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292-000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泾皋藏稿卷一
            明 顾宪成 撰
  睹事激衷恭陈当今第一切务恳乞圣明特赐省
   纳以端政本以回人心事疏
臣于本月初一日接得邸报四川等道御史高维崧等
一本乞恩认罪事奉圣旨用人出自朝廷你每不论是
非辄肆行攻击抗旨求胜及有旨著推举却又推诿支
卷一 第 1b 页 WYG1292-0002d.png
吾好生恣横反覆本都当重治姑念人众为首的高维
崧著降三级赵卿张鸣冈左之宜各降一级俱调外任
其馀的各罚俸一年吏部知道钦此臣见之且疑且骇
退而思之忧结盈腹诚不自知其然也今夫工部尚书
何起鸣君子欤小人欤其讦都御史辛自修也果有据
欤无据欤而御史高维崧等之合纠起鸣也公欤私欤
此皆章章较著不待辨而知者也皇上为起鸣罢自修
谢之矣而又降及高维崧等四御史何欤皇上以为用
卷一 第 2a 页 WYG1292-0003a.png
人出自朝廷是也今者起鸣讦自修则罢自修讦维崧
等则降维崧等可谓出自朝廷欤皇上亦尝谋诸执政
大臣欤其谋之而不以告欤其告之而不以听欤意者
第谋之左右而已欤或他有所获罪而起鸣因而挤之
欤皆不得而知也夫自修者其贤与否臣姑无论也职
司考察反被中伤大计重典一朝而坏臣亦姑无论也
惟是谓维崧等之疏出自承望则臣以为谬甚矣臣窃
见迩年以来人心日下猜忌繁兴谗诽殷积或曰某也
卷一 第 2b 页 WYG1292-0003b.png
某党也或曰某也某仇也或又曰某也阳为某而阴为
某也所附在此则济其私不济其公所倾在彼则睹其
非不睹其是遂乃饰无为有腾一为十涂豕杯蛇俱成
公案甚矣时俗之过为揣摩幸人之灾而不乐成人之
美也幸而昨者本部奉旨考察无论恩怨一秉至公命
下之日中外翕然称服以为我皇上之明二三执政之
有容如此无不愧恨其昔之窥之者太浅而求之者之
太深也亦可以见人心之公不容泯而挽回有机矣何
卷一 第 3a 页 WYG1292-0003c.png
意复睹是纷纷乎在起鸣既疑以宿衅蒙搆在自修又
疑以忤时招尤在起鸣既见以有援而巧为排在自修
又见以受屈而急于辩皆过矣顾独坐维崧等承望耶
即尔彼给事中陈与郊等深诋自修何为者耶何怪乎
人言之啧啧也若曰一则公一则私臣不能解也试使
两者平心定气易地而观臣恐我之所谓公固即彼之
所谓私而彼之所谓私亦即我之所谓公耳柰何舍我
而罪彼哉为今之计臣以为莫若各务自反而已起鸣
卷一 第 3b 页 WYG1292-0003d.png
当思何以为众论所鄙自修当思何以为侪友所猜维
崧等当思何以言出而召侮与郊等当思何以言出而
启疑至于执政大臣尤应倍加检省风厉百僚已虽有
善不敢轻以自满人虽未谅不敢重以尤人若无若虚
孜孜汲汲积而久之精神透彻诚意挛如本无偏好谁
能求同本无偏恶谁能求异虽有褊心锐气皎皎而负
为高者亦闻焉而惭见焉而悔恍然自失而不知矣如
是而犹或贰以二或参以三将君子薄之舆论非之共
卷一 第 4a 页 WYG1292-0004a.png
起而为我驱也何必遽与之校哉元辅申时行虚衷雅
度天下共推次辅许国王钖爵一心一德和衷弼理偕
臻斯道正自不难要在卓然以皋夔稷契相勖不但如
近时所称名相而已庶几可以答天下耳若乃以智角
智以力角力释仁义道德之用而竞巧拙于毫毛假饶
得济终属杂霸假仁非今日所宜用也先是御史甘士
价进和衷之说其指甚美第不务拔本塞源而徒欲调
停于声色之间其究非强上以徇下则强下以徇上虽
卷一 第 4b 页 WYG1292-0004b.png
外貌可观病根终在扁鹊卢医望而却走而庸人方以
为无足忧此臣之所以不容已于言也抑臣又因而有
感焉请毕其说臣窃见今之时凡非科道而建言者世
必诟之曰是出位曰是好名又曰是为进取之捷径耳
不然则又曰是多行不韪计画无之聊借以盖丑而脱
计网也斯四者亦诚有之矣而不可不求其故也臣尝
妄谓明兴二百馀年矣西汉之经术东汉之节义唐之
诗词宋之理学并彬彬称隆而独言官之气稍不振天下
卷一 第 5a 页 WYG1292-0004c.png
多故危言谠论往往出于他曹无论其远即如我皇上
莅阼故相张居正用事数年之内言官有相率赞颂已
耳有相率保留已耳有相率祈祷已耳以求吴赵邹沈
