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893-01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御览卷二
            宋 李昉等 撰
  天部二
   天部下      浑仪
   刻漏
    天部下
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天无以清将恐裂
卷二 第 1b 页 WYG0893-0178b.png
又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庄子曰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文子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大者无度量故天圆不
中规地方不中矩天明日明然后能照四方君明臣明
然后能照万物域中四明故能久
又高莫高于天下莫下于泽天高泽下圣人法之
又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天之精日月星辰雷电风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人之情思虑聪明喜
卷二 第 2a 页 WYG0893-0178c.png
怒也
列子曰把国有人忧天崩坠身无所寄废于寝食又有
忧彼之忧者因晓之曰天积气耳若屈伸呼吸终日在
天中行止柰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辰
不当坠耶晓者云日月星辰亦积气之光耀者长庐子
闻而笑曰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
乎天者也知积气也何以不坏夫天地空中之细物有
中之最巨也难穷终始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
卷二 第 2b 页 WYG0893-0178d.png
言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
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亦谬矣言不
坏亦谬矣坏与不坏吾所不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
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
吾何容心哉又汤问夏革曰四海之外奚有乎曰犹齐州也汤曰汝
奚以实之革曰朕东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
犹营也西行之豳人民犹是也问豳之西复犹豳也朕
卷二 第 3a 页 WYG0893-0179a.png
以是知夫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故大小相含无
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含万物也故不穷含天
地也故无极朕亦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
吾所不知也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
氏鍊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鳌巨/龟也)以立四极其后
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淮南子曰/与神农争)怒触不周之山折天
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
百川水潦归焉
卷二 第 3b 页 WYG0893-0179b.png
抱朴子曰宣夜之书亡而郤萌记先师相传宣夜说云
天了无质仰而视之高远无极眼瞀睛极苍苍然也譬
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谷而黝黑夫青
非真色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相浮空中行止皆须气
焉故七曜或住或逝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
无所根系故各异也辰极常居其所北斗不与众星西
没焉七曜皆东行日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性
若缀附天体不得不尔也
卷二 第 4a 页 WYG0893-0179c.png
又良将刚则法天可望而不可干柔则象渊可观而不
可入
淮南子曰四时天之吏日月天之使星辰天之期虹蜺
彗星天之忌
又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里四隅去地五万里
扬子法言曰唯天为聪唯天为明夫能高其目而下其
耳者匪天也夫
又或问天曰吾于天而见无为之为矣或曰雕刻众形
卷二 第 4b 页 WYG0893-0179d.png
者匪天欤曰以其不雕刻也如物物刻而雕之焉得力而

又天可度则覆物浅矣
申子曰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常正是以清明
管子曰天或维之地或载之莫之维天已坠矣况于人乎
曾子单居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诚有之乎曾子
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之谓圆下首之
谓方始识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而不掩也参尝闻之
卷二 第 5a 页 WYG0893-0180a.png
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圆曰明明者吐气
是故外景幽者含气是故内景
墨子曰飘风苦雨溱溱而至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不上
同于天也
孔丛子曰魏王问子顺曰寡人闻昔者上天神异后稷
而为之下嘉榖周遂以兴吕氏春秋曰天道圆地道方圣人所以立天下天圆谓
精气圆通周复无杂故曰圆地方谓万物殊形皆有分
卷二 第 5b 页 WYG0893-0180b.png
职不能相为故曰方主执圆臣处方方圆不易国乃昌
又天地车轮(轮转/也)终则复始极则复反
又天地大矣生而不子成而不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
利莫知其所由始三皇五帝之德也
太玄经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
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
又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天奥西北郁化精也地奥黄泉隐营魄也人奥思虑含至精
卷二 第 6a 页 WYG0893-0180c.png

