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汾西集卷之七
汾西集卷之七 第 x 页
汾西集卷之七
 七言排律(八首)
  
寄题季渊茅亭
国师岩下白茅庐。十口风尘避地居。千里剩添清渭恋。三冬唯把寿亲书。先春已供辛盘菜。近海频收丙穴鱼。竹坞崇朝啼翡翠。秫醪良夜落蟾蜍。且听座讲真如道。不用门多长者车。只是池塘春草梦。觉来沾湿谢公裾。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4H 页
送金丈(尚宓)赴罗州
先友碑阴试欲镌。灵光一殿独岿然。江边更是推难弟。床下元来自少年。丧乱相逢才北巷。风尘此别又南天。虹桥十里川如练。雉堞千寻岳似莲。沙户鰡鱼供隽味。竹林翡翠近前筵。腾凌不废戈矛用。威惠兼操将相权。终古何人虚肺石。秪今斯俗等怀砖。要须仰答分忧意。莫恨曾无负郭田。残梦任从梁见月。沈愁其奈矢离弦。老成云远乾坤暮。肠断干言饮饯篇。
送天章按关东
清昼啼猿梦亦惊。更堪庄叟鼓盆声。残龄蛩駏虽同调。浮世鹏蜩奈异营。酒尽沙头催出节。霜先峡里著归㫌。五千道德传家法。八百藩维揽辔行。几处笼纱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4L 页
留马寺。向来衣绣许鸥盟。貊墟融结山川奠。旸谷朝昏日月生。神禹斧飞岩径辟。帝轩舟在海波平。东床好继真游躅。北陇空馀靡至情。衮衮天机俱信命。纷纷人事足沾缨。休言仙骨元癯瘦。唯把加餐赆客程。
李求(泰吉)
火宿钟精月出山。山阴深谷有柴关。庞公遗子安偏好。诸葛脩身静可攀。(求礼所居谷名安静洞。故云。)濂洛案头书数卷。箪瓢巷口屋三间。逢时偶试中牟政。未老先寻旧赋閒。侵砌瀑声无昼夜。满林花色散朱殷。宁教猿鹤烦相怨。每意砂金得大还。七帙犹怜吕翁枕。一儿已躐谏臣班。茔从合剑刍难奠。世到思莼路亦艰。亹亹襟怀留简牍。温温仪范隔容颜。尊行凋尽门阑冷。遥向南云涕自潸。
闻少年多约春游者。有感。
御沟残雪欲无踪。雾柳烟梅认岸容。处处新醪皆美味。家家春服已轻褣。一年花月虽同赏。万事悲欢苦异悰。游骑莫誇红叱拨。老人偏似翠龙钟。枯筇不向门前掷。旧友唯于梦里逢。只是孙儿常置膝。备将寒俭托吾宗。
送子建按岭南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5H 页
湖南三度岭南初。严武贤劳亦未如。鲸鳄于今偃溟渤。龙蛇终古习诗书。慎旃且陟周人屺。叱驭宁回汉使车。朱徼新声憩棠后。青冥旧业勒钟馀。雪生春色梅先腊。霞建孤标岳接虚。惆怅庾公清赏地。那能共食武昌鱼。
甲申春帖
倏忽吾生五十三。飘萧须发白毵毵。 先王末岁叨承宠。今 上初年忝副骖。自信四休得黄句。谁将七不责嵇堪。都无尊长供趋走。只有儿孙共笑谈。但使汝曹身各健。已拚老物死犹甘。条风幸吹缑笙近。禹启乾坤雨露涵。
挽徐子顺(景霌)
髧髫兄事早周旋。惊杀馀生已白颠。卫鹤承恩联步武。楚猿延祸共忧煎。寻常小集含杯日。取次深情倒廪年。五福箕畴元苟尔。万金良药本徒然。牛眠吉兆传新卜。象设虚堂肆旧筵。百岁交期还草草。不知泉路倘随肩。
汾西集卷之七
 五言绝句(十九首)
  
