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x 页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书
书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0H.gif)
去月伏闻上林雁信。而遂觅鹤驾。褫付上一书矣。未及关听。而先此远赐下问。此时手札。虽家人父子。其难得宜。如睹凤获麟。顾门下小生。何以得此于千里之外也。惊喜拜读。感极欲泪。因审沈寒龙暄。随遇而安。体履动静。不至欠损。有以见死生在前。处之恬然之验。而不知雪窖冷山。果何如耳。为之欣耸无涯。小生莱府时海云台上。适得李载元内翰书。始知诸丈之行。不觉起立北望。直欲奉辔前驱。而恨无万回步法也。因此感奋。果有效嚬之事。而只得罢职之荣。彼渊烓辈。何厚于诸丈而薄于小生也。然以此归养得便。亦未必非其赐。何感如之。苦乐虽殊。幸同免于贼边人之教。极荷不鄙。感悚无已。繻葛之战。北望陨涕而已。奈何奈何。馀因潜(缺)便。玆付谢仪。托入信褫。而未知何日彻视未也。伏纸惘然。慰譬之忱。已陈前状。惟伏祝千万宽抑。处困益亨。以副远诚。(时清阴先生及白江,东淮诸公。以不书清国年号。被拘沈阳。先生亦在东莱。以冬至贺笺。不书清号。罢职而归。渊烓即申得渊,李烓。)
答清阴先生(乙酉)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0L.gif)
上清阴先生(己丑)
赤舄还朝。士友交庆。而罪累蛰伏。不敢踵门拜贺。晨夕瞻斗。只切下怀耳。(缺)金台平日丽泽故友也。今乃如此者。其所见适然。非有所挟也。小生自处。只是臣罪当诛兮。不敢生怨天尤人之计。不料诸长者过劳勤念。而至于两学士。则又有纷扰之举。爻象甚不佳。极令人愧赧欲死耳。奈何奈何。明英甫日前有书。皆视元履而进退云。未知亟丈默运成算果何居。而以副士友之望耶。伏切忧念。馀在(缺)。
答清阴先生(丙戌)
小生欲归未归。方此为扰。未克以时拜诲。忽蒙手书下问。兼赐先铭。调摄中贻恼至此。感戢之馀。极用不安。日间当有乡便。即致明甫为计耳。馀在非久晋谢。不宣。
答慎独斋金先生(集○乙酉)
礼疑向来哀遑。未克书禀。而只自闷扰。幸因明甫转达。而即蒙回答。奉以周旋。极感不外。尝记老先生有自期以下殡后行之之训。而丧扰昏昧。茫然记不起。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1H.gif)
上慎独斋先生(己丑)
即因承旨兄书。得审尊体动静神劳清裕。极慰慕仰之怀。风宪重地。 上下之望非轻。而时事多艰说。做(缺)一。每诵只恐先生袖手归之句。而不胜忧虞之至。侍生事国无状。得罪时论。而大为师门之累。只欲愧死无地。特荷勤念。得免大何。归田奉老。日颂君相之赐。而惶蹙不安之心。亦未尝以此少弛也。英行意外也。士之廉隅。在渠得矣。而但恐寅协失助。尤不能不奉念。奈何奈何。天时向寒。惟祈为世道。倍加珍毖。不宣。伏惟台下鉴。○外城消息。日前因万城行得闻耳。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1L.gif)
国泽再拜白。今十日。因湖南褫。略闻锡万辈病时气。惊虑虽甚。而谓厚德所庇。保无他虞。岂意未几日。而万儿竟以此不起耶。恸矣惜矣。莫非凶悯奇命。多(缺)带累。无辜之内外子孙。而三两年来。荐祸至此。是岂台爷不慈之致耶。伏奉下札。一悲一愧。不知何以为达。然脩短有数。悲痛无益。只祝理遣自爱。毋使亡者父母伊戚之中。重贻焦煎。千万千万。况绕膝供欢。尚有数三令抱。则太上忘情。庶几赖此而不甚难耶。小生亦以画狮之犹有所寄。为自慰已矣。病痼罪蛰。末由趍唁。瞻望台躔。益增硬塞。惟祈倍加珍毖。以副下诫。
答白轩李相公(景奭)
李侄回自轩下。伏蒙手赐覆教。并许堂文。将见梅莲松菊当流芳百世。其所与友者。宁不与有荣幸耶。预切铭感之至。尤台之笔。虽大如椽。困于鞅掌。恐无馀力可挥。且从古此等文字。何嫌多乎哉。李侄所达。非小生之意也。速搆卒惠之千万。当具楣板。拱手以俟。烦猥至此。惶悚深切。新昌便信先状。亦须速惠之意。敢望台爷一言。小生国泽顿首。
答白轩(己亥十月)
昨自春台所。伏蒙手书之辱。副以状草。眷存甚勤。仰感德意。无以为谕。伏未审即日。台体履若何。 廞卫之迁。只隔数日。伏惟相国倍深摧痛。小生疾势渐剧。再疏乞递。未蒙 恩许。忍死入直。方此颓卧叫苦。前头狼狈非一二。不但为区区贱疾私闷而已。又上恳章。政院不纳。更无奈何。不知所为。伏望台(缺)。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2H.gif)
昨因李牙山褫。伏闻宠擢有日。朝野拭望。区区庆贺。不任下情。小生弊局拙手。都不济事。而又闻老人病患日重。方寸闷乱。将欲弃归。以为公私两便之计。而上使靳许。方以为扰。幸赐一言之托。俾遂至愿。千万仰企。尝有欧阳公不厌多之教。故真墨二十锭呈上耳。馀冀岁寒。加护鼎茵。气体康福。肃此不宣。
