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073-02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慈湖诗传卷十六     宋 杨简 撰
大雅一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
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
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
亦世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
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穆穆文王于缉熙敬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073-0242b.png
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
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
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无念尔祖聿修
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
于殷骏命不易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
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躬补音姑宏切说文躬从吕或从弓弓声本如肱周
 易震不于其躬于其邻又曰艮其限危熏心也艮其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073-0243a.png
 身止诸躬也(按原本/四句脱)班固东都赋登灵台考休徵俯
 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又与棱字叶崔瑗祭和帝文
 元景寝曜云物见徵冯相致妖遂当帝躬韩愈祭嫂
 文苟容躁进不顾其躬禄仕而还以为家荣天补音
 铁因切 文王与天一也于者叹美之辞昭者光明
 不蔽之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文王有天道纣失
 天道天人一也人心去纣故天命亦去纣而在文王
 矣有周不亦显乎帝命不亦时乎适当其时也纣大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073-0243b.png
 恶文王盛德时适相值故帝命去纣而在文王不显
 不时朱谓古语声急而然诗人见文王之心即天之
 心文王之所为即上帝之所为如升陟于天在帝左
 右亲承帝命降而行之于天下也亹亹不息也惟不
 动乎意故能不息也动乎意则有作必有息不动乎
 意故能无作亦无息舜之惟精惟一此也禹之安女
 止此也文王之不识不知此也文王之德不息故令
 闻不已尔雅云哉始也天于是始陈示锡命于周天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073-0243c.png
 不言不为人心归周即天命在周也人心所以归周
 者甚著则天之所以锡周者岂不亦著尔雅云侯维
 也侯文王孙子谓文王有圣子贤孙又足以继承文
 王也谓文王又有子有孙也文王之孙子其本适为
 王其支庶为诸侯世世有德继继承承可以百世也
 不惟文王之孙子光显凡周之士亦世世光显以文
 王道之所成又择其尤贤者而任之也诗人之辞始
 也以不亦显为不显其后流传习熟则即以不显为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073-0243d.png
 显不复问上下文势不显亦世此之谓也世世之所
 以显者以其犹之小心翼翼也犹猷也道也翼翼而
 敬无放逸故无所失道道即文王之道也其道大故
 曰皇皇大也思语助辞也他国贤士甚寡惟周贤士
 甚多如特生于国也说文桢刚木也上郡有桢林县
 一曰筑墙具题曰桢旁曰干广韵云女桢冬不凋木
 也楼尚书云女贞即今之冬青惟木之刚者可为桢
 干多士为周之桢干文王以生多士而宁文王不大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073-0244a.png
 声以色故曰穆穆缉者缉理于思为细微之间熙有
 理顺之义缉熙者进德精微之谓进德之实非思也
 非为也惟可以言敬敬非思为也惟可以言止止非思
 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而不属于为所谓不识不
 知者此也惟精惟一者此也安女止者此也文王之
 所缉熙者此也惟不动乎意不属乎思为故熙顺融
 释如点雪之融于水微云之散于太虚其缉熙于思
 为微细之间融释于无思无为之妙如此岂不甚美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073-0244b.png
 而可叹服哉故曰于惟其道心不识不知故声音不
 大形色亦不大而见为穆穆假大也假哉叹天命之
 大哉为绝句天命连下文是诗颇有参差不齐之语
 不可拘执天命有商之孙子其丽数不止于亿尽命
 作诸侯于周六服之中既尽也服之为言服从也服
 事也毛传谓丽数也曰亿者每国之公族子孙甚众
 也商之诸侯而今服于周见天命之无常武王择殷
 士之可用者亦用之故肤敏之士助祼将于京师祼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073-0244c.png
 者祼郁鬯所以将诚通之于神故曰祼将天官小宰
 凡祭祀赞祼将之事冔殷冠既归周执礼而犹殷冠
 者当是武王初有天下制作未定故殷士尚得服殷
 之黼裳冔冠诗人见殷士黼冔祼将于京而伤之故
 以为言因以戒成王曰王之忠荩之臣得无念尔祖
 文王之德乎不敢指成王而曰荩臣实戒成王也念
 尔祖文王之德则无敢放逸则天命可以永保周士
 未遽至于祼将继周者之京也无放逸则德修矣德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073-0244d.png
 修则天命在我矣可以永永配天之命多福非自外
 至自求之而已矣自求之者无他也无放逸也无动
 乎意也安女止也是数语者一也师众也失众心则
 人去之天亦去之方殷之未丧失众心则与人同心
 与天同心是谓配天宜鉴于殷今殷失众心而人去
 之天命去之于以知天之峻命不可容易再言命之
 不易者致意之深戒成王之切遏抑也毋遏抑尔躬
 至于卑下也放逸则卑下矣当昭德义之令问此非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073-0245a.png
 外饰而撰作之也问望由德义而宣昭无义问者中
 心之无义也动乎意而放逸则为无义矣有又也又
 当忧虞恐又如殷之降丧自天也欲知天心乎而人
 常患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不可测度于是教之曰但
 法则文王则万邦自孚信我之德矣载承载也上天
 之所承载者何所有也上帝虽有名而不可见无声
 无臭而不可闻作是诗者灼知文王之即天故确然
 曰仪刑文王则得天道矣万邦之心不计术而取也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073-0245b.png
 吾心不动乎意则无逸无逸则无私无私则与人
 心同矣与天道亦同矣天人形若有异道无异人
 心即道故曰道心不动乎意常虚常明何思何虑
 安女止是谓精一是谓帝则是则无声无臭者此
 惟自省自则者知焉作是诗者其周公乎圣人之
 言也毛诗序惟曰受命作周也是何足以明是诗之
