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x 页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0H.gif)
戊子先生五十二岁。
正月十五日。授龙骧卫副护军。
四月十二日。除右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再辞不 许。乃入京肃谢。复辞不 许。
同春,尤庵送至崇贤书院而归。○按旧谱草稿。自此以下。尤多缺裂。李公时尚挽先生诗所谓银台奏嘉谟。骑省历丹忱者。惜乎其不尽传也。
二十二日。升右副承旨。兼如故。
上于 经筵。尝论权经常变之道。先生进曰。行权而不失其经。处变而不失其常。非圣人未易言也。殿下比年所处。实权变之大者。而易 储一事。则顾今 元良(孝宗)得人。万民延颈。 殿下之为 宗社大计者。固可谓行权而不失其经矣。惟姜狱变出宫围。外人不及详知。而当时行法太遽。故人到于今。犹或有疑之者矣。君臣犹父子。臣有所闻。不敢不达。 上曰。其恶已著。疑之者妄矣。今不须言也。先生曰。李敬舆,洪茂绩之所以不顾其身利害。而苦口敢谏者。岂有他意哉。实为 殿下之行权处变。虑或有轻易放过。未尽其道。故欲其审慎而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0L.gif)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1H.gif)
二十八日。升右副承旨。兼如故。
五月病遆。
八月二十九日。升左副承旨。兼如故。
乞省先墓受由。行到振威。上疏陈情辞职。
九月十日。遆受龙骧卫副护军。
子奎明娶完山李氏。
晋溪副正润庆女。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1L.gif)
俞公名棨字武仲。风猷器识。经术文章。为名世人物。与先生契许深密。 显庙初政。同受密勿之托。而先生遽易箦。公甚恸之。后先生曾孙来祥。为公孙县令相基女婿。
十二月十六日。复拜右承旨。兼如故。促 召还朝。 祗受 内赐大学一部。
己丑先生五十三岁。
正月十五日。升左承旨。兼如故。再辞不 许。
二十日。往拜圃隐郑先生墓于龙仁之文秀山。
时有虏敕北人将入城。故先生以往看子病。乞由暂出。因拜郑先生墓。盖先生子奎章。时读书于李公天基甥馆。而家在山下故也。
二月。参百官贺班。
时 上册 显宗为 王世孙。受百官贺。
四月。辞遆还乡。
自点结奥援窃国柄。谄附者日众。声势渐张。先生每为 上屡言其失。而又欲与同僚共攻之。李公天基以为其恶姑未甚著。论之太早。则无益于事。而徒致纷扰止之。点党闻先生言。又齮龁不已。先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2H.gif)
五月。 仁祖大王升遐。入县庭举哀。成服后入临。
以潦雨道不通。经旬始入临。
因台启罢职归乡。
台官以不即奔哭 启罢。清阴先生语人曰。昔宋神宗三月升遐。司马公至五月始入临。未闻时人有非之者。今日台论。吾所未晓云。○附同春上慎斋先生书。曰退溪于 文定王后丧。终不赴哭。晦斋于 中庙大行 仁庙初政。以贰相召。亦病未赴。 山陵毕后始赴。栗谷于 仁圣王后丧。亦于发引临时。以大谏殆赴召。夫岂不义而前贤为之。是亦有一道。今之时议。抑何谯责太峻。泽之令公至遭参使。 圣明仍有下问之举。尤为未安。不知盛意以为如何。沈俞两学士之论。实甚正直。而摧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2L.gif)
十月十日。孙奭弼生。
栖飞来庵。读太极通书,正蒙诸篇。
长子奎光及李侄相吉,金侄震粹侍学。○同春有书曰。今赦。兄又未蒙 宥。兄作閒人。而弟绊名缰人。世事良可笑。弟非时之疟。又痛三次。残喘馀几而三告。又有加由 异数。狼狈转甚。归期渐迟。此间闷苦。兄可想之。然必欲得便遄归。同栖山房计矣。(时同春赴 召在京。)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3H.gif)
