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疏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9H 页
请诛任性之等疏
伏以士林者。国家之元气。科举者。国家之命脉。元气受病则国家无以保存。命脉一乱则国家从以危亡。此古今已著之验也。昔汉锢天下士。炎运即殄。高丽红粉榜。王室旋覆。明鉴不远。敢不祗畏也哉。臣于今月十六日。吏曹差以誊录官。臣即奔走供职。与广兴奉事金扬善等。同处一室。初场制论三百馀张。而或誊或查。待明取呈。一夜之间。私伻出入者不知几人。而或书字次。或书文头。与试官相通之状。易书之人。莫不喧言。十目难掩。众口难防。臣仰屋长吁。击节慨然。及闻科次。则李用晋连姻者许稷占三下。任性之所亲者全弘道居二下。下人窃议。臣始知其果然矣。臣不胜愤愤。极口摘指。则金扬善虽云时望之人。亦曰子不知近来之事耶。昨见一人则袖来京畿 试题。论则颜杲卿受禄山金紫衣。策则以笑为问。尚未设场。题已行世。京乡何不同之有哉。臣犹不信。以为不过浮薄子之浪言也。及至十九日中场也。多士盈庭。表赋揭题。则众目睽睽。以为前日试官密出而行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99L 页
世者也。有士人邻坐于任器之接中。窥其私册。有书表十馀首者。咸以为试官之私出。而誊书一本。遍于一场中。请改出他则所书之题即出。千百多士。奋扇大笑。有声如雷。试官者自知败事。不请而改。又出他题。一如士子之所言。题之未出也。士子咸曰应出宋朝群臣贺罢新法十八事。天乃大雨表云。未既书出则果是其题。如是言之者至于六七度。而试官所出者。又皆若合符契。一笑再笑。人心大愤。天知神知。情状昭著。一人言其循私。已足为国家之贼。况千百人之所言乎。一人见其相应。已无可掩之迹。况千百人之所见乎。一题用私。已著奸人之术。况六七题之如一者乎。此诚千古所未有之大变也。凡人之不顾利害。只有万一冀者。乃士子决科之常情也。到此地头。人皆切齿痛恨。束手而坐。为试官者虽有自直之实。既为京华中士林之所斥。则亦当具由启达。席藁待罪之不暇。而乃敢诈为开谕。开门驱出。其中乡儒不识凶计。冒昧先出。则名为首乱而启请囚治。其所以内行盗贼之计而上欺 圣明之聪。纵恣无忌。以刑钳口之情。至此而极矣。夫士者内修孝悌。外怀忠义。行尽于家而名达于乡者也。士林有道则风俗归正。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0H 页
人才蔚兴。国家元气。赖此而悠长矣。士林丧气则风俗日漓。人才鲁莽。国家元气。由此而顿丧矣。此古之帝王所以培养之扶植之。固无所不至者也。我国家二百年培养多士者。夫岂如何。而如此数三贼辈行私现露之后。戮辱多士。欺罔 君父。公然一至于斯。诚可痛哭矣。昔在乙卯年间。任性之为监试试官。多受译官等银两。尽取无赖寒微之人。国言藉藉。朴鼎吉,李伟卿虽曰渠等之者流。亦极恶之。欲为论启而止云。臣闻其言而不深信。至今日而推之则前日受银。明灼无疑。而今日预出传播者。安知不受贿而然也。此门一开。大利所关。可坐而占。故稍有廉耻者。日至废弃。不识一字嗜利无耻者。奔走纳赂。得高第叨美官。定价而取。如拾地芥。无知嗜利之徒。由此而盈朝。则公论行乎。生民安乎。国家存乎。他日膝于贼庭者。必此日行私得第之人也。 圣上孤立于上。而不知此贼之用私一至此极。顿无科举之公道者。职此而始侈。此非但一时之贼也。实 宗社万世之贼也。顷日尹善道等。以先期出题。皆谓尔瞻之所为。不知此贼之徒。乘机放手。若不诛此人等贪邪无状之罪。则国家名器更无收拾之日。将何以结人心而安国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0L 页
本耶。前日数三儒臣之所言。则皆出于传闻。不无失实无据之归。此则于千百所见闻之地。肆然行私而现露。则千百人莫非捕盗之一明證也。渠虽欲游辞巧饰。将何以自列于天地之间乎。非但此也。而度开门。驱出多士之后。只留与渠相通之人百馀。尽使上置于中台。目见某人之所制入于某字。而只将数百饕货之所述。将为出榜之计。此则循私无忌。昭不可掩者。百倍于比来之诸榜矣。此则非徒痛哭而已。臣不忍与此贼等。同苟息于天地之间也。伏愿 圣上深察狐鼠之状。行私罔上之恶。枭此四贼之头。悬于国中。亟罢此榜。永废无赖得参之徒。以养国家之元气。以完国家之命脉。不胜幸甚。臣目见种种大恶之迹。不忍其愤。托病出外。臣罪万殒。臣世受国恩。许身立朝。非不知朝出言而暮受祸也。区区为国之忠。终不容自嘿。敢此明白陈达。天地日月。更愿洞烛而夬断也。 宗社幸甚。
请诛尔瞻疏(虽不呈览。辛酉年间攻劾尔瞻时。以此采用者颇多云。)
伏以叛逆之恶。天下之一罪也。人君必治之得其正。诛之尽其党然后。 宗社又安。人纪以立。人臣必讨之尽其义。除之去其本然后。职分得宜。臣道以明。然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1H 页
则讨逆之义。不可有一毫之不严者也。自古逆臣。出于草野。治之也易。发于权势。制之也难。故人君苟知权臣之有异心。则有若搏虎而斩蛇。不敢迟缓于顷刻者。盖恐有反噬之忧也。臣等伏见今日国家之势。汲汲之危。已到于十分地头。而在廷诸臣。噤嘿不言。可谓知人臣之分义乎。夫尔瞻之罪。国人之言盈路。谋逆之状。举世之人咸知。人皆惴惴。莫保朝夕。苟不及此时正以王法。则将置国家于何地耶。尔瞻之恶。言之长也。特以平日之奸状。比于古时之凶贼。则自有相符之端。家无实行。自称孝子。曲图旌别。植标路左者。王莽以孝钓名之迹也。预出科题。使人借述。目不解字。便窃科第。吹嘘发扬。擢置清班。深结恩义。托为父子者。陈恒恩子恩父之谋也。直言之臣。迸黜已尽。语侵于己。酷加淫刑。钳制一世。不敢开口者。王莽大加诛杀之意也。甲第连云。豪侈溢世。父子骄矜。夺人臧获者。梁冀僭踰君父之事也。鸭岛之郊。占为己有。园寝之木。斫取造舍。户部之银。因人窃取者。过于田鼢考工益宅之为也。手作凶书。潜投众会。指目某人。擅兴酷祸。上以愚弄君父。下以自立威权者。甚于秦桧累兴大狱之毒也。忌贤如仇。疾能如雠。人不附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1L 页
己。落阱下石。奴颜婢膝。立跻青云。荣辱与夺。生于造次者。李林甫口蜜腹剑之奸也。擢用奸吏。割据列邑。剥民肌肤。以富其家。八路萧条。人民流散。豪奴藉势。凌轹士流者。元载黩货无厌之凶也。然则贼臣贯盈之罪。求之前史。古今一辙。有一于此。尚有当刑之据。况集众恶于其身者耶。法者祖宗之法也。尔瞻虽曰权重。不可任意低昂于其间。安敢因己事而操纵乎。庭鞫殿杖。必罪犯君上之事然后有所加焉。至于人臣相閧之私罪。则只为详覈于有司。此祖宗金石之典也。李覮宰臣也。赵国宾曾经侍从人也。虽有搆陷论覈之事。尔瞻只请如文彦博之待唐介也。虽或怀愤。只与相辨而已。何敢以犯上之律。案问论己之人。或加殿杖。或为庭鞫。不有祖宗之法。不察公议之严。恣行胸臆。毒害士类。一至于此乎。其无君父蔑国法之罪。至此而极矣。勋戚大臣。 宗社之藩篱也。自古大臣林立。以卫国家。则贼臣不敢纵其所为。故欲有所成者。必除大臣异己之人。尔瞻于乙卯年间。举烽聚党。欲作乱于城中。而勋戚大臣必不胁从。乃与韩缵男,朴鼎吉,李伟卿等。自作谋逆之书。尽录贵戚之名。教诱愚人。将起狱而尽歼然后。潜图大事之计也。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2H 页
事虽不成。其心所在。路人所知。与贼筠阴谋凶逆之状。非今斯今。所由来者远矣。至于大论。尔瞻与筠平生主张之事也。不言义理之当否。只请奏闻于天朝。岂无其意。盖以大论实为谋逆之奇货。故不顾大论不可闻于上国。而只欲为声言行凶之地。是只假大论欲卖君父于不测之危者也。贼筠以此谋乱于邦内。尔瞻以此播闻于中国。表里相应。百端搆凶之状。据此益明矣。斥和之事。中朝之所喜闻。我国之所深讳也。渠成劄上达之后。毁稿不言。尚恐流闻于上国。何忍潜通而自矜哉。当初熊经略上任之后。赍咨官往来之时。尔瞻净写数本。潜寄门客。转卖辽市。此则老译官表宪因其人而知其事。刊行燕京。传布天下。则前后使臣。莫不目见。此岂止于要名卖君而已哉。盖凶谋既成之后。恐有 天朝问罪之举。乃以大论和议。先闻 天朝。以为执言之资。其计可谓巧且惨矣。呜呼。筠尔瞻之腹心也。筠既以逆诛。则尔瞻岂有不知逆谋之理哉。盖筠轻佻之贼也。此贼只知殖货叨爵而已。不必初有不逞之心也。贼筠不啸聚狂僧于在扶安。待戊午而肆凶。此贼之心。不过缔交尔瞻。声势相倚之后。始为移国之计。尔瞻阴主逆谋之情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2L 页
迹。昭若观火。不可掩覆者也。尔瞻卵翼此贼。擢升峻班。引入卧内。密议事机。此贼之心。尔瞻之心也。若使尔瞻先知此贼之谋。布告伸讨。犹不免党恶之罪。况终始不言。反有伸救之事乎。至于贼筠凶逆之巧。振古所无。假托大论。以钳一世之口。广张羽翼。以立气势之重者。皆尔瞻赞成者也。做作无根不测之言。构成凶檄。布扬君父之恶。欲诳一世之人。此乃逆谋之大本。而千古所未有之大变也。当初筠婿李士星言于闵仁佶曰。筠与尔瞻。同议草檄于尔瞻之室。尔瞻主其意。大烨赞其计。贼筠,再荣润其文。五六贼聚首谋凶之事。李挺元实目见而明知。是挺元知而不告者也。士星既因贼筠而详知。终不尽陈者。盖畏尔瞻之权势也。今若更鞫士星,仁佶。则自有现出之端矣。尔瞻与同恶之徒。既以权势幸免斧礩。独归贼筠于大逆。此贼筠之所以欲极言者也。筠自狱中陈疏。以为与数十武弁五六宰臣同事。请启达于亲鞫之日云。吁捕此莫大之逆魁。则渠虽欲自讳其党。所当加以严刑。得其党而治之。此则渠欲悉告其党。既自上章。而尔瞻以判义禁。力主不问行刑之议。使武臣宰臣之为逆者。得以网漏。终贻国家他日之忧者。非他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3H 页
