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0H 页
答郑愚伏(丙辰)
屏伏一隅。久不闻西音。至去月念后。始伏闻 天日照衷。令驾返商。区区抃贺。无任下诚。而其时贱疾方苦。不能执笔作书。继又有迎婿之事。奴仆无閒。不能以时候问起居。徒有倾往之忱。不能食息舍耳。不意玆者。伏奉下书。仍审寒冱。道体神相万福。仰感仰慰。不知所达。袗分外得官。本非所愿。而惟是 恩命不可不谢。故黾勉作行。行一日而病。至岭下势益苦。转侧须人。欲进则危岭插天。奋飞无翼。欲留则旅寓荒凉。久调为难。不得已扶载还家。几死仅生。而已闻不悦者搆捏四起。造言罔极。虽甚可忧柰何。秖得顺之而已。下教卢稣斋性恶之论。袗所未尝言。不知此说何从而出乎。向在戊申年间。得见裴明瑞丈寄此府士友书。有右性恶等语。袗等其时实不知首末。执以问于人。人或言稣老诗有恶者人之性之句。故裴言如此云。袗闻之。虽未尝向人说道。而中心窃疑之。上年秋遭姊丧入洛。得见先父所手写一册于故徐监司仁元家。其中有稣老此诗。曰欲者人之性。人皆不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0L 页
可无。然后始悟前闻大误。及来南中。前后一二士友问及此语。即举先父所书册以證之。此外更无他语。不识因何传讹而有此云云邪。私自怪叹。卢相文集数卷。在河上旧藏。而袗前后未尝寄目焉。设使书尺中果有此等语。袗亦不敢知矣。
答郑愚伏(丙寅)
一自车马西还。消息顿绝。瞻慕之诚。靡日不驰于丈席之下。而病伏深谷。无由以时修候安否。徒切怅叹而已。便中伏承下书。仍审道体起居神相万福。仰感仰慰。不任下情。寒食节出安东。遇金察访是枢。寄示先生六条劄子。奉展几案。庄诵数日。感仰欣贺。不啻万万。而更闻一种庸鄙之辈。耻过遂非。反肆诋侮。此实时运隆替所系。柰何柰何。先父行状。向日庶弟来传下教。已极感幸。又承起草之命。尤切跂望之至。黄笔十二柄。亦谨依受。前在奉县时。备空册十馀卷。方将倩誊先稿。而以笔墨为忧。庶几因此得以完事。甚幸甚幸。洪判官闻脱湿衣。来卧故山。想快适如何。袗自早春缚得草舍五间于生物村。今且随分栖泊。幸无他苦。而藩篱窗壁皆未具。不免有虎食之忧。可叹。惟祝为道加护。以慰士望。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1H 页
上郑愚伏(己巳)
旱馀得雨。清风满襟。伏惟此时。令监道体起居神相万福。数日前因京来书。始闻有铨曹之 命。方谋奉一书仰候。适于其时金上舍秋任氏来过。凭审车马不克西上。为之虑慰俱至。不任下诚。袗苟冒非据。悔吝日至。御吏而吏不畏。勤民而民益怨。向日冰库之变。亦其一验。心常忧愧。无以自容。续于今月初五日夜。重囚二人越狱而逃。所谓重囚。非寻常死罪之比。一则谋害本主。系于纲常。一则结党横行。公然作贼。系狱收治。首尾半载。犹以不即正刑为恨。不幸防守不谨。致令逃躲。虎兕出柙之责。在所难免。谨已具由申报。仍乞罢归。庶几因此释负。退安愚分。则失马未必不为福。虽不敢不以为愧。而亦不敢不以为幸。昨见巡相题送。虽命多般跟捕。而且以初非状 启为教。所谓非状 启罪囚者。特指其轻轻小小者耳。岂谓事系纲常罪通天地之囚。而以 朝家不知之故。不自为罪。扬扬出入视事如故。吏民亦将仰视颜面矣。今将先送妻属。以身待命。而若巡相不为处寘。则径去无端。独留又难。进退维谷。不知所为。巡相方留尚州。伏想令监必与相对非一二遭。伏乞特赐哀怜。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1L 页
从容恳嘱。使得循例罢归。不至于远近大小狼狈之患。千万幸甚。
上李月涧(甲戌)
初冬渐寒。伏惟尊道体起居神相万福。袗千万意外。有此 除命。日寒身病。势不可动。而自惟无状。厚蒙 国恩。不敢稽谢 恩命。将于初八九间。自力登途。为暂入即还之计。往来屑屑。深庸愧闷。行期忙迫。不克拜辞而去。瞻望门屏。秖增慕仰。惟愿为道加护。以慰士望。
上李苍石(辛未)
秋霖又复支离。伏惟此时。道体起居顺序神相万福。瞻慕之至。不任下诚。察访贤契。想亦 肃谢赴任。仕学俱茂。柏悦尤切。贼兵闻已撤还。虽将来之祸。不可逆睹。而犹以少缓目前之急为幸耳。先稿刊役。不量力绵。欲以秋冬始之。而亦必须两先生再为勘校。然后方可入梓。而闻其本帙。顷因西报之挠。尽为李外兄所取去。寻问取纳之际。必多迟了时日深虑。前达序跋。伏乞留念。以终大惠。而挽章祭文之可附于行状之末者。亦望并加点标以教。千万幸甚。专仰眷恤之义。屡此陈渎。惶恐死罪。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2H 页
答李苍石
伏奉下书。仍审秋气乍凉。道体起居神相万福。仰感仰慰。不任下诚。愚伏先生精神气力。渐减于前。虽存道之心。未尝有异。而其于出世行道。更无所望。此岂徒出入门下者之所相私叹。其为世道忧。宁有既邪。先稿序跋。未蒙肯可。不胜闷郁。若二先生不赐一言。则世岂复有知先父心事者乎。伏乞更加参量。以终大惠。千万幸甚。祭挽一册。若不在案下。则必在愚爷宅矣。并望寻问考校。稣斋先生与袗王父。同庚同志。居止又同。先父夤缘出入。常执子弟之礼。故一生尊慕。每称稣老而不敢举其官爵。设使或有些查滓未尽浑化处。堂上之人。方能定其高下。不知今世之所谓士者。谁能办得此邪。韩文公所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秖可一叹。
答李苍石(壬申)
前月初。因事在海印。关雨数十日。晦日始还。未几又有考讲都会之事。都事及邻邑守令皆会。十日乃去。奔走接应。日不遑暇。虽瞻慕之诚。靡日不驰于函丈之间。而无由以时修候起居。寻常伏恨而已。即于便中。伏奉下书。仍审毒热。道体神相万福。仰感仰慰。不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2L 页
任下诚。跋语添入之处。谨伏承悉。袗之懵陋。固已庄诵敬叹之不暇。有何所见。乃敢论议于其间。以犯僭踰之罪乎。刊役固远。然若工匠多聚。勤力不怠。则庶可于八九月间完毕。跋语欲得先生手笔。继刊于其后。印札十馀张上送。伏乞商量下教。不胜百拜祈祝之至。
