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愚川先生文集序
   愚川先生文集序[李栽]
愚川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
   呈朴壶隐(羾衢○丁巳)
   与家兄游周王山。谨次家兄赠同游僧义济韵。
   挽金鹤湖(奉祖○庚午)
   搆小堂。寄金终卿(时忱)
   挽柳教授(襑○辛未)
   寓汉阳城南有怀。戏吟。示申望久(弘望。○癸酉。)
   同诸友游凤寺。以事先归。
   读金自庵终卿制策。有感。
   课小奚。筑小坛。
   赴野城试邑。过落渊。
   归到中原(甲戌)
   挽金熙伯(乙亥)
   赠娅侄李生
   次李生池亭韵(丙子)
   秋思七绝(七月十五夜。闻蛩声。有感而作。)
   金子仁(焘)以鸣玉台韵示余
   夜坐
   白鹭
   雨后
   游南涧(四首)
   丁丑岁。牛瘟大行。将无遗类。亦时变之酷者也。遂以俚语缀韵以记之。
   送别金子仁(并序)
   寄金终卿(二首)
   金终卿次涵镜堂退陶先生诗韵见示。与金子仁共和。(二首)
   夏日漫成。寄金子仁。
   登闻韶北楼。感古伤时。口占一律。
   述怀。寄金终卿。
   病中述怀
   次金子仁归来亭韵(戊寅)
   寄金子仁(子仁时寓归来亭)
   移四季上盆。敬次退陶先生绿丛花韵。(四季。一名绿丛。退陶所命。)
   春夏无莺
   谢 恩后七日。出城别诸友。(时除 章陵参奉。)
   在洛城。见秋风有感。寄乡友。
   闻赵闻远(鸣汉)读书
   挽李子章(尔樟)
   挽金谦可(炰)
   金教官(光继)丈将赴洛索别诗
   渡汉江
   申望久。登第来访。枕上占赠。
   别金庆仲(庚辰)
   闻莺
   幽居漫成
   夏夜
   四月二十九日夜。梦入冥府。有一人言都事从兄。方为知制诰。词头填委。不暇办应云。觉而思之。与颜卜修文之说相类。虽涉渺茫。足慰叹惜之怀。为赋二绝。
   重五醉吟(午日。儿童以缘蒲编发。我国俗例也。)
   羡金终卿金刚之游。恨其不作游山记相示赠。
   月夜偶占。寄金终卿。
   山中避热树阴
   夜起
   途中记所见
   访金子仁(子仁。时在山上冶所。)
   金子仁每诋南涧泉石之胜。今朝路由其中。故口占以赠。
   九日。游凤停寺。登后山。与赵闻远。共赋。
   独酌半酣。寄金秋郊终卿。
   鸡一号。揽衣呼灯。持螯把酒。兴可知也。
   送金终卿入洛
   柳善膺(元庆。)寄书来开缄。见梅蕊数朵。清香袭人。粲然可爱。即以诗谢之。
   挽金经历(是枢)
   被差赈监呈乡堂(辛巳)
   赠宋子敬(周宾○同为赈监)
   宣城道中
   自北县分赈而归。金子仁寄诗来。马上。口占步韵。却寄。
   记异(午月之霜。八路同然。而庆源之雪。出于朝报中。非妄传也。)
   将送学载做业镜光
   挽李君显(傅逸○君显。余从兄婿也。与余同年。生性谨顺。居家以孝闻。不幸短命。悲夫。)
   登观鱼台
   广兴寺。谨次板上聋岩先生韵。
   又次板上高翠屏韵。时诸友期不至。
   寄赵闻远朴子浩(滈)索和
   鹤庄歌走笔。呈柳因卿(宗之)联壁案。
   别赵闻远(时海滨饿殍尤甚。惨不忍闻。故诗中及之。)
   次李闻若(时馣)呈权公庆寿席韵(并序)
