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三



卷六百三 第 1a 页 WYG0898-053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六百三
            宋 李昉等 撰
  文部十九
    史传上
文心雕龙曰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
记言右史书事言经尚书事经春秋也
说文曰史记事者也
卷六百三 第 1b 页 WYG0898-0539d.png
释名曰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
博物志曰贤者著述曰传
礼记曰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
诗序曰国史明乎得失之迹
韩诗外传曰周舍对赵简子曰臣操牍秉笔从君之后
司君过而书之
周礼曰外史掌四方之志郑玄注曰志记也谓若鲁之
秋晋之乘楚之梼机
卷六百三 第 2a 页 WYG0898-0540a.png
左传昭十五年荀跞如周藉谈为介王谓藉谈曰昔而
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曰籍氏及辛有之
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汝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
籍谈不能对
又宣二年传曰晋赵穿弑灵公宣子未出境而复太史
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
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
矣自贻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
卷六百三 第 2b 页 WYG0898-0540b.png
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境乃

又襄二十五年传曰齐崔杼弑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
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
之南史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又昭十二年传曰楚王与右尹子革语左史倚相趋而
过王曰此良史也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史记曰秦赵渑池之会其君相为鼓瑟扣缶皆命御史
卷六百三 第 3a 页 WYG0898-0540c.png
书之
汉书曰司马喜生谈为太史公谈生迁迁为太史令掌
䌷史记(䌷缀/集也)
又曰武帝始置太史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故
司马谈父子世居此职得撰史记
又曰刘向扬雄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
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
之实录
卷六百三 第 3b 页 WYG0898-0540d.png
后汉书曰班彪续司马迁后传数十篇未成而卒明帝
命其子固续之固以史迁所记乃以汉氏继百王之末
非其义也大汉当可独立一史故上自高祖下终王莽
为纪传志九十九篇
又曰明德马后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善周官董仲
舒书(周官周礼也仲舒冇玉/杯繁露清明竹林之属)自撰显宗起居注削去兄
防参医药事章帝请曰黄门舅旦夕供养且一年既无
褒异又不录勤劳无乃过乎太后曰吾不欲后代闻先
卷六百三 第 4a 页 WYG0898-0541a.png
帝数亲后宫之家故不录也
东观汉记曰时人有上言班固私改作史记诏下京兆
收系固弟超诣阙上书具陈固不敢妄作但续父所记
述汉事
晋书曰王沉仕魏正元中迁散骑常侍侍中与荀顗阮
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又曰华峤常沉醉所撰书十典未成而终秘书监何劭
峤中子彻为佐著作郎使踵成之未竟而卒后监缪
卷六百三 第 4b 页 WYG0898-0541b.png
徽又奏峤少子畅为佐著作郎尅成十典并草魏晋纪
传与著作郎张载等俱在史官
又曰陈寿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
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
书而罢张华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重
如此
宋书曰王韶之琅琊临沂人也私撰晋阳秋成时人谓
之宜居史职即除著作郎使续后事讫义熙九年善叙
卷六百三 第 5a 页 WYG0898-0541c.png
事辞论可观为后世佳史
又曰裴松之字世期注陈寿三国志松之鸠集传记广
增异闻既成奏之上览之曰裴世期为不朽矣
又曰范狱中与诸生侄书曰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
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
情无例惟志可推耳博瞻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
杂传论皆有深意精旨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
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论尝
卷六百三 第 5b 页 WYG0898-0541d.png
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
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闻得尽此书行故应有
赏意者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
梁书曰吴均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
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奏之称帝为齐明帝佐命帝恶其
实录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
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坐免职
又曰裴子野曾祖松之宋元嘉中受诏续修何承天宋
卷六百三 第 6a 页 WYG0898-0542a.png
史不成而卒子野尝欲继成先业及齐永明末沈约所
撰宋书称松之已后无闻焉子野更撰为宋略二十卷
其叙事评论多善而云戮淮南太守沈璞以其不从义
师故也约惧徒跣谢之请两释焉叹其述作曰吾勿逮
也兰陵萧琛言其评论可与过秦王命分路杨镳
后魏书曰毛循之位次崔浩之下浩以其中国旧门虽
学不博洽而犹涉猎书传每期重之与论说言次遂及
陈寿三国志有古良史之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皆扬
卷六百三 第 6b 页 WYG0898-0542b.png
于王庭之言微而显婉而成章班史以来无及寿者循
之曰昔在蜀中闻长老言寿曾为诸葛门下书佐得挞
