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a 页 WYG0139-01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四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嘉礼四十七
   学礼
宋史选举志宋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
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
试合格及名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b 页 WYG0139-0193b.png
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凡九经帖
书一百二十帖对墨义六十条凡五经帖书八十帖对墨义
五十条凡三礼对墨义九十条凡三传一百一十条凡开元
礼凡三史各对三百馀凡学究毛诗对墨义五十条论语十
条尔雅孝经共十条周易尚书各二十五条凡明法对律令
四十条兼经并同毛诗之制各间经引试通六为合格仍抽
卷问律本科则否诸州判官试进士录事参军试诸科不通
经义则别选官考校而判官监之试纸长官印署面给之试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a 页 WYG0139-0194a.png
中格者第其甲乙具所试经义朱书通否监官试官署
名其下进士文卷诸科义卷帖由并随解牒上之礼部
有笃废疾者不得贡贡不应法及校试不以实者监官
试官停任受赂则论以枉法长官奏裁凡命士应举谓
之锁厅试所属先以名闻得旨而后解既集什伍相保
不许有大逆人缌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悌𨼆匿工商
异类僧道归俗之徒家状并试卷之首署年及举数场
第乡贯不得增损移易以仲冬收纳月终而毕将临试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b 页 WYG0139-0194b.png
期知举官先引问联保举状佥同而定焉凡就试唯词
赋者许持切韵玉篇其挟书为奸及口相受授者发觉
即黜之凡诸司长吏举送必先稽其板籍察其行为乡
里所推每十人相保内有缺行则连坐不得举
文献通考太祖建隆元年诏及第人不得拜知举官子
弟弟侄及目为师门恩门并自称门生故事知举官将
赴贡院台阁近臣得荐所知进士之负艺者号曰公荐
上虑其因缘挟私诏禁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a 页 WYG0139-0194c.png
    蕙田案后唐长兴元年中书门下奏称门生
    者门弟子也大朝所命春官不曾教诲举子
    是国家贡生非宗伯门徒今后及第人不得
    呼春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至是又申
    此禁然东坡于欧阳公已有老门生之称则
    其称谓固未能尽革也
宋史选举志乾德元年诏曰旧制九经一举不第而止
非所以启迪仕进之路也自今依诸科许再试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b 页 WYG0139-0194d.png
 (马氏端临曰自唐以来所谓明经者不过帖书墨义/而已尝见东阳丽泽吕氏家塾有刋本吕许公夷简)
 (应本州乡举试卷因知墨义之式盖十馀条有云作/者七人矣请以七人之名对则对云七人某某也谨)
 (对有云见有礼于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则对云下文曰见无礼于君者如鹰鹯之逐鸟)
 (雀也谨对有云请以注疏对则对云注疏曰云云谨/对有不能记忆者则只云对未审其上则具考官批)
 (凿如所对善则批一通字如所对误及未审者则批/一不字大槩如儿童挑诵之状故自唐以来贱其科)
 (所以不通者殿举之罚特重而一举不第者不可再/应盖以其区区记问犹不能通悉则无所取材故也)
 (艺祖许令再应待/士之意亦厚矣)
三年陶谷子邴擢上第帝曰榖不能训子安得登科第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a 页 WYG0139-0195a.png
乃诏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覆试之
自是别命儒臣于中书覆试合格乃赐第
    蕙田案文献通考在乾德五年与此不同
    又案进士覆试始于此与唐制试文送中书
    详覆有别
太祖始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諌经学优深可为师法
详闲吏理达于教化凡三科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
草泽悉许应诏对策三千言词理俱优则中选乾德四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b 页 WYG0139-0195b.png
年有司仅举直言极谏一人堪为师法一人召陶榖等
发策帝亲御殿临视之给砚席坐于殿之西隅及对策
词理疏阔不应所问赐酒馔宴劳而遣之
开宝三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
六人赐本科出身特奏名恩例盖自此始
    蕙田案宋制省试进士合格者谓之正奏名
    其屡经乡贡而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
    积前后举数参其年而差等之遇亲策士则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5a 页 WYG0139-0195c.png
    别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谓之特奏名如今
    时会试不中式而特恩令其一体廷试也
五年礼部奏合格进士诸科凡二十八人上亲召对讲
武殿而未及引试也明年翰林学士李昉知贡举取宋
准以下十一人而进士武济川三傅刘睿材质最陋对
问失次上黜之济川昉乡人也会有诉昉用情取舍帝
乃籍终场下第人姓名得三百六十人皆召见择其一
百九十五人并准以下乃御殿给纸笔别试诗赋命殿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5b 页 WYG0139-0195d.png
中侍御史李莹等为考官得进士二十六人五经四人
开元礼七人三礼三十八人三传二十六人三史三人
学究十八人明法五人皆赐及第又赐钱二十万以张
宴会昉等寻皆坐责殿试遂为常制帝尝语近臣曰昔
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是年亲
试进士王式等乃定王嗣宗第一王式第四自是御试
与省试名次始有升降之别时江南未平进士林松雷
说试不中格以其间道来归亦赐三传出身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6a 页 WYG0139-0196a.png
