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松坡集序
   松坡遗稿序[任相元]
松坡集卷之一(舍人 李海昌 著)
 文
   责愁文
   告枫谷神文
   祭姜相国(硕期)(代家大人作)
   愚谷新居上梁文
   枫谷新居上梁文(在忠州时)
   祈雨告龙神文
 序
   秋日游海门序(野城时)
   乘月寻菊序
   学士楼序(在咸阳郡邑内)
   听琴亭序
   观溉亭序
   梦游亭序(在云峰时)
   送任孝伯赴宁海诗序
   云堤会序
   自在窝序
   坐忘亭序
   先祖牧隐先生影堂契帖序
   重逢录序
   循环录序
   咸阳郡先生案序
   天岭志序
   影流亭序
 记
   秋日。愚谷乡饮记。
   爱五亭记
   敬构堂记
   梦游亭记
 墓铭
   阴崖先生墓碣阴记
   季父正郎公墓表
   故 赠刑曹参判卢公墓碣铭
 教书
   教京畿监司金南重书
   教平安监司郑维城书
   教京畿监司金光煜书
   教咸镜监司李厚源书
 批答
   左议政李时白 不允批答
 诏
   拟汉罢轮台诏
 笺
   贺 诞日笺
   贺冬至笺
   贺正朝笺
 疏
   论柳朴两台启(戊寅持平时八月)
   亲病。乞遆馆职疏。(甲申修撰时。)
 箴
   溺音箴(课作)
松坡集卷之二(舍人 李海昌 著)
 五言绝句
   亭前老松雪压摧折。吟成。
   醉吟
   曹守而(汉英)佐幕关东。来见。余临别赠之。(谪野城时。野城。即盈德。)
 七言绝句
   松坡八咏
   治瓜田
   松坡晚步
   闻送葬(二首)
   长峰精舍十二景
   风雨极暴。吟成。
   姜公望(汝载)赏心堂八咏
   戏吟芍药
   嘲白鹭
   赵银溪来访。口占求次。
   诸友携酒来访。口占。
   雨中吟成
   对山
   坐川
   壬辰被黜。夜吟。
   感怀
   笑读人人书(课作)
   李副学月如(之恒)(二首)
   洪瑞挽
   壬午三月二十九日。朝起见山雪。戏为问答。(二首)
   山答
松坡集卷之三(舍人 李海昌 著)
 五言律
   谪东溟答人问
   所馆主人劝酒。口占。
   逢太守赵君献(珩○时赵公出宰盈德)
   任孝伯(有后)休官。避入蔚珍今十年。闻余受玦。驰书问之。惠以银唇。答书中口占。
   宿俎郊村(广州贼阵处)
   省墓
   大殿春帖
   李侯道卿(楚老)到任沙斤驿寄诗。追次答之。
   夜雪(三首)
   早起(二首)
   晓起(二首)
   与儿辈。沿溪归草堂。
   借邻人凿池。种莲。
   池水未盈。予欠恨。子侄曰。可以引渠。予谓地势难。儿辈强之。率村童用力。果潺湲一条如线。儿皆喜跃。口占讽喻之。
   咏怀
   曹守而(汉英)又访。临分。口占赠之。
   夜卧
   下教求言。未闻应 旨者。感怀。
   朝咏。次杜韵。
   姜公望用前韵寄示。盖恨余未蒙 恩也。复次其韵。
   十月望。月色甚好。独立吟玩。命之曰倚杖看明月。
   十日画一水(课作)
   梵窟。次公望韵。
   渡临津
   次简斋雨韵
   挽尹参议(文举)大夫人
   小雨。效牧隐体。
   次李士谦(行进)韵。留别诸儿。(己丑。谪韩山时。)
   送女丧后。归哭内子墓。
   枫岳游僧。持白轩诗以索诗。口号。
   闻雁
松坡集卷之四(舍人 李海昌 著)
 七言律
   即事。奉呈清心主人。要端阳会。(清心楼。在盈德。主人赵珩。)
   次赠清心主人韵
   记行(四首○己卯夏。自盈德移付忠州时。)
   寄清心主人赵君献
   寄赠诸生