 大旨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073-0245c.png
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
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
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在
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
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
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
商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073-0245d.png
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
维鹰扬亮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按亮字杨/氏从韩诗)
 身补音尸羊切荀卿成相篇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
 随举牟光道古贤圣基必张易林蒙之垢曰足动目
 瞤喜未加身举家蒙欢吉利无殃涣之兑曰昭公失
 常季氏悖狂逊齐处野丧其庞身蹇之兑曰机饵设
 张司暴子良范叔不廉凶害及身伣牵遍反伣韩诗
 作磬(按原本/四字脱)亮韩诗作亮毛诗作谅或作凉 明明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073-0246a.png
 在下天明照在下者之善恶也赫赫在上天明威之
 可畏也天难忱信为王者不易难也天既以纣为殷
 适嗣而位天位矣乃又使不得挟四方而有之然则
 天果难忱难恃也毛传曰挚国任姓仲仲女也自彼
 殷商之国中来嫁于周朱曰自周而言则诸侯皆殷
 商也京周京也曰嫔于京其国史所书之辞乎是谓
 大任大任及王季皆维德之行事上帝之道不在乎
 他在乎善而已矣人性本善意动而迁斯丧厥善小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073-0246b.png
 心翼翼不动不迁是谓善事上帝怀藏也多福乃怀
 藏于文王小心之中不在求之于外也亦文王篇自
 求多福之意也进德亹亹不复回转故四方师之文
 王遂受四方之归也天监在下纣恶既盈维周世世
 修德至文王之德益盛则天命自然集于周载年也
 文王初生大姒作文王之配合在洽水阳毛传曰洽
 水谷梁传曰水北曰阳涘厓也朱曰嘉昏礼也前汉地
 理志冯翊有合阳县(按原本/三字脱)洽水之阳渭水之涘莘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073-0246c.png
 国所在是为大邦子为大姒大姒盛德配天天使配
 文王文王为天子则王后非天妹乎伣者灼见也灼
 见大姒之为天妹也说文谓伣譬喻许慎不明天人
 之一致也何以喻为心疑而强为之说也字作人见
 曷为譬喻人心无私之心也大姒寤寐思求淑女以
 配君子此天地无私之心也无私即道心后学不知
 道不悟中庸之心即天道故自昏自蔽自弃而又疑
 大姒非天之妹文王行嘉礼于大姒止语助也纳采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073-0246d.png
 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嘉礼之吉事有祥者吉之初
 兆也天生大姒作文王配初祥既兆至于文王亲迎
 于渭则其祥于是定矣造舟为梁孙炎云比舟为梁
 也杜预云河桥之谓也孔疏云继大任之女事天命
 文王于周京缵继女事维莘国尔实维长女行犹嫁
 也诗云女子有行笃实也实生武王保右武王命武
 王燮伐大商燮和也圣王之征伐岂得已哉奉天命
 平大乱诛君吊民归马放牛是谓燮和之伐非暴怒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073-0247a.png
 之伐旅众也矢陈兴起也孔疏云牧野纣南郊笺谓
 诸侯予我也予虽诸侯而兴起自上帝观武王则曰
 女帝临护之又命之曰无贰尔心恐其以纣众如林
 之盛而疑惧也所谓天命帝命天帝不言即人之所
 言人心恐武王之疑贰故谓上帝亦恐武王之疑贰
 凡人事之所成即天命之所成车宜檀木毛传曰煌
 煌明也骝马白腹曰騵本尔雅释畜文郭注云骝赤
 色黑鬣肆犹遂也有无所畏忌之意尔雅释诂云亮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073-0247b.png
 介也左右亮也韩诗传云相也毛传曰佐也大公望
 为大师号曰尚父孙子兵法曰周之兴也吕牙在殷
 齐世家曰吕尚国语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雨
 以夷则之上宫毕之则雨止矣诗人喜其会战之朝
 清明也故云毛诗传曰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
 武王也此序既失诗旨又不足以明文王武王之德
 徒为芜赘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073-0247c.png
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
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
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
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乃召司空乃
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救
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
鼓弗胜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乃
立冢土戎丑攸行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073-0247d.png
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虞芮质厥成文王蹶
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

 尔雅释草云瓞瓝其绍瓞舍人曰瓞名瓝(按原本/误作瓞)
 瓜也邢疏云绍先岁之瓜瓜蔓近本之瓜必小于先
 岁之大瓜以其小如瓝故谓之瓞周推本始继继承
 承如瓜蔓生绵延不绝初瓞虽小而后滋大生民篇
 以后稷为民详观是诗通上下皆曰民谓周之子孙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073-0248a.png
 与凡周之民欤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皆言太王亶父
 居豳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以犬马以珠玉俱不得
 免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
 吾闻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遂去豳邑于岐