答李苍石(癸酉)
前此虽有入京之便。而伏闻车马将不久于京。或已下乡或在中道。皆不敢知。自去冬迄于今。阙然无一书仰候起居。但有倾仰之诚。不能食息舍耳。官人之回。伏奉下书。仍审春后道体起居神相万福。仰感仰慰。不任下诚。袗有万般不可留之势。自去春已有去志。而先稿大役方始。不得不黾勉少留。今则役事粗毕。即可退去。而不幸师命又紧。不得已先送家累。将更观势进退。未卜早晚。忧闷罔涯。婚事深荷眷恤。得以成礼。寒门之幸。实非浅浅。而惟是迷儿自少不教。今既长成。而懵无知识。诚恐仰贻德门之羞。日夜忧惧。如蒙提诲之恩。少免面墙。不终为大戾之归则幸也。先稿今方印妆。欲上一件。而此人忙且负重。从当奉纳于酉川耳。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3H 页
上卢敬庵(景任)
月初始睹寄答家兄书。庄诵感戢。不胜颂祝。谨与家兄十袭藏之。以为平生服膺用功之地。而自悼气质之病。甚于他人。虽寻常一二小事。亦不能坚忍耐久。以至猖狂妄作而不知返。或时惕悟。心胆俱震。思有以痛革万一。不永为小人之归。而魔强理弱。病根已深。若此不已。虽家庭亲戚之间。将无以自立矣。常窃自叹。以为安得朝夕自近于函丈之下。日蒙药石之诲。庶几戒心接续。涤垢补过于将来也。斯实耿耿于中矣。伏乞鉴此微诚。曲加哀矜。随事痛责。俾有以矫揉。则非特袗之幸。实先亲平日之望也。向往之深。言不知裁。
答卢敬庵(丁巳)
伏奉下书秋霖。道体起居神相万福。仰感仰慰。不任下诚。袗伏蒙下赐。缕命仅延。而种种疾病。不绝于身。近又困悴益甚。无夜不疼闷闷。西行本非所欲。而自闻有郑疏。尤无意入洛。厥后连见京来书。皆言此事 圣明既已洞烛。万无可忧。此间同志。亦以辍举不赴为非。曰今世不乐仕三字。为陷人之深阱。士友之或不赴举者。往往以此目得罪。甚可惧也。今又无端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3L 页
不赴。则不徒无益。而适足增彼人之疑。万一不悦者乃谓彼不韪于近日时事而自停不来云尔。则子将何以自解云云。袗实惶惑。不知所处。久欲奉书仰禀。而欠便未果。今承下教。脱然如发蒙睹白日。前日之所难决者。不复有疑于胸中。一身祸福。非所敢计。谨已不敢复为行谋矣。但念陜老自前蓄怨于吾家。每欲抵隙肆祸。而姑未得其便。积年思度。而今始发之。必不但见之于空言无实而已。伏想治内密迩下道。且闻执事方在巡相营下。其于时事时议。必有所细闻。伏望略以回教。
答闵监司(圣徵)
屏伏一隅。忧病俱侵。令监在京师时。尚未克以时修问鼎裀。况又湖南在京师千里外。川原浩杳。鱼雁断绝。瞻仰之诚。靡日不悬悬于节下。不意玆者。远赐垂记。专人讯问。眷恤之厚。引诱之勤。皆非愚贱所敢承当。三复拜嘉。感怍无已。就审岁暮风雪。令监巡候起居若序神相万福。下诚尤庸仰慰之至。下教用拙堂序记若诗。袗之懵学。本不能文。近又祸殃之连仍。衣食于奔走。书册文字之功。日远如万里。寻常书札。尚惮其难。况此发扬盛德。妆致美景。是何等重事。而乃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4H 页
能容易为之也。惶愧不敢当不敢当。且念雄文钜笔。世自有其人。而勤命之谬及于袗。必欲使拙语拙笔。尘秽仙境。令监真能用拙矣。袗亦敢以拙陋辞。早晚拨昏搆思。或有小句短篇。当拭汗呈上。以寓慕用之私。来纸谨留。以俟后便。伏乞宽其程限而恕其狂僭幸甚。先父手迹。尤荷轸念。先父当时未尝以此笔事自任。故他无所书。惟书札若干张藏在安东故居。谨当随后取纳。不敢孤命。陆宣公集闻其刊布已久。而穷无以为计。得此厚贶。罗列于前。所谓贫儿㬥富。百朋之锡。曷足过之。感感谢谢。有难容口。
答洪叔京(镐○癸亥)
僧来伏奉哀札。仍审比来孝履起居之详。无任苏慰之至。下教云云。尤为今日当急之务。敢不勉竭疲劣。以无负盛意之万一。而但引谕之辞。太不著题。此岂平日所望于哀兄者哉。惟随闻随事。痛加绳墨。使不终至于大戾之地。袗独坐空斋。百事无兴。惟有一念常悬于杖席之下。而淫潦连旬。平陆成江。杜少陵所谓安得六尺马飞去如孤鸿者。未尝不三复而怅恨焉。柰何柰何。闻忘言数日前已向寒水亭。想不久必有会合之好。袗雨若少晴。则明明间趁忠言未返之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4L 页
前。趋造承诲是计耳。鹤湖闻以去月九日辞 朝。宜来久矣。而尚未闻踰岭之音。岂为雨水所阻而然邪。方伯闵圣徵而府伯则郑承旨岦也。台谏初举七大文榆柳火二科请削罢。继有议请令再试。最后领相献议。请仍旧不革。颇以此为年少辈所訾云矣。高城主时未复职。向自金浦县向湖南。留一绝以寄袗。曰我友平生柳季华。几年相忆在天涯。今闻仙旆入京口。其柰善行南去何云云矣。
答洪叔京(丁卯)
拜违德范才数日耳。回想风仪。若隔三秋。悬悬一念。食息不能弛于中。不意伏奉尊翰。仍审贤劳之馀。道履珍胜。感何如之。慰何如之。西报近久未闻。贼势方盛。固无无故自戢之理。而天地 祖宗之灵。默佑于冥冥。亦安知恶极自毙。又不如前年适贼之时。日夜攒手祝天而已。玆悉示谕曲折。且承巡使关子。贼兵已到黄州。而关西割地之言。尤令人痛愤欲死。柰何柰何。弟当此危急之日。守此无形之邑。心劳手拙。百事瓦裂。 主辱臣死。一死固分。而但恐徒然一死。无一毫裨补 国家。此为慨慨耳。先后运粮。已尽发送。而一郡民力。荡竭无馀。此后更有调发之事。以公以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5H 页
私。极为闷虑。此郡为一道米豆都会。今看都数。大小米并七万馀石。合杂谷多至廿七万馀石。京畿忠清谷数。在此道之下。合两道亦不下数十万石。若没数聚会于南汉城。可支数万兵半年之粮。取其便近。先此运用。而远道之谷则姑为留置。以待事定后从容输运。以偿两道所用之数。极似便当。伏想巡使及老兄非不念此。而 庙算如此。国事方急。必以论 启为难。亦柰何。
答金孝伯(奉祖)
