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二十五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895-01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二百二十五
            宋 李昉等 撰
  职官部二十三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上
    御史大夫
六典曰御史大夫之职掌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列
中丞为之贰凡天下之人有称冤而无告者与三司诘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895-0197b.png
(三司即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凡中外百寮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
于大夫大事则方幅奏弹之小事但署名而已
汉书公卿表曰御史大夫秦官也应劭曰侍御之率故
称大夫
史记曰赵尧者少为符玺御史赵人方与公谓御史大
夫周昌曰君之史赵尧年虽少奇士也君必异之且代
君位昌笑曰尧刀笔吏何能至是乎居顷之尧侍高祖
独不乐悲歌群臣不知所以然尧进问陛下所悲者非
卷二百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895-0197c.png
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万岁之后而赵王
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
独宜为赵王置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所素敬惮者乃
可高祖曰然谁可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
且吕后太子及大臣皆敬惮之独昌可高祖乃召问昌
谓之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昌泣曰臣初起从
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高祖曰吾极知其左
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毋可者于是徙昌为赵王相
卷二百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895-0197d.png
既行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
者熟视赵尧曰毋以易尧遂拜尧为御史大夫
汉书曰元帝时琅琊贡禹为御史大夫而华阴守承嘉
封书言治道在于得贤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
右不可不选平陵朱云兼资文武中正有知略可使以
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尽其能
又曰朱博为御史大夫府吏舍百馀区井泉俱竭又其
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十栖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
卷二百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895-0198a.png
夕乌去后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果废焉
又曰汲黯谓上曰公孙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
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三公为布被诚饰诈
以钓名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九卿以下无差诚如黯

