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附录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4H 页
旌闾疏[李甲俊]
伏以臣等之师故掌令赵克善。自弱冠。慨然有求道之志。受业于儒贤之门。从事于义理之学。为世名儒。真古所谓豪杰之士也。当 先朝旁招之辰。首膺 徵命。恩礼甚隆。累除台职。得侍讲筵。经学之博。行谊之笃。固为多士之矜式。举世之景仰。不暇臣等一二言也。惟其至孝。出于天赋。可通神明。而尚阙表扬之典。臣等窃惧亡师之至行。终堙没而无闻也。玆者不避僭猥之诛。略序实迹。仰渎 宸聪。伏惟 圣上。垂察焉。克善幼遭母丧。父悯其稚弱。不许加以衰绖。号泣请服。而持丧一如成人。母病革时。思食新瓜。而未及进。故终身不食。见必流涕。月三省母坟。以初一十一廿一为常。虽有事故。未尝癈。冬雪则躬自执帚。扫除茔域。甚雨则冒雨周省。以防颓圮。至孝如一。尝岁饥粮绝。而适当母忌。无以具祭。躬往田间。摘取半熟之麦。而终夕悲泣。酷炎烂体。闻者怜之。争相出力以救。自幼事亲。极其敬爱。或出遇美馔。则辄思亲。感泣不忍食。主人感动。必先送其亲。然后馈之。及长。竭力供养。必有酒肉。褐不掩体。菜不充肠。而甘毳之备。常若丰饶。凡可以娱悦亲心者。无所不用其至。和气蔼然溢于容色。望之者知其有深爱也。尝经疠疫。未及完苏。而父又继遘。昼夜扶救。稽颡祷天。且入祠堂。请以身代。是夕遂得瘳歇。父婴风疾。弥留数岁。奄然将尽。割指灌血。得以更苏。而其病时。起居便旋。皆自扶持。衣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4L 页
衾污秽。身自浣濯。未尝一任僮仆。而亦不令亲知。且父病不能食。只因脍小进。亲自渔钓以供。人闻之。争馈生鱼。相续不绝。虽闾里蚩氓。亦皆闻风。得辄以遗。时当盛暑。易以喂败。而新鲜继至。未尝见乏。其至孝之素所感人。有如此。父殁之后。不复食脍。其居丧哀毁过制。数危笃而扶持。人谓神明所相。祭祀尽其诚礼。日必冠带。晨谒祠堂。语及父母。泫然流涕。墓山尝失火。风迅火烈。人不敢近。火焰将延烧坟茔。椎胸叩头。仰天号哭。忽有骤雨如注。火即自灭。其不及墓者。仅数步。村人之来救火者。莫不嗟叹惊异以为孝感所致。闻者相传。争来见之。此其尤所表著者。而其细难以悉举也。曾遭 国恤。哀痛执礼。一如亲丧。每遇 国忌。虽病。不废行素。故僮仆亦知某日为 国忌也。斯又岂非诚孝之移也。所居人多感化。门生及乡人。以孝著闻者甚众。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此之谓也。骤雨灭火之事。虽古之孝水惊泉。群鸟含土。何以加焉。论其孝行。合施旌尚之 恩。故乡党远近人。不谋同辞。以报于县。县上其事。已阅数岁。尚未闻举行之 命。此实一邦之所共叹者也。臣等既有师承之义。亲见继之。其何敢以阿好为嫌。使其至行。不达于 圣聪。而扬于后世也。窃伏念孝悌。人伦之至。王政之始。呜呼。人孰无亲。鲜能知孝。不有旌异。何以为劝。况此克善。名世之士。又有如此之行。则 朝家彰褒之章。实宜先于凡人也。昔我 先王闻其疾笃。赐以尚方珍裘药物。医问相望于道。而及其死也。 下教悼惜。日遣中人看护其丧。棺敛襄葬。皆 上之赐。前后眷遇。终始哀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5H 页
荣。实千载所罕有也。今若 殿下庸举殊章。永发幽光。则幽明荣耀。更如何哉。伏愿 殿下。特命有司。考其实迹。亟行褒赠旌表之典。不胜幸甚。