伏奉下书。仍审道体起居神相万福。仰感仰慰。不任下诚。袗之欲去。非有一毫所闻所见。秖是疾病深重。而难堪之事。逐日斯生。不得已出于下计。欲苟免而自便。虽其事之当否不可知。而本情则不过如是而止耳。不意流传失实。过勤尊念。前后谕诲。不啻提耳。感深次骨。不知所达。三辞既已起草。而似闻此县又有情外之言。以袗与巨室不协而有此举措。将为阳挽之计云。果尔必大纷扰。故连日出而行任。以待尚州回报然后。托以巡审陈起。而发向柰城。呈辞状修重记。皆于此后为之伏计。尚州人久不来。而尊教又如是勤恳。袗非尊命之听而将谁听。当待愚老书。若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5L 页
不以必去为可。则少忍数旬。更禀以决耳。胡草欠敬。惶恐死罪。
与金孝仲(荣祖○庚申)
临河拜送之后。音尘杳然。悬悬一念。如水注东。靡日不倾泻于左右也。即日寒甚。伏惟道况万重。前闻有弄璋之庆。区区慰悦。实非浅浅。而冗故日挠。尚阙一贺。寻常怅叹。弟杜门江上。庸陋日甚。每想老兄静居味道。日有新得。而近又得溪岩兄来寓。相从讲磨之益不少。为之健羡不能忘。斯文不幸。善山卢丈此月十日遂不起疾。的确之见。笃实之学。世岂易得斯人。而又有九十老亲在堂。膝下二儿俱未成童。见之惨恸。尤难忍情。柰何柰何。弊居山水甚奇丽。其争流竞秀之胜。虽或让于玉渊辋川。而求之近地。殆无伦比。但遇主不善。终年相对无一语。放翁所谓江山如许一句无者。甚可愧也。别纸所录。幸赐考览。仍惠一语。即江山与有荣焉。非但为陋居之光而已。千万留念。
与金孝仲(辛酉)
向日之奉。有同春梦。别后怀慕。益自不堪。不审春寒比紧。道体起居何似。当今人物眇然。同志间淡泊世味。洁静自守者。固或有之。而至于终始树立。担当大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6H 页
事。而不为他歧所挠夺者。诚未多见。以故寻常期望于老兄及鹤湖丈者。不啻浅浅。惟愿慎毖自重。以慰区区之诚。弟仅支昕夕。而惟是轻躁谬妄。将老益甚。虽欲拔身于万仞坑堑中。以为桑榆补过之地。根本已失。其道无由。深恐一朝溘然。而无以见父兄于地下。中夜思之。惭痛难容。柰何柰何。
答金孝仲
三秋将半。音问不嗣。瞻慕之诚。靡日不悬悬于座下。即于便中。伏奉惠书。仍审体履平福外。有进德修业之乐。为之感叹钦服。老兄之刚洁正直。不但为侪辈之所难及而已。若复于此。益加勉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则其为斯道斯世之幸。为如何哉。盖自非生知上圣之资。必因事拂忤于中。然后方始感奋兴起。有所成立。古人所谓毁之而后益者。其道固应如是。而如弟者本以柔懦之质。加之以轻躁。佩弦于左则病增于右。佩韦于右则疾加于左。败症迭出。不知所以治之。虽往往或有拂忤感奋之时。乍作乍止。不能耐久。朝悔其行。暮已复然。因循度日。过恶日滋。其为可惧。不徒四十无闻而已。每一念及。痛懊欲死。柰何柰何。尝闻责善朋友之道。从前猥荷许与。不啻寻常。而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6L 页
未尝有一言警责。更乞怜其残劣。痛加镌诲。千万至祝。
与金孝仲,金子峻(坽),金以志。(光继○辛酉)
今此儒疏。不审佥兄以为如何。夫诡遇而获禽。虽若丘陵。古人不为。不识今日之为。视诸诡遇。又复如何。且闻疏中措意。于彼之实状大题目上。不敢一言及之。但能泛论专擅。以为罪案。正所谓获杀人于货之盗。而议其窃钩之罪。其言之不顺。又如何哉。夫事之不正既如彼。言之不顺又如此。则为吾侪者。虽闭户可也。而颇闻同志之间。论议甚峻。深所未晓。况今穷阴闭塞。万无阳复之望。不识议者之意。以为若去此人则朝著更无凶人而太平可冀乎。一凶虽去。群奸继起。譬之以狼易虎。虽大小不同。而噬人则均。何至哗然共起。必欲夺此而与彼乎。子瞻刚决有守。常以风节自许。今又事机转变。与前始事之日顿别。人皆惴慄失措。百计巧避。而渠乃挺然特立。奋不顾身。不论其他。惟此一事。直是难及。殊可敬叹。抑袗之愚见。以为士有气节非难。而依乎中道为甚难。既往之失。姑置不论。将来之忧。且复有大。不审子瞻何以处之。子瞻往往举措间有过越处。深恐激之而生变。今以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7H 页
一书戒之。子瞻果以为如何也。子瞻平生乐善喜闻。不以逆耳为惮。若吾辈早以一言救之于未入之前。则或不至此狼狈。而各在远处。缓不及为。此则朋友之罪也。柰何柰何。杜门缩伏。已过数月。全不闻外议如何。而区区所怀。不敢不尽于佥兄。幸乞恕察。如或不以为然。亦望细赐示破。
答金孝修(念祖)
示谕云云。辞旨凛然。虽以袗之昏劣。亦且激励而兴起矣。幸甚幸甚。抑袗愚见虽与此不能不同。而又与此不能不异。终始执拗。迷不知回。坦之必以其所闻道达一二。想不以观望而斥绝之。则必以迂阔而冷笑之矣。惭叹惭叹。大槩人之所见各异。不可苟同。兄之不能使我为兄。犹我之不能使兄为我。惟当各守所见。以待后日是非之定可也。何至强辨取胜。必欲驱率而使同于己乎。
与金子峻(甲子)
暑炎。伏惟佥道履珍福。瞻慕日勤。弟根本衰飒。精神昏塞。虽居閒无事之时。心气之弱。已不如平人。及今守此无形之邑。日夜焦劳心𧏮日增。或遇不适意底事。若非悻悻见于色辞。则必大匆匆不乐于中。惟以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7L 页
决去为心。不但邑人窥见其浅深。不复禀畏。且为自家心术之病。寻常自愧自闷而已。柰何柰何。伏想佥兄静居山林。阅理日精。涵养日熟。区区钦叹。不啻若壤虫之于黄鹄。深愿特赐一语以警教之。不胜幸甚。
答金子峻(丙寅)
别后依恋。益觉难堪。至发于梦寐之间。不意玆者。伏奉情翰。审道体动静尚欠完复。为之贡虑亡已。恺悌神劳。岂有久未循常之理。千万顺序节宣。遄收勿药之喜。袗十三晚发。由邑内过汾川温溪等地。吊问死生。薄暮入川城。悼亡抚存。念旧感今。满目凄凉。节节生悲。殆不能为怀柰何。松岩亦缘无兴。况今既累日尚未一往。回思昔年从游之乐。如在昨朝。而同人四散。会合未易。噫嘻此生。宁复有此事邪。袗亦不能久留于此。明明且将西迈。川原浩渺。瞻拜未涯。引领停云。忡惘倍切。惟祝为道保重。以慰倾向。
