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四十二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五禮通考卷一百四十二
           刑部尚書秦蕙田
  嘉禮十五
   尊親
    蕙田聖王以孝治天下尊親之典為最鉅創業嗣統之君即位以後莫不以斯為首務然其禮見於吉禮者有三始祖配天一也帝后祔廟二也追崇本生也已分見祀天廟制后妃私親廟各門今叙追尊之制内禪起居之儀母后上册之禮以廣盡孝之義焉
公元前1105年
禮記大傳牧之武王大事也追王大王亶父王季歴文王昌不以卑臨尊也(注不用諸侯之號臨天子文王王早矣於殷猶為諸侯於是著焉候疏土無二殷紂尚存即為所以王者案中我應云我稱非一民固下周本紀文王受命六年靈臺王號於時稱王九十六也故文王世子君王其終撫諸是也文王既稱王文王生雖稱王號稱猶未定武王追王定之耳)
中庸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天子之禮(注追王太王王季者以王迹起焉先公組紺以上后稷也疏詩頌閟宫太王岐之陽實始翦啇是王迹起也吕氏大臨追王之禮古所無有其出於周公太王避狄去之岐則王業始基之矣王季大王之業至文王受命周武王戎衣而有天下大王王季文王之緒而已)
公元前1067年
 陳氏祥道大傳言武王追王太王王季文王中庸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文武有追王志周公追王之事也司馬遷文王正朔追尊太王王季妄矣書曰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勤王家詩曰實維太王實始翦商則文王所以三分天下有其二者其始乃自太王王季武王所以得天下其成乃自文王也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又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書曰九年大統未集又曰集大命於厥躬記稱武王君王其終撫諸春秋王正月公羊王者孰謂謂文王也觀此則宜若文王受命作周改元稱王矣而記謂武王周公追王之何也葢於是天下訟獄者不之而之文王謳歌者不謳歌謳歌文王虞芮質成之後天固已命之矣然作周而未成有所統而未集不幸九年而終至此武王周公所以正其名而追之也觀祖伊文王西伯武王文王文考文王未嘗稱王可知
 游氏酢曰武王泰誓三篇文王文考武成柴望然後文考文王世之説者因中庸無追文王文遂文王自稱王豈未嘗泰誓武成之書乎君臣之分猶天尊地卑未可去而文王稱王是二天子也服事殷之道固如是耶書所謂大統集者後世虞芮質厥成為文王受命之始故也當六國時秦固已雄長天下而周之號微矣辛垣衍欲帝秦魯仲連片言折之不敢復出口葢名分之嚴如此故以曹操奸雄逡巡獻帝之末不得逞彼葢知利害之實也曾至德文王一言一動順帝之則而反盜虚名而拂天理乎且武王觀政於商而須假之五年非偽為也使一日悛心武王與天下共尊之必無牧野之事然則文王已稱之名將安所歸乎此天下大戒不得不
    蕙田文王不稱自是一定本無可疑中庸不及文王先儒武王業已追王尚未太王王季周公成之其説近是史記及疏殊非至理陳氏游氏辨之極的
 呂氏祖謙曰謂不以卑臨尊此出於後來漢儒之説無疑而非追王本意也嘗考之武成三王肇基之主所以追王之也
    蕙田東萊之論是也記以諸侯為卑天子為尊非聖賢之
公元前1066年
漢書髙祖本紀十年八月諸侯王皆立太上皇
公元前206年
 班固贊曰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太上皇父其遷日墳墓在豐鮮焉及髙祖即位祠祀官則有秦晉梁荆之巫(應劭先人所在之國悉致祠巫祝博求神靈之意也文頴曰巫掌神之位次者也范氏世事於晉故祠祀有晉范會支庻留秦為劉氏故有秦巫劉氏隨魏都大故有梁巫後徙豐豐屬荆故有荆巫也)世祠天地綴之以祀豈不信哉(文獻通考馬氏漢髙帝承秦之敝禮制隳廢既即天子位而七廟未嘗立至太上皇崩始詔郡國立廟皇祖以上無聞焉班史髙紀贊始有豐公之名且言致祠祀有秦晉荆梁之巫觀注家所言則是自晉而秦自秦而梁自梁而荆似各有祖廟各有巫以主其祀事郊祀志言梁巫祀天地天天水房中堂上之屬晉巫祠五帝束君雲中君巫社巫祠族人炊之屬秦巫祠社主保族纍之屬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麋之屬則諸巫所掌者乃祀典神祗之祠非祖廟所謂祠天地綴之以祀者豈是以諸祖配諸神而祠之而各處有巫主其事耶不可得而詳也)
 蔡邕獨斷漢髙祖得天下而父上尊號曰太上皇不言天子
公元27年
續漢書祭祀光武帝建武三年正月立親廟祀南頓以上舂陵節侯南頓君稱皇考鉅鹿都尉皇祖考林太守皇曾祖節侯稱皇髙祖
    蕙田光武中興崛起承奉大宗昭穆之次以元為父故南頓以上四世奉祠園寢未有追尊之典與為人後之禮合先儒以為不可及
公元220年
書禮延康元年魏文帝王位追尊皇祖太王夫人太王黄初元年受禪追尊太皇皇考武王武皇帝
公元229年
明帝太和三年追尊髙祖大長秋髙皇夫人吳氏曰髙皇后
公元1203年
通典魏文帝王位尚書令桓階等奏臣聞尊祖敬宗古之大義六代之君未嘗追崇始祖顯彰所出王應期撥亂啟魏大業禰廟未有異號非崇孝敬示無窮之義也太尉公侯宜有尊號所以表功崇德𤼵事顯名者也故易言乾坤皆曰大德言大人與天地合臣等以為太尉公侯誕育聖哲以濟羣品可謂資始其德之號莫過於太王詔曰前奏朝車中常侍大長秋特進君侯神主然君不宜但依故爵朝車也禮有尊親之義為可依王比更議博士祭酒孫欽議案春秋之義五等諸侯卒葬皆稱公乃與王者之後公同號然臣子褒崇君父以此言之中常侍大長秋特進君侯誕育太皇篤生武王奄有四方功德之號莫過太王迎神宜乗王車又宜先遣使者上諡號為太王於是追諡太王受禪追尊太王太皇武王武皇帝王太后皇太后明帝泰和三年六月司空陳羣等議以為周武追尊太王王季文王皆為王是時天子以王為號追尊同故不以卑臨尊也魏以皇帝為號今追號皇曾祖中常侍大長秋特進君為王乃以卑臨尊也故漢祖尊其父為太上皇自是以後諸侯者皆尊其父為皇也大長秋特進君宜號髙皇載主宜以金根車可遣大鴻臚持節大使車從騶騎印綬即鄴廟以太牢告祠從之又詔曰葢聞尊嚴祖考所以成湯文武實造商周克昌王業詩書之義追尊稷禼自我魏室之承天序既𤼵跡於髙皇髙皇之父處士精神幽逺號稱罔記非所崇孝重本也其令公以下會議號諡侍中劉奕周王所以后稷為祖者以其唐之諸侯佐堯有大功名在祀典故也至於漢氏之初追諡之義不過其父上比周室大魏𤼵跡自髙皇而始下論漢氏追諡之禮不及其祖以為追尊之義宜齊髙皇而已侍中繆襲以為元者一也首也氣之初也是周文演易以冠四德仲尼春秋以統三正諡法行義悦人元尊貴德元處士追加諡號元皇太傅鍾繇議案禮小記曰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上殺下殺旁殺而親畢矣乃唐堯所以敦叙九族也其禮上殺於五非不孝敬於祖也下殺於五非不慈愛於其孫也旁殺於五非不篤友昆弟故為族屬禮殺處士君其數在六於屬已盡其廟當毁其主當遷今若追崇帝王號天下素不聞其受命之符則是武皇帝櫛風沐雨勤勞天下為非功也推以人情普天率土此議處士君明不安此禮今諸博士以禮斷之其義可從詔從之
    蕙田追王尊親第一事自魏以前無有稱帝者稱之自魏始鍾繇以小記斷追尊之代於周追王義合劉侍中議亦不可
書禮孫權立堅尊曰始祖
公元265年
書禮武帝泰始元年追尊皇祖宣王宣皇帝伯考景王景皇帝皇考文王文皇帝宣王妃張氏為宣穆皇后太妃王氏為皇太后
公元420年
宋書武帝本紀永初元年即位追尊皇考為孝穆皇帝皇妣穆皇后
通典䇿曰維永初元年七月皇帝謹遣某官某奉䇿上皇尊號曰孝穆皇帝仰惟聖靈邈焉徂逺昔有周丕崇興昌季其在魏晉亦申情禮所以聿追來孝所因者本謹稽式代考令准稱謂極情典攸遂所以順天人俯穆率土在心逺慕庻云有慰追尊先后䇿曰維年月朔皇帝謹遣某官某奉䇿上皇尊號孝穆皇后伏惟皇妣資坤厚之性體母儀之德等美姜嫄齊列任姒訓穆中閨化流自逺膺歴運期饗兹天位依前敬奉大禮仰慕聖善之愛俯增蓼莪之思