 (马氏端临曰殿前试士始于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取士之责后不过下行其事以取士誉非于)
 (考功已试之后再试之也开元以后始以礼部侍郎/知贡举送中书门下详覆然惟元和间钱徽为侍郎)
 (知贡举宰相段文昌言其取士不公覆试多不中选/徽坐免官长庆以后则礼部所取士先详覆而后放)
 (榜则虽有详覆之名而实未曾再试矣五代以来所/谓详覆者问有升黜入宋太祖乾德六年命中书覆)
 (试则以帝疑陶谷之子不能文而中选故覆之亦未/尝别为之升黜至开宝六年李昉知举放进士后下)
 (第人徐士廉等打鼓论榜上遂于讲武殿命题重试/自此试始昉等所取十一人重试共取二十六人然)
 (于昉等所取十一人内只黜武济川一人馀十人则/高下一依元次而续取到二十六人不过附名在此)
 (十人之后共为一榜然则是年虽别试而共为一榜/亦未尝有省试殿试之分也至八年覆试礼部贡院)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6b 页 WYG0139-0196b.png
 (合格举人王式等于讲武殿内出试题得进士三十/六人而以王嗣宗为首王式者礼部所定合格第一)
 (人则居其四盖自是年御试始别为升降/始有省试殿试之分省元状元之别云)
    蕙田案殿试进士始于开宝六年殿试与省
    试名第有升降则始于八年宋史误合为一
    年事
开宝八年诏诸州察民有孝弟力田奇才异行或文武
材干年二十至五十可任使者其送阙下如无人塞诏
亦以实闻九年诸道举孝弟力田及有才武者凡七百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7a 页 WYG0139-0196c.png
四十人诏翰林学士李昉等于礼部试其业一无可采
而濮州以孝悌荐名者三百七十人帝骇其多召对讲
武殿率不如诏犹自陈素习武事复试以骑射辄颠陨
失次帝绐曰是宜𨽻兵籍皆号呼乞免乃悉罢去诏劾
本部滥举之罪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御殿覆试内出赋题赋韵平侧相
间依次而用命李昉扈蒙第其优劣为三等得吕蒙正
以下一百九人越二日覆试诸科得二百人并赐及第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7b 页 WYG0139-0196d.png
又阅贡籍得十举以上至十五举进士诸科一百八十
馀人并赐出身九经七人不中格亦怜其老特赐同三
传出身凡五百馀人皆赐袍笏锡宴开宝寺帝自为诗
一章赐之
三年八月廷试举人故事惟春放榜至是秋试非常例
也是冬诸州举人并集会将亲征北汉罢之自是间一
年或二年乃贡举
 (马氏端临曰选举志言是年试进士始加论一首然/考登科记所载建隆以来逐科试士皆是一赋一诗)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8a 页 WYG0139-0197a.png
 (一论凡三题非/始于是年也)
五年覆试进士有赵昌国者求应百篇举谓一日作诗
百篇帝出杂题二十令各赋百篇篇八句日旰仅成数
十首率无可观帝以是科久废特赐及第以劝来者
文献通考太平兴国八年试进士始分三甲
    蕙田案进士分三甲始于此景德以后分为
    五甲终宋之世皆承之
宋史选举志雍熙二年廷试初唱名及第是年及端拱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8b 页 WYG0139-0197b.png
初礼部试已帝虑有遗才取不中格者再试之于是由
再试得官者数百人凡廷试帝亲阅卷累日宰相屡请
宜归有司始诏岁命官知举
    蕙田案旧唐书李戡传云礼部试吏唱名乃
    入戡耻之是考试唱名其来已久若殿试后
    临轩唱名及第则始于此时
淳化三年诸道贡士凡万七千馀人先是有击登闻鼓
诉校试不公者苏易简知贡举受诏即赴贡院仍糊名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9a 页 WYG0139-0197c.png
考校遂为例既廷试帝谕多士曰尔等各负志业效官
之外更励精文采无坠前功也诏刻礼记儒行篇赐之
每科进士第一人天子宠之以诗后尝作箴赐陈尧叟
至是并赐焉
    蕙田案糊名试士始于此
 (马氏端临曰艺祖太宗皆留意于科目然开宝八年/王嗣宗为状元止授秦州司理参军尝以公事忤知)
 (州路冲冲怒械系之于狱然则当时状元所授之官/既卑且不为长官所礼未至如后世荣进素定要路)
 (在前之说也至太平兴国二年始命第一第二等进/士及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其次皆)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9b 页 WYG0139-0197d.png
 (优等注拟凡一百三十人淳化二年试士第一甲至/三百二人皆赐及第太宗时惟此二年科目恩数最)
 (为优渥涑水记闻言太平兴国之事以为太祖幸西/都张齐贤以布衣献策帝善之归语太宗曰吾幸西)
 (都得一张齐贤我不欲官之汝异日可收以自辅是/榜齐贤中选适在数十人后及注官乃诏尽与超除)
 (如此则是通榜恩数之厚是太宗欲曲为张齐贤之/地马永乡语录载淳化二年之事则以为武当山道)
 (士邓若拙尝出神见二仙官相语曰来春进士榜有/宰相三人而一人极低如何对曰高低不可易也独)
 (甲科可易不若以第二甲为第一甲道士觉以告人/既而喝名上适有宫中之喜因谓近臣第一甲多放)
 (几人言止则止遂唱第一甲上意亦忽忽忘之至三/百人方悟是年榜三百五十三人而第一甲三百二)
 (人第二甲五十一人丁谓第四人王钦若第十一人/张士逊第二百六十人后丁谓王张皆为宰相如此)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0a 页 WYG0139-0198a.png
 (则是黄甲人数之多是神物欲曲为张士逊之地二/说颇涉偏私诡异故李大性所著典故辨疑深言其)
 (不然愚以为太宗寤寐英贤如恐不及时出特恩以/示奖励故初无一定之例有如太平兴国二年三年)
 (第一等第二等并授通判而五年则前二十三名授/通判八年则第一甲授知县雍熙二年第一等为节)
 (察推官淳化三年则止前四名授通判则累科授官/之崇庳无定例也分甲取人始于太平兴国八年然)
 (是年第三甲五十四人第二甲一百五十七人反三/倍于第三甲之数端拱元年二年则又不分甲淳化)
 (三年第二甲五十一人第一甲三百二人反六倍于/第二甲之数则累科分甲人数之多少无定例也好)
 (事者徒见二张致身宰辅而不擢高科而二科/恩例适尔优厚故必以为曲为二人之地耳)
自淳化末停贡举五年真宗即位复试而高句丽始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0b 页 WYG0139-0198b.png
一人先是国子监开封府所贡士与举送官为姻戚则
两司更互考试始命遣官别试
咸平三年亲试陈尧咨等百四十人特奏名者九百馀
人有晋天福中尝预贡者又赐河北进士诸科三百五
十人及第同出身既下第愿试武艺及量才录用者又
五百馀人悉赐装钱慰遣之命礼部叙为一举较艺之
详推恩之广近代所未有也旧制及第即命以官上初
复廷试赐出身者亦免选于是策名之士尤众虽艺不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1a 页 WYG0139-0198c.png
