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汾西集附录 第 x 页
汾西集附录
汾西集附录 第 156H 页
有明朝鲜崇德大夫。锦阳君。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朴公自志。(并后叙。)
汾西翁者谓谁。朴㳽其姓名。而仲渊其字也。年十二选为仪宾。其配曰贞安翁主。长翁二岁。始翁之从姑。为 宣祖大王元妃懿仁王后。 懿仁不宜子。 宣祖尝从容谓 懿仁。愿结婚姻。以续旧欢。 懿仁对以有从弟某。兵乱中执靮最著。勤苦老身。唯寄此弟。今其女已长可嫁也。 宣祖颔之。已成言矣。既而 懿仁宾天。余姊亦不幸。 宣祖常言。不欲失诺于逝者。翁之选配。寔繇 睿定。翁少而不甚顽钝。七岁辄自为书。上白沙李先生。先生为翁外王母之弟也。十一岁。亦略读经传子集。入京口。即受业于白沙暨申玄轩两先生之门。翁性素坦易率直无威仪。主又狷介。不苟合。以是颇嗃嗃而亦怡怡也。翁雅自负。有铅刀之用。而今过半百。筋力垂尽。回想昔日。有似梦境。翁读书粗知义理。临事必视当否。自计无补于世。世亦弃我。唯以文墨自娱。尝取韩昌黎语。以生死文字自命。实际语也。翁少时闻为占命家言者。谓翁不能二十。二十之后。谓不能三十。三十之后。不复问命。今
汾西翁者谓谁。朴㳽其姓名。而仲渊其字也。年十二选为仪宾。其配曰贞安翁主。长翁二岁。始翁之从姑。为 宣祖大王元妃懿仁王后。 懿仁不宜子。 宣祖尝从容谓 懿仁。愿结婚姻。以续旧欢。 懿仁对以有从弟某。兵乱中执靮最著。勤苦老身。唯寄此弟。今其女已长可嫁也。 宣祖颔之。已成言矣。既而 懿仁宾天。余姊亦不幸。 宣祖常言。不欲失诺于逝者。翁之选配。寔繇 睿定。翁少而不甚顽钝。七岁辄自为书。上白沙李先生。先生为翁外王母之弟也。十一岁。亦略读经传子集。入京口。即受业于白沙暨申玄轩两先生之门。翁性素坦易率直无威仪。主又狷介。不苟合。以是颇嗃嗃而亦怡怡也。翁雅自负。有铅刀之用。而今过半百。筋力垂尽。回想昔日。有似梦境。翁读书粗知义理。临事必视当否。自计无补于世。世亦弃我。唯以文墨自娱。尝取韩昌黎语。以生死文字自命。实际语也。翁少时闻为占命家言者。谓翁不能二十。二十之后。谓不能三十。三十之后。不复问命。今
汾西集附录 第 156L 页
过五十矣。顾视侪友。半作鬼录。翁之所得不已泰乎。翁不喜交游造请。而亦只以任情素履而行。不能作贵人态。此稍见赏于侪友者。而今皆非故我矣。翁初授顺义大夫。以功臣冢子。升资义。以 宣祖大王四十年即位。推恩升通宪。以不参废 大妃廷请。升奉宪。以功臣会盟祭。升崇德。再兼五卫都总管。晚带惠署一使沈中。此其大略也。翁生壬辰。主生庚寅。敕儿子为合茔。而预为此文。以勒墓门之石。主举二男一女。男女俱夭。其长者为世桥。其子女不必录。
后叙[朴世采]
