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x 页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附录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2H 页
年谱
皇明神宗皇帝万历四年丙子五月十五日戊申子时。公生于宁海府西仁良里第。
 五年丁丑(公年二岁)
 六年戊寅(公年三岁)
 七年己卯(公年四岁)
 八年庚辰(公年五岁)
 九年辛巳(公年六岁)始就学。聪明异常。见辄成诵。
 
十年壬午(公年七岁)
 十一年癸未(公年八岁)丁王父参议公丧。悲号不辍。观者异之。
 十二年甲申(公年九岁)能属文。
 十三年乙酉(公年十岁)海月黄公(汝一)到云岳李公(涵)家。招见公。命鹤字占句。公即对云鹤唳云霄添客愁。(时黄公滞雨故云。)黄公叹赏。
 十四年丙戌(公年十一岁)
 十五年丁亥(公年十二岁)
 十六年戊子(公年十三岁)博通经史。律身以礼。乡人敬服。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2L 页
十七年己丑(公年十四岁)
 十八年庚寅(公年十五岁)喜读庸学。以为为学之方。无如此书。
 十九年辛卯(公年十六岁)
 二十年壬辰(公年十七岁)不喜举业。无汲汲进取之意。
 二十一年癸巳(公年十八岁)
 二十二年甲午(公年十九岁)时新遭兵乱。学教废弛。公上书府伯。论教育之方。
 二十三年乙未(公年二十岁)作居乡杂仪。
 二十四年丙申(公年二十一岁)取郑新堂(鹏)案上图。为座右铭。
 二十五年丁酉(公年二十二岁)随考雪月堂公。赴郭忘忧堂(再佑)火旺山城。
 二十六年戊戌(公年二十三岁)十二月。聘永川李氏。(牧使民显女)
 二十七年己亥(公年二十四岁)
 二十八年庚子(公年二十五岁)往拜旅轩张先生门下。仍请业。
 二十九年辛丑(公年二十六岁)
 三十年壬寅(公年二十七岁)题寒暄先生小学诗后。(小学书中悟昨非。先生斯语有谁知。看花镜面终何益。鞭辟要须近里思。)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3H 页
三十一年癸卯(公年二十八岁)过退陶先生旧居。有感怀诗。(可惜瑶琴空宝匣。不堪惆怅带西曛。)
 三十二年甲辰(公年二十九岁)子吉晖生。
 三十三年乙巳(公年三十岁)自十五六岁。屡中乡解。而辄不利省试。是岁入洛。知旧掌试。惜其屡屈。为之谋曰若少降志操。仆当致力焉。公奋然曰匹士虽微。为名则重。不以道立身而能以道事君邪。遂不入试所。其人叹谢。赠以大字书传一部曰所以表南州高士也。自是无意举子业。
 三十四年丙午(公年三十一岁)
 
三十五年丁未(公年三十二岁)冬以宁邑文献无徵。深自慨然。发建院之议。
 三十六年戊申(公年三十三岁)春。上书方伯。请于邑宰。(卢景任)创立祭酒禹先生书院。院号丹山。
 三十七年己酉(公年三十四岁)会丹院。作三所完议。
 三十八年庚戌(公年三十五岁)
 三十九年辛亥(公年三十六岁)自仁良侨居于梧村石林别墅。
 四十年壬子(公年三十七岁)
 四十一年癸丑(公年三十八岁)尝慨然于五服之制。颇有详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3L 页
略。懵于考览。于是袖集礼书。参互考订。作五服图。