及格悉赐同出身乃诏有司凡赐同出身者并令守选
循用常调以示甄别
咸平四年诏学士两省五品御史台尚书省诸司四品
以上于内外京朝慕府州县官草泽中各举贤良方正
一人不得以见任转运使及馆阁职事人应诏是年策
秘书丞查道等七人皆入第四等景德二年增置博通
坟典达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武足安边洞明韬
略运筹决胜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等科诏中书门下试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1b 页 WYG0139-0198d.png
察其才具名闻奏将临轩亲策之自是应令者寖广而
得中高等亦少
景德四年定亲试进士条制凡策士即殿两庑张帟列
几席标姓名其上先一日表其次序揭示阙外翌日拜
阙下乃入就席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
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
付考官定等毕复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编排官阅其
同异未同者再考之如复不同即以相附近者为定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2a 页 WYG0139-0199a.png
取乡贯状字号合之即第其姓名差次并试卷以闻其
考第之制凡五等学赋优长词理精纯为第一才思该
通文理周率为第二文理俱通为第三文理中平为第
四文理疏浅为第五然后临轩唱第上二等曰及第三
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馀如贡院旧制
    蕙田案廷试进士条例至是始详凡弥封编
    号之例皆定于此时
文献通考景德四年命礼部糊名考较命晁迥等知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2b 页 WYG0139-0199b.png
举滕元晏等封印卷首凡封卷首及点检详试别命官
皆始此先糊名用之殿试今复用之礼部也初陈彭年
举进士以轻俊为宋白所黜于是彭年与迥等更定条
制设关防不复拣择文行虽杜绝请托然寘甲科者多
非人望自彭年始也
    蕙田案史称苏易简知贡举受诏即赴贡院
    仍糊名考校在淳化三年则礼部糊名太宗
    时已行之不独殿试也岂淳化以后其例中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3a 页 WYG0139-0199c.png
    废至是再行之而后遂为永制与
大中祥符三年亲试东封路服勤词学经明行修赐进
士梁固以下三十一人四年亲试祀汾阴路服勤词学
经明行修赐进士张师德以下三十一人
 (马氏端临曰自雍熙端拱而后取士之法省试之后/乃有殿试已为定例独此二年会要所载乃停贡举)
 (年分礼部未尝放进士然则此六十馀人者乃/是封禅特恩所试如后来免省到殿之类是也)
五年上闻贡院监门官以诸科举人挟书为私悉解衣
阅视失取士之体亟令止之先是挟书赴试者并同保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3b 页 WYG0139-0199d.png
人殿一举是岁试诸科以挟书扶出者十八人计同保
九十三人而十二人当奏名有司以闻上特令赴殿试
礼部请自今挟书犯者依条殿举其同保殿举指挥更
不施行奏可
    蕙田案挟书之犯坐及同保其罚太重礼部
    议罢之是也
八年始制誊录院
    蕙田案誊录易书之制始此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4a 页 WYG0139-0200a.png
宋史选举志景祐初诏曰乡学之士益蕃而取人路狭
使孤寒栖迟或老而不得进朕甚悯之其令南省就试
进士诸科十取其二凡年五十进士五举诸科六举尝
经殿试进士三举诸科五举及尝预先朝御试虽试文
不合格毋辄黜皆以名闻自此率以为常士有亲戚仕
本州或为发解官及侍亲远宦距本州二千里令转运
司类试以十率之取三人于是诸路始有别头试其年
诏开封府国子监及别头试封弥誊录如礼部初贡士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4b 页 WYG0139-0200b.png
踵唐制犹用公卷然多假他人文字或佣人书之景德
中尝限举人于试纸前亲书家状如公卷及后所试书
体不同并驳放其假手文字辨之得实即斥去永不得
赴举贾昌朝言自唐以来礼部采名誉观素学故预投
公卷今有封弥誊录法一切考诸试篇则公卷可罢自
是不复有公卷
    蕙田案公卷者士子平日所作文字先期纳
    之礼部景德中定令知举官先一月差入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5a 页 WYG0139-0200c.png
    院考校公卷分为等第盖恐士子一日之间
    不能尽其所长而欲以素业参之也自省试
    有糊名之法考官虽不能得其姓名犹有字
    体可以略识一二至誊录之法行专以试卷
    定其高下而公卷遂为无用矣
仁宗初诏曰朕开数路以详延天下之士而制举独久
不设意者吾豪杰或以故见遗也其复置此科于是增
其名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明于教化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5b 页 WYG0139-0200d.png
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详明吏理可使从政科识洞
韬略运筹帷幄科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科凡六以待京
朝之被举及起应选者又置书判拔萃科以待选人又
置高蹈丘园科沈沦草泽科茂材异等科以待布衣之
被举者其法先上艺业于有司有司较之然后试秘阁
中格然后天子亲策之
    蕙田案此诏在天圣七年所谓天圣十科也
 叶氏梦得曰富公以茂材异等登科后召试馆职以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6a 页 WYG0139-0201a.png
 不习诗赋求免仁宗特命试以策论后遂为故事制
 科不试诗赋自富公始至苏子瞻又去策止试论三
 篇熙宁初罢制举其事遂废故事制科分五等上二
 等皆虚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设
 科以来止吴正肃苏子瞻入第三等故子瞻谢启云
 误占久虚之等
宝元中李淑侍经筵上访以进士诗赋策论先后俾以
故事对淑对曰唐调露二年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以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6b 页 WYG0139-0201b.png
进士试策灭裂请帖经以观其学试杂文以观其才自
