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祝文
  
德谷书院。告退溪先生文。
恭惟我先生。学问道德之渊懿。非末学之所可赞述。而洙泗之道。至考亭而始明。考亭之学。得先生而益彰。则实俟百世而无异辞也。钦惟玆院。寔江右之陶山。而挺濂猥以匪人。谬被多士之推。使主院事。即事之初。谨依舍菜之礼。祗谒敬告。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0H 页
机张县祈雨文
呜乎吾民。困于兵戈。病于赋役。天于此时。啬其膏泽。嘉谷将稿。俾乃填壑。十日不雨。昔人犹叹无禾。弥月而暵。吾民其将奈何。阙里之泥人鹤立。玄寺之土龙矫头。东海之椒浆虽勤。广川之草木犹愁。云重叠而复散。雨垂落而旋收。噫吾苍生。谁极谁因。神所依者惟人。人所事者惟神。苟年饥而岁凶。神将无以飨于人。属玆旱魃之为虐。神何为乎邈邈。缅尔一发孱颜。壁立万古之宙宇。几年兴云而作雨。福我元元兮。下土去年之水。前古未闻。今年之旱。又至此极。吾人何负于神。神降灾之此酷。咨余无状。受 命来莅乎此地。罔夙夜而忧勤。无以媚于神祗。谅无香之可闻。宜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0L 页
被疾殃于吾身。顾百姓之无罪。当蒙恩悯于神。神其以时赐雨。活吾垂死之民。民其获承祀事之不怠。神亦永有饮食于人。
祈雨文
我 后不以挺濂为愚不能。使尹玆一邦之民。夙夜忧劳。思媚于鬼神。以惠我百姓。庶以承我 后之敕。今天降之灾。旱魃为虐。嘉谷将尽。国家礼百祀神祗。不失其常。海隅苍生。又何有罪。奚为造玆旱以罚也。将太守不仁不明。闻无香惟腥。神其惠罚无差。施罪瘠于太守身。是甘是宜。雨则时降。无令鳏寡蒙玆滥罚。
顺天府学。告寒暄堂金先生文。
挺濂猥以匪材。误膺 朝命。来守玆邦。至止之初。按图考籍。仰惟先生。罹戊午煅炼之祸。迁玆遐土。虽其道之厄于一时。而其遗风馀韵。永久而弥章。缅仰芳躅。益增高山景行之思。肆与州之士。修治旧台。公务之暇。躬率诸生。讲小学之书。思所以启发先生光风霁月之趣。俾州之士。有所矜式焉。惟先生之灵。有以默而相之。
顺天府李忠武公祠谒告文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1H 页
挺濂猥承人乏。假守玆邦。视事之始。祗修祀典。惟公之精忠大节。有足以亘宇宙贯日月。非直为江淮之保障而已。已有 圣朝之褒典举祀。非命吏之所敢赘一言。而第念星坠五丈。光弥万古。守土之臣。尤有所钦钦效节之志。祗谒之初。谨告微诚。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行状
  
林谷先生行状
先生姓林氏。讳德怤字乐翁。其先恩津人。高丽时有讳成槿。官至太常博士。知乐安郡事。子湜为兴威卫保胜别将。徙居咸阳郡。至其子千年。又徙于安阴县之葛川洞。乃宣务郎宜宁县监。其子自庥励节校尉司勇。即先生之高祖也。曾祖讳得蕃成均进士。懿德高行。为一世所仰。有子曰薰曰芸兄弟。俱以孝行闻。明庙朝 命旌其闾。又以学行荐。长官至判决事。人称之曰葛川先生。季初授社稷署参奉。五改为延恩殿参奉。朝廷将大用。未及展布而卒。是为瞻慕堂先生。于先生为王父。葛川瞻慕两先生。并配享一蠹文献公庙。今 上壬寅赐额祭。考讳承谨。容仪端雅。性行刚洁。尝中发解。遭弟生员公之丧。既葬犹不赴南宫。居外寝以终月数。德器夙成。文学日进。不幸早世。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1L 页