说苑曰齐景公问子贡曰仲尼贤乎曰贤又问曰奚若
曰不知也公怪之子贡曰今谓天高无少长贤愚皆知
若问其高几何皆曰不知仲尼之贤犹天之高也奚得以知之
又曰臣事仲尼犹杯就江海饮莫知浅深也
又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对曰贵天桓公仰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
姓为天
卷二 第 6b 页 WYG0893-0180d.png
蔡邕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
三曰浑天宣夜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状
多所违失故史官不用唯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
用候台铜仪则其法也立八尺圜仪之度而具天地之
象以正黄道名察发敛以行日月以步五纬精微深妙
百世不易之
异苑曰陶侃梦飞翔冲天天门九重已入其八馀一门
不得进以翼抟天一翅致折惊而坠下左腋肿痛后威
卷二 第 7a 页 WYG0893-0181a.png
果震主欲有窥拟之志每忆折翅之祥抑心而止
徐整三五历纪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
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
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
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
故天去地九万里
广雅曰太初气之始也清浊未分太始形之始也清者
卷二 第 7b 页 WYG0893-0181b.png
为精浊者为形太素质之始也已有素朴而未散二气
相接剖判分离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中和者为万
五经通义曰神之大者为昊天上帝(即耀魄/宝也)又天皇大帝亦曰太一其佐曰五帝(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
(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中央黄帝含枢纽)
又天所以有雷霆风雨霜雪雾露何欲以成岁润万物
因以见灾异也
卷二 第 8a 页 WYG0893-0181c.png
又邹衍大言天事曰谈天衍
虞炳穹天论曰天之形穹隆如笠而冒地之表浮元气
之上譬覆奁以抑水而不没者气充其中也日绕辰极
没西而还东不入地中也
天文录曰古人言天地之形者有三一曰浑天二曰盖
天三曰宣夜宣夜之说未尝闻也后有虞炳作穹天论
姚信作昕天论虞喜作安天论众形殊象参差其间盖
天之说又有三体一云天如车盖游乎八极之中一云
卷二 第 8b 页 WYG0893-0181d.png
天形如笠中央高而两边下一云天如欹车盖南高北

桓谭新论曰通人扬子云因众儒之说以天为盖常左
旋日月星辰随而东西乃图画形体行度参以四时历
数昏明昼夜欲为世人立纪律以垂法后嗣余难之曰
春秋昼夜欲等平旦日出于卯正东方暮日入于酉正
西方今以天下人占视之此乃人之卯酉非天卯酉天
之卯酉当北斗极北斗极天枢枢天轴也犹盖有保斗矣
卷二 第 9a 页 WYG0893-0182a.png
盖虽转而保斗不移天亦转周匝斗极常在知为天之
中也仰视之又在北不正在人上而春秋分时日出入乃
在斗南如盖转则北道近南道远彼昼夜数何从等乎
子云无以解也后与子云奏事坐白虎殿廊庑下以寒
故背日曝背有顷日光去背不复曝焉因以示子云曰
天即盖转而日西行其光彩当照此廊下而稍东耳无
乃是反应浑天家法焉子云立坏其所作则儒家以天
为左转非也
卷二 第 9b 页 WYG0893-0182b.png
广雅曰天圆广南北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东西短减四步周六亿十万七百里二十五步从地至天
一亿一万六千七百八十六里半下地至厚与天高等
又九天之际曰九垠(垠堮/也)九天之外次曰九垓(垓阶也/言其阶)
(次九/也)
纂要曰天地四方曰六合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
谓之宙
白虎通曰男女总名为人天地所以无总名何天圆地
卷二 第 10a 页 WYG0893-0182c.png
方不相类也天左旋地右周犹君臣阴阳相向也
又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谨告人君觉悟其过欲令悔
慎思虑也
黄帝素问曰积阳为天故曰清阳
河图挺佐辅曰百世之后地高天下不风不雨不寒不
暑民复食土皆知其母不知其父如此千岁之后而天
可倚杵汹汹隆隆曾莫知其始终
汲冢纪年书曰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卷二 第 10b 页 WYG0893-0182d.png
东方朔神异经曰昆崙有铜柱焉其高入天谓之天柱
皇览冢墓记曰好事者谓黄帝乘龙升云登朝霞上至
列关倒影天体如车盖日月悬著何可上哉
张衡灵宪曰天有九位自地至天一亿一万六千三百
五十里悬天之晷薄地之仪皆千里而差一寸
孙氏瑞应图曰舜时后稷播植天降秬秠故诗曰天降
嘉种惟秬惟秠(秬音巨/秠音丕)
论衡曰天门在西北又日月五星随天而西移行迟天
卷二 第 11a 页 WYG0893-0183a.png
耳譬若硙石之上蝼蚁行迟硙转疾内虽异行外犹俱