王艾之俦何寥寥也又如近日维崧等合纠起鸣本属
公议及皇上诘责所以辄惶恐推避莫适为首惟有谢
罪不暇已耳亦无能自见始末开广圣心者曾不思皇
上聪明睿智从諌如流有如维崧等披露情愫晓畅事
实章晰谊理剀笃言辞即皇上一览而悟未可知也臣
卷一 第 5b 页 WYG1292-0004d.png
甚惜之由此观之假令言官不为利诱不为威惕无事
不琐屑以取厌有事不依回以取容牵裾折槛时不乏
人他亦无繇而奋其说矣然则使人之得以出位而言
者台省之为也夫人情未有不喜顺而恶逆者也而况
于居尊显者乎彼其喜也能令人荣其恶也能令人辱
有一人焉独拂其所喜干其所恶端言正色侃侃不顾
夫安得而不名高也名高矣而当之者方苦于不堪厌
恨之不足而至废弃废弃之不足而至摧折则天下
卷一 第 6a 页 WYG1292-0005a.png
皆咈然不平于其心一旦时移事改是非论定夫安得
而不加殊擢也且夫短长人所时有也天下非尽中行
也食肉者非尽贤与能也而独苛求于斯人欲甘心焉
则天下必有藉为口实者矣又安得而不姑舍是也是
故抑者予其扬者也屈者藉其伸者也退者佐其进者
也断可识矣假令其言是怡然而受之其言非廓然而
容之录其长不疵其短褒其直不嗔其狂欣其诚不虞
其矫我用其言何必计其人我不用其言何必疾其人
卷一 第 6b 页 WYG1292-0005b.png
审如是人人而能言也何名可贾何利可徼而亦何丑
可盖非徒然也而我反因之获容直之名收用言之利
矣然则使人之得以贾名得以徼利又得以盖丑者庙
堂之为也至于建言者其人大都负气自喜不耐矜束
阔略于规矩遇事发愤往往过当听者方内怀不服退
而询其行事又不足以满其意则曰尔以古人畜我何
不以古人自畜而前后之人察见意指又因而媒蘖之
以取媚寻垢索瘢无所不至于是遂置其言不复采而
卷一 第 7a 页 WYG1292-0005c.png
并其人亦贱之矣假令士能洁躬修行入不愧妻子出
不愧朋辈则其人重其言亦重夫安得而无听然则使
人之得以举而纳诸群诟之中者建言者之为也故臣
以为亦莫若务自反而已自反则上何暇以言为罪下
何暇以言为高惟各尽其在我而已矣先是都给事中
杨廷相条陈考察事宜意欲痛惩矫激之非盖亦有说
第人之常情自是逆指者少顺指者多不知自反而徒
彼此相尤其究必多者日胜少者日负将来之患正恐
卷一 第 7b 页 WYG1292-0005d.png
不在矫激耳如曰曩居正用事宜尚异今非其时也宜
尚同则唐虞之际犹然朝有吁咈野有诽谤而孔子亦
云邦有道危言危行方今君圣臣贤千载一会不以唐
虞有道望斯世斯民而仅仅较短长于居正柄国之日
此臣之所痛也是故彼一时也上下壅隔群邪朋兴虽
无一事不出于私人皆以为常此一时也上下寅恭众
正汇集少有一事不出于公人皆以为异此臣之所以
尤不容巳于言也臣腐儒也无所知识生逢明圣思见
卷一 第 8a 页 WYG1292-0006a.png
太平情激乎中不能默默辄以自反之说进熟念当今
第一切务无过此者其用心宽而动物速其操术简而
收效宏夫惟皇上超然远览穆然深思凝然独立反躬
责已端本澄源无论大臣小臣近臣远臣而皆视之为
一体无论讽谏直谏法言巽言而皆择之以用中仍谕
大小臣工无猜无忌自责自修勿惜任怨之名以逢君
欲勿希将顺之美以便巳私勿徇一时之喜怒以贻祸
将来勿执一己之是非以误伤国体至于左右近侍亦
卷一 第 8b 页 WYG1292-0006b.png
时以此照察之使其各知爱惜共享荣名其维崧等四
御史姑令照旧供职则皇上何以不若尧舜在廷诸臣
何以不若皋夔稷契天下何以不若唐虞盖变化人才
转移世道之机实在于此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曰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巳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又曰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臣诚不胜惓惓惟皇上
裁察焉奉圣旨这本党护高维崧等肆言沽名好生轻
卷一 第 9a 页 WYG1292-0006c.png
躁顾宪成姑著降三级调外任用前有旨特谕各部司