人皆惜之。妣光州卢氏。立斋先生钦之女。事父母以孝。奉祭祀以诚。待亲戚情义交尽。御婢使恩威并施。呜乎。有是父有是母。宜其有是子也。先生以 万历丙戌九月十二日。生于三嘉大平里第。幼而歧嶷。异于凡儿。四岁而孤。长于外祖立斋之门。自七八岁。立斋必同案而食。凡物不命之食则不食也。立斋爱重之。授学亦未尝拘迫。书札之自外至者。先令讲读。但解其未通处而已。丁酉之乱。立斋避住星山。戊戌转移于高阳之桃津。立斋寄怀之咏。先生私自收录于小册子。无一遗失。庚子立斋率还故土。乱离甫定。书册稀贵。幸得孟子大文而读之。次以诗书。壬寅立斋易箦。癸卯先生入葛川省先墓。仍从伯父西涧公受论语。得其精微。己酉参陜川试。以京城瘟疫停会行。辛亥参开宁试。壬子春入大学。于时奸臣擅权。内外缔结。势焰熏天。举国奔波。先生知不可有为于斯世。遂废举业。遨游山水间。讲论经学。间以吟咏。先生常以不及事先君为终天恨。奉养母夫人。务尽诚意。凡可以得亲之欢心者。无不用其极焉。母夫人尝谓先生曰汝先君常正容端坐。敛束衣带。虽家人未尝见其肌肉。汝能以先君之心为心。则可谓不坠家声矣。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2H 页
先生受命服膺。终身不敢怠。壬戌六月。母夫人患面尰。势甚危重。先生吮其脓处。昼夜护持。竟不得救。三年葬祭。一从礼制。庐于墓下。不脱绖带。服阕筑室于所居之南。扁曰自知轩。有诗曰此身于世百无为。是以名轩曰自知。睡觉小窗西日晚。一经相对教群儿。左右壁上。揭无自欺,慎其独,思无邪,学求圣贤,鸢飞鱼跃,敬义等语。常自警省。又请于曹处士敬明。净写西铭。挂诸座右。又手写敬斋箴,夙兴夜寐箴于屏障。晨兴诵一遍。莳梅竹菊于庭除。以为赏心之具。其诗曰亢坐穷檐下。潜心看笋萌。天行无间断。地道任生成。物物非雕刻。形形有性情。沉吟还感慨。长跪读西铭。又曰亭在松间近碧阿。此生元不慕纷华。休言老大无功业。手植双梅已结花。又曰晚向檐前种菊花。清香元自带霜多。明朝更借西家竹。此老生涯问若何。观于此诗。可知其晚景心事矣。平居未明而起。净扫一室。虽弊席必正而后坐。书册之在几案者。整顿有序。以至笔砚。不使有尘埃气。盥栉静坐。对案观书。尝曰论语一书。载夫子言行者也。圣莫如夫子。则书岂有过于论语者哉。苟能熟读详味。精究力行。作圣经邦。初不外是书。而他经可不治而明矣。又曰为学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2L 页
须要践历阶级。渐至上达。譬如游山者。若不能一一探历。而倏登上峰。则何以知这里包许多境界也。又曰读书至疑晦处。必掩卷思量。然后读之则庶有益矣。先生自少。于衣只取蔽体。妻子或加之以细好者。则如负芒刺。不安于心。于食不厌蔬菜。朝夕案上。或有重味则必斥之。尝曰临食每忆瞻慕堂祖父。先蔬菜后鱼肉之训也。至于饭羹行列。匙箸举措。皆有定所。落发齿牙。皆盛于囊。不敢有所遗弃焉。凡于外物。未尝留着于心。服用之物。绝无经营求美之志。见学者见人华美之物。抚玩歆羡。则必峻责之。遇事裁处。务合道理。确然有守。舍利取义。尝得薛文清读书录。宝玩不释。