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石门集卷之三
石门集卷之三 第 x 页
石门集卷之三
 七言四律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0H 页
闻玉堂艺苑春坊相和韵。次寄士原诸友。(六首)
经义词华两有根。凤毛宜被凤池恩。诗传正始惊神鬼。气压齐梁扫陋昏。太史文章曾共仰。少年风采更堪论。应知授简驰雄赋。近腊穷阴羃禁园。
玉沼芙蓉好托根。新含雨露媚洪恩。天驹本不终羁蛰。朗璞元非久翳昏。颜面七年欣更睹。悲欢万事莫须论。因君忽忆湖中客。破榻尘编卧小园。
 
(右拟呈吴尚之。余与尚之相见时。俱在布衣。其后各得登第。而俱经惨祸故云云。湖中客。指崔文伯。与尚之初见于文伯旅舍故及之。)
妖蟆蚀月语无根。天道何曾致怨恩。却怪冰轮俄惨淡。还教物像渐幽昏。交分相掩微难见。积戾成灾理可论。最是玉川挥涕泗。五更寒露立空园。
冻天寒日下墙根。闭直南宫亦主恩。孤榻破窗寒凛凛。药炉茶鼎坐昏昏。皇王德业谁能挽。湖海心期只自论。故国梅花春欲动。愿随归雁落荒园。
拙语令人冷齿根。毁非羞辱誉非恩。久抛笔砚才因退。长为忧愁志日昏。王述平生徒自许。杜陵筹画世谁论。神交最在无情地。岳色朝朝闯▦园。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0L 页
北风号怒捲蓬根。冻日凄凄亦小恩。岁暮穷阴催白雪。天寒饥雀噪黄昏。人心如面谁能识。世事犹云不可论。三十策中归去好。梦魂前夜返乡园。(已上丙申冬银台时。)
又呈正叔,士原。
一出金门岁已阑。故人消息杳云端。黄琮布武讶春梦。玉盏传心忆旧欢。鳷鹊宫延初日绚。铜龙楼接木天寒。神仙闻道多清兴。肯递琼篇落世间。
  原韵(李士原)
 閒居渐觉世情阑。驱遣风光走笔端。忽报故人湖外至。却思前日禁中欢。睡醒微雨疏疏下。帘入轻声阵阵寒。莫怪容华今顿减。壮心犹在酒杯间。
嘉乐堂柳(泰翊)丈闻吾辈前秋穷字韵。追次以寄。谨步以谢。(此以下箕城录。)
人间苦乐固无穷。苦地谁如簿牒丛。巡使背关皆着紧。中军手笔亦誇功。民情可见村桥下。风力全输吏袖中。遥想高人閒置足。林泉清趣恨难同。
走次墨豪卷中韵(余方请画石门幽居。故落句及之。)
宁食途中三斗埃。平生不喜俗人来。晴窗忽对仙翁面。末路仍看道子才。云尽石门衫影合。风清花渚縠文开。故园山水饶魂梦。物色烦君剪取回。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1H 页
去年六月十六。松倅朴晦仲,绵倅李叔弼。自锦城试所来过石门。鼎坐叙怀。其乐无比。今年罢官归卧于此。追念去岁之游。恍一梦。遂题长律以见情。
去年今日此山中。双盖联翩耀梵宫。官烛绕红云满席。小杯浮白月流空。长沙别梦惊秋雁。(晦仲去秋罢官归岭南故云。)绵县离愁寄远筒。(叔弼近走寄问故云。)胜地风光徒惹恨。独凭栏槛思忡忡。
忆曾丁酉榴花月。二使君同自锦城。佳节流头迟一夜。清尊握手到三更。天时回薄风光是。人事差池别梦惊。从此石门山下路。年年今日独含情。
李井邑(惟祯)
远挹高名恨阻绝。宦游南国幸邻仁。递书喜得琼琚报。噫枥欣承警欬亲。微疾忽惊洹水梦。惠声空寄岘山珉。沉疴未遂三号痛。万事悲酸涕满巾。
沈城主内夫人挽
明府官联二品重。中闱封典焕隆仪。鱼轩争睹光华盛。鸾镜俄惊朗影亏。一境士民号送处。三千车乘远归时。北风寒雁重关阻。来日辉荣去日悲。
咏怀一首。寄郑丈(晟)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1L 页
罢官归卧小山里。閒置都因造化翁。藜杖角巾三径净。药铛茶灶一床空。天机衮衮风霜际。世事悠悠毁誉中。谷口丈人违近拜。举头西望思冲冲。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2H 页