   次王阳明南庵韵
   六月晦日。晴云极奇。起兴吟咏。自成一律。然终莫得其变化之真。
   六月晦夜感怀。次东坡韵。
   咏白鹭
   晓吟
   下教求言。未闻应 旨者感怀。
   七夕
   坐栗亭。效杜体。
   斫脍独饮。又效杜体。次愁韵。
   晓起(连旬苦雨。是夜少止。)
   是日暮晴。次东坡韵。
   邻士送早稻米
   姜公望寄诗索和。而来价迫甚。口占。
   余寄赠清心主人及雪汀,清河两使君诸同游与门生。今得其酬次。又用前韵记之。
   得妓书戏吟(二首)
   朴学鲁(日省)守堤川。适以官事历访。笑曰。子之颜色胜前。必好顿过了。口占戏答。
   次月如韵(二首)
   仲秋十五日感怀
   梦疏庵
   见山李君冒雨携酒。因问教儿之方。
   余在野城时。寄诗姜公望。今者次示求和。仍用其韵。
   聘君(李公楘)以玉堂之长。特受钟府之 命。乱离后衰病之馀。常系恋于子女儿孙。而遽作此行。余亦罪縻。不得拜别。作此一律。以慰千里之情。
   金仲文(益熙)休暇日来访。与之俱往江北。
   元日有感
   与李省吾(惕然)访梅。龙滩主人崔君。风格不俗。属余求诗。醉不暇应。追赋。
   梅径香寒蜂不知(月课)
   鹿门(月课)
   落花(月课)
   落叶(月课)
   松柏本孤直(月课)
   有感
   朝起。次李东阳自慰韵。
   月夜独登清心楼
   姜公望解官后。寓居海西。盖以杨江旧居。荡尽兵火故也。寄诗于我。致其劝勉。是爱我深也。为次其韵。仍占七言律求和。
   春祝
   清明日有感
   暮吟
   姜公望佐幕关东时。访任孝伯蔚珍之居。相与把酒论旧。感甚存没。出示诗卷。其中有余在湖西寄公望诗。孝伯用其韵寄余。公望又次示余。酬之要次。
   赵重卿(重吕)来访山居口占
   戏青山
   李道卿(楚老)赠蓑衣谢答
   望天王峰
   山中独酌
   云堤友与都事张经叔(应一)。登天王峰。欲携余共之。余辞以疾。是夜月色甚佳。独坐沙上。吟成一律。
   自咸阳郡归寓途中作
   求鱼馔于扶安李载远。前书戒余放饮。戏赠求次。
   坐歇深谷即事。吟成一律。示云堤居士。
   记见
   寄题坐忘亭求次
   雨后起口占
   自笑(二首)
   步溪
   喜雨
   玉女砧(月课)
   游首阳山隐寂寺
   谒绍贤书院
   守宫(月课)
   送礼部徐员外秀夫(挺然)赴北关幕
   迟川崔相国(鸣吉)
   挽金进士(达海)
   赠卢直讲正而(峻命)之任蔚山
   挽林承旨(埬)
   掷地金声(月课)
   睡起咏所见
   郊亭饮时。有醉中心草。追录兼呈。
   俞典叔自承宣出按湖南。临别奉赠。(二首)
   李学士锡汝(时万)赴燕。临别口占赠之。
   鸟语入禅味(月课)
   奉别李持宪赴泰安
   仁祖大王挽章
   次简斋韵
   晓吟
   申大成(敏一)
   李晋州(以存)
   李士会挽
   李承旨(䅘)
   崔判书(来吉)
   赠姜公望之善山府任(二首)
   咏怀赠别任孝伯之任宁海
   梵窟寺。同任孝伯夜酌。(二首)
   赠别李察访(日三)之任
   姜公望来宿朝去。口占。
   寄止叔
   俞典叔来访。口占。
   崔参判(惠吉)自宁海府按节关东。临别奉呈。
   朝咏
   偶吟
   洪司仪(采)
   次任孝伯韵
   白奉事子高挽
   次端居有怀韵
   又以一律求次
   沈判书(詻)
   先祖画像时感怀
   权参奉(㶵)(二首)
   次公望韵
   午睡经雨。戏吟。
   即事漫兴
   赵谏议君献奉使日本。临别索诗。口占。
   奉赠南学士(龙翼)日本之行
