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杂图(辨解附)
  
智愚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居敬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天地化生万物之图
삽화 새창열기
题鲁斋先生天地万物造化论后
鲁斋王先生天地万物造化论。宏深奥衍。广大精微。天文地理物性之大要。言之备而说之详。咸推原于无极太极性命之理。可谓通达乎一本万殊之道而承伊洛之统绪。窥周孔之门墙者也。中庸曰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所谓敦化者太极之体也。川流者万化之用也。易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此之谓也。可谓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者也。大哉言乎。愚欲见此论久矣而未得。常怀如渴之心。而幸有得于同志友朱君尚焕。获一览焉。玩而不置。虽未能深通其妙。而读之如挟天风登天衢而睹天地之圆方也。然往往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89H 页
文理不叶。尝终夜思之。终未得焉。窃以为不能无阙文衍字。恨不得真本而改正焉。聊叙其由于此。幸我同志。勿以为僭妄而商量得失焉。盖磨疾而蚁迟。故不待不随磨。待字可疑。必是得字也。不得不者。言其自然而然也。请叙之。盖天行至健。一昼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又过一度。是即行三百六十六度四分度之一也。四分度之一者。二百三十五分也何者。一度九百四十分也。九百四十分而四分之则二百三十五分。乃其四分之一也。日月为纬。故丽天而右旋。日则一昼夜而行一度。月则一昼夜而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一日离于日者十二度十九分度之七分半。所谓十九分度之七者。一度九百四十分而分于十九之七分也。如是故日与天会而成大岁。月与日会而成一月。日与天一会之间。月与日凡十二会。日与月十二会而成小岁。夫小岁者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也。大岁者自冬至至冬至凡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也。即二十四气节也。一气即十五日二时五刻十二分半也。何以然也。日右旋一度为一日则二日与天离二度。三日三度。四日四度。积而至于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而与天会。四分日之一者三时也。月与日会为朔。其日行十二度十九分度之七分半。二日则与日离二十四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89L 页
度十五分。积而至于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而与日会。十二会而为日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也。即所谓自正月初一日至十二月晦日之数也。由此观之。天之行自不得不速。日月之行自不得不迟。真如旋磨之蚁也。得字之误写为待字昭昭矣。日临卯酉下。当有阙文何者。仲夏日极长而日行躔东井。仲冬昼极短而日行躔北斗。所谓北斗者非今所谓北斗七星也。乃斗牛之斗也。日临于卯酉则春秋分之时也。其下曰月如银丸。即别事也。文理不属于日临于卯酉。以此观之则日临于卯酉下。有阙文明矣。盖其下当有日临于卯酉则昼夜中分而日行行赤道东至角西至娄也等文字矣。阴气所薄故下必有也字也。日在地下下亦当有阙文何者。今夫既望之夜。月在天上日在地下。日月相对而地处其中。地形小故日光从四面倒射。月质四面受日之光。圆如明鉴。中有微翳。乃地形也。今世俗所谓桂树也。必有如许等语而今无矣。夫且日食之语。不当在于日在地下之下矣。其阙文不亦明哉。日月所会。是谓食之。食字无理。必是舍字也。诗云跂彼织女。终日七襄。传曰襄舍也。由此观之。其为舍字明矣。先中而朔下注曰九百四十一分之一字衍文也。何以言之。一日九百四十分也。月行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而与日会。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0H 页
