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第 1a 页 WYG0826-04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书法正传卷九 常熟冯武撰
名迹源流
钟繇贺捷表
欧阳永叔以史考之谓建安二十四年九月关某未死
不应先作此表董逌又谓元常字细画短逸少临之不
应画疏体枝锋露筋绝决知非元常之书也
简缘云按元常真迹若伪右军不应临写若钟书可
书法正传卷九 常熟冯武撰
名迹源流
钟繇贺捷表
欧阳永叔以史考之谓建安二十四年九月关某未死
不应先作此表董逌又谓元常字细画短逸少临之不
应画疏体枝锋露筋绝决知非元常之书也
简缘云按元常真迹若伪右军不应临写若钟书可
卷九 第 1b 页 WYG0826-0441b.png
伪则右军学者亦伪乎钟书贺捷宣示墓田诸迹历
代内府珍藏历代善书大臣鉴定宋儒偏要生事甚
无谓也
钟繇宣示表(楮目八行/)
南齐王僧虔书录云太傅宣示墨迹为丞相始兴宝爱
丧乱狼狈犹以此表衣带带过江后在右军处右军借
王脩脩死其母以其子平生所爱纳诸棺中遂不傅所
传者乃右军别临本梁武所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者
代内府珍藏历代善书大臣鉴定宋儒偏要生事甚
无谓也
钟繇宣示表(楮目八行/)
南齐王僧虔书录云太傅宣示墨迹为丞相始兴宝爱
丧乱狼狈犹以此表衣带带过江后在右军处右军借
王脩脩死其母以其子平生所爱纳诸棺中遂不傅所
传者乃右军别临本梁武所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者
卷九 第 2a 页 WYG0826-0441c.png
也
唐韦述叙书云开元中萧令奏滑州人家藏右军扇上
真书宣示及小王行书二卷敕命滑州给驿赍书本赴
京其书扇有贞观印旧褾织成题字 盖宣示祗有右
军临本钟迹亡矣
钟繇季直表
钟繇荐季直表至元甲子分湖陆行直字季道以厚赀
购得于方外友旋失去二十六年至正九年又得之高
唐韦述叙书云开元中萧令奏滑州人家藏右军扇上
真书宣示及小王行书二卷敕命滑州给驿赍书本赴
京其书扇有贞观印旧褾织成题字 盖宣示祗有右
军临本钟迹亡矣
钟繇季直表
钟繇荐季直表至元甲子分湖陆行直字季道以厚赀
购得于方外友旋失去二十六年至正九年又得之高
卷九 第 2b 页 WYG0826-0441d.png
古纯朴超妙入神上有河东薛绍彭印黄初至今二百
馀年方见于世从前鉴赏家并未齿及神物显晦盖有
候也先朝又归沈石田家或疑为唐人书然书法非元
常不能也今有刻本甚精
钟繇丙舍帖
原迹无存张彦远谓右军暮年临此笔法弥老墨本在
吕文靖公家薛绍彭摹得两纸
右军兰亭序
馀年方见于世从前鉴赏家并未齿及神物显晦盖有
候也先朝又归沈石田家或疑为唐人书然书法非元
常不能也今有刻本甚精
钟繇丙舍帖
原迹无存张彦远谓右军暮年临此笔法弥老墨本在
吕文靖公家薛绍彭摹得两纸
右军兰亭序
卷九 第 3a 页 WYG0826-0442a.png
唐何延之兰亭记述之最详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
日四十一人同游于山阴兰亭逸少制序酒酣兴乐而
书用鼠须笔蚕茧纸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字有重者皆搆别体就中之字最多乃
有二十许个变转悉异其时似有神助醒后他日更书
数十百本皆不如右军亦自惜之留付子孙传至七代
孙智永永是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故独传家法为隋
唐间诸家所师其书付弟子辨才太宗闻之令萧翼计
日四十一人同游于山阴兰亭逸少制序酒酣兴乐而
书用鼠须笔蚕茧纸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字有重者皆搆别体就中之字最多乃
有二十许个变转悉异其时似有神助醒后他日更书
数十百本皆不如右军亦自惜之留付子孙传至七代
孙智永永是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故独传家法为隋
唐间诸家所师其书付弟子辨才太宗闻之令萧翼计
卷九 第 3b 页 WYG0826-0442b.png
取入大内太宗崩遗命入昭陵真迹遂亡太宗初得真
迹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
各拓数本以赐太子以下诸王近臣人閒稀少今赵模
等所拓在者一本尚直数万钱也
宋董逌广川书跋云兰亭序贞观中旧有二本其一入
昭陵其一当神龙中太平公主借拓摹遂亡其后温韬
发诸陵兰亭复出仁宗时关中得兰亭墨书字画不逮
逸少他书其后秘阁用此刻石为法帖今诸处兰亭本
迹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
各拓数本以赐太子以下诸王近臣人閒稀少今赵模
等所拓在者一本尚直数万钱也
宋董逌广川书跋云兰亭序贞观中旧有二本其一入
昭陵其一当神龙中太平公主借拓摹遂亡其后温韬
发诸陵兰亭复出仁宗时关中得兰亭墨书字画不逮
逸少他书其后秘阁用此刻石为法帖今诸处兰亭本
卷九 第 4a 页 WYG0826-0442c.png
至有十数惟定州旧石为胜此书虽唐人临拓然亦自
有佳处
简缘云按真迹止有辨才本又有神龙本不知何据
又云成都兰亭宝月刻东坡赞盖子由得于中山旧石
故所摹独传于蜀中州人或未知也贞观中诏汤普彻
拓兰亭赐梁公等八人而普彻亦窃拓出外以传其书
普彻自能书识逸少意故虽摹拓自到极处逮褚河南
欧阳询所临则自出家法不复随点画也兰亭真本世
有佳处
简缘云按真迹止有辨才本又有神龙本不知何据
又云成都兰亭宝月刻东坡赞盖子由得于中山旧石
故所摹独传于蜀中州人或未知也贞观中诏汤普彻
拓兰亭赐梁公等八人而普彻亦窃拓出外以传其书
普彻自能书识逸少意故虽摹拓自到极处逮褚河南
欧阳询所临则自出家法不复随点画也兰亭真本世
卷九 第 4b 页 WYG0826-0442d.png
不复见普彻典刑犹有存者今所传皆本于此中山其
一也
简缘云按褚公欧公各有临本褚则佻逸之极欧尚
不失逸少面目定武本疑是欧临以其似欧笔法也
董逌一概抹倒恐亦未为笃论
欧阳公集古录云兰亭真迹相传云已入昭陵玄宫太
宗贞观初尝令拓书人汤普彻等拓赐房玄龄等八人
普彻窃拓以出故外得传之世所传本盖唐数家所临
一也
简缘云按褚公欧公各有临本褚则佻逸之极欧尚
不失逸少面目定武本疑是欧临以其似欧笔法也
董逌一概抹倒恐亦未为笃论
欧阳公集古录云兰亭真迹相传云已入昭陵玄宫太
宗贞观初尝令拓书人汤普彻等拓赐房玄龄等八人
普彻窃拓以出故外得传之世所传本盖唐数家所临
卷九 第 5a 页 WYG0826-0443a.png
也唐末之乱昭陵为温韬所发所藏书画皆剔取其装
轴而弃之于是魏晋以来诸贤墨迹复流播人间至宋
太宗时购摹所得集为十卷俾摹传之谓之淳化阁帖
用数以分赐近臣独兰亭真本不存故不得列于法帖
今予所有其一流俗所传不记其所其二得于殿中丞
王广渊家其三得于故相王沂公家又有别本在定州
