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141-01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七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宾礼八
   天子遣使诸侯国
    蕙田案周礼大行人有间问归赈贺庆致禬
    之礼而皇华一诗有咨亲咨礼咨事咨难之
    教盖天子遣使诸侯非特以联上下之交通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141-0165b.png
    和好之志凡以同好恶恤灾难生灵之休戚
    国家之利病风俗之美恶皆于是乎观故遍
    存遍頫遍省在所必勤策命反命在所必慎
    今辑经传天子遣使之事以著于篇
周礼秋官大行人间问以谕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
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致禬以补诸侯之灾(注此四/者王使)
(臣于诸侯之礼也间间者间岁一问诸侯谓存省之属/谕诸侯之志者谕言语谕书名其类也交或往或来者)
(也赞助也致禬凶礼之吊礼禬礼也补诸侯灾者若春/秋澶渊之会谋归宋财 疏云交者欲见臣有祭祀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141-0166a.png
(事亦得归胙于王故玉藻云臣致/膳于君有荤桃茢亦归胙于王也)
 (易氏祓曰大宗伯以脤膰贺庆分同姓异姓而大行/人则一槩以为诸侯者大宗伯言其定制此言其通)
 (制也大宗伯之言宾礼不过朝觐宗遇会同聘頫八/者而已如禬礼则见于凶礼脤膰贺庆则见于嘉礼)
 (盖行人以亲诸侯为主凡嘉礼凶礼皆/亲诸侯之意不必定以宾礼为拘也)
 (郑氏锷曰时聘殷頫间问归脤固有一/定之制贺庆致禬则以时举无常期)
 (邱氏浚曰大行人所掌者朝觐宗遇会同六者诸侯/致觐于王者也间问归脤贺庆致禬四者天子致爱)
 (于诸侯者也诸侯以礼致其敬天子以仁致其爱尊/卑之意通上下之诚达尚何猜疑间贰之为患哉先)
 (王之所以亲/诸侯也如此)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141-0166b.png
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岁遍存三岁遍頫五岁遍省
七岁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听声
音十有一岁达瑞节同度量成牢礼同数器修法则(注/抚)
(犹安也存頫省者王使臣于诸侯之礼所谓间问也岁/者巡守之明岁以为始也属犹聚也自五岁之后遂间)
(岁遍省也七岁省而召其象胥九岁省而召其瞽史皆/聚于天子之宫教习之也郑司农云象胥译官也元谓)
(瞽乐师也史太史小史也书名书文字也古曰名聘礼/曰百名以上至十一岁又遍省焉达同成修皆谓赍其)
(法式行至/则齐等之)
 (刘氏彝曰存者问其安否頫/者视其治效省者察其风俗)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141-0166c.png
 (王氏昭禹曰頫又详/于存省又详于頫)
 (蔡氏德晋曰属会集也象胥掌通言语瞽掌乐史掌/书三官王朝列国皆有之属象胥者谓使王朝象胥)
 (往至牧伯之国会集列国象胥谕以言语使彼此通/晓协其辞命使体制合同也属瞽史者谓使王朝瞽)
 (史往至牧伯之国会集列国瞽史谕书名以同其文/听音声以同其律也度量数器合方氏所掌牢礼掌)
 (客所掌法八正则八则达同成修皆谓/行人赍其法式以行至则齐等之也)
小行人使适四方协九仪宾客之礼(注适之也协合也/ 疏使适四方向)
(诸侯之国则合九等之仪九仪则大行人九仪命者五/爵者四是也云宾客之礼者宾据命者五客据爵者四)
(此称宾客之/例非通称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141-0166d.png
    蕙田案使适四方王使小行人适四方也
若国扎丧则令赙补之若国凶荒则令赒委之若国师
役则令稿禬之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若国有祸灾
则令哀吊之凡此五物者治其事故(注故书赙作傅稿/为槁郑司农云赙)
(补之谓赙丧家补助其不足也若今时一室二尸则官/与之棺也槁当为稿谓犒师也元谓师役者国有兵寇)
(以致匮病也使邻国合会财货以与之春秋定五年夏/归粟于蔡是也宗伯职曰以襘礼哀围败祸灾水火)
 (王氏昭禹曰所作谓之事所逢谓之故北丧凶/荒祸灾出于所逢者也师役福事或出于所作)
及其万民之利害为一书其礼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逆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141-0167a.png
顺为一书其悖逆暴乱作慝犹犯令者为一书其札丧
凶荒厄贫为一书其康乐和亲安平为一书凡此五物
者每国辨异之以反命于王以周知天下之故(注慝恶/也犹图)
(也恶疏此总陈小行人使适四方所采风俗/善 之事各各条录别为一书以报上也)
 (叶氏时曰观此而知小行人之奉命以往无非究心/邦国之民事反命以告亦无非究心邦国之民事)
掌交掌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其万民之所聚者
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注节以为/行信币以)
(见诸侯也咸皆也辟读如辟忌之辟使皆知/王之所好者而行之知王所恶者辟而不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141-0167b.png
使和诸侯之好达万民之说(注有欲相与修好者则为/和合之说所喜也达者达)
(之于王若/其国君)
 (蔡氏德晋曰凡上下之情不通易至睽孤梗逆而不/相亲掌交以王之德意志虑为诸侯万民道之令皆)
 (避王所忌行王所好则上之情得通于下矣又使王/于诸侯所好必调和之万民所说必通达之则下之)
 (情得通/于上矣)
夏官匡人掌达法则匡邦国而观其慝使无敢反侧以
听王命(注法则八法八则也邦国之官府都鄙亦用焉/慝奸伪之恶也反侧犹背违法度也书曰无反)
(无侧王/道正直)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141-0167c.png
掸人掌诵王志道国之政事以巡天下之邦国而语之
(注道犹言也以王之志与/政事谕说诸侯使不迷惑)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注面/犹乡)
(也使民之心晓而正乡王万疏以上二事乡/诸侯说之使诸侯化民而 民正向于王)
 (高氏愈曰匡人主察诸侯之恶掸人主宣天子之善/察其恶而人畏威宣其善而人怀德后世有宣慰使)
 (之名盖近此/掸人之意)
春官大宗伯以吊礼哀祸灾(注祸灾谓遭水火宋大水/鲁庄公使人吊焉曰天作)
(淫雨害于粢盛如之何不吊厩焚孔子拜乡/人为火来者拜之士一大夫再亦相吊之道)以禬礼哀
围败(注同盟者会合财货以更其所丧春秋/襄三十年冬会于澶渊宋灾故是其类)以恤礼哀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141-0167d.png
寇乱(注恤忧也邻国相忧兵作/于外为寇作于内为乱)
    蕙田案吊禬恤之礼通于邦交而天子遣使
    侯国亦有之
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注脤膰社稷宗庙之肉以赐/同姓之国同福禄也兄弟有)
(共先王者鲁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国疏脤/是社稷之肉膰是宗庙之肉此文虽主兄弟之 至于)
(二王后及异姓有大功者得与兄弟之国同故僖九年/夏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
(舅胙注胙膰肉周礼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不以赐/异姓敬齐侯比之宾客又僖公二十四年宋成公如楚)
(还入于郑郑伯将享之皇武子曰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是二王后及异姓有大)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141-0168a.png
(功者亦得脤膰之赐是以大行人直言归脤以交诸侯/之福不辨同姓异姓是容有非兄弟之国亦得脤膰也)
