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a 页 WYG0139-02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五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嘉礼四十八
学礼
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六年诏开贡举
兴宗本纪重熙五年十月御元和殿以日射三十六熊
赋幸燕诗试进士于廷赐冯立赵徽四十九人进士第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五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嘉礼四十八
学礼
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六年诏开贡举
兴宗本纪重熙五年十月御元和殿以日射三十六熊
赋幸燕诗试进士于廷赐冯立赵徽四十九人进士第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b 页 WYG0139-0217b.png
遂大宴御试进士自此始
蕙田案辽史不志选举故其立法规制莫得而详
然以诸帝本纪考之犹略可见其科或比年一举
或间一年或间二年或间三年初无定期统和设
科之始岁放进士不过一二人或四五人道宗以
后进士多者百馀人少亦七八十人亦无定额也
金史选举志金设科皆因辽宋制有词赋经义策试律
科经童之制海陵天德三年罢策试科世宗大定十一
蕙田案辽史不志选举故其立法规制莫得而详
然以诸帝本纪考之犹略可见其科或比年一举
或间一年或间二年或间三年初无定期统和设
科之始岁放进士不过一二人或四五人道宗以
后进士多者百馀人少亦七八十人亦无定额也
金史选举志金设科皆因辽宋制有词赋经义策试律
科经童之制海陵天德三年罢策试科世宗大定十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a 页 WYG0139-0218a.png
年创设女真进士其初但试策后增试论所谓策论进
士也明昌初又设制举宏词科以待非常之士故金取
士之目有七焉其试词赋经义策论中选者谓之进士
律科经义中选者曰举人
蕙田案唐宋时凡举进士及诸科者皆得称
举人举人者州郡所举之人如谒选于吏部
者谓之选人耳非以为出身之名也金时以
词赋经义者曰进士以律科中选者曰举人
士也明昌初又设制举宏词科以待非常之士故金取
士之目有七焉其试词赋经义策论中选者谓之进士
律科经义中选者曰举人
蕙田案唐宋时凡举进士及诸科者皆得称
举人举人者州郡所举之人如谒选于吏部
者谓之选人耳非以为出身之名也金时以
词赋经义者曰进士以律科中选者曰举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b 页 WYG0139-0218b.png
于是举人遂为一定之名然与后世之举人
亦有别
凡诸进士举人由乡至府由府至省及殿廷凡四试皆
中选则官之至廷试五被黜则赐之第谓之恩例又有
特命及第者谓之特恩恩例者但考文之高下为第而
不复黜落凡词赋进士试赋诗策论各一道经义进士
试所治一经义论策各一道其设也始于太宗天会元
年十一月时以急欲得汉士以抚辑新附初无定数亦
亦有别
凡诸进士举人由乡至府由府至省及殿廷凡四试皆
中选则官之至廷试五被黜则赐之第谓之恩例又有
特命及第者谓之特恩恩例者但考文之高下为第而
不复黜落凡词赋进士试赋诗策论各一道经义进士
试所治一经义论策各一道其设也始于太宗天会元
年十一月时以急欲得汉士以抚辑新附初无定数亦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a 页 WYG0139-0218c.png
无定期故二年二月八月凡再行焉五年以河北河东
初降职员多阙以辽宋之制不同诏南北各因其素所
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熙宗天眷元年五月诏南北
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海陵庶人天德二年始增
殿试之制而更定试期三年并南北选为一罢经义策
试两科专以词赋取士贞元元年定贡举程试条理格
法正隆元年命以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始定为三年
一辟大定四年敕宰臣进士文优则取勿限人数十八
初降职员多阙以辽宋之制不同诏南北各因其素所
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熙宗天眷元年五月诏南北
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海陵庶人天德二年始增
殿试之制而更定试期三年并南北选为一罢经义策
试两科专以词赋取士贞元元年定贡举程试条理格
法正隆元年命以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始定为三年
一辟大定四年敕宰臣进士文优则取勿限人数十八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b 页 WYG0139-0218d.png
年谓宰臣文士有偶中魁选不问操履而辄授翰苑之
职如赵承元朕闻其无士行果败露自今榜首先访察
其乡行可取则授以应奉否则从常调十九年谓宰臣
曰自来御试赋题皆士人尝拟作者前朕自选一题出
人所不料故中选者多名士而庸才不及焉是知题难
则名儒亦擅场题易则庸流易侥倖也平章政事唐古
安礼奏曰臣前日言士人不以策论为意者正为此耳
宜各场通考选文理俱优者上曰并答时务策观其议
职如赵承元朕闻其无士行果败露自今榜首先访察
其乡行可取则授以应奉否则从常调十九年谓宰臣
曰自来御试赋题皆士人尝拟作者前朕自选一题出
人所不料故中选者多名士而庸才不及焉是知题难
则名儒亦擅场题易则庸流易侥倖也平章政事唐古
安礼奏曰臣前日言士人不以策论为意者正为此耳
宜各场通考选文理俱优者上曰并答时务策观其议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a 页 WYG0139-0219a.png
论材自可见卿等其议之二十二年谓宰臣曰汉进士
魁例授应奉若行不副名不习制诰之文者即与外除
二十八年复经义科章宗明昌元年正月言事者谓举
人四试而乡试似为虚设固当罢去其府会试乞十人
取一人可以群经出题而注示本傅上是其言诏免乡
试府试以五人取一人仍令有司议群经出题之制有
司言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及荀扬老子内出
题皆命于题下注其本傅又谕有司曰举人程文所用
魁例授应奉若行不副名不习制诰之文者即与外除
二十八年复经义科章宗明昌元年正月言事者谓举
人四试而乡试似为虚设固当罢去其府会试乞十人
取一人可以群经出题而注示本傅上是其言诏免乡
试府试以五人取一人仍令有司议群经出题之制有
司言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及荀扬老子内出
题皆命于题下注其本傅又谕有司曰举人程文所用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b 页 WYG0139-0219b.png
故事恐考试官或遽不能忆误失人材可自注出处注
字之误不在涂注乙之数
蕙田案金初进士举人皆四试试于州县曰
乡试试于京府曰府试试于礼部曰会试试
于殿廷曰御试所谓府试即今之乡试是也
唐宋以试礼部为省试至是始有会试之名
及明昌初罢乡试之法惟有府试省试御试
元明以来皆因之
字之误不在涂注乙之数
蕙田案金初进士举人皆四试试于州县曰
乡试试于京府曰府试试于礼部曰会试试
于殿廷曰御试所谓府试即今之乡试是也
唐宋以试礼部为省试至是始有会试之名
及明昌初罢乡试之法惟有府试省试御试
元明以来皆因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5a 页 WYG0139-0219c.png
又案金制考官于经史出题皆于题下注本
傅示之则士子得尽心于作文而题指不致
舛误又举人试文所用故事许自注出处则
试官不致失于记忆屈抑人才兼可以察士
人学问之根柢皆良法也
明昌二年敕官或职至五品者直赴御试六年言事者
谓学者率恃有司全注本傅以示之故不勉读书乞减
子史注本傅之制又经义中选之文多肤浅乞择学官
傅示之则士子得尽心于作文而题指不致
舛误又举人试文所用故事许自注出处则
试官不致失于记忆屈抑人才兼可以察士
人学问之根柢皆良法也
明昌二年敕官或职至五品者直赴御试六年言事者
谓学者率恃有司全注本傅以示之故不勉读书乞减
子史注本傅之制又经义中选之文多肤浅乞择学官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5b 页 WYG0139-0219d.png
及本科人充试官省臣谓若不与本傅恐硕学者有偶
忘之失可令但知题意而已遂命择前经义进士为众
所推者才识优长者为学官遇差考试官之际则验所
治经参用词赋进士题注本傅不得过五十字经义进
士御试第二场试论日添试策一道承安四年上谕宰
臣曰一场放二状元非是后场廷试令词赋经义通试
时务策止选一状元馀虽有明经法律等科止同诸科
而已至宋王安石为相作新经始以经义取人且词赋
忘之失可令但知题意而已遂命择前经义进士为众
所推者才识优长者为学官遇差考试官之际则验所
治经参用词赋进士题注本傅不得过五十字经义进
士御试第二场试论日添试策一道承安四年上谕宰
臣曰一场放二状元非是后场廷试令词赋经义通试
时务策止选一状元馀虽有明经法律等科止同诸科
而已至宋王安石为相作新经始以经义取人且词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6a 页 WYG0139-0220a.png
经义人素所习之本业策论则兼习者也今舍本业取
兼习恐不副陛下公选之意遂定御试同日各试本业
词赋依旧分立甲次第一名为状元经义魁次之恩例
与词赋第二人同馀分为两甲中下人并在词赋之下
蕙田案一场放二状元以下四十二字系章
宗谕宰臣之词至宋王安石为相以下则有
司所议之词中间必有脱文
五年诏考词赋官各作程文一道示为举人之式试后
兼习恐不副陛下公选之意遂定御试同日各试本业
词赋依旧分立甲次第一名为状元经义魁次之恩例
与词赋第二人同馀分为两甲中下人并在词赋之下
蕙田案一场放二状元以下四十二字系章
宗谕宰臣之词至宋王安石为相以下则有
司所议之词中间必有脱文
五年诏考词赋官各作程文一道示为举人之式试后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6b 页 WYG0139-0220b.png
赴省藏之
蕙田案考试官撰程文始见于此前明亦多
有之
张行简转对言拟作程文本欲为考试之式今会试考
试官御试读卷官皆居显职擢第后离笔砚久不复常
习今临试拟作之文稍有不工徒起谤议诏罢之泰和
元年平章政事图克坦镒病时文之弊言诸生不穷经史
唯事末学以致志行浮薄可令进士试策日自时务策
蕙田案考试官撰程文始见于此前明亦多
有之
张行简转对言拟作程文本欲为考试之式今会试考
试官御试读卷官皆居显职擢第后离笔砚久不复常
习今临试拟作之文稍有不工徒起谤议诏罢之泰和
元年平章政事图克坦镒病时文之弊言诸生不穷经史
唯事末学以致志行浮薄可令进士试策日自时务策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7a 页 WYG0139-0220c.png
