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二十一



卷六百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898-06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六百二十一
            宋 李昉等 撰
  治道部二
    臣
韦昭释名曰臣臣慎也慎于其事以奉上也
孝经说曰臣者坚也守节明度脩义奉职也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蹇/卦)
卷六百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898-0650b.png
书曰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
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又曰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
诗曰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礼曰卫有大夫柳庄寝疾公曰若疾亟虽当祭必告也
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是
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不释服而往遂以襚之又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
卷六百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898-0650c.png
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于读为迂迂/广也大也)
又曰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
又曰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又曰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谏
而无骄怠则张而相之(相助/也)废则扫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
又曰子言之事君先资其言拜自献其身以成其信是
故君有责于其臣臣有死于其言故其受禄不诬受罪益
寡子曰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故君
卷六百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898-0650d.png
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子曰事君不下
达不尚辞非其人弗事子曰事君远而谏则谄也近而
不谏则尸利也子曰迩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虑四方
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
藏之何日忘之子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
而难退则乱也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境则利禄也虽
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子曰事君
可贵可贱可富可贫可生可杀而不可使为乱(乱谓违/废事君)
卷六百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898-0651a.png
(之/礼)
又曰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
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忠敬不足谓臣不忠于君/上不敬其臣迩近也言近)
(以见远言大以见小/约言之比私相亲也)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
迩臣不可不治也是民之道也(民之道言/民循从也)君毋以小谋
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
远臣不蔽矣左传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
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卷六百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898-0651b.png
又曰晋惠公卒怀公立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
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召怀公执狐突曰子
来则免对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质
贰乃辟也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若又召之教
之贰也父教子贰何以事君刑之不滥君之明也臣之
愿也淫刑以逞谁则无罪乃杀之
又曰秦医和谓晋侯曰良臣将死天命不祐赵孟曰谁
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
卷六百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898-0651c.png
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曰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
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又曰陈无宇谓楚王曰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封略之内
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毛草/也)故诗曰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滨涯也)天有十日(甲至/癸)
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
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𨽻𨽻臣僚僚臣仆
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卷六百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898-0651d.png
春秋说曰正气为帝间气为臣
论语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乱治/也)
又曰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所谓大臣
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孝经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汉书曰张良未尝持兵为将常为画策臣
卷六百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898-0652a.png
又曰绛侯周勃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
送之袁盎进曰丞相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
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者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又曰上居禁中召周亚夫赐食因趋出上目送之曰此
怏怏非幼主臣也
又曰辛庆忌居处恭俭饮食被服尤节约然性好舆马
号为鲜明惟是为奢
荀悦汉纪曰臣有六有王臣有良臣有直臣有具臣有
卷六百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898-0652b.png
嬖臣有佞臣以道事君匪躬之故达节通方立功兴化
是谓王臣忠顺不失夙夜匪懈循理爱和以辅上德是
谓良臣犯颜拂意砥矢弗挠直谏遏非不避死罪是谓
直臣奉法守职无能往来是谓具臣便僻苟容顺意从
谀是谓嬖臣倾险谗回诬上惑下专权擅宠唯利是务
是谓佞臣或有君而无臣或有臣而无君用善则治用
恶则乱难则交争故明主慎所用焉
又东观记曰祭遵死后每至朝会上帝叹曰安得忧国
卷六百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898-0652c.png
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沈约宋书曰谢弘微为镇西咨议参军太祖即位为黄
