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a 页 WYG0141-05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九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军礼七
   出师
周礼天官太宰作大事则戒于百官赞王命(注谓助王/为教令春)
(秋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小宰以法掌祭祀朝观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亦如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b 页 WYG0141-0503b.png
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
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郑氏锷曰半圭曰璋长七寸瑑为齿牙之形取牙齿/之刚利噬齧兵之象故执以起军旅若屯兵于外守)
 (要害之地有不率纪/律者执此以治之)
 (李氏嘉会曰牙璋则军旅之大者/用之中璋则军旅之小者用之)
地官大司徒大军役以旗致万民而治其徒庶之政令
县师若将有军旅田役之戒则受法于司马以作其众
庶及马牛车辇使皆备旗鼓兵器以帅而至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a 页 WYG0141-0504a.png
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若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甲合
其卒伍以军法治之(注国子谓诸侯卿/大夫士之子也)
 (李氏曰王者之师非直兴于闾里而又取诸世族彼/以父祖富贵宜有报上之心况尝学德行道艺孰不)
 (知忠孝之美任之以金革与夫干/赏蹈利庸徒鬻卖者盖有间矣)
司右掌群右之政令凡军旅会同合其车之卒伍而比
其乘属其右
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注谓王使以兵有所诛斩也春/秋传曰战于殽晋梁宏御戎莱)
(驹为右战之明日襄公缚/秦囚使莱驹以戈斩之)诏赞王鼓(注既告王当鼓之/节又助击之 疏)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b 页 WYG0141-0504b.png
(太仆已赞王鼓此亦/同是助击其馀面也)传王命于陈中(注为王大/言之也)
 (黄氏曰掌戎车之兵革使盖战事也战重戎右/专使事也郑引左氏莱驹斩囚事其小者耳)
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
旅贲氏掌执戈盾军旅则介而趋(注介/被甲)
 (王氏曰旅贲则王卫之尤亲者王吉服则亦吉服王/凶服则亦凶服王戎服则亦戎服亦与王同其忧乐)
 (也/)
太仆凡军旅赞王鼓(注王通鼓佐击其馀面也王疏王/通鼓者谓王亲将军众代 击乃)
(击之若鼓人云金铎通鼓之类也王/执路鼓路鼓四面佐击其馀面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a 页 WYG0141-0504c.png
地官鼓人以鼖鼓鼓军事(注鼖鼓长八尺大鼓谓之鼖/ 疏其长八尺对晋鼓六尺)
(六寸者/为大)
 (邓氏元锡曰鼖从贲气盛/意鼓军事以气盛为壮也)
 (魏氏校曰鼓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鼖之为言大也因以肃军令)
凡军旅夜鼓鼜军动则鼓其众
春官大师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注大师大/起军师兵)
(书曰王者行师出军之日授将弓矢士卒振旅将张弓/大呼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角则军扰多变)
(失士心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徵则将/急数怒军士劳羽则兵弱少威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b 页 WYG0141-0504d.png
大史抱天时与大师同车
小史佐大史
天官幕人军旅共其帷幕幄帟绶
掌次师田则张幕设重帟重案
地官廪人凡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
封人军旅则饰其牛牲
天官外饔师役则掌其献赐脯肉之事
地官委人军旅共其委积薪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a 页 WYG0141-0505a.png
遗人凡师役掌其道路之委积
牛人军事共具犒牛凡军旅行役共其兵车之牛
秋官小行人若国师役则令槁禬之(注槁读如犒师之/犒禬即大宗伯以)
(禬礼哀/围败也)
野庐氏邦之有大师则令扫道路且以几禁行作不时
者不物者
 (郑氏锷曰国大用师道路之行欲无荒秽不祥之事/苟于是时不当行而行不常作而作失蚤晚之时非)
 (所当衣而衣之非所当操而操之非其物而有异常/之状皆奸人之为寇盗者也微伺而几察之以防变)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b 页 WYG0141-0505b.png
 (也周之制于田野之道十里之远设官以治其庐舍/禁止奸盗如此之严则道不拾遗岂不宜哉后世十)
 (里有亭亭必有长/其法亦出于此)
司烜氏军旅脩火禁
 (郑氏锷曰众之所聚器甲资粮/胜败所系则火禁不可不谨也)
衔枚氏军旅田役令衔枚(注为其言/语以相误)
 (王氏昭禹曰军旅田役大众所聚恶哗而喜静故令/衔枚大祭祀止于令禁无嚣者承祭祀者不若军旅)
 (田役/之众)
伊耆氏军旅授有爵者杖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a 页 WYG0141-0505c.png
 (黄氏曰有爵者皆有统率在军见王见帅/宜当执秋今三衙兵官常朝亦执杖也)
 (郑氏锷曰军中以斧钺为威将帅所执尔若有爵者/在其中既非仗钺之将又非将校之列宜有以表异)
 (之故授以杖见/其爵位之尊)
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舍挈畚以令
(注郑司农云挈壶以令军井谓为军穿井井成则挈/壶悬其上令军中士众皆望见知此下有井壶所以)
(盛饮故以壶表井挈辔以令舍亦悬于所当舍止之处/使军望见知之当舍止于此辔所以驾舍故以辔表舍)
(挈畚以令粮亦悬畚于其所当禀假之处令军望见知/禀假于此下也畚以盛粮之器故以畚表禀军中人多)
(车骑杂会欢嚣号令不能相闻故/以其物为表省烦趋疾于事便也)凡军事悬壶以序聚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b 页 WYG0141-0505d.png
(注郑司农云悬壶以为漏以序众柝以次更聚/系柝备守也玄谓击柝两木相敲行夜时也)
          右军中职事
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
 (郑氏锷曰营军之垒舍非徒欲广狭足以/相容又以社主为重所居之处欲其不亵)
 (王氏昭禹曰兵法曰善战致人而不致于人夫/我案兵无动而致敌使来以逸待劳宜胜之矣)
礼记曲礼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
在上急缮其怒进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注朱鸟/玄武青)
(龙白虎以此四兽为军阵象天也急犹坚也缮读曰劲/又画招摇星于旌旗上以坚劲军之威怒象天帝也招)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a 页 WYG0141-0506a.png
(摇星在北斗杓端主指者度谓伐与步数局部分也西/疏此明军行象天文而作阵法也前南后北左东右)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军前宜捷故用雀军/后须殿捍故用玄武玄武龟也龟有甲能禦侮也左为)
(阳阳能生发象龙变也右为阴阴沈能杀虎沈杀也军/之左右生杀变应威猛如龙虎也郑注四兽为军阵则)
(是阵法但不知何以为之今之军行画此四兽于旌旗/以标左右前后之军阵招摇北斗七星北方居四方宿)
(之中以斗末从十二月建而指之则四方宿不差今军/行法之亦作此北斗星在军中举之于上以指正四方)
(使四方之阵不差也急缮其怒者军行既张四宿于四/方标招摇于中上象天之行故军旅士卒起居举动坚)
(劲奋勇如天帝之威怒也度谓伐与步数牧誓云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四伐五伐一击一刺为一伐也)
(左右有局者局部分也军之左右各有部分不相滥也/各司其局者军行须监领故主帅部分各有所司部分)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b 页 WYG0141-0506b.png
(也/)
    蕙田案正义引昭二十一年左传宋人与华
    亥战云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又兵书云
    善用兵者似率然率然者常山蛇击其首则
    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则
    朱鸟等皆是阵法崔灵恩谓军行所置旌旗
    画此四物其说浅陋非康成意也
    观承案戴礼此条即古八阵法也握机经四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a 页 WYG0141-0506c.png
    维方而主静正兵布阵用之四正员而主动
    奇兵制胜用之盖用后天八卦之位而其天
    前冲地后衡则先天之体亦存其中曲礼只
    主出行之时故专据龙虎鸟蛇为震兑离坎
    四卦员而主动者言之其四维四卦之方而
    主静者不言可知至招摇在上应指大将之
    旌麾而言所以行军布阵指挥兵众为三军
    之司命者也故曰急缮其怒者所以作其气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b 页 WYG0141-0506d.png
    也若进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则坐作
    进退疾徐变化之法俱在其中矣古法无传
    握机经是其遗制武侯之八阵亦即根源于
    此耳岂知熟读曲礼都已包括而提其纲要
    也哉
          右营阵行列
周礼春官巾车掌王之五路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太
白以即戎(注革路挽之以革而漆之无他饰龙駹也以/白黑饰韦杂色为勒条读为绦其樊及□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a 页 WYG0141-0507a.png
(绦丝饰之而五成不言樊盖脱尔太白殷之旗犹周大/赤盖象正色也即戎谓兵事 疏赵商问巾车职云建)
(太白以即戎司马职仲秋辨旗物以治兵王载大常下/注云凡颁旗物以出军之旗则如秋不知巾车太白以)
(即戎为在何时答曰旗之正色者或会事或劳师不亲/将故建先王之正色异于亲自将又案司马法云章夏)
(以日月上明殷以虎上威周以龙上文不用大常者周/虽以日月为常以龙为章故郊特牲云龙章而设日月)
(又案周本纪武王遂入至纣所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斩纣头县于太白之旗不用大常者时未有周)
(礼故武王虽亲/将犹用太白也)
典路凡军旅以路从(注王乘一路典路以其/馀路从行亦以华国)
夏官戎仆掌驭戎车(注戎车革路也师/出王乘以自将)掌王倅车之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b 页 WYG0141-0507b.png
正其服(注倅副也服谓众乘/戎车者之衣服也)掌凡戎车之仪(注凡戎车/众之兵车)
(也书序武王戎车三百两两疏凡/语广故知众兵车即三百 也)
 (郑氏锷曰武王戎车三百两与纣战于牧野王自将/则乘戎路戎仆为之驭正其所衣之服以戎事之服)
 (异乎乘车之服乘车之服主于文而戎事以武为主/则皆服皮弁国容不可以入军容当一以戎衣从事)
 (不可以/不正也)
 (易氏祓曰上文言驭戎车则王之革路此言凡戎车/则众之兵车也武王戎车三百两其进退之节不愆)
 (于六步七步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则戎车之仪可知大司马于蒐田之时亦有所谓坐)
 (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戎/仆所以掌其仪者此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9a 页 WYG0141-0507c.png
春官车仆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阙车之萃苹车之萃
轻车之萃(注萃犹副也此五者皆兵车所谓五戎也戎/路王在军所乘也广车横阵之车也阙车所)
(用补阙之车也苹犹屏也所用对敌自蔽隐之车也轻/车所用驰敌致师之车也春秋传曰公丧戎路又曰其)
(君之戎分为二广则诸侯戎路广车也又曰帅斿/阙四十乘孙子八阵有苹车之阵又曰驰车千乘)
凡师共革车各以其萃(注五戎者共其一以为王优尊/者所乘也而萃各从其元焉)
 (六轁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阵要强敌遮北走也)
 (王氏昭禹曰凡师共革车则师/之所用者其车皆以革鞔之)
 (郑氏锷曰革车亦各有/萃所以为不可败之策)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9b 页 WYG0141-0507d.png
礼记曲礼兵车不式(注尚威武/不崇敬)武车绥旌(注武车亦革/路也取其建)
(武即云兵车取其威猛即云武/车旌谓车上旌也绥谓垂舒)
 (陈氏浩曰兵车革辂也尚勇猛无推让故不式武车/亦革辂也取其建戈刃即云兵车取其威猛即云武)
 (车旌车上旌幡也尚威/武故舒散若垂緌然)
 司马法夏后氏曰钩车先正也殷曰寅车先疾也周
 曰元戎先良也
          右车路
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注始/置旗)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0141-0508a.png
(以致民民至仆/之诛后至者)
 (王氏曰置者植/之弊者仆之)
 (郑氏锷曰军旅之事用旌旗以指麾则掌建之始焉/置之以致民使来终焉弊之以诛后至皆司常所掌)
 (也/)
礼记曲礼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鸢前有
车骑则载飞鸿前有士师则载虎皮前有摰兽则载貔
(注载谓举旌于首以警众也礼君行师从卿行旅从/前驱举此则士众知有所举各以其类象之青青雀)