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注异姓王昏姻甥舅可疏谓/诸侯之国有喜可贺 庆之)
(事王使大夫往以物贺庆之举异姓包同姓也大行人/云贺庆以赞诸侯之喜不别同姓异姓则兼同姓可知)
 (吴氏澄曰脤膰者特厚之礼故于同姓/言之贺庆者普遍之礼故于异姓言之)
    蕙田案脤膰贺庆二者天子所以亲诸侯也
    大宗伯以吊禬恤属凶礼脤膰贺庆属嘉礼
    而大行人又以归脤贺庆致禬与朝宗觐遇
    会同頫聘间问同列盖凶嘉二礼之通于宾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141-0168b.png
    礼者今俱附入天子遣使侯国条内以从其
    类云
          右总论天子遣使之事
春官外史掌书外令(注王令/下畿外)若以书使于四方则书其
(注书王令/以授使者)
 (黄氏曰以书使于四方之/书犹令之制书敕书也)
          右王命
夏官司士作士适四方使为介(注士使谓自以王命使/也介大夫之介也春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141-0168c.png
(传曰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蕙田案作士使为介谓上卿使则大夫为介
    大夫使则士为介皆司士选之
虎贲氏适四方使则从士大夫(疏天子有下聘诸侯法/大行人所云岁遍问之)
(等时则使虎/贲从行也)
秋官行夫使则介之(注使谓大小行人也故书曰夷使/郑司农云夷使使于四夷则行夫)
(主为之介元/谓夷发声)
    蕙田案使则介之谓行人为使则行夫为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141-0168d.png
    介也
          右介
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注邦节者珍/圭牙璋谷圭)
(琬圭琰圭也王有命则别其节之用/以授使者辅王命者执以行为信)凡邦国之使节山
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
(注使节使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土平地也山多虎平地多人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
(焉必自以其国所多者于以相别为信明也今汉有铜/虎符杜子春云荡当为帑谓以函器盛此节或曰英荡)
(画/函)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141-0169a.png
    蕙田案使节天子遣使于诸侯使者所执之
    节也山国谓使于山国下仿此
    观承案英荡解未安荡宜从竹大竹也见禹
    贡特出者为英盖以竹之最大者以函节适
    远故曰辅姑存此说以备考
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注必有节言远行/无有不得节而出)
(者也辅之以传者节为信/耳传说所赍操及所适)
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141-0169b.png
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
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注此谓邦国之节也达之者使/之四方亦皆赍法式以齐等之)
(也诸侯使臣行頫聘则以金节授之以为行道之信也/虎人龙者自其国象也道路谓乡遂大夫也都鄙者公)
(之子弟及卿大夫之采地之吏也凡邦国之民远出至/于他邦他邦之民若来入由国门者门人为之节由关)
(者关人为之节其以徵令及家徙乡遂大夫及采地吏/为之节皆使人执节将之以达之亦有期以反节管节)
(如今之竹使符也其有商者通之以符节如门关门关/者与市联事节可同也亦所以异于畿内也凡节有天)
(子法式存于国侯疏此经亦是适四方之事言达天下/之六节者据诸 国而言掌节所云据畿内也虎节人)
(节龙节三者据诸侯使臣出聘所执/旌节符节管节三者据在国所用)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141-0169c.png
    蕙田案节有二有守节有行节守节凭以为
    重行节持以为信其用以为节者有四或以
    玉或以角或以金或以竹皆篆刻文字而中
    分之有故则相合以为验者也先王制节以
    防奸伪凡守土之官奉使之臣货贿之出入
    小民之往来皆执此以为信验盖虽一物之
    微而驭天下之机要在是故特设掌节之官
    以专司其事汉有符节令主符节事凡遣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141-0169d.png
    掌授节犹古制也后世印章即古人符节之
    遗制古人用之列国其事简后世用之案牍
    其事繁盖亦从时之宜矣
春官典瑞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注珍圭王使之瑞节/制大小当与琬琰相)
(依王使人徵诸侯忧凶荒之国则授之执以注致王命/焉如今时使者持节矣恤者闿府库振救之凡瑞节归)
(又执以/反命)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注郑司农云牙璋瑑/以为牙牙齿兵象故)
(以牙璋发兵若令时以铜虎符发兵元谓牙璋亦王/使之瑞节兵守用兵所守若齐人戍遂诸侯戍周)
圭以和难以聘女(注榖圭亦王使之瑞节榖善也其饰/若粟文然难仇雠和之者若春秋宣)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141-0170a.png
(公及齐侯平莒及郯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其聘女则以纳徵焉)琬圭以治德以结好
(注琬圭亦王使之瑞节诸侯有德王命赐之及诸侯使/大夫来聘既而为坛会之使大夫执以命事焉大行人)
(职曰时聘以结诸侯之好郑司农/云琬圭无锋芒故治德以结好)琰圭以易行以除慝
(注琰圭亦王使之瑞节郑司农云琰圭有锋芒伤害征/代诛讨之象故以易行除慝易恶行令为善者以此圭)
(责让喻告之也元谓除慝亦于诸侯使大夫来頫既而/使大夫执而命事于坛大行人职曰殷頫以除邦国之)
(慝行疏治德与易行据诸侯自有/善 恶行王使人就本国治易之)
 (吴氏澄曰交好本于执德之不回故治德为大而结/好次之邦慝生于率行之不谨故易行为大而除慝)
 (次/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141-0170b.png
考工记玉人琬圭九寸而缫以象德(注琬犹圜也王使/之瑞节也诸侯有)
(德王命赐之使者执琬圭以致命焉缫籍也彼疏典瑞/云治德据使者而言此言象德据圭体而说 不言有)
(缫此言有缫亦/是互见为义)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注凡圭/琰上寸)
(半琰半以上又半为瑑饰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除慝诛恶逆也易行去烦苛)榖圭
七寸天子以聘女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以起军
旅以治兵守(注二璋皆有驵牙之节于琰侧先言牙璋/有文饰也 疏典瑞无中璋者以其大小)
(等故不见也军多用/牙璋军少用中璋)
    蕙田案典瑞之珍圭玉人无之玉人之中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141-0170c.png
    典瑞无之典瑞云榖圭以和难以聘女而玉
    人无和难之文或彼此互见或互有脱简也
          右节信
夏官校人凡国之使者共其币马(注使者所/用私觌)
          右币
诗小雅皇皇者华序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
乐言远而有光华也(疏光显其君常/不辱命于彼)
 (曹氏粹中曰燕以遣之所谓/礼也歌以乐之所谓乐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141-0170d.png
 (程子曰天子遣使四方以观省风俗采察善恶访/问病苦宣道化于天下下国蒙被声教是以光华)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传皇皇犹煌煌也高平曰原下湿/曰隰忠臣奉使能光君命无远无)