时宣教公自京寓搬眷归乡。谓尤庵先生出处之正。实今世之大贤也。吾将得师矣。先生遂命送受业。盖时尤庵承 召入京请对。 上辞以疾。尤庵留疏径归。人或以为过矣。而先生与慎斋书。亟称其进退得当。至是宣教公之言又如此。故先生甚奇之。尤庵后祭宣教公文曰。己丑之冬。我来自西。狼狈之踪。众口百车。君犹逐臭。来与讲学。世事嬗变。情义弥笃。盖谓此也。
庚寅(孝宗宣文大王元年)先生五十四岁。
正月。闻慎独先生去国。以寇贾同车赋。示金以定。
以定。先生女婿清风府院君金公字也。时 上卓然有大志。 嗣服之初。首聘清阴。又召慎斋,同春,尤庵诸贤。有为之势。十殆八九矣。先生虽废处乡里。常喜而不寐曰。此古今所未有之盛举也。太平万世。幸庶几及见之。至是适潜谷相公请行大同。与慎斋议不合。潜谷因此乞免。语颇侵慎斋。慎斋遂决意去国。尤庵亦引古义谓难独留。乞被罢斥。上有廉蔺战国之士。尚能忍辱相下。以济国事之教。先生闻之不胜慨叹。乃因长子奎光入京之行。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3L.gif)
五月 仁祖大王练日。入县庭望哭。
六月二十二日。叙拜定平都护府使。辞递。
十月。与同春,尤庵,市南诸公。谒遁岩书院。与慎独先生会。
十一月十日。复拜右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上疏辞。不 许。二十七日赴 召。又上疏辞。不 许。
疏略曰。臣粤自 先朝。猥蒙 圣眷。累玷清要。丝毫无补。罪戾徒积。至于 先王礼陟之日。既不能直为驱蚁。又不能趁攀 龙髯。有臣如此。分义都蔑。台评是宜。 圣度包容。特宽刑章。归伏田里。且感且悚。自分永弃。噫臣之罪戾。臣固自知。臣节都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4H.gif)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4L.gif)
辛卯先生五十五岁。
正月十六日。升左承旨。兼如故。
二月。请推校理李正英。
上御讲筵。校理李正英醉不能读。 上命下番代读。先生请推正英。 上曰。以杯酌之失。责 经幄之臣。非优容之道。先生又启曰。李正英不思宿齐预戒之义。酷饮狂药而猥侍 经筵。至于进讲。读不成声。而使下番代读。其在君德成就之地。骇悖莫甚。 殿下犹以不可以杯酌之失。罪 经筵之臣。此固崇儒右文之 圣意。然语曰有酒无量。不及乱。朱子曰欲得吾君好。先要吾身好。彼以儒臣为名。而只此一两句。不得着实持行。 天颜咫尺之地。使酒及乱。不好其身。一至于此。则况望其启沃补益。以好吾君乎。群官列侍俨然而退。古人犹讥。况如此者。尚可以 经幄之臣而恕之乎。请从重推考。以励论思诸臣。 上从之。
特赐小学书。上疏陈谢。仍请以栗谷辑注进讲 经筵。又 命芸馆刊行。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5H.gif)
三月。上疏请醉翁公加资事。蒙 允。又上疏陈谢。仍乞解职归省。 许之。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5L.gif)
二十日。拜林川郡守。
时 上薪胆之志虽切。而拘于形势。不敢召用诸贤。而有所设施。先生亦自以无所攸为。而久冒清要之职。为非本志。因醉翁公老职之典。而遂乞养出外。○状志云郡有名宰家奴杀人系狱。前后邑宰皆莫敢决。先生至。即断之以法。不少饶。邑人称快。
五月。 仁祖大王大祥。望哭于郡庭。
十一月十日。陪醉翁公。入京谢 恩。仍过 嫔殿大礼以归。
时 上为 显宗择配。册 明圣王后为 王世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6H.gif)
壬辰先生五十六岁。
