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礼通考 卷六十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a 页 WYG0136-03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六十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吉礼六十
   宗庙制度
仪礼士冠礼筮于庙门(注冠必筮日于庙门者重以成/人之礼成子孙也庙谓祢庙)
乃宿宾厥明夕为期于庙门之外 宾立于外门之外
(注外门/大门外)主人迎出门左与宾揖先入每曲揖(注周左宗/庙入外门)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b 页 WYG0136-0377b.png
(将东曲揖直庙将北曲又揖揖疏言此皆欲见入大门/东向入庙云入外门将东曲 者主人在南宾在北俱)
(向东是一曲故一揖也至庙南主人在东北面宾在西/北面是曲为二揖故云直庙将北曲又揖也通下将入)
(庙又揖/三也)至于庙门
聘礼公皮弁迎宾于大门内宾入门左公揖入每门每
曲揖及庙门公揖入(疏诸侯三门皋应路则应门为中/门左宗庙入大门东行即至庙门)
(其间得有每门者诸侯有五庙太祖之庙居中二昭居/东二穆居西庙皆别门门外两边皆有南北隔墙隔墙)
(中夹通门若然祖庙已西隔墙有三则閤门亦有三东/行经三门乃至太祖庙门中则相逼入门则相远是以)
(每门皆有曲有曲即相揖故每曲揖也是以/司仪亦云每门止一相亦据閤门而言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a 页 WYG0136-0378a.png
    蕙田案诸侯三门库雉路无皋应疏谓诸侯
    三门皋应路者非也
 朱子仪礼释宫宫室之名制不尽见于经其可考者
 宫必南乡庙在寝东皆有堂有门其外有大门周礼
 建国之神位左宗庙宫南乡而庙居左则庙在寝东
 也寝庙之大门一曰外门其北盖直寝故士丧礼注
 以寝门为内门中门凡既入外门其向庙也皆曲而
 东行又曲而北案士冠礼宾立于外门之外主人迎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b 页 WYG0136-0378b.png
 宾入每曲揖至于庙门是也又案聘礼公迎宾于大
 门内每门每曲揖及庙门大夫三庙其墙与门亦然
 故宾问大夫大夫迎宾入亦每门每曲揖乃及庙门
 其说当考大夫士之门惟外门内门而已诸侯则三
 天子则五庠序则惟一门乡饮酒射礼主人迎宾于
 门外入门即三揖至阶是也
    蕙田案以上门
士冠礼主人即位于门东西面(注主人即位于祢庙门/外东西面立以待筮事)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a 页 WYG0136-0378c.png
(也/)有司如主人服即位于西方东面北上(注主人有司/立位于庙门)
(外西方东面/以待事也)
燕礼卿大夫皆入门右(注凡入门而右由/闑左则由闑西)
周礼考工记庙门容大扃七个(注大扃牛鼎之扃长三/尺每扃为一个七个二)
(丈一/尺)
尔雅释宫閍谓之门(注诗曰祝祭于祊名/疏李巡曰閍庙门)
仪礼士冠礼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西面(注闑门橛也/古文闑为𣙗)
(名疏闑一/ 橛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b 页 WYG0136-0378d.png
聘礼记摈者立于阈外以相拜
尔雅释宫枢谓之椳(注门户扉枢曰疏枢者门扉开/合之所由易 枢机之发是也)
阖谓之扉(注公羊传曰齿著于门阖扉/疏李巡曰阖门扇也一名)
 陈氏礼书尔雅柣谓之阈枨谓之楔枢谓之椳枢达
 北方谓之落时(门持枢者或达/北□以为固)落时谓之𢨪樴谓之
 杙在地谓之臬又曰橛谓之闑(□/)楣谓之梁盖界于
 门者榍也亦曰柣曰阈中于门者阃也亦曰闑曰橛
 旁于门者楔也亦曰枨所以开阖者枢也亦曰椳枢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a 页 WYG0136-0379a.png
 上之横梁楣也枢达北栋落时也月令曰以修阖扇
 尔雅阖谓之扉公羊曰齿著于门阖左氏以枚数阖
 越语曰乃阖左阖荀卿曰子贡观于鲁庙之北堂复
 瞻九盖彼皆继耶(盖即/闼也)则扇也阖也扉也其实一也
 郑氏释月令谓木曰阖竹苇曰扇盖对而言之然也
 礼君入中门上介拂闑大夫中枨与闑之间士介拂
 枨入以自高为戒故宾不履阈君入中门诸侯相朝
 之礼也宾不入中门诸侯来聘之礼也凡入门而右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b 页 WYG0136-0379b.png
 由闑东左由闑西曲礼曰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
 燕礼大夫皆入门右臣统于君也聘礼宾入门左宾
 伉于主也聘公事也故入门而左所以致敬觌面私
 事也故入门而右所以致亲
 朱子释宫门之内外东方曰门东西方曰门西特牲
 馈食礼注曰凡乡内以入为左右乡外以出为左右
 士冠礼注又曰出以东为左入以东为右以入为左
 右则门西为左门东为右乡饮酒礼宾入门左燕礼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5a 页 WYG0136-0379c.png
 卿大夫皆入门右是也以出为左右则门东为左门
 西为右士冠礼主人迎宾出门左西面士虞礼侧享
 于庙门之右是也闑东曰闑右亦自入者言之也
 中门屋为门门之中有闑士冠礼曰席于门中闑西
 阈外注曰闑橛也玉藻正义曰闑门之中央所竖短
 木也释宫曰樴在地者谓之臬郭氏曰即门橛也然
 则闑者门中所竖短木在地者也其东曰闑东其西
 曰闑西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5b 页 WYG0136-0379d.png
 门限谓之阈释宫曰柣谓之阈郭氏曰阈门限邢炳
 曰谓门下横木为内外之限也其门之两旁木则谓
 之枨枨闑之间则谓之中门见礼记
 阖谓之扉邢炳曰阖门扉也其东扉曰左扉门之广
 狭案士昏礼曰纳徵俪皮记曰执皮左首随入注曰
 随入为门中阨狭贾氏曰皮皆横执之门中阨狭故
 随入也匠人云庙门容大扃七个大扃牛鼎之扃长
 三尺七个二丈一尺彼天子庙门此士之庙门降杀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6a 页 WYG0136-0380a.png
 甚小故云阨狭也推此则自士以上宫室之制虽同
 而其广狭则异矣
 (四书大全汪氏份曰门以向堂为正自外而言东扉/实为右扉西扉则左扉也君臣出入恒由右扉则固)
 (就东扉而言矣右扉左扉此东彼西原有定所饶氏/谓出则以东扉为左入则以西扉为左是谓左右扉)
 (无定所也其为麟士所驳宜矣但麟士谓由闑右非/不中门正解则非也燕礼注云凡入门而右由闑东)
 (左则由闑西所谓入门而右入右扉也所谓由闑东/者拂闑之东而行即不中门之谓也陆稼书疑由闑)
 (右即拂闑之义而不敢遽定麟士以为非何也麟士/又引玉藻介拂闑士介拂枨为不中门之证亦非也)
 (玉藻所言乃两君相见若摈介者随君而入如此与/平时入公门之礼不同若如麟士之言则介拂闑之)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6b 页 WYG0136-0380b.png
