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附录
附录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3H.gif)
公姓都氏讳圣俞字廷彦。自号养直子。隆庆辛未八月二十二日。生于大丘河滨县东里第。生有异质。聪睿绝人。六七岁。能作字属文。十岁以亲命受学于松溪权应仁。不喜游戏。潜心讲读。其于性理文字。撮要抄紧。日以耽玩。松溪赠以心经一部。曰惟子真可以读此书也。丙戌抠衣于乐斋徐先生思远之门。不以举业为事。专意为己。语默动止。已有成法。同门诸贤。不以年少待之。敬重如宿德焉。壬辰倭寇充斥。奉二亲避乱于八公山中。闻乐斋先生与孙慕堂处讷李六休辀。倡起义旅。不胜愤奋慨慷。遂逐日来往。随事赞画。激起士友之奴丁。募取闾阎间斗粟。旅律将就。时值大人属疚。未克从事。十二月六日丁忧。癸巳春。返葬于达川之丑坐原。奉母夫人转避于义兴之麟角山中。乙未返于故庄。己亥乐斋先生归自西原。卜筑书室于伊川。燹棘馀。问学之地犹得静专。公频频来往。讲道问学。益加密焉。辛丑夏。遭祖妣丧于京第。千里舆榇。祔葬于虞侯公墓。癸卯秋。寒冈郑先生谢仕还山。公陪乐斋往拜。自是深得两先生诱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3L.gif)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4H.gif)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4L.gif)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5H.gif)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5L.gif)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6H.gif)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6L.gif)
行状[李万运]
公讳圣俞字廷彦号养直子。百济盖娄王时都弥。即其鼻祖也。其在于丽。有漆谷府院君陈。工曹典书恒。高祖讳义文佥节制使。曾祖讳舜卿展力副尉。祖讳钦祖兵马虞侯。考讳元国秉节校尉。妣仁川蔡氏。训导应龟之女。公以辛未八月二十二日生。少受学于权松溪应仁。既而就正于乐斋徐先生思远。卒业于文穆公郑先生逑之门。公事亲尽诚。常得其欢心。壬辰避倭寇于八公山中。丁外艰。虽当乱离艰险之际。而亲自扶榇返故山。以礼克襄。戊申遭内艰。庐墓三年。尤勤于奉先之礼。晨必拜庙。祭必沐浴。年几大耋而不废。松溪殁而无嗣。公收拾诗文。手自编写。以传于世。乐斋先生讲学于伊川书斋。及寝疾以公为斋长。令士子矜式。乐斋之丧。殓殡葬祭。亲自营画俾无憾。将以乐斋啜食于研经别祠。乡议欲校年甲序位次。公曰妥先师之灵不可也。即立庙奉享于伊川。郑先生移于泗水。公与同门侪友。分治斋房。一如康节入洛故事。先生命公摹先圣及濂洛诸贤遗像。又令模朱子亲笔。以为非公莫能也。公体小而容貌端重。整衣冠终日危坐。书敬义二字揭诸座右。常目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7H.gif)
前掌令广陵李万运谨状
墓碣铭[洪昕]
公讳圣俞字廷彦。自号养直子。百济盖娄王朝都弥。于公即为鼻祖也。世居星山八莒县。有漆谷府院君陈。仕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7L.gif)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8H.gif)