与白石柳处士(楫○己卯)
南来得近高居。西林馀怀。庶几少慰。而但今盛朝礼罗方张。处士之庐无人。为可虑耳。年来伏惟尊履起居珍相。泽折腰斗粟。为陶令所笑者几年。而尚不知止。实有甚不得已者存焉。庶可默会矣。馀奉际不远。只此不宣。○黄橘十圆。鲋鱼十尾。
与闵监司(光勋○己亥)
四月八日出下状。昨始拜领。既感且荷。但有前付者尚未入手。无乃作石头物耶。或别有辞而误落人眼。则其致唇舌。亦可虑也。信后月易。伏惟令体增重。贵眷佳安。区区悬仰。不能自已。泽为暑所苦。本病因之。衰败日甚。其何能久于世耶。相对无期。临纸悒悒。所欲言者。略具别纸。不宣。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2L.gif)
长铨告以夜来患节有添。惊虑之极。即欲驰往省视。而见有事于直所。未克如意。何怅如之。何恨如之。惟加意护将。以图遄复常度。是所仰祝者耳。自馀儿子当面达。明明又可往拜矣。先此草草。不备。
与金由善(庆馀○戊寅)
今来双清蚝荔会做。而只缘少一情话。非乐也。远惟神明所劳。谪里彩欢。不瑕有损。风土如何。居处如何。憧憧一念。不能已也。岭海未必死人。髭发亦云胜昔。惟省思虑慎饮食。近书册长知见。以为他日需用之资。则真朱先生所谓亦非偶然者也。不胜厚冀之至。弟辞内就外。奉檄固喜。而但此时此行。实不得已者。宁以昼锦为荣。前言无乃戏之否。粹侄与家儿。联椠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3H.gif)
答金由善(己卯)
千里之行。未得告别。方以为怅。伏承下书。益增愧赧。后凋壁立之下。宁敢以远游自大耶。然雪窖冷山。亦有如兄之人矣。然则此行亦可以为不学柳而善学柳者耶。奉 命日有小作。玆以呈上。与明月朝以待之如何。郑行人书。亦传去耳。
答金由善(己丑)
自草公所下书。昨始拜承。阻馀感慰。伏审仕履超胜。尤喜尤喜。弟归日历访骊郊。留连旬日以还。菽水粗遣之外。池莲庭松不嗔天放。为可幸。近日事不为则已。如欲为之。舍此老何以哉。草公书。以兄议论为主和平。曷尝见冰炭相济者耶。此与栗谷时事。恐不啻天壤矣。须与载元说破。毋取温吞煖之讥如何。
答金由善(庚寅)
伏承下书。伏审侍奉平安。伏喜无极。但兄主以痢疾累日未宁云。奉虑不浅。弟卯申供剧。又值 慈殿病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3L.gif)
答宋明甫(浚吉○辛卯)
向直银台。挠未克书。忽此先施。备审别后凡百毖重。甚慰远怀。泽生逢孝理。蒙此 异恩。感泣何言。行将面赋。只此不宣。(时醉翁公以优老典。特蒙加资。)
与宋明甫(先祖妣柳氏旌门时○癸巳)
昨修鄙书。想已(缺)照未。大臣收议。即刻入启。措语皆极美。吾门庆幸。莫大于此。明当躬谢礼判。兼请从速举行为计。馀忙甚不宣。(大臣即白江李公敬舆,白轩李公景奭,阳坡郑公太和,潜谷金公堉,延阳李公时白。礼判即完南李公厚源。)
(附)原书(同春)
音书续至。不觉京乡之阻阂。良喜。礼曹回 启。大臣收议。次第来至。诸宗递看。相对感泣。吾门庆幸。孰有大于此者。此殆先灵默佑之致。岂孱孙人力所能为。中夜思之。亦不胜其感幸。大臣议后想已有 判付该曹。已为举行分付于本道耶。公文之至。日夜伫待。自此亦方有措置等待事。闻兄有归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4H.gif)
与宋明甫(甲午三月)
稍阻。悬系尤甚。未审閒中凡百。近复如何。此间臂肿得差。廿五惨丧之掩土。可以归去面做耳。朝报随得相示如何。适对诉牒。忙草不宣。
近日事。想已闻之。第缵男,闵𦸂之馀孽。京乡相告。莫不怒目切齿。潜伺罅隙云。未知将来有何祸机。然为程子为重峰而得此。亦何害。犹以老先生之志。未得尽行。为不快耳。郭之得罪斯文。其迹已著。固不容恕。而全则彼辈每以被荐于己卯诸贤为藉口。且其丑行。实不欲与有颜面人对说。故姑且任之。而位田则已还属重峰院宇。以为之兆矣。因告由事。谒重峰祠墓。则祠院坏废已甚。不胜寒心。将欲修改。以为反经服彼之一事。而残邑财力。不可率尔经营。奈何。(郭诗著论斥程子。 仁庙朝。沙溪先生上疏请毁其祠不果。至是先生守沃川。掇去祠板。)
(附)原书(同春)
昨因僧请。忙草付书。玆承手札。仰审肿患已差。政履神相。欣慰之至。曷胜云喻。此间一味如昨。葬时可得相会为企。朝报当依教。适来双清。草此修谢。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4L.gif)
答宋明甫(己亥)
