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137-10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七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吉礼一百二十七
   享先火
周礼夏官司爟凡祭祀则祭爟(注报其为明之功礼如/祭㸑 疏礼如祭㸑者)
(祭㸑祭老妇也则此祭/爟谓祭先出火之人)
 高氏愈曰举火曰爟又火神之名也谓祝融回禄或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137-1075b.png
 谓始钻燧出火者凡民非火不活故祭而报其功先
 王于有功之人未尝忘报如先蚕先农先卜皆有祭
 而况钻本出火以教人者乎
          右享先火
   享先炊
礼记礼器孔子曰臧文仲焉知礼燔柴于奥夫奥者老
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注奥当为㸑字之误也或作灶/礼尸卒食而祭饎㸑饔㸑也)
(时人以为祭火神乃燔柴老妇先炊者也盆瓶炊器也/明此祭先炊非祭火神燔柴似失之 疏老妇之祭故)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137-1075c.png
(知非奥奥者夏祀灶神其礼尊以老妇配之耳故中霤/礼祭灶先荐于奥有主有尸用特牲迎尸以下略如祭)
(宗庙之礼是其事大也㸑者宗庙祭祀尸卒食之后特/祭老妇盛于盆尊于瓶是其事小也特牲记注旧说云)
(宗妇祭饎㸑亨人祭饔㸑/用黍肉而巳无笾豆俎)
          右享先炊
   享先卜
周礼春官龟人上春衅龟祭祀先卜(注先卜始用卜筮/者言祭言祀尊焉)
(天地之也世本曰巫咸作卜筮未闻其人也焉疏先卜/是人应曰享而云祭祀与天地同称故云尊 天地之)
(也易所作即伏羲为之但未有揲蓍之法至巫咸乃教/人为之故巫咸得作筮之名未闻其源世本又不言其)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137-1075d.png
(人故云未/闻其人也)
 高氏愈曰祭祀先卜祭字疑羡文先卜始为卜筮者
 用其术而因祀之不敢忘本也
          右享先卜
   享先医
    蕙田案三皇之祭唐宋以来有之元始定为
    先医明仍之
元史祭祀志元贞元年初命郡县通祀三皇如宣圣释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137-1076a.png
奠礼太皞伏羲氏以勾芒氏之神配炎帝神农氏以祝
融氏之神配轩辕黄帝氏以风后氏力牧氏之神配黄
帝臣俞跗以下十人姓名载于医书者从祀两庑有司
岁春秋二季行事而以医师主之
王圻续通考成宗元贞间建三皇庙在明照坊内有三
皇并历代名医像东有神机堂内置铜人针灸图二十
有四
明史礼志三皇明初仍元制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通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137-1076b.png
祀三皇洪武元年令以太牢祀二年命以勾芒祝融风
后力牧左右配俞跗桐君僦贷季少师雷公鬼臾区伯
高岐伯少俞高阳十大名医从祀仪同释奠四年帝以
天下郡邑通祀三皇为渎礼臣议唐玄宗尝立三皇五
帝庙于京师至元成宗时乃立三皇庙于府州县春秋
通祀而以医药主之甚非礼也帝曰三皇继天立极开
万世教化之源汨于药师可乎命天下郡县毋得亵祀
正德十一年立伏羲氏庙于秦州秦州古成纪地从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137-1076c.png
按御史冯时雄奏也
明会典嘉靖十五年建圣济殿于文华殿后以祀先医
岁用羊一豕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八帛一遣太医
院正官行礼
二十一年又建景惠殿于太医院上祀三皇配以勾芒
祝融风后力牧而附历代医师于两庑凡二十八人岁
遣礼部堂上官一员行礼太医院堂上官二员分献二
殿之祭并以春秋二仲上甲日一陈设殿中正坛犊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137-1076d.png
羊一豕一登二铏二笾豆各十簠簋各二爵三酒尊一
帛一篚一祝案一东配位一坛羊一豕一铏一笾豆各
十簠簋各一爵六帛一篚一西配位一坛陈设同东庑
医师十四位分设三坛僦贷季天师岐伯伯高鬼臾区
俞跗少俞少师桐君太乙雷公马师皇伊尹神应王扁
鹊仓公淳于意张机每坛豕一析为三坛笾豆各六簠
簋各一酒盏五爵三帛一篚一西庑医师十四位华陀
王叔和皇甫谧抱朴子葛洪巢元方真人孙思邈药王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137-1077a.png
韦慈藏启元子王冰钱乙朱肱李杲刘完素张元素朱
彦修陈设同一正祭赞引对引导遣官至咸济门赞诣
盥洗所赞搢笏洗讫赞出笏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
赞引赞就位典仪唱迎神赞四拜赞引赞升坛导遣官
至中香案前赞跪赞搢笏赞上香赞引引至东香案前
赞跪上香讫引至西香案前赞跪上香讫赞出笏赞复