   与诸友游观武楼。赠金子仁。(是日。与金终卿走马城外。诸友期以八月既望再会玉渊。)
   与人论冶隐事(人皆知冶隐之高。而不知笼岩所立。抑又有难者故一篇并称云。)
   有感(时观邸报一二名流。临事做错。大乖所望。)
   梦游伽倻山枕上口占(辛酉九月。谒朴龙潭先生。转往游览。)
   内弟李子慎(廷机)。搆亭于赤罗下流。扁以鸢鱼。追先志也。首为近体诗二首。属而和者甚多。余亦忘拙续貂三首。一以咏名亭之意。一以赋溪山之胜。一以寓感慨之怀云。
   忆盆梅
   寓孤村。见村人与比邻为婚者。戏赋。
   病卧连得金终卿书。副以沉蟹石鱼。兼示服苦蔘方。
   晓起有感
   除夜
   营凤阳庄
   闻金鹤沙先生(应祖)与李容叟(尚彦),权厚之(垕)。游鹤沙。呼韵赋诗。次其韵。
   移芍药于山中古村墟。真绝品也。(癸未。)
   金终卿不喜植花草。闻书斋成。寄栽梅花戏赠。
   走笔。次柳因卿赠金终卿歌。
   寄赵闻远
   游凤庄归路口占
   次赵闻远韵
   偶吟
   次赵闻远韵
   到凤庄
   搆茅舍于溪阴。欲穿池玩鱼。未得其处。今朝始占隙地于西偏。凿开方塘半亩。刳木引泉。落于塘中。清响泠泠。听之不厌也。种莲若蒲。峙假山三峰。赋诗以记之云。
   谨次笙潭诗卷中伯氏韵(主人丈。寄示伯氏诗篇。索和。)
   閒居
   赠裴道亨(益谦)
   金终卿会亲友。燕饮于新亭。余方苦背疽。未得往参。数日后。终卿寄示会上诗。枕上次韵答之。
   次金子仁石屏韵(二首)
   留龙山书院时。裴德彦(润全)在坐。谈星命。
   向辰穴椒泉。行天灯,鹤驾两山之间。秋景正浓。
   夜起有感
   赵闻远来问病。诗以谢之。
   寄呈朴壶隐案下(二首)
   得氎巾(本国假造者)
   庭梅盛开。寄赵闻远索和。
   大风连日。庭梅凋落太半。吟寄金自庵。
   醉睡晚起
   夜坐
   寄金自庵
   代人。次林巡察韵。(巡察喜游西岳寺。去后有诗曰。雪月谁寻西岳寺。烟波空忆映湖楼。)
   次谢朴子浩
   过庭对之二日出城。宿深谷村。呈同行诸益。
   次金自庵游鸣玉台韵(乙酉)
   游鸢鱼亭。李子慎索诗。归家寄呈。
   红桃
   夏日病后
   老马
   挽权湖阳(益昌)
   见花有感(白鹃花甚早。常先于杏花。而今年则鹃未开而杏先开。可怪也。)
   踏青日。独坐感赋。
   醉眠
   张云卿(龙遇)和寄锦江韵。更步却寄。
   拟赠李掌令应蓍
   忆从子(时基学参别解在京)
   林将军(庆业)死狱中( 主上有可惜之教。近臣闻者传道之。感而赋之。)
   游凤停寺。赠会上。
   见新鹰裹束哀鸣
   记异
   感时
   中伏独坐足閒偶吟
   退陶李先生守丹阳时。得石假山。置郡斋几案间。先生从子进士完。往省之。其归也。以假山为赠。进士曾孙李君弘徵。以余好奇。持以遗之。
   题金生(学基)
   阅新历(戊子)
   喜朴季献(璿)寄碧梧
   春帖五绝(扣韵。得真五篇。禁叠。)
   次南公卓甫(礏)由由轩十二咏韵
   与柳子直(敬之)。会话于玉山中。谷帘诸人期不至。
   游广兴寺。呈诸益。
   登西岳东楼
   忝三溪洞主。展谒有感。(冲斋权先生书院。)
   暑夕乘凉步出池上
   夜起
   挽金参判(荣祖)
   省先墓于盘龙山。归路赋一绝。以寓怆感之怀。
