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玄洲集卷之十三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玄洲集卷之十三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5H 页
怀恩录
丙申冬十月。余年十五。未冠。初谒 先王于庆运宫。俯伏不敢仰视。 先王教曰。尔无恐。仰观我面。仍 命给纸笔曰。书尔所习诗句。余承 命。写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一律。 先王下览。笑曰。尔书法胜于我。第楷字未精熟。而先行草法。则终不能成家。切勿行草。可也。馈酒食。留于后苑。仍 赐内厩𩣭马。覆以 御鞍。乘以退。继 赐 御着头冕鬃笠。仿唐制。上广檐狭。模㨾异俗。人争笑之。大父文靖公曰。 君赐也。不可不着。毋别造也。
丁酉春。釐降 王女。衣服不用锦段。盖 先王躬行俭素。 御服常用大布故也。是秋倭寇再犯。 上命陪 内殿。避兵于成川。夜驰百二十里。到麻田。所乘马病毙。 上闻之。追送内厩马。
己亥。自成川。移驻海州。上京问 安。庚子。还归。
御制送海嵩尉还首阳。
远别迩来日抵年。忽惊相迓雪花天。白云寒日乔山迥。紫殿新春冷月妍。离恨乍牵宫柳嫩。信书休惜雁声传。首阳千载清风在。劲节行看令德全。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5L 页
 时 懿仁大行山陵才毕。故有乔山之语。
御制示海嵩尉。
万机多事。奈此汩没。永绝吟咏。尘留砚匣。忽见来诗。奎璧灿烂。恍然自失。正如披云雾而睹青天。尘虑顿醒。玆和其韵。聊以助闲中一笑。真所谓阳春白雪之调和者自羞。
霜酣宫树色。叶叶送秋声。几处捣衣响。孤灯残梦惊。庾公楼月白。陶令菊花明。榻外关心事。悠悠此夜情。
庚子。子墀生。是冬。诣京师问 安。 御制赐贺弄璋。其诗曰。降神维岳昔闻之。福善于今理不疑。天上石麟英表异。人间玉树美名驰。予心方喜含饴庆。翁主堪劳断织思。他日蟾宫应有桂。春风折得最高枝。因命往太仆。自择 御马一匹以去。
辛丑。还京师。与诸僚。诣问 安。 上下御制七律一首。曰。灵台止水净辉辉。一点纤尘不许依。无极元来本无外。有形方始却有机。一轮霁月乾坤大。数仞宫墙道路微。上面欲寻奇绝处。静观鱼跃又鸢飞。因 教曰。予于病中。偶有所吟。尔等赓韵以进。时余年才弱冠。专昧性理之学。谨缀芜词。只步 御韵进二首。上律忘不能记。下律曰。 圣学高明日月辉。小臣何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6H 页
幸末光依。葭莩但愿陪千岁。菲薄多惭赞万机。閤阁风轻更漏远。御沟和动雪霜微。回瞻五色云生处。佳气长随黼座飞。 御笔下教曰。尔等好学。予用嘉焉。今观所制诗。清新俊逸。常居勤学可知。予素不知诗。昨于病中。偶有拙作。出而示之。不料尔等诗律至于此也。更加勉力。终始不怠。予汩没于万机中。常不事笔砚。无以应尔之求。各 赐虎皮一张。勿谢。
