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x 页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79H 页
家状[罗晚成]
先生讳万英字英叔。后改群实。姓金氏。系出棠岳。丁酉之乱。家谱失守。丽以上无徵。入我 朝有讳忍官副总管。墓罗州。子孙仍家焉。副总之孙讳琮文科正言。正言之子讳孝祯。俱中进士生员不仕。于先生为五代祖。高祖讳㪷进士号慕庵。性至孝。当己卯之祸。与本州进士十一人。倡义泮中。特卞静庵赵先生之冤。曾祖讳台角。官止内资寺主簿。祖讳元禄受业于思庵朴相公。笃志谨身。倭奴之变。惨遭一家之祸。自是绝意举业。考讳泰洽以文名世。累魁乡解。为光海时人所斥。一不得赴覆试。遂慨然以教授生徒为业。自号松湖。松湖公娶罗州罗氏生员元吉之女。以崇祯甲子二月十七日。生先生于龟业里第。生之夜。母夫人梦人授一明珠。光耀满室。既觉而先生生。先生形容端庄。自学语已知文字。年七八岁。言动沉重。赋诗辄有警语。虽暗室必危坐终日。与群儿游。未尝争斗疾走。十二岁读大学中庸。沉潜反覆。不舍中夜。遂不复留念于科业。人劝之则笑而不答。一日禀于松湖公曰世之人皆业科。然士之抱负甚重大。固不可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79L 页
专意于此。且古人有宁学圣人而未至。不以一善成名者。此最可为法也。公嘉其意。遂不复强以词章。手画庸学图。又作说揭之座。以自警省焉。十三岁取论语孟子周易诸书。次第读之。顷刻不懈。至于义理归趣。一有未达。则终夜不寐。必极其究研而后已。又博通诗书礼春秋及诸子史。一览辄记。然要在探赜蕴奥。不以涉猎为事。自是业日就德日卲。其学尤邃于易。年才十四。见之者莫不加敬。以成德君子目之。搢绅之过州家者。亦多求见。是时先生一家男女长少以瘵疾殒者。已十有馀人。而松湖公又适遘其疾于南平之寓舍。先生侍药物。晨夕不懈。夜未尝脱衣。疾且甚。公谓曰吾家兄弟叔侄。死亡殆尽。而吾又不幸至此。汝未有弟兄。汝年少且无子女。汝宜远遁以图生。汝忍使我负无后之罪耶。遂勒使去。先生涕泣不忍则公又继之以怒呵。先生恐伤其志。常隐身左右以供药。及大渐。母夫人谓先生曰吾尝闻瘵有虫。常以绝命时染人。汝姑小避。以俟。先生惊且泣曰人子死即死耳。安忍弃父而自谋。累言而先生终不可。母夫人哭出于外曰所天已不可救。一子又将不保。薄命之身。不如死而无知。即引索自缢。先生颠倒救解。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0H 页
哭且谏。母夫人以带结先生手。且以刀自拟。以示不可离。时王夫人徐氏亦在堂。谓先生曰汝母由汝而死。汝何以为子。使外孙罗襀等固守。使不得复入户。先生以头叩地。闷绝复苏者累矣。其日松湖公果不救。先生号哭如礼。设丧次于正寝门外。以成服哭踊。哀戚之状。吊者莫不流涕。服且成。母夫人又责先生去曰汝在此。吾固不出。死父已矣。将欲置吾何地也。先生扶抱泣谏者尽日。终不得请。即奉母夫人寓于别村。身且栖于山庵。时先生年十五矣。居数月。先生又得是疾。泣而语曰罪孤之离丧次。非敢以逃死重违父母之戒也。今病如此。在外何为。乃伻告于母夫人。即徒步归丧次治葬具。卜日永窆。朝夕之间。号哭过哀。病且渐剧。以至柴毁。而犹未尝暂脱衰麻。于是延医针且灸。且服川椒丸。迨三四年得免死。乃叹曰赋命奇薄。不能居丧尽礼。天地间罪人也。莫如为农圃以终世。乃扁其堂曰明农。自号南圃病逸。自任病废。闭门不出曰。人生一息尚存。不可暂时怠惰放过。或开卷熟覆。玩心圣贤之戒。或闭眼嘿坐。游心天人之际。心有所契。必书之册。当时所记。有玩物篇焉。乡里冠童往来问业。则莫不随其才而谆谆。且曰人能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0L 页