外更以疑难经旨相参为问使发圣贤之微旨古今之
事变诏为永制宣宗贞祐二年御史台言明年省试以
中都辽东西北京等路道阻宜于中都南京两处试之
三年谕宰臣曰国初设科素号严密今闻会试至于杂
坐諠哗何以防弊命治考官及监察罪兴定二年又谓
宰臣曰从来廷试进士日晡后即遣出宫恐文思迟者
不得尽其才令待至暮五年省试经义进士考官于常
格外多取十馀人上命以特恩赐第又命河北举人今
事变诏为永制宣宗贞祐二年御史台言明年省试以
中都辽东西北京等路道阻宜于中都南京两处试之
三年谕宰臣曰国初设科素号严密今闻会试至于杂
坐諠哗何以防弊命治考官及监察罪兴定二年又谓
宰臣曰从来廷试进士日晡后即遣出宫恐文思迟者
不得尽其才令待至暮五年省试经义进士考官于常
格外多取十馀人上命以特恩赐第又命河北举人今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7b 页 WYG0139-0220d.png
府试中选而为兵所阻者免后举府试
策论进士选女真人之科也始大定四年世宗命颁行
女直大小字所译经书每穆昆选二人习之寻欲兴女
直字学校明安穆昆内多择良家子为生诸路至三千
人九年选异等者得百人荐于京师廪给之命
缔达教以古书作诗策后复试得图克坦镒以下三十馀
人十一年始议行策选之制至十三年始定每场策一
道以五百字以上成免乡试府试止赴会试御试且诏
策论进士选女真人之科也始大定四年世宗命颁行
女直大小字所译经书每穆昆选二人习之寻欲兴女
直字学校明安穆昆内多择良家子为生诸路至三千
人九年选异等者得百人荐于京师廪给之命
缔达教以古书作诗策后复试得图克坦镒以下三十馀
人十一年始议行策选之制至十三年始定每场策一
道以五百字以上成免乡试府试止赴会试御试且诏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8a 页 WYG0139-0221a.png
京师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拟以新进士充
教授以教士民子弟之愿学者俟行之久学者众则同
汉进士三年一试之制乃就悯忠寺试中选者得图克坦
镒以下二十七人十六年命皇家两从以上亲及宰相
子直赴御试皇家袒免以上亲及执政官之子直赴会
试二十年定制今后以策诗试三场策用女真大字诗
用小字程试之期皆依汉进士例省臣奏汉人进士来
年三月二十日乡试八月二十日府试次年正月二十
教授以教士民子弟之愿学者俟行之久学者众则同
汉进士三年一试之制乃就悯忠寺试中选者得图克坦
镒以下二十七人十六年命皇家两从以上亲及宰相
子直赴御试皇家袒免以上亲及执政官之子直赴会
试二十年定制今后以策诗试三场策用女真大字诗
用小字程试之期皆依汉进士例省臣奏汉人进士来
年三月二十日乡试八月二十日府试次年正月二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8b 页 WYG0139-0221b.png
日会试三月十二日御试敕以来年八月二十五日于
中都上京咸平东平府等路四处府试馀从前例二十
八年谕宰臣曰女真进士惟试以策行之既久人能预
备今若试以经义可乎宰臣对曰五经中书易春秋已
译之矣俟译诗礼毕试之可也上曰大经义理深奥不
加岁月不能贯通今宜于经内姑试以论题后当徐试
经义也章宗大定二十九年诏许诸人试策论进士举
七月省奏如诗策论俱作一日程试恐力有不逮诗策
中都上京咸平东平府等路四处府试馀从前例二十
八年谕宰臣曰女真进士惟试以策行之既久人能预
备今若试以经义可乎宰臣对曰五经中书易春秋已
译之矣俟译诗礼毕试之可也上曰大经义理深奥不
加岁月不能贯通今宜于经内姑试以论题后当徐试
经义也章宗大定二十九年诏许诸人试策论进士举
七月省奏如诗策论俱作一日程试恐力有不逮诗策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9a 页 WYG0139-0221c.png
作一日论作一日以诗策合格为中选而以论定其名
次上曰论乃新添至第三举时当通定去留明昌元年
明安穆昆愿试进士者拟依馀人例不可令直赴御试
上曰是止许女真进士母令试汉进士也又定制馀官
第五品散阶令直赴会试官职俱至五品令直赴御试
承安二年敕策论进士限丁习学遂定制内外官员诸
局分承应人武卫军若明安穆昆女真及诸色人户止
一丁者不许应试两丁者许一人四丁二人六丁以上
次上曰论乃新添至第三举时当通定去留明昌元年
明安穆昆愿试进士者拟依馀人例不可令直赴御试
上曰是止许女真进士母令试汉进士也又定制馀官
第五品散阶令直赴会试官职俱至五品令直赴御试
承安二年敕策论进士限丁习学遂定制内外官员诸
局分承应人武卫军若明安穆昆女真及诸色人户止
一丁者不许应试两丁者许一人四丁二人六丁以上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9b 页 WYG0139-0221d.png
止许三人三次终场不在验丁之限三年定制女直人
以年四十五以下试进士举于府试十日前委佐贰官
善射者试射如当赴会试御试者大兴府佐贰官试验
三举终场者免之
凡会试之数大定二十五年词赋进士不得过五百人
二十八年以不限人数遂至五百八十六人章宗令合
格则取故承安二年至九百二十五人时以复加四举
终场者数太滥遂命取不得过六百人泰和二年上命
以年四十五以下试进士举于府试十日前委佐贰官
善射者试射如当赴会试御试者大兴府佐贰官试验
三举终场者免之
凡会试之数大定二十五年词赋进士不得过五百人
二十八年以不限人数遂至五百八十六人章宗令合
格则取故承安二年至九百二十五人时以复加四举
终场者数太滥遂命取不得过六百人泰和二年上命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0a 页 WYG0139-0222a.png
定会试诸科取人之数司空襄言试词赋经义者多可
五取一策论绝少可四取一恩榜本以优老于场屋者
四举受恩则太优限以年则碍异材可五举则受恩平
章图克坦镒等言大定二十五年至明昌初率三四人取
一平章张汝霖亦言五人取一府试百人中才得五耳
遂定制策论三人取一词赋经义五人取一五举终场
年四十五以上四举终场年五十以上者受恩
凡考试官大定间府试六处各差词赋试官三员策论
五取一策论绝少可四取一恩榜本以优老于场屋者
四举受恩则太优限以年则碍异材可五举则受恩平
章图克坦镒等言大定二十五年至明昌初率三四人取
一平章张汝霖亦言五人取一府试百人中才得五耳
遂定制策论三人取一词赋经义五人取一五举终场
年四十五以上四举终场年五十以上者受恩
凡考试官大定间府试六处各差词赋试官三员策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0b 页 WYG0139-0222b.png
试官二员明昌初增为九处路各差九员大兴府则十
一员承安四年又增太原为十处有司请省之遂定策
论进士女真经童千人以上差四员五百人以上三员
不及五百二员各以职官高者一人为考试官馀为同
考试官词赋进士与律科举人共及三千以上五员二
千四员不及二千三员经义进士及经童举人千人四
员五百以上三员百人以上二员不及百人以词赋考
官兼之后又定制策论试官上京咸平东平各三员北
一员承安四年又增太原为十处有司请省之遂定策
论进士女真经童千人以上差四员五百人以上三员
不及五百二员各以职官高者一人为考试官馀为同
考试官词赋进士与律科举人共及三千以上五员二
千四员不及二千三员经义进士及经童举人千人四
员五百以上三员百人以上二员不及百人以词赋考
官兼之后又定制策论试官上京咸平东平各三员北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1a 页 WYG0139-0222c.png
京西京益都各二员律科监试官一员试律官二员𨽻
词赋试院经童试官一员𨽻经义考试院与会试同其
弥封并誊录官检搜怀挟官自馀修治试院监押门官
并如会试之制大定二十年上以往岁多以远地官考
试不便遂命差近省
凡会试知贡举官同知贡举官词赋则旧十员承安五
年为七员经义则六员承安五年省为四员诠读官二
员泰和三年上以弥封官渫语于举人敕自今女真司
词赋试院经童试官一员𨽻经义考试院与会试同其
弥封并誊录官检搜怀挟官自馀修治试院监押门官
并如会试之制大定二十年上以往岁多以远地官考
试不便遂命差近省
凡会试知贡举官同知贡举官词赋则旧十员承安五
年为七员经义则六员承安五年省为四员诠读官二
员泰和三年上以弥封官渫语于举人敕自今女真司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1b 页 WYG0139-0222d.png
则用右选汉人封汉人司则以女真司封
凡御试读卷官策论词赋进士各七员经义五员馀职
事官各二员制举宏词共三员泰和七年礼部尚书张
行简言旧例读卷官不避亲至有亲人或有不敢定其
去留或力加营护而为同列所疑若读卷官不用与进
士有亲者则读卷之际得平心商确上遂命临期多拟
其有亲者汰之
蕙田案府试会试御试差官考校及纠察之
凡御试读卷官策论词赋进士各七员经义五员馀职
事官各二员制举宏词共三员泰和七年礼部尚书张
行简言旧例读卷官不避亲至有亲人或有不敢定其
去留或力加营护而为同列所疑若读卷官不用与进
士有亲者则读卷之际得平心商确上遂命临期多拟
其有亲者汰之
蕙田案府试会试御试差官考校及纠察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2a 页 WYG0139-0223a.png
法至金始详
凡府试策论进士大定二十年定以中京上京咸平东
平四处至明昌元年添北京西京益都为七处兼试女
真经童凡上京海兰率宾呼尔哈扶馀东北招讨司等
路者则赴会宁府试咸平隆州博索东京盖州懿州者
则赴咸平府试中都河北东西路者则赴大兴府试西
京并西南西北二招讨司者则赴大同府试北京临潢
宗州兴州全州者则赴大定府试山东西大名南京者
凡府试策论进士大定二十年定以中京上京咸平东
平四处至明昌元年添北京西京益都为七处兼试女
真经童凡上京海兰率宾呼尔哈扶馀东北招讨司等
路者则赴会宁府试咸平隆州博索东京盖州懿州者
则赴咸平府试中都河北东西路者则赴大兴府试西
京并西南西北二招讨司者则赴大同府试北京临潢
宗州兴州全州者则赴大定府试山东西大名南京者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2b 页 WYG0139-0223b.png
则赴东平府试山东东路则试于益都凡词赋经义进
士及律科经童府试之处大定间大兴大定大同开封
东平京兆凡六处明昌初增辽阳平阳益都为九处承
安四年复增太原为十中都河北则试于大兴府上京
东京咸平府等路则试于辽阳府馀各试于其境
凡乡试之期以三月二十日府试之期若策论进士则
以八月二十日试策间三日试诗词赋进士则以二十
五日试赋及诗又间三日试策论经义进士又间词赋
士及律科经童府试之处大定间大兴大定大同开封
东平京兆凡六处明昌初增辽阳平阳益都为九处承
安四年复增太原为十中都河北则试于大兴府上京
东京咸平府等路则试于辽阳府馀各试于其境
凡乡试之期以三月二十日府试之期若策论进士则
以八月二十日试策间三日试诗词赋进士则以二十
五日试赋及诗又间三日试策论经义进士又间词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3a 页 WYG0139-0223c.png
后三日试经义又三日试策次律科次经童每场皆间
三日试之会试则策论进士以正月二十日试策皆以
次间三日同前御试则以三月二十日策论进士试策
二十三日试诗论二十五日词赋进士试赋诗论而经
义进士亦以是日试经义二十七日乃试策论若试日
遇雨雪则候晴日御试唱名后试策则禀奏宏词则作
二日程试旧制试女直进士在再试汉进士后大定二
十九年以复设经义科更定是制
三日试之会试则策论进士以正月二十日试策皆以
次间三日同前御试则以三月二十日策论进士试策
二十三日试诗论二十五日词赋进士试赋诗论而经
义进士亦以是日试经义二十七日乃试策论若试日
