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藏六堂遗集卷下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x 页
藏六堂遗集卷下
 祭文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09H 页
祭亡室尹氏文
维崇祯十三年岁次庚辰三月壬午朔初二日癸未。汉山赵某。略具酒肴。奠于亡室尹氏之灵。曰呜呼痛哉。君将九原矣。天之理一何舛哉。往在丙丁之难。君既哭怙恃。又哭祖母。三丧于一旬之间。天之降祸。未有若此之甚。君独全生于积祸之馀。而零丁孤孑。对影为邻。此人所恻怛而酸鼻者。不幸之中。余之所独幸者存焉。剥尽而复。否极而泰。上天徵应。不爽毫发。窃怪斯门之祸。已乖福善之义。则是或归之于未定之天。而其将有禄于君者。可取必矣。余恃此自宽。而亦尝道诸君矣。不料未殄之祸。终至于斯酷。天之理一何舛哉。呜呼痛哉。记余白羊之岁。始赘君家。见君王父三陟公。暨君祖母夫人李。爱君若己出。保君如婴儿。膝下慈育之情。可见蔼然之理。待余亦视此。恩义俱至。余亦不以姻亲而自外。常感见遇之不浅浅也。不幸三载而三陟公捐世。又七载而惨祸遽作。君之骨肉。殆无存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09L 页
者。此何理哉。呜呼痛哉。自余逢君。于今十年。姿清而仪整。志端而辞恭。可谓有妇人之则。见余时。有放浪自失。而切切规谏。警以礼范。内相之德。实不违于古训。余之私喜。庸有极乎。君自遭巨创。遑遑如不及。真若处身之无所。而上有尊章。虽不敢以哭泣形诸外。每观寝席之间。辄有涕泪之痕。潜悲砭骨。积恨成疾。转辗沉痼。肌肉尽脱。人生到此。宁不哀哉。一日谓余曰。缘吾命薄。不幸多疾。十年汤剂。劳我君子。冀延数年之命。酬报万一而死。诚吾所大愿。今已疾革矣。就尽无日。终以乳下幼稚。贻君子日后之忧。此吾所饮恨而殁者也。因泣下不绝。余亦从而悲之。呜呼痛哉。时之去耶。命之穷耶。天之理一何舛哉。不悔向年之祸。竟致今日之惨。以余所尝恃而无惧者。反抱沉痛。乃令百年之约。未半涂而遽亏。嗟我中馈。其谁尸之。哀我稚女。其谁子之。言念及此。潸焉出涕。已乎已乎。何其弃我之遽耶。呜呼痛哉。天之未定者。其尚未定耶。古人云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然则君之祖子孙三世之有懿美。而终不克享其福者。天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0H 页
理实不可测。吾知君未艾之福。将在吾女儿。而天必使食其报矣。魂如有知。可自慰于冥冥之中。而庶解前日之恨乎。寓哀单辞。不尽萦中之情绪。和泪一杯。庶几亡灵之来格。呜呼痛哉。
祭内弟申都事(最)
戊戌二月二十二日己丑。杨州赵某。哭奠于春沼申公之灵。侑之以文曰。嘻噫悲哉。子其逝耶。其真逝而不可作耶。彼造物者。其有意耶。其无意耶。谓其无意耶。则初何以挺材英于世。而若将有所为也哉。谓其有意耶。则终何以敲撼挫阏。止于斯而已哉。嘻噫悲哉。颀然而秀。烨然而神。如畹兰之毓芳。若皋禽之离尘者。如其容也。简易和粹。轩豁洞析。谢娴饰而去缋䌽。尚冲谦而宗澹泊者。如其志也。以言其词藻。则赋雄而腴。文辩而理。错综乎六经。浸淫乎百氏。炳烺乎其琳球也。绚烂乎其云锦也。以言其谈论。则咀经嚼史。出释入儒。扬古而扢今。蒐奇而剔幽。洒乎若挹清风也。沛乎若决江湖也。其渊博之识。超悟之才。清峻之器。疏宕之韵。荐之于庙。为金镛为瑚琏。可也。用之于廷。为絺绣为黼黻。可也。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0L 页
天街之骥。可以骋其良也。九苞之凤。可以振其耀也。则天之生子者。其果有意于世耶。嘻噫悲哉。物理互敚。沧桑易变。天之祸子家酷矣。子之能葆真于酷祸之馀。而艺圃乎佪翔。酒社乎浮沈。敛英戢华。若将终身者。玆为不遇者之顺境。而始焉佩符于东峡。继而佐幕于北关。颠顿跋𨆫。抹摋轗轲。卒之婴美疢而长逝者。斯曷故哉。天其果无意于生吾子耶。善者不必有其福。仁者不必有其寿。而所谓天者。无所尸宰于其间耶。自子之殁也。亡论知子与不知子者。咸咨嗟而曰。善士去矣。继之曰。古文亡矣。子既怀宝莫宣。而自有不可匿之光。不可韬之美。而方称誉于殁后。则益信吾子文章之盛而世之称之者。为不爽矣。从今以后。残膏剩馥。散落宇宙。传之愈久。而宝之者愈多。则其视富贵而名磨灭者。不翅悬矣。是所谓天之定欤。嘻噫悲哉。余之齿长于子四岁矣。幼而相嬉戏也。长而相追逐也。暨治博士业。实有倚麻薰兰之益。而弱羽脆翰。每拟借翼而高蜚。幸而同升国庠。偕决科第。步武并联。肝肺无隐。子虽呼余为兄。而余不敢弟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1H 页
视之。情融骨肉。义符交朋。乃其际则金逊利而胶媲密矣。余尝惜子之踬于世。忧子之病于酒。而以子赋畀之礼。不谓长泯泯以终也。转眄之顷。奄作千古。存而不及临诀矣。殁而不及视含矣。釂然颜貌。森乎立余前也。琅然笑语。恍乎入余耳也。出门而无可适矣。开门而无可迎矣。事有可疑而畴与难矣。学有可质而畴与讲矣。徒令余伥伥乎独立。茫然而失。黯然而悲。眼之枯而肠之蚀矣。嗟嗟已矣。石火忙矣。电烟駚(一作驶)矣。脩夜漫矣。玄堂邃矣。音徽永阻。珠唾不朽。子形虽化。子名则久。明而为日星。结而为山岳者。非子之精也耶。散而为群芳。化而为金铁者。非子之精也耶。嗟嗟已矣。人生斯世。实同风烛。夭而有回。寿而有蹠。孰为臭腐。孰为神奇。有涯者生也。无涯者知也。悲之者有穷期。而不悲者无穷期。则余于子之逝也。奚必浪为之悲。知其悲之为浪。而犹且悲之不自知止者。抑独何哉。嘻噫悲哉。子其歆余觞。而感余衷哉。尚飨。