又喜看性理等书。以博其趣。平生深慕退陶李先生。叹服其学问之纯正。其于后辈。欲其成就。谆谆诱掖。舋舋不倦。尝谓学者曰君子之学。大居敬而贵穷理。盖不居敬则无以存心。不穷理则无以致知。二者不可偏废也。又曰道在日用寻常之间。岂有高远难行之事哉。若不先修于家庭之间。而徒骛于虚远。则非为己之学也。见人之穷困无依者。则必为之恻然。无告之丧。必极力救恤。相知之在疠疾中者。必具食物及书简而存问焉。奴仆之冻馁者。必抚恤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3H 页
保存。盖其天性然也。尝曰世人于外门。只祭其祖。而我则生长外门。立斋付托之意。不忍孤负。而且居其墓下。食其土田。使其奴婢。岂可拘之以法制乎。尝念寒暄先生谓外门诸族曰。先茔如此。为子孙者。所不忍见。切宜禁护。且于令节。以时羞告虔。因以讲睦。不亦善乎。此固仁人君子之心也。又曰横渠先生曰事亲奉祭。岂可使人为之。此实至论也。每于讳辰。祭需必裁割于眼前。务令精洁。极其如在之诚。又曰忌祭。朱子只设一位。退溪之论又如此。然自己则并祭。盖从先祖也。乃仍旧并祭考妣。所居之地。海路悬远。鱼鱐不至。每于奉先之际。以物不称情为歉。议于邻族。各出米布。名以肉价。妆成一卷子。题其外曰四家追远案。内书名姓。继之以规目八条。因为序文。又裒集祭礼。以便考览。名之曰礼略。是以祭祀时。物极其丰。礼无愆焉。又曰祢祭。我则用九月十二日。即我生日也。朱子生日亦在九月十五日。故于此日行祢祭矣。墓祭当依俗行于四名日。而寒食秋夕则上墓。端午正朝则行于家庙亦无妨。盖四名日墓山之祭。与四时家庙之祭。似有隆杀。且极寒极热之时。祭物或至于味变故也。先生参酌情礼。奉先以诚之意。于此亦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3L 页
可见矣。 仁祖朝铨曹荐。为童蒙教官。又除为大君师傅。数月之间。 恩命叠至。且于其时 中殿升遐。桐溪郑先生将趍慰 阙下。以书劝起。于是先生与之同行。入城谢 恩。明日即下归。无闷堂朴公絪修书以贺曰今之为士者。一出世路。知进而不知退。以至白首閒官。久而不归者。滔滔皆是。则如兄肃谢明日。决意勇退者。吾未之见也。兄可谓不负所学矣。此区区病弟之所以不以其进为贺。而以其退为贺焉耳。盖其进也非干泽也。其退也非求誉也。只以世之学者。内无实行。而外张虚名。至于上欺君父。爵名加之则辄辞之。以致高位厚禄。及其既出而反无可观之事。先生心实病之。不欲为悻悻之行。故进退之际。不拘于俗如此。朴公同志之友也。有以知先生之心。而其书如此。盖深喜之也。涧松赵公任道。亦先生知己也。朴公居陜川。赵公居灵山。先生居三嘉。往来从游。殆无虚岁。尝访涧松于江上。涧松同泛录。有曰林君瞻慕堂先生之孙也。家学渊源。既有所自。而天品之好。识量之大。又非流辈所及。沉雅厚重。休休有长者风度。余之生也晚矣。虽未及老先生之门。每遇君如在函丈之间。令人心醉。若饮醇酎。顾安得缩地卜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4H 页