 (下所谓大夫中枨与闑之/间者岂大夫独当中门耶)
    蕙田案古人门制两旁有枨中间有闑枨闑
    之间为中门枨者门之两旁长木闑则两扉
    相合处有一木常设而不动者门以向堂为
    正故闑东为右闑西为左东为主位西为宾
    位闑东主所出入闑西宾所出入曲礼主人
    入门而右就东阶宾入门而左就西阶是也
    臣子在本国则出入皆由闑东曲礼谓士大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7a 页 WYG0136-0380c.png
    夫出入君门由闑右燕礼卿大夫皆入门右
    是也若聘于他国则玉藻谓公事自闑西私
    事自闑东公事聘享用宾礼私事觌面从臣
    礼也东西两扉各有中君出入由东扉之中
    玉藻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臣子不敢
    当尊乡党立不中门曲礼为人子者立不中
    门此东扉之中也两君相见则宾由西扉之
    中臣为宾则否玉藻宾入不中门此西扉之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7b 页 WYG0136-0380d.png
    中也饶双峰谓君出入则皆由左出则以东
    扉为左入则以西扉为左士大夫出入君门
    则皆由右出以闑西为右入以闑东为右郝
    仲舆谓闑东西自定左右随身出入君自内
    南面东出由闑左入由右亦闑左也臣自外
    北面东入为闑右出由西亦闑右也入由闑
    西则疑于为宾出由闑东则疑于为主故不
    敢也今案二说皆误曲礼言闑右燕礼言门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8a 页 WYG0136-0381a.png
    右据门闑为左右则左右皆有定所未闻随
    身出入为左右也宾主有闑东闑西之分君
    臣但有中门不中门之分未闻君左臣右之
    说也君臣常时出入皆在闑东未闻为君者
    东出西入为臣者东入西出也曰入由闑西
    则疑于为宾是矣曰出由闑东则疑于为主
    夫不敢疑于主反俨然疑于宾矣入不敢为
    宾而出乃敢为宾有是理乎总由不知东西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8b 页 WYG0136-0381b.png
    但别宾主而不别君臣左右有定所而不随
    身之出入故为此交互纷错之说耳至人臣
    出入由闑右既不敢当中即当稍近闑而行
    陆稼书谓由闑右即拂闑之义甚允玉藻大
    夫中枨与闑之间士介拂枨盖大夫士与上
    介雁行于后不敢相沿乃两君相见之仪非
    常时出入之仪也
    又案以上门东西左右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9a 页 WYG0136-0381c.png
周礼考工记闱门容小扃参个(注庙中之门曰闱小扃/脚鼎之扃长二尺参个)
(六/尺)
礼记杂记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夫人至入自闱门
升自侧阶
仪礼士冠礼冠者降自西阶适东壁北面见于母(注适/东壁)
(者出闱门也时母在闱门/之外妇人入庙由闱门)
冠者降自西阶适东壁
 逸雅壁辟也辟禦风寒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9b 页 WYG0136-0381d.png
 万氏斯大曰东壁东堂下何以知之特牲礼主妇视
 饎爨于西堂下记又云饎爨在西壁特牲一礼饎爨
 无两既云西堂下复云西壁则西堂下即西壁矣然
 则东壁非东堂下乎郑注冠者适东壁见母为出闱
 门且云时母在闱门之外妇人入庙由闱门非惟于
 解不明抑亦乖古人左祖之制
乡饮酒记俎由东壁自西阶升
 (郝氏敬曰东壁东侧室烹狗于东北熟而/实之于俎故自东壁出由西阶升堂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0a 页 WYG0136-0382a.png
士虞礼饎爨在东壁
士丧礼为坄于西墙下
特牲馈食礼主妇视饎爨于西堂下
馈食礼记饎爨在西壁(注西壁堂/之西墙下)
周礼考工记墙厚三尺崇三之
 (林氏希逸曰凡墙之厚若有三尺则其高至九/尺而止举其大槩以为准高厚可以是推也)
尔雅释宫墙谓之墉
 逸雅释宫室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0b 页 WYG0136-0382b.png
 陈氏礼书尔雅曰墙谓之墉诗曰崇墉言言易曰乘
 其墉则墉墙之高者也仪礼于房室言墉(士冠礼陈/服于房中)
 (西墉下大射西夹六豆设于西/墉下既夕记士东首于北墉下)于堂下言壁墙之卑
 者也(乡饮酒俎由东壁自西阶升士虞礼饎爨在东/壁特牲礼饎爨在西壁士冠礼冠者降自东阶)
 (适东/壁)书有东序西序尔雅曰东西墙谓之序则序堂
 上之东西墙也诗曰之子于垣百堵皆作书曰既勤
 垣墉春秋传曰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纳车马焉则
 垣宫室之外墙也考工记曰墙厚三尺崇三之则墙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1a 页 WYG0136-0382c.png
 者垣墉之总名与
 朱子释宫自门以北皆周以墙聘礼释币于行注曰
 丧礼有毁宗躐行出于大门则行神之位在庙门外
 西方檀弓正义曰毁宗躐行毁庙门西边墙以出柩
 也士丧礼为坄于西墙下注曰西墙中庭之西特牲
 馈食礼主妇视饎爨于西堂下记曰饎爨在西壁注
 曰西壁堂之西墙下案门之西有墙则墙属于门矣
 西墙在中庭之西则墙周乎庭矣西壁在西墙下则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1b 页 WYG0136-0382d.png
 墙周乎堂矣墙者墉壁之总名室中谓之墉昏礼尊
 于室中北墉下是也房与夹亦谓之墉冠礼陈服于
 房中西墉下聘礼西夹六豆设于西墉下是也堂上
 谓之序室房与夹谓墉堂下谓之壁谓之墙其实一
 也随所在而异其名尔堂下之壁闱门在焉案士冠
 礼冠者降适东壁见于母注曰适东壁者出闱门也
 时母在闱门之外妇人入庙由闱门士虞礼宾出主
 人送主妇亦拜宾注曰女宾也不言出不言送拜之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2a 页 WYG0136-0383a.png
 于闱门之内闱门如今东西掖门释宫曰宫中之门
 谓之闱郭氏曰谓相通小门也是正门之外又有闱
 门而在旁壁也
    蕙田案以上闱门墙垣
仪礼士冠礼筮与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注西塾门外/西堂也 疏)
(筮在门外故知西/塾门外西堂也)摈者玄端负东塾(注东塾门内东堂/负之北面 疏摈)
(者是主人摈相事在门内故知在/门内东堂负之北面向主人也)
 (敖氏继公曰东塾西塾其北盖与东西堂相对而广/亦如之立于塾北而云负则塾之崇其过于堂与士)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2b 页 WYG0136-0383b.png
 (之堂崇/三尺)