百下故其论武侯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浩乃与论曰
夫亮之相刘备当九州鼎沸之会英雄奋发之时君臣
相得鱼水为喻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
巴蜀诱夺刘璋伪连孙氏守穷崎岖之地僭号边夷之
间此策之下者可与赵它为偶而以为肃曹亚匹不亦
过乎谓寿贬亮非为失实
卷六百三 第 7a 页 WYG0898-0542c.png
三国典略曰齐王以魏收之卒他命中书监阳休之裁
正其所传魏书休之以收叙其家事稍美且寡才学淹
延岁时竟不措手惟削去嫡庶一百馀字
又曰周萧大圜为滕王逌友逌问于大圜曰吾闻湘东
王作梁史有之乎馀传乃可抑扬帝纪奚若隐则非实
记则攘羊对曰言之者妄也如使有亦不足怪昔汉明
为世祖纪章帝为显宗纪殷鉴不远足为成例且君子
之过如日月之蚀彰于四海安得隐之如有亦安得而
卷六百三 第 7b 页 WYG0898-0542d.png
不隐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讳国之恶抑又礼也逌乃
大笑
又曰齐主命魏收撰魏史至是未成常令群臣各言其
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早出魏书齐主乃令收专在
史阁不知郡事谓收曰当直笔我终不学魏大武诛史
官于是广徵百官传总斟酌之既成上之凡十二帙一
百三十卷尚书陆操谓杨愔曰魏收可谓博物宏才有
大功于魏室愔曰此不刋之书传之万古但恨论及诸
卷六百三 第 8a 页 WYG0898-0543a.png
家枝叶过为繁碎时论收为尔朱荣作传以荣比韩彭
伊霍者盖由得其子文赂黄金故也邢邵父兄书事皆
优邵唯笑曰列女传悉是史官祖母尚书左丞卢斐
漳令李庶度支郎中王松年中书舍人卢潜等言曰魏
收诬罔一代其罪合诛卢思道曰东观笔殊不直斐庶
等与收面相毁辱无所不至齐主大怒乃亲自诘问斐
曰臣父位至仪同收附于族祖中书即玄传之下收之
外亲博陵崔绰位止功曹乃为传首齐主问收曰崔绰
卷六百三 第 8b 页 WYG0898-0543b.png
有何事迹卿为之立传收曰虽无爵位而道义可嘉魏
司空高允曾为其赞称有道德臣所以知之齐王曰司
空才士为人作赞理合称扬亦如卿为人作文章道其
好者岂能皆实收不能对以其才名不欲加罪高德正
其家传甚美乃言于齐主曰国史一定当流天下人情
何由悉称谤者当加重罪不然不止齐王于是禁止诸
人各杖二百斐庶死于临漳狱中又北史收所引史官
恐其陵逼唯取学流先相依附者其房延祐辛元
卷六百三 第 9a 页 WYG0898-0543c.png
植眭仲让虽夙涉朝伍并非史才刁柔裴昂之以儒业
见知全不堪编缉高孝干以左道求进修史诸人父祖
姻戚多被书录饰以美言收性颇不甚能平夙有怨者
多没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隙若举之则使
上天按之当使入地收在神武时为太常少卿修国史
得阳休之助因谓休之曰无以谢德当为卿作佳传休
之父固魏世为北平太守以贪虐为中尉李平所弹获罪
收书云固为北平大有惠政坐公事免官又云李平深
卷六百三 第 9b 页 WYG0898-0543d.png
相敬重群口沸腾敕魏史且勿施行号为秽史唐书曰杜正伦知起居注太宗尝谓侍臣曰朕每日坐
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于百姓有所益否所以不敢多
言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在史臣职当修起居注不
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理道则千载累于圣德
非直当今有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
又曰许敬宗初虞世基与敬宗父同为宇文化及所害
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戮
卷六百三 第 10a 页 WYG0898-0544a.png
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敬宗闻
而衔之及为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左监门大将军钱
九陇皇家之𨽻也敬宗与之结婚乃为九陇曲叙门阀
妄加功绩又蛮酋庞孝泰率乡兵从征高丽贼知其怯
愞先击破之敬宗纳其宝货妄称其频破贼徒斩获万
数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庞孝泰耳曹继叔刘伯英皆
出其下虚美如此又曰太宗谓建议大夫褚遂良曰卿今知起居记录何
卷六百三 第 10b 页 WYG0898-0544b.png
等事大底人君得见否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
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
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
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黄门侍郎
刘洎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帝曰然
又曰贞观十年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侍中魏徵散骑常
侍姚思廉太子右庶子李百药孔颖达守礼部侍郎令
狐德棻守中书侍郎岑文本中书舍人许敬宗等撰成
卷六百三 第 11a 页 WYG0898-0544c.png
周隋梁陈齐等五代史诣阙上之太宗劳之曰朕睹前
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诫秦始皇奢淫无度焚
书坑儒用缄谈者之口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
世史籍竟无所成数代之事殆将泯绝朕意则不然将
欲览先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鉴公辈以数年之间勒
成五代之史副朕深怀极可嘉尚又诏司空房玄龄等
修晋书以臧荣绪书为本采摭诸家传记而益附之爰
及晋代文集罔不毕举为十本纪二十志七十列传十
卷六百三 第 11b 页 WYG0898-0544d.png
三载记其太宗所著宣威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称
制旨焉房玄龄以下为论皆称史臣后数载而书就藏
之秘府颁赐加级各有等以其书赐皇太子及新罗使
者各一部焉
又曰显庆中高宗以许敬宗所撰太宗实录所记多非
实乃谓刘仁轨曰朕昨观国史所书多不周悉卿等必
须穷微索隐原始要终盛业鸿勋咸使详备至如先圣
作威凤赋意属阿舅及士廉敬宗乃移向尉迟敬德传
卷六百三 第 12a 页 WYG0898-0545a.png
内又尝温汤教习长围四合万队俱前忽然云雾昼昏
部伍乱错先圣既睹斯事恐其挂法者多遂潜隐不出
待其整理然后临观顾谓朕曰振旅训兵国之大典此
之错失于法不轻我若见之必须行法今我不出良为
于此今乃移向魏徵传内称是徵之谏语此既乖于实
何以垂之后昆朕尝从幸木央宫辟仗已过忽于草中
见一人身𢃄横刀其人云闻辟仗至怕不敢出仗家搜
索不觉遂伏不敢动先圣敛辔即还顾谓朕曰此事若
卷六百三 第 12b 页 WYG0898-0545b.png
发数人合死汝可便伺看早放出之史家惟此一事差
似不失其真郝处俊曰先圣仁恩触类皆是臣弟杰往
年宿卫之日彼羌腰舆供奉见有三卫误拂御衣此人
怕惧五情无主先圣谓之曰此间无御史我不为汝作
罪过不须惧上谓处俊曰此亦须入史于是处俊等引
佐史李仁实专其事
 
 太平御览卷六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