壬寅。拜总管。入直都总府。时有投石之变。 先王戏赐 御制。有曰。寄语诸公总管曹。莫弛扈卫致人骚。新梅嫩柳韶光遍。几倒金壶倚枕高。又曰。讲学良知千圣诀。才华文艺一鸿毛。新诗掷地浑如玉。醉墨春风满彩毫。下篇盖劝以学问也。仍 赐酒馔。令赓韵以进。时夜已二鼓下矣。余即用 御韵。合为一律投进。诗曰。五卫森罗对马曹。竹垣寒月玉萧骚。麒麟香动丹墀近。鳷鹊诗传白雪高。优渥自怜依凤翼。顺风还愧效鸿毛。中宵紫禁清如水。想见 天人弄彩毫。余时年少。诗律未熟。不避叠字。 先王过加奖饰。 御笔复书曰。今见和章。词旨既佳。铿然太和之音。蔚为希世之才。此足于华国之用。更宜专心学问。勿以文艺自满。可也。复叠其韵以下。曰一时才气冠刘曹。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6L 页
文彩风流擅楚骚。细雨池塘春草绿。东风梅萼暗香高。携壶莫厌酬佳节。落笔浑惊有凤毛。九十韶光恼人意。题诗醉兴满挥毫。明日。牵 赐 御乘宝马一匹。玉鞭一条。 先王前后劝勉之恩。如是之厚。而年少气锐。放浪诗酒。无所成就。到今白首。终作伎俩人物。惭恸何及。
是年。 上赐黑牛一头。余赋进一绝云。轻裘肥马非吾事。白鹤青牛恋故樊。最是 主恩酬不得。却教方朔托金门。
御制戏示海嵩尉伴鹤仙人。
井梧一飘。蓐收行秋。金风乍起。老炎敛迹。缅维此时。神相万福。侧闻公受赐觳𧥆。欲得蒻笠与蓑衣。将乘以拜赐祇谢云。未审其信乎否也。礼曰。君赐车马。乘以拜赐。深贺公得礼之正也。吾闻君子成人之美。为公求得绿蓑衣一部。白玉鞭一条。唯蒻笠。竭力旁求不得。盖七里滩上严子陵。取已久矣。世无此物。谨以女帽代之。更胜于蒻笠二十分也。公宜乘其犊。具此服。疾驰以来。予且跂足伫立而待。遂作歌曰。君恩隆厚。锡之服牛。孰承玆眷。伴鹤仙人。白玉鞭兮青犊牛。顶女帽兮披蓑衣。翱翔乎九陌之途兮。指天门而为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7H 页
期。俯伏稽颡。彤庭螭阶之前兮。重瞳回而八彩笑。日暮醉归。长安道上齐拍手兮。高卧北窗一枕清风。吁嗟乎。宁戚远矣叩角无闻。丙吉逖矣问喘无人。觳𧥆堂上。便启齐王之仁术。火燎城穴。终成田单之奇功。挂汉书而勤读。值𨠯酒而丧身。放桃林之几历年兮。乌鹊桥边落人间。(时适七夕。)承厚赐之仙人兮。寿与驾青牛而同一归。又为诗曰。青蓑短笛倒牛骑。遥向天门拜赐归。驷马红尘奔走客。何如公子永忘机。
御制海嵩累日锁直总府。戏以一绝博笑。
花雨弄晴人自愁。月和香影上琼楼。无情玉漏东风响。孤枕难成春梦幽。
上以御笔下教曰。前闻欲得马史。窃为尔不取也。迁乃腐身熏子。大丈夫宁不识一丁字。岂可俛首书窗之间。眵目短檠之下。读宦者书。不亦辱乎。今以白眉一帙代送。幸为閒中破寂之助。余以二绝。仰答。上一首忘不能记。下一首曰。幽愤丛中独著书。编摩上下数千馀。文章直作西京冠。馀子纷纷总不如。翌日 上命入弘文馆所藏马史乡板四十三卷。 赐给。仍教曰。前书戏耳。前去白眉。览后还入为可。余奏曰。鄙谚曰。借痴还痴。臣不敢承 命。 上笑曰。予因戏言。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7L 页
失白眉矣。
又尝引见。劝勉学问。因 下教曰。海平行高学高。诗文骎骎乎汉唐。笔法亦高古可敬。尔有家法。安用他求。予每思欲与海平从容相对。讨论今古。得闻所不闻。而万机多事。愿莫能遂。良可叹也。因以延龄固本酒一壶。付臣曰。持饷海平。说与予意。得其谢书。示予可也。
癸卯七月。丁母夫人忧。 上遣中使。致吊。 命该曹助哀。 内赐棺椁布帛。
丙午。以 即位四十年。推 恩。升秩通宪。