呜呼。此我伯考汾西公所自志其墓者也。间尝有意改窜。猝中疾不就。逮后二十九年。孙泰斗等。谒尤庵宋公时烈。而铭其碑。揭公始终。靡少阙。因疑志文之非定本。余曰。然。难以他求。惟其所当续。与不得不推论者。抑后人之责也。盖公受职为锦阳尉。崇祯丁丑。袭封为锦阳君。卒以乙酉正月十五日。翁主以庚子八月廿三日。从葬于安山郡西参赞公陇下抱卯之原。遂遵遗命为合茔云。朴氏本赫居世王裔。高丽时。有户长应珠。别籍于潘南县。三世有判典校寺事尚衷。上书争事北元。殁于谪道。世所称潘南先生者也。子訔。始仕我 太宗朝。
后叙[朴世采]
呜呼。此我伯考汾西公所自志其墓者也。间尝有意改窜。猝中疾不就。逮后二十九年。孙泰斗等。谒尤庵宋公时烈。而铭其碑。揭公始终。靡少阙。因疑志文之非定本。余曰。然。难以他求。惟其所当续。与不得不推论者。抑后人之责也。盖公受职为锦阳尉。崇祯丁丑。袭封为锦阳君。卒以乙酉正月十五日。翁主以庚子八月廿三日。从葬于安山郡西参赞公陇下抱卯之原。遂遵遗命为合茔云。朴氏本赫居世王裔。高丽时。有户长应珠。别籍于潘南县。三世有判典校寺事尚衷。上书争事北元。殁于谪道。世所称潘南先生者也。子訔。始仕我 太宗朝。
汾西集附录 第 157H 页
至左议政 赠谥平度公。其门益大。又三世而生高祖正郎讳兆年。高祖生曾祖司谏讳绍。蚤著学行。名在朝中。奸党螫以卒。曾祖生祖大司宪讳应福。俱 赠领议政。祖生考右参赞讳东亮。寔际遇 宣祖。为时名臣。公始选仪宾。年甚少。偶按同选者肩升陛。其人嫌之。公戏之曰。尔乃惧不为驸马乎。 宣庙闻而大喜曰。是子果可婿也。及处贰室。每出 天章命和。往往称 旨。辍御厩马以褒之。尝闻其疾𧮭。忧念之特。至此可见公之尚主。不专以宿诺也。其事白沙先生。悦服愈笃。常视其动静。为法。已与门士张文忠,李忠翼诸公友善。文行交脩不怠。白沙益加爱重。自论政编书已下。率使之与闻。洎其卒而纪载功烈。赖公无坠。此可见公之师友相得然也。其当金墉之祸。参赞公方坐受 宣庙遗教。编配人多危。公犹称疾不献议不造廷。群凶请窜踰岁。会光海不从。 仁祖反正。议尊私亲。庙廷臣强争。久之未决。会有中人来觇公意。盖出于 上旨。公对终无所挠。时参赞公已以公过言添罪。栫棘南徼。心迹愈阨。然而无少顾籍。人益难之。奉使之日。自持甚洁。虏人亦知敬礼。此可见
汾西集附录 第 157L 页
公之临事处义。必当者也。其于文章。奇奥自得。蚤从白沙玄轩。务为古文辞。既而酷嗜 皇明诸大家言。涵蓄横肆。以勒成一体。古今诗并臻雅健。其题辽阳白塔曰。亭亭白石塔。无语立斜晖。为报辽东鹤。于今城郭非。闻者揽涕。博学强记。兼工八法。张公尝欲依卢相举宋砺城例。请公与乐全申公提衡文苑。卒格于时。此可见公之自命以文墨也。公天资真率颖悟。表里朗彻。因心孝友。恩义备至。与人交久而不见甘坏。居第萧然。服御寒弊。芬华势利。未尝一入于其中。客至唯置酒数行。否则清坐终日。讨论今古而已。虽其生平抱负。所谓铅刀之用。本不在此。此犹可见公之素履为搢绅艳称者也。翁主母曰仁嫔金氏。克庄以和。配君子。无违德。礼事舅姑。以及烝尝。必致诚享。涖家勤俭。七帙犹自执女红。其又可敬也。世桥官至佥正。生七男。泰斗,泰万,泰成。皆能逮公。泰华,泰韩,泰吉,泰发。四女。适金万增,赵持恒,尹世纪,安相真。曾玄甚众。姑不尽录。亦仿公志云。世采少服公教。今发已种种矣。俛仰增怆。又以泰斗等之属不可拒。乃敢略述馀绪如此。痛哉。