贤院别怀。久益惘然。(缺)岁前后书。长弟入手。始审台履起居超然。岂神明扶佑之耶。慰释不容喻。顾此残生事亲已无及矣。惟有终于事君。庶赎不孝之罪。而才经草土。蒲柳已秋。病痼贴席。末由趍 命。摩挲 恩旨。有泪沾臆而已。奈何奈何。金哀家隧事。既违无违之训。而尚此遂非。台论之重发。何可免乎。自后引咎速改。则犹可及矣。而果能然否。方以书勉。而信听未可必。相见须从容开喻如何。渠于左右之言。宜不敢慢。而潜谷有知。宁不感幸耶。日者迂相书。谓彼之狼狈。吾辈与有责焉。朋友之义。固不当若是耶。(缺)千万病甚。书不尽意。统惟心会。(金哀即清风府院君。时以潜谷隧葬事。遭台论。迂相即完南李公。)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5H.gif)
伏闻金进士宅姑主凶讣。痛哭之外。夫复何言。念及幽明。益切摧陨。曾闻有上来之计。日夕翘企。而昨见奎光书。似已停止云。不胜怅缺。弟前患今似少差。而完复尚远。闷苦度日。金哀家隧事。台论重发。尚今不止。而因此辗转。爻象甚不佳。尤恨不早归。坐见此等事。奈何奈何。分发数纸送去。只此不宣。谨状上。己亥四月二十三日。弟浚吉。
答宋英甫(时烈○丙申八月十五日)
即者垂问。孝履支重。哀感且慰。慎丈即远有期。而适此大故。与哀又有间。虽临圹一哭。似甚未安。故已与赞善相议。为停行计。然平生师友之谊。埋没殊甚。瞻望孤云。方自陨涕而已。今承来示。深感以德之爱。因思有殡闻外丧而许往。则葬亦可往可知。而此丈之于吾辈。又岂远兄弟之比而已哉。以此断行。庶或寡过矣。朴马联镳。若不害于不群行之义。则廿日同进。亦似稳便矣。迷甚不宣。
与宋英甫(戊戌)
前后惠复。一时入眼。临江惜别之怀。始乃释然。讯后又多日。 上候渐复。而两筵出入。已与明公同之耶。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5L.gif)
(附)原书(尤庵)
日月易得。再期倏过。远想孝思无穷。馀痛深切。悲傃之意。每一往来于心。玆拜惠书。倍切慰泻。时烈只缘 上候久未复常。迄玆留滞。然一日在职。不敢不自尽。书筵文义之外。尽心规导。而只是学浅辞拙。恐未能有所裨益。诚明两兄。俱以形迹。不得入 筵。今日欲于讲后陈达耳。惟是 上候弥留。世子开筵绝稀。殊用闷虑。久欲作书奉候。而上来之后。丧威病患。连绵丛沓。用是未果。罪恨罪恨。伏想雅量有以谅之耳。
答宋英甫(戊戌九月十五日)
下邻褫。连承前后所惠两书。得审比日呈告燕居。仰慰之至。金相之讣。女息落胎病重之奇。始见台书而闻知。远地忧闷心事如何。昨日今日。连见李侄相吉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6H.gif)
答宋英甫(戊戌十月四日)
天官升擢。恰慰舆望。而自此责任益重。既贺且念。泽居然作平人。迟逾之慕何言。所示此非伊川泛论之比。则何敢何敢。况相礼掌兵。非病劣所可堪。近市远草。俱无不可。何患无其人哉。今日修攘之本。莫急于上保 圣躬。下活饥民。而 圣躬则诸公在朝。宜进药石。保无他忧。而惟此无告之民。救活无策。奈何。议者谓以京江两仓为经费。而大减赋役。则庶可救得一半。此事其可办得耶。远外忧念。无异在己耳。(缺)
答李监司(天基○己丑)
今日事。幸益(缺)于霜冰早辨之戒。以补踦于他日。则真不负玉成之天。而本心所在。亦庶乎不言而自白矣。不须长留在心胸为悔也。方欲伻书奉慰。即玆好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6L.gif)
答李监司(戊戌)
千里令书。鱼传耶雁寄耶。惊喜殊甚。矧审令履起居卫重。宝眷一稳者乎。此中未亡人情事。去益难看。只此一事。可以知馀无足把玩者矣。海谤闻之懔然。渠既为排节义人。欺天侮贤。一至于此。则又为斥河南者。而凌踏如我庸残之人。亦何足怪。是自有百世公议。令须操束迷儿。慎勿相报至仰。馀祈岁寒益重。(尹善道上疏为郑介清伸冤。侮辱沙溪先生。)
答金子章(益烈○甲午七月晦日)
前状已具礼谢未及达。而又此惠书。仰审履用神相。欣慰之至。曷胜云喻。服人嬴博之葬已过。悲燬无聊中。臂患重发。闷扰何言。近事有斟酌者存。已与明英两公相议行之矣。非敢以老先生之论为未尽也。郑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7H.gif)
与金以定(佑明○丁酉)
岁才一周。而失两个儿。德门荐祸。何若是酷耶。此莫非仆之平生愆尤多积。获罪神明。断猿馀泪。又及于外孙矣。夫复何言。惟千万自慰而慰贱息。毋使两家老人病中忧恼为望。乾谷情象。已不忍想来。而又有此意外惨景。未亡人其何以为怀耶。念之气短。奈何奈何。
答金以定(己亥)
台评。见今所谕。则哀之自处。恐亦未尽也。温公说。上则是泛说葬有二法。而其下惟天子得为隧道云者。乃定论也。今舍定论而取泛说。有若遂非文过者然。如此而尚可默人之口耶。此乡有一隧葬之豪奴。于渠何诛。而乡人犹嚣嚣不已。况以哀具瞻之地。有此误礼。彼为台谏者。只守乌噤。则是岂治朝气像乎。然则彼实为世道也。非厌薄哀家也。哀能引咎而斯速改葬。则是台有直言之风。而哀有受善之量。彼此两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7L.gif)
