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H 页
上桐溪先生(甲戌)
年前秋暮。叨侍杖屦。从游数日。镌诲实多。斯盖千载一时也。感幸于中。迨不能忘。即此新元。伏惟万福俱新。区区欣贺。非外由中。絪痴拙。不去旧我今吾。而唇上霜毛。太半更新。遂成枯落。悲叹何及。常拟受教门下。庶几得闻君子之论。而摧颓慵懒之甚。自不近春风之座。暴弃孰甚焉。惟愿哀矜而姑且教之。便惠德音。因下顶门上一针。诚所望也。暮春者。当一晋拜谒伏计。姑此候状。
  别纸
缅惟我南冥先生。挺生南服。倡明斯道。诚颓波之砥柱。长夜之日月也。即今知德者鲜。时好所尚。不在于是。絪常窃痛焉。惟幸令公挺然特立。不挠时议。以之扶持已坠之绪耳。然此难以区区口舌胜也。必须收拾先生师友间言行之表表可称者。辑成一卷。传布士林。使后生初学。昭然皆知吾先生之所与交者所以传者。举是当时之贤人君子。然后可以尊先贤卫吾道矣。岂不大胜于口舌也。但诸贤行状墓志。搜集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L 页
似难。有若成东洲,林石川,宋圭庵及李政丞浚庆,丁舍人璜则汉岭辽夐。得之尤难。伏愿令公于洛中相信如李监司处。便风寄札。恳求搜送。而近地诸贤言行之在人耳目者。令公之得于家庭及师友间者多矣。亦须详记而悉录之。以送于龙岩。则无状谨与此间士友。亦当广问博访。书成一件。然后亲自就正于座下伏计。此愚者一得之见也。倘不以人废言。岂非斯文之一幸欤。未知令意以为如何。
答柳修岩(辛未)
恭承下书。兼受清贶。感激于中。还极愧悚。絪一壤虫耳。至愚至陋。还顾平素。固无以一毫见知于贤人君子之实。而閤下不鄙之。始焉轻身于田野之鄙夫。继而不閟金玉。至有絪所不敢当之教。絪衔恩怀惠。反复思惟而不自得焉。岂閤下过听全城主(以性)之言。而不复致察。见叹于絪也。絪少多疾病。专废学业。既失师友之功。又无自拔之力。无所猷为。与下民一致。但以好贤一心。不至全灭。青天白日之明。凤凰芝草之瑞。则固已知之矣。夙饫香名。常拟识韩。而深以山川之隔。道路之远为恨。幸而今者天不欲兽畜我。使閤下得宰吾土。以遂前日慕望之心。其欢欣爱悦之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H 页
情。当如何也。还恨一身多病。不离床褥。性又不喜公府。不得源源出入。从容承诲于春风之座。其何以消鄙吝之萌乎。虽然陜素称山水之窟。西有龙门瀑布之玩。北有武陵红流之胜。倘閤下罢务之隙。悠然出游于云山烟水之间。则絪庶几扶病手攀蓝舆。仰承出尘之趣。而閒暇观感之际。自有以潜消其查滓。偿素愿而无馀恨矣。第就閤下之教而思绎。则颇有不乐为县之意。而且以抱书退伏垂示。絪不胜闷郁缺然之至。不得不进一言。伏惟量察焉。尝闻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馀矣。以閤下积学之久。畜德之深。莅此民社之重。则犹可即此而为学。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况县残民少。政省务简。择举乡大夫。分之以事。责其成功。而琴轩昼静。使邑人长听读书声。则其所以资其仕验其学者。亦有馀裕矣。宋之诸贤。皆终身安于州县之职。近世名儒亦不以治小邑为不屑。伏愿閤下勿以污俗而弃之。惟以革旧惟新为心。展布所学。而使一境民物。咸囿于善化之中。则絪之一言。未必不为閤下之用。而閤下之赐絪也至此而尤大矣。冒进瞽说。无任战悚焉。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L 页
附原书(修岩)