显允大都。胤胄蝉联。历仕三朝。絓组世传。逮至于公。学有所宗。进道之诚。老而弥隆。任真为乐。处士高风。有淑其配。遁村之后。琴瑟静好。六十年所。俱享期寿。今古罕有。葬近先垄。是依是托。一原同穴。万古吉宅。𠅩阐潜德。用振颓俗。
缶林洪 昕(文谷)
先考处士府君墓志[都慎与]
先府君讳圣俞字廷彦。自号养直。百济盖娄王朝有都弥。事载三纲行实。是为上祖也。其后世为星山八莒县人。有漆谷府院君陈仕高丽。末有工曹典书恒。于府君为七代祖也。高祖讳义文佥节制使。曾祖讳舜卿展力副尉。祖讳钦祖兵马虞侯。考讳元国秉节校尉。妣仁川蔡氏。小监泳后孙训导应龟之女也。府君生于隆庆辛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8L.gif)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9H.gif)
不肖孤直讲慎与泣血书
龙湖祠奉安文[宋履锡]
伏以泗水之上。伊江之漘。绛帐高辟。群贤如云。于时我公。早岁抠衣。生有异质。长有依归。薰陶琢磨。乃成德器。敬义坯墣。孝友根柢。礼说雠校。箴训图书。先师所命。字画森如。圣贤遗言。抄录成帙。年登大耋。不厌不息。事一诚至。功著师门。江湖占胜。永矢考槃。逍遥觞咏。沂雩在玆。富贵如云。箪瓢如饴。学子闻风。鼓箧亹亹。行孚乡党。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79L.gif)
冶城宋履锡(南村)制
春秋常享祝文
学合义道。功著三千。师门有光。庙食无愆。玆值▣▣。涓吉▣丁。谨以牲币。昭格明灵。以止岩都公配食尚飨。
冶城宋履锡制
龙湖书院升号告由文(丁亥)[柳寻春]
伏以盛代高贤。斯文令望。薰陶淬砺。泗水伊江。学问精深。行谊纯笃。埙篪唱和。燕翼贻谟。一室三贤。于乎不显。殁而可祭。于彼仁庐。尚仍祠名。久郁公议。时固有待。事惧终稽。庙宇重营。邻牍齐发。于焉崇奉。有煌新扁。龙山嵯峨。琴水清泻。门墙在迩。燕申若承。日吉辰良。襟佩济济。佑我牖我。于千万年。
前翊赞礼山柳寻春谨撰
庙宇重修还安文(丁亥)[柳寻春]
伏以百年遗庙。即旧图新。士殚工竭。轮焉奂焉。诹吉还奉。仰止弥勤。精灵如在。永世是安。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0H.gif)
龙湖书院庙宇上梁文(丁亥重修时)[柳寻春]
山川储灵淑之气。萃一室于三贤。庠塾值文明之时。贲旧庙于新制。事若有待。地不相违。恭惟 养直锄斋两先生。盛代高贤。斯文重望。穷理笃学。道合同堂。弟兄养志。纯诚行著。居家日用。朝夕函丈。澡身乎伊泗真源。左右图书。潜心乎闽洛至诀。公山倡义。慨勤王之伊谁。猿岑入瞻。要与子而偕适。居敬集义之目。二字元符。尊贤卫道之诚。两疏正论。养以直而俯仰无怍。处于野而闻达不求。仙查研经。表一心之景慕。花田锦水。留百载之遗芬。粤若止岩先生。干蛊青毡之珍。从师绛帐之秀。掌中列八卦。异哉孩提之知。壁上揭五箴。凛然临履之意。辨奸于早。自是薰莸分明。言志于前。宛然风咏气像。广川天人之对。的见大原。武城弦歌之治。恢有馀地。良田禾稼。戒勿缓于锄功。出泥芙蓉。常自持于冰操。猗欤传家谟训。蔚然并世楷模。德行文章。可见舆诵之不替。风猷才学。特为士望之所归。兄唱弟和而如闻埙篪。父诏子受而若承唯诺。即其地也慕益切于羹墙。殁而祭之礼曾设于俎豆。数弓桑梓之不远。三架庙貌之有临。属于祠号之已升。厥有年久而可改。仍旧贯而营度。卜云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0L.gif)
