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a 页 WYG0140-051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九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嘉礼九十二
   设官分职
辽史百官志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
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初太祖分达
喇额尔奇木为北南二大王谓之北南院宰相枢密宣徽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b 页 WYG0140-0519b.png
林牙下至郎君护卫皆分北南其实所治皆北面之事
语辽官制者不可不辨凡辽朝官北枢密视兵部南枢
密视吏部北南二王视户部额尔奇木视刑部宣徽视工
部多啰伦穆腾视礼部北南府宰相总之特哩衮治宗族林
牙脩文告裕悦坐而论议以象公师朝廷之上事简职
专此辽所以兴也
契丹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
(北院元好问所谓/北衙不理民是也) 契丹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a 页 WYG0140-0520a.png
(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元好问所谓南衙不主兵是也) 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
(大政皇族四/帐世预其选) 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大政/国舅五帐世预其选) 北大
王院 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 宣徽北院 宣徽南院
(分掌御前/祗应之事) 大裕悦府(无职掌班百僚之上非有大/功德不授犹南面之有三公)
大特哩衮司(掌皇族/之政教)额尔奇木院(掌刑/狱) 大林牙院(掌文/翰之)
(事/)多啰伦穆腾司(掌礼/仪) 文班司(所掌/未详)额真尼郭齐喀(所/掌)
(未详后/并枢院)
    蕙田案以上皆北面朝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b 页 WYG0140-0520b.png
北面御帐官(侍卫司寨北护卫府子南护卫司/府 硬 司 皇太 特哩衮) 北面著
帐官(著帐郎君院/君班详衮司) (祗候郎君班详衮司司左祗候郎/右祗候郎君班详衮 著帐户)
(司/) 北面皇族帐(大内特哩衮司/父族帐详衮司) (大横帐详衮司司孟/仲父族帐详衮)
 (季父族帐常衮司/舍利司 王子院) (四帐都详衮司/驸马都尉府) 北面诸帐官
(耀尼九帐大常衮司奚大国舅司实国舅/别部 渤海帐司 王府 伊 王府) 北面宫官
(诸行宫都部署院押契丹行宫诸部署司司/行宫诸部署司 行宫辎重额尔奇木) 北面部族
官 北面坊场局冶牧厩等官 北面军官 北面边
防官 北面行军官 北面属国官(以上各官名/烦多不具载)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a 页 WYG0140-0520c.png
南面朝官(三师府省三公府/ 门下 六部) (汉人枢密院中中书省/御史台 殿 司 翰)
(林院寺宣徽院寺内省正内侍省仆客省大太常寺鸿/荣禄 卫尉 宗 寺 太 寺 理寺)
(胪寺少司农寺将秘书监都司天监十国子监东太府/监 府监 作监 水监 六卫 宫三)
(师府坊太子宾客院府太子詹事院亲左春坊府/右春 太子诸率 王傅府 王内史) 南
面宫官(汉儿行宫都部署院亦/曰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南面京官(东京中京/南京宰相)
(府中诸京内省司/ 京度支使司) (上京盐铁使司/南京三司使司) (东京户部使司/南京转运使司)
(都西京计司五五京留守司五五京都总管府五五京/ 虞候司 京警巡院 京处置使司 京学)
(之诸京别置/ 官不载) 南面方州官(节度使司/团练使司) (观察使司/防禦使司)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b 页 WYG0140-0520d.png
(州刺/史) 南面分司官(按察诸道刑狱/使 采访使) 南面财赋官(钱/帛)
(司司转/运) 南面军官(点检司/练使司) (指挥使司都诸军都团/诸军兵马 总管府)
 南面边防官(安抚使司/都总管府) (招安使司制巡检使司处/都管司 置使司)
(置使/司)
    蕙田案辽官制有南面北面之分名目猥多
    不能尽载今惟举其大纲而已若南面朝官
    大率与唐制多同元人修史时已不能得其
    详仅于史文散见者推而得之亦未究其然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a 页 WYG0140-0521a.png
    否也
          右辽官制
金史百官志金自景祖始建官属其官长皆称曰贝勒
故太祖以贝勒嗣位太宗以按巴贝勒居守按巴尊大
之称也其次曰固伦乌赫哩贝勒固伦言贵乌赫哩犹
总师也又有固伦贝勒或左右置所谓国相也其次诸
贝勒之上则有固伦伊实乌赫哩伊拉齐爱满阿实克
温德埒之号以为升拜宗室功臣之序焉其部长曰贝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b 页 WYG0140-0521b.png
勒统数部者曰乌赫哩凡此至熙宗定官制皆废其后
惟镇抚边民之官曰图埒乌赫哩国之下有索约勒图伊
达之下有默济格实讷昆此则具于官制而不废皆踵辽
官名者也汉官之制自平州人不乐为明安穆昆之官
始置长吏以下天辅七年以左企弓行枢密院于广宁
尚踵辽南院之旧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
熙宗颁新官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海陵庶人正隆元
年罢中书门下省止置尚书省而下官司之别曰院曰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a 页 WYG0140-0521c.png
台曰府曰司曰寺曰监曰局曰署曰所各统其属以修
其职职有定位员有常数终金之世守而不敢变焉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
尚书省(尚书令一人左右丞相各一人平章政事二人/为宰相左右丞各一人恭知政事二人为执政)
(官左司郎中员外郎各一人都事二人右司同赐祗候/郎君管勾官 架阁库管勾同管勾 提点岁 所)
(堂食公使酒库使副书直省局局/长副局长 管勾尚 省乐工)
行台尚书省(天会十五年置于汴天眷元年改燕京枢/密为行台尚书省三年复移于汴其官品)
(下中台/一等)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b 页 WYG0140-0521d.png
吏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主/事四人 架阁库管勾同管勾 官诰院提举)
户部(尚书一人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三人主事/五人 架阁库管勾同管勾检法 勾当官 又)
(有榷货务交钞库印造钞引库抄纸坊平准/务各使副使交钞库物料场场官并属焉)
礼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 又惠民司令直长都监属焉 左三部检)
(法司司正二人/检法二十二人)
兵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 又四方馆使副使法物库使副使承𤼵司)
(管勾同管/勾并属焉)
刑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二人 架阁库管勾同管勾 又万宁宫庆宁宫)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6a 页 WYG0140-0522a.png
(各提举同/提举属焉)
工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 覈实司管勾一人 又修内司使副使都)
(城所提举同提举祗应司提点令丞甄官署令丞上林/署提点令丞花木局都监同乐园管勾并属焉 右三)
(部检法司司正二/人检法二十二人)
都元帅府(掌征讨之事兵罢则省都元帅一人左右副/元帅各一人元帅左右监军各一人左右都)
(监各一人经历都事/知事检法各一人)
枢密院(枢密使一人副使一人签书枢密院事一人同/签书枢密院事一人经历都事各一人架阁库)
(管勾一人/知法二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6b 页 WYG0140-0522b.png
大宗正府(判大宗正事一人同判大宗正事一人同签/大宗正事一人大宗正丞二人泰和六年改)
(府曰大睦亲府官名/随改知事一人检法)
御史台(御史大夫侍中丞二侍御史二人治书侍御史/二人殿中 御史 人监察御史十二人典事)
(二人架阁库管勾一人/检法四人狱丞一人)
宣抚司(山东山西大名河北东西河东南辽东陜西咸/平隆安上京肇州北京凡十处置司使副使)
劝农使司(使一人副使一人泰和八年罢贞/祐间复置兴定六年改立司农司)
司农司(大司农一人卿少卿各三人知事二人兴定/六年置又于陜西并河南三路立行司农司)
三司(使一人副使一人签三司事一人同签三司事一/人判官三人恭议规措审计官三人知事二人勾)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7a 页 WYG0140-0522c.png
(当官二人管勾架阁库一人知法三人泰/和八年省户部官员置三司贞祐罢之)
国史院(监修国史掌监修国史事修国史掌修国史判/院事同修国史编修官检阅官修辽史刋修官)
(编修/官)
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承旨讲翰林学士林翰林侍读/学士 翰林侍 学士 翰 直学士不)
(限员文翰林待制不限员侍翰林修撰不限员字应奉/翰林 字 天德二年自 读学士至应奉文 通设)
(汉人十员女直/契丹各七员)
审官院(知院一人同知院事一人承/安四年设大安二年罢之)
太常寺(卿一人少卿一人丞一人博士二人检阅官一/人检讨二人太祝奉礼郎协律郎 太庙署令)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7b 页 WYG0140-0522d.png
(一人丞一人兼廪牺署事以郊社署令一人丞一人兼/武成王庙署事 诸陵署 涿州刺史兼令丞一人)
(园陵署令以宛平县丞兼大大乐署兼鼓/吹署令一人丞一人又有 乐正副正)
殿前都点检司(殿前都点检事左右副都点检军都点/检判官 知 殿前左卫将 右卫)
(将军左卫副将军右卫副将军点符宝郎丞左右宿直/将军 左右振肃 宫籍监提 监副监 近侍局)
(提点使副使辖器物局提点使副使使尚厩局提点使/副使掌厩都 副辖 尚辇局使副 典舆都辖收支)
(都监同监丞鹰坊提点使副使丞/武库署令 武器署提点令)
宣徽院(左宣徽使事右宣徽使官同知宣徽院事都同/签宣徽院 宣徽判 拱卫直使司 指)
(挥使副都指挥使副客省使副使祗引进使副使舍閤/门东西上閤门使 使签事閤门 候閤门通事 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8a 页 WYG0140-0523a.png
(承奉班都知内承奉班押班御院通进监尚衣局提点/使副使 仪鸾局提点使副使收支都 同监 尚食)
(局提点使副使都监生料库都监同监收支库都监同/监 尚药局提点使副使果子都监同监 太医院提)
(点使副使判官管勾藏御药院提点面教坊提点使副/使判官谐音郎 内 库使副使头 段匹金银杂物)
(各库都监同监都宫闱局提点使副使官内侍局令丞/诸随殿位承应 监同监 内侍寄禄 中常侍给事)
(中内殿通直黄门郎内谒者内侍殿头内使高品内侍/高班 典卫司令丞 孝靖宫令丞 懿安家令丞)
(宫苑司令丞丞尚酝署令丞/ 典客署令 侍仪司令)
    蕙田案金以内侍诸局𨽻宣徽院与周之寺
    人属冢宰汉之宦者属少府同义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8b 页 WYG0140-0523b.png
秘书监(监一人少监一人丞一人秘书郎二人校书郎/一人 著作局郎一人佐郎一人 笔砚局直)
(长二人司书画局直长一人都监正二人或/一人 天台提点监少监判官教授管勾)
国子监(祭酒人司业四丞二人校国子学博士二人助/教二 教授 人又有 勘及书写官 太学)
(博士四人/助教四人)
太府监(监副少监太丞二人使左藏库使副使右藏库/使 使 仓使副 酒坊使副使 典给)
(署令丞旧曰钩盾使副/使 市买司使副使)
少府监(监丞少监造丞二人/令 裁 署令丞) (尚方署令丞/文绣署令丞) (图画署/织染署)
(令丞令文/思署 丞)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9a 页 WYG0140-0523c.png
军器监(监坊少监两丞为承安二年设泰和四年罢并/甲 利器 署 军器署直𨽻兵部至宁元年)
(复署军器库使副使令甲/坊 后废 利器署 丞)
都水监(监/勾) (少监河丞二人勾当官四人埽街道司管/都巡 官 散巡河官 诸 物料场官)
谏院(左右諌议大夫左左右司諌/ 左右补阙 右拾遗)
大理寺(卿二少卿自正卿丞评司直四人评事三人天/德 年置 少 至 事汉人通设六员女直)
(契丹各四员知法/十一人明法二人)
宏文院(知院/院事) (同知/校理)
登闻鼓院(知院兼同知院事以/諌官 知法二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9b 页 WYG0140-0523d.png
登闻检院(知院知同知/院 法)