士丧礼陈一鼎于寝门外当东塾少南西面
士虞礼七俎在西塾之西羞燔俎在内西塾
书顾命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传先辂次/辂皆在路)
(寝门内左右塾前北面左疏塾前陈车必以辕向堂故/知左右塾前皆北面也 塾者谓门内之西右塾者门)
(内之东故以北面言之为左右所陈坐位器物皆以西/为上由王殡在西序故也其执兵宿卫之人则先东而)
(后西者以王在东宿卫敬新王故也顾氏云先辂在左/塾之前在寝门内之西北面对玉辂次辂在右塾之前)
(在寝门内之/东对金辂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3a 页 WYG0136-0383c.png
尔雅释宫门侧之堂谓之塾(注夹门堂也西疏门侧/之堂夹门东 者名塾)
 朱子释宫夹门之堂谓之塾释宫曰门侧之堂谓之
 塾郭氏曰夹门堂也门之内外其东西皆有塾一门
 而塾四其外南乡案士虞礼陈鼎门外之右匕俎在
 西塾之西注曰塾有西者是室南乡又案士冠礼摈
 者负东塾注曰东塾门内东堂负之北面则内塾北
 向也凡门之内两塾之间谓之宁案聘礼宾问卿大
 夫迎于外门外及庙门大夫揖入摈者请命宾入三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3b 页 WYG0136-0383d.png
 揖并行注曰大夫揖入者省内事也既而俟于宁也
 凡至门内霤为三揖之始上言揖入下言揖并行则
 俟于霤南门内两塾间可知矣李巡曰宁正门内两
 塾间义与郑同谓之宁者以人君门外有正朝视朝
 则于此宁立故耳周人门与堂修广之数不著于经
 案匠人云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堂修谓
 堂南北之深其广则益以四分修之一也门堂三之
 二室三之一门堂通谓门与塾其广与修取数于堂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4a 页 WYG0136-0384a.png
 门得其三之二室三之一者两室与门各居一分也
 以夏后氏之制推之则周人之门杀于堂之数亦可
 得而知矣
 (陈氏礼书尚书大传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食货志亦曰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
 (塾书言先路在左塾之前次路在右塾之前先路象/路也次路木路也象路贵于木路则左塾者东塾也)
 (里胥尊于邻长而在右塾则右塾者西塾也何则自/内视外则左东而右西自外视内则左西而右东曲)
 (礼曰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此左西而右东也/玉藻曰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东此左东而右西也)
 (然则书言左塾史言右塾皆/西塾也自内外言之异耳)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4b 页 WYG0136-0384b.png
    蕙田案尔雅门侧之堂谓之塾邢疏门侧之
    堂夹门东西者名塾顾命先辂在左塾之前
    次辂在右塾之前孔疏左塾者门内之西右
    塾者门内之东盖门堂北面故以西塾为左
    塾东塾为右塾自天子五门至大夫士二门
    皆有之尚书大传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
    坐于左塾汉书食货志里胥平旦坐于右塾
    邻长坐于左塾此系里门之塾分南北不分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5a 页 WYG0136-0384c.png
    东西陈用之谓史之右塾系西塾者非是又
    引玉藻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东证左东而
    右西亦非是闑东主所出入为右闑西宾所
    出入为左曲礼士大夫出入君门由闑右主
    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是也公事用宾礼
    故自闑东私事从臣礼故自闑西非左东而
    右西也
 (吴氏绂曰士虞礼羞燔俎在内西塾上南顺则塾之/有内外东西易明也但其堂与室未知如何位置耳)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5b 页 WYG0136-0384d.png
 (或云栋之下为壁隔断内外各以其一为塾近壁一/半为室近檐一半为堂而皆无户牖如房与北堂之)
 (制然月令疏谓祀灶祀门祀行皆在庙门外先设/席于庙门之奥门亦有奥则似非无户牖者矣)
    蕙田案吴氏之说近是考工记门堂三之一
    室三之一注两室与门各居一分既名为室
    则其户牖虽不可知而其制度必有异于堂
    者矣
    又案以上塾
仪礼燕礼宾所执脯以赐钟人于门内霤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6a 页 WYG0136-0385a.png
 (郝氏敬曰内/霤门内檐下)
礼记杂记禭者降受爵于门内霤
    蕙田案以上门内霤
          右庙门之制
仪礼乡射礼司正实觯降自西阶中庭楅乃设楅于中
庭南当洗
大射礼司正设洗洗角觯南面坐奠于中庭(疏燕礼及/此射礼司)
(正不以觯升而奠之于地/比乡饮酒又乡射为显)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6b 页 WYG0136-0385b.png
聘礼公揖入立于中庭摈者退中庭 宰夫受币于中
庭以东 设于中庭十以为列(注庭实固当中庭言当/中庭者南北之中也言)
(中庭则设碑近如堂深也南疏上享时直言庭入室不/言中庭则在东西之中其 北三分庭一在南此更言)
(中庭欲明南北之中也上文公立于/中庭宰受币于中庭皆南北之中也)大夫降中庭(注大/夫降)
(出言中庭者为宾降节也云疏大夫授摈圭讫降自西/阶将出门至中庭不止今 大夫降出中庭者大夫至)
(中庭宾乃降故郑/云为宾降节也)
士丧礼主人进中庭吊者致命 甸人置重于中庭三
分庭一在南 有禭者宾入中庭北面致命 宵为燎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7a 页 WYG0136-0385c.png
于中庭
特牲馈食礼佐食北面立于中庭
 朱子释宫堂下至门谓之庭三分庭一在北设碑聘
 礼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知阴阳也贾氏释士
 昏礼曰碑在堂下三分庭一在北案聘礼归饔饩醯
 醢夹碑米设于中庭注曰庭实固当庭中言中庭者
 南北之中也列当醯醢南列米在醯醢南而当庭南
 北之中则三分庭一在北可见矣聘礼注又曰设碑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7b 页 WYG0136-0385d.png
 近如堂深堂深谓从堂廉北至房室之壁三分庭一
 在北设碑而碑如堂深则庭盖三堂之深也又案乡
 射之侯去堂三十丈大射之侯去堂五十四丈则庭
 之深可知而其降杀之度从可推矣
    蕙田案以上中庭门之内堂之下也