答金以志(丙辰)
子峻至。承惠书。闻迩间动静之详。感极慰极。袗意外谬 恩。致此狼狈。忧惶闷虑。罔知所为。不有吾贤兄见爱之厚。指迷之勤。袗何能免于颠仆哉。至于末端所引马吕二公事实。是鄙见所未及处。委荷开示。胸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8H 页
中顿豁。尝见退溪先生文集中。有成听松墓碣。听松初拜部参奉。人劝其不起。成公曰我世臣也。与他人不同。不可以不起。先生亟称之。以为知进退之义。袗向尝数次寄目。而日久茫然不能记。今奉兄示。始惺然而悟。朋友之益。真不少矣。谨依兄教。将以晦间登程。而惟是时事日艰。所得职任。亦出于非所当得之人。中心终有所不快者。入城谢 恩后。不可不函图归计。而远外之事。难可预料。
答金以志(辛酉)
闭门江上。积雪满山。东望暮云。益切怀慕。何意情问。适及此际。三复拜嘉。如承面诲。不知道路之为远。即玆岁律己更。伏惟燕居颐养道履尤茂。袗根本不固。疾病易侵。加之离群索居。耳绝规箴。轻浮躁妄。将老益甚。早晚溘然。无以见父兄于地下。思之愧慄。如欲无生。深愿老兄怜此坑堑中人。特赐药石。济拔昏迷。不使终陷于悖妄无状之域。则实为万幸。子峻老兄近在何处。道况何如。当今人物眇然。区区仰望于二兄者。不啻寻常千万。益加存养省察之工。以懋长久远大之业。至祝至祝。向恳弊庄八咏。袗之庸陋。岂有一毫他意。但以去德既远。谋拜愈难。思欲托此以为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8L 页
客中寓慕之地。而玆承示谕。挥拒太甚。岂金玉其音而有遐心邪。如使弟不择亲疏。惟文章是视。则何必仰浼于佥兄乎。惟望谅察。
答金以志(丁卯)
隔阔经年。一书抵金。仍审讲道山林。造诣日深。每承警诲之来。心回眼明。披云睹日。未足以喻其快。幸甚。袗惰慢放逸。为一生痼疾。当在家无事时。尚不能亲近书册。点检身心。况今来此。簿书倥偬。心劳手拙。日不暇及。又何工程之可言邪。叔京蹭蹬失意。殊可叹惜。渠于老兄药石之诲。尚不肯服。况又为袗覆觞。来书固不敢烦以示人。若叔京则必欲借此以警之。早晚当以相示耳。
答金以志
五月二十八日。惠书慰诲之勤。实非寻常。三复拜嘉。如承面命。不知踪迹之远也。即日秋气渐深。伏惟侍奉道履以时俱胜。瞻慕倍切。袗积衰之馀。又遭同气之恸。虽命顽仅延。而心𧏮日增。恍惚万状。小有触动。奔溃四出。虽欲以理制之而不克。每自悼根本衰飒。气血凋耗。病日益痼志日益退。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死无以见先人于地下。生无以举颜于诸贤友。痛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9H 页
叹痛叹。馀祝为道加护。以慰倾仰。
答金以志(癸酉)
前便惠书。无任感慰。即日伏惟道体珍福。秋气憭慄。慕想尤切。而病伏一域。出无驴马。谋拜之难。虽胡越异区。不足以喻其隔绝柰何。袗自愚老下世。益无所依仰之地。思欲还故土。以为毕命松楸之计。计果入手则相望稍近。庶有因缘会合。不至如今日之难。而其如贫不能自致何。冬间当一往来川城。历路必欲进拜。而未知临时事故复如何耳。先稿久欲奉纳于道案及溪岩兄。而信便难逢。今亦不及取来。恨恨。
答金以志
月前禹敬叔来传兄作 肃谢之行。虽甚慰意。而天寒路远。行李艰辛。还以是为虑。李郎至。情翰与俱。承审归卧林泉。道履清胜。欣慰不可言。弟年衰志颓。疾病乘仍。杜门深谷。百念俱灰。惟思亲胜已资丽泽之益为可乐。而事故縻人。会合无期亦柰何。九潭自失德裕。每过之惨怛。温良恺悌。孝友忠实。世岂复有斯人哉。闻其葬在今月二十七日。念一二间。扶病往视葬具。仍留玉渊过葬。虽身病如此。节祀又迫。而情分深切。不得不尔也。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79L 页
答金以志
道路阻隔。音闻断绝。每思去秋松亭之会。仅如隔晨。德音在耳。而日月荏苒。行且一年。瞻系之怀。靡日不勤。即于便中。敬承惠翰。辞恳意到。引诱过当。庄诵十数。感悚无已。就审伊间道履清胜尤慰。袗远落他乡。疾病乘仍。从前非不知收拾身心。洗涤愆尤。为自家安身立命之地。而沙防易溃。悍马莫制。陷入坑阱。不能自脱。其为可惧。不但四十无闻而已。反顾初心。秖增愧恧。子峻兄刚洁俊伟。为今日善类之宗。而老兄精深造诣。尤非侪辈所及。区区属望。不是浅浅。惟望二兄益懋大业。益修实德。使操而存之日益固。扩而充之日益远。而又能推其所得之馀。辱赐警责而济拔焉。则在鄙拙尤为大幸。千万切祝。尝闻责善朋友之道。而自承许与首尾廿年。未尝闻一言见责。此则区区所尝疑者。岂以袗为昏迷已甚。而不屑于教诲邪。昏迷虽甚。而二兄之言。必不惮闻。望须量察。且有一事。近闻外间论说颇多。其中又有自相标题。别立名号者。不审二兄亦已闻之否。当今人物眇然。屈指同志仅可一二数。若于此中又分形色。遂使卞庄子之徒。得以窃笑于傍而阴行其计。则不论某是某非。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0H 页
其为吾辈之不幸。为如何哉。调剂保合之责。于二兄望之。未识二兄以为如何。
答全性之(以性○乙卯)
向自京来。非但有觌德之愿。且要面诉多少。到山阳关雨一日。翌晓行抵武夷。则家有祭祀。一刻不可淹矣。秖托从兄。使达情意。自惟无信。罪合挥斥。因孝仲甫伏睹惠书。诲谕谆恳。不以过门不入为可罪。而以不相见为可恨。跪读终日。感荷无已。不审信后寒冱比甚。尊体动止如何。瞻慕之私。早夜恒勤。袗京路已有病。继又有玄风虚往还。风寒感之。初甚危苦。今才少复耳。愚伏令监伏闻已蒙 恩放。去住之难。此后更甚。想何以为计也。叔京已回。安否如何。岁律将穷。风雪交集。秖祝若时加护。以慰恋思万万。所怀有不敢尽者。何当速奉。讨此悁郁。孝仲,子峻近亦不得见久矣。如得聚会一处如上年屏院之时则何幸。而未卜者人事如何耳。