记注院(修起居注以左/右司首领官兼)
集贤院(贞祐二年设官知院议同/知院 司议 咨 官)
益政院(正大三年置于内廷以学问该博议论宏远者/数人兼之日以二人上直备顾问名则经筵实)
(内相也末帝/出遂罢之)
武卫军都指挥使司(𨽻尚书兵部都指挥使官副都指/挥使二人副都一人判 一人)
(钤辖司钤辖十人都钤/辖四人都将二十人)
卫尉司(中卫尉总中宫事务/侍 给事局使副使) (副尉局左右常/掖庭 令丞)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0a 页 WYG0140-0524a.png
京东西南三路检察司(使四副使兴/定 年置)
南京丰衍东西库(使/人) (副使纳判官二/监支 各一人)
提举南京榷货司(提举人同提举四勾当/官三 贞祐 年置)
提举仓场司(使六副使贞监支纳官/十 人 祐五年置)
八作左右院(设官同上掌/收军需军器)
东宫官宫师府(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师少傅少/保 詹事院太子詹事少詹事 左右)
(卫率府/ 赞仪) (左右监门/侍正侍丞) (仆正副仆仆丞药掌宝/典食令丞 侍 奉药) (典仪/掌饮)
(令丞侍家令家丞监司经副谕司藏副右司仓副/ 中 局都监同 左右 德 左 赞善)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0b 页 WYG0140-0524b.png
亲王府属官(傅/马) (尉学本府长史军司/文 记室参) 提举卫绍王
家属(提举举/同提) 提举镐厉王家属(提举举/同提) 提控巩国
公家属(提控控/同提)
太后两宫官属(卫尉太副卫尉仆左右典禁典奉令奉/丞 仆 副 门卫 宝 谒)
(者/丞) (阁正令阁丞主食官令丞/饮官 丞 藏副主藏) (宫令丞主医令/主廪副 廪)
大兴府(尹一人兼领本路兵马都总管府事车驾巡幸/则置留守同知一人少尹一人府判一人推官)
(二人知事人都孔目官二人知法三人女/直教授一 医院医正一人医工八人)
诸京留守司(留守一人带本府尹同知留守一人带同/知本府尹副留守一人带本府少尹留守)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1a 页 WYG0140-0524c.png
(判官一人推官一人司狱一人知法二/人 警巡院使一人副一人判官二人)
按察司(本提刑司兼宣抚使劝农采访事复改宣抚为/安抚承安四年改按察司贞祐三年罢 使)
(副使/判官) (签按察司事/知事 知法)
诸总管府(谓府尹兼领者都总管一人同知都总管一/人兵马副都总管一人总管判官一人推官)
(一人知/法一人)
诸府(谓非兼总管府事者尹一人同知一人少尹一人/府判一人推官一人教授一人知法一人录事司)
(录事一人/判官一人)
诸节镇(节度使一人兼本州管内观察使事同知节度/使一人副使一人节度判官一人观察判官一)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1b 页 WYG0140-0524d.png
(人知法一人州教授一人司狱一/人录事司录事一人判官一人)
诸防禦州(防禦使一人同知防禦使一人判官一人知/法一人州教授一人司候司司候一人司判)
(一/人)
诸刺史(州刺史一人同知一人判官一人知/法一人司候司司候一人司判一人)
    蕙田案金制州有三等曰节镇州曰防禦州
    曰刺史州
赤县(令一人丞一人主/簿一人尉四人) 诸县(令一人丞一人主/簿一人尉一人)
都转运司(使度同知/支 判官) (副使判都勾判官目户籍判官/盐铁 官 都孔 官 知法)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2a 页 WYG0140-0525a.png
山东盐使司(与宝坻沧解辽东西京北京凡七司都使/ 副使 判官 管勾 同管勾 监)
 (同监/知法)
漕运司(提举一人人/同提举一)
诸总管府节镇兵马司(都指挥使一人副都指挥使二/人指挥使一人军使一人左右)
(什将各/一人) 诸府镇都军司(都指挥/使一人) 诸防刺州军辖(一/人)
(兼巡/捕) 诸府州兵马钤辖(一/人)
诸巡检(中都东北都巡检西南都巡检各一人诸州都/巡检使各一人副都巡检使各一人散巡检于)
(地险要/处置司)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2b 页 WYG0140-0525b.png
诸边将(正将一人副将一人部/将一人队将无定员)
统军司(河南山东陜西益都置使一人副统军/一人判官一人知事一人知法二人)
招讨司(三处置西北路西南路东北路事使一人副使/二人判官一人勘事官一人知 一人知法二)
(人/)
诸明安 诸穆昆诸部族节度使 诸详衮司 诸额
尔奇木司 诸都哩木诸群牧所
          右金官制
元史百官志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惟以万户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3a 页 WYG0140-0525c.png
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
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术用之金人来
归者因其故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草
创之初固未暇为经久之规矣世祖命刘秉忠许衡酌
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
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
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有
宣慰司有廉访司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3b 页 WYG0140-0525d.png
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
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太祖置太师一员太宗始/建三公世祖之世其职常缺仅置)
(太保一员成宗以后三公始无虚位矣又有大司徒司/徒太尉之属或置或不置其置者或开府或不开府而)
(东宫尝置三师三/少盖亦不恒有也)
中书令(一员典领百官会决庶务太宗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世祖以后多以皇太子兼之无特拜者)
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太宗置/右左丞相各一世祖中统元年置右左)
(丞相各二员至元二年增丞相五员七年立尚书省置/丞相二员八年罢尚书省置丞相二员二十四年复立)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4a 页 WYG0140-0526a.png
(尚书省其中书省丞相二员如故二十九年尚书省再/罢专任一相武宗至大二年复置尚书省丞相二员中)
(书丞相二员四年尚书省仍归中书丞相凡二员顺帝/元统三年中书省奏自今不置左丞相至元五年以右)
(丞相巴延为大丞相六年复置左丞/相至正二十七年又有添设左丞相)
    蕙田案至元初立尚书省止设平章以下二
    十四年复立尚书省与中书各设丞相一人
    志云中书省丞相二员如故者非也
平章政事(四员掌机务贰丞相世祖中统元年置二员/二年置四员至元七年置尚书省设平章二)
(员八年并入中书复设三员二十三年汰为二员二十/四年复尚书省两省平章各二员二十九年罢尚书省)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4b 页 WYG0140-0526b.png
(增中书平章为五员而一员为商议省事三十年增平/章为六员成宗元贞元年改商议省事为平章军国重)
(事武宗至大二年再立尚书省平章三员中书五员四/年罢尚书省中书平章仍五员文宗至顺元年定置四)
(员顺帝至正七年置议事平章四/人二十七年有添设第三平章)
右丞左丞(各一员副宰相裁成庶务世祖中统二年置/三年增为四员至元八年右左丞各一员二)
(十四年立尚书省右左丞各一而中书省缺员二十八/年罢尚书省三十年设右丞二员而一员为商议省事)
(成宗元贞元年右丞商议省事者又以昭文大学士与/中书省事武宗至大二年复立尚书省右左丞二员中)
(书右左丞五员四年罢尚书省中书右左丞止设四员/文宗至顺元年定置右左丞各一顺帝时又有添设左)
(右/丞)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5a 页 WYG0140-0526c.png
参政(二员副宰相以参大政其职亚于右左丞世祖中/统元年置一员二年增为二员至元七年立尚书)
(省参政三员八年并入中书参政二员二十四年复立/尚书省参政二员二十八年罢武宗至大二年复置尚)
(书省参政二员四年并入中书参政三员文宗/至顺元年定为二员顺帝至正中有添设参政)
参议中书省事(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中统元/年置一员至元三十二年累增至六员)
(大德中定/为四员)
左司右司(郎中员外郎各二员中统元年置左右司至/元十五年分为两司左司掌吏礼房知除房)
(户杂房粮房银钞房应办房右司掌兵房刑房工房磨/中书省之属有断事官客省使直省舍人检校官照)
(管勾架阁库管勾蒙古架阁库/管勾回回架阁库管勾等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5b 页 WYG0140-0526d.png
中书分省(顺帝至正中置其分省之所曰济宁曰彰德/曰陵州曰冀宁曰保定曰大同曰真定废置)
(不/常)
    蕙田案元之路府州县有直𨽻中书省者(谓/之)
    (腹/里)有𨽻各处行中书省者至正之世盗贼并
    起虽腹里州郡皆不获安内省难以遥制乃
    分省臣侨治他所以弹压之亦权宜之法也
吏部(掌官吏选授之政令世祖中统元年以吏户礼为/左三部至元元年以吏礼自为一部三年复为左)
(三部五年又合为吏礼部七年始列尚书六部八年仍/为吏礼部十三年分置吏部二十三年定尚书侍郎郎)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6a 页 WYG0140-0527a.png
(中员外郎员额各二员二十八年增尚书为三员主事/三员顺帝至元三年设考功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员)
(至正元年设/司绩一员)
户部(掌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中统元年置左三部至/元元年分立户部三年复为左三部五年复分为)
(户部七年始列尚书六部二十三年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定以二员为额明年以户部所掌特繁剧增)
(置二员大德五年尚书员外郎各设三员主事八员司/计官四员至正元年添设司计二员其属有都提举万)
(亿宝源库都提举万亿广源库都提举万亿绮源库都/提举万亿赋源库提举富宁库诸路宝钞提举司行用)
(六库大都宣课提举司大都酒课提举司抄纸坊提领/印造盐茶等引局京畿都漕运使司都漕运使司檀京)
(等处采金铁冶都提举司大都河间等路都转运盐使/司山东东路转运盐使司河东陜西等处转运盐使司)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6b 页 WYG0140-0527b.png
礼部(掌礼乐祭祀朝会燕享贡举之政令至元二十三/年定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各二员成宗元贞元)
(年复增尚书一员领会同馆事主事二员其属有左三/部照磨所侍仪司拱卫直都指挥使司仪凤司教坊司)
(会同馆铸印局/白纸坊掌薪司)
兵部(掌郡邑邮驿屯牧之政令中统元年以兵刑工为/右三部至元元年以兵刑自为一部三年并为右)
(三部五年复为兵刑部七年始列六部明年复为兵刑/部十三年复析兵部二十三年定尚书侍郎郎中员外)
(郎各二员至治三年增尚书一员主事二员其属有大/都陆运提举司管领随路打捕鹰房民匠总管府管领)
(本投下大都等路打捕鹰房诸色人匠都总管府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等户都总管府管领本位下打捕)
(鹰房民匠等/户都总管府)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7a 页 WYG0140-0527c.png
刑部(掌刑名法律之政令至元二十三年定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大德四年尚书增一员主事)
(三员其属有司/狱司司籍所)
工部(掌营造百工之政令中统元年置右三部至元元/年分立工部三年复为右三部七年仍为工部二)
(十三年定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各二员明年增尚书/二员二十八年省尚书一员主事五员其属有左右部)
(架阁库诸色人匠总管府诸司局人匠总管府提举右/八作司提举左八作司诸路杂造总管府齐达勒局总)
(管府大都人匠总管府随路诸色民匠都总管府提举/都城所受给库符牌局旋匠提举司赞达勒齐提举司)
(巴什伯哩呼达巴哩二局平则门窑场光熙门窑场大/都皮货所通州皮货所晋宁路织染提举司冀宁路织)
(染提举司真定路织染提举司南宫中山织染提举司/中山刘元帅局中山察鲁局深州织染局深州赵良局)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7b 页 WYG0140-0527d.png
(弘州人匠提举司纳实实特摩端二局云内州织染局大/同织染局朔州毛子局恩州织染局保定织染提举司)
(大名人匠提举司永平等路纹锦等局提举司大宁路/织染局云州织染提举司顺德路织梁局彰德路织染)
(人匠局怀庆路织染局巴什伯里局宣德府织染提举/司东圣州织染局宣德博啰局东平路疃局兴和路荨)