礼记祭义君牵牲入庙门丽于碑(注丽犹系也系疏君/牵牲入庙门 著中)
(庭碑也王甫云以纼贯/碑中君从此待之也)
仪礼聘礼当碑南陈(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8a 页 WYG0136-0386a.png
(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曲疏宫必有碑者案诸/经云三揖者郑注皆云入门将 揖既曲北面揖当碑)
(揖若然士昏及此聘礼是大夫士庙内皆有碑矣乡饮酒/乡射言三揖则庠序之内亦有碑矣祭义云君牵牲丽)
(于碑则诸侯庙内有碑明矣天子庙及庠序有碑可知/但生人寝内不见有碑虽无文两君相朝燕在寝岂不)
(三揖乎明亦当有碑矣言所以识日景者周礼匠人云/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者自是正东西南北此)
(识日景惟可观碑景邪正以知日之早晚也又云引阴/阳者又观碑景南北长短十一月日南至景南北最长)
(阴盛也五月日北至景南北最短阳盛也二至之间景/之盈缩阴阳进退可知也云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
(焉以取毛血者云凡碑引物则识日景引阴阳皆是引/物则宗庙之中是引物但庙碑又有丽牲丽系也案祭)
(义云君牵牲丽于碑以其鸾刀以取血毛毛以告纯血/以告杀兼为此事也云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者此虽)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8b 页 WYG0136-0386b.png
(无正文以义言之葬碑取县绳繂暂时之间往来运载/当用木而已其宫庙之碑取其妙好又须久长用石为)
(之理胜于木故云宫庙以石窆用木也是以檀弓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时鲁与大夫皆僭言视桓楹桓)
(楹宫庙两/楹之柱)
醯醢百瓮夹碑十以为列 宾自碑内听命 宾降自
碑内
公食大夫礼陈鼎于碑南 庶羞陈于碑内庭实陈于
碑外
 陈氏礼书公食大夫礼庶羞陈于碑内庭实陈于碑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9a 页 WYG0136-0386c.png
 外燕礼宾自碑内听命聘礼醯醢百瓮夹碑十分以
 为列宾自碑内听命祭义曰君牵牲入于庙门丽于
 碑士昏礼宾入庙门乡饮酒宾入庠门乡射宾入序
 门皆三揖至于阶而三揖之中有当碑揖则诸侯大
 夫士之宫皆有碑矣郑氏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
 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其材宫室以
 石窆用木礼天子之窆丰碑诸侯桓楹大夫二碑士
 无碑(丧大/记)鲁之季也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郑氏/曰丰)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19b 页 WYG0136-0386d.png
 (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植之穿中/于间为鹿卢天子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桓楹斲之)
 (如大楹耳四/植谓之桓)窆碑如桓楹则宫室碑制可知
    蕙田案以上碑朱子论庭之深以碑为节则
    碑固宜属于庭也
诗小雅何人斯胡逝我陈(传陈堂涂也堂笺堂/涂者公馆之 涂也)
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甓瓴/甋也 疏以堂是门内之路)
(故知中是中庭李巡曰唐庙中路名孙炎引诗云中唐/有甓堂涂堂下至门之径也然则唐之与陈庙庭之异)
(名耳其实一也/故云唐堂涂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0a 页 WYG0136-0387a.png
尔雅释宫庙中路谓之唐(注诗曰中/唐有甓)堂涂谓之陈(注堂/下至)
(门径也径疏堂/下至门 名陈)
 陈氏礼书诗曰不入我陈又曰中唐有甓尔雅曰庙
 中路谓之唐堂涂谓之陈唐与陈皆堂下至门之径
 特庙堂异其名耳考工记曰堂涂十有二分郑氏曰
 阶前若今令辟械也分其督旁之修以二分为峻盖
 令辟即甓也械其道也中央为督峻其督所以去水
 朱子释宫堂涂谓之陈郭氏曰堂下至门径也其北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0b 页 WYG0136-0387b.png
 属阶其南接门内霤凡入门之后皆三揖至阶昏礼
 注曰三揖者至内霤将曲揖既曲北面揖当碑揖贾
 氏曰至内霤将曲者至门内霤主人将东宾将西宾
 主相背时也既曲北面者宾主各至堂涂北行向堂
 时也至内霤而东西行趋堂涂则堂涂接于霤矣既
 至堂涂北面至阶而不复有曲则堂涂直阶矣又案
 聘礼饔鼎设于西阶前陪鼎当内廉注曰辟堂涂也
 则堂涂在阶廉之内矣乡饮酒礼注三揖曰将进揖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1a 页 WYG0136-0387c.png
 当陈揖当碑揖陈即堂涂也
    蕙田案以上堂涂由门上堂之路朱子曰其
    北属阶则堂涂当下接两阶矣
仪礼少牢馈食礼祝盥于洗升自西阶主人盥升自阼

士昏礼舅姑共享妇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注/授)
(之室使为/主明代已)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传面前/皆南向)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1b 页 WYG0136-0387d.png
礼记曲礼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
书顾命夹两阶戺(传堂廉为戺所疏堂廉曰戺相传为/然廉者棱也 立在堂下迎于堂廉)
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注侧边曰廉燕礼曰/席工于西阶上少东)
(乐正先升北面此言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则工席在阶东)
聘礼陪鼎当内廉(注当内廉/辟堂涂也)
书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
(传戣瞿皆戟属立于东西堂之阶上而疏释诂云疆界/边卫圉垂也则垂是远外之名堂上 立东垂西垂知)
(左堂上之远地堂于序外东厢西厢必/有阶上堂知此立于东西堂之阶上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2a 页 WYG0136-0388a.png
 朱子释宫升堂两阶其东阶曰阼阶士冠礼注曰阼
 酢也东阶所以答酢宾客也每阶有东西两廉聘礼
 饔鼎设于西阶前当内廉此则西阶之东廉以其近
 堂之中故曰内廉也士之阶三等案士冠礼降三等
