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a 页 WYG0137-07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七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吉礼一百十七
   祭先圣先师
    蕙田案古者立学必祭先圣先师所以报本反
    始崇德而劝学也其礼有三曰释奠曰释币曰
    释菜释币告祭用之礼不常行常行之礼释奠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b 页 WYG0137-0794b.png
    释菜而已宋欧阳子曰释奠释菜祭之略者也
    释奠有乐无尸释菜无乐则其又略也此可见
    释奠礼重而释菜礼轻矣自释菜之礼亡于唐
    宋间学官所举惟略存释奠之仪耳古者四时
    常祭止及先师惟始立学及衅器告祭等乃及
    先圣说者谓先师亲而不尊不嫌于数先圣尊
    而不亲不嫌于疏故也后世之祭则每以先师
    配先圣而祭则俱祭矣至先圣先师之称考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a 页 WYG0137-0795a.png
    经传未尝举其人以实之其先圣则长乐刘氏
    谓虞庠以舜夏学以禹殷学以汤东胶以文王
    也其先师则康成所谓诗有毛公书有伏生礼
    有高堂生乐有制氏也此恐亦臆度之词而未
    必然也汉魏以还或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
    师或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诚如长孙无
    忌所云颜回夫子互作先师宣公周公迭为
    先圣者至贞观时始欲定以孔子为先圣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b 页 WYG0137-0795b.png
    回为先师虽一变于永徽而旋复于显庆自
    此而后千年莫改而封爵之崇谥号之美笾
    豆之加登歌之盛冕旒之数代增世益至于
    用天子之礼乐而后称其德焉盖名曰释奠
    而祭仪实与大祀埒矣至嘉靖间又于文华
    殿有圣师之祭此则于学校之外重出者也
    今取学宫之祭与周礼所云死为乐祖祭于
    瞽宗之义合者俱入此门而封谥器数之递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a 页 WYG0137-0795c.png
    加配食崇祀之增损各详载始末以备参考
    若夫阙里之尊崇褒成之奉祠虽亦出于崇
    儒尊圣之盛心而无关于东序虞庠之秩节
    别为一卷以附其后云
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
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
祭于瞽宗(注道多才艺者德能躬行者若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是也死则以为乐之祖神而祭之明)
(堂位曰瞽宗殷学也泮宫周学也以此观之祭于学宫/中 疏祭乐祖必于瞽宗者案文王世子云春诵夏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b 页 WYG0137-0795d.png
(太师诏之瞽宗以其教乐在瞽宗故祭乐祖还在瞽宗/彼虽有学干戈在东序以诵弦为正文王世子云礼在)
(瞽宗书在上庠则学礼乐在瞽宗祭礼先师亦在瞽宗/若然则书在上庠书之先师亦祭于上庠其诗则春诵)
(夏弦在东序则/祭亦在东序也)
 (林氏之奇曰祭于瞽宗记所谓春/夏释奠于先师秋冬亦如之是也)
 (吕氏祖谦曰设教受教当知无穷意思若死则配食/于乐祖祭于学校使天下常不忘所谓君子以教思)
 (无穷/者也)
礼记祭义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注西学/周小学)
(也先贤有道德王所使教国子者注疏以先贤有德故/祀之令诸侯尊敬有德此小学郑 云周小学则周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a 页 WYG0137-0796a.png
(小学在西郊王制云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是也)
    蕙田案先贤兼先圣先师在内
          右统论祀先圣先师
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注官/谓礼)
(乐诗书之官周礼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此之谓先师之类也若汉礼有高堂)
(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亿可以为之也不言/夏夏从春可知也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
(下之事弦疏官谓诗书礼乐之官者谓所教之官也若/春诵夏 则太师释奠也教干戈则小乐正乐师等释)
(奠也教礼者则执礼之官释奠也皇氏云其教虽各有/时其释奠则四时各有其学备而行之引周礼大司乐)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b 页 WYG0137-0796b.png
(文證乐之先师也后世释奠祭之然则礼及诗书之官/有道有德者亦使教焉死则以为书礼之祖后世则亦)
(各祭于其学也以大司乐掌乐故特云乐祖其馀不见/者周礼文不具也亿是发语之声言此等之人亦可以)
(为先师也以其三时释奠独不言夏故言夏从春可知/也以其释奠直奠置于物无食饮酬酢之事故云设荐)
(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释奠所/以无尸者以其主于行礼非报功也)
 (魏氏了翁曰传者谓各于所习之学祭先师夫周公/孔子非周鲁之所得而专也而经各立师则周典安)
 (有是哉古者民以君为师仁鄙寿夭君实司之而臣/则辅相人君以师表万民者也自孔子以前曰圣曰)
 (贤有道有德则未有不生都显位没祭大烝者此非/诸生所得祀也自君师之职不修学校废井牧坏民)
 (散而无所系于是始有师弟子群居以相讲授者所/谓各祭其先师疑秦汉以来始有之而诗书礼乐各)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a 页 WYG0137-0796c.png
 (有师不能以相通则秦汉以来为士者断不若是之/隘也此亦可见世变日降君师之职下移而先王之)
 (道分裂矣然而春秋战国之乱犹有圣贤为之师秦/汉以来犹有专门为之师故所在郡国尚存先师之)
 (号奠祠于学故记人识于礼而/传者又即其所见闻以明之也)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注谓天子命之教始/立学者也先圣周公)
(若孔于学蔬诸侯言始立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则天/子始立 亦释奠于先圣先师也天子云四时释奠于)
(先师不及于先圣者则诸侯四时释奠亦不及先圣也/始立学云必用币则四时常奠不用币也天子立虞夏)
(商周四代之学若诸侯止立时王一代之学有大学小/学耳云先圣周公若孔子者以周公孔子皆为先圣近)
(周公处祭周公近孔子处祭孔子故云若立学为重故/及先圣常奠为轻故惟祭先师此经始立学故奠先圣)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b 页 WYG0137-0796d.png
(先/师)
 (陈氏祥道曰德之小者亲而不尊故其祭数故四时/释奠止于先师德之大者尊而不亲故始立学乃祭)
 (先/圣)
 (刘氏彝曰周有天下立四代之学虞庠则以舜为先/圣夏学则以禹为先圣殷学则以汤为先圣东胶则)
 (以文王为先圣各取当时左右四圣成其德业/者为之先师以配享焉此天子立学之法也)
钦定礼记义疏郑于先师惟以汉人为比于先圣言周
 公若孔子于下有国故言若唐虞有夔龙伯夷周有
 周公鲁有孔子则所谓先圣先师大约系能教之人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a 页 WYG0137-0797a.png
 未必是帝王且地异而时不同未必定某为先圣某
 为先师如刘氏说也记曰祀先贤于西学贤者师与
 圣之统名其祀之总在西学又未必五学各有一先
 圣数先师也唐初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后从
 房乔议改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至明嘉靖改孔
 子为至圣先师而先圣先师合为一矣至三皇五帝
 唐元宗尝立庙京师元成宗立三皇庙于府州县嘉
 靖间于文华殿奉皇师伏羲神农轩辕帝师尧舜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b 页 WYG0137-0797b.png
 师禹汤文王皆南向先圣周公先师孔子东西向则
 先圣先师之号又分然而孔子之祀自国学以及天
 下州县皆行而圣师惟春秋开讲亲行释奠礼用羹
 酒果脯束帛而已其轻重迥不侔也
及行事必以币(疏皇氏云行事必用币谓礼乐器成及/出军之事其告用币而已按衅器用币)
(下别具其文此行事必用币系于释/奠之下皇氏乃离文析句其义非也)
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注国无先圣先师则/所释奠者当与邻国)
(合也若唐虞有夔龙伯夷周有周公鲁有孔子则各自/奠之不合也 疏此谓诸侯之国释奠之时若己国无)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a 页 WYG0137-0797c.png
(先圣先师则合祭邻国先圣先师谓彼此二国共祭此/先圣先师故云合也非谓就他国而祭之当遥合祭耳)
(若己国有先圣先师则不须于/邻国合也故云有国故则否)
 陈氏祥道曰必有合合舞与声有国故则否与国有
 大故去乐意同
 朱子曰以下文大合乐考之有合当为合乐国故当
 为丧纪凶札之类
    蕙田案周礼大胥春合舞秋合声故曰必有
    合当以朱子陈氏说为长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b 页 WYG0137-0797d.png
凡大合乐必遂养老(注大合乐谓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合声于是时也天子则视学)
(焉遂养老者谓用其明日也以疏凡者非一之词其月/令季春大合乐则亦在其中 其文自明故郑不引之)
(耳周礼大胥春合舞秋合声虽无天子视学之文又月/令季春大合乐天子亲往则明春合舞秋合声之时天)
(子亦亲/往也)
 陈氏祥道曰视学养老皆同日也郑氏谓用其明日
 误矣
 (叶氏梦得曰天子一入学而所教者三释奠/以教重道合乐以教崇德养老以教致孝)
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注早昧爽击鼓以召/众也 疏大犹初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8a 页 WYG0137-0798a.png
(昕犹明也徵犹召也凡物以初为大以末为小必知早/昧爽者以云众至然后天子至若其盛明始召学士则)
(晚/矣)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
圣焉(注兴犹举也秩常也节犹礼也使有司摄其事举/常礼祭先师先圣不亲祭之者视学观礼耳非为)
(彼报也礼疏天子既至乃命遣有司行此释奠之事有/司诗书 乐之教官也注云举常礼者此谓因大合乐)
(之时在虞庠之中祭先师先圣也若四时常奠各于其/学之中又不祭先圣也云视学观礼耳非为彼报也者)
(解天子不亲释奠之意所以视学者观看有/司行礼耳非是为彼学学士报先圣先师也)有司卒事
反命(注告祭/毕也)
王制天子将出征受命于祖受成于学(注定兵/谋也)出征执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8b 页 WYG0137-0798b.png
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注释菜奠币礼先师也讯/馘所生获断耳者诗曰在)