褒赠疏[生员李百叙]
伏以故掌令赵克善。天资纯笃。志操峻洁。恬静自守。不营产业。非其道也。非其义也。一芥不以取与于人。箪瓢陋巷。若将终身。 圣朝龙兴。举以行义。内署三曹。外典四郡。虽处芬华。而淡若寒士。羞服之式。无异家食。食不重肉。衣不䌷帛。常以孟子得志不为之训。为终身之规。至于驺直纸布之类。亦不妄费尺寸。妻孥不免饥寒。而亦未尝故为崖异之行。以矫俗干名。韬光铲彩。惟恐人知。而清名著闻。为世所服。所经郡邑。勒碑颂德。追思不忘。尝为江华经历。才数月。以事弃归。都民慕其廉白。拥马丐留而不得。至今传为美谈。逮 先朝旁招之辰。首膺 徵命。恩礼甚隆。累除台职。出入经幄。官非不达。位非不显。而年迫七旬。不变所守。其病也。无遗资以为药。其死也。无馀衣以为敛。幸赖我先王察知之。命赐尚方珍裘药物。医问相望于道。而及其讣 闻。下教悼惜。特令户曹治丧。日遣中人看护。棺敛衣衾及襄葬之具。皆 上之赐。而又以无党尽职。极称于筵中。则是 先王亦知其清白。而许其为君子人也。清白而不为君子者。世或有之。安有君子而不为清白其行者乎。国人颂之。 先王知之。则克善之清白。可谓俯仰无愧矣。其视世之忍苦耐辛。刻意为行者。似若有间。而独不蒙表扬之典。则岂非欠阙之大者乎。臣等或受业于其门。或亲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5L 页
炙于平日。于其行身处事。熟瞷而详认之矣。克善自弱冠。慨然有求道之志。从事于儒贤之门。沉潜于义理之学。语默动静。一遵圣训。讲明践履。交致其功。以言其事亲。则志物俱尽。以言其居家。则齐肃有度。以言其律己。则悉从小学。以言其丧祭。则必法家礼。事君也。以不欺为本。居官也。以匪懈为先。进退有义。言行相顾。真所谓豪杰之士。而名世之儒也。以清白而论赵克善。盖亦未矣。而于 国家劝勉之道。彰褒之章。实宜先于凡人也。呜呼。学问之高下。造诣之浅深。自有知者知之。有非蒙学之士。所可轻议。而惟其孝友之行。清白之操。朝野之所共知。士类之所共推。曩者以乡党公论。建白于 朝。孝行则才蒙旌表之典。而清白则尚阙褒扬之 恩。一邦舆情。皆怀歉然。此非 圣朝之欠典乎。伏愿 圣明。俯察公言。特 命有司。考其实迹。褒其清白。一以体 先朝举孝廉之意。一以明 殿下尚清白之典。不胜幸甚。
吏曹回启[参判朴世模]
生员李百叙等疏。盛称故掌令臣赵克善学行清节。冀蒙褒扬之典。克善生时。果以力学砥行。著闻于世。至于居官清白。实为可尚。曾在 先朝。拔例宠用。出入经席。及其殁后。 恩数益隆。又有旌闾之典。而今此呼吁。犹有歉然之意。则其在 朝家激劝之道。不可以已旌而置之。似当别为 赠职。存恤其家。而自下不敢擅便。 上裁何如。 答曰。依启。
调用嗣孙启略[南九万]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6H 页
顷日朝家 命选清白吏。此乃久旷之典。而臣等耳目不广。有难遍及。未与选之人。亦多有之。如故监司李端锡。素有著节。故判书南铣,故水使梁拭,故掌令赵克善,故副提学赵持谦,故执义韩泰东。皆以清俭之节著名。今其妻或子。不免饥寒。亦宜有拔例周恤。以示 朝家褒奖之意。且朴长远,姜裕后。亦多有惜其不与选。而此则皆有子孙在官者。至于李端锡,南铣等六人。虽有后裔。俱不得寸录。此与被选者。事体差别。其子若孙。亦有可合于任经职者。令该曹访问。别为调用。何如。 上(肃宗)曰。依为之。
请 额疏略