 淫潦跨月。平陆成江。瞻望高居。但切停云之思。伏惟此时。尊道履顺胜。袗失计来此。百事败意。然惟恃而自慰者。为近门墙。承诲可读。而苦雨作戏。官冗又挠。咫尺相阻。有若关山之难越。浩叹柰何。袗少不勤学。长益怠惰。虽尝从事于父兄师友之间。不无提撕警觉之时。而袗之心茅塞已甚。譬之绘事。自无素质。又何望采色之可受哉。是以乍作乍辍。若存若亡。而微官薄禄。又从而缠绕之。坠落坑堑。不能自拔。每中夜思之。衋然自伤。直欲抱负书册。退伏故山。收拾散乱。以少补黥刖之罪。而时势又有所不得自由者。痛悯殆不可言。万望道兄哀其昏迷。随事警责。不使终为小人之归。则君子之赐大矣。古固有旷百世而尚友。隔千里而神交者。况吾于道兄。以十年慕用之诚。有一二倾盖之旧。其于不轻绝人之盛德洪度。又安忍坐视其溺而不思所以援之哉。千万至祷。贼兵闻与沈将屡战不利。势颇摧挫。 国家生民之幸。日夜祝手而已。馀俟早晚一进以拜。未前为道保重。以慰倾往。
答柳修岩(壬申)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H 页
方在避窜遑遑中。伏承下问。慰浣之极。感拜不已。顷日凌阴之灾。出于意虑之外。闾里传闻。莫不惊怪。此实强险窒惕之辈。恐未见孚于天水中正之大人。故为此悖恶之事。以之恐动。而使之未决耳。可憎可痛。梗化之俗。出于虞舜之世。杀人之恶。作于明道之邑。自外之患。曾何足以有累于圣贤之治化哉。若以此有不屑底意思。则秖足以启恶少不逞之心。而亦未知能合于义否也。谕民之文。教迪振德之诚。革旧惟新之意。蔼然溢于言语之表。而閤下持谦守让。不耻下问。亦及于愚陋之民。絪是何物。获此盛教。不敢当不敢当。然既辱勤厚。不敢隐其所知焉。愚意岭南中一邑下。当添入数语。而自言之长也至呜呼数行。删去如何。大凡政令施为之际。惟刚做得事。而有始有终者为贵耳。窃念閤下仁德有馀。而刚猛不足。故令有不行。化有不宣。而民或至于慢。伏乞閤下勉其所不足。而终始不替。仁德之所未化者。当以刚猛畏之。使教化无所壅滞。而流布于一境。则从前将未免为夷狄之归者。咸囿于先儒规约之中。而俗化之厚。将不愧于蓝田矣。未知閤下以为如何。言涉僭狂。伏增惶悚。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L 页
附原书(修岩)
 伏承尊翰。申以至训。感荷厚爱。无以为谢。就审迩间。道履顺胜。玉润所患。亦非真痘。极以为慰。但失血过多。则似当更用峻补气血之药。以防后患。不审如何。凌阴之灾。自惟无状。居官不理。事事皆误。人人皆怨。何可的指为某事之失。而谓出于某人耶。当今第一上策。只有退归二字。为可以少逭罪戾。而既不能然。则惟当引过省愆。痛自刻责而已。岂敢一毫怨尤于其间哉。谕文谨依命修改。而瑕累百出。愈见而愈不好。伏乞痛赐斤正。虽涂抹如鸦。不敢恨也。书末所教。尤出于抚念之深。仁德有馀。直是引诱不敢承之语。而刚猛不足。乃为平生不可药之病。不惟莅官治民。弛慢如此。自少幸赖父兄师友教导之力。从事于书册五十馀年。其间非无一二彷佛窥见于隙光之馀者。而悠悠泛泛。迄今无成者。皆是刚猛不足者。有以使之也。恨且柰何。叹且柰何。继自今当更加勉励。不敢以疲软自画。庶几赖天之灵。或有分寸之益。而亦愿道兄之终教也。本以不文。每便必忙。信手胡草。辞荒字芜。大不敬矣。悚仄悚仄。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H 页
答柳修岩
二天华翰。屡及于深山穷谷之中。感幸于中。罔知攸谢。絪赘息之𤺌。方在死生路头。而在家孙儿时染痘疾。嘉树妇家。回禄烧尽。干事之奴。亦以逃失。事皆悬念。当听命造物儿处分而已。再昨所进书中之辞。虽出于敬爱閤下之诚悃。辞不达意。亦极僭越。而閤下不以为罪。反见采用。絪不以无状之见信为幸。而深服閤下之休休如有容如此。閤下之不以人废言如此也。推是心焉则亦足以优于天下。况我东国乎。专而不咸。用牛刀于割鸡。是诚可叹也已。然职有内外而心无内外。官有大小而治无大小。惟愿閤下勿以小邑而不屑。勿以难治而改图。展布所学。勉施德教。修先正宣城之约而复吕氏蓝田之俗。则天之所以使閤下之才之德。不咸而专于一邑者。实所以父母我此邑之赤子。而洗万古难洗之污辱。得以共沐于 圣世之雨露也。此岂偶然而已。伏惟察其意而采纳焉。
伏承辱复。仰审閤下不能不为恶少辈所挠。而有浩然弃官之志。絪始焉惊。中焉疑。终焉大以为不然。伏念閤下惠爱著洽。仁声洋溢。闾巷间黎童白叟。举皆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4L 页