(泮献馘菜疏按大胥职云春入乐舍菜合舞文王世子/亦云释 郑注云释菜礼轻也则释菜则惟释蘋藻而)
(已无牲牢无币帛文王世子又云始立学者既衅器用/币注云礼乐之器成则衅之又用币告先圣先师以器)
(成此则徒用币而无菜亦无牲牢也文王世子又云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是释奠)
(有牲牢又有币帛无用菜之文熊氏以此为释菜奠币/者谓释奠之礼以献俘馘故云释菜奠币言释奠之时)
(既有牲牢菜币两有今按注云释菜解经中释字奠币/解经中奠字又云礼先师不云祭先师则似讯馘告之)
(时但有菜币而已未必为释奠有牲牢也于事有疑未/知孰是故备存焉然则释菜奠币皆告先圣先师此直)
(云先师文/不具耳)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9a 页 WYG0137-0798c.png
诗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疏王制云天子将出/征受成于学出征执)
(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是将出则谋于学而后行/反则礼先师以告克故僖公既伐淮夷而又在泮宫献)
(馘/也)
 (何氏楷曰鲁有四代之学先代之学尊鲁得立之示/存古法而已其行礼之饮酒养老兵事之受成告克)
 (当于周世之学在泮宫也司马光云受成献馘莫不/在学所以然者欲其先礼义而后勇力也陈祥道云)
 (诸侯视学之礼盖有同于天子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此养老也在泮献馘此以讯馘)
 (告/也)
 陈氏礼书奠者陈而奠之也郑氏曰释奠者设荐馔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9b 页 WYG0137-0798d.png
 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事(贾公彦曰奠之为/言停停馔具而已)考之仪
 礼聘宾归至于祢荐脯醢觞酒陈陈者所以奠之也
 则释奠设荐馔酌奠而已可知也特牲馈食奠觯于
 尸未至之前则释奠无迎尸可知也古者释奠或施
 于山川或施于庙社或施于学周官大祝反行舍奠
 甸祝舍奠于祖庙此施于山川庙社者也文王世子
 凡学春官释奠于先师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
 先师凡释奠者必有合也天子视学命有司行事兴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0a 页 WYG0137-0799a.png
 秩节祭先圣先师适东序释奠于先老王制出征执
 有罪反释奠于学此施于学者也山川庙社之祭不
 止于释奠学之祭释奠而已贾公彦曰非时而祭曰
 奠此为山川庙社而言之也学之释奠则有常时者
 有非时者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
 亦如之郑氏曰不言夏夏从春可知此常时之释奠
 也凡始立学天子视学出征执有罪反以讯馘告必
 释奠焉此非时之释奠也释奠之礼有牲币有合乐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0b 页 WYG0137-0799b.png
 有献酬大祝造于庙宜乎社过大山川则用事反则
 释奠此告祭也曾子问曰凡告必用牲币文王世子
 凡始立学释奠行事必以币此释奠有牲币之證也
 文王世子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此释奠者合乐之證
 也聘礼觞酒陈席于阼荐脯醢三献一人举爵献从
 者行酬乃出此释奠有献酬之證也然山川庙社之
 释奠皆有牲币学之释奠非始立学则不必有币也
 学之释奠有合乐则山川庙社不必有合也聘宾释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1a 页 WYG0137-0799c.png
 奠有三献则天子诸侯之于山川庙社不止三献也
 凡始立学与天子视学释奠先圣先师四时则释奠
 先师而已文王世子谓春释奠于先师郑氏释王制
 亦谓释奠礼先师其说是也然郑氏以王制之释奠
 为释菜奠币以文王世子之释奠者必有合为与邻
 国合孔颖达以学记之释菜为释奠其说误也
          右释奠
礼记文王世子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注兴当为衅字/之误也礼乐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1b 页 WYG0137-0799d.png
(器成则衅之又用币/告先圣先师以器成)然后释菜(注告先圣先师以/器成有时将用也)不舞
不授器(注释菜礼轻也释奠则舞舞则授器司马/之属司兵司戈司盾祭祀授舞者兵也)乃退
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注言乃退谓得立三代之/学者释菜于虞庠则傧宾)
(于东序鲁之学有米廪东序瞽宗也故疏前用币告其/器成后释菜告其将用凡释奠礼重 作乐时须舞乃)
(授舞者所执干戈之器今其释菜之时虽作乐不为舞/也亦既不舞故不授舞者之器释菜虞庠既毕乃从虞)
(庠而退傧礼其宾于东序之中其礼既杀惟行一献无/介无语如此于礼可也前用币直云告器成此释菜云)
(告器成将用则两告不同也熊氏云用币则无菜用菜/则无币皇氏云用币释菜祇是一告其义恐非也按四)
(时释奠不及先圣知此用币及释菜及先圣者以上文/始立学释奠先圣先师此文亦云始立学既衅器用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2a 页 WYG0137-0800a.png
(释菜亦及先圣也以其始立学及器新成事重于四时/常奠也凡释奠有六始立学释奠一也四时释奠有四)
(通前五也王制师还释奠于学六也释菜有三春入学/释菜合舞一也此衅器释菜二也学记皮弁祭菜三也)
(秋颁学合声无释菜之文则不释菜也释币惟一也从/衅器以来皆据诸侯之礼故云始立学诸侯惟立时王)
(之学何得云得立三代之学得有夏之东序谓诸侯有/功德者得立三代之学若鲁国之比东序于虞庠相对)
(东序在东虞庠在西既退傧/于东序明释菜在于虞庠)
钦定礼记义疏用币或君亲之或有司为之释菜则学
 子之事考祭则有尸有牲有币有乐释奠则无尸释
 币并无牲释菜并无币然脯醢之属未尝无也然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2b 页 WYG0137-0800b.png
 言脯祭而曰释菜者或取其新且洁与
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注春始以学士入学/宫而学之合舞等其)
(进进使应节奏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菜蘋蘩之属 疏释菜礼轻故不及先圣也其)
(先师者郑注文王世子云若汉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知菜是蘋蘩之属者诗有采蘋采)
(蘩皆菜名言之属者周礼/又有芹茆之等亦菜名也)秋颁学合声(注春使之学秋/颁其才艺所为)
(合声亦等其曲折使应节奏/ 疏颁分也分其才艺高下)
 (黄氏曰乐师教舞帗羽干旄皇人未/尝合也大胥春始入学合而教之)
 (郑氏锷曰月令春入学合舞秋入学习吹学无二义/皆学宫也盖周家建五学其中谓之辟雍水南曰成)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3a 页 WYG0137-0800c.png
 (均水北曰上庠水东曰东序水西曰瞽宗春令学士/始入学所入者辟雍也总处于此以观其能至秋则)
 (所观者已久知其所宜矣于是分而处之宜学礼者/处之瞽宗宜学书者处之上庠宜学干戈者处之东)
 (序宜学语者处之成均非惟不分学/字以为二义又合周家立学之制)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命乐正入学习舞(注为仲春/将释菜)仲春
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注乐正乐官之长也命习/舞者万物始出地鼓舞也)
(将舞必释菜于先师以礼之夏小正曰丁亥万舞入学/ 疏此仲春习舞则大胥春入学释菜合舞一也据人)
(所学谓之习舞节奏齐同谓之合舞此亦谓之大合乐/故文王世子大合乐注春舍菜合舞秋颁乐合声自是)
(春秋常所合乐也孟春习舞及仲春习舞及仲丁习舞/并季春合乐皆在太学仲春释菜合舞季春大合乐皆)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3b 页 WYG0137-0800d.png
(天子亲往馀则不也注云将舞必释菜于先师者以经/文习舞释菜文在于后恐习舞释菜共是一事故云将)
(欲习舞必先释菜必知然者以释菜之时不为舞也故/文王世子云释菜不舞不授器是知释菜无舞也知必)
(先有释菜者以大胥云舍菜合舞/舍即是释故知释菜在合舞之前)天子乃帅三公九卿
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注顺时/达物也)
 (陈氏浩曰必用丁者以先庚三日后甲三日也习舞/释菜谓将教习舞者则先以释菜之礼告先师也)
 (高氏诱曰初入学官必礼先师置采帛于前以贽神/也周礼春入学释菜合舞秋颁学合声此之谓也)
钦定礼记义疏郑注菜如字高氏则菜为采高氏盖依
 吕氏本也然仪礼只有释币而无释菜之文高以释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4a 页 WYG0137-0801a.png
 采即释币是屈仪礼以从吕也惟是月令原本吕氏
 说故尚可存之若谓他经皆可作采亦并为释币之
 说则未可信也
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注皮弁天子之朝/服也祭菜礼先圣)
(先师菜谓芹藻之属有疏熊氏曰始教谓始立学教皮/弁祭菜者谓天子使 司服皮弁祭先圣先师以蘋藻)
(之菜也崔氏云著皮弁祭菜蔬并是质素示学者以谦/敬之道矣熊氏以注礼先圣先师之义解经谓始立学)
(也若学士春始入学惟得祭先师故文王世子云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皇氏谓春时学士始入学恐非)
 (陈氏浩曰始教学者入学之初也有司衣皮弁/之服祭先师以蘋藻之菜示之以尊敬道艺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4b 页 WYG0137-0801b.png
 (吴氏澄曰古者始入学必释菜于先圣先师故大学/始初之教有司先服皮弁服行释菜礼盖示学者以)
 (敬先圣先师之道也常服元冠今加服/皮弁芹藻之菜简质而洁皆示敬也)
 吕氏大临曰释菜之礼礼之至简者也皆不在多品
 贵其诚也其用有三每岁春合舞则行之月令云仲
 春命乐正合舞舍菜也始立学则行之文王世子云
 既兴器用币然后舍菜是也始入学则行之学记云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陈氏礼书周礼大胥春入学舍菜合舞学记皮弁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5a 页 WYG0137-0801c.png
 菜示敬道也月令仲春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文王
 世子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
 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然则释菜之礼犹
 挚也妇见舅姑其摰也枣栗腵修若没而庙见则释
 菜弟子见师其摰也束脩若礼于先师则释菜大胥
 释菜合舞而文王世子释菜不舞不授器者以释奠
 既舞故也士丧礼君视敛释菜入门丧大记大夫士
 既殡而君往焉释菜于门内占梦季冬乃舍萌于四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5b 页 WYG0137-0801d.png
 方舍萌释菜也则释菜之礼岂特子弟之见先师妇
 之见庙而已哉婚礼有奠菜仪弟子之见先师其仪
 盖此类欤郑氏谓婚礼奠菜盖用菫入学释菜蘋藻
 之属始立学释菜芹藻之属盖以泮宫有芹藻子事
 父母有菫荁故有是说也菜之为摰则菜而已采蘋
 教成之祭毛氏谓牲用鱼芼之用蘋藻则诗所谓湘
 之者芼之也与释菜异矣