民家各自有石校其本纤毫不异其四得于蔡君谟家
世所传本不出乎此
轴而弃之于是魏晋以来诸贤墨迹复流播人间至宋
太宗时购摹所得集为十卷俾摹传之谓之淳化阁帖
用数以分赐近臣独兰亭真本不存故不得列于法帖
今予所有其一流俗所传不记其所其二得于殿中丞
王广渊家其三得于故相王沂公家又有别本在定州
民家各自有石校其本纤毫不异其四得于蔡君谟家
世所传本不出乎此
卷九 第 5b 页 WYG0826-0443b.png
简缘云按董逌书跋云宋仁宗时兰亭复得于关中
用此刻石盖真迹已亡此所得而上石者必唐人摹
临也至云魏晋真迹俱从温韬所发而出则所殉葬
者何多也未可信矣
南部新书云兰亭序武德四年欧阳询就越诈求之始
入秦王府麻道嵩奉教拓两本一送辨才一王自收贞
观二十三年褚遂良请入昭陵
书法离钩云世以定武本为第一金陵清凉本为第二
用此刻石盖真迹已亡此所得而上石者必唐人摹
临也至云魏晋真迹俱从温韬所发而出则所殉葬
者何多也未可信矣
南部新书云兰亭序武德四年欧阳询就越诈求之始
入秦王府麻道嵩奉教拓两本一送辨才一王自收贞
观二十三年褚遂良请入昭陵
书法离钩云世以定武本为第一金陵清凉本为第二
卷九 第 6a 页 WYG0826-0443c.png
定武本薛珦别刻石易去宣和间于薛珦家入禁中建
炎南渡不知所存清凉本洪武初因寺入官其石留天
戒寺僧金西白盗去后事发其僧系狱死石遂不知其
处
艺苑卮言云定武本有肥者有瘦者有五字损本五字
不损本当时诸供奉拓此帖独信本逼真刻石留之禁
中他本在外争相摹拓而欧本独不出耶律德光入汴
得而弃之杀虎林流转李学究家以至复入公库所谓
炎南渡不知所存清凉本洪武初因寺入官其石留天
戒寺僧金西白盗去后事发其僧系狱死石遂不知其
处
艺苑卮言云定武本有肥者有瘦者有五字损本五字
不损本当时诸供奉拓此帖独信本逼真刻石留之禁
中他本在外争相摹拓而欧本独不出耶律德光入汴
得而弃之杀虎林流转李学究家以至复入公库所谓
卷九 第 6b 页 WYG0826-0443d.png
未损本也定武薛绍彭摹之他石潜易古刻于湍流左
右五字微劖一二笔藏于家大观中上知之取进御龛
之宣和殿壁师陷诸珍宝悉逐虏北而此石独留宗汝
霖得之以进光尧至维扬而复失之所谓损本也
简缘云按大内所藏皆绢素墨迹此云刻石禁中未
知何所据也
元黄元镇秋声集定武兰亭跋云右军真迹已入昭陵
其次即定武石刻也初石晋末契丹辇载中原北至真
右五字微劖一二笔藏于家大观中上知之取进御龛
之宣和殿壁师陷诸珍宝悉逐虏北而此石独留宗汝
霖得之以进光尧至维扬而复失之所谓损本也
简缘云按大内所藏皆绢素墨迹此云刻石禁中未
知何所据也
元黄元镇秋声集定武兰亭跋云右军真迹已入昭陵
其次即定武石刻也初石晋末契丹辇载中原北至真
卷九 第 7a 页 WYG0826-0444a.png
定德光死弃此石于中山为季生所得庆历中韩忠献
公帅中山坚欲索观李藏其石别刻以示公李死其子
出之宋景文公守定州以公帑金购入官库熙宁间薛
守师正子绍彭又刻别本易而归长安大观中诏取置
宣和殿靖康之乱不知存亡此闻之于康伯可者
米元章云见苏耆家兰亭三本一本是苏易简题第二
是易简子耆跋笔法最精题为褚遂良摹第三唐粉蜡
本是其族人沂摹尚有一绢本在蒋长洹处一纸本在
公帅中山坚欲索观李藏其石别刻以示公李死其子
出之宋景文公守定州以公帑金购入官库熙宁间薛
守师正子绍彭又刻别本易而归长安大观中诏取置
宣和殿靖康之乱不知存亡此闻之于康伯可者
米元章云见苏耆家兰亭三本一本是苏易简题第二
是易简子耆跋笔法最精题为褚遂良摹第三唐粉蜡
本是其族人沂摹尚有一绢本在蒋长洹处一纸本在
卷九 第 7b 页 WYG0826-0444b.png
其子之文处一本在滕中处后归米氏一本在之友处
又王文惠公孙居高邮收得褚遂良黄绢上临本纷纷
不一各言其真大抵临本也
又云泗州杜氏收刻板兰亭(待制杜公所得/即宣文阁摹本)有锋势笔
活余得之以其本刻板视定本及世妄刻本甚不同也
此书不亡于后世者赖存此本遇好事者即与一本不
可再得世谓之三米兰亭王巩谓余家印本是汤普彻
所摹与赠王诜家摹本一同钱塘关景仁收唐石本佳
又王文惠公孙居高邮收得褚遂良黄绢上临本纷纷
不一各言其真大抵临本也
又云泗州杜氏收刻板兰亭(待制杜公所得/即宣文阁摹本)有锋势笔
活余得之以其本刻板视定本及世妄刻本甚不同也
此书不亡于后世者赖存此本遇好事者即与一本不
可再得世谓之三米兰亭王巩谓余家印本是汤普彻
所摹与赠王诜家摹本一同钱塘关景仁收唐石本佳
卷九 第 8a 页 WYG0826-0444c.png
于定武尚不及吾家板本也
赵子昂云当宋未渡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
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
难别矣王顺伯尤延之诸公能精识之于墨色纸色分
毫不爽晦翁跋兰亭谓不独议礼如聚讼盖笑之也
又云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
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势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
兹其所以神也
赵子昂云当宋未渡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石刻既亡
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
难别矣王顺伯尤延之诸公能精识之于墨色纸色分
毫不爽晦翁跋兰亭谓不独议礼如聚讼盖笑之也
又云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
益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势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
兹其所以神也
卷九 第 8b 页 WYG0826-0444d.png
董宗伯云姜山人游豫章得兰亭石盖农夫锄田数见
夜有光以为异发而获之已缺两行真定武宋拓也
文休承云唐摹兰亭余见凡三本一在宜兴吴氏一在
吴中陈缉熙家已刻石传世一即神龙本也嘉靖初丰
考功存礼尝摹刻于乌镇王氏今真迹已归项子京家
简缘云兰亭不独真迹久亡即唐人摹本不可得不
惟摹本即定武石拓亦不可得盖石拓自宋至今已
不可胜计惟定武为可学唐人所临大抵佻险而飞
夜有光以为异发而获之已缺两行真定武宋拓也
文休承云唐摹兰亭余见凡三本一在宜兴吴氏一在
吴中陈缉熙家已刻石传世一即神龙本也嘉靖初丰
考功存礼尝摹刻于乌镇王氏今真迹已归项子京家
简缘云兰亭不独真迹久亡即唐人摹本不可得不
惟摹本即定武石拓亦不可得盖石拓自宋至今已
不可胜计惟定武为可学唐人所临大抵佻险而飞
卷九 第 9a 页 WYG0826-0445a.png
逸者必褚河南严整而圆备者惟欧阳兰台定武所
刻纯是欧法故后学可师褚公则非老学不易窥也
今石既亡则从定武翻者亦足重矣其馀翻本纷纷
切勿轻信
右军乐毅论(河南书目云四十三行/付官奴)