齊髙帝受禪追尊皇考宣皇帝皇妣孝皇后
公元502年
梁書武帝本紀天監元年追尊文皇帝妣曰獻皇后
公元557年
陳書髙祖本紀永定元年即位追尊景皇帝妣董氏曰安皇后
通典魏道武帝稱尊號後追尊逺祖二十餘代皆稱皇帝歴代未聞也不復更載諡號焉
北齊文宣帝東魏追尊為文穆帝妣為文穆皇后考為獻武皇帝兄為文襄皇帝母為皇太后
周閔帝西魏禪稱天王追尊考曰文王後其弟明立稱帝號追尊文王文皇帝後其弟武帝追尊德皇帝
公元581年
隋書髙祖本紀開皇元年追尊皇考武元皇帝妣曰元明皇后
公元618年
唐書髙祖本紀武德元年五月追諡髙祖宣簡公曾祖懿王祖曰景皇帝梁氏景烈皇后皇考元皇帝獨孤氏曰元貞皇后
公元907年
五代史本紀太祖開平元年追尊祖考皇帝妣為皇后髙祖黯諡曰宣元妣范氏諡曰宣僖曾祖茂琳諡曰光獻妣楊氏諡曰光孝祖信諡曰昭武妣劉氏諡曰昭懿考誠諡曰文穆妣王氏諡曰文惠
公元923年
本紀莊宗同光元年追尊祖考皇帝妣為皇后曾祖執宜妣崔氏皆諡曰昭烈祖國昌妣秦氏皆諡曰文景考諡曰武
公元936年
本紀髙祖天福元年追尊祖考皇帝妣為皇后髙祖璟諡曰孝安妣秦氏諡曰孝安曾祖彬諡曰孝簡妣安氏諡曰孝簡恭祖昱諡曰孝平妣來氏諡曰孝平獻考紹雍諡曰考元妣何氏諡曰孝元懿
公元前206年
本紀髙祖即位天福十二年追尊祖考皇帝妣為皇后髙祖湍諡曰明元妣李氏諡曰明貞曾祖昂諡曰恭僖楊氏諡曰恭惠祖僎諡曰昭憲李氏諡曰昭穆考琠諡曰章聖妣安氏諡曰章懿
公元951年
本紀太祖廣順元年追尊祖考皇帝妣為皇后髙祖璟諡曰睿和妣張氏諡曰睿曾祖諶諡曰明憲妣申氏諡曰明孝祖蘊諡曰翼順妣韓氏諡曰翼敬考諡曰章肅妣王氏諡曰章德
公元960年
宋史太祖本紀建隆元年奉玉冊諡髙祖文獻皇帝妣崔氏曰文懿皇后曾祖惠元皇帝氏曰惠明皇后祖曰簡恭皇帝妣劉氏曰簡穆皇后皇考武昭皇帝
禮志太祖建隆元年九月太常禮院言謹唐大中初追尊順宗憲宗諡號皇帝宣政殿授玉冊遣宰臣以下持節奉冊赴太廟授冊日帝御殿百僚拜訖降階跪授冊於太尉太尉奉冊出宣政門然後升殿皇帝行禮太常卿贊導奉引奏可是月二十七日崇元殿備禮遣使奉冊上四廟諡號皇帝髙祖府君冊曰孝曾孫嗣皇帝臣再拜稽首上言伏以昊天有命皇宋勃興厚載以開階宅中區撫運夷夏蠻貊㒺不獻誠山川鬼神不受職非臣否德肇此丕圖賴先正儲上玄降鑒既䖍膺於大寶眇覿遐源敢遵歴代規式配天之號皇曽祖府君冊曰伏以天命匪忱歸於有德人文設教必始於貽謀乗時既肇於興王報本敢稽於尊祖隆徽稱則大享何以配神非鏤良珉則洪烈何由垂世方作猗那之頌永嚴昭穆之容皇祖衛府君冊曰伏以人瞻烏止運叶龍飛非𤼵源之長析𣲖不能上漢非積基之厚嗣孫不能中區今人紀肇修孝㒺極百王損益四廟蒸嘗聖考太尉府君冊曰昔者流火開祥周發薦文王之號黄星應運曹丕揚魏祖之功咸因致孝之誠式展尊親之義爰遵大典上尊禮畢羣臣進表奉慰
公元1044年
史文學蕭韓家努傳韓家努為翰林都林牙興宗重熙十三年春上疏曰臣聞先世遥輦可汗之後國祚中絶額爾欽雅里立阻午大位定然上世俗樸未有尊稱以為三皇禮文未備正與遥輦氏同後世之君以禮樂治天下而崇本追逺義興焉近者唐髙祖四世昔我太祖遥輦即位製文修禮法建天皇名號宮室示威興利除害混一海内厥後累聖相承額爾欽呼哩以下大號未加天皇之考額爾欽達魯猶以名呼臣以為宜依唐典追崇四祖皇帝陛下弘業有光墜典復舉矣䟽奏納之始行追冊元德二祖之禮
公元1052年
興宗本紀重熙二十一年秋七月追尊太祖之祖為簡獻皇帝妣為簡獻皇后太祖之考為宣簡皇帝妣為宣簡皇后
公元1136年
金史熙宗本紀天會十四年八月丙辰追尊九代以下祖考妣曰皇帝皇后
禮志天會十四年八月庚戌文武百僚太師宗磐上議國家肇造區夏四征弗庭太祖武元皇帝受命撥亂光啟大業太宗文烈皇帝繼志卒伐奮張皇威原其積德累功所由來者逺矣伏惟九代祖廓君人之量挺御世之姿虞舜馮遷於負太王狄邑岐山聖姥來歸原肇𤼵皇八代祖皇七代承家襲慶後垂芳不求赫赫之名終大振振之族皇六代徙居得吉播種是勤去暴露棟宇之安釋負戴興車輿之利皇五代貝勒雄姿邁世美畧濟時百里日辟之功戎車既飭著五教在寛訓人肇修髙祖太師質自天成德為民望精騎射往無不摧始置官師歸者益衆皇曾祖太師威靈震逺機警絶人雅善運籌未嘗衿甲臨敵愈奮應變神皇叔祖太師獨運心公無私四方聳動諸部歸懐德威兩隆風俗大定皇伯太師友于盡愛國爾惟忠謀必㒺愆舉無不累代祖妣婦道警戒王業艱難俱殫内助之勞實著始基之漸是宜采羣臣之僉議故事遵行於郊稱天以誄請上皇九代祖尊諡曰景元皇帝始祖妣曰明懿皇后上皇八代祖尊諡曰德皇帝妣曰思皇后上皇七代祖尊諡曰安皇帝妣曰節皇后上皇六代祖尊諡曰昭皇帝妣曰恭靖皇后上皇五代貝勒尊諡曰成襄皇帝妣曰皇后上皇髙祖太師尊諡曰惠桓皇帝妣曰昭肅皇后上皇曾祖太師尊諡曰聖肅皇帝妣曰簡翼皇后上皇叔祖太師尊諡曰穆簡皇帝妣曰静宣皇后上皇叔祖太師尊諡曰孝平皇帝妣曰貞惠皇后上皇伯祖太師尊諡曰恭簡皇帝妣曰敬僖皇后廟室告成涓日備物奏上寶冊藏於天府施之㒺極丙辰奉上九代祖妣尊諡廟號是日百僚上表稱賀
公元1337年
元史太祖本紀至元三年追諡伊蘓克烈祖神元皇帝(太祖之父)
公元1368年
明史太祖本紀洪武元年追尊髙祖考曰元皇帝曾祖考曰恒皇帝祖考裕皇帝皇考淳皇帝妣皆皇后
 明集禮洪武元年春正月四日太祖太廟恭上四代考妣尊號髙祖六公世祖重八公季子妣胡氏曾祖四九公髙祖次子侯氏初一懿祖長子妣王氏考世珍熙祖次子妣陳氏
           右追尊
大禹謨祗載見瞽瞍䕫䕫齊慄瞽瞍允若
 蔡傳言舜敬其子職之事以見瞽瞍也齊莊敬也慄戰慄䕫䕫莊敬戰慄之容也舜之敬畏小心而盡於事親如此允信順也言舜以誠感格雖瞽瞍頑愚亦且信順之即孟子所謂底豫
史記五帝本紀舜之踐帝位載天子往朝瞽瞍䕫䕫唯謹子道
孟子天下大悦將歸己視天下悦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朱子章句言舜視天下之歸己如草芥而惟欲得其親而順之也得者曲為順成以得其心之悦而已順則有以諭之於道心與之一而未始有違尤人所難為人葢泛言之為子則愈宻矣
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底豫瞽瞍底豫天下瞽瞍底豫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
 朱子章句瞽瞍至頑嘗欲殺舜至是而底豫焉書所謂不格姦亦允若是也葢舜至此有以順乎親矣是以天下之為子者知天下無不可事之親顧吾所以之者未若舜耳於是莫不勉而為孝至於其親亦底豫則天下之為父者亦莫不所謂化也子孝父慈各止其所無不安其位之意所謂定也為法天下可傳後世非止一身一家之孝而已所以大孝
 李氏曰舜之所以能使瞽瞍底豫者盡事親之道共為子職不見父母之非而已羅仲素語此云只為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了翁聞而善之曰唯如此而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彼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者常始於見其有不是處
公元1395年
咸丘䝉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朝之瞽瞍北面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不識此語誠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典二十有八載放勲徂落百姓如䘮考妣三年四海遏宻八音孔子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三年䘮二天子矣
 朱子章句孟子但老不治事而天子之事耳在時未嘗天子何由北面而朝乎