欢欣鼓舞。如赤子之见慈母。枯草之遇阳春。则何尝有一毫取怨怒于下民者哉。而凌阴之灾。公厨之变。不一而足。此盖出于刚险窒惕之辈者。显然无疑。而亦閤下有以自取之也。絪请探隐摘伏。先言其自取之由。而后及其去就之义可乎。夫听讼之际。考之法典而有限过不容再接者。则屏而黜之。不使窥闯于公门之外。揆诸情理而有不可不听者。则此是彼非甲直乙曲。默识于察言观色之间。元情文记之纳。而得其真伪。然后风驱雷迅。判决于片言。毋留于晷刻。则彼不得其情。自知理屈者。咸服威明。退无所怨矣。閤下则不然。虽已知其是。而惟恐其不是。已知其非。而惟恐其不非。发见于言辞。询问于外人。引日留时。久而未决。故恐其不利于己。侥倖于万一者。以心语口曰此倅贤者也。今为不测之举以恐动之。则彼必不乐其官。而继之者安知不有利于己乎。于是作为不测之举以恐动之也。故絪之愚意。以为横逆之作。亦閤下有以自取之也。今之为閤下计者。惟当反其自取之道。从前当决而未决者。不但无所留滞。裁遣如流。而涂摖文字。追改日月者。败伦乱纪。游辞饰奸者。少不容贷。大畏民志。则魑魅魍魉。无所逃形于禹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H 页
鼎。而暴行者不得作矣。苟或不然而动心于无妄之灾。弃官于横逆之患。则彼其不逞之辈。自喜其术之得行。而欣欣自贺于心。争相视效。无所惩艾矣。安知将来之灾。不有甚于今日。他邑之变。亦有大于此邑乎。閤下苟有不屑之志。则镇定此习。然后观其时势。或引以疾病。或举以他事可矣。决不可以此动挠一发。而启无穷莫甚莫大之弊也。此少有智虑者之所不忍为。而况閤下之仁明而忍为之耶。昔裴度专任淮蔡之责。而贼徒惮之。阴遣刺客。中夜击伤。其为变极矣。度曾不以此少动于心。未尝有避去辞位之计。讨贼愈急。卒成平淮之绩。今回禄之变。不及于击首。閤下之贤。远过于裴度。而径先动摇。遽有辞避之计。有若为恶少辈所驱逐者然。窃恐有害于士君子去就之义也。抑閤下有不当去者三焉。絪请条陈焉。古人之居官。吾志可行则不苟洁其去就。今方与邑中父老子弟。修行乡约。大施教化。士民咸悦。庶几复见跻薄俗于淳厚之域。而閤下所学之志。可行之时也。此不当去者一也。古人之在藩府食储帑。藏必盈溢于始。至今径约过俭。视官犹家。从前捧敛需用之物。一切废格。故官库一空。衙供不给。若不从后善。画与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5L 页
邑老乡任。规定官用之需。以为可久之道。而未及猷为。先自弃去。则安知不速来者之怒。重敛加徵。而今日之俭约。适足以贻后日之巨弊乎。此不当去者二也。先集锓梓。閤下之所当留意。而寝食不忘者也。今方设局。事将就工。苟非大不可之事。则犹当僶俛数月。以毕志愿。而中辍不行。不亦有伤于干蛊之义乎。此不当去者三也。閤下有此三不当去。而曾不少恤。去之迈迈。则此实小丈夫悻悻者之为耳。曾谓閤下之贤而有是哉。或者以为閤下于义。虽不当去。暴行间作。若是其甚。奉还神主则理或然矣。絪则尤以为大不可。墙篱甚固。门守诚严。则虽有狙诈之奸。万无飞入之理矣。此则不当虑而过虑者也。况公衙之坚筑墙垣。固结篱棘。不废于春秋者。自有定规。閤下何惮而莫之为乎。此之不为。而徒事惊怯。则是何异于开门揖贼。而犹恐其害己也哉。未必不为五尺之羞矣。絪学未知方。蒙无识见。而妄敢与论于閤下之去就。极知僭踰。无所逃罪。而第念閤下不以絪无似。而收而置诸朋友之列。每下随事惊责之教。絪每感知己之恩。思惟报效。爱莫助之。而欲备药物之末者久矣。今此狂言。虽不足以方于蔘朮。其攻疾之一助。则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H 页
亦不多让于牛溲马勃矣。閤下若以絪言为凡民愿留之情而已。则岂非待絪之薄。而随事警责之教。何异于玉危无当者乎。伏惟察其志而恕其狂僭焉。避痘龟缩。以书代臆。尤增惶恐。伏地俟罪。
与郑仁弘(癸丑)