(水鸟也鸢鸣则天将风风生埃起鸿取飞有行列也士/师谓兵象也虎取其有威勇貔貅亦挚兽书曰如虎如)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0141-0508b.png
(貔/)
 司马法旂夏后氏玄人之执也殷白天之义也周黄
 地之道也章夏后氏以日月尚明也殷以虎尚威也
 周以龙尚文也
          右旌旗
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
(注五盾干橹之属等谓功沽上下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疏言各辨其物与其等者五兵五盾各有)
(物色与其善恶/长短大小之等)及授兵从司马之法以颁之及其受兵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0141-0508c.png
输亦如之(注从司马之法令师旅卒两人数所用多少/也兵输谓师还有司还兵也 疏受兵从司)
(马之法者司马主六军是一官之长先受于/王命知多少乃始出军故从司马法以颁之)
 (郑氏锷曰物色也各辨其物色使以类相从等者所/制之长短小大司兵授之以兵则从司马之法多乎)
 (其数则阙国之守备寡乎其数则乏军之用器军之/行也从其法而颁之及其还也受其所输亦当如始)
 (者所颁之法苟有亡矢/遗镞之事亦如之矣)
军事建车之五兵会同亦如之
 (郑氏锷曰军旅之车上必建五兵出先刃入/后刃也会同王乘车则亦建焉皆以示威也)
司戈盾军旅授贰车戈盾建乘车之戈盾授旅贲及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0141-0508d.png
士戈盾(注乘车王所乘车也军旅则革路车疏军旅贰/车贰有车右故授之以戈盾云乘 之戈盾者)
(王所乘车有车右故建戈盾授旅/贲氏及虎士戈盾者卫王故也)
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注舍止也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扶苏欤 疏扶苏举汉)
(法况/之)
 (刘氏彝曰旅贲夹王车左右而虎士趋王车后先舍/则守王闲则殳与戈盾戒备之尤急者也非其有屏)
 (蔽之/用乎)
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凡弩夹庾利攻守唐大
利车战野战(注攻城垒者与自守者相迫近弱弩/发疾也车战野战进退非强则不及)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0141-0509a.png
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镞矢用诸
近射(注枉矢絜矢二者皆可结火以射敌杀矢言/中则死镞矢象焉二者皆可以射敌之近者)
凡师役颁弓弩各以其物从授兵至之仪(注物弓弩/矢箙之属)
 (郑氏锷曰师役用兵之时会同行礼之时/事异礼异故各以其所当用之物而颁之)
          右兵器
礼记曲礼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
 (马氏曰兵车者以威克爱也以威克爱则服必称情/容必称服故戎容暨暨介胄有不可犯之色者以此)
 (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0141-0509b.png
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
 朱子曰蓌犹言有所枝拄不利屈伸也
少仪乘兵车出先刃入后刃军尚左卒尚右
 (陈氏浩曰先刃刃向前也后刃不以刃向国也左阳/生道也右阴死道也左将军为尊其行伍皆尊尚左)
 (方欲其无覆败也士卒之行伍/尊尚右方示有必死之志也)
军旅思险隐情以虞
 (陈氏浩曰军行舍止经由之处必思为险阻/之防又当隐密已情以虞度彼之情计也)
玉藻戎容暨暨言容詻詻色容厉肃视容清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0141-0509c.png
 司马法古者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军容入国则
 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故在国言文而语温在
 朝恭以逊脩己以待人不召不至不问不言难进易
 退在军抗而立在行遂而果介者不拜兵车不式城
 上不趋危事不齿故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
春秋僖公三十三年左氏传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
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
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0141-0509d.png
能谋能无败乎
          右军容
书甘誓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
 (朱氏升曰在车左不治主射之事在车右不治击/刺之事御者居中不得驰驱之正皆不恭命也)
牧誓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 不愆于
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尚桓桓如虎如貔如
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传战事就敌不过/六步七步乃止相)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0141-0510a.png
(齐言当旅进一心伐谓击刺少则四五多则六七以为/例桓武貌貔执夷虎属也四兽皆猛健欲使士众法之)
(奋击于牧野商众能奔来降者不迎/击之如此则所以役我西土之义)
 司马法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家语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陈弃疾谓工
 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
 一人韔弓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掩其目止
 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
 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子路怫然进曰人臣之节当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0141-0510b.png
 君大事唯力所及死而后已夫子何善此子曰然如
 汝言也吾取其有不忍杀人之心而已
    蕙田案此事亦见檀弓
 荀子王者之军制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
 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
 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唯均不杀老
 弱不猎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
 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则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0141-0510c.png
 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奔命者贡
 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革不击上下相喜则
 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
 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右坐作进退击刺之节
周礼秋官乡士大军旅则各掌其乡之禁令帅其属夹
道而跸
士师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罚五曰军禁(注古之/禁书亡)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0141-0510d.png
(矣今军有嚣/欢夜行之禁)
夏官小子凡师田斩牲以左右徇陈(注示犯誓/必杀之)
衔枚氏军旅令衔枚禁呼叹呜于国中者
书费誓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擭敜乃阱无敢伤牿牿
之伤汝则有常刑 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
复之我商赉汝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无敢寇攘踰
垣墙窃牛马诱臣妾汝则有常刑 甲戌我惟征徐戎
峙乃糗粮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鲁人三郊三遂峙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0141-0511a.png
桢干甲戌我惟筑无敢不供汝则有无馀刑非杀鲁人
三郊三遂峙乃刍茭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
 (吕氏曰先治戎备次之以除道路又次之以严/部伍又次之以立期会先后之序皆不可紊)
 司马法冢宰与百官布令于军曰入罪人之地无暴
 神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
 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
 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
          右军中禁令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0141-0511b.png
周礼夏官大司马及战巡陈视事而赏罚
秋官大司寇大军旅涖戮于社(注社谓社主在军者郑/司农曰书曰用命赏于)
(祖不用命/戮于社)
小司寇小师涖戮(注小师王不/自出之师)
 (王氏昭禹曰大司寇大军旅/涖戮故小司寇小师涖戮)
乡士大军旅则各掌其乡之禁令凡国有大事则戮其
犯命者(疏大事谓征伐故/有犯命刑戮之事)
士师大师帅其属而禁逆军旅者与犯师禁者而戮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0141-0511c.png
(注逆军旅反将命也/犯师禁干行阵也)
 (郑氏锷曰王师所过而敢有沮遏或所须而有不从/令者军中之禁而辄敢干犯则不循军法之人也安)
 (可不戮耶晋魏绛将与狄人战于太原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则斩之鸡泽之盟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
 (曲梁魏绛戮其/仆正谓是也)
 (易氏祓曰帅其属而行其戮所以正军旅之/法凡此皆以刑官之士师任其职重其事也)
书甘誓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传天子亲征必载/迁庙之祖主行有)
(功则赏祖主前示不专又载社主谓之社事不用命奔/壮者则戮之于社主前社主阴阴主杀亲祖严社之义)
(于疏曾子问云孔子曰天子巡狩以迁庙之主行载之/ 斋车言必有尊也巡狩尚然征伐必也定四年左传)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0141-0511d.png
(又云君以军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是天子亲征又载/社主之事也郊特牲云惟为社事单出里故以社事言)
(之所以刑赏异处者社主阴阴主杀祖主阳阳主生礼/左宗庙右社稷是祖阳社阴就祖赏就社杀亲祖严社)
(之义/也)
 司马法赏不踰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
 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
 孔丛子问军礼有司简功行赏不稽于时其用命者
 则加爵受赐于祖奠之前其奔北犯令者则戮于社
 主之前信陵君问于子高曰古者军旅赏人必于祖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0141-0512a.png
 戮人必于社其义何也答曰赏功于祖告分之均示
 不敢专也戮罪于社告中于土示听之当也
 子路问于孔子曰臧武仲率师与邾人战于狐鲐遇
 败焉师人多丧而无罚古之道然与孔子曰凡谋人
 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国邑危则亡之古之正也
 其君在焉者有诏则无讨
          右军中刑赏
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0141-0512b.png
子曰天子巡狩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
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
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于祖为无主
耳曾子问曰古者师行无迁主则何主孔子曰主命问
曰何谓也孔子曰天子诸侯将出必以币帛皮圭告于
祖祢遂奉以出载于齐车以行每舍奠焉而后就舍反
必告设奠卒敛币玉藏诸两阶之间乃出盖贵命也
 (陈氏浩曰既以币玉告于祖庙则奉此币玉犹奉祖/宗之命也故曰主命每舍必奠神之也反则设奠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0141-0512c.png
 (告而埋藏之/不敢亵也)
 (真氏德秀曰先儒谓庙无虚主有庙者不可以其主/行主命谓虽无木主但所受于神之命即是主也)
 (吴氏澄曰迁庙主谓祔祢时所迁昭穆最上之庙一/主也在昭庙穆庙之上最尊最亲者也君将出行时)
 (遍告有庙之诸主又特告此/无庙之一主而载之以行也)
周礼春官小宗伯若大师则帅有司而立军社奉主车
 (郑氏锷曰古者大师则先有事于杜与庙然后载社/主与迁庙之主以行不用命戮于社故载社主将以)
 (行戮用命赏于祖故载迁庙之主将以行赏小宗伯/掌社稷宗庙之礼宜载以行乃言立者盖杜本不在)
 (军因用师始立之立者出于一时之故庙主为尊载/之以行不敢忽也故言奉奉以言其肃钦之至帅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0141-0512d.png
