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汾西集卷之一
 五言古诗(四十一首)
   冉 诏使(登)之来。余与尹仲又(新之)叨侍密迩之班者。四十日。斐然有作。
   盆梅为申君奭(翊圣)
   次君奭临津渡口韵
   家弟仲涉(潍)。欲窘余为拈绛字韵试之。仍以留别。
   薪山杂咏(二十首○并序)
   五子诗(并叙)
   挽子谦夫人
   夜读子容书。限韵信笔。
   代田画送邹浩
   宋子深(渊)自江都贻诗。次韵却寄。
   次溪谷(张公维号)七夕见怀韵
   哭洪元老(命耇)
   次韵。谢君奭。
   酬李子时(敏求)我衰篇(并引)
   送李季明(时昉)赴济州
   次韵李子陵(景严)斜川帖
 七言古诗(十五首)
   读赵重峰(宪)封事有感
   戏作李画师信钦醉写扇面歌
   哀李永柔有之(有吉)
   我知非行
   栗里归来斋。为金晦而(光煜)题。
   挽柳节度诚伯(孝杰)
   冬雷叹
   醉起放笔。赠畸庵。(郑公弘溟号。)
   承畸翁属和倚韵博粲
   承畸翁属和倚韵博粲[其二]
   承畸翁属和倚韵博粲[其三]
   承畸翁属和倚韵博粲[其四]
   谨依易爻数酬见戏之作
   过安州寄子时(奉使沈阳时)
   送崔大容(有海) 赐绯赴吉州
汾西集卷之二
 五言律诗(七十七首)
   入直总府(进退格)
   子谦宅月夜口占
   奉家大人斋居赵吏部(希逸)丈第
   次子谦见寄韵
   挽贞谨翁主
   同君奭仲。又会游长湍石壁。次仲又舟泊丽宫古基韵。
   哭石田(成公辂号)先生
   病里漫记。目前景况。寄持国太史。
   保宁永保亭
   柳节度(琳)邀饮海岛。仍课射。
   七夕。月明不雨。
   哭柳君美(頔)
   次韵送林石村(㥠)丈南归
   夜卧无寐。怀玄洲(尹公新之号),乐全(申公翊圣号)。倚韵却寄。
   亡友许国光(<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0907_16.GIF'>)墓在汉江路上。余每过之。嘿自怆也。今年十一月。余又过斯墓。墓则以前夜大雪覆掩。不可辨识。聊为感述。
   踏青醉归。示郑君平(斗卿)
   闻辽士避夷投我境者。至百有十四人。夷兵胁以剃发。皆握髻义不辱。同死凶锋。无一求生者。雪涕以志。
   课儿子读东汉史。感刘伯升功业未究。赍大志就长夜。又恨追报颇不满。比之司马昭之报其兄。不无愧也。玆故有作。
   有感
   吴汝完(竣)访余不遇。遂次李子方(景义)韵递寄。和以申谢。
   再叠前韵。答子方。
   送姜助防(涌)随柳诚伯赴齐安
   次韵
   邀月堂次韵(堂在灵岩鸠林。即外曾祖林别坐公所建。)
   发鸠村。宿茅山。有怀诸兄弟。
   唐城夜酌。示主守天章。
   投南平之翌日。承高善行(用厚)来访。赋此留别。
   月夜同弟妹。会话亡弟妇家。
   谢李汲之(涤)兄惠酒米
   登摩天台
   月明废寺
   实相寺(俗传 光庙始创此寺)
   落渊
   余以一墨赠山人雪莹。莹报以椒实戏赠。
   别实相寺
   夜坐
   寄子容
   同子容,持国。(时。持国以罗州牧。坐事。特 命仍任。)联辔南归。滞雨天安。次子容韵。
   陋舍斸夷庭面。垒石筑台。
   江上口呼。别家弟仲文(漪)归觐。时七月既望也。
   谢金主守士卓(元立)载酒来访
   和畸翁南征录(并序)
   挽赵善山(缵韩)
   送赵大亨(昌远)赴砺山
   扶馀怀古
   寄题白江(李公敬舆号)江阁
   挽吴肃羽(䎘)
   墨梅
   雨中孙女饷酒
   永安洪都尉(柱元)见要荷亭席上次子容韵