   园中。手种来禽三树。结实甚繁。经霜浓熟。色味两绝。每摘以奉亲。去年冬。失所恃。四月夜梦。三树结实离披。半紫半黄。余见之欣然。将以供亲。择其烂熟肥脆者。手摘满袖。回踵数步。忽悟慈闱捐背已久。即掷弃于地。失声号恸而觉。觉来馀音尚在喉。哽咽久之。朝起窥园。始知结实之繁。倍于昔年。又为之怆感流涕。昔孙兴公梅直讲居丧。皆有诗。是虽不必为法。然其胸中哀郁之怀。非此无以发泄其万一。后之同我者。亦必有掩泣于斯篇者矣。(己丑。)
   过北溪(辛卯)
   盆橘
   盆柚
   桃川新筑
   送从侄基发南归
   李翼世(尚逸)以七言步前韵。以我长君短为言。即以长律。更步答之。
   金受而(㶵)。忽寄诗来。必要即和。来奴不肯去。对食口占。
   寄金受而
   赠李翼世
   庭对前一日。日已暮。方治入庭之具。李翼世,申辉远(吉晖。)预搆强韵近体。促次以困之。盖欲见力屈技穷而后已也。遂即次以答之。
   附寄裴章隐(幼章)。章隐不屑举业。素所叹服。故寄以诗。
   金受而有疾。欲不入庭对而归。笑其不情。即寄别诗曰。知兄此行。决不可成。吾之赠诗。无乃与生祭文丞相同邪。
   患肿复寄金受而
   挽权奉礼(寏○代岳丈作)
   斲得茯苓。其大如五升袋。喜而赋之。
   燕
   游清凉山。入莲台寺。
   登金塔峰
   出山(是日。与温溪诸友。宿龙头山龙寿寺。)
   申持平望久。赴平海谪所。历访余于秋山。余追送于安东。宿南门外。夜半饯席。出笺求别章。走笔赠之。
   望鹤驾仙方寺
   朴都事(桧茂)丈。示同牢宴轴诗命和。次韵以呈。(并序。)
   读心经二绝
   荣川倅崔君(汝㞳)。诵其诵其与诸友唱和浮石聚远楼韵。即次之。
   鲁林书院。吟呈诸友。(弦窝李公蒤闻之有和。藏在诗轴中。)
   挽朴判事(𤥚)
   走笔。送南圣舆(俅)。用张云卿韵。
   裴道亨来访。寄桂谷脩禊韵。留宿次赠。(甲午。)
   走次裴道亨送黄鱼韵
   更步脩禊韵。寄南君望(硕)
   寄题朴季献二五堂(季献以二五作题徵诗。诸贤皆赋短律。而吾拙于诗。独为绝句。以塞请云。)
   雨中书怀
   柳廷直(㰒)有和五绝。走笔更步以答之。
   病卧寄权子售(铤)
   挽金参奉万悦(秋任)
   挽金直孺(黯)
   过直谷龙湫(在鹤驾山之东北十里。时方营愚川精舍。)
   登天灯山城。赠诗僧片云。
   赠云上人(上人。学诗于李东岳。)
愚川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愚川漫兴
   宿李万里(溟翼)。草堂口占。
   立春日。醉占寓意。(在愚川。)
   人日。将向愚川。(乙未。)
   哑鸡
   与诸友。约会无根寺。途中口占。
   观放鹰
   愚川途中
   愚川晓起
   在愚川。独行湖岸。感物书怀。呈李弦窝子韶(蒤)
   与诸友。会话映江亭。醉中口占。录呈座上。诸友皆有和。鹤沙公。亦追次其韵云。
   愚川。寄张云卿,吴而晦(益熀)诸兄。
   愚川偶吟
   病中简柳廷直
   送金终卿入京都
   到愚川柬张云卿,吴而晦诸兄。
   次李寿翁(尔松)草堂韵
   又就座中事缀韵。续呈。
   挽裴道亨
   别李子韶弦窝丈(李公稡所著诗文。名之曰弦窝敝帚。)
   愚川。用前韵。
   在愚川。访孤鹤山上大寺遗址。
   愚川雪夜
   哭朴晦叔(烶)坟归路马上口占
   寄金自庵
   立秋日
   寄权厚之
   岁除日。寄赵闻远求和。(丙申。)
   卧云亭赠友