汾西集附录 第 158H 页
神道碑铭(并序)[尤奄宋时烈]
汾西公殁二十有九年。其孙泰万。以公从子世采状来。谒铭。谨按公考参赞公讳东亮。当光海癸丑。诬狱大起。国舅金公悌男。实为祸首。势将浸及 国母。而参赞公与国舅公。迹故相阻。故对狱。据其实为辞。奸党因缘文致。竟至 国母幽辱。持议者遂咎参赞公不已。 仁祖癸亥。人心已有所属。而公则不知不觉有失言。由是祸将不测。赖 圣德宽仁。公家得保。然当时诸公。要纾公目前大祸。以为参赞公前事。必须重究。以快一时上下心。然后乃可。参赞公于是流窜绝域。公日夜痛泣曰。以吾口语。而父乃至此乎。常如不欲生。公 宣祖大王之驸马也。 上甚爱其才。常加宠异。反正诸公。非公亲懿则师友也。吁谟相协。埙篪迭唱。以黼黻王猷。而公仍壹郁幽忧。视曩时益甚。乃以乙酉正月十五日年五十四而卒。呜呼惜哉。公讳㳽。字仲渊。清明颖悟。表里莹彻。见之者若玉树冰壶焉。其事亲主于无违。又笃于兄弟。其自尽之诚。孔怀之戚。观者感动。出入禁中。芬华盛丽。无所入于其中。其居第服御。无异寒士。客至清坐超然。光海时违忤者家立碎。时参赞公处危疑。常惴惴也。而公当废
汾西公殁二十有九年。其孙泰万。以公从子世采状来。谒铭。谨按公考参赞公讳东亮。当光海癸丑。诬狱大起。国舅金公悌男。实为祸首。势将浸及 国母。而参赞公与国舅公。迹故相阻。故对狱。据其实为辞。奸党因缘文致。竟至 国母幽辱。持议者遂咎参赞公不已。 仁祖癸亥。人心已有所属。而公则不知不觉有失言。由是祸将不测。赖 圣德宽仁。公家得保。然当时诸公。要纾公目前大祸。以为参赞公前事。必须重究。以快一时上下心。然后乃可。参赞公于是流窜绝域。公日夜痛泣曰。以吾口语。而父乃至此乎。常如不欲生。公 宣祖大王之驸马也。 上甚爱其才。常加宠异。反正诸公。非公亲懿则师友也。吁谟相协。埙篪迭唱。以黼黻王猷。而公仍壹郁幽忧。视曩时益甚。乃以乙酉正月十五日年五十四而卒。呜呼惜哉。公讳㳽。字仲渊。清明颖悟。表里莹彻。见之者若玉树冰壶焉。其事亲主于无违。又笃于兄弟。其自尽之诚。孔怀之戚。观者感动。出入禁中。芬华盛丽。无所入于其中。其居第服御。无异寒士。客至清坐超然。光海时违忤者家立碎。时参赞公处危疑。常惴惴也。而公当废
汾西集附录 第 158L 页
母议起。与晋安尉柳頔等。能自秉义。终不与闻。奸党将置之法。而公不慑也。 仁祖大王欲尊崇私庙。群臣争之。强不听。有私人来试公意。公知出自 内旨。而卒无阿辞。尝奉使虏庭。时虏才得志于我。诸行人例遭折辱。而公以明洁自守。得其礼敬。以故终能毕使而归。公于文艺。天得也。六岁。有杯中画花酒亦香之句。十一。试艺入选格。及长。出入秦汉唐宋。最好庄杜。于 皇朝则甚喜沧溟,弇州。泯然心会。殆欲与之并驾齐驰。及其勒成一家。则奇奥赡博。肆然奔放。 宣仁间号为大家诸公。皆敛衽让头焉。看书能数行俱下。记性绝人。贯穿百家。议论该实。以至异书僻辞。人所聱牙。而公沛然如己言。书法慕吴兴。苍郁纵横。自辟堂奥。 朝廷尝缺文衡。议欲以授公。竟以非旧例而止。公少学于白沙李文忠公。多视其言行以自饬。所善如溪谷张公维。畸庵郑公弘溟。其相与推重。非直文章而已。皆以志业行谊。互相砥砺。至白首不渝。权石洲鞸傲睨一世。独求见公甚切。未及而遭𥚁。公终身以为恨。公清疏自适。当其把酒吟诗。风采映发。意无旁人。而至其谦逊自持。和易接人。忘其己之贵而彼之贱也。分宅脱骖。少无吝色。故公在诸禁