遇雨雪则候晴日御试唱名后试策则禀奏宏词则作
二日程试旧制试女直进士在再试汉进士后大定二
十九年以复设经义科更定是制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3b 页 WYG0139-0223d.png
恩例明昌元年定制省元直就御试不中者许缀榜末
解元但免府试四举终场依五举恩例所试文卷惟犯
御名庙讳不成文理者则黜之馀并以文之优劣为次
仍一日试三题其五举者止试赋诗女真进士亦同此
例承安五年敕进士四举该恩词赋经义当以各科为
场数不得通数又恩榜人应授官者监试官于试时具
数以奏特恩者授之泰和三年以经义会元与策论词
赋进士不同若御试被黜则附榜末为太优若同恩例
解元但免府试四举终场依五举恩例所试文卷惟犯
御名庙讳不成文理者则黜之馀并以文之优劣为次
仍一日试三题其五举者止试赋诗女真进士亦同此
例承安五年敕进士四举该恩词赋经义当以各科为
场数不得通数又恩榜人应授官者监试官于试时具
数以奏特恩者授之泰和三年以经义会元与策论词
赋进士不同若御试被黜则附榜末为太优若同恩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4a 页 WYG0139-0224a.png
又与四举者不同遂定制依曾经府试解元免府试之
例会试下第再举直赴御试
制举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学宏材达于从政等
科试无常期上意欲行即告天下听内外文武六品以
下职官无公私过者从内外五品以上官荐于所属诏
试之若草泽士德行为乡里所服者则从府州荐之凡
试则先投所业策论三十道于学士院视其词理优者
委官以群经子史内出题一日试论三道如可则庭试
例会试下第再举直赴御试
制举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学宏材达于从政等
科试无常期上意欲行即告天下听内外文武六品以
下职官无公私过者从内外五品以上官荐于所属诏
试之若草泽士德行为乡里所服者则从府州荐之凡
试则先投所业策论三十道于学士院视其词理优者
委官以群经子史内出题一日试论三道如可则庭试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4b 页 WYG0139-0224b.png
策一道不拘常务取其无不通贯者优等迁擢之宏词
科试诏诰章表露布檄书则皆用四六诫论颂箴铭序
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于每举赐第后进士及
在官六品以下无公私罪者在外荐之令试策官出题
就考通试四题分二等迁擢之二科皆章宗明昌元年
所创者也
右辽金取士
元史选举志太宗始取中原中书令耶律楚材请用儒
科试诏诰章表露布檄书则皆用四六诫论颂箴铭序
记则或依古今体或参用四六于每举赐第后进士及
在官六品以下无公私罪者在外荐之令试策官出题
就考通试四题分二等迁擢之二科皆章宗明昌元年
所创者也
右辽金取士
元史选举志太宗始取中原中书令耶律楚材请用儒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5a 页 WYG0139-0224c.png
术选士从之九年秋八月下诏命断事官扎呼岱与山
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
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以不失
文义为中选得东平杨奂等凡若干人皆一时名士而
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
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
法帝曰此良法其行之中书左三部与翰林学士议立
程式十一年十一月裕宗在东宫时省臣复启谓去年
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
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以不失
文义为中选得东平杨奂等凡若干人皆一时名士而
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
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选举
法帝曰此良法其行之中书左三部与翰林学士议立
程式十一年十一月裕宗在东宫时省臣复启谓去年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5b 页 WYG0139-0224d.png
奉旨行科举今将翰林老臣等所议程式以闻奉令旨
准蒙古进士科及汉人进士科参酌时宜以立制度事
未施行至二十一年九月丞相和尔和逊与留梦炎等
言十一月中书省臣奏皆以为天下习儒者少而由刀
笔吏得官者多帝曰将若之何对曰惟贡举取士为便
凡蒙古之士及儒吏阴阳医术皆令试举则用心为学
矣帝可其奏继而许衡亦议学校科举之法罢诗赋重
经学定为新制事虽未及行而选举之制已立至仁宗
准蒙古进士科及汉人进士科参酌时宜以立制度事
未施行至二十一年九月丞相和尔和逊与留梦炎等
言十一月中书省臣奏皆以为天下习儒者少而由刀
笔吏得官者多帝曰将若之何对曰惟贡举取士为便
凡蒙古之士及儒吏阴阳医术皆令试举则用心为学
矣帝可其奏继而许衡亦议学校科举之法罢诗赋重
经学定为新制事虽未及行而选举之制已立至仁宗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6a 页 WYG0139-0225a.png
皇庆二年十月中书省臣奏科举事世祖裕宗累尝命
行成宗武宗寻亦有旨今不以闻恐或有沮其事者夫
取士之法经学实修已治人之道词赋乃摛章绘句之
学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今臣等所
拟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皆不用专立德行明经科以此
取士庶可得人帝然之十一月乃下诏曰惟我祖宗以
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设官分职徵用儒雅崇学校为
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规模宏远矣朕以𦕈躬
行成宗武宗寻亦有旨今不以闻恐或有沮其事者夫
取士之法经学实修已治人之道词赋乃摛章绘句之
学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今臣等所
拟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皆不用专立德行明经科以此
取士庶可得人帝然之十一月乃下诏曰惟我祖宗以
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设官分职徵用儒雅崇学校为
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规模宏远矣朕以𦕈躬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6b 页 WYG0139-0225b.png
𫉬承丕祚继志述事祖训是式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
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
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爰命中书参酌古
今定其条制其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
能者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朕将亲策
焉具合行事宜于后科场每三岁一次开试举人从本
贯官司于诸色户内推举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
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结罪保举以礼敦
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
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爰命中书参酌古
今定其条制其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
能者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朕将亲策
焉具合行事宜于后科场每三岁一次开试举人从本
贯官司于诸色户内推举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
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结罪保举以礼敦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7a 页 WYG0139-0225c.png
遣资诸路府其或徇私滥举并应举而不举者监察御
史肃政廉访司体察究治考试程式蒙古色目人第一
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
集注其义理精明文词典雅者为中选第二场策一道
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
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
注后以已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
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
史肃政廉访司体察究治考试程式蒙古色目人第一
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
集注其义理精明文词典雅者为中选第二场策一道
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
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
注后以已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
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7b 页 WYG0139-0225d.png
主以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用三傅及胡氏傅礼记
用古注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场古赋诏诰
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
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