此沿以为常至永隆二年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
始试策天宝十一年进士试一经能通者试文赋又通
而后试策五条皆通中第建中二年赵赞请试以时务
策五篇箴论表赞各一篇以代诗赋太和三年试帖经
略问大义取精通者次试论议各一篇八年礼部试以
帖经口义次试策五篇问经义者三问时务者二厥后
变易遂以诗赋为第一场论第二场策第三场帖经第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7a 页 WYG0139-0201c.png
四场今陛下欲求理道而不以雕琢为贵得取士之实
矣然考官以所试分考不能通加评校而每场辄退落
士之中否殆系于幸不幸愿约旧制先策次论次赋及
诗次帖经墨义而敕有司并试四场通较工拙毋以一
场得失为去留诏有司议稍施行焉
文献通考庆历四年知谏院欧阳修言贡进士请先试
以策择其文辞鄙恶者文意颠倒重杂者不识题者不
知故实略而不对所问者误引事迹者虽能成文而理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7b 页 WYG0139-0201d.png
识乖诞者杂犯旧格不考式者先去之计于二千人中
可去五六百以其留者次试以论又如前法而考之又
可去其二三百其留而试诗赋者不过千人矣于千人
而选五百少而易考不至劳昏其节抄剽盗之人皆以
先去比及诗赋皆是已经策论粗有学问理识不至乖
诞之人纵使诗赋不工亦可以中选矣如此可使童年
新学全不晓事之人无由而进臣所谓变法必须逐场
去留然后可革旧弊者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8a 页 WYG0139-0202a.png
 (马氏端临曰诗赋不过工浮词论策可以验实学此/正理也今观欧公所陈欲先考策论后考诗赋是以)
 (粗浅视论策而以精深视诗赋矣盖场屋之文论策/则蹈袭套话故汗漫难凭诗赋则拘以声律对偶故)
 (工拙易见其有奥学雄文能以策论自见者十无一/二而纷纷鹄袍之士固有头场号为精工而论策一)
 (无可采者盖自庆历以来场屋之弊已如此不特后/来为然也故欧公之言欲先试论策择其十分乱道)
 (者先澄汰之不特使之稍务实学且使司衡鉴者所/考少则易精又既工论策不患其不长诗赋纵诗赋)
 (不工亦不害为博/古通今之士矣)
知制诰富弼言国家沿隋唐设进士科自咸平景德以
来为法尤密而得人之道或未至历代取士悉委有司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8b 页 WYG0139-0202b.png
未闻天子亲试也至唐武后始有殿试何足法哉使礼
部次高下以奏而引诸殿廷唱名赐第则与殿试无以
异矣遂诏罢殿试而议者多言其轻上恩隳故事旋复
殿试如旧
宋史选举志嘉祐二年亲试举人凡与殿试者始免黜
落时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寖失浑淳欧阳修
知贡举尤以为患痛裁抑之仍严禁挟书者既而试榜
出时所推誉者皆不在选浇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9a 页 WYG0139-0202c.png
斥之街司逻卒不能止至为祭文投其家卒不能求其
主名置于法然自是文体亦少变
王洙侍迩英阁讲周礼至三年大比大考州里以赞乡
大夫废兴上曰古者选士如此今率四五岁一下诏故
士有抑而不得进者孰若裁其数而屡举也下有司议
咸谓易以间岁之法则无滞才之叹荐举数既减半主
司易以详较得士必精且人少则有司易为检察伪滥
自不能容使寒苦艺学之人得进于是下诏间岁贡举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19b 页 WYG0139-0202d.png
进士诸科悉解旧额之半增设明经试法凡明两经或
三经五经各问大义十条两经通八三经通六五经通
五为合格兼以论语孝经策时务三条出身与进士等
而罢说书举时以科举既数而高第之人骤显欲稍裁
抑遂诏自今制科入第三等与进士第一除大理评事
签书两使幕职官代还升通判再任满试馆职制科入
第四等与进士第二第三除两使幕职官代还改次等
京官制科入第五等与进士第四第五除试衔知县代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0a 页 WYG0139-0203a.png
还迁两使职官锁厅人视此若夫高才异行功状较然
者当以异恩擢焉仁宗之朝十有三举进士四千五百
七十人其甲第之三人凡三十有九其后不至于公卿
者五人而已
英宗即位议者以间岁贡士法不便乃诏礼部三岁一
贡举天下解额取未行间岁之前四之三为率明经诸
科毋过进士之数
    蕙田案三岁一贡举其制始此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0b 页 WYG0139-0203b.png
神宗笃意经学深悯贡举之弊且以西北人材多不在
选遂议更法王安石谓古之取士俱本于学请兴建学
校以复古其明经诸科欲行废罢取明经人数增进士
额乃诏曰化民成俗必自庠序进贤兴能抑由贡举而
四方执经艺者专于诵数趋乡举者狃于文辞与古所
谓三物宾兴九年大成亦已盩矣今下郡国招徕隽贤
其教育之方课试之格令两制两省待制以上御史三
司三馆杂议以闻议者多谓变法便直史馆苏轼曰得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1a 页 WYG0139-0203c.png
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
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𨽻未尝无人虽用今
之法臣以为有馀使无知人之明无责实之政则公卿
侍从常患无人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
足矣时有可否物有兴废使三代圣人复生于今其选
举亦必有道何必由学乎且庆历间尝立学矣天下以
为太平可待至于今惟空名仅存今陛下必欲求德行
道艺之士责九年大成之业则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1b 页 WYG0139-0203d.png
又当发民力以治官室敛民财以养游士置学立师而
又时简不帅教者屏之远方徒为纷纷其与庆历之际
何异至于贡举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章或曰专取策
论而罢诗赋或欲举唐故事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变
经生帖墨而考大义此数者皆非也夫欲兴德行在于
君人者脩身以格物审好恶以表俗若欲设科立名以
取之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伪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
割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弊车羸马恶衣菲食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2a 页 WYG0139-0204a.png
可以中上意者无所不至自文章言之则策论为有用