 (司者盖帅大祝也大祝职曰大师宜于社造于祖设/军社国将有事于四望及军归献于社则前祝故知)
 (此所谓有司/为大祝明矣)
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则为位
 (易氏祓曰用师者必载社之/石主祖之木主示有所受命)
 (郑氏锷曰夫甸猎之甸乃四时蒐苗狝狩之田师甸/则大用师以对敌之时何以明之以所祭之神知之)
 (用师则载社主与迁庙之主以行此用牲于社宗大/战则类造于上帝封于大神祭兵于山川此有类造)
 (封祭之事岂四时之甸所宜有耶故知以师甸言社/者主也宗者迁庙之主不曰祖曰宗者宗继祖者也)
 (载主而行不在国之常位而祭不可以无位无位则/鬼神无所依故为位然后祭小宗伯于军旅甸后祷)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0141-0513a.png
 (祠为位则止为位于肄仪之时肆师于用牲以/祭时则为位者盖所掌者立祀用牲之礼故也)
周礼春官大祝大师设军社则前祝(注郑司农说设军/社以春秋传曰所)
(谓君以师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者也七疏军将出祭/于社即将社主行不用命戮于社出必 庙俱祭取迁)
(庙之主行用命赏于祖皆载于/齐车社在军中故云设军社)
 (王氏安石曰诗云乃立冢土/戎丑攸行所谓设军社也)
 (郑氏锷曰大师必载社主与迁庙之主以行及军之/所在则必设军中之社于其地此国外之礼小宗伯)
 (所谓帅有司而/立军社是也)
小祝大师掌衅祈号令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0141-0513b.png
 (王氏昭禹曰盖军行杀牲以血衅鼓以禦妖衅求/其所断焉故谓之衅祈小祝则号致焉而后祝耳)
 (郑氏锷曰祓社衅鼓以除去不祥祈军有功大/祝掌宜社造祖之事小祝掌其衅祈之祝号)
 (王氏曰大师掌衅祈号祝则左传/所谓军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
春秋定公四年左氏传卫祝佗子鱼曰君以军行祓社
衅鼓祝奉以从
 (真氏德秀曰古礼天子亲征必奉庙主社主从军而/行有功则赏于庙主前不用命则戮于社主前示不)
 (专/也)
 孔丛子问军礼天子出征命有司以特牲告社告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0141-0513c.png
 所征之事而受命焉以斋车载迁庙之主及社主行
 大司马职奉之无迁庙主则以币帛皮圭告于祖祢
 谓之主命亦载斋车凡行主皮圭币帛皆每舍奠焉
 而后就馆主车止于中门之外外门之内庙主居于
 道左社主居于道右
周礼春官小官伯若军将有事则与祭有司将事于四
(注军将有事将与敌合战也与祭有/司谓大祝之属盖司马之官实典焉)
 (王氏曰先王虽以至仁伐至不仁/然君子临事而惧故有事于祭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1b 页 WYG0141-0513d.png
 (郑氏锷曰军将有事则与祭者主帅奉祭小宗伯以/职当立之奉之故当与也小宗伯已与祭于军中则)
 (四望之祭必遣其所属之有司往行事焉理之宜也/战必祷于神欲气势之增倍四望又山川之尤大者)
 (国家所赖以为阻固是以将/战则祷焉欲其为兵之捍蔽)
 孔丛子问军礼及至敌所将战太史卜战日卜右御
 先期三日有司明以敌人罪状告之史史定誓命战
 日将帅陈列车甲卒伍于军门之前有司读诰誓使
 周定三令五申既毕遂祷战祈克于上帝然后即敌
 将士战全已克敌史择吉日复祃于所征之地柴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0141-0514a.png
 上帝祭社奠祖以告克者不顿兵伤士也战不克则
 不告也
          右军中之祭
周礼夏官环人掌致师(注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
(疏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者案文十二年秦/伯伐晋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对曰若使)
(轻者肆焉其可注云肆突言使轻锐之兵往驱突晋军/隐九年北戎侵郑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
(去之注云勇则能/往无刚不耻退)扬军旅(注为之威/武以观敌)
 (郑氏锷曰战必致师盖使环人犯敌以致吾/必战之志使敌人怒而求战其致之自吾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0141-0514b.png
 (王氏昭禹曰兵法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夫/我按兵无动而致敌使来以逸待劳宜胜之矣)
春秋宣公十二年左氏传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
致晋师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乐伯曰
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
摄叔曰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皆行其所
闻而复
          右致师
春秋隐公二年十有二月郑人伐卫 四年春王二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0141-0514c.png
莒人伐杞取牟娄夏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秋翚帅
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五年秋九月邾人郑
人伐宋冬十有二月宋人伐郑围长葛 七年秋公伐
邾冬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十年夏翚帅师会齐人
郑人伐宋秋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
桓公五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十二年十有
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十四年冬十有二月
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 十五年冬十有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0141-0514d.png
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 十六年夏四月公
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
庄公二年夏公子庆公帅师伐于馀丘 三年春王正
月溺会齐师伐卫 五年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
伐卫 九年夏公伐齐纳子纠 十四年春齐人陈人
曹人伐宋夏单伯会伐宋 十五年秋宋人齐人邾人
伐郳 十六年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秋荆伐郑 十
九年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二十年冬齐人伐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0141-0515a.png
戎 二十六年春公伐戎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 二
十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秋荆伐郑 三十年
冬齐人伐山戎 三十二年冬狄伐邢
僖公元年秋七月楚人伐郑 三年冬楚人伐郑 四
年春王正月遂伐楚次于陉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六
年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 七
年春齐人伐郑 八年夏狄伐晋 十年夏齐侯许男
伐北戎 十一年冬楚人伐黄 十五年秋七月齐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0141-0515b.png
曹师伐厉冬宋人伐曹 十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十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冬邢人
狄人伐卫 十九年秋卫人伐邢 二十年冬楚人伐
随 二十一年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
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冬公伐邾 二十二年春公伐
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二十三年春
齐侯伐宋围缗秋楚人伐陈 二十四年夏狄伐郑
二十六年夏齐人伐我北鄙卫人伐齐冬楚人伐宋围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5a 页 WYG0141-0515c.png
缗公以楚师伐齐取谷 二十八年春晋侯伐卫 三
十三年夏公伐邾取雩娄秋公子遂帅师伐邾冬晋人
陈人郑人伐许
文公元年夏晋侯伐卫卫人伐晋 二年冬晋人宋人
陈人郑人伐秦 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
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沈溃夏秦人伐晋冬晋阳处父
帅师伐楚以救江 四年秋晋侯伐秦 七年春公伐
邾冬徐伐莒 九年三月楚人伐郑 十年夏秦伐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5b 页 WYG0141-0515d.png
十一年春楚子伐麇 十四年春邾人伐我南鄙叔彭
生帅师伐邾 十五年六月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
蔡十有二月齐侯遂伐曹入其郛 十七年春晋人卫
人陈人郑人伐宋夏齐侯伐我西鄙
宣公元年秋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冬晋人宋人伐郑 二年春秦师伐晋 三年春楚子
伐陆浑之戎 四年春王正月公伐莒取向冬楚子伐
郑 五年冬楚人伐郑 七年夏公会齐侯伐莱 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6a 页 WYG0141-0516a.png
年夏晋师白狄伐秦冬楚师伐陈 九年夏齐侯伐莱
秋九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冬楚子伐郑 十年六月
宋师伐滕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秋公孙归父帅师
伐邾取绎冬楚子伐郑 十一年夏公孙归父会齐人
伐莒 十二年冬宋师伐陈 十三年春齐师伐莒夏
楚子伐宋 十四年夏晋侯伐郑 十五年夏秦人伐
晋 十八年春晋侯卫世子臧伐齐公伐杞
成公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6b 页 WYG0141-0516b.png
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夏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秋晋
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冬郑伐许 四年冬郑伯伐
许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七年春吴伐郯秋楚公
子婴齐帅师伐郑 八年冬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
邾人伐郯 九年秋晋栾书帅师伐郑冬十有一月楚
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秦人白狄伐晋 十年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十三年夏
五月公自京师遂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7a 页 WYG0141-0516c.png
人滕人伐秦 十四年秋郑公子喜帅师伐许 十五
年夏楚子伐郑 十六年秋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
人伐郑 十七年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
侯曹伯邾人伐郑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
人邾人伐郑 十八年夏楚子郑伯伐宋
襄公元年夏晋韩厥帅师伐郑 二年春郑师伐宋
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冬晋荀罃帅师伐许
五年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陈 八年秋莒人伐我东鄙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7b 页 WYG0141-0516d.png
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九年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
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
 十年夏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晋师伐秦秋
莒人伐我东鄙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齐
世子光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十一年夏公会
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
伯小邾子伐郑秋楚子郑伯伐宋公会晋侯宋公卫侯
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8a 页 WYG0141-0517a.png