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
选者加一等注授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
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
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所在官司
用古注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场古赋诏诰
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
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
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
选者加一等注授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
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
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所在官司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8a 页 WYG0139-0226a.png
迟误开试日期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纠弹治罪流官
子孙荫叙并依旧制愿试中选者优升一等在官未入
流品愿试者听若中选之人已有九品以上资级比附
一高加一级注授若无品级止依试例从优铨注乡试
处所并其馀条目命中书省议行于戏经明行修庶得
真儒之用风移俗易益臻至治之隆咨尔多方体予至
意
蕙田案此用四书义取士之始也唐时试明
子孙荫叙并依旧制愿试中选者优升一等在官未入
流品愿试者听若中选之人已有九品以上资级比附
一高加一级注授若无品级止依试例从优铨注乡试
处所并其馀条目命中书省议行于戏经明行修庶得
真儒之用风移俗易益臻至治之隆咨尔多方体予至
意
蕙田案此用四书义取士之始也唐时试明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8b 页 WYG0139-0226b.png
经令帖孝经论语而孟子不立于学咸通中
皮日休请以孟子为科事竟不报至宋熙宁
之世更以经义试进士始命专经者兼治论
语孟子自河南二程子出表章学庸朱子为
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由是有四书
之名嗣后理学日明学者始知其为修已治
人之切要共尊信之而皇庆开科遂以朱子
四书之学首立于学官自元明以来五百年
皮日休请以孟子为科事竟不报至宋熙宁
之世更以经义试进士始命专经者兼治论
语孟子自河南二程子出表章学庸朱子为
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由是有四书
之名嗣后理学日明学者始知其为修已治
人之切要共尊信之而皇庆开科遂以朱子
四书之学首立于学官自元明以来五百年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9a 页 WYG0139-0226c.png
间相承无废此固儒术之效而许鲁斋诸人
亦可谓能尊其所闻者矣又是时虽罢诗赋
专用经义然汉人南人第二场犹用古赋一
首故中书所定条目仍令携带礼部韵略惟
不用诗及律赋耳
中书省所定条目乡试中选者各给解据录连取中科
文行省移咨都省送礼部腹里宣慰司及各路关申礼
部拘该监察御史廉访司依上录连科文申台转呈都
亦可谓能尊其所闻者矣又是时虽罢诗赋
专用经义然汉人南人第二场犹用古赋一
首故中书所定条目仍令携带礼部韵略惟
不用诗及律赋耳
中书省所定条目乡试中选者各给解据录连取中科
文行省移咨都省送礼部腹里宣慰司及各路关申礼
部拘该监察御史廉访司依上录连科文申台转呈都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19b 页 WYG0139-0226d.png
省以凭照勘
蕙田案此给解咨部
乡试八月二十日蒙古色目人试经问五条汉人南人
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二十三日蒙古色目人试策
一道汉人南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二十六日汉
人南人试策一道会试省部依乡试例于次年二月初
一日试第一场初三日第二场初五日第三场御试三
月初七日前期奏委考试官二员监察御史二员读卷
蕙田案此给解咨部
乡试八月二十日蒙古色目人试经问五条汉人南人
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二十三日蒙古色目人试策
一道汉人南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二十六日汉
人南人试策一道会试省部依乡试例于次年二月初
一日试第一场初三日第二场初五日第三场御试三
月初七日前期奏委考试官二员监察御史二员读卷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0a 页 WYG0139-0227a.png
官二员入殿廷考试每举子一名集赛岱一人看守汉
人南人试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时务
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
蕙田案此试期及文字多寡之式 殿廷试
士令集赛岱(犹言番/直人也)看守亦始于此
选考试官行省与宣慰司及腹里各路有行台及廉访
司去处与台宪官一同商议选差上都大都从省部选
差在内监察御史在外廉访司官一员监试每处差考
人南人试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时务
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
蕙田案此试期及文字多寡之式 殿廷试
士令集赛岱(犹言番/直人也)看守亦始于此
选考试官行省与宣慰司及腹里各路有行台及廉访
司去处与台宪官一同商议选差上都大都从省部选
差在内监察御史在外廉访司官一员监试每处差考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0b 页 WYG0139-0227b.png
试官同考试官各一员并于见任并在间有德望文学
常选官内选差弥封官一员誊录官一员选廉干文资
正官充之凡誊录试卷并行移文字皆用朱书仍须设
法关防毋致容私作弊省部会试都省选委知贡举同
知贡举官各一员考试官四员监察御史二员弥封誊
录对读官监门等官各一员
蕙田案此选差试官及执事官 誊录试卷
用朱书亦始于此
常选官内选差弥封官一员誊录官一员选廉干文资
正官充之凡誊录试卷并行移文字皆用朱书仍须设
法关防毋致容私作弊省部会试都省选委知贡举同
知贡举官各一员考试官四员监察御史二员弥封誊
录对读官监门等官各一员
蕙田案此选差试官及执事官 誊录试卷
用朱书亦始于此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1a 页 WYG0139-0227c.png
乡试行省一十一河南陜西辽阳四川甘肃云南岭北
征东江浙江西湖广宣慰司二河东山东直𨽻省部路
分四真定东平大都上都
蕙田案此乡试省分
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
内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蒙古人
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十五人上都六人河东五人
真定等五人东平等五人山东四人辽阳五人河南五
征东江浙江西湖广宣慰司二河东山东直𨽻省部路
分四真定东平大都上都
蕙田案此乡试省分
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
内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蒙古人
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十五人上都六人河东五人
真定等五人东平等五人山东四人辽阳五人河南五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1b 页 WYG0139-0227d.png
人陜西五人甘肃三人岭北三人江浙五人江西三人
湖广三人四川一人云南一人征东一人色目人取合
格者七十五人大都十人上都四人河东四人东平等
四人山东五人真定等五人河南五人四川三人甘肃
二人陜西三人岭北一人辽阳二人云南二人征东一
人湖广七人江浙一十人江西六人汉人取合格者七
十五人大都一十人上都四人真定等十一人东平等
九人山东七人河东七人河南九人四川五人云南二
湖广三人四川一人云南一人征东一人色目人取合
格者七十五人大都十人上都四人河东四人东平等
四人山东五人真定等五人河南五人四川三人甘肃
二人陜西三人岭北一人辽阳二人云南二人征东一
人湖广七人江浙一十人江西六人汉人取合格者七
十五人大都一十人上都四人真定等十一人东平等
九人山东七人河东七人河南九人四川五人云南二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2a 页 WYG0139-0228a.png
人甘肃二人岭北一人陜西五人辽阳二人征东一人
南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湖广一十八人江浙二十八
人江西二十二人河南七人
蕙田案此进士中额
乡试会试许将礼部韵略外馀并不许怀挟文字差搜
检怀挟官一员每举人一名差军一名看守无军人处
差巡军提点擗掠试院差廉干官一员度地安置席舍
务令隔远仍自试官入院后常川妨职监押外门乡试
南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湖广一十八人江浙二十八
人江西二十二人河南七人
蕙田案此进士中额
乡试会试许将礼部韵略外馀并不许怀挟文字差搜
检怀挟官一员每举人一名差军一名看守无军人处
差巡军提点擗掠试院差廉干官一员度地安置席舍
务令隔远仍自试官入院后常川妨职监押外门乡试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2b 页 WYG0139-0228b.png
会试弥封誊录对读官下吏人于各衙门从便差设
蕙田案此搜检关防
试卷不考格犯御名庙讳及文理纰缪涂注乙五十字
以上者不考
蕙田案此试卷违式
誊录所承受试卷并用朱书誊录正文实计涂注乙字
数标写对读无差将朱卷逐旋送考试所如朱卷有涂
注乙字亦皆标写字数誊录官书押候考校合格中选
蕙田案此搜检关防
试卷不考格犯御名庙讳及文理纰缪涂注乙五十字
以上者不考
蕙田案此试卷违式
誊录所承受试卷并用朱书誊录正文实计涂注乙字
数标写对读无差将朱卷逐旋送考试所如朱卷有涂
注乙字亦皆标写字数誊录官书押候考校合格中选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3a 页 WYG0139-0228c.png