又曰公孙弘为御史大夫时又东置沧海北置朔方之
郡弘谏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沧海专奉
朔方上许之
卷二百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895-0198b.png
又曰张汤为御史大夫舞文巧诋以辅法又曰张欧为御史大夫上具狱事可却之不可者不得
已而为之涕泣计之其爱人若此年老请免天子亦宠
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
又曰杜周为御史大夫后周子延年又为御史大夫以
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
又曰倪宽为御史大夫以称意任职故久无所匡谏官
属易之
卷二百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895-0198c.png
又曰张汤为御史大夫每朝奏事语国用日旰天子忘
食丞相充位而已
又曰晁错迁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则削其地奏上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错独窦婴争之由此
与婴有隙
又曰哀帝建平二年朱博奏请罢大司空以御史大夫
百寮师帝从之
又曰梁相褚大通五经为博士倪宽为弟子及御史大
卷二百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895-0198d.png
夫缺徵褚大大自以为得御史大夫至雒阳闻宽为大
夫褚大笑及至与宽议封禅于上前大不能及退而服
曰上诚知人
汉书百官志曰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
丞相事
汉杂记事曰故事上书为二封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
发之有不善并去不奏魏相为御史大夫奏去副封以
防拥蔽
卷二百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895-0199a.png
汉旧仪曰御史大夫寺在司马门内门无塾门署用梓
板不起雘色题曰御史大夫寺
北齐杨楞邺都故事云御史台在宫阙西南其门北开取冬杀之义也
唐书曰挺太宗尝谓挺曰卿之任御史大夫独朕意
耳左右大臣无为卿地者卿勉之哉
又曰薛谦光拜御史大夫时僧惠范恃太平公主权势
逼夺百姓店肆州县不能理谦光将加弹奏或请寝之
卷二百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895-0199b.png
谦光曰宪台理冤滞何所回避朝弹暮黜亦可矣遂与
殿中慕容珣奏弹之
又曰韦思谦除右肃政大夫遂坐受拜或以为言谦曰
国家班列自有等差奈何以姑息为事
又曰崔隐甫为大夫一切督责之事无大小悉令咨决
稍有忤意列上其罪前后贬黜者过半群僚侧目上常
谓曰卿为大夫深副朕所委
又曰肃宗幸灵武李岘应召至行在拜扶风郡太守兼
卷二百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895-0199c.png
史大夫既收京师拜礼部尚书守京兆尹复兼御史
大夫时岘兄峘为户部尚书兼成都尹乾元初玄宗还
京峘自蜀至又兼御史大夫兄弟俱判台事自国初以
来兄弟并拜大夫未有其比时长安士庶皆赋美之
又曰崔纵劝李怀光西至奉天加右庶子充使无几拜
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数奏怀光刚愎反覆宜阴备之及
幸梁州左右或短之曰纵素善怀光必不来矣上曰他
人不知纵吾可保不数日纵至拜御史大夫
卷二百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895-0199d.png
又曰李元素徵拜御史大夫大夫自贞元中位缺久难
其人至是元素以名望召拜中外耸听及居位一无修
举但规求作相久之寝不得志见客必曰无以某官散
相疏也见属官必先拜脂在列大失人情
又曰李景让转御史大夫景让慷慨有大志事毋以孝
正色立朝言无避忌时宣宗皇舅郑光卒诏赠司徒
罢朝三日景让曰国舅虽亲朝典有素无容过越乃上
言曰郑光是陛下亲舅外族之爱诚轸圣心况皇太后
卷二百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895-0200a.png
哀切之时理合加等而赐之粟帛降之吊问自家刑国
允谓合宜今以辍朝之数比于亲王公主即前列所无
纵有亦不可施用何者先王制礼所贵防微大凡人情
于外族则深于宗属则薄所以先王制礼割爱厚亲士
庶犹然况当万乘亲王公主宗属也舅氏外族也今朝
廷公卿以至庶人据开元礼外祖父母及亲舅丧止服
小功五月若亲伯叔亲兄弟即服齐缞周年所以疏其
外而密于内也有天下者尤不可使外戚强盛故西汉
卷二百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895-0200b.png
有吕氏之侈几灭刘氏国朝有则天之篡殆革唐命盖
非一朝一夕其所由来渐也今郑光辍朝日数与亲王
公主同设使陛下速改诏命辍朝一日或两日示其升
降有差恩礼无僣使四方见陛下钦明之德青史传陛
下制度之文垂之百王永播芳烈臣愚不肖谬窃恩私
实愿陛下处于尧舜之上羲轩之列所以甘心鼎镬伏
进危言优诏报之乃罢朝两日
又曰田令孜军沙陁逼京师移幸凤翔邠帅朱玫以兵
卷二百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895-0200c.png
来迎驾令孜挟帝幸山南时中夜出幸百官不及扈从
而随驾者黄门卫士数百人而已帝驻宝鸡候馆诏授
孔纬御史大夫遣中使传诏令纬率百寮赴行在时京
师急变从驾官属至盩厔并为乱兵所剽资装殆尽纬
承令见宰相论事萧遘以田令孜在帝左右意不欲行
辞疾不见纬遣台吏促百官上路皆以袍笏不具为词
纬无如之何乃召三院御史谓之曰吾辈幸荷国恩身
居宪秩虽六騑奔迫而咫尺天颜累诏追徵皆无承禀
卷二百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895-0200d.png
非臣子之义也凡布衣交旧缓急犹相救恤况在君亲
策名委质安可背耶言竟泣下三院曰夫岂不怀但盩
厔剽剥之馀丐食不给今若首途聊营一日之费俟信
宿继行可也纬拂衣而起曰吾妻危疾旦不得夕丈夫
岂以妻子之故忽君父之急耶公辈善自为谋吾行决
矣即日见李昌符告曰主上再有诏命令促百寮前进
观群臣之意未有发期仆忝宪闱不宜居后道途多梗
明公幸假五十骑送至陈仓昌符嘉之谓纬曰路无顿
卷二百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895-0201a.png
递裹粮办耶乃送钱五十缗令骑士援纬达散关纬知
朱玫必蓄异志奏曰关城小邑不足以驻六师请速幸
梁州翌日车驾离陈仓才入关而邠岐之兵围宝鸡攻
散关微纬之言几危矣
五代史后唐史曰天成元年夏六月以李琪为御史大
夫自后不复除通典曰汉御史大夫副丞相事若今之同平章及参知
机务之类所以汉书云薛贡匡迭为宰相薛宣
卷二百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895-0201b.png
匡衡则是丞相而贡禹但为御史大夫
又曰武后时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凡置左右肃政二台
别置大夫中丞各一人侍御史殿中监察各二十人
汉武帝集曰武帝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
言诗者乃得上坐御史大夫曰刀笔之吏臣执之
唐中宗授杨再思检校左台大夫制曰避车要秩非德
靡升专席雄班惟贤是属侍中杨再思衣冠旧齿廊庙
宏材寒暑不易其心始终弗亏其度在明时而有立居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895-0201c.png
暗室以无欺投水陈谟迈汉朝之三杰沾沙作相掩虞
日之五臣森乎抱松柏之心凛若负冰霜之气伫因献
替兼肃权豪宜分务于鸾扃俾效能于乌署又苏授右台大夫制曰乌台峻秩望总铁冠苍佩崇
班威高石室诚副相之荣级实次卿之通任前岐州苏
词吞楚泽量湛黄陂既光大厦之才堪入巨川之用
西京展𩦸道掩题舆右辅冯熊风超露冕朱帷露撤初
停州县之劳白简霜凝宜屏权豪之气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895-0201d.png
    御史中丞上
韦昭辨释名曰御史中丞居中丞相者也辨云此中丞
自御史大夫下丞有二其一别居殿中举不法故曰中