右军笔论语子敬云吾书乐毅论一篇贻子藏之勿播
于外乐毅之法王氏累世学此得成自外皆达勿以难
学而自惰焉此论日有丹阳僧求吾吾不与也智永题
刻纯是欧法故后学可师褚公则非老学不易窥也
今石既亡则从定武翻者亦足重矣其馀翻本纷纷
切勿轻信
右军乐毅论(河南书目云四十三行/付官奴)
右军笔论语子敬云吾书乐毅论一篇贻子藏之勿播
于外乐毅之法王氏累世学此得成自外皆达勿以难
学而自惰焉此论日有丹阳僧求吾吾不与也智永题
卷九 第 9b 页 WYG0826-0445b.png
右军乐毅论后云乐毅论者正书第一梁世摹出天下
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陈天嘉中人得以献文帝
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吾昔闻其妙今睹
其珍阅玩良久匪朝伊夕始兴薨后仍属废帝废帝既
殁又属馀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
王皆求不与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
得此书留意运工特尽其妙其閒书误两字不欲点除
遂雌黄治定然后用笔陶隐居云大雅吟乐毅论太师
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陈天嘉中人得以献文帝
帝赐始兴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见示吾昔闻其妙今睹
其珍阅玩良久匪朝伊夕始兴薨后仍属废帝废帝既
殁又属馀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宝爱陈世诸
王皆求不与及天下一统四海同文处处追寻累载方
得此书留意运工特尽其妙其閒书误两字不欲点除
遂雌黄治定然后用笔陶隐居云大雅吟乐毅论太师
卷九 第 10a 页 WYG0826-0445c.png
箴等笔力鲜媚纸墨精新斯言得之矣
梁武帝答陶弘景云逸少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
健恐非真迹弘景亦云疑是摸本弘景又云乐毅书极
劲利而不甚用意故颇有坏字
简缘云按此则武帝贞白所论是摸本耳非直谓非
右军书也
负暄野录无锡徐氏家藏乐毅论碑石止存五块可见
者一百八十九字皆用木匣铁束甚宝爱之徐氏之上
梁武帝答陶弘景云逸少无甚极细书乐毅论乃微粗
健恐非真迹弘景亦云疑是摸本弘景又云乐毅书极
劲利而不甚用意故颇有坏字
简缘云按此则武帝贞白所论是摸本耳非直谓非
右军书也
负暄野录无锡徐氏家藏乐毅论碑石止存五块可见
者一百八十九字皆用木匣铁束甚宝爱之徐氏之上
卷九 第 10b 页 WYG0826-0445d.png
世名缜字君徽者刘公敞原父之妹婿常与原父评论
金石刻始末跋此碑尤详云乐毅论有二本其一元丰
初吴人得其石于太湖水中石缺过半背面皆有刻面
十三背亦如之后题永和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书赐
官奴其上书异僧权即梁朱异徐僧权也其一即周越
书苑所载高绅学士得其石于秣陵井中者是也凡二
十九行石缺一角后两行只有最下一字至海字止绅
之子安世卒于吴其家以石质钱于州民钱氏家当官
金石刻始末跋此碑尤详云乐毅论有二本其一元丰
初吴人得其石于太湖水中石缺过半背面皆有刻面
十三背亦如之后题永和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书赐
官奴其上书异僧权即梁朱异徐僧权也其一即周越
书苑所载高绅学士得其石于秣陵井中者是也凡二
十九行石缺一角后两行只有最下一字至海字止绅
之子安世卒于吴其家以石质钱于州民钱氏家当官
卷九 第 11a 页 WYG0826-0446a.png
每令摹拓钱氏厌之绐为失火焚燬矣熙宁中吴大饥
疫赵子立者以金质得之
又云旧传乐毅论乃右军亲书于石其后石入昭陵朱
梁时温韬发陵得之复传人閒即高氏本也是褚遂良
记贞观中内出乐毅论真迹令直弘文馆冯承素摹写
赐长孙无忌等笔势精妙备尽楷则子立所得高氏本
字亦奇绝非右军亲书于石亦摸真迹而刻之者子立
名竦泉南人曾将漕两浙入为都水使者无子有二女
疫赵子立者以金质得之
又云旧传乐毅论乃右军亲书于石其后石入昭陵朱
梁时温韬发陵得之复传人閒即高氏本也是褚遂良
记贞观中内出乐毅论真迹令直弘文馆冯承素摹写
赐长孙无忌等笔势精妙备尽楷则子立所得高氏本
字亦奇绝非右军亲书于石亦摸真迹而刻之者子立
名竦泉南人曾将漕两浙入为都水使者无子有二女
卷九 第 11b 页 WYG0826-0446b.png
长嫁徐康直字平甫即君徽之子也子立死以石授平
甫徐氏再世宝之尤延之邪王顺伯厚之皆有题跋延
之谓常亲见欧阳公所藏集古录高氏本梅圣俞于碑
后白纸缺处题甚妙二字与此卷前一本同顺伯谓考
之集古录高绅子弟以石质钱于富人其家失火遂焚
其石今无复存矣
赵德甫云集古录谓石焚非也元祐閒余侍亲官舍徐
州时故郎官赵竦被旨开吕梁堰挈此石随行竦殁石
甫徐氏再世宝之尤延之邪王顺伯厚之皆有题跋延
之谓常亲见欧阳公所藏集古录高氏本梅圣俞于碑
后白纸缺处题甚妙二字与此卷前一本同顺伯谓考
之集古录高绅子弟以石质钱于富人其家失火遂焚
其石今无复存矣
赵德甫云集古录谓石焚非也元祐閒余侍亲官舍徐
州时故郎官赵竦被旨开吕梁堰挈此石随行竦殁石
卷九 第 12a 页 WYG0826-0446c.png
遂不知所在盖欧阳为钱氏所绐而赵德甫则不知石
后归徐氏也
又碑有朱徐二人押缝者乃梁朝摸刻之本又上有小
字云太和六年中勒毕太和唐文宗年号是经唐时再
摹刻也字体比徐氏稍肥然极有典型此石出太湖时
为章氏所得刋二印为末文云申国秘藏及章渊文房
印章渊字伯渊乾道閒尝江山宰寓居于吴余及识之
亦疏爽好事者今不知此石尚存其家否
后归徐氏也
又碑有朱徐二人押缝者乃梁朝摸刻之本又上有小
字云太和六年中勒毕太和唐文宗年号是经唐时再
摹刻也字体比徐氏稍肥然极有典型此石出太湖时
为章氏所得刋二印为末文云申国秘藏及章渊文房
印章渊字伯渊乾道閒尝江山宰寓居于吴余及识之
亦疏爽好事者今不知此石尚存其家否
卷九 第 12b 页 WYG0826-0446d.png
褚遂良拓本乐毅记云贞观十二年四月九日奉敕内
出乐毅论是右军真迹令直弘文馆冯承素临写赐司
空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
于是在外乃有六本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至中宗神龙
之际不惜内府珍藏中书令宗楚客奏事承恩乃乞二
王真迹敕赐大小二十卷楚客装作二十扇屏风以褚
遂良閒居枯树赋为脚大会宾客示之时薛稷卢藏用
等在坐废食叹美太平公主婿武延秀亦在坐归以告
出乐毅论是右军真迹令直弘文馆冯承素临写赐司
空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六人