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诗赋论策均为无用然自
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法取士不过如此也近世
文章华丽无如杨亿使亿尚在则忠清鲠亮之士也通
经学古无如孙复石介使复介尚在则迂阔诞谩之士
也矧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
下而必欲废之帝读苏轼疏曰吾固疑此得轼议释然
矣他日问王安石对曰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异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2b 页 WYG0139-0204b.png
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脩学校欲修学校
则贡举法不可不变若谓此科尝多得人自缘仕进别
无他路其间不容无贤若谓科法已善则未也今以少
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
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于是改法
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
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大经次兼经大义凡十道(后改/论语)
(孟子义/凡三道)次论一首次策三道礼部试即增二道中书撰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3a 页 WYG0139-0204c.png
大义式颁行试义者须通经有文采乃为中格不但如
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取诸科解名十之三增进士
额京东西陜西河北河东五路之创试进士者及府监
他路之舍诸科而为进士者乃得所增之额以试皆别
为一号考取盖欲优其业使不至外侵则常慕向改业
也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案所以待诸科
之不能业进士者未几选人任子亦试律令始出官又
诏进士自第二人以下试法或言高科任佥判及职官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3b 页 WYG0139-0204d.png
于习法岂所宜缓昔试刑罚者世皆指为俗吏今朝廷
推恩既厚而应者尚少若高科不试则人不以为荣乃
诏悉试
    蕙田案熙宁之经义即八股文所由昉也唐
    时明经试以墨义祗以课记诵之能否于经
    典大义无所发明宋初犹承之故其时进士
    科特重而有志之士鄙学究而不为至是中
    书撰大义之式颁行天下主于疏解理趣不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4a 页 WYG0139-0205a.png
    为章句之陋立法非不甚善顾乃废历代专
    家之学而以荆公一家之说立于学官则未
    免师心而蔑古耳自是迄于宋世诗赋或兴
    或废经义与诗赋或分两科或合为一科至
    元明而诗赋之文不复施于应举矣
熙宁三年亲试进士始专以策定著限以千字旧特奏
名人试论一道至是亦制策焉帝谓执政曰对策亦何
足以实尽人材然愈于以诗赋取人尔诸州举送发解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4b 页 WYG0139-0205b.png
考试监试官凡亲戚若门客毋试于其州类其名上之
转运司与锁厅者同试率七人特立一额后复令存诸
科旧额十之一以待不能改业者
    蕙田案宋初殿试进士诗赋论三篇至是始
    专用策元祐八年中书议复祖宗法会绍述
    议起不果行自后相沿以为定例
文献通考熙宁八年颁王安石诗书周礼义于学官谓
之三经新义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5a 页 WYG0139-0205c.png
宋史选举志神宗以进士试策与制科无异遂诏罢之
试馆职则罢诗赋更以策论元祐元年复制科奏上而
次年试论六首御试策一道召试除官推恩略如旧制
    蕙田案宋举制科惟仁宗朝得人为盛一罢
    于熙宁再罢于绍圣南渡虽复举故事而应
    诏者寥寥矣
元祐初方改更先朝之政礼部请置春秋博士专为一
经尚书省请复诗赋与经义兼行解经通用先儒传注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5b 页 WYG0139-0205d.png
及已说又言新科明法中者吏部即注司法叙名在及
第进士之上旧明法最为下科然必责之兼经古者先
德后刑之意也欲加试论语大义仍裁半额注官依科
* 版本
| WYG|【四库全书・文渊阁】|
目次序诏近臣集议左仆射司马光曰取士之道当先
德行后文学就文学言之经术又当先于词采神宗专
用经义论策取士此乃复先王令典百王不易之法但
王安石不当以一家私学令天下学官讲解至于律令
皆当官所须使为士者果能知道义自与法律冥合何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6a 页 WYG0139-0206a.png
必置明法一科习为刻薄非所以长育人材敦厚风俗
也四年乃立经义诗赋两科罢试律义凡诗赋进士于
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内听习一经初试本经义
二道语孟义各一道次试赋及律诗各一首次论一首
末试子史时务策二道凡专经进士须习两经以诗礼
记周礼左氏春秋为大经书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
左氏春秋得兼公羊谷梁书周礼得兼仪礼或易礼记
诗并兼书愿习二大经者听不得偏占两中经初试本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6b 页 WYG0139-0206b.png
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次试本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
次论策如诗赋科并以四场通定高下而取解额中分
之各占其半专经者用经义定取舍兼诗赋者以诗赋
为去留其名次高下则于策论参之自复诗赋士多乡
习而专经者十无二三诸路奏以分额各取非均其后
遂通定去留经义母过通额三分之一
光又请立经明行修科岁委升朝文臣各举所知以勉
励天下使敦士行以示不专取文学之意若所举人违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7a 页 WYG0139-0206c.png
犯名教及赃私罪必坐举主毋有所赦则自不敢妄举
遂立科许各举一人凡试进士者及中第唱名日用以
升甲后分路别立额六十一人州县保任上之监司监
司考察以闻无其人则否预荐者不试于州郡惟试礼