收得放心。刬却外物。则心气宽平。自有乐地。何必专力于记诵著述之习哉。先生索居不求闻。而名誉腾播。远迩人无亲疏。翕然称林下第一人。至于搢绅长者。虽不相面。亦皆歆艳其名而称道之。岁己丑用乡荐除先生教官不就。未几又除翊卫司洗马。时适 仁庙宾天。先生奔哭到京师。翌日行奔哭礼。又明日行肃谢礼。即以病辞归。岁庚寅闵判书鼎重为本道御史。一见先生器重之。即褒 启先生。然时党同伐异之风甚。下及委巷士庶。亦莫不觇人一动一静。以为向背毁誉之候。而先生吹嘘适出于龙洲赵公絅之手。由是人多猜恶。始欲訾毁先生而不得说。乃曰先生父丧。先生尝在外。仍相与增衍裒益。构捏作口语。识者痛之。先生家居养母夫人至孝。虽家贫屡空而朝夕必有甘旨。岁甲午遭终天之痛。丧祭一遵家礼。三年未尝见齿。服阕益无意仕进。惟以守静养性为事。时值春秋佳节。则逍遥吟咏于山水之间。以畅叙幽情。以至一草一木一禽一兽。莫不随览而反求诸己。以为穷格自警之资。其所录则有南郊日记焉。岁己亥 孝庙升遐。先生扶病入洛。行奔哭礼而归。显宗初即位。访问贤士之奔哭者。宰执拣入贤以奏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1H 页
之。先生参其中。是时大小宋名望倾朝。以士流称者皆奔波。先生终不造其门。既归除先生司勇。先生不赴。乡之攻先生者益众。而先生又不求知于人。由是秉朝权者亦多不快。会有为湖南御史者。亲造先生庐一宿。与语大悦曰此君子人也。一见决矣。遂疏陈其行。且扬言于朝。叹惜不置。恶先生者亦莫之沮。岁辛丑果拟先生为教官。先生又不赴。先是 大妃服制之论大鬨朝野。争其是非。门生有难于先生者。先生曰朝家大礼。非在野之人所敢议也。仍出当时论礼诸劄及眉爷白湖长书曰。此足以定其是非矣。又问宋劄中免衰之喻。先生怃然不答。久乃曰公论之定。必不待百年。尔辈从当知之。因愀然不乐。乡中趍时之徒。得闻其说。自是攻先生日益力。及黄山书院之刱。大宋会侪朋于砺山。奉安有日。道内自好之流。莫不干谒。人或告先生曰儒林大举也。子不可不往。宋意亦欲先生来。先生曰我平生多病。亲旧丧葬。且不能匍匐。况今数百里外。其能驰赴乎。竟不往。宋知其意大憾焉。是时乡中亲知为子弟立三斋。推先生请卒业。先生名其斋曰三学曰蒙养曰悦乐。严立讲规。略仿白鹿洞遗意。朔望行分揖礼。课其所学。菁莪之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1L 页
化。将不日而振。会宋公弟时杰为南平守。亦欲大害先生。使不容于世。初先生夫人吴氏有孕。未久而先生丁内艰。夫人解胞适在丧中。于是捃摭旧事。拍手相贺。做出丧童之说。添作先生一罪案。先生谓门徒曰此人辈畜憾。非一朝一夕之故。终必毁舍削迹而后已。吾不如谨避之。尔等勿以我去。怠弃讲规。宜终始其学。以自成就焉。是日门徒无不俯伏流涕者。遂挈家归于罗州之故里。时则 显宗乙巳岁也。州之子弟复多来学者。先生犹教之不倦。使立斋于松楸之下。一家之人或曰人皆谓南中异论。以子为宗。竞相造谤。向也永平之祸。宜可以惩。何不谢去生徒。以息人言耶。先生曰彼以学来。何忍拒之。傥复有𥚁患。