故也。只畏贼口大言与己同谋凶逆之实状者也。然则同撰凶檄。既为李士星,闵仁佶之所知。同谋极逆。又有径杀灭口之情迹。其为逆魁。与贼筠无异之状。据此可决。而朝廷缙绅莫敢谁何。尔瞻气焰之可畏。可谓有甚于王莽之专恣者也。逆筠枕中之凶书。有破字隐语之谶。所谓元爷者。非谓元悰也。元字一大也。爷字则父也。即指尔瞻也。孟伊者。即指四子也。指此一父四子之意。卓韦者韩也。指缵男也。然则尔瞻为贼筠之所推戴。自有不刊之明證矣。呜呼。与贼筠主谋而不败。反助威权之重。及至于今。额额不已。更与伟卿,鼎吉,缵男之辈。雄唱雌和。将成不测之祸。臣等不知 宗社将归于何地。只自痛哭而已。盖此贼知华使之饕货。可以利诱。尽卖家赀。辇入于西者。潜诱华使。助其声势者也。甄,韩两译夙昔爪牙。自请带行。缔结杨使。密告国事。无所不至。而将投凶檄。以实其事。先为驰启。又使韩暿密启。诱以他人怨己者将有此事云。非但先探天意。以为疑惑之资。实是贼筠自投凶檄。归罪他人之手段也。既以斥和之劄。取媚于中国。又以贼筠之凶书。惊动于华使。而密喻伟卿,鼎吉之徒。潜胁希吉。猝发训局之兵。内外相应。因成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3L 页
移国之计。阴谋缜密。祸机几成。天佑国家。 圣明下烛。自上有自投书自告变之教。故奸谋得以先败。朝廷有严讨伟卿,希吉之举。故凶谋不能猝就。实 宗社臣民之幸也。然足蹈虎尾则毒噬之及。势所然也。此贼既知逆状见露。终就斧斥。则与其等死。宁不为侥倖之谋耶。天威所加。将断不断。臣等窃恐尔瞻,伟卿之谋逆。必如燃眉之急也。炎炎不灭。必至燎原。若不及此未发而诛之。则莽,卓之祸。安知不作于今日也。夫伟卿之凶猾。鼎吉之狡狯。缵男之阴暴。有百恶俱备。皆为尔瞻之腹心。得罪伦纪。既为国人之所弃。同谋贼筠又有按法之端绪。则必为自免之计者。固其情也。况尔瞻潜主篡逆之心者。实三贼之所共知也。必将竭心协力。以图不测之祸。不疑何卜。潜通贼筠之家。先灭文书者伟卿也。先灭廷弼之口。掩其逆状者缵男也。三贼谋逆之态。章章著见。事事有据。而公论已发。尚不一俞。若不速除凶党。则臣等窃恐李㴶,郭汜之孽。不但害及于王允而已也。吁人有阴谋。国人共知。则大臣台谏所当先炳危几。亟加天诛。有如救焚拯溺之急。而国言藉藉。听若不闻。沐浴请讨之举。不出于朝廷。奋义除凶之章。先及于枝叶。莫非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4H 页
大臣罢软。畏尔瞻之权势。台谏回护。植尔瞻之馀党者也。凶谋日滋。主势日孤。苟非 圣上独断乾刚之威。以治叛形之具。则将无以保 宗社于未危也。伏愿圣明严鞫尔瞻,伟卿,鼎吉,缵男等五六贼。先问凶檄之同制。次问贼魁之径杀。而缔结希吉。调用训兵之凶。一一明覈。以正王法。以治支党。则庶快神人之愤。实 宗社臣民之福也。
请行号牌疏(甲子)
臣于今月二十三日。因人得闻朝廷不行号牌。议定军籍。而臣亦得参为御史之选。臣闻来惶惑。不知所为。当此莫重之事。如臣不才。猥受严 命。则必有偾事之忧。恭俟公议之罢斥矣。然愚臣一得之见。亦敢仰渎于天日之下。伏愿 圣明少垂察焉。盖国家之设施。先察是非之本然。次知利害之轻重。必须极其是而无害于事。然后可以为治平之渐。若徒知是非而不辨利害之实。徒知利害而不顾是非之端。则不待君德之臧否。而必有危亡之机。此古今已著之明验也。是以古之人君。必察时势之安危。又见人心之向背。发号施令。雷厉风飞。而民之得安。如水之就下。事之成绪。如火之就燥。上下各得其所。无违行逆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4L 页
理之兆矣。此朝廷政令之不可不慎重者也。恭惟 圣上正伦御极。应天顺人。万民胥悦。皆以为拯己于水火之中。此诚 社稷之庆运。允属休明之期者也。讲明正学。克俭崇礼。则君德明于上矣。群贤汇征。百度惟贞。则朝廷得其正矣。此时最先讲究之策。莫急于安民之道。而大同之设。既以不便于民。乍行而旋罢。今此军籍之举。必须熟讲而审处然后。可以善始而善终矣。盖自废朝时。守令监兵使等。侵虐生民。剥肤推髓。生民如在虎狼之口。舍其良田。逃避他境。丐食资生者。相继于道路。而一族切邻。又被其毒。离乡去土。有若脱屣然。此一村之所以尽空。逃故之所以罔有纪极者也。今及新化之后。人皆有再生之望。而尚不还集。军额日蹙(蹙改以缩何如)者。非他故也。兵水营价布收徵之弊。犹夫前也。族邻滥侵之害。尚未祛也。则逃亡之不能还现。固其必然之势也。朝廷不思保存之策。不严纠检之法。只为籍军充定之计。则所定之人。亦非木石。想必朝定而暮逃矣。是国家徒有骚扰之劳。而必无多得之实矣。盖兵水使领率将士。设立营门。朝家责应。其数甚多。而国家不设该用之需。皆使责出于军兵。故油清纸地粮料日用之物。莫不除军役而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5H 页
得之。收捧之际。滥数责纳。鞭扑狼藉。虽以九族之产。倾竭而应之。万无支吾之路。只以逃避为姑息之计。此民情之可矜者也。朝廷不念此弊。而只欲充定阙额。则是乃浊其源而求清流者也。愚臣之意则有一焉。兵水使所在之邑则遆其守令。皆使兵水使兼察。一如晋州之兼兵使。而应用之物。略为分定。将士之料。会减均给。而入番之军则不使徵一尺之布。如有收布现露者则断以赃律。水陆之军。非但永无逃亡之弊。必欲愿属乐为之用矣。必立法如此然后。可以成军政之摸㨾矣。及今军籍之时。朝廷事目。不知将何以指挥。然以势料之则必澄汰校生。括出士族无役闲游之辈。可以得一分之助。此乃 祖宗朝流来之旧规。而今之事势则大异于前古。不可不量处也。盖 祖宗朝则国法甚严。虽为宰相之子。若无所属之役。则必定军保。耳目既熟。人不疑怪。及至甲戌年以后。国法渐不如初。人心日益巧诈。虽在遐方之人。苟有士族之名。则国家以有荫子孙为据。不为定役。各官品官豪强之子。乘肥衣轻。只以酒食为乐。不以官役为忧。其来已久。故或有落讲校生得为军役。则骨肉摈而不齿。他人不与结婚。朝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5L 页
为升堂之儒生。暮为执鞭之贱隶。人皆有欲死之心。此习俗之已痼。不可卒变者也。落讲校生一邑或有一二人。尚有怨咨之心。若使 御史严法峻律。使一邑之人多数落讲。九族咸聚。不念不学之罪。皆以久不举行之事。不意设施为怨望之地。则骚屑之极。恐有意外之忧也。自古酿祸之端。不出于愚民。皆出于稍知利害之奸人。自古治世。必抚绥豪杰。得安其处。终无变作之机。秦隋之末。诛戮豪杰。欲为钳制之计。危亡立至。终不能收拾。然则国家之所以得人心者。必先得此士族之欢心。可以为磐石之固。国家之先人心者。亦由于此。士族之愁怨而已。此所谓士族者。乃古之所谓豪杰也。决不可失其心也。又况今日之势。则 圣主新政之初。仁声仁闻。方未洽于人心。而先动人心之大怨。恐非 社稷之长算也。臣伏见朝廷启辞之意。则皆以号牌为不测之忧。以大军籍为可行之事。是大不然。盖号牌之法。小民之所恶。军籍则士族大家之所闷。其间自有得失之轻重。小民虽怨。苟无大家之愤恨。则必无难处之事。故曾在 先王朝。设立束伍军。各官公私贱尽入编束之中。至今为国家莫重之大兵。当时人人怨苦。固无所不至。而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6H 页
先王乾刚大定。终不摇动于浮言。故至今行之不废。亦无可忧之端。此前日已试之效。而今日之所当取法者也。设使其中虽有隐避之人。比于今时之束伍军。则岂有过多之理哉。一邑之中。上自校生等。下至束伍军。皆有定役者。则虽为号牌。于身万无加重之役。必无所怨矣。其中若干人虽或有小怨。此国家不足以动念也。亦何有难行号牌之政乎。今者定军之辈。以流亡为得计。一族切邻不堪横侵之苦。皆曰国家严立号牌之法。则此辈必不敢逃匿。吾等有一分苏息之路云。而日望号牌之令。有如大旱之云霓。此民心之愿于号牌者一也。流徙之人。亦曰吾等之去乡离土。朝东暮西者。岂其本心哉。只以身役之不能充定。有侵害之日至。故不得归乡。若能为号牌。使人各为定役。军无阙额。害不及族。则吾何必不定厥居哉。望其良田美土。每有眷顾太息之言。思其前日安居之乐。皆有流涕痛哭之时。此则流徙者亦以号牌为愿者二也。豪强大家。领率流民。或有百馀家。或有五十馀家。大小相依。因为手足之役。流民未尝居一处过数年。故必于冬末春初。换家而入豪强。所得之流民。或多或少。故豪强之人。亦曰若为号牌。则此辈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6L 页
不敢移居。长为吾家户下之人。虽为官役。自有唇齿之相辅。岂不有益于治农哉。此则豪强亦以号牌为愿者三也。至于元居之人。或为束伍军。或为统纪军。虽无族邻之害。而亦曰彼流徙之徙。千百为群。若使入于吾队伍中。则吾之身役岂无均平缓迟之便哉。若为号牌则必为不劳成队之事矣。此则元居之人亦以号牌为愿者四也。以此见之。举国之人。不愿号牌者甚少。愿为号牌者甚多。国家何必以民愿之至多者。不为举行。大家世族之所极怨者。乃为籍军之大举耶。臣实痛闷焉。若以号牌得闲丁。因为定军。而姑缓大族之侵害。则法令行而民心服。国事成而王道施矣。若不行号牌。而只为军籍。则必无实得之效。而终有大乱之渐矣。昔苏轼论六国时食客三千等事曰。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而奉上。皆稚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小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此乃切中事机之言。当今事势。极有类于此者。为国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7H 页
