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百三十八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a 页 WYG0900-04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八
            宋 李昉等 撰
  百榖部二
   米   麦
    米
后汉书曰帝因西征隗嚣至漆(漆县属/古扶风)诸将多以王师
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犹豫未决会召马援夜至帝大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b 页 WYG0900-0457b.png
喜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
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
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
中矣明旦遂进军嚣众大溃
又献帝时三辅大旱帝避正殿请雨遣使者洗囚徒原
轻系(洗谓荡/涤也)是时榖一斗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
相食啖白骨委积帝使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
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数帝疑赈恤有虚乃亲于御座
卷八百三十八 第 2a 页 WYG0900-0457c.png
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袁宏汉记曰时敕侍中刘文取/米豆五升于御座前作糜得满)
(三盂于是诏尚书曰米豆五/升得糜三盂而人委顿何也)使侍中刘艾出让有司于
是尚书令以下皆诣省閤奏收侯汶考实诏曰未忍致
汶于理可杖五十自是之后多得全济
宋书曰晋平王休祐素无才能强梁自用大明之世年
尚少未得自专至是贪淫好财色在荆州裒刻所在多
营财货以短钱一百赋民曰登就求白米一斛米粒皆
令彻白若有破折者悉删简不受民籴此米一升一日
卷八百三十八 第 2b 页 WYG0900-0457d.png
至时又不受米评米责钱凡诸求利皆悉如此
南史曰徐耕晋陵人也元嘉二十一年大旱人饥耕诣
县陈辞以米千斛助官振贷县为言上当时议以耕比
汉卜式诏书褒美酬以县令大明八年东土饥东海严
成东莞王道益各以私榖五百馀斛助官赈恤
梁书曰任昉为新安太守为政清省吏民便之卒于官
唯有桃花米二十斛无以为敛遗言不许将新安一物
还都
卷八百三十八 第 3a 页 WYG0900-0458a.png
南史曰孔顗后为司徒左长史弟道存代顗为后军长
史江夏内史时东土大旱都邑米贵一升将百钱道存
虑顗甚乏遣使载五百斛米饷之顗呼吏谓之曰我在
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
此耶可载还彼吏曰自古以来无有载米上水者都下
米贵乞于此货之不听吏乃载米而去
梁书曰庾诜常乘舟自中山还舍载米一百五十石有
人寄载四十石及至宅寄载者曰君四十斛我百五十
卷八百三十八 第 3b 页 WYG0900-0458b.png
斛诜嘿然不言恣其取足邻人有被执为盗见劾妄款
诜矜之乃以书质钱二万令门生诈为其亲代之酬邻
人获免谢诜曰矜天下无辜岂期谢也
又曰张率嗜酒不事于家务尤忘怀在新安遣家僮载
米三千石还吴宅及至耗一半率问其故答曰省鼠耗
率笑而言曰壮哉雀鼠竟不追问
南史隐逸传曰陶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
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卷八百三十八 第 4a 页 WYG0900-0458c.png
即日解印绶赋归去来辞以遂其志
后魏书曰崔浩自撰食经序曰余备位台铉与参大谋
赏获丰厚牛羊盖泽货累巨万衣则重锦食必粱肉远
惟平生思季路负米之时可复得乎故序遗文垂示来

北史曰齐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
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徵等不过得一二首惟卢
思道独有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美卢郎
卷八百三十八 第 4b 页 WYG0900-0458d.png
唐书曰李岘为京兆尹所在皆著声绩天宝十三载连
雨六十馀日宰臣杨国忠恶其不附己以雨灾归咎京
兆尹乃为长沙郡太守时京师米麦踊贵百姓谣言曰
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其为政得人心如此
又曰张万福为泗州刺史魏州饥父子相卖饿死者接
道福曰魏州吾乡里也安可不救令其兄子将米百车
往饟于汴口求魏人自卖者给车牛赎而遣之
又曰阳城常约其二弟云吾所得月俸汝可度吾家有
卷八百三十八 第 5a 页 WYG0900-0459a.png
几口月食米当几何买薪菜盐米凡用几钱先具之其
馀悉以付酒媪无留也未尝有所蓄积
说苑子路曰负重道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
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