夜初更。朴君瑞归自南仓云。自此往本县北仓。绕山城后东转而逾一岭曰月云岘。岘极验峻。大石多当道。马不能行。下马徒步。攀木鱼贯而上。沿溪到南仓。自此去彼道里不过二十五里而远。白岩山之一支东北走而峙者。与山城相对而立。其西南指而走者。为南仓案山。其下稍衍夷而为平皋。皋去南仓仅五十步。乃井邑地界。一水自东峰之背山城之下而来。一水循西峰之脊而来。衣衿掩而合于平皋之下。平皋之上。有人家一区。其大仅如斗。而檐去地者才数尺。前后积木叠石。以为壁而不用土。视之如羊豕之圈。隘陋不忍见。独其江山风景。洒落无比。如壶公之谪处天。循平皋而南百步许。得一故址。芦山寺基也。台砌完然犹存可考。而见盘石列铺。溪水环拱。地多石少。土无林莽草树之蓊翳。间有毛者莎草耳。水石相映。清滢无尘。最是奇绝处。蓄眼以来。未之曾见云云。以君瑞之言而观之。真胜地也。不知造物者办此奇胜之地。何不置诸通衢广野之中。而置之穷荒寂寞之滨。何不畀诸奇人逸士。使之游息玩赏。而付之山獠洞夷之手。使千古胜景。埋没如是耶。抑山獠不知江山风景之为好。则何苦而辛勤结屋于此。既居于此。何仇于江山风景。而作此兔窟鼠穴。以杀风景也耶。皆不可知也。既无家舍可以寄身。则不可以入去。当待发春。手筑一室于芦山基下而居之。造物者其能无拦助耶。姑书一律以寄兴。
地辟天开瑞气停。神悭鬼秘几千龄。清川白石明银界。飞鸟閒云度玉屏。万古灵区山獠陋。四时真景俗烟暝。春风准拟携筇去。九曲中间筑小亭。
风雨颇扰。夕间尤盛。
朔风萧瑟冻云飞。门掩荒林雨更霏。接翅归鸦迷暮树。汲泉村女湿寒衣。乾坤气候诸阳剥。客子穷愁两鬓稀。人事天时那可料。一杯山酒不宜非。
风雪晓作。枕上有吟。
北风吹雪振林皋。风转刀刀雪转鏖。大地掀翻惊破裂。群峦暝晦失危高。明年馎饦谁盈碗。何处羔儿独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2L 页
占豪。忽忆江南千万户。寒翁饥妇共悲号。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3H 页
金赉叔送河西先生草书千字一部。银钩铁索。焕焉溢目。豪放飞腾。卓厉遒迈。如龙蛇起陆。风雨骤至。而亦不出于规矩准绳之外。岂其藏于中者。有塞天地亘万古。浩然而不屈者。所以发于外者。有迈金石明宇宙。凛然而不可犯者耶。其可敬也已。抑赉叔之送之。岂余之少好斯技。或能粗知其一班者耶。夫常人之情。狃于其所常见。而骇于其所未睹。明于其力量所及处。而暗于其高远奇绝之事。余小子何能知此帖耶。试一披之。则余恍然失其中之所守。而茫然不知其所以为法。不敢直视。而亦不敢舍诸手。赉叔之送之。其困我哉。虽然迁次孤寂之中。无与可以开怀者。而傍无严师友随事警责之功。鄙吝之萌。已不胜其纷然。常切病之而不知所以药石之矣。今得此帖。盥手焚香。危坐而观之。则中心惕然。自尔起敬。因其惕然起敬者而思其所以惕然起敬之义。因其所以惕然起敬者而思其所以能使人惕然起敬之理。推之又推。反覆而思之。则先生之道貌德容。恍若亲睹于函丈之间。而先生之至言真论。恍若接于耳。其据梧扫洒。巧夺造化之状。恍若在于目。不觉心神之爽朗。毛发之竦坚。非僻之干。涣然若春风之点雪。不复作于心中。先生所以兴起余者。岂浅浅。而余之所以得力于先生者。又岂可一二也哉。赉叔之送之。其爱我也哉。其爱我也哉。昔苏子瞻谪岭外。以陶渊明柳子厚二集自随。谓之南迁二友。余于先生此帖。僭谓北学先生也。
盥手焚香勤再拜。敬看先生草书豪。银钩铁索心情正。霁月光风气像高。馀事亦能超世俗。清芬犹复戒贪饕。慇勤持作严师友。坐涤尘心日战鏖。
叠前飞字韵。酬友人。
不将雌伏羡雄飞。只恨时危雨雪霏。心似贾生吟鵩鸟。身如齐客泣牛衣。楚江兰蕙风霜重。汉水烟波梦想稀。赖有故人勤问讯。从知吾道未全非。
对月偶吟
腊月中旬夜二更。顽云扫尽月轮明。山河寂寞开银界。桂殿凄凉露玉楹。吴质不眠徒脉脉。姮娥含怨政盈盈。回头忽欲烦相问。几处流人似我情。
次前日韵。付赠全墨豪。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3L 页
万事纷纷尽壒埃。十年今始得閒来。推挤未必缘多忌。沦迸还应坐少才。地接湖湘三岭峻。天旋璇极一阳开。慇勤忽对情人话。黍谷春光此日回。(此有三岭。皆称一芦。)
偶吟
宝历千年第十载。天心七日一阳馀。楚山严雪槚林里。圣代流人吴子舒。安国死灰燃更溺。屈原惜诵吟成书。悠悠万事孰能料。搔首寒风立小除。
余初欲得长沙而不得。今来于此。两地地名。皆与昔贤迁谪之所同名。感而有吟。
不向长沙追贾傅。还来楚泽忆灵均。陋身敢自同前辈。苦思还应似故人。残岁孤兰摧雨雪。斜阳野鸟集城尘。恨无文字投江水。怅望千秋涕满巾。
偶吟