是年夏。朱梁 天使来颁 诏。 上郊迎。余以别云剑。扈 驾至慕华馆幄次。日晚进水剌。 上命中官。召入 御前。赐水浇麦饭。佐以乾鱼,甘藿数片,生姜一根,清酱一钟而已。 上曰。此乃御膳。予所进不过如是。士大夫不可不知此味。即俯伏啖讫。辞退。 上指盘中鱼藿数片曰。君赐不能尽吃。则怀而退。礼也。可收置袖中。又 命取小笥大豆末蜜丸如鸡卵者数枚以 赐曰。是予疗饥之物。此可见 宣庙节俭之德。有同寒儒行李。外人所不能知者。故表而记之。尝入侍终日。 上坐交椅。前置高足床。书尊德性道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8H 页
问学。慎其独思无邪十二大字。以 赐曰。此予常所自警者。尔可退而藏之。仍 教曰。海平府院君书法甚好。汝知之乎。外人云何。对曰。外人果皆称善。而小臣稚蒙。不知其功程矣。 上曰。海平及韩濩。乃吾东名笔。而濩骨少肉多。海平书法遒劲。尤有古气矣。常时嗜好何等笔耶。对曰。本于二王。而好观朱子笔法矣。 上曰。果是矣。因 赐御服道袍一领。
丁未丧第二子。时 先王违豫已久。使小黄门扶起。御笔乱草慰勉。有曰。闻儿子因痘化去。惊悼不已。人与万物。咸生于大化流行。五行错综之中。寿夭长短。莫之为而为。庄周之言曰。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古人谓是为帝之悬解。此言虽似虚诞。实理也。尔上有父兄。下有妻儿。不可不抑哀宽怀。又必以此意。敦谕翁主。俾勿伤怀。可也。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安知他日。复生英特之儿。以大汝门乎。更须宽勉。
一日。诸王子驸马。同诣问 安。 宣庙手书碗盛狗矢四字。出示曰。尔等解见乎。诸人相顾不能对。余对曰。未能解见。 命还取入。
又尝从容引见。仍 教曰。昨日世子来。予于病中。无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8L 页
聊。欲见其草书。给纸笔使书。则辞不肯。予曰。书而善。予有喜。不善。亦供予一笑。何害。再三言之。终不书。此何道理。为人子悦亲之道。无所不用。是有何意而然耶。有多少未安之 教。诸人俯伏无言。及退同僚中有一人直往柳自新家。具言 传教之说。使之达于东宫。而余未之知也。他日诣问安。则东宫引接馈酒后。屏左右问曰。顷日问 安时。自 上有何 下教耶。愿闻其详。余对曰。虽有 下教之辞。既无 上命使达于邸下。则臣何敢传达。东宫曰。我已闻之。卿何独讳之。余对曰。居人父子间传语。所不敢为。况天家乎。邸下若已闻之。则只当益致诚孝而已。不必问知。烦人听闻。因辞退。光海甚恨之云。盖伊时 宣庙已有不足光海之意。而名位已定。趑趄未能决也。
尝以都总管。直宿阙内。 上命进近日直中所作诗。余缮写十馀首以进。因请得 御笔。 上手批曰。万丈光焰。恐成虹而射天。凌云志气。独超世而出群。复以五言绝句。书于其下曰。拙笔似风樯。深惭文郁郁。清诗泣鬼神。读罢浑如玉。
戊申。 宣庙宾天。余进挽词三首。只记下一首。忆曾髫髻入天门。宣政楼前拜 至尊。宸翰在怀仙墨灿。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9H 页
赐衣留箧 御香存。桥山晓月旂𣄛湿。梧野愁云帐殿昏。跃马十年今已矣。馀生无路答 鸿恩。
己酉庚戌年间。以献官频诣 穆陵。书于斋室曰。泪彻新宫下。香存旧 赐衣。 园陵风雪暗。无复六龙归。又曰。松柏参天草露凉。疏风和雨响空廊。终宵杜宇声声苦。似识孤臣暗断肠。又曰。当年何限受 恩身。独有微臣洒泪频。 陵土一抔诚少力。享官长是冷官人。