又天行三百六十五度凡积十三万里也其行甚疾无
以为验傥与陶钧之运弩矢之流相类似乎
又天平与地无异若覆盆之状
洛书甄耀度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夫一
度为千九百三十二里则天地相去六十七万八千五
百里
卷二 第 11b 页 WYG0893-0183b.png
关令内传曰天地南午北子相去九千万里东卯西酉
亦九千万里四隅空相去九千万里天去地四千万里
又天有五亿五万五百五十里地亦如之各以四海为脉
伏侯古今注曰成帝建始三年七月夜有青黄白气长
十馀丈明照地或曰天裂或曰天剑
杨泉物理论曰天者旋也均也积阳纯刚其体回旋群
之所大仰
又儒家立浑天以追天形从车轮焉周髀立盖天言天
卷二 第 12a 页 WYG0893-0183c.png
气循边而行从磨石焉斗极天之中也言天者必拟之
人故自脐以下人之阴也自极以北天之阴也所以立
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天者君
也夫天有形而天无体譬如火焉烟在上灰在下也浑
天家说谓天如车轮而转日月旦从上过夜从下过故
得出卯入酉或以斗极难之故作盖天言天左转日月
右行皆缘边为道就浑天之说则斗极不正若用盖天
则日月出入不定夫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
卷二 第 12b 页 WYG0893-0183d.png
姚信昕天论曰若使天裹地如卵含鸡地何所倚立而
自安固若有四维柱石则天之运转将以相害使无四
维因水势以浮则非立也若天经地行于水中则日月
星辰之行将不得其维是以有两地之说下地则上地之
根也天行乎两地之间矣今地形立于下天象运乎上
譬如人颐前侈临胸而项不覆背近取诸身故知天体南低
入地北则高也冬至极低天运近南故日去人远斗去
人近北天气至故冰寒也夏至极起天运近北故斗去人
卷二 第 13a 页 WYG0893-0184a.png
远日去人近南天气至故蒸热也极之高时日所行地
中浅故夜短天去地高故昼长极之低时日所行地中
深故夜长天去地下故昼短然则天行寒依于浑夏依
于盖也
楚辞天问曰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言天圆九重/谁度短之)惟兹何功
孰初作之(言此天九重/谁功始之)筦维焉系天极焉加(筦转也维纲/也言天日夜)
(转徙宁有纲维其/际极安所加乎)八柱何当东南何亏(言天有八山为/柱皆何直东南)
(不足谁/能缺也)
卷二 第 13b 页 WYG0893-0184b.png
古乐府诗曰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浑仪说文曰浑者制器仪也
书曰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范/应)
(注曰璿为衡玑者转也衡者平也若/今浑天矣王者所以正天文之器)
尚书考灵曜曰观玉仪之旋昏明主时(以玉为浑仪/故曰玉仪也)
文耀钩曰高辛受命重黎说天文唐尧即位羲和立浑

卷二 第 14a 页 WYG0893-0184c.png
孝经援神契曰后偷任威折其玉斗失其金椎
刘氏历正问曰说云颛顼造浑仪黄帝为盖天皆以天
象盖也
浑天仪曰天如鸡子地为中黄居于天内天大地小表
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日月星辰绕地下
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
王蕃浑天说曰浑天之作由来尚矣考之于天信而有
旧说天地之体状如鸡卵天包地外犹壳之裹黄圆
卷二 第 14b 页 WYG0893-0184d.png
如弹丸故曰浑天浑天言其形体浑浑如也周天三百
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东西南北展
转周规半覆地上半在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以
仪准之其见常一百八十三度有奇是以知其半覆地
上半在地下也黄赤二道相与交错其间相去二十四
度以仪准之俱三百六十五度有奇赤道见者常百八
十二度半强又南北考之天见者亦一百八十二度半
强是知天之体圆如弹丸北极出地三十六度是知南
卷二 第 15a 页 WYG0893-0185a.png
极入地亦三十六度两极相去百八十二度半强也
虞喜安天论曰太史令陈季胄以先贤制木为仪名曰浑天
又言天体者三家浑盖之术具存而宣夜之法绝灭有意续之而未遑也近见姚元道造昕天论又睹族祖河
间相立穹天论鄙意多嫌喜以为天高无穷地深不测地
居卑静之体则天有常安之象形相覆冒无方圆之义
浑盖之家依易立说云天运无穷或谓浑然包地或谓
浑然而盖愚谓若必天裹地似卵含黄则地是天中一
卷二 第 15b 页 WYG0893-0185b.png
物圣人何别为名而配天乎古之遗语日月行于飞谷
谓在地中也不闻列星复流于地又飞谷一道何以容
此且谷有水日体为火精冰炭不共器得无伤日之明
乎此盖天所以为臣难也或难曰周礼有方圆之丘祭
天地则知乾坤有方圆体也答曰郊祭大报天而主日
配以日月日月体圆圜丘似之非天体也祭方丘者别之于天尊
卑异位何足怪哉周髀之术多是盖天盖天虽与浑异
而星辰有常数今陈氏见髀上观周因言周浑周髀宣
卷二 第 16a 页 WYG0893-0185c.png
夜或人姓名犹星家有甘石也盖天之体转四方体卑
不动天周其上故云周髀宣明也夜幽数其术兼之故
云宣夜
贺道养浑天记曰昔记天体者有三浑仪莫知其始书
以齐七政盖浑体也二曰宣夜夏殷之法也三曰周髀
当周髀之所造非周家术也近世复有四术一曰方天
兴于王充二曰昕天起于姚信三曰穹天由于虞喜皆
以臆断浮说不足观也唯浑天之事徵验不疑
卷二 第 16b 页 WYG0893-0185d.png
晋阳秋曰吴有葛道字思真改作浑天使地居中以机
转之天转而地止(道古/道字)
义熙起居注曰十四年相国表曰间者平长安获张衡
所作浑仪土圭历代宝器谨遣奉送归之天府
梁书曰陶弘景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
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虞僧诞会稽馀姚人以左氏教授听者亦数百人该通
义例当世莫及先是儒者论天平执浑盖二义论盖不
卷二 第 17a 页 WYG0893-0186a.png
合浑论浑不合盖崔灵恩立义以浑盖为一焉
隋书曰耿询见其故人高智宝以玄象直太史询从之
受天文算术询创意造浑天仪不假人力以水转之施
于闇室中外候天时合如符契
唐书曰将军李守中奏三殿上所安置浑天仪铜鼎上
津流
董卓别传曰卓治铸候望施机仪
益都耆旧传曰汉武帝时洛下闳明晓天文于地中转
卷二 第 17b 页 WYG0893-0186b.png
浑天定时节
风土记曰璿衡即今浑仪云古者以玉为之转运者为
机持正者为衡一说言以良玉为管中有光盖取明以
助远察也
张衡浑天仪曰赤道横带天之腹去极九十一度十九
分度之五黄道邪带其腹出赤道表里各二十四度故夏
至去极六十七度而强冬至去极百一十五度亦强也
然则黄道邪截赤道者则秋分春分之去极也今此春分去
卷二 第 18a 页 WYG0893-0186c.png
极九十一度秋分去极九十一度少者就夏至晷景
去极之法以为率也
王蕃浑天说曰浑天遭周秦之乱师徒断绝而丧其文
唯浑仪常在候台是以不废故其扬㩁可得而言至于
纤微委曲阙而不传蔡邕以为精微深妙百世不易之