邻。日闻清诲。为丽泽观善之地也。涧松笃行君子。与人不苟合。而于先生直见爱敬之甚。故发于文字者如此。舍川郑上舍謇,睡轩李上舍会一,沧洲许正郎燉及余先君。与先生同学于芦坡李公之门。情义之笃。无异于亲兄弟焉。先生姊即挺濂之先妣也。居同一乡。源源来省。怡怡愉愉。和乐以诚。视挺濂等无间己子。一家之内。盖有人所不及者多矣。先生天姿粹美。气宇弘远。杜门专精。尚友千古。为学以真实为要。处心以不欺为主。临事以宽厚为重。接人以和缓为务。外无矫激崖异之行。而内有操存省察之功。硕大宽广。不见戚戚之容。恬静文雅。自有悠然之趣。非僻之念。不存于中。暴慢之气。不设于身。敦厚而和平。慎默而庄厉。平居无事之时。蔼然和气之可掬。论辨是非之际。凛乎有不可犯者。闻人之善。若己有之。见人之恶。若将浼焉。超然自得于幽独隐微之中。旷然无慕于富贵荣利之场。虽在山林。一念未尝忘世。甲子忧时之咏。丙子言志之篇。令人感泪自零也。惟酒无量。虽快饮终日。而言貌和畅。未尝少愆。露出天机。襟韵洒落。雅好山水。有请与出游者。未尝不往。然岂为景物役者哉。尝入德裕。访儒先之遗迹。又登伽倻。挹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4L 页
孤云之高致。纵游乎三义七点之间。为尊贤也。溯洄于景酿苍岩之下。为论道也。到底佳境。皆有题咏。而片言只字。无非性情之正。而含蓄无限意思。又岂若诗人骚客之批风抹月而已哉。先生初以自知扁其轩。后搆数间精舍于林谷墓下。以为藏修之地。又自号曰林谷。病慵晚年。寓居于陜境九曲之下。又称九曲老夫。然学者皆以林谷称之。先生以风湿痛楚五六年。全未运步。丁酉九月。病势卒剧。十月初五日。遂终于正寝。享年七十二。戊戌正月二十五日。葬于先陇北冈壬坐之原。呜乎。以先生之才德学问。不得达施于当世。少试其所蕴。岂非斯道斯民之不幸也哉。先生娶龟岩李先生祯之孙主簿虎变之女。生一女二男。女适士人郑彧。生三子一女。男曰锡球,锡龟,锡圭。女曰李晹也。男长曰汝松。娶处士李重茂之女。生一女三子。女曰郑天徽。子曰东逸,东遇,东远也。次曰汝柏。娶生员朴寿宗之女。生四子四女。子曰东茂,东说,东迪,东野。女曰姜舜举。馀幼。挺濂自少受业于门下。惓惓之诲。非不切至。而愚鲁之质。不能自奋。以至于今蔑蔑也。其于先生之徽言懿行。何足以赞扬万一。先生次胤汝柏。序先生实迹。使挺濂为之状。挺濂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5H 页
辞以不敢者久矣。求之益勤。则于义又有终不得以辞者。谨以平日耳目之所睹记。参之以家庭之所录。而述其梗槩。以俟夫立言之君子云。
守拙朴公行状
公讳曼字大卿。姓朴氏。号守拙斋。无闷堂先生之仲子。妣顺天朴氏。 赠谥毅悯公讳而绚之女。毅悯公。于壬辰之乱赴敌死国。仲兄永绪。于甲子适变。抗义殉节。夫人生于忠孝之家。和顺淑慎。闺仪整齐。以 万历庚戌八月十五日。生公于龙冈村第。自幼性质醇雅。才识通敏。及长嗜学劬书。不待警策。无闷堂爱而教之。期以远大。未弱冠名誉藉甚。屡占乡解。见刖南省。庚辰丁无闷堂忧。庐墓啜粥。哀毁尽礼。远近见闻。莫不加敬。服阕遂绝意世纷。专心性理之学。鸡鸣盥栉。深衣拜祠堂。次省母夫人。退处江舍。对案端坐。终日看书。诸子百家之语。无不涉猎。而尤邃于礼学。量物称情。斟酌义理。若烛照而龟筮。世之有变礼疑节者。必禀于公行之。閒居慎独。涵养本原。躬行实践。馨德彰闻。有司三荐于 朝。一曰博古通今。知礼节文。二曰践履笃实。造诣精深。三曰早事学问。养德山林。世方仰其见用于时。而公自嚣嚣。日与诸生讲论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5L 页