所谓四百九十九分者。六时三刻也。请自正月言之。正月一日子时。日月会为朔。则其后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而复与日会。四百九十九分。已过午时中矣。故造历者定晦朔时。其运数若如右则以四百九十九分之外。所缩四百四十一分。合于正月之数而为大月。会后又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则至二月二十九日五十八分也。五十八分尚不满一时。则其日中尚远矣。故自正月日月会后所馀四百四十一分。至二月二十九日五十八分为一月。而造历者除五十八分。不合于二月之数而为小月。会后又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则至三月二十九日五百五十七分也。二十九日后又馀五百五十七分也。故造历者以五百五十七分之外。所缩三百八十三分。合而为大月。会后又行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则至四月二十九日一百十六分也。故除一百十六分为小月。会后又行二十九日四百九十九分。则至五月二十九日六百十五分也故为大月。此历家推步日月之运。定晦朔之大法也。然则可见九百四十一分之一字之为衍字矣。在历为日下一月字之为衍。不待推说而可见矣。八刻二十七分为一时之七字。亦必是衍字也。何以言之。一时八刻二十分也。一刻六十分也。初一刻至初四刻。各六十分而为二百四十分。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0L 页
正一刻至正四刻。各六十分而为二百四十分。合而为四百八十分。加初初刻十分正初刻十分为五百分。一时为五百分。故十二时为六千分也。盖一时八刻而加初初刻正初刻二十分者。以昼夜百刻故也。一时八刻则昼夜为九十六刻而无四维之四刻。故一时八刻外。加二十分。十二个二十分。乃二百四十分也。二百四十分。乃四刻何者。一刻六十分故也。以此推之则二十七分七字之为衍昭昭矣。有同志友问于愚曰子之推说阙文衍字信矣。而一处可疑。尚未论说何耶。愚曰何处可疑。曰一度之长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则地之南北十四万七百三十六里。东西亦然矣何者。夏至日出于寅方而日入于戌方。冬至日出于辰方而日入于申方。寅方之于辰方。戌方之于申方。皆四十八度也。四十八度之长。为十四万七百三十六里也何则。北极南五十五度。当洛阳嵩岳之上。乃天下之中也。又其南十二度。为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为春秋分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为冬至之日道。自夏至日道至冬至日道凡四十八度。则此四十八度之广。在于天之上下东西一也。故知黄道之广。乃地之广长也。造化论曰东极至西极二亿三万五百里七十五步。不亦异乎。若并月行论之则地之南北与东西各六十度。乃十七万五千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1H 页
九百二十里何者。盖黄道东方自寅半至辰半。西方亦自戌半至申半。所馀寅半辰半。合为十二度。乃月行之方也。十二度合于四十八度则为六十度也。四方各六十度。四隅十五度。合为三百度也。合计地南北二十一万九千九百里。地周围八十七万九千六百里也。大抵天度抱地。故又馀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愚曰一度之长二千九百三十二里。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凡一百七万九百十三里也。三分之一为径则其径三十五万六千九百七十一里。东西南北皆然。阴数居阳数之半。故地之处于天内者。其东西南北之径及地之上至天及下至底皆十七万八千四百八十五里一百五十步也。然则上至风云升降之际及东西南北极至天周回之处皆八万九千二百四十二里二百二十五步。除四游升降一万五千里则为七万四千二百四十二里二百二十五步也。昔杨龟山过黄亭詹季鲁家。季鲁问易。龟山取一张纸画圈涂半。阴居阳体之半故也。盖天地万物。只是一理之用也。一理无声无臭之中。万物之理咸备。流而为四时。变而为鬼神。发而为雷霆风雨。散而为动植飞潜。即所谓万物各具一太极也。况人为万物之灵。五性全备。与天地同其大。然则敢不观山天大畜之象。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哉。愚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1L 页
于鲁斋之论。深有感焉。己未三月晦日。韩汝愈谨书。