答金起之(寿兴),久之(寿恒。○己亥)
季令之辱枉问疾不几日。而今又仲季两公书一时并至。披慰何言。此病如或可为。则岂敢再三渎告耶。善为敷陈。使之安意就尽。不能无望于承宣公。昨见冢宰书。铨衡之际。佐郎之助为多云。未知贤契何以得此于大僚。可谓不负职名矣。心贺心贺。病债不能各谢。幸望曲恕雷照。○李时明亲卫之役。曾因濂侄书。俾不至生事矣。问其人则可知也。
答闵大受(鼎重○戊戌正月)
日者枉问。迨切哀感。尤公还。又得令手翰。知行驾自镇直发。瞻望岭云。怀不可言。心制人感吾友勤意。而姜桂有日。病无所减。而只增不孝之罪。奈何奈何。馀冀镇抚有方。岛夷帖服。以慰 宵旰东顾之忧。千万只此。不宣。○骊州书。从速入褫至望。
答闵公瑞(蓍重),大受,持叔(维重。○己亥九月)
前状殊慰。秋思摇落。缅惟佥哀孺慕何堪。此间凡百。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8H.gif)
与金正平(万均○丁酉三月)
反哭后佥孝履如何。国泽一痛归来。痰喘益肆。真退之所谓不悲者无穷期之消息。任之颇觉省事。姜桂略送。幸思平日惟忧。且念老友至意。从权试之。千万泣望。为此伻候。迷甚不次。
答金正平(己亥六月)
雨甚病甚。甚无聊中。手札际至。苏慰何言。此间呈病有日。而尚带职名。公忧私闷。按下不得。奈何。副本见之甚快。而草公书亦依领。万事(缺)。
与金永叔(万基○癸巳十二月)
归乡未久。吾人科声入耳。不觉惊喜起坐。记昔丁丑岁。与尊外王考判书公相握哭先公甚恸。既而相慰曰。天幸使伯道有儿矣。况其树立之节。真成仁取义。得本心之德。有德者其后必昌。今其言果验矣。幸须昆季相勉。益近书册。必究先业然后其昌实大矣。无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8L.gif)
答宋希张(光栻)
罗于天所传及今札并至。殊慰近况之安。所送册子。果是栗谷书而至此。可叹。尊府广行。此亦闻知。而病未握叙。甚怅。乡校位次。所示至当。而黄疏既为从祀两贤而发。则其人之如何。不须问也。归乡前相见未易。临纸增怅。千万惟冀陪行安吉。即日病叔。
与曹华叔(敬彬○戊戌)
闻以铺房未备。将退昏期。甚误甚误。合二姓而事宗庙继后世足矣。何以文为。昔吾本生先妣之有行。吾外王考郡守柳公以资装未具。欲退吉期。吾王考听竹府君以书责之。先妣遂以铜钗布裙。见于王考。王考甚喜曰。此实吾妇也。是以吾亦尝以先妣之所行者送女。其舅潜谷相公亦甚喜。如吾王考也。时潜谷方莅安边。而吾亦为文川矣。苟欲文为。亦非不足。而犹且乃尔者。实以家法之不可忘。而婚礼所重。亦不在此也。今左右既不鄙寒族而许以通家。则其家法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9H.gif)
答或人(失名○见芹窝金孝简公熹家藏。下同。)
朝因弘儿之去。修上一书。想未下眼。即承令翰。因审侍奉万安。仰慰。疏纸三张送呈。泽身有病患。习阵之行在近。私闷私闷。馀不宣。伏惟令鉴上谢状。乙未二月十八日。国泽。
与或人
伏问此时令起居何如。仰慕区区。泽往习阵所。昨夜还官。而臂患添重。苦闷苦闷。就恐来初四日。乃老亲生辰也。欲设小酌。幸荣临生辉。万仰万仰。想今日必来先茔。故专伻敢告。更须恕谅。为老之举。扫万惠然大望。泽亦于明明往怀乡耳。伏惟令鉴上状。乙未二月廿九日。戚记国泽。
与或人(失名○见渊斋宋祭酒秉璿家藏诸贤帖。)
不意闻左右临境内。即欲就叙。而以元定军伍推阅真伪。无暇出他。怜叹怜叹。先茔伐木者。即为发差当猛治是计。位田呈文事。敢不留念。新滩泛月之期。当在何间。(缺)欲于念间入去。或可蹑后尘耶。馀早晚展拜。姑此伻候。伏惟令照状上。服人国泽。○西菰二个,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8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89L.gif)
(按右三书。疑与沧洲尤庵而未知是否。姑附于此。又按谱。甲午四月。先生与同春尤庵泛舟新滩。至白马而归。疑亦此时书也。)
答外从兄李都事(义吉○壬申)
朝庭议礼十年。诸公之论。不胜车载。而要其本则执事一言。有以启之也。然其初则盖出于义理无穷。识见有限。故虽或各主己见。而犹不害为君子之争也。至于今日。则道傍之舍。转为国中之阱。忠直者陷之。阿谀者免焉。曾谓礼让和贵之事。乃至其血玄黄耶。噫苟百世之下。有论今日事者。其指必先屈于执事矣。窃为执事者危之。彼海风朔雪一时外患。弟虽庸残。犹以为不足怕也。今执事乃反以此相慰也耶。然是则利害间说话。彼此任之为可。执事以弟为阿其所好。戒以勿使胸中先横着连山。弟固有阿好横着者。然阿其所当好。横着其所当横着。则虽终身阿好横着。以至九死北荒。亦何恨乎。今以连山之说。为执事一诵。而以自解其阿好横着之当与不当可乎。连山疏谓帝王之统。虽兄继弟叔继侄。皆有父子之道焉。春秋曰跻僖公。夫子之微意可见矣。四传之意。皆以僖公父视闵公是。盖以相继为后。为父子也。汉宣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0H.gif)