前翊赞礼山柳寻春谨撰
五经体用图序[朴命燮]
夫五经之作久矣。自西汉以来。注疏家缕析毫分。殆无馀说。而治易之家专于易。治春秋之家专于春秋。鲜有能统领条贯。该全体而备大用者也。至于有宋濂溪氏著太极图说。学者按其图而讲其说。明辨于天人性命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1H.gif)
岁己未五月。通训大夫善山府使朴命燮谨序。
遗事
舆地胜览曰都圣俞师事乐斋徐思远。出入寒冈郑逑门下。以德行文章。见推于世。号养直子。优游林下。年几八十。一向穷理笃学。又善隶书。
蔡投岩梦砚撰乐斋行状曰己亥归自清安。又得后进都圣俞之辈。其所以教训者。亦如旧时之所以倡起而加密。
孙五拙湍尝曰养直都公。真近世儒宗也。体小端重而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1L.gif)
当壬辰倭乱。公年二十二。(按乐斋日记。有都尽孝尽诚。自悟道庵来往三圣庵。尽孝公初名。)闻贼势渐张。已犯京城。 銮舆播迁。遂愤惋将欲倡义。时乐斋先生与孙慕堂处讷,李六休辀。倡起义旅。公往来相议。激起邻近邑士友。募聚闾阎间斗粟。将至就绪之境。而公以亲患累朔危笃。因丁忧而止。
倭乱奔窜之中。先公之病累朔沉绵。粥饮药饵。必亲自手备。未尝全委于内子婢妾等。夙夜忧灼。巨创之后。克尽初终之礼。虽值贼势弥蔓。道路艰险。而犹且扶榇返葬于故山。不踰三月之制。居丧诸节。一依于礼。
及丙子之乱。 大驾入南汉。孤城事危。神州陆沉。痛 国家事雠之耻。常叹曰能扶纲秉义。不为左衽者。惟郑蕴一人。我安适归。其惟金猿之一片乎。遂杜门不与人往还。悲愤慷慨之意。至发于吟咏之间。
邑有画岩书院。乃乡父老所创建。为子弟讲学之所。以退溪李先生尝有诗及记文。又手书扁额。及公之世。立祠奉安李先生。后又以寒冈郑先生配享。公与蔡投岩取中朝及本朝古今诸贤所以建置书院。崇贤养士之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2H.gif)
乐斋先生殁。公以尊师尚贤之义。又承郑先生奖令立祠之意。因邻近邑士论同声之文。岁丙子。营建祠宇于仙查书斋。值乱而止。越四年己卯。奉安揭号伊江书院。与士友志学之徒。讲学其中。设教之方。无异于先生在世之日。其春秋祭享。必极诚尽礼而参焉。寿至八十而终无少懈。
寒冈乐斋二先生在世也。从游薰陶。殆无虚日。及两先生易箦之后。因废绝出入。常处卧龙精舍。或在达川坟庵。左右图书。颐神养精。以教训子弟为乐。
郑仁弘搆捏晦退二先生。诬辱侵侮。上自搢绅。下至馆学及八路章甫。封章卞诬。连月留滞。遐方陪疏儒生。率多托故径还。而公与疏首五度一向伏閤。乃克伸雪。因蒙五贤从祀之 允。神版皆公手书也。
庚辰漆谷府之新设也。将营建文庙于八莒县。县即公之世传宗基也。士林请以价买焉。公曰文庙斯文莫重之事。士林之所共尊仰者也。何必买卖为也。遂许之。即今漆谷乡校是也。
先公及仲父右尹公。先后零落。祖母淑人李氏。常以晚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2L.gif)
于祭祀之节。尤致诚敬。严于致齐。慎于备馔。沐浴更衣。不茹荤不饮酒。及其将事也。端庄肃敬。必如见其所为齐者。一有不诚。则终日蹙蹙不安于心。奉先仪式。以朱子家礼。斟酌古今时宜。时祢忌墓四祭之仪。誊为一帖。行之于家。
冠礼久废不行。公曰冠礼成人之始也。其为不行于世。岂不慨然哉。遂先自行之于家。邻近士友多效之。