按医书人一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经脉之行五十周。凡行八百一十丈。经脉一周身。十六丈二尺二百七十息也。一息脉行六寸。十息六尺。百息六丈。千息六十丈。万息六百丈。一万三千五百息。合为八百一十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百三十五分。天行加一度。一度之长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天行凡一百七万三千八百四十五里。以一息天行八十里计之则一日天行一百八万里。于七万三千八百四十五里。加六千一百五十五里。未知何如。以俟知者。一息脉动五至。一呼心肺脉两至。一吸肾肝脉两至。呼吸之间脉一至。乃脾受谷味也。一至天一生水肾生气。二至地二生火心生血。脉之体。三至天三生木肝藏血。四至地四生金肺藏气。脉之用也。鳞虫三百六十六。草木酸者同禀受青龙七宿岁星之精。羽虫三百六十六。草木苦者同禀受朱雀七宿荧惑之精。裸虫三百六十六。草木甘者同禀受龙星填星之精。毛虫三百六十六。草木辛者同禀受白虎七宿太白之精。甲虫三百六十六。草木咸者同禀受玄武七宿辰甲之精。朱子所谓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者是也。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2H 页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分为左右阴阳对待之图
삽화 새창열기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2L 页
左一奇为左三十二卦之初爻。
右一偶为右三十二卦之初爻。太极生两仪。
太阳一奇。今分为左上十六卦之第二爻。
少阴一偶。今分为左下十六卦之第二爻。少阳太阴其分放此。初爻之二分而为四。四谓左上右下右上左下。两仪生四象。
太阳太阴相交。生乾兑艮坤。少阳少阴相交。生离震巽坎。乾一奇分为八卦之第三爻。自乾至泰。坤一偶分为八卦之第三爻。自坤至否。馀放此。而初爻二爻之四。今分为八矣。自乾至泰。为八之一。自履至临。为八之二之类。
四画之十六。各为四卦之主。下三爻分为十六。
五画之三十二。各为二卦之主。下四爻分为三十二。
六画之一阳一阴。各为一卦之上爻。下五爻分为六十四。
卦变图
凡一阴一阳之卦各六。皆自复姤而来。(五阴五阳卦同图异。)
  一阴一阳卦对待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自复来者。左复一卦。右师谦豫比剥五卦。
自姤来者。左同人履小畜大有夬五卦。右姤一卦。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3H 页
凡二阴二阳之卦各十有五。皆自临遁而来。(四阴四阳卦同啚异。)
  二阴二阳卦对待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自临来者。左临明夷震屯颐五卦。右升解坎蒙小过蹇艮萃晋睹十卦。
自遁来者。左大壮需大畜兑睽中孚革离家人无妄十卦。右大过鼎巽讼遁五卦。
阳升之卦皆生卦之序。阴升之卦皆逆行。
 
凡三阴三阳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来。
  [三阴三阳卦对待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自泰来者。自左边前十卦而顺数。
自否来者。自右边后十卦而逆数。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3L 页
凡四阴四阳之卦各十有五。皆自大壮观而来。(二阴二阳啚已见前)
  [四阴四阳卦对待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自大壮来者。左大壮需大畜兑睽中孚革离家人无妄十卦。右大过鼎巽讼遁五卦。
自观来者。左临明夷震屯颐五卦。右升解坎蒙小过蹇艮萃晋观十卦。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4H 页
凡五阴五阳之卦各六。皆自夬剥而来。(一阴一阳啚已见前)
  [五阴五阳卦对待图]
삽화 새창열기
自剥来者。左复一卦。右师谦豫比剥五卦。
自夬来者。左夬大有小畜履同人五卦。右姤一卦
文王后天序卦
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此八卦者。上下经成始成终之义也。上经首以乾坤者。天地定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4L 页