(麻林人匠提举司阳门天/城织染局巡河提领所)
    蕙田案以上皆𨽻中书省
枢密院(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中统四年置枢密副使/二员佥书院事一员至元七年置同知院事一)
(员院判一员二十八年始置知院一员增院判一员又/以中书平章商量院事大德十年增置知院二员同知)
(五员副枢五员佥院五员同佥三员院判二员至大三/年知院七员同知二员副枢二员佥院一员同佥一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8a 页 WYG0140-0528a.png
(院判二员革去议事平章延祐四年增知院一员五年/增同知一员后定置知院六员同知四员副枢二员佥)
(院二员同佥二员院判二员参议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承发兼照磨二员架阁库管勾一员同管勾一员)
(至正七年复置议事平章十三年令皇太子领枢密使/十五年添设佥院一员院判二员其属有客省使断事)
(官及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隆镇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左右翼屯田万户府左卫率)
(府右卫率府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巴咱尔万户/府扎固喇台万户府图列图万户府华善万户府右阿)
(苏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左阿苏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唐古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圭齐)
(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延安屯田打捕总管府大宁海阳/等处屯田打捕所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西域亲)
(军都指挥使司宗仁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左手万户府右手万户府巴图)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8b 页 WYG0140-0528b.png
(万户府哈达万户府蒙古回回水军万户府奇图噶万/户府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右翊蒙古侍卫)
(亲军都指挥使司虎/贲亲军都指挥使司)
大都督府(天历二年立钦察亲军都督府后改大都督/府置大都督三员同知二员副都督三员佥)
(都督事二员其属有右钦察卫左钦察卫龙/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哈喇娄万户府)
枢密分院(至正中置于卫辉又置于彰/德又置于直沽又置于沂州)
行枢密院(有征伐之事则置大征伐曰行院为一方一/事而设则称某处行枢密院事已则罢 西)
(川行枢密院中统四年置于成都至元十年于重庆别/置东川行枢密院十三年并为一院寻又分置十六年)
(俱罢二十八年复立四川行院于成都年江南行枢密/院至元十年荆湖淮西俱置行院十二 罢十九年诏)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9a 页 WYG0140-0528c.png
(于扬州岳州俱立行院二十一年立沿江行院二十二/年立江西行院二十八年徙岳州行院于鄂州江淮行)
(院于建康其后悉并归行省枢甘肃行枢密院至大四/年置于甘州寻罢 河南行 密院致和元年置天历)
(元年罢及岭北行枢密院天历二年置行顺帝至元二/年四川 湖广江西之境及江浙俱置 枢密院十五)
(年置淮南江北行院于扬州十六年置江浙行院/于杭州二十六年置福建江西等处行枢密院)
御史台(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至元五年始立台/设大夫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以下后定置)
(大夫二员中丞二员侍御史二员治书侍御史二员经/历一员都事二员照磨一员承𤼵管勾兼狱丞一员其)
(属有二殿中司置殿中侍御史二/员察院置监察御史三十二员)
行御史台(凡二曰江南诸道行台初治扬州寻徙杭州/又徙江州后迁于建康曰陜西诸道行台初)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19b 页 WYG0140-0528d.png
(立行台于云南后徙陜西治京兆各置大夫一员中丞/二员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各二员监察御史江南二十)
(八员陜西二十员至正十六年移江/南行台于绍兴又立分台于福建)
肃政廉访司(国初置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改今/名后定为二十二道𨽻御史台者八山东)
(东西道治济南路河东山西道治冀宁路燕南河北道/治真定路江北河南道治汴梁路山南江北道治中兴)
(路淮南江北道治庐州路江北淮东道治扬州路山北/辽东道治大宁路隶江南行台者十江东建康道治宁)
(国路江西湖东道治龙兴路江南浙西道治杭州路浙/东海右道治婺州路江南湖北道治武昌路岭北湖南)
(道治天临路岭南广西道治静江府海北广东道治广/州路海北海南道治雷州路福建闽海道治福州路𨽻)
(陜西行台者四陜西汉中道治凤翔府河西陇北道治/甘州路西蜀四川道治成都路云南诸路道治中庆路)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0a 页 WYG0140-0529a.png
(每道廉访使二员副使二员/佥事四员两广海南止二员)
大宗正府(世祖时立仁宗减去大字顺帝至元元年仍/为大宗正府定置扎尔固齐四十二员郎中)
(二员员外郎二员又增设掌判二员/都事二员承𤼵架阁库管勾一员)
大司农司(凡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悉掌之至元七/年立十四年罢十八年改立农政院二十年)
(改务农司又改司农寺二十三年仍为大司农司定置/大司农四员大司农卿二员少卿二员丞一员经历一)
(员都事二员架阁库管勾一员照磨一员/其属有籍田署供膳司永平屯田总管府)
分司农司(至正十三年置十五年又置大兵农司于保/定河间武清景蓟凡四处十九年又置大都)
(督兵农司/于西京)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0b 页 WYG0140-0529b.png
翰林国史院(中统初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未立官署至/元元年始置二十年省并集贤院为翰林)
(国史集贤院二十二年复分立集贤院后定置承旨六/员学士二员侍读学士二员侍讲学士二员直学士二)
(员待制五员修撰三员应奉翰林文字五员编修官十/员检阅四员典籍二员经历一员都事一员又有蒙古)
(翰林院掌译写一切文字至元十二年别立设官略/与翰林国史院同蒙古国子监蒙古国子学俱属焉)
内八府宰相(掌诸王朝觐傧介之事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译写而润色之大德九年以摩)
(齐图等八人为之虽名/宰相而无授受宣命)
集贤院(掌提调学校徵求隐逸召集贤良凡国子监元/门道教阴阳占卜之事悉𨽻焉国初与翰林国)
(史院同一官署至元二十三年分立后定置大学士五/员学士二员侍读学士二员侍讲学士二员直学士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1a 页 WYG0140-0529c.png
(员经历一员都事二员待制一员修撰一员兼/管勾承𤼵架阁库一员国子监兴文署属焉)
    蕙田案元设集贤院领国子监盖取兴贤之
    义而以道教阴阳之事并属之其名已不正
    矣若张留孙吴全节辈皆以道流而充大学
    士之职尤为非体
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𨽻治之至元初立/总制院领以国师二十五年更名后定置院使)
(一十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佥院二员同佥三员院判/三员参议二员经历二员都事二员照磨一员管勾一)
(员其属有断事官客省使大都规运提点所上都规运/提点所大都提举资善库上都利贞库吐蕃等处宣慰)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1b 页 WYG0140-0529d.png
(司都元帅府洮州元帅府十八族元帅府积石州元帅/府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蕃军民元帅府吐蕃等处招)
(讨使司松潘客叠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使司土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元帅)
(府拉玛尔刚等处招讨使司本布田地里招讨使司碉/门伊屯拉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军民安抚使司六番招)
(讨使司天全招讨使司长河西里管军招讨使司朵甘/思招讨使乌斯藏纳苏拉古逻逊等三路宣慰使司都)
(元帅府顺帝时尝置行宣政院于杭州/又以西番寇起置行宣政院往讨之)
    蕙田案元史释老傅云元起朔方固已崇尚
    释教及得西域世祖思因其俗而柔其人乃
    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乃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2a 页 WYG0140-0530a.png
    立宣政院其为使位居第二者必以僧为之
    出帝师所辟举而总其政于内外者帅臣以
    下亦必僧俗并用而军民通摄于是帝师之
    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盖宣政院设官之制
    如此
宣徽院(掌供玉食至元十五年置后定置院使六员同/知一员副使二员佥院二员同佥二员院判二)
(员经历二员都事三员照磨一员承发架阁库一员其/属有光禄寺设卿少卿丞又有大都尚饮局上都尚饮)
(局大都尚酝局上都尚酝局大都醴源仓上都醴源仓/尚珍署安丰怀远等处稻田提领所尚舍寺诸物库阑)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2b 页 WYG0140-0530b.png
(遗监尚食局大都生料库上都生料库大都大仓上都/大仓大都上都柴炭局尚牧所沙糖局永备仓丰储仓)
(淮东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龙庆栽种提举司宏/州种田提举司丰润署常湖等处茶园都举司)
    蕙田案元以国子监属集贤院光禄寺属宣
    徽院与古今制俱异
大禧宗禋院(掌神御殿禋享礼典天历元年置后定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员同知兼佐仪神)
(御殿事二员副使兼奉赞神御殿事二员佥院兼祗承/神御殿事二员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员院判供应)
(神御殿事二员参议二员经历二员都事二员管勾照/磨各一员其属有断事官客省使隆禧总管府福元营)
(缮司普安智全营缮司祐国营缮都司会福总管府崇/祥总管府隆祥使司寿福总管府顺帝至元六年罢宗)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3a 页 WYG0140-0530c.png
(禋院以所辖/𨽻宣政院)
    蕙田案诸总管府所领田赋财用皆𨽻各僧
    寺为营缮香火之用不属于户部及大司农
    者
太常礼仪院(掌大礼乐祭享等事中统元年中都立太/常寺至元二年以翰林院兼摄九年立太)
(常寺十三年以侍仪司并入二十年别置侍仪司至大/元年改升院四年复为太常寺延祐元年复改升院后)
(定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佥院二员同佥二员院判二/员经历一员都事一员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一员博)
(士二员奉礼郎二员奉礼兼检讨一员协律郎二员太/祝十员礼直管勾一员其属有太庙署郊祀署社稷署)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3b 页 WYG0140-0530d.png
(大乐/署)
典瑞院(掌宝玺金银符牌中统元年置符宝郎至元十/六年立符宝局十八年改典瑞监大德十一年)
(升院后置院使四员同知二员佥院二员同佥二员院/判二员经历二员都事二员照磨兼管勾承𤼵架阁库)
(一/员)
太史院(掌天文算数之事至元十五年立后定置院使/五员同知二员佥院二员同佥二员院判二员)
(经历一员都事一员管勾一员其属有春官正兼夏官/正秋官正兼冬官正保章正副灵台郎监候副监候挈)
(壶正司辰郎灯漏直长/教授学正校书郎诸员)
太医院(掌医事中统元年置二十年改为尚医监二十/二年复为太医院后定置院使十二员同知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4a 页 WYG0140-0531a.png
(员佥院二员同佥二员院判二员经历二员都事二员/照磨兼承发架阁库一员其属有广惠司御药院御药)
(局行御药局御香局大都惠民/局上都惠民局医学提举司)
奎章阁学士院(天历二年立后定置大学士四员侍书/学士二员承制学士二员供奉学士二)
(员属官有授经郎及群玉内司顺帝至元六年罢学士/院至正元年立宣文阁不置学士惟授经郎及监书博)