   别李潭阳(厚基)
   夜吟
   乙未九月九日。与止叔饮罢。吟成近体。
   题江西寺楼
   宿长湍府内(游海西)
   赠李员外百宗(会源)任端
   梁宜宁挽
   赠任孝伯
松坡集卷之五(舍人 李海昌 著)
 五言排律
   二十二日。余步往愚谷。与尹侯坐谈屋山下。适金秀才持酒而来。酌至五六而醺。余为尹侯。诵乘月寻菊序及短律二首。则尹侯曰。我以筑室未暇。子何能专此乐乎。吾亦从此同赏。遂联步而往。吟玩良久。归时手折各一枝。路由临镜台。登此逍遥。近邻多士。亦偶来会。列坐松根。共待月出。盖水光天影。得月尤绝故也。诸君为之谋酒。因招邑婢善伽倻琴者。使之拨弦而唱。引满随量。嘲笑之语。杂以谣俗。剧欢而罢。月上中天。万籁皆沉。两人久坐沙洲。夜分各归。因成五百字律。
   鸡鸣布
   题桃花夫人庙(课作)
   南薰琴(课作)
 七言排律
   拜陵后观兵露梁
   姜公望寄余叙旧述怀五言七十韵律。今以七言和之。
   大风终夜至朝。仍占七言律二十韵。
松坡集卷之六(舍人 李海昌 著)
 五言古诗
   网者
   清心主人。赠余四韵律次酬。又走笔效古五言赠之。诸生别余无归。故及之。
   到配所。寓居枫谷村。爱其山水故也。
   独醉吟
   辛巳仲春。自咸阳郡衙。移家入云峰地实相村。即方丈山下也。缘崖傍溪。石路逶迤。春景未华。远峰犹雪。顾眄之间。自尔感怀。马上吟成。
   田家秋雨。次柳子厚韵。(三首○在忠州时)
   上南麓。次柳子厚南涧韵。
   拟古木兰诗(课作)
   鉴湖(课作)
   昼坐
   暮卧
松坡集卷之七(舍人 李海昌 著)
 七言古诗
   奉赠天使程总兵(龙出皇华集)
   游临镜台
   醉歌
   登高不峰。望海作歌。
   重逢歌
   病中咏雪。时适值申院长携诸生。以酒起余。乘兴至醉。朝起开户。吟玩忘疲。即依欧阳汝南故事。盖赋雪。而不用盐玉鹤鹭花絮皓白等语。其后东坡又益之。此词林好事也。
   诸生为之携酒。以续旧游。余欲酬其厚意。命之曰忆昔行。盖记其实也。时维崇祯十二年己卯暮春也。因要申院长及退之诸生求和。
   四月二十三日始雨。喜甚吟咏。因成一篇。奉呈清心楼主人。
   苦雨行
   八月十五日夜。对月写怀。
   用贤无敌是长城(以下课作)
   行路难
   命歌桃花诗(程式体○四首)
   频伤八月来
   朝朝上水楼
   彭城行
   次苏东坡游孤山韵
   起冢象阴山
   幽居四时词
   明月满船同一醉。走笔示儿辈。
   进学斋诗(在海州)
   龙城李君胤培字胤伯。与余同姓。初不相识。崇祯丙子。余方在草土。未效羁靮之劳。窜身峡中。漂转而至龙城。初寓邑底德实村。李君来访款曲。俄而余厌邑近烦甚。且爱南面大竹村江山。决意移寓。李君来见余曰。我居江山。虽不及于彼。亦不至必让于彼。而胡为舍我适彼哉。余笑曰。子之言是矣。然初不知子之意。已与人相许。借得寓舍。而至种秋菜秋谷于彼。奈何。曰。虽然。我之宗族鲜少。而兵戈之际。幸而偶之。何忍相舍。吾不早为之所。宜乎子之不肯我也。余不获已遂谢大竹村诸士。从李君之居。其地西距邑堇十里。颇有江山之趣。因为卜筑之计。与李君及诸士。朝夕娱游。托以终老之契。及余以言事谪东溟。才数月。李君随余家属而来。盖出于忠厚之义。而兼叙阻怀之苦也。适缘雨留滞。以余艰食不自安。阴晴未分而告别。余挽之不得。临别。以莫匆匆歌为题。走笔赠之。
   山水歌
   送将归辞
   关山难辞
 赋
   登清心楼赋
   交以淡成赋(课作)
   岁寒知松柏赋(课作)
松坡集跋
   松坡集后序[崔锡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