祭亡友赵正(备)
惟灵圭璋之美。兰蕙之馥。飘须渥姿。广眉烱目。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1L 页
昂昂其气。举举其色。早服庭训。文艺日博。蒐险抉奇。错综坟籍。扬扢贯穿。百家满腹。摛藻舒华。堂奥自辟。最工词赋。遂臻其域。兼通诗律。短篇长作。务祛陈秽。绣缋粲赫。宛驹出水。越锷剪石。秀夺万色。众目褫魄。临池笔法。实出天得。妙契吴兴。意态自足。一挥百纸。剑戏龙跃。世称搦管。莫不瑟缩。怀宝莫售。縻以筮职。晚阐科名。发其素蓄。有美必显。大振翰墨。薇垣玉署。步武舄赫。于以献纳。于以启沃。诚深爱日。喜切奉檄。鸾栖枳林。星纪再易。化儿忌才。宦途多棘。一被敲撼。仍以挫抑。公归洛第。踽踽其迹。杜口守分。屏居白麓。人或困公。公不为辱。人皆弃公。公不为戚。乍用而踬。既踬不复。国子周期。监正累朔。渊潜自珍。苞凤铩翮。佪翔蹩躠。为亲而禄。寿觞才举。一疾胡剧。长眠不兴。公发未白。脩夜漫漫。遽尔冥漠。急水难回。逝光易匿。石火何駚(一作驶)。电烟何促。鹤发偏慈。甘旨畴托。孀妇孤儿。嗥咷谁识。宜荣而悴。若礼而啬。仰视苍苍。厥理难测。呜呼哀哉。记公舞象。揖袂西郭。齿差一岁。心惟莫逆。我去毛皮。公绝畛阈。世病谐诙。我爱悃愊。世咎轻疏。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2H 页
我爱脱略。情融义符。视以骨肉。艺圃酒社。以遨以谑。惜公畸世。悯焉如衋。公病三日。我访公宅。公卧在床。苦语不息。不谓斯疾。永诀今夕。殁未视含。窆不凭椁。肝蚀肠摧。余恫曷极。笑语在耳。音容如昨。追寻旧游。触绪沾臆。满纸淋漓。公笔在壁。转眄之顷。已成尘躅。鸾胶既绝。断弦谁续。风斤亡质。悬剑何益。形魄虽沦。神爽不隔。公如知我。冀歆一酌。
祭内舅东江(申参判翊全)
呜呼。挹公之仪者。莫不曰恂恂乎仁也。聆公之谈者。莫不曰断断乎诚也。读公之文者。莫不曰亹亹乎章也。观公之笔者。莫不曰爽爽乎神也。然而称公之善于符采辞令之间者。不可谓识公之蕴。论公之美于觚翰墨妙之末者。不可谓尽公之实矣。尝见公早袭庭训。砥砺名行。沈潜乎礼乐之场。溯洄乎伊洛之源。澡身而植志。茹德而服义。其立朝事君。蹈物履事也。必先检省吾心。默以先师先正为标准。而敛其英华。不欲售知乎浮俗。荣乎而历銮台。盛玉署。长喉司。典仪曹。被以金绯。驰以轩轺。而见其容则布素也。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2L 页
辱乎而拘幽牢狴。栖屑楚泽。黜而鬼关。危而虎口。而见其操则金石也。其处己接人也。全以谦巽自牧而不喜与物竞。又不谈时议。唯其遇事而挺立。则贲育不能夺其守。择善而固执。则仪秦不能易其见。其素秉有如此者。世以娴饰为工。而公则剥去䌽缋。世以脂韦为贤。而公则独守伉拙。权力贵势。世所艳也。而公则若浼。趋营驰逐。世所好也。而公则为耻。宁受讷朴之讥。不为蹻捷之行。宁或见挤乎世。不忍苟循乎人。见人之都服冶容。作妇孺态色。伺候人意。旨取喉息以呴沫者。鄙之若粪壤。至形于色。其自靖有如此者。每尝静扫一室。左图右史。端坐读书。竟以日夜探赜坟籍。却寻名教中乐地。又勤于提撕。诲迪儿少。咸就义方。家徒四壁。粥饭随分。而生平口不谭贫。其于生产礼啬。意泊如也。其真实敦确孰如公。其闲澹恬静孰如公。其正而不回。贞而不谅孰如公。其进而如退。达而如穷孰如公。然则向所谓世之知公之善而道公之美者。外也匪内也。粗也匪真也。于戏痛哉。公不可复作矣。公之天伦有七。而不幸皆蚤世。小子失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3H 页
所恃。于今六年。穷(穷当作穹)壤茫茫。而世道嬗变。沧桑累改。外宗家声。零替尽矣。犹幸公久保令名。克缵先祉。子姓蕃昌。享有纯嘏。而中罹祸故。谨饬尤密。人亦不敢以非义加之于公。亡论知不知。咸曰。某善人。某善人。而桂芬兰馨。陨折而愈著。则于此益验公操履之端。趋造之正。有非人所可及者。自是公遂无意于世。绝朋游之好。谢荣利之途。忧畏祟疾。益自晦韬。而每见小子。推里折衷。披豁无馀。有时忼慨哀惋。泪簌簌下。小子亦随而掩泣者数矣。嗟嗟悲夫。宦非庳也。而用之不究。实年非夭也。而享之不满德。音徽迫矣。脩夜漫矣。繐帷空矣。玄堂閟矣。有泪彻泉。有声彻天。声有尽而泪不可尽。泪有尽而哀不可尽。公其知也耶。公其不知也耶。数行侑辞。一杯告诀。不昧者存。尚冀歆格。
祭亡弟槐山(禧锡)
呜呼。天可恃乎。天固可恃也。理可必乎。理固可必也。间有仁而夭。不仁而寿。义而穷。不义而达者。则天亦不可恃也。理亦不可必也。斯曷故哉。呜呼痛哉。惟君赋材之不凡也。禀气之不薄也。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3L 页