非闭门塞窦所可避也。仍从容谓生徒曰昔郑困斋之窜。游其门者无不延其祸。尔等将恐不免。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乃吾党十字符也。汝等宜服膺而勿失之矣。未尝以穷苦困阨。一动其心。先生宗族之在本州者几人。遂约束立契。勉以相好之意。岁春秋每一合族以自娱。或使子侄左右立。咏所制歌词以侑酒。满座无不肃然起感者。先生虽早衰多病。而好学之心。始终不倦。所居数架屋。积册子累百馀篇。先生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2H 页
必昧爽而起。整衣巾端坐。终日矻矻。笔砚书床及菊盆外。萧然无他物。座隅置一张短琴。时或抽匙抚弦。按谱作古调。其声雄远和平。客至则下堂迎致敬。相对语亹亹。一言半辞。未尝及人世雌黄。辛亥之五月初十日寝疾。易箦于正寝。得年四十八。门生皆会于丧次。相向而哭若斩齐焉。是年月日。葬于南平之墙岩山。先生德性严整。风度清爽。与人语则和气盎然。虽稠人广坐之中。初无半面之分者。一接皆知为先生。虽粗悍无赖之徒。见之自不觉屈膝。待庶母尽其诚。教育孽弟。情爱备至。田庄臧获平均分给曰。我自有外家田民。诚不忍汝饥寒也。其于族人。虽缌免之亲。待之如同气。抚育宗家孤侄若己出。或有疾患则达朝不寝。以尽救疗之方。每遇先代讳日。虽隆冬必澡浴。将祭之夜。必整衣冠。危坐以待。祭需无不亲检。以致精洁。其学得于心而非由师傅。然奥旨之难解者。变礼之难处者。人或就正则莫不涣然明释。援引各适其当。听者悦服。虽不求闻达。罕与人接。而其于当世之务。无不通解。以至朝廷体例及外国风土。有若目击而亲验之者。盖其姿禀之高。才品之豪。触处无所不长。尝观先生著万言疏。本之诚正之要而推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2L 页
而及乎世务十事。以筮不吉不果上。又尝著经世通典一部。论士农工商兵僧之制。盖如有用我者。举而措之之意也。则先生果非无意于世者。而遭时不淑。含光晦彩以自乐于荜门圭窦之中。所谓不见是而无闷者。先生足以当之矣。所著玩物篇,南郊日记,经世通典及易象小诀,牛山答问,质疑书及诗若文若干篇藏于家。呜呼。先生自幼少。已知为为己之学。及长闭户读性理书。盖将四十年。其造诣浅深。有非后学所可推度。而其见于动止威仪之间者。有不可掩。其学盖立帜乎五贤之嫡传。而绳趍尺步于坦荡之途者也。惜先生生无知己之士而死无传钵之人也。中年毁先生之言。实出于初年誉先生之人。而毕竟为壬人所构陷以废悲夫。先生平生尤笃信退陶。其立言处心。多所祖述云。 崇祯纪元后己未阳月望日。门人通德郎。前行成均馆学谕罗晚成谨状。(门人李都事锡三,洪进士最一深惧先生之学问橾行。久而泯晦。议所以撰成行状。佥议咸推于晚成曰。尹早趍先生之门。身亲见其动作规矩。且薰炙于德业行义。既厚且久。则惟君捃摭揄扬。以视来后。不亦宜乎。晚成不获辞。乃撰次如右。)
行状[任远]
先生讳万英字英叔。一曰群实。姓金氏。系出棠岳。丁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3H 页