位太医院堂上官于两配位香案前上香讫典仪唱奠
帛行初献礼赞引赞升坛引至神位前赞搢笏赞献帛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137-1077b.png
赞三献爵献讫赞出笏赞诣读祝位赞跪赞读祝读讫
赞俯伏兴平身赞复位两配位执事自献两庑仪同殿
典仪唱亚献礼终献礼仪同初献惟不献帛不读祝典
仪唱彻馔执事彻讫典仪唱送神赞引赞四拜典仪唱
读祝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燎位赞引赞礼毕
春明梦馀录嘉靖二十一年以太医院庙制湫隘弗称
命展拓今庙随从礼官议增从祀僦贷季等二十八人
隆庆四年礼部侍郎王希烈议三皇既祀于帝王庙请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137-1077c.png
罢太医院庙祭专遣太医院官祭先医不允
 明阙名改建太医院庙制奏议盖闻上古圣人继天
 立极开物成务寿世福民其功尤系于医伏羲观天
 象明历气神农尝百药制本草黄帝与岐伯问答而
 有素问之书医道盖昉于此矣周礼小宗伯兆五帝
 于四郊说者谓祭以天帝配食以五人帝春以太昊
 夏以炎帝季夏以黄帝然此主于五方之位未有医
 之专祀也至于元自国都以至郡县皆立三皇庙于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137-1077d.png
 医者之学如宣圣释奠礼太昊伏羲氏以勾芒氏之
 神配炎帝神农氏以祝融氏之神配黄帝轩辕氏以
 风后力牧氏之神配及黄帝臣俞跗以下十人姓氏
 载于医书者从祀两庑有司岁春秋二季行事而以
 医师主之其臣虞集有言三圣人之所以惠利生人
 者不必以医之一技而求夫为医之道不上达于三
 圣人则不足以尽其至圣之能事是其祭虽专为医
 而设然遍于郡县则又不免失之渎矣肆我成祖御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137-1078a.png
 宇诹经稽典正名定祀尤以医道关系民生至重乃
 即太医院立庙以崇祀三皇正统间加修葺圣祖神
 宗先后一揆咸欲跻斯世斯人于仁寿之域而永贻
 燕翼之令图也洪惟皇上创矩以尽度备物以章虔
 臣等切惟庙必有制祀必合法不为画一之制则恐
 袭前人之故辙而无以称观瞻不正从祀之名则恐
 失医圣之心傅而无以垂法守臣等将合行规制恭
 拟上进伏乞裁定施行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137-1078b.png
          右享先医
   祭厉
    蕙田案厉祭列于七祀见于祭法圣人知鬼
    神之情状而神道设教于无穷也记曰人死
    归复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悽怆
    此百物之精也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
    魂魄强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依于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137-1078c.png
    以为淫厉帝王治天下建宗伯秩三礼俾神
    人上下无一不治且和虽鬼之不得其所者
    亦恻然有所不忍而思以慰之俾有血食以
    安其类其义固深且远矣周人附于七祀之
    列汉立五祀而郑氏注汉时民家皆秋祀厉
    则固未尝废也唐开元制七祀宋仍之逮明
    初仍立五祀而另立祭厉之礼上自国都下
    至州县里社并得祀焉至于今不废固祀典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137-1078d.png
    之正而非淫祠之比也今略附见五祀门内
    考其原流列诸吉礼之末亦可见圣人制作
    之精意云
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泰厉 诸侯为国立五
祀曰公厉 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注厉主杀伐士丧礼/曰疾病祷于五祀司)
(命与厉其时不著今时民家或春秋祠司命行神山神/门户灶在旁是必春祠司命秋祀厉也或者合而祠之)
(山即厉也民恶言厉巫祝以厉山为之谬乎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疏曰泰厉者谓古帝王无后者)
(也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也曰公厉者谓/古诸侯无后者诸侯称公其鬼为厉故曰公厉曰族厉)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137-1079a.png
(者谓古大夫无后者鬼也族众也大夫众多其鬼无后/者众故言族厉士丧礼曰疾病祷于五祀者證士亦有)
(五祀云司命与厉其时不著者以其馀五祀月令所祀/皆著其时唯司命与厉祀时不显著云今时民家或春)
(秋祠司命行神山神门户灶在旁者郑以无文故引今/汉时民家或有春秋二时祠司命行神山神也民或然)
