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十三



卷六百十三 第 1a 页 WYG0898-06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六百十三
            宋 李昉等 撰
  学部七
   教学
礼记王制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
左大学在郊
又礼记曰古之学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术/当)
卷六百十三 第 1b 页 WYG0898-0609b.png
(为遂周礼五百家为党/二千五百家为遂也)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
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
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又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又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
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又曰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
卷六百十三 第 2a 页 WYG0898-0610a.png
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
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能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
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
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

又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
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
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卷六百十三 第 2b 页 WYG0898-0610b.png
又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
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
又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矣
又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音/小)雅肄三官其
始也入学鼓箧逊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
卷六百十三 第 3a 页 WYG0898-0610c.png
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不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不
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尚书说命下曰惟学逊志务时敏厥脩乃来允怀于兹
道积于厥躬惟敩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脩罔觉
周礼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
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谷梁传昭公曰子既生不免于水火母之罪也羁贯成
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羁贯谓交午剪发以为/饰成童八岁以上者也)就师学
卷六百十三 第 3b 页 WYG0898-0610d.png
问无方心志不通师之罪也
汉书曰景帝末文翁为蜀郡脩起学官吏民大化蜀地
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
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
又曰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
授学者自远方至
又曰韦贤子玄成以明经历位至丞相邹鲁谚曰遗子
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卷六百十三 第 4a 页 WYG0898-0611a.png
东观汉记曰永平九年诏为四姓小侯置学
又曰樊准见当世学者益少悯先王道术陵迟乃上疏曰
光武受命中兴之初群雄扰于冀州旌旗乱于大泽然
犹投戈讲学息马论道孝明皇帝尤垂意于经学即位
删定乖疑稽合图谶封师太常桓荣为关内侯亲自制
作五行章句每享射礼毕正坐自讲诸儒并听四方欣欣
是时学者尤盛冠带缙绅游辟雍观化者以亿万计后汉书曰樊倏字长鱼删定公羊严氏春秋世号樊侯
卷六百十三 第 4b 页 WYG0898-0611b.png
学教授门徒前后三千馀人
又曰延笃字叔坚南阳犨人能著文章有名京师后以
病免归居家教授不倦
又曰任安字定祖学图谶究极其术还家教授诸生自
远而至
又曰张兴字君上拜太子少傅显宗数访问经术声称
著闻弟子自远至者著录且万人
又曰樊英字季齐善风角占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隐
卷六百十三 第 5a 页 WYG0898-0611c.png
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
又曰郑玄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人
又曰孙期家贫事母至孝牧豕大泽中卖之以奉养焉
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追于垄畔又曰欧阳歙为司徒坐在汝南赃下狱中济阴曹曾字
伯山从歙受尚书门徒三千人
又曰丁恭字子然学义精明迁少府诸生自远方至者
著录数千人当世称为大儒
卷六百十三 第 5b 页 WYG0898-0611d.png
又曰杜抚字叔和少有高才定韩诗章句后归乡里教
授沈静乐道弟子千馀人
又曰刘昆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馀人每春秋飨射
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

又曰马融常在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
子相次传授鲜有入其室者
晋中兴书曰范宁字武子解褐为馀杭令兴学校养生
卷六百十三 第 6a 页 WYG0898-0612a.png
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自中兴以来崇学敦教
未有如宁者也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秦录曰凉州胡辨者西河大儒也
前秦建元末东徙洛阳随讲授弟子千有馀人关中后
进多赴之姚兴敕关尉曰诸生咨访道义脩己厉身往
来出入勿拘限于是学者咸劝儒业盛矣
国语曰晋文公学读书于臼季三日(臼季/晋臣)曰吾不能行
也咫(咫咫/尺)闻则多矣对曰然而多闻以待能者不犹愈
卷六百十三 第 6b 页 WYG0898-0612b.png
(使能者行之/犹愈于不学)
尚书大传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使公卿之太
子元士之适子十有五年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
焉年十五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入小学知父子
之道长幼之序入大学知君臣之义上下之位
墨子曰墨子劝弟子学曰女若学吾当任女弟子学期
年就墨子求休子曰女不闻鲁人乎昆弟五人父死长
嗜酒不肯预葬其四人曰尔若送葬吾当为女沽酒
卷六百十三 第 7a 页 WYG0898-0612c.png
葬讫就弟求酒四弟曰子葬子父岂独吾父乎恐人笑
子故欺子以酒耳今子不学人自笑子故劝子也
孙卿子曰达师之教使弟子安焉乐焉游焉息焉修焉
藏焉此六者得其学则邪僻之道塞矣
邹子曰博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求而不得鲜矣未有
不求而得之者也夫观书者譬犹登东岳而知丘陵之
嵔㠥也浮沧海而知江河之不广也见日月而知众星
之照微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少观也
卷六百十三 第 7b 页 WYG0898-0612d.png
尸子曰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
舍而不治则腐蠹使上女缲之为美锦大君朝而服之
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子以为世
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任子曰学所以治已教所以治人不勤学则无以为智
不勤教则无以为仁
郭林宗别传曰泰以有道君子徵同邑宋子俊劝使往
泰遂辞以疾阖门教授
卷六百十三 第 8a 页 WYG0898-0613a.png
钟会母传曰夫人明于教训会虽童稚勤见规诲年四
岁受孝经十五入大学谓会曰学猥则倦倦则意怠吾
惧汝之怠故以渐训汝今可以独学矣
王粲儒吏论曰古者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
事十五入大学学君臣朝廷王事之纪则文法典蓺具
存于此矣
虞溥厉学曰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年盛志美如涉学
庭讲修典训此成大业文德之基也夫圣人之道淡而
卷六百十三 第 8b 页 WYG0898-0613b.png
寡味故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日
闻所不闻日见所不知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
不知大化之陶镕至道之入神也夫学者不患才不及
而患志不立也
 
 
 
 太平御览卷六百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