部不中许用特奏名格赴廷试后以为常既而诏须特
命举乃举毋槩以科场年上其名
六年诏复通礼科初开宝中改乡贡开元礼为通礼熙
宁尝罢至是始复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7b 页 WYG0139-0206d.png
八年中书请御试复用祖宗法试诗赋论策三题且言
士子已多改习诗赋太学生员总二千一百馀人而不
兼诗赋者才十二人于是诏来年乡试习诗赋人复试
诗题专经人且令试策自后槩试三题
绍圣初诏进士罢诗赋专习经义廷对仍试策初神宗
念字学废缺诏儒臣探讨而王安石乃进其说学者习
焉元祐禁勿用至是除其禁
绍圣初哲宗谓制科试策对时政得失进士策亦可言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8a 页 WYG0139-0207a.png
因诏罢制科既而三省言今进士纯用经术如诏诰章
表箴铭赋颂赦敕檄书露布诫谕其文皆朝廷官守日
用不可阙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遂改置宏词科
岁许进士及第者诣礼部请试如见守官则受代乃请
率以春试上舍生附试不自立院也试章表露布檄书
用骈俪体颂箴铭诫谕序记用古体或骈俪惟诰诏赦
敕不以为题凡试二日四题试者虽多取毋过五人中
程则上之三省覆试之分上中二等推恩有差词艺超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8b 页 WYG0139-0207b.png
异者奏取旨命官
    蕙田案弘词科所试章表露布檄书皆骈俪
    之文亦诗赋类也今必去诗赋而立是科者
    以诗赋取士出于元祐之改制不尽更之不
    足以快绍述之议非真有恶于词赋也
四年诏礼部凡内外试题悉集以为籍遇试颁付考官
以防复出罢春秋科凡试优取二礼两经许占全额之
半而以其半及他经既而复立春秋博士崇宁又罢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9a 页 WYG0139-0207c.png
徽宗设辟雍于国郊以待士之升贡者然州郡犹以科
举取士不专学校崇宁三年遂诏天下取士悉由学校
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自此岁试上舍悉
差知举如礼部试
五年诏大比岁更参用科举取士一次其亟以此意使
远士即闻之时州县悉行三舍法得免试入学者多当
官子弟而在学积岁月累试乃得应格其贫且老者甚
病之故诏及此而未遽废科举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29b 页 WYG0139-0207d.png
大观四年五月星变诏更行科举一次臣僚言场屋之
文专尚偶丽题虽无两意必欲釐而为二以就对偶其
超诣理趣者反指以为澹泊请择考官而戒饬之取其
有理致而黜其强为对偶者庶几稍救文弊
    蕙田案场屋经义之文用对偶自宋时已然
    则八股之式不始于明代矣
大观四年诏弘词科格法未详不足以致文学之士改
立词学兼茂科岁附贡士院试取毋过三人政和增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0a 页 WYG0139-0208a.png
五人不试檄书增制诰以历代史事借拟为之中格则
授馆职宰臣执政亲属毋得试宣和罢试上舍乃随进
士试于礼部
宣和三年诏罢天下三舍法开封府及诸路并以科举
取士惟大学仍存三舍以甄序课试遇科举仍自发解
六年礼部试进士万五千人诏特增百人额正奏名赐
第者八百馀人因上书献颂直令赴试者殆百人有储
宏等𨽻大阉梁师成为使臣或小史皆赐之第梁师成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0b 页 WYG0139-0208b.png
者于大观三年尝中甲科自设科以来南宫试者无踰
此年之盛然杂流阉官俱玷选举而祖宗之良法荡然
矣凡士不繇科举若三舍而赐进士第及出身者其所
从得不一凡遗逸文学吏能言事或奏对称旨或试法
而经律入优或材武或童子而皆能文或边臣之子以
功来奏其得之虽有当否大较犹可取也崇宁大观之
后达官贵胄既多得赐以上书献颂而得者又不胜纪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1a 页 WYG0139-0208c.png
高宗建炎初驻跸扬州时方用武念士人不能至行在
下诏诸道提刑转运司选官即置司州军引试使副或
判官一人董之河东路附京西转运司国子监开封府
人就试于留守司命御史一人董之国子监人愿就本
路试者听
二年定诗赋经义取士第一场诗赋各一首习经义者
本经义二道语孟义各一道第二场并论一道第三场
并策三道殿试策如之自绍圣后举人不习诗赋至是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1b 页 WYG0139-0208d.png
始复遂除政和令命官私相傅习诗赋之禁又诏下第
进士年四十以上六举经御试八举经省试五十以上
四举经御试五举经省试者河北河东陜西特各减一
举元符以前到省两举者不限年一举年五十五已上
者诸道转运司开封府悉以名闻许直赴廷试是秋四
方士集行在帝亲策于集英殿第为五等赐正奏名李
易以下四百五十一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学究出
身同出身川陜河北京东正奏名不赴者一百三人以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2a 页 WYG0139-0209a.png
龙飞特恩即家赐第故事廷试上十名内侍先以卷奏
定高下帝曰取士当务至公岂容以己意升降自今勿
先进卷
    蕙田案廷试前十名卷先期奏请御定亦始
    见于此
 (马氏端临曰熙宁四年始罢词赋专用经义取士凡/十五年至元祐元年复词赋与经义兼行至绍圣元)
 (年复罢词赋专用经义凡三十五年至建炎二年又/兼用经赋盖熙宁绍圣则专用经而废赋元祐建炎)
 (则虽复赋而未尝不兼经然则自熙宁以来士无不/习经义之日矣然元祐初始复赋欲经赋中分取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2b 页 WYG0139-0209b.png
 (而东坡公上疏言自更法以来士工习诗赋者十人/而七欲朝廷随经赋人数多少各自立额取人则知)
 (当时士虽不习诗赋者十五年而变法之馀一习即/工且多矣至建炎绍兴之间则朝廷以经义取士者)
 (且五六十年其间兼用诗赋才十馀年耳然共场而/试则经拙而赋工分科而试则经少而赋多流传既)
 (久后来所至场屋率是赋/居其三之二盖有自来矣)
绍兴元年当祀明堂复诏诸道类试择宪漕或帅守中
文学之人总其事使精选考官于是四川宣抚处置使
张浚始以便宜令川陜举人即置司州试之
侍御史曾统请取士止用词赋未须兼经高宗亦以古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3a 页 WYG0139-0209c.png
今治乱多载于史经义登科者类不通史将从其议左
仆射吕颐浩曰经义词赋均以言取人宜如旧遂止
绍兴二年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一遵旧制自
尚书两省谏议大夫以上御史中丞学士待制各举一
人凡应诏者先具所著策论五十篇缴进两省侍从参