周礼曰天官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理王宫政令
凡宫之糺禁(注曰若汉之/御史中丞)
史记曰减宣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三十年以微文深诋
杀者甚众称为敢决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895-0202a.png
汉书曰陈咸字子康沛郡人为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
又曰鲍宣字贡君为中丞执法殿中外总部刺史郡国
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又曰中丞有石室以藏秘书图谶之属以其居殿中故
曰中丞
又曰张汤为御史大夫丞上请造白金五铢钱笼天下
盐铁排富商大贾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895-0202b.png
东观汉记曰樊准字幼陵为御史中丞举正非法百寮
震悚
又曰宣秉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上特诏御史中丞与
司𨽻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

后魏书曰高恭之字道穆为御史中丞帝姊寿阳公主
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车公
主深以为恨泣以诉帝帝谓主曰高中尉清正之人彼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895-0202c.png
所行者公事岂可以私恨责之耶道穆后见帝帝曰一
日家姊行路相犯极以为愧道穆免冠谢曰臣蒙陛下
恩奉陛下法不敢独于公主亏朝廷典章
谢承后汉书曰陈谦字伯让拜御史中丞执宪奉法多
所糺正为百寮所敬尚书选举序位旌贤常咨问谦自
陈蕃虽尊为宰相论议褒贬每往质疑皆服其清识高

续汉书曰马严字威卿拜御史中丞赐冠帻衣服车马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895-0202d.png
严举劾案章申明旧典奉法按举无所回避百僚惮之
汉官仪曰御史中丞二人本御史大夫之丞其一别在
殿中兼典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
章奏纠察百僚
汉旧仪曰御史中丞督司𨽻司𨽻督司直司直督刺史
史督二千石以下
汉官解诂注曰建武以来省御史大夫官属入侍兰台
兰台有十五人特置中丞一人以总之此官得举非法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895-0203a.png
其权次尚书
魏志曰鲍勋字叔业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
宣王并举勋为宫正宫正即御史中丞也帝不得已而
用之百寮严惮罔不肃然
魏氏春秋曰故事御史中丞与洛阳令相遇则分路而
行以土主多逐捕不欲稽留也
 
 
卷二百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895-0203b.png
 
 
 
 
 
 
 
 太平御览卷二百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