答李重卿(相吉○己丑六月初三日)
见书知姊氏所患向已。喜慰无已。此才自榆谷归。困惫难堪。时事咎在此身。自罪而已。在朝者哭于朝。在野者哭于野。古人其欺余哉。可笑。鹏病(缺)。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0L.gif)
病中得书。读之爽然。如酒醒梦觉。何喜如之。况泮居多暇。词赋之外。又能念及于天人性命之际。有此往复。尤幸尤幸。但古人所谓发得太早在者。亦可念也。使夔孙持笔。拨病答去。须念此苦心。不住钻研而期有实得。无徒为天花乱坠之归。至可至可。斯百又能留意此事。潜公其有孙矣。须以此相示。而亦与周卿诸人相议质于春座而回示也。此痰疝之疾。岁暮益甚。苦闷何言。千万都付会侄口宣。
天地依附之说。不须苦苦揣度。只就自家形气上验之。亦自可见。程子曰。凡有气莫非天。凡有形莫非地。气外有躯壳甚厚之说。亦当就自家躯壳上推知。
月受日光而明。如今以火斜照于水。则水便有光。亦只是此理。凡物精气所凝聚而成者。其形大抵皆圆。如草木之华实。可见日月乃阴阳之精也。其体之圆。亦以此欤。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1H.gif)
小者大之影。小以昼夜言。大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言。夜是阖昼是辟。大阖辟。即此一元是也。小阖辟。即一会是也。昼夜则又小之小者也。然细推看。则一时一刻。亦有阖辟。
五行各具五行。则阴阳便亦各具矣。如水本阳之湿气。而为阴所陷。成于阴。火本阴之燥气。而为阳所掩。成于阳。木本阳之湿气多者。而感阴以舒发为木。金本阴之燥气多者。而感阳以缩结为金。土是阴阳之气各盛。相交相搏。凝而成者也。
理有必然能然当然自然。而又有所以然一段。即理之体也。沙溪先生尝言栗谷以所当然所以然。分配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1L.gif)
性非有物。只是一个道理之在我者也。以此推之。则耳目口鼻四肢。无一物之无性可知矣。具于心云者。以统体之太极言之耳。
喜怒哀乐情也。其发而中节者。固情之善也。其发而不中节者。岂非情之恶耶。不可以发出恁地。无善恶之可言。而必到计较之意然后。方可言善恶也。栗谷先生心性情图。论之其详。可检看也。
心统性情者也。只守虚灵之识而昧天理之真。则是真所谓得其半而失其半者也。故释氏识心。不可谓真识得心也。
气之本则湛一清虚而已。惟其升降分合之际。便有参差不齐而万殊出焉。然其湛一之本。则亦未尝以万殊而或息焉。此所以有变化气质之功也。故性复其初时。气亦复其初。夜气清明之时。此意可验也。
理气固不相杂。而亦不相离。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两性字只是一般。而就气质中。以其不杂乎气质者言。则曰天地之性。以其不离乎气质者言。则曰气质之性。性非有两种也。故曰二之则不是。
礼岂必玉帛。乐岂必钟鼓云乎哉。如吾心才严敬时。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2H.gif)
明通公溥则圣也。欲其明通公溥。则必须静虚动直。欲其静虚动直。则又须是无欲。无欲则又在乎一。一其成圣之始乎。然静虚则一在静上。动直则一在动上。明通则一在明通上。公溥则一在公溥上。一其成圣之终乎。朱子谓敬者圣学之成始成终。而程子谓主一之谓敬。言敬之有功于圣门。实自周子始云者。未为无见。盖苟得其意。则已言者不为多。而不言者不为少也。
只默坐澄心也不得。须是体认天理始得。若只澄心。则便与守虚灵之识者无异矣。然不若为学只在日用云者之为有着实下手处也。
整襟危坐。何处不可乎。若静处有而动处无。则亦非为己之学也。盖不慎其独。固非也。而恐乖于众。不慎于显处。亦岂为己云乎哉。东坡之讥。指谁而言耶。吾之居泮时。犹不至如此之甚矣。两君所愿。未知孰为退溪孰为锦湖。而以诗观之。斯百当放出一头地矣。此意斯百当深思可也。
答李重卿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2L.gif)
真骨圣骨。新罗时以王族为真骨。承统者为圣骨。大角干。亦其官品名。武烈王置大角干。授金庾信。加十七等之上。乙酉。吾方居忧在家。与春议及此事。春果上疏请早定 元孙位号。召石老。委以保傅之任故云。
马加,牛加,猪加,狗加。皆扶馀国官名。守信田。乃 祖宗朝以备朝官寡妻廪给。俾不穷饿者也。四加不愿同厮养。但欲长终守信田云者。其亦湛翁烈妇词之类欤。