酉兵燹。家谱失守。远代无徵。入我 朝讳忍官副总管。墓在罗州。子孙仍家焉。总管之孙有讳琮。官正言。是生讳孝祯生进俱中。于先生为五世祖也。高祖讳㪷号慕庵。早登司马。以孝行累登绣褒。当己卯士祸。与本州进士诸公。特卞静庵赵先生之冤。曾祖讳台角官内资寺主簿。祖讳元禄受业于朴思庵门下。笃志谨身。不屑举业。考讳泰洽以文名世。屡魁乡解。为光海时人所摈。一不得赴覆试。遂慨然以教授为业。自号松湖。松湖公娶罗州罗氏。生员元吉之女。以崇祯甲子二月十七日。生先生于罗州龟业里。是夜母夫人梦得一明珠。光辉满室。既觉而娩解。先生生而英秀。警悟异常。人皆见而奇之。自学语已解文字。而年甫七岁。言动举止。沉重有度。与群儿游。未尝争斗嬉戏。十二三岁。始读大学中庸。沉潜反覆。必以穷格为主。手画中庸图。又作说揭之座右。常目焉。又取论孟诗书及周易等书。次第读之。孜孜不懈。至于诸子史学。一览辄记。靡不博通。当时见者咸以成德君子目之。岁戊寅松湖公遘病疠。先生手自煎汤。夜不解带。及丧哀毁踰礼。先是一家男女老少。以是疾致殒者几十馀人。两世慈堂深恐馀祸之及于先生。服成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3L 页
之日。强令出寓邻舍。未几先生又得是疾。泣而谓曰罪孤之离丧次。本非自爱计。惟两亲之戒莫违。而今病如此。在外何为。仍告于两夫人而归侍几筵。其哭泣之节。馈奠之礼。未尝以病毒而一废焉。三年之内。多试针灸。且服川椒丸。病得苏。常叹曰赋命奇薄。不能居丧尽礼。天地间一罪人。遂绝意当世。以农圃自业。扁其堂曰南圃。明窗静几。日讨经籍。或时闭眼嘿坐。游心于天人之际。心有所契。辄必劄记。先生平居不求闻达。而名誉腾播。人无亲疏。翕然称林下高士。至于搢绅长者。亦皆艳慕其名。而邻近官长过州里者。必来求见。己丑以乡荐除童蒙教官不就。又除翊卫司洗马。皆龙洲赵公絅之吹嘘也。是时 仁庙宾天。先生奔哭至京。肃 命后即弃归。庚寅老峰闵公鼎重以本道绣衣。一见先生器重之。盛加 启褒。甲午遭母夫人丧。丧祭一遵家礼罔愆。己亥 孝庙升遐。先生又奔哭而归。 显宗初服。询问草野士流奔哭者。庙堂拣入贤以奏之。先生亦其一也。仍付军衔不就。其年药泉南公九万以御史亲造先生庐下一宿。与语大悦曰此君子人也。遂疏陈其行谊以褒之。辛丑复除教官又不赴。先是礼讼作。朝野纷纭。有人难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4H 页
之于先生者。先生曰 朝家大礼。非在野之人所敢议也。仍出眉川长书怀川劄录而视之曰。有见于此。是非自定。盖以眉川意为主矣。先生再入京辇。当时斯文长者。无不遍寻周访。而但于怀川宋相。终不肯往见。及黄山书院之刱也。怀川来留砺山。道内自好之流。举皆奔波。而人或劝先生曰儒林大举。子不可不往。宋公之意。亦欲来之矣。先生曰我素抱病。何能驰往于数百里之地乎。竟不赴。先生顷自免丧后。矫居南平石面村。而乡中士友为筑三斋室。以为讲习之所。先生名其斋曰三学曰蒙养曰悦乐。严立讲规。一仿白鹿遗意。朔望行分揖礼。日日课学。文士蔚兴。菁莪之化。将不日而振矣。时有不悦先生者为地主。乡人做讆言嘱官长。欲害先生。先生谓门人曰𥚁将不测。吾当谨避而已。诸君勿以我去怠忽。宜终始努力。以见成就。是吾之愿也。遂挈家归于罗州故里。时显庙乙巳岁也。州之子弟复多来学者。先生犹教之不倦。先生所居。不过破屋数间。环堵萧然。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裕如。必昧爽而起。终日危坐。设于身体。少无惰慢之气。以至书籍几案。皆秩然整顿。潜心对越。独以义理自怡悦。庭栽黄菊数十本。深得栗里閒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4L 页