宣庙升遐第十六年癸亥。 今上反正。推 恩加奉宪。
乙丑。因灾异 求言上劄。略曰。大德受命保佑自天。栽培倾覆。只是一理。臣伏睹 殿下忧勤励精。三载于玆。人和未致。天怒示警。引咎责躬。求助恳恻。此诚转危为安一大机会也。凡有血气。孰不思奋。而侧听数日。寥寥无闻。在廷诸臣。日侍 经席。分寸必争。无待章劄。如臣颛蒙。侧迹葭莩。脱粟腼面。鸣吠莫效。有何知识。仰报涓埃。当今政令得失。民生利病。群策毕集。算无遗失。臣不敢容喙。只以格君心陈腐之说。小效芹曝。刘向之言曰。明君有三恐。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39L 页
恐不能行。此三者。 圣明必已留意矣。闻善非难。行之为难。闻过非难。改之为难。安危治忽之机。岂不在人主转移之间乎。昔我 宣祖大王。深惟国治在于身脩。留心帝王之学。加意本源之地。万机之暇。手写尊德性道问学慎其独思无邪十二大字。朝暮箴警。殿下冲年侍侧之日。亦必睹记矣。臣猥承 先朝恩渥。入侍笔砚。追惟至今。未尝不眼流血也。银钩宝墨。落在人间。臣谨受而藏之。似有待于今日也。玆取而进之。以备 圣览。伏愿 殿下揭之座右。宵旰寓目。念前圣垂戒之意。追 先王好学之诚。常如对越 圣训。不啻耳提面命。极道体之大。思尊德性。尽道体之细。思道问学。燕闲隐微之处。思慎其独。操舍出入之际。思思无邪。以为端本出治之源。则弭灾应天之道。亶不外此。而 圣祖箴警之意。益可见矣。愚臣庶几因此。得以感悟天意。则越俎之嫌。有不暇顾。无任惓惓之至。 答曰。省劄具悉。求言有日。谠论无闻。卿不以予为无似。首陈格言。又进宝墨。揭壁瞻仰。有同承 教。念惟昔日。涕泪潸然。予虽不敏。敢不朝夕对越。以副卿爱君之诚也哉。其日适有夜对。玉堂李植等入侍。 上出其劄本以示曰。观某劄子。辞甚忠谠。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0H 页
且见先王规警笔迹。不觉感发兴起。合有酬奖如何。植等对曰。伏睹此劄。文辞激切。有足感动 天心者。非臣等所能及也。当此求言切急之日。臣等待罪 经幄。未能进一陈腐之言。而使尹某先之。不胜惭汗。翌日备忘记曰。海嵩尉尹新之。首陈格言。又进 先王规警笔迹。俾寡昧。得以感发观省。脩身应天之道。不无所补。其不惮进戒。拳拳宗国之诚。极为可嘉。特加一资。以广来言之途。是日。升授崇德大夫。即东班崇政阶也。
丙寅。姜,王两学士来颁 诏敕。余以安州迎慰使。赴百祥楼。行迎慰宴。时季父白沙公。观察平安道。仲父陶斋公。为平壤迎慰使。家大人以左议政。赴碧蹄迎慰。一门冠盖。联翩道路。人艳称之。碧蹄宴罢后。 诏使问于译官张礼忠曰。顷日安州迎慰使。礼貌举止。酷似今日议政。莫非一家人耶。张译对曰。安州迎慰使。即议政公之子。而平壤迎慰使及布政使。皆是议政之弟也。两使相与笑曰。果是果是。吾所见不差矣。中朝亦无此等盛事。大加称赏云。张判书持国。赠别诗曰。东槎迎慰属名流。萧史诗声更擅优。前辈唯称砺城尉。今君又上百祥楼。一门荣耀成团会。到处江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0L 页
山足胜游。傥有华人问家世。应教盛事播中州。诗可谓验矣。