位之象。下经首咸而次恒者。咸者山泽通气之象。恒者雷风相薄之象。上经终以坎离。下经终以既济未济。又水火不相射之象也。然水火天地之大用也。是以艮兑震巽之卦各一而坎离众也。又曰乾坤者父母之道。坎离者男女之道。有父母而后有男女。此上经终始之义也。咸者少男少女之合。恒者长男长女之合。未济既济中男中女之合。男女一配则成夫妇。此下经终始之义也。
上经自乾至离共用十八卦。反对为三十卦。下经自咸至未济亦用十八卦。反对为三十四卦。
三十六宫
삽화 새창열기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5H 页
乾坤辨
天地间。只是六阳六阴而已矣。故乾卦六爻皆阳。坤卦六爻皆阴。乾坤卦分主一年十二月。乾之初九。即复之初九也。九二即临之九二也。九三即泰之九三也。九四即大壮之九四也。九五即夬之九五也。上九即乾之主也。坤之初六。即姤之初六也。六二即遁之六二也。六三即否之六三也。六四即观之六四也。六五即剥之六五也。上六即坤之主也。故乾初九之潜龙勿用。以其阳在下也。即冬至之一阳初动处也。上九之亢龙有悔。以其盈不可久也。即巳月之六阳充塞时也。其间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皆以阳之渐长。取象于龙也。坤之初六履霜。以其阴始凝也。即夏至之一阴始生处也。上六之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以其阴盛之极。至与阳争。两败俱伤也。即亥月之天地闭塞时也。其间否之大往小来。剥之群阴剥阳。圣人抑之而不言也。夫乾之六阳。即元亨之显诸仁而发育万物之时也。坤之六阴。即利贞之藏诸用而收敛保合之时也。然则圣人只当依伏羲先天圆图。言元亨于乾卦。言利贞于坤卦。而不从文王彖辞之本义。乾坤两卦。各以四德释之何欤。曰孔圣之析元亨利贞为四德。皆系于乾坤两卦者。就后天之学而付先天之义也何则。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5L 页
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十六。十六生三十二。三十二生六十四卦。是一本双干。先阳后阴。天地自然之妙元如此。震巽复姤。正在中间。而分阴分阳。便成两截。先自震复却行以至于乾。乃自巽姤而顺行以至于坤。便成圆图。而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昏朝。皆有次第。盖两仪之一阳一阴。分为左右之奇偶。初九之三十二卦在左。初六之三十二卦在右。太阳之十六卦在左上。少阴之十六卦在左下。少阳之十六卦在右上。太阴之十六卦在右下。太阳分为乾兑而乾兑各生八卦。少阴分为离震而离震各生八卦。少阳分为巽坎而巽坎各生八卦。太阴分为艮坤而艮坤各生八卦。于是乎乾以君之而天位乎上。坤以藏之而地位乎下。以至阳之乾居上而临下故曰君。以至阴之坤居下而括终故曰藏。然谓乾以分之则动而阳者乾也。静而阴者亦乾也。无成有终者坤也。乃顺承天者亦坤也。是故乾坤为六十四卦之宗也。若以后天之学言之。则乾坤纯阳纯阴故不变。其馀六十二卦则各以一爻上下。互换成卦。一阴一阳之卦各六。而一阳之卦则自复而至于剥。一阴之卦则自姤而至于夬。二阴二阳之卦各十有五。而二阳之卦则自临而至于观。二阴之卦则自遁而至于大壮。三阴三阳之卦合为二十。而二阳之进则自泰而至于否。三阴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6H 页
之进则自否而至于泰。四阳四阴之卦。与二阴二阳卦同。而四阳之卦则自大壮而至于遁。四阴之卦则自观而至于临。五阴五阳之卦。与一阴一阳卦同。而五阳之卦则自夬而至于姤。五阴之卦则自剥而至于复。阳升之卦皆生卦之序。阴升之卦皆逆行。阳爻前无阳爻则直上。若前有阳爻则待其上一层后上居其位。阴爻亦然。前无阴爻则直上。若前有阴爻则待其上一层后上居其位。是则六十二卦。互相变化于乾坤之内。所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间也。乾坤之宗于六十二卦。亦可见也。卦之相变。乃是六十四卦已画之后。见得有此象而生出此义。是所谓后天之学。而先天之学。有默契焉。皆自然之法象也。是故乾之六阳爻即本体也。皆用九则见群龙无首也。六龙无首则为纯阴之坤也。乾之六阳爻潜见跃飞则元亨也。彖传所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元)。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亨)者是也。于是乎系之以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四句。以明圣人之元亨也。六爻用九。群龙无首。即乾所统之利贞也。彖传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者是也。于是乎系之以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二句。以明圣人之利贞也。至于坤之六爻则配乾之物也。先唱则迷失阴道。后和则顺而得其常理。西南阴方。故从其类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6L 页
