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x 页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书
书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1H 页
答崔汝和格物说
大学经文格物章句曰。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按。章句解格物之义。可谓详且明矣。其曰格至也。物犹事也者。言格物二字之字义也。其曰穷至事物之理者。合上句所谓至字事字。言格物一句工夫之正训也。其上下穷与理字。虽非格与物字之训。然非穷则无以至。故言至则穷不相离。可知也。有物则必有则。故言物则理在其中。亦可知矣。是以。章句因格物二字。又复推衍穷与理字以言之。盖孔子曾子虽未尝说出此话。其义其理。亦未尝不在其中。故朱子始发经文之所未发。而其实亦孔子曾子之遗意也。其曰极处无不到也者。言物格之正训也。(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者。言格物而(上句穷至事物之理。即格物。)欲物格也。见此章句。字意句语之精当。格物物格之区别。井井不紊。昭昭可寻。不啻如众曜之丽乎天。宁有一毫之疑晦难明者耶。閤下答寿翁书曰。章句穷至事物之理。为格物之工夫。非格物之正义。欲字
大学经文格物章句曰。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按。章句解格物之义。可谓详且明矣。其曰格至也。物犹事也者。言格物二字之字义也。其曰穷至事物之理者。合上句所谓至字事字。言格物一句工夫之正训也。其上下穷与理字。虽非格与物字之训。然非穷则无以至。故言至则穷不相离。可知也。有物则必有则。故言物则理在其中。亦可知矣。是以。章句因格物二字。又复推衍穷与理字以言之。盖孔子曾子虽未尝说出此话。其义其理。亦未尝不在其中。故朱子始发经文之所未发。而其实亦孔子曾子之遗意也。其曰极处无不到也者。言物格之正训也。(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者。言格物而(上句穷至事物之理。即格物。)欲物格也。见此章句。字意句语之精当。格物物格之区别。井井不紊。昭昭可寻。不啻如众曜之丽乎天。宁有一毫之疑晦难明者耶。閤下答寿翁书曰。章句穷至事物之理。为格物之工夫。非格物之正义。欲字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1L 页
当使字。而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为使之物格之意。实为格物之正义也。又曰。穷而至其极。虽与格意相近。实为毫釐千里之谬。若以此为格物之训。则非但大失释文之法。将使古圣人立言昭后之旨。郁而不章云云。夫穷字。主究极而言。格字。主至极而言。若只论穷与格二字。义似同而有不同矣。穷之不得为格之义。诚如来教也。至于至事物至其极。朱子既以是训格物。又以是训格字。则其于格物。初无有殊可知。而今閤下则以穷至事物。只为格物工夫。而不为格物之训。以穷至其极。谓之毫釐千里。而不为格字之训。穷虽非格之训。至亦非格之训耶。不然。章句何以曰格。至也。或问何以曰格者。极至之谓也。閤下又何以曰格。至也。此则非格字之正义也耶。且章句所谓欲其极处之欲。言将欲如此。非言已为如此。则只有期望之意而已。閤下所谓使之格之。使字则有时方下工夫之意。欲字与使字。义旨绝自不同。其不可引此而證彼也明矣。今閤下以欲字当使字。欲其极处无不到。为使之格之义。而谓之格物之正义。此未晓者一也。经文说工夫处。所谓平治齐修正诚致此七字。皆主工夫而言。而格物亦在于工夫条。则格字亦当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2H 页
与上七字均为工夫。可知也。今閤下则以格物。为使之物格之义。夫使字虽涉于工夫。物格自是功效也。安有平治齐修诸字皆指工夫。唯此格字。兀然独为工效之格。不与上七字为一例之义哉。求之经义。断无是理。此未晓者二也。閤下抵鄙生书。又曰。平治齐修诚正六字。以动静义互看而皆通。何必着使之字乎。致之字。只有动义而无静义。故说功效处。不云知致而改云知。只此其下字。岂不十分明的乎。至于格字。有异焉。只有静义而无动义。经文说工夫处。不改下他字。仍用格字。其势不得不以使之格为义。然后字义乃通也。又答寿翁书曰。诚正齐平。本是静义。而以动义用之无碍。格字以至字为训。不可作动义。犹致字不可作静义也。既不可作动义。则唯有使之格一义方属工夫。窃覸此两段之意。平治齐修诸字。互言于动静。皆无所碍。至于致字则有动无静。故说功效处。改曰知至。格字则有静无动。而说工夫处。仍用格字。故必以使之格为说。而后字义无碍者。乃是閤下平日自得之见。前后答寿翁书及今番录示诸条。虽缕缕多端。不啻屡百言。而其主意所在。则不出此数款语也。若乃浅见则有异于此者。夫格字之有静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2L 页
无动。果如致字之有动无静。则当依改致为至之例。或改以穷物。(程子曰。格物。非欲尽穷天下之物。然则穷物。即程子之所已言也。)或改以他字。使此句工夫亦有所主之字。固是条目类例之当然。而此则不然。以其无动义之格。(来说。以为格字无动义。)仍置有动义之地。工夫之意。只寓于케吐。(来说。以为以格物之格。为使之格者。无他焉。格字但有至意。而置于物字上。其解当云物을格케다若去其케字而只云物을格다云则虽似稳便。而其意则亦不过케之意。难以文字形容。故着使之格字。)格字之义。叠属于物格。(来说。以格物为使之物格之义。则格物之格。亦为物格之格。)就此句寻其用工之所在。则实无可證之主字。(格物为物格之格。则게吐之外。格物一句。无说工夫之主字。)古圣人教人之言。似不如是之苟简疏略。此未晓者三也。大抵致字之训以极也。其说功效处。如曰知致。则文义有碍。故改致为至。格字之训。至也。其说工夫处。虽曰格物。文义亦通。(格物。言物理을人穷而至云矣。文义无碍。)故仍用格字。据其不改下他字。如改致之例者而见之。则格之互言于动静。亦与平治齐修一例。可知也。今閤下则以为不改下他字。仍用格字。其势不得不以使之见为义云云。不如平治齐修一例言之。此非浅虑所到者也。盖閤下欠于活看。意不当疑。做出许多藤葛。全失经文之正义。原其主意。欲详字义之动静。而实则终为高见之一累也。今又以穷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3H 页
至事物之理。改为格物之训。则(西湖奉拜时问曰。章句中。何语是格物之训耶。答曰。穷至事物之理。是格物之训。)大纲闻之。胜于前说。又似合于章句。而论其曲折之详。则其有违于章句。与前无异也。何者。格物之义。必以使之物格为解者。自是閤下之主见。故章句穷至事物之理。今虽以格物正训当之。其解之则亦当曰。使事物之理穷至云矣。此则不成文义矣。又当曰。穷之而使事物之理至云矣。然则此句与下句意。盖曰穷야事物之理使之至야欲物理到也。上下语意无分。混杂重复。亦不成义理也。又按格物章句。曰格。至也。或问曰。格。极至之谓也。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极处无不到。补章言物格处。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据此言之。格物物格。同一格字。而格物言至。物格言到矣。未尝以至到二字互言于格物物格。可知矣。今就格物章句。寻其格物物格之格。则其所谓穷至事物之至。即物格之格也。极处无不到之到。即格物之格也。若以格物为使之物格。则此物格字。本非经文所载语。只以閤下别为注解。自格物而变为物格者也。未知此物格之格。其将以至字当之耶。抑将以到字当之耶。若从物格之训至。以穷至之至当之。则有违于物格以到言之意矣。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3L 页
若从物格之言到。以无不到之到当之。则有违于格物以训至之意矣。以此以彼。俱无归属着落之处。此盖以工夫之格。置于静义。变作使之物格之格。故不通于章句乃如此耳。且閤下前以使字当欲字。而欲其极处无不到。为格物之意矣。今则以穷至事物。改为格物之义。则未知穷至一句中。何字又合于使字之义耶。以欲字当使字。则欲字元非使字之义。以穷至字当使字。则穷至字亦无使字之义。考之章句上下。依俙彷佛之语。亦未见得。而崎岖艰险。触处窒碍。无一平顺之境界。浅见所谓似合于章句而实则有违于章句者。此也。由是言之。盛教所谓毫釐千里之谬。窃恐在于閤下。而不在寿翁也。
经文格物。或问曰。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传文格物。或问曰。即事即物。不厌不弃。身亲格之。(即胡仁仲说。朱子取入于格物或问。)语类曰。身亲格之。说得亲字急迫。格自是自家格。不成倩人格。语类又曰。格犹至也。如舜格于文祖之格。是至文祖处。语类又曰。格谓至也。所谓实行到那地头。如剑南人往建阳。须到得郡厅上。方是至。若只到建阳境上。即不谓之至也。
经文格物。或问曰。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传文格物。或问曰。即事即物。不厌不弃。身亲格之。(即胡仁仲说。朱子取入于格物或问。)语类曰。身亲格之。说得亲字急迫。格自是自家格。不成倩人格。语类又曰。格犹至也。如舜格于文祖之格。是至文祖处。语类又曰。格谓至也。所谓实行到那地头。如剑南人往建阳。须到得郡厅上。方是至。若只到建阳境上。即不谓之至也。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4H 页
按。人穷而格于物理者。浅见也。此则以格字属之人。人穷而使物理格者。高见也。此则以格字属之物。(使之物格。与使之花开。同一语法也。使之花开者固人也。而开者。非人即花也。使之物格者固人也。而格者。非人即物也。故閤下说曰。格物之格。无人至之义。不可作人格之义看。)两说所争。只在此处。于此有合则其馀多少卞说。无俟于强诰而自可相合也。今以浅见所引或问及语类见之。物格之格字。将为物格之格字。抑为人之格耶。曰格文祖。曰自家格。曰到得郡厅上。详其文义所在。皆指人之格。未尝有物之格之义。由是言之。使字与케吐。不过閤下自下之说。本非经文章句之义。可知也。如何如何。
閤下答寿翁书曰。格于文祖。泛论格训也。如或拘文害义。则必曰至于物而后。与格文祖合。其奈格物之格。无人至之义。何哉。又曰。格物之格。不可作人格之义看。
按。经文格物。或问曰。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朱子既以极至释其格字。则极至即格之训也。又以舜格文祖。證人之格。则格非他格。即人之格也。见此文义语势。各有条理。各有归属。初不泛说。明白无疑。閤下从何得见泛说底意。而不以为格之正训耶。大抵閤下之见。每以为格字有
閤下答寿翁书曰。格于文祖。泛论格训也。如或拘文害义。则必曰至于物而后。与格文祖合。其奈格物之格。无人至之义。何哉。又曰。格物之格。不可作人格之义看。