   拥衾夜坐录奉畸翁
   挽姜同知(紞)
   罗梦赉(万甲)以累然衰服。入就牢狱。往视归来。夜不能寐。口号。
   次东岳(李公安讷号)韵。书隐上人轴。
   送金云瑞(霱)赴海州
   四月晦。宿天章宅。僮奴晓报。所骖逸去。戏吟。
   戊寅八月。始受使沈之 命。至九月十七日。辞 朝。翌日君奭追别弥勒川边。醉书。
   昔在甲午乙未年间。外王父牛川闵公。出守瑞兴。不佞亦以小孙从行。今到此地。遍问当时吏卒。无一存者。慨然口号。
   赠大同徐督邮秀夫(挺然)
   发顺安
   控江亭古址(在大定江岸。)
   初到沈阳。苦恳愿诣 东宫馆下而不可得。翌日朴宾客鲁直(𥶇)。始与许司御(檍),李金化(徽祚),崔生(后亮),李生(悦),李敏应,张译礼忠来见。口号赠鲁直。
   早发良策馆
   到平壤。同观察闵士尚(圣徵)。登浮碧楼。
   有怀郑文学(雷卿)
   复 命时作
汾西集卷之三
 五言律诗(二十六首)
   挽郑文学
   盘松饯席。口占。赠林载叔(坛)赴沈。
   受 命祀 永宁殿入 太庙。是日为七夕。楼下荷花满池。缺月甚明。承李韩平(庆全)丈盛教。僭尔塞白。
   挽昌原正
   次迟川(崔公鸣吉号),白轩(李公景奭号)韵。题觉海轴。
   赠镇川金使君(会宗)
   妙澄轴。次李汝固(植)韵。
   天圭轴次迟川韵
   永春再从兄(垓)。素不作诗。谪里以一律见寄。次韵却寄。
   辛巳春帖
   次泽堂(李公植号)韵。寄题金水使(镇)草堂。(堂蓄宝剑,古琴。)
   送东淮(乐全晚号) 赐浴延丰
   子时以去年秋寄一律。余为属和。而苦无鱼雁。今适期矣。始以短篇相候。并录奉前诗。一以志简懒之愧。一以申离索之感云尔。
   挽大容
   哭黄翼就(一皓)
   雨中独卧。即事。
   谢蔡伯昌(裕后)惠扇纸
   挽李长水彬彬(彬)
   送具景辉(凤瑞)按关西
   次仲文韵
   挽鲁直
   送李士深(厚源)留后江都
 五言排律(十五首)
   送月沙(李公廷龟号)起废朝京师
   挽柳川(韩公浚谦号)
   挽张玉城(晚)
   宣祖大王迁葬挽词
   挽沙溪(金公长生号)先生
   哭张相持国
   挽梨川(李公弘胄号)相国
   奉使沈阳。辞 朝出西郭外。留别君奭诸益。
   过甜水站。忽遇崔相自沈回。班荆小谈。遂与同入城中宿。念不佞与迟川。同日辞 朝。而迟川单车疾驰。今已竣事言旋。不佞以所受 命之日尚远。今始到此。毋论去来异悰。离合系心。即殊域旅店。秉烛夜谈。宜有天数。口呼芜语。仰博台粲。
   寄子时
   次梁太守(克选)古阜咏怀韵
   既以一律赆李甥。夜卧馀怀不已。口占再寄。
   闻德雨在湾。酷遭郁攸之灾。寄赠。
   次韵。鲁直水明亭夜饮。
   挽具绫城(宏)
汾西集卷之四
 七言律诗(七十八首)
   宿坡山。赠洽上人。
   潇湘夜别。分韵得期字。
   禁直晓吟
   庚戌三月亲祭。余以总管守宫。有怀江乡。寄子谦祠部。
   江亭二景。为主人郑紫元(斗源)赋。
   愁
   寄子谦
   送从兄伯游(濠)陪仲父赴罗州
   有感
   广陵道中。示曹百源(行立)兄。
   广陵庄舍(时将奉亲。卜居于此。)
   题屋壁
   悼女史
   挽贞善翁主
   肩舆上松岳山
   新第八咏
   汾津归路感怀
   过幸州山城。赋得春洲落雁。
   雨后。即事。
   哭石田先生
   杨州池馆(并叙)
   醉别郑达源(沄)
   仲又宅小集醉书
   偶阅诗稿感题
   同君奭君美扈驾。次君奭韵。
   次韵。寄题朴卓尔(弘中)野亭。
   丁巳重九。奉家大人。登僧舍后感述。
   上东冈先生(东冈白沙晚号)
   将归牙乡。道逢一力来传。家大人避疠移寓邻舍。极叙其荒凉之状。诗以纪之。