而得朋。东北阳方。故离其类而丧朋也。离其类而从阳则能成生物之功。即所谓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元)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亨)者也。何以谓之丧朋也。其静也翕。其动也辟。至春则天气入地。地气开以迎之。正如扇之运风。甑之蒸饭。扇甑是坤。风与蒸乾之气也。何以谓之得朋也。自一阴凝霜之后。阴始用事。辅阳成终。万物坚实。收敛归藏也。然则乾之群龙无首。即坤之利牝马之贞也。坤之东北丧朋。即乾之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也。六十二卦则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内外相应。初与四应。二与五应。三与上应。乾坤则两卦相应。乾之初九。应坤之初六。乾之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应坤之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也。故坤之六五。不是君位。其所谓黄裳者。配乾之衣也。盖天圆而抱乎地外。地方而处乎天中。故阳大阴小。阳得兼阴。阴不得兼阳。阴为阳之一半。就前后言则没了前一截。就四方言则没了东北一截。阳则却是全体。故乾以统坤。坤先迷后得。乾为坤之头。坤为乾之尾。乾则首尾俱全。抱坤于内。坤是无头底物。乾之六阳。即坤之头。而万物资始而资生。坤之六阴。即乾之尾。而万物载遂而载成。文王周公自加一倍法言之。故只说乾坤六阳六阴之本体。孔子以乾之统坤坤之承乾而言之。故于乾卦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7H 页
则兼说用九之坤道。于坤卦则只说承天之用而以利贞为本体。且只说承天之用者。以其坤道之收敛。已载于乾卦故也。曰坤之用六。变为六少阳。则为乾之元亨。而只得永贞而不足于元亨何也。曰坤体复为乾体则是臣而敌君。妇而敌夫。子而敌父也。非尊无二上之理也。故坤虽变而为阳。然而坤性依旧在。虽曰初阴后阳以大终也。其所以柔顺贞固而利牝马之贞者。只为乾之利贞也。曰自两仪未分。浑然太极。而两仪四象六十四卦之理。已灿然于其中。太极分而为两仪则太极之用在于两仪。分而为四象则太极之用在于四象。及其为八卦也。八卦各为一太极。十六者八卦之两仪也。三十二者。八卦之四象也。六十四卦者。八卦之八卦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太极之用。无所不在。何谓太极之用。曰中曰正是也。故易之道。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在于乾卦则当潜而潜。当见而见。当乾乾而乾乾。当跃而跃。当飞而飞。在亢则当悔。若夫坤卦则在于初六而为防微杜渐之道。在于六二而为直方大之义。在于六三而为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之理。在于六四而为括囊保身之道。在于六五而为黄裳元吉。在于上六而为天玄地黄。六十二卦三百七十二爻之中正。因此可推。是皆太极之散为万殊者也。是故筮法蓍茎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7L 页
五十之中。以一茎为太极而其用为四十九。四营而一变。三变而为一爻。为阳爻则为左三十二卦之初九。为阴爻则为右三十二卦之初六。又三变而为二爻则为十六卦之第二爻。又三变则为三画之八卦。如是而至第四爻第五爻第六爻而成一卦。是象先天生卦之序也。是现太极之散为三百八十四爻者也。以乾坤为六十二卦之宗。则太极之全体。当在于乾坤。乾坤六阳六阴十二爻。亦可指以谓太极之全体欤。曰易本是占筮之用。故文王周公皆就卦象爻象悬空说一㨾道理。初不黏著于一物上。故一卦一爻。足以包许多之事。不可只以一事指定说。此所以见易之为用。无所不该。无所不遍。当卜筮之时。看是甚事。都来应得。然则六十四卦。皆统于一太极。三百八十四爻皆一太极之范围。是故孔圣虽因而发其所带道理。而诸卦彖传及三百八十四爻象传。皆依文王周公所定。发挥奥旨。只乾坤二卦彖传。不遵文王本义。析元亨利贞为四德。以为六十二卦彖传之宗旨者。盖以生卦之序。两仪相交而生四象。两太相交而生乾兑艮坤。两少相交而生离震巽坎。第三爻之相交而生十六。第四爻之相交而为三十二。第五爻之相交而为六十四卦者皆仿此。阳生阳爻阴生阴爻则不变。阳生阴爻阴生阳爻则相交。太极之一阳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8H 页