按。经文格物。或问曰。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朱子既以极至释其格字。则极至即格之训也。又以舜格文祖。證人之格。则格非他格。即人之格也。见此文义语势。各有条理。各有归属。初不泛说。明白无疑。閤下从何得见泛说底意。而不以为格之正训耶。大抵閤下之见。每以为格字有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4L 页
静无动。格物之格。亦以人格当之。则人格。即动义也。工夫也。格之为动义为工夫。谓无是理。求其说而不得。遂生此使之物格之解。盖以字义为主。求通经义故耳。然凡释经之法。虽因字义以求其文义。或以文义亦成其字义。不可以一槩言也。虽以閤下答寿翁书见之。其中一段曰。如言格多士而诰告。则格字虽有招来之意。而招非正训也云云。夫以字训言之。格字之于招也。岂有相近之义哉。既曰格多士。则招之义在其中。非字义之异。从文势故耳。然则夫格字之有静无动。设或如閤下之见。于此各从其文势而解之曰。格物之格。在于工夫条。故从人之穷至而言。物格之格。在于工效条。故从物之自至而言。格字之互言于工夫者。其亦招非格训。而从文势有招之意矣。谓之有动义。有何不可之理哉。今见閤下所论。专以字义为主。其于经文文势。似不深究。因其使之格之说。至乃以格文祖之格。谓之泛说格训。格物之格。又谓之非人之格。格文祖虽云泛训。语类所谓自家格到郡厅。亦可谓泛训而非正训。亦可谓物格而非人格耶。朱子曰。强解程子之意。以附己说。其于他语之可證何。此尤不可不察也。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5H 页
又按。格物。即人之穷至物也。格文庙。即舜之至文庙也。两格字。均是人至之意。本非他格字或为此义或为彼义之比。朱子就经传中许多说格处。必拣得格文庙之格。以證格物之格者。其意岂偶然哉。夫舜之至文庙。本非自然至也。必行之而至文庙。故行一里则至一里。行二里则至二里。行与至之不相离。(才行便是至。非行后又别有至。)正如格物。穷一分则至一分。穷二分则至二分。穷与至之不相离也。(才穷便是至。非穷后又别有至也。)以此言之。盛说虽曰至字有静无动。穷行字既是动义。而又与至字相离不得。则至字亦随而为动义。可也也。今以至字无动义。论格物。不曰人格而必曰使之物格。则格文庙。亦以至之无动义。不曰舜之格耶。大抵格物。只是至到之意而已。单举以言则虽近于静义。随其文势则皆通于动静。故禹谟所谓有苗格。旅獒所谓远人格。即人来格之义也。此格字。与人之穷格者。俱属乎动。尧典所谓格于上下。舜典所谓不格奸。即自然格之义也。此格字。与物之自格。俱属于静。由是见之。格字元无定义。随其文势而分属动静。于此益见其然也。
二程全书曰。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
二程全书曰。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5L 页
物理尽。朱子答江德功书曰。格物之说。程子论之详矣。而其所谓格至也。格物至于物则物理尽者。意句俱到。不可移易。熹之谬说。实本其意。然亦非苟同之也。(见大全四十四卷五十八板)全书又曰。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
按。格物之格。若以人穷而格言之。则至于物。至其物。两说皆通也。盖至于物者。物(에)至云矣。至其物者。物(을)至云矣。物(에)至者。以文势见之则不待多言。而可见其人之穷而至也。物(을)至者。汎看虽似非人之至。然非穷无以至。故言至则穷不相离也。有物必有则。故言物则理在其中也。物(을)至者。亦曰物之理(을)人穷而至云。则其于人至之义。宁有一毫之为碍耶。程朱论格物曰。穷理而至于物。此则物理(에)穷至云矣。以人之穷而至者言也。又曰。至其理乃格物。此则物理(을)穷至云矣。亦以人之穷而至者言也。程子以此两句。互言于格物者。其于人至之义。皆不相悖故也。至于物。只是物之至。而果非人至之义。则程子何以与至于物互言于格物。而通为一义耶。閤下答寿翁书曰。格之者至此也。抑未知至此之义。当以至其物为训耶。以至于物为训耶。若以人至之义看。则当以
按。格物之格。若以人穷而格言之。则至于物。至其物。两说皆通也。盖至于物者。物(에)至云矣。至其物者。物(을)至云矣。物(에)至者。以文势见之则不待多言。而可见其人之穷而至也。物(을)至者。汎看虽似非人之至。然非穷无以至。故言至则穷不相离也。有物必有则。故言物则理在其中也。物(을)至者。亦曰物之理(을)人穷而至云。则其于人至之义。宁有一毫之为碍耶。程朱论格物曰。穷理而至于物。此则物理(에)穷至云矣。以人之穷而至者言也。又曰。至其理乃格物。此则物理(을)穷至云矣。亦以人之穷而至者言也。程子以此两句。互言于格物者。其于人至之义。皆不相悖故也。至于物。只是物之至。而果非人至之义。则程子何以与至于物互言于格物。而通为一义耶。閤下答寿翁书曰。格之者至此也。抑未知至此之义。当以至其物为训耶。以至于物为训耶。若以人至之义看。则当以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6H 页
至于物为训。而文理本不如此。以至其物为训。然后其义乃通。物(을)格다所谓至其物者。非吾知之至于物也。乃物至于其极之谓也。窃看此段之意。以至于物至其物。分属人物。判为二义。何其与程子互言于人格者有异耶。至其物。亦有两说。事物之理(을)穷而格云。则即人之格。事物之理(을)使之格云。则即物之格。盛说必曰使之格。而不曰穷而格者。原其所以。只引工夫条训格之至字。谓有静意。以其静意求之于格字。故不得不别生文义。辗转至此。而其于程朱之旨。奚啻隔几重岭哉。张子所谓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为閤下诵之也。如何如何。
閤下答寿翁书曰。盖格字见于古书者有数处。书曰。格于文祖。有苗格。格汝众。诗曰。神之格思。皆至义也。格通作假。易曰。王假有家。王假有庙。亦是也。诗曰。奏假无言。昭格无嬴。此二句。皆至之义也。盖如言格神明。则尽吾之诚。使神明来格也。如言格多士而诏告。则使多士来至于王庭而诏告也。观此数段则格物之义。可以旁照而洞析矣。
愚按。或问及语类格物条。朱子既以格文庙。以證格物之义。后人只当据此而究其义而已。不当别生他
閤下答寿翁书曰。盖格字见于古书者有数处。书曰。格于文祖。有苗格。格汝众。诗曰。神之格思。皆至义也。格通作假。易曰。王假有家。王假有庙。亦是也。诗曰。奏假无言。昭格无嬴。此二句。皆至之义也。盖如言格神明。则尽吾之诚。使神明来格也。如言格多士而诏告。则使多士来至于王庭而诏告也。观此数段则格物之义。可以旁照而洞析矣。
愚按。或问及语类格物条。朱子既以格文庙。以證格物之义。后人只当据此而究其义而已。不当别生他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6L 页
见于其间也。来教所谓格神明。格多士。虽于閤下使之格之说。容或相类。亦非语类,或问所尝举论。何可舍朱子已言之格字。杂引不干之他格字。以乱其正义耶。且神明多士之格。与使之物格。有类而有不类。盖使格虽其类者。而物格即其不类者也。夫事事物物。各有当然之理。本到其极处也。只缘人识见昏昧。不见到其极处也。虽曰本到其极处。以吾之不见者言之。则不可谓到也。今既穷之又穷。求至其极。理之到处。灼然得见。以吾之得见者言之则亦谓到也。理非待穷而始到极处。从吾之见不见。而谓理之到不到也。至于格神明格多士。待吾之诚心与诏告。有自彼来此之意。非如物理本在极处。无到不到可论之比。以此为證。元不着题矣。
又按。穷理者。究极之谓也。格物者。至极之谓也。细分言则两义不能无别也。是以。穷至二字。承接为说则自可为工夫之终始。(穷为始格为终)故全书曰。穷而至之。章句曰。穷至事物之理。或问曰。穷之而至极。补亡章曰。益穷之求至其极。此言因穷理而格物矣。非谓格物之格。兼包穷义也。然穷其极则便是至也。至其极则便已穷也。穷理格物。大纲说则两义亦无不同也。故
又按。穷理者。究极之谓也。格物者。至极之谓也。细分言则两义不能无别也。是以。穷至二字。承接为说则自可为工夫之终始。(穷为始格为终)故全书曰。穷而至之。章句曰。穷至事物之理。或问曰。穷之而至极。补亡章曰。益穷之求至其极。此言因穷理而格物矣。非谓格物之格。兼包穷义也。然穷其极则便是至也。至其极则便已穷也。穷理格物。大纲说则两义亦无不同也。故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7H 页
全书曰。格物。非欲尽穷天下之物。或问曰。程子以格物为穷理。补亡章曰。格物。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讲义曰。格物者。穷理也。朱子壬午封事曰。格物者。穷理之谓也。朱子答汪尚书曰。格物。穷理也。此言穷理便是格物也。非谓穷理之穷。包于格物之格也。今此寿翁说则以穷至。谓人之穷至。此则程朱之旨也。以穷字包于格字之中。此则非程朱之旨也。程朱之训格字。只曰至也。而皆无穷字之意。则格物之格。亦当以此意求之也。不必以格字训至。格物包穷之有殊。别生己见。自违于程朱之定论也。全书曰。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此则格物之正释。何尝有穷意于其间耶。大抵程朱训格物。则只曰至物。以穷理为格物。则只曰穷理。以穷至分先后。为工夫始终。则曰穷而至之。穷之而至。此等说话。意旨明白。各有所指。有不可以毫釐相混者也。寿翁之以穷包于格字者。殆由于不能细究其义之过也。且考閤下则以格物谓无穷意。此则程朱之旨也。以穷至分属于人与物。而至曰格物之格。不可作人格之义看。此则全失程朱之旨也。夫格物之格字。当为人格。而不当为物格之意。上段已为备论。今不更赘。而姑以或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7L 页
问见之。经文格物条。穷之而至。传文格物条。穷而至之。此穷而至三字。决是一串语耳。今就此一句。以穷属之人。以至属之物。则穷与至两间。血脉不贯。殆不成一句之文。程朱释经训人之语。决不差谬之如是。閤下以穷至分属于人物者。亦由于不能细究其义之过也。虽然。寿翁所谓格物包得穷意者。节目间所失也。穷至即人之穷至者。大体上见得也。格包穷义之语。虽曰有失。(论格包穷处则句句皆误)其所以发明人穷至之义。则间有𨈀扑不破之论矣。閤下所谓格物只有至义者。节目间所得也。格无人至之义者。大体上所失也。(论使格物处则句句皆误)格物穷义之说。虽曰有得。其所以发明使格物之义。则实有择焉不精之病矣。据此言之。閤下之失。较重于寿翁也。如何如何。
答再从弟寿翁(世龟)别纸
章句。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厓)无不到也。物格者。物理之极处(伊)无不到也。两处吐。如此读之。未知如何。
两极处吐(厓伊)之不同。似为未安。当读曰。欲其极处(伊)无不到也。物理之极处(伊)无不到也。槩格物章句极处无不到者。即物格章句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之
答再从弟寿翁(世龟)别纸
章句。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厓)无不到也。物格者。物理之极处(伊)无不到也。两处吐。如此读之。未知如何。