之事。不可不深思而惕虑处者也。臣之愚意则因人之所欲为者。顺而为之。是乃适其性也。逆人之不欲为者。强而行之。是乃拂人之性也。为国之事者。必先适人之性而顺人之心然后。可以得事机之宜矣。为今之计。则先行号牌。括出小民之良丁。以充军额。公私之不入于行伍者。尽为束伍军。而有荫子孙之不学者。则不定军役。称以武学。或为收布。或为上番。而居乡之日。使为乡任。上京之时。得为荫职。使数百年门户之名分。不至坠落。则是国家之号令不烦。民心悦而军政实。无一毫骚扰之端矣。至于校生等则勿论额内额外而姑置不论。使监司都事巡行劝讲。兴起右文之化。待其五六年后。徐为澄汰。不为罔民之地也。盖 圣上即位之后。尽罢提督训道。无一事兴学之化。而先行汰儒之政。恐非文教之行者也。且闻朝廷既罢南军之赴西。此实卫根本之大义也。国家庶几自此而得安矣。然大贼压境。有朝夕凭凌之患。毛兵在岛。不无望外之心。而平安一道实为国家之门户。则防备之事。置之相忘之域。日后事急之后。噬脐何及耶。奴贼深得兵家之胜算。战胜攻取。以守土为得计。未尝如古之胡贼去来如风雨之骤也。阴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7L 页
雨之备。若是其疏。将何以抵当耶。若为号牌则十万精兵。可以团束于一道之内。盖以入作之可制也。若得此入作。则虽不入南军。自有堂堂之势。此乃举国之所至愿也。不为号牌而不得入作。西道无加得之兵。馀存之人。只为长征之卒。则反侧之变。必将起于冥冥之中矣。以此以彼。实是朝廷之所宜深虑者也。臣伏见 圣上以遵守旧章。无为而治为本。诚万世生民之福也。若以号牌为难行。则并与大军籍而停之。姑待三年生民休息之后。举而施措。必将有平定之绩矣。今若不行号牌。徒为军籍。则有若捉鱼于大江之上流。不先张网于下滩。而终不得鱼。反为归责于捉鱼之人。不亦失事机耶。臣累蒙 宠擢。粉骨难酬。每当国事。累进狂言。数被狂妄之评。自有结舌之戒。而当此大事之利害。义不可知而不言。伏愿 圣上三思而定见。广议而善断。不胜幸甚。
因求言论时弊。万言封事。(乙丑)
伏以求治有要。处事有几。为国得要则可以转危为安。临事不知其几则必不能善始克终。此古今治乱之所由分也。恭惟 圣上聪明睿知卓冠百王。正伦定乱。功光 祖宗。此正挽回三代之大机会也。柱石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8H 页
之臣。皆可仪表于百世。侍从之人。莫非壁立于烈焰者。则文明之化。可成于期月。宜乎国纲日肃。民生日安。而天谴日惨。人心日扰。外有伺衅之贼。内有流离之民。国势殆而人皆有朝夕之忧。仰观俯察。不知终何以底定。宵肝(一作旰)忧勤。乃下求言之教。群臣拭目。咸仰天心开悟。此正转灾为祥之日也。臣请以修己安民之策。陈其一二焉。盖 圣上春秋鼎盛。明正学施仁政。则固已追武古圣。然以修己未尽之道言之。则好学之志。有所未诚一也。求治之诚。有所未切二也。性情之德。有所未正三也。徇私之意。有所未去四也。纳言之量。有所未充五也。求贤无收用之实六也。处事无烛理之明七也。崇俭无宫禁之裁损八也。纪纲无严明之得实九也。若以安民未尽之道言之。则害民之法。以为旧章而不变者有之。各司之务委诸荫官而不择者有之。守令除拜。不察治效之善恶。贡物防纳。不念贼民之痼弊。而其人之弊。毒流于八方。两西两南皆有无前之民冤。必须及此时善为变通然后。国家如磐石之安矣。若不汲汲改革如救焚拯溺。则虽无天变。必有危亡之祸。况此乾文示警。上天仁爱。昭示不言之中。可不思所以修省乎。臣前在光山。极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8L 页
陈号牌之当行。请以兵水使兼为守令。以除侵虐军兵之弊。而 圣上终不采用。号牌既定之后。承旨李植请除逃故族邻之害而该曹防启。盖今此号牌。实为军兵充定之计。而逃故族邻。甚于猛虎。虽非号牌。亦当荡涤。以示仁民之政。而况既有号牌。搜括良丁之急乎。国用虽或不足。一以施惠民之政。一以行团束之令。可以定民心而成国事矣。李植所启。实国家大计而该曹防之。 圣上亦不顾念。今日虽有求言之教。有识之人。皆以为万无良策得行之理。谁肯为殿下尽言乎。伏愿 圣上不以求言为虚文。必以实用为大义。终始以诚。上应天戒焉。所谓好学之志有所未诚者何谓也。古之圣人。好察迩言。闻一善言见一善政。体而行之。若决江河者。盖其诚心积于中。故为善之实。随事著见于日用。此圣而益圣也。臣闻筵臣尝请兼览大学或问。而 圣上泛然听之。不即快从。此虽细事。可见 圣上好学之诚。实有所未尽也。孜孜为善者。尧舜之志也。卧薪尝胆者。越王之志也。从谏如流者。唐太宗之志也。王霸公私之治效。终有天渊之异。而其心专一。无一时之或怠。其诚至笃。无一事之或忽。然后能有所成。顷刻之间。此心或懈。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9H 页
终无实得之效矣。朱子曰从魏徵仁义之说。只是私心。意谓如此便可以安居民上云。盖深监陈隋骄奢拒谏。因致乱亡之失。以虚受人。能成少康。盖深知利害之实也。知其利害。能修君政者。固为杂霸之偏。而不遵正道。假仁借义。骨肉相戕。闺门渎乱。未及数世。大难相继。子孙夷灭。此皆不知王道之正。不可为万世治安之至道也。 圣上其可不以唐宗为戒而深法三代之治耶。然则虽以利害言之。莫切于王道。况以义理论之。则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实为圣学之大义。潜心静思。每以尧舜之圣为表准。每以尧舜之治为师法。始则勉强行之。终则安心乐之。以为没世后已。朝夕躬行则自有渐进之益矣。盖志者心之所之也。比之于意则同是此心之所发。而自有公私之别。意一于善而不入于恶则却是志壹之义也。初则有希圣希天之志。终则有纯亦不已之诚然后。终始无间。德业有成矣。因此志之高下。事业之大小系焉。 国家之兴亡关焉。伏愿 圣上益励此志。终始无间焉。所谓求治之诚有所未切者何谓也。张子曰不能推父母之心于百姓。谓之王道可乎。盖所谓父母之心。即爱民如子之意也。王者在上。必以安民为本。一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09L 页
政之施一令之下。必察民情之所在。为之弛张。是乃求治之切也。今我 圣上求治非不切矣。每以安民为不急之政。虽有忧国爱民之言。付诸该司。终不变通。反正之后。民怨不止。天怒益甚。逆狱继起。皆由于民心之不附也。盖民虽至愚。莫非上通于天地。天地虽高。莫非下应于民心。民怨所在。即是天变之所现。天变示警则虽有求言之旨。大乱即定则还有宴安之心。民无宁息。国事将何以镇定乎。伏愿 圣上推恻怛爱民之诚。励勤恳求治之意。利于民者则思所以亟施。为政之时。必亲临广询。一以得人才之履历。一以杜干请之私门。经筵之外。逐日常参。使百司多官。各执其事。面达天听。极论义理利害之实。俾无一事之迟滞一言之渗漏。则国纲自立。国事有绪。该司之官。亦不敢恣行胸臆矣。必行此 祖宗之法。克勤无怠然后。可以见 圣上求治之至诚矣。所谓性情之德有所未正者何谓也。天之生斯人也。气以成形。理亦赋焉。仁义礼智之德。耳目口鼻之欲。交相发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端。喜怒哀惧爱恶欲之情。皆是性之发而心之用也。发之中节。行之得宜。则可以致天地之位育。感于不正。应以非理。则必成国家之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0H 页
祸乱。此古今已著之效也。今我 圣上性情之发。固已得天理之正。而发用之际。不无偏僻。唯怒最为难制。而 圣上之怒。或发于不当。好恶最为人情之本。而多发于非理。 圣上自以为喜怒现于事为。非外人之所敢与知。在下之人。至愚而神。已知 圣上性情之偏正矣。况乎天地鬼神之所不敢诬者乎。伏愿圣上勿以文字为纸上之事。勿以性情为义外之工夫。凡于行事酬酢之时。四端七情之发。莫不审其天理。不为血气之所使。可喜则喜。不以邪意而杂之。可怒则怒。不以曲愤而间之。临事应物。性情皆出于至当。则事有万机。莫不曲得其宜。而终归于至正之地。此实古圣贤相传之心法也。 圣上临御经筵。固有洽见博问之益。而其于体性情行大道。视之若古今异宜。则其流之弊。终至于人欲肆而天理灭矣。此实群情之所共闷郁也。然而治理性情。不出于此心之存否。心之存亡。舍敬义而何为哉。伏愿 圣上未应事物。存此心而戒惧。既应之后。审此心而敬慎。无一毫之不正。可以立心学之本矣。然于朝昼无事之时。严恭寅畏。外则有整齐严肃之仪。内则有主一虚明之体。使其万理之正森然于此心。而无一毫人欲之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0L 页
萌孽然后。大本立而达道行矣。此诚义理先立其大者也。至于应事。先明义理之正。不徇物欲之私。莫不参酌事理之轻重。不为人欲之所害。应之无偏。行若虚舟。则此心之用。上无愧于天地。下无议于万民。圣德由此益崇。终无表里之异同矣。所谓徇私之意有所未去者何谓也。所谓私者。即万恶之根本也。古之人君不察此心之私。驯致灭身亡国之祸者。皆出于此。今我 圣上则虽无深根之私。而若言政令之发用者。则内奴复户。以廷争而仅免。宦官宗戚。虽有罪而不治。徒知恩爱之为重。不知国法之至严。今此私意。潜滋渐长。则终至于国非其国矣。此识者之所以寒心者也。伏愿 圣上凡于行事施令。先辨此心之公私。尤察终始之得失。一时一事之私。虽或无害于义。而痛断不行。牵情掣肘之私。虽或难处于事。而克治不顾。有兢兢业业之心。先防其源。有聪明睿智之益。明察其机。不以一毫私意间于清明之心体然后。可以立皇极之正矣。以此言之。则勋戚之臣以为亲信而不治其罪者。固是乱世之政。因其微细之过。必欲深治。亦非中正之德也。圣明之心。必若白日之中天明镜之挂空然后。可以称无私矣。昔者朱子尝论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1H 页