(近如华不以高下易其色也/笺无远无近唯所之则然)駪駪征夫每怀靡及(传駪/駪众)
(多之貌笺征/夫众行夫也)
 朱子集传此遣使臣之诗也君之使臣固欲其宣上
 德而达下情而臣之受命亦唯恐其无以副君之意
 也故先王之遣使臣也美其行道之勤而述其心之
 所怀曰彼煌煌者华则于彼原隰矣此駪駪然之征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141-0171a.png
 夫则其所怀思常若有所不及矣盖亦因以为戒然
 其辞之婉而不迫如此诗之忠厚亦可见矣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笺如濡言/鲜泽也)载驰载驱周爰咨诹(笺/爰)
(于/也)
 程子曰采察求访使臣之职
 朱子集传使臣自以每怀靡及故广询博访以补其
 不及而尽其职也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传言调/忍也)载驰载驱周爰咨谋(传咨/事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141-0171b.png
(难易/为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传咨礼义/所宜为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传阴白杂毛/曰骃均调也)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朱子集传案序以此诗为君遣使臣春秋内外传皆
 云君教使臣仪礼亦见鹿鸣疑亦本为遣使臣而作
 其后乃移以他用也然叔孙穆子所谓君教使臣曰
 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于周敢不拜教可谓得诗
 之意矣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141-0171c.png
四牡序四牡劳使臣之来也(疏事毕/来归也)有功而见知则说

 (严氏粲曰人臣之事皆职分所当为不计其君之知/不知也此特序诗者之辞以为使臣有驰驱之劳而)
 (其君能深体之其心之喜悦当如/何非使臣必待见知而后说也)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传騑騑行不止之/貌倭迟历远之意)岂不怀归王事
靡盬我心伤悲(传盬不坚固也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 笺无私恩非)
(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辞王事)
 朱子集传此劳使臣之诗也夫君之使臣臣之事君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141-0171d.png
 礼也故为臣者奔走于王事特以尽其职分之所当
 为而已何敢自以为劳哉然君之心则不敢以是而
 安也故燕享之际叙其情以闵其劳言驾此四牡而
 出使于外其道路之回远如此当是时岂不思归乎
 特以王事不可以不坚固不敢徇私以废公是以内
 顾而伤悲也臣劳于事而不自言君探其情而代之
 言上下之间可谓各尽其道矣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传啴啴喘息之貌马劳/则喘息白马黑鬣曰骆)岂不怀归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141-0172a.png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传遑暇启跪处居也臣/受命舍币于祢乃行)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传鵻夫/不也)王事靡盬不遑
将父(传将/养也)
 (范氏处义曰忠臣孝子之行役未尝不念其亲君之/使臣岂待其劳苦而自伤哉亦忧其忧如已而已矣)
 (此圣人之所/以感人心也)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传杞枸/檵也)王事靡盬不遑
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传骎骎/骤貌)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141-0172b.png
来谂(传谂念也/笺谂告也)
 朱子集传以其不获养父母之情而来告于君也非
 使人作是歌也设言其情以劳之耳
          右遣使劳使
春秋隐公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杜注凡伯周卿士凡/国伯爵也 何注书)
(者喜之也古者诸侯有较德殊风异行天子聘问之当/北面称臣受之于太庙所以尊王命归美于先君不敢)
(以已/当之) 榖梁传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注南季天子大夫/也南氏季字也) 榖梁传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141-0172c.png
南氏姓也季字也聘问也问诸侯非正也(注周礼天子/时聘以结诸)
(侯之好殷頫以除邦国之慝间问以谕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致禬以补诸侯之)
(灾许慎曰礼臣病君亲问之天子有下/聘之义传曰聘诸侯非正宁所未详)
    蕙田案榖梁问诸侯非正之说于礼无据范
    氏据周礼大行人及许慎五经异义以證其
    非可谓不易之论矣特以时聘殷頫为天子
    下聘于诸侯则非盖周官之间问即天子下
    聘之时对文则大曰聘小曰问散文言之则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141-0172d.png
    问即聘也时聘殷頫自是诸侯聘于天子不
    容混而一之也
 (张氏洽曰隐公十年之间宰咺凡伯南季三至鲁庭/以鲁为周公之胄而欲亲之也公不明尊王之义以)
 (正其国于是诸侯相效而王灵竭臣子则/象而篡弑萌矣此春秋详书王使之意也)
桓公四年春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杜注宰官渠/氏伯纠名也) 左
氏传父在故名 公羊传宰渠伯纠者何天子之大夫
也其称宰渠伯纠何下大夫也
 (李氏廉曰宰纠书名左氏直讥其摄父职以出聘已/昧于仍叔子之文而杜注又以伯纠为名则伯乃字)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141-0173a.png
 (称而非名也公榖皆以为下大夫系官氏名且字以/宰为官氏渠为名纠为字而以伯为老称则单伯祭)
 (伯亦老称乎盖欲言微者而经称伯欲言尊卿则连/名故为是臆说耳是皆不知春秋责宰相之书法也)
五年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杜注仍叔天子之大夫称/仍叔之子本于又字幼弱)
(之辞/也) 左氏传弱也 公羊传仍叔之子者何天子之
大夫也其称仍叔之子何讥何讥尔讥父老子代父从
政也 榖梁传任叔之子者录父以使子也故微其君
臣而著其父子不正父在子代仕之词也(注君闇劣于/上臣苟进于)
(下故参/讥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141-0173b.png
八年天王使家父来聘(杜注家父天子/大夫家氏父字)
僖公三十年天王使宰周公来聘(杜注周公天子/三公兼冢宰也) 左
氏传王使周公阅来聘享有昌歜白黑形盐(注昌歜昌/蒲菹白熬)
(稻黑熬黍形/盐盐形象虎)辞曰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
之享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榖盐虎形(注嘉榖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
(盐虎形以/象武也)以献其功吾何以堪之
宣公十年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杜注王季子者公羊/以为天王之母弟然)
(则字季子天/子大夫称字) 左氏传秋刘康公来报聘(注报孟献子/之聘即王季)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141-0173c.png