三月。与俞市南,尹石湖(文举)诸公泛舟皋兰。历览迎月送月诸胜。自虎岩至花山数日后还官。
有酬唱录。(今逸。)
四月。与方伯有忤。弃官归。
七月。清阴先生讣至。设位哭之。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6L.gif)
与慎独先生会累日乃还。○先生于沙溪先生忌辰。若游宦远方。不得参祀。则必晨兴达曙。而终其日食素。祭需亦必自官备送焉。
十八日。往赴清阴先生葬会于石室。
有祭文挽词。
九月。自京还家。
子奎章时在京寓。故先生自石室入京。留止旬日以归。
癸巳先生五十七岁。
正月十九日。复拜刑曹参议。上疏辞递。
三月十五日。孙荣弼生。
四月。入京会白江李公,潜谷金公于南山。
因馆于金公家。○同春有书曰。赍旨人来。伏承惠书。满纸情教。适是陪大府。(醉翁公)与诸士子行乡饮酒之日。相与披读。欣慰之馀。益切少一人之叹耳。恩旨一日再到两家寒门。福过之忧。诚非虚语。英之狼狈至此。不知如何出场。如弟者只摧残待尽乡曲一病人。 天恩虽罔极。亦岂有奇谋异论。可少为报效地耶。一味惶缩而已。盖先是大臣白江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7H.gif)
五月二十日。以先祖妣柳氏旌闾蒙 允事。历谢大臣白江诸公及礼判迂斋李公。(厚源)
柳氏节行沉晦。殆三百年。醉翁公时以门长。命先生与同春尤庵相议请旌。呈文县官。转报方伯。闻于朝廷。而又令先生奉实记谒于诸公。大臣白江李公,潜谷金公,白轩李公,阳坡郑公,延阳李公及礼判迂斋李公。皆论奏献议。竟蒙旌闾 恩典。先生遂历谢诸公焉。○同春有书曰。音书续至。不觉京乡之阻阂。良喜。礼曹回 启。大臣收议。次第来至。诸宗遆看。相对感泣。吾门庆幸。孰大于此者。此殆先灵默佑之致。岂孱孙人力所能为。中夜思之。亦不胜其感幸。大臣议后。想已有判付。该曹已为举行。分付于本道耶。公文之至。日夜伫待。自此亦方有措置等待事。闻兄有归意。不知果在何间。尤企。○又同春,尤庵联名与迂斋书。略曰伏闻台爷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7L.gif)
二十八日。还乡哭松崖金文贞公。(庆馀)
十四日。金公卒。先生在京闻讣。既设位哭之。还乡。又操文(今逸)往哭于几筵。及葬又临圹。有挽词。
六月二十二日。立柳氏旌门。因为族会。
醉翁公率诸宗七十馀人。告由于墓所。设祭于双清堂西偏遗墟而因竖棹楔焉。
陪醉翁公与同春尤庵。行会讲于崇贤书院。
醉翁公时为院长。族会后因与诸生会讲于院。○尤庵撰醉翁公志表曰。宗人称以宗长。乡人称以乡长。书院人称以院长。又曰。余以藐末。忝在宗盟。奉先讲睦之仪。常遵命承教者。馀三十年矣。○同春祭醉翁公文。略曰以宗长为一门之屏幪。殆数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8H.gif)
七月二十六日。哭长子妇成氏丧。
九月十二日。拜工曹参议。上疏辞。不 许促召。还朝。
十月十一日。移兵曹参议。辞遆。
移礼曹参议。上疏辞。不 许。再疏蒙遆。
十一月二十一日。哭子奎章。治丧还乡。
宣教公文学夙就。大为师友所推重。不幸短命。病殁于京寓。先生甚恸惜之。 嫔殿下手札慰谕。兼赐赙仪。潜谷,迂斋及李公天基。皆来吊涖丧。及发引。士友之哭送者甚众。归殡于沙山。尤庵先生率门人来哭。为之素带一月。
甲午先生五十八岁。
正月。授义兴卫大护军。
二月。拜沃川郡守。
状志云年益衰病益深。宦游之志已倦。而为醉翁公大耋在堂。迟回未决。为便养求得沃川守。沃距家乡最近。往来滫瀡。荣养备至。
三月。谒重峰赵文烈先生墓及书院。因黜郭诗院享。
先时郡人有郭诗者。尝著论斥程子。又以新及第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8L.gif)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9H.gif)