丁卯。金兵大入。以降将姜弘立。为先导。 上将幸江都。余入引对。奏曰。事急无策。宜送晋昌君姜絪于阵前。开谕其侄弘立。使之偕来相议。以救燃眉之火。如何。 上曰。卿可以此言于领相。速为发送。余即辞出。直往宾厅。则大人与左右相同坐。具达引对 下教之说。则即为 启知发送姜絪。到阵前见弘立。金人拘留姜絪。送姜弘立,朴兰英偕来。追至江都。余以别云剑。扈 驾到江都。拜都总管。 特赐内厩马二匹。三月。金兵讲和退去。 上还京师。
上昔年在潜邸时。累然衰绖。自临见。恳求 元宗大王墓志。辞不获。制进之。 上垂泣曰。他日有以报也。及是迁 陵于金浦。进挽词二十韵。中联有曰。中宵仰屋忧宗国。偏巷关门托酒觞。大德谁云能寿考。阴功应得启时康。公孙已作中兴主。季历曾生盛德昌。又曰。珠旒御宇嗟无乐。菽水承欢痛莫长。 上览之流涕。
庚午。议迁 穆陵。 上特旨。除授缮工监提调。使管迁 陵之役。与总护使金公瑬。遍踏畿内诸处。还卜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1H 页
于 健元陵内第二冈。即 先朝治命也。余以缮工例兼都监提调。临行。上封事曰。臣窃以 山陵石役之侈大。始于 泰陵。非古制也。伊时当事之臣。付诸匠者之手。务为高大。以成观美。至于 穆陵而极矣。文武二石。本为像人。五礼仪所载。文不过八尺。而武加三寸者。岂爱惜功费而止于是哉。臣伏睹 穆陵石制。尤极魁伟。长各十有馀尺。广围亦随而同。臣窃念穴原之头。有如许嵓石。则必以为咎。而不敢用其原也。矧此别立他山之石。以压 玄宫乎。以至穴深十尺而外。 梓宫傍灰尺数既多。穿凿之阔。已半其原。加以屏石莎台之下。更掘四五尺。下石紧筑。以防颓圮。一原之面。几尽剥破。真气之泄如此。卜吉之意安在。臣曾奉审 光 英两陵。则不设莎台屏石。而只排石栏。地气既全。罅拆无虞。可见 大圣人所作为。超出寻常万万也。即今楚山将迁。像设当移。凡在臣民血诚祗事。深思巩固之道。以图万世永宁。此其时也。而 陵寝制度。事体至重。小臣不敢妄有所请。至如文武石。则尤当斲而小之。长短广狭。悉遵 健元陵尺数。实合事宜。臣非敢专以地家说。尘渎 睿听。窃惟 园陵同在一山之内。丰约侈俭。不宜有异。无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1L 页
益于 神道。有踰于 先制。仍而不改。后嗣何法。请下询礼官议处。俾无未尽之悔。不胜幸甚。 上从之。命釐正文武石。奉 教制进迁 陵挽词排律二十韵。有曰。严恭孝友寻常事。斥玩蠲珍四十年。厌世真游攀莫及。入人深泽蔼犹传。又曰。乔山久在群疑里。治命今从宿卜阡。神鬼守诃祥应閟。风雷助护事功遄。龙輴不出山门外。凤翣才经 祖域前。又曰。微臣何路酬洪造。昭代无能已白颠。襟血更沾新隧土。赐衣犹带旧香烟。 上命内侍誊书全篇以入。留 山陵。五月。晨夕董役。役毕复 命。照旧例。有加资之 命。升授光德。
壬申春。改封 章陵。受都监提调之 命。进往金浦。造排石物。建丁字阁。夏复 命。升授成禄。在金浦时。承 召上来。写 元宗大王玉册文。 赐熟马一匹。是年六月。 仁穆王后升遐。又授 山陵都监提调。病不能赴。移授 国葬都监提调。陪 大行发引。到陵所。是秋。又有赏加。升绥禄。即大匡阶也。阶级与大臣同列。时大人以首相。押东班。余居西班之首。自以父子盛满。恐招尤速祸。每当公会。多称病不参。而其为人所媢嫉者已多矣。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2H 页