斜阳荒凉下远岫。郊墟寥落起炊烟。寻巢夕鸟依篱下。叫侣归鸿下水边。半世功名蝼蚁国。二年心事鹧鸪天。君民宿计都成谬。独倚空窗涕自悬。
寄谢野望堂
腊月曾传东海鱼。雪中壶酒复随书。腥风满座馋涎迸。和气薰肠旅恨除。雍睦蚤知贤伯重。泥涂偏愧贱踪疏。何时更握樽前手。垂老悲欢共一摅。
次李沛然丈寄赠韵(三首)
离迾囚山拥小庐。暮途生理老僧如。一时文物千年会。万里孤臣九死馀。身直自知头亦直。心虚还喜室仍虚。丈人珍重劳相问。欲谢深情强手书。
静居颐养有真味。熊掌驼峰岂此如。黄卷中间寻一理。青灯侧畔度三馀。古今逐逐人归尽。荣落悠悠梦饱虚。颠倒始知先获意。腰伸今日拜而书。
峡里春回景转好。松篁墟落画图如。杖藜谁道身无偶。举目还知兴有馀。水似参乎一以贯。天犹回也实而虚。风花雪月邵翁乐。只在文王尼父书。
前次李沛然韵诸作。无悲伤恻怛之意。至如身直心虚真味馀兴等语。尤非惶恐颂罪之语。若使孙会宗辈见之。岂不喜其得间耶。更吟一律以见情。
罪大身轻古峡邃。数愆中夜自焚如。皇王帝霸心期尽。枭炙鹑蛙性命馀。乡远人愁奴更悍。年衰饭粝腹偏虚。迩来功业无多在。借得农方信手书。
夜坐次柳罄甫所寄翰院银台相和韵 四首(三首)
流落江湖日月驰。岁华羁恨似相期。幽兰欲吐江南岸。冷蕊先垂竹外枝。乡国几思三径静。功名不恨十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4L 页
年迟。九歌空作湘中曲。回首西天寄向谁。
春入尧天日月明。八方民物共输情。觚棱瑞色低三殿。池苑韶光映五城。千载一时文物盛。玉堂金马侍臣荣。江潭逐客浑无事。手里渔竿雨外横。
词臣豪气薄层空。平步青云路不穷。盛世恩荣清禁里。太平光景咏歌中。摏金撼玉篇章烂。鼓锐乘奇角距雄。白雪调高谁更和。草间虫语愧难工。
又次观试阅韵
城头初日照旟旗。画角吹高上将归。韬略初成云鸟阵。声名不愧嫖姚威。乱离追忆强围岁。氛祲先昏采石矶。四海即今征战息。尔曹无事锦为衣。
次曹济卿韵
泣鬼新词迥出伦。十年泥蠖志求伸。华笺逸兴谁家酒。芳草閒情几处春。楚客羁愁双鬓短。故园山水入梦频。何当拍手樽前醉。共乐东君雨露均。
又坳体
湓浦飘零谁与从。愁心江上山千重。香奁久废镜如月。宝瑟空传风入松。妆梦凄凉湿旅枕。寒霜寂寞催愁容。径知琼苑旧时伴。时共云英游玉峰。
示安孔明(二首)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5H 页
盛世清寒谁似我。或山而蕨或江蓠。松昉酒熟花添兴。竹径风微雨送诗。人事天时常滚滚。衰迟离合两依依。陲(一作邮)筒忽递琼琚句。君忆吾时我亦思。
高斋寥落野僧如。门掩深林夏景初。玄晏不堪吟旧瘵。虞卿无计著新书。百年天地孤筇在。万事风尘两鬓疏。京洛游踪浑似梦。浊醪聊复聚乡闾。
挽玄侄(弘祖)上舍
妙质英资谁不惜。最怜郎罢白头悲。猿肠断尽明仍丧。鱼索含来祸更奇。鬼恶天高那可问。人间地下永相离。灵魂定亦知斯恨。风雨寒林独涕洟。
次赵春卿韵(二首)
赦后累臣尚未回。楚山三见腊平来。江湖水冻鱼龙蛰。崖壑风寒鸟雀哀。千里故人孤寺会。二年离思半宵开。却嗟深峡无相赠。僧酒传心只一杯。
冻天峰雪政峥嵘。此地谁知照德星。尊酒逢迎疑梦寐。诗篇点检得平生。穷阴忽见呈三白。胜事仍成对两青。更有佳期书院在。小斋同掌半江明。
次金丈草堂韵
功名十载意全微。每向林泉逸兴飞。偶到高人江上宅。閒看平野夕阳晖。渔翁网卷风生渚。村老筇挥苏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5L 页
破衣。安得移家此中住。栽松植竹共因依。
罗子尚挽
双鸾瑞羽降同时。一鹤冲霄事忽悲。完福向来争数子。高才今日更称谁。二郎风彩身非死。三县仁慈口亦碑。悄怅半生从过地。白头犹有涕垂垂。
挽尹上舍(鏶)
急士亲仁性则然。丈人风度世谁肩。元龙湖海饶豪气。蒋诩林泉乐暮年。司马岂酬腾蹇志。螟蛉还有子孙贤。皋招半夜催真驾。唯遣亲知涕泪悬。
挽李献纳沛然(二首)
前后贤愚宠辱殊。百年天地一身孤。已从讥刺销人骨。唯信胸襟得道腴。蹈海仲连淹玉貌。挂冠洪景背荣途。高风大节知难泯。留与千秋感盭夫。
磊落襟期耿介操。雄文披锦辩河倾。清朝扬历蜚英誉。晚岁归休养性灵。奇节定应同子顺。高怀还复似逢萌。莫言造物欺仁寿。青史长垂万载名。
姜督邮挽(敬吾)
