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友堂先生集跋 第 x 页
四友堂先生集跋
四友堂先生集跋 第 39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391H.gif)
右我先祖孝贞府君遗稿也。呜呼。府君道学则有沙慎渊源。节义则与仙清同归。 列圣之奖诔。诸贤之赞述。实皆无愧之辞。则斯足以不朽千古矣。其馀事文章之传不传。又何加损焉。然窃惟我 长陵盛际。名硕汇征。人谓天下精英之气。尽萃于朝廷。而于斯时也。府君明经登第。荐入翰苑。尝执南蕫之笔。则其馆藏家录。宜有炳然者矣。 孝庙嗣服。欲伸大义。寤寐英豪。而府君又与一时诸贤。并武膺 召。常处近密。尽忠赞谋。有如晦翁,南轩故事。则其囊封幄对。必有密勿者矣。其他丽泽盍簪。讲道明理之说。绝域风霜。忧国伤时之作。亦不可一二数也。是以我 肃宗大王尝取览府君遗文。而以有云中冷山遗音为衮褒。则是岂徒其文章为可传而已哉。当与洪太师褒贬之作。朱奉使聘游之集。联编同梓。示之万世。以为忠义之劝可也。惜乎。今皆为六丁取将。而其零金片玉之留落人间者。只有此寂寥数编。则虽于府君。无所加损。后之诵其诗读其书。而欲知府君之为府君者。亦安得以尽其所存哉。噫。是则可恨也已。盖尝闻家有全集。而副在飞庵。不幸中罹家祸。又遭融风之
四友堂先生集跋 第 39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391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