两极处吐(厓伊)之不同。似为未安。当读曰。欲其极处(伊)无不到也。物理之极处(伊)无不到也。槩格物章句极处无不到者。即物格章句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之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8H 页
意也。两处文自非异句。而只加欲之一字于格物章句。以别工夫与功效耳。
正心章之说用。兼说体用。前辈无的论。未知尊意以为如何。鄙意则大学专说动用处。故格物致知为初头工夫。而正心反在其后。是从做工夫处而言也。格致诚意。皆是动后事。正心在动静界上。自此而可以论体也。所谓正心章兼举体用则非矣。未知何如。
正心章。兼举体用则说甚长。退,沙两先生则皆以为此章专指用一边。而不及体一边。去冬。吾以兼体用之意。作小说问于玄石。则初甚不然。近则以吾说颇是之。节目间亦有所未及归一。而早晚或蒙印可矣。大槩大学七条目。皆说用处。而唯正心章。亦兼体用矣。哀则既曰正心在动静界上。而又谓正心章不兼体用。若正心章不兼体用。则正心何由在动静界上耶。
答寿翁别纸
格物之争。不须多言。和台之意。以穷至事物之理。专为穷义。以极处无不到。始言格物。吾辈则以穷至事物之理。专为格物。以极处无不到。谓之物格。彼此意
正心章之说用。兼说体用。前辈无的论。未知尊意以为如何。鄙意则大学专说动用处。故格物致知为初头工夫。而正心反在其后。是从做工夫处而言也。格致诚意。皆是动后事。正心在动静界上。自此而可以论体也。所谓正心章兼举体用则非矣。未知何如。
正心章。兼举体用则说甚长。退,沙两先生则皆以为此章专指用一边。而不及体一边。去冬。吾以兼体用之意。作小说问于玄石。则初甚不然。近则以吾说颇是之。节目间亦有所未及归一。而早晚或蒙印可矣。大槩大学七条目。皆说用处。而唯正心章。亦兼体用矣。哀则既曰正心在动静界上。而又谓正心章不兼体用。若正心章不兼体用。则正心何由在动静界上耶。
答寿翁别纸
格物之争。不须多言。和台之意。以穷至事物之理。专为穷义。以极处无不到。始言格物。吾辈则以穷至事物之理。专为格物。以极处无不到。谓之物格。彼此意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8L 页
见之不能相入者此也。然诚意致至章句。为格物章句證援者亦多。不必更引他说。而足以断今日之疑。若举此问于和台。则未知其将如何为答。而亦未知左右曾举此而问之否耳。
经文致知章句曰。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既曰致推极也。则其下所谓推极吾之知识之推极。岂非致知之致耶。既曰知犹识也。则其下所谓推极吾之知识之知识。既非致知之知耶。由是见之。推极吾之知识一句。专释其致知正义。可知也。至于欲其所知无不尽者。释其知至正义也。功效之意。不可先言于工夫章句。而下一欲字。作将然之辞。以承接其文义。又推而极言之耳。盖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两句之意。以为致知而欲知至也。经文诚意章句曰。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既曰诚实也。则其下所谓实其心之所发之实。岂非诚意之诚耶。既曰意者心之所发也。则其下所谓实其心之所发之发。岂非诚意之意耶。由是见之。实其心之所发一句。专释其诚意正义。可知也。至于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者。释其意诚正义也。工效之意。不可先言于工夫章句。而下一欲字。作将然之辞。以承接其文意。又推之而极言之耳。
经文致知章句曰。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既曰致推极也。则其下所谓推极吾之知识之推极。岂非致知之致耶。既曰知犹识也。则其下所谓推极吾之知识之知识。既非致知之知耶。由是见之。推极吾之知识一句。专释其致知正义。可知也。至于欲其所知无不尽者。释其知至正义也。功效之意。不可先言于工夫章句。而下一欲字。作将然之辞。以承接其文义。又推而极言之耳。盖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两句之意。以为致知而欲知至也。经文诚意章句曰。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既曰诚实也。则其下所谓实其心之所发之实。岂非诚意之诚耶。既曰意者心之所发也。则其下所谓实其心之所发之发。岂非诚意之意耶。由是见之。实其心之所发一句。专释其诚意正义。可知也。至于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者。释其意诚正义也。工效之意。不可先言于工夫章句。而下一欲字。作将然之辞。以承接其文意。又推之而极言之耳。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9H 页
盖实其心之所发。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两句之意。以为诚意而欲意诚也。以此例照之格物章句。则穷至事物之至。岂不为格物之格耶。穷至事物之物。岂不为格物之物耶。然则穷至事物一句。岂非专释格物之正义耶。极处无不到。岂不为格物而又推其极而言之者耶。若如和台之说。而以极处无不到为格物。而以穷至事物不为格物。则诚意章句。实其心之所发。致知章句。推极吾之知识。皆不得为诚意致知之正义矣。岂有是理哉。若曰。实其心之所发。推格吾之知识。固是诚意致此。而至于穷至事物一句。则不可作格物看。则其于一例说去之意。有不通也。大抵诚意格致三章句。排致语势文意。皆一例也。必先详知此意。然后方可论此耳。
答寿翁格物说
说曰。至程子训格以至。以为至物。而始以格物为穷理之事。
愚按。穷理者。所以格物也。穷字。比格字尤着力。故穷理。即格物之实工夫也。若曰穷理而格物则可。格物而穷理则不可。来说曰。以格物为穷理之事。此则格物而穷理。非穷理而格物也。今若大纲说曰。以格物
答寿翁格物说
说曰。至程子训格以至。以为至物。而始以格物为穷理之事。
愚按。穷理者。所以格物也。穷字。比格字尤着力。故穷理。即格物之实工夫也。若曰穷理而格物则可。格物而穷理则不可。来说曰。以格物为穷理之事。此则格物而穷理。非穷理而格物也。今若大纲说曰。以格物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59L 页
为穷理云。则其意不过曰格物如穷理也。此则可也。至于着之事二字。而曰格物为穷理之事。则乍看似以格物为穷理之工夫矣。岂不未安乎。之事字。似当删之也。
说曰。是知所谓格物者。即穷理之事也。所谓穷理者。即格物之事也。
愚按。其曰穷理即格物之事者。意顺无碍矣。其曰格物即穷理之事者。意倒而有碍矣。窃想盛意。亦不过曰格物之事。即穷理之事云矣。而今曰。格物者即穷理之事。则语终未莹。略加点化宜当。
说曰。故程子曰。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其于格物物格之义。亦可谓简而切矣。然骤见则理与物相对。恐有疑其谓二歧者。故朱子则言理必言物。格物章或问。取程子之意。略为点化。以明格物之事曰。即事观理。以格夫物。盖事犹物也。即物观理。以格夫物。语意尤觉浑全。颠扑不破矣。
愚按。程子全书。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云者。其意槩曰。穷物理而至于物理。则物理尽矣。穷与至。其义虽似有殊。理与物则非谓相对。各为一义也。然则虽
说曰。是知所谓格物者。即穷理之事也。所谓穷理者。即格物之事也。
愚按。其曰穷理即格物之事者。意顺无碍矣。其曰格物即穷理之事者。意倒而有碍矣。窃想盛意。亦不过曰格物之事。即穷理之事云矣。而今曰。格物者即穷理之事。则语终未莹。略加点化宜当。
说曰。故程子曰。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其于格物物格之义。亦可谓简而切矣。然骤见则理与物相对。恐有疑其谓二歧者。故朱子则言理必言物。格物章或问。取程子之意。略为点化。以明格物之事曰。即事观理。以格夫物。盖事犹物也。即物观理。以格夫物。语意尤觉浑全。颠扑不破矣。
愚按。程子全书。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云者。其意槩曰。穷物理而至于物理。则物理尽矣。穷与至。其义虽似有殊。理与物则非谓相对。各为一义也。然则虽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0H 页
言理而又言物。岂复有为二歧之义哉。且或问所谓即事观理。以格夫物。与全书所谓穷理而至于物。主意自是一套也。夫观理亦非离了事物。只向理字而观之也。观其事物之理云矣。就其观理字推衍说去之际。措语自当如此。若谓疑为二歧。加即事字。则亦非朱子之本意也。
说曰。穷字之义。固在格字之外。而特其所以格者也。
愚按。穷与格。自是一事。本非两行工夫也。然若论穷格之先后。则分明穷先而格后。由此言之则虽谓之穷在格外。亦无不可。而但外字。面目不好。恐不若先字之为稳当也。
说曰。至于传文则所归重者。在格物之工夫。故不得不详言其所以格者。一则曰在即物而穷其理。二则曰于理有未穷。三则曰即凡天下之物而益穷之。卒乃结之而以求至乎其极。其意犹言必穷之以求至也。盖传文益穷之以上。即章句穷字之意也。求至其极。豁然贯通者。即章句至物之意也。特以章句则意主释经。故专言至物之义。而略及其所以
说曰。穷字之义。固在格字之外。而特其所以格者也。
愚按。穷与格。自是一事。本非两行工夫也。然若论穷格之先后。则分明穷先而格后。由此言之则虽谓之穷在格外。亦无不可。而但外字。面目不好。恐不若先字之为稳当也。
说曰。至于传文则所归重者。在格物之工夫。故不得不详言其所以格者。一则曰在即物而穷其理。二则曰于理有未穷。三则曰即凡天下之物而益穷之。卒乃结之而以求至乎其极。其意犹言必穷之以求至也。盖传文益穷之以上。即章句穷字之意也。求至其极。豁然贯通者。即章句至物之意也。特以章句则意主释经。故专言至物之义。而略及其所以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0L 页
至之端。传文则意主工夫。故专言其所以至者。而终之以至物之意也。
愚按。经文章句曰。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故来说曰。章句则意主释经。专言至物之意。而略及其所以至之端也。传文曰。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于理有未穷。因其已知之理益穷之。而求至乎其极。故来说曰。传文则意主工夫。专言所以至者。而终之以至物之意也。浅见则有不然。章句,传文。皆主释经。皆主工夫。不可谓彼主释经而此主工夫也。大槩章句。既以至字释其格物之义。其下又以至事物之理。合而言之。虽曰至字事物字。再言于上下。其所主意则不过分释而又合释之。故自不得不再言之耳。此非别为推演。专言其极物之意也。况穷至事物之理之穷者。即穷事物之理之谓也。穷至事物之理之至者。即至事物之理之谓也。穷虽寂寥一字。其意与其至字。相为均适。本无多寡全偏之可言者。则岂可曰章句意主释经。专言至物之意。而略及其所以至之端也耶。至于传文则比诸章句。地步更觉宽阔。既以即物而穷其理言之。又以于理有未穷言之末。乃以因其已知之理。益穷之结之。其言穷理。可谓专且勤矣。虽