(子也其后/食采于刘) 公羊传王季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
王季子何贵也其贵者何母弟也 榖梁传其曰王季
王子也其曰子尊之也聘问也
 (胡氏安国曰公羊曰王季于者王之母弟也王有时/聘以结诸侯之好礼也宣公享国至是十年不朝于)
 (周而比年朝齐不奔王丧而奔齐侯丧不遣贵卿会/匡王葬而使归父会齐侯之葬纵未举法勿聘焉犹)
 (可也而使王季子来王灵益不/振矣自是王聘春秋亦不书矣)
          右周聘鲁
春秋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杜注荣叔周大/夫荣氏叔字锡)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141-0173d.png
(赐也追命桓公褒称其德若/昭七年王追命卫襄之比) 公羊传锡者何赐也命
者何加我服也其言桓公何追命也 榖梁传礼有受
命无来锡命锡命非正也生服之死行之礼也生不服
死追锡之不正甚矣
 (张氏洽曰庄公主王姬之昏故亲/鲁而宠嘉其父遣使赐之策命)
 李氏廉曰锡命有命辞有命物又或止有命辞而无
 命物有命辞有命物者如后世以玺书褒赏功臣增
 秩赐金是也止有命辞者如后世赐手诏褒美是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141-0174a.png
 赵氏汸曰礼诸侯嗣位丧毕以士服朝天子天子赐
 之黻冕圭璧谓之受命周官王命诸侯则大宗伯傧
 是也末世诸侯丧毕不朝有请命者而后有来锡命
 有生不请命者而后有追锡之命
文公元年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杜注毛国伯爵诸侯/为王卿士者诸侯即)
(位天子赐以命圭合瑞为信僖/十一年王赐晋侯命亦其比也) 榖梁传礼有受命无
来锡命锡命非正也
 胡氏安国曰诸侯终丧入见则有锡岁时来朝则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141-0174b.png
 锡能敌王所忾则有锡黼冕圭璧因其终丧入见而
 锡之者也礼所谓丧毕以士服见天子已见赐之黼
 冕圭璧然后归是已车马衮黼因其岁朝而锡之者
 也诗所谓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元衮及黼是已彤弓玈矢因其敌忾献功
 而锡之者也诗所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
 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享之是已今文公继世丧
 制未毕非初见继朝而献功也何为来锡命乎故榖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141-0174c.png
 梁子曰来锡命非正也
成公八年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杜注诸侯即/位天子赐以)
(命圭与之合瑞八年乃来缓/也天子天王王者之通称) 榖梁传礼有受命无来
锡命锡命非正也曰天子何也曰见一称也
 (刘氏敞曰锡命者爵也有加而赐所谓赐命也故王/者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次国之)
 (君不过七命小国五命故赐者谓有加也以义观之/锡命者其世世相袭衮不废矣赐命者服过其爵所)
 (以章有德也成公未有大功/明德而服过其爵讥僭赏也)
襄公十有六年左氏传王使刘定公赐齐侯命曰昔伯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141-0174d.png
舅大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世胙大师以表
东海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今余命女环(注环齐/灵公名)
率舅氏之典纂乃祖考无忝乃舅敬之哉无废朕命
昭公七年左氏传王使成简公如卫吊(注简公王/卿士也)且追
命襄公曰叔父陟恪在我先王之左右以佐事上帝(注/陟)
(登也恪敬也帝天也叔父/谓襄公命如今之哀策)余敢忘高圉亚圉(注二圉周/之先也为)
(殷诸侯亦受/殷王追命者)
国语周语襄王使召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命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141-0175a.png
          右周锡命
春秋僖公九年左氏传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
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注胙祭肉尊/之比二王后)
二十四年左氏传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天子有事
膰焉(注有事祭宗庙也膰祭/肉尊之故赐以祭胙)
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杜注石尚天子之士/石氏尚名脤祭社之)
(肉盛以脤器以赐同姓诸/侯亲兄弟之国与之共福) 公羊传石尚者天子之士
也脤者何俎寔也腥曰脤熟曰燔(注礼诸侯朝天子助/祭于宗庙然后受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141-0175b.png
(寔时鲁不助祭而/归之故书以讥之) 榖梁传脤者何也俎寔也祭肉也
生曰脤熟曰膰其辞石尚士也何以知其士也天子之
大夫不名石尚欲书春秋谏曰久矣周之不行礼于鲁
也诸行脤贵复正也
 (李氏廉曰案周礼行人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谢氏曰/王受神福赖诸侯所致则神福王宜与诸侯共之故)
 (天子分俎寔不/曰赐而谓之归)
          右周归脤
春秋僖公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141-0175c.png
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杜注王人与诸侯盟不讥/者王室有难故洮曹地)
公羊传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
也 榖梁传王人之先诸侯何也贵王命也朝服虽敝
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兵
车之会也
九年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
(杜注周公宰孔也宰官周采地天子三公不字宋子/襄公也传例曰在丧公侯曰子陈留外黄县东有蔡)
(丘/)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141-0175d.png
二十九年夏六月会王人晋人宋公齐人陈人蔡人秦
人盟于翟泉(杜注翟泉今洛阳城内大仓西南池水也/鲁侯讳盟天子大夫诸侯大夫又违礼盟)
(公侯王子虎违礼下盟/故不言公会又皆称人)
          右周会盟
春秋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
(杜注宰官咺名也仲子者桓公之母妇人无谥/故以字配姓来者自外之文归者不及之辞) 左
氏传缓且子氏未薨故名(注惠公葬在春秋前故曰缓/也于氏仲子也薨在二年赗)
(助丧/之物)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注言同轨以/别四夷之国)诸侯五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2a 页 WYG0141-0176a.png
同盟至(注同在方/岳之盟)大夫三月同位至(注古者行/役不踰时)士踰月
外姻至(注踰月度月也姻犹亲也此言/赴吊各以远近为差因为葬节)赠死不及尸(注/尸)
(未葬之/通称)吊生不及哀(注诸侯以上既葬则缞/麻除无哭位谅闇终丧)豫凶事非
礼也(注仲子在而来/赠故曰豫凶事) 公羊传宰者何官也咺者何名
也曷为以官氏宰氏也赗者何丧事有赗赗者盖以马
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赗货财曰赙衣被曰禭
文公元年天王使叔服来会葬(杜注叔氏服字诸侯丧/天子使大夫会葬礼也)
 公羊传其言来会葬何会葬礼也 榖梁传葬曰会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2b 页 WYG0141-0176b.png
