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初庵集卷之十一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初庵集卷之十一(高灵申混元泽著)
 论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3H 页
荀卿,杨雄孰优论(课作)
古之学者。以道徇身而以言明道。见道不明而自守也笃。则其言必多疵而不中。守道不诚而自信也高。则其言必太过而不逊。疵不中也。观其行而醇者鲜矣。过不逊也。考其学而正者鲜矣。行不醇。则足以害学。害学道不传。学不正。则足以祸道。祸道天下后世蒙其弊。二者均失。然害小而祸大。昔者孟子没而圣人之道。不复尊于世。知尊而学之者。荀氏一人耳。彼其立言明道。必归于夫子之徒。虽未尽善。要亦难矣。后荀氏而得杨雄。则去圣也逾远。而尊道也逾笃。至论其功。则荀仅能不溺于申,韩,杨,墨之途。而雄乃欲救正于秦火黄,老之馀。若雄者。其尤难乎。论者或谓雄臣事莽而不能去。罪人耳。恶得为荀氏比哉。呜呼。方雄之仕莽也。固已老白首。岂有少壮疆仕之年。未尝阿附于傅,董之间。而乃反图富贵于垂死之日乎。亦畏死而已。畏而不敢去。则又从而美之。是亦不可以已乎。然徒见其迹而遽欲加荀于右。则臣窃以为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3L 页
不然。盖杨子之为人也。所谓见道不明而自守笃者。彼见圣人未尝为偏隘之行。则欲以全身苟免为道。其意若曰我且美之。是亦言逊云尔。故其言曰逊于不虞。以保天命。诚不知守死善道之为可贵也。言可逊而行不可逊也。故杨子之好道。不患不笃而患不知也。曾谓间世之大儒。敢为附逆之秽行而莫之顾乎。汉兴以来。自仲舒,刘向知尊孔子。而不知孔子之道复传于孟子。独雄也推尊称说。使后世知夫子,孟子之统。五百年间。如通如愈出。而斯道不绝如缕。至于宋而大兴。推原其功。若之何其废扬也。向使扬子智益明而道益醇。则将进而列于孟氏也。唯是见得不明。故一生覃思。徒费于清静渊嘿之域。而实行之累。有足以掩其学。所谓法言,玄文。仅称于韩,邵二氏。而程,朱之门。直一土苴耳。臣故曰害学道不传也。若夫荀氏。则所谓守道不诚而自信高者。当战国之季。天理已蠹。而彼方攘臂而论圣人之道。高视而谈六艺之归。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于是自谓天下之高士。莫敢谁何。则见子思,孟轲之不足为。曰乱天下者也。则又见五帝,三王之不足法。曰礼伪。则又见仁义之不足大。曰性恶。其心非必以是特为河汉之具。震耀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4H 页
之用耳。由其自信太高。故持论太过。喜高而厌卑。独用而不顾。呜呼。其亦不仁矣。匹夫不仁。足以祸身。君子不仁。足以祸国。学者不仁。足以祸道。祸道之弊。不可胜救。故毕竟焚书之祸。乃出于亲受函丈之诲者。昔人以为李斯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其言虽若已甚。而实不为过何者。荀之自是不逊之病。有以启斯侮圣非古之心也。臣故曰祸道天下后世蒙其弊也。噫。荀,杨之学。均之多疵而少醇。然君子之责学者以恕。待小人以严。严则小醇不足称。恕则大疵有所弃。申,韩,杨,墨之见黜于圣人者。为其异也。荀之言也。虽有明王道述礼乐之功。而其好异之病。乃能为天下后世祸。虽不可遽谓之小人。其祸亦小人之所不能。夫岂与杨子之学不失其正者。同日论哉。世之君子。以严待荀。以恕责杨。则其亦可矣。臣谨论。