(士以宣文/阁系衔)
艺文监(天历二年置大监检校书籍事二员少监同检/校书籍二员监丞参检校书籍二员其属监书)
(博士及艺林库广成局顺帝至元六年改/为崇文监至正元年令翰林国史院领之)
侍正府(掌内廷近侍之事至顺二年置侍正十四员同/知二员佥府二员侍判二员领舒固尔齐四百)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4b 页 WYG0140-0531b.png
(人奉御二/十四员)
给事中(至元六年始置起居注左右补阙十五年改升/给事中兼修起居注左右补阙改为左右侍仪)
(奉御兼修起居注后定给事中/二员左右侍仪奉御各一员)
将作院(掌造作至元三十年置后定院使七员同知二/员同佥二员院判二员其属有诸路金玉人匠)
(总管府异样局总管府/大都等路民匠总管府)
通政院(元初置驿以给使傅设托克托郭逊以辨奸伪至/元七年初立诸站都统领使司以总之十三年)
(改通政院十四年分置大都上都两院二十九年又置/江南分院大德七年罢至大四年以其事归兵部寻仍)
(置大都院使四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佥院一员同佥/一员院判一员上都院使同知副使佥院判官各一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5a 页 WYG0140-0531c.png
(其属有/廪给司)
    蕙田案元之通政院专司站齐与宋之通进
    银台司明之通政司有别
详定使司(至正十七年置四方献言详定使司掌考其/所陈之言择其善者以闻有使副使各二员)
中政院(掌中宫财赋营造并番卫之士汤沐之邑元贞/二年置中御府大德四年升中政院至大四年)
(省并入典内院皇庆二年复为中政院院使七员同知/二员佥院二员同佥二员院判二员司议二员长史二)
(员其属有中瑞司内正司翊正司典领局等不/备载至元六年别为完者呼图皇后置资正院)
储政院(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置左右詹事副詹事丞/院判别置宾客左右谕德左右赞善校书郎中)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5b 页 WYG0140-0531d.png
(庶子中允三十一年太子薨乃以院之钱粮选法工役/悉归太后位下改为徽政院大德九年复立詹事院寻)
(罢十一年复立至大四年罢延祐四年复立七年罢泰/定元年罢徽政院改立詹事天历元年改为储庆使司)
(二年复为詹事院寻改储政院院使六员同知二员佥/院二员同佥而员院判二员司仪二员长史二员元统)
(元年为皇太后置徽政院设立官属至正六年立皇太/子宫傅府十三年罢宫傅府立詹事院置詹事同知詹)
(事副詹事丞中议长史又置太子宾客左右谕德左右/赞善文学中庶子中允二十七年皇太子置大抚军院)
(明年罢詹事院司属有家令司典幄署府正司资武库/冀用库延庆司典用监典医监典牧监储膳司典宝监)
(储政院司属有掌谒司甄用监延福司章庆使司奉徽/库寿和署上都掌设署掌医监修合司药正司行箧司)
(药局广济提举司群牧监掌仪署/上都掌仪署江西财赋提举司)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6a 页 WYG0140-0532a.png
    蕙田案中政院如汉之大长秋徽政院如汉
    之长信少府储政院如汉之詹事顺帝于中
    政院之外别为第二皇后立资正院设官属
    非礼甚矣詹事院有太子则置徽政院有太
    后则置无则省其𨽻于两院者如左右都威
    卫使司卫候直都指挥使司内宰司及诸色
    人匠打捕鹰房财赋提领等名目猥多今并
    从略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6b 页 WYG0140-0532b.png
昭功万户都总使司(至顺二年立凡文宗潜邸扈从之/臣皆领焉都总使二员同知一员)
(副使二员其属则/宫相膳工等司)
内史府(至元二十九年封晋王于太祖四腭尔多之地/改王傅为内史设内史九员中尉六员司马四)
(员咨议二员记室二员/其属有延庆典军诸司)
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至元二十四年置/总四腭尔多位下)
(户计民匠造作之事达噜噶齐二员都总管一员同知/一员副总管一员凡腭尔多之事复置四总管分掌之)
管领保定等路阿哈探马儿诸色人匠总管府(至元十/七年置)
(掌太祖大腭尔多一切事务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7a 页 WYG0140-0532c.png
管领打捕鹰房民匠达噜噶齐总管府(至元二十一年/置掌二皇后腭)
(尔多位下岁赐财物/造作等事设官同上)
管领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等户总管府(大德二年/置掌太祖)
(腭尔多四季行营/一切事务设官同)
管领随路打捕鹰房诸色民匠齐哩克昆总管府(延祐五/年置掌)
(太祖四皇后位下四季行营/并岁赐造作之事设官同)
随路打捕鹰房诸色民匠总管府(至元二十二年置掌/北安王位下岁赐钱)
(粮之事/设官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7b 页 WYG0140-0532d.png
诸王傅官(凡四十五王每位下各设王傅傅尉司马傅/尉惟科绰布哈伊伯根腭伦三王有之馀)
(皆称/府尉)
都护府(掌领旧州城及辉和尔之居汉地者至元十一/年初置辉和尔断事官十七年改领北庭都护)
(府二十年改大理寺二十二年复为大都护/定置大都护四员同知二员副都护二员)
崇福司(掌领玛拉哈实喇巴勒叶尔奇木十字寺祭享等/事至元二十六年置延祐二年改为院七年复)
(为司定置司使四员同/知副使司丞各二员)
大都留守司(至元十九年罢宫殿府行工部置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知少府监事二十一年别)
(置都总管治民事皇庆元年别置少府监延祐七年罢/复以留守兼监事定置留守五员同知二员副留守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8a 页 WYG0140-0533a.png
(员判官二员其属有修内司祗应司器物局大都城门/尉犀象牙局大都四窑场凡山采木提举司上都采山)
(提领所器备库甸皮局上林署养种园花园苜蓿园仪/鸾局木场诸色人匠提举司收支库诸色库太庙收支)
(诸物库南寺北寺收/支诸物二库广谊司)
武备寺(掌缮治戎器兼典受给至元六年立军器监二/十年改武备监𨽻卫尉院二十一年改监为寺)
(与卫尉并立大德十一年升为院至大四年复为寺定/置卿四员同判六员少卿四员丞四员其属有寿武库)
(利器库广胜库及诸/路军器人匠提举司)
太仆寺(中统四年设群牧所至元十六年改尚牧监十/九年又改太仆院二十年改卫尉院二十四年)
(罢院立太仆寺又别置尚乘寺以管鞍辔而本寺止管/阿塔斯马匹大德十一年复改太仆院至大四年仍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8b 页 WYG0140-0533b.png
(寺卿少卿/丞各二员)
尚乘寺(至元二十四年置大德十一年升为院至大四/年复为寺卿四员少卿丞各二员其属有资乘)
(库/)
长信寺(领大鄂尔多齐哩克琨诸事大德五年置至大元/年升为院四年仍为寺后定卿四员少卿寺丞)
(各二/员)
长秋寺(掌武宗五腭尔多户口钱粮营缮诸事/皇庆二年置卿五员少卿寺丞各二员)
承徽寺(掌达尔玛实哩皇后位下钱粮营/缮等事至治元年置设官同上)
长宁寺(掌英宗苏喀巴拉皇后位下钱粮营缮等/事至治三年置卿六员少卿寺丞各二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9a 页 WYG0140-0533c.png
长庆寺(掌成宗腭尔多泰定/元年置设官同上)
宁徽寺(𨽻玛实皇后位下天/历二年置设官同上)
延徽寺(掌宁宗腭尔多/至元六年置)
太府监(领左右藏等库掌钱帛出纳之数中统四年置/大德九年改为院至大四年复为监太卿太监)
(各六员少监/丞各五员)
度支监(掌给马驼刍粟国初置博克逊至元十三年省/以宣徽兼其任至大二年改立度支院四年改)
(为监卿三员太监二/员少监三员丞二员)
利用监(掌出纳皮货衣物之事至元十年置二十年罢/二十六年复置大德十一年改为院至大四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29b 页 WYG0140-0533d.png
(复为监卿八员太监/少监各五员丞四员)
中尚监(掌大腭尔多位下齐哩克昆诸务及领资成库毡/作至元十五年置尚用监二十年罢二十四年)
(改置中尚监至大元年升为院四年复为监参/用宦者三人卿八员太监少监各二员丞二员)
章佩监(掌宦者苏固尔齐所收御服宝带至元二十二/年置至大元年升为院四年复为监卿五员太)
(监四员少监/监丞各二员)
经正监(掌营盘巴纳及标拨投下草地至大四/年置太卿一员太监少监监丞各二员)
都水监(掌治河渠并堤防水利桥梁闸堰之事至元二/十八年置监二员少监一员监丞二员领大都)
(河道提举司至正中置行都水监于/山东河南等处立河防提举司𨽻焉)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0a 页 WYG0140-0534a.png
秘书监(掌列代图籍及阴阳禁书至元九年置后定卿/四员太监少监丞各二员其卿参用宦者二人)
    蕙田案秘书监为文章之府以宦者参其间
    非宜也
司天监(掌凡天象之事提点一员监三员少监五员丞/四员其属有提学教授学正及天文算历三式)
(测验漏刻诸科管勾阴阳管勾押宿司辰官中统元年/设至元十五年别立太史院凡颁朔之政归院学校之)
(设𨽻监少回回司天监设官/同惟减 监二员丞二员)
司禋监(至正元年立掌师翁祭祀祈/禳之事内监少监丞各二员)
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职掌与大都同而兼治/民事留守六员同知副留守判官各二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0b 页 WYG0140-0534b.png
(其属有修内司祗应司器物局仪鸾局兵马司警巡院/平盈库万盈库广积仓万亿库行用库税课提举司八)
(作司饩廪司/领开平一县)
尚供总管府(掌守护东凉亭行宫及游猎供需之事达/噜噶齐总管同知副总管判官各一员其)
(属有香河等处巡检/司景运仓法物库)
云需总管府(掌守护察罕诺尔行宫及/行营供办之事设官同上)
大都路都总管府(达噜噶齐二员都总管一员副达噜/噶齐同知治中判官推官各二员领)
(府一州十一凡本府官吏惟达噜噶齐一员及总管推/官专治路政其馀皆分任供需之事故又号供需府其)
(属有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司狱司左右警巡院大/都警巡院大都路提举学校所管领诸打捕鹰房总管)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1a 页 WYG0140-0534c.png
(府至正十八年大/都四隅俱立分府)
行中书省(曰河南江北治汴梁曰江浙治杭州曰江西/治龙兴府曰湖广治鄂州曰陜西治京兆曰)
(辽阳治辽阳路曰甘肃治甘州路曰岭北治和宁路曰/云南治中庆路曰征东治沈阳初又有福建行省治泉)
(州后并入江浙又并四川行省于陜西凡为行省者十/中统至元间分立行中书省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后)
(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二十四年改行尚书省寻复)
(如旧至大二年又改行尚书省寻复每省丞相一员平/章二员右丞二员左丞一员参知政事二员甘肃岭北)
(二省各减二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旧制参政之下有/签省有同签后罢不置而丞相亦往往阙焉顺帝至正)
(十二年置淮南江北行省于扬州十六年置福建行省/于福州十七年置山东行省二十三年置广西行省又)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1b 页 WYG0140-0534d.png
(置胶东行/省于莱阳)
    蕙田案黄帝分天下为州后代因之唐曰道
    宋曰路元以后则曰省省者官署之名非所
    施于疆域元时于中书省之外分立行中书
    省以控制诸路故有直𨽻省者有𨽻诸行省
    者其号为省固宜也明初罢诸行省分天下
    为十三布政司当云某司不当云某省若总
    督巡抚专制一方俱带都察院堂上官衔当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2a 页 WYG0140-0535a.png
    云行院不得云行省矣
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
(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宣慰使司有使有同知有副使都元)
(帅府有都元帅副元帅元帅府有达噜噶齐有元帅宣/抚安抚司有达噜噶齐有使有同知有副使有佥事招)
(讨使有达噜噶齐有使/有副使员数多少不等)
诸路万户府(管军七千以上为上五千以上为中三千/以上为下各置达噜噶齐一员万户副万)
(户各一员其官皆世袭有功则/升之其属有镇抚司千户所)
儒学提举司(统诸路府州县学校各置于行省所署之/地每司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江浙湖广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2b 页 WYG0140-0535b.png
(西三省别有蒙古提/举学校官设官同)
官医提举司(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惟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陜西五省各立一司馀省无)
都转运盐使司(两淮两浙福建各置司使二员同知三/员副使一员运判二员两浙福建无副)
(使四川则名茶盐转运司置使同知副使运判各一员/广东广海则有盐课提举司各有提举同提举副提举)