首冬犹寒。伏惟台候神相万福。每仍北来人。只问动静如何。而久阙晋侯。已失三秋。其负罪也实深矣。宁不自愧于心乎。今闻大监升卜左台。 圣谕下来。其行止天也。天未欲平治我东方久矣。则伏想高明之见。已断难进之义矣。第有区区愚妄之见。不得终隐之。而毕其说焉。伏惟垂察焉。闻朝廷安置永昌于江华。夫为人臣而负逆贼之名。则王法之严。不可毫发容贷。今永昌则不然。以言其罪则非其情也。以言其年则乳下儿也。以言其身则先王之子也。今王之弟也。而必欲置诸死地而后已。此岂盛德事乎。昔淮南王长谋反。废徙于蜀。夫长之恶非无知一稚儿之比也。虽以周公之诛管叔。诛之人谁得以议之。然犹尺布之谣。兴于当时。岂不以兄弟天伦故耶。今也欲以汉文之处淮南处永昌。窃恐天下后世之讥议。不但止于尺布之谣而已。其为君德之累。岂小小哉。大监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6L 页
身处山林。虽不与廷臣之论。发此杀永昌之议。全出于大北。而不幸大监领袖于其辈。其迹固已嫌矣。而前之疏劄。亦泛论豮豕之义而已。终无一言以及于不可杀。絪窃惑焉。夫设以事之利害而言。则永昌虽云 国家之祸根。然若使古之安社稷臣者。遇此事处此事。则未知其何以。揆之于杀一不辜。得天下不为之义。则其不可杀也明矣。昔诸葛孔明劝先主取刘璋。而程子有言曰圣人宁无成耳。不为此也。大监即今之学程子者。岂但自处以安社稷臣而已乎。如青天白日而无一点瑕疵者。絪之所以望于大监也。质前圣而无疑。俟后世而不惑者。士林之所以望于大监。则其一言一默。岂不重且大乎。而况以道事君者。大臣之责。则纳君于无过之地者。非大监之任乎。虽以道之不行而退在烟霞。心罔不在王室。故事有关于社稷。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独此一事。正论未发。此絪之惑滋甚者也。伏愿俯察一得之言。倘或未以为不可。则岂但絪之幸也。今之辞职上 达此其时。故敢以是忘烦而冒渎焉。
曾闻台候有不安节。而迨未得问候者。瘟疫四炽。道路多阻。贪生之念。有以易其尚德之心也。恨愧交中。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7H 页
无以为心。仄闻郑弼善蕴。以言事将被不测之祸。言虽过中。其直亦以主圣为恃也。廷无叩血之人。反欲弯弓于朝阳一鸣之凤。惨矣时事。不忍言不忍言。彼不能以道事君。而惟以容悦为心。至欲加罪于矢口之正士。是诚何心哉。伏想调摄之中。忧时之念。反重于前日矣。絪无任奉虑之至。(甲寅)
答李楠溪(丙寅。桐溪为岭伯。士论欲建寒暄堂书院于崇山。)
曾枉降临。继辱惠书。前后厚意。心实感幸。况一封琼韵。奚啻万斛明珠。获此宝贶。罔知攸谢。且中呈书方伯事。屡承下谕。镌诲良勤。仆虽无状。尚贤一心则亦与人同耳。今此之举。固不待人言而先登矣。第缘采薪之忧。后于海寺之会。往来无便。又未修复。罪负实深。至于初六追呈之教。仆窃惑焉。顾惟方伯寔此吾党中冠冕也。鄙意愿定送二员于方伯所。先禀建院之由。宣力经营之地。亦必悉心矣。一书之呈。虽待巡到之日。尚未晚也。
答曹漆原
离怀襞积。忽此承书。书亦次面。犹足慰浣。况接元龙之声音耶。仆眼疾疝痛。已成沉痾。每想方丈烟水之奇状。高居之幽静。思欲一致身于其间。重寻旧迹。更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7L 页
闻清话。而病蛰至此。秖费南向浩叹而已。示事两度。前书已尽矣。又此烦诘者。岂未之思耶。德溪日记时在其院长文高灵家。方求见而未得陶丘立石。柰此时好之乖张何。斯人也无实行可录则已。不然太史已书于册。广土已铭于口。辉熀显耀于今与后者。固不待墓左一片石矣。况复有可立之期乎。凡此数件事。顾吾大先生之德。皆无一毫累及矣。愿勿以思虑焚挠于中。惟当平心易气。明义正论。修出家庭闻见。以备我先生行录之未备则幸甚。
夏初沈君伯玉来传手字。细认山中消息。慰浣之馀。还恨此身多病。不得一致于方丈烟霞间。仰承清论。而只以数年间一书之得为幸。是固人事之可叹。而亦委之于数耳。西厓集印布已久。而仆时未取览。其中景慕吾南冥文字有无。盖未可知也。自书院印来一件。而未及妆䌙。徐取而观之尚未晚也。岂拘出入之嫌乎。德溪日记。方在丌上。撮其要语。而未及精书。俟缮写当专致焉。此外二三贤表德之举。恐非时好之所尚。而亦非吾党之力所可营为柰何。惟汲汲不可一日弃置者。吾先生神道碑也。龟玞依旧。螭面磨新。而尚未竖立者何也。若以摹日月之光为难。而远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8H 页