属欲陈所见的都呈禀堂官定议具奏顾宪成曾否呈
禀堂上官也著回将话来
  建储重典国本攸关不宜有待恳乞圣明早赐宸
   断以信成命以慰舆情事疏(吏部四/司公本)
臣等伏见皇上思祖训立嫡之条欲将三皇子暂一并
封王以待将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于此知皇上之心
有惕然其不敢自专者而必以上合圣祖之心为安也
卷一 第 9b 页 WYG1292-0006d.png
又见皇上谕辅臣王锡爵等朕为天下之主无端受诬
以为可痛可恨于此知皇上之心有歉然其不敢自适
者而必以下合天下之心为安也有君如此岂不真圣
君哉乃臣等退而思之惟是待之一言有不能释然而
无疑者皇上之所据以为得在此而天下之所共据以
为失亦在此此吉凶之原安危之几不可不早辨而慎
防也夫太子天下本立本所以不忘天下也豫定所以
固本也如之何其可缓也是故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是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92-0007a.png
也待嫡非也就见在论嫡之有无是也待将来论嫡之
有无非也夫待之为言也濡滞而鲜决悬设而难期挠
不刋之典溃不易之防隳不携之信丛不解之惑开不
救之衅贻不测之忧甚不可也臣请得而历数之皇上
之称祖训惓惓矣顾其所言立嫡待嫡二条意各有主
质以建储之事判然不类皇上第以其合于已援而附
之是为尊祖训乎是为悖祖训乎其不可一也尝考我
朝建储家法东宫原不待嫡元子并不封王廷臣连章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92-0007b.png
累牍言之甚详历历可按皇上第以其不合于已置弗
为省岂皇上创得之见有加于列圣之上乎其不可二
也臣等闻之凡有天下者称天子天子之元子称太子
太子之元子称太孙天子系乎天也君与天一体太子
系乎父也太孙系乎祖也父子祖孙一体也故亲之主
鬯承祧于是乎在不可得而爵者也馀子则称王王必
系之地各有分域可得而爵者也今欲并封三王元子
之封何所系乎无所系则难乎其为名有所系则难乎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92-0007c.png
其为实其不可三也皇上亦曰权宜云耳夫权者不得
已而设者也元子升储诸子分藩于理为顺于情为安
于分为称于训为经有何疑顾有何牵制有何不得已
而然乎耦尊钧大偪所繇也偪则凌凌则僭厉所阶也
岂细故哉而姑任之其不可四也皇上以圣祖为法圣
子神孙以皇上为法皇上尚不难创其所无后世讵难
袭其所有自是而往幸而有嫡可也不然是无东宫也
无乃误万世之大计乎又幸而如皇上之英明可也不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92-0007d.png
然是凡皇子皆东宫也无乃酿万世之大患乎臣每念
及此便自寒心皇上独能宴然而已耶其不可五也且
夫皇后者所与皇上共承宗祧者也期于宗祧得人而
已宗祧得人而皇后之职尽矣岂必有嫡而后为快夫
皇上以父道临天下者也皇后以母道临天下者也一
体也是故皇上之元子即皇后之元子也虽恭妃不得
而私之也皇上之诸子即皇后之诸子也虽皇贵妃不
得而私之也何者统于尊也今庶民之家妾之有子亦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92-0008a.png
以其妻为嫡母固其定分然耳岂必自巳出而后为子
又岂必如辅臣王锡爵之请须拜而后称子哉皇上何
不断以大义而为此区区乎其不可六也况始者奉旨
少待二三年则是二三年而已俄而改于二十年则亦
二十年而已俄而又改于二十一年则亦二十一年而
已犹可以岁月为期也今曰以待嫡嗣则未可以岁月
为期也德音方布而忽更圣意屡迁而弥缓非由预渎
非由众激何以谢天下其不可七也善乎皇上之言之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92-0008b.png
也曰朕为天下之主夫为天下之主者未有不以天下
为心者也自并封之命下闻者莫不怅然若失愕然若
惊一日之间叩阍而上封事者不可胜数至于闾巷小