真西山尝为皇子竑宫僚。而后事理宗。及竑为史弥远所杀。以礼部侍郎入对曰。三纲五常者。扶持宇宙之栋干。奠安生民之柱石。陛下初膺大宝。不幸处人伦之变。又曰愿舍罪恤孤。虽济王(即竑)未有子息。兴灭继绝。在陛下云云。非真小人。亦指西山而言。魏了翁不为史弥远所容。求外落职。梁成大贻书所亲曰。真德秀真小人。魏了翁伪君子。识者笑之。
杨柳春风。梧桐夜雨。竑之贬降为县公时。真魏诸公。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3H.gif)
新安陈氏谓理宗表章理学。使濂溪考亭之道。大明于天下。传之后世。庙号曰理。固其宜也。今欲以春秋大义。大明于天下后世。而为其臣子者。不乐为之用可乎。若无所抱之才。则虽石壕妇之役。亦当出而为之。以酬 圣志可也。安得顾其小嫌哉。此西山所以为非真小人匹夫之谅者。而在今日则尤有异于西山者矣。
重华寿云云。谓 圣寿不及宋孝宗也。南溪风月。盖怀杨诚斋年未七十。休退于南溪事而言。诚斋自赞。有曰青白不形眼底。雌黄不出口中。独有一罪不赦。唐突明月清风。
完席即圆议席之一名。宪府坐起。则诸台坐圆议席。辟除左右。讲究风宪所关及弹劾之事。余尝待罪谏院。有独启事。黜补北关。诸公皆以诗饯行。而独桐溪郑公以退溪此说书赠。行中往往讽诵。而颇有九死靡悔之意。至今不敢忘故云。
退溪曰。我朝言路之不广。以有完席也。谏官为人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3L.gif)
茶时者取茶礼之义。高丽及国初。台官只任言责。不治庶务。日一会设茶而罢。故因以名之。
自槐院为翰注者。俗称西飞。未知始于何时。而其义则以槐院在东故也。今郑相公尝赠余诗曰双鸟共西飞。盖余与郑公。俱自槐院共为翰林故也。(郑公名太和。)
双冀本后周人。高丽光宗时。随册使来留。为翰林学士。屡典贡举。劝奖后学。东方文风之兴。盖始于此云。耐閒云云。即鱼鲁豕亥之意。丽时考官崔滋盛出赋题云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又云天道不閒而能久。盖耐本能字。闲本闭字之误。而崔不能辨。一时传笑。文杏铭固好。而但有三槐文法。恐非尹公所以使人务本之意也。是宜戒之。(尹公名倬。 中庙时为同知馆事。对植文杏二株于讲堂之下。以根茂枝达谕诸生。使务其本。)
栗谷尝请于 宣庙。使居斋者一依学令云。则虽未知何时所定。而其来则盖亦久矣。模范即所以补学令之未备者也。苟于此着实遵行。则虽不治他书。而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4H.gif)
答李重卿
见书知侍奉连安。慰不可言。第闻避寓之举。终将不免。虑念无已。此则大事渐近。而凡百茫然未有措。切闷切闷。孙妇率来事。详在谚书中。取见之。依此为之为佳。馀在面讨。不宣。
答再从弟士徵(国蓍)
月馀阻唔。一般怅怀。浑眷安贞未。(缺)城底困状。明甫当默想矣。幸无失颜于明英雅言为望。(缺)
寄子奎光(戊寅四月十三日)
连住沙寒受业否。金李两侄。亦与之俱往否。此时只好在僻寂中。草衣木食。随分讲书。而吾不能决归者。为菽水耳。汝则一意此事为可。英泰二公。亦通问否。须信师说。无若前日游浪。以慰此怀也。会侄来此数日。告归对讼。略此。粮馔纸墨备送。须与二侄同之。(同春时住沙寒里。金即松崖子震粹。李即先生姊子相吉。)
寄子奎光,奎辉,奎章(戊子八月二十六日)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4L.gif)
答子奎光,奎辉,奎章(己丑元月初四日)
奴辈之来。见汝等书。知一家平安。慰喜不可言。父无事过岁。虏敕已为渡江。今月念间。当入城云。其前欲辞归。未知如意否耳。成东莱之丧。出于不意。惊悼惊悼。 册礼迟速。时未定知。然当行于二月三月间。别试似将退行于秋间。须勤读勤做。勿为浪过为望。顷日见李校理。则欲于春间下去为计云。而无的言。奎章妻率来事问之。则早晚欲率来京洛。姑先送于怀德。以待后日上来为便云耳。二月望后三月旬前。择日通于临陂。父虽未及下去。率来为可。又(又下疑有误字)儿亦勿干读。勤读勤学为可。今日呈病出来。而同僚以位不齐入 启牌招。故不得已入去。忙甚只此。(成东莱即监察公妻祖。李校理即从仕公妻父。)
寄子奎光,奎辉,奎明(己丑正月十七日)
前日新倅之去。修书以付。想已得见否。奴马无事得达耶。且此时一家安否如何。父银台出直后。无事度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5H.gif)
答子奎光,奎辉(辛正望日)
金监司及官吏所传书皆得见。知一家好在。何喜如之。父无事度日耳。敕行若过。欲于来月初旬间下去耳。皮褚浮名纸事。父下去观势为之。科日次次渐退矣。奎光妻所服药十四贴。更为剂送。用之如何。医局材料。非不思之。而急于此药。未及觅得。从当观势图送耳。方在阙内逢金大谏。辞朝欲直往怀德云。故暂此不宣。○潜相拜领相。陈疏定欲乞递云矣。既书此简后。即见义州府尹状启。则敕使二员。今月初八日。又为出来云。国事罔极。奈何奈何。父之乡行。亦不可必。然筋力恐难支堪。近日金监司欲下去云。此时修书以付。