愚按。经文章句曰。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故来说曰。章句则意主释经。专言至物之意。而略及其所以至之端也。传文曰。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于理有未穷。因其已知之理益穷之。而求至乎其极。故来说曰。传文则意主工夫。专言所以至者。而终之以至物之意也。浅见则有不然。章句,传文。皆主释经。皆主工夫。不可谓彼主释经而此主工夫也。大槩章句。既以至字释其格物之义。其下又以至事物之理。合而言之。虽曰至字事物字。再言于上下。其所主意则不过分释而又合释之。故自不得不再言之耳。此非别为推演。专言其极物之意也。况穷至事物之理之穷者。即穷事物之理之谓也。穷至事物之理之至者。即至事物之理之谓也。穷虽寂寥一字。其意与其至字。相为均适。本无多寡全偏之可言者。则岂可曰章句意主释经。专言至物之意。而略及其所以至之端也耶。至于传文则比诸章句。地步更觉宽阔。既以即物而穷其理言之。又以于理有未穷言之末。乃以因其已知之理。益穷之结之。其言穷理。可谓专且勤矣。虽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1H 页
然。不但穷理字为然。虽至物之意。亦甚该备。其曰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朝豁然贯通焉。以此数句见之。与言其穷理。其语势理趣。又无多寡偏全之可言。则岂可曰传文意主工夫。专言所以至者。而终之以至物之义也耶。大抵章句,传文。皆释其经文。说其工夫。而章句则专释格物。故虽屡言至字。而实则初无穷至详略之别也。传文皆释格物。故虽屡言穷字。而实则不出格物二字之外也。若曰章句意主释经。传文意主工夫。则有若章句,传文判为二义。而作看经文格物。专无工夫。及至传文。始有工夫矣。此实为病非细。幸加反复如何。
说曰。若其或问。则其所反复推演章句传文之意而发明者也。其所谓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者。即传文所谓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与夫所谓即凡天下之物而益穷之者也。其所谓以格夫物者。即传文所谓以求至乎其极。豁然贯通者也。其所谓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者。即章句格至也之意也。其所谓穷之而至其极者。即章句所谓穷至事物之理之意也。
说曰。若其或问。则其所反复推演章句传文之意而发明者也。其所谓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者。即传文所谓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与夫所谓即凡天下之物而益穷之者也。其所谓以格夫物者。即传文所谓以求至乎其极。豁然贯通者也。其所谓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者。即章句格至也之意也。其所谓穷之而至其极者。即章句所谓穷至事物之理之意也。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1L 页
愚按。此段分排。似涉错乱。殆失或问补传之意。妄以愚意改之曰。或问所谓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人莫不知。而或不能使其精粗隐显究极无馀。则理所未穷。知必有蔽。虽欲勉强以致之。亦不可得以致矣者。即传文所谓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或问所谓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者。即传文所谓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或问曰。以格夫物。传文曰。即物穷理。两言虽似不齐。即物穷理则自有以格夫物之义。)或问所谓格者。极知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至而至其极也者。即传文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朝豁然贯通焉也。(或问。释格字。故曰格者极至之谓。曰如格于文祖之格。传文则经文章句。已释格字。故不复释格字。而只论格物之事。此有不同。然求至其极。豁然贯通。皆有格者极至。格于文祖之格之意。亦当活看。不须深拘。)又以此准于章句。则或问所谓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者。即章句格至也者也。或问所谓即事观理以格夫物。及穷之而至其极者。即章句穷至事物之理者也。大抵或问中所谓欲诚意者。必先有以致其知。欲正心者。必先有以诚其意。欲修身者。必先有以正其心。实出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2H 页
于经文欲字先字之意。而亦出于条目传文中修身在正其心。齐家在修身之类例也。由是见之。或问所谓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其为补传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之义。无疑矣。但穷其理也之下。无以格夫物四字之意。故寿翁于此。任意宰割。乃以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二句。以当传之起头之义。以格夫物一句则引而下之。以当以求至乎其极。一旦豁然贯通之义。此似非本文主意。而或问所谓穷之而至其极。则其于补传中独无相当对立之语。故不得已以章句穷至事物当之。而殊不知其或问穷至其极。即补传豁然贯通之意。则其于章句补传。亦当通看其义。不但偏属于章句而已也。
说曰。物格者。物理之极处已自到也。
愚按。经文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极处无不到。经文物格。或问曰。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也。理之在物者。既诣其极而无馀。补亡章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观此数语。何尝有自到之自字之意耶。曾见退溪文集物格说。有理依然自在事物之语。此盖急于晓人。下得自在字。而若律之以章句或问之正义。则此亦近于剩语。章句或问中理到理诣之说。已自明白。
说曰。物格者。物理之极处已自到也。
愚按。经文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极处无不到。经文物格。或问曰。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也。理之在物者。既诣其极而无馀。补亡章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观此数语。何尝有自到之自字之意耶。曾见退溪文集物格说。有理依然自在事物之语。此盖急于晓人。下得自在字。而若律之以章句或问之正义。则此亦近于剩语。章句或问中理到理诣之说。已自明白。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2L 页
更无馀意。何必又以自字插入于朱先生之所不言者耶。
说曰。程朱之言。见于遗书语类者。或曰格犹穷也。物犹理也。或曰格。尽也。其所为说。若是其不同。
愚按。语类所谓格尽也之一句。与章句格至也者。意自不同。此则或是初晚说话之不同。或是门人记录之差误。盛说所谓前后之说。不能无参差。唯当取其晚岁定论。后来成说者。可谓得之矣。至于遗书云云。不无曲折。盖既曰格犹穷也。则不以格直为穷。可知。既曰物犹理也。则不以物直为理。可知。盖大纲说话也。当与朱子之收入于或问。而以为定论者。并行而不悖也。
说曰。程朱释格物之义。则必曰格。至也。物。事也。论格物之事。则或曰穷理。或曰格物。初无彼此之别矣。
愚按。格物穷理。虽曰一事。论其地头则明有先后。岂可曰初无彼此之别耶。程朱以穷理言于格物者。乃是大纲说话。初不以一事之故。都不分别而言之也。
说曰。夫穷理格物。俱是推究物理之谓也。
说曰。程朱之言。见于遗书语类者。或曰格犹穷也。物犹理也。或曰格。尽也。其所为说。若是其不同。
愚按。语类所谓格尽也之一句。与章句格至也者。意自不同。此则或是初晚说话之不同。或是门人记录之差误。盛说所谓前后之说。不能无参差。唯当取其晚岁定论。后来成说者。可谓得之矣。至于遗书云云。不无曲折。盖既曰格犹穷也。则不以格直为穷。可知。既曰物犹理也。则不以物直为理。可知。盖大纲说话也。当与朱子之收入于或问。而以为定论者。并行而不悖也。
说曰。程朱释格物之义。则必曰格。至也。物。事也。论格物之事。则或曰穷理。或曰格物。初无彼此之别矣。
愚按。格物穷理。虽曰一事。论其地头则明有先后。岂可曰初无彼此之别耶。程朱以穷理言于格物者。乃是大纲说话。初不以一事之故。都不分别而言之也。
说曰。夫穷理格物。俱是推究物理之谓也。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3H 页
愚按。穷理者。主于推究而言。格物者。主于到至而言。其义似同而实不同。不可一以推究断之也。
说曰。穷理格物。同是一事。则其工夫不异。故不可谓格物非穷理之事也。
愚按。穷理而格物。如吹火而明火也。吹火而明火。虽是一事。若曰不可谓明火非吹火之事。则不成说话。盛说所谓不可谓格物非穷理之事云者。亦恐如是也。
答金直卿(干)物格说
来说注曰。即上所谓乃格物之事而非物格之效者也。
愚按。格物。工夫。物格。功效也。今曰物格之效云尔。则乍看功效之外。又似有一件功效矣。之效字。岂不近于床上加床者耶。恐当删去矣。如何。
来说曰。天道流行。化生万物。凡充满于天地之间。而有形色貌象之类。莫不各有一个当然之理。
愚按。理有体用。所以然者。理之体也。所当然者。理之用也。格物工夫。只究其体而不究其用。固不可。只究其用而不究其体。亦不是。理之体用必尽究。然后工
说曰。穷理格物。同是一事。则其工夫不异。故不可谓格物非穷理之事也。
愚按。穷理而格物。如吹火而明火也。吹火而明火。虽是一事。若曰不可谓明火非吹火之事。则不成说话。盛说所谓不可谓格物非穷理之事云者。亦恐如是也。
答金直卿(干)物格说
来说注曰。即上所谓乃格物之事而非物格之效者也。
愚按。格物。工夫。物格。功效也。今曰物格之效云尔。则乍看功效之外。又似有一件功效矣。之效字。岂不近于床上加床者耶。恐当删去矣。如何。
来说曰。天道流行。化生万物。凡充满于天地之间。而有形色貌象之类。莫不各有一个当然之理。