汾西集附录 第 159H 页
脔。独无腴腻物。子孙不免饥寒。可谓一世之贤豪矣。公万历癸卯尚主。其爵阶则自顺义大夫至崇德。袭封锦阳君。间有别职。盖 仁庙终。则渐觉其冤状也。从葬安山郡酉向之原。其世系具载参赞公碑文。主赐贞安号。其母仁嫔金氏。主温惠庄肃。颇识大义。及釐降。事尊章。接妯娌。绝无贵骄意。至老犹执女红。 本朝家法之美。亦可见矣。主孀居十六年。家益贫。 孝宗大王尝特除男世桥郡守。以便其养。其往来时。车服荒弊。观者嗟异。寿七十一殁而祔焉。世桥官至佥正。孙男泰斗,泰万,泰成,泰华,泰韩,泰吉,泰发。女婿判官金万增。县令赵持恒。馀幼。呜呼。公以高门大族。又为名父子。其地望。足以掩诸绅。其才猷。足以映当世。而初局于粉号。其所抱不展。终厄于两癸。跼蹐幽郁。畏约无穷。以殁其世。此岂非命也欤。虽然。古语曰。虽不得用。而不害其为可用。又曰。岂以外至为荣辱。自古贤而无命。眚而大何者何限。况公以灾蹇踪迹。能自树立于横流。卒与守正诸公。匹美并休。芳名不沫。而又能上章。快雪参赞公幽冤。则此实观公忠孝之大端。而足为为善之劝也。记昔文元公老先生。屏居林泉。公与溪谷,畸庵。同谒门下。慎斋文敬公。亦侍
汾西集附录 第 159L 页
坐。揄扬今古。辨论理致。凡四日而去。观者壮之。谈之者至今以为旷世胜会。未几老先生易箦。而四公者相继就世。愚尝默数以为当时四公。公独向隅。而至今子姓之蕃。惟公为最。亦岂乘除之理欤。此可与识陂平者道也。铭曰。
万马奔逐。中能驻足。在平地上。犹为可尚。曩昔昏朝。公家几覆。犹炳其义。不从驱劫。千秋汾晋。事云水白。有如杜子。准备以俟。此其足徵。馀可吾能。曷不肃雍。王姬之行。同此一丘。万世攸景。
行状[朴世采]
本贯全罗道罗州牧潘南县。
曾祖讳绍。司谏院司谏 赠领议政。妣洪氏。
祖讳应福。司宪府大司宪 赠领议政潘川府院君。妣林氏。
考讳东亮。议政府右参赞。锦溪君 赠领议政锦溪府院君。妣闵氏。
呜呼。我伯父之捐馆舍。今二十年。而门子经历公且殁矣。乃以神道无表。幽隧无志。遗文事行。日就闇㫚远忘。玆不可以不最其迹。庶几仰吁当世立言君子
万马奔逐。中能驻足。在平地上。犹为可尚。曩昔昏朝。公家几覆。犹炳其义。不从驱劫。千秋汾晋。事云水白。有如杜子。准备以俟。此其足徵。馀可吾能。曷不肃雍。王姬之行。同此一丘。万世攸景。
行状[朴世采]
本贯全罗道罗州牧潘南县。
曾祖讳绍。司谏院司谏 赠领议政。妣洪氏。
祖讳应福。司宪府大司宪 赠领议政潘川府院君。妣林氏。
考讳东亮。议政府右参赞。锦溪君 赠领议政锦溪府院君。妣闵氏。
呜呼。我伯父之捐馆舍。今二十年。而门子经历公且殁矣。乃以神道无表。幽隧无志。遗文事行。日就闇㫚远忘。玆不可以不最其迹。庶几仰吁当世立言君子
汾西集附录 第 160H 页