积而为纯阳之乾。太极之一阴积而为纯阴之坤。于是乎乾坤相对而为一体。是以六十二卦之奥府。太极之所寓也。乾为老阳而九为老阳数也。六十二卦一百八十六阳爻之不用七而用九。皆原于乾之用九。坤为老阴而六为老阴数也。六十二卦一百八十六阴爻之不用八而用六。皆原于坤之用六。六十二卦之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即乾之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之例也。六十二卦之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即坤之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之例也。乾画一实则为诚。坤画一虚则生敬。故乾九二言诚。坤六二言敬。二爻之诚敬。为六十二卦中正之源。乾之德刚健中正而纯粹精也。坤之德含弘光大而利牝马之贞。其实一理也。岂非太极全体之所在耶。文王周公及孔圣之言。所主不同。故有分言统言之异也。然而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元亨播群品。利贞固灵根。贞者实天地造化之枢纽也。故文王于乾彖辞本义言乾道大通而至正。筮得此卦之六爻皆不变者。当得大通而必利在贞固然后可以保其终也。坤彖辞本义言坤道大通而方正。遇此卦者其占为大亨而利以顺健为正也。夫子赞辞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利天下者利也。不言所利者贞也。坤之用六。只利于永贞。永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8L 页
贞即乾之利贞也。其以利贞为根者。文王孔子一也。曰其占法奈何。曰画前之易。天地造化也。示以吉凶。圣人象之于易何则。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以示人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也。一阳之来复。以至于天地之交泰。化育之流行。一阴之凝霜。驯致于群阴之剥阳战血之玄黄。以示人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也。阳一以施。阴两而承。以示人子当从父。臣当从君。妇当从夫之义也。日出而为晋。日入而为明夷。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以示人向晦入宴息。随时出处之道也。阳之极而阴生。阴之极而阳生。以示人凶则有悔。悔而趋吉。吉过复吝。吝而趋凶也。日月星辰。循度失度。而风雷顺轨。日月薄蚀。以示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也。天行健。以示人自强不息。地厚德载物。以示人博学蓄德。天道之示人祸福之机。若是其昭昭。而洪荒之世。民心昧然。不知吉凶所在。故伏羲氏仰观俯察。见得天地自然之象数。设六十四卦。教之卜筮。使之趋吉避凶。此是开物成务之道。文王观卦象系辞。周公观六爻之象又系爻辞。各指其所之必中必正。乃亨乃吉。吾夫子又以十翼赞易。专以义理发挥之。佑启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卦之未画前则卦爻之变化在天地实体中。及其既画后则天地万物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9H 页
之变化。又在卦爻实体中。有利贞者。未有利不贞者。有贞吉者。未有不贞吉者。信乎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呜呼。人在于天道范围之内。道在于日用事物之间。义路之外无容足之处。安宅之外无可居之地。外于此则皆亡身丧家之陷阱。彼古今之乱臣贼子暴君污吏肆欲妄行者。固不足道也。其间稍知天理之安而志不胜气养小害大者。可不谨哉。可不畏哉。余亦冥途中擿埴久矣。幼而读之。白首纷如。故聊识所见。以自警焉。
三十六宫解