门侍郎与王华王昙首殷景仁刘湛等号曰五臣迁尚
书侍部郎
唐书曰或有言魏徵阿党亲戚者帝敕御史大夫温彦
博按验无状彦博曰徵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
疑遂招此谤帝令彦博让徵且曰自今以后不可不存
形迹他日徵入奏曰臣闻君臣叶契义同一体不存公
卷六百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898-0652d.png
道唯事形迹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
知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
乎徵曰良臣稷契皋陶是也忠臣龙逄比干是也良臣
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
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

又曰卢怀慎临终遗表曰宋璟立性公直执心真固文
学足以经务识略足以佐时动惟直道行不苟合闻诸
卷六百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898-0653a.png
朝野之说实为社稷之臣
晏子春秋曰景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何若对曰
有难不死出亡不送景公不说曰君裂地而富之疏爵
而贵之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其说何也对曰言而见用
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谏而见从终身不出臣何送焉
孔丛子曰夫人臣见非而不争以陷主于危亡罪之大
者也人主疾臣之弼已而恶之资臣以箕子比干之忠
惑之大者也
卷六百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898-0653b.png
又曰魏主问子高何如可谓大臣子高答曰大臣则必
取众人之选能犯颜谏争公正无私者陈计事成主裁
其赏事败臣执其咎主任之而无疑人当之而弗避君总
其美臣行其义然则君不猜于其臣臣不隐于其君故动
无过计举无败事是以臣主并有得也又曰卫出公使人问孔子曰寡人之任臣无大小言问
观察之犹复失人何故答曰如君之言此即所以失之
也人既难知非言问所鉴观察所尽且人君所虑者多
卷六百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898-0653c.png
多虑则意不精以不精之意察难知之人其必有失也
君未之闻乎昔者舜臣尧官才任士尧一从之左右曰
人君用士当自任耳目而取信于人无乃不可乎尧曰
吾之举舜己耳目之矣今舜所举吾又耳目之是则耳
目人终无已也君苟付可付者则己不劳贤才不失矣
又曰孟懿子问书曰钦四邻何谓也孔子曰王者前有
疑后有丞左有辅右有弼谓之四近言左右前后近人
当敬畏之不可以非其人也
卷六百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898-0653d.png
又曰孟氏之臣畔武伯问孔子曰如何答曰人臣而畔
天下之所不容也其将自反子姑待之三旬果自归孟
氏武伯将执之访于夫子夫子曰无也子之于臣礼意
不至是以去子今其反罪以反除又何执焉子脩礼以
待之则臣去子将安往哉武伯乃止
孟子曰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
谓也有世臣之谓也(世臣先世旧臣也王者当有累世/脩德之臣常能辅其君以道也)
王无亲臣矣(今王无可/亲任之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言/王)
卷六百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898-0654a.png
(取人不详审往日之所知臣今/日为恶当诛亡王无知之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
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
不慎与(言国君欲进用人当留意考择如使忽然不精/心意而详审之如不得已而取备官则使卑尊)
(疏戚相/踰也)
又曰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
恩君臣主敬
又曰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
就之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
卷六百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898-0654b.png
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说苑曰人臣之术义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于国必
有补于君故其身尊而子孙保之臣之所有行六邪六
正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
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
又曰子贡问孔子曰为臣孰大曰齐有鲍叔郑有东里子
皮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孔子曰吾闻进贤为善
鲍叔进管仲子皮进子产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卷六百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898-0654c.png
新序曰秦欲伐楚使者往观楚之宝器楚王闻之召令
尹子西而问焉曰秦欲观楚宝器吾和氏之璧隋侯之
珠可以示诸乎令尹子西对曰臣不知也召昭奚恤而
问焉昭奚恤对曰此欲观吾国得失而图之不在宝器
在于贤臣夫珠玉玩好之物非国所宝重者于是遂使
昭奚恤应之奚恤称曰楚国之所宝者贤臣也理百
姓实仓廪使民人各得其所令尹子西在此奉圭璋使
诸侯解忿怨之难交两国之欢使无兵革之忧大宗子
卷六百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898-0654d.png
敖在此守封疆谨境界不侵邻国邻国亦不见侵叶公
子高在此理师徒整兵戎以当强敌提桴鼓以动百万
之众使赴汤火以蹈白刃出万死不顾一生司马子反
在此若怀伯王之馀义摄治乱之遗风昭子奚恤在此
唯大国之所观秦使者瞿然无以对
又曰周舍事赵简子立门三日三夜简子使人出问之
夫子将何以令我周舍曰臣愿为谔谔臣墨笔操牍随
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
卷六百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898-0655a.png
也简子悦之
贾谊新书曰智足以谋国事行足以为人师仁足以为
上下之声国有法则守之君有难则死之谓之大臣也
古诗云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又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
已矣
又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
董子曰上臣事君以人中臣事君以身下臣事君以质
卷六百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898-0655b.png
韩子曰为臣也北面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辞贱军旅
不辞难顺主之法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
不以私视
吕氏春秋曰魏襄王与群臣饮酒酣王为群臣祝令群
臣皆得志史起兴而对曰群臣或贤或不肖贤者得志
则可不肖者得志则不可王曰皆如西门豹之为人臣
也史起对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
恶也漳水在旁而西门豹不知用是其愚也
卷六百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898-0655c.png
又曰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于海上莒
敖公有难柱厉叔辞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为
不知故去今又往死之是知与不知无异别也柱厉叔
曰不然自以为不知故去今死而不去是果知我也吾
将死之以丑后世之人不知其臣者也所以激君人者
之行而厉人臣之节也行激节厉忠臣幸于得察忠臣
察则君道固矣
淮南子曰周公事文王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
卷六百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898-0655d.png
衣言若不出口有所奉持于前洞洞属属如不能如将
失之可谓能子矣及继文武之业履天子之国则平夷
狄之乱诛管蔡之罪无所顾问感动天地声摄海内可
谓能武矣成王长北面致政委质而臣事之请而后行
无擅恣之意无矜伐之色可谓能臣矣应璩百一诗曰茫茫九州内莫非帝者民民有忠信行
莫非帝者臣
 太平御览卷六百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