能任不朽之责者。以为丽牲之计也。状曰。公讳㳽。字仲渊。号汾西。盖其别业。旧在分津。故寓以次山浯溪之意。因自号焉。晚岁。又号䏁翁。朴氏本籍罗州之潘南。而其显自判典校寺事讳尚衷始。至子讳訔。入我 朝。佐 太宗。位左议政。勋封锦川府院君。繇此门益大。议政公精粹好学。名德早著。不幸为群小所挤。遁岭南以卒。潘川公寡言笃行。善始善终。历事 明宣两朝。号为长德君子。参赞公宏厚英达。才气出人。倭寇之难。以诸郎扈 驾龙湾。与闻机密。忠义奋发。遇事沛然。自庙堂诸公。无不倚重。而 宣庙尤视若手足。比还都。 擢拜银台。年堇二十五矣。后累出入中外。声绩益茂。逮光海癸丑。因受 先王遗教。辞连下狱编配。 仁祖反正。而又以前置对失辞。安置康津。竟不究其用。痛哉。夫人骊兴闵氏。端庄明睿。媲德无违。以万历二十年壬辰九月六日壬戌。生公于加平郡之望日山。时避兵本邑故也。公幼则敏透。数岁受书。便自迎刃而解。已能作句语。往往惊人。丁酉。倭警复急。随闵夫人。出驻延安府。会 天将有军是府者。爱公夙慧。日相邀至军。使即席赋诗。公应声以对。有杯中画花酒亦香之句。 天将益奇之。大赍润笔
汾西集附录 第 160L 页
资。久之。读十九史略秦纪。乃手为书。上白沙先生。题其外封曰。李丞相宅。先生寔为闵夫人季舅。而得书甚喜。笑曰。异哉此儿。吾姊氏有宅相矣。未几还京城。遂请业于白沙洎玄轩申文贞公。二公迭加称赏不容口。间从他师。学昌黎南山诗。偶不暇程读。翌朝又堇一过目而背诵不错。其强记类此。十一岁。赴升补试入格。翌年被选仪宾。其将进见。宫陛甚峻。偶拄同队人肩升焉。其人拘俗以为嫌。公顾笑曰。汝惧不得为驸马耶。 宣庙闻而大奇之。仍尚贞安翁主。授顺义大夫锦阳尉。初 懿仁王后。为 宣庙元妃。壸德甚备。唯不宜子。 宣庙从容谓之曰。愿结婚姻。以续旧欢。 懿仁后对以有从弟某。当难执靮最勤。今其女已长可嫁也。既而。 懿仁后上陟。公姊亦早殁。 宣庙不欲已宿诺。遂有此选云。 宣庙素爱才。诸驸马多词翰夙成。而公尤出伦。尝以 御制命和。月率四五遭。至其称 旨。则内书法酝。锡予便蕃。或掇 御厩马以奖之。会用功臣冢子。进资义阶。丁未。复以 上即位四十年推 恩。进通宪阶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无何。 宣庙宾天。而时事益变。后数岁。徐羊甲狱起。参赞公累罹祸流迁。公辄从之。匹马单仆。跋
汾西集附录 第 161H 页
涉数百里。祁寒暑雨。定省不废。遇之者不识其为贵人。及光海议废 母后。奸臣令百官造庭。设鼎镬以胥异论者。公义形于色。遂约同志东阳晋安二公不参。且不献议。群小怒甚。嗾言路合启。并李尚书廷龟。金同知瑬等。数人目以十奸。请远窜。光海不从。时参赞公在谪。而公于此无所挠。人以为难焉。癸亥。 仁祖既靖内难。 褒录守正诸臣。进奉宪阶。当癸丑置对。讯辞谓诸臣与 国舅。水火相救。参赞公故与延兴间隔。自有迹不免。略据其实为对。而公本以此。力白参赞公。厥后凶党。拗其说以入颁教中。转成大祸根本。谤议遂行。及靖 社之议。有谓众意属他 王子者。公闻之。间与亲友之主其事者。议所置当否。因以旧闻为据。其人疑之。语随泄。盖是时。 神人已有主。特公不能明知。故终至于此。俄而又有蜚语作恶言。诬公叵测。或曰贼臣自点。素憾公。乘机煽俑。与一二武将雷同。欲加骈戮。至是事果无验。众疑始释。而顾其谗已 闻。未有以弭之。会宪府追咎对辞。请参赞公远窜。所与公议事者。更为公计。谓必深致此论。可以纾公祸。至竟栫棘之乃已。公遂得脱于罪。然公自以前后二事。重为参赞公不幸。痛不欲生。屏弃人