经旨。舋舋不倦。七旬如一日。尝有诗曰富贵于吾自不关。北窗高卧牢心关。草堂春睡无人觉。竹里柴扉尽日关。公贲迹出尘之标。于诗槩可见矣。壬戌六月初五日考终。享年七十三。葬陜西加里乾坐之原。噫公天姿醇粹。器局宏厚。学得家庭。早被诱掖。见识既博。志趣有定。出入桐溪郑先生之门。又见许于赵涧松,林林谷,河谦斋,杨渔村诸贤。其博约之功。操存之业。何可量哉。若其事亲尽诚。居家友睦。抚养孤侄。摄主祀事。沐浴致斋。物极丰洁。至朋友之丧。限十日不进酒肉。族党虽袒免。必断肉一朔。于国忌必执素。及异馔之年而不改焉。可见其所守之笃。而性又宽恕。闻人之善。褒而扬之。见人之过。教而晓之。故贤者敬焉。不肖者畏焉。雅好山水。名区胜地。足将遍焉。陜之黄瀑红流。星之双溪立岩。无岁不游。于山而猿鹤龙门之奇崛。于海而岳阳锦山之靡曼。无不恣览焉。最爱德川之泉石。为终老之计。晚归故山。肯堂于钓洞。引进生徒。修辑中华渊源录。以示后学。注解疑礼。以为一家之规焉。当时名胜如文东道,崔世荣,沈日三等。皆被奖进。噫以公之学问行谊。没世无闻。岂非命耶。配咸阳朴氏。士人炆之女。生一子英肤早世。后配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6H 页
三陟金氏。士人铁坚之女。生二子二女。子明徵,明规。女适文汉章,金元鼎。公之孤明规。来请公状行之文。盖由熟知公者莫余若也。因略叙其实如右云尔。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墓碣铭
  
云峰县监孤隐李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智活姓李氏号孤隐。系出星山。新罗时有讳纯由是为鼻祖。高丽时有讳长庚封陇西公。公生五子。俱登文科。历扬清显。第三子讳万年侍中。侍中生讳台宝封星山君。君生讳得芳判书。判书生讳棐亦判书。寔公之考也。公生而颖悟。才艺卓绝。十四岁中司马。十八岁出宰云峰。及 鲁陵逊位。遂隐不仕。娶文化柳氏。府院君恭俭女也。生四男二女。男曰文贤县监。曰文粹郡守。曰文美正郎。曰文通正郎。女长刘潭县监。次李从鲁。内外云仍千馀人。显官名人。前后相望。载在谱牒不可尽记。噫公之言行政事。虽无文献之可徵。而观其子孙之众盛。亦足以知积德之深厚也。墓道旧有石。经乱岁久。湮灭无传。今其七代孙震烨,震标等。与诸宗族立短碣。来请铭。挺濂亦其外裔也。其何敢辞。铭曰。
飞岘之麓。丙向之原。寔惟公之藏兮。名万古而长存。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6L 页
成均进士李公宜人商山金氏墓碣铭(并序)
公姓李氏讳会一字极甫。星山人。高丽初有讳匆言封碧珍将军。寔为公之鼻祖也。历十六世。入我 朝有讳约东。以清德儒雅显。官至中枢府事 赠谥平靖公封清白吏。是生讳承元折冲将军。于公为五世祖。始自金山贺老洞。移居三嘉大平里。子孙仍家焉。高祖讳有良副护军。曾祖讳通将仕郎。祖讳贺生副司果。考讳屹成均进士。隐德不仕。人号芦坡先生。 仁祖朝以遗逸拜洗马。妣延安李氏。左赞成延原君谥忠简公讳宗元之曾孙。中直大夫行宗簿佥正兼春秋馆编修官讳求仁之女。以万历壬午十二月三十日甲寅生公。公资禀颖悟。气质超迈。自五六岁。能读书属文。十馀岁已至成材。