先是。 上御庆德宫。有咀咒之变。 命重修昌庆宫。余以缮工。又忝宫阙都监堂上。逐日仕进。 上命牵赐内厩白马于看役之处。 上轸念连岁勤劳。 恩数稠叠。同僚有忌嫉者。倡言于宰相家曰。 上以照夜白。 赐尹某云。役毕施赏。 赐熟马一匹。至是昌庆宫又有咀咒。移避无处。 命急修昌德宫。余又忝修理堂上。昼夜董役。十日而毕功。 赐熟马一匹。 甲戌。余以 天使问安宗宰。诣宾厅。礼房承旨郑百昌。不为亲传 御帖。令注书代传。余曰。承旨亲传 御帖者。重 御讳。敬 君命也。此承旨之任。不可使注书代行明矣。常时正一品官启辞时。亦承旨出待。而况此 御帖。使人代传。不几于慢 命乎。政院启曰。 天使问安 御帖。大臣则承旨传致矣。至于正一品。亦以承旨传致。则殊无差别之意。故今日使注书。传于海嵩尉。则不受而必使承旨来传。事是新规。何以为之。敢禀。 传曰。海嵩尉品秩。与大臣相同。一体为之。可也。
乙亥。因雷雨。有 两陵崩颓之变。余受修改之命。临行上劄。其略曰。臣于昔年忝董 陵役。赖天之灵。玄宫石役。无少罅隙。自惟臣子分义。得竭心力。可幸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2L 页
无罪。顷因莎草枯损。改莎之后。暴雨急注。水从莎隙而入。以致颓圮。诚如大臣奉审书 启。以此推之。 陵寝之灾。多由于改莎频数。无疑矣。臣仍念诸 陵改莎。为流来痼弊。数片枯损。必尽改 陵上。使年久盘结之根。遍被除去。新旧土交。坚脆之力不齐。而新莎未及着根。卒然值水。则渗溃之患。在所必至。今后如非大段枯损。则就其损处。只令补缺。勿为尽改。永以为式。则莎根坚固。可无渗水之患。而 陵上纷踏之弊。亦可除矣。 答曰。劄意甚是。言于该曹。依此施行。永为后式。
是年。 仁烈王后上升。又授 国葬都监提调。陪进山陵。役毕。诸提调皆有赏加。而余已跻极品。无可施赏典。 赐熟马一匹。
丙子。 上命老病人入江都。余寓江村。来往城中。见敌骑到越边。审察津渡。各津官兵。仅十五名。不觉寒心。入言于留后曰。敌情叵测。宜亟添军各津。以备不虞。留守曰。岛中精锐。皆应募赴山城。见在既少。决难添得。诸公寓在村舍。宜召募避乱士民。以助声势。遂议于分司。畀余以竹津召募大将。以俞省曾甲津。边潝铁串津。各从附近。馀皆类此。余虽病。义难辞避。即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3H 页
与闵仁佶李长英权嶷等及宗室十馀员。约誓募聚邻近。得八百馀人。把守竹津。翌日夜。敌兵大至。时舟师尚在广津。未及装载。余以急走催督。一面报知城中。家君因人还勖之曰。谨守信地。毋得暂离。及晚闻甲津先溃。兵薄府城。余欲引军赴死城中。别将安世耇拔剑呼曰。甲津距城仅六七里。而此去几二十里。势已无及。信地不可离。离此一步者。请以军法从事。余乃大叱曰。敌未渡江。此为信地。今兵已薄城。 庙社既在围中。徒守信地。不即赴难。其义何居。若迟留此地。终为乱兵所驱。则死不明白。况我有老亲在城。公辈不从我。则我当匹马先赴。权嶷大声曰。主将言。是也。余乃以众付于别将闵仁佶。使之追及。遂上马疾驰行数里回顾。步卒皆散。只闵,权数三人赶来。已于岭底。撞遇敌兵。计无所施。弃马投崖。落于数丈之下。闵,权等。望见敌兵夺我所乘马。骑向府城。意我已死。遂哭而散。余落在崖下。呕血数升。有一奴窃负。迤向江岸。俄而游骑遍满。放兵大掠。回望城楼。烟焰涨天。适有败归战船。仅得攀缘。时主在村舍。独与二妇。脱身步出。陷于浦口泥淖中。相遇恸哭。是夜。困倚舡樯假寐。忽梦 先王教曰。汝勿哭。家国不亡。觉而稽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3L 页