臣等既陈先正之道学。请其祠 额。则其所绪馀之表著者亦不敢不陈焉。赵翼之门人。有赵克善。幼有远志。始读小学。见嘉言善行。慨然有感发于心者。尽焚其平日所做程文。专心为己之学。及见翼。益肆力于问辨之工。以毋自欺为先。以真知实践为要。尝作自警箴。而其卷首。书事亲孝。事君忠。事师敬九字。以述其志。又择经传中。修身存心之法数百条。为一册。名曰砭己要诀。不去怀神。又劄记其所得于耳目心思者。谓之三官记。以验穷格。每览古人言行之善者。必心慕而手记之。名曰常目编。日三自省。或有过。则辄闭户自挞。或有意会。为之感涕。盖其资禀之美。笃学之诚。既异于人。而渐之以师友。成之以学问。故孝悌睦姻之行。待人接物之诚。安贫困穷之节。事上治人之忠。表里如一。幽显不贰。一言一行。无非可为后生矜式者。殆古人所谓脚踏实地人。而于孟子所谓有诸己之为信者。其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6L 页
庶几焉。癸亥 中兴之后。与膺旌招。屡除师儒之职。历事 仁孝两朝。其在台阁。章奏剀切。辄当 上心。其侍经幄。开陈蕴奥。稗益弘多。 孝庙戊戌。以掌令病于直次。 上大惊。医问药遗。前后相属。及殁。特为 震悼。衣衾棺椁。皆令官庀。当时礼遇哀荣之典。可谓侈矣。苟非学行精忠。感格于 圣心。恩眷之隆。何以至此。 显庙乙巳。道臣以孝行道德。闻于 朝。旌表门闾。又因湖中章甫之疏请。 赠吏曹参议。 先大王丙子。因文忠公南九万之陈启。 特命存恤后裔。录用嗣孙。历 朝崇报之典。吁亦至矣。盖其道学之卓越。由其资禀之纯实。而亦由于师门之切磋。其所成就。立 朝事实。如是卓异。故从享赵克善于赵翼之祠。而师弟之平曰。眷眷讲讨于一堂之间者。得以共享芬苾之荐于一祠之内。则岂不为 圣世之美事哉。
新昌道山书院从享告由文[领议政崔奎瑞撰]
于惟先生。学有渊源。质仁性孝。行力心存。惟其有实。夙著令闻。礼膺 徵辟。荣登讲筵。貤赠棹楔。益见覃恩。平素言行。可式后人。鲁西定论。浦翁是似。前贤所许。多士承只。今以先生。追配道山书院。惟玆道山。昔抠衣地。春秋芬苾。永共祗祀。
德山晦庵书院从享文[尹德新制]
恭惟先生。吾邦之特。忠信其资。孝友其质。质既美矣。文之以学。其学惟何。曰惟儒者。谓性与命。必自洒扫。先近后远。不漫不躁。尤所尊信。惟晦翁道。平生讲贯。四书集注。终身服习。小学一部。四礼之说。三官之记。谨稽馀论。不敢有己。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7H 页
居官之廉。在家之孝。则亦夫子。所尝垂教。岂惟后学。百世可师。仰于夫子。庶乎一规。乡人慕德。谋所以侑。咸曰晦谷。夫子攸宇。先生所居。玆洞之侧。天子之道。先生所学。欲享先生。不此于谁。从庑啜食。允协事宜。士论佥同。爰举盛礼。凡我后人。庶依幪屏。千秋精禋。具此醴牲。
  春秋享祀祝
质仁行孝。希颜慕曾。渊源之学。厥有师承。
请谥疏[李源恒]
伏以上天下地。人处乎其间。参为三才者。以其有道德也。是以一代之真儒笃生。克成继开之业。百年之公议大定。宜施崇报之典。稽 邦宪而则然。考往牒而可见。窃惟我列圣朝尊儒重道。凡系阐扬褒奖之方。靡所不举。而尚有幽潜之未彻于 黈纩者。即道内德山郡故掌令 赠参议臣赵克善是已。臣等不揆猥屑。相率联吁者。非臣等蔑学謏闻所创道也。即先辈长硕。久议未遑。若有待于今日者也。克善早师事故参判臣李命俊。后受业于文孝公臣赵翼,文穆公臣朴知诫。俱敬重焉。逮 仁祖中兴。命选学行之士。克善与先正臣金集,宋浚吉,宋时烈。同被选。授童蒙教官,翊卫司司御翊卫。 孝庙登极。拜司业,持平,掌令。承 别谕。入对便殿。 上迎谓曰。望之久矣。今幸相见。 礼遇甚备。受 礼币之赐。会有冬雷。遂抗疏极言遇灾修省之道。正心为治之术。又与同僚陈时务十条。逼岁 命赐米馔柴炭。疏辞。兼陈答天戒。收人才。慰民心之方。及病上惊甚。赐毛裘。 命御医治疗。中使候问踵至。逐时书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7L 页