          右释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6a 页 WYG0137-0802a.png
后汉书礼仪志明帝永平二年三月郡县行乡饮酒礼
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
         右汉
三国魏志齐王纪正始二年春二月帝初通论语使太
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 五年五月癸巳
讲尚书经通使太常以太牢祠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
赐太傅大将军及侍讲者各有差七年冬十二月讲
礼记通使太常以太牢祀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6b 页 WYG0137-0802b.png
          右三国
晋书礼志礼始立学必先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
用币汉世虽立学斯礼无闻魏齐王正始二年二月帝
讲论语通五年五月讲尚书通七年十二月讲礼记通
并使太常释奠以太牢祠孔子于辟雍以颜回配
 邱氏浚曰按此以颜子配享之始亦汉以来释奠之
 礼始见于此前此祠孔子者皆于阙里至是始行于
 太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7a 页 WYG0137-0802c.png
武帝泰始三年诏太学及鲁国四时备三牲以祀孔子
武帝本纪咸康元年二月甲子帝亲释奠
穆帝本纪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壬申亲释奠于中

孝武帝本纪宁康三年九月帝讲孝经冬十月癸巳帝
释奠于中堂祠孔子以颜回配
礼志武帝泰始七年皇太子讲孝经通咸宁三年讲诗
通太康三年讲礼记通惠帝元康三年皇太子讲论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7b 页 WYG0137-0802d.png
通元帝太兴二年皇太子讲论语通太子并亲释奠以
太牢祀孔子以颜回配成帝咸康元年帝讲诗通穆帝
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通孝武宁康三年七月帝讲
孝经通并释奠如故事穆帝孝武并权以中堂为太学
宋书礼志魏齐王正始中齐王每讲经使太常释奠于
先圣先师于辟雍弗躬亲晋惠帝明帝之为太子及悯
怀太子讲经竟并亲释奠于太学太子进爵于先师中
庶子进爵于颜回成穆孝武三帝亦皆亲释奠孝武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8a 页 WYG0137-0803a.png
以学在水南悬远有司议依升平元年于中堂权立行
太学于时无复国子生有司奏应须复二学生百二十
人太学生取见人六十国子生权铨大臣子孙六十人
事讫罢奏可释奠礼毕会百官六品以上
          右晋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四月皇太子讲孝经通释奠国
子学如晋故事
元嘉二十二年太子释奠采晋故事官有其注祭毕太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8b 页 WYG0137-0803b.png
祖亲临学宴会太子以下悉预
南齐书世祖本纪永明三年冬十月壬戌诏曰皇太子
长懋讲毕当释奠王公以下可悉往观礼
礼志武帝永明三年诏立学创立堂宇有司奏宋元嘉
旧事学生到先释奠先圣先师又有释菜未详今当行
何礼用何乐及礼器尚书令王俭议周礼春入学释菜
合舞记云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又云始入学必释
奠先圣先师中朝以来释菜礼废今之所行释奠而已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9a 页 WYG0137-0803c.png
金石俎豆皆无明文方之七庙则轻比之五祀则重陆
纳车允谓宣尼庙宜依亭侯之爵范宁欲依周公之庙
用王者仪范宣谓当其为师则不臣之释奠日宜备帝
王礼乐此则车陆失于过轻二范伤于太重喻希云若
王者自设礼乐则肆赏于致敬之所若欲嘉美先师则
须所况非备寻其此说守附情理皇朝屈尊弘教推以
师资引同上公即事惟允元嘉立学裴松之议应舞六
佾以郊乐未具故权奏登歌今金石已备宜设轩悬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19b 页 WYG0137-0803d.png
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其冬皇太子讲孝经
亲临释奠车驾幸听
 邱氏浚曰按释奠用六佾轩悬之乐始此
隋书礼仪志梁天监八年皇太子释奠周舍议以为释
奠仍会既惟大礼请依东宫元会太子著绛纱襮乐用
轩悬预升殿坐者皆服朱衣帝从之又有司以为礼云
凡为人子升降不由阼阶案今学堂凡有三阶愚谓客
若降等则从主人之阶今先师在堂义所尊敬太子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0a 页 WYG0137-0804a.png
登阼阶以明从师之义若释奠事讫宴会之时无复先
师之敬太子升堂则宜从西阶以明不由阼义吏部郎
徐勉议郑玄云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宫室既异无不
由阼阶之礼请释奠及宴会太子升堂并宜由东阶若
舆驾幸学自然中陛又检东宫元会仪注太子升崇政
殿不欲东西阶责东宫典仪列云太子元会升自西阶
此则相承为谬请自今东宫大公事太子升崇政殿并
由阼阶其预会宾客依旧西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0b 页 WYG0137-0804b.png
 梁元帝释奠祭孔子文粤若宗师猗欤乃圣惟岳降
 神惟天所命上善如水至人若镜
 祭颜子文钦哉体一亚彼至人乍分介石时知落鳞
 不先称宝席上为珍致虚守静曲巷安贫钦风味道
 其德有邻
 陆倕释奠祭孔子文于惟上德是曰圣真克明克峻
 知化穷神研几善诱藏用显仁利同道济成俗教民
 道尊功倍德溥化光离经辨志济济洋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1a 页 WYG0137-0804c.png
 陈书杜之纬传中大同七年梁皇太子释奠于国学
 时乐府无孔子颜子登歌词尚书参议令之纬制其
 文伶人传习以为故事
陈书宣帝本纪大建三年秋八月辛丑皇太子亲释奠
于太学二傅祭酒以下赉帛各有差
后主本纪至德三年十一月己未诏曰宣尼诞膺上哲
体资至圣祖述宪章之典并天地而合德乐正雅颂之
奥与日月而偕明垂后昆之训范开生民之耳目梁季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1b 页 WYG0137-0804d.png
湮微灵寝忘处鞠为茂草三十馀年敬仰如在永惟忾
息今雅道雍熙由庚得所断琴故履零落不追阅笥开
书无因循复外可详之礼典改筑旧庙蕙房桂栋咸使
惟新芳蘩洁潦以时飨奠十二月辛卯皇太子出太学
讲孝经戊戌讲毕辛丑释奠于先师礼毕设金石之乐
会宴王公卿士
         右宋齐梁陈
北魏书太祖本纪天兴四年二月丁亥命乐师入学习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2a 页 WYG0137-0805a.png
舞释菜于先圣先师
世宗本纪始光三年二月起太学于城东祀孔子以颜
渊配
肃宗本纪正光元年春正月乙酉诏曰建国纬民立教
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来岁仲阳节和气润释菜孔
颜乃其时也有司可豫缮国学图饰圣贤置官简牲择
吉备礼
正光二年二月癸亥车驾幸国子学讲孝经三月庚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2b 页 WYG0137-0805b.png
帝幸国子学祀孔子以颜渊配
隋书礼仪志后齐将讲于天子先定经于孔父庙置执
经一人侍讲二人执读二人擿句二人录义六人奉经
二人讲之旦皇帝服通天冠元纱袍乘象辂至学坐庙
堂上讲讫还便殿改服绛纱袍乘象辂还宫讲毕以一
太牢释奠孔父配以颜回列轩悬乐六佾舞行三献礼
毕皇帝服通天冠绛纱𫀆升阼即坐宴毕还宫皇太子
每通一经亦释奠乘石山安车三师乘车在前三少从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3a 页 WYG0137-0805c.png
后而至学焉
后齐制新立学必释奠礼先圣先师每岁春秋二仲常
行其礼每月旦祭酒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
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阶下拜孔揖
颜日出行事而不至者记之为一负雨沾服则止学生
每十日给假皆以景日放之郡学则于坊内立孔颜庙
博士以下亦每月朝云
 文献通考张凭议曰不拜颜子者按学堂旧有圣贤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3b 页 WYG0137-0805d.png
 之象既备礼尽敬奉尼父以为师而未详颜子拜揖
 之仪臣以圣者君道也师者贤臣道也若乃尧舜禹
 于君位则稷契与我并为臣矣师玄风于洙泗则颜
 子吾同门也夫大贤恭已既揖让于君德回也如愚
 岂越分于人师哉是以王圣佐贤而君臣之义著拜
 孔揖颜而师资之分同矣
 邱氏浚曰按此后世朔日行礼之始今制有朔望行
 事之礼此其权舆欤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4a 页 WYG0137-0806a.png
周书武帝本纪天和元年秋七月壬午诏诸胄子入学
但束修于师不劳释奠释奠者学成之祭自今即为恒

宣帝本纪大象二年二月丁巳帝幸露门学行释奠之

          右北魏北齐北周
隋书礼仪志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
先圣先师每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郡学则以春秋仲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4b 页 WYG0137-0806b.png
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行乡饮酒礼学生皆乙
日试书景日给假焉
 隋牛弘先圣先师歌经国立训学重教先三坟肇册
 五典留篇开凿理著陶铸功宣东胶西序春诵夏弦
 芳尘载仰祀典无愆
          右隋
旧唐书高祖纪武德二年六月戊寅令国子学立周公
孔子庙四时致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5a 页 WYG0137-0806c.png
阙里志武德二年诏曰大德必祀义存方册达人命世
流庆后昆爰始姬旦匡翊周邦创设礼经大明典宪启
生民之耳目穷法度之本原粤若宣尼天姿睿哲四科
之数历代不刋三千之徒风流无斁惟兹二圣道济生
人尊礼不修孰明褒尚宜命有司立周公孔子庙各一
所四时致祭
唐书高祖本纪武德七年二月丁巳释奠于国学
册府元龟武德七年二月诏曰释奠之礼致敬先师鼓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5b 页 WYG0137-0806d.png
箧之义以明逊志比多阙略更宜详备仲春释奠朕将
亲览所司具为条式以时宣下是月丁巳帝幸国子监
亲临释奠
唐书礼乐志武德二年始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七
年高祖释奠焉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
    蕙田案前此之祭先圣先师皆以孔子为先
    圣颜回为先师其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至此始有明文然则自三国以来其以周公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6a 页 WYG0137-0807a.png
    为先圣者或偶一为之故不恒见欤
旧唐书礼仪志武德七年二月幸国子学亲临释奠引
道士沙门有学业者与博士杂相驳难久之乃罢
    蕙田案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又曰攻乎