正心曰。心自系于物。便为所动。未来先有期待。应事有偏重。已应又有留在不忘之心。则他事来到。应之必差。此实古圣贤正心之法也。以此见之。则万般事物之来感也。莫不随其所发。无一所偏然后。可以得心体之正。私意之端人欲之萌。非所与论于此者也。所谓纳言之量有所未充者何谓也。人君居亿兆之上。挟雷霆之威。生杀与夺。出于喜怒。人臣以眇然之身。敢与人主争是非者。非有讦直之意也。义理贯彻于此心。死生尽置于度外。而爱君忧国。实为平生之业。极言竭论。不顾利害者。非但人臣之分义。实得国家当然之道也。人主以万乘之尊。屈己纳谏。则地天为泰。人臣以至微之身。终无上达。则天地否隔。此君臣上下。感通有理。杜塞有害者也。今我 圣上即位之初。有从谏如流之美。数年之后。渐有拒谏。大臣之言。漠然而不信。谏臣之诤。断然而不从。上有独断之失。下无悦服之心。主势日孤。嘉言不闻。此实社稷之忧也。非 圣上之善道也。 圣上有造化之权。悦其阿谀之臣。斥其进言之人。有何不可为之势。而人心之不服。国事之日非。则有非刑法之所可定也。亡国之祸。恒在于斯。得国之福。恒在于斯。而暗主则只知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1L 页
拒谏自圣之为利。至于窜身穷谷。枕块饿死而不悟。明主则深知纳约虚受之为美。至于面折逆鳞而不怒。此治乱兴亡之所以大异者也。伏愿 圣上自今以后。深以直言为嘉。不以媚悦为喜。使嘉谋日进于前。腹诽无罪于后。则实 宗社臣民之福。非独 殿下之崇德而已。所谓求贤无大用之实者何谓也。夫所谓善人。即天地之纪也。上则有经纶天下之才德。中则有仪表当世之道义。下则有矜式一方之节行。才德虽有大小之异。考其归则莫非国家之栋梁风俗之根柢也。今我 圣上即位。旋下求贤之教。自议政府知会于八道。实是无前之盛举也。然而贤者虽在板筑之中。而德行之积。必有名闻之著。 殿下以众所共知。擢而用之。可以固人心而熙鸿号矣。若以众所不知。先为超用。则古今不同。必无人心之悦服矣。 圣上深知事机。徒有求贤之教。则是不察事理。只为大言之虚文。若以乡举里选为重。则何不聚其四方之启闻。用置百执事之列。先考其言。次稽其行。以为不次擢用之路。而各道监司举名启闻之人。虽为该曹之积滞。 圣上终不问不用之由。又不问人才之高下。则前日求贤之教。果可谓如渴之诚乎。至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2H 页
于金长生,张显光齿德俱尊。皆足为一世师表。召以安车。养以厚禄。置之国中。为国人之矜式。入参经席。辅聪明之开发。实为国家之利益矣。一则上来后无日三晋接之宠。任职置于年少之下。夙夜之劳。非老病之所宜。訑訑之色。非贤者之所安。稍知义理。安敢以禄食为荣。奔走于不诚之召乎。伏愿 圣上体祖宗朝礼遇李彦迪李滉之意。不来则加其礼而使必至。既来则用其言而听其计。使尽经纶之策。不为后世之遗恨可也。所谓处事无烛理之明者何谓也。天下之事。必有所当然之则。天下之物。皆有所以然之故。是乃理也。此心之灵。皆有所知。因其所知。思而穷之。是乃格物致知之道也。盖心之精爽。实得五行之秀气。静而思之则可以得天地自然之妙。不为深思则无以见事物之当然。此乃圣人所谓思曰睿睿作圣者也。今我 圣上日御经筵。于今三年。而国家政令。不察事理之当为。或有始勤而终怠者。或有朝作而暮止者。一以失信于民。一以贻讥于百世。此非但为政之无实。必是格致之功。有所未尽故也。伏愿 圣上于夜气清明平朝宴闲之隙。默诵经传之书。思其义理之浅深。旁察彝伦之道。穷其是非之得失。而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2L 页
鸟兽草木。莫不辨其所以然之故。终至于豁然贯通。则是乃致知之学。人君之所当深察者也。昔先正臣徐敬德静坐一室。尽书天地万物之名。昼夜深思。咸得其妙。张横渠亦以精思为业。坐卧行步。皆置笔砚。妙契疾书。终有所得。此皆 圣上之所当体验。而独得之见。时或出示筵臣。使之讲论是非。岂无所益哉。所谓崇俭无宫禁之裁损者何谓也。俭者德之共。奢者恶之大。自古国家之治乱。皆本于奢俭。而实出于此心之公私而已。天理人欲。交战于方寸。而互有相胜之机。天理为主则俭而益俭。脱其形气之私。人欲为主则奢而益奢。终有滔天之祸。此几微之不可不详察者也。今 圣上虽有崇俭之德。而出入宫庭之人。台谏论之则穷问诘责。废朝宫人之内入者。台谏论之则亦不放黜。昔在 祖宗朝则自淑仪以下。皆处板房。不敢举火。废朝以后。居末宫人。皆有温突。其人之费。毒遍各道。 圣上亦无裁损。古之人君。或有放黜宠姬者。而 圣上不能出废朝之宫人。臣实痛焉。伏愿 圣上尽出无用之宫人。减损不紧之宦官。宦官宫妾之数。皆使大臣句管。一如周礼之法。而宫人皆使处于板房。一如祖宗之法。则宫庭肃然。无一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3H 页
人作恶之弊。国家休明之德。皆本于正家之道矣。所谓纪纲无严明之得实者何谓也。纪纲者如衣之有领。人主得其道则纪纲立而国势尊。失其道则纪纲颓而民心离。安危之机。决于呼吸。非但躬行身得之化。必以信赏必罚。为御世之权柄。此乃国家大机关。此权移于奸臣则奸臣窃柄。可忧而不可忽也。昔在祖宗朝。赏无滥及。刑不私废。故国纲严立。人皆震慄。及今当以立纪纲为先。而废朝纳基之人。依旧顶玉。勋臣后裔参于会盟者。猥袭貂蝉。人心不服。甚矣贪赃现捉于御史者。非但无重律之严治。反为超用。守令不治者。非但无废弃之法。反为登崇。人心之愤郁。至此极矣。赏罚眩乱。国无定法。每以纪纲之不立为言。岂非浊其源而求清流者乎。伏愿 圣上廓然大公。俨然至正。自治以礼。无一毫徇欲之累。执法以公。无一毫邪私之弊。而赏善罚恶。咸得道理。不以私意有所低昂。则纪纲立矣。昔诸葛亮治蜀尚严。或人谏之。诸葛亮曰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威之以刑。刑正则知义。此实当今之可法者也。所谓害民之法以为旧章而不为变通者何谓也。朝廷者四方之根本也。朝廷正而公道行。则纪纲立而王道施矣。然而国家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3L 页
之法。有百世遵守之典。有随时变易之义。故程子曰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益。今乘大乱之后。百事皆有生民之害。而胶守不变。渐致危亡。则民心既去之后。虽欲收拾。岂有可为之势乎。古人曰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之圣君。无乐为君。慄慄忧惧者。实是心知利害之皎然也。此 圣上之所当深察。而朝廷之所宜轸念也。至于相臣则总理百揆。相臣得其人则其国安。相臣不得其人则其国危。此古今已著之验也。我国则虽有贤相。既无署事。又无统摄。只为仪表一世。国事终何以有益乎。今则相臣莫非经世之重器。而前有儒臣请以各司公事。问于相臣后以为筹画。无允从。大臣陈劄伸救勋戚而不以优答。是则上无以权衡庶事。下无以导达诚意。国事涣散由于此。朝无纪纲由于此。实是国家莫重之忧也。伏愿今后优任相臣。各该司沿革之事。使之听断于相臣。仍为启 禀。不使各该司任意入启。则事有一定之规矣。各寺之务。委诸荫官而不择者何谓也。奉常寺则乃祭祀之重地。户曹则国家之命脉。其他各司。一为国家资用之本。一为生民应役之地。而提调之外。皆以荫官分掌庶务。下人奸猾。利于己者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4H 页
则百端壅蔽而窃取。不利于己者则百端欺瞒而沮抑。或稍有圭角者。辨其是非。则必使生事而失其职。荫官计朔供仕。则安敢出一言辨事理乎。此该司之所以弊及于民者也。今于户曹郎官及有贡物各司。极择其官。久任其职。文官则应入清班者。先试于户部及各司。见其善治之才然后。擢而用之。详知首末者则户部及各司皆设兼官。久而不迁。使之相议善处。则下人必不敢恣行其私。而出入侍从。兼察各司。或为启辞。或为刑禁。则必有一分之益。此非大段变通。而似有国事之所补矣。所谓守令除拜不察治效之善恶者何谓也。监司者统领一道之官。守令者专管一邑之事。为人君股肱之臣。参代天理物之职者。莫切于守令。守令善恶。实为国家生民之大本也。今则守令虽或极择而尽心国事。终无超用。或有年衰荫官以请嘱而得之者。或有目不知书因功劳而得之者。不知民隐之所急。而只念剥民善事之图。国家之任用如此。八方生民之困悴者。终何以得宁乎。伏愿 圣上特令大臣三司吏曹会议朝堂。八道守令中分其大小。大邑则几处。小邑则几处。并为分择。大邑则皆以三司侍从出入者除授。小邑则亦以荫武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4L 页
有才望者除授。可合守令之人。大臣佥议拣择后。曾经者则见其褒贬等第。并为书启。未经者则或使制述公事之判决。或使诘问临民之事宜。择其才识聪明通达事理者。为先收用。而武班则必择能通文字可以剖决者抄择。别为成册。启下吏曹。循次除授。则必无混杂之弊。民蒙一分之惠矣。所谓贡物防纳不念贼民之痼弊者何谓也。贡物者即国家恒用。不可一日无者也。 祖宗朝用度甚约。取民甚简。故民有富庶。国无重役。滋蔓于燕山。侈大于光海。民之剥肤。由此而极矣。该司下人则点退刀蹬。只求人情。防纳奸人则交结守令。倍徵其价。此生民之所以冤入骨髓也。不变防纳则尧舜在上。万无安民之理矣。盖各官守令。岂无一二人自备本色之物。欲除民弊者乎。输纳之际。该司下人欺诬多官。必以退送为得计。既退则多纳人情。本色之物则无价而自取。私主人者仍为自纳。贡物之价则托以月利。倍徵其价。此则私主人泛滥之弊也。奸细之人。凭藉权势。行赂守令。先受贡物之价。优得三倍。只以一分备纳本色。坐享二分之利。及至废朝。受价之后。专不备纳。公然尽为己物。而再徵民间者。滔滔皆是。新化后欲杜此弊。设立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5H 页