人数已定抄录字号索上元卷请监试官知贡举官同
考试官对号关拆
蕙田案此誊录对读
举人试卷各人自备三场文卷并草卷各一十二幅于
卷首书三代籍贯年甲前期半月于印卷所投纳置簿
收附用印钤缝讫各还举人
蕙田案此先期投卷
凡就试之日日未出入场黄昏纳卷受卷官送弥封所
考试官对号关拆
蕙田案此誊录对读
举人试卷各人自备三场文卷并草卷各一十二幅于
卷首书三代籍贯年甲前期半月于印卷所投纳置簿
收附用印钤缝讫各还举人
蕙田案此先期投卷
凡就试之日日未出入场黄昏纳卷受卷官送弥封所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3b 页 WYG0139-0228d.png
撰字号封弥讫送誊录所
蕙田案此受卷弥封
科举既行之后若有各路岁贡及保举儒人等文字到
官并令还赴本乡应试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
奸盗之人不许应试举人于试场内毋得喧哗违者治
罪仍殿二举
蕙田案此场规
举人与考试官有五服内亲者自须回避仍令同试官
蕙田案此受卷弥封
科举既行之后若有各路岁贡及保举儒人等文字到
官并令还赴本乡应试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
奸盗之人不许应试举人于试场内毋得喧哗违者治
罪仍殿二举
蕙田案此场规
举人与考试官有五服内亲者自须回避仍令同试官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4a 页 WYG0139-0229a.png
考卷若应避而不自陈者殿一举
蕙田案此亲属回避
乡试会试若有怀挟及令人代作者汉人南人有居父
母丧服应举者并殿二举
蕙田案此怀挟倩代匿丧之禁
国子监学岁贡生员及伴读出身并依旧制愿试者听
中选者于监学合得资品上从优铨注
蕙田案此监生预试
蕙田案此亲属回避
乡试会试若有怀挟及令人代作者汉人南人有居父
母丧服应举者并殿二举
蕙田案此怀挟倩代匿丧之禁
国子监学岁贡生员及伴读出身并依旧制愿试者听
中选者于监学合得资品上从优铨注
蕙田案此监生预试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4b 页 WYG0139-0229b.png
别路附籍蒙古色目汉人大都上都有恒产住经年深
者从两都官司依上例推举就试其馀去处冒贯者治
罪
蕙田案此冒籍之禁
又案元中书省所定科场条目皆参用宋金
之制斟酌损益最为得中自明以来相承用
之虽有更定大略不出乎此
三月初四日中书省奏准以初七日御试举人于翰林
者从两都官司依上例推举就试其馀去处冒贯者治
罪
蕙田案此冒籍之禁
又案元中书省所定科场条目皆参用宋金
之制斟酌损益最为得中自明以来相承用
之虽有更定大略不出乎此
三月初四日中书省奏准以初七日御试举人于翰林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5a 页 WYG0139-0229c.png
国史院定委监试官及诸执事初五日各官入院初六
日撰策问进呈俟上采取初七日执事者望阙设案于
堂前置策题于上举人入院搜检讫蒙古人作一甲序
立礼生导引至于堂前望阙两拜赐策题又两拜各就
次色目人作一甲汉人南人作一甲如前仪每进士一
人差蒙古宿卫士一人监视日午赐膳进士纳卷毕出
院监试官同读卷官以所对策第其高下分为三甲进
奏作二榜用敕黄纸书揭于内前红门之左右前一日
日撰策问进呈俟上采取初七日执事者望阙设案于
堂前置策题于上举人入院搜检讫蒙古人作一甲序
立礼生导引至于堂前望阙两拜赐策题又两拜各就
次色目人作一甲汉人南人作一甲如前仪每进士一
人差蒙古宿卫士一人监视日午赐膳进士纳卷毕出
院监试官同读卷官以所对策第其高下分为三甲进
奏作二榜用敕黄纸书揭于内前红门之左右前一日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5b 页 WYG0139-0229d.png
礼部告谕中选进士以次日诣阙前所司具香案侍仪
舍人唱名谢恩放榜择日赐恩荣宴于翰林国史院押
宴以中书省官凡预试官并预宴预宴官及进士并簪
华至所居择日恭诣殿延上谢恩表次日诣中书省参
见又择日进士诣先圣庙行舍菜礼第一人具祝文行
事刻石题名于国子监
元统癸酉科廷试进士稍异其制左右榜各三人皆赐
进士及第馀赐出身有差科举取士莫盛于斯后三年
舍人唱名谢恩放榜择日赐恩荣宴于翰林国史院押
宴以中书省官凡预试官并预宴预宴官及进士并簪
华至所居择日恭诣殿延上谢恩表次日诣中书省参
见又择日进士诣先圣庙行舍菜礼第一人具祝文行
事刻石题名于国子监
元统癸酉科廷试进士稍异其制左右榜各三人皆赐
进士及第馀赐出身有差科举取士莫盛于斯后三年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6a 页 WYG0139-0230a.png
其制遂罢又七年而复兴遂稍变程式减蒙古色目人
明经二条增本经义易汉南人第一场四书疑一道为
本经疑增第二场古赋外于诏诰章表内又科一道此
有元科目取士之制大略如此
蕙田案元自延祐二年设科至元统元年凡
七科而废至正二年复科举至二十六年凡
九科先后共十有六科其进士额多不过百
人少者仅三十馀人
明经二条增本经义易汉南人第一场四书疑一道为
本经疑增第二场古赋外于诏诰章表内又科一道此
有元科目取士之制大略如此
蕙田案元自延祐二年设科至元统元年凡
七科而废至正二年复科举至二十六年凡
九科先后共十有六科其进士额多不过百
人少者仅三十馀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6b 页 WYG0139-0230b.png
若夫会试下第者自延祐创设之初丞相特穆德尔阿克
伞及平章李孟等奏下第举人年七十以上者与从七
品流官致仕六十以上者与教授元有出身者于应得
资品上稍优加之无出身者与山长学正受省劄后举
不为例今有来迟而不及应试者未曾区用取旨帝曰
依下第例恩之勿著为格泰定元年三月中书省臣奏
下第举人蒙古色目人年三十以上并两举不第者与
教授以下与学正山长汉人南人年五十以上并两举
伞及平章李孟等奏下第举人年七十以上者与从七
品流官致仕六十以上者与教授元有出身者于应得
资品上稍优加之无出身者与山长学正受省劄后举
不为例今有来迟而不及应试者未曾区用取旨帝曰
依下第例恩之勿著为格泰定元年三月中书省臣奏
下第举人蒙古色目人年三十以上并两举不第者与
教授以下与学正山长汉人南人年五十以上并两举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7a 页 WYG0139-0230c.png
不第者与教授以下与学正山长先有资品出身者更
优加之不愿仕者令备国子员后勿为格从之自馀下
第之士恩例不可常得间有试补书吏以登仕籍者惟
已废复兴之后其法始变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
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录及县教谕
于是科举取士得人为盛焉
蕙田案下第举人授教职始此
右元取士
优加之不愿仕者令备国子员后勿为格从之自馀下
第之士恩例不可常得间有试补书吏以登仕籍者惟
已废复兴之后其法始变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
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录及县教谕
于是科举取士得人为盛焉
蕙田案下第举人授教职始此
右元取士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7b 页 WYG0139-0230d.png
明史选举志明制科目为盛卿相皆由此出科目者沿
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
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
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
谓之制义
顾氏炎武曰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
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
演傅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甚少成化
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
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
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
谓之制义
顾氏炎武曰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
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
演傅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甚少成化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8a 页 WYG0139-0231a.png
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
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
四句再作大结弘治九年会试责难于君谓之恭文
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
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
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其两扇立格则每扇
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之法亦复如之故今人相傅
谓之八股若长题则不拘此嘉靖以后文体日变而
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
四句再作大结弘治九年会试责难于君谓之恭文
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
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
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其两扇立格则每扇
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之法亦复如之故今人相傅
谓之八股若长题则不拘此嘉靖以后文体日变而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8b 页 WYG0139-0231b.png
问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谓矣发端二句或三四
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傅之格下申