二十二日。与尤庵往哭亡子宣教郎墓于沙山。
宣教公葬礼。已行于二十五日。而先生适以尰患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2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29L.gif)
四月。与同春泛舟新滩。至白马而归。历拜慎独先生。
自新滩顺流而下。过合江独乐锦壁而至拱北楼。先生入见巡使于公州。而与同春期会于皋兰。数日后追至。则尤庵,市南,石湖诸公。亦皆来会而待之。遂相与泛舟虎岩。至白马而归。时尤庵伯兄时默为扶馀宰。暂入衙中。拜大夫人。归路历拜慎独先生。论重峰书院改建事而归。
六月十五日。陪醉翁公。行焚黄礼于本生家庙。
春。朝家又有优老典。先生为醉翁公呈状于该曹。该曹入启。 上特许升嘉善阶。至是又受同枢。推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0H.gif)
乙未先生五十九岁。
正月。访尤庵,草庐于西山。
山在郡南。而时尤庵与草庐会讲于此。先生有采薇啖荠之诗。(今逸。)
三月。归乡设酌。迂斋李公,沧洲金公(益熙)来会。
初四日醉翁公以降。故先生自官备供归。与家人献寿中堂。因会宗族士友以乐之。时李公以往审设镇形便于安兴格浦等地。承 命出来。金公亦乞暇南归。适皆来会。○状志云每于佳辰寿节。辄设盛筵。子姓迭舞。金貂相映。人皆曰幸哉有子如此。虽称大孝无愧矣。又曰其事亲也。承颜顺色。惋愉怡悦。到老如一日。待宗族。一于敦睦。不以戚疏有间。
四月。往吊尤庵大夫人丧于报恩之元岩。
八月。同春来访于郡。因同赴尤庵大夫人葬会。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0L.gif)
丙申先生六十岁。
三月十日。弃官归。
时先生忽心动。已而醉翁公病报至。即弃官归侍。未几复常。自是未尝远游。以至终养焉。
二十二日。拜双清公墓于板桥。因观睡翁公迁葬礼。
睡翁公之葬。在双清公兆下。先生与同春往赴。草庐亦来会。明日又相会于飞来庵。
闺五月十三日。往哭慎独先生丧。
加麻三月。及葬。先生方居醉翁公忧。不得临圹。只哭诀于发引时。○先生答尤庵书曰。慎丈即远有期。而适此大故。与哀又有间。虽临圹一哭。似甚未安。故已与赞善相议为停行计。然平生师友之谊。埋没殊甚。瞻望孤云。方自陨涕而已。今承来示。深感以德之爱。因思有殡。闻外丧而许往。则葬亦可往可知。而此丈之于吾辈。又岂远兄弟之比而已哉。以此断行。庶几募过矣。朴马联镳。若不害于不群行之义。则廿日(八月廿一日慎斋葬。)同进。亦似稳便矣。按以此书意观之。则似是临圹。而旧谱如此。可疑。
八月初四日。丁醉翁公忧。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1H.gif)
十月二十二日。葬醉翁公于沙寒里先兆。
发引前一日。同春及崇贤院儒。皆操文哭奠。领府事白江李公,领敦宁潜谷金公,原平府院君元公(斗杓),领敦宁白轩李公,领议政阳坡郑公,右议政晚沙沈公(之源),吏判尹公(绛),礼判迂斋李公,草庐李公,炭翁权公,吏议晦谷曹公(汉英),副司直东溟郑公(斗卿),大司成云谷南公(老星),副护军竹史沈公(𢋡),韧斋闵公(蓍重),骊阳闵公(维重),副护军眠窝苏公(东道),监司雪坡李公(后山),咸陵君李公(澥),都事宋公(有佺),直讲痴翁闵公(汝老),佥正李公(星徵),典籍李公(瑴),舍人李公(泰渊),晋山君姜公(顼)。及朴护军(安建),李牧使(敏树),卢牧使(文汉),金牧使(销),姜牧使(允亨),黄郡守(琠),姜判官(
十二月六日。祗受 赐祭于醉翁公几筵。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1L.gif)
丁酉先生六十一岁。
三月。哭沧洲金公柩于公州之新坞。