揖白同栖一月强。几将豪兴到深觞。(壬辰冬。余应举入京。公时寓揖白。余与姜敬吾就而从。同栖月馀也。)蒙儒起闹身还退。邮隶称仁马亦良。(童蒙辈意外起闹。礼曹不察并罢公。庚子始拜督邮。驿卒洽然称仁。)江舍过存才五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6H 页
日。泉台消息隔千霜。(今年春。公过余江居。稳话叙怀而去。才四五日。而幽音遽至。)山前攀榇无穷泪。更向今朝湿尽裳。(旅榇之归。余出迎于勇珍山前。哭而送之。)
醉赠金生(錞)
携酒来寻寂寞滨。相看忽忆旧时人。艰难益想平生意。衰老谁怜此日身。儿婢残冬从子所。手传新幭出尊亲。感怀却与悲怀集。去岁今年揔怆神。
次赵春卿韵
纷纷知面岂云亲。知己年来参隔辰。白璧挥清珍是赵。青眸谈阻远犹秦。政怜腊后梅将笑。推识樽前客自嚬。欲和郢歌才未逮。离骚还愧楚江臣。
拾遗
猖狂不数哭途穷。閒适惟思倚桂丛。点检行藏无定力。安排句法欠专功。小川秋色菰蒲里。落日清怀杖屦中。却恨故人时远隔。菊花佳兴未能同。
挽曹佥正(二首)
洪范畴分九五福。令公今古独全之。华簪映发颜逾少。鸠杖抛阶步不危。郡邑四三曾虎渡。儿孙五十总鸾姿。倏然乘化归真宅。赢得诸贤颂美辞。
公是先人之执友。公归小子不胜悲。先人下世三周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6L 页
癸。大老高年八十奇。五福在公兼且备。一哀于我惨难披。公如归见吾先子。须道孤儿恨死迟。
次郑混源怪石韵(二首)
药拦东头曲槛下。崎巉崒嵂何为者。谓石峰峦太似山。谓山胡为来此也。晴窗静对凝神悰。恍然飞登天姥峰。猿声涧响如在耳。是山是石清兴浓。
岗峦嵂兀压溪壑。仄望横看景自殊。陈案小山争骨相。苏壶九华较锱铢。轻红似欲妆枫桂。暗滴犹疑响贝珠。浮世何人能占此。纷纷车马骛尘途。
方伯赵禹瑞曩游双溪。山僧有以木杯进呈者。归以示余。余笑谓此乃山林寒士之器。非朱门贵客之所宜玩也。公笑曰吾将持去。造台以送。新年元月。台杯俱到。作诗以谢。
杯出山僧制度巧。台因使相指挥奇。朱门持钻真堪笑。白屋投来始得宜。乍把已思成酩酊。传看每讶闹童儿。只叹寒妇无需酒。辜负风清月白时。
酬守初大师
独向空山礼世尊。丰干支遁与为群。时翻贝叶看花雨。却叩华鲸听彻云。疲劣自怜成丑物。襟期谁谓得吾君。虎溪若更开三笑。肯数人间麟阁勋。
闻内肿久疮者。浴桑灰水得效。余以其法试之。戏题。
大槽神水气霏微。投却残身下弊帏。快似琴高游浩淼。閒如曾点浴清沂。河源可到何从去。机石宜分几日归。乘兴渺然思远适。蓬莱深处五云飞。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7H 页
次赠黄台老(俊耇○六首)
台省郎君赋十离。数年南国任奔驰。叶县凫舄朝天远。东阁官梅起兴迟。莫恨祥鸾栖枳棘。且将琴鹤暂蹰踟。近闻圣主求才士。规步应趋白玉墀。
使君豪气小严春。海外分符只为亲。仁德已沾千户邑。恩荣兼极百年身。公庭吏散唯闻鸟。琴阁春晴好引宾。异日蜚英青锁闼。隆私应复拭龙巾。
竭来京国路千千。五马行装政快然。祥拥北震云五色。天低南极月三弦。平生学道多清趣。馀事攻诗积几篇。宣室承恩行有日。归期且莫费筳篿。
南国春残久别离。一心长向使君驰。年光鼎鼎繁华远。世事悠悠会合迟。孤枕清宵劳梦想。晚林斜日独蹰踟。野夫已决幽栖志。付子榆杨白玉墀。
暖遍溪山暗换春。索居寥落与谁亲。百年贫病侵寻地。万事乘除见在身。三叠漫成中散曲。一樽难待孔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7L 页
融宾。尘途永绝繁华想。山外斜阳岸角巾。
箕城官纸价踰千。才子清诗更洒然。政觉祥鸾飞逸响。谁知病雁㥘虚弦。平生最爱徵君度。末路重看山谷篇。直欲挥鞭乘兴去。佳期不必问筳篿。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
飘泊逢秋恨未裁。风尘跂路自徘徊。五溪霜露长淹病。九月江湖独上台。世事茫茫聊倚杖。天机衮衮几沾腮。终南渭北空回首。氛祲三年尚不开。
酒席。送舍兄岭南之行。(二首)
脉脉相看语不成。涟涟双涕自沾缨。分襟始觉陪游乐。阅世方知骨肉情。荣辱百年须鬓改。山河千里梦魂惊。最怜别后门长闭。寂寂离愁对短檠。
匡床忽罢一衾梦。天末还成远别离。万事乘除真宰在。百年荣辱此心知。春风驲骑江南路。落日乡愁洛水湄。岭外文章应更富。邮筒时复慰相思。