幼时学古文前集于权松溪。识得雅意格趣之所在。及至老成。尤好渊明子美诗及濂洛风雅退陶诗。常曰诗本性情。而君子而有君子诗。圭复不已。或寓兴得意则辄口占。有妙契自得之趣。
凡在燕间独处之际。必静坐持敬。未尝暂离书册。至于众人稠会之席。亦终日危坐。严庄端重。虽亲厚侪友之间。无谐谑戏笑。
每接门下士。有问难请益之事。则必开尽曲悉。以致其反复晓喻之道。
兵燹之后。世传故家不能保。更将营建。先立祠堂于正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3H.gif)
乐斋先生尝以周易总目赠公曰君精微之学。亦当在此。又以玉壶冰赠之。
寒冈先生勉以心经曰当以此为先务。
遗事后序
养直都公之殁世已二百有馀年矣。公既不爵于朝。而老于林下。子孙又零替鲜少。公之幽光潜德。宜若堙晦。而至今人士尊慕景仰之不已。立祠而祀之。百世之下。可见公议之不泯矣。 宣庙四年辛未八月二十二日。生于大丘府河滨县岛村里第。有异质。自龆龁聪明英睿。已知属字作文。甫成童。受学于权松溪应仁。出入步趍。俨若老成。奉承教导。诵读不懈。爱好于性理之文。潜心玩索。至忘寝食。松溪大加称赏。以心经一部赠之。其期许劝勉之意深矣。丙戌执贽于乐斋徐先生。不事举业。而专心为己之学。癸卯纳拜于寒冈郑先生之门。质疑请益。自是闻见日博。造诣深至。首先从事乎小学之书。而其所谓禔躬谨节。正伦理笃恩谊者。固已心仪之。而既偏观乎心经近思朱子书退陶先生集等书。从容沉潜。以究其旨意之所归。与侪友讲论之际。推说本源。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3L.gif)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4H.gif)
生员金汝弼
祭文[都慎修]
呜呼。乐斋徐先生。得郑文穆公学。讲道伊上。时公与吾先子。并武于两先生门下。得闻为学大方。世号养直先生。小子性本愚钝。而以家庭之所尝服事者。亦踵而师之。然自五岁时。受读孝经。窃覸公日用行事者。今四十七年矣。居家也严有法度。接人也笃推诚信。喜怒不形。惰慢不设。家本大宗。累世承祀。一依朱文公家礼。杂以我东诸家仪疏。图列定式。朔望必荐。时忌祭前期齐沐。以致如在。祭品惟务精洁。晨兴先谒祠庙。退整琴书。日以五经体用学之要之目。图揭座右。又取洛建遗书。潜心研究。书字亦不令一点放过。其要盖出于心学。而敬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4L.gif)
从侄慎修
挽[裴尚龙]
尚德如兄几。伊川又泗滨。安详承诲密。精敏着工新。铁画知心正。冰操见性真。从游推许意。那可短章陈。
裴尚龙(藤庵)
挽[徐思选]
先生门下曾多士。庄敬端详孰似公。甫仲和来皆早世。今公终逝马群空。
四时之序不须惊。只恨先生碣未成。吾侪已矣将谁托。永叔诸人任至诚。
吾两间情与分义。长天为纸讵能书。一生言行曾无报。后嗣当兴积善馀。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5H.gif)
挽[吕灿]
函丈曾随泗水滨。大贤门下有斯人。才高罗隐那堪命。德厚于陵任食贫。义自家君联契重。情因宝树断金亲。庞休久隔玄关闭。绵渍还惭古道沦。
吕 灿
知旧酬唱
客里吟呈
落地为兄今始验。心情犹胜旧相知。达城一片云间月。应照分明两地思。
权坦然(平彦号井山夫)
看花戏赠
登临閒赏百花浓。历遍崎岖赖一筇。无数乱山妨极目。望乡应欲刬千峰。
权应仁(松溪)
可止岩感怀奉赠
小艇渡江来。登临无限哀。桃花春浪事。欲说意难裁。
徐思选(东皋)
病中奉呈(四首)
