曰重其之重者。言父之重长子也。其曰当先祖之当者。即当位当路当官之当。如言处先祖之正适正统。非谓先祖为正体而长子又承先祖之正体。只指长子为先祖之正体耳。其曰先祖者。释传文于上也。其曰正体者。即传文正体也。传文先言正体。后言于上。此注先言先祖。后言正体者。皆从文势互说。亦非有二义也。其曰将为宗庙主者。又释传文之将传重也。盖此注正体传重。亦主长子而言。至于父祖己之皆正体。又非郑注之所言者也。
贾疏曰。以其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之于后。故云正体于上云。又乃将所传重者为宗庙主。是有二事。乃得为长子三年也。
按。贾疏此段。又释传文郑注正体传重之意也。盖传与注各言正体。而皆所以明长子为正体于父祖己。则疏之所释。又当持此意而求之矣。不必说出传注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8H 页
所不言之意。以证父祖己之皆为正体也。盖传文所谓于上。虽包父祖己。而语涉简奥。有未易晓。郑注所谓先祖。虽释于上之义。而泛举祖字。不言几代。故贾氏于此。始分别详说。以示传重世数之限。其曰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之于后者。言其传重世数之常。夫以适子相承。常也。庶子所后子相承。变也。常固言也。变亦不可废也。若于传重之大体。当包常变之二义。而疏之此段所云。则历举世数之际。据礼言常不言变之例。以其常一边而言之耳。其曰故云正体于上者。其义不过曰长子为正体于父祖己云矣。初不以适适相承。释其传文之正体。又不以父祖己皆谓传文之正体也。其曰将所传重者为宗庙主者。即释传文之传重也。其曰是有二事然后为长子三年也者。言长子既得正体。又将传祖重。具此二事然后为长子三年也。
按。此传文注疏。则祖父己之非正体。自可知之也。如曰长子虽得正体传重。又待祖父己皆正体。而父始服斩。则疏所谓二事者。当为三事。而今疏既不曰三事。只曰二事。则父祖己适适相承。只主于言常而初不释正体于上。可知也。长子虽得正体传重。又以父
按。此传文注疏。则祖父己之非正体。自可知之也。如曰长子虽得正体传重。又待祖父己皆正体。而父始服斩。则疏所谓二事者。当为三事。而今疏既不曰三事。只曰二事。则父祖己适适相承。只主于言常而初不释正体于上。可知也。长子虽得正体传重。又以父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8L 页
祖己非正体而父只服期。则疏所谓四种。当为五种。而今疏既不曰五种。只曰四种则父祖己适适相承。亦主于言常。而初不释正体于上。又可知矣。其句语之明白。意脉之归属。有不可诬者耳。又按。通典曰。礼注。用恩则父重。用义则祖重。父之与祖各有一重。而至己承二重之后。长子正体于上。将传宗庙之重而服之斩。既曰长子正体于上。则可见传文正体。只指长子也。既曰至己承祖祢二重。则可见传文传重。亦只指世数也。正体之本不上及于祖祢。又可知也。
答曰。 适适相承。 言常不言变。 变在其中。
二事 只曰二事。不曰三事。
四种 只曰四种。不曰五种。
右三款。足以定之。其馀不须多卞。盖注疏文字。人各异看。各自牵合。所以有讼也。故不如右三款之的确颠扑不破也。且礼意。只在长子之正体传重而已。其父祖以上传重。则已传重矣。何可追论父祖之正体与否耶。此则必非礼意。揆以义理又如此。未知如何。
经曰。父为长子。若如玄石之论。则传当首明父之有当服者。有不当服者。若曰父非正体则不
答曰。 适适相承。 言常不言变。 变在其中。
二事 只曰二事。不曰三事。
四种 只曰四种。不曰五种。
右三款。足以定之。其馀不须多卞。盖注疏文字。人各异看。各自牵合。所以有讼也。故不如右三款之的确颠扑不破也。且礼意。只在长子之正体传重而已。其父祖以上传重。则已传重矣。何可追论父祖之正体与否耶。此则必非礼意。揆以义理又如此。未知如何。
经曰。父为长子。若如玄石之论。则传当首明父之有当服者。有不当服者。若曰父非正体则不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9H 页
为长子斩也。(如言不继祖也。)今乃不然而只言长子之正体传重而已。则其义可见矣。父已承祖祢之重矣。子又正体将传重矣。乃以其祖之非正体。其曾祖之非正体而不服斩。则经文传文。将置之何处耶。设令贾疏之意。真如玄石之见。犹不可任疏说而弃经传。况未必然耶。
上明斋
朴重绘问。适适相承。乃可为长子服斩。则为人后者。服长子斩。恐非礼意。尤斋答。礼只言祖与祢。而不分所后所生。此与适适相承。自是别意。盖虽所后既已服斩。且以为祖祢庙。则其义似难分开矣。濮议时。程子谓陛下仁宗之适子。此适字。与适适相承之适。似不可异看也。
按。凡适子之义。有全言偏言之别。正适之适。只指第一子之适而偏言者也。适统之适。兼指庶子与所后子承重之嫡而全言者也。是以。宋宁宗。礼所谓立庶子为后者。而朱子谓之世适。宋英宗。礼所谓养他子为后者。而程子谓之适子。同一适字。而全言则兼包两义。固不但指第一子也。尤斋因英宗为适之说。以證适适相承之适亦兼两义。其意亦以为父为长子。
上明斋
朴重绘问。适适相承。乃可为长子服斩。则为人后者。服长子斩。恐非礼意。尤斋答。礼只言祖与祢。而不分所后所生。此与适适相承。自是别意。盖虽所后既已服斩。且以为祖祢庙。则其义似难分开矣。濮议时。程子谓陛下仁宗之适子。此适字。与适适相承之适。似不可异看也。
按。凡适子之义。有全言偏言之别。正适之适。只指第一子之适而偏言者也。适统之适。兼指庶子与所后子承重之嫡而全言者也。是以。宋宁宗。礼所谓立庶子为后者。而朱子谓之世适。宋英宗。礼所谓养他子为后者。而程子谓之适子。同一适字。而全言则兼包两义。固不但指第一子也。尤斋因英宗为适之说。以證适适相承之适亦兼两义。其意亦以为父为长子。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39L 页
只系三世之传重。不在三世之正适。此言是则是矣。然贾氏所谓适适之适。初出于言常不言变之适。则亦指第一子之正适。今不可以兼包两义之适。断而为言也。况贾疏又有六个适子。一曰。若言适子。唯据第一者。一曰。有适子无适孙。一曰。兄为父后是适子。一曰。适子有废疾。一曰。适妇不为舅后。凡此六适。无非指第一子之正适。若使适适之适。兼包庶子为后之适。则其于上下文言适之意。有全言偏言而自相径庭。终不成一贯之义。岂或未安耶。浅见以为尤斋于此答祖祢之适适。不必为拘于服斩。虽易言之。贾疏言常不言变。故适适之义。只及于第一子之正适。不及于庶子所后子之为适。则似欠照勘。未知如何。
答曰。适子偏言全言之别。疏说言常不言变之义。固然矣。然全言之适。实包偏言之适。则引以通之。亦足以破谬固之见矣。如何。
尤斋答人问书。出后于人者。礼既同于众子。则其不得为其长子斩。明矣。大抵为人子斩者。据礼则必适适相承者。然后乃可行之。适适相承云者。谓祖父以上皆以长子相承。其间有支子传重养他子为后者。则虽累代之后。亦不可为
答曰。适子偏言全言之别。疏说言常不言变之义。固然矣。然全言之适。实包偏言之适。则引以通之。亦足以破谬固之见矣。如何。
尤斋答人问书。出后于人者。礼既同于众子。则其不得为其长子斩。明矣。大抵为人子斩者。据礼则必适适相承者。然后乃可行之。适适相承云者。谓祖父以上皆以长子相承。其间有支子传重养他子为后者。则虽累代之后。亦不可为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0H 页
长子服斩矣。然朱先生高祖振。实其父惟甫之支子。则是非适适相承者。而先生犹为其长子塾服斩。则虽非适适相承。而若继祖与父。则当为长子三年矣。
按。此答书之旨。初据适适相承。谓有支子或养他子为后者。则父不可以服斩。末乃以朱子之高祖是支子。而犹为长子塾斩。故又曰。虽非适适相承。亦可三年。此恐其未然也。长子承重之限。礼经别无明说处。惟马氏季长注丧服曰。此为五世之适。父乃为之斩。所谓适。指已死之长子也。所为父。指继祖先之己身也。然长子条传文曰。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丧服小记又曰。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也。不继祖祢之庶子。不服长子。则继祖祢之适子。当服长子也。故郑氏据两文。而曰不必五世继祖与祢。贾氏又据郑注。而曰继祖父身三世。长子四世。庾氏又曰。己承父祖二重。为长子斩。以此言之。承祖祢之重者。为长子斩。乃是礼家不易之典也。朱子之高祖。虽曰支子。既在祖祢之限外。则为其长子塾服斩。正符贾疏之意。何以曰非适适相承耶。(南溪礼说又曰。尝考朱子世系。其服长子塾三年者。正是四世长适。吻
按。此答书之旨。初据适适相承。谓有支子或养他子为后者。则父不可以服斩。末乃以朱子之高祖是支子。而犹为长子塾斩。故又曰。虽非适适相承。亦可三年。此恐其未然也。长子承重之限。礼经别无明说处。惟马氏季长注丧服曰。此为五世之适。父乃为之斩。所谓适。指已死之长子也。所为父。指继祖先之己身也。然长子条传文曰。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丧服小记又曰。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也。不继祖祢之庶子。不服长子。则继祖祢之适子。当服长子也。故郑氏据两文。而曰不必五世继祖与祢。贾氏又据郑注。而曰继祖父身三世。长子四世。庾氏又曰。己承父祖二重。为长子斩。以此言之。承祖祢之重者。为长子斩。乃是礼家不易之典也。朱子之高祖。虽曰支子。既在祖祢之限外。则为其长子塾服斩。正符贾疏之意。何以曰非适适相承耶。(南溪礼说又曰。尝考朱子世系。其服长子塾三年者。正是四世长适。吻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0L 页