咸丘䝉不臣則吾既得聞命矣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臣既為天子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獨賢勞也
 朱子章句不為不以為臣使北面而朝也
孝子之至莫大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詩曰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此之謂也書曰祗載見瞽瞍䕫䕫齊栗瞽瞍允若是為父不得而子也
 朱子章句瞽瞍既為天子之父則當享天下之養此舜所以尊親養親之至也
    蕙田孟子二章萬古人主尊親極則
竹書紀年帝不降五十九年遜位於弟扄
 沈氏約注三代之世内禪惟不降實有聖德
公元1069年
史記世家趙武靈王二十七年五月大朝東宮傳國立王何以為王王廟見禮畢出臨朝大夫為臣武靈王自號為主父
公元1373年
漢書髙祖本紀六年上歸櫟陽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太公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威重不行上朝太公擁彗(李竒曰為恭也如令卒持帚也師古曰彗者所以掃也)迎門却行上大驚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亂天下於是上心善家令言(師古太子庻子寶云善其𤼵悟己心因得尊崇父號非善其令父敬己)賜黄金五百斤夏五月丙午詔曰人之至親莫親於父子故父有天下歸於子有天下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前日天下大亂兵革並起萬民苦殃朕親披堅執鋭自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教訓諸王通侯將軍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太公未有今上太公太上皇(師古太上極尊之稱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治國不言帝也蔡邕不言帝非天子也故索隠本紀秦始皇追尊莊襄太上皇已有事矣葢太上無上也皇者德大於帝通典註後漢荀悦孝經曰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王者父事三老以示天下所以明孝也無父猶設三老之禮况其存者乎孝莫大嚴父故子尊不加父母家令之言於是過矣晉愍懐太子令問中庻子寳云太公家令太公為是為非對曰苟悦論貶家令為非以為不識髙帝髙帝雖貴為天子事父不失子之禮時即位六年不加父號是以家令言雖父乃人臣也言無可尊敬名號與人臣同禮欲以感動聞家令言乃悟即立太上皇得人子尊父之道若不聞家令言父終無號矣家令説是也)
    蕙田家令説上之言似與孟子東野人之語相類當時孟子弟子咸丘䝉信不及何况家令髙祖存敬父聞言感悟家令諷之耳故以髙祖善家令為𤼵悟己心亦可也
公元471年
魏書獻文帝本紀雅薄時務常有遺世之心欲禪位叔父京兆王子推羣臣固請乃止皇興五年七月丙午册命太子曰昔堯舜禪天下也皆由其子不肖丹朱商均負荷者豈搜揚側陋而授之哉爾雖冲弱君人之表必能恢隆王道以濟兆民今使太保建安王陸馛太尉源賀持節皇帝璽綬致位於爾躬其踐昇帝位克廣洪業以光祖宗之烈使朕優游履道頥神養性可不善歟丁未詔曰朕承洪業運屬太平淮岱率從四海清宴是以希心玄古志存澹泊躬覽萬務則損頥神和一日或曠政有淹滯之失但子有天下歸尊於父父有天下傳之於子今稽恊靈運考會羣心爰命儲宮踐昇大位朕方優游恭己栖心浩然社稷乂安克廣其業不亦善乎百官有司祗奉胤子以答天休宣布㝢内咸使聞悉於是羣公奏曰昔三王之世澹泊無為故稱皇是以漢髙祖既稱皇帝尊其父為太上皇明不統天下今皇帝幼冲萬機大政猶宜陛下總之謹上尊號太上皇帝乃從之己酉太上皇帝徙御崇光採椽不斵土階而已國之大事咸以聞
公元561年
北齊武成帝紀即位四年傳位太子自稱太上皇周書宣帝本紀詔曰有聖大寶實惟重器天表命人與能幽顯同謀確乎不易域中之大實懸定杳冥天下為公不避内舉大周蒼昊之精受河洛之錫武功文德光格區宇創業垂統永光無窮朕以寡薄祗承鴻緒上賴先朝得一之迹下藉羣后不貳之心職貢雲雨俱通憲章光華並亘圓首方足咸登仁夀隆國本用天歴皇太子衍地居上嗣正統所歸逺凴積德之休允叶無疆之祚帝王之量未肅而成天禄之不謀已至朕今傳位於衍乃睠四海深合謳歌之望俾予一人髙蹈風塵之表萬方兆庻知朕意焉可大赦天下大成元年大象元年於是自稱天元皇帝所居天臺冕有二十四旒車服旗鼓皆以二十四為節内史御正皆置上大夫皇帝衍稱正陽宮置納言御正諸衛等官皆准天臺又令羣臣朝天臺者皆致齋三日清身一日車旗章服倍於前王之數
公元626年
文獻通考唐髙祖武德九年禪位皇太子太上皇上皇宏義宮有山林勝境雅好貞觀三年四月徙居改為太安宮上屢請上皇避暑九成宮上皇隋文帝終於彼惡之乃營大明宮以為上皇清暑之所未成而上寢疾不果
公元711年
睿宗在位二年傳位太子太子上表固辭上謂太子曰汝以為天下事重欲朕兼理之耶昔舜禪禹猶親巡狩朕雖傳位豈忘國家軍國大事當兼省之八月庚子玄宗即位睿宗太上皇上皇自稱朕命曰誥五日受朝太極殿皇帝自稱曰予命曰制𠡠日受朝於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大刑政决於上皇餘皆决於皇帝明年上皇自今軍國政刑一皆皇帝處分朕方無為養志以遂素心是月徙居百福殿
公元756年
肅宗至德元年即位靈武玄宗上皇天帝武使者至蜀上皇喜曰吾兒應天順人吾復何憂制自今改制𠡠為誥表疏太上皇四海軍國事皆先取皇帝進止仍奏朕知俟克復上京不復預事韋見素房琯崔渙傳國寶玉册靈武傳位二年克復兩京使韋見素入蜀奉迎上皇上皇鳯翔從兵六百餘人上皇命悉以甲兵輸郡庫上𤼵精騎三千奉迎十二月丙午上皇咸陽上備法駕迎於聖賢宮上皇在宮南樓上黄袍紫袍望樓下馬趨進拜舞樓下上皇降樓撫上而泣上捧上皇嗚咽不自勝上皇黄袍自為上著之上伏地頓首固辭上皇天數人心歸於汝使朕得保養餘齒汝之孝也上不得已受之父老在仗外歡呼拜上開仗千餘人入謁上皇曰臣等復覩二聖相見死無恨矣上皇不肯居正殿曰此天子之位也上固請自扶上皇登殿尚食進食上品嘗而薦之丁未將𤼵行宮上親為上皇習馬而進之上皇上馬上親執鞚行數歩上皇止之上乗馬前不敢當馳道上皇左右曰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左右皆呼萬歲上皇開逺門入大明宮含元殿即日興慶宮遂居之上累避位還東宮上不許
公元805年
順宗永貞元年即位不能視事傳位太子純稱太上皇
公元1125年
宋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内禪道君退居龍德宮皇太子皇帝位道君太上皇帝
公元1162年
宋史髙宗本紹興三十二年六月丙子皇太子皇帝位帝稱太上皇退處德夀宮