紫元借琴戏赋
我有伯牙琴。十年蛛网深。含情欲有赠。谁是旧知音。
江行
江暗烟无际。天高日易阴。皇州不可见。徒切子牟心。
  其二
洲翁曾化鹤。茅屋尚江漘。晴涨前年约。(石洲于辛亥冬。介敦诗邀余。余时怕寒不果行。答诗有云。传语石翁春日后。共乘晴涨汉江湄。未几而壬子祸作。)临门泪满巾。
  其三
湖海斯人老。高阳旧伴疏。平头沽酒去。知是石田居。
  其四
天地频呼吸。龙公恣吐吞。危岩高十丈。犹带上潮痕。
以 慈殿玉候愆和。受 命祷松岳感旧。
忆上扶苏顶。今来十八霜。(余以甲寅。祷雨于此山。)还如典属国。皓发始归乡。
闰月初四日晓梦陪升平(金公瑬),延平(李公贵)泛舟。所谓汉江。而及舣厓下。亦似仙游峰。余见厓上覆盆子结实。一丛烂熟。倚舷手摘。分奉两公。且以自啖。延平谓朱夏赫曦。余最嗜此果。升平曰。朱夏有此固也。今十月而有之。无乃灵药耶。余即为诗。以进曰。
两公同寿 国。吾亦寿吾身。他日华阳洞。均成不死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6H 页
人。
发京口
早发汉阳郭。挂席向忠州。终南山一片。尽日入回头。
蒙绫原大君光临陋止。索诗甚至。走笔。
万死馀生在。相看血泪翻。唯将两手指。弹作感 君恩。(曲名)
过平壤法首桥。感作。(奉使沈阳时。)
法首桥头水。呜呜咽复吞。十年寒棣萼。泪湿旧啼痕。(指再从兄烨。)
望白塔
亭亭白石塔。无语立斜晖。为报辽东鹤。于今城郭非。
中江望统军亭
好在鸭绿水。新添白发还。统军亭入望。如见故人颜。
偶吟
凄凄阶上花。戚戚庭前树。唯有寒月光。殷勤来入户。
  其二
落叶易为积。寒宵不肯明。愁心似春草。一一雨中生。
次李学士(时梅)韵寄意德雨
怀袖非秦女。团圆忆故人。何方风一阵。吹向窖中臣。
原州罗使君(纬素)才遭丧明之恸。书来。赋此以寄。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6L 页
钟情在我曹。解道王生话。肠似车轮周。貌同秋叶败。
  其二
欢悰随日去。衰相逐年来。欲把新春酒。无人共此杯。
次天章韵。书李甥扇头。
要凭书仔细。那得梦分明。只把当归草。临歧独赠行。
次天章韵却寄
才本多为患。官非老始休。人间饶羿彀。须信一虚舟。
汾西集卷之七
 七言绝句(六十四首)
  