扬子法言曰或问浑天曰洛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
耿中丞象之请问盖天曰盖哉盖哉未几也(李轨注曰/几近也)
卷二 第 18b 页 WYG0893-0186d.png
桓子新论曰扬子云好天文问之于黄门作浑天老工
我少能作其事但随尺寸法度殊不晓达其意我稍
稍益愈到今七十乃甫适知己又老且死矣今我儿子
受学作之亦当复年如我乃晓知己又且复死焉其言
可悲可笑也
颜延之上立浑天铜仪表曰臣昔奉使入关值大军旋
师浑仪在路肆观奇秘绝代异宝
    刻漏
卷二 第 19a 页 WYG0893-0187a.png
周礼夏官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谓军穿井成挈壶/悬其上令军中士)
(众皆见望见知下有井也壶/所以盛饮故以壶表井也)凡军事悬壶以序聚𢷌凡
丧悬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郑司农曰悬/壶以为漏也)
(以序聚𢷌以次更聚击𢷌备守也玄谓击𢷌两木相□/行夜时也丧礼未大敛代哭以水守壶者为㓇漏也以)
(火守壶者夜则火视刻数/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诗序曰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
挈壶氏不能掌其职焉
汉书曰董贤为郎传漏陛下上见悦之
卷二 第 19b 页 WYG0893-0187b.png
又哀帝纪曰诏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
曰陈圣刘太平皇帝(韦昭曰敷陈/圣刘之德也)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师古曰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也)
续汉书律历志曰建武十年诏施行漏刻以日长短为
数率日南北二度四分而增减一刻一气永元十年太
史霍融上言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等不与天相应不
如夏历
东观汉记曰樊英每当直奏事常晨驻车待漏
卷二 第 20a 页 WYG0893-0187c.png
汉杂事曰鼓以动众钲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
尽钲鸣则息
吴录曰吴范字文则善占候于时关云长将败孙权问
范范期日中权立表下漏以待之及中不至权问其故
范曰未正中也顷之有风动帷范曰期至矣斯须外称
万岁传言得胜
齐书曰武帝时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
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宫人闻钟声早起妆饰
卷二 第 20b 页 WYG0893-0187d.png
后魏书曰自魏初大将行兵长孙嵩拒宋武奚斤征河
南俱给刻漏
隋书曰耿询作马上刻漏世称其妙炀帝即位进欹器
帝善之
东方朔别传曰武帝饮酬以八月九月中禾稼方盛熟
夜微行漏下水十刻乃出
桓子新论曰漏刻燥湿寒温辄异度昼日参以晷景暮
夜参以星宿则得其正
卷二 第 21a 页 WYG0893-0188a.png
陆机漏刻赋曰激悬泉以远射跨飞途而遥集伏阴虫
以承波吞絙流其如挹
王廙洛都赋曰挈壶司刻漏樽泻流仙叟秉尺随水沉

孙绰刻漏铭曰近取诸物远赞自然累个三阶积水成
渊渊满则盈承虚赴下灵虬吐注阴虫承泻(个竹/策也)
 
 
卷二 第 21b 页 WYG0893-0188b.png
 
 
 
 
 
 
 
 太平御览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