冬秦人伐晋 十二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
 十四年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
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
秦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十五年夏齐侯伐我北鄙
围成秋邾人伐我南鄙 十六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夏
五月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秋齐侯伐
我北鄙围郕 十七年春宋人伐陈夏卫石买帅师伐
曹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高厚帅师伐我北鄙围防冬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8b 页 WYG0141-0517b.png
邾人伐我南鄙 十八年秋齐师伐我北鄙冬楚公子
午帅师伐郑 十九年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二十
年秋仲孙速帅师伐邾 二十三年秋齐侯伐卫遂伐
晋 二十四年夏楚子伐吴秋七月齐崔杼帅师伐莒
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伐郑 二十五年春齐崔杼帅
师伐我北鄙冬郑公孙夏帅师伐陈十有二月吴子遏
伐楚门于巢卒 二十六年冬楚子蔡侯陈侯伐郑
昭公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9a 页 WYG0141-0517c.png
淮夷伐吴 五年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
人越人伐吴 六年秋楚薳罢帅师伐吴冬齐侯伐北
燕 十年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
十二年冬楚子伐徐晋伐鲜虞 十五年秋晋荀吴帅
师伐鲜虞 十六年春晋侯伐徐 十九年春宋公伐
邾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二十二年春齐侯伐莒 三
十二年夏吴伐越
定公四年秋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 七年秋齐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29b 页 WYG0141-0517d.png
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八年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十二年夏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十三年夏卫公孟
彄帅师伐曹 十五年夏郑罕达帅师伐宋
哀公元年秋齐侯卫侯伐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
三年夏宋乐髡帅师伐曹 五年夏齐侯伐宋晋赵鞅
帅师伐卫 六年春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吴伐陈冬仲
孙何忌帅师伐邾宋向巢帅师伐曹 七年秋公伐邾
 八年春吴伐我 九年夏楚人伐陈秋宋公伐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0a 页 WYG0141-0518a.png
十年春公会吴伐齐夏宋人伐郑冬楚公子结帅师伐
陈 十二年秋宋向巢帅师伐郑 十三年夏楚公子
申帅师伐陈
    蕙田案以上伐声罪致讨曰伐左氏传曰有
    钟鼓曰伐
庄公十年二月公侵宋 十五年秋郑人侵宋 二十
四年冬戎侵曹 二十九年夏郑人侵宋
僖公二年冬十月楚人侵郑 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0b 页 WYG0141-0518b.png
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冬十有二
月公孙兹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曹人侵陈
 十三年春狄侵卫 十四年秋狄侵郑 二十一年
春狄侵卫 二十六年春齐人侵我西鄙 二十八年
春晋侯侵曹 三十年夏狄侵齐秋介人侵萧 三十
二年夏卫人侵狄 三十三年夏狄侵齐
文公四年夏狄侵齐 七年夏狄侵我西鄙 九年夏
狄侵齐 十年冬狄侵宋 十一年秋狄侵齐 十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1a 页 WYG0141-0518c.png
年冬狄侵卫 十五年夏齐人侵我西鄙十二月齐侯
侵我西鄙
宣公元年秋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冬晋赵穿帅师侵
崇 二年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三年夏楚人
侵郑秋赤狄侵齐 四年夏赤狄侵齐 六年春晋赵
盾卫孙免侵陈
成公二年冬楚子郑师侵卫 六年春卫孙良夫帅师
侵宋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 八年春晋栾书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1b 页 WYG0141-0518d.png
帅师侵蔡 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十六
年夏四月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十七年春卫北宫括
帅师侵郑 十八年冬楚人郑人侵宋
襄公元年秋楚公子壬夫帅师侵宋 二年夏晋师宋
师卫宁殖侵郑 八年夏郑人侵蔡获蔡公子燮 十
一年夏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 十二年冬楚公子贞
帅师侵宋 十四年夏莒人侵我东鄙 十九年秋七
月晋士丐帅师侵齐闻齐侯卒乃还 二十四年春仲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2a 页 WYG0141-0519a.png
孙羯帅师侵齐
定公四年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
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
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六年二月公侵郑 七年秋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
齐二月公侵齐秋七月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九月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哀公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2b 页 WYG0141-0519b.png
十年夏晋赵鞅帅师侵齐 十三年秋魏曼多帅师侵

    蕙田案以上侵潜师掠境曰侵左氏传曰无
    钟鼓曰侵胡传曰先儒谓无名行师曰侵然
    考诸五经皆称侵伐在易谦之六五曰利用
    侵伐征不服也书泰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
    疆诗皇矣曰依其在京侵自阮疆周官大司
    马九伐之法曰贼贤害民则伐之负固不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3a 页 WYG0141-0519c.png
    则侵之而以为无名行师可乎盖声罪者鸣
    钟击鼓整众而行兵法所谓正也潜师者衔
    枚卧鼓出人不意兵法所谓奇也
桓公十年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
 十二年十有二月丁未战于宋 十三年春二月公
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
卫师燕师败绩 十七年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
庄公九年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3b 页 WYG0141-0519d.png
十八年春王正月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
僖公十五年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
侯 十八年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
 二十二年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
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二十八年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
师败绩
文公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4a 页 WYG0141-0520a.png
败绩 七年夏四月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 十
二年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
宣公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
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十二年夏六月
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泌晋师败绩
成公二年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
筑卫师败绩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
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4b 页 WYG0141-0520b.png
于鞍齐师败绩 十六年夏六月甲午晦晋侯及楚子
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
昭公十七年冬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定公四年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
柏举楚师败绩
哀公二年秋八月甲戌晋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
于铁郑师败绩
    蕙田案以上战左氏传曰皆陈曰战大崩曰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5a 页 WYG0141-0520c.png
    败绩
隐公十年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
庄公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夏六月公败宋
师于乘丘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 十
一年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
僖公元年九月公败邾师于偃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
师败莒师于郦获莒拿 十五年冬楚人败徐于娄林
 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5b 页 WYG0141-0520d.png
晋人败狄于箕
文公十一年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成公十二年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昭公元年六月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 四年秋七
月戊辰叔弓帅师败莒师于鼢泉 二十三年七月戊
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逞灭
获陈夏齧
定公十四年五月于越败吴于槜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6a 页 WYG0141-0521a.png
    蕙田案以上败左氏传曰凡师敌未陈曰败
    某师
哀公九年春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十三年春
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岩
    蕙田案以上取左氏传曰覆而败之曰取某
    师
襄公二十三年冬齐侯袭莒
    蕙田案以上袭左氏传曰轻曰袭杜氏谓掩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6b 页 WYG0141-0521b.png
    其不备也
庄公三年冬公次于滑 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
俟陈人蔡人 十年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 十五
年三月遂次于匡
文公十年冬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襄公元年夏仲孙蔑会齐杼曹人邾人杞人次于鄫
定公九年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十三年春齐侯卫
侯次于垂葭 十五年夏齐侯卫侯次于渠蒢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7a 页 WYG0141-0521c.png
    蕙田案以上次左氏传曰凡师一宿为舍再
    宿为信过信为次