禮志紹興三十二年六月詔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集議以聞左僕射陳康伯等言五帝之夀惟堯最髙百王之典惟堯獨冠今兹髙世之舉視堯有光恭請太上皇帝尊號曰光堯夀聖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夀聖太上皇后詔恭依仍令禮部太常討論禮儀以聞左僕射陳康伯太上皇帝册文禮儀使參政汪澈書册文并篆寶知樞宻院葉義問太上皇后文同知樞宻院事黄祖舜書册八月十四日奉上册寶是日陪位文武百僚太傅以下行事官朝服入詣大慶殿下立皇帝内服履袍入御幄服通天冠絳紗袍出至大慶殿册寶褥位再拜在位官皆再拜皇帝行𤼵册寶太傅之禮如儀禮畢皇帝還幄服履袍内文百僚退儀仗鼓吹(備而不作)䕶衛册寶太傅以下行事官導從册寶德夀宮皇帝祥曦殿履袍乗輦至德夀宮大次降輦陪位文武官入殿庭立班太傅以下行事官册寶入殿皇帝通天冠絳紗袍升殿西向褥位太上皇帝自宮履袍即坐皇帝北向四拜起居訖次太傅以下四拜起居次行奉册之禮中書令參知政事史浩讀册攝侍中葉義問讀寶讀訖退復位皇帝再拜稱賀皇帝臣某稽首伏惟光堯夀聖太上皇帝陛下冊寶告成鴻名肇正與天同夀率土均皇帝再拜侍中承㫖宣答皇帝通天地禮古今勉受鴻名良深感慰皇帝再拜西向立次太傅以下再拜稱賀致詞曰攝太傅尚書左僕射康伯稽首伏惟光堯夀聖太上皇帝陛下肅臨寶位誕受丕稱獨推天父之尊普慰帝臣之願奏訖再拜舞蹈侍中承㫖宣答曰光堯夀聖太上皇帝聖㫖倦勤滋久佚老是圖勉受嘉名增感慰又再拜舞蹈太上皇帝降坐入宮皇帝後從夀聖太上皇后册寶入宮皇帝太上皇后坐前北向太上皇后升坐皇帝四拜起居奉上册寶之禮讀册官陳子常讀册讀寶官梁康民讀寶讀訖復位皇帝再拜稱賀致詞皇帝臣某稽首伏惟夀聖太上皇后陛下德茂坤元崇大寶書翕受歡忭無疆皇帝再拜次宣荅官承㫖宣答夀聖太上皇后教㫖皇帝祲容載藏顯號來膺誠孝通天深感皇帝再拜太上皇后降坐入宮太傅以下文武百僚德夀殿下拜牋稱賀以俟皇帝履袍乗輦還内十六日宰臣文武百僚文德殿拜表稱賀
文獻通考髙宗紹興三十二年内禪上尊乾道七年再加上尊號為光堯夀聖憲天體道太上皇帝淳熈二年再加上尊號為光堯夀聖憲天體道性仁成德經武緯文太上皇帝是年聖夀七十行慶夀禮十二年再加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八字十三年聖夀八十行慶夀禮天下
三十二年六月十一日内禪十二日上詣德夀宮欲以是日百官太上皇德夀殿以雨百僚入見上就宮中行自後上詣宮行禮不集百官十三日詔令宰臣百官初二日十六日德夀宮起居又詔朕欲毎日一朝德夀宮面奉慈㫖恐廢萬幾羣下不許前代朔望之禮禮官重定其期禮部請依漢髙帝五日一朝太公故事五日一詣德夀宮朝見如宮中禮從之仍詔自今後詣德夀宮經過官司起居餘並免十七日太上宣諭車駕毎至宮必於門外降輦行家人之禮自宜至殿上降輦不須五日一朝朝朔於是有司請除朔望朝拜於毎月初八日二十二日德夀宮起居宮中從之自後皆遵此制如值雨及盛暑祁寒臨期太上特㫖仍免詣十二月冬至上詣德夀宮稱賀上夀禮畢入見太后宮中之儀(自後正至並同)乾道元年二月朔上詣德夀宮太上太后至延祥觀燒香次幸聚景園次幸玉津園太上聖㫖日晚車駕從還德夀宮臣僚從駕還内沿路並免起居(除官軍官從駕執政官以下並免)以後恭請南内或幸聚景園玉津園延祥觀靈隠天竺寺其儀並同
公元1165年
皇帝德夀宮儀注前期儀鸞司大次德夀宮門内小次殿東西向其日俟皇帝出即御座從駕臣僚禁衛起居如常儀皇帝降御座乗輦將至德夀宮文武百僚宮門迎駕起居訖前導官太常卿門官太常博士直官先入大次前分左右立定皇帝德夀宮大次降輦入次御史臺閤門太常寺文武百僚入詣殿庭北向立定導官皇帝小次簾降俟太上皇帝御座小次簾捲導官皇帝升殿東階殿上折檻前奏請拜皇帝再拜訖前導官皇帝稍前躬奏聖躬萬福訖導皇帝復位又奏請拜皇帝再拜訖導皇帝太上皇帝御座東西向立前導官殿上隨地之宜少立揖班首以下典儀曰拜贊者承傳曰拜在位官皆再拜直身搢笏躬身三舞蹈跪左膝叩頭出笏一拜兩拜拜訖且躬身班首不離位奏聖躬萬福典儀曰拜贊者承傳曰拜在位官皆再拜兩拜拜訖直身立捲班出前導官以次退(從駕官歸幕次以俟從駕還内)太上皇帝駕興皇帝入見太上皇后宮中之儀訖以俟皇帝還内如來儀(毎遇正旦冬至朔望並依上儀)
公元1175年
孝宗淳熙二年十一月太上皇帝聖夀無疆新歲七十用十一月冬至上尊册寶十二月十七日立春行慶夀禮是日文武百僚簮花文德殿立班聽宣慶夀赦文太極之功不宰其可贊者兩儀之生大明之照無疆所能推者千載之至欽惟聖父誕保我家二百餘載而中天定神器於欹側艱虞之始三十六年而宅位授朕師康强暇豫時上穹綿有永之年下土無為之化興言菲質日侍慈顔幅員之富而未足至養之誠極尊美之稱而未足難名之德兹載新於歲律展慶於耆齡前殿奉巵企髙皇踵武大安進膳貞觀彌文鏘金奏以克庭儼臣工在列和氣遄周於宇宙盛容創見古今内奉母儀庸備殫於子道為酒以介眉夀誕膺純嘏之常立春而下寛書更廣庻民之富可大赦天下於戱無窮之基則享無窮樂命方卜於萬年非常之事則侈非常之休恩盍推於四海羣黎百姓依於覆育耆老大夫咸自于甄陶今而仁夀之同躋必也安榮之共保諒爾有邦之衆知予錫類之心赦書日行五百里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主者施行宣赦從駕官並赴後殿起居謝花再拜從駕德夀宮行慶夀禮陳設
 前期儀鸞司陳設德夀宮殿上當中南向大次
德夀宮南向小次殿東西向皇帝褥位二一於御座東西向一於御座南北向尚醖御酒器於御座東有司又設御茶床御座之西俱稍北上夀其日後殿内官排立催班立定(應從應奉官禁衛等並簪花不係從駕徑赴德夀宮簪花以俟迎駕起居)閤門報班皇帝服鞾袍出宮門衛諸班親從等並迎駕自贊常起居自贊謝花兩拜(入内省骨朶使臣迎賀常起居謝花兩拜)皇帝知閤門以下御帶環衛官諸司祗應官等一班鬬班宣名常起居次贊謝花兩拜知閤門升殿讀奏目(餘官並退)次舍人應從駕官一班赴當殿宣名常起居次贊謝花兩拜(執政奏事如儀皇太子内中起居簪花以俟從駕)次管軍一班宣名次贊謝花兩拜皇帝升輦將至徳夀宫文武百僚迎駕常起居謝花兩拜前導太常卿門官太常博士直官管軍御帶環衛官等詣大次前分左右立文百僚入詣德夀殿下東西相向立俟皇帝至大降輦入次簾降簮花服鞾閤門御史臺太常寺分引皇太子以下應從駕官入詣德夀殿下東西相向大次簾捲導官前導皇帝小次簾降(前導太常卿門官太常博士直官管軍御帶環衛官等俟太上皇帝出宮迎太上皇帝四拜起居)太上皇帝出宮行門衛諸班親從等迎太上皇帝自贊常起居太上皇帝御座鳴鞭小次簾捲導官前導皇帝升殿東階殿上折檻北向褥位奏請皇帝再拜訖躬奏聖躬萬福又奏請拜皇帝再拜前導皇帝太上皇帝御座之東褥位西向立前導官殿上隨地之宜立閤門御史臺太常寺分引皇太子文武百僚横行北向舍人皇太子以下典儀曰拜贊者承傳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再拜訖且躬身班首不離位奏聖躬萬福典儀曰拜贊者承傳在位官皆再拜直身立分東西相向立禮直官引奉盤盞㕘知政事受盤㕘知政事承㫖宣答簽書樞宻院事奏禮畢户部尚書殿中監少監升殿東階(奉盤盞㕘知政事受盤㕘知政事殿中監少監詣酒稍北南向立承㫖宣答簽書樞宻院事并奏禮畢户部尚書折檻東西向立)舍人樂人姓名已下四拜起居看盞人稍前贊拜兩拜上殿祗候特進茶牀殿侍酹酒尚醖典御盤盞注授殿中監少監次禮直官引奉盤盞叅知政事酒樽北向搢笏殿中監盤盞㕘知政事盤盞西向殿中監啟盞殿中少監以酒注於盞奉盤盞㕘知政事奉酒皇帝北向(禮直官受盤㕘知政事太上皇帝御座西向立定)閤門御史臺太常寺分引皇太子文武百僚横行北向立俟奉盤㕘知政事躬進皇帝皇帝奉酒太上皇帝御座前躬進訖少後受盤㕘知政事躬接訖復授盤盞㕘知政事導官皇帝御座褥位北向俛伏殿下皇太子百僚躬身皇帝致詞皇帝臣(御名)稽首言天祐君親錫兹難老之吉年德新臣(御名)與羣臣等不勝大慶謹上千萬歲夀伏興奏請皇帝再拜典儀曰拜贊者承傳在位官皆再拜直身立分東西相向立前導官皇帝御座東西相向立奉盤盞㕘知政事以盤北向躬進皇帝訖(奉盤盞㕘知政事復位立)皇帝捧盤詣御座東西立樂作俟太上皇帝飲酒皇帝躬接盞樂止少後受盤㕘知政事躬接訖以授尚醖典御復位閤門御史臺太常寺分引皇太子文武百僚横行北向立前導官皇帝褥位北向奏請皇帝再拜典儀曰拜贊者承傳在位官皆再拜直身立前導官皇帝御座之東褥位西向舍人皇太子已下躬典儀曰拜贊者承傳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再拜直身内侍舉御茶牀直官户部尚書御座北向俛伏跪奏具官臣某言禮畢伏興退復位典儀曰拜贊者承傳在位官皆再拜直身分相向立次舍人樂人祗應兩拜太上皇帝駕興皇帝入宮文武百僚前導應奉官等以次退皇帝皇太子賀太上皇后宮中行禮執政文武百僚拜牋賀太上皇后訖以俟駕興從駕應奉官禁衛等並簮花從駕還内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昭慈聖獻皇后之在建康有司月奉千緡而止后生辰别奉緡錢時朝用度不給故其禮不及承平其後顯仁后自北來歲奉錢二十萬緡(月奉萬緡冬年寒食生辰倍之)帛二萬餘匹(生辰萬匹春冬端午各三千匹綾羅二千匹)冬綿五千兩酒日一斗羊三牽髙宗德夀宮孝宗有司月供十萬緡髙宗養兵多費詔減其六萬及孝宗重華月進三萬緡而已上受禪詔太皇太后月奉緡錢二萬皇太后萬五千上皇太后萬而重華别給二萬焉(馬氏端臨曰光堯之夀祉夀皇孝養古今罕儷具載其事)