初庵集卷之十一(高灵申混元泽著)
 杂著
  
槐院志
槐院即承文院。槐院之名。不知始于何时。或曰。院旧有槐。故谓之槐院。承文院掌事大交邻文书。明制以行人司当之。其官则曰判校一人正三品。曰参校,校勘各一人。校理,校检各二人。循品而降。自从三品至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4L 页
正六品。其下乃博士,著作,正字,副正字各二人。亦循品而降。自正七品至从九品。未入品者曰权知副正字。无常数。其堂上则有提调六人。提调非常官。乃用它职兼之。为两馆大提学,提学及他有文名二品者。其下副提调三人。为通政有文名者。最其上曰都提调三人为三公。自我邦之通中朝一车书也。患言语与中朝绝异。及中朝吏文杂用方言。殊不可晓。故令文官自通训年五十以下者习吏文。三十以下者习汉语。号肄习官。皆属槐院。每岁冬夏。两考肄习。各取所业。以进三公。亲自抽问。课高下而第之。又置吏文学官于槐院。选庶类补之。写字官习洪武字法。所以书表奏者。在学官下。皆廪食视军职。其所以重事大如此。国制新第者。乙科以下补四馆。凡榜中年少聪敏者。先补槐院。然后吏曹取其馀。年老补成均。学博补校书。谓之分馆。独艺文馆。以主史事重。故不常补。自槐院并三馆。经七品以下。所谓四馆先生者也。其分馆用两考日。博士至权知齐坐议可否。议定。别书新榜姓名。以次入拈笔为周画其下。谓之圈点。计圈多寡而取之。即年少聪敏。或才地未显。反送成均。最下乃居校书。由是新进耻不与槐院。而国子,秘省顾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5H 页
隤然卑矣。即日招行免身礼。谓之新鬼。盛折辱之。已免身。谓之许参。以位次相敬。最末谓之曹司。与博士坐诸正字。俯伏不敢仰视。少违礼。辄以宴饮为罚。罗肴羞命声色。日夜相继。贫者至鬻财以供费。尊先生抑后进。盖其风也。曹司日直宿。凡院中有咨,奏,表,笺,呈文,揭帖,邻国书契及一切文书。曹司辄走马一卒持公事。三公至副提调。皆诣其门。亲抱持呈览。提调曰可则退。或芟补一字。复从上周焉。如是不知几巡。不避风雨晨夜。即疾病事故毋敢言。然来院者。各以才地。稍稍移去玉堂,春坊,堂后。或出佐戎幕。其选入史馆者。谓之西飞。不与此者。自副正字。例迁至博士。皆满二月。博士亦满三月迁六品。谓之去馆。然博士必每考迁一人。为下率皆淹滞。至有积年在馆者。校检以上。不在此例。皆冷闲无职事。故参校至校理。近皆省减矣。院旧在景福宫内。乱后常寓直他省。申混曰。余入槐院。观所谓免身礼者。新鬼始至。先生坐院中。新鬼伛入见于庭。两手着背。两膝却立。尻高于首。额才离地。先生命进。则踊跃躐级而上。退则若将崩之势。先生出入。必磬折送迎于门外。夜则用广幅刺。遍往投之。所谓鬼以夜行之义也。如是亡虑十馀日。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5L 页