   子谦入洛。同持国,君奭。往会有作。
   雨夜独酌。有怀。持国,君奭两益。寄赠。
   途中感怀寄仲文
   送李丈(溟)赴舒川
   哭白沙(李公恒福号)先生灵筵。示郑可行(忠信)
   哀金将军(应河)
   感怀寄君奭
   访友人
   得许若虚(实)书却寄
   郑佥使可行。为东冈大父持制。服阕。历拜家大人。有作相赠。余亦攀次。以充别语。
   九月八日
   腊月十七日。同诸弟。奉二尊人守申。
   与晦而及张正国(纶),持国三益。会语城西。余以明发湖行。不克连床之稳。赋此却寄。索和。
   天启皇帝嗣阼之月。黄河告清。我使臣之在燕者。驰置以报。而天下人士之喜。可知也。张君持国与清阴(金公尚宪号)丈。相率为二律诗。以纪其事。属余和之。时余倥偬不暇把笔。及落湖外。始檃括成章。第效颦续貂。为多可愧也。
   故人许惟善(𡧰)自珍岛配所。郑可行。自满浦任所贻书。并以三月三日来到。志喜。
   闻辽陷
   九世祖潘南先生。以华夷之辨。极言请却北元之使。为权倖罗织。与一时忠贤。俱就三木。独先祖受祸最酷。殒身都亭。至今后裔。有遗愤焉。今属 中华不幸。全辽陷失。士气衰薾。已有屈膝之议。噫。使我先祖。生乎斯世。其必不与龌龊者伈伈左衽而已。瀰鲁人也。不敢忘先祖言。志于斯篇。
   仲文闻家大人当赐环。喜寄一律。余遇其便于隋州路上。拆读之。未暇和也。承君奭为之步韵。余亦续貂。
   九日雨
   次仲涉喜柳川起废登坛之作
   从申丈(鉴)饮。归来堕马。明日书来。有山颓之喻。聊以戏吟。
   寄子谦
   静便堂题
   叠前韵。寄若虚。
   寄子方
   送尹乐天(顺之)御史赴岭南
   醉赠李生彬彬
汾西集卷之五
 七言律诗(九十六首)
   风咏亭。次韵。
   秋怀
   送彬彬归庆
   唐城夜酌。示主人天章。
   次韵君奭喜余承 恩醉归之什
   送沈德用(命世)归岭南
   醉起篝灯有作
   送子深赴镇安
   承持国冢宰过子容学士宅。要余鼎坐谈也。翌日子容为诗以纪。持国递示索和。率尔倚韵以报。
   送士尚泛海朝京师
   六月十五日。主守韩振甫(兴一)。邀饮城门南楼。有作。
   过长城有感
   泉源驿
   披香亭
   挽象村(申公钦号)先生
   送振甫还 朝
   上元夜。独坐感怀。
   仲文蒙 恩释褐。超授典籍西归。赋此以赆之。
   伏次家大人新居韵
   送宋水使(英望)镇湖西
   次子容韵。谢累赐过存。仍订就叩之约。
   送郑行台(之羽)朝 京师
   游边山。从苏来寺下。宿元晓庵。
   神仙台
   实相寺与雪莹上人话别。莹颇识字。能道山中旧事。言边山有八十九刹三千僧云。
   闻再从弟大观(炡)出补带方
   路投宋用我(兴周)连榻夜谈
   始不佞挟书受业家庭外。惟游白沙,玄轩(象村一号)两先生之门而已。两先生寿各六十三以终。毋论其文章德业。相伯仲也。即年寿亦同者。吁亦异矣。两先生全集。后先登之梓。不佞伏而读之。涕涔淫不能已也。抆泪为诗。略抒安仰之怀云尔。
   喜大观至
   送善行朝京师
   九日感怀
   次君奭韵
   殿中御史禊帖
   三月十三日夜
   旧患历节之风。倏复示兆。漫尔信笔。
   赴畸翁宅饮醉。朝起书此邀之。
   寄题许春容(㮨)近水亭
   送泽堂赴杆城
   秋露如珠
   和畸翁南征录
   送人按湖南
   梦得一联曰。六铢衣薄清明节。五石瓢空濩落身。玆何祥也。为足成之。
   送载叔赴同福
   送林实之(㙐)赴淳昌
   送郑济源(沇)赴绫城
   伯游兄守扶馀。余于归觐之路。历入则故人李直夫(敬舆),郑任之(弘任)。俱在此邑。赵叔清(邦直),柳上舍(东秀)。自林川亦来会。仍成三日之游。别来怅然。口占却寄。