挽林承旨(堜)令丈
忆昔侯公登晚休。叨陪几杖共优游。龙门胜事浑春梦。驹隙浮生等水沤。一代风流长寂寞。百年人世几欢忧。祇今唯有西湖月。留照青山旧谢楼。
次寄李一卿归川斋(廷夔参判)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8H 页
特地长怀汗漫游。百年清兴在沧州。自撑小艇寻真境。閒倚危栏俯碧流。落日归帆岛屿暝。春风香桂洞门幽。从君愿借青山半。着我疏踪得小留。
睡隐先生(姜沆)
天出奇才天杀之。西江难洗古今悲。文章浩浩沧溟窄。节义堂堂夷夏知。黄媪岂能埋壮气。玄堂忽复改灵基。先君当日陪游久。往事追惟涕自垂。
石门集卷之三
 七言古诗
  
走次林周卿留韵(二首)
不见傍人送我别。但见日日人告别。岁暮穷阴能几馀。一旬二别心何如。朔雪寒风助凄结。鸡龙冻树遥含情。我不能输奇效能报明主。铺张帝霸追群英。我不能羸骖短鞭逐归人。去赏孤山雪里春。徒然塌翼风尘际。世上儿子咍而嗔。丈夫行藏竟如此。故人爱我还怜否。死生契阔不可问。富贵功名焉足求。月出山高高插天。瀛海无风波似油。已办荷衣与蕙带。他日期君从我游。
古有苏李河梁别。古有刘柳衡湘别。胡歌一曲怨有馀。岭猿三叫心焚如。人生离别本如此。世间何者能忘情。矫矫西湖林处士。风流文彩人中英。高谈惊动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8L 页
洛阳人。酒晕满面微带春。与我平生肝胆倾。不效俗子相嘲嗔。朔雪寒风告我别。君能知我伤心否。岁暮风尘无与偶。高山流水从谁求。使我昼立挥涕泪。令我夜坐焚膏油。行矣明年春烂熳。共向月出山中游。
僧达山歌。走笔寄叔弼。
僧达之山高插天。金沙净界清无尘。地灵丹砂不足当。僧宝南能传钵新。昔者曾同使君游。政当九月之中旬。夜发绵城双盖飘。金笳向月愁秋旻。上马狂吟走荒坂。下马鸣琴循涧滨。五更到寺月欲落。升堂击鼓罗众宾。山盘新果多细琐。传杯老髡颇清真。俄然红日涌于东。神开境换迷崖垠。翠娘前导朝云后。走上法堂赏金身。枫叶酣霜红烂熳。寒花绚日香氲氤。鲸鱼响大振山椒。钟磬声清醒客神。人间有累不可留。欲别名山回首频。东登大岭尺去天。坐看沧海波潾潾。归来一堂太寂寞。衙罢独坐眉长嚬。僧达山高高插天。梦和残月攀嶙峋。武陵仙境何处寻。桃花流水空自春。奇游忽忽难可再。忆山还兼思玉人。僧达山僧僧达山。坐思金殿明冰轮。何时更与故人至。大醉高歌卧溪漘。
甘棠行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9H 页
南国诸诗总可歌。盛德莫如甘棠词。昔者召公分陕来。驱驰原湿摩疮痍。一树甘棠政蔽芾。弭节几多来蹰踟。召公一去不复来。甘棠独自临中逵。民思召公恩德深。共恨仙軿难可追。却来中逵寻旧迹。甘棠依旧清阴垂。爱人不见爱其树。恐教儿童来剪枝。一歌二歌情更切。歌有尽兮情难移。噫噫何山何处无甘棠。只是无人继圣治。所以千载召公思。
挽李正字(光廷)
帝遣昙华一现时。芙蓉云锦眩离披。青钱万选神逾旺。白璧双清货益奇。古册文深惊老匠。新篇语放困幺儿。丹消药灶乖灵验。玉作仙楼要隽词。病较士安才较逸。年同卫玠死同羁。春萱惨绝荆花悴。鸾镜悽酸凤子悲。秋晚洛川旌翣远。路长秦北雁鸿嘶。元方交谊吾曾厚。痛惜何论旧日知。
庚寅复月二十日。风雪大作。近古所未有者。念北行诸人困苦之状。因成一转语。奉寄行边。以博捧腹。
白虎之冬十一月。狂风半夜惊霹雳。势似巨灵劈山岳。声如万马轰跳趯。壮似白起踔武安。威如项籍鏖秦壁。山鸣谷号互吞吐。天柱地轴相倾蹙。大木摧折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79L 页
小木拔。东家倾仄西家覆。雪花飘拂飏空里。势急不敢成圭璧。万姓慌忙潜伏缩。有如冻龟浑藏六。或言元会数已尽。阴闭阳藏将变易。又言上帝助天骄。阴威惨惔驱东域。我谓天道无终始。岂有阖辟如朝夕。况乃胡运无百年。秽德何能久充斥。向来造物真戏剧。秖是要困西征客。西征客子是阿谁。南涧虎溪与藏谷。平生畏寒如畏虎。重裘袭帽坐如束。南国才名三十年。懒惰不窥门前阈。昨者偶随计吏偕。蒙犯雪霜劳远役。天心却欲拂乱之。故遣腾六随巽七。锦水层冰寒拥舠。车山积雪深没膝。风头如刀面如割。堕指谁能揽鞭策。暮投空馆转寒紧。风彻布衾冰生席。困心衡虑岂偶然。声价终当动京国。石门散人何所求。浊醪寒灯坐昏默。繁华都付别人边。野性长思好泉石。穷村闭户三日雪。远忆行人心不睾。孤怀吟罢不成诗。寄向天边要捧腹。直待诸君得意归。一壶吾当远匍匐。