方许参。夫日。先生众集。折辱倍之。自进退趍步。笑啼歌舞婴儿之戏。妇人巾帼之服。至羊格狗斗禽畜之声。唯颐所指。汲汲从令。唯恐许参之失期。或至推转粪溷之间。坠落墙砌之下。虽奴隶之辱不易也。此其意谓少年新进。挟气侮人。故必欲困暴而挫折之。令知先辈之尊也。然君子礼让为大。苟能崇礼而讲让。朝廷之上。让而就贱。衽席之上。让而就下。虽无折辱。又谁敢侮。且士修养于家。正为立朝用耳。顾于新进之日。不知儿妇禽畜之戏而可恶也。即祝钦明。宁可独蒙其罪哉。然国朝名儒钜公。不由是涂者鲜矣。曾未有羞耻不能进者。其风流至今未有能倡议去之者。岂革古有伤而从俗无损邪。万历间。有李嵘者峭直士。当免身。同年皆骑墙作驰马状。嵘独抗言宫墙岂可骑之所。先生不能屈。金宇颙者。李文纯门下人。不肯狗嗥。奋而去。如是者数。终不屈。余所闻者。止二君耳。近年有以狗嗥伤廉耻。独去此戏云。余亦不免从俗者。故特著于此。以俟后之君子自择焉。
后读鱼叔权稗官杂记。正德年。赵公光祖。嘉靖年。宋公麟寿。此二公皆以大司宪。 启罢免身之弊。二公废而旋复旧。近来三馆会议革去之。只行相见礼。记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6H 页
其文大略如此。三馆者。并成均,校书而云也。不知相见之礼。何时复变而为免身也。岂余所谓革古有伤。从俗无损者。有以是说倡乎其间邪。杂记又云许参之后。有免新。此则余未闻也。叔权此记。必据实。余欲依此改前志而未暇也。第书于后。以俟博故君子。免身之义未详。或免新为正耶。
鹤说
南原界中屯德村。有氓出野。偶见一大鸟坠地。体白而顶丹。尾有玄毛。翼若横野之云。身大如马。胫长数尺许。围如笛竹。盘旋不能举。就视其翼伤折。血涔涔下。氓前欲执则觜四啄不可近。氓怒。遂用巨竹竿。承以利斧。击其背而屠之。呼其邻共烹之。邻有一儒士闻其事。亟取皮羽视之。乃鹤也。仙人骑鹤。自古传之。论者以为浪鹤。经虽称其状。实据人家所养者。非真仙鹤也。其称浮丘所传者。必记者托以名也。然若以南原鹤观之。其所谓仙人之骐骥者不诬矣。今人家所养。大抵与经相似。然其卵育饮啄。无与常禽别。独高山绝境。往往有鸟类鹤。其迹颇异。淳昌郡之刚泉寺。有岩高数十丈。顷年二苍鹤。比家养差大。巢育其上。寺僧莫瞷所往。但其哺子。皆水中青苔。或见其粪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6L 页
亦青。传者遂疑为海鹤。鹤之寿千岁者色苍。吁亦异哉。适恶少数辈。缘岩仰其巢。至崭绝不可窥。则连巨竹钩破之。有二雏坠死。鹤暮还哀鸣徘佪。数日乃去。自是不复来矣。余谓有家鹤海鹤。则必有天鹤。若南原鹤。其天鹤与。毋论天与海。彼其排风跨空。何适不可。乃至殒于愚氓。毁于恶少。何与传称神龙失水。神龟遭网。腾蛇之神而困于即且。彼祸福有数。虽神物不能逃者耶。余甚悲之。屯德村有玉女峰。孤松挺其巅。矗矗可爱也。亦为此氓所伐。故俗传破琴烹鹤南原氓。
读檀弓
檀弓。圣人之徒之文也。其言婉而不华。其叙事简而不朴。其立意深严而精白。洁而正。博而不杂。其文字之宗乎。前则有虞三代。简故近野。后则左氏婉故多夸。孟子精而已详。故不能严。庄生深而反幽。故不能白。离骚洁也而流于哀。战国太史公博也而过于骛。故曰檀弓。其文字之宗乎。然孔子之门。自圣人至游夏以下。其文大率如此。系辞,文言,论语及礼记诸篇之醇者。皆卓绝千古。邈然不可攀已。王元美谓檀弓圣于文者。而并与战国子长之徒许之。即班固氏所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7H 页