其志重天子之礼也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杜注珠玉曰含含/口寔车马曰赗)
 左氏传礼也 公羊传含者何口实也其言归含且
赗何兼之兼之非礼也 榖梁传含一事也赗一事也
兼归之非正也其曰且志兼也其不言来不周事之用
也赗以早(注乘马曰赗乘马所以/助葬成风未葬故书早)而含以晚(注已殡/故言晚)
三月王使召伯来会葬(杜注召伯天子之卿也召采地/伯爵也来不及葬不讥者不失)
(五月/之内)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3a 页 WYG0141-0176c.png
昭公七年左氏传卫襄公卒卫齐恶告丧于周王使成
简公如卫吊
          右周赗葬
春秋隐公三年秋武氏子来求赙(杜注武氏子大夫之/嗣也平王丧在殡新)
(王未得行其爵命听于冢宰故传曰王未葬释其所以/称父族又不称使也鲁不共奉王丧致令有求经直文)
(以示不敬故传/不复具释也) 左氏传王未葬也 公羊传武氏子
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武氏子何讥何讥尔父卒子
未命也何以不书使当丧未君也丧事无求求赙非礼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3b 页 WYG0141-0176d.png

桓公十有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左氏传
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注车服上之/所以赐下)天子不私求财(注/诸)
(侯有常/职者) 公羊传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车非
礼也 榖梁传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
故有辞让而无徵求求车非礼也求金甚矣
文公元年春毛伯来求金(杜注求金以共葬事虽踰/年而未葬故不称王使)
左氏传非礼也不书王命未葬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4a 页 WYG0141-0177a.png
          右周使求
国语周语定王六年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
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注单襄公王卿士单/朝也聘问也问者王)
(之所以抚万国存省之假道自宋适楚经陈也是时天/子微弱故以诸侯相聘之礼假道也聘礼若过国至于)
(境使次介假道/束帛将命于庙)候不在疆(注候候人也掌送/迎宾客者疆境也)司空不视
(注司空卿官/掌道路也)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
无列树垦田若蓻膳宰不致饩(注膳宰膳夫也掌宾/客之牢礼生曰饩)
里不授馆(注司里里宰/也掌授客馆)国无寄寓(注寓亦寄也无寄寓/者不为庐舍可以寄)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4b 页 WYG0141-0177b.png
(羁旅/之客)县无施舍(注四甸为县县方六十里施舍/者所以施舍宾客负任之处)民将筑
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
留宾弗见(注宾单/襄公也)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
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
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
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
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
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偫而畚挶营室之中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5a 页 WYG0141-0177c.png
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之所以不用财
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
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周
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
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禦灾也其馀无非榖土
民无县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
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
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者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5b 页 WYG0141-0177d.png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候人为𨗳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
徒具徒司空视涂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
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
车百官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
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使则皆官正莅
(注正长也/莅临也)上卿监之(注监/视也)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
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6a 页 WYG0141-0178a.png
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
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
承天休今陈侯不念允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
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
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昔
先王之教茂帅其德也犹恐陨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
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
者其能久乎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6b 页 WYG0141-0178b.png
          右过国
   遣使诣蕃(附/)
    蕙田案经传所言遣使之事皆天子于服内
    诸侯之礼九州之外未尝通使秦汉以来封
    建废而诸侯之礼阙边事开而蕃国之礼兴
    辑遣使诣蕃篇附焉
汉书两粤传高帝十一年遣陆贾立尉佗为南粤王与
剖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7a 页 WYG0141-0178c.png
 陆贾传贾至尉佗魋结箕踞见贾贾因说佗曰足下
 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