 山之下孟子作邠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
 如归市毛传亦引此于是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又曰周
 京漆沮之间也按杜水出杜阳山东南流左会漆水
 径岐山西为岐水而屈径周城南历周原下徐广曰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073-0248b.png
 漆水出杜阳西岐山许慎亦曰漆水出岐山杜阳县
 有漆溪谓之漆渠又西沮水出北地郡直路县燋石
 山东南流屈而夹山西流又西南径宜君川又得黄
 嵚水口乃东南径祋祤县夫宜君之南与今邠州接
 境邠即豳今邠州有古豳亭有枸邑城古鹑觚县汉
 地理志右扶风郡有枸邑邑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
 都而鹑觚乃在北地郡则知扶风郡与北地郡接境
 今邠州西南接凤翔府扶风郡界不过六十里本府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073-0248c.png
 之岐山又本府之东四十里则岐山与邠州益近岐
 山去沮水亦不远则岐周之地有杜水沮水漆水明
 矣而郑笺辄异毛传而谓公刘迁豳居沮漆之地又
 谓陶复陶穴本其在豳时也笺义殊未安岂有自公
 刘居豳以来至于后古公亶父皆穴居而未有家室
 乎此断断乎无是理康成不善属文每每见其笺注
 文理不顺于是益验然地理志扶风杜阳注二诗自
 杜沮漆齐诗作自杜言公刘避狄而来居杜与漆沮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073-0248d.png
 之地古书多差况非圣说此奚足信以本诗本文熟
 读之文理甚明非言豳地言古公亶父初迁岐周之
 事也康成谓豳在岐山西北四百里亦然今考地理
 岐山邠南下甚远孔疏谓禹贡之漆沮与诗之自土
 沮漆别又谓诗之沮水则未闻何地曰未闻者考之
 未详欤谓禹贡之漆水异乎诗之漆水则诚有故也
 岐山所出之漆水在漆县西唯与杜水合南至美阳
 县而南流于渭初未尝与沮水合也故孔疏云异禹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073-0249a.png
 贡导渭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河者以
 沮水一名漆沮沮水入洛洛水入渭然则此二沮漆
 水俗谓之漆水又谓之沮水是水之入渭然则二漆
 沮水与前所言漆水出岐山与杜水合而入渭者又
 异矣大抵渭水之北泾水之东水名漆沮者三矣禹
 贡曰又东过漆沮不曰会而曰过者楼尚书云两川
 相似而合曰会大川所过而小川随之曰过小水入
 大水曰入漆沮小于渭古公之将迁岐必先相其地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073-0249b.png
 始至岐山陶土为穴而居未有家室来朝谓后朝之
 日仪礼所谓来辰者自明日以后凡后来之日皆谓
 之来也古公既相地至来朝遂与其妃姜女来胥相
 其所居宇居也孔疏云古公犹云先王先公也大王
 追号鲁颂閟宫云寔维大王居岐之阳寔始剪商盖
 以去豳居岐豳人从之如归市四方悦其爱民而去
 国王业由此而始故诗序曰绵文王之兴本由大王
 也孔疏引说文云陶瓦器灶也(按原本有/误今改正)盖灶以陶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073-0249c.png
 去其土而为之故谓之陶说文云穴土屋也复地室
 也许氏淮南子注云复重窟也上古穴居野处古公
 时殷世古质雍州地高尤宜穴居岐周西夷之地远
 俗益近古故以穴居为常今俗犹谓取土而出之曰
 陶所谓陶复陶穴者陶之复陶之谓穴以居乎自尔
 雅训释犹多谬误前儒训释亦难信释水云浒水厓
 率循也胥相也今俗犹以观视为相相字平声得非
 字义本因相与观视曰相而胥相同义乎笺云膴膴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073-0249d.png
 肥美释文曰堇音谨广雅云堇藋也今三辅之言犹
 然藋徒吊反说文云藋堇草也内则曰堇荁粉榆释
 草云芨堇草郭注云即乌头也音靳本草谓煎之则
 杀人然则生食之亦可乎荼释见卫谷风堇荼甘如
 饴以地之肥美也莆田郑氏曰饴饧也周礼春官菙氏
 掌共燋契以待卜事注契龟之凿也笺云时是也卜
 从则曰可止居于是可作室家于此也宣开也今俗
 谓初作田曰开荒自豳迁岐必率循西之浒而至岐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073-0250a.png
 阳大王居岐之阳凡豳人自西而徂东从大王而迁
 岐阳者皆执事效劳周遍也皆也笺云绳者营其广
 轮方制之正也既正则以索缩其筑板上下相承而
 起司空掌营国邑司徒掌徒役之事翼翼者庙檐如
 羽翼也说文曰救盛土于器也毛传曰救蔂也刘熙
 云蔂盛土笼也王氏曰度传土也苏氏曰削屡重复
 削治也陾陾取土于蔂众多之状也薨薨传土者众
 多之声也登登筑土寖高之谓也冯冯张氏曰削土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073-0250b.png
 声笺云五版为堵李氏曰公羊传五版为堵五堵为
 雉何休以为堵四十尺许慎五经异义戴礼及韩诗
 说八尺为版五版为堵版广二尺积高五版为一丈
 考工记匠人注云雉长三丈高一丈左传隐元年杜
 注云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
 毛传曰鼛大鼓也长一丈二尺周礼曰以鼛鼓役事
 人声之盛鼛鼓弗能胜也朱氏曰书天子有应门春
 秋鲁有雉门礼记鲁有库门家语卫有库门皆无云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073-0250c.png
 诸侯有皋应者则皋应为天子之门明矣意者大王
 之时未有制度作二门其名如此及周有天下遂尊
 以为天子之门而诸侯不得立也笺云诸侯之宫外
 门曰皋门朝门曰应门内有路门天子之宫加以库
 雉笺义殊未安孔疏云襄十七年传宋人称皋门之
 晰遂谓诸侯有皋门而左传乃曰泽门之晰非皋门
 杜注亦曰泽门非讹误也然则疏谓皋门之晰者其
 心记之讹欤又案定二年雉门及两观灾子家子谓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073-0250d.png
 两观为僣以观者台土之加高者也于以知雉门非
 僣而康成谓天子加以库雉何也康成殆以鲁得用
 王礼故鲁有雉库以未见家语故不知卫有库门明
 堂位曰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是鲁无皋应
 特其制似之尔闶大也将将人出入之多也冢土社
 也礼国主社主也尊之曰冢土毛传曰起大事动大
 众(按原本/四字脱)必先有事乎社戎大也丑众也戎亦有兵
 义肆犹纵也纵其愠怒我者不殄绝谓昆夷数侵侮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073-0251a.png
 而亦不足以陨坠我之令问孟子荅貉稽引此诗谓
 文王也观此诗盖序大王以来至于文王之事亦不
 止言文王楼尚书谓孟子断章取义但取此诗以言
 文王又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邶柏舟之诗
 孔子本无与及其久也我之植木拔拔其盛行道之
 人兑然而四国之人咸归之国势盛强昆夷畏其盛
 服其德故疾趋而来服维其喙者言其敬畏而形容
 之也谓疾趋维喙息而已不敢有他也孟子曰文王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073-0251b.png
 之事昆夷以大事小笺云柞栎也棫白桵也陆玑疏
 云周秦人谓柞为栎释木云棫白桵注云桵小木丛
 生有刺实如耳珰紫赤可啖陆玑疏云三苍说棫即
 柞也其材理全白无赤心者为白桵今人谓之白梂