公元1176年
 宋史孝宗本紀贊曰自古人君自外入繼大統而能盡宮庭之孝未有若帝其間父子怡愉同享髙夀亦無有及之者終䘮三年又能却羣臣之請而力行之宋之廟號孝宗之為孝其無愧
公元1189年
淳熙十六年二月内上禪皇太子即位移御重華宮尊號曰至尊夀皇聖帝
公元1194年
紹熙五年光宗以疾不能行䘮七月憲聖太皇太后皇子嘉王皇帝位尊光宗為太上皇居泰安宮(以内中寢殿為之)慶元元年尊號曰聖安仁夀
    蕙田禪位之禮始於唐堯然堯在位時舜攝而已即位瞽瞍天子父始有孝養之文書所謂載見瞽瞍䕫夔齊慄當是為天子時此舜之大孝然也降及後世父子相繼爰有内禪之舉始於商帝不降趙武靈王而北魏北周及唐亦踵行之然其儀不詳逮宋三宗相内禪而克全孝始終無間孝宗稱首其儀備見於文獻通考事雖不常有而其禮不可軼也若通考兼載事跡始終兹因與禮無關並削之葢體例不同
          右尊太上皇
大雅大明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惟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史記本紀季歴大任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
 國語晉語昔者大任文王不變少溲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
 皇王大紀季歴娶於摯曰大任賢德目不視窈色耳不聽滛聲不出惡言容貌恭肅齊如
 列女傳文王生而明聖大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君子大任為能胎教
 孔氏頴達禮婦人從夫之謚故頌稱大姒文母大任非謚也以其尊加於婦尊而稱之故謂之大姜大任大姒武王妃之稱左傳謂之邑姜不稱大葢大姜故也
    蕙田案孔氏云尊加於婦故謂之太此稱太之正義後人太后之稱實始於此
    宗元案對王季而言曰摯仲氏任對文王而言曰太任有身詩之稱謂一字不苟如此固非專為其尊加於婦也然後太后之稱實始於此則知太姜太任太姒之類皆以其尊加於婦也亦宜
思齊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則百斯男
 序思齊文王所以聖也(疏言文王所以得聖由賢母所生文王天性當聖聖亦由母大賢歌詠其母言文王之聖有所以而然也何氏楷曰徽毛云美也案徽本糾䋲名琴節亦曰徽則琴絃是䋲為之故淮南子鼓琴循絃謂之徽也文選五臣注亦云調也此以徽音連言當即取琴節之義以其音調可聽謂之美音猶云令閒也)
    蕙田賢母之盛莫過於二篇推本言之以明王業所由後世歸美太后崇上徽號其義實原於此何氏釋徽音字的
文獻通考漢因秦之稱號帝母皇太后祖母太皇太后
公元290年
惠帝即位呂皇后皇太后(臨朝稱制)
文帝立尊母薄姬皇太后(初為代太后)薄氏侯者一人
景帝立尊母竇皇后皇太后竇氏侯者三人
武帝立尊母王皇后皇太后王氏田氏侯者凡三人昭帝霍光迎立昌邑王賀上官皇后皇太后既廢賀立宣帝太后太皇太后
公元前33年
元帝立尊孝宣王皇后皇太后成帝即位太皇太后王氏列侯二人闗内侯一人
公元前7年
成帝立尊母王皇后皇太后哀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哀帝立尊趙后皇太后趙氏侯者二人又尊定陶皇太后為帝太太后丁姬為帝太后復又更號帝太太后皇太太后永信宮帝太后中安宮而成帝母太皇太后本稱長信宮成帝趙后皇太后並四太后各置少府太僕秩皆二千石傅氏侯者六人
    蕙田通考呂太后臨朝稱制王太后委政於莽以移漢祚班氏胡致堂西京外戚貽禍本末詳矣然其失在後而其初固不得謂之非尊親之典也今並削其事變而録之至定陶太后私親别詳吉禮
公元57年
東漢明帝即位隂皇后皇太后
公元75年
肅宗即位馬皇后皇太后帝欲封爵諸舅太后不聽
公元88年
和帝即位竇皇后皇太后臨朝
殤帝立尊鄧皇后皇太后安帝立猶臨朝
安帝閻皇后少帝皇太后臨朝
順帝梁皇后冲帝尊為皇太后臨朝質帝立猶秉朝政
公元399年
靈帝即位竇太后皇太后臨朝竇氏誅猶以太后援立之恩朝於南宮親饋上夀供養資奉有加於前靈王子即位尊母何皇后皇太后臨朝
公元226年
魏文帝受禪尊卞后為皇太后永夀明帝即位太后太皇太后
明帝立尊郭皇后皇太后永安宮
公元239年
齊王即位郭皇后皇太后永寧
公元290年
晉惠帝即位楊皇后皇太后
公元325年
東晉成帝即位庾皇后皇太后臨朝萬歲
公元361年
哀帝即位生母章貴人尊為皇太妃
公元344年
穆帝即位禇皇后皇太后臨朝稱制簡文帝即位尊后為崇德太后
公元372年
孝武皇帝即位生母李氏淑妃太元三年進為貴人九年進為夫人十二年加為皇太妃十九年尊為皇太后崇訓安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通典徐邈范甯書訪其事答謂子不得爵命母妃是太子婦號必也正名可以稱母也重與書曰禮天子之妃曰后關雎后妃德妃后之名可謂大同所以憲章皇極崇物備者在於此也故太后之號定於前朝當今率由若必章服同於后而名號異於妃則可因夫人之稱而加皇太以明尊尊雖一理然於文物之章猶未盡崇髙之極此又今之所疑不可得行也足下太子妻稱妃然古無此稱出於後代今有皇太之别可例論耶甯又答曰案公羊傳母以子貴以此義為允禮有君之母非夫人者以此推之王者之母亦何必皆后乎所謂尊母非使極尊號也並后匹嫡譏存春秋宜稱太夫人皇后一等位比三公此君母之極號也稱夫人先后之臣也加皇太則至尊之母也皇君之謂也君太夫人豈不允乎殷仲堪徐邈書云后者婦人貴號在妻則言后在母則加太天子之妃稱后闗雎后妃之德后妃二名其義一也設使皇后處内貴妾不可稱妃又答徐乾書云母以子貴榖梁亦有其義故曰賵人之母則可又會成風葬著言也但名雖夫人實如同體不敢配厭羣臣無服所服以為異也鄭云近臣從服君所服若嫡夫人殁則有制重者故曰唯君所服之耳與君同重自施近臣驂僕而下三卿大夫有宗廟之祭外有侯伯之命何得私服廢正故庻母夫人上之不得以干宗廟外之不得以接侯伯國内申其私而崇其儀亦伯子男之臣於内稱君曰公耳雖人君肆情行服卿大夫不從所以知上有天王往來答釋范武子詩序后妃一是太妃車旗服章太后不敢從於宗廟又曰百官不稱所以合無服之制也范於時都謂不應皇后服章以尊議難之自塞矣書傳無天庻母之文但妾上無女君夫人可為通稱五等爵皆稱公耳天王之與王后未聞二其號者所以闗之情禮而定太妃之稱良有由矣體同王極上比稱皇屈於郊廟故逺避伉儷不曰后而曰妃因名求實可謂至矣太后太妃無異假令國君在時妾自當夫人王典無二不得國公夫人為喻耳
公元394年
通典太元十九年又詔追崇鄭太后尚書令王珣奏下禮官詳正案太常臣允等議以春秋之義母以子貴仲子成風咸稱夫人仲子之宮明不配食也且漢文昭太后繫子宜逺春秋考宮之義近摹二漢不配尊號既正宜改築新廟顯崇尊稱罔極之情申别建寢廟則嚴禰之道著繫子為稱兼明貴之所由一舉三義以允固哲王髙致允等議追尊會稽太妃簡文皇太后
公元376年
宋武帝受禪後母蕭氏皇太后帝事太后孝謹即位時春秋已髙毎旦朝太后未嘗失時少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公元532年
孝武即位尊母淑媛皇太后宮曰崇憲廢帝立為太皇太后明帝立號崇憲太后乃居中宮