合经义。然后益知世人之不为深考而轻服斩耳。)但贾氏之所言常也。朱子之所遭亦常也。遭常者。固当服斩矣。遭变者。亦安知不服斩乎。今不可以贾疏与朱子事。断定其然不然。必得支子与所后子在祖祢己三世之内。则父不服斩之证文。然后方可为据也。
答曰。继后子。谓与庶子为后者同云尔。既己承祖与祢为宗庙主。则何可谓同于众子耶。此亦恐失礼意。如何。
备要。父为适子当为后者条曰。丧服疏曰。继祖及祢己三世。即得为斩。
按。此所谓丧服疏。即贾疏父祖己适适相承之文也。此只言祖祢而已。不言适适相承。何哉。窃想其不言之意。父为长子服斩。只系三世之传重。不在三世之皆适。若拘于贾疏言常不言变之说。必得适适相承。然后父始服斩。则虽或三世传重。非适适相承。父将服期而止耳。失其礼意。亦甚非细。故于此删去适适字。只以父祖己传重为言。则适适相承一义。未尝不兼包其中也。其所以商量去取。尽有曲折。无容别议。今日此礼。似当以沙,慎两老所定为准也。
答曰。备要恐不必有意删去适适字也。只是不
答曰。继后子。谓与庶子为后者同云尔。既己承祖与祢为宗庙主。则何可谓同于众子耶。此亦恐失礼意。如何。
备要。父为适子当为后者条曰。丧服疏曰。继祖及祢己三世。即得为斩。
按。此所谓丧服疏。即贾疏父祖己适适相承之文也。此只言祖祢而已。不言适适相承。何哉。窃想其不言之意。父为长子服斩。只系三世之传重。不在三世之皆适。若拘于贾疏言常不言变之说。必得适适相承。然后父始服斩。则虽或三世传重。非适适相承。父将服期而止耳。失其礼意。亦甚非细。故于此删去适适字。只以父祖己传重为言。则适适相承一义。未尝不兼包其中也。其所以商量去取。尽有曲折。无容别议。今日此礼。似当以沙,慎两老所定为准也。
答曰。备要恐不必有意删去适适字也。只是不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1H 页
曾致疑于适适。如玄石之见也。今谓之商量去取则恐太过也。
又有一说。不敢不禀。小记曰。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无服也者。丧者不祭故也。郑注曰。嫡子正体于上。当祭祀也。此注正体于上。即长子条传文正体于上也。虽曰此是各释他传记。郑氏既引传文之言。以为释经之注。则其间义旨。似无彼此之有别也。如曰。传文正体。本就父祖之身。以言其自为正体。则此注正体于上。亦可拟议于父祖之身耶。然则为出母无服。不为父祖之祭祀。而只为父祖之正体故耶。若使父祖或出于庶子所后子相承。则谓其不得正体。而服其出母之服耶。盖适子无服于出母者。为其承宗庙之祭也。其曰正体于上者。 适子为正体于父祖。当祭祀也。恶在父祖皆正体之义耶。此注正体于上。既不指父祖之正体。则传文正体于上。亦不指父祖之正体。可知也。
此注所谓嫡子正体于上。亦言常不言变之文也。注意不以活看。只拘所言之文字。而曰必正体嫡子然后不服出母。则庶子之非正体而承重者。当服出母而废蒸尝之礼耶。盖诸子中正体嫡子。应为承重之
又有一说。不敢不禀。小记曰。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无服也者。丧者不祭故也。郑注曰。嫡子正体于上。当祭祀也。此注正体于上。即长子条传文正体于上也。虽曰此是各释他传记。郑氏既引传文之言。以为释经之注。则其间义旨。似无彼此之有别也。如曰。传文正体。本就父祖之身。以言其自为正体。则此注正体于上。亦可拟议于父祖之身耶。然则为出母无服。不为父祖之祭祀。而只为父祖之正体故耶。若使父祖或出于庶子所后子相承。则谓其不得正体。而服其出母之服耶。盖适子无服于出母者。为其承宗庙之祭也。其曰正体于上者。 适子为正体于父祖。当祭祀也。恶在父祖皆正体之义耶。此注正体于上。既不指父祖之正体。则传文正体于上。亦不指父祖之正体。可知也。
此注所谓嫡子正体于上。亦言常不言变之文也。注意不以活看。只拘所言之文字。而曰必正体嫡子然后不服出母。则庶子之非正体而承重者。当服出母而废蒸尝之礼耶。盖诸子中正体嫡子。应为承重之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1L 页
人。故郑注虽据常而言。既承重主祭则不服出母。何系于正体非正体耶。为长子服斩者。若拘于适适之说。必求父祖己之皆适。则此何异于论出母无服而拘于正体之文。必求主祭者亦皆正体耶。若尔则郑,贾言常之本意。岂不有悖于传重之大义耶。
答曰。此段恐不须如是费力。下段虽于言常不言变之义较著。而亦不必待件件引證而后可明也。如何。
小记尊祖故敬宗条。郑注曰。宗者祖祢之正体。此注所言之正体。亦言常不言变之文也。盖承祖祢之宗统。主祖祢之宗祀者。宗子也。宗子字。兼包支庶子主宗祀者而言之耳。本非只指正体子而已也。然郑氏必以正体为说者。出于言常之义例。初非谓支庶子虽主宗祀而不得为宗子也。今若泥于正体字。必长嫡然后方可谓宗子。则此岂郑氏之本意哉。贾疏适适相承之说。与此注言正体。自是同一语法也。若加反覆于此注。则贾疏之说。庶可不卞而自明也。
答曰。宗子之宗字。以承宗庙之祀得名。则虽非正体。主宗祀者为宗子。此说正是。
答寿翁
答曰。此段恐不须如是费力。下段虽于言常不言变之义较著。而亦不必待件件引證而后可明也。如何。
小记尊祖故敬宗条。郑注曰。宗者祖祢之正体。此注所言之正体。亦言常不言变之文也。盖承祖祢之宗统。主祖祢之宗祀者。宗子也。宗子字。兼包支庶子主宗祀者而言之耳。本非只指正体子而已也。然郑氏必以正体为说者。出于言常之义例。初非谓支庶子虽主宗祀而不得为宗子也。今若泥于正体字。必长嫡然后方可谓宗子。则此岂郑氏之本意哉。贾疏适适相承之说。与此注言正体。自是同一语法也。若加反覆于此注。则贾疏之说。庶可不卞而自明也。
答曰。宗子之宗字。以承宗庙之祀得名。则虽非正体。主宗祀者为宗子。此说正是。
答寿翁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2H 页
来说曰。自正体之名。各在当人之身。止以传文注疏而知之也。
按。来教所谓服斩之长子。上承父祖己之正体而为正体云者。传文注疏中。元无这个意思。未知据何而以传文注疏而知之云耶。大抵注所以释传者也。传注之文义。必无彼此之有殊。则上下两正体字。亦当以一例言矣。若不俱指先祖之为正体。则必是俱指长子之为正体。其不分指祖与子则明矣。今曰。注文当先祖之正体。本指先祖为正体。而长子又承其先祖之正体云。则传文正体于上。非但谓先祖为正体。亦谓长子承先祖之正体。然后传注之文。方为一贯之义也。若如此为言。则虽曰承正体者乃所以为正体。若夫传注两正体字。则只指先祖而不指长子矣。此已非解释长子之本意也。又按丧服义。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无服也者。丧者不祭故也条。郑注曰。适子正体于上。当祭祀也。此注正体于上。即长子条传文正体于上者也。虽曰此是各释他传记。郑氏既引长子条正体以为注说。则其句意文势。必无彼此之别也。盛意每以为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于后。故长子为正体于上也。父祖己或以庶子所后
按。来教所谓服斩之长子。上承父祖己之正体而为正体云者。传文注疏中。元无这个意思。未知据何而以传文注疏而知之云耶。大抵注所以释传者也。传注之文义。必无彼此之有殊。则上下两正体字。亦当以一例言矣。若不俱指先祖之为正体。则必是俱指长子之为正体。其不分指祖与子则明矣。今曰。注文当先祖之正体。本指先祖为正体。而长子又承其先祖之正体云。则传文正体于上。非但谓先祖为正体。亦谓长子承先祖之正体。然后传注之文。方为一贯之义也。若如此为言。则虽曰承正体者乃所以为正体。若夫传注两正体字。则只指先祖而不指长子矣。此已非解释长子之本意也。又按丧服义。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无服也者。丧者不祭故也条。郑注曰。适子正体于上。当祭祀也。此注正体于上。即长子条传文正体于上者也。虽曰此是各释他传记。郑氏既引长子条正体以为注说。则其句意文势。必无彼此之别也。盛意每以为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于后。故长子为正体于上也。父祖己或以庶子所后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2L 页
子相间承重。其长子不可谓正体于上。然则郑注适子正体于上。亦以父祖己适适相承于上。然后始为正体于上。为出母无服。而又当祖祢之祭祀。若其祖与祢皆庶子。不为适适相承。则其适子不可谓正体于上。而服其出母。废其祭祀耶。揆诸事理。断不如是也。盖继祖继祢。皆是庶子。而郑以正体于上言之。则正体字。本非上及于祖祢。而只及于子身。亦可推见矣。据此注正体只及于子身。而长子条传文之正体。注文之正体。亦皆只及于子身。可知也。其所谓祖父己适适相承。三世言其常而不言其变。故虽以适适相承为言。其所归重则只在三世之相承。而不在三世之皆正体也。夫适适相承。贾疏言之亦屡矣。续解。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服条。疏曰。大宗一者。别子之子适者。为诸弟来宗之。即谓之大宗。自此以下。适适相承。谓之百世不迁之宗。五服之内。亲者月算。如邦人五服之外。为之齐衰。齐衰三月章。为宗子母妻是也云云。未知此适适相承云者。百世必皆以正体相承。而庶子与所后子则不得相间云耶。抑此言常而不言变。故为说虽或如此。百世相承之际。庶子与所后子自不得不相间云耶。因此适承字。虽百世皆以适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3H 页