答全性之(己未)
积慕承书。足当一拜。况有历路委枉之教。其为感豁。曷胜言谕。且审庚炎。承颜尽欢。道履起居万福。尤用欣慰。不任贱诚。数日前有一士友来言。路中遇新县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0L 页
持状人。讨向兄家去。始知前事既已结末。想于奉檄之喜。必且幡然。其间些细之嫌。甚非大义所关。至于亚使之好恶。初又不出于公道。虽谓之拂人之性可也。似不当以此较是非争曲直而为之去就也。近与一二同志言此事。其意皆以为然。人情不相远。窃念愚爷及诸丈之劝。亦或近此也。
答全性之
初冬向寒。伏惟政履与时增重。向在川寓。谨承惠翰。区区慰豁。已难容喻。况有盛贶出于望外。虽荷眷爱。实增愧悚。弟去月十日。始离川寓。在道留滞十六日。来到渭滨。旅舍荒凉。妻孥怨苦亦柰何。惟当顺受而已。在川城。与孝仲屡月相从。颇有丽泽之益。来时又有毅伯丈,逢吉,子峻,以志,孝伯,叔京先后来。相与叙别于三溪玉渊之间。有赠行语。裒聚成卷。朝夕展玩。而独无老兄琼章绮语。辉映其间。如赐一语。以为客里寄怀之地。则虽在离索之中。常如承教之日。幸甚。
答赵德勇(任道○辛未)
来此已数月矣。首询高居。宿舂可至。欲一书以候。而官冗日挠。卒卒未暇。忽奉珍翰。满纸缕缕。无非眷爱之厚引诱之勤。三复拜嘉。如承面教。不自知踪迹之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1H 页
睽绝也。第书出已久。厥后霾热。伏惟尊道履顺序清福。袗年衰学退。百事放倒。惟思亲胜己资丽泽之乐为无穷。而道里既远。疾病又仍。无由承炙音旨。每怀仰高风。未尝不南望而太息也。今又为薄宦所縻。劳身于箠楚之际。役心于米盐之中。旧知益昧。新愆日积。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后日将无颜面更举于故人之前。惭悚当如何也。朴伯和常时不肯入官府。袗亦汩没于簿牒。中间仅得一往一来。而不得更会。尘缘之困人。一至于此亦柰何。因伯和闻兄秋间当抵三山。已切跂伫之私。玆承示谕。尤用欣幸。但虑无状之身。不善供职。朝夕或以罪去。则恐不能留待秋冬。大笑轩传去秋闻命。即为誊写。而此来时忘不携来。当使更誊。趁秋间以纳。未前秖祝为道保重。以慰倾仰。
答赵德勇(壬申)
千里书来。字字抵金。就审清秋。道履清茂。又有迁卜之乐。江山之佳胜。土地之夷旷。正合道兄栖迟之所。而其便于事势。适于情愿又如此。古所谓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者。非指此欤。江山有知。亦必幸其遭遇也。如弟者落此尘臼。已经一年。做了许多罪咎。吃了许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1L 页
多耻辱。宜去不去。尚且久冒。适于此际。逖闻高义。令人发壤虫黄鹄之叹。先槁专荷佥兄眷恤之恩。得入梓板。今且讫功。其为感幸。何以尽言。大笑文丈事迹。使儿子誊书以上。粗率可愧。惟祝为道珍重。以慰倾𨓏。
与金子瞻(是枢)
国事尚忍言哉。 三宫播越。寄在海岛之中。 东殿分朝。 庙䫉颠倒。痛哭柰何。痛哭柰何。胡无常泰之运。而此贼之招纳叛臣。逆天悖常。又古今之所罕闻。天若祚宋。岂有终不剿灭之理。况孤军深入。正犯兵家之忌。而但未知我之所以应之者如何耳。闻姜朴二虏还去后。 朝议欲羁縻之。以为一时缓兵之计。而区区过虑。狼心叵测。变诈百出。所谓羁縻者。不足以縻贼。而适足以自误也。如何如何。近日道内义旅争奋。而老兄实先唱之。义声所暨。瞻聆耸动。甚盛甚盛。目今师行有期。伏想军兵器械施为命令。既已整顿明肃。不胜叹羡之至。元之闻亦以参谋在幕下。渠年少不经事。岂有所见所思可裨长算。且渠孤独无兄弟。尝见他官则凡若此类。皆许蠲免。老兄非不知此。而必以子婿之故而嫌于发言耳。寡嫂独守空舍。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2H 页
脱有急变。颠仆可虑。伏乞老兄与左右卫二尊兄相议如何。袗分外 恩命。来守偏邑。邑残民散。心劳手拙。一死之外。更无所可为。柰何柰何。
与朴伯和(絪)
前承贲临。迨荷厚爱。即日伏惟寓况万重。袗供职无状。败症百出。以理以势。退去则宜。而尚此腼冒。不惟人之笑我。我亦不自知其何心也。近誊出宣城乡约二件。分送于都约正。而又敢僭题一语于下。幸恕其狂妄。涂抹以教也。
答李外兄(灿)
敬奉惠帖。仍审体中犹未复。为之贡虑。不任下诚。症候既如此。则毋论他事。惟此决难再赴。而巡相之意。一向牢执。未知将何以为之也。大槩出处去就。如饮食表葛。非可谋之于人。亦非人所能与谋。而况高明独诣之见。其于时措之道。固已精思而得中。而犹且盛德不居。迩言必察。每承下询。茫然增愧赧。不知所以为报也。兄侍去留。不如他等。四方所共拭目。未归之前。犹可观势进退。既退之后。秖一祈免字外。似更无转身容足之地。如何如何。
与琴子开(拨○甲子)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2L 页
即日清和。伏惟尊候动静万福。瞻慕日勤。袗伏荷馀庇。仅保残喘。亲事不敢违命。将以十四日随分行礼。而公私荡竭。百事无形。伏乞宽恕幸甚。且 朝家自逆乱之后。凡吉凶庆吊之礼。一切以戎服行事。则今亦依此彼此绕客。皆当著戎服。而但未知主人迎婿之时及新郎所著之衣。当以何服为定。亦皆以戎服行礼邪。伏想高明必有一定之见。参酌指教。使得遵行。壬辰变后。戊戌以前。贼兵尚在境上。故其时虽 天使出来。而君臣上下。皆以戎服迎 诏。至于士夫家婚娶。主人新郎。皆著天益。而仪节品式。并皆省约行之。不审尊意以为如何。用玆委禀。
答琴子开(戊辰)
