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苔川先生集序
苔川先生集序 第 x 页
苔川先生集序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65H 页
苔川先生集序[金昌协]
昔 天启丙寅。我曾祖文正公奉使朝 京师。苔川金公实以书状同行。于是辽路梗矣。木道数千里。绝浡澥略齐赵。以达于燕。盖期岁而始复命焉。沿途赋咏。各为一集。名曰朝天录。中朝学士李康先,阁老张延登。俱为序。称引甚盛。不佞自少读家集。见公诗若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65L 页
干篇在其中。皆类学唐人而为者。窃喜诵焉。乃今公之孙继孙。以公全稿。属不佞删定。因得以卒业焉。则其喜尤可知也。公于为诗。初不冥搜旁索以深刻富丽为能。而即事写境。真率清澹。自不失古人格韵。尤长于绝句。其宫词塞曲。往往有王仲初李君虞之遗。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66H 页
公湖南人也。湖南之诗。自李青莲始学唐。因以崔白代兴。益有声词苑。以公而继其后。殆可以无愧焉矣。然而以孟子论世之义。则其人又不可不知也。公登第在光海朝。废 母议起。抗疏极论。窜北边。 仁祖反正。首以谏官召还。屡践宪司冑筵。皆能其官。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66L 页
最后论事忤时议。出为边守。递归。遂不复求进。卜筑天台山下。遗弃世故。倘佯水竹间。几十有馀年乃卒。呜呼。公之于为人。其可谓清直耿介好修之君子矣。不如是。其诗虽善。何足尚焉。始公之朝 京师也。建虏猖獗已甚。而椵岛守将毛文龙。积憾于我。诬东人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67H 页
导虏为难。公与文正公上书礼部。沫血讼辨。 天子特降旨慰谕。奖以累世恭顺。岂其一朝效逆。俄闻虏人东抢本国。又上书兵部。请亟出奇兵。捣其巢穴。全辽可复。属国可全。而虏因可灭。大司马覆奏。亟称其言可用。而兵竟不果出。其后十年。竟有丙子之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67L 页
祸。而 中国遂以沦陷椵锦之役。我又为伥鬼于前。卒如毛帅所谗者。当是时。文正公既抗节扶义。以大防自靖。而公则先已屏迹远逝久矣。至是益绝意当世。感愤悲咜。以没其身。方举世争下穹庐之拜。而公独免焉。是固无愧于当日上书之义。而即其酬和诗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68H 页
集亦得保其光洁。膻血腥臊。无得以溷焉。则岂不益可贵重也哉。盖余诵公之诗。论公之世。未尝不三叹于斯云。
崇祯纪元后七十年丁丑孟冬。安东后人金昌协谨序。
苔川先生集序[闵镇厚]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69H 页
故承旨苔天金公讳地粹。既殁之六十馀年。其孙上舍生继孙。以公遗稿示镇厚曰。愿以一言识其后。镇厚生也后。虽未及望公之光辉。而亦尝想见其为人。而景慕之不衰矣。夫以清阴金文正先生。壁立千仞之气象。于一世少许可。而乃与公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69L 页
亹亹亲善。是岂直为曾同航海之役而然也。其必有所取者与。古语曰。不见其山。但见其木。观于金先生。而不问可知公之为正人君子也。而况当彝伦斁灭之时。独抗危言。值乾坤翻覆之后。善保晚节。则公之所存所养。又可见也。金先生之曾孙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70H 页
提学昌协。就公诗集。删为若干编。又为序。备论公始终大致。授之湖南按使。剞劂而行于世。其用心可谓勤矣。按使。即吾弟而名镇远云。
 
 崇祯纪元后七十六年癸未秋抄。资宪大夫议政府右参赞兼知 经筵义禁府事 世子右
苔川先生集序 第 470L 页
副宾客闵镇厚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