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十三年夏六
月齐人灭遂
僖公二年夏虞师晋师灭下阳 五年秋八月楚人灭
弦弦子奔黄 十年春狄灭温温子奔卫 十二年夏
楚人灭黄 十七年夏灭项 二十五年春王正月丙
午卫侯燬灭邢 二十六年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7b 页 WYG0141-0521d.png
文公四年秋楚人灭江 五年秋楚人灭六 十六年
秋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宣公八年夏楚人灭舒蓼 十二年冬十有二月戊寅
楚子灭萧 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
子婴儿归 十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

成公十七年冬楚人灭舒庸
襄公六年秋莒人灭鄫冬十有二月齐侯灭莱 十年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8a 页 WYG0141-0522a.png
夏五月甲午遂灭偪阳 二十五年秋楚屈建帅师灭
舒鸠
昭公四年秋七月遂灭赖 八年冬十月壬午楚师灭
陈 十一年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
以归用之 十三年冬吴灭州来 十七年八月晋荀
吴帅师灭陆浑之戎 二十四年冬吴灭巢 三十年
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禹奔楚
定公四年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8b 页 WYG0141-0522b.png
杀之 六年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
斯归 十四年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
灭顿以顿子牂归 十五年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
子豹归
    蕙田案以上灭夷其社稷曰灭大邑用大师
    取之亦曰灭
隐公二年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 五年秋
卫师入郕 十年秋宋人卫人入郑冬十月齐人郑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9a 页 WYG0141-0522c.png
入郕 十一年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桓公元年九月入杞
庄公十四年秋七月荆入蔡
闵公二年十有二月狄入卫
僖公二十年夏郑人入滑 二十七年秋八月乙巳公
子遂帅师入杞 二十八年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
伯畀宋人 三十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文公五年夏秦人入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39b 页 WYG0141-0522d.png
宣公十一年冬十月丁亥楚子入陈
成公七年秋吴入州来 九年冬楚人入郓
襄公二十五年六月壬子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
昭公十八年六月邾人入鄅
定公四年十有一月庚辰吴入郢 五年夏于越入吴
哀公七年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来 八年春王正
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 十三年夏于越入吴
    蕙田案以上入左氏传曰弗地曰入谓破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0a 页 WYG0141-0523a.png
    地而不能有也
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
僖公六年秋楚人围许 十九年秋宋人围曹 二十
五年秋楚人围陈 二十七年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
许男围宋 二十八年冬诸侯遂围许曹伯襄复归于
曹遂会诸侯围许 三十年秋晋人秦人围郑 三十
一年冬狄围卫
文公三年秋楚人围江 十二年夏楚人围巢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0b 页 WYG0141-0523b.png
宣公三年秋宋师围曹 九年冬宋人围滕 十二年
春楚子围郑 十四年秋九月楚子围宋
成公三年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九年冬郑人围许
襄公元年春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宁殖曹人莒
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 四年冬陈人围顿 七
年冬十月楚公子贞帅师围陈 十八年冬十月公会
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
邾子同围齐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1a 页 WYG0141-0523c.png
昭公十一年夏四月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十三年
春叔弓帅师围费 二十三年春晋人围郊 二十六
年夏公围成
定公四年秋楚人围蔡 五年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六年冬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 十年夏晋赵鞅
帅师围卫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秋叔孙州仇
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十二年十有二月公围成
哀公元年春王正月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 三年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1b 页 WYG0141-0523d.png
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冬叔孙州仇仲孙何忌
帅师围邾 七年秋宋人围曹
    蕙田案以上围环而攻之曰围
庄公六年春王正月王人子突救卫 二十八年秋公
会齐人宋人救郑
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
僖公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
六年秋诸侯遂救许 十五年三月公孙敖帅师及诸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2a 页 WYG0141-0524a.png
侯之大夫救徐 十八年夏师救齐
文公九年三月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
宣公元年秋晋赵盾帅师救陈 九年冬晋郤缺帅师
救郑 十二年冬卫人救陈
成公六年冬晋栾书帅师救郑 七年秋公会晋侯齐
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
襄公五年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齐世子光救陈
 十年冬楚公子贞帅师救郑 十二年春王二月季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2b 页 WYG0141-0524b.png
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 十五年夏公救成至遇 二
十三年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
哀公七年冬郑驷宏帅师救郑 十年冬吴救陈
    蕙田案以上救赴难曰救左氏传曰凡书救
    善之也
庄公十有八年夏公追戎于济西
僖公二十六年春公追齐师至酅弗及
    蕙田案以上追敌已去而蹑之曰追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3a 页 WYG0141-0524c.png
僖公二十八年春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
襄公五年冬戍陈 十年冬戍郑虎牢
    蕙田案以上戍以兵守之曰戍
    又案春秋书战事为例十有三虽未尽合周
    礼然犹近古与后世专以杀人为功者有间
僖公二十六年公子遂如楚乞师
成公十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 十六年夏晋侯
使栾黡来乞师 十七年秋九月晋侯使苟罃来乞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3b 页 WYG0141-0524d.png
 十八年冬晋侯使士鲂来乞师
    蕙田案以上乞师
          右用师名目
书武成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
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真氏德秀曰此武功成告祖及天之礼先祖后郊者/郑氏谓其自近始蔡氏以为由亲而尊窃以谓武王)
 (伐商受命于文考及其成功也先告焉因告文考遂/及七世之庙故又三日然后以所以成文考之志者)
 (告天焉盖武王成文考之志而文考又/所以成天之志也岂以远近为先后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4a 页 WYG0141-0525a.png
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注大献献捷/于祖恺乐献)
(功之乐郑司农说以春秋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传曰振/旅恺以入于晋 疏郑志赵商问大司马云师有功则)
(恺乐献于社春官大司乐云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注/云大献献捷于祖不达异意答曰司马云师大献则献)
(社以军之功故献于社大司乐宗伯之/属宗伯主于宗庙之礼故献于祖也)
乐师凡军大献教恺歌遂倡之(注郑司农云乐师主倡/也 疏大献者谓师克)
(胜献捷于祖庙也云教恺歌者恺谓恺诗师还未至之/时预教瞽矇入祖庙遂使乐师倡道为之故云遂倡之)
 (郑氏锷曰王师大献令奏恺乐则王亲征之师故大/司乐合之军大献教恺歌遣将出军而归故乐师教)
 (之又倡之/异尊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4b 页 WYG0141-0525b.png
 (李氏嘉会曰恺歌歌于堂上恺乐作于/堂下二者相应恺歌在前乐师倡之)
镈师军大献则鼓其恺乐(疏军大献谓/献捷于祖)
诗周颂酌序酌告成大武也
于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蹻
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孔丛子问军礼然后鸣金振旅有司遍告捷于时所
 有事之山川既至舍于国外三日齐以特牛亲格于
 祖祢然后入设奠以反主若主命则卒奠敛玉埋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5a 页 WYG0141-0525c.png
 于庙两阶间
唐开元礼凯旋告庙陈俘馘于南门外北面西上军实
陈于后其告奠之礼皆与告礼同解严未解严前一日
本司各随职供办尚舍奉御座于太极殿中楹间南向
如常守宫设文武百官次于东西朝堂奉礼于东西朝
堂设文武官版位如初典仪设位于殿廷文东武西皆
重行北向相对为首设典仪位于东阶革辂旌旗之属
于殿廷其日平明诸卫各勒所部屯门列仗百官服裤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5b 页 WYG0141-0525d.png
褶戎服皆集朝堂昼漏上水五刻侍中版奏请中严钑
戟以次列于殿廷上水七刻典谒引群官以次入就位
上水十刻应奉迎之官诣閤奏迎侍中版奏外办皇帝
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如常皇帝
出自西房即御座侍臣夹侍如常典仪称再拜赞者承
传群官皆再拜通事舍人以次引群官出侍中跪奏称
礼毕俛伏兴还侍位皇帝降座御舆入自东房侍臣从
至閤如常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6a 页 WYG0141-0526a.png
通典武德元年十一月秦王平薛仁杲凯旋献于太庙
四年七月秦王平东都被黄金甲陈铁马一万甲士三
万以王世充窦建德及隋文物辇路献捷于太庙
贞观四年三月李靖俘颉利可汗献捷于太庙
辽史礼志下城克敌班师以所获牡马羊各一祭天地
明会典军凯还皇帝率诸将以凯乐俘馘陈于庙社门
外告毕以俘馘付刑部协律郎导乐以退其告祭用三
献礼仪与出师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6b 页 WYG0141-0526b.png
    蕙田案汉唐以下凯还仪节历代不同未便
    细分如此段告庙而兼之告社是也今一以
    经为主此段入告庙即不复入告社馀仿此
    又案此凯旋告天地宗庙
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
乐献于社(注功胜也律所以听军声钺所以为将威也/先犹道也兵书曰恺献于社献功于社也司)
(马法曰得意则恺/乐恺歌示喜也)
 (郑氏锷曰军行必听同律而钺者大将所执也有功/则执律者示师出以律而取胜也阳六为律左阳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7a 页 WYG0141-0526c.png
(故左执之钺所以主杀阴/也右亦阴也故右秉之)
春官大祝大师军归献于社则前祝反行舍奠(注舍奠/之礼所)
(以告/至)
 (郑氏锷曰军有功归而/献于社大祝处前告神)
 孔丛子问军礼反社主如初迎之礼
    蕙田案此凯旋告社稷
礼记王制天子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注/释)