子相承。然后其宗子方可谓大宗。而五服之外。亦可为宗子齐衰云。则百世间必不皆以适子相承矣。庶子与所后子如或相间。则其宗子亦不得为大宗。而五服之外。亦不为宗子齐衰耶。又按通解。五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义也条。郑注曰。继别子之世适也。疏曰。别子之世适。谓以是别子适子适孙世世继别子者也云云。未知其适子适孙世世继别子者。百世皆以适子适孙世世相继。而庶子与所后子则亦不得相间云耶。百世之内。亦不必皆适子适孙相继矣。如或庶子与所后子相间继别。则亦不可谓百世不迁之大宗耶。今若反覆乎上二条。则长子条所谓适适相承。只言其常而已。本非必求三世正体之相承。不卞而可知也。
来说曰。自不然郑玄曰长子唯四世。不待五世也。止祖以上不复论也。
按。直卿说曰。长子承己之正体而为正体。己承父之正体而为正体。父承祖之正体而为正体。此乃其主意。满纸缕缕。皆从这里说出。鄙见之疑惑而辨明者。亦在于此。故前去答直卿别纸草本第一条。论此特加详焉。其意盖曰。今日长子之曾祖。即昔日高祖之
来说曰。自不然郑玄曰长子唯四世。不待五世也。止祖以上不复论也。
按。直卿说曰。长子承己之正体而为正体。己承父之正体而为正体。父承祖之正体而为正体。此乃其主意。满纸缕缕。皆从这里说出。鄙见之疑惑而辨明者。亦在于此。故前去答直卿别纸草本第一条。论此特加详焉。其意盖曰。今日长子之曾祖。即昔日高祖之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3L 页
长子也。今日父祖己皆正体相承。然后长子当其相承之正体。则长子之曾祖得正体。而又为长子所当之正体者。亦本承高祖之得正体故耶。以其为长子服斩之义言之。则虽以四世为限。以其必待次次相承而为正体者言之。则推而上之。亦无所限极。揆诸事理。断不如是。其所谓长子承父祖己之正体者。益觉谬误。以此设问。欲知其归意之如何。而顷日良侄之来。得见盛说。别无他语。但曰。郑玄曰长子唯四世。不待五世也。故祖以上无得论也。郑说四世之限。详载于贾疏中。不待来示。此亦见之已熟。则此正与魏徵献昭陵之事相类也。来说曰。高祖虽是庶子。曾祖是高祖之正体。既曰高祖是庶子。又曰曾祖是高祖之正体。则盛意亦以为子虽不得承父之正体。子若是父之长子。可以为父之正体云矣。此正是前说所谓正体之名。各在当人之身。固无关于世代之远近者也。此意甚善甚善。然则子之于父。虽无承父之正体。只据其父之长子。直为其父之正体。则孙之于祖。曾孙之于曾祖。又何必承祖与曾祖之正体。而后方可为其正体耶。若是祖之长孙则祖虽庶子与所后子。不计承祖之正体与否。而直为祖之正体矣。若是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4H 页
曾祖之长曾孙。则曾祖虽庶子与所后子。不计承曾祖之正体与否。而直为曾祖之正体矣。此正是传文正体于上。注文当先祖之正体。小记疏。至己承二重。为长子三年。大传郑注。宗者祖祢之正体。小记疏。正体祖之适者也。浅见知其必当如此者。据来说所谓高祖虽是庶子。曾祖是高祖之正体。正体之名。各在当人之身。固无关于世代之远近两语。而益知其断然无疑也。如曰服斩长子之正体。必承父祖己三世之皆正体。不服斩长子之正体。各在当人之身。无关于世代之远近。则此亦不然。夫服斩不服斩。虽计世代之远近。其所以为正体之义。则本无关于世代之远近而固当为一例矣。夫岂有承父祖之正体。在当身之正体。判为两义之理耶。大抵今日所争。不在多言。高明则以为祖祢己三世皆正体。而长子又承其三世之正体后。方可为服斩之正体也。浅见则以为己承祖祢二世。而长子又是己之正体。则此长子于己之祖祢为适孙适曾孙。故便为祖祢之正体。己以上正体非正体。非所可论也。彼此意见之不同。盖在于此。今欲决此。传文注说。岂非其公案乎。传所谓正体于上。注所谓当先祖之正体。此正体字。果是先祖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4L 页
相承正体之意耶。抑是长子为先祖正体之意耶。执此数条。反覆商量则其是非得失之分。不待多少卞明。而自可默喻于心中也。如何。
答金直卿
来书曰。以疏中所谓有此二事。乃得为长子三年之说见之。则传文所谓正体传重二者。亦指其长子之父而言。似未说到长子之身也。大抵疏所谓二事。即是正体与传重也。其意盖曰。有此正体传重二事。然后方可为长子云耳。以疏考传。则传文之意亦如此者。可以推知也。
愚按。此段岂未察传文将传重之将字。而有此云云耶。今以将传重三字之义。以證其本不指长子之父也。盖已传重者。言父死而己承其重之谓也。将传重者。言己存而子将承重之谓也。今若曰。传文所谓将传重。指其长子之父。而未说到长子之身。则长子之父未及承重。而长子之祖其亦生存。可知也。长子之父未及承重。而长子之祖其亦生存。则长子之父。为其祖之适子。而长子又从而为祖之适孙。可知也。虽然。周之道。有适子无适孙。适孙有同庶子之例。则所谓长子。于祖为庶孙矣。于父为庶子矣。设使长子死。
答金直卿
来书曰。以疏中所谓有此二事。乃得为长子三年之说见之。则传文所谓正体传重二者。亦指其长子之父而言。似未说到长子之身也。大抵疏所谓二事。即是正体与传重也。其意盖曰。有此正体传重二事。然后方可为长子云耳。以疏考传。则传文之意亦如此者。可以推知也。
愚按。此段岂未察传文将传重之将字。而有此云云耶。今以将传重三字之义。以證其本不指长子之父也。盖已传重者。言父死而己承其重之谓也。将传重者。言己存而子将承重之谓也。今若曰。传文所谓将传重。指其长子之父。而未说到长子之身。则长子之父未及承重。而长子之祖其亦生存。可知也。长子之父未及承重。而长子之祖其亦生存。则长子之父。为其祖之适子。而长子又从而为祖之适孙。可知也。虽然。周之道。有适子无适孙。适孙有同庶子之例。则所谓长子。于祖为庶孙矣。于父为庶子矣。设使长子死。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5H 页
父虽持服。亦不过为庶子期而止耳。加其极服。将何所据耶。见此可知其传重当据子身而言也。又按大功章适妇条。注曰。凡父母于子。舅姑于妇。将不传重于适。及将所传重者非适。服之皆如庶子庶妇也。疏曰。将所传重非适者。为无适子。以庶子传重及养他子为后者也。见此可知其传重亦当据子身而言也。至于正体二字。亦不当指父而不指长子也。夫正体传重。指一人之身而言。故若不专指长子之父。必是专指长子之身。初不分指父与子则明矣。据其将传重字。既知传重之本指长子。则正体字。亦当于将传重之长子求之矣。不当更指长子之父便谓之正体也。(传既曰正体于上。复曰。又乃将所传重。详味其又字。可见二事本指一人也。)郑注释传之正体传重而曰。重其当先祖之正体。又以将代己为宗庙主也。其所谓当先祖之正体者。长子当正体也。重其当先祖之正体者。父之重长子也。其所谓己为宗庙主者。长子之父也。将代己为宗庙主者。长子之将传重也。(父重长子之当正体。将来又代己承重。故为此二事服斩。)以注所言推传之意。则传之指长子而不指长子之父。益信其无疑也。如曰传注之意。果指长子。则疏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5L 页
说亦当持此意而言之矣。不可更杂他言以乱其正义也。疏曰。以其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于后者。非谓传注长子正体。亦可通用于父祖己也。又非谓传注上字与先祖字。本亦带得适承之意也。夫传文上字。虽包父祖与己。语涉简单而有未易晓。郑注所言。虽释上字之义。泛曰先祖而不言代数。故贾氏于此。始举父祖己三世历数相承之际。言常而不言变。故(以适子相承。常也。以庶子所后子相承。变也。)其所以为说者。虽或以适为言。乃其主意在于父祖己三世之相承。而不在于父祖己三世正体之适也。其曰为宗庙主者。本释传文将传重一句。故虽直曰为宗庙主者。其实必以将为宗庙主看。然后不悖于传文之旨矣。疏意亦指长子而不指长子之父。可知也。又按疏曰。虽传重。不得三年有四种。一则正体不得传重。谓适子有废疾。为不堪主宗庙也。三则体而不正。立庶子为后是也。丧服疏曰。子服父三年。父亦宜报服。而父子首足不宜等衰。故父服子期也。若正体传重。故丧服云不敢降是也。丧服义庶子不为长子斩条疏。列数四种之说。而此四者期。悉不服斩也。唯正体传重。乃加极服耳。此三条正体传重。皆据子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6H 页
身而言。则何独于本传疏文正体传重。乃指长子之父耶。又按。丧服图式服制轻重之义曰。子服父母三年。故父母服子期。若正体传重则三年。通典雷次宗曰。父子一体而长适独正。既为正体。又将传重。兼有二义。乃加其服。此亦指长子而言矣。何尝有指其长子父之意耶。大抵父为长子斩者。非为长子身斩也。既为先祖之正体。又将主先祖之宗庙故耳。正体传重。尽归长子之父。则所谓长子者。便同无实之空壳。反不如四种各得一事之例。父之服斩。其亦何意耶。若曰。贾疏直说己身。故其义亦自如此。则不通于传重。如上所陈矣。若曰传重虽指长子。正体在于其父。则分指其上下。尤不成义理矣。以此以彼。无一顺境。则正体之义。不以长子为解。而复何以为解哉。幸于此更加反覆如何。