初三日自葬妹所。还到丰县。则日已曛黑矣。欲躬造而行色甚忙。欲伻候而秖率童奴。徘徊歧路。竟孤下情。瞻望轩屏。秖增忡黯。不意玆者。伏奉下翰。因审迩间道体冲福。感何如之。慰何如之。袗作计不审。弄假成真。军威之行。已极可笑。而又将千里西迈。愧慄闷叹。无以举颜。想或有以谅之否乎。示教云云。虽未知出于某地某口。而极是可怪。他人家事。关渠何事。而敢饶唇舌。设使果有唇舌。而亦岂至于搆成罪过乎。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3H 页
千万似无是理也。设使无理之人。果搆谤毁。在我少无丝毫致言之失。则自外至者。虽屡百千。惟当笑而受之。顺而应之。而伏想契长养静山林。阅天下之义理多矣。其于时情世变。非不谙熟。似不能无叹恨于此何欤。岂防患之密而谨行之过于细而然欤。如袗无状。一生长在口舌呶呶之中。此等微细之言。不啻若蝇鸣蚊喝。听为寻常而不敢笑。笑且不为。况敢惊且恨乎。呵呵。
答金性之(近)
经月不见。已觉吝萌。况此旱馀。时雨濛濛。矫首停云。思何可支。晨起开窗。与松竹相对。缅怀同人。徒切离索之恨。忽惊玉札。带雨来投。开缄展读。赐诲甚勤。以不屡相见为言。是知张陈采萧两地同一苦怀也。
答金性之
自兄南还。拟奉一书以候。而路远便邈。身亦多病未能也。即玆岁暮风寒。兄道履何似。大才见屈。以常情言。固为大恨。而于兄独不以为恨而以为贺。从此杜门静居。寻思古义。以益懋远大之业。则失马未必不为福。天之饷吾兄多矣。想有以谅之否乎。
答金季涵(瀁○辛未)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3L 页
伏奉尊翰。仍审寒冱。尊道履珍福。感慰不自胜。倻山景致。闻春秋皆佳。而雪后为尤奇。若于开望间雪月交辉之时。获承贲然。则拙者之幸。而洞壑亦有荣焉。但念佥兄既以摆落俗缘为难。弟亦方呈状乞退。徒望仙山。玉立于云霞之表。怅叹当何如也。丽史当于未去前印之。而卷帙太多。妆䌙未易柰何。节义两大字。亦当精印数本分上。
答金季涵(壬申)
不意远伻。诲谕勤恳。凭审暮春者。尊体万福。感慰难胜。综布之赐。尤非意望所及。窃念先稿久未入梓。实是不肖无状之罪。幸蒙 国恩。得典边邑。自可以俸禄馀赀。随分起役。而平生计拙。不能事事。致勤佥恤至于如此。矧其赀送之数。又非他处之比。益感眷顾之出寻常也。刊后如有馀力。欲印数件。分送于各处书院。而亦恐力不赡耳。
答金应久(鋻○辛酉)
示谕外间说话。亦缘袗之从前褊陋。不得见信于人之致。惟当闻谤自责。岂有一毫怨尤之念。但闻因袗无状。而或有情外之言。上及于先世。以此痛悔悲悼。无以自赎。秖愿闭门绝游。静默以俟。而根本不固。熟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4H 页
处难祛。自闷而已。
答金应久
宿雨初收。山气日佳。独卧空斋。未尝不寄怀于高明。而星蹄俱阙。无缘趋叙。为可慨恨耳。平生惯于食贫。虽流离奔窜之中。亦可随分度遣。而猥荷轸念。特垂厚贶。感愧之至。无以为喻。逊卿一家。远在深处。固知庚癸方急。而自困涸辙。不得相顾。今闻得此米斗。足支数旬。极以为感耳。
答金万悦(秋任○癸亥)
苦雨翻盆。平陆成江。独坐空斋。但有停云之思。不意伏奉专价之问。仰荷眷存。不知所喻。但所引诱之辞。太不近似。跪复未半。愧汗浃背。兄之于我。尚为如此之言。则他人何望焉。千万矜怜。勿赐遐弃。随事警救。庶免罪戾。无任切祝。袗仅支旧状。而惟是人民已散。而赋役犹重。四顾惘然。无复有著手处。闷且柰何。今方以水陆军逃逋之事。具由报使。因并及庸拙不堪供职之状。果能得谐否。愚苍两翁皆平安。但愚翁以孤根弱植。独立颓波之中。欲捍其奔冲逆折之势。颠沛之患。可立而俟。其间事说甚多。早晚当拍手细布。今便卒卒未暇也。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4L 页
答金万悦
前书深感。拨忙作报。而来使径发。未及付呈。迨今有馀恨焉。不意奉惠翰。仍审侍馀道履珍胜。感与慰并。殆难容喻。袗仅支。京行本非所欲为。而但念无状之身。从前例得情外不近之言。虽至微细事。人必指目。以此惶闷实深。且将不顾事理。腼面作行。随众进退。中间误闻试期少退。且巡使入县。不敢弃去。迟延之间。期日已迫。虽欲日驰三百。势不可及。得失固已置之。向见全校理丈书。亦深以异众之事为戒。极是悚惧处。而事适如此柰何。通文事教谕至当。昔公父文伯死。其母曰云云。君子曰此以母言之则为贤母。若以妻妾言之则不过为妒妇之言。今日之事。无乃类是邪。极好笑。愚老消息不得闻。向答全丈书中问之。而时无回报耳。
答金万悦
屡承书问。足当一拜。感与慰并。无以为谢。就审老炎。道履珍胜。尤庸欣喜。鄙拙仅支。惟是官事无形。而上司之催发不已。虽欲竭心尽力。以少酬朝廷任使之意。而其道无由。闷叹柰何。京音此亦略闻之。河海横流。非一苇可抗。漆室之忧。虽切柰何。子峻事。在京时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5H 页
亦知其有渐。寻常默虑。而顾无如之何。今承下示。尤用惊叹。
答金万悦
恋中得书。如拜慰甚。就审道履珍胜。尤用欣慰。袗病日益深。事日益艰。民生之困悴日益甚。不得已而出于下策。欲为苟免之计。连呈辞状而不得命。方欲三辞后。托以巡观陈起。发向柰城。昨日愚伏先生书来到。其责谕之辞。缕缕数百言。丁宁反复。不啻提耳。故谨已姑停初计。服官视事如初矣。不意尊翰所教又如是谆恳。极荷不遗。无以为谢。惠诗尤能起发荒懒。不但句语之妙而已。敬服敬服。所欲面陈者。何止千万。而无缘谋叙柰何。
答金万悦(甲子)
恋中承书。如拜慰甚。就审炎热。道履珍胜。尤用慰喜。袗不自审量。轻往轻来。屑屑之讥。在所难免。愧叹柰何。愚老去就。极是可虑。数日前得见陈情劄。刚柔得中。明白恳到。世之疲庸嗫嚅者。固不足道。所谓刚勇敢言者。亦岂得以髣髴于万一。极可敬叹。俟后当奉纳也。
答金万悦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5L 页
积慕谨奉惠翰。仍审暮春和煦。道履珍胜。感慰无已。袗仅支。愚伏先生上京之后。不闻消息深郁。义粮当初此老但发通文而已。别无勒定督促之事。如是而犹不免唇舌则信乎命也。劄子藏在衙内。而家无应门之童。不得搜出。当从后觅上。方伯诬启。闻是的报。且以擅杀权缙事。台论请拿鞫。而自 上不许。但令推考。未知末终如何。尚州疏已达蒙 嘉奖。苍石以末望为执义。黄进士,金无悔丈连入察访望。皆参疏人也。所欲面陈者。不啻万万。而拘于官事。不得进拜。幸于月明风和之时。一赐惠临。实为万幸。而但以坐屈为未安耳。