考之分为三等次优以上召赴秘阁试论六首于九经
十七史七书国语荀扬管子文中子内出题学士两省
官考校御史监之四通以上为合格仍分五等入四等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3b 页 WYG0139-0209d.png
以上者天子亲策之第三等为上恩数视廷试第一人
第四等为中视廷试第三人皆赐制科出身第五等为
下视廷试第四人赐进士出身不入等者与簿尉差遣
己任者则进官与升擢
高宗立博学宏词科凡十二题制诰诏表露布檄箴铭
记赞颂序内杂出六题分为三场每场体制一古一今
遇科场年应命官除归明流外入赀及犯赃人外公卿
子弟之秀者皆得试先投所业三卷学士院考之拔其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4a 页 WYG0139-0210a.png
尤者召试定为三等上等转一官选人改秩无出身人
赐进士及第并免召试除馆职中等减三年磨勘与堂
除无出身人赐进士出身下等减二年磨勘无出身人
赐进士出身并许召试馆职南渡以来所得之士多至
卿相翰苑者
    蕙田案南渡设宏词科事在绍兴三年嗣后
    得人最盛如周必大倪思吕祖谦洪适洪遵
    洪迈真德秀王应麟辈尤其著者每榜或三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4b 页 WYG0139-0210b.png
    人或二人或一人而绍熙庚戌则阙而不取
    其慎重如此
五年初试进士于南省是年川陜进士止试宣抚司特
奏名则置院差官试时务策一道礼部具取放分数推
恩等第颁示之
    蕙田案建炎初诏士子分赴诸路类试以代
    省试盖军兴一时之权制嗣后左司谏唐煇
    有罢诸路类试仍还礼部之请事未果行至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5a 页 WYG0139-0210c.png
    是始复旧制而川陜进士仍赴类试终宋之
    世四川进士未有赴省试者
七年以太阳有异令中外侍从各举能直言极谏一人
是冬吕祉举选人胡铨汪藻举布衣刘度即除铨枢密
院编修官而度不果召自是诏数下未有应者
九年以陜西举人久蹈北境理宜优异非四川比令礼
部别号取放川陜分类试额自此始是岁以科试明堂
同在嗣岁省司财计艰于办给又患初仕待阙率四五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5b 页 WYG0139-0210d.png
年若使进士荫人同时差注俱为不便增展一年则合
旧制十年遂诏诸州依条发解十二年正月省试三月
御试后皆准此
十三年国子司业高闶言取士当先经术请参合三场
以本经语孟义各一道为首诗赋各一首次之子史论
一道时务策一道又次之庶几如古试法又春秋义当
于正经出题并从之
十五年始定依汴京旧制正奏及特恩分两日唱名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6a 页 WYG0139-0211a.png
二十二年以士习周礼礼记较他经十无一二恐其学
寖废遂命州郡招延明于二礼者俾立讲说以表学校
及令考官优加诱进旧诸州皆以八月选日试举人有
趁数州取解者二十四年始定试期并用中秋日四川
则用季春而仲秋类省
    蕙田案自熙宁改制以后仪礼久不立于学
    官士子所习者惟周礼礼记耳以经文较之
    他经为繁习者寖少故有是命至仪礼乃礼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6b 页 WYG0139-0211b.png
    之本经汉魏以来专门讲授代有其人自王
    安石废罢仪礼迄于南渡遂不复立朱子虽
    有乞修三礼劄子当时亦不能用非朱子勉
    斋信斋诸公力扶绝学礼教何由大明乎
自经赋分科声律日盛帝尝曰向为士不读史遂用诗
赋今则不读经不出数年经学废矣二十七年诏复行
兼经如十三年之制内第一场大小经义各减一道如
治二礼文义优长许侵用诸经分数时号为四科旧蜀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7a 页 WYG0139-0211c.png
士赴廷试不及者皆赐同进士出身帝念其中有俊秀
能取高第者不宜例置下列至是遂谕都省宽展试期
以待之及唱名阎安中第二梁介第三皆蜀士也帝大

二十九年孙道夫在经筵极论四川类试请托之弊请
尽令赴礼部帝曰后举但当使御史监之道夫持益坚
事下国子监祭酒杨椿曰蜀去行在万里可使士子涉
三峡冒重湖邪欲革其弊一监试得人足矣遂诏监司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7b 页 WYG0139-0211d.png
守倅宾客力可行者赴省馀不在遣中是岁四川类省
试始从朝廷差官
三十一年礼部侍郎金安节言熙宁元丰以来经义诗
赋废兴离合随时更革初无定制近合科以来通经者
苦赋体雕刻习赋者病经旨渊微心有弗精智难兼济
又其甚者论既并场策问大寡议论器识无以尽人士
守傅注史学尽废此后进往往得志而老生宿儒多困
也请复立两科永为成宪从之于是士始有定向而得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8a 页 WYG0139-0212a.png
专所习矣既而建议者以为两科既分解额未定宜以
国学及诸州解额三分为率二取经义一取诗赋若省
试则以累举过省中数立为定额而分之诏下其议然
竟不果行
孝宗初诏川广进士之在行都者令附试两浙转运司
柯氏宋史新编乾道初苗昌言奏言祖宗增置制科其
立法宽故得士广请间岁下诏于正文出题不得用僻
书注疏追复天圣十科以广荐扬之路下廷臣杂议皆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8b 页 WYG0139-0212b.png
曰注疏诚可略科目不必广天下之士屏处山林侍从
之臣岂能悉知遂如国初之制止令监司守臣解送
宋史选举志帝欲令文士能射御武臣知诗书命讨论
殿最之法淳熙二年御试唱第后二日御殿引案文士
詹骙以下一百三十九人射艺翌日又引文士第五甲
及特奏名一百五十二人其日进士具襕笏入殿起居
易戎服各给箭六弓不限斗力射者莫不振厉自献多
命中焉天子甚悦凡三箭中帖为上等正奏第一人转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9a 页 WYG0139-0212c.png
一官与通判馀循一资二箭中为中等减二年磨勘一
箭中帖及一箭上垛为下等一任回不依次注官上四
甲能全中者取旨第五甲射入上等注黄甲馀升名次
而已特奏名五等人射艺合格与文学不中者亦赐帛
    蕙田案进士于御试后校射惟见于此盖是
    时孝宗锐意兴复欲以此鼓励人材耳终宋
    之世仅光宗绍熙元年再举此制
柯氏宋史新编淳熙四年议者谓制科惟六论一场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39b 页 WYG0139-0212d.png
难号曰过阁若罢注疏取四通则其选轻矣乃诏六论
增五通为合格始命官糊名誊录如故事试院言文卷
多懵论目有仅及二通者帝命赐束帛罢归
文献通考淳熙十一年诏罢注疏出题于是郡国举庄
治滕𡷫试六论皆四通而考官颜师鲁以其文理平凡
不应近制又罢之自是缙绅重于特举山林耻于自耀
袖然而起者鲜矣
