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活斋先生文集序
   活斋先生文集序[权斗经]
   活斋先生文集序[李万敷]
活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次康节诗
   敬次晦庵先生送吴茂实韵
   次张东白寄陈白沙韵
   次栗谷理气吟(二首)
   经纬吟。书旅轩说下。
   造化吟
   敬次退溪先生韵以自勖
   有感
   无题
   感怀
   感怀放题
   途中作
   有感
   次老杜韵
   清明节感怀
   崇祯十一年秋八月。 朝廷送李时荣,柳琳,林庆业等。将兵五千。助北虏西犯 天朝云云。田野闻来。直欲愧死耳。聊以吟此。以寓无限悲愤于不言中也。(戊寅)
   米面寺夜月(己卯六月望)
   送权次山(丘)归小川(辛巳)
   壬午春。锦州,松山,杏山等城。次第见陷于清人。我国炮手之力居多。 朝廷将遣大君陈贺云。
   闻 皇朝为流贼所亡。清人入据燕京。感愤作此。
   立春日感怀
   甲申六月十五夜。会岩斋。与次山,德显和昔年韵。
   夜坐
   草堂即事(二首)
   行至虎溪。闻雁口占。
   久客
   市浦夜卧口占
   思归
   遣怀
   活泼斋偶吟(二首)
   即事
   南州漫吟(二首)
   夜久成吟
   感杜鹃
   幽居即事
   书李西涯乐府后
   秋思。次子美登高韵。
   重阳日有感
   客路
   有思
   幽居春日
   即事(回文体)
   秋夜有感。效巫山一段云体。
   即事。效南柯子体。
   百五节有感。用太常引体。
   思权次山
   送别南贰元(亨会)
   和呈南义兴叔(斗老)行案
   次与南叔将自湖来居于此
   白云寺。与郑之受期不至。漫吟以诮。
   送申奎瑞(命儒)西还
   雨中漫兴
   游云峰寺。次老杜牛头寺韵。
   敬次朱夫子逢僧谈命韵
   秋夜有感。次老杜秋兴韵。
   次题槎皋亭。谢权厚素。
   简南叔求春城宅小桃
   赠唐士王史元泰一(二首)
   答金秀才兄弟(二首)
   应求言疏后解嘲(乙酉)
   戊子三月七日。金陵道上。见雪作有感。
   咏梅
   病中忽思太极图书。沈吟少选。仅成一绝。
   挽溪岩金司谏(坽○代作)
   挽睦方伯(性善)
   自然人诗
   岁暮辞
 赋
   太宗雨(并序○庚辰)
 疏
   应求言十条疏(乙酉)
   岭南儒生论牛溪栗谷不合从祀疏(庚寅)
活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答洪伯源(汝河)别纸
   答洪伯源别纸
   答洪伯源别纸
   答权次山
   答权次山
   答权次山
   答权次山
   答南贰元
   答南贰元别纸
   答南贰元别纸(辛卯)
   答韩典籍(克昌)
 杂著
   理气定论
   太极图说理气发明(按朱子答刘叔文书曰理与气。决是二物云云。只看某所解太极图第一段。便见意思云云。由是推之。馀皆可以发明矣。)
   图说后论理气发明
   理气诸说
   理气说同异源流
   理气辨證(朱子曰看太极图。可晓理气之分云云。)
   理无杂
   理不杂气
   形而上下
   元气
   理气心性情
   心性情理气说
   心含理气
   心犹阴阳
   心为已发
   散之在理有万殊
   气学出于陆氏
   气学出于佛
   良知非天理
   心即理也辨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辨。
活斋先生文集卷之三
 杂著
   辨论理气书(窃观栗谷论理气书。都主张气字。乐浑全而恶分析。实近世学问之生死路头。玆略条卞。以资讲明云。)
   性理说疑录(窃观旅轩性理说。乃先辈成书。非幺么所可窥测。而或不无可疑。故随手劄记。为讲明之资。非敢求异也。)
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杂著
   武王父死未葬。爰及干戈辨。
   磁石辨
   三代威仪。尽在此论。
   薛方辞聘论
   龟山就蔡京召论
   吕东莱饮食一节
   克偏说
   盲者说
   补网说
   游四佛山说
   洪寓庵立祠发文
   答难
   疾恶然后能为善
   梦戒
   由孟子可以观易
   至于八月有凶
   圣人无复
   读论语
   看性理大全
   哀中作文辞
   李士龙传
   谕仁上人
 序
   族契案序
 跋
   书月川先生言行草记后
   书阳村入学图说后
   书徐花潭鬼神死生论后
   书南华经后
   书流民叹后
   书戊午党议序后
   书 皇明名臣理学言行录后
   元丰通宝识
   谨书陈北溪字义下
   敬书先大父笔迹下
活斋先生文集卷之五
 看史剩语
   [看史剩语序]
   尹铎保障
   相如完璧
   乐毅不下二城
   赵括为将