李白捉月图。为表叔柳节度(珩)题。
明月在天光在水。以手揽之身翻然。骑鲸飞入太清去。银海茫茫生夕烟。
游长湍。石壁放舡。次君奭韵。
斜铺练带染新蓝。十里遥山一任涵。惆怅丹厓花事晚。独留枫叶待霜酣。
挽再从侄(明镐)
粉书那忍向丹㫌。冷落才华秀士名。临绝琅然数句话。路人犹为涕纵横。
送君奭全家舟行赴春川
南舡北舡一时发。齐与行人唱竹枝。约向嘉陵江口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7H 页
望。千般愁思集双眉。
寄天章
露梁江水若空清。冠岳山光似锦明。何处渔舡不堪上。可能同向月中行。
别子容
教君何地与开襟。湖海风尘亦自深。稍喜青陵台畔女。相逢不动白头吟。
  其二
五子飘飘独索居。停云无限近吾庐。何缘逢著前江鲤。剖得都官去后书。
余自结网。室人治丝。舍弟见之而笑曰。无乃穷相者耶。余既举仲说诗。天应于我赋穷相者以答之。又赋此解嘲。
病夫数罟自能结。室妇缫车相对鸣。不管人间穷相事。江湖风味足吾生。
承索壁上柳川公和诗。僭尔倚韵。录奉主守振甫。
百尺楼中气自豪。 先朝良史散波涛。人间芜绝山颓后。留与声名北斗高。
枫潭十景。为李丈(耇俊)赋。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7L 页
雪峰霁月
莲花一朵出云间。赢得清宵白满山。怪杀便成银色界。向来新下玉妃班。
  阳岳归云
初将肤寸曳轻罗。渐向陶家岭上多。好是随君堪卧地。谪仙休赋早归歌。
  鉴湖清瀑
劈峡晴雷练㨾飞。散空珠玉落还非。无端汇作青铜面。疑是新从百鍊归。
  鹤岩孤栖
避却当年卫懿公。碧厓归叫半天风。蕊珠经尽香烟歇。背负仙翁上紫宫。
  集奇雨荷
十丈居然玉井姿。不妨银竹万行垂。才斜复整还多态。何似西施醉起时。
  睡轩风柳
谁学希夷第一方。任他神鸟弄鹅黄。仙家不管伤离恨。无恙千丝袅袅长。
  碓桥观稼
是处黄云一望收。青龙宛在水中流。杜家千载连机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8H 页
制。也费阳元尽日留。
  閒世寻花
刘阮休誇杖屦齐。洞天谁复解东西。红霞远近春如海。不是渔郎亦自迷。
  丫溪枫影
一贯源头本两端。合成杨子镜光寒。傍人错道浑如血。看取秋林上下丹。
  天秘钟声
渊明当日攒眉心。犹向东林几往寻。别有杜陵深省处。法云花雨影沈沈。
边山古青林寺下。翠壁削立千仞。旧有海鸟一双。色青大于鹳雀。来养雏于此。岁以为凡。山中谓之鹤巢。因被鸷鸟所惊。不至已十许年矣。
海鹤飞回不复栖。至今岩色有馀悽。苍苔满院僧牢落。唯见山禽自在啼。
金上舍曾见鹤巢岩上。有人支筇。服色似缁稍黄。头似戴巾而不甚辨。呼寺僧同看。已而倏失其所。世或传此以为见仙。
清溪如带席前回。云锦屏风几叠开。试向鹤岩高处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8L 页
望。即今还有异人来。
赠同游朴措大
共踏蓬莱顶上回。一山红叶锦成堆。还家定被家人问。那得烟霞满袖来。
挽德用妾
掌珠才陨镜鸾飞。任是刚肠亦湿衣。欲奏哀弦孤凤曲。兴原江上雪霏霏。
五月七日。将发扶风。阻雨不果。独坐即事。
一道长堤草绿裙。半山微雨湿流云。无端歇却西归马。坐数湖心白鹭群。
辛未四月。归觐。赋得望乡三喜。
苍苍一点是边山。百里长程认髻鬟。唤作故人真面目。此身知已近乡关。
  其二
海上孤城城上岑。岑头朽树尚馀阴。金堤南畔初相望。家在扶风大泽浔。
  其三
凌阴终古出南门。只与家园作一村。指点堤边最高顶。喜心翻倒却伤魂。
泽之之赴安岳。余既为文以赆。而泽之犹然以无诗为憾。谓余若不足于君所者。戏寄。
无著元非不足君。强徵诗句亦慇勤。凭题元亮停云句。试问衡阳雁几群。
  其二
逐臣犹得古杨山。南望 宸居紫翠间。一种汉庭千石吏。严生那与次公班。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9H 页
和畸翁南征录
  伤沙溪先生。用哭灵筵韵
见说丘樊讲学时。土床茅屋竹为篱。伤心梁坏山颓后。传道何人出绛帷。
  
午饭山店。用过先醉亭韵。
满林寒叶战西风。篱落萧然小崦中。闻道县官徵敛急。四邻杼轴一般空。
  追悼潜窝(李公命俊号)丈。用怀亡友昌期韵。
孤忠只许寸心明。折槛牵裾气自横。无赖汉廷馀百鸷。西州门外重含情。
  怀德雨。用逢德雨韵。
逢秋衰鬓乱于蓬。闭户西风积雨中。更是惠连千里去。断鸿云外剧匆匆。
  其二
汾西集卷之七 第 69L 页
凭君莫上济王城。尚有寒潮咽恨声。风雨落花岩畔路。古堤残柳不胜情。
大观有咏盆梅六绝。而溪谷大学士倚韵以赋。大观又属和于余。辄敢攀次。续貂之讥。所不能辞。
雪花琼树较分明。不待西湖已有声。任是广平难赋处。一枝横去一枝倾。
  其二
乍映朝暾一倍明。贮之深室静无声。贞心不数含章面。错道新装国可倾。
  