   送叔清赴清州
   殿中御史禊帖
   金别坐深源(海寿)。罢官归乡书赠。
   李生来致子容书。口占却寄。
   丁丑四月十四日。晓梦扈从 谒圣庙。拜沾法酝。题诗以志。觉而虽不能记其诗。 君臣一堂。森然在目。不胜感旧之怀。和泪有作。奉畸翁求和。
   诸友饮散。独汝固留卧。余病酒断饮。守至夜分。独坐口占。
   舡头。次子容留别韵。
   别仲文赴杆城
   送赵子长(启远)赴安岳
   余年仅充丁。即为别云剑。今已三十年馀。自废为僇人。不复作此役者。又十五年所。丁丑之冬孟廿日。 上亲临放榜。余以云剑入侍。感述却寄同役永安都尉。
   谢洪白川(柱一)再书馈赆
   简问子时
   送黄子由(㦿)赴延安
   戊寅元月十日夜梦行祀初罢。曙色熹微。余呼一句曰。晨鸦飞散气棱棱。(其下一句不能记。)适金伯厚(堉)在傍曰。吾当续。联呼曰。自是归来何所业。仍曰。此谓经变之后。亦无大段著紧施措也。余即属对曰。只缘宿昔转多惩。语卒而觉。为足成之。
   寄湖南元观察子建(斗杓)
   次淮翁韵却寄
   子建。次韵以酬再叠却寄。
   次韵金秘书(鉴)仍充别语
   寄子建骊江谪所
   发坡州寄迟川相(奉使沈阳时)
   平山晓起示柳行台(淰)
   黄州城下感述(表叔柳节度。始筑此城。亲操版锸。编于卒伍。竟以劳瘁卒于军。今移节度镇于正方城。此为废城。)
   过浿江感旧
   先叔父吉州公。以万历乙卯朝 天。卒于安州公馆。今过其下。雪涕有作。
   统军亭
   聚胜亭。有感。(先大夫壬辰执靮之日。与白沙大父。同处聚胜亭垂二载。)
   夕投十里堡。偶阅唐诗。用李君虞饮马泉韵。
   赠闵弼善(应协)金司书(宗一)
   沈馆寄赠鲁直
   十月初三日。离沈中。翌日。投辽东。望旧辽东。有感。
   宿狼子山晓发
   雨雪后满月极明。大风不休。晓发嘉平馆。有作。
汾西集卷之六
 七言律诗(七十二首)
   鲁直。步余见怀之什。因急邮报谢。再叠却寄。
   送汝扩按海西
   闻柳学士(淰)将赴湾上。计甫三岁中。三作此役。不任嘅然。诗以寄意(进退格)
   送士深按湖西
   送从弟季渊(渟)通判完山
   送权使君(伉)赴清河
   送景辉按岭南
   寄义州沈使君(之溟)
   送闵寅甫(应协)赴三陟
   漫成
   重阳独坐感怀
   醉题李生(师圣)溪庐
   得子容书却寄
   因河侄归。寄柳守而(汝恪)
   送许使君(檍)赴遂安
   重阳后夜坐。感怀口呼。
   九月十九日。为季弟(澬)初度日。与哭别海中。今已四岁。世乱未夷。未易合并。雪涕以书。时仲氏已挈庶母庶弟及其家小。用今月七日。归峡中矣。
   卧龙庵
   秋且尽而子时以诗来。次韵却寄。
   次郭宗予(希泰)
   辛巳立春日即事。戏为诽谐体。
   驱傩日。独坐怀旧。雪涕以书。
   挽尹含章(元之)
   送子长赴沈阳
   送柳学士(淰)谪兴海
   送李子范(时楷)赴襄阳
   送宋使君(国准)赴端川
   送赵司书(全素)还沈阳
   谢季明索诗
   柳子受(文锡)录乱后所作为一卷远赠。敢拈其中见怀之什。次韵却寄。
   送李贰师尚辅(景奭)赴沈阳
   送子建使沈阳
   送申督邮汝万(翊全)赴居山
   读亡友溪谷稿感述
   次仲文感怀韵
   古人以元月既望。为耗磨辰。试笔欲抒感怀。柳子受书适至。因为足成却寄。
   次韵成都事(就学)压海亭
   送李甥以质子赴沈
   寄邻友
   送奇端川(晚献)谪振威
   送洪行台(柱一)赴海运
   次韵淮翁白云楼
   送吕宾客子久(尔徵)赴沈
   送李师鲁(德洙)按关东
   癸未元晓。将赴 阙。口呼志感。
   次仲文元日韵
   送赵使君(灌)赴黄涧