劝缘走笔
世言金沙净界在兜率。真仙上佛游息于其中。此是古老欺人之嗃矢。殊邦绝域。安知独能为天宫。举世贵耳反贱目。人间自有名胜境。人不知贫道半生役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0H 页
胫脚。东西南北无不之。枫岳层层戴天白。万二千峰。屏罗玉立骞鹏嘱。景物虽奇大孤绝。自非绝食断衣。羽人木客谁能久。妙香顽然穹窿一土山。地多松杉梗楠。其大蔽九牛。绝无丹崖翠壁现瑰怪。若欲选胜披奇撮其要。更仆而说无可游。洛山元来游冶地。阶前蚌蜃手可取。幢幡络绎醉歌舞。禅榻尽是油头臭。太白小白固天所以限。东极夸父不能步。子长之游不得到。头流瑞石是家鸡。其他琐琐培塿。何足开口道。南游偶得一名区。恍若造物开神悭。沧浪下流古福州。毋喜奇峰矗矗参云间。一支东走而南峙。俨如神人正士。峨冠玉佩披玄裳。龙挐而左。虎跃而右。襟袍两相接。中间冥妙开明堂。城排赤壁镇下口。瓮列重俎酿大春。皓月玄风自朝夕。祥云瑞气纷氲氤。此间安可无一宇。幽人释子。可怜来到空逡巡。山僧一生无长物。四大空身三尺杖。开出幽居。尚赖秖陀为经始。志公单锡。犹愿君王金万两。有粟者粟。有布者布。衣也食也无不可。檀越三生杳不灭。万古眼眼说冥果。堂成倘叩白云关。三笑悠然邀溪左。
放言效山谷体
风至雨洒而通爽气。朝倚暮坐而得其情。西南见乾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0L 页
坤之大。开阖知日月之明。昔天下而不容。今此间之伸脚。焚香而坐。顿觉世界之广阔。
     
(右小窗)
翔而走峨然屹然。介然成羊肠虬曲。来牛去马之颠覆。前者后者之相续。好凭险而凌危。玆乃取败之道。岂知山下有折臂之客。岸帻坐视而呵呵独笑。
     
(右小芦岭)
翠微上方下方之幽寂。僧腊苍松翠柏之郁屈。云确鸣以日夜。山风吹兮不绝。阇击磬而坐焚香。岂知人间之有愁戚。
     
(右中庵)
一而歧而南北。至而迷者十九。或苍茫依杖而独立。或墑埴意东而西走。能由正而直指者鲜。况改辙而回舆者谁。尔看窗里之老夫。是亦颠倒狼狈而至于斯。
     
(右窗外歧路)
石门集卷之三
 赋
  
卧游名山赋
噫吁戏达人之冥观兮。收视而内照。大开眼而远觑兮。顾冲漠而自恔。是乃心安而神会兮。殊异乎遑遑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1H 页
为景物役者也。闻少文之高卧兮。讶真游之自得。之游也不劳眼不役脚。不须青藜竹杖之我扶。不待芒鞋草屦之我蹑。无论头戴远游之冠。无论帆破万里之浪。乃招虎头命龙眠。杂粉铅陈䌷绢。毛颖脱冠兮。墨子磨顶。使夸父而告厥历兮。诏子长而陈所履。收奇聚精。选胜裒长。丹青画出。远势苍茫。徒观其窿然而峙兮。峨峨者山耶。悠然而逝兮。洋洋者水耶。落雁峰兮岧峨。鱼龙川兮涨绿。十二联绵而相似兮。二妃之冤恨何托。七百浩淼而泓渟兮。鱼腹之忠魂无恙。能驱山而走海兮。咫尺论于万里。尔其援琴而命操兮。遣兴而玩志。情沿洄而无尽兮。意绵邈而未已。取之左右而逢其原兮。山则在此而水在是。能以静而御动兮。不出户而知天下。此乃君子之大游兮。信乎能自得师者也。吾将一室岑寂。左右图画。茶铛竹床。隐几大卧。客欲知吾神之所在兮。试求之绿水之上青山之下。
拊几作箴赋(此篇乡解所作而遂得高捷。先生时年十九。)
相公拊几沉吟。若有不豫色。悄焉隐默。怅然太息。怀纡轸而不自聊。表中心于一章。其言也窈而深凄而切。似反顾而自伤。傍有小子进而问曰。何为其然耶。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1L 页