弟兄相对明窗下。论道治心得味优。病汉欲承佥会席。脚无筋力坐如囚。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5L.gif)
前月中间身病发。连旬痛卧极沉绵。脱身鬼手争毫发。偶获生还岂匪天。
衰翁于世别无何。非月非年存几多。气力已澌神又散。朝难待夕夕难过。
又奉次(三首)
稊米微身大块中。参三于世降明衷。明衷莫若公心德。克复功深岂不公。
人心活物元无迹。或放须臾众慝从。舍则亡而操则在。操存之法敬为宗。
前月之稍身病发。经旬惫卧极呻吟。岂知今日摧颓里。得下顶门第一针。
罗应淑(默轩)
娥林馆冬至夜奉呈
无臭无声地底雷。生生天意未全开。授时圣化娥林馆。一脉微阳纸上来。
李景旭(石村)
师友简牍[寒冈]
即今调况何似。曾审雅履乍愆。深虑深虑。仆亦痛痹比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6H.gif)
寒冈先生
师友简牍[乐斋]
分去思录。想沉潜玩诵方勤。得味而悦口否。若不然则奉劝之望虚矣。幸推所得示及。慰此颙企。但此处无连次卷无吐册。第二卷今去童运送。一览阅后还之为计。其间以悬吐册。相推互读可也。秀夫(申之悌)證况差歇否。忧念。谐仲虽未还。册必在家耳。
荐承哀帖。每阙修报。方为愧恨。今又书问。更见童子。如亲深墨。尤以为慰。但念日月流迈。哀怀尤苦。而及此静居之日。奠祀之馀。念学不可悠悠。此望惟在吾哀侍诚笃之工。千万千万。适又客至。草草不多及。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6L.gif)
师友简牍[金尚容]
平生向溯之情。归来数日。若有所得。又况入眼皆非俗物。两树寒梅。千竿脩竹。清香高节。与主人风格相类。令人叹赏。尤不能一刻忘于怀也。玆蒙委伻垂问。辞意惓惓。若承面谈。每用慰感。无以为喻。鄙人昨到 胎所。明日完役。则当即发还。取路竹岭而去。行色匆忙。未得再叩山扉。从此岭路迢迢。千里相会。只凭中宵片梦之往还。可胜惘怅。自馀千万。书不能尽。只希若序保重。时因风便。一赐警诲。以慰瞻恋之怀。
金尚容(仙源)
师友简牍[李润雨]
一自移栖后。相距稍远。闻问莫通。瞻恋殊深。玆承惠书。备审动止有相。眷集均庆。甚慰甚慰。生老病废弃之中。得此 除命。触热远行。难保其得达。其悯如何。且以从嫂之症。奄奄待尽。莫保朝夕。远征已迫。且有此挠。忧恼不可言。拟过初三大忌后。即日登道。潦水至此。恐未及期限也。平陆成江。势难飞渡。末由奉别。怅缺实深。只祝顺序珍卫。以副区区。谐仲父子前忙未修状。此意传致幸甚。
新正佥履茂膺新祉。仰贺仰贺。仆老病日益甚。旧患痢症。入新年尤苦。可闷可闷。令胤想治经已熟。必雪会稽
养直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783A/ITKC_MO_0783A_B017_087H.gif)
李润雨(石潭)
师友简牍[裴尚龙]
玆惟峭寒。雅履顺序。益不胜倾溯倍品。仆衰日渐甚。困日益增。殊无新岁况。乐斋奉先师书简一幅。得见于武屹书龛中。藏者久矣。意佥贤收聚遗稿。敢用奉上。而辞意非寻常问候之帖。可弁元集之首。幸幸。缘何对青。打遣隔远老怀耶。临楮倍切依怅。不宣。
裴尚龙(藤庵)
师友简牍[罗应淑]
前此病苦之中。专人书问。兼以和篇两词之贶。意寄勤厚。殊非愚分所堪。吟玩累日。病怀如豁。真所谓清风醒病骨者也。感幸之意。岂胜言喻。至于关心多少事独坐惕然思十字。仰认贤兄静养得味之深矣。不胜敬服。向来体中微患。今已脱体否。贱症未获苏期。荐遭腰痛。须人转侧。不得任意屈伸。令人不堪苦苦。伏惟矜察。爱慕之至。不觉缕缕。复制二十八字三绝。仰尘清览。乞赐斤教。忘僭草上。悚仄悚仄。
罗应淑(默轩)