 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于是佗乃蹶然起坐谢贾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留与饮数月
文帝元年诏丞相举可使粤者平言陆贾先帝时使粤
上召贾为太中大夫谒者一人为副使赐佗书陆贾至
南粤王恐乃顿首谢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7b 页 WYG0141-0178d.png
后汉书南匈奴传建武二十六年遣中郎将段郴副校
尉王郁使南单于立其庭去五原西部塞八十里单于
乃延迎使者使者曰单于当伏拜受诏单于顾望有顷
乃伏称臣拜讫令译晓使者曰单于新立诚惭于左右
愿使者众中无相屈折也
三十一年单于薨中郎将段郴将兵赴吊祭以酒米分
兵卫护之弟左贤王莫立帝遣使者赍玺书镇慰拜授
玺绶遗冠帻绛单衣三袭童子佩刀绲带各一又赐缯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8a 页 WYG0141-0179a.png
䌽四千匹令赏赐诸王骨都侯已下其后单于薨吊祭
慰赐以此为常
          右两汉遣使诣蕃
唐开元礼皇帝遣使诣蕃宣劳
前一日执事者设使者次于大门外道东南向其日使
者至执事者引就次使者以下俱公服蕃主朝堂立于
东阶东南西面使者出次执事者引使者立于大门外
之西东面使副立于使者西持节者立于使者之北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8b 页 WYG0141-0179b.png
退令史二人对举诏书案立于使副西南俱东向执事
者引蕃主迎使者于门外之南北面再拜使者不答拜
执事者引使者入持节者前𨗳持案者次之入门而左
使者诣阶间南面立持节者立于使者东少南西面使
副立于使者西南持案者立使副西南俱东面执事者
引蕃主入立于使者之南北面持节者脱节衣持案者
进使者前使副取诏书持案者退复位使副进授使者
退复位使者称诏蕃主再拜使者宣诏讫蕃主又再拜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9a 页 WYG0141-0179c.png
执事者引蕃主进使者前北面授诏书退立于东阶东
南西面持节者加节衣执事者引使者持节者前𨗳持
案者次之出复门外位执事者引蕃主拜送于大门外
使者还于次执事引蕃主入
          右唐遣使诣蕃
宋史礼志宋使外国谓之国信使太祖开宝八年遣西
上閤门使郝崇信使契丹以太常丞吕端副之自是信
使不绝真宗景德二年太常博士周渐假太府卿右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29b 页 WYG0141-0179d.png
禁閤门祗候郭盛假西上閤门使为契丹国生辰使职
方郎中直昭文馆韩国华假秘书丞衣库副使焦守节
假西上閤门使为契丹国毋正旦使秘书丞张若谷假
将作监内殿崇班郭允恭假引进副使为国主正旦使
自是岁以为常
宋史新编群臣朝觐出使宴饯宋沿五代旧制大臣入
觐及被召使回客省赍签赐酒食或十日或七日或五
日或一日或赐生料有差群臣使回朝见面赐酒食真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0a 页 WYG0141-0180a.png
宗诏两省五品尚书省四品诸司三品以上同列出使
许醵钱饯饮仍休假一日馀官任以休务日饯送
辽史礼志宋使见皇太后仪宋使贺生辰正旦至日臣
僚昧爽入朝使者至幕次臣僚班齐皇太后御殿坐宣
徽使押殿前班起居毕捲班次契丹臣僚班起居毕引
应坐臣僚上殿就位立其馀臣僚不应坐者退于东面
侍立汉人臣僚东洞门入面西鞠躬舍人鞠躬通某以
下起居凡七拜毕赞各祗候引应坐臣僚上殿就位立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0b 页 WYG0141-0180b.png
中书令大王西阶上殿奏宋使并从人榜子讫就位立
其馀臣僚不应坐者退于西面侍立次引宋使副六人
于东洞门入丹墀内面殿齐立閤使自东阶下受书匣
使人捧书匣者皆跪閤使搢笏立受书匣自东阶上殿
栏内鞠躬奏封全讫授枢密开封宰臣对皇太后读讫
引使副六人东阶上殿栏内立使者揖生辰节大使少
前使者俛伏跪附起居讫起复位立次引贺皇太后正
旦大使附起居如前仪皇太后宣问南朝皇帝圣躬万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1a 页 WYG0141-0180c.png
福舍人揖生辰大使并皇太后正旦大使少前皆跪唯
生辰大使奏来时圣躬万福皆俛伏兴引东阶下殿丹
墀内面殿齐立引进使引礼物于西洞门入殿前置担
床控鹤官起居四拜担床于东便门出毕揖使副退于
东方西面皆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国信使某官某以
下祗候见舞蹈五拜毕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再拜揖班
首出班谢面天颜讫复位舞蹈五拜毕赞各上殿祗候
引各使副西阶上殿就位勾从人两洞门入面殿鞠躬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1b 页 WYG0141-0180d.png
通名赞拜起居四拜毕赞各祗候分班引两洞门出若
宣问使副跋涉不易引西阶下殿丹墀内舞蹈五拜毕
赞各上殿祗候引西阶上殿就位立契丹舍人汉人閤
使齐赞拜应坐臣僚并使副皆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行
汤行茶供过人出殿门揖臣僚并使副起鞠躬契丹舍
人汉人閤使齐赞皆拜称万岁赞各祗候先引宋使副
西阶下殿西洞门出次揖臣僚出毕报閤门无事皇太
后起 宋使见皇帝仪宋使贺生辰正旦至日臣僚昧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2a 页 WYG0141-0181a.png
爽入朝使者至幕次奏班齐声警皇帝升殿坐宣徽使
押殿前班起居毕捲班出契丹臣僚班起居毕引应坐
臣僚上殿就位立其馀臣僚不应坐者并退于北面侍
立次引汉人臣僚北洞门入面殿鞠躬舍人鞠躬通某
官某以下起居皆七拜毕引应坐臣僚上殿就位立引
首相南阶上殿奏宋使并从人榜子就位立臣僚并退
于南面侍立教坊入起居毕引南使副北洞门入丹墀
内面殿立閤使北阶下殿受书匣使人捧书匣者跪閤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2b 页 WYG0141-0181b.png
使搢笏立受于北阶上殿栏内鞠躬奏封全讫授枢密
开封宰相对皇帝读讫舍人引使副北阶上殿栏内立
揖生辰大使少前俛伏跪附起居俛伏兴复位立大使
俛伏跪奏讫俛伏兴退引北阶下殿揖使副北方南面
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国信使某官某以下祗候见起
居七拜毕揖班首出班谢面天颜舞蹈五拜毕出班谢
远接御筵抚问汤药舞蹈五拜毕赞各祗候引出归幕
次閤使传宣赐对衣金带勾从人以下入见舍人赞班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3a 页 WYG0141-0181c.png
首姓名以下再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赞再拜称万岁
赞各祗候引出舍人传宣赐衣使副并从人服赐衣毕
舍人引使副入丹墀内面殿鞠躬舍人赞谢恩拜舞蹈
五拜毕赞上殿祗候引使副南阶上殿就位立勾从人
入赞谢恩拜称万岁赞有敕赐宴再拜称万岁赞各祗
候承受官引北廊下立御床入大臣进酒皇帝饮酒契
丹舍人汉人閤使齐赞拜应坐并侍立臣僚皆拜称万
岁赞各祗候卒饮赞拜应坐臣僚皆拜称万岁赞各就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3b 页 WYG0141-0181d.png
坐行酒亲王使相使副共乐曲若宣令饮尽并起立饮
讫放盏就位谢赞拜并随拜称万岁赞各就坐次行方
茵地坐臣僚等官酒若宣令饮尽赞谢如初殿上酒一
行毕赞廊下从人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若传宣令饮尽
并拜称万岁赞各就坐殿上酒三行行茶行殽行膳酒
五行候曲终揖廊下从人起赞拜称万岁赞各祗候引
出曲破臣僚并使副并起鞠躬赞拜应坐臣僚并使副
皆拜称万岁赞各祗候引使副南阶下殿丹墀内舞蹈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4a 页 WYG0141-0182a.png
五拜毕赞各祗候引出次引众臣僚下殿出毕报閤门
无事皇帝起声跸
曲宴宋使仪昧爽臣僚入朝宋使至幕次皇帝升殿殿
前教坊契丹文武班皆如初见之仪宋使副缀翰林学
士班东洞门入面西鞠躬舍人鞠躬通文武百僚臣某
以下起居七拜谢宣召赴宴致词讫舞蹈五拜毕赞各
上殿祗候舍人引大臣使相臣僚使副及方茵朵殿应