金公之殁。在去年十二月。而至是葬于新坞。去先生所居为十里弱。先生以方持本生服。既不能赴哭于初丧。是日亦不敢随众临圹。而侵晨独行至山下。俟柩至。只入哭于灵幄而退。盖先生于师门后人。爱好异常。而与公契许益深。 圣上初服。同掌启沃之任。夹赞大计。及是 上眷益隆。擢公长天官。而托以腹心。先生又与之往复讲明修攘之策。方期以不世之功。忽闻其丧。痛悼不已。后先生季子佥枢公之子舜弼。为公子知事公万增女婿。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2H.gif)
八月四日。服阕申心丧。
七月。送同春入京。
时同春以赞善赴 召。
十六日。行沙溪先生位板改题礼于崇贤书院。
时有谥典。与尤庵同参。
戊戌先生六十二岁。
正月。老峰闵大受(鼎重)来吊。
闵公时为东莱府使。历路来吊。先生后与公书。有感吾友勤意。而姜桂有日。病无少减。只增不孝之语。又以镇抚之方劝勉焉。
二月三十日。哭从弟从仕郎。(国鼎)
从仕公字而重。即先生本生季氏。而出后于再从叔父主簿公讳希庆。受业于慎独先生。丙子以后。隐居讲学。不求仕进。惟好好人好书好山水。故及殁。同春题其墓曰三好斋宋公之墓。先生有祭文。又撰墓志铭。
五月十三日。参慎独先生祥事。拜墓孤云。
十九日。往参睡翁公焚黄礼。与尤庵会。
时睡翁公以独拜 西宫大节。特 赠执义。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2L.gif)
时尤庵承 召赴朝。○后八月。尤庵有书曰。日月易得。再期倏过。远想孝思无穷。馀痛深切。悲傃之意。每一往来于心。玆拜惠书。倍切慰泻。时烈只缘上候久未复常。迄玆留滞。然一日在职。不敢不自尽。书筵文义之外。尽心规导。而只是学浅辞拙。恐未能有所裨益。诚明(炭翁,同春。)两兄。俱以形迹。不得入筵。今日欲于讲后陈达耳。惟是 上候弥留。 世子开筵绝稀。殊用闷虑。久欲作书奉候。而上来之后。丧威病患。连绵丛沓。用是未果。罪恨罪恨。伏想雅量有以谅之耳。
九月。潜谷金公讣至。设位哭之。
墓表云先生平生所尊慕芝峰李公睟光,潜谷金公堉。常喜道其言行。○尤庵有书曰。前后书。长弟登彻否。即惟此时履候如何。慕用无已。时烈欲待圣上平复而归。不料玆者。蒙此 误恩。冢宰之任。岂此陋劣所可堪者。已上再疏。 批谕益切。方将继上。以必遆为期耳。 圣候几复常节。再昨有一都尉自内出来言已试踏地云。喜忭之诚。诚不自胜也。潜相遽作千古人。此相虽不知动合理致。而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3H.gif)
十月三日。除礼曹参议。因应 旨上疏辞。不赴。
先是尹善道上疏为郑介清伸冤。诋辱沙溪先生及同春。台启及玉堂学儒连疏请罪善道。 上不允。适以旱灾有求言。先生因应 旨兼辞职疏而言曰。今日国势委靡。无一事可观。而所恃以望扶持者。惟此台阁之言。(缺)必以人心所同然。而不容一己之私也。其间不无险人冒居其职。恣意循私。欺蔽上聪者。人心不泯。公议难掩。终必得罪于国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3L.gif)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4H.gif)
十一月。撰醉翁公行状。
代护军公起草。而未及脩润。以疾病中撤。未几又易箦。后护军公使李公相吉续述。尤庵撰墓表墓志。
十二月。答李重卿(相吉)书。
李公即先生本生家姊子。而受学于先生。后为同春,尤庵高弟。以太学荐除寝郎。官至全义县监。时以进士居学。与息庵金公锡胄讲论天地阴阳五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4L.gif)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5H.gif)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5L.gif)