   寄朴汝唯(景曾)芦坪精舍
   敬次义山不饮酒会韵(金鹤沙元韵。和者数十人云。)
   次赵闻远过愚川草堂韵
   自愚川归故山。赠赵闻远。
   寒食。直洞途中。
   朴龙卿,闵鲁以(若曾)来问韩文。临别。口占以赠。
   柳子直以酒山。欲较胜于愚川。故戏赋。
   呈金鹤沙
   金景谦(启光)来访愚川。口占以赠。求和亭韵。
   苦旱数月。闰五旬三日始得雨。人皆谓栗尚穗枣尚花。犹可莳秧。故喜赋之。
   次水云亭韵(即朴公桧茂亭。时年八十三。)
   愚川杂咏八绝
   述怀
   积雨纳凉醉眠
   纳凉遣兴。呈金鹤沙案下。
   渔奴。网得大龟。
   奉次金鹤沙寄示二绝
   水云朴丈来访愚川
   偶兴
   寄张云卿
   送张云卿应举入洛。临书口占。
   渔奴。捉生蟹于洛江来献。蒸以佐酒。
   开径
   送柳子直之关东
   湖亭秋晚
   雪中。过直谷。马上口占。
   寄题柳子直江亭(丁酉)
   复用前韵。自述。
   鹃花雪损尽枯。晚杏一树始开。醉赋遣怀。
   踏青日。独坐无聊。口占寄朴汝愚兄弟。
   江斋夜起
   登浮石寺。聚远楼。口占示同游。
   南台记见
   戏次裴华隐留题愚川韵
   李克清(渫)寄诗邀我。冒雨往访。相遇于龙湫。遂俱来湖舍。次其韵。时积雨初霁。
   李克清,柳因卿,子直兄弟。来愚川。克清赞湖山之胜不容口。因卿兄弟。以杯小酒不足。为咎别去。戏记座上事。寄赠。
   敬次金鹤沙不夜斋韵
   游栖碧亭
   九日。次金一慵。
   访金汝用(𥖝)不遇
   柳廷直将还水谷。寄诗告别。走次答之。
   简张云卿,吴而晦。
   金汝用来访。仍与往话于鸢鱼亭。有酬唱。到夜乃归。朝赋寄呈。
   次鲁林斋会时韵
   斋宿挹鹤轩。半夜。枕上口占。
   挽李景显(莘逸)
   赠别尹城主(鏶○侯字纯夫。与余同年进士。又生同辛丑。为养乞得吾州来。相遇情好甚笃。为营将所折辱。投绂而去。性嗜酒。洒脱不凡。非俗吏比也。还骊州别业。故末句云云。)
   权择仁(拣)。乞盆梅诗。以代简。
   余在愚川张用卿(龙变)。与朴汝愚兄弟。简要相见于伴鹤亭。归路口占。
   过柳子直溪亭
   自故山将归愚川。入玉山洞上岭。歇马口占。
   次李翼文(徽逸)(前月中。自故山归愚庄。承见所留短韵。讽玩琼词。喜慰虽深。如失佳期。惋恨何可量也。才钝意滞。今始和呈。幸发一粲。)
   愚川月夜闻笛(己亥)
   谨次龙洲丈咏朴汝唯盆梅韵
   值岁凶歉。将归故山。留别溪友。
   挽南巨济(恕)
   五月十日。闻 大行升遐。十三日早。会哭于 殿牌。仍留。俟十五日成服。
   怪雨
   挽申掌令(悦道)
   读小学题册面
   张云卿次寄微字韵。即叠却寄。(时将归愚川。)
   次金一慵韵。病没诗思。强沥枯竹。次呈求教。
   偶和屏中牛溪韵八绝
   愚川赏杜鹃
   偶记所见
   旅寓晓起有感
   僧灵说来宿溪窝。袖轴求诗。晓起挥赠。
   过春阳县洪主簿居。马上戏赋。
   大行发引十月二十八日。永窆二十九日。一府士大夫。会哭官门。二十九日子夜后。雷雨遽作。移时乃止。 升遐之后。剧雨为灾。复土之日。又示此异。悲痛之馀。隐忧还深。归路口占一绝以记。
   口占题庚子历书
   李广文(馥)妆义牛图。求诗于金鹤沙。请余和韵曰。人皆以韵强为辞。不肯和。须别出他韵云。故续成一绝。
   挽全善山(益禧)