澹之趣。手弹玄琴一二曲。拟追古人梁甫之吟。每当佳辰令节。必与五六冠童。啸咏山水之间。有所著南郊日记。岁辛亥之五月初十日。以病考终于第。得年四十八。同年月日。葬于南平墙岩山卯坐之原。室洛川吴氏喜驲之女。翰林宾曾孙女也。配德无违。后先生四岁而没。合祔于玆。有女五。长适罗再兴。次适罗再祐。次适李锡三文都事。次适李师存。次适郑万奎。呜呼。伯道无嗣。有外孙若干人。戊午门人子弟。与乡邻士友。唱议鸠财。建祠于枫山。俎豆以享之。呜呼。先生以故家衰替之族。生湖南僻陋之乡。无家庭箕裘之业。乏师友渊源之绪。杰然特立。以斯道为己任。竱心于性理之学。着跟于真实之域。窥其私则凝然如泥塑。与人语则盎然若和风。虽稠人广座之中。初无半面之雅者。一接皆知为先生也。事父母至孝。居亲丧尽其礼。待庶母感其心。育庶弟情爱备至。虽一家缌免之亲。视之如同己。抚养宗家孤侄。无异己出。每于祖先讳日。虽隆冬必澡浴亲检祭需。务致精洁。祭之日。必整衣冠正坐。达宵而待之。哀慕攀号如初丧。皆出于至诚而非强作为也。平生为学。笃信退陶。其立言处心。多所祖述。而尝著易象小诀,牛山质疑等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5H 页
书。其奥旨之难解。变化之不测者。莫不涣然明释。各适其当。其于当世之务。亦皆触处洞透。以至于朝廷古事。外国风土。有若目击而亲验之者。于此可见先生才识之高有如是夫。尝观先生有著万言疏一篇。盖本之诚正之要。而推而及乎世务十馀事。极言竭论。尽有条理而遇遁不果上。傥使此言一彻 天听。施以行之。则其有补于风化之治者。庶不少矣。惜乎疏未达而意未遂。至使格言徽论。徒为尘箧中空言。吁可悲矣。又尝撰经世通典。论士农工商兵僧之流。盖亦如有用我者。举而措之之意也。噫以此数者观之。则先生果非无意于当世者。而遭时不淑。含光晦彩。甘老于荜门圭窦之中。所谓不见是而无闷者。实先生之谓也。呜呼。天之所以生先生于湖南一道者。实非偶然。而惜不能假之年而充其量。以臻大贤之域。此亦何故欤。世之异趣者。以先生不守丧庐为病。兴讹造谤。谗舌嚣嚣。驯致曩日之祸。噫噫痛矣。末路人心之险巇也。先生之家祸。既由于俗所谓瘵疾。而一门死亡。殆无馀类。则两大夫人所以劝移者。盖出于保护遗孤之意。或涕泣而导之。或扶将而去之。至于引索拟刃之境。当此时为先生者。顾安得不抑情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5L 页
勉从。以顺两夫人之心乎。先生性至孝。平日事亲。一以顺志为本。虽在严丧号擗之中。其于两老慈敦迫之命切切不已何哉。𥚁变苍皇之际。设有处义之未尽善者。而先生时年十五岁矣。噫经权之得中。在于老成尚难。况以童儿时事。追疵于成德之后。则吾夫子与其进不保其往之意。果安在哉。甚矣小人之不乐成人之美也。呜呼。先生于远为外再从戚祖。而远之伯仲父及同堂诸父。俱游先生之门。尝闻伯父上庠公之教曰南圃为南中道学之士。仲父亦有言曰望之凝然为真个君子。同堂诸父亦尝称颂不已。远昔游于明斋尹先生门下。先生谓余而言曰南州有金君万英者。真豪杰士也。远少长于洛中。于先生世相后地相远。虽不能亲炙于先生言行之间。而尝因父兄及师门之教而闻之已熟。及其南归田里。一者瞻拜祠宇。又得见先生家庄行录及遗文诸篇。然后始知先生邃学重望。为一世标准而后学山斗之仰。有不胜言者也。诚使国子师儒之席。为其所据。以迪俊造则其乐育之效。必不但已。而今乃沉沦埋没。不展所学。蒙养教导之功。正及于一门之士。其亦可慨也已。呜呼。吾先子于先生。年岁差后。未及从游。而平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6H 页