芝峰李文贞公尝于元朝。作自新箴。曰人苟得新。虽老犹新。改过则新。迁善则新。舍旧就新。是为一新。圣贤道新。亘古长新。闵夫人适在公家。手书以寄先生。先生藏于书簏。出入必自随。至是又题跋。以记其不忘母师至训之意。先生老而好学之实。于此亦槩可见矣。
己亥先生六十三岁。
三月。有敬题 内赐小学诗。
诗曰。忆昔银台日。拜嘉出石渠。不惟 明主赐。况复晦翁书。报佛心徒在。忧天志亦疏。古人先获我。神明父母如。
四月。答金以定书。
时金公兄弟葬潜谷。误用隧道之制。献纳闵公维重请考律勘罪。仍命改葬。正其非礼。尤庵以吏判入 侍。亦请从其言。 上遂推考金公兄前参判佐明。是以金公兄弟。颇有怨怒于诸公。而又适有书于先生。错引家礼附注司马公说。而欲自明其无失。故先生以书还戒。略曰温公说上则是泛说葬有二法。而其下惟天子得为隧道云者。乃定论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6H.gif)
五月。 孝宗大王升遐。 显宗大王嗣位。入县庭举哀。二十三日。舆疾入临。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6L.gif)
哭潜谷金公几筵及外孙金万胄墓。
有祭文。(祭潜谷文今逸。)○时先生馆于清风府院君家。
七月。拜兵曹参议。上疏辞。不 许。遣医问疾。
嗣圣初政。欲继述 先王志事。使同春,尤庵迭掌铨选。而又使先生参决兵务。宿卫禁中。倚任甚重。若在告则辄 下调理察职之命。而又遣医问疾。先生与同春感激 殊遇。每于直庐朝行。联武对班。相顾而语曰。此衰门之幸也。何以报国恩之万一。同心一力。左右 严庐。尽忠赞谋。补益弘多。而先生又于 内殿。以文王后妃之事。拳拳陈勉。忠爱之诚。达于色辞。 内殿亦亟感叹而嘉纳之。后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7H.gif)
观察使闵公(光勋)讣至。哭之。
有挽词。
八月。参百官庭请。
时 上候未宁。请从权制也。
十月四日。制进 大行大王挽章。
八日。孙龙弼生。
上疏乞递本职。不 许。连章蒙递。
先生迫于 圣眷。力疾行公者数月。凡武选武备之事。极其用心。而有时歔欷叹息曰。此 先王未就之志也。因泣下如雨。盖内怀至痛而外应剧务。由是痰疝素症。乘时益重。先生遂力辞得遆。病中往往诵杜小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7L.gif)
大行大王发引。病未陪往。上疏请削职名。不 许。
十一月。疾㞃。 上遣御医诊视。又赐药物。
上闻先生病渐革。亟遣御医。使不离看病。而又令内局觅送药物。
有次黄周卿(世祯)诗。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8H.gif)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8L.gif)
十五日壬申。终于京城会贤洞之寓舍。
先生既病。盥栉不废。衣冠必整。朝廷诸公。日来问疾。而并皆接应不倦。又与门生子弟。讲论文字。无异平日。子弟请少节之而亦不听。及疾革。言不及家事。惟语子弟曰。吾受 恩三朝。涓埃无报。目将不瞑于泉下矣。卒之日。早兴问 上候安否如何。又思见同春尤庵甚急。尤庵则方以形迹未克来。而同春即驰来省。先生神精了了。执手抒话。命酒酬酢。若将与之永诀曰。君可归矣。吾得酒力。少间矣。至夜扶起。命易卧席。东首正衣巾。恬然而逝。同春又急驰来呼。已无及矣。遂与门人黄世祯,李相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9H.gif)
讣 闻。命中使临护。赐棺材赙物。 中殿别致优赙。
上为之惊悼。下教曰。宋某舆疾奔慰。才过 因山。而遽为卒逝。以遂其褥蚁之愿。其在平日捐身殉国之志。固无憾焉。念孤罔极之中。又失此忠良。悲怆之怀。尤不胜云喻。其令中使临护丧事。而棺材及赙物。别择优赐。并送于府院君家。 中殿下教曰。外王考尝以文王后妃之事。谆谆教予。言犹在耳。而今遽至此。痛慕何言。其令该司别致优赙。以表予意。○清风金公所撰德恩府夫人行状云先生丧除未久。奔哭 阙下。馆于罪人之舍。又以十一月卒。亡人哀号悲慕。绝而复苏者数。凡百丧需。无不恔于心而止。 内殿续降御札。又遣尚仪。使敦丧需。 内医赍药阅月看病。