答金直卿
丧服章父为长子条。传文曰正体于上。
来说曰。按所谓正体于上者。言己之长子。即当先祖正体之人也。盖正体于上之上字。即指先祖而言也。
郑注曰。重其当先祖之正体。
答金直卿
丧服章父为长子条。传文曰正体于上。
来说曰。按所谓正体于上者。言己之长子。即当先祖正体之人也。盖正体于上之上字。即指先祖而言也。
郑注曰。重其当先祖之正体。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6L 页
来说曰。按此正释传文正体于上之意。盖所谓先祖之正体。即是祖与祢适适相承之正体也。所谓当者。即是长子当之也。不曰己之正体。而必曰先祖之正体者。以见其自祖祢适适相承之意也。来说又曰。窃观注曰当先祖之正体。此非长子身独为正体。乃谓长子当先祖适适相承之正体也。然则父为祖之正体。己又为父之正体。而长子又为己之正体。可知也。
贾疏曰。以其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之于后。故云正体于上。
来说曰。长子所以为正体于上者。何也。以其祖与父适适相承于上。己又适承于后。故其长子方可为正体于上也。若祖以适承而父或不以适承。祖与父皆以适承而己或不以适承。则其长子。不可谓之正体于上也。今观贾疏本文。起辞曰以其。结语曰故云。其意盖曰。以其父祖己皆适适相承。故长子为正体于上也。盖此释上郑注当先祖正体之意。而又历数父祖己三世适适相承之意。特详细言之也。
愚窃覸来说之旨。据疏适适相承一款。而以为必父
贾疏曰。以其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之于后。故云正体于上。
来说曰。长子所以为正体于上者。何也。以其祖与父适适相承于上。己又适承于后。故其长子方可为正体于上也。若祖以适承而父或不以适承。祖与父皆以适承而己或不以适承。则其长子。不可谓之正体于上也。今观贾疏本文。起辞曰以其。结语曰故云。其意盖曰。以其父祖己皆适适相承。故长子为正体于上也。盖此释上郑注当先祖正体之意。而又历数父祖己三世适适相承之意。特详细言之也。
愚窃覸来说之旨。据疏适适相承一款。而以为必父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7H 页
祖己三世。皆以正体适子相承。然后己之长子。方可为正体矣。如或不然。以庶子承重。养他子为后者。有所相间于三世。则己之长子。不可为正体。而当在体而不正之科也。此数件意。乃吾兄之所自得。而一篇之中。大意所存。固不出于是也。乃若浅见则终有异于是。何者。通典雷氏言曰。父子一体。长适独正。然则正者。据长适而言也。丧服四种说曰。体而不正。庶子为后。则体者据子身而言也。由是见之。传文正体之正。应经文长子之长。正体之体。应经文长子之子。传文正体字。实从经文长子而说来。则正体之名。本自长子而始立。其亦为长子之定名。可知也。盛意虽曰。今日之先祖。即昔日之长子。正体之义。亦当求之于先祖。而今此传文所言之正体。则乃是父为长子三年之张本。故只据已死长子而言也。又岂推而上之于长子以上。复言父祖己三世之正体耶。是以传文正体。只指长子也。上字指其先祖也。注父先祖。释传文上字也。正体字。即传文长子之正体也。当先祖之当字。非继承之意也。与当路当官之当。同一义矣。即处字居字之义。言长子直为先祖之正体。(当先祖之正体。如言为先祖之长适。为先祖之正乱也。)非谓先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7L 页
祖为正体而长子又继承其正体也。来说曰。所谓先祖之正体者。即是祖与祢适适相承之正体也。所谓当者。即是长子当之也。又曰。注曰当先祖之正体。此非长子身独为正体。乃谓长子当先祖适适相承之正体也。又曰。长子所当之正体。即祖祢之正体也。长子所当正体之外。不必更求别㨾正体于祖祢也云云。若如来说。注所谓正体者。先祖也。承正体者。长子也。盛意虽曰。承正体者亦所以为正体。若夫注文正体字。乃为先祖也。非指长子也。以此正体字。上以照之于传文。则非正体于上之正体。乃上字所包之义也。下以照之于疏文。则非故云正体于上之正体。乃父祖己适承之适字意也。夫岂传文长子身之正体。至注文。变而为先祖身之正体。与传疏之正体。各为一义。有指长子指先祖之不同耶。由是见之。传注两正体。初不上及于父祖与己。则贾氏于疏。亦当以传注之意言之而已。岂复说出题外之别语。以失传注之正义耶。盖传文上字。虽包父祖与己。语涉简单而有未易晓。郑注所言。虽释上字之义。而泛曰先祖而不言代数。贾氏于此。始举父祖己三世历数相承之际。言常而不言变。故(以适子相承常也。以庶子所后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8H 页
子相承变也。)其所以为说者。虽或以适适为言。乃其主意。在于父祖己三世相承而言之耳。本不谓父祖己三世或非正体。则长子亦不可谓正体也。(礼小记尊祖敬宗条。注曰。宗是先祖正体。所谓宗子。即继祖继曾高祖之小宗也。若以注所言见之。则必正体长子。然后方可谓小宗。而庶子与所后子之承重者。皆不可谓小宗矣。岂有是理哉。注亦言常而不言变。故虽必以正体为言。其实庶子与所后子之承重。亦当谓宗子矣。惟在后人活看而通之矣。长子疏适适相承者。其意亦如此。注据常而言正体耳。)至于起辞曰以其。结语曰故云者。亦主父祖己三世之相承。长子之为正体于上(上即父祖己也)而言之。故起辞结语。又自如此矣。其意岂在于适承之适。以求父祖己皆正体。而必下以其故云等字耶。来说又曰。不曰己之正体而必曰先祖之正体者。以见自祖祢适适相承之意也。此说亦似未然。夫父之为长子斩者。长子之身。将上继三世为祖之适故也。如曰己之正适则只是己之适而止矣。无以知其为祖之适也。故不曰己之正体。而必曰先祖之正体。初非为以见自祖祢正体相承之意而有此所云也。大抵贾疏既曰父祖己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8L 页
适适相承。则推上于传注上字与先祖字而曰。父祖己。皆以正体适子相承而后。其长子始得为正体者。高见也。传注正体皆主长子。而上字与先祖字。亦不见必以正体之适相承之意。则疏所谓适适相承者。不过言常而不言变之故耳。非据传注正体而释其义。则虽以庶子与所后子相间承重。已死者若是己之长子。亦不害为正体者。浅见也。注疏所言。解之以浅见则直截而易晓。證之以高见则曲折而难通。窃恐注疏之本意。在于浅见而不在于高见也。又按通解五宗条曰。适子庶子。祇事宗子宗妇。疏曰。适子谓父及祖之适子。是小宗也。盖小宗者。继祢继祖继曾高祖之适子。而其所谓继祢继祖继曾高祖之祖祢。皆庶子。本非适子身也。然疏以小宗谓之适子。而适子即祖祢之正体也。则长子之为正体者。初无关于父祖己之适适相承。据此可知也。又按。通解五宗尊祖敬宗。敬宗故所以尊祖也条。郑注曰。宗者祖祢之正体。(此祖祢之正体云者。本指五宗而言。故兼包继祢继祖继曾高祖之宗而言也。盖继祢继祖继曾高祖之宗。虽均是正体。而满四代者。方是服斩之正体也。)夫五宗者。非特大宗也。即并指继祢继祖继曾高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9H 页
祖之小宗而为五宗。其所谓继祢继祖继曾高祖之祢与祖皆庶子。本非正体身也。然注以小宗谓祖祢之正体。则长子之为正体者。初无关于父祖己之正体相承。据此可知也。大抵正体之名。本不干于代数之满三世。亦不系于祖祢之皆正体。各在于子之身。故若是祢之长子。则祢虽庶子。不计祢是正体与否。而直为祢之正体矣。若是祖之长孙。则祖虽庶子。不计祖之正体与否。而直为祖之正体矣。至于曾祖之长曾孙。高祖之长玄孙。莫不皆然。而当为其正体矣。何必父祖己皆以正体相承而后。长子始可为其正体耶。又按。续解丧服义。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故也条。注曰。尊先祖之正体。不二其统也。疏曰。此亦尊宗之义也。夫疏所谓尊宗之尊字。即注之尊字也。尊宗之宗字。即注正体字之义也。据疏尊宗二字。则注之尊先祖之正体者。非谓先祖为正体也。宗子为先祖之正体。故宗人尊之云矣。然则此宗子。指大宗与继祢继祖继曾祖继高祖之小宗。而继祢继祖继曾祖继高祖之祖。皆庶子非正体身也。然郑氏以其宗子亦谓先祖之正体。则长子为正体。本无系于祖祢之皆正体与否。可知也。又按。丧服疏曰。庾氏云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49L 页
用恩则祢重。用义则祖重。父之与祖。各有一重。故至己承二重而为长子斩也。如庾氏此言则父适二世承重则得为长子三年也。(于父必言适。于二世只言承重者何也。此疏本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祢之故也一款而言之。故父适云者。即庶子之兄适子继祖祢者也。疏盖言长子父必庶子之兄适子。又二世承重者。然后方可为长子斩。若庶子则初不继祖祢。何得长子之斩。故曰父适。二世承重也。)疏言为长子斩之义。只据父祖二重。而更无虽承二重。父祖如非正体。则不可服斩之文。则己为长子斩者。只求继祖与祢而已。至于三世正体与否。本非可论也。如曰。虽承二重。必得三世正体而后乃可服斩。则只承二重之人。与不继祖祢之庶子。为长子只服期者。同归一科矣。庾,孔之只言二重而为子极服。朱子之取入通解而以为断案之意。果安在哉。又按通典雷氏曰。礼注用恩则父重。用义则祖重。父之与祖。各有一重。己承二重之后。长子正体于上。将传宗庙之重。然后可服之以斩也。窃覸雷氏之意。亦以恩义二重。指父祖正体。传重指长子矣。此则似近于浅见而不合于高见也。大抵父祖己皆是正体。已死之长子。又是正体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0H 页