(故云或也其祀此司命行神山神之时门户灶三神在/诸神之旁列位而祭也云是必春祠司命秋祠厉也者)
(汉时既春秋俱祠司命与山神则是周时必应春祠司/命司命主长养故祠在春厉主杀害故祠在秋云或者)
(合而祠之者郑又疑之以见汉时司命与山神春秋合/祭故云或者合而祠之云山即厉也者以汉时祭司命)
(行神山神门户灶等此经亦有司命门行户灶等汉时/有山而无厉此有厉而无山故云山即厉也云民恶言)
(厉巫祝以厉山为之者郑解厉称山之意汉时人民嫌/恶厉汉时巫祝之人意以厉神是厉山氏之鬼为之故)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137-1079b.png
(云厉山云谬乎者谓巫祝以厉为厉山之鬼于理谬乎/所以为谬者鬼之无后于是为厉厉山氏有子曰柱世)
(祀厉山之神何得其鬼为厉故云谬也引春秋传者昭/七年左传文于时郑良霄被杀而死其鬼为厉子产立)
(良霄之子良止为后子太叔问其故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引之者證厉山氏既有所归不得为厉)
    蕙田案厉字义与和字相反泰大也天子主
    天下凡天下之大其厉皆当祀之曰泰厉诸
    侯主一国凡一国之无主者皆公厉也公与
    私对大夫主一家凡一家之无祀者皆族厉
    也族同姓之谓康成以公厉为诸侯之无后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137-1079c.png
    者诸侯称公为公厉族厉为大夫之无后者
    大夫众多故曰族厉非唯理义拘碍隘而不
    宏而王之泰厉又将何以训之明集礼祭厉
    文得之矣
春秋昭公七年左氏传郑子产聘于晋晋侯有疾韩宣
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
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对曰以君之
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137-1079d.png
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
者未之祀也乎
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注襄/三十)
(年郑人杀伯/有言其鬼至)铸刑书之岁二月(注在/前年)或梦伯有介而行
(注介/甲也)曰壬子余将杀带也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及
壬子驷带卒国人益惧齐燕平之月(注此年/正月)壬寅公孙
段卒国人愈惧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泄及良止以抚之
乃止(注公孙泄子孔之子也襄十九年郑杀子/孔良止伯有子也立以为大夫使有宗庙)子太叔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137-1080a.png
问其故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归也太叔曰
公孙泄何为(注子孔不为厉/问何故复立泄)子产曰说也为身无义而
图说(注伯有无义以妖鬼故立之恐惑民并立泄/使若自以大义存诛绝之后者以解说民心)从政
有所反之以取媚也(注民不可使知之故治政者或当/反道以求媚于民也 疏反之者)
(谓反正道也媚爱也从其政事治国家者有所反于正/道以取民爱也反正道者子孔诛绝于道理不合立公)
(孙泄今既立良止恐民以鬼神为惑故反违正道兼立/公孙泄以取媚于民令民不惑也段与带之卒自当命)
(尽而终耳未必良霄所能杀也但良霄为厉因此恐民/民心不安义须止遏故立祀山厉所以安下民也何休)
(膏肓难此言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以鬼神为政必惑众/故不言也今左氏以此令后世信其然废仁义而祈福)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137-1080b.png
(于鬼神此大乱之道也子产虽立良止以托继绝此以/鬼赏罚要不免于惑众岂当述之以示季末郑玄答之)
(曰伯有恶人也其鬼为厉鬼厉者阴阳之气相乘不和/之名尚书五行傅六厉是也人死体魄则降魂气在上)
(有尚德者附和气而兴利孟夏之月令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由此也为厉者因害气而施灾故谓之厉)
(鬼月令民多厉疾五行传有禦六厉之礼礼天子立七/祀有大厉诸侯立五祀有国厉欲以安鬼神弭其害也)
(子产立良止使祀伯有以弭害乃礼与洪范之事也子/所不语怪力乱神谓虚陈灵象于今无验也伯有为厉)
(鬼著明若此而何不语乎子产固为众愚将惑故并立/公孙泄云从政者有所反之以取媚也孔子曰民可使)
(由之不可使知之/子产达于此也)不媚不信(注说而/后信之)不信民不从也及
子产适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137-1080c.png
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