 二说不同未知孰是易曰兑说也邱氏曰混夷当为
 昆字之误也毛传曰駾宇也说文曰駾马疾行猊吕
 曰喙张喙而息也苏曰虞在陕之平陆芮在同之冯
 翊平陆有閒原焉则虞芮之所让也毛传曰虞芮之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073-0251c.png
 君相与争田久而不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
 质焉乃相与朝周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
 其邑男女异路班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
 夫让为卿二国之君感而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以
 履君子之庭乃相让以其所争田为閒田而退天下
 闻之而归者四十馀国蹶者动之疾也生者虞芮之
 善心由中以生也孟子曰乐则生矣生则乌可已也
 虞芮之争心忽变而为让心何其疾也此实文王之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073-0251d.png
 德有以感发之故曰文王蹶厥生谓文王发动其善
 心也而文王退然而不敢当曰予有疏附之臣尔予
 有先后之臣尔予有奔奏之臣尔予有禦侮之臣尔
 谓皆群臣之力尔此盖当时有称赞文王之德者故
 文有此让辞欤疏者远臣也附者近臣也行则在我
 之先者在我之后者皆辅佐我以正者虽奔奏小臣
 亦吉人善士禦侮虽无所先不得已而命将率以禦
 之其将率皆行文王之德意无暴无怒观执讯连连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073-0252a.png
 攸馘安安之状则文王禦侮之臣亦辅文王之德
 文王之臣无非圣贤文王此言亦非徒谦而空言
 也文王之谦让若是益以见文王之盛德故诗著
 之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
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
于迈六师及之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
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073-0252b.png
 易剡木为楫汉书亡维楫有风波舟楫之危或言能
 度水不用舟楫皆此读 自文王大明绵而下皆成
 王时所作之诗故曰文王曰武王至于棫朴其武王
 时周人赞勉武王之诗欤毛诗序惟言文王能官人
 而不及武王殊未安文王能使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何止于能官人而已其言辟王或通言文武至于周
 王于迈六师及之则惟言武王尔文王不可以言六
 师人材之盛如棫朴之薪左右皆髦俊之士槱积也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073-0252c.png
 聚积人材固由选择而人才之盛亦道化作成之功
 至于武王往伐或巡守六师及之皆有德有造之人
 也盛矣哉观文王伐崇攸馘安安有德之容则知文
 武之时作成人材之盛有至于此其曰趣之曰及之
 曰峨峨皆髦士攸宜之意状有不可形容之妙如彼
 云汉为章于天其变化之所及者广矣今周王方寿
 考未艾岂不能作人于遐远乎以纣积恶化亦广故
 今有望于武王尽作成遐远之人也武王圣学如追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073-0252d.png
 琢之章其性如金玉之质王其勉勉无怠纲者道德
 之本纪者礼乐刑政之详本末具备德之流行速于
 置邮而传命无不有德有造矣毛传曰追雕也相质
 也棫白桵也朴枹木也释木云朴枹者郭注云朴属
 丛生者为枹考工记云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
 至注云朴属犹附著坚固猊也此言棫木朴附丛密
 芃芃然盛也趣趍辟君也淠舟行貌楫棹也烝众也
 迈往也倬高也半圭曰璋笺云璋璋瓒也祭祀之礼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073-0253a.png
 王祼以圭瓒诸臣助之亚祼以璋瓒郊特牲云灌以
 圭璋祭统云君执圭璋祼尸大宗伯执璋瓒亚祼王
 肃云群臣行礼之所奉顾命曰大保秉璋以酢王肃
 说为安尔雅云峨峨祭也尔雅义多差谬奉璋可以
 言助祭峨峨者璋之状其高峻巍峨非祭也又考工
 记玉人云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按原本/四字脱)射四寸
 厚寸黄金勺有缫天子以巡守宗祝以前马其宗人
 与祝奉此三璋于天子车马之前欤又云琢圭璋八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073-0253b.png
 寸以頫聘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以起军旅以
 治兵守又云璋邸射索功以祀山川以致稍饩然则
 王左右奉璋亦不特于祭见之静观是诗所谓于迈
 六师及之其追记武王伐纣之事欤抑记武王巡守
 薄震之师欤辞气舒徐和缓殆言巡守时迈之事尔
 抑总言之欤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瑟彼玉瓒黄
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073-0253c.png
君子遐不作人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
福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莫莫葛藟
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毛传曰旱山名也麓山足也干求也玉瓒圭瓒也黄金
 所以饰流鬯也笺云黄流秬鬯也榛栗属简兮山有
 榛陆玑云楛其形似荆而赤茎似蓍上党人织以为
 斗筥箱器又屈以为钗榛楛济济福禄之盛似之于
 是称赞君子所以求福禄者以岂弟而已岂弟之道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073-0253d.png
 何道也岂和乐也弟孙顺也君子之和乐孙顺初无
 意说也融融怡怡是谓道心舜所谓精一执中者此
 也禹所谓安女止者此也孔子所谓孝弟之至通于
 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者此也诗云自求多福此
 之谓也君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欤瑟坚
 腻猊考工记玉人之事祼圭尺有二寸(按原本/脱尺字)有瓒
 以祀宗庙(按原本/脱宗字)此诗笺云圭瓒之状以圭为柄黄
 金为勺青金为外朱中央矣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为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073-0254a.png
 西伯以功德受此赐毛传言金饰郑言其详盖据玉
 人大璋中璋边璋之制云黄金勺青金外朱中鼻寸
 衡(按原本衡/讹作卫)四寸有缫故意圭瓒之制亦同详观玉
 人本文祼圭瓒与三璋黄金勺之文隔绝甚多文理
 未见其同毛郑说俱未安孔疏谓秬黑黍一秠二米
 酿为酒以郁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郁金色黄如金
 酒在器流动故谓之黄流以璋制考之则祼圭之瓒