颜貌充然而美矣。器度轩然而闳矣。惟其少而失学。长而善病。以不凡之材而不能充其操。以不薄之气而不能完其养。终有未尽其所受畀者。则斯可惜也。然而智周庶物。能通万务。揣事则逆未至而睹将来。若持契之相符也。当事则握其机而中其窾。如破竹之无碍也。遇至难而不疑。履至危而不怖。沛然若江河之决壅也。哙然若云日之祛蔽也。见人穷而周之。则倾囷倒廪而施舍无吝。许人交而结之。则剖胆吐肝而输泻无隐。苟其心有所不契。意有所不惬。则虽其贵富尊荣。冠压一代者。视之若氓隶。甚至于面数其非。若不能容焉。若见人之低颜下声。昵昵沾沾。逞妇孺态色。取媚而求合者。则嫉之如仇敌。不肯并立而语。怒形于色。闻其言而检其行。则时有不相掩者存焉。而及其精神之所到。义气之所倾。能行人之所难行者。则实有过人数等处。其开豁之状。快俊之姿。出人之虑。拔俗之辩。人莫不许之。亦莫敢以常俦凡匹畜之。噫。以若是之材具。以若是之气槩。宜若需于时矣。而官才尼于郡邑。年才局于四十者。抑何欤。信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4H 页
乎天之不可恃。而理之不可必也。呜呼痛哉。昔我先妣。凡举五丈夫。吾兄弟幸沾馀荫。科甲蝉联。而伯氏直道事君。屏黜江郊。隔离庭闱。不幸饮恨而殁。君又栖栖下僚。竟阻一第。三年作吏。遽尔长逝于客里。父子兄弟。并未临诀。寡妻稚儿。孤寄乡庐。是何祸故之偏于吾家一至此哉。呜呼痛哉。犹幸君之子姓蕃昌。长者已娶妇嫁夫矣。女之少者。有约婚而未字者。子之少者。有学书而未就者。其下诸幼。有十岁六岁者。最幼又有三岁者。零丁孤孑。无所庇怙。则生育不可期。立扬其可望乎。只以礼盈犀角。并秀交峙。玉朗珠明。堪为谢家之宝。吾知他日大吾弟之门。而顾吾弟未艾之福。未食之报。于焉可徵。则天之可恃而理之可必者。其将不爽矣乎。呜呼痛哉。未字之女。吾将抚之顾之。以于归为限。而未学之子。吾将教之诲之。以成就为期。虽不可自谓一如己之子。而亦何忍以不如己之子也。灵于冥漠中。或能听我言而知我意否乎。呜呼痛哉。石火忙矣。电烟空矣。逝水不可回矣。厚夜不可晨矣。音徽远而形貌邈矣。窀穸掩而衣冠閟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4L 页
矣。窆期奄迫。官程有拘。一拜告诀。九原永隔。有泪彻泉。有声彻天。魂如有知。庶歆芬苾。呜呼痛哉。
孝宗大王宗亲府进香文
天笃降圣。夙挺龙姿。甫在冲年。嶷嶷歧歧。内葆粹质。外炳英资。包括众善。实繇生知。祥呈异彩。吉叶灵龟。殷忧将启。迹遍华夷。万变周旋。一德恒持。处困益亨。不震不危。西辕载返。实赖神祗。泽及旄倪。襁属以随。望协元良。光继明离。心传精一。礼隆三辞。逮登宝位。至诚图治。克勤匪懈。夙夜孜孜。日御经席。圣哲是师。学典终始。道光缉熙。躬行孝悌。一念在玆。羹墙兴慕。寝园展仪。东朝礼养。志物无亏。筵开万寿。乐融含饴。楼辉花萼。和气怡怡。临存丧病。爱拊孤儿。幽明罔间。梦感恩推。宥罪锡爵。实荷天慈。前后丝纶。行路涕洟。化本率俭。以身先之。夏禹食恶。周文服卑。屏斥奇玩。刚制酒卮。不迩声色。无乐台池。忧灾闷雨。若己之饥。珍蠲外供。货捐内司。汉租特赐。梁粟累移。萎暍膏醒。煦寒濯痍。跛躄蹈舞。相宁以嬉。风砺一代。阐植伦彝。旌忠奖节。以褒以祠。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5H 页
断谳必慎。人鲜枉罹。善善恶恶。咸得其宜。威行雷厉。惠洽雨滋。十载求贤。束帛交驰。晚始委任。弗贰弗疑。诚孚契融。若龟若蓍。鸿猷密勿。一堂询咨。业专治心。谟远恢基。万目毕张。若网挈维。既修且攘。武戢文绥。肆扬茂烈。将大有为。天胡不吊。弓剑遽遗。文龄竟减。舜驭难追。夙抱大义。未展宏规。黼座深深。绣幄披披。唇(唇当作蜃)辂纚绋。凤旐扬蕤。菀彼新冈。储灵蓄奇。珠丘永妥。于亿万斯。臣等籍忝亲懿。俱沐恩私。礼异群臣。诚笃金枝。攀髯莫逮。拜极何时。廞仪载陈。启攒有期。一瓣心香。再进哀词。穹壤茫茫。血泪涟洏。
藏六堂遗集卷下
 疏
  
玉堂联名论沈儒行论事之失。仍辞职疏。
伏以臣等。俱以无似。猥叨匪据。丝毫无裨。愧惧徒积。适见台阁论事失当。欲与同僚。相议陈劄。言不见信。怀未上达。迹涉狼狈。势难苟冒。不得不略陈梗槩。仍乞遆免。伏愿 圣明垂察焉。臣等窃念。台谏之职。寄人主之耳目。主一时之纠劾。必须是非明而好恶公。然后可以正厥事而服人心。苟或不循公其(其当作共)之论。一出偏系之私。而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5L 页
交相掩庇。莫有救正。则实有愧于官师相规之义矣。日者。分馆之举。果多猥杂之失。物议喧腾。固如台启。而众口嗤点。实有所指。盖槐院之选。出身初程。如其家世有累。才望不协。年纪向老。三者有一。则不得与焉。今此宪府之启。若举家世之累。则昏朝孽臣。戊午降俘之孙。当为猥杂之首。而此则掩护不论。只摘乡曲孤寒之人。以为塞责之地。罗万叶既以其兄万纪昏朝清宦之故。谓之家世之累。则希奋,民寏之孙。乌得免焉。郑叔周亦以遐外疏踪。年垂五十。则以此论削。未为不可。而至于书记卵育之说。莫不冤之。槩闻叔周果是逆魁之妻族。初拜斋郎。而耻出其门。旋即弃归。作书见志。人多称说。以此见之。其所云云。亦涉失实。金万基之家世才望。年少聪敏。一榜之中。无出其右。岂可坐其眼病。追削于既参之后乎。苟其人有可取之行。则曾在 宣庙朝。亦有病盲。而置之近密。传之至今。以为美谈。今之此论。无乃太刻。况万基之父。布衣殉节。已蒙 褒赠之典。其视甘心就俘。负国偷生者。则人情所同。好恶较然。而论其家世。取舍如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6H 页