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
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
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
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
族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蕙田案左氏两条可證明厉字之义
          右古祭厉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137-1080d.png
通典后汉人家祀山神门户(注山即/厉也)
唐开元中祭七祀门厉以秋
文献通考宋制七祀秋祀厉
明史礼志泰厉坛祭无祀鬼神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
不为厉此其义也祭法王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
族厉郑注谓汉时民间皆秋祠厉则此祠达于上下矣
然后世皆不举行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设坛元
武湖中岁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前期七日檄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137-1081a.png
京都城隍祭日设京省城隍神位于坛上无祀鬼神等
位于坛下之东西羊三豕三饭米三石王国祭国厉府
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设坛城北一年二祭如京师里
社则祭乡厉后定郡邑厉乡厉皆以清明日七月十五
日十月朔日
大明集礼古者七祀于前代帝王诸侯卿大夫之无后
者皆致其祭后世以为涉于淫谄非礼之正遂不举行
而此等无依之厉乃或依附土木为民祸福以邀祀享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137-1081b.png
者盖无足怪国朝于京都则祭泰厉于王国则祭国厉
于各府州县则祭郡邑厉于里社则祭乡厉而于天下
之淫祀一切屏除使厉之无所归依者不失祭享其为
民除害之意可谓至矣
祭日 泰厉国厉郡邑厉皆一年二祭(春以三月清明/日冬以十月初)
(一/日)乡厉则一年三祭(春以清明后三日秋以七/月十五日冬以十月三日)
祭所 京都坛在元武湖中其各府州县则皆设坛于
城北其县里长则又各自立一祭坛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137-1081c.png
祭物 凡祭用少牢羊三豕三饭米三石
祭仪 凡祭前期移文告于京都城隍(京都七日前告/各府州县三日)
(前告其各府州县则随其/地而易之曰某处城隍)正祭日设城隍神位及天下
城隍神位于坛上(其各府州县则独设某/处城隍于坛上之正东)设无祀神鬼
等众位于坛下之东西
 祭泰厉文维某年某月某日中书省某官钦奉圣旨
 谨备牲醴羹饭致祭于天下无祀神鬼等众有制谕
 尔尔其恭听皇帝制曰普天之下后土之上无不有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137-1081d.png
 人无不有鬼神人鬼之道幽明虽殊其理则一故天
 下之广兆民之众必立君以主之君总其大又设官
 分职于府州县以各长之各府州县又于每一百户
 内设一里长以统领之上下之职纲纪不紊此治人
 之法如此天子祭天地神祗及天下山川王国各府
 州县祭境内山川及祀典神祗庶民祭其祖先及里
 社土榖之神上下之礼各有等第此事神之道如此
 尚念冥冥之中无祀神鬼昔为生民未知何故而殁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137-1082a.png
 其间有遭兵刃而横伤者有死于水火盗贼者有被
 人取财而逼死者有被人强夺妻妾而死者有遭刑
 祸而负屈死者有天灾流行而疫死者有为猛兽毒
 虫所害者有为饥饿冻死者有因战斗而殒身者有
 因危急而自缢者有因墙屋倾颓而压死者有死后
 无子孙者此等鬼魂或终于前代或殁于近世或兵
 戈扰攘流移于他乡或人烟断绝久缺其祭祀姓名
 泯没于一时祀典无闻而不载此等孤魂死无所依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137-1082b.png
 精魄未散结为阴灵或倚草附木或作为妖怪悲号
 于星月之下呻吟于风雨之时凡遇人间节令心思
 阳世魂杳杳以无归身堕沉沦意悬悬而望祭兴言
 及此怜其惨悽巳𠡠天下有司依时享祭在王国有
 国厉之祭在各府州有郡厉之祭在各县有邑厉之
 祭在一里又有乡厉之祭期于神依人而血食人敬
 神而知礼犹虑四海之广未能遍及今遇(三月清明/日十月初)
 (一/日)特设坛于元武湖中遣官致备牲醴普祭天下鬼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137-1082c.png
 魂等众先期已告京都城隍移文遍历所在招集汝
 等鬼灵于今日悉赴此坛普享一祭城隍在此鉴察