于是在外乃有六本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至中宗神龙
之际不惜内府珍藏中书令宗楚客奏事承恩乃乞二
王真迹敕赐大小二十卷楚客装作二十扇屏风以褚
遂良閒居枯树赋为脚大会宾客示之时薛稷卢藏用
等在坐废食叹美太平公主婿武延秀亦在坐归以告
卷九 第 13a 页 WYG0826-0447a.png
公主公主明谒见颇有怨言帝令开库悉与之公主取
五帙五十卷主特爱乐毅论以织成锦袋盛置作箱当
籍没时咸阳老妪窃举袖中县吏寻觉遽而奔趁妪乃
惊惧投之爨下香闻数里千载名笔不复可得
又云武后时武平一时育于宫中见出六十馀函于亿
岁殿曝之楷书每函可十馀卷所记忆者是乐毅告誓
黄庭后为太平公主取出其败也薛崇胤怀乐毅等七
轴托某驸马贻岐王以求免戾据此则又与咸阳老妪
五帙五十卷主特爱乐毅论以织成锦袋盛置作箱当
籍没时咸阳老妪窃举袖中县吏寻觉遽而奔趁妪乃
惊惧投之爨下香闻数里千载名笔不复可得
又云武后时武平一时育于宫中见出六十馀函于亿
岁殿曝之楷书每函可十馀卷所记忆者是乐毅告誓
黄庭后为太平公主取出其败也薛崇胤怀乐毅等七
轴托某驸马贻岐王以求免戾据此则又与咸阳老妪
卷九 第 13b 页 WYG0826-0447b.png
之说异矣
董逌云李庠旧得乐毅论其本乃高绅学士家所藏石
过自矜持谓真逸少书沈存中亦谓前人说逸少书多
是缣纸惟乐毅论书于石不知何据太宗于右军书特
留赏兰亭乐毅尤宝重太平之祸其迹已亡开元录但
有黄庭画赞告誓而无兰亭乐毅其亡信矣
此论乃右军手书以贻子敬者始入于梁武后归陈陈
文帝以赐始兴王贞观中进御十三年命褚遂良排署
董逌云李庠旧得乐毅论其本乃高绅学士家所藏石
过自矜持谓真逸少书沈存中亦谓前人说逸少书多
是缣纸惟乐毅论书于石不知何据太宗于右军书特
留赏兰亭乐毅尤宝重太平之祸其迹已亡开元录但
有黄庭画赞告誓而无兰亭乐毅其亡信矣
此论乃右军手书以贻子敬者始入于梁武后归陈陈
文帝以赐始兴王贞观中进御十三年命褚遂良排署
卷九 第 14a 页 WYG0826-0447c.png
至中宗朝而罹爨下之祸沈存中谓右军手书刻石唐
太宗将以殉葬非也宋有二石刻其一为秘阁所刻其
一为高绅学士家所藏盖以摹本寿诸石者也
宣和书谱云乐毅论有褚河南临本
集古录云乐毅论石在高绅学士家绅死家人初不知
惜好事者往往就阅或摸传其本其家遂秘藏之渐为
难得后其子弟以其石质钱于富人而富家失火遂焚
其石今无有本矣盖可惜也
太宗将以殉葬非也宋有二石刻其一为秘阁所刻其
一为高绅学士家所藏盖以摹本寿诸石者也
宣和书谱云乐毅论有褚河南临本
集古录云乐毅论石在高绅学士家绅死家人初不知
惜好事者往往就阅或摸传其本其家遂秘藏之渐为
难得后其子弟以其石质钱于富人而富家失火遂焚
其石今无有本矣盖可惜也
卷九 第 14b 页 WYG0826-0447d.png
董逌又云乐毅论世无全文高绅所藏石至海字止以
史挍之四才得其一耳今世所传又其摹者盖无取也
又云昔时于秦玢兵部家得别本乐毅论文字完整笔
力差劣然挍今秘阁石本亦可上下相敌或疑王著之
所书也
潘无声云黄庭经乐毅论俱有完本不完本为米颠诸
公驳论几成鱼目至有以为吴通微及王著笔者此中
尚可容虞世南褚遂良数人不知通微辈能办之否
史挍之四才得其一耳今世所传又其摹者盖无取也
又云昔时于秦玢兵部家得别本乐毅论文字完整笔
力差劣然挍今秘阁石本亦可上下相敌或疑王著之
所书也
潘无声云黄庭经乐毅论俱有完本不完本为米颠诸
公驳论几成鱼目至有以为吴通微及王著笔者此中
尚可容虞世南褚遂良数人不知通微辈能办之否
卷九 第 15a 页 WYG0826-0448a.png
简缘云乐毅论原本已亡于咸阳之惨秘阁石拓未
知所在高绅学士家所藏不全石刻又亡于火今所
传石刻完本意是秘阁石拓本翻出未可知也
右军黄庭经(河南书目云六十行道士/永和十二年与山阴)
梁虞稐论书表云羲之好鹅山阴昙酿村有一道士养
好鹅十馀王清旦乘小船故往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
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写
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写
知所在高绅学士家所藏不全石刻又亡于火今所
传石刻完本意是秘阁石拓本翻出未可知也
右军黄庭经(河南书目云六十行道士/永和十二年与山阴)
梁虞稐论书表云羲之好鹅山阴昙酿村有一道士养
好鹅十馀王清旦乘小船故往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
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写
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写
卷九 第 15b 页 WYG0826-0448b.png
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
鹅而归
简缘云据此则河南书目误矣
唐徐浩古迹记云玄宗开元五年十一月五日收缀大
小二王真迹得一百五十八卷大王正书三卷内黄庭
经第一画赞第二告誓第三臣以为画赞是伪迹不近
真
又云潼关失守内库法书皆散失初收城后浩充使搜
鹅而归
简缘云据此则河南书目误矣
唐徐浩古迹记云玄宗开元五年十一月五日收缀大
小二王真迹得一百五十八卷大王正书三卷内黄庭
经第一画赞第二告誓第三臣以为画赞是伪迹不近
真
又云潼关失守内库法书皆散失初收城后浩充使搜
卷九 第 16a 页 WYG0826-0448c.png
访图书收获二王书二百馀卷访黄庭真迹或云张通
儒将向幽州莫知去处
董逌书跋云夫求马者必自其群至授以骐骥之任则
真马出矣唐得汉魏晋隋书多至七百卷而以黄庭为
第一在众书时岂无所异而可一概哉顾世未尝衡挍
而弹绳之则论有同异不足怪也至稽之法度而吻合
案之体裁而结密索之神明而不竭者于是知世有骅
骝矣此是当时唐人摸拓本而入石者时见笔意与常
儒将向幽州莫知去处
董逌书跋云夫求马者必自其群至授以骐骥之任则
真马出矣唐得汉魏晋隋书多至七百卷而以黄庭为
第一在众书时岂无所异而可一概哉顾世未尝衡挍
而弹绳之则论有同异不足怪也至稽之法度而吻合
案之体裁而结密索之神明而不竭者于是知世有骅
骝矣此是当时唐人摸拓本而入石者时见笔意与常
卷九 第 16b 页 WYG0826-0448d.png
见二本及今秘阁所存异甚知唐初选置能尽书矣
又云黄庭非右军书以传考之知尝书道德经不言写
黄庭也然羲之自写黄庭授子敬不为道士书此陶贞
白云逸少有名之迹不过数首黄庭为第一天宝末张
通儒盗去莫知所在乃知原书不传矣今所见者特后
世重拓叠摸不得其真多矣蜀本黄庭笔墨粗不足贵
简缘云黄庭为逸少正书第一真迹已亡于张通儒
后世所传真迹意是唐人摸拓本其刻于石者在宋
又云黄庭非右军书以传考之知尝书道德经不言写
黄庭也然羲之自写黄庭授子敬不为道士书此陶贞
白云逸少有名之迹不过数首黄庭为第一天宝末张
通儒盗去莫知所在乃知原书不传矣今所见者特后
世重拓叠摸不得其真多矣蜀本黄庭笔墨粗不足贵
简缘云黄庭为逸少正书第一真迹已亡于张通儒