 受爵弁注曰下至也贾氏曰匠人云天子之堂九尺
 贾氏以为阶九等诸侯堂宜七尺阶七等大夫宜五
 尺阶五等士宜三尺故阶三等也两阶各在楹之外
 而近序案乡射礼升阶者升自西阶绕楹而东燕礼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2b 页 WYG0136-0388b.png
 媵爵者二人升自西阶序进东楹之西酌散交于楹
 北注曰楹北西楹之北则西阶在西楹之西矣士冠
 礼冠于东序之筵而记曰冠于阼丧礼攒置于西序
 而檀弓曰周人殡于西阶之上故知阶近序也
 堂之侧边曰堂廉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注曰侧边
 曰廉丧大记正义曰堂廉堂基南畔廉棱之上也又
 案乡射礼众弓倚于堂西矢在其上注曰上堂西廉
 则堂之四周皆有廉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3a 页 WYG0136-0388c.png
 陈氏礼书书曰四人执戈夹两阶戺乡饮酒设工席
 于堂廉聘礼陪鼎当内廉郑氏曰侧边曰廉孔安国
 曰堂廉曰戺
 又曰书曰一人执戣立于东垂一人执瞿立于西垂
 史曰坐不垂堂孔安国曰东西垂者东西下之阶上
    蕙田案以上阼阶宾阶堂廉戺垂
          右中庭碑堂涂阶戺堂廉垂
礼记郊特牲诏祝于室坐尸于堂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3b 页 WYG0136-0388d.png
礼器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
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疏天子堂/九尺此周)
(法也案考工记殷人重屋堂崇三尺郑差/之云夏高一尺故知此九尺者周制也)
 朱子释宫堂之屋南北五架中脊之架曰栋次栋之
 架曰楣乡射礼记曰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注曰
 是制五架之屋也正中曰栋次曰楣前曰庪贾氏曰
 中脊为栋栋前一架为楣楣前接檐为庪今见于经
 者惟栋与楣而已栋一名阿案士昏礼宾升当阿致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4a 页 WYG0136-0389a.png
 命注曰阿栋也又曰入堂深示亲亲贾氏曰凡宾升
 皆当楣此深入当栋故云入堂深也又案聘礼宾升
 亦当楣贾氏曰凡堂皆五架则五架之屋通乎上下
 而其广狭隆杀则异耳
 后楣以北为室与房后楣以下以南为堂以北为室
 与房室与房东西相连为之案少牢馈食礼主人室
 中献祝祝拜于席上坐受注曰室中迫狭贾氏曰栋
 南两架北亦两架栋北楣下为室南壁而开户以两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4b 页 WYG0136-0389b.png
 架之间为室故云迫狭也昏礼宾当阿致命郑云入
 堂深明不入室是栋北乃有室也序之制则无室案
 乡射礼记曰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注曰序无室
 可以深也又礼席宾南面注曰不言于户牖之间者
 此射于序贾氏曰无室则无户牖故也释宫曰无室
 曰榭即序也
 殿屋夏屋说殿屋五间前皆为堂后为房室中间之
 前为两楹间后为室东间之前为东楹之东又少东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5a 页 WYG0136-0389c.png
 为阼阶上少北为东序后为东房西间之前为西楹
 之西又少西为宾阶上少北为西序后为西房序即
 墙也(设位在东西序/者负墙而立也)其南为序端东序之东西序之
 西为夹(亦谓之厢又说文云厢廊也廊东西/序也此亦可见但疑序下脱一外字)其前为
 东西堂其后为东西夹室夹外之廉为侧阶房后为
 北阶(此其地/之盘也)其栋则中三间为一栋横指东西至两
 序之上而尽遂自此处分为四栋邪指四隅上接横
 栋下与霤齐(此其上栋之制/所谓四阿也)其宇则横栋前后即为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5b 页 WYG0136-0389d.png
 南北两下横栋尽外即为东西两下四栋之旁即各
 连所向而下四面榱桷覆堂廉出阶外者谓之庑(说/文)
 (云庑堂下/周屋也)其屋尽水下处谓之霤(此其下宇/之制也)
 厦屋则前五间后四间(无西房堂中三间之后/只分为两间东房西室)其馀
 并如殿屋之制但五间皆为横栋栋之前后皆为两
 下之宇横栋尽外有版下垂谓之抟风抟风之下亦
 为两庑接连南北以覆侧阶但其庑亦不出抟风之
 外耳(仪礼疏云卿大夫为夏/屋其室两下而四周之)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6a 页 WYG0136-0390a.png
 殿屋四阿连下为庑四面之檐其水皆多故其檐皆
 得以霤为名厦屋南北两下之庑与殿屋同故其檐
 亦谓之霤东西两庑则但为腰檐不连栋下又不出
 抟风之外虽或有水亦不能多故但谓之荣谓之翼
 而不得以霤名也(荣翼乃接檐之名疏/乃直指抟风误矣)
    蕙田案朱子谓夏屋前四间后五间是仍郑
    氏无西房之说也前五后四何以成堂宇之
    制耶详见后条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6b 页 WYG0136-0390b.png
 陈氏礼书天子诸侯之寝庙四阿有霤士大夫则五
 架有荣而已五架之制栋居中而南北荐檐曰庪栋
 庪之间曰楣昏礼宾升当阿致命(阿栋/也)则是大夫士
 之庙室设于栋北矣少牢礼主人献祝设席南面祝
 拜于席上则是大夫士之庙室迫狭矣尔雅曰无东
 西厢有室曰寝其文对庙言之则庙寝也郑氏谓天
 子路寝太庙明堂同制岂非惑于明堂位太庙天子
 明堂之说乎所谓太庙天子明堂者盖其崇其饰与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7a 页 WYG0136-0390c.png
 明堂同非必五室四门一如明堂也不然书言路寝
 详矣而无是制何耶
    蕙田案以上总论庙屋堂室
仪礼士昏礼尊于室中北墉下 夫入于室即席
士丧礼亲者在室 妇人髽于室
既夕记室中惟主人主妇坐
少牢馈食礼主人室中献祝祝拜于席上
周礼考工记庭中度以几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7b 页 WYG0136-0390d.png
礼记曲礼室中不翔(注为其/迫也)
 (朱子语类李丈问太庙堂室之制曰古制是不可晓/礼说士堂后一架为室盖甚窄天子便待加得五七)
 (架亦窄狭不知周家三十以上神主位次相逼如何/行礼室在堂后一间从堂内左角为户而入西壁如)
 (今墙上为龛太祖居之东向旁两壁有牖群昭列于/北牖下而南向群穆列于南牖下而北向堂又不为)
 (神位而为人所行礼之地天子/设黼扆于其中受诸侯之朝)
    蕙田案朱子以室之制为窄狭信有之然古
    人之制毕竟与后不同诗于我乎夏屋渠渠
    渠渠言高也屋高则屋内之栋楣相去自远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8a 页 WYG0136-0391a.png
    而两楹间尤较广矣考工记周人明堂度九
    尺之筵五室凡室二筵则东西当有一丈八