启證情。则虽丙夜。以 御笔亲批曰。凡药。皆令勿待启下。直为取用。讣闻。 上震悼。衣衾棺椁。并令官庀。加给䌷帛。别 赐锦缎珠檀等属。 命度支护丧。成服日。遣中使宣慰诸孤。因令书 启吊客姓名。给担夫及造墓军。他日 上谓筵臣曰。此人耻受隐逸之称。每自逊避。此所以为贤也。又曰。吊客无名官。必平日不好党而然也。左相臣元斗杓对曰。当今经学之人。不为不多。而践履之笃实。莫若此人。况其清白。又不让于古人。远近闻者。莫不相吊曰。学海失楫。吾侪安仿。比葬致奠者七百馀家。加麻者二十馀人。临圹而哭者。不可尽记。此乃檃括先正臣朴世采所撰墓文者。又曰。近世自 孝庙以来。登崇贤士。贲饰治道。亦至矣。若论其纯行笃学卓然可敬者。盖无如先生。铭曰。今固未论。古亦鲜俪。百世在下。岂无兴厉。 显宗乙巳。道臣以孝行上闻。 命旌其闾。越明年。以乡儒疏请褒其清白。 赠吏曹参议。盖克善天资卓异。诚悫笃厚。居常恂恂。如不能言者。然其操存践履。确然不挠夺。如美玉琢磨而愈泽。良金锻鍊而愈精。疑文剖析。朱夫子之微言。礼书纂辑。黄勉斋之盛业。自少辄记日间行事。题其卷首曰。事亲孝。事君忠。事师敬九字。以是立志。及至德成。尽通诸经及程,朱性理之书。如诵己言。又记常所得于心与耳目者。名曰三官记。以验穷格之功。又抄古人言行之善者曰常目编。为身心之法者曰砭己要诀。每读家礼曰。学而不习礼。是日用而不知所措。遂辑家礼辅翼。至若四端七情之辨。常以先正臣李珥之语折衷焉。及后先正臣李縡。见三官记曰。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8H 页
学问践实。非后学所能及。多取克善议礼。其后故谕善臣朴圣源。汇辑礼类。亦载克善礼说。且先正臣金元行。尝语人曰。曾闻岭南张旅轩。湖右赵冶谷。并称其学问。旅轩文字已尝见之。未见冶谷文字为郁焉。得三官记。益知当时公论不差也。旅轩即先正臣张显光之号。冶谷即克善之号也。第伏念棹楔所以旌孝。 貤赠所以褒清。夫孝与清。一节也。而尚蒙旌褒之 恩。至于渊源之正。造诣之深。可谓当时儒宗。百世师表。孝与清。皆从这里做出来。而反未有阐扬之称其道学者。岂非 晠世之阙典。斯文之赍郁乎。慕贤尚德。扶植世道。 圣王之先务。尊师崇学。补助教化。后生之宜规事。呼吁于 法驾之前。伏乞 天地父母。以赵克善之道之德。询于大臣礼官。特 下旷世之 恩数。加 赠崇秩。兼 赐节惠。则非独斯文之光。实为世道之幸。臣等无任屏营祈恳之事。
吏曹回启[判书李谦在]
观此公忠儒生李源恒等上言内辞缘。则以为 赠吏议臣赵克善。道学卓异。尽通诸经。及程朱性理之书。如诵己言。至于渊源之正。造诣之深。可谓当时儒宗。百世师表云云。则赵克善之道学渊源。若是炳烺。似当加 赠正卿之职。事系超 赠。臣曹不敢擅便。 上裁教是白乎旀。节惠之典。非臣曹所管。令礼曹 禀处何如。 传曰。允。
礼曹回启[判书洪祐吉]
公忠道儒生李源恒等 上言。吏曹覆启内。 赠吏曹参议臣赵克善之道学渊源。若是炳烺。施以超 赠。而节惠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8L 页
之典。令礼曹禀处。赵克善以学问之实。渊源之正。至蒙正卿之 赠。则节惠自是应行之典。依所请许施。恐合事宜。事系 恩典。臣曹不敢擅便。 上裁何如。 传曰。允。
谥状[洪祐吉]