民亦嚣然聚族而议也是孰使之然哉人心之公也而
皇上犹责元辅王锡爵担当锡爵夙夜趋召而来正欲为
皇上定此一大事排群议而顺上旨非所谓担当岂其
愿之惟是日夜惶悚矢志积诚必欲纳皇上于无过之
地乃真担当耳不然皇上尚不能如天下何而况锡爵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92-0008c.png
哉其不可八也凡人见影而疑形闻响而疑声皇上神
明天纵信非溺宠狎昵之比而不谅者一意揣摩百方
猜度殆难以家喻而户晓也是故皇上方以为无端受
诬天下且以为无端反汗无端受诬岂惟皇上有所不
堪即臣等亦为皇上不堪无端反汗岂惟臣等不能为
皇上解即皇上亦不能为臣等解皇上盛德大业比隆
三五而乃来此意外之纷纷不亦惜乎其不可九也凡
此九不可皆待之一言为之也故曰待者事之贼也犹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92-0008d.png
豫则乱谋优游则妨断因循则失时徘徊则启伺迁延
则养祸岂非天下之大戒哉伏愿皇上反观默省长虑
却顾以成宪为必不可违以舆论为必不可拂以初命
为必不可爽以新谕为必不可行断自宸衷亟举大典
皇元子首正储位皇第三子皇第五子并锡王封庶几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兄兄弟弟宗庙之福社稷之庆千
万世无疆之休悉萃于此矣臣等曷胜惓惓愿望之至
  感恩惶悚循职披忠恳祈圣明特赐照察并乞休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92-0009a.png
   致以安愚分事疏(代孙堂翁/立峰作)
臣自惟奉职无状具疏上陈圣德如天曲赐宽假慰之
以清慎督之以救正勉之以供职展诵再三且感且愧
夫复何言独念人臣之罪莫大于专权国家之祸莫烈
于结党臣日夜彷徨莫知所以不得不为皇上一陈之
也夫权者人主之操柄也人臣所司谓之职掌吏部以
用人为职进退去留一切属焉然必拟议上请奉旨而
后行则所谓权者固自有在非人臣可得而专也是故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92-0009b.png
职主于分任而权则无所不统权主于独断而职或有
所不伸君臣之分于是乎在盖其际严矣臣世受国恩
皇上又不以臣为不肖令待罪铨曹臣感激殊遇勉图
报塞受事以来矢志奉公内之不敢一毫有所顾恋外
之不敢一毫有所畏忌夫孰非恃皇上之信之也其或
进或退或去或留夫孰非皇上之灵命英爽也是谓之
守职则可谓之专权似未也今以议留二部臣为专则
无往而非专矣况邹元标诸人海内日引领望其柄用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92-0009c.png
顾屡推屡格臣方内愧行能浅薄无当圣心至于疑贰
沮挠动成掣肘自失其职而更责以专权乎若夫党之
一字汉唐宋倾覆之原皆在于此臣非特口不忍言目
不忍见抑且耳不忍闻若之何其以为戏也凡科道论
劾下部覆议自有去留即外计拾遗亦然今以议留二
部臣为结党则无往而非党矣且宋臣欧阳修言君子
有朋小人无朋方今在廷号为多贤惟是人各有心形
迹岐而猜忌渐起精神隔而议论渐烦臣忝为首臣方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92-0009d.png
愧不能雍容调剂合君子而为一以共赞太平之治而
更责以结党乎夫铨曹重地也非其人则不当居其地
业已使之居其地则不当疑其人昔之专权结党者亦
往往有之矣并不在铨曹诚使自臣而始臣之大罪也
即以专权结党为嫌畏缩消沮自救不暇则铨曹之轻
自臣而始亦臣之大罪也臣衰病日侵任使不效徒洁
身而去俾专权结党之说终不明于世来者且以臣为
戒又臣之大罪也臣忧结于中不忍默默辄用披露伏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92-0010a.png
乞皇上矜其愚不录其罪特加省察并望赐臣骸骨归
老林泉与田夫野叟共祝圣寿于无疆皇上之恩真同
天地矣臣无任悚息待命之至
  闻命惕衷自惭独免恭陈愚悃以祈圣断事疏(同/考)