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
得也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草
木欲长霜露不停贤者欲养二亲不待故曰家贫亲老
卷八百三十八 第 5b 页 WYG0900-0459b.png
不择禄而仕也
吕氏春秋曰孔子穷于陈蔡之间藜羹不糁七日不尝
粒昼寐颜回索米得而来㸑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
其甑中而饭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
者梦见先君食洁欲馈回曰不可向者㶼煤入甑中回以
为弃之则不可置之则不洁因攫而食之孔子叹曰人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
恃弟子记之知人故不易
卷八百三十八 第 6a 页 WYG0900-0459c.png
水经注会稽有射的山远望状若射侯故谓射的的之
西有石室名之为射堂年登否常占射的以为贵贱之
准的明则米贱的闇则米贵故谚云射的白斛米百射
的玄斛米千
    麦
毛诗柏舟桑中曰爰采麦矣沬之北矣
又载驰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又思文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蒸民莫匪尔极贻
卷八百三十八 第 6b 页 WYG0900-0459d.png
我来牟(牟麦/也)
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天子乃以彘尝麦孟夏行冬令
则首粟不入
左传桓公曰夏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又文下曰鲁襄仲如郑拜榖之盟复曰臣闻齐人将食
鲁之麦
又成上曰晋侯梦大厉公召桑田巫卜之曰不食新
矣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召桑田巫示而杀
卷八百三十八 第 7a 页 WYG0900-0460a.png
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春秋佐助期曰麦神名含福姓习
春秋说题辞曰麦之为言殖也寝生触冻而不息精射
刺直故麦含芒事且立也
周书曰四月孟夏王初祈祷于岱宗乃尝麦于庙
史记曰箕子朝周过故殷墟咸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
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书以歌咏之其
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卷八百三十八 第 7b 页 WYG0900-0460b.png
汉书曰武帝外事四夷而民去本业董仲舒说上曰春
秋他榖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
榖最重宿麦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愿陛下幸诏大司农
使关中民益种宿麦无令后时
东观汉记曰高凤字文通南阳人诵读夜不绝妻尝之
田曝麦欲他往以竿授凤令护凤受竿诵经如故天大
雷暴雨流潦凤留意在经忽不见视麦麦随水漂去
又曰第五伦免归田躬与奴共发株棘田得麦
卷八百三十八 第 8a 页 WYG0900-0460c.png
又曰董宣为洛阳令卒于官诏遣使视唯见布被覆尸
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
又曰邓禹平三辅粮乏王丹上麦二千斛禹高其义表
丹领左冯翊
又曰张堪为渔阳太守劝农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
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续汉书曰羊续为南阳太守妻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
门不纳妻自将秘行其资藏唯布衾弊禂盐麦数斛
卷八百三十八 第 8b 页 WYG0900-0460d.png
又曰桓帝时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
姑丈夫何在西击胡
袁山松后汉书曰范丹字史云外黄人使儿捃麦得五
斛乡人尹台遗之一斛嘱儿莫道丹后知即令并送六
斛言麦已杂遂誓不取
王隐晋书曰王裒字伟元诸生有密为裒刈麦者裒遂
弃之于是莫敢复佐
晋书载记曰京兆杜洪窃据长安自称晋征北将军雍
卷八百三十八 第 9a 页 WYG0900-0461a.png
州刺史戎夏多归之苻健密图关中惧洪知之乃伪受
石祗宫室于枋头课所部种麦示无西意有知而不耕
种者健杀之以徇
晋起居注曰咸康三年河北谣曰麦入土杀石虎
又曰太康十年嘉麦生扶风郡一茎四穗收实三倍崔洪十六国春秋前凉录曰张骏九年雨稼榖于武威
燉煌种之皆生因名天麦
又前秦录曰初符健闻桓温之来伐也芟麦以待之故
卷八百三十八 第 9b 页 WYG0900-0461b.png
温掠无所得军人大饥
又曰新罗王遣使贡其方物在百济东去长安九千八
百里其人食麦
又前凉录曰永嘉元年嘉麦一茎九穗生姑臧
三国典略曰李岳字祖仁官至中散大夫尝为门客所
说举钱营生广收大麦载赴晋阳候其寒食以求高价
清明之日其车方达又从晋阳载回邺城路逢大雨并