愚按。理有体用。所以然者。理之体也。所当然者。理之用也。格物工夫。只究其体而不究其用。固不可。只究其用而不究其体。亦不是。理之体用必尽究。然后工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3L 页
夫乃得无馀蕴也。是以。经文格物。或问曰。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补亡章或问曰。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今盛说则只言所当然。而终不及所以然。其于格物之义。可谓举其半而遗其半矣。若依补亡章例。都不举所当所以之别则已矣。既言所当然则独何以不及所以然乎。幸于此更加商量。
又按。补亡章。或问曰。凡有声色貌象而盈于天地之间者皆物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观此一段。只言所当然而不及其所以然。盛说云云。亦似无妨。但其所以为是物之所以二字。无乃本指所以然而言之耶。果尔则所当然单举以论。又非或问之旨。更详之如何。
来说曰。这事物之理。自然到其一分地头。自然到其二分地头。自然各到十分地头而更无去处。又曰。理依然自在物上而无牵拽入内之患。理自然自到极处而无舍此就彼之病。
愚按。经文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经文
又按。补亡章。或问曰。凡有声色貌象而盈于天地之间者皆物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观此一段。只言所当然而不及其所以然。盛说云云。亦似无妨。但其所以为是物之所以二字。无乃本指所以然而言之耶。果尔则所当然单举以论。又非或问之旨。更详之如何。
来说曰。这事物之理。自然到其一分地头。自然到其二分地头。自然各到十分地头而更无去处。又曰。理依然自在物上而无牵拽入内之患。理自然自到极处而无舍此就彼之病。
愚按。经文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经文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4H 页
物格。或问曰。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也。理之在物者。既诣其极而无馀。补亡章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观此数语。何尝有依然自然之意思耶。曾见退溪文集格物说。有依然自然之语。此盖急于晓人。有是言也。然泛论其义理则不甚为病。而若律之以章句或问之正义。此亦近于剩语。不知其稳当也。况自然之自。自到之自。均是一意。而今曰自然自到极处。则两自字。得不为叠耶。
来说曰。这十分尽处。自然诣其尽处。
愚按。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极处无不到。格物或问曰。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此两款语。不过曰物理到极处也。未尝有理之极处。又到理之极处之意也。今若曰这十分尽处。自然诣其十分尽处。则犹曰理之极处。到理之极处。语意重复。不甚平顺。妄以愚意言之。这十分尽处五字删去之。代以这事物之理五字而曰。今已穷到十分尽处。则这事物之理。自然诣其十分尽处。如此然后似合于章句或问之意矣。如何如何。
答李同甫别纸
大学或问。心之神明吐。浅见则似当曰伊。盖
来说曰。这十分尽处。自然诣其尽处。
愚按。物格章句曰。物理之极处无不到。格物或问曰。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此两款语。不过曰物理到极处也。未尝有理之极处。又到理之极处之意也。今若曰这十分尽处。自然诣其十分尽处。则犹曰理之极处。到理之极处。语意重复。不甚平顺。妄以愚意言之。这十分尽处五字删去之。代以这事物之理五字而曰。今已穷到十分尽处。则这事物之理。自然诣其十分尽处。如此然后似合于章句或问之意矣。如何如何。
答李同甫别纸
大学或问。心之神明吐。浅见则似当曰伊。盖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4L 页
其妙众理宰万物者。知也。知。言心之知识。神明。言心之体段。若以神明为知则便不成说矣。未知如何。
来说似得之。
曾闻盛教以章句虚灵不昧四字。为明字之义。弟意以不昧为明字义。而虚灵则又推原其所以不昧之义者。顷见农岩集。李显益问黄氏曰。虚灵不昧。明也云云。虚灵不昧。是说心之全体。以此全作明字训诰。无乃未安乎。答曰。黄氏说未然。据此则兄意无乃亦如鄙说耶。
大学首节。新民之新。止至善之止。章句皆有所释。则明德之明。亦当有释。而只以不昧当明字。则语涉草率。义甚孤单。必合虚灵言之。然后其说方可完备。前日云云者。盖出于此也。若以不昧专当明字之意。虚灵为所以不昧之义。如情之于性。则详味章句。非但不见有此意。虚灵字又似在于明字之外矣。未知朱子之意果如是乎。李显益所谓虚灵不昧是说心之全体。以此全作明字训诰。无乃未安乎之问。及金仲和所谓黄氏说未然之答。亦有异于浅见矣。夫虚灵
来说似得之。
曾闻盛教以章句虚灵不昧四字。为明字之义。弟意以不昧为明字义。而虚灵则又推原其所以不昧之义者。顷见农岩集。李显益问黄氏曰。虚灵不昧。明也云云。虚灵不昧。是说心之全体。以此全作明字训诰。无乃未安乎。答曰。黄氏说未然。据此则兄意无乃亦如鄙说耶。
大学首节。新民之新。止至善之止。章句皆有所释。则明德之明。亦当有释。而只以不昧当明字。则语涉草率。义甚孤单。必合虚灵言之。然后其说方可完备。前日云云者。盖出于此也。若以不昧专当明字之意。虚灵为所以不昧之义。如情之于性。则详味章句。非但不见有此意。虚灵字又似在于明字之外矣。未知朱子之意果如是乎。李显益所谓虚灵不昧是说心之全体。以此全作明字训诰。无乃未安乎之问。及金仲和所谓黄氏说未然之答。亦有异于浅见矣。夫虚灵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5H 页
不昧。果说心体用之全矣。然以其体之烱然不昧。用之品节不差者言之。则此即本心之明。而即明德之明。此明字。统指其体用之明也。黄氏之意。亦非谓虚灵不昧。不指心体而只指明字。指以所主而言者。乃如此耳。其说似无可疑。未知如何如何。
论金叔涵(载海)上玄石大学问目
近与一二友人。论新民之止至善。一说曰。此至善。以我之所以新之者言。如政教之得其当。便是止至善。载海以为不然。何也。新之者我。而新者民也。必使其民各致其知。各正其心。以至于尽夫天理。无一毫人欲。则此民之所以止至善。使民止至善。岂非新民之谓乎。然则已也要至于此。民也要止于此。至善之为明德新民之标的者然也。若所谓政教者。特其新之之具耳。既言明明德新民。又必欲止至善。求至善于新民则所谓至善者。似当在既新之后功效之极处。必不在新之之具也。
明明德者。明己德也。新民者。新民德也。新民之止至善。当以新民之德为言。而不当以新民之具当之也。
论金叔涵(载海)上玄石大学问目
近与一二友人。论新民之止至善。一说曰。此至善。以我之所以新之者言。如政教之得其当。便是止至善。载海以为不然。何也。新之者我。而新者民也。必使其民各致其知。各正其心。以至于尽夫天理。无一毫人欲。则此民之所以止至善。使民止至善。岂非新民之谓乎。然则已也要至于此。民也要止于此。至善之为明德新民之标的者然也。若所谓政教者。特其新之之具耳。既言明明德新民。又必欲止至善。求至善于新民则所谓至善者。似当在既新之后功效之极处。必不在新之之具也。
明明德者。明己德也。新民者。新民德也。新民之止至善。当以新民之德为言。而不当以新民之具当之也。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5L 页
盛说所主。实出于此矣。虽然。新民之具止至善。然后新民之德。亦止至善矣。夫岂有新民之具不止至善。而新民之德止至善耶。是以。章句曰。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或问曰。使彼有是明德而不能自明者。亦皆有以自明而去其旧染之污焉。又曰。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详味其三使字。则新民之德。虽曰由于自新。亦从新民具上做来。可知新民之止至善。虽主新民德而言。新民具之止至善。亦未尝不在于不言之中矣。帝舜之命契敬敷五教在宽。命夔教胄子直温宽栗。论语之齐之以礼。(各言则齐之以礼者。新民具也。有耻且格者。新民之止至善也。统言则齐之以礼者。新民具之止至善也。有耻且格者。因新民具之止至善而新民德之亦止至善也。)放勋之劳来匡直。辅翼振德。皆是传文作新民之作字。及章句或问三使字之意。而其亦或者所谓政教之得当者。盖其新民具之止至善也。但或者之言。只知政教之得当是止至善。而不察民之德当止至善。此则其失经旨实为非细。而高明又只知新民德之止至善。而不察新民具之亦包于止至善。乃曰。所谓至善者。不必在新之之具。则恐非完备之论也。
又按。新民之止至善。虽因政教之至善。而然经文至
又按。新民之止至善。虽因政教之至善。而然经文至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6H 页
善字则只指民德之止至善。非兼指政教之亦止至善也。高见终似得之。
修身以上。为明明德之事。故明明之上明字。当兼知行看。格致者。知也。诚正修者。行也。然其格其致。既所以使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明则明德之昏者。可谓复已明矣。诚之正之修之之又必为明之之功。何也。全体大用。虽曰无不明。然意或有不诚。心或有不正。身或有不修。则其明者复昏。盖其不诚者。使人欲胜而天理晦。不正不修者。有当好而不好。当察而不察。此皆所以为复昏也。然则格致者。所以使昏者复明也。诚正修者。所以使明者常明也。
格物致知者。知一边之明也。或问所谓以启其明之之端者也。诚意正心修身者。行一边之明也。或问所谓以致其明之之实者也。明明德上明字。及章句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之明。包此两义而言也。至于补亡所谓全体大用无不明之明。则只据知一边之明。而言其无不明矣。非谓知与行之俱明。与上明字之包其两义也。大抵或问。既言格致之说。又继以诚正修
修身以上。为明明德之事。故明明之上明字。当兼知行看。格致者。知也。诚正修者。行也。然其格其致。既所以使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明则明德之昏者。可谓复已明矣。诚之正之修之之又必为明之之功。何也。全体大用。虽曰无不明。然意或有不诚。心或有不正。身或有不修。则其明者复昏。盖其不诚者。使人欲胜而天理晦。不正不修者。有当好而不好。当察而不察。此皆所以为复昏也。然则格致者。所以使昏者复明也。诚正修者。所以使明者常明也。