    尺或太庙之室较明堂更为广阔未可知也
    又谓两壁有牖考室内惟南壁有牖诗宗室
    牖下是也北则惟有墉而无牖士昏礼尊于
    室中北墉下是也南牖故明北墉则幽昭穆
    之义并取于此亦未可定两牖之说未确
    又案以上正室堂之北居中一间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8b 页 WYG0136-0391b.png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人及祝升祝先入主人从西面于
户内 席于户内
士昏礼赞户内北面答拜 赞洗爵酌于户外尊入户
西北面奠爵拜 妇出祝阖牖户(注凡庙无事则闭之/ 疏祭讫先阖牖后)
(闭户是无事则闭之以/其鬼神尚幽阁故也)
士虞礼赞阖牖户
士虞礼记祝阖牖户降 启户主人入祝从启牖乡如
(注牖先阖后/启扇在内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9a 页 WYG0136-0391c.png
 朱子释宫室南其户户东而牖西说文曰户半门也
 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月令正义曰古者窟居开其
 上取明雨因霤之是以后人名室为中霤开牖者象
 中霤之取明也牖一名乡其扇在内案士虞礼祝阖
 牖户如食间启户启牖乡注曰牖先阖后启扇在内
 也乡牖一名是也
    蕙田案易曰不出户庭又曰辟户之谓乾阖
    户之谓坤一扉为户两扉为门故户阳而门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29b 页 WYG0136-0391d.png
    阴六书精蕴户室之口也凡室之口曰户堂
    之口曰门内曰户外曰门古人堂内为室室
    东南启一扉曰户也户之制又随室而移诗
    西南其户疏谓在北者南户在东者西户庙
    之室在堂北南向西有牖故知为东南扉也
    玉藻君子居恒当户檀弓当户而坐注谓当
    户向明非是盖户开则户直东南隅之壁尊
    者居主奥适与户相对故曰当户当户而坐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0a 页 WYG0136-0392a.png
    坐于奥也所谓居恒当户也
    又案以上室前户牖也
仪礼士昏礼媵布席于奥 御衽于奥 妇奠菜席于
庙奥东面右几
礼记曲礼居不主奥
 朱子曰古人室在东南隅开门谓之窔东北隅为宧
 西北隅为屋漏西南隅为奥人才进便先见东北隅
 却到西北隅然后到西南隅此是至深密之地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0b 页 WYG0136-0392b.png
 朱子释宫室中西南隅谓之奥邢炳曰室户不当中
 而近东西南隅最为深隐故谓之奥而祭祀及尊者
 常处焉
诗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朱传牖下室西/南隅所谓奥也)
    蕙田案郑氏笺牖下在户外非是今不从
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礼记曾子问凡殇与无后者祭于宗子之家当室之白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1a 页 WYG0136-0392c.png
尊于东房是谓阳厌(注当室之白谓西/北隅得户明者也)
 吴氏澄曰孔子曰有阳厌有阴厌阴者室之西南隅
 谓之奥正当牖下不受牖明屋之隐奥处也以其幽
 闇故曰阴阳者室之西北隅谓之屋漏正与牖对受
 牖之明屋之漏光处也又为室之白白光明也以其
 光明故谓之阳
仪礼既夕记扫室聚之窔
管子弟子职拚前而退聚于户内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1b 页 WYG0136-0392d.png
    蕙田案户内窔也扫地自奥而屋漏而宧而
    窔也
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
之宧东南隅谓之窔(疏此别室中四隅之异名也奥者/孙炎云室中隐奥之处也古者为)
(室户不当中而近东则西南隅最为深隐故谓之奥而/祭祀及尊者常处焉屋漏者孙炎云当室之所向日光)
(所漏入也宧者李巡云东北者阳始起育/养万物故曰宧宧养也窔亦隐暗之义也)
 朱子释宫东南隅谓之窔郭氏曰窔亦隐闇
 西北隅谓之屋漏诗所谓尚不愧于屋漏是也曾子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2a 页 WYG0136-0393a.png
 问谓之当室之白孙炎曰当室日光所漏入也郑谓
 当室之白西北隅得户明者经止曰西北隅
    蕙田案窔宧屋漏奥室中四隅也
仪礼士冠礼陈服于房中西墉下
 何氏楷曰房说文云室在旁也崔氏云宫室之制中
 央为正室正室左右为房
将冠者采衣紒在房中南面
 朱子曰房户宜当南壁东西之中而将冠者宜在所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2b 页 WYG0136-0393b.png
 陈器服之东当户而立也
赞者盥于洗西升立于房中西面南上
 朱子曰赞者西面则负东墉而在将冠者之东矣
特牲馈食礼记尊两壶于房中西墉下南上内宾立于
其北东面南上
乡饮酒礼记荐脯五挺横祭于其上出自左房(注在东/养也阳)
(主养房馔/陈处也)
特牲馈食礼豆笾铏在东房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3a 页 WYG0136-0393c.png
乡射礼荐脯用笾醢以豆出自东房
大射仪宰胥荐脯醢由左房(注左房东房也/人君左右房)
公食大夫礼记宰夫筵出自东房
少牢馈食礼主妇被锡衣侈袂荐自东房
士昏礼女次纯衣纁袇立于房中南面 主人说服于
房 侧尊甒醴于房中 馔于房中
士昏礼记妇席荐馔于房中
    蕙田案以上东房亦曰左房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3b 页 WYG0136-0393d.png
聘礼宾受圭退负右房而立(疏大夫士直有东房西室/天子诸侯左右房今不在)
(大夫庙于正客/馆故有右房也)
 敖氏继公曰记曰卿馆于大夫而此云负右房则大
 夫之家亦有左右房明矣
 吴氏绂曰乡射记豆笾出自东房特牲豆笾铏在东
 房记宾长兄弟之荐自东房如此者非一言左对右
 言东对西何于天子诸侯则云尔于大夫则不云尔
 乎经文同而疏解异岐语徒滋眩耳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4a 页 WYG0136-0394a.png
聘礼记若君不见使大夫受自下听命自西阶升受负
右房而立
礼记祭统君纯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疏夫人/副袆立)
(东房以俟行事尸既入之后转就西房故礼器云夫人/在房虽不云东西房下云东酌罍尊则知夫人在房谓)
(西房/也)
仪礼士丧礼主妇髽于室(疏男子髻发与免在东房若/相对妇人宜髽于西房大夫)
(士无西房故于室内户/西皆于隐处为之也)
礼记丧大记妇人髽带麻于房中(注髽带麻于房中则/西房也天子诸侯左)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4b 页 WYG0136-0394b.png