    异端斯害也已孟子曰我亦欲正人心息邪
    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又曰能言距
    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是故杨墨之道不息孔
    子之道不著今也不惟不能距之辟之放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6b 页 WYG0137-0807b.png
    反引佛老二氏与吾徒相辨论乌睹所谓崇
    儒尊圣者乎高祖于是乎失礼矣
唐书礼乐志贞观二年左仆射房元龄博士朱子奢建
言周公尼父俱圣人然释奠于学以夫子也大业以前
皆孔丘为先圣颜回为先师乃罢周公升孔子为先圣
以颜回配
文献通考太宗贞观二年左仆射房元龄等建议武德
中诏释奠于太学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享臣以为周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7a 页 WYG0137-0807c.png
公尼父俱称圣人庠序置奠本缘夫子故晋宋梁陈及
隋大业故事皆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历代所行
古今通允伏请停祭周公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诏
从之
 玉海贞观二年停以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
 国学式稽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俎豆干
 戚之容始备鲁哀公十七年立孔子庙于故宅阅千
 馀载未尝出阙里汉儒所谓立学释奠未知先圣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7b 页 WYG0137-0807d.png
 师为谁自戴记之外无闻迨魏齐王晋武帝释奠于
 学虽昉见简册而未有原庙也唐武德二年庙周孔
 于胄监至贞观定孔子为先圣而黜周公牲牢祭币
 日增月益
 邱氏浚曰案至是始定以孔子为先圣颜子为先师
    蕙田案邱氏之说似矣而犹未核也观长孙
    无忌等奏云庠序置奠本缘夫子故晋宋梁
    陈及隋大业故事皆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8a 页 WYG0137-0808a.png
    先师历代所行古今通允则知六朝以还皆
    以孔子为先圣矣特一改其制于武德而旋
    复于贞观再改其制于永徽而再复于显庆
    耳夫云定者一成而不变之词也乃贞观之
    制行之未久至高宗永徽间而复以周公为
    先圣孔子为先师矣何定之有迨至显庆一
    复其规夫而后孔子之为先圣历千馀年而
    不变耳故谓定制于高宗显庆之时则可谓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8b 页 WYG0137-0808b.png
    定制于太宗贞观之初则不可
唐书礼乐志贞观四年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
    蕙田案此州县立孔庙之始
太宗本纪贞观十四年二月丁丑观释奠于国学
旧唐书礼仪志贞观十四年二月丁丑太宗幸国子学
亲观释奠祭酒孔颖达讲孝经
 唐书儒林传贞观十四年召天下惇师老德以为学
 官又数临幸国子学观释菜广博舍二千百区益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9a 页 WYG0137-0808c.png
 员至三千二百自屯营飞骑皆给博士受经能通经
 者听入贡限四方秀艾坌集京师于是新罗高昌百
 济吐蕃高丽等并遣子弟入学鼓笥踵堂者凡八千
 馀人虽三代之盛所未闻也
太宗本纪贞观二十一年二月丁丑皇太子释菜于太

礼乐志皇太子释奠自为初献以祭酒张后允亚献光
州刺史摄司业赵弘智终献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29b 页 WYG0137-0808d.png
旧唐书礼仪志贞观二十一年诏曰左丘明卜子夏公
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
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元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
贾逵总二十二座春秋二仲行释奠之礼初以儒官自
为祭主直云博士姓名昭告于先圣又州县释奠亦以
博士为主敬宗等又奏曰按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
释奠于其先师郑注云官谓诗书礼乐之官也彼谓四
时之学将习其道故儒官释奠各于其师既非国家行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0a 页 WYG0137-0809a.png
礼所以不及先圣至于春秋二时合乐之日则天子视
学命有司兴秩即总祭先圣先师焉秦汉释奠无文可
检至于魏武则使太常行事自晋宋以降时有亲行而
学官主祭全无典实且名称国学乐用轩悬樽俎威仪
盖皆官备在于臣下理不合专况凡在小祀犹皆遣使
行礼释奠既准中祀据理必须禀命今请国学释奠令
国子祭酒为初献祝辞称皇帝谨遣仍令司业为亚献
国子博士为终献其州学刺史为初献上佐为亚献博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0b 页 WYG0137-0809b.png
士为终献县学令为初献丞为亚献博士既无品秩请
主簿及尉通为终献若有阙并以次差摄州县释奠既
请各刺史县令亲献主祭望准祭社同给明衣修附礼
令以为永则
 邱氏浚曰按此后世国学遣官释奠之始前此盖学
 官自祭也而州县以守令主祭亦始于此
音乐志皇太子亲释奠乐章五首
 迎神用承和(亦曰/宣和) 圣道日用神机不测金石以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1a 页 WYG0137-0809c.png
 弦歌载陟爰释其菜匪馨于稷来顾来享是宗是极
 太子行用承和 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
 轮视膳寝门遵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
 登歌奠币用肃和 粤惟上圣有纵自天旁周万物
 俯应千年旧章允著嘉贽孔虔王化兹首儒风是宣
 迎俎用雍和 堂献瑶篚庭敷璆县礼备其容乐和
 其变肃肃亲享雍雍执奠明德惟馨蘋蘩可荐
 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 集集龟开昭圣列龙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1b 页 WYG0137-0809d.png
 蹲凤跱肃神仪尊儒敬业宏图阐纬武经文盛德施
  武舞用凯安(祠同冬/至圜丘)送神用承和(词同/迎神)
又享孔庙乐章二首(太乐旧有此/词不详所起)
 迎神 通吴表圣问老探贞三千弟子五百贤人亿
 龄规法万载祠禋洁诚以祭奏乐迎神
 送神 醴溢牺象羞陈俎豆鲁壁类闻泗州如觏里
 校覃福胄筵承佑雅乐清音送神其奏
唐书礼乐志永徽中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2a 页 WYG0137-0810a.png
回左丘明以降皆从祀
旧唐书礼仪志高宗显庆二年七月礼部尚书许敬宗
等议依今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又礼记云始立学
释奠于先圣郑元注云若周公孔子也且周公践极功
比帝王请配成王以孔子为先圣
文献通考显庆二年太尉长孙无忌等议曰案新礼孔
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又准贞观二十一年以孔子为
先圣更以左丘明等二十一人与颜回俱配尼父于太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2b 页 WYG0137-0810b.png
学今据永徽令文改用周公为先圣遂黜孔子为先师
颜回丘明并为从祀谨按礼记云凡学春官释奠于其
先师郑玄注曰官谓诗书礼乐之官也先师者若汉礼
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可以为师者
又礼记曰始立学释奠于先圣郑玄注曰若周公孔子
也据礼为定昭然自别圣则非周即孔师则偏善一经
汉魏以来取舍各异颜回夫子互作先师宣父周公迭
为先圣求其节文递有得失所以贞观之末亲降纶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3a 页 WYG0137-0810c.png
依礼记之明文配康成之奥说正夫子为先圣加众儒
为先师永垂制于后昆革往代之纰缪而今新令不详
制旨辄事刋改遂违明诏但成王幼年周公践极制礼
作乐功比帝王所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为六君子又
说明王孝道乃述周公严配此即姬旦鸿业合同王者
祀之儒官就享实贬其功仲尼生衰周之末拯文丧之
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弘圣教于六经阐儒风于千世
故孟轲称生民以来一人而已自汉已降奕叶封侯崇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3b 页 WYG0137-0810d.png
奉其圣迄于今日胡可降兹上哲俯入先师且丘明之
徒见行其学贬为从祀亦无故事今请改令从诏于义
为允其周公仍依别礼配享武王诏从之
唐书高宗本纪总章元年二月丁巳皇太子释奠于国
学四月乙卯赠颜回为太子少师曾参太子少保
册府元龟总章元年三月诏曰皇太子弘近因释菜齿
胄上庠祇事先师驰心近侍仰崇山而景行眷曩哲以
勤怀显颜曾之特高扬仁义之双美请申褒赠载甄芳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4a 页 WYG0137-0811a.png
烈朕嘉其进德冀以思齐训诱之方莫斯为尚颜回可
赠太子少师曾参可赠太子少保
 邱氏浚曰此后世追赠孔门弟子之始而以曾参配
 享亦始于此
    蕙田案曾子配享乃在睿宗太极元年非高
    宗时也
唐书礼乐志咸亨元年诏州县皆营孔子庙
唐书睿宗本纪景云二年八月丁巳皇太子释奠于国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4b 页 WYG0137-0811b.png

 刘子元传元宗在东宫将亲释奠于国学有司草仪
 注令从臣皆乘马著衣冠子元进议曰古者自大夫
 已上皆乘车而以马为騑服魏晋已降迄乎隋代朝
 士又驾牛车历代经史具有其事不可一二言也至
 如李广北征解鞍憩息马援南伐据鞍顾盻斯则鞍
 马之设行于军旅戎服所乘贵于便习者也案江左
 官至尚书郎而辄轻乘马则为御史所弹又颜延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5a 页 WYG0137-0811c.png
 罢官后好骑马出入闾里当代称其放诞此则专车
 凭轼可擐朝衣单马御鞍宜从亵服求之近古灼然
 之明验也自皇家抚运沿革随时至如陵庙巡谒王
 公册命则盛服冠履乘彼辂车其士庶有衣冠亲迎
 者亦时以服箱充驭在于他事无复乘车贵贱所行
 通用鞍马而已臣伏见此者銮舆出幸法驾首途左
 右侍臣皆以朝服乘马夫冠履而出只可配车而行
 今乘车既停而冠履不易可谓唯知其一而未知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5b 页 WYG0137-0811d.png
 二也何者褒衣博带革履高冠本非马上所施自是
 车中之服必也袜而升镫跣以乘鞍非唯不师古道
 亦自取惊今俗求诸折中进退无可且长裾广袖襜
 如翼如鸣佩行组锵锵奕奕驰骤于风尘之内出入
 于旌棨之间傥马有惊逸人从颠坠遂使属车之右
 遗履不收清道之傍絓骖相续固以受嗤行路有损
 威仪今议者皆云秘阁有梁武帝南郊图多有危冠
 乘马者此则近代故事不得谓无其文臣案此图是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6a 页 WYG0137-0812a.png