易先天圆图。自复至乾三十二卦。自阳仪而生故在左。自姤至复三十二卦。自阴仪而生故在右。兑八卦在东南。与西北艮八卦相对。离八卦在东。与西坎八卦相对。震八卦在东北。与西南巽八卦相对。乾八卦在南。与北坤八卦相对。于以见天地定位。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山泽通气。于以见离坎列左右之门。天地之所阖辟。日月之所出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矣。于以见阳自复而渐长。历十五变而至二阳临。又八变而三阳兑。又四变而四阳大壮。又二变而五阳夬而后乾以君之。阴自姤而渐长。历十五变而至二阴遁。又八变而三阴否。又四变而四阴观。又二变而五阴剥而后坤以藏之。寒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499L 页
暑循环之无穷焉。于以见阳唱阴和。阳始阴终。阳以统阴而为其全体。阴以承阳而为阳之一半也。大抵河图洛书。皆木数居东方。伏羲氏画卦。自下而上。即木之有根而干。干而枝也。其画三者。木之生数也。其卦八者。木之成数也。两其三而为六画之卦。八其八而为六十四卦。此春之所以贯四时。仁所以包四端。元所以统四德。夫子乾彖传所谓乃统天者此也。然则文王之变而为三十六宫者何耶。盖八卦之象。不易者四。乾坤离坎也。反易者二。震反为艮巽反为兑。本是四卦而以反易为二卦。以六变而成八也。重卦之象不易者八。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反易者二十八。如屯反为蒙需反为讼之类。本五十六卦。反易而为二十八卦。六十四卦变为三十六宫也。序卦分为上下经。上经反对十八卦。下经反对十八卦。合为三十六宫。杂卦亦序卦之变也。上经反对十六卦。下经反对二十卦。合为三十六宫。上经反对阳三十九阴五十七。阴之多于阳者十八。下经反对阳六十九阴五十一。阳之多于阴者十八。合为三十六。上经阳七十二阴一百八。阴多于阳者三十六。下经阳一百二十阴八十四。阳多于阴者三十六。盖后天卦序。以乾坤为首故然也何则。乾六奇画坤六偶画为十二。六画与十二画合为十八。是土王十八之数也。何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00H 页
以然也。河图洛书之中数皆五。土之生数也。衍之而各极其数以至于十。则合为五十矣。河图积数五十五。其五十者皆因五而后得。独五为五十所因而自无所因故虚之则但为五十。虚者太极也。五十者土之大成之数也。又五十五之中。其四十者分而为阴阳老少之数。而其五与十者无所为。则又以五乘十以十乘五而亦皆为五十矣。洛书积数四十五。其四十者散布于外。而分阴阳老少之数。惟五居中而无所为。则亦自含五数而并为五十矣。此大衍之数。而自参天两地中五数中出也。大衍之数五十而又虚天一。故用四十有九。而四营成一变。三变成一爻。十八变而成卦。然则河图洛书中五土数。寓于乾坤两卦爻画也。乾坤两卦画十八土数。故后天序卦。以乾坤为首。而上经下经反对各十八。遂成三十六宫也。三十六者。六六之数也。四九之数也。四九者乾之老阳策也。六六者坤之老阴数也。可见乾统坤坤配乾而宗于六十二卦也。大抵天地之道。只是中而已矣。夫五行之土。水火之所寄。金木之所资。居中而寄旺于四季。一体而载万物者也。是故日行黄道。黄道者中道也。北至东井。南至牵牛者黄道也。黄道南北之长。即地之南北长也。地居天中。故天之黄道。应地之经纬。至于赤道者。在于黄道之中。东至角西至娄。春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00L 页
秋分之日道也。故先天之离坎。后天之震兑。为日月之门。春秋为中和之节。土气之冲和。所以贯于四时也。故河图之天一因五而为六。而五在六之中。地二因五而为七而五在七之中。天三因五而为八而五在八之中。地四因五而为九而五在九之中。天人一也。仁义礼智。只是实理。四端只是诚心。在于方寸而为不偏不倚。浑然太极之中。散在事物而为无过不及之中。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宗旨。不出于中正。大学之至善中庸之中。即此也。分而言之则乾坤之贞者。即一六之水也。八卦之三画者。即天三之木也。乾坤画之十八者。即天五之土也。五行之序。木为之始水为之终而土为之中。木为发生之性。水为贞静之体而土又包育之母也。故木之包五行也。以其流通贯彻而无不在也。水之包五行也。以其归根反本而藏于此也。若夫土则无定位无成名无专气。而水火木金。无不待是以生者。在人则智者人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宰万物者也。仁者心之全德而包四端者也。信者真实无妄而贯始终一动静者也。先天横图六十四卦者。即天一之所分。天三之体段也。先天圆图之六十四卦者。自中而分为两截。先自震复却行以至于乾。乃自巽姤而顺行以至于坤。即万物之由中出者也。后天之变为三十六宫者。原于乾坤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01H 页
画之十八。而乾坤画之十八者。即天五衍母之所寓也。天三地二合而为五。衍而为五十。变而为十八。故后天序卦宗于乾坤画之十八。而天一之所分。天三之体段。是其本源也。
历纪图