格物致知者。知一边之明也。或问所谓以启其明之之端者也。诚意正心修身者。行一边之明也。或问所谓以致其明之之实者也。明明德上明字。及章句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之明。包此两义而言也。至于补亡所谓全体大用无不明之明。则只据知一边之明。而言其无不明矣。非谓知与行之俱明。与上明字之包其两义也。大抵或问。既言格致之说。又继以诚正修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6L 页
之目者。各据两边当明之地。以尽明之之工也。非谓尽明之边之明而后更虑夫知边已明者复昏。又有此诚正修之工夫也。此段幸更商量。如何。
载海尝谓物有本末此一节。所谓本末者。指明德新民而言也。终始者。就明德中分言知行先后。其本乱而末治此一节。所谓治乱者。指明德新民而言也。厚薄者。就新民中分言家国厚薄。如此则明德新民。本末之大分也。明德之知行。新民之家国。亦有此终始厚薄之别。上下文盖有互相发也。或者之见。以为物有本末。结上文上一节。事有终始。结下一节。下节所谓知止。乃承止至善说来。至善既兼明德新民两意。则知止云云。不可谓只从明德上说。载海谓所谓终始者。若与本末同谓之兼明德新民。则不但为叠床之嫌。其于曰物曰事之义。又已失之。朱子不曰两物而内外相对。一事而首尾相仍乎。观于此言。可以见知止能得之为明德一事也。然其一事。在己则为明德。在民则为新民。以此而言。亦不害为兼明德新民矣。
载海尝谓物有本末此一节。所谓本末者。指明德新民而言也。终始者。就明德中分言知行先后。其本乱而末治此一节。所谓治乱者。指明德新民而言也。厚薄者。就新民中分言家国厚薄。如此则明德新民。本末之大分也。明德之知行。新民之家国。亦有此终始厚薄之别。上下文盖有互相发也。或者之见。以为物有本末。结上文上一节。事有终始。结下一节。下节所谓知止。乃承止至善说来。至善既兼明德新民两意。则知止云云。不可谓只从明德上说。载海谓所谓终始者。若与本末同谓之兼明德新民。则不但为叠床之嫌。其于曰物曰事之义。又已失之。朱子不曰两物而内外相对。一事而首尾相仍乎。观于此言。可以见知止能得之为明德一事也。然其一事。在己则为明德。在民则为新民。以此而言。亦不害为兼明德新民矣。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7H 页
愚按。盛说所谓如此。则不惟明德新民之为本末。明德中也有此先后。新民中也有此厚薄。上下文盖有互相发也者。似然而实不然也。夫经文首节止至善一句。包明德新民者也。第二节知止一句。实承止至善说来。则此亦包明德新民者也。第三节事有终始一句。亦应知止一节而言之。则其不专指明德一边。可知也。此上下三节。当以一贯之义言矣。或者之说。不可易矣。大抵明明德者。明己之明德也。新民者。明民之明德也。明德新民。虽有物我之殊。其两明德。明之之工夫则初无彼此之有别也。知止一节。本言明明德之终始。故虽似只及于明德而不及于新民。其实合物我明明德而言耳。故或问曰。此推本上文之意。言明德新民所以止于至善之由。据此兼言新民。尤无可疑也。
近因人借得读书记誊本。看其论文王诗之所以先君臣而后父子曰。必先就文王身上言。先君身为诸侯也。次臣事天子也。次子事王季,太任也。次父慈武王也。区区于此。窃以为然。但君臣之事。系是新民。父子之事。系是明德。其言文王之德。独有此本末之倒。何耶。
近因人借得读书记誊本。看其论文王诗之所以先君臣而后父子曰。必先就文王身上言。先君身为诸侯也。次臣事天子也。次子事王季,太任也。次父慈武王也。区区于此。窃以为然。但君臣之事。系是新民。父子之事。系是明德。其言文王之德。独有此本末之倒。何耶。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7L 页
此略可疑。为人臣止。不曰忠而曰敬。何意。言忠则遗于礼。言礼则遗于忠。然忠是本而礼是末也。敬者。所以该礼之本末也。既曰敬则礼与忠皆举之。其下字之意。或以此耶。前日奉教杨山之日。尝蒙下谕。及修身章之所以不言孝弟慈。然既忘其说。今按读书记。又于此段阙其文。未知后来定说果如何。窃谓修身章。虽不言孝弟慈。然孝弟慈之意。已悉具于其中。亲爱之不僻。孝也。畏敬之不僻。弟也。哀矜之不僻。慈也。孝弟慈之名。又必发于齐治章。何也。孝弟慈。即至善之目也。修身者。身行此三者也。齐家者。家行此三者也。治国平天下亦尔。然则孝弟慈之于修齐治平等章。皆所当言。而必于此焉发之。无乃为上以接修身。下以接平天下故耶。先儒论虞书之名曰。谓之唐书则可以该舜。不可以该禹。谓之夏书则可以该舜。不可以该尧。唯曰虞书则见舜上承于尧。下授于禹。载海于此。欲以此例之。未知如何。
自近因人借得读书记。止此略可疑。此段似当以玄
自近因人借得读书记。止此略可疑。此段似当以玄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8H 页
丈说为主也。自为人臣。止或以此耶。此段似当以盛说为据也。至于八章。虽不言孝弟慈而孝弟慈悉具于其中云云者。亦似得之。然亲爱之亲字。(此亲字。泛说。故亲字之全体也。)包父子有亲之亲字。(此亲字。只就父子上说。故亲字之一边也。)而父之亲则慈于子者也。子之亲则孝于父者也。亲之不僻。慈孝之意。亦并包矣。亲爱之爱字。(此爱字。泛说。故爱字之全体也。)包父子当主于爱之爱字。(此爱字。只就父子上说。故爱字之一边也。)而父之爱则慈于子也。子之爱则孝于父也。爱之不僻。慈孝之意亦并寓矣。亲爱二字。不但包孝之意而已。实包孝慈之两义。若使传文无亲爱字。只有哀矜字。则以此谓之慈。固无不可矣。传文既有亲爱字。而其义之衬切。非如哀矜字之比。则亦何可舍此而取彼。以證慈字之义耶。若夫孝弟慈。必于齐家章言之者。亦似有曲折。盖三者。人道之大端。众人之所同得者也。自吾身以及家国。自家国以及天下。虽有大小之殊。其道不过如此而已。欲修齐治平者。舍此三者而何以哉。但以修身上接物之道言之。则五僻之戒。比诸三者。义尤自备。况言五戒则三者亦以该之矣。不必单言三者于修身。而其意已自足也。若于治平章。言此三者。则治平之道。实从齐家上做来矣。不言于齐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8L 页
家而只言于此。则其不几于不探其本而骤语其次者乎。此所以必于齐家始言此三者。而夫所谓上接修身。下接治平者。自然亦在其中矣。来教所谓主于虞书之例。言于此章者。亦不无据也。
权阳村。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一节曰。应经文其本乱而末治否矣。谓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句曰。应经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载海亦曰。如此看为好。但八章之起端。不变其文。至其结语。变文如此。九章之结语。不变其文。于其起端。变文如此。其所以变文。虽曰应在经文。而变文之或在结语。或在起端。何耶。其身既修。然后明德明而为新民之本。故八章既言修身之事。及其结语。方变文以明修身之为本。若家国之厚薄。当从齐家之治己可施功。故于九章之起端。先变文以明其家之为可厚。古人立言之微意。果若是否。
八章九章之变文。或在于结语。或在于起头者。只缘经义之使然。似不如盛说之所云也。大抵传文。格致以下诚正修齐治平诸传。皆释经文条目。故每传起头之初。必引其条目。又加所谓二字。以明经文所谓
权阳村。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一节曰。应经文其本乱而末治否矣。谓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句曰。应经文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载海亦曰。如此看为好。但八章之起端。不变其文。至其结语。变文如此。九章之结语。不变其文。于其起端。变文如此。其所以变文。虽曰应在经文。而变文之或在结语。或在起端。何耶。其身既修。然后明德明而为新民之本。故八章既言修身之事。及其结语。方变文以明修身之为本。若家国之厚薄。当从齐家之治己可施功。故于九章之起端。先变文以明其家之为可厚。古人立言之微意。果若是否。
八章九章之变文。或在于结语。或在于起头者。只缘经义之使然。似不如盛说之所云也。大抵传文。格致以下诚正修齐治平诸传。皆释经文条目。故每传起头之初。必引其条目。又加所谓二字。以明经文所谓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9H 页
某条目者。即此传文云云之意也。若于八章起头处。不曰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而变文曰。所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云云。则其不可字。即经文末节首句否矣之义也。此应经文末节之首句。非指经文条目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也。传者于此。既以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为起头之辞。直释经文之条目。又以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变文为结语。应经文末节之首句。语意各有所当。有不得不然者耳。此所以八章之变文。在结末而不在起头者也。至于九章则其所谓治国在齐其家者。亦释经文条目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也。加一必字而曰。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兼指经文末节下句未之有也。此则虽变文。而曰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既不有妨于经文条目之意。又自有应于经文末节之下句。以此以彼。通贯无碍。此所以九章之变文在于起头。而不在于结末者也。曰。然则八章起头之处。何不曰齐家必先修其身。而于其九章。乃加必字。九章结末之处。何不曰家不齐不可以治其国。而必于八章。乃言不可字者。抑何意耶。曰。此亦经文语句各有攸当而然也。其所谓否矣字。即未能之辞。非不可二字。不能得其意也。其所谓未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69L 页
之有也字。即断决之语。非必字。亦不能尽其意也。(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之无字。即必先齐其家之必字翻说之意。而应其未之有也之一句也。)八章起头处。若曰所谓齐家必修其身。则虽于条目之意。无有所害。其于否矣之义。终难承当矣。不如九章之言必字。应其未之有也之义也。九章结末之处。若曰家不齐不可以治其国。则虽于变文之例。又无所害。其于未之有也之意。亦不衬合矣。不如八章之言不可字。应其否矣之义也。此所以必字之不可言于八章之起头。不可字之亦不可言于九章之结末者也。况否矣一句。即指修身也。未之有也一句。即指齐家也。传文所释。一从经义之次第。则不可字与必字。亦不当互易以言。乱其经旨之着落也。大抵曰否矣。曰未之有也。下语既殊。所指又别。故传者随其本旨之所在。变文既殊。归属又别。古人释经之义。精当微密。无复馀蕴。此又精察而深思处也云云。亦如何如何。