(菜奠币礼先师也讯馘所生获断耳者诗曰执讯获丑/又曰在頖献馘 疏出师征伐执此有罪之人还反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7b 页 WYG0141-0526d.png
(归释菜奠币于学以可言问之/讯截左耳之馘告先圣先师也)
 (礼经补逸汪氏克宽曰讯者问其首恶馘者截其左/耳夫执讯获丑而反舍奠于先圣先师以是告之者)
 (盖始出征受成于学今师还以武功告成于文德之/地明不专恃乎威戮而必任之以德礼也昔僖公在)
 (頖献馘而国人以文/武颂之者亦以此欤)
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

 (诗缉严氏粲曰古者受成于学故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诗人因其泮宫可以为献功之地)
 (而颂祷/之耳)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8a 页 WYG0141-0527a.png
 孔丛子问军礼舍奠于帝学以讯馘告大享于群吏
 用备乐
    蕙田案此凯旋释奠于学
诗小雅出车序出车劳还率也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
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
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
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8b 页 WYG0141-0527b.png
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
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王事多难不遑起居岂不怀
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
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
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赫赫南仲猃狁于夷
    蕙田案此凯旋劳还率
周礼春官视瞭宾射奏其钟鼓鼜恺献亦如之(注凯献/献功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9a 页 WYG0141-0527c.png
(乐也杜子春读鼜为忧戚之戚谓戒守鼓也击鼓声疾/数故曰戚 疏鼜谓夜戒守之鼓恺献谓战胜献俘之)
(时作恺乐二者皆/视瞭奏其钟鼓)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左氏传晋侯献楚俘于王驷介百
乘徒兵千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
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
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
一卣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
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49b 页 WYG0141-0527d.png
之丕显休命
 (真氏德秀曰此古人献俘/策命之礼见于春秋者)
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徵
会讨贰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于是大服
 (真氏德秀曰此虽春秋时事而/亦可见三代桭旅凯旅之遗制)
昭公十年左氏传季平子伐莒取郠献俘
十七年左氏传晋荀吴灭陆浑献俘于文宫
隋书高祖本纪开皇九年春正月陈国平四月乙巳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0a 页 WYG0141-0528a.png
军凯入献俘于太庙
唐书高祖本纪武德元年十一月癸亥秦王世民俘薛
仁杲以献 四年五月壬戌秦王世民败窦建德于虎
牢执之七月甲子秦王世民俘王世充以献
唐会要武德四年秦王世民平东都被黄金甲乘戎辂
李世绩等二十五将从其后陈铁骑一万甲士三万前
后部鼓吹俘王世充窦建德及隋器物辇辂献于太庙
    蕙田案唐秦王破宋金刚李绩平高丽皆凯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0b 页 WYG0141-0528b.png
    歌入京师其乐歌则有破阵乐应圣朝等篇
    其奏乐则有铙歌鼓吹二部笛筚篥箫笳铙
    鼓等器至庙社但陈列于门外不奏歌曲俟
    告献礼毕复奏曲如仪以庙社尊严之地铙
    吹諠哗恐乖肃敬故不奏曲
唐书太宗本纪贞观四年三月李靖俘突厥颉利可汗
以献 十四年十二月丁酉侯君集俘高昌王以献
高宗本纪永徽元年九月高侃俘突厥车鼻可汗以献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1a 页 WYG0141-0528c.png
 王綝传綝字方庆神功初清边道大总管武攸宜破
 契丹凯还且献俘内史王及善以孝明帝忌月请鼓
 吹备而不作方庆曰晋穆帝纳后当康帝忌月时以
 为疑荀讷谓礼有忌日无忌月世用其言臣谓军方
 大凯作乐无嫌诏可
玄宗本纪开元二十年正月信安郡王袆为河东河北
道行军副元帅以伐奚契丹五月戊申忠王浚俘奚契
丹以献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1b 页 WYG0141-0528d.png
宋史太祖本纪建隆元年六月辛未拔泽州筠赴火死
丁亥筠子守节以城降九月甲子归太原俘
礼志宋制亲征纳降献俘皆遣官奏告天地宗庙社稷
诸陵岳渎山川宫观在京十里内神祠其仪用牺尊笾
豆各一实以酒脯醢宫寺以素馔时果代用祝币行一
献礼建隆元年太祖平泽潞仍祭祅庙泰山城隍用此

太祖本纪乾德三年春正月乙酉蜀王孟昶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2a 页 WYG0141-0529a.png
礼志受降献俘太祖平蜀孟昶降诏有司约前代仪制
为受降礼昶至前一日设御座仗卫于崇元殿如元会
仪至日大陈马步诸军于天街左右设昶及其官属素
案席褥于明德门外表案于横街北通事舍人引昶及
其官属素服纱帽北向序立昶跪奉表授閤门使复位
待命表至御前侍臣读讫閤门使承旨出昶等俯伏通
事舍人掖昶起官属亦起宣制释罪昶等再拜呼万岁
衣库使导所赐袭衣冠带陈于前昶等又再拜跪受改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2b 页 WYG0141-0529b.png
服乘马至升龙门下马官属至启运门下马就次帝常
服升坐百官先入起居班立閤门使引昶等入舞蹈拜
谢召昶升殿閤门使引自东阶升宣抚使承旨安抚之
昶至御座前躬承问讫还位与官属舞蹈出中书率百
官称贺遂宴近臣及昶于大明殿
太祖本纪开宝四年春正月己丑潘美克广州俘刘鋹
广南平五月乙未朔御明德门受刘鋹俘释之
礼志岭南平刘鋹就擒诏有司撰献俘礼鋹至上御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3a 页 WYG0141-0529c.png
德门列仗卫诸军百官常服班楼前别设献俘位于东
西街之南北向其将校位于献俘位前北上西向有司
率武士系鋹等白练露布前引至太庙西南门鋹等并
下马入南神门北向西上立监将校官次南立俟告礼
毕于西南门出乘马押至大社如上仪乃押至楼南御
路之西下马立俟献俘将校戎服带刀摄侍中版奏中
严百官班定版奏外办帝常服御座百官舞蹈起居毕
通事舍人引鋹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3b 页 WYG0141-0529d.png
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宣制仪通事舍
人跪受露布转授中书门下转授摄兵部尚书次摄刑
部尚书诣楼前跪奏以所献俘付有司上召鋹诘责鋹
伏地待罪诏诛其臣袭澄枢等特释鋹缚与其弟保兴
等罪仍赐袭衣冠带靴笏器币鞍马各服其服列谢楼
下百官称贺毕放仗如仪
太祖本纪开宝八年十一月乙未曹彬克升州俘其国
主煜江南平九年春正月辛未御明德门见李煜于楼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4a 页 WYG0141-0530a.png
下不用献俘仪
礼志南唐平帝御明德门露布引李煜及其子弟官属
素服待罪初有司请如献刘鋹帝以煜奉正朔非若鋹
拒命寝露布弗宣遣閤门使承制释之
太宗本纪太平兴国四年五月甲申刘继元降北汉平
礼志太宗征太原刘继元降帝幸城北陈兵卫张乐宴
从臣于城台继元率官属素服台下遣閤门使宣制释
罪召继元亲劳之从臣诣行宫称贺时以在军中故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4b 页 WYG0141-0530b.png
备礼继元至京师诏告献太庙前一日所司陈设如常
告庙仪告日黎明博士引太尉就位通事舍人引继元
西阶下东向立其官属重行立赞者赞太尉再拜讫博
士引就盥爵如常仪诣东阶解剑脱舄升第一室进奠
再拜太祝跪读祝文讫又再拜通事舍人引继元及官
属诣室前西阶下北向立舍人赞云皇帝亲征收复河
东伪主刘继元及伪命官见赞者曰再拜讫退位次至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室皆如第一室博士引太尉降阶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5a 页 WYG0141-0530c.png
佩剑纳履位赞者曰再拜太尉与继元等皆再拜退焚
祝版于斋坊继元既命以官故不称俘焉
宁宗本纪开禧三年春正月甲午吴曦僭位于兴州二
月四川宣抚副使司随军转运安丙及兴州中军正将
李好义监四川总领所兴州合江仓杨巨源等共诛吴
曦传首诣行在献于庙社
礼志开禧三年三月四川宣抚副使安丙函逆臣吴曦
首并违制创造法物所受金国加封蜀王诏及金印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5b 页 WYG0141-0530d.png
献四月三日礼部太常寺条具献馘典故俟逆曦首函
至日临安府差人防守殿前司差甲士二百人同大理
寺官监引赴都堂审验奏献太庙别庙差近上宗室南
班奏献太社太稷差侍从官各前一日赴祠所致斋至
日行奏献之礼大理寺殿前司计会行礼时刻监引首
函设置以俟奏献礼毕枭于市三日付大理寺藏于库
宋政和五礼新仪师旋奏凯某日大将勒所部兵卫执
俘陈于都门外鼓吹令丞押凯乐分前后二部并其次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6a 页 WYG0141-0531a.png
第陈列将入都门鼓吹振作迭奏乐歌(其词随时/事撰述)行至
太庙及太社门工人下马陈列于门外奏歌曲俟告献
礼毕复导引奏曲至宣德门楼前兵仗外二十步乐工
皆下马徐行前进兵部尚书于中路前导至楼下次协
律郎二人公服执麾分导鼓吹令引乐工等至献俘位
之南面重行立定大司乐于乐工之前俛伏跪奏具官
臣某言请奏凯乐协律郎举麾鼓吹大作遍奏乐曲协
律郎偃麾乐止大司乐跪奏臣某言奏凯乐毕兵部尚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6b 页 WYG0141-0531b.png
书大司乐退协律郎导鼓吹令引乐工等并于兵仗外
序立次引复入献如别仪献俘前期殿中监帅其属尚
舍设御座于宣德门楼上前楹当中南向又设御幄于
御座之右北仪鸾司分设文武百僚及献俘将校次于
楼下之左右随地之宜其日未明尚书兵部率其属陈
列黄麾大仗于楼前东上閤门御史台太常寺设文武
百僚等班位并如受降之仪又设献俘位于楼前少南
又设献俘将校位于献俘位之北刑部尚书奏请献俘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7a 页 WYG0141-0531c.png
位又于其北并北向门下侍郎受露布于楼下之东兵
部尚书位于其南并西向文武百僚诸方客使各赴楼
前就位次皇帝常服出内东门先知客省事以下六尚
局应奉官祗应武功大夫至保义郎知内侍省事以下
带御器械官斗班立定屏门开先禁卫诸班亲从等迎
驾自赞常起居次知客省事以下知内侍省事以下常
起居次楼上侍立知枢密院官翰林学士承旨宣名常
起居贮廊南管军臣寮宣名常起居讫(管军臣僚导从/驾至僚门导赴)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7b 页 WYG0141-0531d.png
(门下/侍立)皇帝乘舆升宣德门楼降舆归御幄礼直官舍人
分引文武百僚就位立定楼东上閤门进班齐牌以红
绦袋引升楼上东上閤门附内侍进讫内侍承旨索扇
扇合皇帝即御座帘捲内侍又赞扇扇开侍卫如常仪
诸班亲从并里围人等迎驾自赞常起居次舍人赞执
仪将士常起居次礼直官舍人分别文武百僚横行北
向赞曰拜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三呼万岁又再拜
班首奏圣躬万福又再拜讫礼直官舍人分引各就东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8a 页 WYG0141-0532a.png
西序立次楼上侍臣承旨进诣楼前宣引献俘宣讫将
校执俘就北面位立定东上閤门官引露布案于楼前
北向称宣附讫附门下省东上閤门官案西东向立引
门下侍郎于案南北向搢笏跪提点承受(阙耶仁/首承受)于案
上捧露布躬授门下侍郎俛伏兴置案于近北东上閤
门官随案退门下侍郎以露布传授通事舍人折方南
方文武班南宣宣讫通事舍人捧露布跪授门下侍郎
转授兵部尚书次礼直官引刑部尚书进当楼前俛伏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8b 页 WYG0141-0532b.png
跪进奏具官臣某言某使某官某以某处所俘执献请
付所司奏讫复位以俟旨合就刑者立于西厢东向礼
直官引大理卿受之诣法场准式若上命释罪者通事
舍人诣楼前南向宣有敕释缚释缚讫俟命又东上閤
门官宣制释放(其词学士院/随事撰述)宣讫通事舍人赞谢恩拜
再拜随拜三称万岁讫于东厢西向序立(如有赐物即/临时承旨宣)
(赐赞谢恩如/受降之仪)赞楼上侍郎立官称贺再拜礼直官舍人
分引文武百僚横行北向立定赞者曰拜在位官皆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9a 页 WYG0141-0532c.png
拜班首少前俛伏跪称贺讫(其词中书省/随事撰述)俛伏兴退复
位赞者曰拜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三称万岁又再
拜东上閤门官进诣楼前承旨就班首宣曰有制赞者
曰拜在位官皆再拜宣答讫(其词学士院/随事撰述)赞者曰拜在
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三称万岁又再拜分班楼上枢
密院少进前俛伏跪奏称具官臣某言礼毕俛伏兴退
复位内侍承旨索扇扇合皇帝降座帘降内侍省赞扇
开所司承旨放仗楼下鸣鞭赞文武百僚再拜讫退皇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59b 页 WYG0141-0532d.png
帝乘舆还内如常仪
