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寒沙先生文集序
寒沙先生文集序 第 x 页
寒沙先生文集序
  
寒沙先生文集序 第 495H 页
寒沙先生文集序[柳厚祚]
昔在长陵改玉。公卿荐绅大夫。甄拔登庸。谋 王体断国论。为世名臣者。皆是昏朝罪废人。余读故大司谏寒沙先生姜公文集。掩卷叹曰。呜乎。一人也。是何废于前而名于后也。如其时也前明而后昏也。其人也当废也。今前昏而后明矣。岂非所谓诎于一时而伸于百代者哉。公殆其
寒沙先生文集序 第 495L 页
人也。光海淫昏。灭天彝杀永昌废大妃。桐溪郑文简疏甚触。三司发。公以正言不避。言郑扶纲常明是非。三代遗直。馆儒闵洁赵德谦等承倻旨请斩公曰不诛郑。姜所以继。时倻弘窃儒名。士争趍。公谓执拗喜佞大错了。竟被怒幽之荒徼。倻败过倻破宅。作诗文以见志。而自以同乡后进及其门。不宜于大
寒沙先生文集序 第 496H 页
僇之后。对人语及。亦未尝以示人。噫牢囚十年。复见天日。遂被甄用。此其当日仁逆睹者哉。公亦于此固已判一死矣。戆庵公前已立异于汉阴李文翼按律之启。九年系狱。而并父子全释。又何其盛也。及夫癸亥以后。同朝诸贤。其风义名行。公不相先后。而玉堂书议如章陵追崇 东宫丧制军案奢私之弊。应旨万言之陈。皆可为后世之
寒沙先生文集序 第 496L 页
大法。而一本于儒者绪业。苟非诎一而伸百者。其孰能与于此。或谓公官不显。不克展布。然如是展布足矣。又何用崇显为哉。公早登旅翁门。又从愚苍诸老游。其为学谨于名实内外之辨。而以惇伦力行为本。以读书讲义为事。以俎豆先贤奖进后学为业。其为德。天禀浑全。仁爱及物。而至其临难遇事。裁之以义理之正。有毅
寒沙先生文集序 第 497H 页
然特立于风波震撼之中而不慑不沮。其为文根于经传。出于仁义而可传于世。诗亦对境任真而验之气像。亦可见矣。公虽不喜论著。草稿存者不多。而其正言避辞及大义论一篇。其言固日星于世。而并逸不传。是 尤可慨恨已。今其七代孙秉和谂诸宗。鸠财谋剞劂寿之。访余江上。属以弁文。去而复来。屡年于玆矣。余衰
寒沙先生文集序 第 497L 页
蛰其何敢以昧识陋辞。僭有所论说也。窃伏念厚祚曾王母。即公玄孙女也。既忝外裔之末。夙有承闻之感。亦何忍终无一言。以自外于奉相斯役之微诚也。公之言议之遗。皆可以警昏而辅 明。有后之为人臣而守经直义者。其必有闻风而兴起者。余斯拱而俟之耳。谨书之如右。以塞慈孙之请云尔。
寒沙先生文集序 第 498H 页
崇祯纪元后四戊辰大雪丁卯。外后孙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原任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三军府事监春秋馆事礼山柳厚祚谨叙。
寒沙先生文集序[柳畴睦]
 家大人既叙矣。姜戚叔秉和氏命畴睦就原集删正。辞不敢。其后一读之际。略有所私标于字句者而仰复曰。先先生疏劄。辞约而义明。百世之下。凛
寒沙先生文集序 第 498L 页
然犹有坐气矣。当此士风民俗日趍于污下。此可以刊行。盍图之。不如完存先生之书以传于世。其必以畴之朱绿签付去就之。使之得罪于斯文也。谨书此于序文之下以识之。通训大夫。前行公忠道都事柳畴睦端拜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