公姓赵氏。讳克善。字有诸。号冶谷。系出汉阳。上祖之寿。为丽朝佥议中事。讳良琪。为揔管。年十二。从征日本。二十。破哈丹。名在丽史。讳暾。龙城君。讳仁璧。汉山伯。龙源府院君。世为高丽名臣。入 国朝。龙源之子讳温。佐 太祖。参开国勋。连策定社,佐命二勋。封汉川府院君。谥良节。寔公八世祖。而曾祖讳赐。励节校尉。祖讳兴武。彰信校尉。考讳景琎。迪顺副尉。妣公州李氏。进士致霖之女。世家湖西之德山县。以万历乙未。公生。幼颖悟。学文字。便成诵。稍长。受书于邑宰李公命俊。时守梦郑公晔。为道伯。会诸生讲经旨。公居首。郑公击节叹赏。既冠。请学于朴潜冶知诫,赵浦渚翼二公。俱爱重之。自是。益致其志。非六经四字不读。每事辄以古贤人自期。天启癸亥。 仁朝改玉。再选学行之士。公皆与焉。明年。遂 除童蒙教官。公自以年少辞。潜冶曰。官以教童蒙为名。何嫌而不仕。遂出而训诸生。严而有礼。必终日冠服危坐。黉舍肃然。升宗簿寺主簿。治宗裔之蔑伦者。戊辰。移工曹佐郎。因常参。陈曹中积弊。时朝廷召潜冶为司业。又请除公閒职。使都中士子矜式。遂 除翊卫司司御。转翊卫。旋 除户曹正郎,军器寺佥正。拜沔川郡守。时西寇将至。 朝廷令州郡。招募忠义。公谓方伯曰。如欲得民死力。必先有以感其心。宜减叠税。罢管饷渔盐。方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9H 页
伯不从。宋兵使英望。巡视兵器。叹曰。诚者。万事之本。岂不信哉。俄坐事罢。及闻 上幸南汉。谋起义旅。出入诸郡间。会 上出城。公愤泣废食者屡日。未几。丁外艰。服阕。犹屏迹。 除淳昌郡守,刑曹正郎,司御。皆不就。及为温阳郡守。浦渚勉之曰。高洁固好。曷若沉于下僚。人无所指名者乎。遂赴任。会值汰童蒙充武学。公力请于方伯。以三岁为限。仍谕父老。教子弟小学。躬自检饬。士多兴起。 孝宗初。浦渚为相。 启公经学精明。宜 除司业。以训儒生。 上从之。公疏辞。 优批。竟不就。历江华经历。复拜淳昌郡守。既莅。修乡约。行乡饮酒礼。人之有孝友节行者。皆嘉奖之。乡吏有丧。亦令终三年。邑人化之。至有追服其父母者。未几。弃归。连 除益山郡守,工曹正郎,司宪府持平。皆不就。升拜掌令。力辞 不许。乃赴召入对便殿。 上曰。望之久矣。今幸相见。礼遇甚至。访民间疾苦。公请受冗职。退而又疏辞。 批曰。撝谦虽切。予欲用尔。勿辞。 命有司。别赐米肉。玉堂启。赵克善乃特召之人。请令出入 经席。公又面辞。不许。自是。 下教不称尔。适有冬雷。疏陈修省之道。复与同僚。劄陈时务十事。 上嘉纳。所言皆从。公感泣曰。 主恩至此。吾不知死所矣。遆授缮工监佥正。岁除 赐米馔柴炭。疏辞。且陈答天戒。收人才。慰民心之方。 上嘉之。旋拜掌令。从 召者再。诣 阙谢 恩。猝中风疾。 上闻而惊。 命赐毛裘。太医治疗。中官候问。卫士肩舆还邸。至属纩。神气如常日。使治丧敛用深衣。实崇祯戊戌正月七日也。讣闻。 上震悼。命官庀其丧。户部郎董事。 别赐文锦。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19L 页
为衾及引。又 命发丁。护柩造墓。 上尝临筵。谓诸臣曰。此人耻受隐逸之名。正所以为贤也。又曰。吊客无名官。平日不好党之故也。归葬于家后台城山向乙之原。远近来会祭奠者七百家。服麻者数十人。皆相向而吊曰。贤人亡矣。至 显宗朝。道臣以孝行闻。 命旌闾。既而。乡人士陈学行之实。 命赠吏曹参议。其后超 赠吏曹判书。例兼祭酒。异数也。公天禀卓异。平居似不能言者。而日用之际。确然无一挠夺。要其所至。虽古贤儒。殆无以过之。始志于学。辄记日间行事为日录。仍题其卷首曰。事亲孝。事君忠。事师敬。