 尔等或生于良善或素为凶顽善恶之报神必无私
 汝等既享之后听命于城隍各安其分
 告城隍文中书省为祭天下无祀神鬼等众事钦奉
 圣旨(云云/)犹虑四海之广未能遍及特于京城之北
 元武湖中设坛遣官普祭天下无祀神鬼等众然幽
 明异境人力难为必资神力庶得感通故命移文于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137-1082d.png
 神先期分遣诸将遍历所在召集鬼灵等众于是日
 悉赴坛所普享一祭至日请神镇控坛场鉴诸鬼等
 类其中果有生为良善误遭刑祸死于无辜者神当
 达于所司使之还生中国来享太平之福如有素为
 凶顽身死刑宪虽获善终亦出侥倖者神当达于所
 司屏之四裔善恶之报神必无私永垂昭格钦此除
 钦遵外合行移咨请照钦依施行
 各府祭郡厉文(州县/仿此)维某年月日某府官某遵承礼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137-1083a.png
 部符文为祭祀本府阖境无祀神鬼等众事该钦奉
 皇帝圣旨(云云/)钦奉如此今某等不敢有违谨设于
 城北以(三月清明日/十月初一日)置备牲醴羹饭专祭本府阖境
 无祀神鬼等众灵其不昧来享此祭凡我一府境内
 人民倘有忤逆不孝不敬六亲者有奸盗诈伪不畏
 公法者有拗曲作直欺压良善者有避差徭靠损
 贫户者似此顽恶奸邪不良之徒神必报于城隍发
 露其事使遭官府轻则笞决杖断不得号为良民重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137-1083b.png
 则徒流绞斩不得生还乡里若事未发露必遭阴谴
 使举家并染瘟疫六畜田蚕不利如有孝顺父母和
 睦亲族畏惧官府遵守礼法不作非违良善正直之
 人神必达之城隍阴加护佑使其家道安和农事顺
 序父母妻子保守乡里我等阖府官吏人等如有上
 欺朝廷下枉良善贪财作弊蠹政害民者灵必无私
 一体昭报如此则鬼神有鉴察之明官府非谄谀之
 祭尚享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137-1083c.png
 祭告城隍文某府遵承礼部符文为祭祀本府无祀
 神鬼事该钦奉圣旨(云云/)钦奉如此今某等不敢有
 违谨于年月日于城北设坛致备牲酒羹饭享祭本
 府无祀神鬼等众然幽明异境人力难为必资神力
 庶得感通今特移文于神先期分遣诸将召集本府
 阖境鬼灵等众至日悉赴坛所普享一祭神当钦承
 𠡠命镇控坛场鉴察善恶无私昭报为此合行移牒
 请照验钦依施行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137-1083d.png
 祭乡厉文某县某乡某村某里某社里长某人承本
 县官裁旨该钦奉皇帝圣旨(云云/)钦奉如此今某等
 不敢有违谨设坛于本里以(三月日谓清明后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三)
 (日/)率领某人等百家联名于此置备羹饭肴物专祭
 尔等本里神鬼灵其不昧依期来享凡我一里之中
 百家之内倘有忤逆不孝不敬六亲者有奸盗诈伪
 不畏公法者有拗曲作直欺压良善者有避差徭
 靠损贫户者似此顽恶奸邪不良之徒神必报于城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137-1084a.png
 隍发露其事使遭官府轻则笞决杖断不得号为良
 民重则徒流绞斩不得生还乡里若事未发露必遭
 阴谴使举家并染瘟疫六畜田蚕不利如有孝顺父
 母和睦亲族畏惧官府遵守礼法不作非违良善正
 直之人神必达之城隍阴加护佑使其家道安和农
 事顺序父母妻子保守乡里如此则鬼神有鉴察之
 明我民无谄谀之祭灵其无私永垂昭格尚享
 告祭城隍文某府某县某乡某村某里里长某人率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137-1084b.png
 领本里人民某人等联名谨具状告于本县城隍之
 神今来某等承奉县官裁旨遵依上司所行为祭祀
 本乡无祀神鬼事该钦奉圣旨(云云/)钦奉如此今某
 等不敢有违钦依于年月日就本里设坛谨备羹饭
 肴物享祭于本乡无祀神鬼等众然幽明异境人力
 难为必资神力庶得感通今特虔告于神先期分遣
 诸将遍历所在招集本里鬼灵等众至日悉赴坛所
 受祭神当钦承𠡠命镇控坛场鉴察善恶无私昭报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137-1084c.png
 为此谨用状告本县城隍之神俯垂昭鉴谨状
    蕙田案观集礼所载明太祖祭厉及告城隍
    文知其用意深远何也其于厉也既悯之怜
    之又令其听命于城隍各安其分其于城隍
    也又分别善恶以区处之悯之仁也区处之
    义也其于府州县也不特悯之区处之反令
    伺察生人之善恶以告于神是并有所以用
    之俾闻之者知虚冥之中昭布森列赫然有
五礼通考 卷一百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137-1084d.png
    以动其谨畏之心举一小祀而规模条理精
    密如此祀典之所系岂不钜哉
          右历代祭厉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