首。俄闻敌人呼言讲和。要见大官。家君从大君。肩舆赴敌。称以老病不拜。胡译举刃诃叱。家君曰。我老病不畏死。九王敬重之。目以老宰相。不敢加责。因与讲和。遂救满城鱼肉之命。所活不啻千万人。毕竟全 庙社主。奉以还京。斯岂非在天之灵。默佑冥冥者耶。上引见大加慰奖。鬼蜮之辈。曾有宿怒。乃为网打父子计。先攻家君。诬以拜屈。并及于余。谓若在城出走。巧为罗织。 上批略曰。尹相清德过人。立节昏朝。亦非人人所敢为。亲往敌阵。实出为国。当时不如是处变。则 庙社俱不免不测之祸矣。其终始不拜之状。余已知之矣。盖大君及吕尔徵,韩兴一同往。皆所目睹故也。前后 上批。俱在国乘。姑略之。 上轸余遭诬。 命缄问义旅同事五六人。则俱举始末。对以实状。其时赴难投崖。以致阻绝之状。昭著无疑。而奸谗情态。已败露矣。 上判批曰。各人缄答。如是明白。快赐昭雪。以伸至痛。噫。丙丁之乱。在廷之臣。不拜于虏庭者。独家君一人而已。其掩耳偷铃之状。未满一哂。况此辈或闻变远遁。惟恐入山之不深。不一步赴君父之难。或束手被缚。赤夺衣裤。背负虏卜。而奔走马前者。乞命得脱。乱定。稍稍集。布列台阁。拭口而论人。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4H 页
以报私怨。其不自量而无忌惮。乃如是耶。朝廷公论。亦可谓泯绝矣。如非 圣明在上。吾父子几不免毒手矣。
庚辰八月。先君子下世。壬午十月。终制。自青坡庐所入来。病未肃拜者数月。 上遣内医问疾。 赐以药物。继而 赐送内厩马一匹。缮工提调有窠。 特命除授。
乙酉。有 昭显世子丧。为都监提调。陪进 墓所。 赐熟马一匹。
丁亥。又授修理都监提调。营造昌德宫。五月而毕功。赐内厩马一匹。
辛卯。因先君子谥状文字错误削职。九月初一日。叙命下。二十日。始得肃谢。 上引见。命别监二人。扶至内门。又命内官二员。扶护上殿。拜谒。 上曰。近日则病患何如。臣对曰。小臣积年痼病。寒热不止。元气澌尽。全无脚力。叙 命下后。未即谢 恩。不胜惶恐。 上曰。今日入来。得无添伤耶。臣对曰。感 恩力疾。忍死入来矣。 上曰。顷者文字间不察。实出无情。而事系重大。不得置之。至今不安于心矣。臣对曰。臣兄弟七十之年。昏耗未察。盖以年久撰完文书。故不复细
玄洲集卷之十三 第 444L 页
察。同时被罪诸人。亦岂有他情。小臣罪重。而特被轻典。岂胜惶感。仍进曰。先臣一生清德大节。江都尽心之状。 先王洞烛。前后 圣批。已尽昭释。到今怪论至及九原。如非 圣明在上。则宁免抱冤。臣伏读都宪尹顺之 批答。不觉感激哭失声。 上曰。彼江都事。本无可言之事。肩舆入阵。终始不拜。呼言速杀我。此予所亲见。岂出于惜死者。其意专在于保出 庙主。且欲救活予兄弟而归也。使一岛生灵。得免鱼肉者。皆尹相力也。顷日都宪之 批。即此意耳。缘何过为已甚杂乱之说。予尝叹之。谥状中措语。亦如予所知矣。臣拜谢曰。 圣教及此。臣死亦无憾。救活一岛生灵。实出遵奉 圣旨。而不拜大节。右相韩兴一。参判吕尔徵。俱目睹。故逢人辄说云。大节如此。无可论。此外搆捏。无所不至。此无他。小臣曾有不肖子二人。早登显仕。不善行世。触忤多门。贻怨毒于父祖故也。上颔之曰。不特右相。予亦同行。今世是非如此。予所谓已甚者也。臣又拜谢曰。 圣明既已洞照。臣不敢更溷他辞。因辞退。 上赐以豹皮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