求于寒门。则岂理也哉。此间正直孝友之行。实为士林之所瞻仰者。亦自吾先生渊源中所得。则以斯人之笔而形容我先生德美之盛。未或不可。舍此而他求则恐未免贵耳之病也。未知如何。噫一石立仆。固无损益于先生。而斯道兴衰。未必不在是焉。每中夜以思。未尝不抚膺叹息也。无状尚如此。况在先生之嗣息乎。想尊之食不下咽而卧不安枕也。愿自今改图。毋为远求之计。与院中诸友商议处之切仰。秋间准拟扶病一晋。留栖院中旬日。若得此计入手。则重远应亦相从。惟此深企。
一别方丈。于今三年。未认气体能得康宁耶。年前屡承惠书。聊慰阻郁之怀。厥后来往无便。邈然未闻烟霞消息。瞻傃自不已。仆夙婴石淋之疾。到今尤剧。发作无时。去冬今春。长在呻痛中。私悯如何。师友录构思积年。今始卒业。但离索之甚。闻见未博。且病未出入。不得与南中诸友论辨去取。只与此间知己如赵林二君。求聚诸贤事迹。删辑经时。粗似可观。如年谱则其于先生出处之节。最为明白矣。近与士友。会于龙岩。净写一本。分作上中下三卷。专伻送上。幸赐清览。特命子弟中善写者。从速传书。然后此本还于鄙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8L 页
处切仰。此间诸友求见者众。而必先委送于左右者。以左右曾欲此录之速成故耳。重远久不相见。而未许一者来访。殊无古人憧憧之义。至于此录之成。不得一语论辨。诚可憾也。夏初若得免恙。则投谒院宇。退接英眄是计。(丙子)
答姜学颜(壬子)
前月得书。满纸情悃。庶慰积年之怀矣。廷议得失。非关草莽之人。而往来行言。或不得其实。几误一世之公论。则虽以草莽之人。而不得不任其忧也。云翳已捲。白日如昨。奴隶之贱。亦知其清明。而或者指以为前后异论者。多见其不知量也。当今之世。知德者盖寡。而爱之者亦鲜矣。掇拾馀论。藉以为发身之资。而及其临一事变是非当前。则全不顾恤。此愚之所以中夜慨叹。继之以泪者也。惟兄正直听明。素为吾党之取重。居下位日未久。虽未能立正论于鹓列。而使上下取信。亦当直其躬正其论。不以强弱而挠之。护吾道之东。幸甚幸甚。若其劄中荐誉之言。虽或不能无疑。亦泛论而已。其何伤焉。
前月中尔南来传手字。直是千里面目。披阅再三。怀袖而不忍舍也。即闻窜谪之奇。其然。今世宁有如此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9H 页
事也。悒悒之中。如醉如狂。想恋 阙望云。当作何如怀也。贾傅之不容者时也。唐直之远谪者命也。其于时与命何哉。亦当顺处而已。处患难行乎患难。然后见君子。愿勿以自抑。惟当反身修省。动心忍性。使吾德充足于中而无少歉焉。则自外之患。不能入矣。岭路阻脩。未得叙别。悒悒之中。此实悒悒处也。一天明月。两地相看而已。(甲寅)
去秋彦升之还。闻兄消息。见兄手字。披阅未竟。感泪先坠。不见六七年间。兄之遭祸患极矣。弟亦持服才阕。又哭从叔父。是何兄我之祸患。亦与之同乎。此则命物之所处分也。岂言之所能究竟乎。惟此一恨。更长于天地间者。燕霜未感。楚囚经年。兄之泪固未尝乾矣。言之及此。孰不抚膺而哽塞也。人情所同。不勉而起。乃于今夏乡人之会疏者。多至百馀人。可见人心之难诬。而亦兄之诚孝有以感动之也。家君奉疏冒此炎热。在我情理。不堪其悯迫之至而不能止焉。则犹望其排云阊阖。得蒙雷雨之作耳。第闻圣体不宁。凡百疏章。或留中不下云。是可虑也。然兄之诚既能动乡人于千里之外。则宁有不动于天乎。当见白日回照。冤枉可雪。愿兄少弛忧虑可也。若淮阳虽曰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9L 页
天下之穷处。动心忍性。亦所以增益其不能。则处困而亨。正为吾兄今日之事。珍重自爱。慎饮食少思虑。惟此之望。(戊午)
熊幡乡路。未得叙别者势也。尔南来传以德音。兼以溪藤一柄。清风故人之赐也。庶用慰暍于炎赩之时。则可无一言相报于揽辔之日乎。舜之所以为大智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谨以好问好察四字。为兄赠焉。幸不以人废言。临民莅政。毋得自任刚明。而务从乡大夫。则区区病友之望也。未知如何如何。秋老橙林。昼锦丘园。则可接清眄。惟此企企。(戊辰)