 后人所为非当时所撰且观代间有古今图画者多
 矣如张僧繇画群公祖二疏而兵士有著芒屩者阎
 立本画明君入匈奴而归人有著帷帽者夫芒屩出
 于水乡非京华所有帷帽创于隋代非汉官所作议
 者岂可徵此二画以为故实者乎由斯而言则梁氏
 南郊之图义同于此又传称因俗礼贵缘情殷辂周
 冕规模不一秦冠汉佩用舍无常况我国家道轶百
 王功高万古事有不便理资变通其乘马衣冠窃谓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6b 页 WYG0137-0812b.png
 宜从省废臣怀此异议其来自久日不暇给未及㩁
 扬今属殿下亲从齿胄将临国学凡有衣冠乘马皆
 惮此行所以辄进狂言用申鄙见皇太子手令付外
 宣行仍编入令以为常式
唐书睿宗纪太极元年(至是年八月元宗即/位追改为先天元年)二月丁巳
皇太子释奠于国学
礼乐志睿宗太极元年加赠颜回太子太师曾参太子
太保皆配享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7a 页 WYG0137-0812c.png
元宗本纪开元七年十一月乙亥皇太子入学齿胄赐
陪位官及学生帛
礼乐志开元七年皇太子齿胄于学谒先圣诏宋璟亚
献苏颋终献临享天子思齿胄义乃诏三献皆用胄子
祀先圣如释奠右散骑常侍褚无量讲孝经礼记文王
世子篇
 文献通考八年国子司业李元瓘奏言京国子监庙
 堂先圣孔宣父配坐先师颜子今其像见立侍准礼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7b 页 WYG0137-0812d.png
 授坐不立授立不跪况颜子道亚生知才光入室既
 当配享其仪见立请据礼文合从坐侍又四科弟子
 闵子骞等并伏膺儒术亲承圣教虽复列像庙堂不
 参享祀谨按祠令何休等二十二贤犹沾从祀岂有
 升堂入室之子独不沾配享之馀望请春秋释奠列
 享在二十二贤之上七十子者则文翁之壁尚不阙
 如岂有国庠遂无图绘请命有司图形于壁兼为立
 赞庶敦劝儒风光崇圣烈曾参孝道可崇独受经于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8a 页 WYG0137-0813a.png
 夫子望准二十二贤从享诏曰颜子等十哲宜为坐
 像悉令从祀曾参大孝德冠同列特为塑像坐于十
 哲之次因图七十弟子及二十二贤于庙壁上以颜
 子亚圣亲为制赞书于右仍令当朝文士分为之赞
 题其壁焉
    蕙田案新唐书睿宗时曾子已配享矣观通
    考载开元八年之奏新唐书似误
 马氏端临曰自礼记释奠于先圣先师之说郑康成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8b 页 WYG0137-0813b.png
 释先师以为如乐有制氏诗有毛公礼有高堂生书
 有伏生之类自是后儒言释奠者本礼记言先师者
 本郑氏注唐贞观时遂以左丘明以下至贾逵二十
 二人为先师配食孔圣夫圣作之者也师述之者也
 述夫子之道以亲炙言之则莫如十哲七十二贤以
 传授言之则莫如子思孟子必是而后可以言先师
 可以继先圣今舍是不录而皆取之于释经之诸儒
 姑以二十二子言之独子夏无以议焉左丘明公羊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9a 页 WYG0137-0813c.png
 高谷梁赤犹曰受经于圣人而得其大义至于高堂
 生以下则谓之经师可矣非人师也如毛郑之释经
 于名物固为该洽而义理间有差舛至王辅嗣之宗
 旨老庄贾景伯之附会谶纬则其所学已非圣人之
 学矣又况戴圣马融之贪鄙则其素履固当见摈于
 洙泗今乃俱在侑食之列而高弟子除颜渊之外反
 不得预李元瓘虽恳言之而仅能升十哲曾子侪于
 二十二子之列而七十二贤俱不沾享祀盖拘于康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39b 页 WYG0137-0813d.png
 成之注而以专门训诂为尽得圣道之传也
    蕙田案马氏此论已为嘉靖间人张本要之
    是二十二人者虽不尽纯然保残守缺使先
    圣微言得以不绝之数子之功未始不钜君
    子之于人取其大而略其细可也
    宗元案经以载道传经即以传道原不容分
    然自颜曾思孟而下已多不能兼之直至宋
    五子而始合耳二十二人又何能及此然抱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0a 页 WYG0137-0814a.png
    残守缺使遗经不至于遂亡则二十二人不
    为无功录功则当弃过从祀焉可也配食焉
    则过矣
 邱氏浚曰案塑像之设中国无之至佛教入中国始
 有也三代以前祀神皆以主无有所谓像设也彼异
 教用之无足怪者不知祀吾圣人者何时而始为像
 云观李元瓘言颜子立侍则像在唐前已有矣呜呼
 姚燧有言北史敢有造泥人铜人者门诛则泥人固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0b 页 WYG0137-0814b.png
 非中土为主以祀圣人法也后世莫觉其非亦化其
 道而为之郡异县殊不一其状长短丰瘠老少美恶
 惟其工之巧拙是随就使尽善亦岂其生时盛德之
 容甚非神而明之无声无臭之道也国初洪武十四
 年首建太学圣祖毅然的见千古之非自夫子以下
 像不土绘祀以神主呜呼盛哉夫国学庙貌非但以
 为师生瞻仰之所而天子视学实于是乎致礼焉夫
 以冕旒之尊而临夫俎豆之地圣人百世之师坐而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1a 页 WYG0137-0814c.png
 不起犹之可也若夫从祀诸儒皆前代之缙绅或当
 代之臣子君拜于下而臣坐于上可乎臣知非独名
 分之乖舛而观瞻之不雅窃观圣贤在天之灵亦有
 所不安也或者若谓既以抟土为之事之以为圣贤
 一旦毁之以为泥滓似乎不恭窃观圣祖诏毁郡邑
 城隍塑像用其土泥壁以绘云山载在令甲可考也
 矧所塑者特具人形耳岂真圣贤之遗貌哉程颐论
 人家祖宗影有一毛不类则非其人彼亲见其人而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1b 页 WYG0137-0814d.png
 貌之有毫发不肖似尚非其人况工人随意信手而
 为之者哉臣惟文庙之在南京者固已行圣祖之制
 今京师国学乃因元人之旧正统中重修庙学惜无
 以此上闻者傥有以闻未必不从今天下郡邑恐其
 劳民无俟改革惟国学乃天子临视之所乞遵圣祖
 之制如儒臣宋讷所云者诚千万世儒道之幸仰惟
 我圣祖有大功于世教十数此其一也发扬祖宗之
 功烈亦圣子神孙继述之大者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2a 页 WYG0137-0815a.png
旧唐书礼仪志开元十一年春秋二时释奠诸州宜依
旧用牲牢其属县用酒脯而已十九年正月春秋二时
社及释奠天下州县等停牲牢惟用酒脯永为常式
开元礼皇太子释奠于孔宣父
 斋戒
皇太子散斋三日于别殿致斋二日于正殿前致斋一
日典设郎设皇太子幄座于正殿东序及室内俱西向
又张帷于前楹下(殿若无室/张帷为之)致斋之日质明诸卫率各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2b 页 WYG0137-0815b.png
勒所部屯门列仗如常昼漏上水一刻左庶子版奏请
中严近仗就陈于閤外通事舍人引宫臣文武七品以
上裤褶陪位如式诸侍卫之官各服其器服诸侍臣并
结佩俱诣阁奉迎左庶子版奏外办上水三刻皇太子
服通天冠绛纱袍结佩以出侍卫如常皇太子即座西
向坐侍臣夹侍如常一刻顷左庶子前跪奏称左庶子
臣某言请降就斋室俯伏兴还侍位皇太子降座入室
文武侍臣各还本司直卫者如常典谒引陪位者以次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3a 页 WYG0137-0815c.png
出凡应享之官散斋三日致斋二日(散斋皆于正寝致/斋一日于本司一)
(日于享所其无本/司者皆于享所)近侍之官应从升者及从享群官监
官学官学生等各于本司及学馆俱清斋一宿并如别
(国学及齐太公庙将享馆司先申享日本司诸下其/礼所司随职供办凡应享之官散齐三日致斋二日)
(如别仪无皇太/子散斋以下仪)
 陈设
前享三日典设郎设皇太子便次于庙东西向又设便
次于学堂之后随地之宜守宫设文武侍臣次各于便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3b 页 WYG0137-0815d.png
次之后文左武右设诸次享官于斋坊之内从享之官
于庙东门之外随地之宜(国学设献官以下次于/斋坊太公仪同国学)前享
二日太乐令设轩悬之乐于庙庭东方西方磬簴起北
钟簴次之北方磬簴起西钟簴次之设三镈钟于编悬
之间各依辰位树路鼓于北悬之间道之左右植建鼓
于三隅置柷敔于悬内柷在左敔在右设歌钟歌磬于
庙堂之上前楹间北向磬簴在西钟簴在东其匏竹者
立于堂下阶间重行北向相对为首(凡悬皆展/而悬之)诸工人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4a 页 WYG0137-0816a.png
各位于悬后右校扫除内外又为瘗塪于院内堂之壬
地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自设轩悬以下国/学太公仪并同)前享一日
奉礼设皇太子位于东陛东南西向(国学设三献位于/东门之内道北执)
(事则近南西向北/上太公仪同国学)又设望瘗位于庙堂东北当埋塪西
(望瘗与国学同/太公仪并同)设亚献终献位于皇太子东南执事
者各位于后俱重行西向北上(国学无亚献以/下仪太公并同)设御史
位于庙堂之下西南东向令史陪其后设奏礼位于乐
悬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面又设奉礼赞者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4b 页 WYG0137-0816b.png
于埋塪东北南面东上设协律郎位于庙堂上前楹之
间近西东向设太乐位于北悬之间北向(自御史位以/下与国学同)
(太公仪/同国学)设从享官七品以上位(国学则馆官位太/公仪设庙官位)于乐
悬之东当执事西南向监官学官位于乐悬之西当宫
官东向(国学则设学官位于悬西当馆/官东向太公庙设庙官位同)设学生位于宫
官监官学官之后俱重行北上(国学学生位于学官馆/官后有观者于南门内)
(道左右相对为/首太公无学生)设门外位为亚献终献位于东门之外
道南执事位于后每等异位俱北向西上(国学设三献/门外位如常)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5a 页 WYG0137-0816c.png
(仪太公仪/与国学同)监官学官位于献官之东南(国学则馆官学/官位太公仪庙)
(官/位)从享宫官位于学官之东俱重行北面以西为上设
酒樽之位于庙堂之上先圣牺樽二象樽二山罍二在
前楹间北向先师牺樽二象樽二山罍二在先圣酒樽
之东俱西上(樽皆加勺羃有坫以置爵其先师/爵同置于一坫太公及留侯同上)洗设于
东阶东南亚献之洗又于东南俱北向罍水在洗东篚
在洗西南肆(篚实以/巾爵)执樽罍篚羃者各位于樽罍篚羃
之后设币篚二各于樽坫之所典设郎设皇太子座于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5b 页 WYG0137-0816d.png
学堂之上东壁下西向监司设讲榻于北壁下南向又
设执读者位于前楹间当讲榻北向守宫设太傅少傅
座于皇太子西北南面东上(若有令詹事以下坐则设/坐于皇太子西南北向东)
(上/)侍讲者座于执读西北(执如意者一人/立于侍讲之西)三馆学官非
侍讲者座于侍讲者之西皆北面东上若有上台三品
以上观讲者设座于侍讲之北南面东上设论议座于
讲榻之前近南北面设脱履席于西阶之南东向掌仪
设版位宫官七品以上东阶东南西向北上执经侍讲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6a 页 WYG0137-0817a.png
等于西阶西南监官及学官非侍讲者于侍讲者之后
有上台三品以上观讲者位于执经之北少退重行皆
东面北上学生分位于宫官学官之后皆重行北上又
设掌仪位于宫官西北赞者二人在南皆西向(国学无/设皇太)
(子座下/至此仪)晡后郊社令帅斋郎以樽坫罍洗篚羃入设于
(升堂者/自东阶)谒者引祭酒司业诣厨视濯溉(凡导引者每/一曲一逡巡)
(太公仪引三/献视濯溉)赞引引御史诣厨省馔具(司业以下每事/讫各还斋所)
享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6b 页 WYG0137-0817b.png