答金叔涵别纸
章句尽夫天理之极。无一毫人欲之私。载海按。上文言明德之所以昏。既曰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于此独言人欲。不及气禀何耶。充
答金叔涵别纸
章句尽夫天理之极。无一毫人欲之私。载海按。上文言明德之所以昏。既曰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于此独言人欲。不及气禀何耶。充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0H 页
扩工夫既到。然后天理乃尽。既为尽夫天理。则变化气质。恐无他法。以克己复礼之义言之。当先言人欲。后言天理。此则乃以天理先之。盖天理人欲。互相胜负。明天理乃所以去人欲。而去人欲又所以明天理。本无先后之可断言。然明明德。既因其所发而遂明之。是只从充扩一边说来。故为说如此。未知是否。
章句上文。以明德有时而昏而言。故既曰气禀。又曰人欲。此段以明德止至善而言。故气禀一款。本非可论之地。则只曰尽天理。又曰无人欲。语意各有攸当也。至于克己复礼。与此似亦有别。大槩克己之己者。上文所谓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有时而昏者也。克己之克。上文所谓因其发而遂明之之属也。复礼。下文所谓明明德。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也。是以。主克己复礼而论之。则即章句上下文两意。故先言人欲。后言天理也。主明明德止至善而论之。则只是复礼之意而已。故只言尽天理。又言无人欲也。此亦所主者不同。故所言者亦不同也。似非天理人欲互相胜负。本无先后之可断言者而然也。来说又曰。明明
章句上文。以明德有时而昏而言。故既曰气禀。又曰人欲。此段以明德止至善而言。故气禀一款。本非可论之地。则只曰尽天理。又曰无人欲。语意各有攸当也。至于克己复礼。与此似亦有别。大槩克己之己者。上文所谓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有时而昏者也。克己之克。上文所谓因其发而遂明之之属也。复礼。下文所谓明明德。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也。是以。主克己复礼而论之。则即章句上下文两意。故先言人欲。后言天理也。主明明德止至善而论之。则只是复礼之意而已。故只言尽天理。又言无人欲也。此亦所主者不同。故所言者亦不同也。似非天理人欲互相胜负。本无先后之可断言者而然也。来说又曰。明明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0L 页
德。既因其所发而遂明之。是只从充扩一边说来。故为说如此。此言亦似未然。盖章句主意。备论明德之首尾。而又欲使学者先从其所发处以明之。故虽似只言其扩充一边。而未及言其克去一边。其实明明德工夫。当以兼此两义而看之矣。不当只以扩充一边断之。以證其先言天理也。若如来说之意。则诚正修。皆是明明德工夫。其所谓好善恶恶。必慎其独。其所谓四有所五僻焉。皆是扩充之工。而全无克去己私之戒耶。
意诚而后心正。载海按。正字。朱子未有正释。何也。妄谓正者。不偏之谓也。心之未发而昏。则是偏于静。既发而驰。则是偏于动。皆非正也。然明德之明。心正之正。皆就心上言。明与正。何所分别。明之名。以心之虚灵而得。正之名。以理之本体而得。如向父母思孝是灵。而孝之理本正。如向君思忠是灵。而忠之理本正。故未有明而不正。正而不明者也。然则心之不正。不但在动静之偏。忠孝之道。有过于理者。有不及于理者。其过与不及。皆出于心之偏也。偏者。即不正也。朱子之所谓光明正
意诚而后心正。载海按。正字。朱子未有正释。何也。妄谓正者。不偏之谓也。心之未发而昏。则是偏于静。既发而驰。则是偏于动。皆非正也。然明德之明。心正之正。皆就心上言。明与正。何所分别。明之名。以心之虚灵而得。正之名。以理之本体而得。如向父母思孝是灵。而孝之理本正。如向君思忠是灵。而忠之理本正。故未有明而不正。正而不明者也。然则心之不正。不但在动静之偏。忠孝之道。有过于理者。有不及于理者。其过与不及。皆出于心之偏也。偏者。即不正也。朱子之所谓光明正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1H 页
大者。正是说明德。而光明言心之灵。正大言心之理也。如此看如何。
此说似是。但正大二字。亦主心而言。
章句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载海按。下文曰如见肺肝。又曰十目所视。以此言之。其实与不实。宁有他人所不及知者。盖所谓诚于中形于外者。当兼善恶看。然独者。有以心所独知言者。有以身所独居言者。独知之独。善恶在心。故其萌虽动。人或不知。独居之独。善恶在事。故其迹已著。人无不见。然则小人闲居。虽曰独处。虽曰幽居。皆其身所独也。若所谓慎独者。君子之所以先从在心者用力。此所以有人所不知。与如见所视之别耶。
此段说亦近之。
章句。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载海按韵会。去声之重。厚也。平声之重。再也。沙溪曰。此重字。当以厚意看。今或者谓当以再字看。其意盖为传文再言慎独故也。载海窃以沙溪说为是。何者。君子与小人为对。戒者。戒小人也。重以
此说似是。但正大二字。亦主心而言。
章句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载海按。下文曰如见肺肝。又曰十目所视。以此言之。其实与不实。宁有他人所不及知者。盖所谓诚于中形于外者。当兼善恶看。然独者。有以心所独知言者。有以身所独居言者。独知之独。善恶在心。故其萌虽动。人或不知。独居之独。善恶在事。故其迹已著。人无不见。然则小人闲居。虽曰独处。虽曰幽居。皆其身所独也。若所谓慎独者。君子之所以先从在心者用力。此所以有人所不知。与如见所视之别耶。
此段说亦近之。
章句。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载海按韵会。去声之重。厚也。平声之重。再也。沙溪曰。此重字。当以厚意看。今或者谓当以再字看。其意盖为传文再言慎独故也。载海窃以沙溪说为是。何者。君子与小人为对。戒者。戒小人也。重以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1L 页
为戒者。厚戒也。盖其小人之欲掩不可掩。欲诈不可诈者。乃君子所以为戒也。若以再字看。所谓君子。即指作传者。戒者。戒后学也。看其文理承接。恐不如此。如何如何。
上下节两慎独之君子。即作传文者。引之而为戒者也。重字若以再字意当之曰。君子再戒以慎其独。则其所谓君子者。即作传文者。而非传文引以为戒之君子也。决非章句之意也。来说当以厚字看者。恐得之也。
君子不出家。成教于国。载海按。不出家者。言不出于家之所教也。成教于国者。言其法之可以教国者成也。盖家之所教。孝弟慈而已。以孝弟慈教之于国。而其教无所欠者。诚以孝可移于事君。弟可移于事长。慈可移于使众故也。其所以教国不出于家之所教者然也。其教成者。非其民已行然后谓之成耳。此下一节。举慈之一事。明凡教之皆以家为本。又下一节所谓兴仁兴让。方是言其民之已行也。故曰成教于国之效。既曰兴仁。则所以言孝而事君之道在其中。既曰兴让。则所以
上下节两慎独之君子。即作传文者。引之而为戒者也。重字若以再字意当之曰。君子再戒以慎其独。则其所谓君子者。即作传文者。而非传文引以为戒之君子也。决非章句之意也。来说当以厚字看者。恐得之也。
君子不出家。成教于国。载海按。不出家者。言不出于家之所教也。成教于国者。言其法之可以教国者成也。盖家之所教。孝弟慈而已。以孝弟慈教之于国。而其教无所欠者。诚以孝可移于事君。弟可移于事长。慈可移于使众故也。其所以教国不出于家之所教者然也。其教成者。非其民已行然后谓之成耳。此下一节。举慈之一事。明凡教之皆以家为本。又下一节所谓兴仁兴让。方是言其民之已行也。故曰成教于国之效。既曰兴仁。则所以言孝而事君之道在其中。既曰兴让。则所以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2H 页
言弟而事长之道在其中。玆可推知也。变孝言仁。变弟言让。亦岂不以孝兼于事君。弟兼于事长故耶。
此段主意。不过曰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长。慈者所以使众。故国之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出于孝弟慈三字也。孝弟慈之教成于家。则君子虽不出家。事君事长使众之教。亦成于国云尔。来说所谓不出于家之所教者。求诸本文。初不见有此等意思。反复思量。终未释然。盖不出字。指其君子之身不出。非谓国之所教。不出于家之所教也。语类。李德之问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朱子曰。只是身修于家。虽未尝出。而教自成于国。详味虽未尝出一句意。则尤自明白。似不当别容他意也。
上老老民兴孝。止民不倍。载海按。此章既兼言治平则此首一节。系是治国之事。故章句曰。此三者。上行下效。所谓家齐而国治也。但不曰孝而曰老老。不曰弟而曰长长何意。不曰幼吾幼而曰恤孤抑何意。不倍又非下效之谓。何耶。上章兴仁兴让之兴。无训释。独于此兴孝兴弟言感发。亦何耶。
此段主意。不过曰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长。慈者所以使众。故国之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出于孝弟慈三字也。孝弟慈之教成于家。则君子虽不出家。事君事长使众之教。亦成于国云尔。来说所谓不出于家之所教者。求诸本文。初不见有此等意思。反复思量。终未释然。盖不出字。指其君子之身不出。非谓国之所教。不出于家之所教也。语类。李德之问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朱子曰。只是身修于家。虽未尝出。而教自成于国。详味虽未尝出一句意。则尤自明白。似不当别容他意也。
上老老民兴孝。止民不倍。载海按。此章既兼言治平则此首一节。系是治国之事。故章句曰。此三者。上行下效。所谓家齐而国治也。但不曰孝而曰老老。不曰弟而曰长长何意。不曰幼吾幼而曰恤孤抑何意。不倍又非下效之谓。何耶。上章兴仁兴让之兴。无训释。独于此兴孝兴弟言感发。亦何耶。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2L 页