庚戌中司马。光海甲寅。桐溪郑先生上疏直言。祸将不测。士林有抗章伸救之举。公制疏。其略曰雷霆之威虽怒其辞。日月之明当照其衷。以蕴平生心事考之。所爱者君。所忧者国。知或不及。知无不言。言或过中。言无不尽。若不原其情。只罪其言。搢绅之徒。草野之士。以蕴相戒。软默成风。则其负明主病治世。为如何哉。伏愿 殿下敛雷霆之威。垂日月之明。使平居有敢谏之臣。临乱有死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7H 页
节之人焉。是时权奸擅国。肆行脑臆。至发废母之论。而举国莫敢言。惟桐溪郑先生奋然独立。不畏没身之诛。以扶天伦。惟公以布衣慷慨制疏。唱起士林。以救直臣。若非学问之有得于平日者正大确实。则何能如是。居泮时。有一权臣闻其材器。有求识意。或劝其往见。公作色曰附势利而取青紫。吾实耻之。终不见。平生足迹。未尝及于形势之门。盖其操守有素也。目见世路昏浊。公道扫地。不欲俯仰于流俗。以废举之意。固请于先府君承诺。自是无意于世。所居精舍。扁以睡轩。为终老之计。不幸戊午冬十二月初九日。侍食于亲侧。奄忽气塞。一家人惊惶奔走。已无救矣。得年三十七。明年葬于三嘉古县川内负艮之原。从曾祖考兆也。呜乎。公以孝悌忠信。为行己大节。若使达施。庶不负所学。而怀宝入地惜哉。公配宜人商山金氏。 赠典书讳鉴之后。高祖讳光范成均生员。曾祖讳守敦兵曹正郎。祖讳濂郡守。考讳㔦之 赠户曹参判。妣坡平尹氏。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讳彦礼之女。宜人端庄简静。幼而夙成。与公同年生。配公勤于蚕绩。节以制度。一家之用。赖而有裕。公之专意学业。不以家事关心者。宜人有助焉。公殁之后。奉事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7L 页
舅姑。益尽心力。生养葬祭。情礼并行。教导子女。戒饬切至。宗党咸称之。丙申八月二十九日。考终于堂。寿七十五。葬于晋西梧山辛坐之原。甲辰移公葬。与宜人同原异圹。有二男三女。男曰寿檍,寿橿。女适士人辛东望,郑枅,金蓍。寿檍娶坡平尹氏士人应锡之女。生二男二女。男曰光震,荣震。女曰姜徽泰,李茂。寿橿出继仲父后。辛东望一女姜徽重。郑枅三男三女。男曰祥履,光履,汉履。女曰金蕃,李苾,河达济进士。金蓍一女姜显世。寿檍氏。与挺濂友。自少同游。分义甚重。备知其一家事。谓莫如挺濂。故今其墓刻。不求于当世之显达。而求之穷巷之废弃。诚不可以不文辞。铭曰。
李氏之兴。肇自碧珍。冠冕相连。世有硕人。有若平靖。有若芦坡。诗礼之庭。忠孝之家。公又挺生。可光前烈。逢辰之缺。敛于丘壑。恭惟宜人。令德来配。仰事俯育。克尽诚礼。内外馀庆。宜裕后裔。不僭者天。可必者理。铭以诏后。于千万祀。
庆尚左虞侯志庵许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祜字仲绥姓许氏。系出金海。高丽时有讳麟为中郎将。谪居固城。子孙仍家焉。郎将生讳惟新登文科官至灵山县监。县监生讳旅迪顺副尉。于公为高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8H 页