此。台阁是非。乖舛极矣。噫。苟其亲也。则世累之如彼。而必欲掩之。苟其疏也。则人才之可惜。而必欲斥之。偏系私比。固是今日之痼弊。而是非颠错。未有若此之甚者。其不顾舆论。独行己意之失。不可置而不规。故臣等以论事台臣。请遆之意。发于僚席。则同僚以为宪府之论。果不无所失。而本馆陈劄。似涉重大。两司若出。则宜有所论。今姑待之为当云。臣等以为既谓之有失。则公论之地。不可无一言相规。何待两司之出。反覆商确。终未归一。其独发重论之不当一启旋停之无据。同僚亦且为言。而至于劄论。则有所持难。此事是非。不难辨别。循例相规。元非大段。而意见参差。乃至于此。诚可慨也。此无非臣等疲劣见轻之致。何敢晏然在职。以贻玷辱乎。伏愿 殿下俯察臣等狼狈之状。亟遆臣等所带之职。不胜幸甚。臣等无任惶恐战灼之至。谨昧死以 闻。
玉堂联名辞职疏
伏以臣等。伏见前副提学赵寿益疏辞。攻斥臣等不遗馀力。槩以论劾之劄。出示沈儒行。为臣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6L 页
等罪案。隐然以儒行停论之举。若出于臣等之劫勒者然。继见沈儒行辞职之疏。则以纵恣无忌等语。亦加丑诋。人之为言。胡至此极。寿益之疏。缘其移职。虽未上达。既到政院。传出草本。则何可以未经 睿览为幸。而不为之辨白乎。玆敢不避烦猥。略陈前后曲折于 紸纩之下。伏愿 殿下垂察焉。臣等俱以新进。初忝经幄。自顾蔑如。报称无路。区区所怀。只欲当官处事。务循公平。庶几上不负 国恩。下不失素志。以效万一矣。目见台阁做错之举。思欲陈劄。循例相规。适与伴直。相议搆草。拟待翌日齐会同僚。而商确以启。偶于其日。掌令沈儒行以就职诣阙。行过本馆。出去之路。果为历入。臣等相叙寒暄之后。语及槐院之事。先论取舍不公之失。仍陈翌日劄论之意。而劄辞草本。见在案上。终难掩讳。遂入其目。儒行览毕。即曰。初不广询。率尔发论。侪友之中。亦多非之。而吾之意见。适尔如此。第庆最。则曾闻 先朝有三昌之恶。罪无轻重之教。其孙或不免物议。而李观徵。则民寏既蒙收叙。何至累及其孙乎。金万基。则只以槐院之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7H 页
选。曾无病人之得参者。本欲一番陈启而止。非有必期削去之意。今日发简。已议停启矣。见此劄辞。不能无嫌云。臣等答曰。庆,李两人。虽削槐选。苟有才华。不必永废。而贵府之启。既举家世。则舍此不论。实涉偏系。金万基之论。初有一启旋停之意。则何至于引避而追发乎。仍与相笑而罢。其间问答。不过如此。盖臣等与沈儒行。情意相亲。不但颜面之熟而已。见其谬举。欲为论遆。本出于公平之心。实无一毫之私。则何必藏踪匿影。故为之秘。素厚之间。接膝而坐。中怀论劾之计。外示款密之色。忍心不言。好颜以送。臣等诚不欲为此态也。曾闻先辈长者。其在交亲。事当弹论。则或有面责。或以书通。盖出于私不废公。公不掩私之意也。况玉堂既曰。公论之地。则面斥两司之失。或致引避者。在前何限。而奚独至于臣等。有此纵恣之斥乎。若使臣等。果有劫勒之心。则儒行虽极疲软。必不待人言而先自引避。岂有听命停论之理乎。况发简停论之说。初出于儒行之口。今虽欲曲为之说。此则断不可诬也。寿益之必欲以此捃摭文饰。以为倾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7L 页
陷之计。其意所在。实未可测也。若以臣等之出示劄草。谓之枢机不密。事体未安。则固当受以为过。至以劫勒纵恣。横加罪案。则吁亦巧矣。且沈儒行之疏曰。要而数之。显有胁持之色。信斯言也。有闻即避。顾何所惮。而相对谈笑。初无愠意。及其寿益之陈疏然后。何乃追怒于数日之后乎。至于其日之彼此伻问。各止一遭。而乃谓之累伻。则告君之语。不当若是其失实也。臣等于僚席商论之际。蔡忠元。则终始以宪府之启为无据。只以本馆陈劄为过重而持难。权大运。则以其从弟亦参槐选之故。始为引嫌。而终则曰。金万基之请削。吾亦以为不可。独赵寿益。于其取舍之可不可。论削之当不当。终无一言分析。只曰。吾于明日。似当移职。今不可徒听人言。而遽为重论。及闻蔡忠元姑待两司之言。乃曰。此言诚是。宜待数日云。其规避延拖之态。自然呈露。臣等不欲显言。而大凡论事之道。所当原其是非。察其当否。明白商确。或论或止。可也。寿益则不然。一则曰。闻见昧昧。一则曰。全无自己所见。臣等之意。则以为希奋,万纪之罪。祖孙兄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8H 页
弟之累。轻重悬绝。节士,降俘之迹。芳臭善恶之别。取舍较然。此则不待多言。可以立辨。而身居宰列。职长论思者。全无己见。若是昧昧。则一时公论。将何所责。其疏曰。近来公道扫如。人各以私好恶。言其是非。果未知以孽臣降俘。谓之可恶者。为私为非耶。抑其暗护潜扶。偏于所好者。为公为是耶。此则 圣鉴亦必洞烛之矣。臣等虽极无状。今日所执之论。则专出于别其是非。正其好恶。而反被厚诬。至于此极。一刻苟冒。实关廉隅。伏乞 圣慈。俯察危悃。亟赐镌免。不胜幸甚。臣等无任惶惕震悚之至。谨昧死以 闻。
辞校理疏
伏以臣罄竭危悃。猥上辞疏。伏蒙 圣批。反靳恩许。惶怖煎迫。不知所出。臣伏闻。 玉体靡安。浴日涓吉。敕声又至。中外奔遑。臣虽无状。既非木石。苟有一分供职之势。则何敢固请解免。以图便身哉。臣之母病。备陈于前日疏中。 圣明亦已洞悉矣。病根婴缠。元气如线。头眩之症。气塞之候。有加无减。一向沉淹。匪如偶然表伤之疾。可以责效于药饵。见差于时日。则微臣罔极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8L 页