大同厅。任土之产。倍徵论价。输纳之际。公私受害。防纳之人。乘机得利。欲为均役。反为民弊。停罢之后。使之依旧施行。防纳之辈。奋袂而起。争为浚民膏血者何限。臣曾在光山。本邑贡物之价几至七十馀同。民间责纳者每结一匹。皆归防纳之囊橐。而油清纸地本邑所产。无一官中之自备者。事极可骇。臣择定乡所一人。分排每朔物产之所备。尽以官力得之。纸地则收楮造成。而人情作纸等物则倍前磨鍊。以为该司应用。本价所减者几至四十馀同。只以三十同为一年应贡之用。昔日每结收布者。今则五结出一匹。民甚便之。以供上纸言之则昔日则其价至于二同。臣适值夏间乏楮之时。以木贸楮。仅费二十馀匹。人情作纸亦以十馀匹。准备供上纸十一卷。纳樻着名。监封上送。长兴库私主人见其纸品明洁。还给人情木四匹。无弊入纳。受尺下去。计其元数所减则几至七十馀匹。此乃料度事理。得验如此。以此计之则各司贡物。皆令守令自备。纳樻坚封上送。严禁防纳之弊。允合事宜。然守令之贤否不同。或有潜与防纳之人相约。以点退谋利者甚多。国家必严立科条。春等则某司贡物几许。秋等则某司贡物几件。定其期限。令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5L 页
其各官营门逢点后。差使员一时齐领。各官色吏上来纳之。入纳之际。差使员与监察同坐齐约。既纳即成尺文。监察面给差使员。下送监司。以为考准可也。盖差使员既不能一时领来。又不能同坐收纳。不知当初所备之物因何故而见退。出尺之后。各司仍给私主人刀蹬人情。比前益甚。若使监察面给差使员。则私主人安敢行奸乎。昔先正臣李珥每以改正贡案。严禁防纳。为安民之大计。请以有心计者专掌其事。以大臣领之。别设一司。因考列邑之物产有无。田结多少。必以本色纳于各司。则防纳不禁自罢云。此实经济之大法也。盖以所产言之。则淮阳,文化,安东之柏。清道,密阳,尚州之栗。光山,报恩之枣。安边之梨。全州,昌平之姜。两南之纸地。黄海之真荏。咸镜之正布。实为一国之所用。则该司所纳之物。以此邑专力备纳。蠲除他役可也。至于米糆则忠清道沿海各官足以备纳。而庆尚道蔚山,庆州等处。皆定粳米一斗。必以一石为限。一石必以木十匹运纳。故人情作纸等物。并以计之。则蔚山粳米五石。几至正木八九十匹。出于民者无穷。而入于国者至少。此天下古今所无之事也。今若以忠清道供上纸弓箭等物。移定于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6H 页
庆尚道。而粳米等物则移定于忠清道。以为两便。则民有苏息之道矣。然贡物输纳。若无名官纠检而依前付之于各司荫官。则各官虽精备本色。万无收捧。民弊必多于前日矣。今依先正臣李珥之意。或别设一司。或只令备局等上司衙门管摄。极择侍从名官。分掌八道。尽捧各官之贡物。分给该寺。仍为出纳。而人情作纸虽宜从略酌定。各寺亦有应役。则亦不可全废。使私主人等从便自捧。上司仍为检察。必无侵害。防纳之患。自此而绝矣。盖诸各寺荫官虽极择任。万无尽为得人之理。荫官拘于事势。皆为下厮之所操纵。则国家虽欲改正贡物。决无革弊之道矣。文官十馀人。极择于一世。则必有晓事之人。虽为台阁。仍为兼察。则终必有惠民之实效。不可以创开为难。不可以旧法不变也。况今则号牌之法。动摇民心。心须兼行悦民之政。可以镇定人心。可以受天休命矣。所谓其人之弊毒流于八方者何谓也。其人贡物。昔在祖宗朝。实非民间之役。皆以乡吏办之。淑仪以下及尚宫等。不用烧木。故一日所用之木。不过三殿及 御供之所需而已。厥后渐侈。以民力应之。八道生民之害。未有甚于此矣。计各道价木应纳之数则几至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6L 页
八百馀同。而皆为防纳之资。前日诸宫家以此为谋利之源。皆以价木输纳宫中。民皆赤立呼天。 新化之后。朝廷议定。欲罢其人。将以营建材木。期支数年。愚民得闻。莫不欢欣鼓舞。未几督捧价布。民以为国家失信。怨言益豗。岂无区画之宜哉。盖 御寝则可以香炭真木用之。内人以下及阙内各司。则虽非真木。杂木杂草。有何不可用之理邪。今于京畿,江原,黄海等道水边柴木茂盛之地。尽除贡税。只以刈柴为田结之役。而别作水上下可行之船。运置江干。车载入阙。而简侍从解事之臣。专管用下。度其轻重。量斤进排。则阙中无乏柴之患。民有实惠之及矣。或曰其贡物主人。与宫人盘结。内外相维。前日相臣柳成龙启请变通而不遂。今何能得成乎。臣答曰当今 圣明图治如渴。每欲安民。不得其便。若以此进言。则乾刚夬断。行之若江河之决矣。何患宫人巧图而废阁乎。此诚千载之一时也。或曰柴则可以如此取用。政院莲炬。 行幸所用。何以得之。臣答曰政院莲炬只为诸承旨燠室之备。虽永废之。无损于国事之体面。行幸所用则虽使刈柴各官。一时备纳炬木于缮工。以为临时之用。亦何难乎。或曰然则其人贡物主人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7H 页
专失生利。怨号必深。不可以不念也。臣答曰此亦 圣明之所宜轸念也。无已则须于贡物中择其不可无之重物。使其人主人定为出纳。则渠亦有一分之生道矣。但此事若得施措。则一国之民胥悦。虽失望于其人数十辈。亦何害于事理耶。目今虽有详定。而贡物之滥觞。不下于古矣。虽有裁省。弊端之猬兴。犹前矣。民尚嗷嗷。岂无可忧之机乎。如此大政。善为擘画。则民心服而国事定矣。前日大臣欲(欲下有为字)区处者。岂无所见而然耶。第念设施不得人才。费用不得事宜。则贻弊于水边之民。妄费于私用者繁矣。此则朝廷所宜严法择人。以重事机者也。然如此莫重之事。轻易变通。若有始而无终。则只为贻笑于后世而已。今者两西其人贡物移定于两南。五结收布。急于星火。民冤彻天。此而不变。则恐有意外之忧。先定两西其人之移定两南者。而以柴木所产之邑。从略斫伐。任便应用。知其无害于民。有利于国事然后。从容善处。尽除其人之弊。则实处事有渐之道也。至于新谷之荐。则虽曰祭需。各官以此一升米上送该曹。贻害于民极矣。该掌下厮渔夺滥矣。今宜尽革外方之贡。自宣惠厅给价备用。则自无失时之患。而民知 圣化之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7L 页
恩矣。况国家别立籍田。新谷皆取于籍田。何必分定于外方哉。至于 诞日各道监司例纳进上马。别定都会官。收布民间。贸纳驽骀。出于民者极重。入内厩者甚劣。 圣上既念民瘼。岂无裁损之意乎。今后则令济州别择御乘可合马十馀匹。下船之后。分养全罗道。待其肥健。来置内厩。以为御乘。其馀各道进献。一时停罢。以为民心慰悦。事甚便宜矣。至于 祭享所用。则宜自各官新造上纳。若如司宰监御供则虽以祭用之馀进之。自有享福之义。有致膰之礼。有何不宜之理哉。臣之愚意。则 宗庙各 陵殿一年所用片脯。不知几百个。而不为献官之所用。皆为守仆及下吏之所利。仍为防纳。是则祭退之物。还为祭需。应无神道顾享之理。今后片脯则献官一一计数移送于司宰监。司宰监应纳之片脯。量数减除。则是以无用为有用之物矣。所谓两西两南皆有无前之民冤者何谓也。两西贡物移定于南方者其数甚多。南方乃国家之根本。缓急欲为保障。而民役之烦。日以益甚。民之愁怨。如火益热。缓急必无可恃。臣之愚意则不必以色目加定民间。而别择下三道渔盐所产之邑。择定守令。善为转换。或以木布上送。或以本色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8H 页
备纳。则渔盐之产。足以当两西贡物之役。而他馀各官则自有息肩之望矣。昔俞昔曾为罗州灵光等官。一邑民役尽以渔盐措办上送。虽在废朝虐政。民无斗米之费。今亦依此酌定。使沿海列邑从宜料理。以补国用。则因无生有。必无难便之理矣。其中不紧之贡物。则仍为裁损。亦何害于事(事字下当有理字)耶。至于西道。则大兵留驻。毛兵侵害。生民剥割。甚于八道。而国家政令。有他道所无之事。当初兵兴之前。各官田税运入江边列邑。其费莫重。兵事稍歇。监司与民相约。使之除其输运。入置本仓。而田税则以三甲磨鍊。民皆苦于输运。亦以为便。及今兵兴。输运之急。甚于前日。三倍之税。依前督捧。是则平安道田结。最为八道之下。而国家虐敛失信之弊。未有甚于此者。民之冤痛。固已极矣。而五斗收米。无名之税。又出于此时。民以为 圣化之政。反有废朝之所无。甚可骇也。以此人心。以此民冤。若有奴贼长驱之势。则人岂有亲上死长之心乎。当此粮饷竭乏之时。三甲五斗。虽不能并除。必除一者之弊。足以慰民心之悦矣。至于一路各官刷马替运之弊。极为浩多。而内地各官从田结收布。移送一路各官。则一路各官守令尽为入已。或称贷用。或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8L 页
称移用。而无一匹分给。此则臣所亲闻而目见者也。一路之民。逐日以刷马长立官门。人何以支持。今后则一路各官田税贡物之价。量除三分之一。移定于内地。而内地收布则仍为永废。自有两便之益矣。至于大军往还。大宾去来。则分为三路。一则由于直路。一则由于东路。一则由于西路。使一路之民。得以苏息。则庶有保存之地矣。臣之所言。言狂计迂。虽不足以适用。若使施于国事。则岂无万一之补哉。然而臣之愚意则只恐 圣上之诚。有所未立也。盖诚者天道也。诚之者人道也。无妄之诚。实理之体也。不欺之诚。应事之用也。而不息之诚。贯彻终始。始而有诚。中途而废。则是乃无诚也。是以人君必以实理存于中。无一念之不实。必以实事接物。无一毫之不信然后。可以克享天心。下服万民矣。若假托仁义。内无实得。外行权术。有驾御之计。则作伪日拙。民不心服矣。作善施仁。必以终始如一。立其大义然后。行于至微者。可以质于鬼神。施于今日者。可以法于万世。若中途间断。则间断之心。即是为恶之本也。古之人君。始初清明。终至大乱者。皆由于诚意之间断。如唐玄宗励精图治。岂知有播迁之祸哉。至于一念或怠。淫于声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9H 页