后世所传真迹意是唐人摸拓本其刻于石者在宋
卷九 第 17a 页 WYG0826-0449a.png
已有二三本多从唐摸本上石今之翻本甚多收藏
家得宋石刻已是绝顶矣
东观馀论跋黄庭经后云黄庭经世有数本或响拓或
刋刻皆正书盖六朝及唐人转相摹仿所以不同此卷
临学殊工字势原仿欧阳率更固自合作但世传黄庭
为逸少书则非也按真诰晋哀帝兴宁二年南岳魏夫
人始降黄庭于世逸少以穆帝升平五年卒安得逸少
预书之又虞稐论书表云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晋书
家得宋石刻已是绝顶矣
东观馀论跋黄庭经后云黄庭经世有数本或响拓或
刋刻皆正书盖六朝及唐人转相摹仿所以不同此卷
临学殊工字势原仿欧阳率更固自合作但世传黄庭
为逸少书则非也按真诰晋哀帝兴宁二年南岳魏夫
人始降黄庭于世逸少以穆帝升平五年卒安得逸少
预书之又虞稐论书表云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晋书
卷九 第 17b 页 WYG0826-0449b.png
本传亦云为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送以二书考之初
未尝言写黄庭也然陶隐居与梁武帝启云逸少有名
之迹不过黄庭劝进告誓数首不审犹有存否盖此启
在真诰前故未之考耳唐张怀瓘书估云乐毅黄庭但
得全文几篇即为国宝世遂误以为逸少书李太白承
之有写黄庭换白鹅之诗今此帖始见于梁代盖晋兴
宁以后或宋齐人书也仆顷在洛中见承直郎李鹏举
家蓄此帖是唐褚令摹单廓未填笔势精善乃钱思公
未尝言写黄庭也然陶隐居与梁武帝启云逸少有名
之迹不过黄庭劝进告誓数首不审犹有存否盖此启
在真诰前故未之考耳唐张怀瓘书估云乐毅黄庭但
得全文几篇即为国宝世遂误以为逸少书李太白承
之有写黄庭换白鹅之诗今此帖始见于梁代盖晋兴
宁以后或宋齐人书也仆顷在洛中见承直郎李鹏举
家蓄此帖是唐褚令摹单廓未填笔势精善乃钱思公
卷九 第 18a 页 WYG0826-0449c.png
家本号玉轴黄庭中有五行为周越摹换今归御府矣
简缘云按真诰一书从扶鸾来未可尽信其中可驳
处甚多不独黄庭一案也盖右军另写道德经但今
无其书余见一新翻本似是宋元人书并非唐摹也
又云黄庭多刓缺不全独庆历中摸者字画具存气象
犹在不可以其近而忽之
米氏书史云黄素黄庭一卷是六朝人书并无唐人气
格缝有书印字是曾入钟绍京家黄素缜密上下是乌
简缘云按真诰一书从扶鸾来未可尽信其中可驳
处甚多不独黄庭一案也盖右军另写道德经但今
无其书余见一新翻本似是宋元人书并非唐摹也
又云黄庭多刓缺不全独庆历中摸者字画具存气象
犹在不可以其近而忽之
米氏书史云黄素黄庭一卷是六朝人书并无唐人气
格缝有书印字是曾入钟绍京家黄素缜密上下是乌
卷九 第 18b 页 WYG0826-0449d.png
丝织成栏其用朱墨界行卷末跋台仙二字有陈氏图
书及钱氏忠孝之家印陶谷跋云山阴道士刘君以群
鹅献右军乞书黄庭经此是也此书乃明州刺史李振
景福中罢官过浚郊遗光禄朱卿卿名友文即梁祖之
子后封博王王薨余获于旧邸时贞明庚辰秋也晋都
梁苑因重背之中书令陶谷记是日降制以京兆尹安
彦威兼副都统 余跋云书印字唐越国公钟绍京印
也晋史载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送因李太白送贺
书及钱氏忠孝之家印陶谷跋云山阴道士刘君以群
鹅献右军乞书黄庭经此是也此书乃明州刺史李振
景福中罢官过浚郊遗光禄朱卿卿名友文即梁祖之
子后封博王王薨余获于旧邸时贞明庚辰秋也晋都
梁苑因重背之中书令陶谷记是日降制以京兆尹安
彦威兼副都统 余跋云书印字唐越国公钟绍京印
也晋史载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送因李太白送贺
卷九 第 19a 页 WYG0826-0450a.png
监云山阴道士如相送应写黄庭换白鹅世人遂以黄
庭为换鹅经甚可笑也
简缘云此是太白误用耳非后人因此而误也当时
褚河南已云黄庭换鹅矣
又云世传黄庭多恶札皆是伪作唐人以画赞犹为非
真则黄庭内多钟法者犹是好事者为之耳
简缘云米老云伪本是恶札非谓右军所书是恶札
也
庭为换鹅经甚可笑也
简缘云此是太白误用耳非后人因此而误也当时
褚河南已云黄庭换鹅矣
又云世传黄庭多恶札皆是伪作唐人以画赞犹为非
真则黄庭内多钟法者犹是好事者为之耳
简缘云米老云伪本是恶札非谓右军所书是恶札
也
卷九 第 19b 页 WYG0826-0450b.png
右军东方朔画赞(河南书目云三十行/)
广川书跋云王濛子脩(或作/循)尝求书于右军右军为写
东方朔画赞与之及脩亡其母见子平生所爱内置棺
中则此书早已不传矣今所传者考其笔墨蹊径多不
类盖后人为之托逸少以传也
简缘云南齐王僧虔论书则云纳置棺中者钟繇宣
示也僧虔在前疑董逌或误
广州书跋又云唐自贞观购书逮开元搜访亦既尽矣
广川书跋云王濛子脩(或作/循)尝求书于右军右军为写
东方朔画赞与之及脩亡其母见子平生所爱内置棺
中则此书早已不传矣今所传者考其笔墨蹊径多不
类盖后人为之托逸少以传也
简缘云南齐王僧虔论书则云纳置棺中者钟繇宣
示也僧虔在前疑董逌或误
广州书跋又云唐自贞观购书逮开元搜访亦既尽矣
卷九 第 20a 页 WYG0826-0450c.png
校定大王书二卷黄庭第一画赞第二告誓第三韦挺
以画赞是伪迹夫画赞已亡而更出者可知其为伪也
今世所传疑不在韦挺论中彼得存于贞观而入录当
亦有可乱真处今之传者不能便入贞观录也
徐浩以为画赞是伪迹不近真
简缘云东方朔画赞从来谓是右军神品韦徐诸公
以为伪亦言其临摸者尔
米元章书史云右军东方朔画赞糜破处欧阳询补之
以画赞是伪迹夫画赞已亡而更出者可知其为伪也
今世所传疑不在韦挺论中彼得存于贞观而入录当
亦有可乱真处今之传者不能便入贞观录也
徐浩以为画赞是伪迹不近真
简缘云东方朔画赞从来谓是右军神品韦徐诸公
以为伪亦言其临摸者尔
米元章书史云右军东方朔画赞糜破处欧阳询补之
卷九 第 20b 页 WYG0826-0450d.png
在丁讽学士家归宗室令畤刘泾以僧繇画梁武像易
去
潘无声离钩云东方朔画赞笔圆静而劲肥瘦得中但
字身差长耳盖崔子玉字形如此前辈或随时用一人
笔法也
简缘云无声此说必有所本
佛遗教经
集古录云相传是羲之书伪也盖唐时写经手所书尔
去
潘无声离钩云东方朔画赞笔圆静而劲肥瘦得中但
字身差长耳盖崔子玉字形如此前辈或随时用一人
笔法也
简缘云无声此说必有所本
佛遗教经
集古录云相传是羲之书伪也盖唐时写经手所书尔
卷九 第 21a 页 WYG0826-0451a.png
唐时佛书今存者大抵类此
黄山谷云此书在楷法中小不及乐毅论不知乐毅论
已遭火而别本为薛崇彻所藏亡于五溪其拓本皆摸
画善者则亦与写经手何异但此书疏肥令密密瘦令
疏自得古人意其为名辈所推良有以也
离钩云此书小不及乐毅论耳清劲方重盖度越萧子
云数等
先钝吟亦云非右军不能东坡亦不以欧阳永叔言为
黄山谷云此书在楷法中小不及乐毅论不知乐毅论
已遭火而别本为薛崇彻所藏亡于五溪其拓本皆摸
画善者则亦与写经手何异但此书疏肥令密密瘦令
疏自得古人意其为名辈所推良有以也