豆取毛血置于馔所遂烹牲(其牲用太牢二正座及先/师首俎皆升右胖十一体)
(左丘明以下折分馀体/升之国学太公并同)未明五刻郊社令帅其属及庙
司各服其服升设先圣神座于堂上西楹间东向(国学/设神)
(座于庙室内西楹间/东向太公仪拂神幄)设先师神座于先圣神座东北南
向西上(若前堂不容则又于堂外/之东至陈而北东向南上)席皆以莞设神位各
于座首(国学仪其七十二弟子名以其历代祀/先儒篇太公仪无先圣神座以下至此)
 出宫
前出宫二日本司宣摄内外各供其职守宫设从享宫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7a 页 WYG0137-0817c.png
官次于东宫朝堂如常其日未明所司依卤簿陈设于
重明门外奉礼设从享宫官位于东宫朝堂如常文武
宫臣七品以上依时刻俱集于次各服公服诸卫率各
勒所部陈设如式左庶子版奏请中严典谒引宫臣各
就位诸侍卫官各服其器服(左庶子负/玺如式)俱诣閤奉迎仆
进辂车于西閤外南向(若须乘辇则/听临时进止)内率一人执刀立
于车前北向中允一人在侍臣之前赞者二人在中允
之前左庶子版奏外办仆奋衣而出正立执辔皇太子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7b 页 WYG0137-0817d.png
著具服远游冠乘舆以出左右侍卫如常仪内率前执
辔皇太子升车仆立授绥左庶子以下夹侍如常仪中
允进当车前跪奏称请发引俛伏兴退复位(凡中允奏/请皆当车)
(前跪奏称具官臣/某言讫俛伏兴)车动中允与赞者夹引以出内率夹
车而趋出重明门至侍臣上马所中允奏称请车权停
令侍臣上马赞者承传文武侍臣皆上马庶子以下夹
侍于车前赞者在供奉官人内侍臣上马毕中允奏称
请令车右升左庶子前承令退称令曰诺中允退复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8a 页 WYG0137-0818a.png
内率升讫中允奏称请发引退复位皇太子车动太傅
乘车训导少傅乘车训从出延喜门不鸣鼓吹从享宫
臣乘马陪从如常仪
 馈享
享日未明三刻诸享官各服祭服诸陪祭之官皆公服
学生青衿服郊社令良酝令各帅其属入实樽罍及币
(犠樽实以醴齐象樽实以盎齐山罍实以清酒齐加明/水酒加元酒各实于上樽其币以白各长一丈八尺)
太官令帅其属实诸笾豆簋簠俎等未明二刻奉礼帅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8b 页 WYG0137-0818b.png
赞者先入就位赞引引御史太祝及令史祝史与执樽
罍篚羃者入自东门当阶间重行北向西上立定奉礼
曰再拜赞者承传(凡奉礼有辞/赞者皆承传)御史以下皆再拜讫执
樽罍篚羃者各就位赞引引御史太祝诣东阶升堂行
扫除于上令史祝史行扫除于下讫引降还斋所(国学/扫除)
(于下讫引就位谒者引享官以下俱就门外位/学生就门内位太公仪无学生位馀同国学)皇太子
将至谒者赞引各引享官及从享学官等俱就门外位
学生皆入就门内位皇太子至庙门外回车南向内率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9a 页 WYG0137-0818c.png
降立于车右左庶子进当车前跪奏称左庶子臣某言
请降车俛伏兴还侍位皇太子降车乘舆之便次侍卫
如常郊社令以祝版进皇太子署讫近臣奉出郊社令
受各奠于坫(国学无皇太子将至以/下至此仪太公并同)未明一刻谒者赞
引引享官宫官就门外位奉礼帅赞者先入就位赞引
引御史以下就入位(国学无谒者以/下仪太公同)太常令帅工人二
舞次入就位文舞入陈于悬内武舞立于悬南道西(其/升)
(堂坐者皆脱履/于下降纳如常)谒者引祭酒入就位立定奉礼曰再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49b 页 WYG0137-0818d.png
祭酒再拜讫谒者引祭酒诣东阶升堂行扫除于上降行
乐悬于下讫引还本位初祭酒行乐悬谒者赞引各引祭
官及陪祭之官次入就位(国学则谒者引司/业太公仪引亚献)皇太子停便
次半刻顷率更令于便次门外东向左庶子版奏外办皇
太子出便次侍卫如常仪率更令引皇太子至庙东门
中允进笏皇太子执笏近侍者从入如常仪皇太子至
版位西向立(每位定率更/令退立于左)率更令前启再拜退复位皇
太子再拜奉礼曰众官再拜众官在位者及学生皆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0a 页 WYG0137-0819a.png
(其先拜/者不拜)率更令前启有司谨具请行事退复位(国学/初司)
(业行扫除讫谒者赞引各引享官以下学官以上次入/就位立定奉礼曰众官再拜众官及学生皆再拜其先)
(拜者不拜谒者进祭酒之左白有司谨具请行事退复/位无停便次以下仪太公仪亚献扫除就位至入拜讫)
(谒者白/初献)协律郎跪俛伏举麾(凡取物者皆跪俛伏而取/以兴奠物则奠讫俛伏兴)
鼓柷奏永和之乐以姑洗之均(自后堂上接神/之乐皆奏姑洗)作文舞
之舞乐舞三成偃麾戛敔乐止(凡乐皆协律郎举麾工/鼓柷而后作偃麾戛敔)
(而后/止)率更令前启再拜退复位皇太子再拜(国学无率/更下至再)
(拜太公/仪并同)奉礼曰众官再拜在位者及学生皆再拜太柷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0b 页 WYG0137-0819b.png
各跪取币于篚立于樽所率更令引皇太子永和之乐
(皇太子每行皆作永和之乐国学引祭酒升/东阶无乐下仿此太公庙谒者引初献官)皇太子
自东阶升左庶子以下及左右侍卫量人从升(以下皆/如之)
皇太子升堂进先圣神座前西向立乐止太祝以币授
左庶子左庶子奉币北向进皇太子搢笏受币(每受物/搢笏奠)
(讫执笏/俛伏兴)登歌作肃和之乐以南吕之均率更令引皇太
子进西面跪奠于先圣神座前俛伏兴率更令引皇太
子少退西向再拜讫率更令引皇太子进先师首座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1a 页 WYG0137-0819c.png
向北立又太祝以币授左庶子左庶子奉币西向进皇
太子受币率更令引皇太子进北向跪奠于先师首座
俛伏兴率更令引皇太子少退北向再拜登歌止率更
令引皇太子乐作皇太子降自东阶还版位西向立乐
止初群官拜讫各奉毛血之豆立东门外于登歌止祝
史奉毛血升自东阶太祝迎取于阶上进奠于先圣及
先师首座前太祝与祝史退立于樽所初皇太子既奠
币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于东门之外初皇太子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1b 页 WYG0137-0819d.png
既至位乐止太官令引馔入俎初入门奏雍和之乐(自/后)
(酌献皆奏/雍和之乐)馔至阶乐止祝史各进跪彻毛血之豆降自
东阶以出馔升太祝迎引于阶上各设于神座前(笾豆/盖羃)
(先彻乃升簋簠既/奠却其盖于下)设讫太官令以下降复位太祝还樽
所率更令引皇太子诣罍洗乐作皇太子至罍洗乐止
左庶子跪取匜盥沃水又左庶子跪取盘盥承水皇太
子盥手中允跪取巾于篚兴进皇太子帨手讫中允受
巾跪奠于篚遂取爵于篚兴进皇太子受爵左庶子酌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2a 页 WYG0137-0820a.png
罍水又左庶子奉盘皇太子洗爵中允又授巾皆如初
皇太子拭爵讫左庶子奠盘匜中允受巾奠于篚皆如
常率更令引皇太子乐作皇太子升自东阶乐止诣先
圣酒樽所执樽者举羃左庶子赞酌醴齐讫乐作率更
令引皇太子进先圣神座前西向跪奠爵俛伏兴率更
令引皇太子少退西向立乐止太祝持板进于神座之
右北面跪读祝文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子皇太子某
(国学则云开元神武皇帝谨遣祭酒某/封姓名下同太公仪云谨遣某官某封)敢昭告于先圣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2b 页 WYG0137-0820b.png
孔宣父惟夫子固天攸纵诞降生知经纬礼乐阐扬文
教馀烈遗风千载是仰俾兹末学依仁游艺谨以制币
牺齐粢盛庶品祇奉旧章式陈明荐以先师颜子等配
座尚飨讫兴(太公祝云爰定六韬载成七德功业昭著/生灵攸仰俾兹末学克奉旧章谨以张留)
(侯等/配)皇太子再拜读祝文讫乐作太祝进跪奠版于神
座兴还樽所皇太子拜讫乐止率更令引皇太子诣先
师酒樽所执樽者举羃左庶子取爵于坫进太子受爵
左庶子赞酌醴齐乐作率更令引皇太子进先师首座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3a 页 WYG0137-0820c.png
前北向跪奠爵俛伏兴率更令引皇太子少退北向立
乐止(皇太子既奠首座爵馀座皆斋郎助奠引/相次而毕其亚献终献斋郎助奠亦如之)太祝持
板进于先师神座之左西面跪读祝文曰某年岁次月
朔日子皇太子某敢昭告于先师颜子等七十二贤爰
以仲春(仲/秋)率遵故实敬修释奠于先圣孔宣父惟子等
或服膺圣教德冠四科或光阐儒风贻范千载谨以制
币牺齐粢盛庶品式陈明荐从祀配神尚飨讫兴(齐大/公配)
(座张留侯等祝云惟子等宣扬武教/光赞韬钤大济生灵贻范千载云云)皇太子再拜初读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3b 页 WYG0137-0820d.png
祝文讫乐作太祝进跪奠板于神座兴还樽所皇太子
拜讫乐止率更令引皇太子诣东序西向乐作太祝各
以爵酌上樽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授左庶子左
庶子举爵北向进皇太子再拜受爵跪祭酒啐酒奠爵
兴太祝各帅斋郎进俎太祝跪减先圣及先师首座前
三牲胙肉(皆取前脚/第一骨)加于俎又以笾豆取稷黍饭兴以
胙肉各共置一俎上又以饭共置一笾太祝以饭笾授
左庶子左庶子奉饭北向进皇太子受以授左右太祝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4a 页 WYG0137-0821a.png
又以俎授左庶子左庶子以次奉进皇太子每受以授
左右讫皇太子跪取爵遂饮卒爵左庶子进受爵以授
太祝太祝受爵复于坫皇太子俛伏兴再拜乐止率更
令引皇太子乐作皇太子降自东阶还板位西向立乐
止文舞出鼓柷作舒和之乐出讫戛敔乐止武舞入鼓
柷作舒和之乐立定戛敔乐止初皇太子将复位谒者
引国子祭酒(国学谒者引司业下/仿此太公仪引亚献)诣罍洗盥手洗爵讫
谒者引祭酒升自东阶诣先圣酒樽所执爵者举羃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4b 页 WYG0137-0821b.png
酒酌盎齐讫武舞作谒者引祭酒进先圣神座前西向
跪奠爵兴谒者引祭酒少退西向再拜谒者引祭酒诣
先师酒樽所取爵于坫执樽者举羃祭酒酌盎齐谒者
引祭酒进先师首座前北向跪奠爵兴谒者引祭酒少
退北向再拜讫谒者引祭酒诣东序西向立太祝各以
爵酌罍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进祭酒之左北向
立祭酒再拜受爵跪祭酒遂饮卒爵太祝进受爵复于
坫祭酒兴再拜谒者引祭酒降复位初祭酒献将毕谒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5a 页 WYG0137-0821c.png
者引司业(国学谒者引博士下/仿此太公仪引终献)罍洗洗讫升酌盎齐终
献如亚献之仪讫谒者引司业降复位武舞止太祝等
各进跪彻豆兴还樽所(彻者笾豆各一/少移于故处)奉礼曰赐胙赞
者唱众官再拜在位者及学生皆再拜(已饮福/者不拜)永和之
乐作率更令前启再拜退复位皇太子再拜(国学无率/更令至再)
(拜太公仪/同国学)奉礼曰众官再拜在位者及学生皆再拜乐
一成止率更令前启请就望瘗位率更令引皇太子就
望瘗位西向立(国学谒者引祭酒/太公仪引初献)奉礼帅赞者转就瘗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5b 页 WYG0137-0821d.png
塪东北向初在位者将拜大祝各执篚进神座前跪以
篚取币降自西阶诣瘗塪以币置于塪讫奉礼曰可瘗
塪东西厢各四人寘土半塪率更令前启礼毕(国学太/公仪进)
(初献之/左白云)率更令引皇太子出门还便次乐作(国学谒者/遂引祭酒)
(出无率更令下至/乐作太公仪同)皇太子出门乐止中允进受笏侍卫
如常仪(国学无皇太子出/门等仪太公仪同)谒者赞引各引亚献以下以
次出初白礼毕奉礼帅赞者还本位赞引引御史太祝
以下俱复执事位立定奉礼曰再拜御史以下皆再拜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6a 页 WYG0137-0822a.png
讫赞引引出学生以次出其祝版燔于斋坊
 诸州释奠于孔宣父(县释奠附/)
前享三日刺史(县则县令/下仿此)散斋于别寝二日致斋于厅