答金万悦(丁卯)
尚序聚散。迨增依仰。便中再奉情讯。深荷厚眷。而自惟不敏。且困牒诉。尚稽修谢。虽赐恕谅。曷胜愧悚。即日残暑犹酷。伏惟道履动静珍福。瞻恋之诚。食息靡懈。袗千里从役。百事败意。当此兵乱之后。 朝旨恻怛。视民如伤。而恩不下究。闾里愁叹。流亡相继。而冤不上通。此皆无状不职之罪。诚无颜面可以食俸禄对民吏。而顾以时势难便。求退未易。向见愚老书。亦以少忍为教甚切。此中狼狈窘闷之状。想或有以量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6H 页
之否乎。旱不为灾之教。是出于何人之所传也。老兄忠信笃实。口无择言。而亦为浮浪之语邪。春末旱灾颇甚。不暇报使。择日亲自斋戒。出宿于山上。沉牲瘗币。出日杲杲。一境之人。传相告笑。以为祈晴祭。如是而有此云云。吾谁欺。欺天乎。地图谨受。但郡无能造障屏者。秋后欲借于大丘。作官屏数坐。其时当并造上。且兄教欲以先儒警训代之。极是要切。但兄不自择。而欲袗为之。何其敢何其敢。从前每承眷爱之厚。甚非寻常。而顾袗非其人。例于尊命之来。愧惧如不自容。
答康进士(壬子)
袗生平积恶。得罪神人。秖有一兄。缘袗无状。而死于非命。摧痛割裂。直欲与之俱死而不得。日月不居。襄事又过。万事已矣。今复何恃而独存于世也。恸矣恸矣。伏蒙尊慈远赐慰问。哀感之至。不任下诚。季冬向暮。伏惟尊体起居顺序万福。袗行身无状。见侮凶逆。负穷天难雪之恶名。虽荷 圣明怜察。特以先父之故。不忍加罪。而更无颜面可举于天地间矣。加以失兄之后。心疾极重。形骸虽存。而神精已散。奄奄若垂尽之人。亦复柰何。惟当任之而已。末由面诉。徒增哽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6L 页
塞。
答李器成(元圭○己未)
前承枉顾。迨切感仰。思欲奉一书以谢。仍候动静。而远行在即。多事匆卒未果也。引领西风。但有驰情。不意玆者。伏奉惠翰。其为感豁。已难容俞。况有琼章清新雅健。盥手庄诵。芳馨袭体。自惟愚贱。何以得此。谨当藏之箧笥。以为传家永世之宝。但以执礼过恭。引谕过当。皆非贱分所堪承当。为愧惧。如蒙不弃。谅此苦意。自此与书。务刊虚礼。庶使无状之身。得以备列于朋友之末。则袗之受赐多矣。袗仅支。明明当北去。去德益远。谋拜益难。怀仰道义。秖切悬溯。
答李器成(癸酉)
向于丧次悲扰中。虽屡承音尘。而殊未从容。迨今有馀恨焉。伏蒙情翰。喜可知矣。就审老炎。欢侍动静清福。下情尤以为慰。前禀服色事。非敢自以为是。但以旧日所闻见者。仰俟去就之命。伏蒙先生下谕。不啻提耳。而贤兄开示之勤。尤极详悉。深荷不遗。谨即改非以从是。不复胶守旧见也。窃闻圣人作礼。不制师服。设有成己之恩与父母同者。圣人但使申心丧之制。而无制服之事。故孔子之丧。子贡请若丧父而无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7H 页
服。后贤遵守而谨行之。若黄勉斋之于朱夫子。亦其一也。近世退溪先生之丧。禹秋渊性传,金正就砺,金上舍隆不别制服。但以布笠缟带。不饮酒不食肉而居宿于外。以终三年。故他人之见者。不知其为心丧人也。惟甲申李栗谷之丧。李延平独制功缌之服。出入必服。人以为笑。以此观之。制服之不可为则决矣。更望商量指教。开望墨谷或有承拜之便。万万下怀。当于其时尽之。
答人(丁卯)
商山一别。已忽经旬。瞻慕之诚。愈往愈苦。便中伏奉远书。凭审迩间道履顺胜。感慰如何。时事一向危急。未知 国家税驾何地。思之苦痛。向见号召使。分付道内义兵。近将发动。不审佥尊何以为计。兵以直壮。一时强弱。非所论也。伏想忠义奋发。瞻聆耸动。甚盛甚盛。前教箭竹。铭心不敢忘。但郡无所产。方且送人于延日兴海等地。而因雨未还。还则讨便输纳。不敢辜负。其他纸地扇子。皆此郡所产。而新到手生。未及措备。当俟后表忱。
与人(壬申)
春尽海国。远惟令体起居神相。不任慰慕之至。袗才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7L 页
拙理剧。触手纷如。每想令兄卧閤治成。独享山水清福。自不觉心神飞越也。先考遗稿。散失殆尽。其见存诗文并不过若干篇。而文则顷于郑愚伏閒居之日。略加删定。尚未及于诗。而愚伏今已病昏。仍念此等事。须得令兄之取舍。然后可无歉于后。而袗幸与令兄有兄弟之分。今且为先人图不朽。其欲求正于令兄者。如何如何。敢以诗集四册封上。幸望左右一赐览过。于其所不删者。逐加点标以还。则其为赐轻重如何可言。时日骛过。人事难知。不计财力。方举刊役。而既始之后。却思望洋无津。伏闷伏闷。职事有界。末由面禀。东望关云。但切驰情。秖祝令候为时万福。
答金君慎(惧)
枉驾甫一朔。伻问又辱。就审尊候动静万重。感何如之。示教云云。深荷不弃之厚。但满纸缕缕。皆是过当之语。不惟愚劣悚慄。傥使他人见之。将谓兄为如何。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千万谅察。情外浮誇之言。一切除去。直以肺腑相与。则韩子所谓直置心亲无䫉敬者。岂不乐哉。
答金汝明(浚○戊午)
僻巷承远书。一字直千金。就审入秋来。侍况平吉。感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8H 页
慰交至。难季才既迥脱。又能勤励不息。甚可嘉尚。而顾袗謏闻拙学。不能有所裨补。此已愧甚矣。加以祭祀往来河舍。在此之日常少。一月之内。辍课居半。恒用悚叹亦柰何。开月念后。欲往屏山。与金大丘令丈编集先父遗稿。难季独留既难。而从往亦非便。预以为虑耳。(难季金公子尚瑗小字。)
与琴士益(处谦○丁卯)