色。蔽于小人。终至毒流四海。身几不保。此实 圣上所当惕念处也。至于东殿则乃 社稷之基本。志意未定之时。必养之以正。可以德器浑成。国祚延长。朝昼之间。接待宫僚。乃一时之事。必于退闲之时。左右无不正之人。引导得义理之正然后。可以致圣敬日跻。今闻东宫有废朝宫人之杂处者。而台谏论之。儒臣争之。 圣上有若实无此事然。此则实为莫重之忧。非一时之细虑也。大婚万福之源。而停罢都监之命。出于震怒。劝讲非文字之为重。而只以史记为先。臣虽无识。静言思之。不任爱君之忧。臣自废朝频为从事官 御史等职。巡历八道。深察民间之疾苦。及至今日。滥蒙 圣擢。入历清要。出奠雄邑。 圣恩极矣。每欲因事进言。上无负于 圣明。下无愧于所学。适值求言。敢进狂瞽之言。想必以此多言。得罪于清朝。而爱君忧国。言不知裁。伏愿 圣明谅此献芹之诚。一以助 圣明之德。一以慰生民之望。不胜幸甚。若以刍荛可采。或使召对。或使施用。则敢不继竭愚忠。以渎 天听乎。 答曰省疏具悉。深嘉尔爱君忧国之诚。疏辞当体念焉。
号牌御史节目封事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19L 页
伏以今此 御史简任也。臣庸不齿人。获忝于选。人谓斯何。欲行而恐偾事机。欲辞而恐涉惮劳。进退维谷。不知攸为。而天警日惨。国事未定。镇服人心。当务所急。义难囊括。敢陈管见。伏愿 圣明垂察焉。盖号牌乃振古未行之法。 祖宗施(作旋字)行而中辍。则法之难处者如此。疏密得中。缓急当理。使下无震駴之心。上有按法之实然后。可以定大政而无贻弊也。今承政荒之后。欲行久废之举。而或限月太近。或催督太迫。愚民抵罪者相续。此岂如天之仁化哉。若以此比弓弦。太急则绝。太缓则弛。今之施令。无乃伤于急耶。若宽其期限。紧其法令。综理中宜。国家之根本竖矣。智愚同趋。民间之怨口杜矣。其中最宜变通者。臣请条陈焉。
一曰。行肉刑以开生道。盖刑者圣人不得已用之者也。国有五典而人之不遵者。轻重不伦。参酌情理。法以绳之。使人心有警。归于至善者。乃五刑之法也。若非败常大逆之人。则岂处以大辟乎。我国大典亦以大。倘初犯者黥面。此圣人好生之至德也。天生品物。人命至重。故一人不得其死。天降夏霜。杀一不辜。圣人得天下不为。自古及今。帝王之兴。皆以好生得之。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0H 页
国家之亡。咸以嗜杀致之。人之生杀。岂不关国运之盛衰哉。号牌之法。不徒为利国也。欲以均民役而祛民瘼。则愚民犯令者。岂无拟律之当。而未逾一年。四方死者几至四十馀人云。 圣明之心。岂无恻然之端哉。 祖宗以杖一百全家徙边为律。其律虽重。不至于死。今亦依此而令之。一年内不牌者拟此律。三年内不牌者置大辟。民必无不从之理。虽或网漏。亦何伤于大政。而今既失于已往。若欲开其生道。降于笞杖。则法必不信于民。莫如遵圣人五刑之制。不佩者黥其面。伪造者割其耳。则人之有罪者。道路相逢。莫不指顾而畏惧矣。死者人虽闻而畏之。莫如黥刵之目见而警之。则黥刵之法。重于斩罪也远矣。一以开活人之道。一以行国威之重。一举而恩威并行。莫急于此也。今闻外方之囚者几至五十馀人云。若行此法。尽贷其死。则岂非圣人天地之心哉。或曰五刑之不行久矣。今难复古。此则不然。盖此号牌。古今不行之法而断然行之。小无不可为者。圣人弼教之刑。有何不宜于今耶。
二曰。修学校以兴教化。今此五家作统之法。与周家保伍比酂之制。管仲内政轨连之规相符。以此布教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0L 页
化则可以纠风俗。以此制民产则可以奠生民。以此鍊兵制则可以固邦本。此乃为国规模之大原也。周时大司徒职专教化。州长党正族师闾胥之任。皆管导迪。则教民兴俗。岂不为国家之大事耶。三代以后治不古若者。皆由于教职之缺。而我 朝设官。虑不及此。宪府管正风俗之宪。礼曹为制礼之司。而太学虽导率生员。何能赞教化之一二哉。然京在所稍有正乡风之本。文官为提督。亦似扶植学校之意。乡徒里约又得乡党之遗摸。而吕氏乡约有时行之。我 国礼义之俗。略有先王之风者。实根于此。一自兵乱昏朝之后。 祖宗宪章。一皆停废。弑逆之徒。接迹而逞。识者之寒心久矣。今因此号牌既定统领。则宣教化复古制。在于一号令而已。添损吕氏乡约。付送御史之行。宣谕朝廷德意。则人有好善之心。自然有鼓动之地矣。本厅想必次第启禀施行。各官学校之颓废者。监司守令无意修缉。即令八道尽为重修。而训导之不择久矣。每邑之得人亦难。请以五六邑为一道。一如察访之制。而以生员中有学行者。荐望受点。或名典学。或名司教。三十朔则迁阶六品。一如京中教官之制。则必有效绩人矣。典学择任之后。各邑则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1H 页
使之自择其邑元居之人。名曰训方。而典学逐朔巡历。以课其业。岁末则以其生徒之所业。一乡之风教。论报朝廷。别为等第。则庶有兴起之望矣。京在所每邑设之。必不尽拣。须于一道各设一所。堂上郎厅。各极择差定。当道之贡物防纳者。风俗乖乱者。乡任作恶者。并即闻见。移文法府而重断之。每年秋间。郎厅出巡当道。或考讲或制述。分其次第而劝惩之。则国家风化之源。必将自此而隆兴矣。今此御史之行。非为军政。实有除族邻之害者。而外方不揆朝廷之政。以为厉民。人心汹骇。尚不底定。请别为事目。令御史广择孝悌忠信之人。启 闻除职。七十以上则令其邑行养老礼。而自愿倍讲者。隔帐试之。从其分数启闻给初试。付于丁卯式年。次给纸笔。武学中射画优等者。则亦为启 闻收用。则汰讲之人。虽怀怨苦。有才之类。皆以为 圣上之分遣御史。只为搜访人才。一如汉唐之规云。岂不有光于朝廷哉。昔汉有临雍拜老之礼。唐有设馆养士之法。其时文明之化。稍有可式。况今 圣上懋汤武之功业。而文教不逮于汉唐。则岂不为盛世之羞乎。古人所谓风化者。非他义也。风者无形而有声。以德行化。如风声之动。一有号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1L 页
令。自有万民振起之事。虽若无实。终为固结人心之大本。人君若不留意于风化。则人无亲上死长之心。而国家土崩。只在呼吸之间矣。或以为此非当今之先务。而臣则以为不然。人才为国之栋梁。忠孝为人之命脉。若不培养人才。则国非其国。若不崇彰忠孝。则人近禽兽。乱贼蜂起。人不知愧矣。观于适贼之时。投贼者多。观望者众。落于驾后者。不可一二计。此非但人心之不淑。实是德教之不明故也。 圣上不可以此徒归于世降俗末而已。请令礼曹兼管本厅。会议勘定。则不无万一之裨益也。
三曰。分远近以定军制。盖京上宿卫。谓之骑兵。出布上纳。谓之步兵。皆有古人之规。而上番则长在路上。或有废农失所者。步兵则只纳木布。长处其家。一般国家之民。何者长劳。何者长逸。劳逸悬殊。莫甚于此。且京中京畿及近道骑兵。则往来不过十馀日。所费不多。若如庆尚全罗。则道路既远。裹粮极重。一番上下。几至败家。此民情之所以不便者也。今于军籍变通之时。以京中京畿忠清江原等道步兵。尽为骑兵。全罗庆尚等道骑兵。尽为步兵。使之两便。则各得其愿。且有朝令夕发之易矣。然骑兵每年上番。亦多咨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2H 页
怨今年则步兵上番。骑兵收布。明年则骑兵上番。步兵收布。自当便宜。终无苦歇之殊矣。至于落讲校生收布之令。实是慰悦人心之机会。 圣上之仁。足以耸动四方之瞻聆。然或有五父子落讲者。或有三父子落讲者。则外方校生之家。在在冷落。一家猝备七八匹之木。其势难支。必将相率而流离矣。莫如及此时而变其制也。昔行军之将。或以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国典亦有侍丁之规。此乃圣人之遗意。今亦依此而为之法。父子落讲者免其父。三兄弟落讲者免其兄。而移属其父兄于武学之任。则事得其宜。民心悦服矣。
四曰。变兵水营以恤军卒。唐之藩镇弄兵者非他故也。只于无警之日。设节度营于大地。聚不逞而编兵。兵无父子土著之据。去来如风雨之聚。故易起为难。终至亡国而后已。今之兵水营。以他邑之兵入番。常使操鍊。则若有逆臣藉其兵势。长驱射天。岂不有甚于唐之藩镇耶。此贼适之所以猘也。此则可以虑患者也。兵水使既无自奉之资。而朝家策应。无异监司。不能派定于列邑。只谋侵渔于军卒。放军徵布。以八九升细布收之。恬以为当然之事而敛为肥己。辇而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2L 页
行赂。甚可痛也。若如日用之物白楮则一匹以三十馀斤督之。清蜜则以二三斗责之。扇竹则以五十馀片收之。种种杂物。莫不皆然。以武夫冥躁之心。恣行猛鸷之政。剥肤吮血。无所不至。了遗之军。倾财荡产而应之。未过一年。旋即毁家流散。害遍族邻。转相逃避。若不先革此弊。而只严号牌之法。前有剔髓之虐。后无藏身之地。则聚为盗贼。不待数年而作矣。臣巡行八道。目见军民之怨。则当此国纲稍张。兵使亦有恣意收布者。况于他日乎。若不及此时而善处。则其终殃民之害。有所不忍言矣。盖周之乡党出兵。实为千古兵制之良法。管仲修而齐伯。孝公据而秦强。唐制府兵而唐兴。历代相传。莫如此法。有定制而无流弊也。今我束伍军法。实有唐府兵之遗则。以之措处得宜。而今于号牌之后。计家签丁。一以为馀丁养兵之本。一以为五家一丁之规。则自然得兵势之张皇。若欲变兵水营之制。则只以兵水使定为大邑守令。尽革新选等入番之军。只给若干兵丁。以为任事之资。而近官束伍军。尽属于兵水营。秋冬农隙。仍为操鍊。有事之日。调发应机。必无后期之诛矣。无事之时。则只为治民之守令而已。束伍之数既多。足以壮武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3H 页