之怀。又如何哉。臣幸蒙 天恩。久在闲秩。自六月母病以来。未尝有一日离侧之时。汤剂砭灼。庶无所憾。即玆病势有倍旬日之前。而新忝职名。非比前任之漫。欲出供仕。则母病如许。欲入救母。则职事将废。臣诚忧遑闷蹙。不知所以为计也。目今讲筵日开。僚员不备。下番姑升。亦且有日。而缘臣制限未尽。替直无人。今若使臣不顾阽危之亲。自同无故之人。贪恋 荣宠。循例入直。则非但人子私情。有所不忍。其于 孝理之下。实难逃其罪矣。既未入直。又不即遆。虚带华衔。瘝旷度日。则揆以事理。亦所不安。臣之情势。到此狼狈极矣。烦渎之嫌。逋慢之诛。有不暇顾。不得不毕陈私恳。仰吁于天地父母之前。伏乞 圣慈特加怜悯。亟赐遆免。俾得终始将护。以伸至情。不胜幸甚。臣无任涕泣祈恳之至。谨昧死以 闻。
辞兼司书疏
伏以臣伏闻政曹旧例。春坊兼任文学司书。则自有拟望次第。除相避推考外。不敢任自取舍。乃不易之例也。今者应为首拟之人。无端擅去。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9H 页
而举臣拟首。至于受 点。臣方直禁中。黾勉出肃。而越次谬例。不可自臣身创。臣虽欲贪荣苟进。其于物议。何哉。伏乞 圣明。亟赐遆臣兼任春坊之任。以存政体。不胜幸甚。臣无任兢惶屏营之至。
玉堂联名辞职疏
伏以臣等。俱以无似。待罪经幄。言无裨补。愧惧常切。乃者打围之 命。遽下寝祭之馀。窃覸 圣明此教。元非有必行之意。而全出于不平之心。区区忧爱之诚。不敢终有所泯嘿。妄进狂瞽之言。冀恢听纳之道。而伏见 祖宗朝追悔一款。诚为万世之柯范。故率尔拈及于劄末。而不觉其终归于欺瞒之地。及承 圣旨。始悔其错。惊惶震悸。若无所容。唯当退伏屏蛰。恭俟罪谴。而两司处置。适归本馆。台阁所避。举此为嫌。则臣等以首引是事之人。何敢有所是非而立落之哉。伏乞 圣明。亟先镌削臣等之职。以治妄言之罪。仍窃伏念。打围驱禽之举。 殿下于筵席。乃以难行为教。 圣心既知其难行。又知其必争。而犹且试之于群下。乍行乍寝。一扬一抑。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19L 页
阳开阴阖。颠倒牢笼。使群下惊惑失措。不敢容喙于其间。自古人君拒谏之规。不一其端。而未有如 殿下今日此举之为甚。则此臣等之大以为忧。终始惓惓而不能释者也。 殿下临朝慨然。每责臣僚于进言之时。少真实之意。而多文饰之语。今日在廷之臣。致诚尽礼。以事 吾君者。果鲜矣。此固臣僚之罪也。然而凡人主御下之道。要之先务在我而已。如欲下之尽礼于我。则先尽在我之礼。如欲下之致诚于我。则先致在我之诚。何可见下之不尽礼于我。而我亦以非礼待之。见下之不致诚于我。而我亦以不诚莅之哉。近见 殿下。常于听言之际。先怀臆逆之心。如其所言少有拂于 圣心。则必加摧折之。摧折之不足。而又发加一层之事。每为胁持之。有如今日之为。则日后之为累于 圣德。有妨于言路。亦岂少也哉。 亲临赐祭之举。今将行矣。情伸事过之后。燕闲从容之暇。倘或念及于今日。则 殿下亦必多悔吝之端。此臣等之所望于 殿下者也。臣等昵侍迩列。累叨前席。辞未毕怀。诚不上格。 天语益严。疵咎难掩。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0H 页
而犹复缕缕而不知止。臣罪万死。臣罪万死。臣等无任兢惶陨越之至。谨昧死以 闻。
执义时辞职。仍陈时弊疏。
伏以滓秽贱臣。猥蒙 洪造。历践华贯。愧惧常积。顷忝政曹。乃犯自差试官之罪。呈告缩伏。方俟重谴。不意新 命。遽及于千万梦寐之外。臣诚惶惑。益无所容。祗宜感戴 恩灵。肃谢供仕之不暇。而第臣宿患消渴之症。遂为婴缠沉痼之疾。真元耗败。肢体羸惫。少有劳动。饮冷必倍。又自数日。带感添剧。涔涔床席。渐就萎薾。自顾病状。决无陈力之望。伏乞 圣明。谅臣危迫之恳。特许遆改。公私幸甚。第臣适有区区所怀。今当言责之任。何可以其言之不可用。而不毕陈于 黈纩之前乎。呜呼。今日国事。可谓危矣。典常弛易。而政教隳矣。习尚谬舛。而风俗坏矣。士论乖张。而朝著不靖矣。纪纲颓废。而体统不严矣。赋役烦重。而怨咨随兴矣。旱涝荐仍。而饿殍相望矣。继之以天灾地异。可骇可恶之变。式月斯生。以贻我 圣明之忧者稔矣。犹幸 钜创之馀。人心之所恃而为安者。以 圣继 圣。德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0L 页
业日彰。注措之间。靡有阙遗。举国臣民。普均欢忻之情。而其所以终有望于 殿下者。亦且大矣。恭惟我 殿下。圣智首出。天资敏达。自在春宫。学问已富。而第于古圣性理之书。历代治乱之迹。犹未浸灌悦绎。尽领其趣。则晋接儒贤。讲劘经史。以求其切磋之益。当惜寸阴。而自 殿下视事之后。月已屡易。岁又改律。而其间开筵。只是三四次而止耳。 殿下新膺付托之重。一念战兢。方寸之间。纤滓莫染。允宜及今讲学。孜孜不怠。涵养气质。薰陶德性。以臻圣敬之域。以做尧舜之治矣。若失此时。而春秋渐高。志气渐弛。视听诱于外。思虑纷于中。则虽欲强勉学问。窃恐未易得力也。寒暑停讲。元非正义。窃念 先王。每于两节。频赐召对。此正 殿下可法可则之事。而今则春煦渐舒。日晷随永。而喉舌之司。不即禀讲。侧耳累日。昨才闻 命矣。治乱兴亡之几。本于人主之一心。而修齐诚正之功。必资讲学之勤。则今当 始初之政。宜御日三之筵矣。人主辞令。实关政化之得失。则大哉之言。宜慎枢机。而 殿下于去冬。前判书宋浚吉辞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1H 页