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为何而发
此言谓之原起至万历中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
原起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
馀字谓之大结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
益密恐有藉以自衒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
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
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傅之格下申
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为何而发
此言谓之原起至万历中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
原起篇末敷演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
馀字谓之大结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
益密恐有藉以自衒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
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9a 页 WYG0139-0231c.png
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
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
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
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
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
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傅胪云
顾氏炎武曰举人者举到之人北齐书鲜于世荣傅
以本官判尚书省右仆射事与吏部尚书袁聿修在
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
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
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
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
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傅胪云
顾氏炎武曰举人者举到之人北齐书鲜于世荣傅
以本官判尚书省右仆射事与吏部尚书袁聿修在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29b 页 WYG0139-0231d.png
尚书省简试举人旧唐书高宗纪显庆四年二月乙
亥上亲策试举人调露元年十二月甲寅临轩试应
岳牧举人是也登科则除官不复谓之举人而不第
则须再举(赣州府志曰乡举在宋为漕试谓之发解/第阶之解送南宫会试耳试不第者须再)
(试未阶以入仕也及累举不第然后有推恩焉谓之/特奏者不复系诸乡举矣元时亦然至明始定为入)
(仕之途则一代之新制也之案宋时亦有/不须再试而送南宫者谓 免解进士)不若今人
以举人为一定之名也进士乃诸科目中之一科而
傅中有言举进士者有言举进士不第者但云举进
亥上亲策试举人调露元年十二月甲寅临轩试应
岳牧举人是也登科则除官不复谓之举人而不第
则须再举(赣州府志曰乡举在宋为漕试谓之发解/第阶之解送南宫会试耳试不第者须再)
(试未阶以入仕也及累举不第然后有推恩焉谓之/特奏者不复系诸乡举矣元时亦然至明始定为入)
(仕之途则一代之新制也之案宋时亦有/不须再试而送南宫者谓 免解进士)不若今人
以举人为一定之名也进士乃诸科目中之一科而
傅中有言举进士者有言举进士不第者但云举进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0a 页 WYG0139-0232a.png
士则第不第未可知之辞不若今人已登科而后谓
之进士也自本人言之谓之举进士自朝廷言之谓
之举人进士即是举人不若今人以乡试榜谓之举
人会试榜谓之进士也
蕙田案解元会元之名金史选举志已有之
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
以二月皆初九日为第一场又三日为第二场又三日
为第三场
之进士也自本人言之谓之举进士自朝廷言之谓
之举人进士即是举人不若今人以乡试榜谓之举
人会试榜谓之进士也
蕙田案解元会元之名金史选举志已有之
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
以二月皆初九日为第一场又三日为第二场又三日
为第三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0b 页 WYG0139-0232b.png
蕙田案元代试进士以子午卯酉年乡试以
寅申己亥年明初洪武三年庚戌四年辛亥
再举乡试亦非子午卯酉年此制乃洪武十
七年所定
初设科举时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论一
道三场策一道中式后十日复以骑射书算律五事试
之后颁科举定式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四书
主朱子集注易主程傅朱子本义书主蔡氏傅及古注
寅申己亥年明初洪武三年庚戌四年辛亥
再举乡试亦非子午卯酉年此制乃洪武十
七年所定
初设科举时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论一
道三场策一道中式后十日复以骑射书算律五事试
之后颁科举定式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四书
主朱子集注易主程傅朱子本义书主蔡氏傅及古注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1a 页 WYG0139-0232c.png
疏诗主朱子集傅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三傅及胡安
国张洽傅礼记主古注疏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
注疏不用其后春秋亦不用张洽傅礼记止用陈浩集
说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
史时务策五道廷试以三月朔乡试直𨽻于京府各省
于布政司会试于礼部主考乡会试俱二人同考乡试
四人会试八人提调一人在内京官在外布政司官会
试礼部官监试二人在内御史在外按察司官会试御
国张洽傅礼记主古注疏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
注疏不用其后春秋亦不用张洽傅礼记止用陈浩集
说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三场试经
史时务策五道廷试以三月朔乡试直𨽻于京府各省
于布政司会试于礼部主考乡会试俱二人同考乡试
四人会试八人提调一人在内京官在外布政司官会
试礼部官监试二人在内御史在外按察司官会试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1b 页 WYG0139-0232d.png
史供给收掌试卷弥封誊录对读受卷及巡绰监门搜
捡怀挟俱有定员各执其事举子则国子生及府州县
学生员之学成者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末流者皆由有
司申举性资敦厚文行可称者应之其学校训导专教
生徒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俱不许入
试试卷之首书三代姓名及其籍贯年甲所习本经所
司印记试日入场讲问代冒者有禁晚未纳卷给烛三
枝文字中回避御名庙号及不许自序门地弥封编号
捡怀挟俱有定员各执其事举子则国子生及府州县
学生员之学成者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末流者皆由有
司申举性资敦厚文行可称者应之其学校训导专教
生徒及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俱不许入
试试卷之首书三代姓名及其籍贯年甲所习本经所
司印记试日入场讲问代冒者有禁晚未纳卷给烛三
枝文字中回避御名庙号及不许自序门地弥封编号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2a 页 WYG0139-0233a.png
作三合字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用朱谓之朱卷
试士之所谓之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人一军守之
谓之号军试官入院辄封钥内外门户在外提调监试
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廷试用翰
林及朝臣文学之优者为读卷官共阅对策拟定名次
候临轩或如所拟或有所更定傅制唱第状元授修撰
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
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
试士之所谓之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人一军守之
谓之号军试官入院辄封钥内外门户在外提调监试
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廷试用翰
林及朝臣文学之优者为读卷官共阅对策拟定名次
候临轩或如所拟或有所更定傅制唱第状元授修撰
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
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2b 页 WYG0139-0233b.png
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举人贡生不第入监而
选者或授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官或授教职此
明一代取士之大略也
初太祖起事首罗贤才吴元年设文武二科取士之令