公元552年
廢帝即位尊孝武王皇后太后宮曰永訓
公元472年
後廢帝即位尊明王皇后皇太后宮曰弘訓母陳氏尊為皇太妃輿服一如晉孝武李太妃故事宮曰弘化置家一人改諸國太妃曰太姬
公元559年
陳文帝即位武帝章皇后皇太后宮曰慈訓廢帝即位后為太皇太后宣帝立復為皇太后
後主即位宣帝栁皇后皇太后宮曰弘範
公元423年
後魏太武即位尊明杜皇后皇太后封后弟為遼東王
公元452年
文成即位文成馮皇后太后聽政獻文孝文時尊曰太皇太后聽政
公元515年
明帝即位宣武髙皇后皇太后尋為尼居瑶光寺大節不入宮中尊母胡光華為皇太妃後尊為皇太后
齊文宣受禪尊母婁妃皇太后宮曰宣訓濟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後主即位武成胡后為皇太后
周武成即位尊母叱奴氏為皇太后
公元568年
宣帝即位武帝阿史那氏為皇太后大象元年改為元皇太二年又尊為天元皇太后靜帝立尊為太后尊母李氏為帝太后大象元年改為天元太后又尊為太皇太二年又尊為天元皇太后靜帝立尊為大帝太后
靜帝時楊堅秉政天元楊后皇太后居弘聖宮母朱氏尊為帝太后
唐憲宗立尊順宗王皇后皇太后
穆宗立尊憲宗郭后皇太后敬宗立尊為太皇太后宣宗立尊母鄭妃為皇太后懿宗尊為太皇太后
公元831年
敬宗立尊穆宗王后皇太后文宗時寶歴太后太和五年宰相建白太皇太后寶歴太后稱號未辨前代詔令不敢斥言皆以宮為稱今寶歴太后義安殿宜曰義安太后詔可
文宗立尊母蕭氏皇太后太和中懿安太后興慶宮(懿宗后文宗祖母)寶歴太后義安殿(穆宗敬宗母)后居内殿(穆宗文宗母)號三宮太后帝每五日問安歲時慶謁率由複道南内羣臣及命婦宮門起居
公元904年
哀帝即位昭宗何后為皇太后徙居積善宮號積善太后
    蕙田唐則武后韋后皆稱太后然妄自尊非闗孝養並削不録
公元923年
後唐莊宗即位冊尊母曹氏為皇太后而以嫡母劉氏為皇太妃謝太后太后慚色帝既滅梁使人太后洛陽長夀宮太妃獨留晉陽太妃太后相愛其送太后於洛也涕泣而别
    蕙田莊宗可謂不知禮矣抑亦太后之心乎存之可為鑑戒
公元313年
愍帝即位尊明宗后曹氏為皇太后淑妃王氏為皇太妃
公元942年
晉出帝即位髙祖李氏皇太后
公元313年
漢愍帝即位髙祖李氏皇太后周太祖入京事太后如母遷於太平宮尊號曰昭聖皇太后
公元959年
周恭帝即位世宗皇后符氏為皇太后(宋受禪周太后)
宋昭憲皇太后太祖之母帝受禪尊為皇太后
公元960年
宋史禮志建隆元年詔尊母南陽郡太夫人皇太后仍令所司追冊親廟後不果行
公元997年
文獻通考真宗即位太宗明李后皇太后西宮嘉慶殿
宋史禮志至道三年四月太宗皇李氏皇太后宰臣等詣崇政殿門表皇帝又詣内東門賀皇太后
公元1022年
乾興元年真宗遺制皇后劉氏為皇太后淑妃楊氏皇太妃不果冊禮
文獻通考仁宗即位真宗莊獻明肅皇后皇太后生日長寧出入大安鳴鞭侍衛乗輿羣臣上尊號曰應元崇德仁夀慈聖太后元日帝率百官上夀天聖二年七月宰臣王欽若拜表請上皇太后尊號宰臣王曾撰冊文參知政事魯宗道書冊寶其冊文嗣皇帝臣某謹再拜稽首言恭以為天下之母者愛育之功博居域中大者覆載道均乃有飾盛禮推崇强名丕顯以恩則尊親偕極以義則中外一詞表德垂鴻非可以况乎寧保基緒撫覽權綱萬宇治平輿情之輸戴式隆稱號以播休鑠伏惟皇太后陛下聰明淑哲淵穆懿恭御龍遐源沙之瑞命輔佐先聖輯睦藩房申翊宮朝協敷閫教圖史至戒黄老㣲言正宮承天居尊治内勤儉之化式於中闈和平之風被於四表王基允固睿問載融曩者號弓在辰仍几有命粤以大寶付於菲躬㷀㷀哀荒懼罔攸濟實賴慈䕃以授洪圖上奉顧托之明俯慰遐邇之望詳録機務咨謀政經憲祖宗之舊章官師凝績本乎子物之惠濟守成業方蠻夷欵服封宇靖安百度聿修六氣時若肇禋肆類克展上儀享是休嘉率由保翼故得公卿庻尹嶽守臣武旅戎酋緇黄耋艾咸謂周有思齊之什播於聲歌漢有長樂之謡垂於竹帛斟酌前訓擬議盛猷允非鴻名莫揚茂烈綿代曠典自我而著猶且推美而弗有約已以至連袂叩閽露草五請臣等以因人之欲拜跪於内甫迴冲乃狥公言含章順之應元詔詞逮下之謂崇德體仁所以夀臧之福宣慈所以聖善之懿不勝大願謹與百僚士庻奉玉冊琮寶上尊號曰應元崇德仁夀慈聖皇太后伏惟懋協歡心誕膺洪冊承七廟之流祥受九旻敷錫擁佑家邦祉祚無極臣某誠歡誠忭稽首頓首謹言
公元1024年
宋史禮志天聖二年宰臣王欽若五表請上皇太后尊號十一月郊祀畢帝御大安殿受冊百官稱賀畢再序班侍中中嚴外辦禮儀使奏𤼵冊寶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秉珪以出禮儀使閤門使導帝隨冊寶降自西階内臣奉至殿庭横街南東褥位冊在北寶南帝殿庭北向褥位冊寶官奉冊寶太常卿吏部禮部侍郎引置當中褥位禮儀使奏請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太尉司徒冊寶位帝搢珪跪奉冊授太尉又奉寶授司徒搢笏東向跪受興奉冊寶案置於近東西向褥位禮儀使奏請皇帝歸御幄易常服乗輿文德殿後幄百官班退赴朝堂太尉司徒冊寶文德殿外幄太尉以下各就次以俟侍中中嚴外辦太后儀天衮衣出奏隆安樂行歩障團扇侍衛垂簾御坐南向樂止太常導冊案至殿西階下各歸班在位者皆再拜太尉押冊司徒奉冊中書令讀冊訖侍中押寶司徒奉寶侍中讀寶畢太尉司徒香案分班東西序立尚宮贊皇帝皇太后前帝服鞾簾内行稱賀禮跪曰嗣皇帝臣言皇太后陛下顯崇徽號昭焕寰瀛伏惟與天同夀率土不勝欣忭俛伏興又再拜尚宮御坐承㫖退西向皇太后答曰皇帝孝思至誠貫於天地受兹徽號感慰良深再拜尚宮引歸太尉百官稱賀隆安樂太后降坐還幄樂止侍中解嚴所司放仗百官再拜退太后還内内外命婦賀太后皇帝内殿外命婦兩京留司官並奉表稱賀自是皇太后尊號禮皆如之
文獻通考宋章獻太后遺詔皇太妃楊氏皇太后所居殿號曰保慶太后
公元1063年
英宗即位仁宗慈聖光獻皇后皇太后神宗立尊為太皇太后名宮曰慶夀
公元1069年
宋史禮志熙寧二年神宗皇太后曹氏為太皇太后文德殿奉玉冊授太尉曽公亮金寶授攝司徒韓絳又跪奉皇太后髙氏玉冊授攝太尉文彦博金寶司徒趙抃禮畢百官稱賀
文獻通考神宗立尊英宗宣仁聖烈皇后皇太后寶慈宮哲宗嗣位尊太皇太后生日坤成
公元1088年
宗立神宗欽聖憲肅皇后皇太后生母朱德妃皇太妃宣仁欽聖太后皆居尊故稱號未得極其元祐三年宣仁母以子貴輿葢仗衛冠服悉侔皇后
公元1085年
宋史禮志哲宗即位詔尊太后髙氏太皇太后皇后向氏為皇太后德妃朱氏為皇太妃禮部皇太妃生日節序物色冠服之屬如皇后例稱慈㫖慶賀用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妃稱賜皇帝稱奉百官不稱皇帝皇太妃起居用箋皇太妃皇帝用書宰臣請特建太皇太后宮曰崇慶殿曰崇慶曰夀康皇太后宮曰隆祐殿曰隆祐曰慈徽元祐二年太皇太后受冊章獻明肅皇后故事皇太后受冊熙寧二年故事皇太妃皇太后同日受冊令太常禮官詳定儀注右諫議大夫梁燾請對文德殿太皇太后大臣欲行此禮予意謂難行對曰誠如聖慮堅執勿許且母后權同聽政葢出一時不得已之事乞速罷之中書舍人曾肇言太皇太后聽政以來止於延和殿受遼使朝見亦止於御崇政殿未嘗外朝皇帝仁祖故事極崇奉之禮太皇太后以此時特下明詔𤼵揚皇帝敬之誠固執謙德止於崇政殿受冊皇帝之孝愈顯太皇太后之德愈尊兩義俱得顧不美太皇太后欣然納之迺詔將來受冊止於崇政殿尋以天旱權罷未幾太師文彦博以時雨溥澍稼穡有望請舉冊禮三請乃從九月六日𤼵太皇太后冊寶大慶殿𤼵皇太后太妃冊寶文德殿行禮如儀
公元1094年
紹聖元年詔奉太皇太后皇太妃特與立宮殿各坐六龍輿張繖出入宣德正門有司請應宮中並依稱臣外命婦入内凖此百官拜箋稱賀殿下徽宗即位哲宗太妃號曰聖瑞既又御文德殿冊命符皇后劉氏為太后並依皇后禮制
文獻通考徽宗立尊哲宗元符皇后皇太后殿為崇恩
欽宗受禪徽宗顯肅皇后太上皇后居寧德宮稱寧德太后
公元1127年
靖康二年二帝北狩金人僭立張邦昌邦昌哲宗元祐皇后入禁垂簾聽政后遣使迎康王手書播告天下即位南京后撒簾上尊后為元祐太后奉迎行在所以元字犯后祖改稱隆祐太后
公元1140年