离钩云此书小不及乐毅论耳清劲方重盖度越萧子
云数等
先钝吟亦云非右军不能东坡亦不以欧阳永叔言为
卷九 第 21b 页 WYG0826-0451b.png
然
右军告誓文(河南书目云十四行/)
董逌云告誓文今入晋书传中昔逸少为王怀祖檄也
当时以不能堪摘细事遂脱帻自投朝庭以其誓苦故
不强起以官开元中此书得于润州瓦官寺讲堂鸱尾
其书一字为数体一体别成点画不可一概求之如字
有横显异法行法变草未尝复出实天下奇作也李延
业献之岐王十二年复出岐王宅被焚则宜世不传矣
右军告誓文(河南书目云十四行/)
董逌云告誓文今入晋书传中昔逸少为王怀祖檄也
当时以不能堪摘细事遂脱帻自投朝庭以其誓苦故
不强起以官开元中此书得于润州瓦官寺讲堂鸱尾
其书一字为数体一体别成点画不可一概求之如字
有横显异法行法变草未尝复出实天下奇作也李延
业献之岐王十二年复出岐王宅被焚则宜世不传矣
卷九 第 22a 页 WYG0826-0451c.png
今碑字刻画过于严重似是唐写经手拓摹以传陶弘
景论书谓逸少自吴兴前书犹未为称凡厥存迹皆是
永和十许年中自失郡告灵不仕后略不复自书然告
誓文已出当时知鸱尾得者别本也贞观书目已列告
誓文武平一在武后宫中尝见于小函同乐毅论黄庭
经共藏便知此本不一传摹相承不能辨其真赝也
唐韦述叙书录云开元五年敕陆元悌检挍御府珍藏
告誓犹存
景论书谓逸少自吴兴前书犹未为称凡厥存迹皆是
永和十许年中自失郡告灵不仕后略不复自书然告
誓文已出当时知鸱尾得者别本也贞观书目已列告
誓文武平一在武后宫中尝见于小函同乐毅论黄庭
经共藏便知此本不一传摹相承不能辨其真赝也
唐韦述叙书录云开元五年敕陆元悌检挍御府珍藏
告誓犹存
卷九 第 22b 页 WYG0826-0451d.png
唐徐浩古迹记云开元时御史史惟则奉使晋州博访
书画时赵城仓督隐没公货极多推案承伏云有好书
赎罪惟则索看遂出扇书告誓等四卷并二王真迹四
卷问其得处云禄山下将过太原停于督家三月馀秪
供称意留此为赠惟则将至阙下大有爵赏
智永临右军五纸告誓第一今所见者多永师迹也
右军十七帖
法书要录云十七帖长丈有二尺贞观中馆本也凡百
书画时赵城仓督隐没公货极多推案承伏云有好书
赎罪惟则索看遂出扇书告誓等四卷并二王真迹四
卷问其得处云禄山下将过太原停于督家三月馀秪
供称意留此为赠惟则将至阙下大有爵赏
智永临右军五纸告誓第一今所见者多永师迹也
右军十七帖
法书要录云十七帖长丈有二尺贞观中馆本也凡百
卷九 第 23a 页 WYG0826-0452a.png
有七行九百四十三字逸少草书中烜赫著名帖也文
皇帝购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
取其迹以类相从缀成卷以贞观两字印印之褚河南
监装背率多紫檀轴首白檀身紫罗褾织成带明皇开
元五年又以开元两字印印之跋尾列当时大臣名此
帖号十七者以卷首有十七字故以名
宋黄长睿东观馀论跋云逸少十七帖乃先唐所刻石
本今世閒有二刻本其一刻于汴梁卷尾有大敕字褚
皇帝购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
取其迹以类相从缀成卷以贞观两字印印之褚河南
监装背率多紫檀轴首白檀身紫罗褾织成带明皇开
元五年又以开元两字印印之跋尾列当时大臣名此
帖号十七者以卷首有十七字故以名
宋黄长睿东观馀论跋云逸少十七帖乃先唐所刻石
本今世閒有二刻本其一刻于汴梁卷尾有大敕字褚
卷九 第 23b 页 WYG0826-0452b.png
遂良解无畏挍人家或得之此最佳盖唐本也其一即
此卷无敇字洛阳李邯郸家所蓄旧本与此相类其馀
世传别本为贺知章所临南唐李后主煜得之勒石置
澄心堂者本朝侍书王著又别刻石势殊疏拙而瘦又
有一板本亦似南唐刻者第叙次颠舛文为十七帖而
误目为十八帖字亦瘦弱失真独敕字本及此本乃先
唐所刻右军笔法具存世殊艰得政和三年五月初吉
黄伯思书
此卷无敇字洛阳李邯郸家所蓄旧本与此相类其馀
世传别本为贺知章所临南唐李后主煜得之勒石置
澄心堂者本朝侍书王著又别刻石势殊疏拙而瘦又
有一板本亦似南唐刻者第叙次颠舛文为十七帖而
误目为十八帖字亦瘦弱失真独敕字本及此本乃先
唐所刻右军笔法具存世殊艰得政和三年五月初吉
黄伯思书
卷九 第 24a 页 WYG0826-0452c.png
又云毕文将叔家有唐初人所摸此帖来禽等四物外
又有密蒙花一种然余按今诸本并无此一种而张彦
远十七帖亦不载此不知缘何毕氏本有之
简缘云近代又有翻刻多无足取在淳化绛帖东库
本大观太清楼戏鱼堂星凤楼诸类帖中者为近之
曹娥碑
此即蔡邕闻之来观夜闇手摸其文而读之题文云黄
绢幼妇外孙齑臼又云三百年后碑当堕江中当堕不
又有密蒙花一种然余按今诸本并无此一种而张彦
远十七帖亦不载此不知缘何毕氏本有之
简缘云近代又有翻刻多无足取在淳化绛帖东库
本大观太清楼戏鱼堂星凤楼诸类帖中者为近之
曹娥碑
此即蔡邕闻之来观夜闇手摸其文而读之题文云黄
绢幼妇外孙齑臼又云三百年后碑当堕江中当堕不
卷九 第 24b 页 WYG0826-0452d.png
堕逢王匡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是也但不著所
书人名岁月昔人碑目往往疑为六朝人书蔡邕所见
应是八分古碑此小楷字体奇而古笔劲如铁非右军
必不能但旧拓难得
离钩云曹娥小楷憔悴宛笃若花蕊漂流幼女捐躯于
波閒又云其流利丰妍肉不欺骨自是可人元明之閒
袁仲长陆季道诸公最重此帖当不诬也
洛神赋
书人名岁月昔人碑目往往疑为六朝人书蔡邕所见
应是八分古碑此小楷字体奇而古笔劲如铁非右军
必不能但旧拓难得
离钩云曹娥小楷憔悴宛笃若花蕊漂流幼女捐躯于
波閒又云其流利丰妍肉不欺骨自是可人元明之閒
袁仲长陆季道诸公最重此帖当不诬也
洛神赋
卷九 第 25a 页 WYG0826-0453a.png
古人书目多云逸少洛神赋今不传所传者子敬书也
东观馀论跋草书洛神赋后云世传王大令书然结体
殊不类献之而颇似智永疑其遗迹也至洛神小楷则
子敬书无疑矣世以小王好书此赋故凡有洛神书本
皆归之子敬亦犹东汉诸碑流俗多以为蔡邕岂尽中
郎笔迹哉要当鉴以心目而弗信耳传为佳
董逌云逸少此赋当以为第一今无复存者但子敬所
书犹传疑未可以伯仲閒论也谢安石尝疑子敬不逮
东观馀论跋草书洛神赋后云世传王大令书然结体
殊不类献之而颇似智永疑其遗迹也至洛神小楷则
子敬书无疑矣世以小王好书此赋故凡有洛神书本
皆归之子敬亦犹东汉诸碑流俗多以为蔡邕岂尽中
郎笔迹哉要当鉴以心目而弗信耳传为佳
董逌云逸少此赋当以为第一今无复存者但子敬所
书犹传疑未可以伯仲閒论也谢安石尝疑子敬不逮
卷九 第 25b 页 WYG0826-0453b.png
父书世或谓不复可辨子敬曰外人那得知岂书法虽
一艺亦自有至处恐非造其域者不能致论也此书摹
传失据更无神明点画存耳非子敬书法尽此
又跋洛神赋别本云今世所传洛神赋余见已四本矣
虽王和甫家者最胜结字疏密得法然不若此书亦自
与周子发家者稍异子发谓子敬爱书洛神赋人閒宜
有数本似未见其馀也昔马澄评右军书谓劝进洛神
诸书十馀种皆作今体知逸少尝书此赋子敬当是习
一艺亦自有至处恐非造其域者不能致论也此书摹
传失据更无神明点画存耳非子敬书法尽此
又跋洛神赋别本云今世所传洛神赋余见已四本矣