明典礼志洪武四年秋七月乙丑指挥万德送明升并
降表至京师初上闻大军下蜀命中书集六部太常翰
林院定议受降等礼省部请如宋太祖乾德三年受蜀
主孟昶降礼上御奉天门升等于午门外跪进待罪表
侍仪使捧表入宣表官宣读讫承制官出传制官出传
制赐衣服冠带升等皆俯伏于地侍仪舍人掖升起其
属官皆起跪听宣制释罪升等五拜三呼万岁承制官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0a 页 WYG0141-0533a.png
传制赐衣服冠带侍仪舍人引升入丹墀中四拜侍仪
使传旨升跪听宣谕俯伏四拜三呼万岁又四拜出丞
相率文武百官行贺礼上曰明升与孟昶不同昶专治
国政所为奢纵升年幼事由臣下宜免其叩头伏地上
表请罪之礼是日升及其官属朝见百官称贺制授升
为归义侯赐冠带衣服及居第于京师
明会典永乐四年定献俘前期兵部官以露布奏闻礼
部告示文武百官具朝服并坊厢里老人等行庆贺礼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0b 页 WYG0141-0533b.png
先一日内官设御座于午门楼前楹正中是日锦衣卫
设仪仗于午门前御道之东西教坊司陈大乐于御道
南东西北向鸿胪寺设赞礼二人于午门前东西相向
承制官一员位于午门前东立西向设宣制位于午门
东稍南西向设文武官及诸蕃使客人等侍立位于楼
前御道南文东武西相向设露布案于午门前御道东
设宣露布官一员展露布官二员及刑部献俘官位于
午门前御道东稍南西向设献俘将校位于午门前御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1a 页 WYG0141-0533c.png
道西稍南北向设进露布官位于御道南稍东引礼引
文武官东西序立引进露布官捧露布置于案退就位
献俘将校引俘列于午门前西边武班之后以俟上常
服御奉天门钟声止鸿胪寺跪奏请上乘舆乐作至午
门楼上升座乐止鸣鞭讫赞礼赞进露布官四拜乐作
平身乐止赞进露布乐作执事者举案置于中道乐止
赞宣露布官跪宣露布官与展露布官诣案前取露布
跪宣讫仍置于案退赞俯伏兴乐作四拜平身乐止执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1b 页 WYG0141-0533d.png
事者举案复置于御道东引礼引进露布官退赞献俘
献俘将校引俘至献俘位北向立定俘跪于前刑部官
诣楼前中道跪奏云具官臣某奏云某官以某处所俘
献请付所司伺旨有合受刑者立于西厢东向以付刑
官若上释罪承制官诣御道跪请制由东街南行至宣
制位西向立称有制所获俘囚咸赦其罪宣旨曰有敕
释缚所释之俘叩头讫将校引俘起引礼赞文武百官
入班北向立唱排班班齐致词官诣中道跪致词云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2a 页 WYG0141-0534a.png
贺讫赞鞠躬乐作五拜三叩头兴平身乐止鸿胪寺跪
奏礼毕乐作驾兴乐止百官以次退次日行开读礼如
常仪第三日文武百官上表行庆贺礼如常仪
凡各处奏捷鸿胪寺于早朝将差来人役引至御前宣
读捷音隆庆六年令择吉宣捷至日不奏事次日行庆
贺礼
王圻续通考献俘仪注穆宗隆庆四年十二月礼部奏
是日文武百官具朝服诣午门前行庆贺礼先一日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2b 页 WYG0141-0534b.png
官设御座于午门楼前楹正中是日早锦衣卫设仪仗
于午门前御道之东西向教坊司陈大乐于御道南东
西相向鸿胪寺设赞礼二人于午门前东西相向设文
武官侍立位于楼前御道南文东武西相向及刑部献
俘官位于午门前御道东稍南西向设献俘将校位于
午门前御道西稍南北向引礼引文武官东西序立献
俘将校引俘列于午门前西边文武班之后伺候上常
服御皇极门钟声止鸿胪寺跪奏请上乘舆乐作至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3a 页 WYG0141-0534c.png
门楼上升座乐止鸣鞭讫鸿胪寺官宣奏毕赞献俘将
校引俘至献俘位北向立定俘跪于将校之前刑部官
诣楼前中道跪奏云具官臣某奏云某官以某处所俘
献请付所司候旨传下刑部官承旨讫即同将校押出
施行文武百官入班北向立唱排班班齐致词官诣中
道跪致词称贺讫赞鞠躬乐作五拜三叩头兴平身乐
止鸿胪寺官跪奏礼毕乐作驾兴乐止百官以次退
 涌幢小品上御午楼献俘奏事毕上曰拿去廷臣尚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3b 页 WYG0141-0534d.png
 未闻声左右勋戚接者二递为四乃有声又为八为
 十六渐震为三十二最下则大汉将军三百六十人
 齐声如轰雷矣
    蕙田案以上献俘
通典后魏每攻战克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竿
上名为露布彭城王协曰露布者布于四海露之耳目
盖谓献捷之书不封而以告谕于天下也
隋文帝开皇中诏太常卿牛弘太子庶子裴政撰宣露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4a 页 WYG0141-0535a.png
布礼及九年平陈元帅晋王以驿上露布兵部奏请依
新礼集百官四方客使等并赴广阳门外朝服朝衣各
依其列内史令称有诏在位者皆拜宣讫蹈舞者三又
拜而罢
唐开元礼宣露布其日守官量设群官次露布至兵部
侍郎奉以奏闻仍承制集文武群官客使于东朝堂群
官客使至俱就次各服其服奉礼设群官版位于东朝
堂之前近南文东武西重行北向相对为首又设客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4b 页 WYG0141-0535b.png
各如常仪设中书令于群官之北南面量时刻吏部兵
部赞群官客使出次谒者赞引就位立定中书令受露
布置于案令史二人绛公服对举之典谒者引中书令
举案者从之出就南面位持案者立于中书令西南东
面立定持案者进中书令取露布持案者退复位中书
令称有制群官客使皆拜再拜中书令宣露布讫群官
客使又再拜皆舞蹈讫又再拜谒者引兵部尚书进中
书令前受露布退复位兵部侍郎前受之典谒引中书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5a 页 WYG0141-0535c.png
令入谒者引群官客使各还次
郭正域典礼志永乐四年定前期兵部官以露布奏闻
文武百官具朝服先一日内官设御座于午门楼前楹
正中是日早锦衣卫设仪仗于午门前御道之东西教
坊司乐陈大乐于御道西南东西相向鸿胪寺设赞礼
二人于午门前东西相向承制官一人位于午门前西
向设宣制位于午门东稍南西向设文武官及诸蕃使
客人等侍立位于楼前御道南东西向设露布案于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5b 页 WYG0141-0535d.png
门前御道东设宣露布官一展宣露布官二及刑部献
俘官位于午门前御道东西向设献俘将校位于午门
前御道西北向设进露布官位于御道南稍东引礼导
文武官东西序立引进露布官捧露布置于案退就位
献俘将校引俘列于午门前武班之后上常服御奉天
门钟声止鸿胪寺跪奏请上乘舆乐作至午门楼上升
座乐止鸣鞭讫赞礼赞进露布官四拜乐作平身乐止
赞进露布乐作执事者举案置于中道乐止宣露布赞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6a 页 WYG0141-0536a.png
献俘献俘将校引俘至北向立俘跪于前刑部官诸楼
前中道跪奏曰某官臣某奏曰某官以某处所献俘请
付所司伺旨有合受刑者立于西厢东向以付刑官若
上释罪承制官诣御道跪请制由东街南行至东制位
西向立称旨曰所获俘囚咸赦其罪宣旨曰有敕释缚
所释之俘将校引俘起文武百官入班北向立致词官
跪致词贺讫乐作五拜三叩首兴乐止乐作驾兴百官
以次退次日行开读礼如常仪第三日文武百官上表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6b 页 WYG0141-0536b.png
行庆贺礼如常仪
 潘昂霄金石例露布之名始于汉案光武纪注汉制
 度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祭
 祀志注引东观书有司奏孝顺号露布奏可又鲍昱
 诣尚书封胡降檄曰故事通官文书不著姓又当司
 徒露布李云露布上书注谓不封也魏改元景初诏
 曰司徒露布咸使闻知蜀汉建兴五年春伐魏诏曰
 丞相某露布天下此皆非将帅献捷所用后魏王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7a 页 WYG0141-0536c.png
 获贼二三皆为露布韩显宗有高曳长缣虚张功捷
 之讥孝文称传脩期下马作露布齐神武破芒山军
 为露布杜弼即书绢不起草唐制下之通上其制有
 六三曰露布兵部侍郎奉以奏闻集群官东朝堂中
 书令宣布张九龄为昆丘道记室平龟兹露布为士
 所称于公异为昭讨府掌书记朱泚平露布曰臣既
 肃清宫禁祗奉寝园钟簴不移庙貌如故德宗咨叹
 焉东晋未有露布隆兴初以晋破苻坚命题似有可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7b 页 WYG0141-0536d.png
 疑然文章缘起曰汉贾洪为马超伐曹操作而魏志
 注谓虞松从司马宣王征辽东及破贼作露布隋志
 有魏武帝露布文九卷世说云桓温北征令袁宏倚
 马前作露布手不辍笔俄成七纸则魏晋已有之尝
 考宋朝王元之拟李靖平突厥露布此拟题之始欤
    蕙田案以上宣露布
    又案献俘与宣露布二事相连分而实合但
    献俘见于经宣露布起于后世故以献俘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8a 页 WYG0141-0537a.png
    前次宣露布附焉
          右凯旋告祭献俘(宣露布附/)
春秋成公二年左氏传晋侯使巩朔献齐捷于周王弗
见使单襄公辞焉曰蛮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毁常王
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惩不敬劝有功
也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不献其功
所以敬亲昵禁淫慝也今叔父克遂有功于齐而奸先
王之礼余虽欲于巩伯其敢废旧典以忝叔父夫齐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8b 页 WYG0141-0537b.png
舅之国也而太师之后也宁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
抑岂不可谏诲士庄伯不能对王使委于三吏礼之如
侯伯克敌使大夫告庆之礼
二年左氏传郑皇戍如楚献捷
襄公二十五年左氏传郑伐陈入之子产献捷于晋戎
服将事晋人问陈之罪对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
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
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则我周之自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9a 页 WYG0141-0537c.png
出至于今是赖桓公之乱蔡人欲立其出我先君庄公
奉五父而立之蔡人杀之我又与蔡人奉戴厉公至于
庄宣皆我之自立夏氏之乱成公播荡又我之自入君
所知也今陈忘周之大德蔑我大惠弃我姻亲介恃楚
众以凭陵我敝邑不可亿逞我是以有往年之告未获
成命则有我东门之役当陈隧者井堙木刋敝邑大惧
不竞而耻大姬天诱其衷启敝邑心陈知其罪授手于
我用敢献功晋人曰何故戎服对曰我先君武庄为平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69b 页 WYG0141-0537d.png
桓卿士城濮之役文公布命曰各服旧职命我文公戎
服辅王以授楚捷不敢废王命故也士庄伯不能诘乃
受之
王圻续通考奏捷仪注凡各处奏捷鸿胪寺于早期将
差来人役引至御前宣读捷音
隆庆六年令择吉宣捷至日不奏事次日行庆贺礼
神宗八年定凡大捷于常朝期宣奏捷音是日百官各
具吉服候宣捷之后鸿胪寺官致词行五拜三叩头礼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0a 页 WYG0141-0538a.png
本日早即遣官荐告郊庙行翰林院撰文太常寺办祭
品中捷以下立宣捷不行祭告庆贺礼
          右献捷
宋史哲宗本纪元符二年秋七月丙寅洮西安抚使王
赡复邈川城西蕃首领勤巴阿胜以城降
礼志元符二年西蕃玉隆赞邈川首领辖沁等降诏具
仪注以受降日御宣德门设诸班直上四军仗卫诸军
素服陈列降者各服蕃服以见审问讫有旨放罪各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0b 页 WYG0141-0538b.png
第赐首服袍带百官称贺讫再御紫宸殿赐宴会哲宗
崩枢密院留隆赞等西京听旨诏罢御楼立仗但引见
于后殿隆赞一班契丹公主一班夏国回鹘公次之回
鹘一班策巴克嘉勒并族属次之应族属首领各从其长
以次起居僧尼公主皆蕃服蕃拜并赐冠服谢讫赐酒
馔横门外
政和初议礼局上受降仪皇帝乘舆升宣德门楼降舆
坐御幄百官与降王蕃官各班楼下如大礼肆赦仪东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1a 页 WYG0141-0538c.png
上閤门以红绦袋班齐牌引升楼楼上东上閤门官附
内侍承旨索扇扇合帝即御坐帘捲内侍又赞扇开侍
卫如常仪诸班亲从并里围降王人等迎驾自赞常起
居次舍人赞执仪将士常起居次管干降王使臣并随
行旧蕃官常起居次礼直官舍人引百官横行北向赞
者曰拜在位官皆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又再拜班首奏
圣躬万福又再拜退百官各就东西位舍人引降王服
本国衣冠诣楼前北向女妇少西立僧又少西尼立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1b 页 WYG0141-0538d.png
后入内省官诣御坐前承旨传楼上东上閤门官承旨
录讫以红绦袋降制楼下东上閤门官承旨退降王以
下俯伏东上閤门官至令通事舍人掖之起首领以下
皆起鞠躬閤门宣有敕降王以下再拜僧尼止躬呼万
岁閤门录敕旨付管干官降王等躬听诘问如有复奏
閤门录讫仍以红绦袋引升楼如无复奏入内省官诣
御坐承旨传楼上閤门官称有敕放罪讫舍人赞谢恩
降王以下再拜称万岁复序立入内省官诣御坐承旨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2a 页 WYG0141-0539a.png
传楼上閤门官称有敕各赐首服袍带楼下閤门官承
旨引所赐檐床陈于西舍人宣曰有敕降王以下再拜
鞠躬舍人称各赐某物赐物毕又再拜称万岁若赐官
即赞谢再拜并归次易所赐服舍人先引降王以下至
授遥郡以上当楼前北向东上立赞再拜称万岁又再
拜次赞服冠帔妇女再拜僧尼别谢引还次赞楼上侍
立官称贺再拜礼直官舍人分别百官横行北向立赞
拜讫班首少前俛伏跪称贺其词中书随事撰述贺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2b 页 WYG0141-0539b.png
复位在位者又再拜舞蹈三称万岁又再拜东上閤门
官进诣楼前承旨就班首宣曰有制赞者曰拜在位官
皆再拜宣答其词学士院随事撰述又赞再拜三称万
岁又再拜楼上枢密院前跪奏称某官臣其言礼毕内