 四十二年甲寅(公年三十九岁)就易东书院院规。添十二条学令。揭于丹院。
 四十三年乙卯(公年四十岁)冬十一月。丁母夫人载宁李氏忧。丧礼一遵家礼。庐墓三年。
 四十四年丙辰(公年四十一岁)春正月。哭内子李氏丧。○冬十月。行大夫人葬礼及内子葬礼。
 四十五年丁巳(公年四十二岁)
 四十六年戊午(公年四十三岁)聘务安朴氏。(参奉应达女)
 四十七年己未(公年四十四岁)
 
四十八年庚申(公年四十五岁)会诸生讲学于丹院。
熹宗皇帝天启元年辛酉(公年四十六岁)
 二年壬戌(公年四十七岁)
 三年癸亥(公年四十八岁) 仁庙反正初。以废朝馀苛。尚未尽除。虽身居草泽。而不胜忧爱之忱。乃搆万言疏。拟叫阍而竟未果。
 四年甲子(公年四十九岁)
 五年乙丑(公年五十岁)春正月。丁外艰。执丧居庐。一如前丧。大小祥时。有丧礼论辨。师门问答。
 六年丙寅(公年五十一岁)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4H 页
七年丁卯(公年五十二岁)
怀宗皇帝崇祯元年戊辰(公年五十三岁)
 二年己巳(公年五十四岁)
 三年庚午(公年五十五岁)子吉晖中司马。
 四年辛未(公年五十六岁)以丹院未奉牧隐李先生为欠典。复往质于西厓柳先生。十月跻享牧隐先生。○子吉祐生。
 五年壬申(公年五十七岁)春自梧村移寓美谷。
 六年癸酉(公年五十八岁)自本道访问遗逸。府人同辞荐公。
 七年甲戌(公年五十九岁)
 
八年乙亥(公年六十岁)
 九年丙子(公年六十一岁)
 十年丁丑(公年六十二岁)闻 朝廷主和。遂闭户谢世。有述怀诗。(天地难能容我辈。谩将书剑老江湖。)
 十一年戊寅(公年六十三岁)
 十二年己卯(公年六十四岁)筑坛于书斋傍。号 大明坛。
 十三年庚辰(公年六十五岁)自丙子以后。悲愤沉病。
 十四年辛巳(公年六十六岁)
 十五年壬午(公年六十七岁)
 十六年癸未(公年六十八岁)冬十月病革。舆疾东还于仁良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4L 页
旧第。○十一月二日壬辰。易箦于正寝。是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壬午。葬于府西凤停山判事公墓下庚向之原。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5H 页
行状[郑玉]
公讳挺立字景卓。后改讳活字景濯。其先平山人。在丽朝有讳崇谦谥壮节公。乃其后也。有讳贤进士。是生讳用羲文科。是生讳得清文科官至判礼宾事。于公为六世祖也。高祖讳遂孙孝行 厚陵参奉。曾祖讳淑行孝行 显陵参奉。祖讳命和孝行 赠通政大夫兵曹参议。考讳俊民孝行闻于 朝。复其家。游惟一斋金公彦玑之门。自号雪月。隐德不仕。妣载宁李氏。司直殷佐之女。以万历丙子五月十五日。生公于府西仁良里第。幼而颖悟。异于凡儿。才六岁。辄诵五经要语。八岁丁王父参议公丧。悲号不已。无异成人。十岁以奇童闻。海月黄公来见叹赏。未及冠。随考雪月堂赴火旺山城。至戊申。新经倭乱。学教废弛。公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呈书方伯。创立丹山书院。奉安祭酒禹先生。辛未跻享牧隐李先生。就退陶先生所定易东院规。添定十二条学令。取郑新堂案上图为座右铭。仿文公家礼。作五服图。又作居乡杂仪。以警励邑子新进者。尝因试入洛。其时掌试惜其冤屈。讽以小降志操。公曰士之为名重。枉道立身而以道事君者。吾未之闻也。其人愧谢曰南州高士。以大字书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5L 页