(右/房)
礼器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庙堂之下县鼓在
西应鼓在东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
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君西酌牺象夫人东酌罍尊
(注人君尊东也天子诸侯有左右房上疏罍尊在阼谓/夫人所酌也牺尊在西谓君所酌也 云罍尊在阼当)
(阼阶堂上而设之则牺尊在西当西阶堂上而陈之故/君于阼阶西向酌牺尊夫人于西房之前东向酌罍尊)
(云天子诸侯有左右房者以士丧礼主妇髽于室在主/人西丧大记君之丧妇人髽带麻于房中亦当在男子)
(之西故彼注亦云则西房又顾命云天子有左右房此/云夫人在房又云夫人东酌罍尊是西房也故云天子)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5a 页 WYG0136-0394c.png
(诸侯有/左右房)
书顾命允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
之竹矢在东房(传西房西夹坐东东房东厢夹室向疏/西序即是西夹西夹之前已有南 坐)
(矣西序所陈之宝近在此坐之西知此在西房者在西/夹坐东也东夹室无坐故直言东厢夹室陈于夹室之)
(前也案郑注周礼宗庙路寝制如明堂明堂则五室此/路寝得有东房西房者郑注张逸以此问郑答云成王)
(崩在镐京镐京宫室因文武更不/改作故同诸侯之制有左右房也)
    蕙田案以上西房亦曰右房东房西房经有
    明文疏以为即夹室并房与夹室为一非是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5b 页 WYG0136-0394d.png
    东西房在序之内夹室在序之外也
 朱子释宫人君左右房大夫士东房西室而已聘礼
 记若君不见使大夫受聘升受负右房而立大射仪
 荐脯醢由左房是人君之房有左右也公食大夫礼
 记筵出自东房注曰天子诸侯左右房贾氏曰言左
 对右言东对西大夫士惟东房西室故直云房而已
 然案聘礼宾馆于大夫士君使卿还玉于馆也宾亦
 退负右房则大夫亦有右房矣又乡饮酒礼记荐出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6a 页 WYG0136-0395a.png
 自左房少牢馈食礼主妇荐自东房亦有左房东房
 之称当考
 陈氏礼书以书考之天子路寝之制室居中左户右
 牖东西有房又有东序西序东堂西堂东垂西垂宾
 阶阼阶房之南有东西夹室郑康成释仪礼谓房当
 夹室北是也孔安国谓西房西夹室东房东夹室误
 矣诸侯路寝与士大夫之室皆东西房士丧礼男子
 髻发于房妇人髽于室在男子之西则诸侯之礼妇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6b 页 WYG0136-0395b.png
 人髽于房为西房矣士亦有西房而妇不于此髽者
 尊卑之别然也公食大夫于庙宰夫馔于东房赞者
 负东房大夫立于东夹南宰东夹北则诸侯之庙亦
 东西房东西夹矣少牢礼司宫尊两甒于房户之间
 士冠乡饮亦尊于房户之间特牲礼尊于户东皆指
 东房言之非谓无西房也乡饮记曰荐出自左房乡
 射记曰出自东与大射诸侯择士之宫宰胥荐脯醢
 由左房其言相类盖言左以有右言东以有西则大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7a 页 WYG0136-0395c.png
 夫之房室与天子诸侯同可知郑氏谓大夫士无西
 房误矣然房皆南户而无北墉室有北墉而无北堂
 则房户之外由半以南谓之堂其内由半以北亦谓
 之堂昏礼尊于房户之东是房有南户矣礼大射羞
 膳者升自北阶立于房中而不言入户是房无北墉
 矣昏礼尊于室中北墉下是室无北堂矣故昏礼洗
 在北堂直室东隅则北堂在房之北可知
 万氏斯大曰乡饮酒礼席次第云乃席宾主人介众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7b 页 WYG0136-0395d.png
 宾之位皆不属焉不详何方何乡当于乡饮酒义及
 乡射礼考之义曰坐宾于西北坐介于西南主人坐
 于东南坐僎于东北此言其方也又曰宾必南乡介
 必东乡主人坐于东方此言其乡也乡射礼曰宾南
 面众宾之席继而西主人阼阶上面西略著其方与
 乡也郑本此二者注饮酒云宾席牖前南面主人席
 阼阶上西面介席西阶上东面众宾席于宾席之西
 其方其向各得其正但古人房室在堂之北郑谓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8a 页 WYG0136-0396a.png
 天子诸侯有左右房大夫士东房西室无右房若是
 则宾席牖前固当西北矣然而实逼西序(墙/也)席西馀
 地无几何能容众宾之席陈用之云乡饮礼荐脯出
 自左房乡射笾豆出自东房大射宰胥荐脯醢由左
 房夫乡射大夫礼大射诸侯礼其言相类盖言左以
 有右言东以有西则大夫士房室与诸侯同可知如
 其言则宾席之西得容众宾之席乃得其解矣
    蕙田案郑康成谓天子诸侯左右房大夫士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8b 页 WYG0136-0396b.png
    东房西室而无右房陈用之万斯大皆主士
    大夫有东西房之说夫天子诸侯台门两观
    大夫士无之此尊卑之差若如右房无之不
    为卑有之不为僭而何必无之且吉凶之礼
    多行于户牖之间以其为堂之正中也设若
    果无西房则户牖之前乃堂之西偏而非正
    中矣岂有行冠昏诸大礼不在于正中而在
    旁侧者哉况堂上则有东西楹堂下则有东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9a 页 WYG0136-0396c.png
    西阶门侧则有东西塾皆取其规制之正耳
    若无西房则无西楹并无西阶矣士丧礼吊
    者入升自西阶有大宾则特拜之即位于西
    阶下何以解之且有西房而后两阶之中为
    中庭西阶之下为中庭西士丧礼甸人掘坎
    于阶间少西为坄于西墙下注中庭之西若
    无西房则中庭以何者为中而又何有中庭
    之西耶士丧礼皆馔于西序下若无西房则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39b 页 WYG0136-0396d.png
    西序之前即正堂之前矣正室之前为堂方
    是时众妇人户外北面注妇人户外堂上且
    君使人吊君使人禭皆在堂上行事何地可
    容贝以下之诸馔乎竹扛长四尺置于宇西
    阶上既无西房则宇西阶上何地种种皆不
    可解岂复成其规制乎哉盖西房之名不多
    见于礼经者礼东为主位西为宾位故主人
    主妇荐自左房而宾受享自西阶升受负右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0a 页 WYG0136-0397a.png
    房而立主礼之及于房中者多而宾礼之及
    于房中者少故略而不及耳大射仪及乡饮
    酒记言左房注疏以为即东房聘礼宾受圭
    退负右房而立则右房是西房也贾疏谓于
    正客馆故有右房敖君善谓卿馆于大夫而