使有司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俟开举
之岁充贡京师洪武三年诏曰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
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前元待士甚优而权
豪势要每纳奔竞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禄其怀才抱
选者或授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官或授教职此
明一代取士之大略也
初太祖起事首罗贤才吴元年设文武二科取士之令
使有司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俟开举
之岁充贡京师洪武三年诏曰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
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前元待士甚优而权
豪势要每纳奔竞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禄其怀才抱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3a 页 WYG0139-0233c.png
道者耻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出风俗之弊一至于此
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
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
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于是京师
行省各举乡试直𨽻贡额百人河南山东山西陜西北
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皆四十人广西广东皆二十五
人才多或不及者不拘额数高丽安南占城诏许其国
士子于本国乡试贡赴京师明年会试取中一百二十
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
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
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于是京师
行省各举乡试直𨽻贡额百人河南山东山西陜西北
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皆四十人广西广东皆二十五
人才多或不及者不拘额数高丽安南占城诏许其国
士子于本国乡试贡赴京师明年会试取中一百二十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3b 页 WYG0139-0233d.png
名帝亲制策问试于奉天殿擢吴伯宗第一午门外张
挂黄榜奉天殿宣谕赐宴中书省授伯宗为礼部员外
郎馀以次授官有差时以天下初定令各行省连试三
年且以官多缺员举人俱免会试赴京听选又擢其年
少俊异者张唯王辉等为翰林院编修萧韶为秘书监
直长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太子赞善大夫宋濂等为
之师帝听政之暇辄幸堂中评其文字优劣日给光禄
寺酒馔每食皇太子亲王迭为之主赐白金弓矢鞍马
挂黄榜奉天殿宣谕赐宴中书省授伯宗为礼部员外
郎馀以次授官有差时以天下初定令各行省连试三
年且以官多缺员举人俱免会试赴京听选又擢其年
少俊异者张唯王辉等为翰林院编修萧韶为秘书监
直长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太子赞善大夫宋濂等为
之师帝听政之暇辄幸堂中评其文字优劣日给光禄
寺酒馔每食皇太子亲王迭为之主赐白金弓矢鞍马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4a 页 WYG0139-0234a.png
及冬夏衣宠遇之甚厚既而谓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
所学措诸行事者寡但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
用至十五年复设十七年始定科举之式命礼部颁行
各省后遂以为永制而荐举渐轻久且废不用矣十八
年廷试擢一甲进士丁显等为翰林修撰二甲马京等
为编修吴文为检讨进士之入翰林自此始也使进士
观政于诸司其在翰林承敕监等衙门者曰庶吉士进
士之为庶吉士亦自此始也其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
所学措诸行事者寡但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
用至十五年复设十七年始定科举之式命礼部颁行
各省后遂以为永制而荐举渐轻久且废不用矣十八
年廷试擢一甲进士丁显等为翰林修撰二甲马京等
为编修吴文为检讨进士之入翰林自此始也使进士
观政于诸司其在翰林承敕监等衙门者曰庶吉士进
士之为庶吉士亦自此始也其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4b 页 WYG0139-0234b.png
大理寺等衙门者仍称进士观政进士之名亦自此始
也
乡试之额洪武十七年诏不拘额数从实克贡洪熙元
年始有定额其后渐增至正统间南北直𨽻定以百名
江西六十五名他省又自五而杀至云南二十名为最
少嘉靖间增至四十而贵州亦二十名庆历启祯间两
直𨽻益增至一百三十馀名他省渐增无出百名者交
阯初开以十名为额迨弃其地乃止
也
乡试之额洪武十七年诏不拘额数从实克贡洪熙元
年始有定额其后渐增至正统间南北直𨽻定以百名
江西六十五名他省又自五而杀至云南二十名为最
少嘉靖间增至四十而贵州亦二十名庆历启祯间两
直𨽻益增至一百三十馀名他省渐增无出百名者交
阯初开以十名为额迨弃其地乃止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5a 页 WYG0139-0234c.png
会试之额国初无定少至三十二人其多者若洪武乙
丑永乐丙戌至四百七十二人其后或百名或二百名
或二百五十名或三百五十名增损不一皆临期奏请
定夺至成化乙未而后率取三百名有因题请及恩诏
而广五十名或百名者非恒制也
蕙田案会试中额临期奏请始于此
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自洪武丁丑考官刘三吾白
信蹈所取宋琮等五十二人皆南士三月廷试擢陈䢿
丑永乐丙戌至四百七十二人其后或百名或二百名
或二百五十名或三百五十名增损不一皆临期奏请
定夺至成化乙未而后率取三百名有因题请及恩诏
而广五十名或百名者非恒制也
蕙田案会试中额临期奏请始于此
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自洪武丁丑考官刘三吾白
信蹈所取宋琮等五十二人皆南士三月廷试擢陈䢿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5b 页 WYG0139-0234d.png
为第一帝怒所取之偏命侍读张信等十二人覆阅䢿
亦与焉帝犹怒不已悉诛信蹈及信䢿等戍三吾于边
亲自阅卷取任伯安等六十一人六月复廷试以韩克
忠为第一皆北士也然讫永乐间未尝分地而取洪熙
元年仁宗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
四宣德正统间分为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则南取五
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景泰初诏书遵永乐
间例二年辛未礼部方奉行而给事中李侃争之言部
亦与焉帝犹怒不已悉诛信蹈及信䢿等戍三吾于边
亲自阅卷取任伯安等六十一人六月复廷试以韩克
忠为第一皆北士也然讫永乐间未尝分地而取洪熙
元年仁宗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
四宣德正统间分为南北中卷以百人为率则南取五
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中取十名景泰初诏书遵永乐
间例二年辛未礼部方奉行而给事中李侃争之言部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6a 页 WYG0139-0235a.png
臣欲专以文词多取南人刑部侍郎罗绮亦助侃言事
下礼部覆奏臣等奉诏书非私请也景帝命遵诏书不
从侃议未几给事中徐廷章复请依正统间例五年甲
戌会试礼部奏请裁定于是复从廷章言分南北中卷
南卷应天及苏松等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卷
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陜西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
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也成化二十二年万安当
国周洪谟为礼部尚书皆四川人乃因布政使潘稹之
下礼部覆奏臣等奉诏书非私请也景帝命遵诏书不
从侃议未几给事中徐廷章复请依正统间例五年甲
戌会试礼部奏请裁定于是复从廷章言分南北中卷
南卷应天及苏松等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卷
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陜西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
凤阳庐州二府滁徐和三州也成化二十二年万安当
国周洪谟为礼部尚书皆四川人乃因布政使潘稹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6b 页 WYG0139-0235b.png
请南北各减二名以益于中弘治二年复从旧制嗣后
相沿不改惟正德三年给事中赵铎承刘瑾指请广河
南陜西山东西乡试之额乃增陜西为百河南为九十
五山东西俱九十而以会试分南北中卷为不均乃增
四川额十名并入南卷其馀并入北卷南北均取一百
五十名盖瑾陜西人而阁臣焦芳河南人票旨相附和
各徇其私瑾芳败旋复其旧
蕙田案分路取士之例宋金元已有之南北
相沿不改惟正德三年给事中赵铎承刘瑾指请广河
南陜西山东西乡试之额乃增陜西为百河南为九十
五山东西俱九十而以会试分南北中卷为不均乃增
四川额十名并入南卷其馀并入北卷南北均取一百
五十名盖瑾陜西人而阁臣焦芳河南人票旨相附和
各徇其私瑾芳败旋复其旧
蕙田案分路取士之例宋金元已有之南北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7a 页 WYG0139-0235c.png
中卷之分则自明代始
初制两京乡试主考皆用翰林而各省考官先期于儒
官儒士内聘明经公正者为之故有不在朝列累秉文