    蕙田案宋之制科号曰大科东都自景德后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0a 页 WYG0139-0213a.png
    兴废不常其所得士见于史者富弼王安国
    以茂材异等王曙吴育孙仅苏绅夏竦吴奎
    张方平钱彦远钱明逸钱藻苏轼苏辙以贤
    良方正范百禄以才识兼茂然入第三等唯
    吴育苏轼二人其举制科之人又多系京朝
    官有出身者惟高蹈丘园沈沦草泽茂材异
    等三科以待布衣应诏者耳南渡以后岁下
    贤良之诏所得仅胡铨李垕二人垕又以布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0b 页 WYG0139-0213b.png
    衣举非东都故事也
十一年进士廷试不许见烛其纳卷最后者降黜之旧
制廷试至暮许赐烛然殿深易闇日昃已烛出矣凡赐
烛正奏名降一甲第五甲降充本甲末名特奏名降一
等第五等与摄助教凡试艺于省闱及国子监两浙转
运司者皆禁烛其他郡国率达旦乃出
十月太帝博士倪思言举人轻视史学请谕春官凡课
试命题杂出诸史无所拘忌考覈之际稍以论策为重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1a 页 WYG0139-0213c.png
毋止以初场定去留从之
    蕙田案倪思之言则宋时固己有重初场而
    轻论策之弊盖既以经义诗赋为第一场则
    主司所取士子所趋自不无偏重之处积渐
    使然古今一辙也
十四年御试正奏名王容第一时帝策士不尽由有司
是举容本第三亲擢为榜首翰林学士洪迈言贡举令
赋限三百六十字论限五百字今经义论策一道有至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1b 页 WYG0139-0213d.png
三千言赋一篇几六百言寸晷之下唯务贪多累牍连
篇何由精妙宜俾各遵体格以返浑淳
 朱子贡举私议古者大学之教以格物致知为先而
 其考校之法又以九年知类通达强立不返为大成
 今乐经亡而礼经阙二戴之礼己非正经而又废其
 一经之为教已不能备而治经者类皆舍其所难而
 就其易仅窥其一而不及其馀若诸子之学同出于
 圣人诸史则该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变皆不可阙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2a 页 WYG0139-0214a.png
 者而学者一旦岂能尽通若合所当读之书而分之
 以年使之各以三年而共通其三四之一凡易诗书
 为一科而子年午年试之周礼仪礼及二戴记为一
 科而卯年试之春秋及三傅为一科而酉年试之义
 各二道诸经皆兼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义一道论则
 分诸子为四科而分年以附焉诸史则左傅国语史
 记两汉为一科三国晋书南北史为一科新旧唐书
 五代史为一科时务律历地理为一科以次分年如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2b 页 WYG0139-0214b.png
 经子之法试策各二道又使治经者各守家法荅义
 者必通贯经文条举众说而断以己意有司命题必
 依章句如是则士无不通之经史而皆可用于世矣
光宗初以省试春浅天尚寒遂展至二月朔日殿试于
四月上旬
绍熙元年仍按射不合格者罢赐帛
柯氏宋史新编宁宗初韩侂胄禁伪学司考校者移檄
令自署非伪学乃许试文稍涉道学者辄黜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3a 页 WYG0139-0214c.png
宋史选举志庆元四年以经义多用套类父子兄弟相
授致天下士子不务实学遂命有司六经出题各于本
经摘出两段文意相类者合为一题以杜挟册雠伪之

    蕙田案明制春秋取经事相类者二事为一
    题谓之合题盖本于此
嘉泰元年起居舍人章良能陈主司三弊一曰沮斥词
赋太甚既暗削分数又多置下陈二曰假借春秋太过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3b 页 WYG0139-0214d.png
诸处解榜多寘首选三曰国史实录等书禁民私藏惟
公卿子弟因父兄得以窃窥冒禁傅写而有司乃取本
朝故事藏匿本末发为策问寒士无由尽知命自今诗
赋纯正者寘之前列春秋唯卓异者寘高等馀当杂定
策题则必明白指问
旧制秋贡春试皆置别头场以待举人之避亲者自缌
麻以上亲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皆牒送惟临轩亲试
谓之天子门生虽父兄为考官亦不避嘉定元年始因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4a 页 WYG0139-0215a.png
议臣有请命朝官有亲属赴廷对者免差充考校
    蕙田案唐时别头试惟礼部试有之宋则秋
    贡春试皆置别头场以待举人之应回避者
    惟廷试则否至是令京朝官有亲姻赴廷对
    者免其差充考官则制愈密矣
柯氏宋史新编理宗朝科目之弊曰傅义曰换卷曰易
号曰卷子出外曰誊录灭裂宝庆二年诏防戢焉
    蕙田案科场之弊大率尽此数端而宋末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4b 页 WYG0139-0215b.png
    己有之
理宗尝阅累朝名臣奏议独善程颢颐兄弟所论取士
之法景定五年诏三省参酌于进士举之外崇经术考
德行立为一代之典时贾似道当国亦徒为空言而已
度宗即位似道复立法凡试士置籍书其乡贯姓名年
代妻室于科举条制结勘无碍方许纳卷覆试之日露
体索怀挟边事方殷漫不加意而以科举累士人识者
嗤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5a 页 WYG0139-0215c.png
    蕙田案理度之世科举之弊极矣士子之奸
    伪日益滋有司之防范日益密而朝廷所命
    以衡校者又复不得其人一时有缪种流傅
    之语史志所载科场条例极为详备大抵有
    防弊之名无得士之实今俱从略
宋史选举志理宗嘉熙三年臣僚奏词科实代王言久
不取人日就废弛盖试之太严故习之者少今欲除博
学宏词科从旧三岁一试外更降等立科止试文辞不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5b 页 WYG0139-0215d.png
责记问命题止分两场引试须有出身人就礼部投状
献所业如试教官例每一岁附铨闱引试惟取合格不
必拘额中选者与堂除教授已系教官资序及京官不
愿就教授者京官减磨勘选人循一资他时北门西掖
南宫舍人之任则择文墨超卓者用之其科目则去宏
博二字正称词学科从之淳祐初罢景定二年复嘉熙
之制
          右宋取士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6a 页 WYG0139-0216a.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七十四 第 46b 页 WYG0139-0216b.png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