髙宗即位遥尊母韋賢妃宣和皇后紹興十年遥上皇太后冊寶於慈寧殿自後毎遇誕日至朔皆遥行賀禮十二年八月北歸至臨安入慈寧宮
公元1127年
宋史禮志建炎元年五月元祐皇后為隆祐太后所司擇日奉上冊寶時方巡幸不克行禮遥尊韋賢妃宣和皇后紹興七年三月詔略曰宣和皇后夙擁慶羡是生眇冲骨肉至親父兄時邁十年地阻陟岵凱風之思萬里使還奉上皇寧德之諱宜尊為皇太后所司擇日奉上冊寶太常寺言請依祖宗故事三年之䘮終制然後行禮翰林學士朱震唐德宗建中太后沈氏尊號沈太后莫知所在供張含元殿衮冕左序東方再拜奉冊今太后聖體無恙信使相望豈可不舉揚前憲臣又聞三年之制惟天地社稷越紼行事德宗以大歴四年即位明年改元建中時行易月之制故以冕服行事陛下退朝之服盡如禮制謂當供張别殿三公奉冊藏於有司恭俟來歸願下禮官明詔從之禮部太常寶文欲乞以皇太后四字為文合差撰冊文一員書冊文官一員書篆寶文一員並差執政十年營建皇太后宮以慈寧為名十二月帝自常御殿詣慈寧殿遥賀皇太后奉上冊寶十二年八月皇太后慈寧宮十月十八日奉進冊寶其日張設慈寧殿設坐殿中皇太后服禕衣即御坐本殿官設冊寶殿下慈寧宮事務官并本殿官並朝服殿下再拜搢笏冊寶奉進先進冊次進寶進畢降坐易禕衣服常服皇帝詣慈寧殿賀如宮中儀次宰臣百僚拜表稱賀
公元1171年
文獻通考孝宗受禪尊憲聖皇后皇太后德夀宮上尊號曰夀聖太上皇后毎遇誕節上詣宮上夀至朔望朝上皇畢入見后如宮中之儀乾道七年夀聖慈明尊號淳熙二年以上皇慶夀禮加號夀聖明廣慈十年后年七十行慶夀禮十三年尊號備德二字上皇遺詔改稱皇太后上欲迎還大内太后不許因築本殿名慈福光宗即位當為太皇太后夀皇更號夀聖皇太后紹熙四年慶夀八十加號隆慈備福孝宗崩始稱太皇太后寧宗慶元元年尊號光祐二字二年遷居重華宮易名曰慈福
公元779年
 容齋隨筆唐德宗即位訪求其母沈太后順宗憲宗時曾祖母稱為曾太皇太后葢别於祖母舊新唐書紀皆載之今慈福太皇太后夀康太上時已加尊稱若於主上則為曾祖母當用唐故事加曾字向者嘗已告宰相省吏以為典故無天子逮事三世安得前比亦可謂不知禮矣嗣濮王士歆隆興為從叔祖紹熙為曾叔祖慶元為髙叔祖矣而仍稱皇叔如故士歆視嗣秀王伯圭為從祖今圭稱皇伯祖而歆但為皇叔乃是爾禮寺亦以為國朝以來無稱曾髙者彼葢不知累朝尊屬元未之有也
公元1202年
光宗既受禪成肅皇后尊號夀成皇后孝宗崩上皇太后尊號慶元初加號惠慈嘉泰二年太皇太后尊號寧宗既即位慈懿皇后皇太后退居夀康宮慈惠殿上尊號曰夀仁
公元1224年
續文獻通考理宗即位楊皇后皇太后聽政寶慶三年上尊號曰夀明皇太后紹定元年加上慈睿三年又加仁福
公元1226年
宋會要寶慶二年十二月皇太后宜上尊號夀明皇太后有司詳具儀注朕當親率羣臣詣慈明殿奉上冊寶甲申史彌逺奉上皇太后尊號冊寶禮儀使并撰冊書宣繒篆寶
公元1230年
紹定三年十二月詔曰夀明慈睿皇太后載安宗社體乾坤宜加上尊號曰夀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其令有司詳具儀注朕當親率羣臣詣慈明殿奉上冊寶
公元1264年
續文獻通考度宗即位皇后謝氏曰皇太后咸淳三年上尊號曰夀和皇太五年上聖恭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公元1267年
宋會要咸淳三年詔朕纂承丕緒郊見備載典冊皇太后合上尊號可令有司討論以聞宰執皇太后尊號恭擬夀和二字詔於五年上夀皇太后尊號夀和聖福皇太后
公元419年
續文獻通考恭帝即位尊母全皇后皇太后
公元1276年
端宗即位冊母楊淑妃太后
公元976年
遼太祖尊母蕭氏皇太后太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太宗尊母蕭氏應天皇太后會同初晉使馮道韋勲上尊號曰廣德至仁昭烈崇簡
公元947年
世宗即位尊母蕭氏皇太后(義宗之妃)聖宗即位尊母蕭氏皇太后國政統和元年上尊號曰承天太皇二十四年上尊號曰睿德神略應運啟化(契丹國志尚有法弘仁聖武開統八字)
公元1031年
興宗即位元妃蕭氏自立太后攝政重熙元年上尊號曰法天應運仁德章聖二十三年上尊號曰仁慈聖善欽孝德安靜貞純懿寛厚崇覺儀天道宗立尊為太皇太后
公元1055年
道宗即位尊母蕭氏皇太后清寧二年上尊號曰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廣愛宗天(契丹國徽號睿聖從慈順天與史不同)
遼史禮志皇太后前期陳設元和殿如皇帝受冊之儀至日皇帝弘政殿冊入侍從班入門金吾列班文武分班侍中解劍奏中嚴宣徽使木契喚仗皆如之樂工閤使門外文武班中間立喚承宣官聲喏趨至閤使後立閤使鞠躬立揖稱奉敕喚仗承受官鞠躬聲喏引聲奉敕喚仗文武合班再拜殿中監押仗入文武班入亦如之宣徽使同内諸司供奉官天橋班候皇太后紫宸殿平頭輦童子女童隊樂寶金鑾門閤使奏内諸司起居訖贊引駕自下先引元和殿皇太后西北隅閤内更衣侍中解劍上殿外辦宣徽受版入奏侍中復位協律郎舉麾樂作大樂令太常卿導引皇太后升坐宣徽使扇合捲簾扇開樂止符寶郎寶置皇太后坐右左右金吾大將軍對揖鞠躬軍國内外安東上閤門副使丞相東門入西閤門副使親王西門通事舍人文武班如儀樂作至位樂止文武班趨進相向再拜退復位西上閤門使宣徽使弘政殿引皇帝肩輿至西便門引入門樂作至殿前樂止皇帝拜舞蹈拜訖引西階上殿皇太后坐前位俛跪致詞俛伏興引西階下至殿前拜舞蹈拜鞠躬侍中臨軒宣太后答稱有制皇帝再拜宣訖引皇帝上殿樂作至西閤樂止丞相王從文武合班再拜舞蹈三呼萬歲如儀丞相賀侍中宣答如儀丞相以下出舉出門樂止侍中奏禮畢宣徽索扇扇合下簾皇太后舉樂入閤樂止文武出門分班侍從兵部吏部起居金吾仗如儀閤使放仗皆如皇帝受冊之儀
公元1044年
續文獻通考金熙宗天會(仍太宗年號)十三年太祖后赫舍哩氏為太皇太后太宗后唐古氏為太皇太后
海陵天德二年嫡母克坦氏為皇太后生母大氏為皇太后
公元1189年
章宗即位尊母圗克坦氏為皇太后(顯宗之妃)
公元1224年
哀宗即位尊母皇后温都氏為皇太后生母元妃
氏為皇太后
金史禮志皇太后儀其日質明有司各具繖扇侍衛如儀兵部約量差軍兵文武百官兩宮迎請引導皇太后入内並赴受冊殿入御幄侍衛如式次奉冊太尉等俱以冊置於案奉司徒等俱以寶置於案皆盛以匣覆以帕詣别殿門外幄次教坊提㸃教坊侍衛官就列皇帝常服乗輿别殿後幄通事舍人宣徽使版奏中嚴復位少頃又奏外辦簾捲教坊樂作扇合宮皇太后出自後幄並即御坐南向扇開樂止左右少退通事舍人引文百僚班左入依品重行西向立定通事舍人起居依常朝例起居七拜引文百僚班分東西相向通事舍人太常博士贊引太常卿前導押冊押冊而行奉冊太尉讀冊中書令舉冊官等以次從之押寶押寶而行奉寶司徒讀寶侍中舉寶官等以次從之俱自正門教坊樂作至殿庭西階少東北向褥位少置樂止北寶通事舍人太常博士贊引太常卿前導押冊押冊升樂作奉冊太尉從之進至兩宮太后座前褥位樂止(兩宮冊寶上齊讀)舉冊官夾侍奉太尉搢笏北向俛伏興退立讀冊中書令進向前跪奏稱攝中書令具官臣某謹讀冊舉冊官單跪對舉中書令搢笏讀訖執笏俯伏搢笏捧冊興於位東迴冊函北向並進跪置於御座褥位中書令舉冊官俱降還位奉冊太尉降階東向以俟押寶押寶升樂作奉寶司徒從之進至兩宮皇太后座前褥位樂止舉寶官夾侍奉司徒搢笏北向俛伏興退立讀寶侍中進當前跪奏稱攝侍中具官臣某謹讀寶舉寶官單跪對舉侍中搢笏讀訖執笏俯伏搢笏寶興於位東迴西北並進跪置御座褥位冊之南通事舍人太常博士贊引太尉司徒以次行事官俱降西階復本班序宣徽使一員皇帝御幄前俛伏跪奏臣某謹請皇帝詣兩宮皇太后前行稱賀俛伏興贊皇帝再拜又奏北向皇帝賀曰嗣皇帝臣云云俛伏興又再拜又奏皇帝少立内侍承㫖退西向稱兩宮太后云云皇帝再拜宣徽使前引皇帝歸幄常服乗輿還内侍衛如來儀應階下文武百僚重行立定通事舍人喝拜在位再拜通事舍人太師俛伏跪奏稱文武具官臣某等稽首言皇太后殿下對冊永安帝養仰祈福與天同休俛伏興降自西階復位立定通事舍人在位官皆拜舞三稱萬歲再拜宣徽使升自東階取㫖退臨階西向稱兩宮皇太后通事舍人在位官皆再拜畢宣曰公等忠敬盡心推崇協力膺兹令典感媿良深宣訖還位通事舍人贊謝宣諭在位官皆再拜舞蹈三稱萬歲再拜通事舍人分引應北向官各分班東西宣徽使升自東階奏稱具官某等禮畢降還位扇合皇太后並興教坊樂作降座還殿後幄扇開樂止通事舍人宣徽使奏解嚴中書侍郎等各帥捧冊牀官升殿跪捧冊並置於牀次門下侍郎等各帥捧寶牀升殿跪捧寶並置於牀訖通事舍人引詣東上閤門投進所司文武百僚以次皇太后常服乗輿還本引導如來儀文百僚東上閤門拜表皇帝退禮畢各赴本宮受内外命婦稱賀所司預於殿内設皇太后御座司賔引内外命婦殿庭北向依接序立尚儀奏請皇太后常服即座司贊再拜命婦再拜司賔班首西階升跪賀稱妾某氏等言伏惟皇太后殿下天資聖善昭受鴻名凡在照臨不勝欣忭降階復位司贊再拜外命婦再拜尚宮宣答曰膺兹典禮感愧良深司贊再拜在位者皆再拜退赴别殿皇帝亦如賀皇太后之儀惟不致詞不宣答