 如勺欤其勺用瓒玉故圭勺名瓒欤孔丛子子思曰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073-0254b.png
 吾闻之子夏曰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以九命作伯于
 西受圭瓒秬鬯之赐孔疏谓郑不见孔丛之书其言
 帝乙之时或当别有所据是章言受圭瓒秬鬯之赐
 为福禄唯君子岂弟福禄所以降也攸所也谓福禄
 因岂弟而降也说文云鸢鸷鸟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喻岂弟之德所以感动人心而兴起之也孟子曰圣
 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尔孔子所以能绥之斯来动
 之斯和者所同者自然相感应也文王之所以蹶动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073-0254c.png
 虞芮之君善心由中以生者其机同也其机无他其
 道无出岂弟而已是心甚神是心甚平无所不通无
 所不感岂弟君子不能作人于遐远乎言无所不作
 成也成人有德小子有造不独文王有之自太王王
 季同此心也同此岂弟也故亦同此化成也清酒非
 止谓三酒自五齐皆酒也虽齐亦就中取其清者用
 之至于三酒则卑矣商颂烈祖亦曰既载清酤非谓
 在下之登酒也笺云载在樽中也骍牡赤色之牡是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073-0254d.png
 章言祭而获福介大也景明也其福明著而大也无
 德者虽祭不获福此介景福由岂弟以致之也瑟柞
 棫坚腻甚美民取为薪以燎有济乎民矣君子有济
 世之功似之君子岂弟济世神所劳矣故降福禄如
 榛楛葛藟施于条枚有福禄滋蔓之象岂弟之君子
 求福有进而无退回者旋转也退之谓也是求不以
 思虑是进不以思为岂弟不已即求福不回之谓也
 非果有心于求之也干禄求福诗人歌咏之辞也孟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0073-0255a.png
 子曰说诗者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毛诗
 序曰旱麓受祖也失本诗大旨矣本诗专发明岂弟
 道化之妙而序惟言受祖不知道也岂弟君子太王
 王季文王武王之所同也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
则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
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
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0073-0255b.png
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男补音尼心切释名男任也典任事也白虎通男者
 任也任功业也易林屯之离曰阴化为女阳化为男
 治道得通君臣相承曹植宜男花颂草号宜男既晔
 且贞朱曰思语辞也至哉太任之思齐乎大任之神
 气定静如齐非太任坚持强取此定静也人心本定
 本静动于意则失之太任不动乎意故常静也爱媚
 其姑周姜能顺事也后武王有天下周地为京师故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0073-0255c.png
 诗人尊称太任为京室之妇文王之妃太姒又继嗣
 太任徽美之德音徽音犹令闻也名闻不虚得由实
 德而生故不妒忌叙进众妾致生男之多诗人美其
 不妒忌之志极其美而言之谓亦可以致百男也观
 关雎寤寐求淑女以配君子至于寤寐思服悠哉悠
 哉辗转反侧太姒盛德至是不妒忌不足以言之故
 诗人称之曰则百斯男孔疏引定四年左传曰武王
 之母弟八人是通武王与伯邑考为十子也史记管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0073-0255d.png
 蔡世家云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之正
 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次曰管叔鲜次曰
 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郕叔武次
 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聃叔季载皇甫谧云文
 王取太姒生伯邑考武王发次管叔鲜次蔡叔度次
 郕叔武次霍叔处次周公旦次曹叔振铎次康叔封
 次聃叔季载杜预不言曹叔振铎而有毛叔聃渊明
 言曹叔而注云有毛叔圉其名与史记皆同其次则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0073-0256a.png
 异毋则百斯男诗人意欲言其众妾生男之多也惠
 顺也孔疏云宗公是宗庙先公毛传曰恫痛也时是
 也追王止于太王自公叔祖类而上曰先公盛称妇
 德故及于承祭祀顺惠宗庙神无怨恫晋语胥臣虽
 谓文王询于八虞咨于二虢度于闳夭谋于南宫诹
 于蔡原访于辛尹重之以周召毕荣为惠宗公然先
 儒释诗未必皆得且叔孙豹误释皇皇者华以忠信
 为周又以怀和为周又以怀和为每怀左氏以为未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0073-0256b.png
 安而削之然则虽古书亦难尽信夷考思齐之诗上
 下文理谓太姒惠顺宗庙先公毛传亦曰宗神国君
 自称曰寡人则称其妻宜曰寡妻盖王侯自称孤寡
 不榖谦辞也刑法也此曰寡妻殆文王尝自称寡妻
 法度仪刑之善故载之诗欤宫中之事唯文王知之
 详欤是诗推本文王上有圣母下有圣妃虽大姒自
 有盛德亦文王盛德感应至于兄弟以御子家邦道
 化由中而达于外诗人于是备赞文王盛德谓在宫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0073-0256c.png
 则雍雍在庙则肃肃虽居不显之地亦若有临之者
 虽人心悦我无厌射亦兢兢保守无怠吕曰戎疾大
 患难也羑里之囚是也昆夷猃狁之难则其馀也殄
 绝也无也纵大患难不无而文王之功烈光大而无
 瑕玷假大也心无所动自敬自善故虽室中屋漏人
 所不闻知之地亦敬如式在车致敬则式他人谏而
 后入于善文王虽不因规谏亦入于善肆有甚盛广
 肆之意又言文王道化广大成人则有德小子则有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0073-0256d.png
 造造者造之既兴起其善心又左右之辅翼之使之
 入于善是谓造亦谓之作人古之人犹曰昔之人无
 逸曰昔之人谓老成人成德已久惟亹亹无厌斁斯
 士者总言成人小子及古老之人皆文王作成使之
 有誉为髦俊也毛诗序曰思齐文王所以圣也盖文
 王之所以圣由上有太任之母下有太姒之妃故也
 卫宏不知道故有斯言人心本善善非自外至书曰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人心即道故曰道心动乎意始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0073-0257a.png
 失之所谓作人亦作其所固有尔非能强其所无也
 学者知道不信已心之即道故谓文王之圣亦由外
 助纵有佐助亦不过助文王本心之善而辅成治化
 尔卫序之言殊为害道使文王如舜不幸其母嚚岂
 失其圣乎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
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