   挽姜相复而(硕期)
   国舅赵大亨周甲初度
   偶阅唐庚文录。有次韵留别诗。有曰。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鸳行觉异伦。往事已空谁叙旧。好诗乍见且赏新。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力请宫祠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味其诗意。宛与今日情悰相符。盖迟暮蹉跎之感。惟以归休为第一义。不觉慨然。辄次其韵。
   送寅甫赴光州
   送振甫按关东
   有感即事
   送朴观察(遾)按湖西
   感述
   送李子木(梣)赴金沟
   送乐天使日本
   送赵日章(絅)赞介日本
   送百源兄赴益山
   挽李省吾(惕然)大人
   送南泽之(铣)按湖南
   挽君奭玉娘
   送金友古(尚)按湖西
   送洪勉叔(茂绩)使沈阳
   别从弟德雨(潢)谪金海
   天中日。登山亭。感述德雨以昨日发去(绝笔)
汾西集卷之七
 七言排律(八首)
   寄题季渊茅亭
   送金丈(尚宓)赴罗州
   送天章按关东
   挽李求(泰吉)
   闻少年多约春游者。有感。
   送子建按岭南
   甲申春帖
   挽徐子顺(景霌)
 五言绝句(十九首)
   紫元借琴戏赋
   江行
   以 慈殿玉候愆和。受 命祷松岳感旧。
   闰月初四日晓梦陪升平(金公瑬),延平(李公贵)泛舟。所谓汉江。而及舣厓下。亦似仙游峰。余见厓上覆盆子结实。一丛烂熟。倚舷手摘。分奉两公。且以自啖。延平谓朱夏赫曦。余最嗜此果。升平曰。朱夏有此固也。今十月而有之。无乃灵药耶。余即为诗。以进曰。
   发京口
   蒙绫原大君光临陋止。索诗甚至。走笔。
   过平壤法首桥。感作。(奉使沈阳时。)
   望白塔
   中江望统军亭
   偶吟
   次李学士(时梅)韵寄意德雨
   原州罗使君(纬素)才遭丧明之恸。书来。赋此以寄。
   次天章韵。书李甥扇头。
   次天章韵却寄
 七言绝句(六十四首)
   李白捉月图。为表叔柳节度(珩)题。
   游长湍。石壁放舡。次君奭韵。
   挽再从侄(明镐)
   送君奭全家舟行赴春川
   寄天章
   别子容
   余自结网。室人治丝。舍弟见之而笑曰。无乃穷相者耶。余既举仲说诗。天应于我赋穷相者以答之。又赋此解嘲。
   承索壁上柳川公和诗。僭尔倚韵。录奉主守振甫。
   枫潭十景。为李丈(耇俊)赋。
   边山古青林寺下。翠壁削立千仞。旧有海鸟一双。色青大于鹳雀。来养雏于此。岁以为凡。山中谓之鹤巢。因被鸷鸟所惊。不至已十许年矣。
   金上舍曾见鹤巢岩上。有人支筇。服色似缁稍黄。头似戴巾而不甚辨。呼寺僧同看。已而倏失其所。世或传此以为见仙。
   赠同游朴措大
   挽德用妾
   五月七日。将发扶风。阻雨不果。独坐即事。
   辛未四月。归觐。赋得望乡三喜。
   泽之之赴安岳。余既为文以赆。而泽之犹然以无诗为憾。谓余若不足于君所者。戏寄。
   和畸翁南征录
   大观有咏盆梅六绝。而溪谷大学士倚韵以赋。大观又属和于余。辄敢攀次。续貂之讥。所不能辞。
   送畸翁出补金堤
   子容请急且南归。夜吟却寄。
   戏李佐郎(彬)卜妾。以老杜门庭畏客频五字。分作绝句。
   淮翁将退居枌榆。冒雨见过。书此以充别语。
   尹学士(鸣殷)乱后。奉亲流转光州。与吾家季氏同寓一舍。今焉解官。归路过辞。极言 君亲去住忠孝皆歉之恨。且出扇头。愿书一诗以报舍季。醉里走笔。
   送子建配骊州
汾西集卷之八
 七言绝句(五十九首)
   西京感述(并叙○奉使沈阳时)