侍索扇扇合帘垂帝降坐内侍赞扇开所司承旨放仗
楼下鞭鸣百官再拜退
    蕙田案受降秦汉以下有之仪制自宋史始
    故首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3a 页 WYG0141-0539c.png
          右受降
诗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笺吉甫既伐/猃狁而归天)
(子以燕礼乐之则欢喜矣又多受赏赐也御侍也王以/吉甫远从镐地来又日月长久今饮之酒使其诸友恩)
(旧者侍之又加其珍/美之馔所以极劝也)
春秋隐公五年左氏传臧僖伯曰三年而治兵入而振
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注饮于庙以数军/徒器械及所获也)昭文章明贵
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3b 页 WYG0141-0539d.png
桓公十六年秋七月公至自伐郑左氏传夏伐郑秋七
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也
 孔丛子问军礼飨有功于祖庙舍爵策勋焉谓之饮
 至此天子亲征之礼也
陈书宣帝本纪大建八年夏四月甲寅诏曰元戎凯旋
群师振旅旌功策赏宜有享宴今月十七日可幸乐游
苑设丝竹之乐大会文武
旧唐书太宗本纪贞观十四年十二月丁酉交河道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4a 页 WYG0141-0540a.png
师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执高昌王曲智盛献捷于
观德殿行饮至之礼
王圻续通考成祖永乐十二年二月诏亲征卫拉特三月
车驾发北京六月壬寅朔寇达勒巴玛哈穆特太平巴图
博啰等率众逆我师上麾柳升等发神机铳炮亲率铁
骑击之达哩大败上还帐中皇太孙入见上曰此贼尚
未还迟明追扑之必尽歼乃已皇太孙对曰陛下督战
勤劳天威所加虏众破胆矣今既败走假息无所宁敢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4b 页 WYG0141-0540b.png
返顾乎请不须穷追宜及时班师上然之庚戌班师戊
午驻跸三峰山之西南和宁王阿噜台遣所部都督多
尔济藏布等来朝命中官王安赍敕往劳之己巳车驾
次黑山峪敕皇太孙以班师告天地宗庙社稷遂颁诏
天下八月辛丑朔车驾至北京上御奉天殿受贺大宴
文武群臣及从征将校命礼部会议将士功赏
宣德三年八月上召公侯伯五军都督府谕曰北寇扰
边朕将亲历诸关警饬兵备丁未发京师九月命诸将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5a 页 WYG0141-0540c.png
搜山谷约毕至则班师戊午召文武大臣谕曰诸将至
者今已六七孟冬庙享之期不远应早旋师甲子诏班
师车驾发铁将军店乙丑驻跸偏岭丙寅车驾入喜峰
关内庚午驻跸三河县在京文武衙门各遣官进平胡
表壬申驻跸齐化门癸酉车驾至京师谒告太庙皇太
后置酒上寿
    蕙田案以上二事俱有宴乐故采入饮至之
    末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5b 页 WYG0141-0540d.png
          右饮至
易师卦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何氏楷曰上处卦末乃师之终功之成论/功行赏之时也有命即开国承家之命)
 (李氏九我曰开国承家者所以优功臣而广封建见/圣人待天下之公小人勿用者所以御才将而绝祸)
 (端见圣人虑/天下之远)
周礼夏官司勋战功曰多(注剋敌出奇若韩信陈平司/马法曰上多前虏 疏知多)
(是克敌出奇者以其言多是于众之中比较多少之事/故知是克敌出奇此彼为多者也云司马法曰上功多)
(虏者彼亦是战以功多为/上居于陈前虏获俘囚也)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6a 页 WYG0141-0541a.png
祭于大烝司勋诏之(注铭之言名也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其功也死于烝先王祭)
(之诏盖告其/神以辞也)
诗大雅江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传釐赐也秬/黑黍也鬯香)
(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卣器也九命锡圭瓒秬鬯文/人文德之人也诸侯有大功德则赐之名山土田附庸)
(以笺秬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香条鬯也王赐召虎/ 鬯酒一樽使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诸有德美见记)
(者周岐周也自用也宣王欲尊显召虎故如岐周使虎/受山川土田之赐命用其祖召康公受封之礼岐周周)
(之所起为其先祖之灵故就之拜稽首者受王命策/书也臣受恩无可以报谢者称言使君寿考而已)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6b 页 WYG0141-0541b.png
通典汉高祖有天下论功定封誓曰黄河如带泰山如
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于是定十八侯之位次以萧何
为第一
光武中兴定封功臣诏曰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
穷其显效未酬名籍未立者大鸿胪趣上朕将差而录
之于是封高密侯邓禹等二十八人
晋太元十年论淮淝之功封谢安庐郡公谢石南康公
谢玄康乐公谢琰望蔡公桓伊永脩公自馀封拜有差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7a 页 WYG0141-0541c.png
唐高祖武德元年论太原建义功以秦王世民为首长
孙顺德刘宏基等次之太宗即位定功臣封户自裴寂
以下差功大小第之总四十三人
文献通考宋定天下赏功臣石守信等有差乾道中以
中兴十三处战功列于铨法
明集礼论功行赏仪注前期内使监陈御座香案于奉
天殿如常仪尚宝司设宝案于殿上正中侍仪司设诏
书案于宝案之前设诰命案于丹陛正中之北设皇太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7b 页 WYG0141-0541d.png
子诸王侍立位于殿上之东北设承制官承制位于殿
上之东及宣制位于丹墀诰命案之北吏部尚书户部
尚书礼部尚书位于殿上之东南设大都督府兵部尚
书位于殿上之西南应受赏官拜位于丹墀之中异位
重行序立位于丹墀之西南受赏位于诰命案之南受
赏执事位于受赏官序立位之西(每受赏官用捧诰命/捧礼物者各一人)
知班二人位于受赏官拜位之北东西相向赞礼二人
位于知班之北东西相向典仪二人位于丹墀上之南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8a 页 WYG0141-0542a.png
东西相向文武官侍立位于丹墀之北东西相向侍从
班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侍仪司官位于
殿上之东悬刀武官位于殿上之西殿前班指挥司三
人位于丹陛之西东向光禄寺三人位于丹陛上之东
西向拱卫司二人位于殿中门之左右典牧所官二人
位于仗马之前宿卫镇抚二人位于丹陛下东西相向
护卫千户二十八人位于宿卫镇抚之南稍后东西相
向护卫千户八人位于奉天殿东西门之左右将军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8b 页 WYG0141-0542b.png
人位于殿上帘前之东西将军六人位于奉天殿门之
左右将军四人位于丹陛上之四隅将军六人位于奉
天门之左右俱东西相向鸣鞭四人位于丹陛之南北
向是日击鼓初严金吾卫列旗帜器仗拱卫司设仪仗
车辂典牧司陈仗马虎豹内使监擎执乐工陈乐皆如
正会之仪礼部陈设诏书吏部陈设诰命户部陈设礼
物陈设执事各立于案之左右殿前班纠仪典仪知班
赞礼宿卫镇抚护卫将军各入就位舍人催受赏官及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9a 页 WYG0141-0542c.png
侍立文武官各具朝服击鼓次严侍从班文武官入迎
车驾舍人引受赏官齐班于午门外之南东西相向引
文武官齐班于午门之北东西相向击鼓三严侍仪版
奏中严御用监官奏请皇帝于谨身殿服衮冕皇太子
诸王于奉天殿门东耳房具冕服舍人引文武官入就
丹墀侍立位引受赏官入就丹墀序立位侍仪版奏外
办皇帝御舆以出仗动乐作侍卫导从如常仪升御座
捲帘鸣鞭乐止司辰报时鸡唱讫引进引皇太子诸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79b 页 WYG0141-0542d.png
自奉天门东门入乐作由东陛升殿东门入至侍立位
乐止舍人引受赏官入就拜位知班唱班齐赞礼唱鞠
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承制官前跪承
制由殿中门出中陛降至宣制位吏部尚书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由西门出西陛降立于诰命礼物案之东承
制官南向称有制赞礼唱跪受赏官皆跪承制官宣制
曰朕嘉某等为国建功宜加爵赏今授某以某职赐以
其物其共承朕命(受赐员数不拘/多少载在其中)宣毕赞礼唱俛伏兴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0a 页 WYG0141-0543a.png
乐作拜兴拜兴平身乐止赞礼唱行赏舍人引受赏官
第一人诣案前赞礼唱跪搢笏吏部官捧诰命礼部官
捧礼物各授受赏官受赏官受诰命礼物以授左右左
右跪受于受赏官之左兴退复位赞礼唱出笏俯伏兴
复位舍人引受赏官复位引以次受赏官诣案前皆如
常仪承制官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由西陛升
西门入跪上位之西云承制讫兴各复位赞礼唱鞠躬
乐作拜兴拜兴乐止赞礼唱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山呼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0b 页 WYG0141-0543b.png
万岁山呼万岁再山呼万万岁(乐工齐/声应之)出笏俯伏兴乐
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赞礼唱礼毕侍仪跪
奏礼毕鸣鞭皇帝兴乐作警跸侍从导引至谨身殿乐
止引进引皇太子诸王还宫舍人引受赏官及文武官
以次出至午门外以诰命礼物置于龙亭用仪仗鼓乐
各送还本第
          右论功行赏
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不功则厌而奉主车(云郑司农/ 厌谓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1a 页 WYG0141-0543c.png
(冠丧服也军败则以丧礼故秦伯之败于殽也春秋传/曰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玄谓厌伏冠也奉犹送也)
(送主归于庙与社缌疏厌伏冠者案下曲礼云厌冠不/入公门彼差次当 小功之冠以义言之五服之冠皆)
(厌以其丧冠反吉冠于武上向内缝之丧冠于武下向/上缝之以伏冠在武故得厌伏之名案檀弓注厌冠丧)
(服其服/亦未闻)
 (郑氏谔曰奉主车以归肆师助牵/之故肆师云师不功则助牵主车)
王吊劳士庶子则相(注师败王亲吊士庶子之死者劳/其伤者则相王之礼庶子卿大夫)
(之子从军者/或谓之庶士)
 (郑氏谔曰士庶子宿卫王宫者也王亲征则从王在/军而属司马有死者王亲吊之司马相其吊劳之礼)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1b 页 WYG0141-0543d.png
 (以其在/军故也)
春官肆师凡师不功则助牵主车
 (郑氏锷曰战所以全宗社不功而失乎主车是失宗/社肆师掌为位以祭宗社为职大司马于师不功则)
 (厌而奉主车肆师为/大司马之助而已)
 (李嘉会曰牵主车/亦所以安神灵也)
礼记檀弓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赴车不载櫜

 (陈氏浩曰櫜甲衣韔弓衣甲/不入櫜弓不入韔示再用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2a 页 WYG0141-0544a.png
          右师不功
诗小雅采薇序采薇遣戍役也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
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
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
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
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
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2b 页 WYG0141-0544b.png
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
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
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杕杜序杕杜劳还役也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
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
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3a 页 WYG0141-0544c.png
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
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期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
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范氏曰出车劳率故美其功杕杜劳众故极其情先
 王以己之心为人之心故能曲尽其情民忘其死以
 忠于上也
          右遣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三十九 第 83b 页 WYG0141-0544d.png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