西顾此维与宅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0073-0257b.png
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
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
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
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维
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
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
祉施于孙子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
岸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0073-0257c.png
以按徂旅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依其在京侵自阮疆
陟我高冈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
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帝谓
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
帝之则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
临冲以伐崇墉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
安是类是祃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
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0073-0257d.png
 补音赫黑各切淮南子污壑阱陷之中高诱注云壑
 读如赫赫明明之赫荀勖大会行礼歌明明天子临
 下有赫四表宅心惠浃蛮貊柔远能迩孔淑不逆来
 格祈祈邦家是若祃补音满补切野祭也说文以马
 得声马本音姥晋鼓吹曲师执提工执鼓坐作从节
 有序盛矣允文允武蒐田表祃 赫者明威之谓莫
 者其莫之音而字讹欤瘼病也不然则民心之所不
 可者欤莫不可也二国其谓密与崇欤是诗惟言按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0073-0258a.png
 密伐崇获得也得其政不得谓失道也二国不道上
 帝于是究度四方诸国可以使征伐之者然上帝不
 遽伐之又久待之尚觊其或改也耆老也犹久也及
 其久也二国之恶终不悛反更张廓不少衰止式更
 也上帝憎恶之乃眷顾西国西周也上帝无常心以
 百姓之心为心民恶之则帝恶之民归之则帝归之
 文王未遽伐二国久待之即上帝之耆之此指西周
 也维与西周安宅焉于是作治西周之宅而又屏障之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0073-0258b.png
 作者作治其田尔雅释地云田一岁曰菑释木云立
 死椔毙者翳郭注引诗其椔其翳周礼夏官掌固司
 险五涂径畛涂道路之上树之林以为阻固林木密
 比蔽翳修理之平正之人为之所作即上帝之所作
 也毛传曰木立死曰菑自毙为翳岂尔雅有别本欤
 抑传者意之欤国家作治庶务不必专言治其木况
 尔雅亦多差误今诗本文曰菑当从释地田一岁曰
 菑立国治田盖其先务林木之盛有灌木之从生焉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0073-0258c.png
 有栵木之比列焉释木曰灌木丛木又曰栵栭郭注
 云栭树似槲樕而庳小子如细栗可食江东呼为栭
 栗内则云芝栭䔖椇程曰行生曰栵启之辟之谓芟
 除释木云柽河柳郭注云今河旁赤茎小杨释木云
 椐樻郭注云肿节可以为杖释木曰檿山桑桑柘惟
 可攘剔不可除伐矣以其可以蚕也凡此土田道涂
 林木屏翳修治就叙则西周之居宅安矣周世世有
 德其德昭明人心归往至于所患之昆夷亦畏力怀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0073-0258d.png
 德恭顺归往往来载路迁往也串夷往服即上帝之
 所以向往也人心之往即帝命之往天立厥配大王
 得大姜王季得大任文王得大姒益助周德周受天
 命于是益固郑笺云串夷即昆夷西戎国名尔雅释
 诂云妃媲也某氏曰诗云天立厥配帝省西周之山
 柞棫拔然而长松柏兑然而悦陶渊明曰木欣欣以
 向荣易曰兑说也林木之盛其国富饶斧斤有时其
 国有政其邦固矣人道之所至即天命之所作有王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0073-0259a.png
 季又有大伯为对大伯能让故王季得传文王既有
 王季又有文王为对既有文王又有武王周公自之
 为言后有继矣因心则友者友爱其本心之所固有
 非自外而至非勉强而为后稷公刘大王天命渐归
 周矣至王季复有德心犮其兄则天命之祥庆于是
 益笃厚矣天命之庆非无故而自笃也王季之德心
 有以笃之也帝于是锡之以光辉周家之德益著令
 闻益广国势益强有光辉焉周家之所有即天之所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0073-0259b.png
 锡受禄者享国也世袭不绝是谓无丧遂至于奄有
 四方备言庆祥之笃厚左传昭二十八年晋成𩹲曰
 诗曰唯此文王帝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
 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国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
 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
 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
 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
 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故袭天禄子孙赖
卷十六 第 35a 页 WYG0073-0259c.png
 之先儒以已意解释古训岂能一一皆中后世以左
 传古书也一切信之不敢有改而本诗帝度其心岂
 成𩹲之谓哉帝揆度王季之度尔而成𩹲又误言文
 王岂所传之误也耶(按王肃注及韩/诗亦皆作文王)审观本诗上下
 文势当从此本维王季帝度其心成𩹲言维此文王
 非莫者广莫溥大之谓明者无蔽类者伦类不乱咸
 有其理惟克明故克类长犹君也析而言之则于亲
 族言长于臣民言君克尽其道则能君矣克能也王
卷十六 第 35b 页 WYG0073-0259d.png
 季而言王此大邦者追王之后作此诗故云也顺者
 顺事殷王顺事长老敬顺臣民有顺无悖比者亲比
 邻国臣民亲比宗族王季之德众善咸备比于文王
 亦并比无异于王季无有愆失无可悔之事是谓靡
 悔成𩹲所释未尽其义乐记作克顺克俾传之差也
 比当毗至反而陆德明必里反者陆从乐记陆多好
 异失理既受帝之福祉又延及于孙子文王小心卑
 恭当纣大难见囚羑里惟有觊援于他人之心如溺
卷十六 第 36a 页 WYG0073-0260a.png
 者求援于畔维慕古圣羡治世初不敢有自为之心
 然是也帝谓文王无是畔援歆羡诞先登于岸劝文