备。官家有供捧之物。足养将士。而虐军毒手则虽欲纵恣。事无可据。无名可因。何能犯国法而狼贪。有如前日之无忌惮乎。臣曾于昏朝。见人遭妻丧。京畿水使送细绵赙木二十匹。其人不受。臣尝痛心曰小官家所赙之优如此。况权门之饕货者乎。每以为当时积弊。莫甚于此也。岂料 圣明之世。尚不改辙。诸臣屡请而 圣上不许。臣之惑滋甚焉。盖兼管之邑。虽或不以为得所。此则一邑之小痏也。不变兵水营之制。则号牌所得之军。尽归逃匿之薮。诚非国家之细虑也。然虽兼守令。率眷久任则决不可为。率眷有难图之蔓弊。久任酿意外之大患。此则只依 祖宗之宪可也。
五曰。收馀丁之布。以除一年之民役。盖大乱才定后。必垂大霈之仁政。可以固人心而凝 天命。今于 圣上即位之后。虽省御供。守令因前督徵。只侈防纳之囊橐。而毛粮天使之费。礼葬嘉礼之役。层出于数年之内。民不蒙至泽。甚矣而号牌猝行于多事之日。偷闲之民落讲之儒。交口怨咨。国事阽危。未有如今日也。必须趁此时。大行悦民之举。可以定人心。人心去就。实系于 天命之存亡。则可畏而不可忽焉者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3L 页
也。今此工曹之布分给工曹缮工之后。所馀者几至百馀同。馀丁之布应捧者又将至数百同。以此移兵曹。只资步布之急。以此移户曹。只需一时之经费矣。若无着实之事以濡生民之惠。则民何以知 圣上之至德哉。请以此两色布。特命户曹分给各寺。以赒一年贡物之价。外方民结之所徵者。或减其半。或除三分之一。则万民感戴 圣德。皆以为 圣上行号牌之仁政。民蒙其利极矣云。此岂非行小惠而树国家之基耶。国以民为天。君以民为本。国本既坚之后。可以立大政而御外侮矣。建万世无疆之休者。其在是矣。臣于号牌之事。已尽愚见。请陈谨天戒之意焉。盖天者至理之元也。人君动静现于乾象者。如明镜之照物。人心忧喜通于天地者。如影响之甚捷。故人君有一毫之非则天以灾异警之。民心有一时不安之事则天必以威怒示之。人君苟能仰观乾文。内以自警于心。外以安定于民。无一时之不敬。无一事之害民然后。可以克享天心。万民时若矣。修己之敬。固在方册。而安民之策。莫如改正贡案严禁防纳之滥也。臣曾因求言陈疏。极言其弊。而终不得一言之采施。每闻外方民生不知 圣德之溥。徒增怨痛之意。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4H 页
臣只自流涕太息而已。更何言哉。今承御史之 命。只当遵行事目。而臣之愚意则以为多得军丁。不如得人心也。人心悦服则可以上消天灾。可以镇定危机。所关非细。故臣不敢不惮烦而尽言。伏愿 圣上熟讲而审处之。若以臣言为终不可采用。则所见既陋。难堪御史之职。乞治臣妄言之罪。差遣重望之人。以便公私。不胜幸其。谨昧死以 闻。
戊寅春。辞修撰疏。
伏以臣主辱不死。栖遑就食。北望挥泪。只俟严辟。 圣量包荒。雨露谬及枯草。感泪先零。行不俟驾。义当然也。第臣情事闷迫。不得不呼父母以达矣。臣受气虚弱。素婴危疾。丙子冬变。往来道路。忘食露宿。五内如煎。因致重伤。虽解官居闲。药饵难备。及今春发。宿疾转增。左边麻木不仁。在下累肿如瓜。废饮食坐不安。气息奄奄垂尽。势难遄行。此岂人臣言病之日。而自陷难赎之律者。出于事势之不得已也。且臣于当初。官军才溃。散兵不收。臣日夜号泣。体从朴遾。发传令督列邑。则上司之令既严。人臣效忠。莫此时急。罔夜奔驰面谕。则人心骇散不聚。臣之诚不动人。固合绳法。外人不揆事宜。诮恇怯议离阵。危言渐重。身既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4L 页
负罪。决难齿于仕籍。安敢更玷于近侍乎。此臣伏俟公议。不敢轻进者也。伏愿 圣明察危悰遆近职。以为人臣不忠者之戒幸甚。且人臣事君如事父。虽得罪挞之流血。必号泣以谏义也。虽上不采下多訾。何足自怵。况今国危累卵。上下励精竭诚。尚难裨一分。安敢含默苟容。袖手傍观哉。呜呼。禹以大圣成大功。必拜昌言。野无遗贤。嘉言罔伏尧也。好察迩言。执二用中舜也。贼虐谏辅。妇言是从桀纣也。治乱安危。岂有外于纳谏哉。臣伏见 圣上内备九德六行。不迩声色。而自圣已足。虚受之量不弘。每以群臣疏劄为无益之浮文。体念命下。举行无实。颓纲岂有振起之理哉。丁丑惨矣。应惕然改弦。而伏闻 圣政。或牵私意。或有始无终。苟安临安。薪胆不激。则国事陵夷。如水就下。岂不痛哉。既历艰危。 圣智必益精明。顾念危机。岂不瞿然大悟乎。城门少开。亟下哀痛之教。广诱求言。或侧席求贤。亦可以镇人心综国事矣。 圣虑不及于是。而进直言者必拒 恩点。示以厌色。言之狂者可以置之。而罪加流窜。经赦不宥。此岂圣人纳言之道乎。初驻山城。或请输入城外刍粮。大臣不从而偾事。到今岂无追悔。而忘之如遗。褒典不及。非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5H 页
但廷臣失望。岂解四方之惑哉。古之人君拒谏覆社者不必数。而汉高唐宗有创业致治之两美。刻销如戏。人以为鉴者。乃国政之本也。 圣上岂不洞照。而言路不开者如此。国事委靡者如此何也。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非道。伏愿圣上以此警惕焉。臣伏见 圣上德跻凝重。以主静为学。教化不行。朝纲解纽。收拾渐难。岂非 圣志之不立乎。所谓恬静者。守成之君。承祖宗之立纲。遵而不失如汉文。尚讥治道之未尽。然鍊兵防边则极锐。岂如今日经乱略无惩毖者哉。 圣志一定。俗尚随之。朝廷以简默为贤。入台阁不立言者必先超升。故尽心国事者目以愚。守正不阿者嘲以迂。直言不避者诮以狂。不思为国远图。驯致大厦之将倾。岂不由于 圣尚之所化哉。人之思虑。乃心之知觉。得天地之精英者也。研而精之。如火必明。如水必澄。昏而不用。如鉴必蚀。如目障翳。此理之自然也。心动有善恶之几。事发有治乱之渐。小则见于一日。此乃万几也。大则或先著于十年之前。或先萌于数月。上示天象。下著人心。人君每加精察。深思是非。必为善而去恶。深思利害。必利民而主义者。皆出于居安虑危之图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5L 页
也。治必成于大乱之后。乱必生于将治定际。智者见之。图难其易。为大其细者。乃书所谓不见是图之义也。臣于前日。屡进审几精思之论。 圣上终不致意。不思保国之策。不觉斥知致兵。不悟防备极疏。不念兵祸猝至。以致国事颠蹶者。莫非思虑不到之故也。精神一到。金石亦透。死生可捐。此志难夺。则 圣志既立。日乾夕惕。独到昭旷之域。临几远察。以防危祸之必至。思之反覆䌷绎。上通天地万物之理。下穷治乱兴亡之迹。豁然明觉。洞然实得。如天日之昭回。则敌国事情。岂无先事应变之策乎。天变可畏。岂无警戒消灾之道乎。书曰惟几惟康。又曰思曰睿睿作圣。伏愿 圣上猛省而洞察焉。臣昔忝侍读者几一年。浅识虽不能动 天听。至诚岂后恒人乎。尝忆进启曰人心道心。若临书论理而已。则必无益于心政。请于燕居一念萌动。则此道心乎。此人心乎。察之必精。临政处事。必曰此原于人心乎。本于道心乎。省之必严。必以道心为主。制其人心然后。德造高明。民蒙至泽云。未知 圣上想今追念乎。古人曰读论语作别人。乃善读书。若既读而旧习犹存。则不如不读云。臣揆 圣质比轨三王。邃学上轶伊周。而世道日卑。颇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6H 页
歉三代。则尽讲一部书传。有何进德为治之效乎。此皆臣等不职之罪。而 圣上亦有惕念于玆乎。臣伏见 圣学高明。无微不烛。临筵严礼。诚乏考问。数行进讲。便即撤卷。上以经筵为虚文。下以经筵为塞责。实无进发之益。此后虽讲彻六经。必无兴衰拨乱之大猷。岂非君德责成不得其道之故乎。如臣不学者。执册逐队而进。朝玉堂暮台省。以数遆为荣。则无以致精。上下二员。进对则见闻孤陋。无以开发。略陈文义。旋即退出然后。上无不肯之色。下无多言之诮。古之经筵。岂有如今简慢之理乎。臣闻宋朝。只日视朝。双日听讲。 明朝则三六九日视朝。逐日开讲。而又有会讲大礼。勋臣阁老六部春坊国子御史多官皆入侍。极论义理。以期启发。岂非可法者乎。 祖宗朝既有常参。即开经筵。接群臣论治道。各得其当。使群情上达。 圣见旁通。此地天为泰者也。岂非 圣上体健之义乎。久停常参。罕接群臣。深居九重。下情不通。军机独断。不得其宜。章劄批答。使内官传宣。国渐土崩。扶植无策。民兴怨咨。流泽难浃。况今经乱之后。岂无奋发之心乎。今虽不能逐日开讲。请于每五日必定会讲。如 天朝之仪。学士多官尽入对。或绎前日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6L 页
之已讲。广议未闻之道义。则所益必多。而六曹堂上及兼管备局者。并令入侍。国事民瘼。面加商确。已行之事。若有未尽。参定以处。后日未来者。益加明断。而入侍学士等因论机务。引古證今。一如唐时之内相。则 圣学之裨益。邦经之综理者。必将一举而两得矣。岂不休哉。君臣相接以礼者。乃人道之大本。臣考大明会典。则经筵官会于殿门外。先行五拜三叩头后入对。将退亦行礼。岂非礼貌之严肃者乎。讲毕学士与起居注。详录上下之语为二册。一藏本院以凭后考。一 内入以资细绎。翌日更加诘问。此讲学日升之道也。我国则曾无此礼。多官只行一拜。奉书乃入。迹涉不敬。此岂古人敬君之道乎。请于今后入出行礼。定为四拜。一如明制。则允合圣人拜下之义矣。请臣博考文义以奏。若无本馆之所记则后无可考。上必不省。罢讲后儒臣退与翰注相议抄录。一置本馆。前人之不能对者。所对之违于理者。后人面对析之。劄以辨之。则下有反覆详陈之益。一则缮书以启。上于燕閒。流览重绎。则上有体验嘉言之资。温故之功必多。伏愿改制定式幸甚。且圣经之讲。虽不可废。以史兼讲。可助 圣智之益明矣。宋朝则或讲经以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7H 页