事一日亚献以下应享之官散斋二日各于正寝致斋
一日于享所(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若刺史上佐有/故并以次差摄博士有故取参军以上摄)
(县丞为亚献及簿尉通为终献县令有故并/以次差充当县阙则差比县及州官替充)其日助教
及诸学生皆清斋于学馆一宿前享二日本司扫除内
外又为瘗塪于院内堂之壬地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6b 页 WYG0137-0822b.png
本司设刺史以下次于门外随地之宜前享一日晡后
本司帅其属守门本司设三献位于东阶东南每等异
位俱西面设掌事位于三献东南西面北上设望瘗位
于堂上之东北当瘗塪西向设助教位(县学官位/下仿此)于西
阶西南掌事学生位于助教之后俱东面北上设赞唱
者位于三献西南西面北上又设赞唱位于瘗塪东北
南向东上设三献门外位于道东每等异位俱西面掌
事位于终献之后北上祭器之数与祭社同掌事者以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7a 页 WYG0137-0822c.png
樽坫升设于堂上前楹间北向先圣之樽在西先师之
樽在东俱西上皆加勺羃先圣爵一配座爵四各置于
坫设币篚于樽所设洗直东荣南北以堂深罍水在洗
东加勺羃篚在洗西南肆实爵三巾二于篚加羃执樽
罍洗篚者各位于樽罍洗之后享日未明烹牲于厨夙
兴掌馔者实祭器(其实与/祭社同)本司帅掌事者设先圣神座
于堂上西楹间东向设先师神座于先圣神座东北南
向席皆以莞质明诸享官各服祭服助教儒服学生青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7b 页 WYG0137-0822d.png
衿服本司帅掌事者入实樽罍及币(每座樽二一实玄/酒为上一实醴齐)
(次之礼神之币用/帛各长丈八尺)祝版各置于坫赞唱者先入就位祝
二人与执樽罍篚者入立于庭重行北面西上立定赞
唱者再拜祝以下皆再拜执樽罍篚者各就位祝升自
东阶行扫除讫降自东阶各还斋所刺史将至赞礼者
引享官以下俱就门外位助教学生并入就门内位刺
史至参军事引之次(县令赞礼者/引下仿此)赞唱者先入就位祝
入升自东阶各立于樽后刺史停于次少顷服祭服出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8a 页 WYG0137-0823a.png
次参军事引刺史入就位西向立参军事退位立于左赞
礼者引享官以下次入就位(凡导引者每/曲一逡巡)立定赞唱者曰
再拜刺史以下皆再拜参军事少进刺史之左北面白请
行事退复位祝俱跪取币于篚兴各立于樽所(凡取物者/皆跪伏取)
(以兴奠则奠讫/俛伏而后兴)本司帅执馔者奉馔陈于门外参军事引
刺史升自东阶进先圣神座前西向立祝以币北向授刺
史受币参军事引刺史进西向跪奠于先圣神座前兴少
退西向再拜讫参军事引刺史当先师神座前北向立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8b 页 WYG0137-0823b.png
祝以币西向授刺史受币参军事引刺史进北向跪奠于
先师神座前兴少退北向再拜参军引刺史降复位本司
引馔入升自东阶祝迎引于阶上各设于神座前(笾豆盖/羃先彻)
(乃升簠簋既奠却其盖于下笾居右豆居左簠/簋居其间羊豕二俎横而重于右腊特陈于右)设讫本司
与执馔者降出祝还樽所参军事引刺史诣罍洗执罍者酌
水执洗者跪取盘兴承水刺史盥手执篚者跪取巾于篚兴
进刺史帨手讫执篚者受巾跪奠于篚遂取爵兴以进刺史
受爵执罍者酌水刺史洗爵执篚者又跪取巾于篚兴进刺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9a 页 WYG0137-0823c.png
史拭爵讫受巾跪奠于篚奉槃者跪奠盘兴参军事引
刺史升自东阶诣先圣酒樽所执樽者举羃刺史酌醴
齐参军事引刺史诣先圣神座前西向跪奠爵兴少退
西向立祝持版进于神座之右北面跪读祝文曰维某
年岁次月朔日子刺史(县令下/仿此)具官姓名敢昭告于先
圣孔宣父惟夫子固天攸纵诞降生知经纬礼乐阐扬
文教馀烈遗风千载是仰俾兹来学依仁游艺谨以制
币牲齐粢盛庶品祗奉旧章式陈明荐以先师颜子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59b 页 WYG0137-0823d.png
尚飨祝兴刺史再拜祝进跪奠版于神座兴还樽所刺
史拜讫参军事引刺史诣先师酒樽所取爵于坫执樽
者举羃刺史酌醴齐参军事引刺史诣先师神座前北
向跪奠爵兴少退北向立持祝版进于神座之左西向
跪读祝文曰敢昭告于先师颜子爰以仲春(仲/秋)率遵故
实敬修释奠于先师颜子惟子庶几具体德冠四科服
道圣门实臻壸奥谨以制币牲齐粢盛庶品式陈明荐
从祀配神尚飨祝兴刺史再拜讫参军事引祝进跪奠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0a 页 WYG0137-0824a.png
版于神座兴还樽所刺史拜讫参军事引刺史诣东序
西向立祝各以爵酌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一爵进
刺史之左北面立刺史再拜受爵跪祭酒啐酒奠爵俛
伏兴祝各帅执馔者进俎跪减先师神座前胙肉(各取/前脚)
(第二/骨)共置一俎上又以笾取稷黍饭共置一笾祝兴先
以饭进刺史受以授执馔者刺史跪取爵遂饮卒爵祝
进受爵复于坫刺史兴再拜参军事引刺史降复位初
刺史献将毕赞礼者引亚献诣罍洗盥手洗爵升献饮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0b 页 WYG0137-0824b.png
福如刺史之仪(唯不读祝文/亦不受胙)讫降复位亚献毕赞礼者
引终献诣罍洗盥洗升献如亚献之仪讫复位(自此下/至燔祝)
(版如祭社仪唯祝/取币降西阶为异)
旧唐书礼仪志二十六年正月敕诸州乡贡见讫令引
就国子监谒先师学官为之开讲质问疑义有司设食
弘文崇文两馆学生及监内得举人亦听预焉其日祀
先圣已下如释奠之礼青宫五品以下及朝集使就监
观礼遂为常式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1a 页 WYG0137-0824c.png
二十七年制曰弘我王化在乎儒术孰能发挥此道启
迪含灵则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所谓自天攸纵
将圣多能德配乾坤身揭日月故能立天下之大本成
天下之大经美政教移风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到
于今受其赐不其猗欤于戏楚王莫封鲁公不用俾夫
大圣才列陪臣栖迟旅人国可知矣年祀寖远光灵益
彰虽代有褒称而未为崇峻不副于实人其谓何朕以
薄德祗应宝命思阐文明光被华夏时则异于今古情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1b 页 WYG0137-0824d.png
每重于师资既行其教合旌厥德爰申盛礼载表徽猷
夫子既称先圣可追谥为文宣王宜令三公持节册命
应缘册及祭所司速择日并撰仪注进其文宣陵并旧
宅立庙量加人洒扫用展诚敬其后嗣可为文宣公至
如辨方正位著自礼经苟非得所何以示则昔缘周公
南面夫子西坐今位既有殊坐岂宜依旧宜补其坠典
永作成式自今已后两京国子监夫子皆南面坐十哲
等东西列侍天下诸州亦准此且门人三千皆称十哲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2a 页 WYG0137-0825a.png
包夫众美实越等夷畅元圣之风规发人伦之耳目并
宜褒赠以宠贤明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可赠兖公
闵子骞可赠费侯冉伯牛可赠郓侯冉仲弓可赠薛侯
冉子有可赠徐侯仲子路可赠卫侯宰子我可赠齐侯
端木子贡可赠黎侯言子游可赠吴侯卜子夏可赠魏
侯又孔子格言参也称鲁虽居七十之数不载四科之
目顷虽异于十哲终或殊于等伦久稽先旨俾循旧位
庶乎礼得其序人焉式瞻宗洙泗之丕烈重胶庠之雅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2b 页 WYG0137-0825b.png
范又赠曾参颛孙师等六十七人皆为伯于是正宣父
坐于南面内出王者衮冕之服以衣之遣尚书左丞相
裴耀卿就国子庙册赠文宣王册毕所司奠祭亦如释
奠之仪公卿以下预观礼又遣太子少保崔琳就东都
庙以行册礼自是始用宫悬之乐春秋二仲上丁令三
公摄行事
唐书礼乐志开元二十七年诏夫子既称先圣可谥曰
文宣王遣三公持节册命以其嗣为文宣公任州长史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3a 页 WYG0137-0825c.png
代代勿绝先时孔庙以周公南面而夫子坐西墉下贞
观中废周公祭而夫子位未改至是二京国子监天下
州县夫子始皆南向以颜渊配赠诸弟子爵公侯子渊
兖公子骞费侯伯牛郓侯仲弓薛侯子有徐侯子路卫
侯子我齐侯子贡黎侯子游吴侯子夏魏侯又赠曾参
以降六十七人参成伯颛孙师陈伯澹台灭明江伯宓
子贱单伯原宪原伯公冶长莒伯南宫适郯伯公晰哀
郳伯曾点宿伯颜路杞伯商瞿蒙伯高柴共伯漆雕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3b 页 WYG0137-0825d.png
滕伯公伯寮任伯司马牛向伯樊迟樊伯有若卞伯公
西赤邵伯巫马期鄫伯梁鳣梁伯颜辛萧伯冉儒郜伯
曹恤丰伯伯虔邹伯公孙龙黄伯冉季产东平伯秦子
南少梁伯漆雕敛武城伯颜子骄琅琊伯漆雕徒父须
句伯壤驷赤北徵伯商泽睢阳伯石作蜀郈邑伯任不
齐任城伯公夏首亢父伯公良孺东牟伯后处营丘伯
秦开彭衙伯奚容蒧下邳伯公肩定新田伯颜襄临沂
伯鄡单铜鞮伯句井疆淇伯罕父黑乘丘伯秦商上洛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4a 页 WYG0137-0826a.png
伯申党召陵伯公祖子之期思伯荣子旗雩娄伯县城
钜野伯左人郢临淄伯燕伋渔阳伯郑子徒荥阳伯秦
非汧阳伯施常乘氏伯颜哙朱虚伯步叔乘淳于伯颜
之仆东武伯原亢籍莱芜伯乐欬昌平伯廉洁莒父伯
颜何开阳伯叔仲会瑕丘伯狄黑临济伯邽巽平陆伯
孔忠汶阳伯公西与如重丘伯公西蒧祝阿伯于是二
京之祭牲太牢乐宫悬舞六佾矣州县之牲以少牢而
无乐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4b 页 WYG0137-0826b.png
 文献通考又敕两京及兖州旧宅庙像宜改服衮冕
 其诸州及县庙宇既小但移南面不须改衣服
 马氏端临曰孔子弟子姓名之可考者史记家语所
 载并十哲共七十七人内公伯寮秦商鄡单家语不
 载而别有琴牢陈亢县亶三人唐赠典见礼乐志及
 唐会要所载并七十七人独杜氏通典所载则除十
 哲外自计七十三人系增入蘧瑗林放陈亢申枨琴
 牢琴张六人若以为七十二贤在十哲之外则史记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5a 页 WYG0137-0826c.png
 家语所载少五人通典所载多一人然太史公作仲
 尼弟子传序言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
 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
 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
 后之不并世又史称孔子适卫主蘧伯玉及反鲁伯
 玉使人至孔子礼其使而称以夫子则尊之者如此
 然则瑗虽贤盖非门弟子之列也
 姚氏燧曰杜预春秋传叙曰子路欲使门人为臣孔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5b 页 WYG0137-0826d.png
 子以为欺天而云仲尼素王丘明素臣又非通论也
 斯言为获圣人之心而后世王之尧舜二帝也宰我
 以夫子远贤于尧舜何王之不可居然后世天子之
 子有功之臣皆曰王以孔子之圣卒下比爵于其臣
 子诚不知其可也
 邱氏浚曰此孔子封王弟子封公侯之始夫自汉平
 帝追谥孔子为宣尼公后世因谓孔子为宣父又谓
 为宣尼至是又加文与宣为谥然文之为言谥法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6a 页 WYG0137-0827a.png
 所谓经纬天地者也孔子亦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
 乎以是谥之固亦几矣若夫宣之为宣谥法之美者
 不过圣善周闻而已岂足以尽吾圣人之大德哉况
 唐未加圣人是谥之前而北齐高洋李元忠南齐萧