一纸情问。千里面目。奉展移晷。慰浣离怀。即闻承 召归朝。乃知 君相之心。不以一邑后一国也。诚愿勉副 君相之心。从容补导。随事规谏。使 圣德日进而治本有立。则吾兄此行。实系海隅苍生之望。吾兄勉之哉。弟鳖缩穷庐。经抱病年。秋发已种种。而玄花又著眼矣。天渊异路。合并无由。区区老怀。替诉寒梅而已。
再昨表叔鍊伯自官廨归。传以手字。开缄圭复。披雾睹天。朋友道缺绝久矣。所与友者。惟酒食相徵逐。而独惓惓以讲劘为教。其善导之意至矣。顾余无状。何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0H 页
幸得此厚贶。有似病痞之客。萎薾积伤之馀。得闻楚医之言也。第恨昏愚庸弱之甚。不能自拔。而有所持久。惟冀辅以胜己之力。相劝以善。庶得不至于坠堕。而彦升据上流。兄又南为。不得从容静里有所相规。其何能得免于茅塞乎。新秋龙门。倘不负所言。而幸许同栖旬日。则砭顽呼寐。在我多益。岂不胜于平常会谈而已哉。各宜自谋。不以世累为缠。勿使虚送一年秋。惟此之望。
向夜隐讨。得闻论议和平。多有迥出群情之所不及知者。恍然如醉者之得醒。感幸于中。因念胜友一夜之助如此。若使置此身于高明之侧。至于期月而已。则其所开发。岂曰少补之哉。閒忙殊路。暂时磋切。亦不多得。恨叹柰何。归路见嘉树诸友。为传吾兄不至牢拒山长。勉副士友之望云。则皆欢欣倾服。如有所得。何令人倚重至此甚耶。愿益修行义。不坠令闻。得以冠弁乎儒林。勿替卫道之诚心。区区病友之望也。保合大和之论。初以为固无间然矣。更思之则有大不然者。凡是非之际。无两从之理。若一毫有系小子之心。则其不至于失丈夫者几希矣。今者既知其非。而先有保合之计。则其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0L 页
自失之悔者矣。此间士友慄慄危惧。幸而吾兄特立不挠。砥柱奔波。为一时士林之所倚重者。则所当光明其处置。公正其是非。使邪正善恶。昭然然后君子有所恃。小人有所畏。岂可先有保合之计。而一任其横恣。莫之救正也。此在见道分明。已有十分裁量。而言之不惮烦者。欲勉其所已勉耳。鄙意欲兄及今驰驿卒折一简。就正于桐溪相公。又下状于咸倅。勉其悉力于斯文之地。则兄虽远游。隐然有在山之势。而终无作梗之患矣。未知如何。弟一疾支离。捧心作苦。而材料乏绝。难仰药物之力。惟以杜门不出。为慎摄之要。此果能抵当否。战败之将。收拾散卒。虽坚壁固守。勍敌日至。则殆且降于朝暮矣。海金砂散欲及时剂用。而前诺唐材数种。已贸来否。邯郸受秦兵之围。日望魏救之至。而柰止邺何。倘赖瞑眩之惠。得已瘳于数月之后。则扶曳强进。面诉是计。姑使迷豚先此问候。
顷承惠书。兼寄十袭之药。苟非诚爱之至。何以及此。仰感厚意。铭骨不忘。即此老炎。令候何似。弟久抱蹈海之计。而疾病支离。常恐素志之未遂也。前月晦间。舆疾南下。来寄孤山。已踰三旬矣。病势无减。寒热有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1H 页
加。胸烦喘急。危兆叠见。只待司命者处分而已。自春间长对药炉。随𤺌投剂。已至七十馀贴。虽未得日见其效。食治比前稍进。元气尚今扶持者。此实令惠药饵之力也。其恩轻重。何以为报。馀不宣。
答权静甫(乙亥)
孤山陪赏。既醉又饱。迨感盛意。自不能忘。忽此惠书。更蒙镌诲。披雾睹天。无以为谢。数月前获见抵文子昭书。不以絪无似而欲使之相聚。熟讲来复配享事。絪之蒙无知识。有何一寸可取。而犹未见弃。有此不敢当之教乎。情已至而事不从。小人之所不为也。敢以一得之见。仰质焉。来复早得依归。操履无瑕。而又有寒冈定论。则今之为配享之议者。诚是诚是矣。孰敢异同于其间乎。若其上 达当否。则特一馀事。临时广议。择用极好道理可矣。何必径先熟讲。与之争卞也。抑愚妄之见则不在于是焉。夫师生之间。配享之举。必择其亲炙传道之优者。然后当时有定论。后世无异议矣。若遗其优者。而独举其次焉。则当时之论。安得有定。而后世之议。亦岂无异也。试以南冥先生之门论之。则升堂入室。一时从游之士。有若郑寒冈。有若吴德溪。有若金东冈。玆三贤者。固不在守愚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1L 页