   愚川赏花
   草堂偶成
   闻李子慎自顺天受由还乡。约会于义城官舍。临别口占以赠。时李万里为太守。
   在泮下。将与诸友游曹溪。雨未果。吟寄金景谦,金天休(学培)
   金尔思持酒来访。醉卧口占。
   到中原。别金天休向草站。
   独在愚川。方忧家患。郁悒不自聊。村人李天吉。忽携酒来访。(辛丑。)
   与金子仁。会话鲁林。酒酣。子仁偶持纸幅。请赋诗。即题以求和。效吴体。
   卧云亭昼眠
   孤芝洞观放鹰
   梦中。会饮愚川花下。赋此诗。觉而记之。
   愚川记梦(并序)
   三月念五。愚川遇雪。
   亢旱三月。民事罔极。而初伏后一日。忽寒凛如九十月。吁可怪也。
   新搆茅斋。夏日偶吟。(时道内守令之以赃滥。拿去者十馀人。故云。)
   闷旱
   以拔白镊子。遗学侄。(镊子。先君所用。而余用之。几三十年矣。)
   赠金子仁
   闷旱口占
   次赵上舍闻远韵
   到愚川喜赋
   挽李器成(元圭)
   次李子实(蕡)石假山韵
   立春后二日。偶吟述怀。
   挽朴师傅
   闻申望久弃官归。以诗贺之。
   忝屏山院任。谒庙后口占。
   在屏山书院。与诸友会话。
   登水洞下迁石台。命酌。觅亭基。
   过鱼乐亭古基
   闻金生(善基)中司马(生少从余学。又其严君。与余为莫逆交。故其得也尤以为喜云。)
   晨起见山花盛开
   屏山院下。小舟告成。喜赋。示同事朴汝完(垓),李子承(世白)
   避疠孤村。对花有感。时饥馑方甚。兴况萧索。
   壬寅三月之三。屏院舍菜前一日也。士友会者数十人。询得梅树。即日移栽立教堂下。人皆称美。李克清请赋一绝。仍拈呼梅字韵。口占呈诸益。
   题药溪草堂(归路马上口占)
   二月在屏院。为盆竹两坐四月初移来。柳时用(世翊)。时在院中。寄书请赋诗。
   道老村下二里许。水石可爱。名曰水落岩。清坐半日。为吟二绝。
   重游水落岩
   戏吟(壬寅春。南献纳九万。为南道赈恤御使。自 上引见。令访问人才。列邑皆有荐目。此府乡校乡堂。各有所荐。府使特荐吾名于其中。而余不知。以赈任在御使。坐见辄款语。心颇怪之。久乃得闻。可笑。)
   柳长卿(元之)。以李观海寄题河回草堂韵。索和。
   次义城倅李万里韵
   洪水叹
   柳长卿寄病暑一绝于柳因卿。使之通告于金终卿及我。期会于万松亭。次韵寄长卿。
   与诸友。会屏山书院。座上走笔。
   霪雨叹
   立秋后五日。偶题。
   独坐小轩偶记所见
   中宵枕上口占
   次柳长卿韵
   苧田村下孤山之侧。有盘陁石。可坐十许人。盖今夏大水后露出者。小溪细涧。环合于前。洞门幽夐。远岫缥缈。青林白沙。隐映左右。亦一佳境也。余因事独坐。尽日逍遥。啸咏忘归。因命其石逍遥岩云。
   癸卯立春日
   到愚川。题示张上舍仲文(璇)
   奥室。对盆梅,盆竹。
   挽柳廷坚(㮨)
   庭梅寒损有叹
   次李夏卿(惟樟)赠别之作
   挽李济彦(艗)
   夜闻小塘鱼踯。开窗喜赋。
   将赴广寺之会。与柳因卿。宿凤停寺。敬次敬亭舅氏游修净寺韵。
   睡起
   雨晴野望
   宣城,基城两倅。以善治见罢于夏考。冒热登道。叹而赋之。
   闻从孙惟兴。参升补入格。喜而赋之。
   闷旱
   七夕小雨。田家失望。
   幽居遣怀寄呈一慵
   论诗偶吟
   访郑用晦江亭。口占录奉。
   别徐佥知(景霦)归中原(知事渻之季子。来居安东外家。年八十九归忠州。为近葬地计也。)