体为善之阳道。或讲史以察安危之阴道。而 皇明则每日开讲。执经者东立。执事者西立。待读经十数遍后。即进讲史。或撰讲义以呈云。 圣上亦于讲经日。即命兼讲史传。以平日经学之所见。律于古今治乱之得失。治世则必自比而思之曰某事之善。我亦可能。某人之善。我亦可用。而敌国强弱。国本残盛。参商思绎。则必有助于出治。乱世亦数其事而较之曰某事之恶。我之所无。某人之邪。我所不用。而厌闻直言则无乃近于杀谏臣乎。我有不勤视朝则无乃近于昏怠乎。明是非察得失。如白黑之易辨然后。可以临事善断。有恢恢游刃之用矣。书曰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伏愿以劝讲纲目。确议定规幸甚。当今国事。可言者虽多。臣之前后三进万言。既无采用。则更言机务。无适用于公私。臣窃慨然。第念东宫之入沈者。计(计系字之误耶)关 宗社。而星霜已变。龙楼之问寝久旷。言念及此。孰不堕泪。清人之因留者必无所益。不过誇诩邻国。我朝若有至诚之感。则必许往来省觐。诚感益笃。则终必永还。成两宫万世之欢。必有其时。岂有我不尽诚而彼许回辀之理哉。前后使臣或因谢恩或因正朝。言及储宫者。实涉无诚。若别定使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7L 页
臣。优送礼物。初以宽限来觐为辞。善为周旋。则必有快送之理。未知朝廷亦尝念及于此乎。伏乞问于大臣而行之。虽不得请。亦无伤于天地之至情。勿以臣言而忽之幸甚。臣孤立无朋。妄触时忌。处事颠倒。为人所憎。得保性命。莫非天地之私。宠命之下。岂无殒结之感乎。陋疾既重。势难登程。未瞻天日之光。略陈献芹之诚。以谢 天地父母之恩。伏乞 圣明留神焉。 答曰省疏具悉。深用嘉尚。疏辞当自勉而采施。尔宜勿辞。速为上来。
辞校理。论圣学疏。
伏以臣本以昧识。猥蒙 天宠。尸窃 经幄。缠病乞遆。未蒙 恩许。惶恐随行。累日入直。家在十里。饮食失时。胃气大败。数日废食。顿无思食之意。强啜粥饮。旋即尽吐。元气顿瘁。僵卧不起。喘息奄奄。精神迷乱。医云六脉俱虚。自知肌肤日削。加以落伤瘀血。昼夜刺痛。顽痰上塞。时复气绝。形骸虽存。病势已到十分地矣。近缘被斥于重臣。不敢供职。退处调治。日已多矣。差复无期。渐至危苦。累次呈告。见阻政院。臣之情事闷迫。实为狼狈。 经幄重地。决难久旷。伏乞 圣慈亟递臣职。以便公私。不胜幸甚。因念臣之事君。犹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8H 页
子事父。有怀必达。冀补万一。乃臣子当然之义也。况忝在论思。累月于今。不进一言而退。有愧初心。敢陈狂𥌒之见。伏愿 殿下垂察焉。盖君臣之义。如天地之尊卑。而情意相通则如元首股肱之一体。情意不通则如乾坤之否隔。百度失正。邦本先蹶。其机昭著。甚可惧也。臣伏闻学问之道。非以言语文章为事也。必于临政处事之际。允得其当。公私是非之间。察之甚明然后。方册圣贤之言。莫非一身动静之法。义理之正。日有所乐。生民之众。日沾 圣化。明德新民之效。可与天地同其功用矣。臣伏见 圣上即阼之后。日开 经筵。讨论讲说。莫非圣贤相传之心法。则宜乎学日高明。德益纯正。有继迹尧舜之道。而臣伏见近来疏劄 批答。或有忿懥之语。失其中正之义。识者相顾窃叹者多矣。盖性情发现之端。乃万事之枢机。而与天地四时之气。相为流行。人君性情。得其正则百揆正而天地位。人君性情。失其和则邦政乱而天道乖矣。此乃学问之大本。人道之大源也。子思论中庸。以喜怒哀乐之中节。为天下之达道。明道定性书及伊川好学论。极论性情之道格致之明。以此为先。诚正之要。以此从事然后。治平之道。各得其宜。不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8L 页
可有一毫之不慎者也。况惟怒易发难制者。圣贤已言之。而平生用力克治。尚有一日暴发之时。况曾不着力省察。任气而不悔。则作于其心害于其政者。为如何哉。前日 圣教有不幸多子。为朝臣所厌之语。实出于一时不平之气。旋有知悔之意。群臣咸仰日月之更。今者又有 传教。以为今之君子以薄待先王子孙为能事云云者。亦出于不平之馀意。此岂君臣情意流通。有若父子之道耶。台阁之臣。只以执法补阙为职。 圣上虽以睦族之意。有所持难。只当和其辞气。明其事理。不以一毫之私意。示于群臣可也。今则因此些少之事。累 下不平之教。远近瞻聆。莫不骇叹。愚臣所忧。实在于性情中和之德。有所间断也。伏愿 圣明修省焉。人君 经筵讲论者。非但以论难古今。广其闻见也。一日之间。亲士大夫之时多。近宫妾之时少然后。可以薰陶德性。开益智慧。渐有圣学进修之道矣。昔程伊川当哲宗初。以说书在朝。其时哲宗年幼。国家太平。虽数月停筵。以为暑月补养之道。亦无不可。犹且陈劄。请于六参日宰臣奏事。数日一对儒臣云。则其劝讲辅导。不敢有一日怠忽之意也。况今则 圣上春秋鼎盛。而国事多艰。朝夕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9H 页
可忧。日三晋接。讲论修己为国之道。尚有识者之忧。况今停废 经筵几至一月。一无大臣儒臣接待之意。此岂孜孜求治之道乎。 圣上虽宵衣旰食。聪察万机。群臣尚有怠慢成习。国事日非之端。况今久不视事。一至于此。而上下恬不为怪。臣实闷焉。昔在 祖宗朝。日三进讲。故筵臣暂退依幕。即为引对。夜必召对。极论义理。故筵臣在直者。夜不敢解衣。老臣相传。国事昭载。实非不可行之事也。臣伏闻 圣上乙丑年间。一为夜对。丁卯年以后。久废夕讲。大学衍义尘埋已久。此岂圣学缉熙之道乎。伏愿 圣明克勤焉。且臣前日入侍。伏闻 圣上下教。如禹之治水失道。舜之㓒器不俭。 圣意颇有所疑。臣妄为陈辨。其后伏见 批辞。或以割烹要汤。为伊尹短处。或以朱子之语。为后日贻弊。臣切思之。此莫非 圣学高明。有凌驾古今之意也。盖人性之善。固无圣愚之异。而气质之品。千万不同。先觉之圣。先明义理。以为百世之道。则后之学者。明其言语。法其行事。以为践履之实然后。后圣与前圣。将为前后之一揆。此万世笃信前圣之法也。苟于前圣之言行。或有致疑轻视之意。则学问之道。实无表准。未必不骛于虚无之域。甚可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29L 页
惧也。况伊尹之事。则孟子之说明白无疑。百世遵守。而 圣上不信孟子。乃信齐东野人之语。此 圣上益精格致之道者也。盖格致者。非谓不加功而自得。凡天地万物。莫不各有所以然。必有所当然。凡于遇事接物之际。先思所以然之故。乃思所当然之则。明辨是非真伪之实。心中悦豫者。乃真得也。心中不明。若存若亡者。乃非真得也。必思之思之。又重思之。以造透彻然后。天下万事。明于胸中。如明镜之挂空矣。若不深思真得。每以格致为言语而已。则学问渐下。人欲日侈。危亡之机。自此张本。不可忽焉者也。伏愿圣上以大学或问格致之说为规矩。以张横渠妙契疾书为实得之要。着力穷究。用意数年。则必有豁然大觉处。有手舞足蹈之乐。古之圣贤。岂欺 圣上哉。伏愿 圣明克念焉。古之人君。为生民之主。守 庙社之重。祭祀之礼必钦必敬者。乃国之大事实在于此。每于春秋 庙社文庙之祭。亲执笾豆。以致至诚然后。可立万民之则。以为追远归厚之本。人君之礼。莫重于斯矣。伏愿 圣上春行 庙社之享。秋行文庙之礼。而聚会多士。执经讲问。以成明经之礼。亦一道也。不必设科取人。徒长缀拾俪句。轻薄无实之习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0H 页
也。至于私庙之礼。朝廷有识之人。莫不据礼坚执。 圣上必不动念于一二人之言。而礼曹 批答。多有未安。廷臣不进匡救之论。臣实闷焉。伏愿 圣上明辨是非。以正为礼。以定百世之法。岂非 圣上之美德哉。至于亲行祭礼。则人情天理。允合事宜。礼臣近臣所当随时请行。将顺至孝之德。乃事理之当然。而前日政院或枚举天变。启请停祭。此何道也。凡天之示警者。只以不行当然之礼。有所诫也。岂可以 圣上尽孝。为召天灾耶。伏愿断以行之。以尽至情而已。区区之虑。何足恤也。伏愿 圣上克敬而已。古之国家所以长治久安者。皆使臣民知君臣父子之义。风俗循正。人心大定然后。虽有有(有字恐叠书)外寇之变。人皆有亲上死长之心。国家有磐石之固矣。苟不明教化而正人心。则虽有百万甲兵。亡在朝夕。此秦之一败终不得收拾者也。我国 祖宗朝。上有躬行之化。下有乡党之法。风俗之正。实有古人之道。一自曩时教化如扫。不知君臣父子之伦者亦或有之。甚可痛也。目今印出小学。颁布中外。此实教化之根本。人心庶有兴起之望。请于今后别设教训厅。堂上则自三公以下有学问知礼义者差出。堂下则极选一时好学之人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0L 页
及林下读书之士差出。而太学生及四学儒生中别抄年少有志之人。逐日开坐。或教心经近思四书六经。或讲问前日所读所学之书。知其精通义理。有才识人物可为适用之器然后。自本厅入启。亲临殿讲。论难义理。卓异者则直赴殿试。次则许赴初试。人心耸动。极有人才培养之路矣。如金长生,张显光等。亦皆差定为教训厅堂上。使之尽心教诲。则岂无所益之道哉。今闻殿讲儒生等则皆是侥倖得参之类。而远方有识读书之人则终无参入者。白首穷经。不得试讲之路。岂无人心之怨哉。今后则殿讲期限已定之后。行会各官。有孝行明经之士。令本道监司精择上送。则实有古人乡贡之法。风教所助。自有莫大之效。今日之事。似缓而实急者也。伏愿 圣明崇教焉。臣言狂计迂。不足裨 圣明之化。而爱君诚切。言不知裁。固难逭斧钺之诛矣。然人君为治之道。不以人废言。乃与人为善之道也。目今时事日渐艰危。若不大加变通。以革曩时之积弊。则生民万无得安之路矣。伏愿 圣上反己省察。德日跻于圣神。留念民瘼。若已颠于沟壑。则尧舜文明之德燮化之治。将不期而自至矣。若以生民之怨。听若不闻。危亡之弊。置而
嘿守堂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131H 页
不革。则岌岌殆哉之机。潜伏于冥冥中矣。伏愿 圣明警戒无虞。不见是图焉。臣无任激切之至。谨昧死以 闻。 答曰省疏具悉。嘉尔爱君之诚。疏辞予当留念。尔其勿辞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