市舶提举司(泉州广东庆元各置司提举二/员同提举二员副提举二员)
海道运粮万户府(达噜噶齐一员万户一员副万户四/员其属有海运千户所平江又有海)
(运香莎糯/米千户所)
宝泉提举司(至正中议行钱法立都提举司掌鼓铸铜/钱印造交钞又置提举司于河南行省及)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3a 页 WYG0140-0535c.png
(济南冀宁等处凡九所江/浙江西湖广行省各一所)
都水庸田使司(顺帝至元中置于平江至正中又/置于汴梁使副使佥司各二员)
都总制庸田使司(至正十二年置河南江北等处都总/制庸田使司使副使各二员佥司六)
(员其属有军民屯田总/管府农政司丰盈库)
诸路总管府(十万以上为上十万以下为下路当冲要/者虽不及十万户亦为上置达噜噶齐总)
(管同知判官各一员推官二员下路无治中其属有儒/学教授蒙古教授医学阴阳学教授司狱司录事司平)
(准行用库织染局杂造局府仓/诸大使惠民药局税务诸提领)
散府(达噜噶齐一员知府或府尹一员同知判官推官/各一员所在有𨽻诸路及宣慰司行省者有直𨽻)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3b 页 WYG0140-0535d.png
(省部者有统州县者有不/统县者其制各有差等)
诸州(江北诸州户一万五千以上为上六千以上为中/不及六千为下江南诸州五万以上为上三万以)
(上为中不及三万为下各置达噜噶齐州/尹同知判官中下州则称知州不称尹)
诸县(江北县户六千以上为上二千以上为中不及二/千为下江南三万以上为上一万以上为中不及)
(一万为下置达噜噶齐尹丞簿尉各一员/典史二员中下县不置丞下县典史一员)
巡检司(巡检/一员)
诸军(惟边远之地有之各/统属县设官如下州)
诸蛮夷长官司(西南夷诸溪洞各置司达噜噶/齐长官副长官司用土人为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4a 页 WYG0140-0536a.png
各处托克托郭逊(掌辨使臣奸伪/正副各一员)
    蕙田案元史经两次编纂体例多不画一如
    百官志则自元统至元以后沿革增损之制
    别为一卷与前数卷首尾不相贯串今逐条
    分晰附于其下其前卷所无而顺帝时创设
    者亦以类相从若详定使司列于通政院之
    后延徽寺列于宁徽寺之后庶有条而不紊
    云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4b 页 WYG0140-0536b.png
          右元官制
明史职官志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
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
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祗备顾问帝方自操威
柄学士鲜所参决其紏劾则责之都察院章奏则达之
通政司平反则参之大理寺是亦汉九卿之遗意也分
大都督府为五而征调𨽻于兵部外设都布按三司分
𨽻兵刑钱榖其考核则听于府部是时吏户兵三部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5a 页 WYG0140-0536c.png
权为重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
望益尊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
可否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原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
希阔不敌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
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
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
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
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伴食者承意指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5b 页 WYG0140-0536d.png
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初领五都督府者
皆元勋宿将永乐间设内监监其事犹不敢纵沿习数
代勋戚纨裤司军纪日以惰毁既而内监添置益多边
塞皆有巡视大征伐皆有监军而疆事遂致大坏矣
    蕙田案明初政归六部并都察院通政司大
    理寺为九卿然九卿之中惟都察院权较重
    与六部埒明史有七卿表谓六部尚书及左
    都御史也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6a 页 WYG0140-0537a.png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掌皇九族之属籍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
(二十二年改宗人府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
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公孤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洪武三年授李)
(善长太师徐达太傅三孤无兼领者建文永乐间罢公/孤官仁宗复设宣德三年敕太师张辅少师蹇义少傅)
(杨士奇少保夏原吉各辍所领侍左右咨访政事公孤/之官几于专授逮义原吉卒士奇还领阁务自后公孤)
(但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而文臣/无生加三公者惟张居正于神宗朝加太师)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
子少保太子宾客(皆东宫大臣无定员无专授洪武元/年太子监国以朝臣兼宫职其后东)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6b 页 WYG0140-0537b.png
(宫师傅止为兼官加官及赠官惟永乐间成祖幸北京/以姚广孝为太子少师留辅太子自是终明世皆为虚)
(衔于太子辅导/之职无与也)
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
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掌/献)
(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
(阁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洪武十三年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
(书省又设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寻亦罢十五年/仿宋制置殿阁诸大学士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敕谕)
(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7a 页 WYG0140-0537c.png
(论以极刑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
(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
(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仁宗以杨士奇杨荣东宫旧臣升士奇为礼部侍)
(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阁/职渐崇其后士奇荥等皆迁尚书职虽居内阁官必以)
(尚书为尊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内阁自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
(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吏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其属司务二人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
(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明初设四部于中书/省洪武元年始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仍𨽻中书省六)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7b 页 WYG0140-0537d.png
(年吏部设总部司勋考功三属部十三年罢中书省升/六部秩每部分四属部吏部加司封二十二年改总部)
(为选部二十九年定为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司凡六/部属皆称清吏司建文中六部设左右侍中位侍郎上)
(除去诸司清吏字成祖初悉复旧制永乐元年设北京/行部尚书二人侍郎四人其属置六曹清吏司后又分)
(置六部各称行在某部十八年以六部官属移之北不/称行在其留南京者加南京字洪熙元年复置六部官)
(属于南京去南京字而以在北京者加行在字仍置行/部宣德三年复罢行部正统六年于北京去行在字南)
(京仍加南京字按吏部尚书表率百僚礼数无与并者/永乐初选翰林官入直内阁其后杨士奇等加至三孤)
(兼尚书衔然品叙列尚书蹇义夏原吉下孝宗六年内/宴大学士邱浚以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居太子太保吏)
(部尚书王恕之上自后由侍郎/詹事入阁者班皆在六部上矣)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8a 页 WYG0140-0538a.png
户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户口田赋之政令/其属司务二人浙江江西湖广陜西广东山东福)
(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清吏司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照磨一人检校一人所辖有宝)
(钞提举司抄纸局印钞局宝钞局宝钞广惠库广积库/赃罚库甲字乙字丙字丁字戊字库广盈库外承运库)
(承运库行用库太仓银库御马仓军储仓长安东安西/安北安门仓张冢湾盐仓检校批验所洪武初置户部)
(分为五科各设尚书侍郎十三年分四属部曰总部度/支金部仓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民部二十三年分十)
(二部各领一布政司其时无云南贵州二部而有北平/部二十九年改为十二司建文中仍为四司成祖复旧)
(制又改北平司为北京司后辈北京司而设云南贵州/交趾三司宣德中革交趾司定为十三司明初尝置司)
(农司判录司皆不𨽻户部后罢部总督仓场一人掌在/京及通州等处仓场粮储以户 尚书或侍郎为之俱)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8b 页 WYG0140-0538b.png
(不治部事神宗四十七年增设督饷侍/郎天启五年又增设督理钱法侍郎)
礼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礼仪祭祀宴飨贡/举之政令其属司务二人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
(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所辖有铸印局洪武/初置礼部六年分四属部曰总部祠部膳部主客二十)
(二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定为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
兵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其属司务二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
(清吏司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所辖有会同馆/大通关洪武初置兵部六年置三属部曰总部驾部职)
(方十三年增置库部二十三年改总部为司马部二十/九年定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 协理京营戎政)
(一人掌京营操练之事或尚/书或侍郎或右都御史兼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9a 页 WYG0140-0538c.png
刑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天下刑名及徒𨽻/勾覆关禁之政令其属司务二人浙江江西湖广)