其三
天姿窈窕玉肌明。不受游蜂闹数声。惆怅灵均多阙漏。为兄今日我怀倾。
  其四
唐物须凭范谱明。苔须数寸著风声。枝头莫说鸠飞集。忍以醪酸便不倾。
  其五
冷艳排冬特地明。松风亭下擅诗声。若为唤得苏仙起。三峡词源取次倾。
  其六
汾西集卷之七 第 70H 页
亭亭素手夕阳明。吹落休翻笛里声。安得罗浮沽酒肆。一樽同与美人倾。
送畸翁出补金堤
弘文学士大司成。乞得铜章见素情。端为同胞馀老姊。燎须煎粥是深诚。
  其二
长沙太守奉鱼轩。(翁姊子林得悦。方守茂长。)似舅耽倾北海樽。遥想逢迎欢洽地。十行银烛到朝暾。
  其三
城西十载酒兼棋。百遍过从意未衰。君去更无知己在。旧时京兆但相随。
  其四
不少交游满洛城。非君何地写深情。南云如盖亭亭地。任是刚肠泪亦倾。
  其五
从来人事喜乖违。君向南时我已归。倘得一麾先数载。玉觞何日不教飞。
  其六
溪翁再赴锦官城。每忆同君并马行。光景依然吾瓠系。若为飞去趁归㫌。
  
汾西集卷之七 第 70L 页
其七
平湖十顷只涂泥。曩日谁言梦泽齐。为报使君须复古。不妨唤作郑公堤。
  其八
絷驹池亭报早秋。水花晚色足淹留。楣头剩有群贤句。好把琼琚次第酬。
  其九
三面环流尽大江。镇山孤耸俯轩窗。雷封处处皆堤水。指点飞来鹭几双。
  其十
南有东津北石滩。中间沃野入平看。西风乍起黄云满。耕凿民生自一般。
  其十一
兴福寺前千尺松。寒泉涌吐玉琤琮。回头六载班荆地。应有当时旧印踪。
  其十二
鸡鸣犬吠四相连。闾井閒閒百里边。只恐秋声无处著。却裁桑拓锁寒烟。
  其十三
谁传范蠡养鱼方。金鲫池中一尺强。夜半铃斋催奏
汾西集卷之七 第 71H 页
鲙。饔人擎进玉盘忙。
  其十四
磨天台与海天台。玉色芙蓉向海开。暇日正须乘兴去。鹤岩重遇异人来。
  其十五
得重淮阳且召君。吾侪休自赋停云。终南清渭俱堪恋。莫论尘寰事糺纷。
子容请急且南归。夜吟却寄。
终夜芭蕉雨滴声。可怜灯火伴人明。明朝别后掩门坐。纵有芳樽谁与倾。
戏李佐郎(彬)卜妾。以老杜门庭畏客频五字。分作绝句。
帷犀稳镇锦衾温。不许宾朋刺入门。最是瞻乌丈人屋。也将鸾凤一般论。
  其二
五色氍毹翡翠軿。侍儿犹解诵黄庭。无端一点春消息。催会牵牛织女星。
  其三
堪笑古人嫠恤纬。莫论真诰忧生畏。百年稳结赤绳缘。同死芳盟君识未。
  
汾西集卷之七 第 71L 页
其四
紫陌前头苏小宅。何人解窃支机石。郑庄从此罢邀迎。无赖长安旧宾客。
  其五
憨态娇声㨾㨾新。今生预结后生因。赤憎宫漏无情物。偏向良宵滴得频。
淮翁将退居枌榆。冒雨见过。书此以充别语。
屯亨一命是曾题。(余尝赠淮翁曰。屯亨一赋命。躯干乃二体。)末路悠悠莫更提。道是沃州山可买。与君终占瀼东西。
尹学士(鸣殷)乱后。奉亲流转光州。与吾家季氏同寓一舍。今焉解官。归路过辞。极言 君亲去住忠孝皆歉之恨。且出扇头。愿书一诗以报舍季。醉里走笔。
去住 君亲吾子恨。别离兄弟此身悲。春风桃李江南社。那得同归把一卮。
送子建配骊州
逐臣今日发秦城。欲唱骊驹意未平。试向清心楼上望。水云随处惬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