传重。则己为之服斩者。非兼以父祖己之正体而有所加服。只以其己之承二重。而长子又是正体传重故也。父祖己虽非正体。已死之长子。若是正体传重。则己亦为之服斩者。又非以父祖己之非正体而不为加服。只以己之承二重而长子又是正体传重故也。此则非但庾,孔,雷氏之言皆如此。虽长子条传文注疏之意。似亦如此。而特以解释之不同。意见之不一。故有是许多卞论耳。来说曰。以其祖与父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于后。故其长子方可为正体于上也。若祖以适承而父或不以适承。祖与父皆以适承。己或不以适承。则其长子不可谓正体于上也。然则此注正体于上。亦将曰父祖己三世以适相承。不杂乎庶。然后其适子始可为正体于上。而又可当祖祢之祭祀耶。若父祖己三世。或不皆以适承。以庶相杂。则其适子不可谓正体于上。而又不可谓当祖祢之祭祀耶。如是则其为祖祢。不服出母者。只以祖祢之适适相承而不杂乎庶之故耶。据此则注说与传文所谓正体于上者。俱无父祖己三世以适相承之意。自可推知。且其注所谓重其当先祖之正体者。亦只言长子之为正体。而不言父祖己之为正体也亦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0L 页
明矣。只此郑注一言。足以断今日之疑矣。
又有一说。亦可商量而为證者。今日己之祖。即昔日曾祖之长子也。今日祖父己。皆正体相承。然后己之长子。承其相承之正体。而始可为正体。则己之祖得正体。而为长子所当之正体者。本承曾高祖五代祖又皆以正体相承之故耶。以此例推而上之。则五代祖得相承之正体。而为己祖所当之正体者。亦本承六代祖七代祖八代祖之以正体相承之故耶。如此则将无有限极耶。凡得正体者。必待三世皆正体相承。则未知正体之名其亦始于何祖耶。如曰。曾高祖五代祖。虽不以正体相承。己之祖若是曾祖之长子。可以为正体。亦可以为长子所当之正体。则长子之为正体。本不藉于父祖己之皆正体。据此而可知也。乌在必待三世正体相承而为正体之义耶。幸乞细究而指教。
凡义理文字。各随所论。有虚位定名之别。此义不可不察也。夫中庸序所谓道统字。即是虚位也。盖道统本从尧舜发源。故孔孟程朱虽得其道统。而其所得之道统。即尧舜相传之道统。初非尧舜相传道统之外更有别件道统。而孔孟程朱又自得之也。是以。道
又有一说。亦可商量而为證者。今日己之祖。即昔日曾祖之长子也。今日祖父己。皆正体相承。然后己之长子。承其相承之正体。而始可为正体。则己之祖得正体。而为长子所当之正体者。本承曾高祖五代祖又皆以正体相承之故耶。以此例推而上之。则五代祖得相承之正体。而为己祖所当之正体者。亦本承六代祖七代祖八代祖之以正体相承之故耶。如此则将无有限极耶。凡得正体者。必待三世皆正体相承。则未知正体之名其亦始于何祖耶。如曰。曾高祖五代祖。虽不以正体相承。己之祖若是曾祖之长子。可以为正体。亦可以为长子所当之正体。则长子之为正体。本不藉于父祖己之皆正体。据此而可知也。乌在必待三世正体相承而为正体之义耶。幸乞细究而指教。
凡义理文字。各随所论。有虚位定名之别。此义不可不察也。夫中庸序所谓道统字。即是虚位也。盖道统本从尧舜发源。故孔孟程朱虽得其道统。而其所得之道统。即尧舜相传之道统。初非尧舜相传道统之外更有别件道统。而孔孟程朱又自得之也。是以。道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1H 页
统即千古圣贤相传道理。总会之虚位。将此道统字。或言于尧舜。或言于孔孟程朱。随指通称。自不害义也。夫如丧服章所谓父为长子条。长子字。即定名非虚位也。盖长子字。单举泛言则己之第一子。及父祖己之曾为第一子者。皆谓之长子。亦无不可也。然今此经文所言之长子字。本指己之第一子。而又非通指父祖己之曾为第一子者而言。则此只是己之第一子之定名。非如中庸序道统字之本以虚位。通尧舜孔孟程朱随指以称之比也。传文正体字。本从经文长子字而说来。故与长子异名而同实矣。此亦己之第一子。不易之定名也。经文长子。既指己之第一子。而初非通指其父祖己曾为长子者而言。则传文正体。既指己之长子矣。又可通指其父祖己曾为正体者而言耶。注文即释传之辞。注文正体。乃是传文长子正体。非传文长子正体之外。又有别件底正体也。传文正体。既指己之长子。而本非通指父祖己曾为正体者而言。则注文正体。亦岂不指己之长子而通指其父祖己曾为正体者而言耶。由是见之。虚位之文字。固当随指通称。而定名之文字则亦不得随指通称者。是亦义理文势之自然也。来说总论曰。长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1L 页
子所当之正体。即祖祢之正体也。长子所当正体之外。不必更求别㨾正体于祖祢也。窃覸盛意。以传注正体通长子与父祖己而言也。是则以定名之文字。作虚位文字看矣。与浅见绝自不同者。只在此处。大抵传文郑注。只言长子之为正体而已。至于祖祢之为正体。本无所言者。而设使祖祢之为正体。如来说之意。既云祖祢身相承之正体。则祖祢身正体。虽曰亦便为长子所承之正体。其正体字。则所主者祖祢也。非长子也。既云长子身之正体。则长子身正体。虽曰亦本承祖祢相承之正体。其正体字。则所主者长子也。非祖祢也。其所言之地头。亦不可以毫釐相乱。而今此来说。以正体既主先祖。而又谓之长子。既主长子而又谓之先祖。此似是不能深考其定名虚位之分而然。而又以长子必承父祖己之正体而为正体者。亦未必不源于此矣。幸更商量如何。
答金直卿
有人祖在时。嫡子嫡孙俱亡无子。只有嫡子妇嫡孙妇。今于祖父之丧。其嫡孙妇。当服承重服否。甲者曰。嫡孙曾无承重之事。而且以有嫡子无嫡孙之说观之。其姑在。妇不可服斩。乙者曰。
答金直卿
有人祖在时。嫡子嫡孙俱亡无子。只有嫡子妇嫡孙妇。今于祖父之丧。其嫡孙妇。当服承重服否。甲者曰。嫡孙曾无承重之事。而且以有嫡子无嫡孙之说观之。其姑在。妇不可服斩。乙者曰。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2H 页
嫡孙妇。其夫虽亡。传重之义。犹在其妻。今若不服承重则全无继世传重之义。且嫡孙若在。则嫡孙妇似不可以嫡子妇在而不服云云。此两说。回教其得失如何。
嫡妇虽在。嫡孙妇亦服承重。即先儒定论。有嫡子无嫡孙之说。于此元不衬着。不当引而为證。如以嫡孙先亡。不得承重为疑。则亦似未然。若生存而祖亡则自是当服之人。揆以属从者。所从虽没也服之义。岂有不服之理耶。且父死而传重于子。子死而传重于孙。即礼之大经也。今以夫已先亡。妻不服重。则他日立后。传重无本。代序不续。有碍于礼意。亦甚非细。乙者所论。终似得当。未知何如。
答权汝柔
问。承重曾祖死则曾孙之母。亦当依所从虽没也服之文。服丧三年。而若其夫生时。未及承重而死者。则当如何处之也。
凡承重。当自父而传于子。未有父不与承重而子独为承重者也。父虽早死未及承重。生存而祖亡。则便当承重之人。故其子承重之日。即其父亦随而有承重之义。其母似不可以夫先亡而未承重。废其嫡孙
嫡妇虽在。嫡孙妇亦服承重。即先儒定论。有嫡子无嫡孙之说。于此元不衬着。不当引而为證。如以嫡孙先亡。不得承重为疑。则亦似未然。若生存而祖亡则自是当服之人。揆以属从者。所从虽没也服之义。岂有不服之理耶。且父死而传重于子。子死而传重于孙。即礼之大经也。今以夫已先亡。妻不服重。则他日立后。传重无本。代序不续。有碍于礼意。亦甚非细。乙者所论。终似得当。未知何如。
答权汝柔
问。承重曾祖死则曾孙之母。亦当依所从虽没也服之文。服丧三年。而若其夫生时。未及承重而死者。则当如何处之也。
凡承重。当自父而传于子。未有父不与承重而子独为承重者也。父虽早死未及承重。生存而祖亡。则便当承重之人。故其子承重之日。即其父亦随而有承重之义。其母似不可以夫先亡而未承重。废其嫡孙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2L 页
妇当服之重服。备要作此未定之辞。不为指一之论。使后人疑于所从。此所未晓也。
答成达卿
愚伏曰。夫承重则从服。而有姑在则不服。礼中明有此意。而其文记不得。又答一人曰。姑在则不敢服。亦有定说。不当致疑。○未知此本于通典中虞喜所论欤。虞曰。玄孙为后。其母尚存则玄孙之妇。不得传重。传重之服。理当在姑云云。然横渠曰。宗子虽母在。亦为宗子之妻服也。东酌牺象。西酌罍尊。须夫妇共事。岂可母子共事也。以此观之。虞之所论。不可从也。退溪于此。亦有前后说。前说则以为孙妻曾孙妻俱在。则以孙妻服。后说则以为曾玄孙之服曾高祖。其当从服矣。若其母已付主妇之事于妇。疑若不当服。然丧服小记。属从者所从虽没也服。据此则其夫虽已死。其妻亦当服云云。横渠之驳正。如此之严。退溪后说之断定。如此之明。而世俗多从姑在则不服之说。宋魏仁浦所讥。夫衣粗布。妻袭纨绮。夫妇齐体。哀乐不同者是也。斩衰重制。轻废至此。此岂先贤素心之所期于后学者
答成达卿
愚伏曰。夫承重则从服。而有姑在则不服。礼中明有此意。而其文记不得。又答一人曰。姑在则不敢服。亦有定说。不当致疑。○未知此本于通典中虞喜所论欤。虞曰。玄孙为后。其母尚存则玄孙之妇。不得传重。传重之服。理当在姑云云。然横渠曰。宗子虽母在。亦为宗子之妻服也。东酌牺象。西酌罍尊。须夫妇共事。岂可母子共事也。以此观之。虞之所论。不可从也。退溪于此。亦有前后说。前说则以为孙妻曾孙妻俱在。则以孙妻服。后说则以为曾玄孙之服曾高祖。其当从服矣。若其母已付主妇之事于妇。疑若不当服。然丧服小记。属从者所从虽没也服。据此则其夫虽已死。其妻亦当服云云。横渠之驳正。如此之严。退溪后说之断定。如此之明。而世俗多从姑在则不服之说。宋魏仁浦所讥。夫衣粗布。妻袭纨绮。夫妇齐体。哀乐不同者是也。斩衰重制。轻废至此。此岂先贤素心之所期于后学者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3H 页