(陜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清吏司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照磨检校各)
(一人司狱六人洪武初置刑部六年设总部比部都官/部司门部八年增设四科科设尚书侍郎等官二十二)
(年改总部为宪部二十三年分十二部如户部之制二/十九年改为十二司宣德十年定为十三司与户部同)
工部(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掌百工山泽之政令/其属司务二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郎)
(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所辖有营缮所文思院皮/作局鞍辔局宝源局颜料局军器局节慎库织染所杂)
(造局广积通积芦沟桥通州白河各抽分竹木局大通/阕提举司柴炭司洪武初置工部以将作司𨽻焉六年)
(设总部虞部水部并屯田为四属部又置营造提举司/八年增立四科科设尚书侍郎等官二十二年改总部)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39b 页 WYG0140-0538d.png
(为营部二十九年定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司侍提/督易州山厂一人掌督御用柴炭之事以尚书或 郎)
(督厂事嘉靖八年/改设主事管理)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各一人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左/右佥都御史各二人掌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
(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其属经历都事各一人/司务二人照磨检校司狱各一人十三道监察御史一)
(百十人浙江江西河南山东各十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各七人陜西湖广山西各八人云南十一人在)
(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在外巡按)
(清军学校巡盐茶马巡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御史司之其在外加都御史或副佥都)
(御史衔者有总督有提督有巡抚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及经略总理赞治巡视抚治等员初吴元年置)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0a 页 WYG0140-0539a.png
(御史台设大夫中丞侍御史以下与中书都督为三大/府十三年罢御史台十五年置都察院分监察御史为)
(十二道各领布政司建文元年改御史府设御史大夫/改十二道为左右两院成祖复旧制宣德十年定为十)
(三道员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一 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
(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饷总督陜西/三边军务一员 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 带管盐法)
(兼巡抚广东地方一员江总督四川陜西河南湖广等/处军务一员 总督浙 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一)
(员督总督陜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一员定/总 凤阳地方兼制河南湖广军务一员 总督保)
(地方军务一员地总督河南湖广军务兼巡抚河南一/员 总督九江 方兼制江西湖广军务一员 总理)
(南直𨽻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一员兼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一员 总理粮储提督军务 巡抚应天等)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0b 页 WYG0140-0539b.png
(府一员地巡抚浙江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一员地巡/抚福建 方兼提督军务一员 巡抚顺天等府 方)
(兼整饬蓟州等处边备一员抚巡抚保定等府提督紫/荆等关兼管河道一员 巡 河南等处地方兼管河)
(道提督军务一员山巡抚山西地方兼提督雁门等关/军务一员 巡抚 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管河道)
(提督军务一员理巡抚辽东地方赞理军务一员理巡/抚宣府地方赞 军务一员 巡抚大同地方赞 军)
(务一员理巡抚延绥等处赞理军务一员理巡抚宁夏/地方赞 军务一员 巡抚甘肃等处赞 军务一员)
(兼巡抚陜西地方赞理军务一员处巡抚四川等处地方/ 提督军务一员 巡抚湖广等 地方兼赞理军务)
(一员处巡抚江西地方兼理军务一员东巡抚南赣汀/韶等 地方提督军务一员 巡抚广 地方兼赞理)
(军务一员地巡抚广西地方一员贵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等处 方赞理军务兼督川 粮饷一员 巡抚)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1a 页 WYG0140-0539c.png
(贵州兼督理湖北川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一员理巡/抚天津地方赞理军务一员 巡抚登莱地方赞 军)
(务一员理巡抚安庐地方赞理军务一员理巡抚偏沅/地方赞 军务一员 巡抚密云地方赞 军务一员)
(务巡抚淮扬地方赞理军务一员提巡抚承天赞理军/ 一员 抚治郧阳等处地方兼 督军务一员 赞)
(理松潘地方/军务一员)
    蕙田案总督巡抚之名始于南北朝后周书
    文帝纪大统十六年拜章武公导为大将军
    总督留守诸军武帝纪建德二年诏皇太子
    赟巡抚西土又南史吴明彻傅吾为总督必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1b 页 WYG0140-0539d.png
    须身居其后是也明初命京卿巡抚地方有
    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原
    未为一定之官称其后各省俱有之遂为定
    员而布按二司之权轻矣
通政使司(通政使一人左右通政各一人左右参议各/一人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其属经)
(历知事各一人洪武三年置察言司寻罢十年始置通/政使司建文中改司为寺使为卿通政参议为少卿寺)
(丞增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各一人成祖复/旧制成化二年置提督誊黄右通政后革)
大理寺(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左右寺丞各一人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其属司务二人左右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2a 页 WYG0140-0540a.png
(寺正各一人寺副二人评事四人吴元年置大理司洪/武元年革三年置磨勘司寻亦革十四年复置大理寺)
(又置审刑司共平庶/狱十九年罢审刑司)
    蕙田案刑部都察院并大理寺谓之三法司
    而大理寺独以平反为职凡三法司会审初
    审刑部都察院为主覆审则大理寺为主
詹事府(詹事一人少詹事二人府丞二人掌辅导太子/其属主簿一人录事二人通事舍人二人 左)
(春坊大学士左庶子左谕德各一人左中允左赞善左/司直郎各二人左清纪郎一人左司諌二人右春坊亦)
(如之官司经局洗马一人校书正字各二人知洪武初/东宫 属自三少宾客外则有左右詹事同 詹事院)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2b 页 WYG0140-0540b.png
(副詹事詹事丞及左右率府使同知副使谕德赞善大/夫皆以勋旧大臣兼领又有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
(庶子及赞读等官十五年更定左右春坊司经局官二/十二年始置詹事院二十五年改院为府凡坊局之事)
(悉总之建文中又置资德院成祖复旧制按詹事府多/由他官兼掌成化以后率以礼部尚书侍郎由翰林出)
(身者兼之其协理者无常员春坊大学士司直司諌清/纪郎俱不常置中叶以后出阁讲读每点别员本府坊)
(局仅为翰林/官迁转之阶)
翰林院(学士一人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备天子顾问/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二人侍读侍讲各二人)
(掌讲读经史五经博士九人典籍二人侍书二人待诏/六人孔目一人史官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无定员吴)
(元年初置翰林院十四年令编修检讨典籍同左春坊/左司直郎正字赞读考驳诸司奏启平允则署其衔曰)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3a 页 WYG0140-0540c.png
(翰林院兼平驳诸司文字某官某列名书之建文时设/承旨改侍读侍讲两学士为文学博士成祖初复旧又)
(特简讲读编检等官参预机务谓之内阁然解缙胡广/等既直文渊阁犹相继署院事洪熙以后杨士奇等加)
(至师保礼绝百僚始不复署内阁本翰林之职故嘉隆/以前文移关白犹称翰林院以后则竟称内阁矣其在)
(六部自成化以后礼部尚书侍郎必由翰林吏部两侍/郎必有一由于翰林其由翰林者尚书则兼学士侍郎)
(则兼读讲学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视其品级必带本院衔)
 王氏圻曰英宗天顺中大学士李贤建议请专选进
 士科充翰林院官遂为制自后非进士起家不得居
 翰林为孤卿非翰苑出身不得入内阁居宥密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3b 页 WYG0140-0540d.png
国子监(祭酒一人司业一人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其属监丞一人五经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学)
(正十人学录七人典簿一人典籍一人掌馔二人明初/即置国子学洪武八年又置中都国子学十五年改为)
(国子监二十六年罢中都国子监建文中升监丞为堂/上官革学正学录成祖初复旧祭酒司业明初择有学)
(行者任之后皆/由翰林官迁转)
    蕙田案明制府院寺监设丞俱为堂上官独
    国子监丞领绳愆厅事为属员
太常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寺丞二人掌祭祀礼乐之事/其属典簿二人博士二人协律郎二人赞礼郎)
(九人司乐二十人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帝/王庙祈榖殿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显陵康陵)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4a 页 WYG0140-0541a.png
(永陵昭陵各祠祭署俱奉祀二人祀丞二人牺牲所吏/目一人吴元年置太常司三十年改为寺 提督四夷)
(馆少卿一人掌译书之事初𨽻翰林院后增太/常卿少卿各一员为提督嘉靖中裁卿一员)
光禄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寺丞二人掌祭享宴劳酒醴/膳羞之事其属典籍二人录事一人大官珍羞)
(良酝掌醢四署各署正一人署丞四人监事四人司牲/司大使副使各一人司牧局大使一人银库大使一人)
(吴元年置宣徽院洪武元年改为光/禄寺八年改寺为司三十年复为寺)
太仆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寺丞二人掌牧马之政令其/属主簿一人常盈库大使一人所辖各牧监监)
(正监副录事各一人各群群长一人洪武初置群牧监/于荅荅失里营所六年更置群牧监于滁州旋改为太)
(仆寺后定所辖牧监十四群九十有七三十年置行太/仆寺于北平永乐以后以行太仆寺为太仆寺其旧在)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4b 页 WYG0140-0541b.png
(滁州者为南/京太仆寺)
鸿胪寺(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左右寺丞各一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其属主簿一人司仪)
(司宾二署各署丞一人鸣赞四人序班五十人吴元年/置侍仪司九年改为殿庭仪礼司三十年改为鸿胪寺)
尚宝司(卿一人少卿一人司丞三人掌宝玺符牌印/章太祖初设符玺郎吴元年改为尚宝司)