化为泥利息既少乃至贫迫当时人士莫不笑之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0900-0461c.png
陈书曰侯景乱时吴明彻有粟麦三千馀斛而邻里饥
馁乃白诸兄曰今人不图久奈何不与乡里共此于是
计口平分同其丰俭郡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后周书曰大象末有强练师以无底囊历长安市告乞
市人以米麦遗之随即漏地人或问其故强练曰但令
诸人见盛空耳及隋初迁都龙首山长安遂空矣
隋书曰张文诩隐居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见而慰谕
之自誓不言因令持去经数年盗者向乡人论之始为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0900-0461d.png
远近所悉邻家筑墙心有不直文翊因毁旧堵以应之
唐书曰开元十三年河南府寿安县人刘怀家有大麦
六亩先熟与众麦殊色其中有两岐三岐四岐六岐者
又曰元和九年六月三日宰臣武元衡为盗所害先是
长安谣曰打麦麦打三三三既而旋其袖曰舞了也解
者谓打麦者打麦时也麦打者盖谓闇中掊击也三三
三谓六月三日也舞了者谓元衡之卒也
又曰西女国每十月令巫者赍肴诣山中散糟麦于空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0900-0462a.png
大咒呼鸟俄而鸟如鸡飞入巫者之怀因割腹而视之
每有一榖来岁必登若有霜雪必有灾异其俗信之名
为鸟卜
又曰吐谷地气大寒不生粳稻有青䴹(还瓦/切)麦䝁(音/劳)
小麦蒿麦
庄子曰大儒以诗礼发冢小儒口中有珠诗曰青青
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
淮南子曰济水通河而宜麦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0900-0462b.png
又曰三春之月天子衣青衣乘青龙食麦与羊
秦子曰孔文举为北海相有人母病瘥思食新麦家无
有乃盗邻熟麦而进之孔举闻特赏之
家语曰宓子贱为单父宰百姓化之齐人攻鲁道由单
父老谓曰麦已熟矣今齐寇至不及人人自收其麦
请放民皆使出穫傅郭之麦可以益粮且不资寇三请
而宓子不听俄而寇逮于麦季孙闻之怒使人让之宓
子蹙然曰今兹无麦明年可树若使不耕者得穫是民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0900-0462c.png
乐有寇也且单父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
使民有自取之心其疮必数世不息季孙闻之赧然愧
曰邑若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
广雅曰大麦麰也小麦麳也
吕氏春秋曰得时之麦长穗而颈黑二七以为行西服
薄穗而赤色称之重食之致香以息使人肥且有力
范子计然曰东方多麦南方多稷西方多麻北方多菽
中央多禾五土之所宜也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0900-0462d.png
说文曰麦芒榖秋种厚薶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而生
王而死从来有穗者从久(思惟/切)麰周所受来牟也一
麦二缝象其芒刺之形天所来也麧(音/纥)坚麦也(音/瓒)
麦屑覈也䴾磨麦也䵂麦覈屑也十斤为三斗从麦啇
声麷煮麦也麮麦白煮也稍麦茎也
广志曰虏小麦其实大麰似大麦形有二缝麦似大
麦出凉州旋麦三月种八月熟出西方赤麦赤而肥也
出郑县有半夏小麦有秀芒大麦有黑穬麦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0900-0463a.png
吴氏本草曰大麦一名穬麦五榖之盛无毒治消渴除
热益气食蜜为使麦种一名小麦无毒治利而不中
汜胜之书曰凡田六道种麦为首子欲富黄金覆谓曳
柴壅麦根也夏至后七十日寒地可种宿麦
又曰麦早种穗强而有节晚种穗小而少实渍麦种以
酢浆无虫冬雪止掩其雪忽从风飞去则麦耐旱崔寔四民月令曰六月初伏荐麦瓜于祖祢
陈留耆旧传曰高顺字孝甫敦厚少华子式至孝蝝蝗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0900-0463b.png
为灾不食式麦
英雄记曰吕布令韩暹杨奉取西蜀地麦以为军资
曹暪传曰太祖曾行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
皆下马持麦以相付太祖马腾入麦中太祖曰孤为军
帅不可杀请自刑因拔剑割发以置地
诸葛恪别传曰孙权常飨蜀使费祎祎停食饼索笔作
麦赋恪亦请笔作磨赋咸称善
西域诸国志曰天竺以十一月六日为冬至则麦秀十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0900-0463c.png
二月十六日为腊则麦熟
博物志曰啖麦令人多力
又曰近世有田夫至巧削木为麦入市粜之籴者无疑
磨乃觉非麦
搜神记曰麦之为蛱蝶由于湿也尔则万物之变皆有
也农夫止麦之化者区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
之以道
孔融教高密令曰高密侯国笺言郑国增门之崇令容
卷八百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0900-0463d.png
高车结驷之路出麦五斛以酬执事之劳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