日景慕则亦多矣。尝见先生所撰中庸训解。稍加檃栝。著有一说。其间不无同异之论。而语其大要则同一揆也。顷于某岁。士论齐声。并享先人于枫宇。自玆以往。每年春秋之享。辄乃趍与于笾豆之间。小子区区慕悦之诚。岂馀人比也。先生专意性理之学。不曾致力于词章之间。而凡有吟咏。皆从性情中流出。其中四时歌。辞气浑和。便有程伯淳气象。每一讽诵。不觉起敬。远尝见南尚书龙翼所抄箕雅。先生之诗(详见叙述)亦入其中。始知先生之文章。被选于风雅之列也。又按明斋先生遗集。先生尝引炭翁权公諰之言曰韦布自处者有之。如金君万英者。尤可使置太学成就其才可也。又送林士驾序曰吾于南中士所闻则金君万英。吾子归而求之。其平日见许于儒门者。亦不泛矣。日者先生之庶从子国相来曰。吾叔父行状尚未成。子其识之。远虽人微不敢当赞德之文。而顾我诸父既在门生之列。吾先子又从以同享一宇。则以情以义。不可以不文辞。谨依家状而序次如右。间附平日所闻于家庭及师友者。以俟夫世之尚德君子有所考信焉。岁庚申仲春下浣。后学西河任远谨状。
墓志铭(并序)[李明迪]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6L 页
南圃金先生遭际 仁孝之世。怀瑾握瑜。肥遁于林樊之下馀四十年。粹于面而盎于背。发于中而著于外。夜光明月。自不掩其山辉而川媚。名声藉甚。于是乎龙洲赵先生吹莹之。缙绅章甫亦莫不艳其名而躬造其庐。求见先生。持斧按廉之地。交口尉荐。旌招者再。始除童蒙教官。继而有翊卫洗马之命。于休盛哉。 圣朝崇德象贤之化。若是乎至矣。近世学者。或为异言侵牟。水波鉴尘。从而有茅榛之叹。或说之未详而遽欲一言探其极致。反有躐等之嫌。抑铲迹长往。独善其身。于世务茫然也。惟先生起自南服。其学则本诸考亭。笃信退陶。存心乎性命之原。研究乎义理之分。沉潜反覆。率以中庸为归宿。推以至于古今治忽。当世事务。铢两不遗。履屐俱当。隐焉而有考槃薖轴之乐。扬焉而可以致修齐治平之功。斯岂非林下第一人乎。谨按其状。先生以崇祯甲子二月十七日。生于龟业里第。母夫人梦有人授一明珠。觉而生先生。自在龆龀夙就颖悟。风范端凝。言动沉重。望之如成德君子。十二岁读大学中庸。于科业不屑意也。十三岁读论孟易礼。以至于诸子百家之书。无不寓目成诵。探赜其蕴奥。不以涉猎为事。暗室危坐。顷刻不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7H 页
懈。自是以后。讲磨求志。学业日盛。而若士农兵僧之制。草木禽兽之微。朝廷之法度。外国之风土。皆有以贯穿通透。泛包该括。观于万言疏,经世通典,南郊日记,易象小诀,牛山问答等诸篇。其学力之造诣。闻识之淹博。有非后生末学之可以管窥。其万言疏。有曰治心之法。载在方策。一字一药。可医吾病。臣愿 殿下终始一心。笃棐无疑。共成至治也。其经世通典。有曰科举取人。本非三代之制。而科举之制。又乱杂如是。则失道之中。又甚失道焉。正人君子。何从而立于本 朝乎。南郊日记曰紫阳先生尝以畏字训敬字。近者粗得其方。使此心不得入于解弛怠惰之地。又曰冬日之日。是夏日之日。寒热判异。以其时气之使然。仍念人之性有贤愚者。气质之使然。至若马龁绿草。寓克欲之戒。菊移上级。有品别之要。无微而不究其理。无物而不附于义。理气知行之奥旨。随处发见。触类而长之。至于万言疏。即追紫阳封事遗规也。专以正君心为本。其致君愿忠之诚。寸丹蔼然。使扬显而置诸廊庙之上。可以导一世于三代之域。岂不伟乎哉。又有原理气说,春风楼记,三学斋规仪,玩物篇,德性问学图。皆原本于天人之际。默契乎羲文之道。游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7L 页