坐臣僚并于西阶上殿就位立其馀不应坐臣僚并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4b 页 WYG0141-0182b.png
西洞门出勾从人入起居谢赐宴两廊立如初见之仪
二人监盏教坊再拜赞各上殿祗候御床入大臣进酒
舍人閤使赞拜行酒皆如初见之仪次行方茵朵殿臣
僚酒传宣饮尽如常仪殿上酒一行毕两廊从人行酒
如初殿上行饼茶毕教坊致语揖臣僚使副并廊下从
人皆起立候口号绝揖臣僚等皆鞠躬赞拜殿上应坐
并侍立臣僚皆拜称万岁赞各就坐次赞廊下从人拜
亦如之歇宴揖臣僚起立御床出皇帝起入閤引臣僚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5a 页 WYG0141-0182c.png
东西阶下殿还幕次内赐花承受官引从人出赐花亦
如之簪花毕引从人复两廊位立次引臣僚使副两洞
门入复殿上位立皇帝出閤复坐御床入揖应坐臣僚
使副及侍立臣僚鞠躬赞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赞两廊
从人亦如之行单茶行酒行膳行果殿上酒九行使相
乐曲声绝揖两廊从人起赞拜称万岁赞各好去承受
引出曲破殿上臣僚使副皆起立赞拜称万岁赞各祗
候引臣僚使副东西阶下殿契丹班谢宴出汉人并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5b 页 WYG0141-0182d.png
副班谢宴舞蹈五拜毕赞各好去引出毕报閤门无事
皇帝起
贺生辰正旦宋使朝辞太后仪臣僚使副班齐如曲宴
仪皇太后升殿坐殿前契丹文武起居上殿毕宰臣奏
宋使副从人朝辞榜子毕就位立舍人引使副北洞门
入面南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国信使某官某以下祗
候辞再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再拜出班恋阙致词讫
又再拜赞各上殿祗候舍人引南阶上殿就位立引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6a 页 WYG0141-0183a.png
人赞姓名再拜奏圣躬万福再拜称万岁赞各好去引
出殿上揖应坐臣僚并使副就位鞠躬赞拜称万岁赞
各就坐行汤行茶毕揖臣僚并南使起立与应坐臣僚
鞠躬赞拜称万岁赞各祗候立引使副六人于栏内拜
跪受书匣毕直起立揖少前鞠躬受传答语讫退于北
阶下殿丹墀内面殿鞠躬舍人赞各好去引出臣僚出
贺生辰正旦宋使朝辞皇帝仪臣僚入朝如常仪宋使
至幕次于外赐从人衣物皇帝升殿宣徽契丹文武班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6b 页 WYG0141-0183b.png
起居上殿如曲宴仪中书令奏宋使副并从人朝辞榜
子毕臣僚并于南面侍立教坊起居毕舍人引使副六
人北洞门入丹墀北方面南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国
信使某官某以下祗候辞再拜起居恋阙如辞皇太后
仪赞各祗候平身立揖使副鞠躬宣徽赞有敕使副再
拜鞠躬平身立宣徽使赞各赐卿对衣金带疋段弓箭
鞍马等想宜知悉使副平身立揖大使三人少前俛伏
跪搢笏閤门使授别录赐物过毕俛起复位立揖副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7a 页 WYG0141-0183c.png
三人受赐亦如之赞谢恩舞蹈五拜赞上殿祗候舍人
引使副南阶上殿就位立引从人赞谢恩再拜起居再
拜赞赐宴再拜皆称万岁赞各祗候承受引两廊立御
床入皇帝饮酒舍人閤使赞臣僚使副拜称万岁皆如
曲宴应坐臣僚拜称万岁就坐行酒乐曲方茵两廊皆
如之行殽行茶行膳亦如之行馒头毕从人起如登位
使之仪曲破臣僚使副皆起立拜称万岁如辞太后之
仪使副下殿舞蹈五拜赞各上殿祗候引北阶上殿栏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7b 页 WYG0141-0183d.png
内立揖生辰正旦大使二人少前齐跪受书毕起立揖
磬折受起居毕退引北阶下殿丹墀内并鞠躬舍人赞
各好去引南洞门出次引殿上臣僚南北洞门出毕报
閤门无事
    蕙田案宋辽以敌国遣使往来非蕃国比然
    宋自真宗与辽议和百馀年间南北无兵革
    之警辽志所载宋使入见曲宴朝辞之仪大
    约依仿宋仪而为之彬彬郁郁有可观者附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8a 页 WYG0141-0184a.png
    见于此以存一时之典故云
          右辽宋遣使
续文献通考元太祖六年遣使至辉和尔国其主伊都
呼大喜厚为之礼因遣使纳款
世祖中统元年遣礼部郎中孟甲员外李俊使安南谕
安南责其未奉王命甲文俊至安南宣谕诏旨安南世
子受诏奉命而还
至元四年遣使赐高丽国王王植羊五百 五年遣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8b 页 WYG0141-0184b.png
赐安南国王陈光炳锦绣及其诸臣有差
二十八年遣礼部尚书张立道使安南至境安南世子
陈日焌遣迓者接踵及近郊百官恭迎诏书既而日焌
乘辇以鸾仗就馆迎诏群臣公服徒行奉随至明霞阁
下日焌与近臣七八人登寿光殿龙椅前置香案日焌
再拜自宣诏旨毕日焌曰恭睹天诏不胜嘉跃愿祝皇
帝万岁寿
          右元遣使诣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9a 页 WYG0141-0184c.png
明史礼志明祖既定天下分遣使者奉诏书往谕诸国
或降香币以祀其国之山川抚柔之意甚厚而不伤国
体视前代为得
明集礼遣使诣蕃
   遣使开诏仪注
前期翰林院官承旨草诏奏闻讫前一日礼部告百官
于皇城守宿至日鸣钟后具朝服侍班内使监设御座
香案于奉天殿尚宝卿设宝案于御座之南用宝案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39b 页 WYG0141-0184d.png
诏书案之东侍仪司设诏书案于宝案之南设承制官
位于殿上之东及丹陛之东南设使者拜位于丹墀中
道稍西北向典仪二人于丹陛上之南东西相向知班
二人位于使者之北东西相向赞礼二人位于知班下
之北东西相向设文武百官侍立位于文武楼之北文
东武西东西相向文武侍从班于殿上之左右设引文
武班舍人四人位于文武官之北东西相向设引使者
二人位于使者之北东向拱卫司光禄寺官对立位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0a 页 WYG0141-0185a.png
奉天门之左右俱东西相向将军二人位于殿上帘前
东西相向将军六人于奉天门之左右东西相向又将
军四人于丹陛上之四隅东西相向又将军六人于奉
天殿之左右东西相向鸣鞭四人于丹陛上北向是日
金吾卫于午门外陈设甲士军仗东西相向拱卫司陈
设仪仗于丹陛丹墀之东西设遮诏书黄盖于奉天殿
门前和声郎设乐于丹墀之南侍仪司设龙亭仪仗大
乐于午门外正中击鼓初严催班舍人催文武官具朝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0b 页 WYG0141-0185b.png
服𨗳驾官侍从官入迎车驾次严引班舍人引文武官
入就侍立位引礼引使者具朝服立于丹墀之西以伺
三严侍仪奏外办皇帝通天冠绛纱袍出谨身殿乐作
尚宝捧宝前𨗳侍从𨗳引如常仪升奉天殿御座乐止
尚宝以宝置于案捲帘鸣鞭报时鸡唱讫礼部官捧诏
书于宝案前尚宝用宝讫中书省官礼部官同捧至御
座呈奏讫礼部官用黄销金袱裹诏书置盘中置于案
引礼引使者就丹墀拜位典仪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1a 页 WYG0141-0185c.png
拜兴平身使者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
止承制官进诣御座前跪承制讫由中门出至丹陛上
宣制位承制官称有制典仪唱跪使者跪承制官宣制
曰皇帝敕使尔某奉诏谕某国尔宜恭承朕命宣制讫
承制官由西门入典仪唱俛伏兴平身使者俛伏兴平
身典仪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使者鞠躬乐
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礼部官诣案捧诏由
殿中门出拱卫司擎黄盖遮护降自中陛至使者位前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1b 页 WYG0141-0185d.png
以授使者大乐振作使者捧诏书由奉天门中出至午
门外以诏置龙亭中侍仪奏礼毕皇帝兴乐作还宫乐
止引礼引文武官以次出分选各衙门正官一员奉送
诏书出国门外使者赍奉以行
   蕃国接诏仪注
使者入蕃国境先遣关人驰报于王王遣官远接诏书