公元1294年
續文獻通考元成宗即位太母元妃必濟額格齊鴻吉哩氏(裕宗之妃)為皇太后
公元840年
武宗即位太母元妃達吉鴻吉哩氏(順宗之妃)為皇太后至治三年上尊號曰儀天興聖慈昭懿元仁宗延祐二年上尊號曰全德泰寧福慶英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加上尊號曰徽文崇祐
公元1320年
英宗即位尊母鴻吉哩氏為太后
公元1194年
寧宗即位文宗皇鴻吉哩氏為皇太后順帝元統二年上尊號曰贊天開仁夀徽懿昭宣至元元年尊為太皇太后上尊號曰貞文慈祐儲善衍慶福元
元史禮志太皇太后上尊進寶冊儀前期二日儀鸞司設進𤼵冊寶案於大明殿御座榻前掌謁設進冊寶位太皇太后殿座榻前受冊寶案於座榻上並冊西寶東侍儀司設冊使副位於廷中北面官位右寶官位左禮儀使位於前以北為上太皇太后殿廷亦如之至期大昕羣臣皆公服叙位闕前侍儀使禮儀使引冊使引冊奉冊舉冊讀冊捧冊官由月華門入侍儀使禮儀使引冊副引寶奉寶舉寶讀寶捧寶官由日精門入至露階下依板位侍儀使牙牌入至寢殿前跪外辦内侍入奏出傳制曰侍儀使俛伏皇帝出閤升輦鳴鞭三入大明殿御座鳴鞭三司報時雞唱畢侍儀使禮儀使引冊使以下陞自東階左門入至御榻相向掌儀贊曰奏中嚴侍儀使牙牌跪奏曰中嚴又贊曰就拜曰興平復位禮儀使前跪曰冊使以下皆跪禮儀使奏請進𤼵太皇太后寶掌儀贊曰就拜曰興平身曰復位内謁者稍前曰搢笏内謁者跪進冊寶皇帝興以冊授冊使跪受興以授捧冊官出笏以寶授冊副跪受興以授捧寶官出笏侍儀使禮儀使引冊引寶官導冊寶正門出冊使以下奉隨至階下掌儀贊曰以冊寶置於案曰出笏復位方輿行樂侍儀使禮儀使引冊引寶前導冊使以下奉隨至興聖宮前奠案樂止侍儀使導從入至太皇太后寢殿前跪外辦掌謁入啟出傳㫖曰可侍儀使俛伏侍儀使掌謁前導太皇太后升殿太皇太后侍儀使入至大明殿跪奉冊寶興聖請行禮駕興鳴鞭侍儀使前引導從興聖宮陞御座侍儀使出至案所樂作方輿入至露階下奠案冊使副立於案前冊官東向寶官西向方輿分退立於兩廡樂止尚引引殿前班入起居相向起居拜舞如元正儀畢宣贊唱曰各恭事贊引冊使以下退至起居通班舍人唱曰攝某官具官(或太尉具官無常)臣某以起居引贊贊曰鞠躬平身進入丹墀知班唱曰班齊宣贊唱曰拜通贊贊鞠躬拜興拜興平身宣贊唱曰各恭事進至案前依位立宣贊唱曰太尉以下進上寶掌儀贊曰捧冊寶官前搢笏冊寶侍儀使冊寶前導冊使奉隨至御榻進冊案前掌儀唱曰跪捧冊寶官皆跪曰以冊寶置於案曰捧冊寶出笏復位太尉以下皆跪曰讀舉冊寶官興俱至案前掌儀贊曰舉冊官搢笏取冊於匣置於盤對舉曰讀冊讀冊官稱臣某謹讀冊讀畢舉冊官納冊於匣掌儀唱曰出笏曰舉搢笏於盝對舉曰讀官稱臣某謹讀畢舉納寶於盝掌儀贊曰出笏曰就拜曰興平身曰復位太尉司徒冊寶官稍前曰捧寶冊官稍前曰搢笏冊寶上進皇帝躬授太皇太后冊寶太皇太后冊寶内掌謁掌謁置於案皇帝進酒太皇太后舉觴飲畢皇帝御座畢掌儀贊曰衆官復位侍儀使引冊使以下左右就位皇帝皇后及諸妃公主丹墀北面拜賀陞殿皇太子諸王拜賀升殿典引引百官入就起居通班舍人唱曰文武百僚具官某以起居鞠躬平身引至丹墀拜位知班報班齊宣贊唱曰拜通贊贊鞠躬拜興拜興平身侍儀使班首前請進酒雙引殿宇褥位立俟舞旋列定通贊唱分班樂作侍儀使班首南東門入宣徽使奉隨至御榻前班首跪曲終班首祝贊冊寶禮畢臣等不勝欣忭願上太皇太后皇帝萬萬歲夀宣徽使應曰如所祝班首俛伏興還詣進酒位(以下並同正儀)
皇太后尊號進冊寶儀(同前儀)
太皇太后加上尊號進冊寶儀(同前儀)
公元1399年
續文獻通考明惠帝建文元年尊母妃呂氏(興宗妃)為皇太后
公元1425年
宣宗即位尊母皇后張氏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公元1435年
英宗即位尊母皇后孫氏為皇太后景帝時尊為上聖皇太后英宗復辟徽號曰聖烈慈夀
公元1449年
景帝即位尊母賢妃吳氏為皇太后
公元1464年
憲宗即位尊母皇后錢氏慈懿皇太后生母貴妃周氏皇太后成化時上尊號曰聖夀慈仁孝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公元1487年
孝宗即位尊母皇后王氏為皇太后武宗即位尊為太皇太后
公元1505年
武宗即位尊母皇后張氏為皇太后正德五年上尊號曰慈夀世宗入繼聖母上尊號曰昭聖嘉靖三年加上康惠改稱皇伯十五年復上恭安
公元1521年
世宗即位尊祖母邵氏(憲宗睿宗母)為皇太后嘉靖七年上尊號曰夀安七年改稱太皇太十五年改稱皇后又尊生母蔣氏(睿宗妃)為興國太后嘉靖三年上尊號曰本生章聖皇太后本生號尊為聖母七年上尊號曰慈仁十五年加上康靖
公元1572年
神宗即位尊母皇后陳氏為仁聖皇太后萬厯六年加上徽號貞懿十年再加康靜又尊生母貴妃李氏為慈聖皇太后萬厯六年加上徽號宣文十年再加明肅二十九年加貞端獻三十四年加恭熹
公元1425年
明史禮志上尊徽號儀天登極母后或母妃為皇太后上尊其後或以慶典推崇皇太后加二字或四字徽號徽號致詞而上尊號則止進冊上尊號自洪熙元年六月宣宗登極皇太后始其儀先期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親告太宗皇帝大行皇帝几筵是日鳴鐘鼓百官朝服前一日内侍官奉天門設冊寶綵輿香亭教坊司中和韶樂大樂設而不作清晨内官皇太后寶座宮中儀仗丹陛丹墀冊寶香案寶座前設皇帝拜位丹陛上正親王拜位丹墀内女樂設而不作皇帝具冕服御奉天冊寶官以冊寶置綵輿中内侍舉輿皇帝隨輿降階陞輅百官金水橋南北向立輿至皆跪過興隨至思善門外橋南北向皇帝思善門内降輅皇太后陞座興至丹陛皇帝左門入至陛右北向親王冕服就位四拜皇帝親王以下四拜畢奉冊寶官以冊寶殿中入立於左皇帝由殿左門入至拜位親王百官皆跪奏搢圭奏進冊奏冊官以冊跪進皇帝皇帝受冊獻訖以授執事執事官跪受置案左奏進寶奉寶官以寶跪進皇帝皇帝寶獻訖以授執事執事官跪受置案右奏出圭奏宣冊執事官跪宣讀皇帝俯伏興由左門出至拜位四拜傳唱百官四拜禮畢駕興是日皇帝皇太后祗謁奉先殿及太宗皇帝大行皇帝几筵謁謝禮禮畢皇太后宮服燕居陞座皇帝皇后皇妃王公主六尚女官行慶賀禮翌日外命婦四品以上行進表箋宣德以後儀同英宗初年二月太皇太后尊號儀同天順八年二月命婦致詞云某夫人某等恭惟皇太后陛下尊居慈極永膺福夀太皇太后弘治十八年兩宮尊號皇太后致詞云尊慈闈茂隆福夀嘉靖元年二月昭聖皇太后皇嫂莊肅皇后安皇太后興獻后尊號四宮行禮過勞分為二日又以武宗服制未滿莊肅朝賀命婦三宮分日昭聖致詞功德隆永福夀興獻同夀安云尊慈極永膺福夀徽號天順二年正月皇太后致詞嗣皇帝臣伏惟皇太后陛下功德隆顯崇徽號永膺福夀率土同歡命婦進表慶賀致詞曰某夫人妾某氏等恭惟皇太后陛下德同坤厚允協徽稱夀福無疆輿情歡戴餘如常儀後上徽號及加上徽號仿此成化二十三年禮部儀上未及皇太子妃特命增之
          右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尊號徽號禮
 
 
 
 
 
 
 
 
 
 
 
 
 
 五禮通考卷一百四十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