疏之 批曰。冬日尚暖。此是失节。无乃为卿调病而然耶。是 殿下一出言而两失之矣。噫。冬暖如春。桃李开花。斯实变之大者。而寔由于二气不调。四序相盭之致。古人谓之出于阴盛而阳微。君子消而小人长。此外忧虞之言。前史斑斑。 殿下不以失节为可忧而有是教。则是近于玩灾也。虽以为可忧。而姑且戏之。则是待贤不诚也。 殿下必居一于此矣。况心之所思者。发而为言辞。苟 殿下警惧之意。憧憧不释于中心。则必不以此言形之文字也。 王言一播。四方倾听。可胜惜哉。可胜叹哉。曩者李时梅罢推之事。实是 嗣服以来初有之大过举也。幸赖雷霆之怒。旋即收霁。而日月之更。莫不咸仰。不远而复。圣人所贵。而我 殿下即有之矣。臣愚于此。不胜感叹之情。而犹且不避触忌。更有开喙于事过之后。未知臣之此言。或有不概于圣心欤。外而有司。内而中官。奉 命董役则等耳。其比诸承一时 特命。或以摘奸而来。或以问安而过者。其礼貌似有间矣。假使时梅纵有些未尽于其间。朝廷纠之则可也。幺么刑馀之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1L 页
贱。敢谩宰臣之尊乎。况时梅元无蔑君命之迹者哉。臣闻尹完之出董陵役也。多有越分逾式之事。而人莫敢言。都监诸官之不悦于渠者。辄责其隶徒。噫。朝士自是朝士。阉竖自是阉竖。各有所事。自不相干而张其气焰。略无慑惮。堂堂圣朝。岂容一阉竖之横恣。乃至于此乎。 圣明惩横之教。果烛其真状矣。如此之类。实合久罢不叙。以惩其馀也。自古宦寺之稍解事理。外似忠良者。鲜不为人主之信任。而驯致后日之厉阶。恭惟我朝国制素严。待之有截。保无此患。而亦不可不防其微而杜其渐也。且言路开闭。安危所系。践祚之初。尤宜恢弘开广。翕受敷施。而初疑台阁之论。出于指嗾。复覈首发之人。责问政院。疑其不当疑。覈其不当覈。 天威震搏之下。使人人沮欲谏之心。而塞敢言之口。其为害于言路。不其大乎。虽以弗咈之美。终致勿吝之盛。而然或一毫疑恶之念。犹有所未释然者。则此实己所独勉于人所不知之处也。事虽已过。关系不细。此臣之所以缕缕而不知止也。洪以龙之疏。其情诚可恶矣。顾其所言。无可采矣。固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2H 页
不可伦。拟于进言之列。而至于钳之口而置之罪则太甚。臣谓治之以不治。只示迸远之意足矣。何必查问于前。编配于后。而有若治重辟者乎。盖听言之道。必就言有可罪处而垂恕然后。方可以来群谏而集众策矣。先正臣李珥,成浑从祀之请。实是士林公共之论。故章甫坌集。叫阖封疏。虽其重典不可轻议。而窃覸 殿下于其屡至也。不无厌听之意。而勿烦二字之 教。果缺多士之望。崇德象贤之举。不宜若是其落莫也。至于诸道书院赐额之请。终以纷纭而见寝。其间或有不可不许者。而只缘请有先后。或许焉或否焉。则岂不为朝家之欠典乎。初令有司择其当先者而许之。则似无不均之叹。而庶慰多士之心矣。窾言兴行。贤者去国。兆象不佳。朝议渐溃。以 圣明礼遇之笃。念 先王契合之隆。则伏想 殿下于燕居静处之中。当作何如怀也。今其去国。专由于外间之流言。不知何许凶人。唤做如许诬辞。假托宫禁。飞布流传。乃至于罔 君而陷贤乎。今若不能遄召致之于朝。而迁就荏苒之间。或有乘瑕抵隙之说。使吾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2L 页
君好恶之念。有所不免于参错。则他日时事。诚有不可言者。此实 圣明所宜猛省处也。 先王既推至诚。置之冢宰。而任以国事。则今 殿下召还之道任用之方。只在于尽吾之诚而已。诚苟尽焉。则天地可感。金石可通。况以赤心忧国。思报 先王之忱。岂不幡然而来乎。臣谓虚礼不足以致贤。流言自绝于任专。惟 殿下念之哉。都监赏典。皆有旧例。知申之叠授资级。果涉格外。朝家爵赏。不宜太轻。李应蓍素以廉隅自砺。其得安于心乎。至于朴长远。则尤无所据。长远之才器文识。固合抡选。如以为可用于内。则增秩召还。本无不可。而既已见碍于赈政。旋复仍寝其 除命。则所授资爵。固当一并准收。徐待秩满超擢。政体则然。而不当假之以玺书褒美之名。徒显荣其身而已。此长远之所以力辞而乞哀也。李惟泰之升资。出于 特典。曾在己丑年宋浚吉之为封闭官也。以其资品未准。还收于既赏之后。惟泰之宁为逃遁。不欲膺 命者。亦以其非赏(赏当作常)格。儒逸之士。尤谨于爵命辞受之节。 殿下苟知其贤而欲尊用之。则岂无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3H 页
他日权諰之例。而何必凭依故典。益致其不安乎。人主治化之本。倡自宫闱之内。而夫何近来外内不密。街传巷播。率失其真。必须谨毖慎饬。整齐肃清。要使外言不入于内。内言不出于外。而王子王孙。亦宜简其出入。严其堂陛。况事异先朝。礼且有节者乎。窃闻除拜之际。近戚备拟。则 御批之下。或有越高而用低。虽如 睿简出于适然。而舆台之徒。妄有云云。 殿下于此无则加勉。廓然大公。俨然大正。益恢无偏无系之道。毋使小人。窥其浅深也。噫。方今国势不振。艰虞溢目。八路荒政之急。有同救焚而拯溺。君臣上下。虽聚精会神。协心殚虑。犹恐其不济。而鼎席有久空之叹。庙务无素讲之策。独使 至尊。焦劳于上。臣不胜慨然也。今 殿下以大有为之资。抱大有为之志。奋发振厉。先立大本。使我聪明日开。志气日强。讲学则不息而益勤。发言则务信而毋伪。恢言路而有如流之美。任儒贤而有勿贰之诚。事关先正则必礼之。政系爵赏则必慎之。清宫禁而绝偏私之意。责臣工而戒丛脞之习。凛凛然如临深渊而履薄冰。战战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3L 页