哉。不得不釐正。未知如何。
问解。沙溪论此段甚明。而又以退溪后说。谓之的确明證。后学当以此为正也。
答权汝柔
按。为长子三年。着生布笠。恐宜于无职士人。而不宜于仕宦者。盖长子丧。法不解官。着白笠行公视事。不有怪骇于人耶。愚意则白笠缁笠。欲分有职无职。为通变之制。幸乞更教。
愚按。长子丧。虽着生布笠。若行公视事则团领在焉。何可以此为拘耶。盖长子三年之丧。平日所带。自是生麻细绳带。男子重首轻腰。于其轻处着麻带。于其重处着缁笠。则轻重倒置。专失礼意。怪骇于识礼之人者。窃恐在于缁笠而不在生布笠也。壬辰年。中朝人见我国有服者着黑笠布带。辄指笑之。又见栗谷日记。则曰顷者洪万户着白笠而来。余问曰。何为着白笠。洪答曰。以男子重首之义言之。大功服人。不可着黑笠。栗谷极赞美之。况为长子斩衰三年者。非为长子身斩。为祖祢正体传重而斩。缁笠之着。何可与论于此耶。
答柳 澄
问解。沙溪论此段甚明。而又以退溪后说。谓之的确明證。后学当以此为正也。
答权汝柔
按。为长子三年。着生布笠。恐宜于无职士人。而不宜于仕宦者。盖长子丧。法不解官。着白笠行公视事。不有怪骇于人耶。愚意则白笠缁笠。欲分有职无职。为通变之制。幸乞更教。
愚按。长子丧。虽着生布笠。若行公视事则团领在焉。何可以此为拘耶。盖长子三年之丧。平日所带。自是生麻细绳带。男子重首轻腰。于其轻处着麻带。于其重处着缁笠。则轻重倒置。专失礼意。怪骇于识礼之人者。窃恐在于缁笠而不在生布笠也。壬辰年。中朝人见我国有服者着黑笠布带。辄指笑之。又见栗谷日记。则曰顷者洪万户着白笠而来。余问曰。何为着白笠。洪答曰。以男子重首之义言之。大功服人。不可着黑笠。栗谷极赞美之。况为长子斩衰三年者。非为长子身斩。为祖祢正体传重而斩。缁笠之着。何可与论于此耶。
答柳 澄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3L 页
渭阳丧长子。服制若只据家礼长子条为之。则当为斩衰三年。而第南溪礼说中。金执义干曾遭长子丧。初服斩衰。后因玄石所教。改服不杖期矣。四种不服斩衰。只谓庶子为后者而言也。渭阳虽是继后长子。既是正体则与四种之说。殊有不同。不服斩衰。毋或未安耶。
愚按。丧服父为长子疏曰。以其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适承之于后。故云正体于上云。又乃将所传重者。为宗庙主。有此二事。乃所谓长子三年也。玄石据疏适承之说。以为祖父己三世皆以长子相承。然后为长子三年。若使祖父己三世中。或有以庶子为后者。则违于适适相承之意。所以不得长子三年。此乃玄石平日之见也。疏说适适相承之意。虽若如此。而所谓适适者。出于言常不言变之意也。夫以适子相承。常也。庶子所后子相承变也。常固言也。变亦非不可言。若泛论传重之大体。则固当包变常二义。而若疏之此段。历举世数之际。据礼言常不言变之例。所言如此耳。长子疏又曰。其实继祖父身三世。长子四世。乃得三年也。据此则所言止祖父身三世之数而已。不必更言世世适承之意。可知也。续解注庾氏又
愚按。丧服父为长子疏曰。以其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适承之于后。故云正体于上云。又乃将所传重者。为宗庙主。有此二事。乃所谓长子三年也。玄石据疏适承之说。以为祖父己三世皆以长子相承。然后为长子三年。若使祖父己三世中。或有以庶子为后者。则违于适适相承之意。所以不得长子三年。此乃玄石平日之见也。疏说适适相承之意。虽若如此。而所谓适适者。出于言常不言变之意也。夫以适子相承。常也。庶子所后子相承变也。常固言也。变亦非不可言。若泛论传重之大体。则固当包变常二义。而若疏之此段。历举世数之际。据礼言常不言变之例。所言如此耳。长子疏又曰。其实继祖父身三世。长子四世。乃得三年也。据此则所言止祖父身三世之数而已。不必更言世世适承之意。可知也。续解注庾氏又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4H 页
曰。用恩父重。用义祖重。至己承二重而为长子斩。庾氏论长子之服。言己承父祖二重而已。则父祖己虽非适适相承。为长子斩亦甚明白。是以。长子传文曰。庶子不为三年。不继祖也。己若继祖则毋论适承与否。为长子三年。尤无可疑。
答高汝根(晦)
洪奉事万宗甫来问其为长子服斩之礼。而言其家只祭父祖二代云。此与礼经三世之说相合否。玄石礼说适适相承之说。指几代而言也。世多因备要之言。行长子服斩之礼。未知果合于礼经本旨耶。想于此礼考阅精熟。细破示之。
俯询礼疑。曾与明斋丈有所往复。又兼论尤,玄两老之说。其草本方在洪奉事处。早晚推寻。当奉呈也。盖仪礼。父为长子条传文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由是见之。己是继祖祢之宗子。已死者又是正体之长子。则父服三年。即礼也。是以。疏曰。继祖父身三世。长子四世。乃得三年也者。亦此意也。洪弟既承祖父二重。而身及长子合而为四代。则正是为长子三年者也。言其四世之数。则玄石之意见本亦如此。而但疏
答高汝根(晦)
洪奉事万宗甫来问其为长子服斩之礼。而言其家只祭父祖二代云。此与礼经三世之说相合否。玄石礼说适适相承之说。指几代而言也。世多因备要之言。行长子服斩之礼。未知果合于礼经本旨耶。想于此礼考阅精熟。细破示之。
俯询礼疑。曾与明斋丈有所往复。又兼论尤,玄两老之说。其草本方在洪奉事处。早晚推寻。当奉呈也。盖仪礼。父为长子条传文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由是见之。己是继祖祢之宗子。已死者又是正体之长子。则父服三年。即礼也。是以。疏曰。继祖父身三世。长子四世。乃得三年也者。亦此意也。洪弟既承祖父二重。而身及长子合而为四代。则正是为长子三年者也。言其四世之数。则玄石之意见本亦如此。而但疏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4L 页
又曰。以其父祖适适相承于上。己又是适承之于后。故云正体于上。玄石据此适承一款而曰。父祖己三世。皆以适长子相承后。当为长子三年。父祖己中。或以他子为后。或以支庶承统。失其适适相承之义。则已死之子。虽是正体。父不当服斩三年。即其主意也。浅见以为所谓适适相承者。据礼言常不言变之义。以其常一边而言之耳。设或他子与支庶相间为后。身既承祖祢之重。子若是正体之人。则似不可以祖祢之或非适长。废其传重之服。故以此问于明斋则不以浅见为非。而亦有所论。见其往复本草。然后可知其曲折。姑俟之如何。
答朴士心
问。家侄弼贞。先遭母妻丧。继丧壮子。母丧则以父在服期。妻子丧则亦准期制。而但子妇则为其夫。似无二尊之嫌。宜从三年之制。如是则弼贞前后三丧。母妻之丧。至期撤筵。独于子丧行三年祭奠。得不为轻重参差之归欤。玆敢奉禀。
父主子丧。元无压屈短丧之礼。则子妻行丧。一从三年之制而已。何容别议于其间耶。妻在夫丧之三年。父在母丧之期年。本出圣人酌量之意。其所以轻重
答朴士心
问。家侄弼贞。先遭母妻丧。继丧壮子。母丧则以父在服期。妻子丧则亦准期制。而但子妇则为其夫。似无二尊之嫌。宜从三年之制。如是则弼贞前后三丧。母妻之丧。至期撤筵。独于子丧行三年祭奠。得不为轻重参差之归欤。玆敢奉禀。
父主子丧。元无压屈短丧之礼。则子妻行丧。一从三年之制而已。何容别议于其间耶。妻在夫丧之三年。父在母丧之期年。本出圣人酌量之意。其所以轻重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5H 页
差池者。莫非礼意之当然。若无轻重差池。便非圣人制礼之本旨。母丧祭奠之先废。有何疑乎。
答南子闻
方笠,蔽阳子,草笠。元无间隔。今遭生亲忧者。欲降杀于方笠。着蔽阳子。今子丧虽三年。既不解官则用草笠。未为不可。盖从宦之人则不可每着公服。或以便服出入之际。亦将行呼唱备威仪。岂可着蔽阳笠而行乎。然则有官与无官人。当一例为之。未知其当初磨鍊失于太轻矣。细绳带则俗礼折衷用常服。故弟亦为之。小祥后则亲丧亦以布带。从备要子丧。又不可用熟麻带。故亦用布矣。
前日别纸中。论蔽阳子,黄草笠元无间隔之义。今来示缕缕。卞说证喻虽多。于浅见不得释然则尚尔。盖出后子为本生父母。不着草笠而着蔽阳子。岂不以两笠虽均为贱者之冠。草笠近吉。竹笠视方笠则降杀耶。如着黄笠则身之服头之冠。不可谓相称。所以前书云宜蔽阳子。或生布裹笠。如从宦之人。虽曰行呼唱。以重斩在身。故着以蔽阳子。夫何不可之有。不然则着生布裹笠。尤无所碍耳。
答南子闻
方笠,蔽阳子,草笠。元无间隔。今遭生亲忧者。欲降杀于方笠。着蔽阳子。今子丧虽三年。既不解官则用草笠。未为不可。盖从宦之人则不可每着公服。或以便服出入之际。亦将行呼唱备威仪。岂可着蔽阳笠而行乎。然则有官与无官人。当一例为之。未知其当初磨鍊失于太轻矣。细绳带则俗礼折衷用常服。故弟亦为之。小祥后则亲丧亦以布带。从备要子丧。又不可用熟麻带。故亦用布矣。
前日别纸中。论蔽阳子,黄草笠元无间隔之义。今来示缕缕。卞说证喻虽多。于浅见不得释然则尚尔。盖出后子为本生父母。不着草笠而着蔽阳子。岂不以两笠虽均为贱者之冠。草笠近吉。竹笠视方笠则降杀耶。如着黄笠则身之服头之冠。不可谓相称。所以前书云宜蔽阳子。或生布裹笠。如从宦之人。虽曰行呼唱。以重斩在身。故着以蔽阳子。夫何不可之有。不然则着生布裹笠。尤无所碍耳。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5L 页