谓厕于秦,项之列者哉。
读李义山诗叙
往余始读唐诗。至开元,天宝之际。叹曰。美哉诗。其声畅以正。其气逸而舒乎。斯大雅之风也。又怪唐彼以其风。何靡靡卒以卑也。及读诸家诗。然后知其变有渐也。唐本四大变。自中唐亦三四变。中唐初去盛属耳。有刘随州负其才锐。易为调节。同时士翕然相应。其声浏以亮。其气俊以昂。其变唐之首者乎。长庆以后。中变为晚。气萎而声则促。然犹短节噍响。往往有可以咏叹嗟咄者。乃李义山者。出于斯时。以浮辞怪语。震耀一代。窃法少陵。剽材梁陈。缀词则锦组之错落。综事则鱼鳞之杂遝。掉响则桑濮之靡淫。于是轻佻儇薄之徒。悦而从之。散焉滥焉蛙焉。不可听矣。夫声之不论。气于何观。故唐风之亡。义山之徒。为之也最。其后许浑,刘沧出而欲振之。然亡矣。不可复振也。乃其音啁啁唧唧。如蟋蟀鸣秋草。玄蝉号夕露。彼其啁啁唧唧。即与诸虫异。比之凤凰,鸾鷟之音。不已爽乎。或曰。子何攻数子之甚。而掩元白之过而不称也。曰元白自祸耳。非祸唐也。譬如申,韩,老,庄。流祸后世。仪,秦止身而已。元白即仪,秦耳。夫卢仝,李贺,退之,元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7L 页
白之叛唐者。不知唐者也。不知唐者虽祸之。非祸唐也。曰向数子祸谁甚。曰义山。其次。曰文房。文房变唐。义山乱唐。惟浑也沧也。力不足耳。力不足者其罪小。
萧仆解(月课)
维大唐开元中。有萧夫子者。名曰颖士。性暴有威。舍中僮若干指。严苛其役。鸡犬驱使。诸桀黠奴皆怒且耻。莫肯为其仆者。独一髯奴。能服其事。饭牛饲马。驱牧羊豕。粪除皂枥。执辔拥捶。斧斤瓶绠刍豆之物。无不备。应门通客。贩易于市。髡首黧面。吃糠饮水。夜不安眠。待鸡而起。即有怠者。便张目怒髯。叱嗟骂詈。临以笞捶。剥肤毁肌。摺胁拉齿。手足缠束。呼謈不已。皮毛坼裂。血流竟趾。奴非木石。孰能堪此。傍有唁者曰。咄而奴。而之事夫子。几何年矣。夫子之待而也。未尝少有恩。徒自苦毒。肢体不完如此。不去将复谁怨。(平声)奴乃闻言大戚。泫然下涕而言。子徒知夫子之毒我。而不知夫子之使我不能舍也。徒知夫子之严可畏。而不知夫子之才而可爱也。子反愚我乎。吾请解之。夫子之才。殆类生知。爰自髫龁。学不就师。摛翰成藻。盈箱溢囊。才及十龄。鼓箧周庠。游刃屠龙。若新发硎。蜚英石渠之阁。通籍承明之庭。夫子之成就有如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8H 页
此者。搜罗五典。包括九流。名山秘府。图籍汗牛。刘向所未校。陈农所未求。凡一经眼。靡不毕绎。周游乎文艺之囿。泛滥乎丘素之域。夫子之博洽有如此者。泛观百氏家谱系牒。近则崔,卢名阀。远则王,谢茂族。若汉袁,杨暨吴顾,陆。口无滞诵。指不暇屈。上传苍籀钟鼎古刻鸟迹奇形蝌蚪之学。下掩邕游急就隶法。夫子之艺能有如此者。少已扬声。长益隆誉。海内贤俊。联驷并舆。羔雁为群。充满庭除。承其警咳。望其吹嘘。郭有道人伦东国。杨伯起教授关西。方之于此。蔑有加诸。至于海外之邦㓒齿雕题。执脩累译。愿受诗书。夫子之名闻有如此者。夫人如此。实世罕觏。是乃丈夫之雄。儒林之首。游谈赖以抵掌。搢绅为之辐凑。昔晏婴显名于齐国。李膺推贤于洛下。史迁愿为之执鞭。荀爽自喜其得御。旷世相感。同时向慕。欲为仆隶。顾不知恶。岂非贱劳易为。而人才难遇也。夫才之于世也。有求之而不可遇。慕之而不可睹。方今海内知与不知。闻风企怀。愿一扬眉。此其心非特执鞭得御而已。我乃人奴。岂宜以捶楚之酷而为辞哉。故吾之在此。族类哀之。乡里怜之。国人笑之。然吾心欣然若自有得。不知痛之切肌也。昔窦将军执手于亭伯。蔡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8L 页