前期令有司于国门外公馆设幄结䌽设龙亭于正中
设香案于龙亭之南备金鼓仪仗鼓乐伺候迎引又于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2a 页 WYG0141-0186a.png
国城内街巷结䌽于王宫内设阙庭于殿上正中设香
案于阙庭之前设司香二人于香案之左右设诏使立
位于香案之东设开读案位于殿陛之东北设蕃王拜
位于殿庭中北向设蕃国众官拜位于蕃王拜位之南
异位重行北向设捧诏官位于开读案之北宣诏官位
于捧诏官之南展诏官二人于宣诏官之南俱西向司
礼二人位于蕃王拜位之北东西相向引礼二人位于
司礼之南东西相向引班四人位于众官拜位之北东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2b 页 WYG0141-0186b.png
西相向陈仪伏于殿庭之东西设乐位于众官拜位之
南北向远接官接见诏书迎至馆中安奉于龙亭中遣
使驰报王是日王率国中众官及耆老僧道出迎于国
门外迎接官迎诏书出馆至国门金鼓在前次耆老僧
道行次众官具朝服行次王具冕服行次仪仗鼓乐次
诏书龙亭使者常服行于龙亭之后迎至宫中金鼓分
列于门外之左右耆老僧道分立于庭中之东西置龙
亭于殿上正中使者立于龙亭之东引礼引王入就拜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3a 页 WYG0141-0186c.png
位引班引众官及僧道耆老各入就拜位使者诣前南
向立称有制司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蕃
王及众官以下皆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乐止引礼引蕃王由西阶升诣香案前北向立引礼唱
跪蕃王跪司赞唱众官皆跪众官以下皆跪司礼唱上
香上香三上香司香捧香跪进于王之左王三上香讫
引礼唱俛伏兴平身蕃王及众官以下皆俛伏兴平身
引礼引蕃王复位司赞唱开读宣诏官展读官升案使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3b 页 WYG0141-0186d.png
者诣龙亭捧诏书授捧诏官捧诏官前受诏捧至开读
案授宣诏官宣诏官受诏展诏官对展司赞唱跪蕃王
及众官以下皆跪宣诏官宣诏讫捧诏官于宣诏官前
捧诏书仍置于龙亭司赞唱俛伏兴平身蕃王及众官
以下皆俛伏兴平身司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
平身蕃王及众官以下皆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
兴平身乐止司赞唱搢笏鞠躬三舞蹈三拱手加额山
(万岁/)山呼(万岁/)再山呼(万万岁/)出笏俛伏兴乐作拜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4a 页 WYG0141-0187a.png
兴拜兴拜兴拜兴乐止礼毕引礼引蕃王退引班引众
官以次退蕃王及众官释服使者以诏书付所司颁行
蕃王与使者分宾主行礼
   遣使赐印绶仪注(赐礼物/仪同)
前期礼部承旨印文式样奏闻符下铸印局铸完进呈
闻奏前一日内使监设御座香案于奉天殿侍仪司设
赐印案于丹陛上之东设承制官位于殿上之东及宣
制位于丹陛之东南设使者拜位于丹墀中道稍西北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4b 页 WYG0141-0187b.png
向设文武官侍立位于文武楼之北文东武西东西相
向侍从班位于殿上之东西拱卫司光禄司官位于殿
门之左右设典仪位于丹陛上之南东西相向知班二
人位于使者之北赞礼二人位于知班之北俱东西相
向引使者二人位于使者拜位之北西立东向引文武
班舍人位于文武官之北稍后东西相向将军二人位
于殿上帘前东西相向将军四人位于丹陛上之四隅
东西相向将军六人位于奉天殿门之左右东西相向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5a 页 WYG0141-0187c.png
将军六人位于奉天门之左右东西相向鸣鞭四人位
于丹陛中北向是日宿卫陈兵仗于午门外之东西拱
卫司陈设仪仗于丹陛丹墀之东西和声郎设乐位于
丹墀使者拜位之南礼部设龙亭仪仗大乐于午门外
击鼓初严催班舍人催百官具朝服执事者入就位𨗳
驾官侍从官入迎车驾次严引班引文武百官入就侍
立位引礼引使者入丹墀西立东向礼部官陈设所赐
印于丹陛案上(如有礼物/设礼物案)三严侍仪奏外办皇帝于谨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5b 页 WYG0141-0187d.png
身殿服皮弁服出乐作侍从𨗳引如常仪皇帝升奉天
殿御座乐止捲帘鸣鞭鸡唱报时讫引礼引使者就拜
位立定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使者鞠
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承制官就御座
前跪承制讫由中门出至丹陛上宣制位称有制赞礼
唱跪使者跪承制官宣制曰皇帝敕使尔某授某国王
印尔其恭承朕命(如有赐礼物/就宣赐某物)宣制讫承制官由殿西
门入赞礼唱俛伏兴平身使者俛伏兴平身赞礼唱鞠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6a 页 WYG0141-0188a.png
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使者鞠躬乐作拜兴拜兴
拜兴拜兴平身乐止礼部官捧印由中陛降以授使者
使者搢笏奉印由奉天殿中门出(如赐礼物则/捧礼物出)侍仪奏
礼毕皇帝兴乐作入宫乐止使者以印置于龙亭中引
班引百官以次出各衙门以正官一员设仪仗大乐送
印至国门外使者奉印以行
   蕃国受印物仪注
使者至蕃国境先遣关人入报蕃王遣官远接前期有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6b 页 WYG0141-0188b.png
司于国门外公馆设幄结䌽设龙亭于馆之正中备金
鼓仪仗鼓吹于馆所以伺迎引又于国城内街巷结䌽
又于王宫设阙庭于殿上正中设香案于阙庭之前设
蕃王受赐予位于香案之前设蕃王拜位于殿庭正中
北向众官拜位于王拜位之南异位重行北向设乐位
于众官拜位之南北向司赞二人于蕃王拜位之北东
西相向引礼二人于司赞之南东西相向引班四人于
众官拜位之北东西相向陈仪仗于殿庭之东西远接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7a 页 WYG0141-0188c.png
官接见使者迎至馆所以上赐安奉于龙亭中遣使驰
报王是日蕃王率百官出迎于国门外远接官迎上赐
出馆至国门金鼓在前次众官常服乘马行次王乘马
行次仪仗鼓乐次上赐龙亭使者常服乘马行于龙亭
之后迎至宫中金鼓分列于殿外门之左右众官分立
殿庭之东西置龙亭于殿上正中使者立于龙亭之东
引礼引蕃王引班引众官各就拜位立定司赞唱鞠躬
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蕃王及众官皆鞠躬乐作拜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7b 页 WYG0141-0188d.png
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引礼引蕃王诣龙亭前使
者称有制引礼赞跪司赞唱跪蕃王与众官皆跪使者
宣制曰皇帝敕使某持印赐尔国王某并赐某物宣毕
使者捧所赐印并某物西向授蕃王蕃王跪受以授左
右讫引礼唱俛伏兴平身司赞唱俛伏兴平身蕃王及
众蕃官皆俛伏兴平身引礼引蕃王出复位司赞唱鞠
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蕃王及众官皆鞠躬乐作
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司赞唱礼毕引礼引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8a 页 WYG0141-0189a.png
王入殿西立东向使者东立西向引礼唱鞠躬拜兴拜
兴平身使者与蕃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使者降自
东阶蕃王降自西阶遣官送使者还馆
    蕙田案明史遣使之蕃国仪与明集礼同而
    不如集礼之详备故不重录
          右明遣使诣蕃
 
 
五礼通考 卷二百二十七 第 48b 页 WYG0141-0189b.png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