 王自奋自济无小心卑恭太过也文王即古圣大抵
 圣人不自以为圣上帝岂实有言谕文王哉太公之
 所启告武王周公之所赞助闳夭太颠诸臣之所辅
 弼勉文王自奋自济济海内涂炭之苦无卑恭小心
 而已人事即天道人言即天言密人不恭敢拒违我
 周大邦之命既侵阮又徂往共国将侵之文王为西
卷十六 第 36b 页 WYG0073-0260b.png
 伯密拒命侵小文王于是从众圣群贤之请一怒而
 安民众圣贤之言即上帝之言文王赫怒即上帝之
 怒爰整师旅以按止徂共之旅孟子引此诗作遏莒
 二者必有一误若孟子徂莒为是则上亦当言侵阮
 徂莒共莒二字近似故讹救卫小国足厚周福笃厚
 也祜福也足以荅天下望救于周之心矣对荅也密
 人初依近周京先侵阮疆升陟我高冈无矢射我陵
 此我之陵也此我之阿也无饮我泉此我之泉我之
卷十六 第 37a 页 WYG0073-0260c.png
 池也此皆止遏之辞文王未欲遽诛伐之姑止遏之
 故三军之士从文王之旨亦姑止遏之文王之怒非
 私怒非生于忿之怒乃迫于义不得已之怒密之事
 情可以以师临之谕之而止文王无过怒也密服则
 止释山云小山别大山曰鲜郭注云不相连释地云
 广平曰原文王于遏密之后度其鲜原亦居岐山之
 阳在渭水相将稍近之地而迁邑焉孔氏疏云周书
 称文王在程作程寐程典(按原本/三字脱)皇甫谧云文王徙
卷十六 第 37b 页 WYG0073-0260d.png
 宅于程盖谓此也笺嫌此即是丰故云后竟徙都于
 丰知此非丰者以此居岐山之阳丰在岐之东南三
 百里耳万邦之方者虽居一方而万邦之所归也下
 民之王也帝谓文王予怀尔之明德尔卑恭小心声
 音颜色殊不大肆不以国势滋长夏大而变革其心
 如无所知如无所识常静常敬常止常一是谓
 顺帝之则三才无二道道在人心人心即道故曰道
 心是心无形是心无我虚明无际天地无间惟动乎
卷十六 第 38a 页 WYG0073-0261a.png
 意流乎邪故失之故与天地睽隔不动乎意则融融
 浑浑即帝则也如水鉴未尝有知识也而自能鉴物
 如日月未尝有知识也而自能照物文王之赫怒即
 是心也文王之遏密伐崇即是心也即舜之精一也
 即禹之安女止也帝谓文王询问尔之仇方询其事
 状情理若不可不伐则同尔兄弟之国以尔钩引攻
 城之具与夫临车冲车以伐崇国之城崇侯虎导纣
 为恶虐囚文王于羑里文王非伐已仇乃伐天下之
卷十六 第 38b 页 WYG0073-0261b.png
 所仇非告语之所及故伐之凡可以在上临下之具
 皆临也凡可以从旁冲击之具皆冲也闲闲闲暇不
 急遽之状文王不得已而攻崇城犹或觊崇侯之忽
 悔而改也人性本善因物有迁其本善终不磨灭圣
 人心量如天地故三军之士行文王之德意其状闲
 闲毛传谓言言高大也安知非墉之崇人有顺迎王
 师之言不一乎毛传亦多差谓此闲闲为动摇亦非
 笺谓言言将坏猊讯言也执所生得者而言问之连
卷十六 第 39a 页 WYG0073-0261c.png
 连而至不绝也此顺德者故不杀而执至也如崇侯
 恶党凶徒则杀而馘之释诂曰馘获也不服者杀而
 献其左耳曰馘于内曰类于野曰祃其未致者犹招
 致之使附不忍骤伐宽徐如此而四方无敢侮周者
 王氏曰仡仡壮也说文引诗崇墉仡仡高猊周书曰
 仡仡勇夫笺云伐谓击刺之肆犯突也毛传曰忽灭
 也朱曰拂戾也春秋传曰文王伐崇三旬不降退修
 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夫始攻之缓战之徐非力不
卷十六 第 39b 页 WYG0073-0261d.png
 足也非示之弱也将以致附而全之也及其终不下
 而肆之则天诛不可以留而罪人不可以不得故也
 此所以为文王之师也茀茀者临冲密比如草之郁
 茀也毛诗序曰皇矣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世周
 世修德莫若文王此序未为全非大扺赘语无所发
 明是诗言天人无二不识不知闲闲安安非圣人岂
 能作为序者固不识也又本诗惟言遏密伐崇而伐
 殷之意尚隐
卷十六 第 40a 页 WYG0073-0262a.png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
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
灵沼于牣鱼跃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
廱于论鼓钟于乐辟廱鼍鼓逢逢矇瞍奏公
 囿音又麀音幽补音伏周官考工记不伏其辕必缢
 其牛注云故书伏作偪杜子春云偪当为伏音同而
 字异也贾谊鵩赋伏与域叶东方朔七谏伏与息叶
 扬雄长杨赋伏与息叶班固幽通赋伏与逼叶扬雄
卷十六 第 40b 页 WYG0073-0262b.png
 上林苑令箴伏与硕叶补音伏笔力切未安集韵鼻
 墨切偪笔力切又伯偪反同音有偪而唐韵堛茫逼
 切简谓伏宜茫逼切既与逼同韵又与诸赋箴韵叶
 又与今音同毋特声微转尔服卜菔若笔力切则异
 毋翯音鹤孟子鹤鹤牣音刃 文王为台方经画而
 营之而庶民咸来共攻治之不尽一日而已成之故
 当时有言曰有司经始勿庸急庶民如子而来矣文
 王为台非如后世侈故不日而可成然民来如子成
卷十六 第 41a 页 WYG0073-0262c.png
 之速人异之于是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谓
 其囿曰灵囿谓其速若神灵然孟子所谓民欢乐之
 谓台沼曰灵麀鹿牝者独言麀盖所亲见见所伏于
 囿中见其光泽如洗濯然故曰濯濯刘曰鹿易惊易
 逸王在灵囿徒御非少不惊不逸而攸伏者无害兽
 之心鹿则信之而弗疑也然则首言麀伏亦以人异
 故欤白鸟翯翯然张羽而高满沼鱼多而跃此不为
 异而诗人言之者民欢乐所睹皆乐故云也毛传曰
卷十六 第 41b 页 WYG0073-0262d.png
 牣满也植者曰虡横者曰栒业大板也枞崇牙也贲
 大鼓也镛大钟也孙炎曰虡栒之植所以悬钟磬也
 释器云大板谓之业孙炎曰业所以饰栒刻板𣓉业
 如锯齿也孔疏云其悬钟磬之处又以采色为大牙
 其状隆然谓之崇牙崇牙之状枞枞然有瞽曰设业
 设虡崇牙树羽此枞亦文承虡业之下故知枞即崇
 牙之猊考工记韗人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
 一谓之鼖鼓释乐云大鼓谓之鼖大钟谓之镛吕曰
卷十六 第 42a 页 WYG0073-0263a.png
 于叹美辞也乐记曰论伦无患乐之情也郑笺云论
 之言伦也得其伦理乎毛传曰水旋邱如璧曰辟廱
 以节约观者鼍鱼属有眸子无见曰矇无眸子曰瞍
 孔疏曰月令季夏命渔师伐蛟取鼍书传云鼍如蜥
 蜴长六尺陆玑疏云鼍形似水蜥蜴四足长丈馀生
 卵大如鹅卵其皮坚厚可冒鼓毛传曰公事也尔雅
 释诂云公事然尔雅及毛传亦多差误按燕礼乐正
 告歌备于公公者诸侯之通称文王时殷世尚质故
卷十六 第 42b 页 WYG0073-0263b.png
 矇瞍告歌备于公而不以乐正欤所谓矇者矇矇略
 见故可奏公特目视不明之老称欤视不明者听必
 精故乐工用矇瞍鼓钟于乐音最著故言乐之伦理
 必曰鼓钟春秋传曰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
 云物楚椒举曰先王之为台不过望氛祥孟子曰民
 之欢乐之乐其有麋鹿鱼鳖毛诗序曰灵台民始附
 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夫
 民心亲附文王也久矣奚始于此馀赘辞尔雅释宫
卷十六 第 43a 页 WYG0073-0263c.png
 云四方而高曰台含神雾曰作邑于丰起灵台左氏
 说灵台在太庙之中壅之灵沼谓之辟雍王制云太
 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康成谓辟雍及三
 灵同处在郊矣为囿为沼可知在郊大戴礼盛德篇
 云明堂者九室室有四户以茅盖屋上圆下方外水
 曰辟雍夫文王追王诗作于后固可称王至于辟雍
 乃事实文王岂有僣天子制耶殆文王创之后周有
 天下始定为天子制欤亦犹大王立皋门应门后定
卷十六 第 43b 页 WYG0073-0263d.png