寄子奎光(辛卯九月十二日)
近甚阻音。悬虑不可言。日气渐寒。冬具彼此皆不一求。可闷。父欲于至月初旬。发程上去矣。行具尚未措备。陪老亲冒寒登道。极可闷。十月殿讲。若或为之。则其能及诵乎。明甫为哭罗生。作广行。汝可迎见否。吾意似不如因此俱归。以卒请业为可耳。顷者因数番官吏上去。而修书以送。皆得之耶。馀不宣。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5L.gif)
官人回。见书知一家依遣。可慰。父无事度日耳。刈草事。铭念为之可可。见京书。狱事支蔓。为国之忧。何言何言。 嘉礼则无进退耳。馀不一。
答子奎光(壬辰二月廿二日)
近久阻音。安否如何。悬念难言。此处依遣耳。欲于大同收捧田税毕捧后。趁父主初度设酌。仍为呈状辞职矣。又值虎行在道。设酌非便。势将退行于三月望间。欲归未归。迟留至此。可闷。李佐郎问闻连仍。初欲奉老亲往龙仁矣。今闻虎行下来。一路亲旧之邑。(缺)人行次甚难得。玆以未决云矣。更且(缺)往栖之计其果耶。馀不宣。○即见暗行蔡忠元书。则明日到本县。宿于厥子家云矣。
寄子奎光(甲午七月十日)
汝辈书。一一得见。为慰。仲儿想必浪游。后日何颜对父。吉侄勤课如前否。时加鞭绳。毋失其纯粹之资也。汝亦熟看大全否。李妹婿今番政目。又未蒙点。士深台书。深致嗟叹不已。南阳空舍。汝玉偕入云。汝辈言之耶。英甫以吾为过中言之。无乃以某院事而然耶。(缺)致道之言可爱。勿失此好友也。(缺○士深。即完南李公字。)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6H.gif)
昨日金副学益熙令公来此。从容言及推刷事。极为愤激。上京后则 榻前陈达云矣。明甫诸人所论如何。须急急来此相议。通书于洛中诸处为可。此乃金副学所教也。馀不一。
寄子奎光(己亥六月二十六日)
此时一家安否如何。上来后一未闻消息。郁郁。父依前别无他恙。何幸何幸。昨政明甫为吏判。光栻为健元陵参奉矣。姜宁海以星州末望受点。可喜。新倅乃赵相禹之子。温阳人也。此后新官问安人必频数往来。闻见付书以破忧郁为可。万石所制草简封。一时送之事言之为可。馀不宣。
寄子奎光(己亥)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6L.gif)
寄子奎辉(辛卯)
奴来见书。慰慰。厥后儿辈更无卧者耶。天嵑,然今。比日红疫云耶。若无更痛者。则开月初。可以入去作农。何幸何幸。而未得闻奇。闷闷。论月所受并作库。闻见他人。及时给之为可。命男亦送公州。及此时种时。贸木亦可。父之还期。观势后便通之。而小山夫妻。当于五月下送矣。馀不一。
寄子奎辉(辛卯五月十一日)
徐生来。虽未见书。槩闻一家已入本家云。何喜如之。朴妻之丧。独当治丧。仅成敛袭入棺。人间安有如此之丧乎。恸哭何言。命男今已发送耶。馀因此回便。以通安否耳。
答子奎辉(壬辰正月廿八日)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7H.gif)
答子奎章(壬辰二月)
得见再度书。知汝得参 殿讲。喜幸无比。顷日因本郡新出身及京主人上去。修付书。且有封送之物。尚未见受书。可怪可怪。此处依遣耳。公私多故。尚未决归。田税及大同完毕后无为。归去似在三月望间耳。汝之妻子产月不远。其前下来不当。且有秋科。姑为仍留勤读。监试工夫则临时为之。专力于会讲则最是着实矣。亦不可过读以致食上。须慎之慎之。粮米多小间(缺)载付税船为计。馀不宣。
寄子奎章(壬辰三月三日)
数日前。因京主人奴上去。修书以付。未知见否。此处依遣耳。欲于望间弃归。而公私多故。恐未及修重记。为闷。汝之聘岳。送二驮马云。若空还则观势下来于其回马。直来此处为好。然定在一处做工夫为上。不必强来。量而为之可也。馀不宣。○第鱼一冬音,石首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7L.gif)
答子奎章(壬辰四月初四日)
数日前。因邑人来传见平书。可慰。但闻善儿所患。尚未差复。粥饮亦废云。是虑是虑。乡曲亦有小儿患腹痛。有似鳖疟。久而苏复者颇多。此乃近来儿辈传染之疾云。此儿恐亦如此之疾。而累度受针。以致元气之败耶。父欲去未去。迟留至今。巡使之触事侵困。固难一一说道。近以宣惠厅致责于监司。以上年行关各邑收捧(缺)米。为非一道。各邑或捧三斗。或捧二斗。或捧一斗。或有全然不捧之邑云云措语。监司之意以为全然不捧之邑。做此谤言。道内全然不捧。林川恩山两邑。大(缺)数米外。别加(缺。)使之船运。非但无据。其意必欲生梗。势难在官。故不参于习陈。(缺)启罢而张皇辞话。以推考状启缄。并已书送。今明当见(缺)内外作一引矣。税船载米二石末酱十斗而送。闻见到泊。推用为可。此便回来。付送答书。则可以传送于怀德往使耳。馀不宣。