    此云负右房则大夫之家亦有左右房明矣
    证佐最明至郝仲舆又泥大夫无西房之说
    谓此右房即东房言右房者升堂以东为右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0b 页 WYG0136-0397b.png
    注疏谓西房误也案郝于释左房处既谓之
    东房此释右房处又谓之东房是一东房而
    兼左右两名有是理乎郝仲舆又谓堂后为
    室室西深入为奥是堂之西北也故西不复
    得有房案尔雅奥屋漏宧窔俱室中四隅之
    名故西南隅谓之奥未闻堂之西北为奥也
    邢疏古者为室户不当中而近东则西南隅
    最为深隐故谓之奥今以室西深入为奥而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1a 页 WYG0136-0397c.png
    旁侵堂西北之地是未明乎室之制但在堂
    北中央而奥之位止在室之西南隅也其误
    甚矣
    又案以上左右房接于正室两边者也
仪礼特牲馈食礼记宗妇北堂东面北上(注北堂中房/而北 疏谓)
(房中半以北/为北堂也)
士昏礼记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篚在东北面盥(注洗/在北)
(堂所谓北洗北堂房中半以北洗南北直室东隅东西/直房户与隅间 疏房与室相连为之房无北壁故得)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1b 页 WYG0136-0397d.png
(北堂之名故云洗在北堂也云北堂房半以北者以其/南堂是户外半以南得堂名则堂是户外之称则知此)
(房半以北得堂名也知房无北户者见上文云尊于房/户之东房有南户矣燕礼大射皆云羞膳者升自北阶)
(立于房中不言入房是无北壁而无户是以得设洗直/室东隅也云洗南北直室东隅者是南北节也云东西)
(直房户与隅间/者是东西节也)
有司彻酌致爵于主妇主妇北堂
大射仪工人士与梓人升自北阶 卒画自北阶下司
宫埽所画物自北阶下(注工人士梓人司宫位在北堂/下 疏南方不见有其位其人)
(升降自北阶明/位在北堂下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2a 页 WYG0136-0398a.png
 郝氏敬曰北阶堂后阶
乃命执幕者执幕者升自西阶立于尊南北面东上(注/羞)
(膳者由堂东升自北阶立于房西/面南上不言命者不升堂略之)
 朱子释宫房中半以北曰北堂有北阶士昏礼记妇
 洗在北堂直室东隅注曰北堂房中半以北贾氏曰
 房与室相连为之房无北壁故得北堂之名案特牲
 馈食礼记尊两壶于房中西墉下南上内宾立于其
 北东面南上宗妇北堂北上内宾在宗妇之北乃云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2b 页 WYG0136-0398b.png
 北堂又妇洗在北堂而直室东隅是房中半以北为
 北堂也妇洗在北堂而士虞礼主妇洗足爵于房中
 则北堂亦通名房中矣大射仪工人士与梓人升下
 自北阶注曰位在北堂下则北阶者北堂之阶也
    蕙田案以上房内北堂仪礼所载皆主东房
    为之盖主人主妇位在东也诗卫风焉得諠
    草言树之背传背北堂也疏背者向北之义
    岂男子居恒常在奥而妇人常在北堂欤北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3a 页 WYG0136-0398c.png
    阶即北堂之阶其西房之制不可考矣
    又案以上东房西房
仪礼聘礼西夹六豆设于西墉下北上六壶西上二以
并东陈(注东陈在/北墉下)馔于东方亦如之(注东方/东夹室)堂上之馔
八西夹六(注八六者/豆数也)
公食大夫礼大夫立于东夹南 宰东夹北
礼记杂记成庙则衅之门夹室皆用鸡先门而后夹室
割鸡门当门夹室中室(疏门庙门也夹/室东西厢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3b 页 WYG0136-0398d.png
内则大夫七十而有阁天子之阁左达五右达五公侯
伯于房中五大夫于阁三(注阁以板为之庋食物也达/夹室大夫言于阁与天子同)
(文序疏宫室之制中央为正室正室左右为房房外有/序 外有夹室天子尊庖厨远故左夹室五阁右夹室)
(五阁诸侯卑庖厨宜稍近故降于天子惟在一房之/中而五阁也大夫既卑无嫌故亦于夹室而阁三也)
 方氏悫曰夹室以自是而夹于外故谓之达
 陆氏佃曰堂上为达公侯伯于房中下天子也左达
 左夹室前堂右达右夹室前堂
 朱子释宫序之外谓之夹室公食大夫礼大夫立于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4a 页 WYG0136-0399a.png
 东夹南注曰东于堂贾氏曰序以西为正堂序东有
 夹室今立于堂下当东夹是东于堂也又案公食礼
 宰东夹北西面贾氏曰位在北堂之南与夹室相当
 特牲馈食礼豆笾铏在东房注曰东房房中之东当
 夹北则东夹之北通为房中矣室中之西与右房之
 制无明文东夹之北为房中则西夹之北盖通为室
 中其有两房者则西夹之北通为右房也欤
    蕙田案夹室之制孔安国谓房与夹室实同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4b 页 WYG0136-0399b.png
    而异名郑康成又谓房当夹室之北非也尚
    书顾命明分西夹与西房为二孔氏何得合
    而一之房之南即堂之东西空处疏谓序中
    半以南乃得堂称堂上行事非专一所近户
    则为户东户西近房则言房外之东房外之
    西康成何得云夹在房南乎夹室在序之两
    旁当以贾氏公彦之疏为定其士丧礼袭绖
    于序东之疏云序墙之东当东夹之前公食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5a 页 WYG0136-0399c.png
    大夫礼宾升大夫立于东夹南之疏云序以
    西为正堂序东有夹室又公许宾升公揖退
    于厢之疏云室有东西厢曰庙其夹皆在序
    外是也盖夹室与房一在序外一在序内不
    相混也乃郝仲舆又谓夹室在庭之两旁东
    西相向与堂不属万氏斯同谓顾命明言西
    夹南向则夹非东西相向可知矣礼祖宗之
    祧主皆藏于夹室以其在序之两旁故可藏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5b 页 WYG0136-0399d.png
    于此若在庭之左右则是子孙俨然居上而
    坐祖宗于堂下矣有是理乎夹室与左右房
    并在堂北何云与堂不属乎陈用之谓房之
    南有东西夹室亦同郑氏之误不知夹室之
    前亦谓堂内则谓之左达右达山阴陆氏谓
    堂上为达左达左夹室前堂右达右夹室前
    堂是也内则又谓大夫于阁三是大夫兼有
    夹室不特有左右房而已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6a 页 WYG0136-0400a.png
    又案以上东西夹室
          右庙中房室之制
 
 
 
 
 
 
五礼通考 卷六十 第 46b 页 WYG0136-0400b.png
 
 
 
 
 
 
 
 五礼通考卷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