吏户礼兵刑工六科(都给事中各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吏科四人户科八人)
(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掌侍从规諌/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明初设给事中洪武六)
(年始分为六科十年𨽻承敕监十二年改𨽻通政司十/三年置諌院有左右司諌及正言后又置諌议大夫寻)
(皆罢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未几复旧)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5a 页 WYG0140-0541c.png
中书科(中书舍人二十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劵/等事 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掌奉旨书写)
(书籍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掌奉旨篆写册宝图书/俱无定员 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制敕房中书舍人)
(并无定员诰敕房掌书办文官诰敕番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制敕房掌书办制敕诏)
(书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碑额题奏揭帖一应机密/文书各王府敕符底簿洪武七年设直省舍人𨽻中书)
(省后改中书舍人与给事中俱𨽻承敕监建文中革中/书舍人改为侍书𨽻翰林院成祖复旧制寻设中书科)
(定舍人员宣德间内阁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嘉靖二十年选各部主事大理寺评事带原衔直诰)
(敕制敕/两房)
    蕙田案明代中书舍人有三其直文华武英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5b 页 WYG0140-0541d.png
    殿者率取善书画者充之其直诰敕制敕两
    房者则为内阁之属嘉靖以后多选部寺诸
    臣入直归有光以太仆寺丞直制敕房则各
    寺堂上官亦有直两房者矣两房舍人与文
    华武英殿舍人及中书科舍人名同实异明
    史并为一条今姑从之而附辨于后
行人司(司正一人左右司副各一人行人三十七人掌/捧节奉使之事洪武十三年置建文中𨽻鸿胪)
(寺后/复旧)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6a 页 WYG0140-0542a.png
钦天监(监正一人监副二人掌天文历数占候推步之/事其属主簿一人春夏中秋冬五官正各一人)
(五官灵台郎八人五官保章正二人五官挈壶正二人/五官监三人五官司书二人五官司晨八人漏刻博士)
(六人明初设太史监吴元年改监为院洪武元年改为/司天监又置回回司天监三年改曰钦天监三十一年)
(罢回回/钦天监)
太医院(院使一人院判二人掌医疗之法其属御医四/人吏目一人生药库惠民药局各大使一人副)
(使一人太祖设医学提举司寻/改为太医监吴元年改监为院)
上林苑监(左右监正各一人左右监副各一人左右监/丞各一人掌苑囿园池牧畜树种之事其属)
(典簿一人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各典/署一人署丞一人录事一人永乐五年置)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6b 页 WYG0140-0542b.png
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各指挥一人副指挥四/人吏目一人掌巡捕盗)
(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
    蕙田案明初各城门设兵马以指挥司领之
    其后令专掌刑名盗贼职如两京州县而官
    名犹仍旧则以文职而系武职之衔矣
顺天府(府尹一人府丞一人治中一人通判六人推官/一人儒学教授一人训导一人其属经历知事)
(各一人照磨检校各一人所辖宛平大兴二县及司狱/司都税司宣课司税课司税课分司递军所批验所)
武学(京卫武学教授训导各一人卫武/学教授一人训导二人或一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7a 页 WYG0140-0542c.png
宦官 十二监(每监各太监一员左右少监各一员左/右监丞各一员典簿一员长随奉御无)
(定员此洪武旧制也后/渐更荤详见各条下)司礼监(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秉笔太监随堂)
(太监书籍名画等库掌司内书堂掌司六科廊掌司典/簿无定员提督掌督理皇城内一应仪礼刑名掌印掌)
(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掌司各掌所司典簿典记奏章及诸出纳号簿)
内官监(掌印太监一员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御用监(掌印太/监一员)
(里外监把总二员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又有仁智殿监工一员)司设监(员同内/官监)
马监(掌印监督提督太监各一员腾骧四卫营各设监/官掌司典簿写字拿马等员象房有掌司等员)
神宫监(掌印太监一员佥书/掌司管理无定员)尚膳监(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光禄太监一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7b 页 WYG0140-0542d.png
(总理一员管理佥书掌司写字监/工及各牛羊等房厂监工无定员)尚宝监(掌印一员佥/书掌司无定)
(员/)印绶监(员同/尚宝)直殿监(员同/上)尚衣监(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
(无定/员)都知监(掌印太监一员佥书掌/司长随奉御无定员)四司(旧制每司各/司正一人左)
(右司副各一人/后渐更易详下)惜薪司(掌印太监一员总理佥书掌道/掌司写字监工及外厂北厂南)
(厂新南厂新西厂各设/佥书监工俱无定员)钟鼓司(掌印太监一员佥书/司房学艺官无定员)
钞司(掌印太监一员佥书/管理监工无定员)混堂司(掌印太监一员佥/事监工无定员)
(旧制每局大使一人/左右副使各一人)兵仗局(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军/器库太监一员管理佥)
(书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银作局(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写字监工无定员)浣衣局(掌/印)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8a 页 WYG0140-0543a.png
(太监一员佥书/监工无定员)巾帽局(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针工局
(员同巾/帽局)内织染局(员同/上)酒醋面局(员同/上)司苑局(员同/上)
二监四司八局所谓二十四衙门也其外有内府供用
(掌印太监一员总理管理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旧制各库设官同八局)司钥库(员同/上)
承运库(掌印太监一员近侍佥书太监/十员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十库甲字乙字
丙字丁字戊字承运广盈广惠赃罚(已上各掌库一员/贴库佥书无定员)
御酒房(提督太监一员/佥书无定员)御药房(提督太监正副二员分/两班近侍医官无定员)
御茶房(提督太监正副二员/分两班近侍无定员)牲口房(提督太监一员/佥书无定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8b 页 WYG0140-0543b.png
漏房(掌房一员佥/书无定员)更鼓房(有罪内官/职司之)甜食房(掌房一员/协同无定)
(员/)弹子房(掌房一员/佥书数员)灵台(掌印太监一员佥书近/侍看时近侍无定员)绦作
(掌作一员协/同无定员)盔甲厂安民厂(各掌厂太监一员/贴厂佥书无定员)午门东
华门西华门奉天门元武门左右顺门左右红门皇宫
门坤宁门宫左右门东宫春和门后门左右门皇城京
城内外诸门(各门正一员管事无定员/旧设门正门副各一员)提督东厂(掌印/太监)
(一员掌班领班司房无定员贴刑二员掌刺缉刑狱之/事旧选各监中一人提督后专用司礼秉笔第二人或)
(第三人为之其贴刑官则用锦衣卫千百户为之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庭元辅掌东厂权如总宪秉笔)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9a 页 WYG0140-0543c.png
(随堂视众辅各设私臣/掌家掌班司房等员)提督西厂(不常设惟汪直谷大/用置之刘瑾又设西)
(内厂寻/俱罢革)提督京营(提督太监坐营太监监鎗掌司/佥书俱无定员始于景泰元年)文书
(掌房十员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并会极门京/官及各藩所上封本其在外之阁票在内之搭票一)
(应圣谕旨意御批俱由文书房落底发凡升/司礼者必由文书房出如外庭之詹翰也)礼仪房(提/督)
(太监一员司礼掌印或秉笔摄/之掌司写字管事长随无定员)中书房(掌房一员散/官无定员)
前近侍(曰乾清宫管事督理御用诸事曰打卯牌子掌/随朝捧剑俱位居司礼东厂提督守备之次曰)
(御前牌子曰煖殿曰管匮子曰赞礼曰答应长随/曰当差听事曰拿马尚寇尚衣尚履皆近侍也)南京
守备(正副守备太/监各一员)天寿山守备(太监/一员)湖广承天府守备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49b 页 WYG0140-0543d.png
(太监/一员)织造(提督太监南京一员/苏州一员杭州一员)镇守(镇守太监始于洪/熙遍设于正统凡)
(各省各镇无不有镇守太/监至嘉靖八年后始革)市舶(广东福建浙江三市舶/司各设太监提督后罢)
(浙江福建二司/惟存广东司)监督仓场(各仓各场俱/设监督太监)诸陵神宫监(各/陵)
(俱设神宫监/太监守陵)其外之监军采办粮税矿关等使不常设
者不可胜纪也(洪武中定内官监十一各门官七司二/局库九太祖尝谓侍臣曰朕观周礼奄)
(寺不及百人后世至踰数千因用阶乱此曹止可供洒/埽给使令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因定制内侍无许识)
(字又铸铁牌文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又敕诸/司毋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然二十五年命聂庆童往)
(河州敕谕茶马中官奉使行事已自此始成祖亦尝云/朕一遵太祖训一军一民中官不得擅调发顾中官四)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0a 页 WYG0140-0544a.png
(出实始永乐时命李兴等赍敕劳暹罗国王此奉使外/国之始也命郑和等率兵二万行赏西洋诸国此将兵)
(之始也敕王安等监都督谭清等军马靖巡视甘肃此/监军巡视之始也及洪熙元年以郑和领下番官军守)
(备南京遂相沿不改敕王安镇守甘肃而各省镇皆设/镇守矣宣德四年特设文书房命大学士陈山教小内)
(使书而太祖不许识字读书之制由此而废赐王瑾金/英印记则与诸密勿大臣同赐金英范宏免死诏则又)
(无异勋臣之铁劵也英宪武熹之朝太阿倒握威福下/移庄烈帝初剪大憝海内颂圣既而镇守出征督饷坐)
(营等事无一不命中官/为之而明亦遂亡矣)
 王世贞笔记高帝时中人不得预外事见公侯大臣
 叩首惟谨至永乐初狗儿诸奄稍稍见马上之绩后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0b 页 WYG0140-0544b.png
 以倦勤朝事渐寄笔札久乃称肺腑矣太监郑和等
 以奉命率舟师下海中诸蛮而中人有出使者矣西
 北大将多洪武旧人意不能无疑思以腹心参之而
 中人有镇守者矣王振时上春秋少不日接大臣而
 中人有票旨径行者矣
    蕙田案宦官之祸至明而极然太祖训敕内
    臣毋预政事外臣毋行交结其家法非不严
    也内臣典兵奉使始于永乐内书堂授书始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1a 页 WYG0140-0544c.png
    于宣德皆所称英明之主而日中之蔀即伏
    于此时厥后大权旁落威福自擅积渐使然
    固其宜矣
南京官(吏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户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总督粮储一人礼部尚书一人右侍)
(郎一人兵部尚书参赞几务一人石侍郎一人刑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工部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都察)
(院右都御史一人右副都御史一人右佥都御史一人/提督操江一人通政使司通政使一人右通政一人右)
(参议一人大理寺卿一人右寺丞一人翰林院学士一/人国子监祭酒一人司业一人太常寺卿一人少卿一)