二十六日。同春先生操文来奠。
尤庵先生。亦始来哭。
二十七日发引。 上下谕两道。使之庇送。又 命中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3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39L.gif)
上教曰。今闻宋某发引有期。而适此谅阴。未克吊祭。予心怆缺。一倍难胜。即为下谕于畿湖两道监司。使之庇送。而中使则护至江头。以见优待之意。还葬后待 国练毕。遣礼官致祭于其家。○朝廷诸公。哭送于郊外。同春,尤庵随至王十里而还。
十二月三日。归殡于沙山斋舍。
庚子(显宗纯文大王元年)正月。 上命本道给葬需担军。
筵臣以葬期白。故有是命。
二月三十日。尤庵先生操文来奠。
因为会葬。
三月一日。葬礼成。
新卜公州素屹里艮坐之原。去沙山先茔数里许。
十二月六日。 上遣礼官。吊孤致祭。
礼曹正郎尹衡启下来行礼。
辛丑十月二十六日。女婿清风府院君金公操文来奠。
金公乞暇来奠。 上特命给由马浇奠状。
丙午八月。 命嗣子奎光特除守令。
先是壬寅。长子奎光才阕服。而以大臣荐。拜童蒙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4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40H.gif)
壬子十月。行状成。
同春宋文正公浚吉撰。
癸丑十二月。迁窆于公州东道马桥亥坐之原。
筵臣白于 上。特命本道给葬需役夫。 内殿亦遣中使护丧。
甲寅六月。墓表成。
尤庵宋文正公时烈撰。后又撰追识。○附尤庵答佥枢公书。略曰先表依示。第念吾宗自昔少大官。诸墓神道殊寂寥。然既不得为则亦无憾也。今则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4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40L.gif)
乙卯(肃宗元孝大王元年)正月。 上命本道致月廪于姜夫人。
以 慈圣外祖母故有是命。至癸亥姜夫人殁后。始还收。○时清城金公锡胄以先生忠节。宜有 褒赠之典。屡白于 筵中。而镌(一作镌),积等辄沮之。盖时镌(一作镌),积等方以假借山林。把握朝权。及卑主贰宗之说。诬罪尤庵同春诸贤。而又与逆宗桢,楠等内外相应。阴图不轨。清风金公不胜忧愤。上疏发桢等红袖之变。镌(一作镌),穆请对欲反坐金公。金公遂待命于禁府。 王大妃闻而惊痛。与 上夜御宣政殿西庑。闭牖而坐閤内。召大臣卿宰。痛哭言桢等不道之状。非一朝一夕之故。于是桢,楠远窜。金公得免。自后凶徒深怀忿怼。且意 慈殿扶护士类。乃生弘瞻之计。镌(一作镌)劝 上照管 慈殿动静。洪宇远疏请使不贰过。李寿庆搆疏将上请 上与慈圣异宫而居。日夜谋所以离间 东朝。凡士类之主正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4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41H.gif)
癸亥二月。 命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揔府都揔管。
是月七日。姜夫人卒于季子奎明连山任所。 上闻讣惊悼。乃下教曰。今闻 慈殿外祖母卒逝云。礼葬虽未复旧。特为举行。礼曹启曰。取考大典。则王妃父母外。至于外祖父母。元无礼葬之规。初不载法典。则与应为礼葬而中寝复旧者有异。何以为之。敢禀。 上曰。此出于特教矣。然则丧需祭需。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4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41L.gif)