祖也。曾祖讳元弼龙川郡守。灌圃鱼先生铭其墓。祖讳珩钟城判官。考讳千寿恭陵参奉。妣古阜裴氏。参奉孟宽之女。公以万历丙子二月十五日生。幼失怙恃。励志读书。兼学武事。弓马之才绝伦。丁酉倭乱。仗义讨贼。斩䤋甚多。朝廷以功除军器佥正。戊午登增广武科。时权奸擅国。伦纪斁绝。公退居田园。不求仕进。天启癸亥。 仁祖大王入承大统。拜训鍊院佥正。甲子沈公光世奉 命巡抚北边。 启请公以行。公周旋佐幕。处事合宜。沈公器重之。富宁府使以事见黜。沈公欲 启以公代之。公陈其不可固辞。公伟而止。还 朝拜护军。 上念其勤。特命为多庆浦万户。盖急于收用也。在镇一年。尽心供职。军政修举。器械备具。观察使褒 启。降表里以奖之。壬申为武兼。甲戌除庆尚左道兵马虞侯。瓜满归家。丙子之变。 大驾幸南汉。公慨然曰主辱臣死。乃杖剑勤王。行过巡营。监司沈演壮其忠勇。留幕府与之谋议。公以督兵亟进。力言于沈。又请挺身赴难。闻南汉解围而还。乙酉十一月三日卒于家。得年七十。初葬于县北左耳山。越辛酉移葬于县西板云负乾之原。公器局庄重。志虑深远。可以当大任。抱才未展。终于下僚。人惜之。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8L 页
尝遭伯公丧。哀痛素食。以终月数。抚其孤无间己子。其天性然也。配谷城禹氏克俭之女。生三子。男一曰邦翰奉训郎。女二兵使白瑞翰,士人南应奎其婿也。继室子三。曰以远训鍊院奉事。曰以慎副司果。曰光翰将仕郎。奉训无子。取从兄廷翰之子荇为嗣。早死有一子曰景任。景任以其王父之命。持家状来请文。辞之不获。遂为之铭曰。
金官大姓。玉函遗绪。簪缨继继。有若来许。赳赳我公。忠纯志虑。发身弓马。尽职边圉。雄图未展。命耶时耶。松川之上。碧山之阿。有石斯立。寔公之墓。无俾樵牧。永世是保。
议政府右参赞秋潭尹公墓碣铭(并序)
呜乎。此吾乡先生秋潭相公之墓耶。相公之殁已四十馀年矣。墓道未有石。今其曾孙亨殷。持家状来请铭。此古人之所辞让。噫吾何敢当。辞之不获。乃据状中所录。参之以耳目之所睹记为之说。公姓尹氏。讳铣字泽远。自号秋潭。系出坡平。高丽初有讳莘达。佐太祖为壁上功臣。四世而讳瓘封铃平县开国伯谥文肃。自是名公钜卿。父子相承。十世入我 朝讳坤。佐 太宗封坡平君谥昭靖。生参议希齐。参议生右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9H 页
议政垠。议政生师骞早卒不显。取弟左通礼师夏之子研为后。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祖讳秀宗参奉。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考讳彦礼进士。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妣密阳朴氏。司直承孝之女。以嘉靖己未四月癸未。生公于三嘉龟坪之里第。生而颖秀。七岁能属文。十八中乡解。自是华闻日播。壬午中进士。戊子登第。历学谕,学录,博士,典籍。壬辰春。以亲老归养。是岁倭寇猝至。公奔赴京阙。 大驾西狩。公徒步随行。 上嘉其忠。 命随世子奉 庙主。戊戌丁内外艰。乱离奔窜。能执丧以礼。辛丑服阕。为扶安县监。后累迁至成均馆大司成。光海嗣位。以遇巷之旧。特拜吏曹参判。升资宪。癸酉朴应𡱝狱起。祸延母后。 宫门已锢。阙供有日。公亲裹米肉。使卫卒献之。事泄被台启。公上劄自劾曰臣实有是事。而谓之纳谄则不成说也。如欲纳谄则何不于造命之君相。而必于已锢之门哉。旷日阙供。脱有不洎。天下万世。陷殿下于不孝之名。此臣所大惧也。光海亦感悟。命不绝供馈。甲寅以奏闻使赴皇都。归路谒夷齐庙有诗。乙卯复命。丁巳拜汉城府判尹。戊午拜议政府右参赞。辛酉岭南儒生金是枢等治疏入京。请斩李尔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19L 页