方今主圣臣良。相得益章。风云际会。千载一时。既致庶明之厉翼。可见无为之盛治。而公当朝硕德。盖世丰功。入则赓载王廷。出则顺扬皇风。无傅燮之叹息。有汉家之宁谧。苦何为而戚戚。类有求而弗获。蒙切然疑。愿闻其说。相公曰吁。小子听之。我明告子。汲引忠良。大臣之事。同寅协恭。君子之志。不有贤才。国何能国。况余驽劣之资。猥膺鸿丕之责。思得贤而共理。致万性之咸若。故人苏云卿。德卲傅霖。道高莘挚。王佐奇才。经纶大器。抱东海之宏材。习南郭之大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世舍此其谁。故余束帛加璧。善其辞命卜日。以授使者。造其庐而请之。庶几东山之幡然。共济中州之艰屯。何高尚之益坚。淹泄柳之闭门。才书币之入谷。已魏野之题壁。凤飘飘而高逝。鹤自翔于丹霄。是固遁迹之难回。抑亦人事之未臻。盖其享不及物。已多储子之失礼。徵辟后时。徒遣仲生之长往。既弗明而弗诚。又弗早而弗力。追惟往愆。罪实在我。匪彼违我。我先绝彼。此所以反而求之。私讼其尤。恨既往之难追。作箴辞而以自警者也。呜呼。朱鸟翾翾。白驹难絷。青山寂寞。玉人已远。周阶多罔功之辈。舜廷少赞襄之臣。中原之赤子锁尾。谁与安之。故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2H 页
国之庙貌尘昏。谁与清之。慨伊人之我遗。悲余求之不及。瞻望东湖。我心实劳。心之劳矣。我自贻矣。小子乃起而叹曰。呜呼相公(缺三字)。心存辅国。诚切求贤。求而不至。反而责之。公虽自责。人则贤公。小子狂简。始迷不知。今乃大觉。请终身而诵之。
仁义半载赋(丙戌进士时所制)
在昔张子之逃祸也。恸深瞻乌。叹切藏羽。潜踪窘步。天地网罟。追兵蹑后。无处避身。分仁义而半载。知有救于芝焚。固声气之相感。真死生之堪托。当其汉运欲讫。阉竖作孽。天子孤立。正人鱼肉。西行无赖于解难。群贤打尽于一网。桁杨相推。接槢相望。孟博何罪。元礼无辜。纷连颈而交臂。共桎梏而就牢。堂堂乎张也。君子者流。哀玉石之俱焚。惧炎火之将及。遂拔身而疾走。汩东奔而西蹶。陈留羁旅。外黄飘泊。藐是流离。至于东莱。幸知己之相值。吐旧日之缱绻。于我馆而藏踪。憩跋涉之困顿。俄毛令之迹至。奄门外之戈戟。安危在即。性命(缺二字)。主人曰吁。子听我说。尔无助天为虐(缺七字)张子善类之一。脱身祸阱。奔窜(缺六字)恻。两贤岂相厄哉。而况杀一不辜。仁(缺七字)灾乐祸。义之所不敢出也。愿仁义(缺九字)令闻之。懑焉心服曰。李公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2L 页
(缺八字)舜之志。独为君子。蘧玉所耻。(缺二行)俄仁义之半载。竟松茂而柏悦。(缺六字)寔君子之所则。吾然后知李公之(缺七字)诲人也如此。毛子之勇迁也如此。(缺七字)毛善人之脱祸。二君子之成德。后千载而沿溯。仰高风而一揖。虽然倘非张氏之仁义有以感之。二子无所成其仁义。若三子者。可谓三分仁义而各有者也。
衣锦尚絅赋(东堂制)
夙有志于为己。思妙键之一透。庶研几而极深。仰先轨而追武。(缺三字)于圣孙。有尚锦之善喻。是务实之到意。知作圣之要道。原君子之为学。必先始于治己。日慥慥而敬修。罔敢怠于造次。慎不睹与不闻。孤不参而不贰。允下学而上达。自无间于终始。虽颠沛而必于。恒顾諟而日勉。绝华饰于身外。积真实于里面。纷既有此内美。不期显而自显。是修己之要则。古圣人之心法。故子思之垂教。引古诗而成说。彼锦衣之陆离。灿其文之烂烨。必也尚之以絅。岂其意之无以。取实美而在己。恶文章之太著。絅掩外而藏辉。锦在里而光绚。犹修德之务实。不向外而自衒。充厥美于吾身。藏德辉而不现。盖所贵之有在。不愿表而出之。然积美之既久。自难掩于人知。外之光兮由内。人与(此以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3H 页
下缺。)
石门集卷之三
 颂
  
桑林雨颂
臣等伏以天苍苍幽远。莫得而名焉。莫得而谌焉。然而反而求之。则在乎王之心。王在下之天。天而在上之王。王与天一而二二而一也。乃者亢阳衍度。旱魃肆虐。草木焦烂。田畴龟坼。一年二年而至于七年。四海八荒。如在洪炉之中。凡有形于天地之间者。骈然争就于熬煎之地。惴惴焉不能保朝夕。幸赖我 圣王。德与天齐。仁同悯下。恫瘝于中。归咎于己。自作牺牲。祷于桑林之野。六事以责之。苍天感应。甘霔斯下。东至于东海。西至于西海。南至于南海。北至于北海。方六千里。大雨既洽。向之焦者苏。枯者生。熬煎者活。天下得而无事。猗欤休哉。民之生活。以天之降雨。天之降雨。以王之德。王天之子。天王之心。王有仁民之心。天有佑民之心。一理交感。无往不通。故知雨非天也王也。臣等诚无知识。遇玆昌辰。噤不颂美。亦非安心者。谨作颂。颂曰。