 子良隋长孙贤之数人者固先有此谥矣天生圣人
 为万世道德之宗主称天以诔之犹恐未足以称其
 德彼区区荒诞之称污下之见何足以为吾圣人之
 轻重哉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6b 页 WYG0137-0827b.png
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皆以上丁上戊国学
以祭酒司业博士三献乐以轩县前享一日奉礼郎设
三献位于东门之内道北执事位于道南皆西向北上
学官馆官位于悬东当执事西南西向学生位于馆官
之后皆重行北上观者位于南门之内道之左右重行
北面相对为首设三献门外位于东门之外道南执事
位于其后每等异位北向西上馆官学官位于三献东
南北向西上设先圣神座于庙室内西楹间东向先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7a 页 WYG0137-0827c.png
于先圣东北南向其馀弟子及二十一贤以次东陈南
向西上其馀皆如常祀
开元二十八年诏春秋二仲上丁以三公摄事若会大
祀则用仲丁州县之祭上丁
 唐李观天宝十年祭文于皇夫子之道之德与天地
 周旋与日月合明乃圣乃神炳乎典谟惟王者得之
 以事神使民庶人得之以不失其死生诸侯得之以
 事天子卿大夫得之以保禄位怨笑不及其身四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7b 页 WYG0137-0827d.png
 得之而序行天下得之而大同然则天地神人之事
 昭乎夫子之道之德也至矣何小子之所窃叹焉斯
 叹也其惟来学乎其惟乞灵乎曰某不敢然也且夫
 礼乐浃于明夫子之善道也斯可谓以学矣鬼神瞰
 于幽夫子之明灵也斯可谓以敬矣孰敢舍道而来
 学黩敬而乞灵者乎于是再拜而起徊翔而观章施
 足徵像设无喧我庙俎豆我王衣冠夫子得之亦无
 愧焉七十之徒亦公亦侯外如君臣内实讨论烝烝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8a 页 WYG0137-0828a.png
 小子思得其门夫子圣人天锡元精其未生也若超
 然神游与两气俱存其既生也遇三季之会飘飖湮
 沦弦歌之音拊而不和仁义之图卷而靡陈及相鲁
 而有喜色去宋而曰桓魋其如予何圣人之穷乃有
 如是耶噫俾夫子生于尧之代尧必后舜而先夫子
 生于舜之代舜必先夫子而后禹圣人得时化可知
 也如舜禹生于夫子之年则不过守于田亩安有夫
 子之教垂于无穷若今日之澶漫者乎惟夫子生实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8b 页 WYG0137-0828b.png
 陪臣没乃王爵有圣德也惟纣生实殷辟死曰独夫
 有逆德也惟爵谥在德惟德有圣有逆惟圣逆在人
 不在于尊呜呼夫子圣人之极欤凤鸟不至无其时
 也秦人焚书文之衰也帝唐爵王德之兴也惟夫子
 之德洎唐之德永而能安古而更新降康下民夐有
 烈光讫无间然小子冲冲慄慄拜奠而出匪作匪述
上元元年肃宗以岁旱罢中小祠而文宣之祭至仲秋
犹祀之于太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9a 页 WYG0137-0828c.png
旧唐书代宗本纪永泰二年二月丁酉释奠于国学赐
宰臣百官飧钱 八月丁亥国子监释奠复用牲牢上
元二年诏诣祠献熟至是鱼朝恩请复旧制
礼仪志永泰二年二月上丁释奠萧昕奏诸宰相元载
杜鸿渐李抱玉及常参官六军军将就国子学就讲论
赐钱五百贯令京兆尹黎干造食集诸儒道僧质问竟
日此礼久废一朝能举八月国子学成四日释奠宰相
常参官军将尽会于讲堂京兆府置食讲论军容使鱼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69b 页 WYG0137-0828d.png
朝恩说易又于讲论堂画周易镜图
自至德二年收两京惟元正含元殿受朝贺设宫悬之
乐虽郊庙大祭祗有登歌乐亦无文武二舞其时军容
使鱼朝恩知监事庙廷乃具宫悬之学于讲堂前又有
教坊乐府杂伎竟日而罢
册府元龟大历三年八月丁未释奠于文宣王庙礼毕
内侍鱼朝恩及宰臣文武百官咸诣国子监观讲论有
司陈馔诏遣中使赐酒及三劝奖四月丁未释奠于文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0a 页 WYG0137-0829a.png
宣王许百僚诣国学观讲论
贞元二年二月丁卯有司释奠于文宣王庙自宰臣以
下毕集于国学学官升讲座陈五经大旨先圣之道
唐书礼乐志贞元九年季冬贡举人谒先师日与亲享
庙同有司言上丁释奠与大祠同即用仲丁乃更用日
谒于学
 归崇敬傅崇敬议每年春秋二时释奠文宣王祝版
 御署讫北面揖臣以为礼太重谨按大戴礼师尚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0b 页 WYG0137-0829b.png
 授周武王丹书武王东面而立今署祝版伏请准武
 王东面之礼轻重庶得其中
 文献通考宪宗时夔州刺史刘禹锡常叹天下学校
 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
 道郁湮不扬非天不生材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
 馀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馀外夷遣
 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
 振病无赀以给之也凡学官春秋释奠于先师斯止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1a 页 WYG0137-0829c.png
 辟雍頖宫非及天下今州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
 子庙其礼不应古甚非孔子意汉初群臣起屠贩故
 孝惠高后间署原庙于郡国逮元帝时韦玄成遂议
 罢之夫子孙尚不敢违礼飨其祖况后学师先圣道
 而欲违之传曰祭不欲数又曰祭神如神在与其烦
 于荐飨孰若行其教令教令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
 之儒者所宜疾窃观历代无有是事武德初诏国学
 立周公孔子庙四时祭贞观中诏修孔子庙兖州后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1b 页 WYG0137-0829d.png
 许敬宗等奏天下州县置三献官其佗如立社玄宗
 与儒臣议罢释奠牲牢荐酒脯时王孙林甫为宰
 相不涉学使御史中丞王敬从以明衣牲牢著为令
 遂无有非之者今夔四县岁释奠费十六万举天下
 州县岁费凡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于
 学无补也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
 春秋祭如开元时籍其资半畀所𨽻州使增学校举
 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2a 页 WYG0137-0830a.png
 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州县进士皆立程
 督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
 韩愈处州孔子庙碑自天子至郡邑守长通得祀而
 遍天下者唯社稷与孔子为然而社祭土稷祭谷句
 龙与弃乃其佐享非其专主又其位所不屋而坛岂
 如孔子用王者事巍然当座以门人为配自天子而
 下北面跪祭进退诚敬礼如亲弟子者句龙弃以功
 孔子以德固自有次第哉自古多有以功德得其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2b 页 WYG0137-0830b.png
 者不得常祀句龙弃孔子皆不得位而得常祀然其
 祀事皆不如孔子之盛所谓生人以来未有如孔子
 者其贤过于尧舜远矣此其效欤郡邑皆有孔子庙
 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
 失其所业独处州刺史邺侯李繁至官能以为先既
 新作孔子庙又令工改为颜子至子夏十人像其馀
 六十子及后大儒公羊高左丘明孟轲荀况伏生毛
 公韩生董生高堂生扬雄郑元等数十人皆图之壁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3a 页 WYG0137-0830c.png
 选博士弟子必皆其人又为置讲堂教之行礼肄习
 其中置本钱廪米令可继处以守庙成躬率吏及博
 士弟子入学行释菜礼耆老叹嗟其子弟皆兴于学
 邺侯尚文其于古记无不贯达故其为政知所先后
 可歌也已
 唐书曹华传华恶沂地褊请治兖许之自李正已盗
 齐鲁俗益污骜华下令曰邹鲁礼义乡不可忘本乃
 身见儒士春秋祀孔子祠立学官讲诵斥家赀佐赡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3b 页 WYG0137-0830d.png
 给民乃知教
 皮日休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呜呼圣人之道不过
 乎求用用于生前则一时可知也用于死后则万世
 可知也故孔子之封赏自汉至隋其爵不过乎公侯
 至于吾唐乃册王号七十子之爵命自汉至隋或卿
 大夫至于吾唐乃封公侯曾参之孝道动天地感鬼
 神自汉至隋不过乎诸子至于吾唐乃旌入十哲噫
 天地久否忽泰则平日月久昏忽开则明雷霆久息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4a 页 WYG0137-0831a.png
 忽震则惊云雾久郁忽廓则清仲尼之道否于周秦
 而昏于汉魏息于晋宋而郁于陈隋至乎吾唐万世
 之愤一朝而释倘死者可作其至可知也今有人身
 行圣人之道口吐圣人之言行如颜闵文若游夏死
 不得配食于夫子之侧吾又不知尊先圣之道也夫
 孟子荀卿翼传孔道以至于文中子之末降及贞观
 开元其传者漓其继者浅或引刑名以为文或援纵
 横以为理或作词赋以为雅文中子之道旷百祀而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4b 页 WYG0137-0831b.png
 得室授者唯昌黎文公之文蹴扬墨于不毛之地蹂
 释老于无人之境故得孔道巍然而自正夫今之文
 人千百士之作释其卷观其词无不裨造化补时政
 繄公之力也公之文曰如仆自度若世无孔子仆不
 当在弟子之列以日休度之设使公生于孔子之世
 公未必不在四科焉然国家以二十一贤者代用其
 书垂于国胄并配飨于孔圣庙堂者其为典礼大矣
 美矣苟以大用其书不能以释圣人之辞笺圣人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5a 页 WYG0137-0831c.png
 义哉况有身行其道口传其文吾唐以来一人而已
 反不得在二十一贤之列者则典礼未为傋也伏请
 命有司定其配飨之位则自兹以后天下以文化者
 未必不由夫是也
          右唐
五代会要后唐长兴元年尚书比部员外郎知制诰崔
税奏臣伏见开元五年敕每年贡举人见讫宜引就国
子监谒先圣先师学者谓之开讲质疑义所司设食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5b 页 WYG0137-0831d.png
监内得举人亦准此例其日清晨官五品已上并朝集
使并往观礼永为常式自经多故其礼久废请再举行
从之
文献通考长兴三年国子博士蔡同文奏伏见每年春
秋二仲月上丁释奠于文宣王以兖公颜子配座以闵
子骞等为上哲排祭奠其有七十二贤图形于四壁面
前皆无酒脯自今后乞准本朝旧规文宣王四壁诸英
贤画像前面请各设一豆一爵祠飨中书帖太常礼院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6a 页 WYG0137-0832a.png
检讨礼例分析申者今礼院检郊祀录释奠文宣王并
中祠例祭以少牢具配坐十哲见今行释奠之礼伏自
丧乱以来废祭四壁英贤今准帖为国子博士蔡同文
所奏文宣王四壁诸英贤各设一豆一爵祀享当司详
郊祀录文宣王从祀诸座各笾二实以栗黄牛脯豆二
实以葵菹鹿醢簠簋各一实以黍稷饭酒爵一礼文所
设祭器无一豆一爵之仪者奉敕其文宣王庙四壁英
贤自此每释奠宜准郊祀录各陈脯醢等物以祭
五礼通考 卷一百十七 第 76b 页 WYG0137-0832b.png
          右五代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