虽王和甫家者最胜结字疏密得法然不若此书亦自
与周子发家者稍异子发谓子敬爱书洛神赋人閒宜
有数本似未见其馀也昔马澄评右军书谓劝进洛神
诸书十馀种皆作今体知逸少尝书此赋子敬当是习
卷九 第 26a 页 WYG0826-0453c.png
其家学尔然书录不记子敬洛神赋其传之失实将后
人摹拓未可知也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傍自见不
相映带分有主客趋乡整严非善书者不能也大观元
年为安希古书
简缘云唐太宗不喜子敬书故子敬真迹不收
离钩云昔人谓洛神赋象凌波神赵松雪所得之陈集
贤者十三行仅二百五十字系晋麻纸字画神逸墨彩
飞动为天下法书冠又宣和书谱所载末有柳公权跋
人摹拓未可知也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傍自见不
相映带分有主客趋乡整严非善书者不能也大观元
年为安希古书
简缘云唐太宗不喜子敬书故子敬真迹不收
离钩云昔人谓洛神赋象凌波神赵松雪所得之陈集
贤者十三行仅二百五十字系晋麻纸字画神逸墨彩
飞动为天下法书冠又宣和书谱所载末有柳公权跋
卷九 第 26b 页 WYG0826-0453d.png
语者其行字笔亦皆同而小乏韵且是唐硬黄纸所书
定为临本无疑
简缘云逸少真迹亡之久矣子敬真迹秪存十三行
末有柳公权跋语近今翻本皆从此也今又有小楷
全本末知又从何来
集右军圣教序
书苑云唐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诿弘福寺沙门
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剧迹咸萃其中
定为临本无疑
简缘云逸少真迹亡之久矣子敬真迹秪存十三行
末有柳公权跋语近今翻本皆从此也今又有小楷
全本末知又从何来
集右军圣教序
书苑云唐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诿弘福寺沙门
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剧迹咸萃其中
卷九 第 27a 页 WYG0826-0454a.png
今观碑中字与右军遗帖所有者纤微克肖书苑之说
信然近世翰林侍书辈多学此碑学弗克至了无高韵
因号其书为院体由唐吴通微昆弟已有此目故今士
大夫玩之者少然学之弗至者自俗耳碑中字未尝俗
也非深于书者不足以语此政和四年黄长睿记
离钩云圣教序墨迹久藏项子京家近归武陵杨修龄
侍御备极八法之妙
简缘云按当时集成勒石安有真迹恐后人从石本
信然近世翰林侍书辈多学此碑学弗克至了无高韵
因号其书为院体由唐吴通微昆弟已有此目故今士
大夫玩之者少然学之弗至者自俗耳碑中字未尝俗
也非深于书者不足以语此政和四年黄长睿记
离钩云圣教序墨迹久藏项子京家近归武陵杨修龄
侍御备极八法之妙
简缘云按当时集成勒石安有真迹恐后人从石本
卷九 第 27b 页 WYG0826-0454b.png
摹临者也
智永千字文
梁武帝得右军遗书令殷铁石拓一千字每字一纸杂
碎无序命散骑侍郎周兴嗣次为韵语当其成时一夕
须鬓尽白谓心力极于此矣当时甚重之诏令萧子云
写进而后世以书名者率作千字以谓体制尽备可以
见其笔力然非书得成法者亦不能尽工也
智永为羲之七代孙妙传家法为隋唐学书者宗匠住
智永千字文
梁武帝得右军遗书令殷铁石拓一千字每字一纸杂
碎无序命散骑侍郎周兴嗣次为韵语当其成时一夕
须鬓尽白谓心力极于此矣当时甚重之诏令萧子云
写进而后世以书名者率作千字以谓体制尽备可以
见其笔力然非书得成法者亦不能尽工也
智永为羲之七代孙妙传家法为隋唐学书者宗匠住
卷九 第 28a 页 WYG0826-0454c.png
吴兴永欣寺登楼不下四十馀年积年临书千字文得
八百本江东诸寺各施一本所退笔头置之大竹麓受
一石馀而五麓皆满取而瘗之号退笔冢求书者如市
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谓之铁门限长安
崔氏所藏千文真迹最佳大观己丑乐安薛嗣昌命工
刋石置之漕司南厅
欧阳永叔疑薛氏所刻有残缺处为后人所补字多不
类永师剔去二百馀字犹以为未尽或以为王著所补
八百本江东诸寺各施一本所退笔头置之大竹麓受
一石馀而五麓皆满取而瘗之号退笔冢求书者如市
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谓之铁门限长安
崔氏所藏千文真迹最佳大观己丑乐安薛嗣昌命工
刋石置之漕司南厅
欧阳永叔疑薛氏所刻有残缺处为后人所补字多不
类永师剔去二百馀字犹以为未尽或以为王著所补
卷九 第 28b 页 WYG0826-0454d.png
恐皆未确
海岳名言云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俱备有真
迹自颠沛字起在唐林夫处他人所收不及也
元昭武黄镇成字元镇所著秋声集云尝见武夷清碧
杜公所藏智永真迹千文窃叹其历世既久而缣素犹
新盖吴中陆氏之所褾轴者其补缀缺腐略无瑕迹徐
以日映之然后稍见唐张彦远所谓密其隙缝端其经
纬厚薄均调润洁平稳者陆其庶几矣
海岳名言云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俱备有真
迹自颠沛字起在唐林夫处他人所收不及也
元昭武黄镇成字元镇所著秋声集云尝见武夷清碧
杜公所藏智永真迹千文窃叹其历世既久而缣素犹
新盖吴中陆氏之所褾轴者其补缀缺腐略无瑕迹徐
以日映之然后稍见唐张彦远所谓密其隙缝端其经
纬厚薄均调润洁平稳者陆其庶几矣
卷九 第 29a 页 WYG0826-0455a.png
简缘云智永拓千文见于时者虽多然真伪杂出藏
者已病其难辨观右军书记永和世谓默符圣典有
乡背之宜而智永取名谓潜印玄踪尽其家法故侧
勒努趯策掠啄磔虽尽其法度而纵擒缓急自出法
度外若泰豆氏之御进复履绳旋曲中矩取道致远
笔力有馀此岂可求于书侩画贩而得其真伪邪
褚河南圣教序
宣和书谱云褚公喜作正书其磨崖碑在西洛龙门孟
者已病其难辨观右军书记永和世谓默符圣典有
乡背之宜而智永取名谓潜印玄踪尽其家法故侧
勒努趯策掠啄磔虽尽其法度而纵擒缓急自出法
度外若泰豆氏之御进复履绳旋曲中矩取道致远
笔力有馀此岂可求于书侩画贩而得其真伪邪
褚河南圣教序
宣和书谱云褚公喜作正书其磨崖碑在西洛龙门孟
卷九 第 29b 页 WYG0826-0455b.png
法师碑在长安国子监圣教序在长安慈恩塔中皆世
所著闻者
广川书跋云河南初学右军既又学虞伯施后于史棱
得用笔法乃曰此法更不可教人是得其妙处也羿之
立教必至于彀至巧之所极当自其心得非可法度准
绳授也学至于此当自知之
简缘云石刻有二一刻于同州倅厅(龙朔/三年)两篇合一
碑笔画稍粗硬一刻于雁塔(永徽/四年)两篇各一碑笔画
所著闻者
广川书跋云河南初学右军既又学虞伯施后于史棱
得用笔法乃曰此法更不可教人是得其妙处也羿之
立教必至于彀至巧之所极当自其心得非可法度准
绳授也学至于此当自知之
简缘云石刻有二一刻于同州倅厅(龙朔/三年)两篇合一