传一部表赠焉。公自是废举业。屏丘园。自号竹老。府倅以行义应荐。道臣以遗逸拟闻。而事竟不行。天启癸亥。 仁庙改玉。公身居草泽。而忧爱之忱。至老益笃。乃搆一疏。劝行仁政。尽言无讳。条列至六。一曰择师傅以辅 储嗣。二曰崇正学以明士趋。三曰行军籍以纾民冤。四曰治胥吏以收威权。五曰罢内需以快人心。六曰选良将以慰军情。凡万馀言。疏成无路上彻。卒不果。乙丑春。丁外艰。居庐守制。一如前丧。大小祥时。问礼于旅轩张先生。丙子以后。遂闭户谢绝人事。时以诗酒述怀自适。癸未冬十一月二日壬辰。以疾考终于仁良之旧第。寿六十八。以是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壬午。葬于美谷后凤停山。从先陇也。呜呼。公资禀明睿。学问精博。孝友纯性。得于家庭。恺悌令德。受之天赋。博通群书。尤深于程氏易传朱子家礼。凡为文章。以真实为懋。而辞义至精。格律甚高。真古人资也。惜乎。以公之学之德。不至于坎轲终老。则才可经纶。文堪献替。而既无知我。亦不求人。此公之所以终穷也。盖自就学之后。早知趋向之方。年才十馀。而礼以律己。乱经八载。而慨然兴学。少时警敕。载于杂仪之篇。高士志操。表于书传之赠。新图揭案而真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6H 页
工笃实。五服著说而礼学详博。全家赴乱则忠义益壮。筑坛寓怀则悲愤可想。追规白鹿而倡一邑文教。增制易东而设十二学令。噫公之蕴蓄。纵不能行于一世。而公之事功。犹可验之一方矣。公没之后。宁之士以公为有翼于斯文。议追享丹院而竟未果。公之平日著述。不幸见失于烧烬。其幸而存者若干卷藏于家。公前配永川李氏。牧使民显女。生二男四女。男长吉晖进士。次吉元早夭。女长适士人白东贤。次士人赵顼。次进士吴涉。次士人柳樟。后配务安朴氏。参奉应达女。生一男吉佑。孙曾不尽列。玉莅府明年。公之曾孙仲衡。袖其家藏年谱及丹院遗事示余。既又请一言。余非其人。何以堪此重寄。第自念累辱委属。有不可终辞者。遂掇其言行大槩。以俟立言君子之采摭云尔。
 上之三十四年戊寅。通政大夫。行宁海都护府使。西原后人郑玉谨状。
墓碣铭(并序)[金夏九]
公初讳挺立字景卓。后改讳活字景濯。系出丹阳。丽朝太仆正得清六世孙也。高祖讳遂孙参奉。曾祖讳淑行参奉。祖讳命和通政大夫兵曹参议。考讳俊民。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6L 页
受业惟一斋金公彦玑之门。隐居讲学。纯行著称。方伯闻之。令复其家。妣载宁李氏。副司直殷佐之女。公万历丙子五月十五日。生于仁良里第。天姿颖异。才器超逸。七八岁以奇童闻。海月黄公汝一来见。呼鹤字令赋诗。应声对曰鹤唳云霄添客愁。黄公叹异之。十五赴试。已有声场屋间。大小乡解。前后登宾荐者十有五度。而每不利于春官。尝因试入洛。洛中知旧惜其冤屈。为之谋曰公若小降志操。以图成就。则仆当为公致力焉。盖光海政乱。锁院成一商市。其意欲曲径钻穴。赌得大阐也。公奋然曰匹士虽微。为名则重。立身不以道。而能以道事君者有之邪。拂衣起。其人愧谢。以大字书传一部赠之曰所以表南州高士也。自是绝意功名。屏迹山野。时七载兵燹之馀。俗尚弓马。里绝弦诵。公慨然以立教兴学为己任。与一府老宿同志。倡议创立丹山书院。儒林推公为山长。公极意筹画。其呈方伯上本府诸文。皆出公手。又于白鹿洞规外。添立十二条。为院中三尺。往来旅轩门下。质疑讲礼。参酌古今礼说。为礼会已览书。就眉山所寓。增筑溪堂。环以竹树。自号竹老。扁其堂曰翠隐。适会 仁庙初服。大化风动。而政令之间。多袭旧污。乃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7H 页