   到愚川即赋
   愚川亭北。有一老松。偃蹇奇古。每手抚移日。
   寄李寿翁洛皋亭
   挽权护军(山立)
   过鸣玉台。呈同游诸益。
   挽权中正
   与诸友。约会广兴寺。归家。次李翼之韵。
   更用愚川韵
   寄朴季献陶谷八景
   挽权子夏(尚忠)
   七夕后一日。夜梦渡大江。舟中遇一佳人。期以后日相见。佳人乞诗。即口占书赠。梦觉了然。仍记之。
   挽金甥(文寿)
   中夜有感。枕上口占。
   永夜无眠。枕上忽闻鸡鸣。喜赋。
   夜半不成眠。一梦罢。窗已白。喜而赋之。
愚川先生文集卷之三
 赋
   李君器成。次别知赋见寄徵和。即步韵以谢。
   道峰书院
 箴
   五箴
 铭
   丙戌历铭
   书壁自警
   松石铭(舍南溪心。有石斗起。高可五六丈。人莫攀跻。二松冠其颠。自生石缝间。不资一点土。大旱亦不枯。信可赏玩也。因取以为号而铭之云。)
   七月十九日。自愚川将归故山。次书山石辞。题于壁上。
 文
   拟送穷文
   南涧书斋上梁文
 疏
   陈弊疏(代府伯作)
 书
   答金鹤沙先生
   上鹤沙先生
   答鹤沙先生
   答鹤沙先生
   答鹤沙先生
   答金终卿
   答朴季献
   答朴季献
   答李容叟
   答申望久
   答申望久
   上庐江洞主
   答孙孝章(宪祖)
   答裴华隐
   答裴华隐章隐
   答柳时用
   与柳时用
   与朴汝完李子承
   与柳长卿
   与或人
   为李荣后雪冤。上府伯。
   与乡堂
   与鲁林会中
   与士林会中
   辞鲁林洞主
   辞屏山洞主
愚川先生文集卷之四
 杂著
   孔子为卫灵公次乘
   礼。既洗濯。父母死而犹祭。
   礼记檀弓坊记等篇
   君服在身。不服私服。
   禫义注释
   观二程书
   读马伏波传
   读庄
   读海东野言己卯事
   读李元宾墓志
   观汉史(丙子)
   论时事罪言(丙子夏偶题)
   观龙城志。书示学侄。(戊寅)
   观史
   观少微通鉴
   观东史纂要
   论禁山之弊
   论私意
   论葬地
   论自得
   论谪客
   异姓不可使奉祀
   论堪舆说
   方逊志不死金川之败
   世道日狭
   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宋高贤于汉高。
   马史删节识语
   庄子删节识语
   韩魏公
   刘元城
   屋喻
   前后集注
   安东无碑
   日本全经
   君子小人
   宋祖覆试
   读简斋诗
   论出师表
   论灰隔
   记诗谶
   教儿
   杂说
   秦武阳
   恩怨
   清平山人
   读王右军传
   论人才世道系运数
   论井田
   子贡问死
   犬马恋主
   蔷薇
   梨树
   陆生诗书
   记闻
   妖祥在人
   芝峰二诗
   好古礼
   金縢书
   管仲,魏徵。
   读正气录
   题家藏书籍名录后(戊戌)
   先祖考遗事
愚川先生文集卷之五
 说
   从子基学字说
   饮浆说
   种南灵草说
   警子弟说
   作菑说
   书进百忍字说
   爱菊说
 跋
   题内弟李子慎游金刚卷后
   题金鹤沙先生亭馆总论后
   题小学邓攸事后