乎若御奔驹而奉盈水。接于物而应于事者。无一不本于 殿下一心之正。则义理所存。纤微毕照。提纲挈维。自得其宜。向所谓政教之隳。风俗之坏。朝著之不靖。体统之不严。救民生而蠲赋役者。自当随事随讲。次第就绪矣。臣本庸愚。矇无知识。出入台省。非不久矣。未尝进一嘉言。论列时弊。当玆 新化之初。益切犬马之诚。略将尘露之微。仰裨日月之明。胪陈数件。半是成事。且不足为圣世大累。而愚臣耿耿之忱。犹有望于加之意焉耳。伏愿 殿下。勿以人微而斥之。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谨昧死以 闻。
辞全南监司疏
伏以臣新遭同气之丧。出于四顾无亲之地。父子兄弟。未及临诀。殓尸返榇。他无看护之人。臣情理惨切。冒法奔哭。 陵行陪从之班。终未进参。则论臣负犯。不但为法外擅出之罪而已也。臣诚悚蹙。不敢久稽。旋即回路。方俟重谴。不意新除之 命。遽出梦寐之外。惶感益切。涕泪徒零。仍念方面之职。为任本重。目今大同设行之初。尤宜简慎。虽以谙鍊世务者当之。犹恐有偾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4H 页
事之虑。况臣空疏陋劣最居人下。其何能上而承 命于朝廷。下而布政于郡县。终使新法。无窒碍难便之患哉。自量已审。决知其不可堪也。且臣区区私悃。尤有所闷迫者。臣父望八之年。连遭惨丧。精神气力。大致伤损。种种诸症。更现迭出。臣于此时。不忍遽离。不得不吁呼于 孝理之下。伏乞 圣明。察臣人器之不称。谅臣情事之甚切。亟许遆臣职名。以便公私。不胜幸甚。无任兢惶祈恳之至。
辞全南监司疏[再疏]
伏以臣于此任。固不敢承当。而顾其私悃。尤有急焉。封章控辞。实出衷赤。而 圣鉴不谅。反下温批。惶感煎迫。不知所出。固当祗肃 恩命。颠仆为期。而第臣情势。终有所不得不毕陈者。不避更渎于 黈纩之下。臣罪万死。臣父年至之后。衰迈渐加。自夫荐罹丧祸。哀疚致伤。旬月之间。顿觉肌肤消脱。而气力沉绵。人子情理。当复如何。法有亲年七十。勿叙三百里外之文。此则虽指守令而言者。究其本旨。盖虑州县之不得将其亲者。亲老而邑远。则省亲治邑。公私两妨。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4L 页
故初不许叙也。法文体下之意。斯可见矣。今者。本道监司既兼全州府尹。则瓜限之久。又加一倍。而往来省觐。守令之所有。而监司之所无者。论其情理之切迫。则殆有甚焉。 孝理之下。倘赐曲察。则亦必矜悯而哀怜矣。伏乞 天地父母。俯谅危恳。亟许遆改。不胜幸甚。臣无任兢惶祈祝之至。谨昧死以 闻。
藏六堂遗集卷下
 劄
  
玉堂请从两司之论。勿放乔桐罪人。
伏以海岛罪人放还还收之论。两司争执已过累日。而 圣明终靳一俞。臣等窃惑焉。世龙妻身自行凶。罪关 宗社。此是天地之所不容。神人之所共愤。固不可一刻暇息。而当初流配之举。实出宽贷之典。则在朝臣邻之体 圣意而屈王法者。固已多矣。至于放还辇下。密迩居住。则是与无辜者等耳。此国人之所以为骇。而公议之所以益激者也。伏惟 殿下。推抚爱矜恤之至情。有哀恸恻怛之盛教。出于感动。而只思将顺者。大臣之议。权也。援以王法。而直请还收者。台阁之论。经也。法之所行。私意难容。经之所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5H 页
在。权道当废。则 殿下亦何可徒任矜恻之情。而强拂公共之论哉。且念今日放还之举。不过欲其保全之意。而既还之后。以其难化之性。只恃 恩遇之隆。堤防不谨。渐至自恣。兴妖作孽。若有难处之事。则无宁仍置海岛。严其守护。衣食以时。全其躯命之为愈也。公议至严。国法至重。请快从两司之论。还收乔桐罪人放还之命。取进止。
玉堂请寝獜平(平当作坪)大君家 亲祭之命劄
伏以臣等伏见 殿下友爱之笃。迥出百王。今此大君之丧。再 临其家。亲视含襚。情文两至。此实三代以后所未行之礼。中外臣庶。孰不钦仰 至德也哉。玆者又下 亲临致祭之命。臣等于登对之日。面承 玉音。摧恸之意。溢于辞表。有以见 圣上必欲更 临于未葬之前。亲奠永诀。少伸至情。臣等所以感动于中者。实有倍于外庭之臣。而第念君之于臣丧。临视之仪。自有节目。固不可以私情而挠之也。臣等谨稽仪礼。君于卿大夫疾三问之。在殡三往焉。疏曰。君于大夫。大敛为常。为之恩赐。则小敛而往。然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5L 页
则君于大夫。大敛是常。小敛是恩赐。又曰。卿则小敛焉为之赐。则未袭而往。又曰。臣丧大敛与殡之时。君有故不得来。至殡后主人已成服。而君始来吊。主人则反服殡时未成服之服。反服此服。新君之事。以此见之。则所谓在殡者。乃是成服之前。而三往之礼。皆在殡前。考诸国制。则一番临吊。只行于成服之后。而 殿下之再赐临视于殡敛之日者。实是参酌古今。允合情理之举。则此外又何加焉。至于亲奠。古礼国制。俱阙其文。只有遣使赐祭之仪。间或一二帝王偶有行之者。而本非取则之常道。其间节目。亦无考据。今 殿下情之所发。虽欲行之。行之以古今所罕之礼。创一时杜撰之仪。终为未尽之归。则不但一时失仪为可惜。将何以垂范于后世也哉。况臣等连日登筵。仰瞻 玉色。穆穆之容。有减昔时。臣等固已虑伤损之必多。今若触冒炎热。躬行奠哭。则其哀恸之际。添伤之患。为如何哉。倘 殿下终不能自抑。必欲备三临之礼。何必 亲奠。然后方可伸 殿下之至情哉。伏愿 殿下。抑情率礼。亟寝 亲临赐祭之命。取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6H 页
进止。
玉堂劄子