近日一切不得闻消息。寻常驰恋不已。即日侍奉以下。眷集诸况如何。 国事尚忍言哉。 三宫播越。寄在海岛之中。 东殿分朝。方住公州。号抚军司。此外凡奇。亦多可传。而想已闻之。且心挠不多及。生以号召使分付。四忝尚州义将之号。才微任重。日夜焦煎。分外 天恩罔极。得拜清道。既释重负。又将与儿息辈共聚一处。死生同之。其为感幸。曷胜言喻。时变至此。调兵运粮。一刻为急。即刻以私马独率鸾儿。疾驰下去。行色甚忙。无缘通告面别。前期渺然。悽黯如何。柰城儿辈已令人搬取。永顺女息亦以无依据。冒禁率去。而独君家相阻。远别在平时。尚难堪。况此乱离之际。此怀如何。惟愿各自保重。务全性命。以为后日相见之地而已。言不能尽。
答李翼世(尚逸○甲戌)
前后两书承悉。冬寒渐深。远惟侍奉眷集均庆。瞻慕日勤。袗旧患脚痹。秋后更作。不得已入闻庆寻医。针焫并举。满身如屠。归来杜门。不能出门户。不意有庶尹除拜之 命。自惟世禄之臣。与草莽不同。闻 命不谢。非分所堪。且恐不去。或有狼狈之患。京中亲旧皆言其不可不来。玆以今初九。扶病西上。天寒路远。极以为闷。入城之后。即当退归。而寒气猝严。则病骨又将何以为之。忧虑尤极。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8L 页
与李甥弘祚(癸亥)
恋中逢南丈之行。凭审近况安稳。极以为慰。吾仅支。而昨今迎送巡使之过。低首折腰。奔走于车尘马足之间。殆无以举头见人也。京行亦以此不得为。得失固已置之。但恐或因而惹起情外不近之谈。以重吾罪戾也。秋序向晚。归兴日增。不可制抑柰何。在官时或可一来相见否。
答李甥弘祚(辛未)
近久不闻消息。常有一念。长注如水。便中得书。极以为慰。今年凶歉。安东为甚。如君家年虽丰而亦苦饥者。不知明春之计。且将何出。远守空器。不能裨补万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9H 页
一。叹且柰何。此处多佳山水寺刹。可堪留止读书处。如海印双溪者。布列远近。明春若无忧故。则未可摆脱下来。以为旬月读书计邪。吾一行作吏。百事败人意。顷刻不可留。秖以事势之难便。有未易自由者。且先集刊役。明春方始。为此黾勉。苦闷可想。
与李甥弘祚
意外拜南丈于府中。闻君久失常和。症颇非轻。为之惊虑万万。心动则气随之。惟平心为调病之上策。深愿慎起居节思欲。遄收勿药之喜。前书所云。一毫不关于吾。而人言如此可笑。然人言未必是。而疑似则有以致之。在我正当自反而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无虚实。皆为我师。此后凡有所闻。须一一书示。不以烦缕为惮。至幸至幸。
答李甥弘祚
顷闻南丈遭重服。新寓草创。不能以时修慰。徒切恨叹。示丧制此岂知礼者。而乃勤左问邪。深愧深愧。然于通家之分。不敢不尽所怀。鄙意当以期服为断。而过小祥后。即以黑布笠布衣草鞋。申心丧之制。似是得中。不审以为如何。
寄从子元之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89L 页
大礼当前而雨势如此。极以为虑。朝又坦之奴来告病重。若不幸而一二日之间或至大故。尤不可说。因坦之奴欲略书问之。即又见书。果与吾料不远。未知何以为之也。曾子问曰如婿亲迎女。未至而有齐衰大功之丧则如之何。孔子曰男不入。改服于外次。女入改服于内次。然后即位而哭。注此齐衰大功之丧。谓婿家也。改服改其亲迎之服而服深衣于门外之次也。女谓妇也。入门内之次而以深衣更其嫁服也。此特问齐衰大功之丧者。以小功及缌。轻不废婚礼。礼毕乃哭云云。仪节所谓。盖出于此。当依此行之。而况婿妇皆无服。假使不幸。尤不当有所拘碍。而但于一家至近之间。哭擗无数。而一边行吉礼。亦似未妥。更按曾子问曰将冠子。冠者至揖让而入。闻齐衰大功之丧如之何。孔子曰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如冠者未至则废。所谓内丧外丧。指同居异居。以大门之内外而言。又曰同宫之臣妾死则三月不举祭。今日之事。与此不同。然亦密迩喘息相闻。与同宫无异。未知何处而可合于礼也。今姑参酌古礼。新妇婿郎皆以吉服相迎。而若见舅姑馈舅姑之礼则姑退成服后行之。亦似不妨否。围绕接待。亦甚难便。或可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90H 页
使无服者设馔以待否。此是俗礼。而全废则似未安。幸熟思而善处之。
答从子元之
恋极见书为慰。此间亦仅依昨。文集事所言及付标处。皆是李敬差所谓云云。方与生员相议修改。而但欲全去则中间空阔。排字极难。虽如所示。或空二字。或每行减一字。终不恰当。欲于草本中拈出当初删去之语不为时人所忌者。分行双书于其下。则似无欠缺。而亦未知果如何也。畏 文定三字。似不必太忌讳。曾不见东阁杂记乎。其中六臣实迹。直书不讳。而人不以为非。此亦与彼何异。海原事。向与敬差亦尝反复。吾意亦欲去之。而敬差以为不可。厥后更思之。此事盛传于世。人无不知。不必曲为隐讳。且草本既为李子时公所誊去。李是尹公晖之婿。一家之间。岂有不见之理。朴全裴三家吊状书送。专人传之。赙木三疋同封。亦为分传赵甥处。忙不书。
答儿千之(甲戌)
见书为慰。但汝以脚肿为苦。深虑。须勿浪游。安坐读书。以待吾至可也。出入劳动脚力则伤筋。吸南草毒烟则助热。须除此二事。清心静虑。读书作文。至幸。吾
修岩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490L 页
今日欲去。而宗家将于明明行时祀。武夷兄时来留此。而洪承旨柳进士皆约以明日来会。不可弃去。当于四日晚发。宿郑进士家。五日当到其处。五日朝前送奴于知甫。若无閒暇则不必送也。
寄儿千之
近久不通音问。何以经过。念之不能忘。吾欲一往见。而家中犹未宁净。或恐他人有畏忌者。趑趄未果。不意又闻牧伯弃归。亲厚之间。不可不往见。昨昨入城。初欲即日还来。为杯勺所困。宿应兰家。昨朝出来。头痛痰盛。四支倦怠闷闷。然不至大段。勿以为虑。惟静处勤读。勿贻吾忧。传曰群居之容。和而庄。须勿戏谑游遨。严立规式。逐日使有程限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