抵朴士弘(弼成)
丧服父为长子三年条。传文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盖正体者。指其第一适长子而言也。传重者。指其将主宗庙者而言也。适长子既为正体。又将受重。故父服三年也。至于第二子以下及同宗之子为后者。则虽得传重。非正体也。故父只服期而不服三年。此固丧服礼意之大体然也。小记郑玄注曰。将所传重非适。服之如庶子也。孔颖达疏释郑注而曰。将所传重非适子。为无适子。以庶子传重及养他子为后者也。疏所谓以庶子传重者。庶子即众子之意。自第二子以下至妾子而言也。养他子为后者。他子非己子之意。自亲兄弟子至袒免侄而言也。注与疏意。无论己众子同宗子。既非适长正体。则其服当以期年。岂不较然明甚乎。备要斩衰条所谓养他子为后。不服三年一款。出自孔疏之说也。开元礼曰。养子为后。如众子云云。则此礼亦如孔疏之意也。寒岗沿革图。虽承重不得三年条。亦曰。疏云传重非适。为无适子。以庶子传重及养他子为后者云云。则此图又主孔疏之文也。由是见之。开元礼及沙溪,慎斋,寒岗诸贤。论他子之服。皆以期断。此即家礼金
丧服父为长子三年条。传文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盖正体者。指其第一适长子而言也。传重者。指其将主宗庙者而言也。适长子既为正体。又将受重。故父服三年也。至于第二子以下及同宗之子为后者。则虽得传重。非正体也。故父只服期而不服三年。此固丧服礼意之大体然也。小记郑玄注曰。将所传重非适。服之如庶子也。孔颖达疏释郑注而曰。将所传重非适子。为无适子。以庶子传重及养他子为后者也。疏所谓以庶子传重者。庶子即众子之意。自第二子以下至妾子而言也。养他子为后者。他子非己子之意。自亲兄弟子至袒免侄而言也。注与疏意。无论己众子同宗子。既非适长正体。则其服当以期年。岂不较然明甚乎。备要斩衰条所谓养他子为后。不服三年一款。出自孔疏之说也。开元礼曰。养子为后。如众子云云。则此礼亦如孔疏之意也。寒岗沿革图。虽承重不得三年条。亦曰。疏云传重非适。为无适子。以庶子传重及养他子为后者云云。则此图又主孔疏之文也。由是见之。开元礼及沙溪,慎斋,寒岗诸贤。论他子之服。皆以期断。此即家礼金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6H 页
石之典。不易之论。后人遵行无违则庶乎过寡矣。岂有此外复有他说。而可以为服斩之证者耶。
今又按家礼,开元礼。则其两礼斩衰条。皆言子为父。父为长子当为后者。又言为人后者为所后父而已。至于所后父为所后子之服。礼未有所言。盖既言父为适长之斩。则所后父为所后子斩。又当并言以示亦斩之意。而开元礼注则曰。凡为人后者。不以适子也。此言不以适长斩服施行之意也。家礼则不用注说。所后子服。全阙不言。其所不言者。似以为期服之制。不当言此斩条也。然则养他子不服斩。非但郑注,孔疏之意。即家礼,开元礼之旨。又可知也。
答黄鏶
尹师道即继祖祢之人。而遭其长子之丧。当服斩衰。然长子前已丧室。又无后。或云长子死无子。则父只服期云。未知将何适从耶。
丧服父为长子条疏末曰。丧服小记云适妇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郑注云谓夫有癈疾他故。死而无子。不受重者。妇既小功不大功。则夫死亦不三年,期。可知也。注说虽如此。丧服传文。言正体传重。而更无无子则不服之文。疏又曰。继祖父身三世。长子四
今又按家礼,开元礼。则其两礼斩衰条。皆言子为父。父为长子当为后者。又言为人后者为所后父而已。至于所后父为所后子之服。礼未有所言。盖既言父为适长之斩。则所后父为所后子斩。又当并言以示亦斩之意。而开元礼注则曰。凡为人后者。不以适子也。此言不以适长斩服施行之意也。家礼则不用注说。所后子服。全阙不言。其所不言者。似以为期服之制。不当言此斩条也。然则养他子不服斩。非但郑注,孔疏之意。即家礼,开元礼之旨。又可知也。
答黄鏶
尹师道即继祖祢之人。而遭其长子之丧。当服斩衰。然长子前已丧室。又无后。或云长子死无子。则父只服期云。未知将何适从耶。
丧服父为长子条疏末曰。丧服小记云适妇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郑注云谓夫有癈疾他故。死而无子。不受重者。妇既小功不大功。则夫死亦不三年,期。可知也。注说虽如此。丧服传文。言正体传重。而更无无子则不服之文。疏又曰。继祖父身三世。长子四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6L 页
世。乃得三年也。以此论之。父之服斩。为其正体传重长子四世而已。其有子无子。初不举论。似当以丧服为正。未知如何。
与权汝柔
五代孙于五代祖。亲尽而无服。父丧三年后。或迁或埋。即礼也。有何传重之可言者耶。但五代祖在家时。高祖曾祖祖与父皆已死。而孙又自前逮事。则其丧当服齐衰三月。葬后三年内。其神主又不即迁埋。而当仍奉其家。礼意然也。礼记注曰。承重。承祖宗重事。据此而见之。传重之重。只指祖宗之主与祭而言矣。五代祖禫吉前。既主其主。又奉其祀。则亦不可不谓承祖宗之重事也。此虽非传重之常例。代父服重以过三年。禫吉后始举迁埋之礼。恐或得宜。未知如何。
答权汝柔
五代孙代服五代祖当否。考便览则引语类说。自四世以上。凡逮事者。皆当服齐衰三月云。以此见之。五代孙逮事者。代服五代祖丧。似无可疑。设令篯铿(彭祖名)之寿果至八百岁。则裔孙逮事者。不为代服。恐无是理。但其神主题式。与神主日后处置。礼无其文。合有穷底之论。若题以
与权汝柔
五代孙于五代祖。亲尽而无服。父丧三年后。或迁或埋。即礼也。有何传重之可言者耶。但五代祖在家时。高祖曾祖祖与父皆已死。而孙又自前逮事。则其丧当服齐衰三月。葬后三年内。其神主又不即迁埋。而当仍奉其家。礼意然也。礼记注曰。承重。承祖宗重事。据此而见之。传重之重。只指祖宗之主与祭而言矣。五代祖禫吉前。既主其主。又奉其祀。则亦不可不谓承祖宗之重事也。此虽非传重之常例。代父服重以过三年。禫吉后始举迁埋之礼。恐或得宜。未知如何。
答权汝柔
五代孙代服五代祖当否。考便览则引语类说。自四世以上。凡逮事者。皆当服齐衰三月云。以此见之。五代孙逮事者。代服五代祖丧。似无可疑。设令篯铿(彭祖名)之寿果至八百岁。则裔孙逮事者。不为代服。恐无是理。但其神主题式。与神主日后处置。礼无其文。合有穷底之论。若题以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7H 页
显五代祖考某官府君神主。不书旁注。祥后别藏神主。或仍安几筵。吉祭后。并与五代祖妣神主即为埋安。似合乎处变。且代丧者之妻。从服行主妇之礼。亦是次第事。未知以为如何。
语类只曰自四世以上逮事者。皆当服齐衰三月。而更无承重代服之文。则似不可以语类断定其代服与否。然既曰齐衰三月。则便是有服之孙。既为有服之孙。则当有代服之义。而妻又从服无疑。礼注曰。承重。承祖宗重事。此指高祖以下。虽不及于高祖以上。五代孙既服重服。虽祭止三年。既奉其祀则虽谓之承祖宗重事。亦为无碍也。神主题式。日后处置。来说恐皆得之。而但不书旁注。殊甚未安。既服代斩。朝夕上食及练祥禫吉。皆行如常礼。而独阙旁注。岂礼耶。似当曰孝五世孙某奉祀。祭五代。虽曰为僭。三年之内则祭于别所。祥后则不入祠堂。仍安于前日祭所。而吉祭后迁埋。则似不为嫌。如何。
五代祖遆迁于最长房。同是高祖。仍旧题不改。但所改者旁注。而若长房奉祀者。元无书旁注之事。只于祝辞称玄孙。且去孝字云。未知此不悖于礼意否。
语类只曰自四世以上逮事者。皆当服齐衰三月。而更无承重代服之文。则似不可以语类断定其代服与否。然既曰齐衰三月。则便是有服之孙。既为有服之孙。则当有代服之义。而妻又从服无疑。礼注曰。承重。承祖宗重事。此指高祖以下。虽不及于高祖以上。五代孙既服重服。虽祭止三年。既奉其祀则虽谓之承祖宗重事。亦为无碍也。神主题式。日后处置。来说恐皆得之。而但不书旁注。殊甚未安。既服代斩。朝夕上食及练祥禫吉。皆行如常礼。而独阙旁注。岂礼耶。似当曰孝五世孙某奉祀。祭五代。虽曰为僭。三年之内则祭于别所。祥后则不入祠堂。仍安于前日祭所。而吉祭后迁埋。则似不为嫌。如何。
五代祖遆迁于最长房。同是高祖。仍旧题不改。但所改者旁注。而若长房奉祀者。元无书旁注之事。只于祝辞称玄孙。且去孝字云。未知此不悖于礼意否。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7L 页
五代孙免丧吉祭后。当迁奉神主于玄孙中最长房。而及其迁奉之后。当以长房之名改题旁注。去孝字而称玄孙矣。夫孝字即宗适之称号。五代孙于五代祖。虽非例为奉祀者。自是正统之直孙。又已承重代斩。当书孝字。至于最长房则既是支孙。当避孝字。而又是主祀。亦题旁注。来说曰。若长房奉祀者。元无书旁注之事。夫长房虽曰支孙。其于遆迁之主。为主祀人。不书旁注。甚非礼意。观乎沙,慎及同春诸说。可知其改题。而显五代祖考。亦当改题以显高祖考也。
答李同甫
五代孙代斩当否。高曾祖祢皆先亡。则不为代服。亦似未安。而但无可据先儒之论。且三年后。亦当或迁或埋耶。不敢妄论。乞闻盛见。
五代孙代斩当否。礼书无文。不可以一时私见任自义起。故鄙之初答。服齐衰三月。葬后除服后。以白衣临祭。三年后当用或迁或埋之礼。更思之。五代孙虽曰亲尽。既逮事有服。则不为代斩。终似未安。不得已以代斩之意更报于问者。而其是其非。不敢的知。心自耿耿。今者来说。不违浅见。深幸深幸。