心于太极。反求乎方寸。广弥藏密。应接万殊。殆无适不可。平生学力。得之于中庸。绳趍尺步。必由于坦荡之途。立帜于不偏倚之域。当东西标榜。世无完人。礼讼一出。是非纷然之日。而先生亦为人捃摭。乃敛迹于故里蓬圭之下。仿白鹿规式。教授生徒无倦色。常净扫一室。凝然端居。竟日对案。左右经籍。往往发之诗文。有沂水舞雩之气象。尝口占一绝曰山静林深日又迟。一床书史到曛时。和靖处事閒中事。不学担粪与着祺。先生之所存所守。此亦可验矣。数丛菊盆外。萧然无他物。北窗一张琴。时或拂弦以适意。人或以礼讼就质则辄曰。朝家大礼。非在野之人所敢议也。公论之定。必不待百年。其操守之确然。虽贲育莫夺矣。己丑拜教官。未几又除洗马。 仁庙宾天。先生奔哭到京师。己亥 孝庙升遐。又奔哭如初。 显宗即位。询问贤士之奔哭。宰执以入贤启之。先生其一也。庚寅闵老峰以御史褒荐先生。而其后南药泉又以御史一见先生。与语大悦。亟荐于朝。此先生华闻大彰。再膺绣褒。连除名宦者也。先生事亲至孝。居丧尽礼。教庶弟而友于笃。抚宗侄而若己子。待疏族而敦睦备。至遇祭日而澡浴必洁。斯皆一世之所钦慕。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8H 页
而操戈者乃勒驱先生以千不近似之说。盖先生于弱冠。一家染疾荐𥚁。而时当严丧。母夫人屡屡有教。使之姑避。先生泣谏不得。暂寓于山庵。寔出于顺志之义。而人心险巇。讆言不已。甚矣小人之不乐成人之美也。先生讳万英字英叔。又曰群实。姓金氏。系出棠岳。入我 朝讳忍官副总管。墓在罗州。子孙仍居焉。总管之孙有讳琮官正言。是生讳孝祯生进俱中。于先生为五世祖也。高祖讳㪷早登司马号慕庵。当己卯之祸。与本州进士诸公。特卞静庵赵先生之冤。曾祖讳台角官内资主簿。祖讳元禄受业于朴思庵。持身谨笃。不事科业。考讳泰洽累魁乡解。自号松湖。以教授诸生为己任。松湖公娶罗州罗氏。生员元吉之女生先生。配洛川吴氏。喜驲之女。不育。有外孙若干人。先生以辛亥五月初十日。考终于家。得年四十八。葬于南平墙岩山卯坐之原。吴氏后先生四岁而殁。合祔于左。呜呼。天将降任于斯人。而命啬中寿。官止筮仕。使不得大展布于世。此其故何哉。先生当大有之世。缊袍华而饮水甘。潜心乐道。孜孜为学。每静坐书室。缃帙满前。俨然若泥塑人。及夫对人接物。温温然满座春风。性命理气之原。山林经济之策。人莫窥
南圃先生集附录卷之一 第 488L 页
其蕴奥。而民到于今称之。今其孙秉圭甫。治丽牲之石。而以其文命明迪。明迪非能言者。而不辞为先生言者。以其平日景仰之心。有倍馀人。窃附蔡中郎独无愧色之义焉。铭曰。
笃志勤业。渐义磨仁。近慕退陶。远学洛闽。圣训必劄。极图以陈。知淹格物。行修侧身。誉播南服。恩隆 北宸。巷填轮蹄。门登衿绅。寒厨养备。严庐礼遵。未彻封事。忠君忧民。时际标榜。迹混隐沦。处每履坦。惕若无津。贲彼丘园。气象维新。一床经籍。净无纤尘。发之于诗。蔼然者春。处下无闷。恐言斯湮。学术经济。林下一人。我为作铭。无愧𤦹珉。 崇祯纪元后丁未仲夏武灵太守知制 教。延安李明迪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