搆万言疏。尽言无讳。纲目井然。直欲排云一叫。以裨新化之万一。而清漳伏枕。天路无阶。无由上彻。终身为恨焉。药炉诗卷。优游泉石。考终于仁良之旧第。乃 崇祯癸未十一月初二日。享年六十有八。葬于府西凤停山太仆正墓下庚向之原。于乎。手可经纶。才堪献替。而未沾一名于当时。有识靡不惜之。有遗文三卷藏于家。前配永川李氏。广州牧使民显之女。生二男四女。长吉晖进士。次吉元早卒。女长适士人白东贤。次进士吴涉。次士人赵顼。次士人柳樟。后配务安朴氏。参奉应达之女。生一男吉祐。孙曾不尽列。铭曰。
比德于竹。幽人之贞。鹢退鹏铩。珩璜收声。提封一壑。小筑鹤栖。诗砚淋漓。满壁虹霓。云锦斧亚。襞幽离房。深山豫章。匽薄风霜。紫锷埋冤。气射星汉。岩穴堙灭。太史所叹。
 上之三十六年己卯十一月冬至后二日。外裔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前海南县监遂安金夏九谨撰。
墓志铭(并序)[柳范休]
宁之州。阻山濒海。气蓄饶产。有竹箭铜铅之美。其钟于人则往往出文学瑰奇之士。竹老申公其人也。公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7L 页
讳挺立字景卓。后改讳活字卓曰濯。申氏旧望平山。壮节公崇谦为鼻祖。中世有判礼宾事得清。弃官南来。遂别为宁族。二世而高祖曰遂孙参奉。曾祖曰淑行参奉。祖曰命和参议。三世俱以孝录于 朝。父曰俊民。亦孝闻。复其家。母曰载宁李氏。司直殷佐女。万历丙子。公生于府西仁良里。即唐人所赏紫气村也。毓灵胚胎。美质夙著。裁出语已能惊人。黄学士汝一一见叹曰异日笃行君子也。尝随父赴郭忠翼幕下。敦结义队。归则以书干府伯。极论乱后育士之方。时尚未冠也。及壮师事旅轩张先生。律身以礼。薄进取念。虽屡捷解额。或不赴省试。别搆书塾。日讲授不辍。尤喜读庸学家礼。居丧守制甚严。庐于墓以终三年。患宁地僻远无文。上书方伯。创起书院。享禹李两先生。定学令课诸生。宁之文献。自是可徵矣。
 崇祯戊寅。公年六十三。以病不堪讲学。始谢遣生徒。居五年而疾转革。以癸未十一月壬辰考终。远近士林为之哭泣相吊。越翼月壬午。祔于凤停山判事公兆次。负甲而封。配永川李氏。牧使民显女。务安朴氏。参奉应达女。凡三男四女。男吉晖进士。以文学世其家。吉元,吉祐。吉祐朴氏生。女白东贤,吴涉,赵顼,柳樟。吴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8H 页
涉进士。吉晖子圣龟。圣龟子在衡。以能诗称。公既与世违弃。隐居教授。有以自乐。读其诗。冷然有箕𤃡之致。然方 仁庙初年。勋臣用事。秕政未尽革。则为草封事万言甚剀切。欲以投匦。盖公未尝无意于世。而世顾无知公者。自古山砠海曲之间。钟美而生。枯槁以死如公者。又几人哉。志于竁。以谂夫后之知者。铭曰。
汾阳节制。关中经礼。而不需时。乐育济济。海邦百年。儒风永启。其藏在玆。过者首稽。
 上之十七年丁丑暮春日。通训大夫。前行安边都护府使柳范休谨撰。
眉山书院上梁文[李野淳]