瞻尔。瞻闻之。为伏甲屠戮计。公舍儒生于城外。使人谕柳希奋。希奋掇其伏甲。得免坑儒之祸。于是凶党大恚。贬为东京尹。癸亥 仁庙改玉。复拜右参赞。公上疏辞不复起。閒居山野以自娱。 崇祯己卯九月七日考终。享年八十一。以其冬十一月。葬于陶邱之山。戊午迁葬于考判书公墓之东冈坐子之原。夫人李氏祔焉。夫人籍全义。通政长文之女。 赠贞夫人。生五子。长男左辟翰林。次右辟直长 赠执义。正辟承训郎。女参奉权克亮,县监李之馨。翰林无子。以承训第二子志为后。女郡守曹时亮。直长三子。载通德郎。圭 赠承旨。女宋泂。承训四子。喜 穆陵参奉。志为翰林后。女生员权克恒,参奉郭璜。通德五子。亨殷进士,亨夏,亨甲,亨周。女姜启基。 赠承旨四男。亨商,亨震,亨天。内外诸孙凡七十馀人。噫公之立朝事迹。不能尽详。只据本状所录。略举如右。而吾犹及见公退老之时。公容仪粹美。性度温雅。黄冠野服。遨游于山水间。蓝舆所到。徒友咸集。笑语温温。各得欢心。窃又有感焉。铭曰。
禀明秀之气兮。生忠孝之家。早蜚英于廊庙兮。晚栖迟于邱阿。繄中行而独有所积兮。是以有此子孙振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20H 页
振。松楸旧麓。即惟公之新阡兮。是安是依。永勿替于千春。
巨济县令许公墓碣铭(并序)
金海有金许两大姓。驾洛首露王之后。王姓金。妣姓许。子孙分以为氏。王命也。许氏子孙尤繁昌。历新罗高丽及我 朝。名公钜卿。相望于册。公姓许氏。高祖讳公绰县监。曾祖讳裕 赠通训大夫通礼院左通礼。祖讳国柱兵马虞侯 赠通政大夫兵曹参议。考讳玵军资监正 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副总管。妣载宁李氏喜益之女。赠贞夫人。三代之 赠。以公兄兵使之贵也。以万历庚戌四月。生公于晋阳之龙凤里第。先一日参判公殁。后三载贞夫人捐世。公育于叔母家。及长粗通经史。己卯登武科。历宣传官,备边郎,都总府都事。癸未拜巨济县令。甲申十二月。卒于官。年三十五。越明年乙酉。葬于龙凤负壬之原。公天品乐易。表里如一。持心以敬。与物无竞。居家莅政。专以惠人利物为心。其殁也远近咸痛惜之。公先娶晋州柳氏。县监有春之女。生二女。长适参奉李翊华。次适李玄柱。后娶文化柳氏。文科庆门之女。生二女。长适宋之栻。次适权斗
存养斋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320L 页
瞻。呜乎。公早失怙恃。零丁孤苦。而能自树立。以世其家。不幸早世。功业未显于世。又无身后继姓之人。可悲也夫。兵使公讳东岦。公讳仲岦。兄弟二人。友爱甚笃。铭曰。
干城之器。保障之任。竭力临民。才度一稔。尚冀展布。遽此云亡。视天邈邈。诘理茫茫。繄彼若堂。寔公之藏。铭以牖后。徵之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