汾西集附录 第 161L 页
事。务极责罚以终身。其志可见也。寻以参功臣会盟祭。进崇德阶。复带总管。甲子。李适举兵叛。公时在参赞公谪所。星夜赴难。迎 驾公州弓院。翌年。丁外艰。丁卯。闻虏警。公念世受 国厚恩。不敢以心制为解。驰到湖西境。遇 分朝南下。已闻 上有起复之 命。请赴 大朝。 世子不许。特赐驲以自从。和议成。始赴 行在。自是数岁。参赞公累蒙 恩。徙放归田里。至乙亥。卒于西湖。公俟 上谒章陵。上章伸辨其冤。 命复官爵。久之。金寇急。 上议幸江都。公方守制。意欲先往以待 驾至。路闻 移跸南汉山城。遂恸哭。从 庙社入江都。及城陷。转泊诸岛。事定奔 问还京城。服阕。用参赞公扈 圣功。袭封锦阳君。翌年。奉使赴沈阳。时才屈于虏。㘅 命者。辄见折辱。公处事明剀不可夺。故卒能竣事归。而彼亦礼之有加。后 特除惠民署提调。公禀本清羸。数遭丧乱。阸困抑郁。益无意于斯世。或值平生亲故。必命酒沈酣以为欢。久而成疾示惫。甲申夏。得中风之症。阅岁愈剧。遂以崇祯十八年乙酉正月十五日。易箦于所居太平洞之第。寿堇五十有四。痛哉。讣 闻。上震悼。 命礼官。致吊祭。赐葬 恩恤。视异数。以其年四月某日。
汾西集附录 第 162H 页
窆于安山郡参赞公墓次酉向之原。公为人清明颖悟。表里爽彻。遇之若玉树冰壶。然家庭孝友。一本天性。而接物行事。操履介洁。唯视理臧否。无所苟合于世。其事亲无违。居忧啜粥。哀墨尽礼。及罹奇祸。平生以为至痛。不敢以恒人自处。晚托曲糵沈冥。至谓生可厌而死可乐者。皆繇于此焉。兄弟相为知己。埙篪莫逆。叔弟秀才公。实有巨人器量。不胜丧殁。公痛惜之。属后丧。仲弟校理公遘疾几殆。公复躬为勉进姜桂。言意悲恳。观者感动。校理公卒赖以瘳。庚辰。欲因退居洪川。公持之。甚至于流涕。后自洪归。则竟与合堂。怡怡如也。长妹李尚书夫人。明粹有至性。公尤笃爱。夫人素善病。阽危者数矣。所以忧伤省视。实有人所难能者。意见撰次志文中。待庶母及弟妇赵氏。恩义并至。为买屋同居。早岁出入 禁中。芬华溢目。能处之超然。久始营第城南。田园臧获。率不问其有无。服御饮食。无异寒素。垢衣弊冠。与客清坐晏如也。至于朝夕之资。往往见匮。其远利清约之节。论者以为一时贵游最。公既守正昏朝。 中兴之初。屡经变故。仓卒颠沛。益以忠义自靖。顾自癸亥言语诖误。无复近属 恩礼。而公之跼蹐畏慎愈甚。及 追崇议发。
汾西集附录 第 162L 页