既而尽通群经。以及程朱性理之书。靡不讲究。又记平日所得者。名曰三官记。又抄古人言行之善者。名曰常目编。往往激发焉。自幼孝顺。十二岁。遭内艰。哀毁如成人。不脱绖带。每月三省墓。雨雪不废。事迪顺公。志物悉备。宦游中外。思慕如婴儿。正,至晨兴炷香。望乡再拜。逮亲之罹风疾也。竭诚扶护。衣之所污。手自浣之。针之所受。身先试之。间值危㞃。斫指进血。亦多获苏。初母夫人疾病。思食瓜。及是迪顺公废食而嗜脍。亲没。公终身皆不近之。既卒哭。犹啜粗粝。不食菜酱。祭之日。齐服达夜。既祭而诚犹不懈。其或不得与祭。候其期。正衣冠而俟之。当甲子适乱。公以布衣。闻 车驾幸公州。即奔问。有随例录名于铨曹者。责而削之。初为教官当迁。旧例通计试暇。既申部。悔之曰。试亦私故。恐非事君不欺之道。遂不赴。为司御。值 仁穆王后发引。 世子不克出城送迎。僚议谓宫官当视 东宫进止。公力卞而准礼焉。在温阳。 仁祖升遐。公歠粥。寝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0H 页
苫。朝晡哀临。门内无敢食肉。一境为之。市不沽酒。野不农谣。凡遭 国忌日。未尝食肉。每有 恩赐。行拜受礼。若上供者。袍帽而送于门外。入 国门。不遵御路而行。事师甚敬。情义俱挚。质问疑难。退而记其说。潜冶初见公。示近思录曰。此四子阶梯也。遂尽告以渊源之学。浦渚曰。学者必以孔孟为法。不愧不怍。是其验也。然必以毋自欺为先。公皆终身服膺。及筮仕至京。浦渚将冠子。请公为宾。公辞。浦渚曰。吾岂无名公可迎者。但今日敦行娴礼节者。舍君而其谁也。及二公之殁。公俱服心丧期。李公丧。亦如之。尝为李公。疏请 褒清白。报可。丧葬练祥。必往哭。忌日行素。以及夫人。始读小学。慨然感发。又读家礼曰。学而不习礼。是日用而不知所措也。及见朱子书。尽焚平日所为诗文曰。人中天地而立。却将第一等让人。甘心下流。宁不愧乎。每日未明而起。盥栉衣冠。端拱正坐。肩背不动。治己接物。终无惰容。尤谨于幽独。其或有过。必闭户自挞。晨诵庸学一遍。临卧诵西山夜气箴。以为课。致力礼书。讲习最深。参互众论。多少折衷。苟其未安。虽师说不能从。若当于义。世所难行。勉而及之。不近声色。不畜妾媵。事姊如母。及姊没。哀戚逾礼。抚养姊子。使男女各得所。归厚于宗族。安于贫窭。平生行己。随遇顺受。常诵范文正公先忧后乐之语曰。古人用心如此。今以一身所遇为欣戚者陋矣。居家屏下祝神怪之说。惟值灾异。则辄自贬衣食曰。修省之义。岂异于家国乎。在京师。尤兢兢守法。所得资级。必请从实考正。是以筮仕三十年。始得准资。莅郡不喜变更曰。始到若务蠲
冶谷先生集卷之十四 第 320L 页
除。后必有难继者。以兴学校为务。庤书增饩。为诸生业。棰楚之际。愀然不乐。其于议狱。未尝因臬司骪法焉。配江华崔氏。佥知赞之女。生三男二女。昌汉,晟汉。俱官县监。次晸汉。监役。女李光胤,李垠。孙,曾男女。几数十人。有遗稿若干卷。礼说僭拟一卷。杂记二卷。朴玄石志其墓曰。纯行笃学。卓然可敬者。盖无如先生。百世在下。岂无兴励。公笃行君子也。学问渊源。践履缜密。湖之人士。尚慕公不衰。以德以爵。宜有节惠之典。谨据家牒。略加檃括。以告于太常。
焚黄告由文[七代孙鼎教撰]
道学渊源。愈久愈芳。 列朝褒崇。犹有未遑。相(领议政金左根)曰阙典。 王命节惠。加 赠正卿。例兼祭酒。希颜慕曾。徵之太史。 孝庙隐卒。千祀日星。爰及祖妣。并加 貤封。荣动朝野。光增祖宗。事若待今。 恩实旷古。行此延谥。先此焚诰。公议既叶。私心弥怆。相率酌献。仰冀假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