萧然独依岩。久慕琅玕之曾老。殁而可祭社。聿睹栋宇之始新。吾林耸观。旧谷增贲。竹老申公先生。禀资之近。志业之超。甫龀击钵赋云霄鹤鸣。黄海月惊叹至再。总角杖剑赴火旺蚁援。郭忠翼奇许无双。视丕休若浼而归。谁表南州高士。得隐居无求之乐。自甘东海上人。盖学问是其本原。而文章犹且馀事。一幅图践履之验。可谓新堂后子云。万言疏忧爱之忠。惜未 仁庙朝乙览。绿竹猗猗在澳。如切如磋如琢如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8L 页
磨。白首兢兢律躬。一动一静一语一默。斯已具众美矣。其又无可言乎。立雪旅轩门庭。为订丧五服详略之礼。探芳退陶阙里。空留月一痕感慨之诗。呈书使台。论崇贤崇教之术。扶文儒塾。乃治己治人之要。以若紫气村胚胎。胡不丹山庙追享。缛仪特关郑重。非不足于凤山文忠之贤。舆论亦久齐声。却未遑于鳌潭溪岩之配。尚今阙尸祝。岂直为一方慨然。大有功斯文。无以告百世来者。爰占一谷胜地。载建数间新楹。如之何勿祠。庶几羹墙寓慕。美哉若有待。实是筇屦遗芬。不日而成黉堂丹院。九峰多士犹恐发文或后。闻风而赴真宝青松。三近诸族亦皆殚力争先。世已远尚有馀风。益笃圭璋之追咏。人秉彝好是懿德。咸愿蕉荔之方馨。非为云仍獭诚之私。亶幸衿绅骏奔而在。深涵绝尘滓。酝藉秀气像。更知全洞流峙之多情。萧疏无俗态。清爽有精神。可见托筠吟哦之寓意。临乎 大明坛上。保崇祯万古纲常。观于小学书中。摸寒暄一副㨾子。彬彬继起。夫孰曰虾乡文献之无徵。济济相瞻。今然后眉山典刑之有斐。莫非后生观感。敢忘前辈谟猷。梅影新桂影新。如闻琴一曲歌一阕。春丁吉秋丁吉。祇荐右四豆左四笾。家门自昔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9H 页
尚文。已有高山公伯仲。薰袭从此不远。其非岩栖轩渊流。行行过石林石田。遥想随处岩居之韵。往往回乙卯乙丑。犹记临丧庐墓之年。苟不有六伟词。将安助双虹举。抛梁东。窟台深似道人容。亦知一洗尘埃久。时有浮云过太空。抛梁西。山帽如高复似低。自有葛巾头上在。莫将簪饰近幽栖。抛梁南。丹山门外水如蓝。洋洋弦诵流传妙。功化千年海共涵。抛梁北。腾云底意呈幽色。岁寒已谢商家霖。只许山人怡悦得。抛梁上。竹立孤高更景仰。特漏杨州贡厥篚。清风终老深林养。抛梁下。窟渊之水源源也。临流为寄诸君言。请看昼宵而不舍。伏愿上梁之后。岳神呵护。地灵扶持。坊名不偶仁良。果彼硕人之钟毓。家性传以孝悌。盍是吾党之准程。牛川令手撰发挥。足以信当世闻见。龙山翁首倡议论。留而俟后日恢张。环顾一百里海邦。宜士趋克谨克正。铭佩十二条学令。庶儒教愈久愈兴。是诚为景贤之真。讵但欲立社之号。
奉安文[金熙周]
禀赋之秀。志业之笃。就正有道。辞修行洁。百年仪范。一世词宗。忠孝宅心。诗礼从容。深思力学。实践真知。尊贤右文。绰有绳规。不忮不求。我图我书。鱼鱼雅雅。
竹老先生文集卷之四 第 59L 页
君子游居。岁值丙丁。冠裳倒悬。筑坛赋诗。清风洒然。螟蛉后学。不倦作成。顾我一方。尚有典刑。不豆不笾。曷称遗泽。于今未遑。多士之责。丹邱一曲。水秀山明。有竹如箦。有址平平。泉石含辉。杖屦馀香。过者犹式。矧尔乡邦。山仰既至。墙慕益切。乃建祠宇。肃肃其室。揭虔妥灵。展也吉蠲。衿佩洋洋。升降周旋。追惟德容。僾然心目。其香始升。神庶歆格。
  常享祝文
工专博学。志切牖蒙。治己治人。斯文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