一日中贵人至公第。质问是非。而名欲采闻舆情。即 内旨也。公固不示厉色。亦不敢以一毫善辞进。中贵人遂闷默归。斯足观公素履矣。逮乱后。 仁祖颇知公前事无它。且久不能自安。为拜惠局。以示 圣意。其文章奇奥赡博。匠心师古。涵蓄充溢。肆然自放。以勒成一家言。少即刻意。出入上下先秦,两汉,唐,宋诸子。其于庄,杜。用力最深。粤自月汀玄轩数公。倡为古文词。后来操觚士接踵举多左袒。 皇明一二大家。盖出同文之义也。公辄酷好沧溟,弇州,太函。有味乎其言之目习心会。步骤范围。以极其趣。至时出而为之。殆欲与之角壮并驱。其亦可谓旷世神交矣。间与溪谷张文忠公扬搉。张公必以流出胸中。肆然成章为主。公乃加规曰。是道则然。奈今世多茅靡之习而少鼓振之气何。其意实在修古云。观书。十行俱到。下笔顷刻数百千言。引物连类。曲尽事情。尤长于用大。记序铭述。或具腹藁。根基闳厚。光芒绚烂。至不可穷。诗律益造雅健。其出之若神。尝奉使道箕京。酒酣试吟数十首。其叙次故实。俯仰兴感之旨。使人几乎流涕。及过辽阳。有一绝曰。亭亭白石塔。无语立斜晖。为报辽东鹤。于今城郭非。其辞意深远。不专词藻如
汾西集附录 第 163H 页
此。性强记。该贯掌故。毋论古今九流百家名物事迹。靡所不涉。其商确之际。辨释疑惑。證据切实。论议明白。亦多发明。以至微辞僻语人患难晓者。肯綮立解。造次成读。是则繇溪谷公推为不可及。尝取昌黎语。以生死文字自命。盖实录也。会丁丑。文衡缺。往返辞命。责望尤重。张公谓崔完城相。宜请于 朝以某及东阳二公为之。完城以破格为难。遂止。公事白沙。诚心悦服。必随事禀承。为其准则。白沙以公精敏。邃于文学。甚爱重之。凡所动静小大。皆使与闻。及殁。遗集行实。大抵出公手。权石洲鞸。与公邂逅。赏其标致。后介人求见甚切。会以事未谐。亡何诗祸作。公殊自痛恨。所与游如乌川德水诸公。号称国士。交于张公。所为推毂。非特文章然尔。卒以志业行谊。相砥砺。至老白首。无少变。公作五子诗。略见其意。已而并和之。独张公被外舅仙源金相戒以迹涉标榜。故阙焉。它如延阳李公,白江李公。尽一时名德。而诸公交相倾倒爱慕。不啻布衣之驩。公亦曰孟子所谓不失赤子心者。唯敦诗庶几乎。人以为知言。平生清疏自适。唯于亲戚饥穷旧故。急难之义。一事救恤。虽脱骖分宅。无吝色。或当把酒吟咏。风流映发。意无傍人也。至其自
汾西集附录 第 163L 页
持。谦逊和易。几忘其身之居禁脔。而与士最贱者钧礼。其见他人好以贵势觚墨誇诩自矜骄者。未尝不深耻之也。书法盖出吴兴家法。然苍郁纵横。自辟堂奥。又善篆额。一时金石多归焉。尝自撰墓志。未及更定。所著文集四册。手编二册。藏于家。翁主。即 宣祖第五女。母曰仁嫔金氏。生先公二岁。性温惠庄肃。颇识大义。及釐降于公。事舅姑以礼。与兄弟姊妹。亲爱靡间。奉祭祀。必诚必敬。至老而弥笃。勤俭纤悉。治家条理不紊。晨兴盥栉。自执女红。终日不懈。此皆近世贵主所罕。而主能之。 仁孝两朝恩礼优异。晚从子养于沃川郡。未几还第。后公十六年卒。及葬。 赠赙吊祭如例。墓与公同室。男一人世桥。即经历公也。孙男女十馀人。男长泰斗。次泰万。次泰成。次泰华。次泰韩。次泰吉。次泰发。女长适进士金万增。次适生员赵持恒。馀幼。内外曾孙。俱若干人。世采逮公时年才踰舞勺矣。稚昧无甚识知。又艰于修辞。宜不敢有所称述以重累公。而顾惧其后嗣浸远。使公之懿。终至泯绝无闻。故不揆僭妄。略记其事状梗槩以畀之如此云。从子世采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