(人光禄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太仆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寺丞二人鸿胪寺卿一人尚宝司卿一人吏户礼兵刑)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1b 页 WYG0140-0544d.png
(工六科给事中六人行人司左司副一人钦天监监正/一人监副一人太医院院判一人五城兵马司指挥各)
(一人副指挥各三人应天府府尹一人府丞一人治中/一人 永乐四年成祖往北京置行部尚书备行在九)
(卿印以从是时皇太子监国大小庶务悉以委之惟封/爵大辟除拜三品以上则以闻政本故在南也十八年)
(官属悉移而北南京六部所存惟礼刑工三部各一侍/郎在南之官加南京字仁宗时补设官属除南京字正)
(统六年定制/复如永乐时)
    蕙田案南京诸部寺监虽有司存而俱为閒
    散之职徒以养清望耳于政本无关也今惟
    举其大者而所辖诸司属则略之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2a 页 WYG0140-0545a.png
王府长史司(左右长史各一人掌王府之政令其属典/簿一人所辖有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
(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及伴读教授引礼/舍人仓库大使公主府则设家令一人司丞一人录事)
(一人洪武二十三年/改家令司为中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一省之政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无定员其属经历都事)
(各一人照磨检校各一人理问副理问提控案牍各一/人司狱一人库大使副使各一人仓大使副使各一人)
(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各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太祖初置行中书省设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
(员洪武九年改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陜西湖广山西诸行省俱为承宣布政使司罢)
(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等官改参知政事为布政使十/五年置云南布政司永乐元年以北平布政司为北京)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2b 页 WYG0140-0545b.png
(五年置交阯布政司十一年置贵州布政司宣德/三年罢交阯布政司除两京外定为十三布政司)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一人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副/使佥事无定员其属经历知事各一人)
(照磨检校各一/人司狱一人)
布政司参政参议分司诸道(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皆带布政衔)
按察司副使佥事分司诸道(提督学道清军道驿傅道/分巡道整饬兵备道其外)
(又有协堂道水利道屯田道管河道盐法道抚治道监/军道招练道明初于直𨽻府州县设巡按御史各布政)
(司所属设试佥事后罢试佥事改按察分司四十一道/此分巡之始也分守起于永乐间兵道仿自洪熙间两)
(京不设布按二司故督学以御史后置守巡/诸员无所属则寄衔于邻近省布按司官)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3a 页 WYG0140-0545c.png
行太仆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寺丞无定员掌各边卫所/营堡之马政其属主簿一人洪武三十年置)
(行太仆寺于山西北平陜西甘肃辽/东永乐中以北平行寺为太仆寺)
苑马寺(卿一人少卿一人寺丞无定员掌六监二十四/苑之马政其属主簿一人各牧监监正监副录)
(事各一人各苑圉长一人永乐四年置北直𨽻辽东平/凉甘肃凡四寺十八年革北京苑马寺并入太仆正统)
(中革甘肃/苑马寺)
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一人同知一人副使一人判/官无定员掌盐盬之事其属经历知事)
(各一人库大使副使各一人所辖各场盐课司大使副/使各盐仓大使副使各批验所大使副使并一人都转)
(运司凡六曰两淮曰两浙曰长芦/曰河东曰山东曰福建分司十四)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3b 页 WYG0140-0545d.png
盐课提举司(提举同提举各一人副提举无定员其属/吏目一人库大使副使一人所辖各盐仓)
(大使副使各场各井盐课司大使副使并一人提举司/凡七曰四川曰广东海北曰黑盐井曰白盐井曰安宁)
(曰五井曰察罕脑儿又/有辽东煎盐提举司)
市舶提举司(提举一人副提举二人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其属吏目一人)
茶马司(大使一人副使一/人掌市马之事)
(知府一人同知通判无定员推官一人其属经历知/事各一人照磨检校各一人司狱一人儒学教授一)
(人训导四人税课司大使一人仓大使副使各一人织/染杂造局大使副使各一人医学正科一人阴阳学正)
(术一/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4a 页 WYG0140-0546a.png
(知州一人同知判官无定员其属吏目一人儒学学/正一人训导二人税课局大使一人库大使一人织)
(染杂造局大使副使各一人医/学典科一人阴阳学典术一人)
(知县一人县丞一人主簿一人其属典史一人儒学/教谕一人训导二人税课局大使一人库大使一人)
(医学训科阴阳/学训术各一人)
 顾氏炎武曰唐制京郡乃称府至宋则潜藩之地皆
 升为府宋初太宗真宗皆尝为开封尹后无继者乃
 设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之崇宁三年蔡京乞
 罢权知府置牧尹各一员牧以皇子领尹以文臣充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4b 页 WYG0140-0546b.png
 是权知府者所以避京尹之名也今则直命之为知
 府非也 知县者非县令而使之知县中之事唐人
 亦谓之知印其名始于贞元以后其初尚带一权字
 至于普设知县则起自宋初以州郡多阙官县令选
 尤猥下乃诏吏部选幕职官为知县自此以后遂罢
 令而设知县沿其名至今宋时结衔曰以某官知某
 府事以某官知某州事以某官知某县事以其本非
 此府此州此县之正官而任其事故云然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5a 页 WYG0140-0546c.png
巡检司(巡检副巡检主缉捕盗/贼凡关津要害处俱设) 驿(驿丞典邮/傅迎送) 河泊
所官(掌收/鱼税) 闸官坝官(掌启闭/蓄泄) 批验所(大使副使各/一人掌验茶)
(盐/引) 递运所(大使副使各一/人掌运递粮物) 铁冶所(大使副使各一/人以上皆𨽻府)
(州/县)
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左名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
(无定员其属经历都事各一人初太祖下集庆即置行/枢密院自领之又置诸翼统军元帅府寻罢枢密院改)
(置大都督府以都镇抚司𨽻焉寻罢统军元帅府吴元/年罢大都督不设十三年改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
(领在京各卫所及在外各都司卫所永乐元年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后又分五府称行在五军都督府)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5b 页 WYG0140-0546d.png
(十八年除行在字在应天者加南京字洪熙元年复称/行在仍设行后府宣德三年又革正统六年复除行在)
(字/)
京营(永乐二十二年置大三营曰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俱选勋臣二人提督之景泰元年立十团营其)
(旧设者号为老营成化三年分团营为十二每营又各/分五军三千统骑兵神机统火器正德中又选团营精)
(锐置东西两官厅嘉靖二十九年革团营官厅仍并三/大营改三千曰神枢统以提督总兵官一员已改提督)
(曰总督京营戎政更设侍郎一人协理京营戎政定巡/视科道官岁一代悉革内侍官隆庆初仍以总督为提)
(督改协理为阅视寻并改阅视为提督四年三营各设/提督又各设右都御史一员提督之寻罢六提督仍复)
(总督戎政一人天启初增设协/理一人寻革崇祯初复增设)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6a 页 WYG0140-0547a.png
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镇抚司镇抚二人其属经历知事)
(吏目仓大使副使各一人所辖千户所多寡不等京卫/有上直卫有南北京卫品秩并同各有掌印有佥书其)
(以恩荫寄禄无定员凡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二十有/六皆不𨽻都督府锦衣卫其一也其京卫𨽻都督府者)
(三十有三不𨽻/都督者十有五)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定员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
(洪武二十年以治锦衣卫者多非法凌虐乃焚刑具出/系囚送刑部审录诏内外狱咸归三法司罢锦衣狱成)
(祖时复置寻增北镇抚司专治诏狱成化间刻印畀之/狱成得专达不关白锦衣锦衣官亦不得干预而以旧)
(所设为南镇抚/司专理军匠)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6b 页 WYG0140-0547b.png
南京守备协同守备(各一人南京以守备及参赞机务/为要职守备以公侯伯充兼领中)
(军都督府事协同守备以侯伯都督充领五府事参赞/机务以兵部尚书领之永乐十九年迁都设守备洪熙)
(元年以中官同守备景泰/三年增设协同守备一人)
南京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不全/设其掌印佥书皆以勋戚及三等都)
(督为之其属经/历都事各一人)
南京卫指挥使司(设官如京卫其𨽻五都督府者三十/有二又亲军卫指挥使司十有七)
王府护卫指挥使司(设官如京卫又王府仪卫司仪/卫正一人副二人典仗六人)
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无定员凡总/镇一方者为)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7a 页 WYG0140-0547c.png
(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禦领)
(班备倭等名凡总兵副总兵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其/总兵挂印称将军者云南曰征南将军大同曰征西前)
(将军湖广曰平蛮将军两广曰征蛮将军辽东曰征虏/前将军宣府曰镇朔将军甘肃曰平𦍑将军宁夏曰征)
(西将军交阯曰副将军延绥曰镇西将军其在蓟镇贵/州湖广四川及攒运淮安者不得称将军挂印宣德间)
(又设山西陜西二总兵嘉靖间分设广东广西贵州湖/广二总兵为四改设福建保定副总兵为总兵又添设)
(浙江总兵神宗朝又增设于临洮山海天启间增设登/莱至崇祯时益纷不可纪而位权亦非复当日盖明初)
(虽参将游击把总亦多有充以/勋戚都督等官至后则杳然矣)
留守司(正留守一人副留守一人指挥同知二人其属/经历都事断事副断事吏目各一人洪武二年)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7b 页 WYG0140-0547d.png
(诏以临濠为中都十四年置留守/司嘉靖十九年置兴都留守司)
都指挥使司 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一人都指挥/同知二人都指挥佥事)
(四人掌一方之军政其属经历都事断事副断事吏目/各一人司狱仓库草场大使副使各一人明初置各行)
(省行都督府设官如都督府又置各都卫指挥使司洪/武八年诏各都卫并改为都指挥使司凡改设都司十)
(有三行都司三宣德以后定/设都司十有六行都司五)
卫指挥使司(设官如京卫各统于都/司行都司或留守司)
千户所(正千户一人副千户一人镇抚二人其属吏目/一人所辖百户所凡十共百户十人总旗二十)
(人小旗百人其守禦千户/所军民千户所设官并同)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8a 页 WYG0140-0548a.png
土官(洪武七年西南诸蛮朝贡多因元官授之后定为/宣慰司者十一为招讨司者一为宣抚司者十为)
(安抚司者十九为长官司者百七十有三其府州县正/贰属官或土或流皆因其俗使之守疆土脩职贡供征)
(调又有番夷都指挥使司三卫指挥使司三百八十五/宣慰司三招讨司六万户府四千户所四十一站七地)
(面七寨一并以附/寨番夷官其地)
          右明官制
 
 
 
五礼通考 卷二百十九 第 58b 页 WYG0140-0548b.png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