   宿制胜亭。赠任督邮(器之)
   急邮传九月廿六日家书
   寄张译礼忠
   李士以(行健)宅见尚辅踏青日贻诗。次韵。
   次翼就感怀韵。仍充别语。
   耕雪堂八咏
   书淮翁画帖
   两忘窝八咏
   题具佥枢(仁基)画幅
   送姜使君(瑜)赴康津
   孙儿持李澄所画臾余题诗
   四月十日。还家即事。
 杂体(二十六首)○纳音
   戏为纳音捷法歌
 杂体○连环
   送洪汝时(宝)赴沈凭问德雨
   寄李士致(行远)
 杂体○集句
   春日。怀汉城弟妹。集杜句。
   集字右军帖。题兰亭图。
 杂体○联句
   池上联句
   樱桃
   发金浦。同子谦。渡江联句。
   郑德馀(百昌)醉里过访。手拈讲字韵。要余联句。篇未就。隗俄而归。遂为足成。
   金得之(大德)与汝固,子容,君奭诸人过访。饮醉联句。
汾西集卷之九
 序(八首)
   送李郎中(景稷)奉使日本序
   送李士致点马赴关西序
   送高君涉书状朝京师序
   赠林东野归湖南序
   送李侍郎(显英)兄泛海朝京师序
   用拙堂序(代家大人作)
   送南泽之赴安岳郡序
   手编序
汾西集卷之十
 序(八首)
   送吴肃羽按岭南序
   送柳使君(大华)赴江陵府序
   赠林实之序
   刻本宗族谱序
   溪谷集序
   寿仲母申太夫人八十二岁序
   送林东野赴南原府序
   送郑子容出守咸阳郡序
汾西集卷之十一
 记(十四首)
   勿关斋记
   西畴草庐记
   退思堂记
   丙子乱后。集旧藏屏障记。
   丙子乱后。集旧藏屏障记。[其二]
   丙子乱后。集旧藏屏障记。[其三]
   丙子乱后。集旧藏屏障记。[其四]
   丙子乱后。集旧藏屏障记。[其五]
   丙子乱后。集旧藏屏障记。[其六]
   丙子乱后。集旧藏屏障记。[其七]
   丙子乱后。集旧藏屏障记。[其八]
   青白堂记
   后村弃舍退修坛记
   康津客舍重修记
汾西集卷之十二
 墓志铭(四首)
   奉常寺佥正崔公墓志铭
   亡妹贞夫人朴氏墓志铭
   赠左承旨柳湖林公墓志铭
   淑夫人朴氏墓志铭
汾西集卷之十三
 墓表(二首)
   成均生员朴君墓表(代家大人作)
   醉睡朴公墓表
 行状(二首)
   叔父吉州牧使朴公行状
   再从弟吏曹参判锦洲君朴公行状
汾西集卷之十四
 杂著(十三首)
   土阶颂
   雪中松柏赞
   四十八岁自赞
   崔氏琴铭(并叙)
   自誓铭
   胡明仲史论辨
   大觉知大梦说
   糕字说
   答林东野书
   上清阴先生书
   答罗梦赉书
   策题
汾西集卷之十五
 祭文(十五首)
   祭仁嫔文
   祭再从侄(明镐)
   祭白沙先生文
   祭叔弟仲涉文
   祭申领相(钦)(代家大人作)
   祭象村先生文
   祭沈德用文
   祭亡妹文
   祭张持国文
   祭从叔父参赞(东善)公文
   祭洪都宪(霶)
   祭李子方文
   祭李长水文
   祭具绫城文
   祭黄翼就文
汾西集卷之十六
 跋(七首)
   拾遗录跋
   天坡集跋
   题杨浦(崔公淀)行录后
   独庵遗稿跋
   题李士深金石录后
   具佥枢(仁基)所藏刘松年画,吴原博,陆子传诗笔帖跋。
   题六臣帖后
汾西集附录
   有明朝鲜崇德大夫。锦阳君。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朴公自志。(并后叙。)
   神道碑铭(并序)[尤奄宋时烈]
   行状[朴世采]
汾西集跋
   汾西集跋[朴世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