衡者景泰三年令布按二司同巡按御史推举见任教
官年五十以下三十以上文学廉谨者聘充考官于是
教官主试遂为定例其后有司徇私聘取或非其人监
临官又往往侵夺其职掌成化十五年御史许进请各
省俱视两京例特命翰林主考帝谕礼部严饬私弊而
初制两京乡试主考皆用翰林而各省考官先期于儒
官儒士内聘明经公正者为之故有不在朝列累秉文
衡者景泰三年令布按二司同巡按御史推举见任教
官年五十以下三十以上文学廉谨者聘充考官于是
教官主试遂为定例其后有司徇私聘取或非其人监
临官又往往侵夺其职掌成化十五年御史许进请各
省俱视两京例特命翰林主考帝谕礼部严饬私弊而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7b 页 WYG0139-0235d.png
不从其请屡戒外帘官毋夺主考权考官不当则举主
连坐又令提学考定教官等第以备聘取然相沿既久
积习难移弘治十四年掌国子监谢铎言考官皆御史
方面所辟召职分既卑听其指使以外帘官预定去取
名为防闲实则关节而科举之法坏矣乞敕两京大臣
各举部属等官素有大望者每省差二员主考庶几前
弊可革时未能从嘉靖七年用兵部侍郎张璁言各省
主试皆遣京官或进士每省二人驰往初两京房考亦
连坐又令提学考定教官等第以备聘取然相沿既久
积习难移弘治十四年掌国子监谢铎言考官皆御史
方面所辟召职分既卑听其指使以外帘官预定去取
名为防闲实则关节而科举之法坏矣乞敕两京大臣
各举部属等官素有大望者每省差二员主考庶几前
弊可革时未能从嘉靖七年用兵部侍郎张璁言各省
主试皆遣京官或进士每省二人驰往初两京房考亦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8a 页 WYG0139-0236a.png
皆取教职至是命各加科部官一员阅两科两京房考
复罢科部勿遣而各省主考亦不遣京官至神宗十一
年诏定科场事宜部议复举张璁之说言彼时因主考
与监临官礼节小嫌故行止二科而罢今宜仍遣廷臣
由是浙江江西福建湖广皆用编修检讨他省用科部
官而同考亦多用甲科教职仅取一二而已盖自嘉靖
二十五年从给事中万虞恺言各省乡试精聘教官不
足则聘外省推官知县以益之四十三年又从南京御
复罢科部勿遣而各省主考亦不遣京官至神宗十一
年诏定科场事宜部议复举张璁之说言彼时因主考
与监临官礼节小嫌故行止二科而罢今宜仍遣廷臣
由是浙江江西福建湖广皆用编修检讨他省用科部
官而同考亦多用甲科教职仅取一二而已盖自嘉靖
二十五年从给事中万虞恺言各省乡试精聘教官不
足则聘外省推官知县以益之四十三年又从南京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8b 页 WYG0139-0236b.png
史奏两京同考用京官进士易诗书各二人春秋礼记
各一人其馀乃参用教官神宗四年复议两京同考教
官衰老者遣回北京取足于观政进士候补甲科南京
于附近知县推官取用至是教官益绌初制会试同考
八人三人用翰林五人用教职景泰五年从礼部尚书
胡濙请俱用翰林部曹其后房考渐增至正德六年命
用十七人翰林十一人科部各三人分诗经房五易经
书经各四春秋礼记各二嘉靖十一年礼部尚书夏言
各一人其馀乃参用教官神宗四年复议两京同考教
官衰老者遣回北京取足于观政进士候补甲科南京
于附近知县推官取用至是教官益绌初制会试同考
八人三人用翰林五人用教职景泰五年从礼部尚书
胡濙请俱用翰林部曹其后房考渐增至正德六年命
用十七人翰林十一人科部各三人分诗经房五易经
书经各四春秋礼记各二嘉靖十一年礼部尚书夏言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9a 页 WYG0139-0236c.png
论科场三事其一言会试同考例用讲读十一人今讲
读止十一人当尽入场方足供事乞于部科再简三四
人以补翰林不足之数世宗命如所请然偶一行之辄
如其旧神宗十一年以易卷多减书之一以增于易十
四年书卷复多乃增翰林一人以补书之缺至四十四
年用给事中余懋孳奏诗易各增一房共为二十房翰
林十二人科部各四人至明末不变
洪武初赐诸进士宴于中书省宣德五年赐宴于中军
读止十一人当尽入场方足供事乞于部科再简三四
人以补翰林不足之数世宗命如所请然偶一行之辄
如其旧神宗十一年以易卷多减书之一以增于易十
四年书卷复多乃增翰林一人以补书之缺至四十四
年用给事中余懋孳奏诗易各增一房共为二十房翰
林十二人科部各四人至明末不变
洪武初赐诸进士宴于中书省宣德五年赐宴于中军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39b 页 WYG0139-0236d.png
都督府八年赐宴于礼部自是遂著为令
历科事迹稍异者永乐初兵革仓猝元年癸未始令各
省乡试二年甲申会试以事变不循午未之旧七年己
丑会试中陈燧等九十五人成祖方北征皇太子令送
国子监进学俟车驾还京廷试九年辛卯始擢萧时中
第一宣德五年庚戌帝临轩发策毕退御武英殿谓翰
林儒臣曰取士不尚虚文有若刘蕡苏轼辈直言抗论
朕当显庸之乃赋策士歌以示读卷官顾所擢第一人
历科事迹稍异者永乐初兵革仓猝元年癸未始令各
省乡试二年甲申会试以事变不循午未之旧七年己
丑会试中陈燧等九十五人成祖方北征皇太子令送
国子监进学俟车驾还京廷试九年辛卯始擢萧时中
第一宣德五年庚戌帝临轩发策毕退御武英殿谓翰
林儒臣曰取士不尚虚文有若刘蕡苏轼辈直言抗论
朕当显庸之乃赋策士歌以示读卷官顾所擢第一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0a 页 WYG0139-0237a.png
林震亦无所表见也八年癸丑廷试第一人曹鼐由江
西泰和典史会试中式正统七年壬戌刑部吏南昱公
陵驿丞郑温亦皆中式十年乙丑会试廷试皆商辂第
一辂淳安人宣宗末年乙卯浙榜第一人三试皆第一
士子艳称为三元明代惟辂一人而已廷试读卷尽用
甲科而是年兵部尚书徐晞户部侍郎奈亨乃吏员天
顺元年丁丑读卷左都御史杨善乃译字生时犹未甚
拘流品也迨后无杂流会试及为读卷官者矣七年癸
西泰和典史会试中式正统七年壬戌刑部吏南昱公
陵驿丞郑温亦皆中式十年乙丑会试廷试皆商辂第
一辂淳安人宣宗末年乙卯浙榜第一人三试皆第一
士子艳称为三元明代惟辂一人而已廷试读卷尽用
甲科而是年兵部尚书徐晞户部侍郎奈亨乃吏员天
顺元年丁丑读卷左都御史杨善乃译字生时犹未甚
拘流品也迨后无杂流会试及为读卷官者矣七年癸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0b 页 WYG0139-0237b.png
未试日场屋火死者九十馀人俱赠进士出身改期八
月会试明年甲申三月始廷试时英宗已崩宪宗以大
丧未踰岁御西角门策之正德三年戊辰太监刘瑾录
五十人姓名以示主司因广五十之额十五年庚辰武
宗南巡未及廷试次年世宗即位五月御西角门策之
擢杨维聪第一而张璁即是榜进士也六七年间当国
用事权侔人主矣嘉靖十四年乙未亲制策问手自批
阅擢韩应龙第一降谕论一甲三人及三甲第一名次
月会试明年甲申三月始廷试时英宗已崩宪宗以大
丧未踰岁御西角门策之正德三年戊辰太监刘瑾录
五十人姓名以示主司因广五十之额十五年庚辰武
宗南巡未及廷试次年世宗即位五月御西角门策之
擢杨维聪第一而张璁即是榜进士也六七年间当国
用事权侔人主矣嘉靖十四年乙未亲制策问手自批
阅擢韩应龙第一降谕论一甲三人及三甲第一名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1a 页 WYG0139-0237c.png
前后之由礼部因以圣谕列登科录之首而十二人对
策俱以次刋刻二十年辛丑考选庶吉士题文曰原政
诗曰读大明律皆钦降也四十四年乙丑廷试帝始不
御殿神宗时御殿益稀矣天启二年壬戌会试命大学
士何宗彦朱国祚为主考故事阁臣典试翰詹一人副
之国祚疏辞帝曰今岁朕首科特用二辅臣以光重典
卿不必辞嗣后二辅臣典试为常崇祯七年甲戌知贡
举礼部侍郎林釪言举人颜茂猷文兼五经作二十三
策俱以次刋刻二十年辛丑考选庶吉士题文曰原政
诗曰读大明律皆钦降也四十四年乙丑廷试帝始不
御殿神宗时御殿益稀矣天启二年壬戌会试命大学
士何宗彦朱国祚为主考故事阁臣典试翰詹一人副
之国祚疏辞帝曰今岁朕首科特用二辅臣以光重典
卿不必辞嗣后二辅臣典试为常崇祯七年甲戌知贡
举礼部侍郎林釪言举人颜茂猷文兼五经作二十三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1b 页 WYG0139-0237d.png
义帝念其该洽许送内帘茂猷中副榜特赐进士以其
名另为一行刻于试录第一名之前五经中式者自此
不绝矣
王圻续通考明初令有司保举人材即古乡举里选之
遗意累朝下诏亦必及之太祖洪武庚子遣使徵宋濂
刘基章溢叶琛至金陵元年诏起怀才抱德隐于岩穴
之士遣夏原吉等分行天下访求贤才六年命礼部访
求贤士于天下上曰古之圣王恒汲汲于求贤若高宗
名另为一行刻于试录第一名之前五经中式者自此
不绝矣
王圻续通考明初令有司保举人材即古乡举里选之
遗意累朝下诏亦必及之太祖洪武庚子遣使徵宋濂
刘基章溢叶琛至金陵元年诏起怀才抱德隐于岩穴
之士遣夏原吉等分行天下访求贤才六年命礼部访
求贤士于天下上曰古之圣王恒汲汲于求贤若高宗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2a 页 WYG0139-0238a.png
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二君者岂其智之不足而遑
遑于版筑鼓刀之徒实以天下之大非人君之所能独
理而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也今山林之士岂无德行
文艺有足称者宜令有司以礼起送至京朕将任用之
以图至治是年罢科举专用辟荐其目有明经行修有
怀才抱德有贤良方正有人才有孝廉乡举于朝而各
省贡士皆卒业太学以次除用盖罢进士之科者十有
馀年时既不喜文士又以初立辟荐法行之甚严每举
遑于版筑鼓刀之徒实以天下之大非人君之所能独
理而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也今山林之士岂无德行
文艺有足称者宜令有司以礼起送至京朕将任用之
以图至治是年罢科举专用辟荐其目有明经行修有
怀才抱德有贤良方正有人才有孝廉乡举于朝而各
省贡士皆卒业太学以次除用盖罢进士之科者十有
馀年时既不喜文士又以初立辟荐法行之甚严每举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2b 页 WYG0139-0238b.png
者至京上亲校阅不称旨辄坐举主往往有谪戍者至
洪武十五年复开科
蕙田案明初荐举之目曰聪明正直曰贤良
方正曰孝弟力田曰儒士曰孝廉曰秀才曰
人才曰耆民皆见于史志者与王圻所举略
有不同自科举既复之后仍不废荐举建文
永乐间犹有以荐举起家内授翰林外授藩
司者宣德以后进士之科日重间下求贤之
洪武十五年复开科
蕙田案明初荐举之目曰聪明正直曰贤良
方正曰孝弟力田曰儒士曰孝廉曰秀才曰
人才曰耆民皆见于史志者与王圻所举略
有不同自科举既复之后仍不废荐举建文
永乐间犹有以荐举起家内授翰林外授藩
司者宣德以后进士之科日重间下求贤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3a 页 WYG0139-0238c.png
诏亦徒应故事而已至如天顺之吴与弼成
化之陈献章皆以理学名儒特膺徵辟此又
以人而重者也
右明取士
化之陈献章皆以理学名儒特膺徵辟此又
以人而重者也
右明取士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五 第 43b 页 WYG0139-0238d.png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