中郎倒屣于仲宣。奴。诚不敢与王公贵人比。故默然自处于笞辱之间。
獶人亡匠石辍斤解(课作)
獶人之生也。匠石之斤。冷然有风也。獶人之没也。匠石善斤而藏之。刃生也。噫。不有垩鼻。孰知匠石之善斲。不有辍斤。孰知獶人之知己也。然能善斲易。能使人善斲难。宜匠石之辍斤于其没而不敢斲也。吊之至者。不待于礼。悲之深者。无假于泣。辍斤之悲。其恸也乎。或曰。非獶人之悲。乃自吊也。
淳昌郡波弥山妙法寺重创劝善文
妙刹在十方之间。大地宜居大众。施度为四福之始。如是我闻。如来广叩悲心。同成善果。原夫妙法寺者。地以灵胜。名由实彰。古圣修證于斯。今人声闻不及。廓智境于障碍。开示不二门。超净土于根尘。过尽无数劫。邑名淳化。真是极乐界中。山号波弥。得非诸佛会上。若景物之所可赞。实图画之不能摸。南涧泉北岭云。即空心空色。苍松风翠竹雨。皆妙相妙音。院里香林。步步如入薝葍。窗前法水。朝朝不染莲华。幽人悦游览之胜区。身子喜禅智之捷径。然创始之几臈。而废兴之有时。古塔荒凉。唯看蝙蝠之矢。闲房牢落。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9H 页
空闻狐兔之嗥。独有两三见在僧。尚依废墟荆棘。安得万亿无量力。忽作宝界琉璃。不惟沙门之可羞。抑亦群圣之所悯。弟子智成。苦海沉筏。禅林钝根。拔增慢于大坑。幸赖迷溺之普济。破滞惑于小乘。始悟修戒之多方。爰思两足之方便。莫如一心于尊奉。如彼童子。尚有沙塔之嬉。矧诸比丘。宁无福田之念。当佛前发愿者此事。顾世间同志之几人。满大千之群生。种种财力之不等。积累世之小善。渐渐功德则皆成。菽粟金珠。殊贵贱而同归檀度。布帛文縠。异华朴而咸助正因。舍衣食施钱财。倘资众福。治砖瓦易梁桷。可待一新。架脩虹于晴空。龙象动色。散法雨于宝座。羊鹿沦形。凡诸善男子女人。举必大欢喜踊跃。伏愿齐听演说。俱足大慈。不日成之。得见眼前突兀。诸天在彼。莫疑身后因缘。
书删补大家文会后
自古文章之家无万数。然以大家名者亦不多。顷年有所谓大家文会者。合左传,国语,国策,史,汉,韩,柳而一之。乃柳梦寅按海西时选而行者。梦寅以诛死。故其书遂不传。然操觚之士。𨓏𨓏读而爱之。独其选详于韩,柳。而略于史,汉。览者犹有惜焉。近又有删补者。
初庵集卷之十一 第 119L 页
行于西京。故主簿李进为之加删。而欧苏二家。柳氏所不取。故续而补之。进亦文章士。最善场屋文。于废朝以鬻文为事。今其所删。自柳以上。取舍多颠倒。至史汉。存者尤略。使学者靡所究业。且所补二家。只取便于举业者。十不存一二。恶足为大家补哉。夫文而必会其大家者。谓体段俱备。门路并出。使欲左者左。欲马者马。欲班欲韩欲柳。无不得焉。如睹汉帝之居者。左凤阙右神明。千门万户。唯意所适。今之所取。特明堂太室之数间屋耳。徒想其梁桷之美柱础之壮。焉得以上其堂而入其奥哉。而犹曰大家文会者。不亦盭虖。余知此书之传必不远也。余始来安州。借一帙于方伯。因书以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