碑笔画稍粗硬一刻于雁塔(永徽/四年)两篇各一碑笔画
卷九 第 30a 页 WYG0826-0455c.png
细媚而圆润
欧阳询九成官醴泉铭
简缘云今世惟醴泉铭多旧本当是宋人好临仿其
书而石坚致耐拓耳然今已坏极矣
宋璟碑(在荆州沙河县/)
欧阳永叔谓鲁公书宋文贞碑瘦健清拔似瘗鹤铭法
碧落碑(在绛州龙兴宫/)
咸亨元年陈惟玉篆书李汉以为黄公撰书莫知孰是
欧阳询九成官醴泉铭
简缘云今世惟醴泉铭多旧本当是宋人好临仿其
书而石坚致耐拓耳然今已坏极矣
宋璟碑(在荆州沙河县/)
欧阳永叔谓鲁公书宋文贞碑瘦健清拔似瘗鹤铭法
碧落碑(在绛州龙兴宫/)
咸亨元年陈惟玉篆书李汉以为黄公撰书莫知孰是
卷九 第 30b 页 WYG0826-0455d.png
宫中有碧落天尊像篆文刻其背故世传为碧落碑
篆书奇古李阳冰过绛州寝碑下数日不忍去州
将不欲以槌击石像背乃摹别石因封其旧石像今
所传皆摹本也
颜鲁公麻姑仙坛记(小字本大历十年刻/大字本大历六年刻)
集古录云或疑非鲁公书盖鲁公未尝有小字书惟干
禄字书夹注最为小其体法与此不同所以疑之细玩
笔画巨细皆有法非鲁公不能也
篆书奇古李阳冰过绛州寝碑下数日不忍去州
将不欲以槌击石像背乃摹别石因封其旧石像今
所传皆摹本也
颜鲁公麻姑仙坛记(小字本大历十年刻/大字本大历六年刻)
集古录云或疑非鲁公书盖鲁公未尝有小字书惟干
禄字书夹注最为小其体法与此不同所以疑之细玩
笔画巨细皆有法非鲁公不能也
卷九 第 31a 页 WYG0826-0456a.png
简缘云今石拓翻本甚多而模糊者犹是宋刻
苏灵芝奏议
宣和书谱云苏灵芝有二王法而成就顿放当与徐浩
同戈脚复类虞永兴在唐人翰墨中固不易得
索靖月仪帖
晋人评书以索靖比逸少而欧阳询至卧碑下则笔墨
妙绝可知月仪十二章入续法帖中李嗣真谓靖有月
仪三章今不止三章董逌疑是唐人临写故书剞劂径
苏灵芝奏议
宣和书谱云苏灵芝有二王法而成就顿放当与徐浩
同戈脚复类虞永兴在唐人翰墨中固不易得
索靖月仪帖
晋人评书以索靖比逸少而欧阳询至卧碑下则笔墨
妙绝可知月仪十二章入续法帖中李嗣真谓靖有月
仪三章今不止三章董逌疑是唐人临写故书剞劂径
卷九 第 31b 页 WYG0826-0456b.png
出法度外
简缘云索靖有出师颂书法推为章草神品翻刻亦
多真迹在项子京家又有无名氏月仪
颜鲁公中兴颂(在永州正书大字/)
简缘云中兴颂刻永州浯溪上斲其崖石刺史元结
撰文颜鲁公书磊落惊人谓之磨崖碑
蔡君谟画锦堂记
简缘云忠惠公书此记每作一字择其不失法度者
简缘云索靖有出师颂书法推为章草神品翻刻亦
多真迹在项子京家又有无名氏月仪
颜鲁公中兴颂(在永州正书大字/)
简缘云中兴颂刻永州浯溪上斲其崖石刺史元结
撰文颜鲁公书磊落惊人谓之磨崖碑
蔡君谟画锦堂记
简缘云忠惠公书此记每作一字择其不失法度者
卷九 第 32a 页 WYG0826-0456c.png
裁截布列连成碑形当时谓之百衲碑 先钝吟书
钱宗伯西河毛氏志铭亦自谓百衲本
王右军半截碑
简缘云集右军行书丹铅续录云饶州荐福寺碑为
雷所击而碎近日好古者取其碎裂合而卧树之犹
可摹印
褚河南西升经
简缘云或曰唐经生书先钝吟见之叹服下拜至数
钱宗伯西河毛氏志铭亦自谓百衲本
王右军半截碑
简缘云集右军行书丹铅续录云饶州荐福寺碑为
雷所击而碎近日好古者取其碎裂合而卧树之犹
可摹印
褚河南西升经
简缘云或曰唐经生书先钝吟见之叹服下拜至数
卷九 第 32b 页 WYG0826-0456d.png
十云非登善不能也
唐怀素自叙帖
简缘云真迹为南唐李氏物吴匏庵云今为徐宫傅
谦斋所藏空青老人题云自叙帖世传有三一在蜀
中石阳休家黄鲁直以鱼笺临数本者是也一在冯
当世家后归上方一在苏子美家流传吴中余见刻
本有二其一有文寿承书释文今真迹闻在近
李北海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唐怀素自叙帖
简缘云真迹为南唐李氏物吴匏庵云今为徐宫傅
谦斋所藏空青老人题云自叙帖世传有三一在蜀
中石阳休家黄鲁直以鱼笺临数本者是也一在冯
当世家后归上方一在苏子美家流传吴中余见刻
本有二其一有文寿承书释文今真迹闻在近
李北海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卷九 第 33a 页 WYG0826-0457a.png
简缘云在蒲城县断裂久矣正德中御史刘远夫谪
为蒲城尉访而出之锢以铁复为完物下半模糊拓
者多不全拓余所藏者每行多数十字
干禄字书
简缘云鲁公著自书大历九年刻石至开成中已残
缺杨汉公重摹刻今所传者杨摹本也真本以不完
遂不传
颜鲁公多宝佛塔
为蒲城尉访而出之锢以铁复为完物下半模糊拓
者多不全拓余所藏者每行多数十字
干禄字书
简缘云鲁公著自书大历九年刻石至开成中已残
缺杨汉公重摹刻今所传者杨摹本也真本以不完
遂不传
颜鲁公多宝佛塔
卷九 第 33b 页 WYG0826-0457b.png
宣和书谱云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铁戈如
发弩千变万化各具一体若中兴颂之闳伟家庙碑之
严重仙坛之秀颖元鲁山铭之深厚众美并萃早年所
书已与欧虞徐沈暮年之笔相上下及中兴以后笔力
迥与前异亦其所得者愈老也
简缘云米元章毁之谓厚皮馒头甚可笑
颜鲁公争座位书藁
米老云鲁公与郭知运书有篆籀气真杰思也
发弩千变万化各具一体若中兴颂之闳伟家庙碑之
严重仙坛之秀颖元鲁山铭之深厚众美并萃早年所
书已与欧虞徐沈暮年之笔相上下及中兴以后笔力
迥与前异亦其所得者愈老也
简缘云米元章毁之谓厚皮馒头甚可笑
颜鲁公争座位书藁
米老云鲁公与郭知运书有篆籀气真杰思也
卷九 第 34a 页 WYG0826-0457c.png
简缘云宋人行书多从此学故翻本最多若近代所
刻益不足挍
褚遂良三龛碑
简缘云贞观十三年岑文本撰文遂良书大正书字
近分书此碑久沈于水近代始出索者甚众居民不
堪复推于水今不知所在矣余得一本为宿迁徐孝
廉取去
褚河南枯树赋
刻益不足挍
褚遂良三龛碑
简缘云贞观十三年岑文本撰文遂良书大正书字
近分书此碑久沈于水近代始出索者甚众居民不
堪复推于水今不知所在矣余得一本为宿迁徐孝
廉取去
褚河南枯树赋
卷九 第 34b 页 WYG0826-0457d.png
简缘云真行书近有好事者与松雪翁临本并勒石
风流秀韵二书均美
虞永兴庙堂碑
集古录云予为儿童时尝学此碑刻画完好二十年后
复得一本则残破甚矣
简缘云此书极似右军面目与化度寺九成宫为书
家所必须也 按此则斯碑在北宋时已损坏矣
李北海叶有道碑
风流秀韵二书均美
虞永兴庙堂碑
集古录云予为儿童时尝学此碑刻画完好二十年后
复得一本则残破甚矣
简缘云此书极似右军面目与化度寺九成宫为书
家所必须也 按此则斯碑在北宋时已损坏矣
李北海叶有道碑
卷九 第 35a 页 WYG0826-0458a.png
集古录云蔡君谟为余言北海所书此为最佳
简缘云余又见一木拓者
又云馀多可辨不及备录
简缘云余又见一木拓者
又云馀多可辨不及备录
卷九 第 35b 页 WYG0826-0458b.png
书法正传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