上章。不曰老老长长。而曰孝弟者。孝弟之名目。始发于此。则老老长长。虽是孝弟之实事。而不如以其名目直说之为得。故不以老老长长言之者也。此章不曰孝弟。而曰老老长长者。孝弟之名目。既立于上章。则于此更就孝弟之实事。曰老老长长。比诸汎言孝弟字。尤更切实的当。故不复以孝弟言之者也。不曰幼吾幼而曰恤孤者。孝弟虽人所同有。守而不失者鲜。故必待上行而下效。至于慈幼之心。虽在愚不肖。而罕有失其天性者。不待观感。已自能之。何待上行而下效乎。若曰幼吾幼而民不倍。则意又不通。况孟子所言。主于推行仁政。故必曰幼吾幼者。欲其推是心以及人幼也。大学所言则主于上行下效。故幼吾幼三字。其于观感得力歇后。则此必以恤孤为言者也。大抵孤者。如家内族属仆隶幼而无父之类。盖族属仆隶无非可慈。而其中幼而无父者。尤可矜怜。故诚心别为抚恤。亦慈之大段处。民感其恤孤之慈。而不倍于恤孤之教耳。且九章一国兴仁。一国兴让之国字。非不包民字之意。而所主而言者。在国字。不在民字也。训其兴仁兴让之兴字曰。有所感发而兴起。则其于国字。语有所不衬矣。十章民兴孝民兴弟之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3H 页
民字。非不包国字之意。而所主而言者。在民字。不在国字也。训其兴孝兴弟之兴字曰。有所感发而兴起。则其于民字。言有所切当矣。此所以训语之有于下而无于上者耶。浅见虽如此。亦不敢质言。
一国兴仁。一国兴让。大纲说。故兴者无训语。民兴孝民兴弟。切近说。故兴字有训语。如此看。亦未知如何。
答金子益(昌翕)别纸
大学六章首节自欺。及第二节闲居不善。均是自欺也。但首节自欺则自欺之微细者也。第二节不善则自欺之尤甚者也。是以语类朱子答诚意三㨾之问曰。只是一路。都是自欺。但有浅深之不同耳。又答自欺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之有分别否之问曰。如得九分好善恶恶。二分不好不恶。便是自欺。到得厌然掩著之时。又其甚者。原其所以自欺。讲义又曰。为恶于隐微之中。乍善于显明之地。则自欺之甚也。其曰都是自欺。其曰原其所以自欺者。言其上下两节。总谓之自欺也。其曰浅深之不同。其曰又其甚者。言其不善一节。自是自欺之甚者也。至于讲义所言。尤甚明白。其义其说。昭如日星。本无一毫之可疑者也。来教所谓末后一说。直以小人闲居为自欺。便谓
一国兴仁。一国兴让。大纲说。故兴者无训语。民兴孝民兴弟。切近说。故兴字有训语。如此看。亦未知如何。
答金子益(昌翕)别纸
大学六章首节自欺。及第二节闲居不善。均是自欺也。但首节自欺则自欺之微细者也。第二节不善则自欺之尤甚者也。是以语类朱子答诚意三㨾之问曰。只是一路。都是自欺。但有浅深之不同耳。又答自欺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之有分别否之问曰。如得九分好善恶恶。二分不好不恶。便是自欺。到得厌然掩著之时。又其甚者。原其所以自欺。讲义又曰。为恶于隐微之中。乍善于显明之地。则自欺之甚也。其曰都是自欺。其曰原其所以自欺者。言其上下两节。总谓之自欺也。其曰浅深之不同。其曰又其甚者。言其不善一节。自是自欺之甚者也。至于讲义所言。尤甚明白。其义其说。昭如日星。本无一毫之可疑者也。来教所谓末后一说。直以小人闲居为自欺。便谓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3L 页
如是释之。贴于文义者。亦非谓小人不善。便是首节之自欺也。自自欺而沦陷至此。故即自欺之心。而自欺而欺人者也。记录者。于此不为细分。只大纲说曰自欺。故以致高明之疑耳。上下两节。以自欺与自欺之甚分看。则有何难晓之端耶。且两节之义。虽有轻重浅深之别。若言病痛之来脉。则非但自欺由于不能好善恶恶。小人不善。亦由于不能好善恶恶也。是以。自欺章句曰。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自欺。或问曰。不知善之真可好。恶之真可恶。闲居章句曰。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闲居或问曰。但以不知真可好恶。不能禁止。苟且自欺之萌。大槩自欺与闲居不善。本自不能好善恶恶上做来。故两节章句或问。皆以不能好善恶恶。虽通共说得。又复以沦陷至此等语。结之于闲居章句或问之后。则其分别两节。精粗主意。于此可见矣。何可谓章句既未明了耶。来教所引注说所谓此处工夫极细。未说到粗处云者。推究其意。自是自欺之义。其于自欺章句。无所违悖。此则更无可论者。而其所谓闲居为不善。便是恶恶不如恶恶臭云云者。亦是自欺之旨。自欺章句。亦岂异于注说之意耶。虽以此注通用于上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4H 页
下章句。固无不可也。然主自欺而言注义则轻而且浅。主闲居而言注义则重而且深。读者各随传文之本意以观之。则虽其所说似无两义。随所观而浅深自分矣。亦不患于无所区别也。
又按。自欺一句。当之以分数之说。闲居一节。当之以无状小人者。即朱子之意也。以闲居一节。直当以自欺一句之义者。即浦渚之论也。诚意章自欺本旨。虽未知如何。而今依浦渚之训。只以无状小人。释此首节自欺一句意。则朱子所言各㨾分数之说。遗漏而不举矣。然则诚意章。但言粗处而不言精处矣。其于圣门工夫。浅深精粗并举不遗之意。何如也。大抵闲居不善。虽非在于自欺之外。自自欺而转辗至此。故不出自欺之科。而固是自欺之甚者也。浦渚不能深究朱子之旨。做出许多藤葛。主张甚力。此实正见之一累也。惜哉。
与金叔涵别纸
诚意章第一节所谓自欺。兼指无意与有意之萌存诸心者而言也。第二节所谓闲居不善。专指有意之心行于事者而言也。若夫朱子所谓不知不觉。陷于自欺。非阴有心于为恶之类。其意不过曰无心之失。
又按。自欺一句。当之以分数之说。闲居一节。当之以无状小人者。即朱子之意也。以闲居一节。直当以自欺一句之义者。即浦渚之论也。诚意章自欺本旨。虽未知如何。而今依浦渚之训。只以无状小人。释此首节自欺一句意。则朱子所言各㨾分数之说。遗漏而不举矣。然则诚意章。但言粗处而不言精处矣。其于圣门工夫。浅深精粗并举不遗之意。何如也。大抵闲居不善。虽非在于自欺之外。自自欺而转辗至此。故不出自欺之科。而固是自欺之甚者也。浦渚不能深究朱子之旨。做出许多藤葛。主张甚力。此实正见之一累也。惜哉。
与金叔涵别纸
诚意章第一节所谓自欺。兼指无意与有意之萌存诸心者而言也。第二节所谓闲居不善。专指有意之心行于事者而言也。若夫朱子所谓不知不觉。陷于自欺。非阴有心于为恶之类。其意不过曰无心之失。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4L 页
亦陷于自欺云耳。非以无心专释自欺之正义。如此处。固当活看也。
与寿翁别纸
左右读书记疑中。以大学正心章。谓恁地发出之情。浅见亦以为可。后更思之。有不然矣。何者。按正心章曰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则不得其正。若只据此四者而言。即恁地发出之情。果非意也。若并与有所而论之。则所谓有所者。事未来或期待。事已过或留滞者也。此则商量计较之意。亦非情也。正心章当包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而不当只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看。则其兼指意而不专指情也亦明矣。但诚意从善恶上说。故其做过也较重。其费工也较深。正心从留滞期待上说。故其做过也较轻。其费工也较浅。若曰诚正两章工夫有轻重精粗则可。曰彼为意而此为情则不可。
答金(器夏)别纸
经文曰。致知在格物。章句曰。格至也。物犹事也。则格物之义。果是至物而已。前日盛教所谓章句穷至物之穷字。本非格字之训。其所以格物之义云者。质之章句。不无所据矣。但
与寿翁别纸
左右读书记疑中。以大学正心章。谓恁地发出之情。浅见亦以为可。后更思之。有不然矣。何者。按正心章曰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则不得其正。若只据此四者而言。即恁地发出之情。果非意也。若并与有所而论之。则所谓有所者。事未来或期待。事已过或留滞者也。此则商量计较之意。亦非情也。正心章当包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而不当只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看。则其兼指意而不专指情也亦明矣。但诚意从善恶上说。故其做过也较重。其费工也较深。正心从留滞期待上说。故其做过也较轻。其费工也较浅。若曰诚正两章工夫有轻重精粗则可。曰彼为意而此为情则不可。
答金(器夏)别纸
经文曰。致知在格物。章句曰。格至也。物犹事也。则格物之义。果是至物而已。前日盛教所谓章句穷至物之穷字。本非格字之训。其所以格物之义云者。质之章句。不无所据矣。但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5H 页
经文格物。即孔子立言垂后之训也。章句穷字。即程朱后来添得之意也。若使程朱不生于世。而穷之一字终不添得。则格物之义。不过至物而止耳。辞旨未莹。句意难通。圣人载道之文。明白平坦。如日星之在天。必不如是之鹘崙不明。无以晓后世之学者也。此实可疑也。
愚按。格物一句。语约而字简。故朱子曰。格物字义不明。栗谷曰。格物之说。经文未详。圣人开示。初非不备。而只缘句语难解。汉唐宋千有馀年。无人晓得其正义者。虽以郑康成之博闻。而解之以来善物恶物。司马温公之大儒。而释之以捍格外物。然就实用功处。反覆参验。则皆不见两训之的当其旨。亦岂异论哉。及至程朱。既以格物谓之至物。又以至物谓之穷至物理。然后格物之义始跃如。而圣门最初用功之法。大备无馀意矣。然程朱之识此义者。夫岂有他哉。不过以经文文义推而知得也。大槩欲修身者。不可不先正其心。欲正心者。不可不先诚其意。欲诚意者。不可不先致其知。欲致知者。不可不先穷其理。然则穷理则致知。不穷理则不得致知者。亦必然之理也。舍
愚按。格物一句。语约而字简。故朱子曰。格物字义不明。栗谷曰。格物之说。经文未详。圣人开示。初非不备。而只缘句语难解。汉唐宋千有馀年。无人晓得其正义者。虽以郑康成之博闻。而解之以来善物恶物。司马温公之大儒。而释之以捍格外物。然就实用功处。反覆参验。则皆不见两训之的当其旨。亦岂异论哉。及至程朱。既以格物谓之至物。又以至物谓之穷至物理。然后格物之义始跃如。而圣门最初用功之法。大备无馀意矣。然程朱之识此义者。夫岂有他哉。不过以经文文义推而知得也。大槩欲修身者。不可不先正其心。欲正心者。不可不先诚其意。欲诚意者。不可不先致其知。欲致知者。不可不先穷其理。然则穷理则致知。不穷理则不得致知者。亦必然之理也。舍
龟川先生遗稿卷之四 第 75L 页
穷理则虽欲致知。更无他法矣。穷理者。即致知实工夫也。惟程朱于此。亦尝用力而得之于心。故格物字义。虽曰不明。据其穷理。而致知之义推知。其致知在格物者。亦当为穷理之属也。若使经文无致知。而只有格物一句。虽以程朱之明物达理。其当为穷理之属。则亦或未易解得矣。经文既有致知一句。则其下当有穷理工夫。自可因此推知矣。既知致知之前当有穷理工夫。而又知格物先于致知。而为穷理之属。则格物非他义。穷之而格于物理之意。亦可一以贯之而无疑矣。句意脉胳。各有下落。而工夫次第。有不可诬者故耳。穷之而格物之理。已具于圣人立言之时。不待程朱。固已自足。则其所以后来添得者。虽曰发经文之所未发。其实则不过孔子曾子所未言之遗意也。真所谓前圣后贤。同条共贯。可知其言之者不为多。而不言者不为少也。经文虽无穷字。岂有鹘崙不明之理哉。但程朱以穷理解格物之后。后学不眩于他议。而不失经文之正义。此则程朱所以大有功于后世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