寄子奎章(壬辰四月初十日)
在林川时一书。比已见否。父昨日来此耳。辞状再呈。则以参酌既置题送。未知已为报启与否。郁郁。似闻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8H.gif)
寄子奎章(壬辰四月十六日)
前因有男之去。付送一书。其已见否。此处依遣耳。业已弃归。而方伯辞状。不为行公。结末不易。可闷。汝之聘君除拜修撰云。不久必上去。林庄新寓荒凉。为都事丈悬悬也。父之去就。洛中诸人必有是非者。闻见为可。馀不宣。
答子奎章(壬辰六月晦日)
得见本官吏来传书。知好在。可慰。但万善又得痢疾云。为虑。清爷至此。斯文世道。谁复主张。设位一痛。五内如裂。汝须即往吊问为可。此处依过耳。科日渐迩。名纸想必得之不易。监试东堂名楮。皆封裹送之。而恐为雨水沾湿也。船卜尚未到泊云。糊口必难。(缺)虑。(缺)入洛耶。所管何事云耶。馀不宣。(时清阴先生卒。)
答子奎章(壬辰八月初一日)
即见廿四日出汝书。知好过。为慰。此处依遣。而方与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8L.gif)
寄子奎章(壬辰九月廿五日)
林吏有男国瞻逢传书信。披慰何言。此时安否如何。此处依遣耳。李侄得参莲榜。喜庆何言。唱榜诸具。何以为之。为念不已。汝之一家眷来事。秋收后欲于开月念前送奴马。而深寒携儿登程。是亦可虑。若或其前复职。则一去面议去就为计。如不如意。则当送奴马耳。汝之聘君其已发耶。潜轩两公书及其书皆有答简信致。而两处书。汝须躬进为可。馀不宣。(李侄即相吉。潜即潜谷。轩即白轩。)
寄子奎章(壬辰十月初五日)
鹤立之去。修书以付。未知见否。此时一家安否如何。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9H.gif)
寄子奎明(己亥闰三月廿九日)
何以得达。未闻消息。郁郁。此处依过。父病一㨾耳。因祯侄回便见书。则汝妹病患少差云。慰喜如何。碧奴其已还送耶。过其处返魂后下来似好。而卜马已送。则似难登道。可虑。完相答书即传也。台论今已如何。尹谤及此事。汝须切勿开口至可。汝之燔瓦。一穴所入。已为毕造。明间当入之。其馀则有雨徵为虑云矣。秧种处。亦于今日(缺)之耳。适因(缺)暂草。不宣。
寄子奎明(己亥四月初五日)
数日前。因本县军士上去。修付一书。其已得见否。此处依遣。父病犹夫前日耳。汝之妹病。近日如何。锡孙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29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299L.gif)
答再从侄道源(奎濂○己亥阳月)
病伏 禁直。外间事殆同聋𥌒。至于一家人来归。亦茫然不知。宦涂事可叹。第以见书。知无事返乡。(缺)喜耳。吾上来后痰疝添剧。至今日则殆不可为矣。乞免已至数次。而 恩许尚迟。反蒙 遣医赉药之异数。惶闷转甚。奈何。李时明事。当依为之。春台以家属眷来事。已作书奎光云。吾意当此日寒登程。易致俱病矣。下去后须即面详此意。使徐徐上来为可。久之承宣日前来问疾。而不言汝行。可讶。岂以 禁内出入不便。故讳之耶。方伏枕呻楚。不能尽言。(久之。即文谷金公字。)
答再从侄文伯(奎炯○己亥八月晦日)
书来知待安。为慰。正字宅从叔母小期已过。远外悲痛尤难抑。吾以病末归。徒耗公廪。闷叹可言。(缺)
寄孙夔弼
送汝后漠无闻。恋郁。连得无事勤读。而汝外家安否亦如何。汝舅氏尝以烟江文字借观矣。今便付来为可。(舅氏即成公汉童。烟江即成公曾祖副学公晋善号。)
答孙夔弼(己亥十一月)
汝父来。见汝书知安。为慰。吾病自 上遣医药治料。尚无加减。祗增惶缩。来月祭祀。汝之诸父虽未趁归。汝须致诚。毋我有不祭之叹为望。鱼果之 赐。此时兼荐为可。
四友堂先生集卷之二 第 30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843A/ITKC_MO_0843A_B027_300H.gif)
甲儿至此。汝父母何以为怀。见汝书。不觉老泪自零。汝须与二弟十分相慎。毋贻惟忧也。吾姑无他𧏮耳。乾谷褫所送词赋。一一览过。而斯百之作。即令老夫放出一头地。非徒可以为汝师矣。然须经学念书。不可专力于此。担阁真实功夫也。朴世翼告行。略此。
寄外孙金锡翼,锡衍(戊戌四月)
李侄自泮宫归。传汝辈书。知汝母病患尚苦。闷虑何言。吾亦痰喘日甚。暮年景况。无堪把玩。奈何。惟望汝辈慎疾好读。以宽此怀。二南非惟汝辈免墙面。为可幸。规讽 小殿。以基国家无疆之休。实在于此。向书所言。非专为科场发也。戚里贤国家福六字。退溪先生语也。凡百慎旃。无招唇舌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