   题苏老泉族谱序后
   敬题退陶先生真笔后
   书金浩源石峰帖后
   书周慎斋游清凉记后
   敬书地理妙要后
   题坦默卷子
 序
   送金终卿省观吉州序
   洞约序
   酬唱诗序(丁丑)
   赠金庆叔(善基)(丁亥)
 记
   鸢鱼亭记(乙酉)
   泠泉庵记(丙戌)
   葛溪记
   睡隐亭记
   二五堂记(辛卯)
   望云亭记(壬辰)
   愚川记
   不夜斋记(丁酉)
   重修挹鹤轩记
   观德楼记(戊戌)
   老愚堂记(辛丑)
   凤停寺东楼记(甲午)
 传
   愚川隐者传
愚川先生文集卷之六
 辨
   兴国寺辨
   高丽左都观察使金公(自粹)事迹辨(庚子)
   仙鱼渊辨
 祝文
   鲁林书院贲趾南先生常享祝文
 祭文
   祭金鹤湖文
   祭外姑李氏文
   祭生员六兄(俶)
   祭内弟李子用文
   祭伯从兄(<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0131_16.GIF'>)
   祭双岭殇魂文(丁丑十月。为郑世规太守。病中走笔以应之。郑公亦以忠清监司。败于穿川之战。几死而生者云云。)
   祭都事从兄(佺)
   祭金谦可(炰)
   祭金经历(是枢)
   祭西厓先生文(甲申迁葬时。代龙山书院儒生作。)
   祭睦方伯文
   祭李宪卿(举)
   告助坡山灵文(戊子三月。寻八代祖墓时。)
   祭金参判(荣祖)
   祭金参判文(代人作)
   祭从侄(基德)
   祭权别坐(宏)
   祭外舅护军朴公文
   愚川精舍开基时。祭土地神文。(壬辰。始卜此地。)
   祭柳善久(元定)
   祭金浩源(宗溟)
   吊鹜儿文
 墓志
   先考 赠嘉善大夫,礼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提学,艺文馆提学。 世子左副宾客,行通政大夫。掌隶院判决事,兼知制 教府君墓志。
   先兄府君墓志铭
   先妣贞夫人永川李氏墓志
   宜人上党韩氏墓志铭
   西部参奉柳公墓志铭
   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副护军朴公墓志铭
 碣铭
   迎日县监 赠兵曹判书朴公墓碣铭(并序)
   志碣铭(并序○自述)
愚川先生文集卷之七
 附录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行 宣教郎。 章陵参奉。愚川先生行状。[李栽]
   墓志铭(并序)[李光庭]
   祭文[柳元之(拙斋)]
   祭文[金时忱(一慵斋)]
   祭文[门下闵若曾]
   挽辞[金应祖]
   挽辞[李时明]
   挽辞[柳元之]
   挽辞[金是榅]
   挽辞[金时忱]
   挽辞[金㶵]
   挽辞[申弘望]
   挽辞[郑维地]
   挽辞[洪汝河]
   挽辞[金启光]
   挽辞[李徽逸]
   挽辞[李埰]
   挽辞[李廷俊]
   挽辞[李惟樟]
   挽辞[金善基]
   挽辞[琴圣徽]
   挽辞[裴幼华]
   挽辞[张璶]
愚川先生文集跋
   愚川集跋[柳台佐]
   愚川集识[郑来成]
愚川先生文集遗墨
   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