   武灵胡服
   荆轲入秦
   秦得天下
   纵观秦皇
   王陵母伏剑送使
   高祖慢骂
   田横自杀
   伪游云梦
   汉三老两生四皓优劣
   萧何系狱
   封戛羹侯
   高祖属吕后
   赐天下田租之半
   文帝短丧
   贾谊董仲舒
   武帝杀钩弋
   严延年劾霍光
   黄霸治郡
   严延年坐死
   萧望之左迁
   宣帝基祸
   师丹请限田
   赤伏符
   光武黜吕后庙主
   明帝废庙制
   章帝不罪窦宪
   李固易姓名
   苏章
   徵魏桓不至
   昭烈立吴氏为皇后
   以献帝立纪
   建兴元年
   君可自取
   孔明不置史官
   赵云为将
   孙策为汉
   祖逖闻鸡起舞
   王导杀周顗
   荡阴
   陶渊明出处
   元魏孝文行三年丧
   狄仁杰仕周
   玄宗不应姚崇奏请郎吏
   姚崇论太庙室坏
   宪宗畜财以备用兵
   宪宗弑于宦官陈弘志
   刘蕡下第
   维州事牛李是非
   李德裕请诛郭谊
   五代贤君
活斋先生文集卷之六
 看史剩语
   藏书金匮。命宫人掌之。
   诏修前朝诸陵被盗发者
   烛影
   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
   谓吕端大事不糊涂
   天书告太庙
   未尝有南人当国云云
   王拱辰劾王益柔
   仁宗朝日食最多
   朕之立卿之功
   濮王议
   增置宫观官
   唐坰斥安石
   洛党川党朔党
   傅尧俞等求罢
   徽宗下诏罪己
   种师道为将。李纲为相。
   杨龟山请罢安石配享
   李若水劝帝行
   李纲请车驾留京城
   李纲求去
   张浚请以日易月
   张俊荐用赵鼎
   高宗称臣受封
   岳飞言用兵之术
   高宗不能复雠
   孝宗入继大统
   自此事当归一
   举朝皆妇人
   孝宗行三年丧
   追复岳飞官
   金主还宋宝器
   孝宗传位恭王
   赵汝愚谋立嘉王
   朱子山陵议状
   刘德秀请禁伪学法孝宗
   立伪籍
   以杨辅为四川宣抚使
   理宗为弥远所立
   理宗杀济王竑
   陆九渊论圣人此心此理同云云
   真德秀魏了翁贬斥
   与元人共灭金
   以朱子纲目进讲
   金主自死
   庙号曰理
   学者治生最为先务
   马廷鸾乞罢陛辞
   李庭芝疑文天祥说降
   谢枋得弃家奔还
   宋亡
   舟中讲大学章句
   胡元得天下
   许衡戒勿请谥
   发宋诸陵
   始立孔庙
   元主死书法
   程复心辞擢用
   吴澄为翰林学士
   金华道统
   元世灾异
   皇明扫除胡元
   皇明得天下
   皇明立国规模
   洪武人物
   孝慈录
   伽蓝夜卜
   用宋龙凤年号
   王袆上疏
   周颠仙,冷谦,张三丰事。
   桂彦良
   给僧道度牒
   群经类要书传会要孟子节文。
   不置三公
   敕宦官不令识文字
   选高僧分侍诸王
   太祖知建文君不终
   不逾月葬
   建文诸臣
   永乐人物
   以姚广孝为太子少师
   尹昌隆疏
   灭九族
   焚朱友季所著书
   李景隆罪死
   迎西僧尚师哈立麻
   杨荣等献颂
   不许杨荣守制
   陈瑛有罪死
   开会通河
   命儒臣编修性理大全书
   解缙死狱
   胡广中庸
活斋先生文集卷之七
 箴铭
   防意如城箴
   莫见乎隐箴
   酒箴
   酒戒
   韦带铭
   刀铭
   砚滴铭
   户铭
   苏武节铭
 祭文
   祭睦监司文
 行状
   先大考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行通善郎户曹佐郎府君家状。
   通训大夫行刑曹正郎长水黄公行状草记
 [杂著]
   律吕图
   律吕司辰同异
   诸家历象集后论
   [四时昏朝中星日在之次]
   日月十二会辰次(每会在子之中)
活斋先生文集附录
   行状[郑宗鲁]
   墓碣铭[南汉朝]
   祭文[权丘]
   祭文[权致顺]
   祭文[门人金彬]
   近岩书院奉安文[赵锡哲]
   挽词[赵絅]
   挽词[蔡裕后]
   挽词[洪汝河]
   挽词[赵威凤]
   挽词[权丘]
   挽词[柳㮨]
   挽词[李晋哲]
   挽词[蔡忠元]
   挽词[郑宪世]
   挽词[郑道应]
   挽词[李炯]
   挽词[李焕]
   挽词[金宗准]
   挽词[南亨会]
   挽词[金球]
   挽词[朴𤪋]
   挽词[金鍴]
   挽词[金润珽]
   挽词[权克谐]
   挽词[全侨]
   挽词[李英哲]
   挽词[朴廷薛]
   挽词[门人金彬]
   挽词[门人金桦]
活斋先生文集跋
   活斋先生文集跋[李潍]
   活斋先生文集跋[蔡献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