삽화 새창열기
一元十二会一世三十年
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三百六十月一万八百日
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月十二万九千六百辰一岁
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日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辰十二月三百六十日
一会三十运四千三百二十辰一月
三百六十世一万八百年三十日三百六十辰
十二万九千六百月三百八十八万八千日一日十二辰
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辰一运一时八刻二十分一刻六十分
十二世三百六十年
四千三百二十月十二万九千六百日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01L 页
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辰
古历一时八刻二十分。故昼夜百刻。今历一时八刻。故昼夜九十六刻。无四维。
上古十一月甲子朔朝夜半冬至。日月如连珠。五星如合璧。年月日时皆甲子。是为宇宙历纪之元也。故今历纪十九年有七闰后。气朔分齐。冬至在十一月朔。然则三代建正。惟周正建子得之。而夫子以行夏之时。为万世不易之常道何欤。易说卦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天地生物之功。始于艮终于艮。艮者天地生物之始终也。故艮当丑寅。丑为十二月寅为正月也。春夏先而秋冬后。小而一月之晦朔弦望。一日之朝晡昼夜。其理一也。若以子月为岁首则是冬先于春。犹晦先于朔夜先于朝也。且冬至者以气节言之则月中也。月中不得为一月之始。不如立春之为春首且为月节也。盖初间一万八百年而天始开。又一万八百年而地始成。又一万八百年而人始生。子会未有地。丑会未有人。至寅会然后三才始备。万物生成。是故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而阳极而阴生。阴极而阳生。冬至之一阳为春夏之根。夏至之一阴为秋冬之根。故冬中有稚阳。夏中有稚阴。是胞胎之阴阳也。凡物既成形体而后指以为名。冬至一阳。至寅而后成春。成春而后可以为四时之首。玄冥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02H 页
用事。天地闭塞。岂可以一脉之阳生于地下而指以为春。以为岁首乎。正如子会丑会之时。三才未备。气化凝闭。天地妙用。未得流行于两间。安可以是为历纪之初乎。时以作事则岁月自当以人为纪。故颛顼氏以孟春为元。以尧历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推之。亦是夏时。行夏之时。诚万世不易之常道也。大抵天地之形体。只是水火所成也。天地之大用。只是水火之气也。天气始开。水之查滓成地。结则峙而为山。水之所赴其势蓄。泄则流而为川。日月星辰之丽天而循环者。只是火质也。日者火精而象天。月者水精而象地。是故火旺于夏而日出于寅时。中天于午时。入于戌时。寅午戌者火之生旺藏也。水旺于冬而月出于申时。中天于子时。入于辰时。申子辰者水之生旺藏也。阳统乎阴。日主乎月。而生旺藏于寅午戌。则寅之为岁首。天道之常也。或曰然则日亦以寅时为初可乎。曰然。
角羽商徵宫
삽화 새창열기
宫徵角商羽之序
삽화 새창열기
宫商角徵羽之序
삽화 새창열기
圣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圣人则河图画八卦说
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天圣受授。岂偶然哉。万世人文之本源。在于此也。敢为图列于左。
  四象位数分为八卦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四象位数八卦变为生成八卦之图
삽화 새창열기
遁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03L 页
自位数之本图而变为生成之图。九六七八。四象之数也。九六之上下。天地之定位也。八七之左右。日月之出入也。艮兑以位而相易。山泽之通气也。震巽以位而相易。雷风之相薄也。
参同契纳甲法
삽화 새창열기
 魏伯阳著参同契二卷。以喻作丹之意云。今世应占出于此。 坎离在中宫。壬癸在北方。
总图
삽화 새창열기
坎离得乾坤之中爻为真水火。为六卦之主。而六卦为坎离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