来复之下矣。当初独配以守愚。犹未免士林之疑怪。而今又只以来复配焉。则岂不是效尤之甚也。暮春之会。窃以此意禀于老兄。则以士论如何位次未妥为教焉。夫所谓士论如何者。以寒冈道德不下于南冥。而援例配享于诸贤之间。则恐或人之论说纷挐也。所谓位次未妥者。以守愚之位。既定于东偏。而逼于从入。遽移于西偏。则情理之有所未妥也。凡此数端。论议明白的当。固无间然矣。然求之神道。岂远人情。一祠之中。同享师生。则虽师未必贤于弟子。犹可以弟子而配于师。论说之纷挐。固不足恤也。一堂之间。东西序坐。而贤己者后入则前坐者让位。位之移易。有何拘于前定也。情理之未妥。吾不知其可也。近看时好不在于南冥。而全不知其道之为可尚。此实近地士子背不帖席者也。惟幸老兄有以负士林之重任。则所当择一世所尊崇。以之升配。然后足以为遐迩之瞻尚。而将坠之吾道。赖以扶持矣。岂可差毫釐于一举措之间。而谬千里于多士之望乎。愿老兄毋滞旧见。更加精思。勿以众论之纷挐。有少动挠。而壁立千仞。执中从正。肇称殷礼。咸秩诸贤。则其为斯文之幸。曷胜道哉。大抵德川一院。非若龙岩新山之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2H 页
比。乃曹先生归宿设教于此。而群弟子出入讲道之处也。今以四贤并配于其地。则师生相得。神理宜妥。而山林光彩。辉映千春。岂不是事理之当然乎。然此举措。至重且大。当通告道内。齐会多士。合众议折其衷。然后以定升配。则俟百世质后贤矣。絪既辱见知于高明。安敢终默而不达所怀也。士固信于知己。微老兄无以发此言矣。
与权静甫(庚辰)
有人过传日边消息。垂死病中。始知瞿塘骇浪。还侵季膺之归帆。风雨寒窗。惊叹靡任。然名途失得荣辱邮传。此何足累其灵台耶。曾闻令诗曰白首重来羞满面。不如归去掩柴扉。只恨当年令兄柴扉不早掩而掩不牢也。絪忧患馀生。疾病沉绵。落此海隅。与鬼为邻。安得角巾相寻。叙此郁结耶。徒想清标。梦里耿耿而已。
答赵致远(乙丑)
昼日慵眠。方为暑炎所困。故人一纸清风。来惊枕上蝴蝶。快然若登阆风而御灏气。欣感于中。罔知攸谢。况病拙一身。无一事可见于人。而过蒙君子之评。期以远大。至于如此。此虽故人相爱责望之深。柰不敏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2L 页
难堪何。置诸几案。代作严师友。而亦以兄之望于弟。望于兄。兄勉乎哉。秋来枉顾。弟实铭感于中。倘不负所期则谨当清风扫矶。明月侍坐矣。书左琼韵。拙不能报愧愧。
  附原书(涧松)
 暑炎方酷。天地红炉。想惟此时。静履佳胜。任道依旧者贫病。日甚者鲁莽。常恐醉生梦死。终不免小人之归也。往年倾盖之后。虽不得更接仪刑。款承馀论。而怀想德义。与夫钓洞泉石之好。未尝不西望驰情也。老兄早谢名场。杜门求志。圣经贤传。专心玩究。往行前言。反躬体履。兄之所大欲。已可知矣。他日所造。其可量乎。此任道之愚所愿从游而承教者也。第恨相距稍远。会合未易。徒勤星斗之仰。莫近春风之座。临纸忡怅。怀不自已。偶占一绝。伏呈左右。诗云乎哉。寄情而已。
睡馀溪堂。思人政苦。情问适及。恰似仙爪爬痒。况审冲养有迪。慰豁万万。絪索居穷庐。衰病相侵。苦雨炎热。无以自遣。欲待秋凉。一鞭南游。披雾高居。兼赏山海之胜。而此计久未谐。又未知今年能入手否也。西关消息。式日不好。桃源何处。可以避世。堪可悒悒。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3H 页
与赵致远
昨暮李生挟两册来传。且道兄意。始知兄来在三山。病里故人一番消息。奚啻十全良饵也。但以不得文字。窃致怪焉。岂悲挠中不暇念及病友耶。弟入冬来。重患腰胁之痛。几至危境者。一月有馀。而今始少苏。倚壁缩坐。何能致此身于三山之下。奉展三秋之怀也。兄或有馀閒。未可一问病友耶。然在吾既不能先施。则亦何敢以此望于兄乎。乐翁今拜教胄之官。其在相爱之间。喜不能寐。而远冒风寒。不得无忧虑耳。(乙亥)