伏以臣等伏见 备忘记。讲武,打围,驱禽等事。令有司讲定节目。今秋举行者。臣等相顾错愕。继之以切闷焉。今者 亲临赐祭之命。遽下于耳目所罕之馀。而其间节目。亦无考据之例。有司之臣。若或仓卒杜撰。终有一毫未尽之事。则实有歉于人主动止以礼之节。故台阁之所争。臣等之所论。只为虑此而发。非以 殿下亲临之举为大段失德。而必欲苦口力争之意也。 殿下若和颜而听之。 温批而谕之。则在廷臣僚。孰不感 殿下之至情。而终不为之将顺哉。殿下不谅群情。遽加声色。一则曰。无识。一则曰。制君。使台阁多官。举皆悚惕不安。相率引避。至有不敢趍 命而坐罢者。此岂诸臣之所望于殿下者哉。勿行亲祭之 命。旋下于严辞峻拒之馀。实非和平之道。有乖听纳之义。而今此 备忘。乃以国朝礼文所载。何事不为。人亦何敢为言为 教。以为钳制群下之地。于此益见 圣心出于不平。而自不觉其好胜之归也。 殿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6L 页
下如欲遵 祖宗之成宪。岂无他事之可法。又岂无可言之日。而必于今日。乃发此 教者。窃想 殿下于是事。初非有必行之心。而要以异举。惊动臣邻。托重成宪。以杜言路之意也。 王言一播。莫不慨惜。至以小人之腹。妄窥 殿下之浅深。可胜叹哉。臣等窃念。人君御下之道。贵在诚实。圣人治心之法。尤慎喜怒。程子不云乎。人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于道思过半矣。朱子亦云忘怒则公。观理则顺。今之所论。设有不概于 圣心。而在 殿下优容之道。唯当平心顺理。不迁不贰。从违之间。一以诚实而应之。岂宜任数御物。簸弄颠倒。以惑远近之瞻聆哉。臣等谨按国朝宝鉴。 太宗大王讲武海龙山。乃下 教曰。佃猎。非予所好。签民驱禽。心所未安。自今畿外讲武。决不复行。追悔之意。溢于辞表。有以见 圣祖一言。诚为万世之训。此非 殿下之所当法之者乎。 殿下于平昔喜怒之际。多有过中之举。而今日之事。又复如此。此臣等区区爱君之诚。窃不胜其眷眷之忧。而他日此举之行与不行。姑不暇虑也。伏愿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7H 页
殿下。澄心财幸焉。取进止。
藏六堂遗集卷下
 启
  
宪府请罪乱场举子启
近来国纲渐弛。士习不美。作乱科场之事。频出于外方。而不料辇毂之下。有此怪恶之举。其唱率同党。恣登厅上。诟辱考官。乱掷瓦砾。蹴踏器皿。偷取试纸。破碎门钥。必欲罢场之状。无异于乱贼之所为。首倡二人。虽已被囚而循例刑推。不足以惩其恶。且其同恶之漏落者甚多。若使此辈。晏然自在于其家。任其更入于场屋。则宁有是理哉。相率作乱之际。万无不相知之理。且其执捉汝潜。拘留房中之时。数十举子。打破门户。公然拔刃。㥘其守门之卒。夺取汝潜而去。此必出于汝潜所亲之人。而取见其供招。则巧辞自明。隐讳不言。其为情状。尤极痛骇。请令该曹。各别严刑。钩问同党。现出之后。并边远定配。勿拣赦前。以为惩后之地。湖西左道试所作变之人。亦令该道监司。摘发同党。一体施律。
宪府请推试官。仍勿许改题启。
从前举子作乱场屋之弊。多从改题而出。故曾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7L 页
在 仁祖朝。勿许改题。严立事目。而今番作变。实由于疑义两题之一改一否。则试官之轻许改题。已有违于事目之意。且其作乱之际。亦不无不善处之失。二所试官及监试官。请并 命从重推考。自今书题既出之后。一切勿许更改。其先登请改之举子。论以作乱场屋之律。申饬京外。永为恒式。
宪府请革阖郡停举之弊启
外方阖郡停举削籍之弊。其来盖久。至于今日。而为弊滋甚。一邑之中。一人犯罪。则只宜摘举其人。或停或削。可也。而并与一邑多士。浑同施罚。互相攻击。转辗激成。驯至于作拿场屋。坏乱邑政者多矣。何可以一二士子之有罪。不辨玉石。尽罚阖郡之多士哉。当此士习不靖之时。不宜任其循袭谬例。渐致纷殽而不为之禁断。请令诸道。申饬各邑。痛革阖郡停削之弊。
藏六堂遗集卷下
 简牍
  
上尤庵书(易箦前一日。口号。)
某再拜。向者。伏蒙閤下眷惠巍牍。俯赐询问。拨忙修敬。祗今悚戢。春煦渐软。伏惟台体候茂对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8H 页
崇毖。瞻慰之至。就达仲父汉原公神道之托。已受閤下之文。庶几为不朽图。而末端有勘定删改者。且崔夫人行迹。又当添补。此则某既面禀于閤下。而幸得颔许者。崔夫人家状既成之后。堂兄之意。又望更垂一言于閤下。撰出行状。以为永世传家之宝。前夏泣谓某曰。乞文之人。踵门陈请。礼也。而余既抱死病。适缘君在湖臬。遆我以达。幸得大君子立言。今者旧文添补之外。更有新请。而病难自力。遆达又绝蹊矣。若拘小嫌。大事难免迁就。卜日遣人。奉以咫尺之书。申叫情志。在所不已云。今记日月。即六月十四日也。翌日。病遽革而殁。其言戚戚犹在耳矣。伊后某遂婴奇疾。目不见物。旋罹祸厄。迁次郊甸。荏苒之间。寒暑又换。今蒙 恩宥。甫还京师。而疾势已痼。死亡无日。若或朝露溘尽。恐玆事永泯。更无承禀之人。谨将仲父碑文一册。崔夫人家状一册。崔夫人行状净写本。空册一笔几墨几。再拜以呈。此堂兄手自封识者。特其时书未及成。而人未果发耳。碑文添补之意。已得台指。而崔夫人行状之撰。堂兄之所欲禀而未及者。则
藏六堂遗集卷下 第 428L 页
某何忍以其身之殁。而仍弃其言。终不吁哀于閤下。俾化者。永抱恨于冥冥之中哉。唯閤下进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