甲子四月。墓志成。
尤庵撰。后老洲吴文元公熙常又撰追识。
丙子十二月十一日。 特遣先生外孙参判金锡衍。致祭于墓。
先是。 上取览先生遗文及墓志。而深叹其忠节。适又江华留守李公颐命上疏请 赐祭于忠烈祠。(享仙源,竹窗诸公。) 上许之。因又并命 致祭于先生。乃 下备忘曰。向见江华留守李颐命疏请事。实感予衷。故特许以丁丑城陷之日。赐祭于忠烈祠矣。因此而别有所感者存。盖我 圣母外王考赠左赞成宋某是年所树立之忠节。亦不可无崇报之典也。予尝见宋奉朝贺所撰赞成墓文及其所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4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42H.gif)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4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42L.gif)
时长曾孙来大年幼。季子佥枢公亦年老。故次孙奭弼权摄先生祀。遂 除寝郎。
丙子(英宗显孝大王三十二年)十一月六日。 遣礼郎致祭于墓。命录用嗣孙。
上教曰。噫明年今年。予即再逢忠烈显节。(享清阴桐溪及洪尹吴三学士。)子孙未有职者。令该曹问名调用。而至于故忠臣宋某。非惟其节义。实我 明圣圣母外祖。则朝家爱敬之道。与他自别。特为致祭。以表予意。其子孙亦一体录用。礼曹正郎尹冕东下来行礼。○时先生本孙家祸罔极。或早世。或流离远乡。故栎泉宋文元公。与先生外玄孙金判书圣应相议。祗受 赐祭云。
丙子(纯祖成孝大王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遣官致祭于墓。命录用嗣孙。
二日礼曹草记曰。因备边司草记。殉节斥和诸臣。依 英庙丙子致侑之例举行事。 允下矣。 赠左赞成宋某致侑。今月二十四日祗受云。致祭文。令艺文馆撰出为白矣。已为亲尽埋主。其坟墓在于忠清道公州地。祭物及献官诸执事。令本道举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4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43H.gif)
湖西儒生俞汉明等上疏请易名不祧之典。
疏见原集附录。老洲吴文元公撰。
壬午八月。奉享于靖节祠。
先是怀乡章甫欲上疏请享先生于崇贤书院。禀议于江上。则遂庵权文纯公(尚夏)以为先生既有沙慎渊源。而以直道清节。见诩于两宋先生。则奉享此院。实合公议。然今南少转炽。吾道见屈。时义恐不便矣。徐待后日未晚。自后因循未果。士论抑郁。至是连怀士林公议齐发。遂跻享于靖节。崇院享议竟寝不行。
辛未(今 上八年)五月。 赠谥孝贞公。
太常议谥曰孝贞,庄敏,贞敏。以孝贞 下批。慈惠爱亲曰孝。清白守节曰贞。
壬申五月九日。行延谥礼。
八代孙绛老,九代孙炳周祗受于京城之小安洞寓舍。吏郎李药秀来宣。
丙子十二月十日。 遣官致祭。 命录用嗣孙。
三月十九日。 上教曰。北苑望拜。风泉之思。江汉
四友堂先生集年谱下 第 44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443L.gif)
庚寅九月。文集印成。
先生殁后。长子监察公与李公相吉。蒐辑遗文。又述年谱。草藁藏诸家。而副在飞庵。不幸中罹家祸。又遭回录之灾。家本庵副。殆无馀者。惟谱草幸存。而亦太半缺裂。五代孙星骏始克收拾补纂。整顿若干本。而后八代孙寅植,肇植。又各有拾遗附录。至是肇植子炳俊。更加删定合编为文集七卷年谱二卷。印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