粤惟往岁。天地幽闭。阴阳愆盭。云汉其倬。昭回碧落。亢矣濯濯。熟焦不渴。熟焚不札。物莫能脱。炎炎赫赫。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3L 页
如煎如燩。年七其历。皇矣我王。衋然自伤。若己之疡。牺牲我作。发瓜我削。六事我责。不懈不息。以诚以福。天监斯极。雷师按鼓。风伯撼树。翻盆其雨。平陆成漯。高原亦涾。潝于六合。我黍不稂。我稷不痒。五谷穰穰。五谷穰穰。丰年之祥。王德之光。王德如伤。天心祐王。交感无央。雨以莳秧。致雨者王。孰幽不彰。监于四方。茀禄尔常。万世泱泱。王体于天。钦若无偏。德日跻玄。臣拜稽首。受天之祐。我王万寿。
石门集卷之三
 笺文
  
正朝笺文
三阳献岁。聿回交泰之期。万灵呈休。诞膺纯禧之庆。欢腾八域。瑞蔼重霄。恭惟拱己而治。凝神于道。勤学务本。已致庶绩之咸熙。发政施仁。更见群生之同乐。玆当履端之节。益迓鼎新之祥。伏念三载南藩。一心北阙。鸿胪绕殿。未参鹓鹭之班。燕贺驰试。但祝龟鹤之寿。
石门集卷之三
 序
  
别晦仲序(此序载于别朴晦仲五言排律之下。故又书晦仲以识之。)
古语有之。富别伤在颜。贫别伤在心。盖朋友分散之情怀。固彼此之攸痛。而心肝悲惨之深浅。在吾人之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4H 页
所遭。别虽一般。情则二致。是以壮士上马。离情送玉杯之斟。公子登筵。别恨动瑶琴之曲。终未若河梁解手。凄绝五言之词章。楚峡分歧。惨惔三声之猿叫。关山积雪。岂无挥泣之人。洞庭春风。亦有伤心之客。历数古人之恨。未若今日之心。俺三载吟兰。一息如线。形容枯槁。几见渔父之讥。朋知寂寥。漫有魑魅之喜。幸逢吾兄于此地。如遇骨肉于他乡。人谓狂我哀愚。不念吴沧之浅陋。君乘车吾戴笠。初无越客之嫌猜。风雨掩门。或裹子桑之饭。葡萄溢榼。亦传张守之醅。那知好事之难常。乃见造物之多剧。试院折号。事同惹说郢书。柱后弹文。罪成蝇点楚壁。各有主者。胡乃同之。乌鹊拥车。未挽唯良二千石。骊驹在路。空惊祖歌数三章。嗟呼。古峡冷冷。秋风飒飒。歧路自然南北。人生长是别离。子去我留。怅佳会之莫续。天长地久。恐怨怀之难消。楚江秋深。谁知屈子之恨。秦关岁暮。可怜范叔之寒。残宵梦魂。应迷半岭之云树。百年心事。唯看一天之冰轮。心乎爱焉。何以别也。小人赠财。君子赠语。何有于吾。乐言易诞。悲辞过哀。请察于此。敢凭四六之句。以伸万一之怀。
千里面目序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4L 页
岁庚寅夏。以做点事相会于太学。居数月皆罢去。八月初。吾六人复会于社稷署。相与隶业。相得之意。殆未易喻也。一日有语于座者曰。始吾之自泮宫出也。若星离而雨散。孰期其复得从游。而乃今何幸集处一室。以续向日未尽之馀欢。此天也非人力也。且夫人不能常合。合必有离。异时睽违南北。落落相望。驰思千里。盍簪无期。则追念今日团圆之乐。不能无慨然而兴怀者矣。盍亦记之以为别后千里之面目耶。佥曰诺。遂作小帖凡六部。列书姓名年岁居住。人各取其一既。使锦城吴某序之。
  
附跋[崔尚虎]
 世固有不约而信者。以心而不以言之谓也。吾党之栖此。非有言语唯诺之烦而自尔成之。庸讵非风期相合。襟韵同调。不期而期。无为而为者耶。意者无所事于约而信于心者存焉。安知天之默会于冥冥中。而以与其便。使之契神交也。况我六人。居不得接其地。游不得共其处。邈邈乎涯角之阂。云树之隔。则一场相对。盖亦难矣。太学之合而离。社署之离而合。自夏而秋。有月而日。则今日之会。诚非偶然。而磨戛之乐。偲切之益。不可得而言也。
石门集卷之三 第 585H 页
第念聚散无常。弦矢相分。则箕斗茫茫。影响莫接。替千里之(缺)之对者。非在于此帖乎。始终实状。俱在于吴上舍子舒序中。画蛇之足。不必更赘。而佥既嘱余而为之跋。吁余何言。盖玆六帖之成。各欲取其一以归耳。既归之后。盍亦对之案上。不但为千里之面目。而以存千里之大信也哉。完山崔尚虎文伯跋。
同苦录
崔尚虎(文伯○丁未)己卯司马灵岩
安 峑(景仁○甲寅)戊子司马宝城
吴以翼(子舒○戊午)丙戌司马罗州
高斗纪(正卿○己未)丙戌司马光州
朴重辉(晦而○壬戌)己卯司马善山
韩养吾(浩然○丙寅)丙戌司马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