顷在三山下。做得一夜话。忠告善导之意。至恳且切。如寐得醒。虚往实归。自惭诙谑不中程式。惟此一病。到老犹然。愿每下顶门上一针。救得已成之痼疾。而使之自由于归宿境界如何。师友录中编入退陶先生事。始闻益之。及老兄之指教。意以为大中之论。而欲令老兄就正于张先生矣。顷日之奉。不传函丈间所闻。而意见颇异于前所论。无乃张先生之见。与诸贤不同耶。若然则何不明白说破。以释愚蒙之惑耶。篁岩遗事为其孙者。不当秘而秘之。愧叹柰何。益之曾许其先大夫所记郑先生遗事。而竟不肯焉。此必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3L 页
有说矣。大抵当今所好。不在于南冥。而索瘢于专无瘢之地。求过于不可过之人。此则当俟百世质后贤而已。岂可以区区口舌争也。但仆之无状。僭不自量。欲辑是录者。窃以为今去大贤之世。若此其未远。而知其道者若此其鲜焉。此后更百世之下。谁复得而知之者哉。所以收录一时交游之贤。出入门下之士。使今与后举知其师友渊源之所在。而代大匠斲者。希不伤手。且人之不欲其成又如此。亦当付之于天而已。柳持平季华今作泉下人。斯文之痛。不独哭吾私耳。衰年多病。寸步千里。未伸绵刍之义。幽冥之间。负此君子友。此平生一恨也。老兄何由更向三山耶。正甫方在色忧中。企待问候之行。以为谋面之期。
忽承李友过存。三秋面目。百年肝胆。欣幸之馀。又闻好音耶。还恨一身多病。不得憧憧来往。而秖以一见面目。一闻消息。为久别之慰幸。不得不发浩叹于此也。弟久病之馀。精神昏愦。仅能虚度日子。无所猷为。将恐坠落无所收拾之地。而为君子之所弃也。师友录付此友便仰尘清鉴。幸赐斤正如何。离索之中。无所就质。只以己意断定。不但闻见未博。多所遗失。其所得行状墓志文字浩繁。似难悉录。故去枝叶存本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4H 页
实。而不能无去就之失中。诚可恨也。今此寄呈者。欲得高明之览正其差误处耳。其当改处。皆付标以送切仰。礼谷行状亦付送耳。乐翁入城数日。便即南归。不负病友之望。令人意思殊快也。吾侪相爱之情。不愧古人。而近在百里之地。命驾一事。独愧于古人。其自今各相策励。疾病之馀。不以道路之难为辞。而惟以春秋佳日。一番会合为心。区区之望也。(丙子)
日者往问。病中辞语。令人感佩。虽以在己之痛。自有不能已者。归来煎虑。未尝顷刻忘于怀也。今承书示。尚有未瘳之教。还恨此生疏漏于人事。迨阙伻候。若置相忘之域。有愧于中。罔以为心。舆还之计。虽出于不获已。若未快痊。何能轻动。况兄已拔世臼。虽当农月。南亩之念。何曾一毫有动于调摄之中乎。安卧三山之下。想见函丈之容。而日与乐翁膺甫谈话从容。则其所得岂独在于养病而已。惟此之望。
别后相思。比前尤剧。清音适及。披雾睹天。换衣被谪。堪可拍手。人失之人得之。则此固不足为意也。至于被室人之责。信乎其妻不知其友识之也。呵呵。开月游观。固所愿也。但未知世间好事。能入手否也。适在华筵。醉不能一。
无闷堂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4L 页
烟柳芳辰。想道履若序。弟自岁初淋疾复发。而病势变换。證候不齐。因致脾胃伤败。临食呕逆。以至于今。尚未吞数合之食。日渐绵剧。一朝溘然。恐不得再见故人颜面也。正月中。有自三山来传兄书。书出于岁前者也。兼承跋文之惠。病里虽不能寻绎意味。抚玩移时。深叹卫道之诚心也。厥后移疾村舍。无缘修复。迨极恨叹。玆令豚儿晋候轩下。兼诉病里恶怀。幸赐采纳焉。万万情怀。借笔何尽。
得见安君过存。凭审道体康健。欣慰之馀。自怜吾生百疾欺凌。一身病患。固不足恤。而次妇婴疾。日渐危剧。末豚又罹无妄之厄。腊晦远就京狱。而廷尉当尚未知闻。忧患相仍。一至此极。焦煎心虑。宁欲溘然而不得。每念老兄割据洛江形胜。身閒累寡。何尝有一毫拂郁于心事者乎。羡叹而已。年来时事有不足听闻。惟欲屏迹遐举。遵海自聋。而患故牵掣。计未入手。常拟拔冗扶病。一造高轩。仰承清诲。庶几除此心恙。而路梗痘疾。又不可得。何人叙怀何地容足乎。咄咄书空。不能奋飞耳。闻安君之归。路过高居。聊此候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