答李仲晖
答李同甫
五代孙代斩当否。高曾祖祢皆先亡。则不为代服。亦似未安。而但无可据先儒之论。且三年后。亦当或迁或埋耶。不敢妄论。乞闻盛见。
五代孙代斩当否。礼书无文。不可以一时私见任自义起。故鄙之初答。服齐衰三月。葬后除服后。以白衣临祭。三年后当用或迁或埋之礼。更思之。五代孙虽曰亲尽。既逮事有服。则不为代斩。终似未安。不得已以代斩之意更报于问者。而其是其非。不敢的知。心自耿耿。今者来说。不违浅见。深幸深幸。
答李仲晖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8H 页
前书。五代孙于逮事五代祖妣。当承重之说。大凡承重之服。虽孙之于祖。非本服也。乃代父之服也。故玄孙于高祖。本服虽齐衰三月。而代服斩衰。以此推之。五代孙虽曰亲尽。自其父观之。则乃当服斩衰之丧也。父亡不代。而使其父服斩之重。恝然为无主之丧。其可乎。语类。既有逮事之服。则未尝以亲尽断之也。然则玄孙之齐衰三月。五代孙之齐衰三月恐无异。而孙之代其父斩衰三年。五代孙之代其父斩衰三年。其义亦一体也。逮事之服。虽不见于经传。而既有朱子定论。合于天理人情。亦一礼典也。如何。
五代孙为五代祖代斩。鄙意本亦如是矣。但此事系是大礼。而礼无可据之文。自我义起。亦所不敢。如有遭此礼者。依礼持三月之服。服除后以素衣临祭。丧毕。或迁长房。或埋墓山。至于承重一款。更待后贤而行之耶。抑虽亲尽无服。既逮事当为三月。则依曾玄孙有服例。姑为代父服重。不害于为祖斩之义耶。若无的證。礼宜从厚。惟俟左右量处。
答权汝柔
高祖曾祖祖与父皆死。则五代孙逮事者。推据
五代孙为五代祖代斩。鄙意本亦如是矣。但此事系是大礼。而礼无可据之文。自我义起。亦所不敢。如有遭此礼者。依礼持三月之服。服除后以素衣临祭。丧毕。或迁长房。或埋墓山。至于承重一款。更待后贤而行之耶。抑虽亲尽无服。既逮事当为三月。则依曾玄孙有服例。姑为代父服重。不害于为祖斩之义耶。若无的證。礼宜从厚。惟俟左右量处。
答权汝柔
高祖曾祖祖与父皆死。则五代孙逮事者。推据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8L 页
语类说。恐当服三年。
虽有推据二字。乍看语类中似有服斩齐之语。盖朱子之意。以为五代孙之于五代祖。虽亲尽而服无。若逮事则当服齐衰之服云矣。既服齐衰之服。便是有服之孙。五代祖丧。父以上皆不在。故似当有代服之事。然则服齐衰者。朱子之论。服代服者。今日之言。此意或可分说。以俟知礼者而断之如何。
与崔汝和
曾玄孙承重者。其妻及母与祖母服。退溪说。前后牴牾。沙溪说。孙妇,曾孙妇,玄孙妇皆当服斩衰。窃恐未然。仪礼妇为舅姑本期年。因魏仁浦议。姑从夫服斩则妇为舅姑三年。本非古礼也。家礼五服图孙妇曾玄妇下。并注其姑在则否。以此推之。上之服下如此。则下之服上。其姑在则不敢服三年。亦可推知矣。礼有适子者无适孙。孙妇亦然。然则其姑在。其妇犹为庶。庾蔚之曰。传重之服。理当在姑。假如孙承而母在。则其妻当从服期而已。曾孙承重。而母若祖母皆在则其祖母服。为舅三年。其母服本服大功。其妻从服期。若玄孙承重而三母皆在。则如上文而
虽有推据二字。乍看语类中似有服斩齐之语。盖朱子之意。以为五代孙之于五代祖。虽亲尽而服无。若逮事则当服齐衰之服云矣。既服齐衰之服。便是有服之孙。五代祖丧。父以上皆不在。故似当有代服之事。然则服齐衰者。朱子之论。服代服者。今日之言。此意或可分说。以俟知礼者而断之如何。
与崔汝和
曾玄孙承重者。其妻及母与祖母服。退溪说。前后牴牾。沙溪说。孙妇,曾孙妇,玄孙妇皆当服斩衰。窃恐未然。仪礼妇为舅姑本期年。因魏仁浦议。姑从夫服斩则妇为舅姑三年。本非古礼也。家礼五服图孙妇曾玄妇下。并注其姑在则否。以此推之。上之服下如此。则下之服上。其姑在则不敢服三年。亦可推知矣。礼有适子者无适孙。孙妇亦然。然则其姑在。其妇犹为庶。庾蔚之曰。传重之服。理当在姑。假如孙承而母在。则其妻当从服期而已。曾孙承重。而母若祖母皆在则其祖母服。为舅三年。其母服本服大功。其妻从服期。若玄孙承重而三母皆在。则如上文而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9H 页
曾孙妇服缌麻而已。又如曾孙承重而只有其母。则母服传重之服。而妻服从服期。玄孙之只有祖母与母者。祖母服传重之服。母服缌。妻服从服期。自孙妇以下。虽无姑在而只当从服期。不宜服斩。盖古礼为舅姑期。曾玄孙妇之从服期。亦云足矣。至于持斩三年。不已过乎。更详之。
家礼小功注。有云为适孙曾玄孙之当为后者之妇。其姑在则否。来教举此说證之曰。上之服下如此。则下之服上。其姑在则不敢服三年。亦可推知。此于浅见。犹以为未然。适孙曾玄孙。有将为后者。又有既为后者。其妻之论服。得无异乎。适子虽亡。适子妇犹存。揆以有适子无适孙。孙妇亦如之义。祖之适服。为其子妇。不为其将为后者之孙妇。礼意然也。及至祖亡。适孙或曾玄孙承重而为后。则上所谓适妇依内则舅没姑老之例。传祭事于已为后者之孙妇。故家礼朔参注。主人北面于阼阶下。主妇北面于西阶下。主人有母则特位于主妇之前。主人斟酒。主妇点茶。朱子曰。准礼舅没姑老。不预于祭祀者此也。盖适孙适曾玄孙。为后承重。则不可与其母或祖母曾祖母分承祖重。重之义。似寓于齐体之妻。似不寓于老不预
家礼小功注。有云为适孙曾玄孙之当为后者之妇。其姑在则否。来教举此说證之曰。上之服下如此。则下之服上。其姑在则不敢服三年。亦可推知。此于浅见。犹以为未然。适孙曾玄孙。有将为后者。又有既为后者。其妻之论服。得无异乎。适子虽亡。适子妇犹存。揆以有适子无适孙。孙妇亦如之义。祖之适服。为其子妇。不为其将为后者之孙妇。礼意然也。及至祖亡。适孙或曾玄孙承重而为后。则上所谓适妇依内则舅没姑老之例。传祭事于已为后者之孙妇。故家礼朔参注。主人北面于阼阶下。主妇北面于西阶下。主人有母则特位于主妇之前。主人斟酒。主妇点茶。朱子曰。准礼舅没姑老。不预于祭祀者此也。盖适孙适曾玄孙。为后承重。则不可与其母或祖母曾祖母分承祖重。重之义。似寓于齐体之妻。似不寓于老不预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59L 页
祭之母。(丈夫有老而传之文。妇人夫没年老。不预祭祀则与老传之义。有所相类。)是以家礼斩衰三年条曰。夫承重则从服。齐衰三年条曰。夫承重则从服。而其姑在与不在。元不举论。则姑不在。妇固从夫服。姑虽在。妇又从夫服。亦可知矣。然则此与小功条所云。各为一义。自当并行而不悖。而今以上之服下。推之于下之服上。而废其从夫服之义。则此岂家礼之本旨耶。且其姑在则否。夫承重则从服。均是家礼之文。而一则取而为准。一则废而不用。尤岂不未安耶。张子理窟曰。古者为舅姑齐衰期。正服也。今斩衰三年。从夫也。又曰。妇为姑齐衰三年。适孙为祖曾高祖后者。其妻从服亦如之。此又从夫服三年之明文也。张子又曰。宗子母在。不为宗子妻服。非也。宗子之妻。与宗子共事宗庙之祭。岂可夫妇复异服。故宗子虽母在。亦当为宗子之妻服也。东酌牺象。西酌罍尊。须夫妇共事。岂可母子共事也。凡此云云。虽非从夫服之直证。不拘姑之在否。而与夫同服之意。亦可傍照而得之也。况退溪曰。丧服小记。属从者。所服虽没也服。据此则其夫虽已死。其妻亦当服矣。盖传重而至曾玄之服。其已上死不服者。与服同也。沙溪亦曰。若无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60H 页
继世传重之义。则中间代序。断而不续。其曾玄孙。何自而升为承重耶。其孙若曾孙虽已死未服。犹服也。必孙妇若曾孙妇。皆服正统服。然后代序始继而传重有本耳。沙老此说。盖本于退溪之意。而益复明白。无所可疑。似当以此两说为据矣。通典诸说。在于宋朝礼变之前。故虽以古礼言之。若见张,朱之论。则犹主古礼而不从从服之说耶。抑以无害于礼而亦从张朱之论耶。此非后人所敢轻议者也。然理窘与家礼俱有其言。已成礼家金石之典。(从夫服。张朱非不知有违古礼。而夫妇齐体。不可异服。亦不害于礼意。故论说如此。此即练而祔。孔子所善。而家礼用周礼。卒哭而祔之意。不可以一概言。)则今世遭此变礼者。惟当依此而行之。庶不失慎谨之道。未知如何。
来说又曰。曾孙承重而母若祖母皆在。则其祖母服。为舅三年。其母服本服大功。其妻从服期。若玄孙承重而三母皆在。则如上文而曾孙妇服缌麻而已。
曾孙玄孙承重。故其妻加服而服期。曾孙玄孙之父。先死而未及承重。故其妻只服众孙众曾孙妇本服。而或大功或缌麻。此来说之主意也。然以世代言之。
来说又曰。曾孙承重而母若祖母皆在。则其祖母服。为舅三年。其母服本服大功。其妻从服期。若玄孙承重而三母皆在。则如上文而曾孙妇服缌麻而已。
曾孙玄孙承重。故其妻加服而服期。曾孙玄孙之父。先死而未及承重。故其妻只服众孙众曾孙妇本服。而或大功或缌麻。此来说之主意也。然以世代言之。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十二 第 260L 页
孙妇曾孙妇。近于曾高祖。而所服不过功缌。曾孙妇玄孙妇则远于曾高祖。而所服不下期年。代近者服轻。代远者服重。求诸礼意。恐无是理。且承重曾玄孙除丧行吉。则其先死之父与祖。虽未及承重。当安于祖庙正龛矣。既曰当安于正龛。则其妻犹处以众孙众曾孙妇例。服止本服耶。或后又有曾高祖母之丧。不计其夫入正龛与否。而终不服承重之服耶。大抵子与孙承重之日。即祖与父又有承重之义。而其妻之亦从而服重。自当为一贯之义矣。是以。姑在则否一说。推用不通。一依退溪,沙溪之论。然后方无所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