   (功司员外郎/李复阳上)
顷者皇上览科臣刘道隆疏切责吏部专权结党随奉
旨回话皇上将该司郎中赵南星降调外任一时闻者
汹汹相与求其故而不得乃臣等退而思之惟有惶悚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92-0010b.png
而已窃念臣等与南星生平以道义相期许及在同部
又以职业相切磨惟兹内计之典始而咨询继而商㩁
臣等皆与焉至于议留虞淳熙杨于庭二臣臣等亦以
为谊出怜才尝从臾之今南星被罪臣等独何辞以免
南星一意奉公不以情庇不以势挠庶几少挽颓风以
报皇上而竟不免于罪况臣等自揣才识不逮南星远
甚其迂戆椎鲁又或过焉若复腼颜在列将来招衅速
戾有不止于南星者矣然则与其去南星孰若去臣等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92-0010c.png
与其留臣等孰若留南星用是不避烦琐仰渎宸听伏惟
皇上扩天地之量垂日月之明念南星自谋则拙谋国
则忠还其原职以示任事者之劝无徒快被察诸人之
心臣愚幸甚倘始终以为专权结党乞将臣等一并罢
斥无令南星独蒙其责臣愚亦幸甚臣等曷胜惶悚待
命之至
  患病不能供职恳乞天恩俯容回籍调理事疏
臣章句书生遭际明时误被甄收荐历今秩圣恩如天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92-0010d.png
惭无寸报何敢言私奈臣禀气素弱居平恒喜静而厌
动一遇烦劳寝食俱废近者不意骤陟选司诸务棼杂
朝夕拮据遂致心脾受伤头目昏眩兼之入冬以来积
感风邪痰火寒热诸疾一时并作延医诊视咸谓元气
下坠邪气上乘非谢绝群嚣投閒静摄难冀痊可随具
呈堂官堂官再三督臣之出臣于此进退维谷实为狼
狈万不得已仰渎天听查得万历二十年五月内文选
司郎中邹观光因病自疏乞归荷蒙俞允伏乞敕下本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92-0011a.png
部照例放臣回籍调理倘犬马馀生侥倖不先朝露尚
得从田夫野老祝圣寿于无疆也臣曷胜迫切恳祈之至
  闻命亟趋屡牵夙疾恳乞圣恩俯容休致事疏
臣直𨽻常州府无锡县人由万历八年进士历任吏部
文选司郎中至万历二十二年罢归寻蒙恩诏复官至
万历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接得邸报吏部一本开
读事奉圣旨顾宪成起升南京光禄寺少卿添注钦此
臣闻命自天不胜感激谨望阙叩首谢恩讫窃念臣猥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92-0011b.png
以疏劣重负任使归田以来日夜省惕皇上宥弗为讨
亦已过幸更荷圣慈袖然优录谊当竭蹶而趋捐躯图
报遂于今春二月启行不意十五年前所患眩晕之症
一时陡发不能前也吏部业为宽限矣延医调理至八
月稍可勉为启行不意行至丹阳而加剧焉又不能前
也吏部又为宽限矣岂非不忍臣之卒废于明时哉独
计臣少不自爱踰壮便衰行年六十目昏耳聋老态尽
见已不足效驰驱备鞭策况今病入膏肓纠缠无已奈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92-0011c.png
何尚欲侥倖于万一也且夫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
不密恝然置安危理乱于不问以自便其身图臣之所
大耻也明知身之不能前矣犹然徘徊道路迁延岁月
偃蹇简书迟速惟意以自陷于大戾尤臣之所大惧也
查得吏部职掌弘治四年题准凡自愿告休官员不分
年岁俱准致仕又嘉靖十年题准今后内外官员有疾
愿告致仕者听臣谨沥诚上请伏乞敕下该部查臣别
无假托容令休致自今以往得保馀生与闾阎父老歌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92-0011d.png
尧天而咏舜日皆皇上再造之恩矣臣无任迫切悬企
之至
 
 
 
 
 
 泾皋藏稿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