 为制欤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
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
孝思孝思维则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
服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受天之祜
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今俗语下来谓后来也武步武也有前步而无后步
 者不继也维周有后步夏有禹有启而无继商有汤
卷十六 第 44a 页 WYG0073-0264a.png
 而无继周有大王又有王季又有文王有武王如前
 步有后步相继不绝故以下武为喻而曰下武维周
 谓有后步者维周尔周世有哲王大王王季文王三
 后虽已在天在天谓已殁也而武王配于周京配合
 也其道与三后无异也周家世世以德为务作求即
 为务之谓也维世世求德故永永配天命四海之内
 皆愿望周有天下皆信周之必王孚信也周成王业
 天下咸信其必成三后之心与武王之心一也一者
卷十六 第 44b 页 WYG0073-0264b.png
 德也四后之心与上帝之心亦一也与四海之心亦
 一也是一德之中无利心也无富天下之心也无动
 心也禹曰安女止是心也舜曰精一执中是心也汤
 与伊尹咸有一德是心也是固海内之所共服其言
 其行固海内所法式是心寂然不动如太虚感而遂
 通如四海微动乎意则愆则尤何式之有汤表正万
 邦武王作式惟圣人王天下故天下咸师仰之世世
 继德是永永能孝曰思者助辞欤其曰孝思则所思
卷十六 第 45a 页 WYG0073-0264c.png
 者德心欤所思安止欤精一欤维是维则易曰乃见
 天则诗曰顺帝之则又曰有物有则则者大公至正
 中庸不可变改之则也三才之所同也故天下同心
 归之媚武王虽诸侯而有天下咸媚之者应侯之顺
 德不知者以武王伐纣为非顺也知者以武王为顺
 德也使武王有毫釐不顺之心则何以为武王何以
 配天命何以配三后之德服事也大王王季文王顺
 事殷商武王乃伐商其事不同也而曰嗣继其服事
卷十六 第 45b 页 WYG0073-0264d.png
 昭明者其德同也其无利心无富天下之心同也寂
 然不动同也故特曰昭哉嗣服真继志述事也昏者
 以迹为事明者以德为事又曰昭兹来许许所也昭
 其先祖之所自来者德也安止者也精一者也不动
 者也是谓来许是谓祖武是则三后之步武也是则
 武王之所绳也绳循也循绳而往也诗人谓武王受
 天之祜于万年者知周世德深入乎人心深入乎人
 心则深得乎天心故云也今武王有天下四方来贺
卷十六 第 46a 页 WYG0073-0265a.png
 是受天之祜也诗人谓岂特于今遐远之方咸来佐
 助于后万年亦无有遐远而不来佐助乎毛诗序曰
 下武继文也武王有圣德复受天命能昭先人之功
 焉不以武为步武而曰武王则何以曰维周也不曰
 昭其德而曰昭其功不明四后之心甚矣卫宏之害
 诗也如此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文
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筑城
卷十六 第 46b 页 WYG0073-0265b.png
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王公伊
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丰水东注
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镐京辟廱自
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考卜维王宅是
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丰水有芑武王岂
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亟或作棘毛诗此篇聿并作遹礼器作聿 声闻誉
 也文王有声其声甚骏美聿发语助也文王之所以
卷十六 第 47a 页 WYG0073-0265c.png
 有声维求安宁而已求安民而已初无图王之志其
 后虽不得已而有伐纣之事实无利心无私心一于
 求宁而已而卒观厥成诗人赞之曰烝哉烝盛也尔
 雅释诂虽以烝为君然尔雅多差误不可尽信烝众
 也故因有盛义盛有大义圣人无心于成功业惟有
 志于安天下此文王之所以大也受命之义备见皇
 矣无然畔援之章所谓天命即大义之必不可得而
 已者是或因众圣之启告或因内志之聪明欲已而
卷十六 第 47b 页 WYG0073-0265d.png
 义不得已于是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密人徂侵
 之师以伐崇墉此即受天命而行之有此武功也既
 伐于崇作邑于丰天命也作丰邑当时人情事理必
 利害曲折文王因其义之所当为而为之皆天也使
 文王微置私意于其间不由乎天则必不合乎人何
 以为文王何以有成再赞曰文王烝哉所以大其功
 也亦以大其道也淢沟也有城必有淢取土为城因
 以为沟为险匹两也昔者作程今又作丰是为两非
卷十六 第 48a 页 WYG0073-0266a.png
 急有所欲为也乃追奉其所自来之孝道也周世世
 有道由道而行今更作丰亦由道而行虽欲以就王
 业亦以顺民之所欲顺天之所欲顺义理之所当而
 作之也文王之心常安常止若亟其欲是人欲非天
 道也周世世不失此道谓之孝文王亦追此道而已
 王后亦谓文王也濯光洁也亦犹新台之有泚有洒
 光洁如洗涤也文王既追王其大臣后亦为公侯文
 王与其臣洁濯丰邑之垣盖凡百君臣同谋协议故
卷十六 第 48b 页 WYG0073-0266b.png
 诗人言王公也四方咸归故曰攸同也丰邑渐临中
 国四方又咸归丰邑城域又崇壮险固国势益强文
 王至是如插羽翰而飞不可得而摧遏矣此在奸雄
 以私意行之谓之术在文王由义理行之谓之天命
 使有毫许私意则得罪于天矣丰水东注于渭禹导
 治之功也因丰水思禹绩曰王曰后曰皇曰辟皆大
 君之通称尊而大之屡更其辞爱敬文王之至也郑
 笺谓镐京在丰水之东遂谓此章言武王未安观文
卷十六 第 49a 页 WYG0073-0266c.png
 理犹谓文王也自镐京辟廱以下则言武王矣康成
 不善属文故有此曲说岂平分此诗四章武王故断
 之欤然古诗与后之诗不同辞以达意意止则止意
 未止则未止奚拘整整为儿童态哉镐京外水如璧壅
 之故曰辟廱不必专言学后汉郡国志言镐在上林
 苑中注云长安西南有镐池丰镐相去二十五里文
 王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馀一犹未尽服也至于武
 王则四方无思不服故武王有天下考成也卜宅镐
卷十六 第 49b 页 WYG0073-0266d.png
 京成谋本于文王卜而得吉是龟正之文王已得吉
 武王成之而迁焉古者城邑宫室之制不侈费又庶
 民子来共攻故易于迁得非四方会同日盛于昔故
 丰邑又不足以容人又人情事理利于迁镐为多故
 不得已而迁欤毛传曰芑草也仕事也人士之仕皆
 从其事故仕事通称欤古士事通称诗陟降厥士保
 有厥士康诰百工播民和见于周皆以士为事丰水
 犹生芑武王岂得不有所事事犹生也言有滋生于
卷十六 第 50a 页 WYG0073-0267a.png
 昔以国势益大而迁镐犹滋生也祖父有成谋诒于
 孙成王以燕安羽翼之迁镐谋于文王成于武王本
 于文王故以成王为孙又以武王言之故又曰子子
 亦谓成王也是诗言文王武王同心于安宁天下作
 丰作镐皆所以奉天命慰人心也而卫宏作毛诗序
 曰继伐也武王能广文王之声卒其伐功也宏不明
 文王本志于永宁奉天命武王同道而以继伐为大
 旨失二圣之本心矣广声卒伐藻辞赘语殊为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